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二物理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二物理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二物理试题

浙江杭州2019届上学期高三物理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I

1.功的单位是焦耳,焦耳与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1J=1kg.m/s

B. 1J=1kg.m/s2

C. 1J=1kg.m2/s

D. 1J=1kg.m2/s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W=Fs=ma×s,则由单位的关系可知:1J=1kg×m/s2×m=1kg?m2/s2,故选项D 正确。

考点:单位制。

2.一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动,每隔0.02秒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每一段运动过程分别以甲、乙、丙、丁和戊标示。试问在哪一段,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

A. 甲

B. 乙

C. 丙

D. 戊

【答案】C

【解析】

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图象可知,甲阶段做减速直线运动,乙阶段做曲线运动,丙阶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丁阶段做曲线运动,戊阶段做加速直线运动,故丙阶段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要求同学们知道照片上相邻两球位置所经历的时间相等,明确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3.如图所示,一列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火车,在驶近一座石拱桥时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1 m/s2,减速行驶了2 min,则减速后火车速度为

A. 6.0 m/s

B. 8.0 m/s

C. 10.0 m/s

D. 12.0 m/s

【答案】B

【解析】

,2min=120s,根据公式可得减速后火车的速度为

,B正确。

4.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大小g的

1.5倍。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则此过程中,物块的

A. 动能损失了

B. 动能损失了

C. 机械能损失了

D. 机械能损失了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空气阻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1.5mg,解得:f=0.5mg,由动能定理W合=△E K可得,物块损失的动能△E K=(mg+f)H=(mg+0.5mg)H=1.5mgH,故AB错误;机械能损失等于克服阻力做功,即△E=fH=0.5mgH,故C错误,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5.如图所示,一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起,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块 b 对 a 的支持力与 a 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石块 c 对 b 的支持力一定等于 b 受到的重力

C. 石块 c 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D. 石块 c 对 b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

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其对a的静摩擦力的合力,跟a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故AB错误;以三块作为整体研究,则石块c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选取ab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则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与其重力平衡,则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D正确;故选:D.

点睛: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运用,掌握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注意c对b的作用力是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

6.如图所示,倾角为的薄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板上有一小孔B,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系一物体A,另一端穿过小孔B竖直下垂。开始时,板上方的细线水平伸直。现慢慢拉动细绳下垂端,在物体缓慢到达小孔B的过程中,轨迹正好是一个半圆周,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缓慢运动时,受到4个力:重力G,绳子的拉力F,斜面的支持力,物体在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这四个力的合力近似为零;其中F和同斜面平行,同斜面垂直,G同斜面成.根据各力之间的平衡的原则,可得:在垂直斜面方向,有:

,因此有摩擦力,接下来考虑平行于斜面的力,为了简化问题状态,可以直接以A点处的系统状态来进行分析,此时时摩擦力和重力在斜面平行方向上的力是反向、等大的,即应该是近似平衡的,有

,因此,C正确;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

【名师点睛】个解法最有技巧的部分就是选取了A点处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重力的下滑分量等于摩擦力,然后列式求解;当然,也可以对其它点处,运用平衡条件列式.

7.下列的运动图象中,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表示物体静止,其合外力为零;BC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合外力为零;D 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外力不为零,所以本题选择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8.质量是500g的足球被踢出后,某人观察它在空中的飞行情况,估计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0m,在最高点的速度为20m/s.请根据这些数据,计算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g取9.8m/s2) 【答案】150J

【解析】

试题分析: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W=150J.

9.甲.乙两根异种材料的电阻丝,其长度之比是 1:5, 横截面积之比是 2:3, 电阻之比是 2:5, 外加电压之比是 1:2, 则甲、乙两根电阻丝的电阻率之比是:

A. 2:3

B. 3:4

C. 4:3

D. 8: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知道电阻、长度、面积之比。由电阻定律知:得,与电压无关的。

所以选C

考点:电阻定律

10. 在篮球比赛中,某位同学获得罚球机会,他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蓝球投出,篮球约以1m/s 的速度撞击篮筐。已知篮球质量约为0.6kg,篮筐离地高度约为3m,忽略篮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则该同学罚球时对篮球做的功大约为

A. 1J

B. 10J

C. 50J

D. 100J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假设人的身高为,则根据动能定理:,带入数据整理可以得到:,故选项B正确。

考点:功的计算

【名师点睛】一只篮球大约,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解,平时注意此类物理数据的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11.如图所示为柔软绝缘线圈,通电后线圈向横杆中央集中,如图所示,则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 )

A. 安培力的作用

B. 库仑力的作用

C. 电磁感应作用

D. 电场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当柔软绝缘线圈,通电后线圈向横杆中央集中,原因是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同,而出现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的现象,是安培力的作用所导致,故A正确,BCD错误。

12.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正对的金属板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器左板接地,右板与静电计相连,在距离两板等距离的A点处有一个带电小球在静电力与细绳牵引下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左极板向右移动靠近A点后系统再次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带电小球仍处在A点处不移动,小球所受静电力增加

B. 验电器指针偏角变大

C. 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减小

D. 带电小球将向右移动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一)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考题视频讲解。 一、现代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宋代诗经学研究逐渐突破汉代诗经学束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南宋中期的朱熹是在诗经学理论和注解《诗经》两方面皆有创获的代表人物。他对于《诗经》演进历程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审视历代诗经学者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自成一派,既上承汉代诗经学,又下启清代诗经学,还影响着

现代诗经学。 朱子在诗经学研究方面较之前宋儒走得更远,真正突破 了汉代诗经学的束缚。他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对汉代诗经学 和宋代诗经学中合理的部分加以吸收、为己所用;对不足之 处则加以批评、为己镜鉴。这与他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正相契 合:汉儒长于训诂,于格物有助≈宋儒长于义理,于穷理有益。同时,他亦能不断反思自己旧说之弊,最终去《小序》以言《诗经》,撰成今本《诗集传》并不断加以修正。正是 在这个扬弃过程中,朱子在义理的统摄下兼重训诂,合汉、 宋之长加以综合而弥补其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诗经学。 朱子以绍承孔、孟道统为己任,以格物穷理为方法论原 则构建诗经学,重点体现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两个 方面。 朱子在诗经学理论方面所获尤多,这与其治《诗》理念 息息相关。其治《诗》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除汉代 诗经权威,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加以熔铸综 合后成为新篇,以揭明圣贤大道和天地自然之理;三是指导 为人为学,以便于学者切己体察。朱子的治《诗》,首先以《诗》为“经”,其次才兼顾其中的学特色。朱子的治《诗》 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是由训诂以求义理,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三是简洁;四 是多闻阙疑。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兴宁一中2020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理综测试题 2020-01 物理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a -40 Al -27 Mg -2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23290 Th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20882Pb B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94121 4260Be He C n +→+ C .200个23892 U 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23892U D . 23592 U 在中子轰击下生成9438Sr 和140 54Xe 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15.如图所示,一篮球从离地H 高处的篮板上A 点以初速度v 0水平弹出,刚好在离地h 高处被跳起的同学接住,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水平弹出后在空中飞行的 A .时间为 B .时间为 C .水平位移为v 0 D .水平位移为v 0 16.2019年10月28日发生了天王星冲日现象,即太阳、地球、天王星处于同一直线,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最佳时间。已知日地距离为0R ,天王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分别为T 和0T ,则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 A 2 3020 T R T B 3 03 0T R T C 20 302T R T D 3 003 T R T 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A ,B 两物块,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 用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用一木板托住物块B 。调整木板的位置,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悬挂A 物块的悬绳恰好伸直且没有拉力,此时轻弹簧的形变量为x 。突然撤去木板,重力加速度为g ,物体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撤去木板瞬间, B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名校学术联盟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理科综合试题七(化学部分) (附答案)

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 理科综合(七)(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Ni-59 Cu-64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新修草》是药圣李时珍《本草纲目》修订本,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及涉及的主要化学性质是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透明溶液中:Al3+、Fe3+、AlO2-、NO3- B.能使甲基橙变黄色的溶液中:K+、Na、S203-、CO C在AG==0的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中:B2+、M2+、NO3-、Cl- D.在0.1mol·L-1Fe(NO3)2溶液中:NH4+、H+、SO42-、NO3- 9.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足分子中的碳原子数都为5的数倍。几种开链单萜化合物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三种有机物有一种相同的官能团 B.用酸性髙锰酸钾溶液可检验香叶醇中碳碳双键 C.香叶醛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叮能共平面 D.橙花醇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10.某研究小组探究石蜡油裂解产物,设计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实验能证明其产物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B.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C.可观察到B和C试管中液体褪色和分层 D.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拆导管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由这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化合物M具有如下性质: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Y>X C.W、Y、Z组成的化合物只含共价键 D.W分别与X、Y、Z组成的二元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12.HIO3是强酸,其水溶液是强氧化剂。工业上,以KIO3为原料可制备HIO3。某学习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碘酸。M、N为惰性电极,ab、cd为交换膜。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1)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分)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kg?m/s B.5.7×102kg?m/s C.6.0×102kg?m/s D.6.3×102kg?m/s 2.(3分)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3.(3分)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 a>m b>m c B.m b>m a>m c C.m c>m a>m b D.m c>m b>m a 4.(3分)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 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H+H→He+n,已知H的质量为2.0136u,He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 A.着zháo 着急着数着凉不着痕迹 C.落luò落魄涨落落枕丢三落四 D.泊bó飘泊湖泊停泊淡泊名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灌注全神贯注截流开源节流 B.直言仗义执言提名金榜题名 C.背景离乡背井终身奋斗终生 D.委曲委屈求全事故人情世故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穿针(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 穿针引线(比喻从中撮合拉拢) 看穿(看透) 望穿秋水(形容经霜后的秋水很清,能看到水底) B.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而有名的学者)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 大旱云霓(形容盼望的迫切) C.文豪(杰出的、伟大的作家) 文不加点(写文章不打标点符号) 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文恬武嬉(指文武官一味贪图享乐,不关心国事的腐败现象) D.高歌(放声歌唱) 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 高手(技能特别高明的人) 高屋建瓴(从高往下倒水,流畅无阻) 4.下列各句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点破坏,都遭到了相应报复,“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绝不可视同儿戏。 B.刘老师当班主任二十多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不幸积劳成疾。 C.他俩50年前是好朋友,没想到半个世纪之后在他乡萍水相逢,真是喜出望外。 D.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赛场上果然深乎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信息量。_____从社会角度看,______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______可能获得最佳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表达效果等于零。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______是语言表达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A.但是只有才也 B.因为只要就也 C.因为只有才却 D.但是只要就却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自从明确了全国统一的“五一”“十一”放假日之后,中国的假日经济就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B.印度的电脑软件经过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跃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新明星。 C.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众多大公司的发展战略,而兼并则是它们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

高三上期末物理试题

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必考题+选考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试题全部在“答题卷”上做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为一质量为2kg 的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3s 内位移大小为2.5m B .0~4s 内路程为4m ,而位移的大小为2m C .质点所受合力方向在2s 时刻发生了改变 D .质点所受合力在0~2s 内冲量的大小为4N·s 2.如图所示,物体A 沿粗糙斜面加速下滑,斜面体B 静止不动,在这个过程中 ( ) A .A 所受斜面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 B .A 所受斜面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斜向右上方 C .斜面体B 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D .斜面体B 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3.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C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放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速度变大 D .氘核(H 21)和氚核(H 31)聚合成氦核(He 4 2),同时会放出一个正电子和核能 4.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置于一接地的导体球附近,形成如图所示的电场线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的电势低于b 点的电势 B .c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 点的电场强度 C .导体球内部电势不为零 D .将一正试探电荷从e 点沿虚线移动到f 点电场力做正功 5.图中a 、b 、c 、d 为四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面

198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198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 理 一、(21分)每小题3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我国在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信卫星,这颗卫星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ω1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2之比= 2 1 ωω____________。 (2).平衡下列核反应方程式: Li 73 +H 11→He 42+___,B 105+_______→Li 73+He 4 2 (3).如右图所示,一正离子以速度v 从左向右射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并存的区域中。电场强度E =4×104牛顿/库仑。磁感应强度B =0.2特斯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磁场和速度三者的方向互相垂直。如果该离子在场中运动时不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在附图中为从 向 ;离子速度大小v = 米/秒。 (4).频率为ν的光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上,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当所加反向电压U 的大小增 大到3伏特时,光电流刚好减小到零。已知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6×1014赫兹,因此照射光的频率ν= 赫兹。 (5).太阳光谱中含有许多暗线,这些暗线是由于 而形成的。 (6).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 1=-13.6电子伏特,则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5的能级时的能量为 电子伏特。 (7).S 1和S 2是两个相干波源.在图中分别以S 1和S 2为圆心作出了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在图中方框内标出了三个点a 、b 、c.在这三个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 ,振动减弱的点是 。 二、(16分) 每小题4分.本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几个说法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 说法全选出来,并将正确说法的号码填写在题后方括号内.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少量分;有选错的,得0分;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号码,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 (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考题视频讲解。 一、现代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宋代诗经学研究逐渐突破汉代诗经学束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南宋中期的朱熹是在诗经学理论和注解《诗经》两方面皆有创获的代表人物。他对于《诗经》演进历程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审视历代诗经学者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自成一派,既上承汉代诗经学,又下启清代诗经学,还影响着现代诗经学。 朱子在诗经学研究方面较之前宋儒走得更远,真正突破了汉代诗经学的束缚。他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对汉代诗经学和宋代诗

经学中合理的部分加以吸收、为己所用;对不足之处则加以批评、为己镜鉴。这与他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正相契合:汉儒长于训诂,于格物有助≈宋儒长于义理,于穷理有益。同时,他亦能不断反思自己旧说之弊,最终去《小序》以言《诗经》,撰成今本《诗集传》并不断加以修正。正是在这个扬弃过程中,朱子在义理的统摄下兼重训诂,合汉、宋之长加以综合而弥补其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诗经学。 朱子以绍承孔、孟道统为己任,以格物穷理为方法论原则构建诗经学,重点体现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两个方面。 朱子在诗经学理论方面所获尤多,这与其治《诗》理念息息相关。其治《诗》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除汉代诗经权威,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加以熔铸综合后成为新篇,以揭明圣贤大道和天地自然之理;三是指导为人为学,以便于学者切己体察。朱子的治《诗》,首先以《诗》为“经”,其次才兼顾其中的学特色。朱子的治《诗》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是由训诂以求义理,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三是简洁;四是多闻阙疑。 除了在诗经学理论方面的贡献外,朱子在治《诗》实践中,亦取得很大成就。其治《诗》的最终成果,就是今本《诗集传》。朱子能够完成诗经学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治《诗》方法的合理。朱子在治《诗》时,重校勘和训诂,并在此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包含答案2016.1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包含 答案2016.1 https://www.360docs.net/doc/ab1429252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2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及答案 物 理 2016.1 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如图1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M 点和N 点,它们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已知在M 、N 连线上某点P 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且 MP =3PN ,则 A .q 1=3 q 2 B .q 1=9 q 2 C .q 1= 13 q 2 D .q 1= 1 9 q 2 2.如图2所示,带箭头的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其中A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E B 、E C ,电势分别为 C B A ???、、。关于这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高低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 A =E B B .E A >E C C .A B ??= D .C B ??= 3.如图3所示,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存在有沿x 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在直角坐标系中选取如图所示的abc -a ′b ′c ′棱柱形空间。通过面积S 1(abb ′a ′所围的面积)、S 2(acc ′a ′所围的面积)和S 3(cb b ′c ′所围的面积)的磁通量 分别为Φ1、Φ2和Φ3,则 A .Φ1=Φ2 B .Φ1>Φ2 C .Φ1>Φ3 D .Φ3>Φ2 4.在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动端由a 向b 缓慢滑动的过程中, A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 .电容器C 所带电荷量减小 图1 图3 y z 图4 E

名校学术联盟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生物含答案7

名校学术联盟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 生物试题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用2B 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非洲猪瘟病毒对人不具有致病性,其呈双链 结构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与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双链DNA B.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但不属于遗传病 C. 该病毒能识别猪的细胞,但不能侵入人的细胞 D.猪感染该病毒后,猪的免疫细胞都能识别该病毒 2.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液泡膜、微丝、微管、高尔基体和核糖体,有细胞膜、线粒体、质体、光面内质网和 叶绿体等结构,但成熟的筛管细胞却能活好几年。下列描述的生命活动能在成熟筛管细胞内进行的是 A.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腺嘌呤与尿嘧啶的配对 B.既进行有氧吸,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在高浓度溶液中该细胞的液泡体积会逐渐缩小 D.该细胞内合成的ATP均可用于各种吸能反应 3.实验是探究生物奥秘的常用手段,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运用了荧光标记法 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氧组为对照组,无氧组为实验组 C. 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无须考虑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随意设置3个不同的温度 4.如图所示为某动物(2n=4)体内一个分裂细胞的局部图像,其中另一极的情况未绘出。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 GgX E Y,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细胞内有2组中心粒 B.图示未绘出的一极一定有G和g基因、Y染色体 C.图示细胞最终能得到4种配子,即GX E、gX E GY gY D.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6条染色单体、4条染色体 5.某科研人员对一池塘内鲤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E是第一次调查结果,F、G、H是后续若干次调查中的三次 调查结果。m 1与m3的比值为1:2。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合理的是 A. E点该池塘内鯉鱼种群的增长速率较快 B. E 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 C.去除部分其他鱼类,鲤鱼的k值不会大于m3 D.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 6.利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植株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下列所采用育种方法合适且对应缺

(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3试卷及答案

2017·全国卷Ⅲ(物理) 14.D5、E2[2017·全国卷Ⅲ] 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A .周期变大 B .速率变大 C .动能变大 D .向心加速度变大 14.C [解析] 由天体知识可知T =2πR R GM ,v =GM R ,a =GM R 2,半径不变,周期T 、速率v 、加速度a 的大小均不变,故A 、B 、D 错误.速率v 不变,组合体质量m 变大,故动能E k =1 2 m v 2变大,C 正确. 15.L1[2017·全国卷Ⅲ] 如图所示,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 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 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 ,一圆环形金属线框T 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 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 .PQRS 中沿顺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B .PQRS 中沿顺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C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D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15.D [解析] 金属杆PQ 突然向右运动,则其速度v 方向向右,由右手定则可得,金属杆PQ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Q 到P ,则PQRS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PQRS 中感应电流产生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故环形金属线框T 中为阻碍此变化,会产生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则T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D 正确. 16.E1、E2[2017·全国卷Ⅲ]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绳PQ 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 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 3l .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真正的经典,我想是指那些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按先哲的说法,它们是“不可企及的高峰”。 经典的阅读同样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经典有初读与重读,有浅读又有深读。不仅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需要反复阅读;还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而需要重读、深读、精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经典阅读,要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经典对一些读者也只是被知晓,或只限于了解书名和主人公的名字,对作品本身却知之甚少。即使读过,有时也只是浅尝辄止。而重读或深阅读却绝非“再看一遍”,那可能是无用的重复。重读的境界应当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所言: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他用这种体会来解释何谓经典,同样道出了阅读经典的感受。它启示我们,初读也好,重读乜好,都意味着把经典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需要营造一种精神氛围,张扬一种人文情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一种期望之外的心灵激动。 一部经典名著,当然不是给一个人看的,无数人都会读它,这就会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心灵体验。在阅读这个领域倒不妨借用这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以,应当跳出传统阅读的思维模式,开辟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建设性的文化性格,面对经典时必须要有的一种健康的阅读心态。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的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对它的核心价值应深怀敬畏之心。经典资源除具有愉悦心灵、培养审美力之功能以外,还葆有借鉴、参照乃至资治的社会文化功能。对于每个公民来说,经典名著在以科学的现代意识观照下,有启迪当代公民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功能,并使我们从中汲取力量,有所追求,有所摒弃。我国一位当代作家谈到阅读名著的感受,认为阅读进入了敬畏,便有了一种沉重和无法言说的尊重,一种超越纯粹意义上的阅读的体味和凝思,进而有了自卑,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对中国和世

东城区2020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官方版)

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高三生物2020.1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都相同的是 A.淀粉和淀粉酶 B. ATP和RNA C. 丙酮酸和丙氨酸 D.胰岛素和纤维素 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可直接完成葡萄糖氧化分解 B.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中可完成胰岛素基因的复制和表达 C.小肠上皮细胞膜表面的突起可提高氨基酸的吸收效率 D.浆细胞中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和运输 3.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酶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B.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 细胞内贮存有大量的ATP,以适应生命活动的需要 D. 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和ADP的转化难以维持动态平衡 4.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睾丸中,有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也有些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 B.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1

C.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 D.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5. 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基因M和基因R,它 们编码的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 AUG。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a、b链的分开而分离 B. 需要四种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a、b链的子链 C. 基因M和基因R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D. 若箭头处碱基替换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AUC 6.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 存在血红蛋白基因 B. 存在胰岛素mRNA C. 存在细胞骨架蛋白 D. 存在RNA聚合酶 7.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右图中A与B互为等位基因,A与D互为非等位基因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 C.控制翅长与翅形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若该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l:1:1:1 8.下列过程涉及基因突变的是 A.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获得果实更大的四倍体 B. 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剪切掉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片段 2

2019届高考名校模拟作文试题1

2019届高考名校模拟作文试题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青年》杂志联合中国青年报开展“强国一代,青年之问”收集活动,统计了当代青年最为关注的前20个“强国之问”,其中包括: ①乡村儿童、老人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②强国一代科技人才具备什么素养? ③年青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时代使命? ④明星如何用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⑤放眼全球,中国青年的自信源自哪里? ⑥个人的小梦想,如何融入到伟大中国梦? ⑦什么是真正的善良? ⑧怎样辨别一个人能否成为终生挚友? 假如你己步入大学,参加“强国之问”的演讲大赛,请选择其中两三问,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演讲稿。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各位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演讲的主题是: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 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中国在21世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这是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又一庄严历史使命。 同学们,我们学习历史和经常关心国际新闻都知道,当前国际政治格局风云变幻,旧的格局不断打破,新格局尚未明朗,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导潮流。要想让我国在新格局形成之时,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个重要地位,就要抓住当前国际相对稳定的有利环境和时机,大力增加国家的实力,让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青年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因此,这一使命落在了我们的身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曾以其灿烂的文化享誉世界。只是事过境迁,在明代后期以后,由于封建王统治的腐朽性、狭隘性和封闭性,才使中国未能跟上历史的潮流而逐渐落后。清朝后期,又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技发展更是一蹶不振,处于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是中国

2019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9全国Ⅰ卷物理 2019全国Ⅱ卷物理 2019全国Ⅲ卷物理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物理试题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景在eV~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eV B.eV C.eV D.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 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108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 102 kg B .×103 kg C .×105 kg D .×106 kg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 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 C . D .0 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 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 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 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三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许多物理学家为人类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生磁的规律 B.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C.牛顿利用扭秤首先测定了引力常量 D.楞次首先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2.变压器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所用的导线应当越粗。街头见到的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假设它只有一个原线圈和一个副线圈,则 A.副线圈的导线应当粗些,且副线圈的匝数少 B.副线圈的导线应当粗些,且副线圈的匝数多 C.原线圈的导线应当粗些,且原线圈的匝数少 D.原线圈的导线应当粗些,且原线圈的匝数多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 和3m 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的两端。现在质量为2m 的小球上沿弹簧轴线方向施加大小为F 的水平拉力,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A.k F 5 B. k F 52 C. k F 53 D. k F 4.如图所示,两小球从斜面的顶点先后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在斜面上的落点分别是a 和b ,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小球的判断正确的是 A.落在b 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快

B.落在a 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大 C.小球落在a 点和b 点时的速度方向不同 D 两小球的飞行时间均与初速度v 0成正比 5.2018年7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32颗卫星。作为北斗二号卫星的“替补”星,这名北斗“队员”将驰骋天疆,全力维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若这颗卫星在轨运行的周期为T ,轨道半径为r ,地球的半径为R ,则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A.22324R T r π B. R T r 2324π C. r T r 2324π D. 223 24r T r π 6.图示是在平直公路上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时,动力车刹车过程中的位移x 和时间t 的比值t x 与t 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刚刹车时动力车的速度大小为10m/s B.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 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s D.整个刹车过程动力车经过的路程为40m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生成氘核时,会发生质量亏损 B.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可能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氡(222 86Rn)衰变的半衰期为3.8天,升高温度后其半衰期仍为3.8天 D.核反应31H+21H→42He+1 0n 是裂变 8.某带电金属棒所带电荷均匀分布,其周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在金属棒的中垂线上的两条电场线上有A 、B 两点,电场中另有一点C 。已知A 点到金属棒的距离大于B 点到金属棒的距离,C 点到金属棒的距离大于A 点到金属棒的距离,则

2019届高考名校模拟作文试题

2019届高考名校模拟作文试题 2019届高考名校模拟作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青年》杂志联合*开展“强国一代,青年之问”收集活动,统计了当代青年最 为关注的前20个“强国之问”,其中包括: ①乡村儿童、老人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②强国一代科技人才具备什么素养? ③年青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时代使命? ④明星如何用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⑤放眼全球,中国青年的自信源自哪里? ⑥个人的小梦想,如何融入到伟大中国梦? ⑦什么是真正的善良? ⑧怎样辨别一个人能否成为终生挚友? 假如你己步入大学,参加“强国之问”的演讲大赛,请选择其中两三问,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演讲稿。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各位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演讲的主题是: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 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中国在21世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这是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又一庄严历史使命。 同学们,我们学习历史和经常关心国际新闻都知道,当前国际政治格局风云变幻,旧的格局不断打破,新格局尚未明朗,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导潮流。要想让我国在新格局形成之时,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个重要地位,就要抓住当前国际相对稳定的有利环境和时机,大力增加国家的实力,让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青年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因此,这一使命落在了我们的身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在历,中华民族曾以其灿烂的文化享誉世界。只是事过境迁,在明代后期以后,由于封建王统治的腐朽性、狭隘性和封闭性,才使中国未能跟上历史的潮流而逐渐落后。清朝后期,又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技发展更是一蹶不振,处于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是中国*领导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光明的前途,新 中国建设近6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走向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和一些“左”倾错误的影响,使中国又失去了几次发展的历史机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重心,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才让中国又重新崛起奠定了新的基础。 21世纪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世纪,国承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在当代国际竞争环 境中,不进则退。所以我们当代青年学生应该有紧迫感、危机感,有志气、有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国际竞争舞台上的强国。 同学们,加油吧!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全国卷Ⅱ(物理)
14.O2[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 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 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图1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14.A [解析] 光滑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只有弹力,而弹力总跟接触面垂直,且小环
的速度总是沿大圆环切线方向,故弹力一直不做功,A 正确,B 错误;当小环处于最高点和
最低点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均竖直向上,C、D 错误.
15.D4[2017·全国卷Ⅱ] 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 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982U→23940 Th+4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 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 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 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α 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15.B [解析] 衰变过程动量守恒,生成的钍核的动量与α粒子的动量等大反向,根据 p2 Ek=2m,可知衰变后钍核的动能小于α粒子的动能,所以 B 正确,A 错误;半衰期是一半数 量的铀核衰变需要的时间,C 错误;衰变过程放出能量,质量发生亏损,D 错误. 16.B7[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 动.若保持 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 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 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图1

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语文科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 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 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 ②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最能清楚地表 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 盾牌。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 进行研究和解读。 ③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 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 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④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 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 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 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⑤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历经层层文化 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 ⑥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解人类共性的 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既仰赖对史实的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 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 ⑦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自己所确知的事物 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然,这些物品的制作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 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 对过去,也包括现在。我们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许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严谨获取和 归纳的知识。 ⑧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期文字才开 始发挥作用。 B.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来记录,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 C.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不客观公正,而物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 D. 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时还需要加入诗意的想象才更能理解它们传 达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时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力的问题,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以大量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 B.前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战争双方的记录文字不对等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所用方法的必然性。 C.文章的第④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长,而要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 D.文章的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径”“关键”“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了借助想象去构建物品承载的历史,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去了解一些文化,而这种想象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 B.乾隆研究他喜欢的一枚玉璧,推测其用途并作诗纪念这一过程,方法值得肯定。这一事例可以作为“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证明。 C.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失真和变形,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 D.诗意地重建历史依靠的是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建立的基础是物品制造者和研究者同样 是人类,而诗意的想象有时可以成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雾中偶记茅盾① 前两天天气奇寒,似乎天要变了,果然昨夜就刮起大风来,窗上糊的纸被老鼠钻成一个洞,呜呜地吹起哨子,——像是什么呢?我说不出。从破洞里来的风,特别尖利,坐在那里觉得格外冷,想拿一张报纸去堵住,忽然看见爱伦堡那篇“报告”——《巴黎沦陷的前后》,便想起白天在报上看见说,巴黎的老百姓正在受冻挨饿,情形是十分严重的话。 这使我顿然记起,现在是正当所谓“三九”,北方不知冷的怎样了,还穿着单衣的战士们大概正在风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