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企业管理的五大转变

未来企业管理的五大转变
未来企业管理的五大转变

未来企业管理的五大转变

相比于实力强劲的企业,那些竞争力不足的公司,它们到底又是在哪些方面落在了别人后面呢?事实上,很多中小型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售后服务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但是它们却很难超越自己的对手。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小型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依然沿用了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方式,如果能够找到一条“持续改善之路”,那么这些企业取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能性也就是非常大的了,如果真的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十年下来,那将会发生惊人的变化,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未来的企业管理必将面临着根本的变化:

(1)随意化到规范化的转变--按照制度办事,有法可依

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管理缺乏规则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一线员工工作随意性大,任由员工按自己的判断或喜好工作,缺乏具体的工作指引,在具体的目标制定、工作规则,考核监督等方面往往会以管理者的主观判断作为基准。事实证明,传统经验型管理模式随意性大,往往问题重复发生,管理者疲于救火,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必须按照现代模式来管理和掌控一个团队,以规则为基础,按制度办事。

在这里可能许多人会说,我们的企业也有大量的制度啊,也

是按制度办事啊。对制度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正是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根本区别,传统管理型模式下的管理者会把那些管理中严禁这严禁那,几点上班,几点下班理解为管理制度,这是对管理制度认识上最大的误区,现代管理中制度最关键的不是约束性的规定,而是引导性的规定,引导性规定是基础性规定,约束性规定只是支持性规定。我们说按制度办事主要是指按引导性规定办事,即每一件事都有如何开展,开展的步骤是什么,标准要求是什么,用什么工具进行。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看龚其国老师在他《做事的科学》一书中对中国的包子和西方人的汉堡的比较,在它们身上其实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文化差异。而这种微妙的差别,其实正是中国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管理差距所在。

单纯从食材方面来说,包子和汉堡所用的原材料基本上是相似的,都是一些面粉、蔬菜,还有肉类。但是到了加工这一点上,包子体现出了很大的随意性,厨师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原料搭配来蒸出一笼又一笼香喷喷的包子。从口味上来说,不同配料蒸出来的包子都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师傅蒸出来的包子也会体现出明显的差异。甚至是不同的地域之间,大家的“包子质量”都会参差不齐,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就比其他地方的包子更加出名一些。

对于这样一种现状,我们可以说是利弊共存的,对于普通顾客来说,他们能够品尝到不同风味的食品,这一点是非常不

错的。但是从一个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随意、散漫的管理方式,会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划而缺乏整体竞争力。从全局俯瞰星罗棋布的包子铺,它们当中任何一个都有着自己的“看家绝技”,但与此同时又缺乏更进一步的实力,也很难取得重大的突破,一旦扩张,四面出击,广开分店,就马上面临管理失控,质量不一的风险,开一家老板亲力亲为的小店可以,开十家、一百家肯定问题不断,难以控制。

反观西方人制作汉堡的流程,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汉堡的制作过程当中,厨师们按照清晰的规定、以标准配料按温度计、计时器的指挥来制作汉堡,或者说只是将一些原料按规定无机地叠加在一起。也就是说,在汉堡的制作过程当中,没有制作人员自己对产品的理解和所谓的个人技术,所有员工制作的汉堡绝对一个味道。那么,为什么汉堡能够形成一种产业化发展,而包子铺的老板们却只能守着自己的店面缓慢前行呢?这其实就是有无生产标准的问题。包子文化讲究的是“藏而不露”,各个部分之间都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互相关联,密不可分。这种犬牙交错的关系,给了厨师们很大的自主空间,同时也加大了统一管理的难度。包子的制作过程是宽松自由的,这样有规则却不成章法、有步骤没标准的现状,对于包子的技术发展来说是非常糟糕的。相对而言,汉堡包的制作流程是非常简单有序的。厨师们只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对原材料进行处理和加

工,就可以制作出符合规格的汉堡包。

由此在企业管理发展过程当中,按规则工作,消除工作的随意性,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一个团队的综合实力。

(2)经验型到科学型的转变--颠覆传统印象流,打造一级战斗力

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对于经验的依赖程度还是非常高的。在很多时候一个关键员工有可能是业务的、生产的、技术的员工离职,都会对整个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为企业的关键技术、生产流程、业务资料等等被这些关键员工所掌握或垄断,他们把企业的核心资源装在自己大脑中,成为组织不可替代的人,事实上经验型管理对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现代企业利用科学管理来规范和保证企业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当代管理学大师迈克·波特就提出过这样一个论断:“现代的管理必须要完成经验主宰向科学主宰的转化,谁不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被淘汰。”在他看来,在未来的企业建设当中,科学管理是最重要的,而眼下大多数公司、集团都还停留在“经验优先”的阶层,这实际上是阻碍它们取得重大突破的真正原因。

仍然以包子和汉堡之间的发展趋势为例,能不能蒸出美味的包子更多是依赖于厨师的个人经验。但是能不能烤制出优质的汉堡,就和个人经验关系不大了。洛特伯格汉堡连锁店的创始人布雷克·钱索尔曾得意洋洋地说:“我有近一百家分

店,每天都有人离开,当然每天都有新伙伴加入到我的团队。但是不论我的团队怎么变化,它都能够顺利地运营下去。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任何人走了都没有问题,我不会让任何人‘绑架’我。”很显然,钱索尔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科学理念,他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制定出了一套合理的管理法案和工作流程。对于那些新人而言,他们只要按照既定的规则执行自己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相对而言,中国大多数企业在这一点上表现得让人很不满意。在很多企业当中,人们还是将经验作为企业管理、发展的第一选择。很显然,用经验来支撑一个团队的做法,是低效的。而且,管理过程当中过于依赖经验,一方面会在重大问题面前出现偏离客观的情况,另一方面,集体发展的内核将会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这样做的风险性也是非常大的。(3)外延式到内涵式的转变--重效益而不是重规模,才能获得更快速的发展

中国的企业对规模的追求有一种天然的爱好,许多企业家认为大才能生存,才能活得更好,才能有更大的社会博弈能力,才更有面子。这与西方企业对企业规模的认识完全不同,企业也好,国家也好,并不是规模决定话语权,关键要素才是话语权,日本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他们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的企业才几百家,人数与我们的企业规模相比,差距不是几倍,但效益却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之间的区别,“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说一个企业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那么销售业绩上升、奖金分红上扬,都是一种‘外延’的表现;而‘内涵’的意义就在于,它探讨的是造成类似现状的原因。”

外延式管理和内涵式管理的区别就在于,管理者着眼关注的地方,是注重扩大规模还是提高效率,是追求质还是追求量,是重视结果还是改善过程,不幸的是,,重结果轻过程、重规模轻效率管理的现象却是非常明显的。在更多时候,管理者对于结果的重视是远远超过过程的。这样的管理理念,到后来很有可能会在集体当中固化成一种消极的思维模式,那就是“结果第一”,但往往结果却无法保障。没有过程保证的繁荣往往是非常短暂的。

实际上,对于这样一种比较,我们在中国的包子和国外的汉堡之间也可以略见端倪。包子铺的经营者们,往往只要求厨师们能够做出口感不错的包子就可以了,这就是所谓的“结果论”。在这样的现状下,高手艺的厨师都成了奇货可居的瑰宝,这种“人才中心论”的观点往往会架空管理者,对制度造成巨大的破坏。与此同时,这种专注表象的做法,容易让人们忽视经验的总结归纳和新技术的开发。

在这一点上,世界500强企业大都做得非常好,它们的管理者往往都不会计较一时的输赢。同时,在对待问题的时候,

这些人也不会将所有的重点都集中在结果上,而是要反复确认自己到底出错在什么地方。正是由于这样的做法,最后成功地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站稳了脚跟。

(4)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用完美的体系强化集体的力量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受邀谈论到中国经济的时候提

出过这样一个建议:“中国企业家一直都在寻找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他们同时也都知道自己正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但是到了真正需要动手落实的时候,很多人却退缩了,理想很完美,落实不到位,最终得到的结果其实和原来还是一样的。”在他看来,中国的管理者并不是没有精细化的头脑,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都没能将精细化管理落实下去。中国的企业都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呢?

首先,在企业规则上,领导者并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制度,员工得到的指导非常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只能凭借自己个人理解和小聪明来开展工作,而领导则变成了飞天遁地的“救火员”。当这样一种“员工犯错误,领导补漏洞”的做法形成一种惯例之后,管理者就迫于压力,往往会为了解除危机而进一步破坏已有制度,如此一来,原本就非常不完整的管理体制,就越发显得危机四伏了。

其次,一方面,工作的标准细则没有完整地固化,员工在具体的任务执行过程当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难题,常常会按自己的理解解决,或者由上级处理,但很少将处理的方式固化为

组织以后处理类似问题的准则,下一次不同员工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依然是无法处理,或者处理效果无法保证,另一方面,许多规则的制定过程中缺乏实际推演,反映到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具体操作的人难以理解,这就会造成执行力差的结果。甚至在一些企业当中,它们的规则、文件都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会显得艰深复杂,普通人难以理解,更不用说执行了。

再次,在大多数公司当中,科学的例会制度没有被完整地建立起来,这样的现状其实是非常糟糕的,团队管理如果不能对会议有效管理,就等于信息交换不充分不科学,甚至会“中断了信息交换”,层级关系之间的通讯就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这样看来,缺乏科学的内部例会管理,团队内部的沟通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上下级之间意见无法统一,执行力差,同时在具体的操作、监督过程当中也容易出现越级指挥等一系列现象。然而不幸的是,对于例会设计缺陷的隐患,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没有意识到其背后的危机。在很多时候,他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事前做好规划、事后做好总结”上面,殊不知,在任务执行的过程当中,用例会的方式来交流反馈,及时做出多方面的调整控制,实际上对于团队协作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稻盛和夫说:“一流企业的管理者,都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而不是具体任务的执行者。他们总是能够运用精

细的流程和制度来约束、驱策其他的团队成员。相反,如果我们看到某一个企业当中,管理者总是忙不停,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管理规划出现了问题。长此以往,如果企业想要取得巨大进步,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传统的管理学著作对管理者是这样定义: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行为以达到工作目标,这隐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过程必须有清晰明确的规则控制。(5)机会型到战略型的转变--目标明确,消灭一切侥幸心理成功确实需要时机的帮助,但是,如果一味地将希望寄托在机遇上面,那么任何人都很难取得最终的胜利。对此,稻盛和夫说道:“这里并不是排斥机遇的重要性,我们只是需要认识到这样一个观点,只有做出完美的计划,才能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而这也是世界500强企业同一般公司之间最大的不同。”

事实上,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战略规划的重视程度还是非常不足的。比之于一个完整合理的战略部署,管理者更希望得到一个不错的机遇。

总体而言,战略管理,就是要为企业选定一个可靠的发展方向,指出集体的前进路径,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在不要轻易被各种机会诱惑,坚定不移的做好自己的事,每天都向目标进步一点点,我们可以看到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机会主义者是很少的,而中小型企业,往往更看重时机。事实证明,好

的时机只能在一个企业的起步阶段为其带来可观的帮助,但是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战略规划和踏踏实实的落实规划来保证持续进步了。相对而言,很多管理者都属于盲目的“机会主义先锋官”,运气不错顺风顺水,风向一变就难以支撑了。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50%左右的公司在开办之后3年内就停产了,单纯是倒闭破产这一项,每年附带出来的失业者难以计数,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实际上就是由于这些公司的管理者缺乏一个良好的战略规划,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钢铁企业未来发展之路——冶金的绿化

浅析钢铁企业未来发展之路——冶金的绿化

————————————————————————————————作者:————————————————————————————————日期:

浅析钢铁企业未来发展之路——冶金的绿化 杨华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21 摘要: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支撑着我国机械、汽车、石油、建筑、造船业的发展,在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技术的改进和环境污染的治理,造成了我国钢铁企业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于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改进生产技术破在眉睫。一向以污染著名的钢铁企业的绿化工作是一直被忽视的,而许多大型钢铁企业越来越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塑造企业的绿色形象。因此,绿色钢铁的观念就应运而生,绿色营销不仅有利于改进环境的状况,还有利于为钢铁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和大环境。 关键词:钢铁企业;环境污染;发展之路; 1、引言 我国钢铁行业当前存在的竞争策略,分析了钢铁企业环境现状、国家对钢铁企业实施开展绿色营销的道路。通过对钢铁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市场细分与定位,提出市场营销策略思想和目标,即在关系营销新营销理论指导下,对钢铁企业进行绿色营销观念的实施及与加强国际化合作步伐,从全人类的角度去考虑将来钢铁企业的发展之路-绿色营销之路。 2、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现状及绿色营销概念 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着产业集中度过低,落后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2004年中国前15大钢铁(500万吨以上)产量只占总产量的45%。2004年我国需要净进口钢材1507万吨,同时净出口钢坯220万吨。而发展绿色营销,首先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技术实力为基础,其次,要打通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物质流动的通道,最大限度地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这就需要企业最好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性,或是与外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能够实现相互间高效的协同运作。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优化重组内部资源,或是与外部企业兼并联合的方法,为建立生态化钢厂奠定资源基础,以达到打通边界隔阂,扩大资源和物质循环利用空间的目的。事实上,新的产业政策也鼓励钢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实现跨地区的资产流动,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改革委提出的目标是:到2010年我国前十大钢铁企业产量应达到总产量的50%,到2020年要达到70%。并提出要培养一到两个三千万吨级的企业与几个千万吨级的企业。可以想象:如果要实现上述目标,光靠企业自己投资扩大规模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联合重组等手段才能得以实现。预计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大势所趋[1]。

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市场营销作业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信管1401 韩斌 2015年11月10日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从行业的生产要素来看,零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随着零售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行业生产要素逐渐由典型的劳动密集向典型的资金密集转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11.1%。至2006年底,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门店数达123690个,增长17%。其中,超级市场23233个,增长22.8%;专业店77220个,增长15.2%。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零售额为10499亿元,增长2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2020.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2.44%,其中完成零售额1729.8亿元,同比增长23.9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43.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3%。2007年11月份百家企业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粮食类、食用油类和肉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39.61%、85.05%和48.06%。2007年11月份百家大型企业实现服装类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最为可观,增速均超过了服装总量的增速。2007年11月份家用电器类完成销售额11.5亿元,比上月减少5.8亿元,同比增长30.7%;化妆品销售看好,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24.81%。 (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

礼品行业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

礼品行业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 礼品,就是情感。包括亲情、友情以及爱情。换句话说,就是温情。但是我们的礼品市场,很少有礼品强调这一点。脑白金之所以成功,仅是成功抓住了孝子亲情这一礼品本质。目前市场中更多的礼品是为了虚荣的奢侈,为了利益的高价,而不是为了常人的温情。 但礼品行业的断崖,未必就是坏事,可以让礼品企业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重新回归礼品的本质。礼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正式显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大趋势: 趋势一:个人礼品比例上升,企业礼品比例下降。在2011年,礼品市场中个人礼品消费占据了40%,企业定制礼品占据了60%,但是对着公务消费受到抑制,国有企业、政府以及事业单位的礼品定制比例将会有所下降。根据上海触族贸易有限公司的估算,2013年,个人礼品消费的比例已经上升至70%左右。 趋势二:个人礼品消费主导礼品定制。长期以来,企业、政府、事业单位是定制礼品的消费主力,定制礼品大多作为员工福利、赠送客户等理由发放。但是礼品定制模式很少应用到个人消费,因为个人的数量有限。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个人对定制礼品是有强大需求的。一些公司的个人定制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海触族通过向市场投放了数十种不同系列、数百种不同款式的触族手套,基本能够满足个性化礼品的需求,受到大量消费者的热捧。 趋势三:礼品购买从集中到分散。我国礼品消费主要集中在节庆日。这些节日期间,礼品销售量往往是平时的数倍之多。但是随着人们送礼观念的变化,以及各种节日越来越多,礼品的消费正在从集中走向分散。 趋势四:复合型礼品销售渠道日渐形成。早期的礼品企业对于渠道是没有掌控能力的,主要是负责生产,然后或批发或寻求代理。这样的模式很难建立起礼品的品牌。随着电商以及社交营销的兴起,礼品企业开始建立一种复合的营销渠道。以触族手套的营销体系来说,消费者既可以通过商城购买产品,也能通过线下渠道如实体店铺购买产品。目前,触族已经拥有数百家合作伙伴。 趋势五:重塑礼品的温情内核。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消费者强调的是礼品的实用性,日用品耐不耐用,食品好不好吃。但是在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年代,除了实用性,更希望通过送礼传达温情,所以实用性与温情心意可以说是送礼的必备。触族触摸屏手套就是一个饱含温情的实用礼品,既能够保护对方的双手,同时也能够表达呵护、关爱之意。 对于问题深刻洞见,对于趋势了然于胸,不管是遇到任何的困难或者暂时的低潮,都能够涉险过关。礼品行业谁能够具有这两种能力,就不会惧怕任何的挑战和断崖。

PMC管理的五大核心

PMC管理的五大核心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要把企业做大和做强,探究其意义,是一个过程,其间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问题赋予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意义。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内在素质,形成企业管理的五大核心能力,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的四平八稳。 \ 文化管理\ 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感染力。文化和理念是企业经营的基本思想,在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过程中,是打造优秀团队的坚实向心力。 \ 流程管理\ 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是流程,实现流程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管理的一些习惯。 打破职能习惯:大家都只关注部门的职能完成程度和垂直性的管理控制,部门之

间的职能行为往往缺少完整有机的联系,由此导致企业总体效率下降。因此,必须打破职能区隔习惯。 培养系统思维习惯:将企业的行为视为一个流程集合,对这个集合进行管理和控制,强调全过程的协调及目标化。每一件工作都是流程的一部分,是流程的节点,它的完成必须满足整个流程的时间要求,时间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学会运用思维调理工作排序,安排合理的时间进程,限定目标数量以及完成时间,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 \ 制度管理\ 从员工来看,制度管理就是一只无形的手,约束他们的行为,若有违反便会受到处罚;另一方面,员工对这种约束制度并不是特别抵触,制度实行好会给日常工作带来便利,如果实行了不适合或者过多强制性的制度那就反其道而行。 从管理者的角度,制度对员工的约束不能过紧,否则会如强制性制度那样压榨员工,使员工心存不满。所以管理者不能把员工当作接收工作的机器,必须在执行规范管理制度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是每个制度都适用于所有企业,找到适合自己公司体系的制度才是根本。

企业管理的五个梯度

创业邦 > 管理 > 战略 > 企业管理的五个梯度 企业管理的五个梯度 分享到 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豆瓣网人人网QQ空间本文来源于:价值中国作者:张正平 表于:2013-05-13 11:07:47 概括的讲,企业的管理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 文化管理。这五项内容是一个递增的梯度关系,要求企业需要依次实现这些管理 内容,换句话说,就是第一先解决计划管理的问题,之后解决流程管理的问题, 依次是组织管理,然后是战略管理,最后是文化管理。这个顺序不能够颠倒,不 能够打乱,也不能够只作一个而忽略其他,一个好的企业管理,是需要这五个内 容和谐发展,协同作用的,而这五项内容的协同就是企业的系统能力。一个具备 了系统能力的企业才有希望具有核心能力。 计划管理:回答资源与目标是否匹配的问题 计划管理常常被人们和计划经济联系在一起,这种偏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我们的 管理处在无序状态。而对于计划本身的理解当中,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 都认为计划是一组数据,是一个考核指标的指导文本,没有人认真的想过,计划

本身是一个管理内容。计划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数据,不是年终的考核指标, 更不是文本。计划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目标和资源之间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 计划管理就是要目标与资源的关系处在匹配的状态,这是一个最为基础的管理内 容,因此,计划管理由三个关键元素构成:目标、资源和两者匹配的关系。 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基准。计划管理在管理理论中也被确认为目标管理,目标管理 的实现需要三个条件:第一,高层强有力的支持;第二,目标要能够检验;第三, 清楚目标是高层管理者的目标。资源是计划管理的对象。计划管理事实上是管理 资源,而不是管理目标。很多人对于计划管理的理解多是与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也通常会以为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对象,其实计划管理的对象是资源,资源是目标 实现的条件,如果我们超越变化让计划得以实现,唯一的办法是获得资源。目标 与资源两者匹配的关系是计划管理的结果。也可以说两者的匹配关系是衡量计划 管理好坏的标准,当所拥有的资源能够支撑目标的时候,计划管理得以实现,当 资源无法支撑目标或者大过目标的时候,要么浪费资源,要么“做白日梦”。所

未来企业之路读后感作文

未来企业之路读后感作文 未来企业之路读后感作文 本书以明确的观点和错落有序的层次,向读者展开了对构建未来企业的设想。书中内容的明确分层,可使读者既可快速了解其观点,又能通过一系列细致的数据及调查结果使读者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的世界趋势及要点。书中阐述每阐述一个观点都会举出全球性企业的案例,还有一些长期研究所取得的发现,向我们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指导。 书中提到,“对于大多数组织而言,传统的项目管理及其正式的和结构化的要素已经被应用了数十年,但是,正式的变革管理方法还没有显着地渗透到企业或者项目的运转中去。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变革管理,往往以临时救急的方式出现。”这一事实众多领先企业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且互动,继而行动,这就是能够在行业内领先的重要因素。作为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我们,通过倾听,和互动,从而有所收获,让企业的众多员工融入其中,改变思维模式。在企业的.变革中,最难运作稳当的恰是其“软体”部分,从组织内改变观念,态度和文化,是需要时间上的跨越的,这正是企业改变思维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文化不是企业的一部分,它是企业的全部。每个市场也都有其自身的文化,需求和期望。“未来的企业”会不断尝试去了解如何优化规模经济与地狱特色之间的平衡。我们作为能源型的企业,更加需要领先于其他领域的变革,使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成为人类福祉的一部分。下面由书中摘抄的几大要点,是需要我们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思考的。 书中也把未来的几大挑战罗列在众人眼前:成本控制,供应链可视性,风险管理,客户亲密度及全球化。仿佛坐在过山车上的全球市场需要更及时准确的决策和整个企业视变革为常态的能力,更加智能的管理已经发展为必备条件而非追求目标。 综合了世界各地及各行业的先驱管理者的经验,本书核心观点,先驱者的智慧结晶即为:渴求变革、让创新超出客户的想象、全球整合、颠覆性的业务创新以及真诚而不仅仅是慷慨。除了深入敏感的洞察力,我们的企业更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将之实现。()“未来的企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紧密关联的,这样才能实现高性价比的可持续发展智慧的企业有机会发挥绿色的价值,智慧系统的不断出现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并且对社会和地球面临的环境挑战产生深远的影响。重大的社会和经济变化将推动新型的、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商机的出现,从而引领新的“绿色及未来”经济。 “未来的企业”将组织内部的变革视为一种常态。经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员工都能适应不可预测性。在产品、市场、运营和业务模式始终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一切以价值为向导,与目标挂钩。我们作为公司的一员,必以此为目标,结合大的发展方向,实现高性价比的可持续发展。

趋势分析:中国未来的零售会是什么样子

趋势分析:中国未来的零售会是什么样子? 在过去的三五年里,中国零售业正在发生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变革。各类电商快速崛起,传统零售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16年是有趣的一年。一方面我们看到主流电商平台虽然仍在蚕食线下零售份额,但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另一方面大部分传统零售企业都已经有了比较成型的变革方案,从大润发的飞牛网,到步步高的“超市百货电器”的经营模式,再到家乐福积极布局便利店渠道,多业态经营格局初现。那么中国未来的零售会是什么样子?在这个有趣的时间节点,这个问题愈加引人沉思。零售是最贴近消费民生的商业形态,要了解零售发展的方向,从消费者切入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视角。一、未来中国消费的几个趋势1. 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持续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初公布数据,2015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超过同期6.9%的GDP增速。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虽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在过去几年保持了令人吃惊的强大韧性。2015年第4季度,尼尔森全球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纵观世界几大经济体,中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最高,达到107,其次是英国(101),美国(100),德国(98)和日本(79)。尽管中国经济在2015

年增速放缓,仅为6.9%,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不但不受影响还持续上涨。2. 消费升级:由大众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持续不减的消费者信心支撑着强烈的消费意愿,消费升级势头强劲。一方面,高端产品的品类增速大大快于大众产品,如下图所示,消费者开始大量升级自己的消费,尤其是在化妆品、酒类、牛奶等品类。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一些大众消费品品类(如食品和日用品),品类的增长开始完全由价格提升拉动,而非消费量的增长。这一点在下图的数据中清楚的体现出来。3. 消费结构变化:服务业占支出比重持续增加在2016年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2015年我国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这一方面说明居民消费正在从产品向服务快速转移,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对比美国的80%服务业GDP占比,我们的服务业占比仍然有巨大的上升空间,这种结构变化仍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下图的数据,也非常清晰的佐证了这一点。那么这些消费者趋势,又将如何塑造中国的零售业呢?二、思考中国零售问题的另一个关键维度事实上,清楚中国消费的趋势,并不能完全帮助我们看清中国零售的未来格局。零售是一个和物理距离、居民收入和生活方式相关度很高的行业,而中国恰恰是一个幅员极其辽阔,居民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一般性的,被平均化的数据,只能帮助我们看到一些方向,却无法解释不同区域零售的变

未来十年最有前景最赚钱的十大行业

未来十年最有前景、最赚钱的十大行业 什么行业前景最好?什么行业最能赚钱?创业、赚钱一直都是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许多人都想看出或者预测未来几十年后中国的经济走势,都希望提前知道未来在中国什么行业最为火热,下面是是个行业,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看看2016年最有前景的行业是什么。 未来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 1、互联网服务行业 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一般来说,在一线城市,以BAT为代表的一线互联网企业给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并不高,但只要工作拼命,能力出众,实际上入职后的2、3年里就很容易拿到10万元以上的

年薪。而在三线互联网公司,同等条件下,普通技术员工的年薪一般能达到15万元左右。而准二线的互联网公司的普通员工薪水基本也能达到或超过20万元,与许多传统行业相比,这样的收入水平绝对令人艳羡。工作经验超过5年后,互联网企业中的收入差距就会拉大。 作为一个彻底的新兴行业,没有传统行业那么多的关系户、论资排辈或刚性的学历要求,而是更看重你的实战能力,如果你能力出色,快速成长为某部门的技术骨干或重要员工,那你的年薪就将直奔30万元。如果你身上的确有别人难以轻易取代的过人之处,比如某个模块的技术权威,后台存储开发的技术核心,或者在测试、前端开发、运营维护等环节成为公司骨干的话,那40万-50万元的年薪也在向你招手。 未来趋势:互联网本身是个瞬息万变的大行业,不同子行业的热门程度往往与所在行业的垄断程度、发展速度和从业公司数量有关,目前较为热门的有互联网金融、电商、视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的五个层次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五个层次 导读: 企业管理的抓手是什么?不同的管理者会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会想着从组织架构的调整着手;有的会从企业绩效管理介入;也有的会试图通过信息化建设来实现企业的管理目的。这些想法其实都没错,但也同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切入点,其影响的程度和覆盖的内容存在各种差异。因此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管理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可以由高到低分5个层次来解析企业管理的切入点:战略、流程、组织、绩效、技术。 战略导向 企业管理最高一个层次就是企业战略,这点显然毋容置疑。唯一的问题是企业的战术决策是不是从既定的战略决策出发。这点很多企业并不能有效执行到位,导致的因素也很多。但不管如何,战略始终是企业管理的方向指导,没有方向的企业管理,很容易出现南辕北辙的管理行为,甚至内耗量大、重复劳作。 流程支撑 企业管理的第二层次就是流程,流程是企业运营的基础,流程管理更是一种基础性的管理活动。通过流程,可以有效的将企业的业务活动、管理活动、组织行为、绩效行为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行为串联起来,从系统的角度来组织、衡量、评价各种专项的管理活动。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流程将覆盖组织、绩效、信息化等管理活动,有效的流程管理活动也必须考虑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绩效模式和信息化程度。在进行流程优化和流程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清晰地设计出流程、组织、绩效、信息化等关

键要素之间的关联。 组织互动 企业的组织架构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框架,企业管理信息的有效传递,企业管理行为的有效执行,均依赖于有效的组织架构模式和人员能力。不同的组织架构,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各种流程。同样的,不同的组织结构,也决定了企业绩效管理的方式和信息化的组织方式。 绩效分解 如果企业希望业绩达标、运营高效、质量合格、客户满意,那么最好的管理手段就是通过绩效的方式,来督促员工的高效、高质的执行,确保各部门的相互协作,激发管理者的管理创新意识。因此绩效可以理解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的一个重要管理工具,是在战略指导下,在一定的组织下,通过有效评估业务流程执行的过程和结果,为实现企业更有效管理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技术支持 对于流程来说,其优化结果的落地需要一定的载体,信息化工具就是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工具。同样的,绩效指标数据的收集也依赖有效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实现。因此,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其管理的最底层的基础就是信息化技术。很多企业会选择信息化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但从管理的层次上来说,信息化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待。选择信息化,企业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企业的战略、流程优化的需求以及相配备的组织架构调整、绩效改革等管理要求,万万不能只是为了从手工变为电脑而考虑信息化的建设。 战略是企业的管理方向,流程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对象,组织则决定了企业管理的结构,绩效和信息化都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这5个要素层层递进,

浅谈企业资质管理与企业未来发展之路

浅谈企业资质管理与企业 未来发展之路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浅谈企业资质管理与企业未来发展摘要:目前市场竞争激烈,X公司在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而资质水平低一直是制约X公司发展的瓶颈。企业资质水平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资质管理工作又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综合水平体现。本文将从企业资质管理的重要性、X公司资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资质水平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企业资质管理 X公司竞争力提高资质 一、企业资质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 企业资质就是企业的资格和素质。资质管理是对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企业进入市场的准入性审查,属于行政许可法的调整范围,是一种政府管制行为。而企业则通过以准确掌握对资质管理方面的政策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行业特点、业务领域、财务状况等条件,进一步以企业资质管理水平的提高,来带动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这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到企业竞争的战略规划方向 近几年随着市场扩张,X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的内部市场在迅速萎缩,但外部替代性供热机组及清洁型能源却在加速建设,为了解决X公司的“人多活少”的问题,开拓周边外部市场势在必行。通过资质管理,可以更加明确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如

盈利能力、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地位、产品结构、财务状况、企业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等等。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着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有环境、生产能力、以往业绩、企业信誉、人员状况、管理水平、财务能力及设备情况等,而资质是衡量这些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资质等级的高低、类别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命运。资质管理给企业造成危机感,使企业时刻注意提高企业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工程质量。 (二)有利于企业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 产品结构单一,直接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综合实力较弱。一直以来受资质所限,只能从事一些小型的低层次的工作。企业可以通过资质管理,逐步提升资质,优化资源要素的配置,组织优质资产及优秀人才进行重点突围,使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X公司目前人力、资金以及经营状况等相关数据,确定了检、运、维由劳务输出向技术、管理、经营输出转变,建设工程由X向光伏EPC发展的发展思路。同时要积极与其他行业沟通,力争有所突破。把资质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把资质作为驱动企业深化产品结构和专业发展方向的导引。 (三)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第一章绪论 1.1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售企业来说,通过集中化管理,可以集中批量采购,以更优惠的价格进货,

未来中国最有前途的十大朝阳行业(精)

未来最有“钱图”的十大朝阳行业及职业 1、互联网服务行业—网络营销师 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网络营销是近年兴起的热门职业。2014年底全国网民规模迅速达到6.49亿,2015年促成网络营销师成为最热门的职业。 广西职业培训网研究发现,一般来说,在一线城市,以BAT为代表的一线互联网企业给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并不高,但只要工作拼命,能力出众,实际上入职后的2、3年里就很容易拿到10万元以上的年薪。2015年网络营销人才全国缺口至少300多万,很多企业出重金仍然难以招到合格的网络营销人才。虽然很多高校也开设有网络营销课程,但是却拿不出像模像样的实战型人才来,特别是熟悉网络技术和网络推广的综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而在三线互联网公司,同等条件下,普通技术员工的年薪一般能达到15万元左右。而准二线的互联网公司的普通员工薪水基本也能达到或超过20万元,与许多传统行业相比,这样的收入水平绝对令人艳羡。工作经验超过5年后,互联网企业中的收入差距就会拉大。 作为一个彻底的新兴行业,没有传统行业那么多的关系户、论资排辈或刚性的学历要求,而是更看重你的实战能力,如果你能力出色,快速成长为某部门的技术骨干或重要员工,那你的年薪就将直奔30万元。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月薪上万,业务出色的时候提成更高。某网站的3名营销人员,2011年为公司完成了1000万元的营销任务,而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如果你身上的确有别人难以轻易取代的过人之处,比如某个模块的技术权威,后台存储开发的技术核心,或者在测试、前端开发、运营维护等环节成为公司骨干的话,那40万-50万元的年薪也在向你招手。

企业管理最经典的五大要点

企业管理最经典的五大要点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企业管理最经典的五大要点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企业管理最经典的五大要点 一、员工的离职原因 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 1、钱,没给到位; 2、心,委屈了。 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 员工临走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理由,就是为给你留面子,不想说穿你的'管理有多烂、他对你已失望透顶。仔细想想,真是人性本善。作为管理者,定要乐于反省。 带团队,你得问自己,人为什么要跟着你混? 二、带团队做好这8条 (1)授人以鱼:给员工养家糊口的钱; (2)授人以渔:教会员工做事情的方法和思路; (3)授人以欲:激发员工上进的欲望,让员工树立自己的目标; (4)授人以娱:把快乐带到工作中,让员工获得幸福; (5)授人以愚:告诉团队做事情扎实、稳重,大智若愚,不可走捷径和投机取巧; (6)授人以遇:给予创造团队成长、学习、发展的机遇,成就人生; (7)授人以誉:帮助团队成员获得精神层面的赞誉,为成为更有价值的人而

战,光宗耀祖; (8)授人以宇:上升到灵魂层次,顿悟宇宙运行智慧,乐享不惑人生。 一流管理者:自己不干,下属快乐地干; 二流管理者:自己不干,下属拼命地干; 三流管理者:自己不干,下属主动地干; 四流管理者:自己干,下属跟着干; 五流管理者:自己干,下属没事干; 末流管理者:自己干,下属对着干。 三、九段管理者修炼 一段:以身作则,堪为榜样 二段:帮助下属,无私奉献 三段:教化下属,为人师表 四段:建立规则,打造团队 五段:高效激励,领导思维 六段:全面统筹,科学管理 七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八段:机制励人,文化凝人 九段:组织制胜,天长地久 四、怎么样留住人才? 必须给员工4个机会:做事的机会,赚钱的机会,成长的机会,发展的机会! 必须经营员工4个感觉:目标感,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

管理的五大核心 九大细节 四大法则

管理的五大核心九大细节四大法则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要把企业做大做强,探究其意义,是一个过程,其间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问题赋予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不用的意义。 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内在素质,形成企业管理的五大核心能力,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四平八稳。 五大核心 1、文化管理 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感染力。 文化和理念是企业经营的基本思想,在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过程中,是打造优秀团队的坚实向心力。 2、流程管理

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是流程,实现流程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管理的一些习惯。 打破智能习惯:只关注部门的智能完成程度和垂直性的管理控制,部门之间的智能行为往往缺少完整有机的联系由此导致企业总体效率下降。 每一件工作都是流程的一部分,是流程的节点,它的完成必须满足整个流程的时间要求,时间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学会运用思维调理工作顺序,安排合理的时间进程,限定目标数量以及完成时间,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 3、制度管理 从员工来看,制度管理就是一只无形的手,约束他们的行为,若有违反便会受到处罚。 另一方面,员工对这种约束制度并不是特别抵触,制度实行好会给日常工作带来便利,如果实行了不适合或者过多强制性的制度那就反其道而行。

从管理者的角度,制度对员工的约束不能过紧,否则会如强制性制度那样压榨员工,是员工心存不满。 所以管理者不能把员工当作接收工作的机器,必须在执行规范管理制度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不是每个制度都适用于所有企业,找到适合自己公司体系的制度才是根本。 4、组织管理 权利与责任一直是管理中需要平衡的两个方面,让这两个方面处于平衡状态是组织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人只能够有一个直接上司。 什么样的权利就做什么样的事情,负责好自己范围内的事情。 利用自己的职务权利作出一些指令,其后果却是导致其他人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还会由于自己的不专业引来一些

新形势下的企业发展之路--总结

新形势下的企业发展之路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成长的经历都是艰辛的,从来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何况一个企业及每个人,不经历一些磨难,没有坚定的信心,没有努力进取的精神,难以达到理想的人生彼岸。而在努力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用什么样的思想去指导发展的过程,使我们可以少走弯路,不走错路。用较快或较短的时间去达到展示自己精采人生的实力或能力。这是我们的希望和目标! XX企业经历了近十八年的努力奋斗,经历了自身发展各个时期的艰难转身,也经历了社会各个发展时期不同变革生存下来,并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对我们这样一个小企业来讲,没有被淘汰很不容易。但是,随着我们企业的发展,我们所追求的企业发展目标不断提升。企业赋予我们经营管理者的责任也在不断增强。同时,社会的不断进步,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的各种社会状况及社会风气,都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的决策和坚定的执行互不可缺,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我们需要提升,提升我们的专业、职业、敬业的精神,我们需要改变,去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我们企业的要求,企业对经营管理者的要求。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建立一个学习性组织,学习性团队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让我们员工明白,知识就是力量,文化可以改变命运,明白知识和文化需要高度的结合,弘扬自觉的学习精神,通过坚持不断的学习,自我感悟能力的提高,弥补自身知识文化架构的缺失,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升个人的职业性、事业心,通过学习,让我们的员工尤其是管理干部达到哲学文化的拥抱,逻辑思路的开窍,企业管理及发展才会有高度和深度的理解。 其次,做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加强对员工各个岗位各个时期的职业培训,尤其是上岗、入企教育培训,制定一套系统的、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并辅以考核机制的培训计划。以帮助员工其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起到良好的作用。达到其个人职业素质与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灌输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精神,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一章绪论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

中小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我现在所处的公司是个规模不算大的企业。但曾经创造了年产值几千万的业绩。对于此,公司各部门的人员也都津津乐道。那也就是说规模不一定是决定产值的重要因素。企业规模的大小主要由其产品来决定(引用于中国经济参考报)。像化工,食品等行业。由于生产方式,储存方式,运输方式等特点决定了其规模不能大。公司财务相关数据表明,其成本和利润不成正比,规模越大,投入越大,但盈利却在收支平衡点后越来越小,最后导致负债。所以企业规模的大小不是衡量企业盈利的一个重要,主要的指标。 我曾经在美的公司,听到他那的部长说,我们一个分厂日产量就有3000多台,一个分厂仓库可存放20000多台机子。我们的日产量能力还算不错。谈吐中充满着自豪。可见生产规模相当大。当我问到他,仓库是不是一直都留有20000多台的库存量时,那位部长语气稍微低沉了点说:一般情况下要留有一定的库存来应付突发情况。 对此,我接着分析道:假设按一台机子成本1000元来估算。20000台机子成本是20000000元。按照现在的银行年利率是4.14%,那么20000000元的本息额就是20786600元。根据生产运营,不断的生产输近,不断的输出。仓库一直保有20000台的库存量,那么一年你们公司将浪费20786600元,两年就是22634944.47元,三年,五年会更多,这还不算场地,人力相关费用和生产线上机子的成本等。听完我这些分析后,那位部长略有感悟的点了下头。 大家自然联想到我所说的是零库存的事。规模大的企业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浪费,那么其量也是很惊人的。就如国家领导说的:我们中国人口众多,资源再多被13亿一除就什么也不多了;相反,我们每个人节省哪怕一滴水,乘以13亿那再少也就不少了。所以企业规模越大,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要求也就越高。在这点上,中小企业有一定的优势。中国现有大多中小企业还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如果也盲目扩张,每年也浪费20786600元,那么可能会是中小企业的致命伤。因此中小企业不应该追求外在的一些因素而忽略影响自身的一些更重要的生存因素。 改革开放初期,在浙江等沿海地区出现了很多手工小作坊,以帮大厂或设计公司做些外包业务为生。这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雏形。在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中,他们的规模并没有统一的进行扩张,但都不约而同的向国外先进的企业学习到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使公司

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五个步骤

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五个步骤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IT不仅成为企业运营的基础平台,而且在ERR CRM 0A等信息系统内沉淀了大量的知识,成为企业创新的知识源泉,于是知识管理逐渐提上了大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议事日程。如何实施知识管理呢 第一步:认知 认知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企业认识是否需要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 主要工作包括:全面完整的认识知识管理,对企业中高层进行知识管理认知培训,特别是让企业高层认识知识管理;利用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等评价工具多方位评估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及通过调研分析企业管理的主要问题;评估知识管理为企业带来的长、短期效果;从而为是否推进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决策支持;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和推进方向等。 该阶段是企业接触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对知识管理采用何种实施方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特别注意不要忽略企业文化和管理现状;另一方面, 知识管理的推广需要企业流程、组织、绩效等管理机制的配合,同时也

需要深入企业业务层,必须得到高层重视,并将知识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才能保证知识管理在企业中顺利推进;再者,由于知识管理需要长期的推进,需要对知识管理的效益进行准确量化评估,才能转化为长期发展的动力。 认知阶段多数企业会邀请外部的一些培训、咨询公司参与,关键 在于了解业界标杆企业的做法和选择合适自己现状的解决方案。 第二步:规划 知识管理的推进是一套系统工程,在充分认知企业需求的基础 上,详细规划也是确保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类型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在规划中,切记知识管理只是过程,而不能为了知识管理而进行知识管理,把知识管理充分溶入企业管理之中,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 主要工作包括:从战略、业务流程及岗位来进行知识管理规划;企业管理现状与知识管理发展的真实性分析;制订知识管理相关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并对流程进行合理化改造;知识管理落地的需求分析及规划;在企业全面建立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规划阶段的难点主要包括:知识管理和企业战略目标与流程的结合;知识管理与其他管理制度如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及管理思想的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