2014版中国肾细胞癌诊疗指南

2014版中国肾细胞癌诊疗指南
2014版中国肾细胞癌诊疗指南

2019肾癌治疗指南治疗解读

2019肾癌治疗指南治疗解读 2019肾癌治疗指南治疗解读基于中国人群肾癌的流行病调查资料与临床研究结果, 重庆新桥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全军肿瘤治疗中心专家讨论制定了 2019年版中国肾癌治疗指南, 从而更好的让您了解肾癌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一. 局限性肾癌术后辅助治疗肾癌手术切除后, 20-30%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 肺脏就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 发生于50-60%的患者。 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1-2年; 多数在3年内复发。 无复发转移期(手术至确认复发的时间) 越长, 生存期越长。 术后 (手术完全切除病灶) 辅助治疗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确认。 pT1a期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 pT1b~pT2期肾癌手术后1~2年内约有20%~30%的患者发生转移。 尚未有全身治疗可降低复发转移可能性的循证医学证据。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针对局部进展期的肾癌根治术后的患者, 进行了长期低/高剂量IFN-或高剂量IL-2与单纯观察组比较, 结果发现这些辅助治疗与单纯观察组比较并未延长无复发转移时间, 总生存亦未得到改善。 单纯的观察随访仍就是肾癌根治术后的标准处理。 如果有可能, 可选择适宜患者进入临床试验。 即使就是术中发现有淋巴结受累, 或者肿瘤未能切净, 进行术

后放疗也不能够使患者获益。 二. 转移性肾癌的内科治疗转移性肾癌主要就是指临床分期为Ⅳ期的患者, 根据之前AJCC临床分期, Ⅳ期包括任何T4病变、任何N2病变以及M1病变。 指南推荐这部分患者采用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外科手术就是转移性肾癌辅助治疗的重要方法。 虽然中、高剂量IFN-或(与) IL-2一直被作为转移性肾癌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指南推荐将中、高剂量IFN-作为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基本用药, 同时根据NCCN、 EAU肾癌指南, 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Sorafenib, Sunitinib, Temsirolimus, 贝伐单抗联合干扰素-) 作为转移性肾癌主要的一、二线治疗推荐。 1. 生物治疗目前国内开展的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以自体细胞免疫治疗为主。 由于自体细胞治疗的最终制品不就是某一种单一物质而就是一类具有生物学效应的细胞, 其制备技术与应用方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与特殊性, 因此开展单位需就是国内三级甲等医院, 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应用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有关的诊疗科目的单位。 该单位需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与审核机制, 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且取得过《医师执业证书》的有10年以上, 有开展免疫细胞技术临

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

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 前言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患病率高达5—10%,在我国尿石症患者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近四分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泌尿外科发展迅速,结石的各种治疗方法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治疗方法的选择尚未进行规范化,导致部分医院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随心所欲,或者根据其医疗条件选择治疗方法的问题。为了规范结石的治疗,我们将2005年欧洲泌尿外科年会公布的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进行了编译和整理,希望对我国的尿石症治疗的规范化有所帮助。 中华泌尿外科学会泌尿系结石学组 二OO五年十月 目录 1 简介 (1) 2 结石患者分类 (1) 3 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2) 4 诊断 (2) 4.1 影像学诊断 (2) 4.2 实验室检查 (3) 5 治疗 (5) 5.1 缓解疼痛 (5) 5.2 取石 (6) 5.2.1 术前评估 (6) 5.2.2

治疗方法选择 (6) 5.2.3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原则 (7) 5.2.4 肾结石取石的基本原则 (9) 5.3 钙结石的预防措施………………………………… (10) 5.4 钙结石的药物治疗 (11) 5.5 尿酸结石的药物治疗 (12) 5.6 胱氨酸结石的药物治疗 (12) 5.7 感染性结石的药物治疗 (13) 6 总结 (13) 1.简介 泌尿系结石在临床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一个人一生患结石的风险在5—10%之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两者比率约为3:1,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任何类型结石都有可能复发,而且在临床上复发性结石多见,是治疗和预防的重点。 2.结石患者分类 基于结石的化学组成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我们可以将结石患者分为不同类型(见表1)。 表1:结石患者分类 描述缩写感染性结石 INF 非钙结石尿酸/尿酸钠/尿UR 胱氨酸结石 CY 发结石患者,无残余结石S 0 初发结石患者,有残余结石 S res 钙结石复发结石患者,病情轻度,无残余结石S m-0复发结石患者,病情轻度,有残余结石S m-res 复发结石患者,病情重度,有或无残余结R s

泌尿外科指南-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

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 【诊断】 (一)、目前,既往经典血尿、腰痛、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临床出现率已经不到15%, 这些患者诊断时往往为晚期。 (二)、肾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作为对患者术前一般状况、 肝肾功能以及预后判定的评价指标,确诊则需依靠病理学检查。影像学主要有超声、CT等 检查。 (三)、肾癌的TNM分期 分期标准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1肿瘤局限于肾脏,最大径≤ 7cm T1a 肿瘤最大径≤ 4cm T1b 4cm<肿瘤最大径≤ 7cm T2 肿瘤局限于肾脏,最大径>7cm T2a7cm<肿瘤最大径≤10cm T2b肿瘤局限于肾脏,最大径>10cm T3 肿瘤侵及肾静脉或除同侧肾上腺外的肾周围组织,但未超过肾周围筋膜 T3a 肿瘤侵及肾静脉或侵及肾静脉分支的肾段静脉(含肌层的静脉)或侵犯肾周围脂肪和/或肾窦肪),但是未超过肾周围筋膜 T3b肿瘤侵及横膈膜下的下腔静脉 T3c 肿瘤侵及横膈膜上的下腔静脉或侵及下腔静脉壁 T4 肿瘤侵透肾周筋膜,包括侵及邻近肿瘤的同侧肾上腺 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一个以上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治疗】 (一)局限性肾癌的治疗:外科手术是局限性肾癌首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根治性肾切除手术;2、保留肾单位手术;3、腹腔镜手术。 (二)局部进展性肾癌的治疗:1、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2、肾静脉或和腔静脉瘤栓的外科治疗。 (三)内科治疗即细胞因子治疗和化疗:主要用药有1、IL-2;2、IFN-α;3、化疗用于治疗肾细胞癌的化疗药物主要有吉西他滨、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顺铂。 (四)放疗:对骨转移、局部瘤床复发、区域或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姑息放疗可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

泌尿系结石治疗指南

宁国市中医院泌尿系结石治疗指南 一、肾结石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1、肾结石治疗的总体原则是解除痛苦、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有效去除结石、 治疗病因、预防复发。 2、保护肾功能是结石治疗的中心。 3、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二)严重梗阻的紧急处理 1、梗阻合并感染可造成肾积脓、高热甚至感染中毒性休克 处理:(1)广谱抗生素。 (2)抗生素控制无效则在B超或CT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充分引 流,同时根据血培养或脓液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3)留置输尿管导管或支架管亦有一定效果,但可能因脓液稠厚而引 流不畅,若体温3天仍得不到控制,需行肾穿刺造瘘。 2、梗阻合并肾功能不全、少尿甚至无尿 处理:(1)留置输尿管支架管; (2)若插管失败,则行超声引导肾穿刺造瘘。 (3)双侧梗阻急诊只需处理肾实质好的一侧即可。 (4)上述处理后视情况行急诊血液透析。 待感染控制,肾功能恢复后再处理结石。 (三)肾绞痛的治疗 1、肾绞痛急性发作期可以适当限制水的入量,利尿药和大量饮水可加重肾绞痛。 2、药物治疗 (1)一级镇痛药物为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50mg,口服、布洛芬(芬必得),0.3,口服、吲哚美辛栓(消炎痛),100mg,肛塞。 (2)二级镇痛药物为非吗啡类中枢镇痛药:曲马多,50mg,口服。 (3)三级镇痛药物为阿片类镇痛药:二氢吗啡酮(5~10mg,肌肉注射)、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强痛定(50~100rng,肌肉注射)等。阿片类药物在治疗肾绞痛时不应单独使用,一般需要配合阿托品、654-2等解痉类药物一起使用。 (4)解痉药:①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常用药物有硫酸阿托品,0.3-0.5mg,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和654-2,10mg,口服、肌内或静脉注射;②黄体酮,20mg,肌内注射;③钙离子阻滞剂,硝苯地平,10mg,口服或舌下含化;④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0.2mg,口服)。 对首次发作的肾绞痛治疗应该从非甾体抗炎药开始,如果疼痛持续,可换用其他药物。吗啡和其他阿片类药物应该与阿托品等解痉药一起联合使用。 3、此外,针灸刺激肾俞、京门、三阴交或阿是穴也有解痉止痛的效果。 (四)排石治疗 去除肾结石的方法包括排石、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输尿管镜碎

肾细胞癌诊治指南

肾细胞癌诊治指南(2005试行版) 名词解释 无症状肾癌(Incidental renal cell carcinomas):无临床症状或体征,由B超或CT 检查发现的肾癌。 副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s):发生于肿瘤原发病灶和转移病以外由肿瘤引起的症候群。 局限性肾癌(Localized renal cell carcinoma):2002年版AJCC的TNM分期中的T1—T2N0M0期肾癌,临床分期为Ⅰ、Ⅱ期。 局部进展性肾癌{Local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和)肾静脉瘤栓或{和)下腔静脉瘤栓或(和)肾上腺转移或肿瘤侵及肾周脂肪组织或(和)肾窦脂肪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无远处转移的肾癌,2002年版AJCC临床分期为II期。 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2002年版AJCC临床分期Ⅳ期肾癌,包括T4N0M0期肾癌。 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 NSS):保留肾脏的手术总称,包括肾部分切除术、肾脏楔性切除术、肾肿瘤剜除术等。 微创治疗{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文献中对微创治疗手段没有严格的界定,本指南中将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冷冻消融归为微创治疗范畴。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或NSS,由于切除组织及范围同开放性手术,本指南中没有将其划为微创治疗范畴。 本指南参考《吴阶平泌尿外科学》[1]、欧洲泌尿外科协会[2]、国家综合癌症网络[3]、新加坡泌尿外科协会[4]的肾癌诊治指南,针对肾细胞癌制定,所推荐方案具有Ⅰ、Ⅱ、Ⅲ级循征医学证据水平: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为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包括起源于泌尿小管不同部位的各种肾细胞癌亚型,但不包括来源于肾间质以及肾盂上皮系统的各种肿瘤。 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各国或各地区的发病率不同,发达国冢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1]。我国各地区肾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异也较大,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统计我国试点市、县1988-1997年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显示:①肾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②男女比例约为2:1。③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二者最高相差43倍[5,6]。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 肾癌的病因未明。其发病与吸烟、肥胖、长期血液透析、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物等有关;某些职业如石油、皮革、石棉等产业工人患病率高;少数肾癌与遗传因素有关,称为遗传性肾癌或家族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4%[1,7,8]。非遗传因素引起的肾癌称为散发性肾癌。 病理 一、大体绝大多数肾癌发生于一侧肾脏,常为单个肿瘤,10%—20%为多发[8]。肿瘤多位于肾脏上下两极,瘤体大小差异较大,直径平均7cm,常有假包膜与周围肾组织相隔。双侧先后或同时发病者仅占散发性肾癌的2%—4%[8]。遗传性肾癌则常表现为双侧、多发性肿瘤。 二、分类肾癌有几种分类标准,以往我国最常采用的是1981年Mostofi分类标准、推荐采用WHO 1997年根据肿瘤细胞起源以及基因改变等特点制定的肾实质上皮性肿瘤分类标准[9],此分类将肾癌分为透明细胞癌{60%—85%)、乳头状肾细胞癌或称为嗜色细胞癌{7%—14%)、嫌色细胞癌(4%—10%)、集合管癌{1%—2%)和未分类肾细胞癌。 根据形态学的改变乳头状肾细胞癌分为Ⅰ型和Ⅱ型2型[10,11]。 三、组织学分级以往最常用的是1982年Fuhrman四级分类[1,2]。1997年WHO推荐将Fuhrman 分级中的Ⅰ、Ⅱ级合并为1级即高分化、Ⅲ级为中分化、Ⅳ级为低分化或未分化。推荐采用

肾癌诊疗规范

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肾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透明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以及集合管癌等少见类型的肾细胞癌。肾癌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及膀胱癌,占泌尿系统肿瘤第三位。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早期肾癌的发现率逐渐增长,局限性肾癌经过根治性肾切除术或者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据统计,目前确诊时既已属晚期的患者已由数年前的30%下降至17%,随着靶向治疗的持续发展及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兴起,晚期肾癌的疗效也逐步得到改善。 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一)流行病学 在世界范围内,肾癌的发病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美、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最高,而非洲及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低。全世界范围内,肾癌发病目前排在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21.4万例新患者)及女性第14位(12.4万例新患者),其男女发病率约为2∶1,发病高峰在60~70岁。根据GLOBOCAN 2012

年世界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肾癌的全球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14位,死亡率居第16位。近几十年来,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肾癌的发病率都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包括北美、部分欧洲、亚洲、大洋洲及部分拉丁美洲,但肾癌的死亡率在发达国家中趋于稳定或下降。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资料显示,从1988年至2014年我国肾癌的发病率为上升趋势。人口结构老龄化、生活方式西方化及早期筛查的推广可能是发病率增高的原因。2005年至2009年肾癌的发病率分别为3.96/10万、4.44/10万、4.64/10万、5.08/10万、4.5/10万。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339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共覆盖中国2.8亿人群。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肾癌发病率为4.99/10万,其中男性肾癌发病率为6.09/10万,女性肾癌发病率为3.84/10万。 (二)病因学 肾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病与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及抗高血压药物等有关。吸烟和肥胖是最公认的致肾癌危险因素。 ⒈遗传性因素:大部分肾细胞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2%~4%,多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在家族中遗传,由不同的遗传基因变异造成,这些基因既包括抑癌基因又包括癌基因。已明确的遗传性肾癌包括VHL(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双侧多发的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囊肿)、MET基因相关的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癌(Ⅰ型)、延胡索酸

肾癌的治疗原则

肾癌的治疗 肾肿瘤中约95%为恶性,主要为肾细胞癌(简称肾癌),其次为肾盂癌。肾癌发病率在泌尿系肿瘤中仅次于膀胱癌而居第二位,占成人肾恶性肿瘤的80%~85%。 肾癌治疗原则 目前外科根治性手术仍是治疗肾癌最主要的手段。对于I期、II期及III期患者可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迄今为止,对于根治性术后的辅助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包括疫苗)以及放疗均无肯定益处,对提高生存率、降低远处复发转移率无影响。 IV期患者可行姑息性肾切除术,在术后加勇干扰素治疗。Meta分析显示,姑息性肾全切+干扰素对比单用干扰素组,可以使晚期肾癌患者生存期从干扰素组的7.8个月延长至1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复发转移性肾癌的治疗,化疗对其不敏感,生物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2)是既往治疗复发转移性肾癌的主要手段,但疗效有限。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包括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基贝伐单抗的应用使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有了很大改观。 治疗策略 (一)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 1.干扰素 Rp干扰素3*106U,ih或im,每周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9*106U,ih或im,每周3次,8周为1个疗程,有效者可继续应用直到肿瘤进展为止。 2.IL-2 Rp IL-2 60万~72万U/kg,iv,q8h,连续5d 每2周重复1次。 高剂量IL-2副作用较大,耐受性差,建议选择体能状态较好,KPS≥80分的患者应用。主要的副作用有发热、毛细血管渗透综合征、水钠潴留、低血压等。 3.舒尼替尼 Rp舒尼替尼50mg,po,qd,连用4周,停2周。 每6周为一周期。 舒尼替尼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新的标准方案,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乏力、高血压、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症、III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4.索拉非尼

肾母细胞瘤诊疗指南

肾母细胞瘤诊疗指南 【概述】 肾母细胞瘤是小儿最常见的原发于肾脏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6岁以下,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经综合治疗长期生存率已明显提高,今后治疗方向是减少低危病人治疗并发症和提高高危病人的长期生存率。 肾母细胞瘤占15岁以下小儿恶性泌尿生殖系肿瘤的80%以上,约占小儿实体瘤的8%,男女性别之比为1.3:1。 【诊断】 (1)腹部肿块或腹大为最常见症状。肿瘤较小时不影响患儿发育及健康状况; (2)约95%的患儿在首次就诊时可触及肿块,一般位于上腹一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无压痛,早期肿块可有一定活动性。巨大肿瘤可越过中线,活动度消失; (3)30%左右患儿可有血尿,与肿瘤侵入肾盂有关; (4) 部分患儿有高血压,切除肿瘤后可恢复正常; (5) 偶有低热及腹痛,但多不严重。个别肿瘤自发破溃可有严重腹痛及休克症状,以急腹症就诊; (6) 超声和静脉尿路造影(IVP)是重要的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可明确肿块为囊性或实性,肾静脉或下腔静脉有无瘤栓;IVP可显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重点了解对侧肾脏形态及功能有无异

常; (7) CT可进一步明确肿瘤侵润范围,肿瘤与血管及周围脏器关系等; (8) 生化指标:尿VMA检查有助于与神经母细胞瘤鉴别,AFP检查有助于与卵黄囊瘤、恶性畸胎瘤鉴别。 【治疗】 肾母细胞瘤需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必要时加用放疗。 (1) 手术 患侧上腹横切口,必要时可越过中线;一般经腹腔切开后腹膜,游离瘤肾。如有可能先结扎肾蒂血管,尽量勿使肿瘤破溃,取局部淋巴结活检。肾静脉或肝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内有瘤栓时,需近远端阻断下腔静脉并切开,取出瘤栓。注意瘤床的清扫,结扎可疑的出血点或淋巴瘘。对于肿瘤巨大且不能全切的,可行活检,待化疗后再手术。 (2) 化疗 应用联合化疗使肾母细胞瘤患儿的生存率大为提高,采用NWTS-5化疗方案进行化疗,必要时加用放疗。具体化疗方案如下:

肾癌诊疗规范(完整版)

肾癌诊疗规范(完整版) 一、概述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肾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透明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以及集合管癌等少见类型的肾细胞癌。肾癌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及膀胱癌,占泌尿系统肿瘤第三位。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早期肾癌的发现率逐渐增长,局限性肾癌经过根治性肾切除术或者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据统计,目前确诊时既已属晚期的患者已由数年前的30%下降至17%,随着靶向治疗的持续发展及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兴起,晚期肾癌的疗效也逐步得到改善。 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一)流行病学 在世界范围内,肾癌的发病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美、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最高,而非洲及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低。全世界范围内,肾癌发病目前排在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21.4万例新患者)及女性第14位(12.4万例新患者),其男女发病率约为2∶1,发病高峰在60~70岁。根据GLOBOCAN 2012年世界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肾癌的全球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14位,死亡率居第16位。近几十年来,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肾癌的发病率都呈

现持续增长趋势,包括北美、部分欧洲、亚洲、大洋洲及部分拉丁美洲,但肾癌的死亡率在发达国家中趋于稳定或下降。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资料显示,从1988年至2014年我国肾癌的发病率为上升趋势。人口结构老龄化、生活方式西方化及早期筛查的推广可能是发病率增高的原因。2005年至2009年肾癌的发病率分别为3.96/10万、4.44/10万、4.64/10万、5.08/10万、4.5/10万。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339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共覆盖中国2.8亿人群。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肾癌发病率为4.99/10万,其中男性肾癌发病率为6.09/10万,女性肾癌发病率为3.84/10万。 (二)病因学 肾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病与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及抗高血压药物等有关。吸烟和肥胖是最公认的致肾癌危险因素。 ⒈遗传性因素:大部分肾细胞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2%~4%,多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在家族中遗传,由不同的遗传基因变异造成,这些基因既包括抑癌基因又包括癌基因。已明确的遗传性肾癌包括VHL(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双侧多发的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囊肿)、MET基因相关的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癌(Ⅰ型)、延胡索酸水化酶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非Ⅰ型乳头状肾细胞癌)、BHD(Birt-Hogg-Dube)综合征(多发性肾嫌色细胞癌、杂合性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肾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HRPT2基因相关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颌骨肿瘤综合征(混合型上皮和基质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表1)。一般认为如下人群可能是遗传性肾癌的潜在患者:①≤45岁的

泌尿系结石专家共识

泌尿系结石专家共识(总18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前言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患病率高达 5-10%,在我国尿石症患者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近四分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泌尿外科发展迅速,结石的各种治疗方法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治疗方法的选择尚未进行规范化,导致部分医院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随心所欲,或者根据其医疗条件选择治疗方法的问题。为了规范结石的治疗,我们将 2006 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公布的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进行了编译和整理,希望对我国的尿石症治疗的规范化有所帮助。 中华泌尿外科学会泌尿系结石学组 二〇〇六年六月 目录 1 背景 1.1 参考文献 2 分类 2.1 结石患者分类 2.2 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2.3 参考文献 3 诊断 3.1 影像学检查 3.1.1 造影剂过敏 3.1.2 二甲双胍 3.1.3 肾功能不全 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碘的剂量 3.1.4 未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3.1.5 参考文献 3.2 结石成分分析 3.2.1 参考文献 3.3 生化检查 3.3.1 急性期检查 3.3.2 尿液检查项目(寻找结石形成危险因素) 3.3.3 对检查项目的评价 3.3.4 参考文献 4 结石大小

4.1 参考文献 5 肾绞痛的治疗 5.1 镇痛 5.1.1 非甾体消炎药(NSAIDs) 5.1.2 预防肾绞痛复发 5.1.3 双氯芬酸钠对肾功能的影响 5.2 参考文献 6 取石的适应症 6.1 参考文献 7 肾结石的取石 7.1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7.1.2 ESWL 治疗巨大肾结石 7.1.2.1 结石所在位置 7.1.2.2 结石大小 7.1.2.3 结石成分和硬度 7.1.2.4 参考文献 7.2 肾结石经皮肾碎石术 7.2.1 并发症 7.2.2 参考文献 7.3 鹿角形结石的治疗和结石大小的重要性 7.3.1 ESWL 7.3.2 经皮肾镜取石术(PNL) 7.3.3 ESWL 联合 PNL 7.3.4 经皮手术与 ESWL 的比较 7.3.5 参考文献 7.4 肾结石开放手术取石 7.4.1 开放性手术适应症 7.4.2 手术操作 7.4.3 参考文献 7.5 药物溶石 7.5.1 感染性结石 7.5.2 磷酸氢钙结石 7.5.3 胱氨酸结石 7.5.4 尿酸结石 7.5.5 草酸钙和尿酸铵结石 7.5.6 参考文献

《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解读:晚期肾癌的治疗规范(完整版)

?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解读:晚期肾癌的治疗规范 【摘要】2020年7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IiniCal OnCOIOgy Z CSCO )肾癌专家委员会发布了《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Z 聚焦了肾癌诊疗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对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诊断、预后影响因素及其评分、夕卜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说明,特别是在晚期肾癌的治疗部分Z依据国际最新的临床硏究进展进行了相应更新,本文拟对晚期肾癌的治疗进行解读。 【关键词】肾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2020 年7 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IOgy , CSCO )肾癌专家委员会发布了《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以下简称2020版指南),聚焦了肾癌诊疗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 对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诊断、预后影响因素及其评分、外科治疗、内科 治疗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说明,特别是在晚期肾癌的治疗部分,相 较于2019版指南,2020版指南依据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更新,本文拟对晚期肾癌的治疗进行解读。 01初诊为转移性肾癌的处理原则对于初诊为可手术的转移性肾癌患者,

2020版指南将全身系统性药物治疗作为I级推荐,减瘤术后系统药物治疗作为限制性I级推荐。 CARMENA硏究是比较舒尼替尼单药与联合减瘤性肾切除术治疗晚期肾癌的随机m期临床硏究,结果显示,晚期肾癌单药舒尼替尼治疗获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4个月,非劣效于减瘤术联合舒尼替尼治疗(13.9个月), 亚组分析提示中危组患者减瘤术获益[1]。既往回顾性研究也显示,减瘤性肾切除术后接受靶向治疗较单纯靶向治疗生存获益更大[2]。结合CARMENA 研究,晚期肾癌选择即刻减瘤术强调人群筛选,一般情况良好,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I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 )预后或国际转移性肾癌数据库联盟(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I-CeI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 f IMDC )预后为中危患者,原发病灶可考虑完全切除。而一般情况差、MSKCC或IMDC预后为高危,瘤负荷大和/或伴肉瘤样分化,不建议接受即刻减瘤性肾切除术。 此夕卜,一项转移性肾癌接受即刻与延迟减瘤性肾切除术的随机对照In期临床研究(SURTlME)结果显示,延迟减瘤性肾切除术较即刻减瘤性肾切除可能获得更长的总生存期[3]。因此,对于部分先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获得较好疗效时选择择期减瘤手术(□级推荐)。 02转移性肾癌的内科治疗 2020版指南推荐治疗策略时,除了基于药物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还考虑国内药物的可及性、适应证和医保政策。一般情况下,CSCO指南将IA 类证

肾癌诊疗规范标准[详]

肾癌诊疗规(2018年版) 一、概述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肾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透明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以及集合管癌等少见类型的肾细胞癌。肾癌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及膀胱癌,占泌尿系统肿瘤第三位。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早期肾癌的发现率逐渐增长,局限性肾癌经过根治性肾切除术或者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据统计,目前确诊时既已属晚期的患者已由数年前的30%下降至17%,随着靶向治疗的持续发展及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兴起,晚期肾癌的疗效也逐步得到改善。 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一)流行病学 在世界围,肾癌的发病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美、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最高,而非洲及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低。全世界围,肾癌发病目前排在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21.4万例新患者)及女性第14位(12.4万例新患者),其男女发病率约为2∶1,发病高峰在60~70岁。根据GLOBOCAN 2012年世界恶性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肾癌的全球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14位,死亡率居第16位。近几十年来,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肾癌的发病率都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包括北美、部分欧洲、亚洲、大洋洲及部分拉丁美洲,但肾癌的死亡率在发达国家中趋于稳定或下降。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资料显示,从1988年至2014年我国肾癌的发病率为上升趋势。人口结构老龄化、生活方式西方化及早期筛查的推广可能是发病率增高的原因。2005年至2009年肾癌的发病率分别为3.96/10万、4.44/10万、4.64/10万、5.08/10万、4.5/10万。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339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共覆盖中国2.8亿人群。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肾癌发病率为 4.99/10万,其中男性肾癌发病率为6.09/10万,女性肾癌发病率为3.84/10万。 (二)病因学 肾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病与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及抗高血压药物等有关。吸烟和肥胖是最公认的致肾癌危险因素。 ⒈遗传性因素:大部分肾细胞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2%~4%,多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在家族中遗传,由不同的遗传基因变异造成,这些基因既包括抑癌基因又包括癌基因。已明确的遗传性肾癌包括VHL(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双侧多发的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囊肿)、MET基因相关的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癌(Ⅰ型)、延胡

泌尿系结石专家共识()

前言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患病率高达 5-10%,在我国尿石症患者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近四分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泌尿外科发展迅速,结石的各种治疗方法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治疗方法的选择尚未进行规范化,导致部分医院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随心所欲,或者根据其医疗条件选择治疗方法的问题。为了规范结石的治疗,我们将 2006 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公布的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进行了编译和整理,希望对我国的尿石症治疗的规范化有所帮助。 中华泌尿外科学会泌尿系结石学组 二〇〇六年六月 目录 1 背景 1.1 参考文献 2 分类 2.1 结石患者分类 2.2 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2.3 参考文献 3 诊断 3.1 影像学检查 3.1.1 造影剂过敏 3.1.2 二甲双胍 3.1.3 肾功能不全 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碘的剂量 3.1.4 未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3.1.5 参考文献 3.2 结石成分分析 3.2.1 参考文献 3.3 生化检查 3.3.1 急性期检查 3.3.2 尿液检查项目(寻找结石形成危险因素) 3.3.3 对检查项目的评价 3.3.4 参考文献 4 结石大小 4.1 参考文献

5 肾绞痛的治疗 5.1 镇痛 5.1.1 非甾体消炎药(NSAIDs) 5.1.2 预防肾绞痛复发 5.1.3 双氯芬酸钠对肾功能的影响 5.2 参考文献 6 取石的适应症 6.1 参考文献 7 肾结石的取石 7.1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7.1.2 ESWL 治疗巨大肾结石 7.1.2.1 结石所在位置 7.1.2.2 结石大小 7.1.2.3 结石成分和硬度 7.1.2.4 参考文献 7.2 肾结石经皮肾碎石术 7.2.1 并发症 7.2.2 参考文献 7.3 鹿角形结石的治疗和结石大小的重要性 7.3.1 ESWL 7.3.2 经皮肾镜取石术(PNL) 7.3.3 ESWL 联合 PNL 7.3.4 经皮手术与 ESWL 的比较 7.3.5 参考文献 7.4 肾结石开放手术取石 7.4.1 开放性手术适应症 7.4.2 手术操作 7.4.3 参考文献 7.5 药物溶石 7.5.1 感染性结石 7.5.2 磷酸氢钙结石 7.5.3 胱氨酸结石 7.5.4 尿酸结石 7.5.5 草酸钙和尿酸铵结石 7.5.6 参考文献 7.6 肾结石治疗方法的介绍

《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解读:晚期肾癌的治疗规范(完整版)

《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解读:晚期肾癌的治疗规范 (完整版) 【摘要】2020年7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发布了《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聚焦了肾癌诊疗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对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诊断、预后影响因素及其评分、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说明,特别是在晚期肾癌的治疗部分,依据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更新,本文拟对晚期肾癌的治疗进行解读。 【关键词】肾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2020年7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发布了《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以下简称2020版指南),聚焦了肾癌诊疗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对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诊断、预后影响因素及其评分、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说明,特别是在晚期肾癌的治疗部分,相较于2019版指南,2020版指南依据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更新,本文拟对晚期肾癌的治疗进行解读。 01初诊为转移性肾癌的处理原则

对于初诊为可手术的转移性肾癌患者,2020版指南将全身系统性药物治疗作为Ⅰ级推荐,减瘤术后系统药物治疗作为限制性Ⅰ级推荐。CARMENA研究是比较舒尼替尼单药与联合减瘤性肾切除术治疗晚期肾癌的随机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肾癌单药舒尼替尼治疗获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4个月,非劣效于减瘤术联合舒尼替尼治疗(13.9个月),亚组分析提示中危组患者减瘤术获益[1]。既往回顾性研究也显示,减瘤性肾切除术后接受靶向治疗较单纯靶向治疗生存获益更大[2]。结合CARMENA研究,晚期肾癌选择即刻减瘤术强调人群筛选,一般情况良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CC)预后或国际转移性肾癌数据库联盟(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Cel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IMDC)预后为中危患者,原发病灶可考虑完全切除。而一般情况差、MSKCC或IMDC预后为高危,瘤负荷大和/或伴肉瘤样分化,不建议接受即刻减瘤性肾切除术。 此外,一项转移性肾癌接受即刻与延迟减瘤性肾切除术的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SURTIME)结果显示,延迟减瘤性肾切除术较即刻减瘤性肾切除可能获得更长的总生存期[3]。因此,对于部分先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获得较好疗效时选择择期减瘤手术(Ⅱ级推荐)。 02转移性肾癌的内科治疗 2020版指南推荐治疗策略时,除了基于药物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还考

肝癌诊治指南 (试行)

肝癌诊治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三、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肝癌 AFP: (a-fetoprotein)甲胎蛋白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CA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糖抗原19-9 ICG15:(Indo Cyanine Green)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 HBV:(hepatitisB virus)乙肝病毒 HCV:(hepatitisC virus)丙肝病毒 TAIT:( transarter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3DCRT:(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疗 四、诊断依据

(一)高危因素。 有乙型/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接触史、饮水污染史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二)症状。 具备高危因素,合并肝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黄疸、腹水者,应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三)体征。 1.多数肝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合并高危因素者,出现肝大伴或不伴结节、上腹肿块、黄疸、腹水、脾大等,应警惕肝癌可能。 3.肝掌、蜘蛛痣、血管痣和腹壁静脉曲张等为肝硬化体征。 4.临床诊断为肝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咳嗽、喀血、骨痛、病理性骨折、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四)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原发性肝癌,可能出现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肝脏功能改变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改变。2.肿瘤标志物检查 AFP(甲胎蛋白)是肝癌诊断中最好的肿瘤标记。AFP>400ng/mL一个月;或AFP>200ng/mL 持续二个月,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者,高度警惕肝癌,应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3.影像学检查

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

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 (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手册) 目录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 六、手术并发症 七、预后影响因素 八、遗传性肾癌诊断和治疗 九、随诊 [名词解释] 无症状肾癌(incidental renal cell carcinomas):无临床症状或体征,由B超或CT检查发现的肾癌,既往称为“肾偶发癌”。 副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s):发生于肿瘤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以外由肿瘤引起的症候群,既往称为“肾癌的肾外表现”。 局限性肾癌(localized renal cell carcinoma):2002年版AJCC的TNM分期中的T1-T2N0M0期肾癌,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习惯上称为“早期肾癌”。 局部进展性肾癌(locally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和)肾静脉瘤栓或(和)下腔静脉瘤栓或(和)肾上腺转移或肿瘤侵及肾周脂肪组织或(和)肾窦脂肪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无远处转移的肾癌,2002年版AJCC临床分期为Ⅲ期,既往称为“局部晚期肾癌”。 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2002年版AJCC临床分期Ⅳ期肾癌,包括T4N0M0期肾癌。 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保留肾脏的手术总称,包括肾部分切除术、肾脏楔形切除术、肾肿瘤剜除术等。 微创治疗(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文献中对微创治疗手段没有严格的界定,本指南中将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冷冻消融归为微创治疗范畴。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或NSS,由于切除组织及范围同开放性手术,本指南中没有将其划为微创治疗范畴。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为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包括起源于泌尿小管不同部位的各种肾细胞癌亚型,但不包括来源于肾间质以及肾盂上皮系统的各种肿瘤。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10: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10: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肾癌诊疗规范(xx年版) 一.概述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肾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透明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以及集合管癌等少见类型的肾细胞癌。肾癌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及膀胱癌,占泌尿系统肿瘤第三位。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早期肾癌的发现率逐渐增长,局限性肾癌经过根治性肾切除术或者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据统计,目前确诊时既已属晚期的患者已由数年前的30%下降至17%,随着靶向治疗的持续发展及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兴起,晚期肾癌的疗效也逐步得到改善。 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一)流行病学在世界范围内,肾癌的发病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美.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最高,而非洲及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低。全世界范围内,肾癌发病目前排在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21.4万例新患者)及女性第14位(12.4万例新患者),其男女发病率约为 2∶1,发病高峰在60~70岁。根据GLOBOCAN xx年世界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肾癌的全球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14位,死亡率居第16位。近几年来,在大多数国家

和地区肾癌的发病率都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包括北美.部分欧洲.亚洲.大洋洲及部分拉丁美洲,但肾癌的死亡率在发达国家中趋于稳定或下降。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资料显示,从1988年至xx 年我国肾癌的发病率为上升趋势。人口结构老龄化.生活方式西方化及早期筛查的推广可能是发病率增高的原因。xx年至xx年肾癌的发病率分别为 3.96/10万. 4.44/10万.4.64/10万. 5.08/10万.4.5/10万。xx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339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共覆盖中国 2.8亿人群。数据显示,xx年中国肾癌发病率为 4.99/10万,其中男性肾癌发病率为 6.09/10万,女性肾癌发病率为 3.84/10万。 (二)病因学肾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病与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及抗高血压药物等有关。吸烟和肥胖是最公认的致肾癌危险因素。 ⒈遗传性因素:大部分肾细胞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2%~4%,多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在家族中遗传,由不同的遗传基因变异造成,这些基因既包括抑癌基因又包括癌基因。已明确的遗传性肾癌包括VHL(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双侧多发的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囊肿).MET基因相关的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癌(Ⅰ型).延胡索酸水化酶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