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摘要]新教师能否尽快地适应自己的角色,使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迅速成长是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尤为关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新教师往往由于教学磨炼少、教学经验匮乏、教学技能不高,致使他们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制约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文章就新教师在备课、上课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新教师教学问题改进对策

本文中所指的新教师主要是指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不到一年的教师,尤其是指初登讲台的教师。这类教师通过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都已具备教师的基本资格,对教师职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还有如何搞好教学工作的设想和打算。他们作为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青一代,对未来充满理想,精力充沛,积极上进,可以说是学校的新生力量和未来主力军。但处于这个时期的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工作的经历,教学经验相对匮乏,教学技能水平偏低,所以在教学工作伊始,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新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他们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让新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掌握一些改进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从教师工作层面上看,教学工作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及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几个环节,其中备课与上课是教学中两个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新教师在工作中最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因而,本文主要论述一下新教师在这两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一、备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一)备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不可否认,新教师对待备课工作多是很认真的,但由于缺乏备课的经验、缺少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或对备课工作在认识上有偏差等原因,导致他们在备课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1.过低地估价教材,过高地估价学生。初登讲台的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由于多年的知识积累,他们看待教材一般容易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形成“教材简单”的错觉,认为教材内容过于简单,无需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产生轻视的思想。备课时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研究过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组内成员太少,每个人的负担太重,既要顾全平时的教学,还要能够静下心来搞研究,时间上达不到; 2、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没有能够建立成完整的体系; 3、课题组个别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摸式,但还是放不开,主要是担心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因此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充分。 4、教师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归纳总结的能力不强,课题实验工作的开展和反思过于单薄,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难以提升。 5、实验教学中的基本课型探索较少,缺少一些细化的实际操作的内容。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5年在教育局和县教研室的指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凉风小学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申报的县级三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

了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提高,学校课题组在课题研究方面的进行分析思考,查找问题,扬长避短,为今后能实现省市课题的申报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反思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选题与真正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有差距。从县级申报的三个立项的课题来看,很大一部分来自别人已经研究得比较多的选题或写得比较多的论文经验中,没有很好把握选题的角度,因而造成选题价值大、空、繁琐。例如《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就显得大而繁琐。 二是选题的切口太大,研究的问题也太大,研究的对象也不太明确。如“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的是学校?老师?学生资源运用呢,还是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是资源呢还是网络的建设?等等。 三是课题名称表达不规范。课题名称没有体现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要素,相反重复、累赘、啰嗦。 (二)、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 1、教师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以致理论依据比较单薄,无法支撑课题。; 2、即使有部分理论依据,但理论依据比较陈旧,层次比较浅。 (三)、研究过程中总结还不够及时。教师大多重视做而轻视写,重视开展了工作的过程而忽视了成果积累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提炼。因此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目前教师虽然已经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及时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以致总结不够及时,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不能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对下一步学校课题研究的几点改进思路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严肃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育每一个课题参与者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教育教学研究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真正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好做实,抓有成效。要切合实际,把三个课题做好做实。我们的主攻的目标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

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反思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教学成果的提高都有看举足轻重的作用。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送,思新、思新则,师只有反思自己已的学行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和自我监控能力,オ能不断主富自我素、提升自我友展能力,步完善学芝术、以期现目找价值。 教学反思是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被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款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间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师不断学会教学。 一、教学反思过程中的问题 近来,教学反思的提写已逐渐成为各个学校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写教学反思是迫于学校的压力,所以对教学反思在认识上和操作上还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间题一,认识上有偏,坚持开展数学反思的教师比率偏低。农村学校教师的课业负想重没有时间写数学反思,即使部分师写了教学反思,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有些教师的思只不到位。 问题二,教师缺少相关方法,反思能力差。有些教师想写教学反

思,但不知怎样去写。有些教师虽然谢了,但没有质量,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 问题三,优势方面写的多,缺点方面写的少。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怕别人笑话。 问题四,写作形式单一,千人一面。 问题五,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教师根本素质在育人,教学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深刻,不能单看教学问题的反思,还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教学反思的对策 要解决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内涵,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地把自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活动数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纠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1.要提高思想认识,勤于反思。 (1)教师的自身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钠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被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任间一名理性而成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 伴随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逐渐变成各国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对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另外,国家还对教师教育的内容、措施、机构、教师资格的认定与管理制度作了明確规定。虽然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社会各界专业化意识不强 首先是政府层面,政府一直将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专业人员来看待,政府发展教育的方式往往只局限于保证对学校硬件的投入及教师工资的正常发放上,而很少将投入放在教师的培训上。其次是社会层面,人们往往用医生的专业化标准来衡量教师。存在这种误区的原因是未能充分意识到教师专业化的特殊性。最后是学校和教师层面,教师在职前受到的培训十分有限。入职后,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自身,都只是把教师当做一门职业。据相关研究者表示,许多教师对教师工作的热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这些缺乏专业化发展的意识严重阻碍了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二)教师资格认定简单化 从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以来,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在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方面有所欠缺。据相关研究者表明,在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仅在教师的学历、普通话水平等方面做了规定,而没有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做出规定。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应有的基本能力,也是衡量教师素质的核心标准,时至今日仍没有对教育教学能力的准确衡量标准。 (三)教师培训制度不完善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决定了对教师自身各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教师的教师培训体系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师范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对教师的培养片面注重理论知识,而对教师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却培训得较少。在职后教育阶段,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教师过多关注学历的提高,而忽视自身专业技能的加强。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教育思想,教师只能通过不断培训来跟进时代。但许多教师在进修时只想获得文凭,培训基本都是流于形式。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社会各界专业化发展的意识

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管理缺乏有效性、管理不够科学。年级管理力度不大,还没有形成合力;班级管理力差异性较大,各个班级发展不平衡;有些班级没有完成升学目标,离学校制定的升学目标差距比较大;有些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没有做到位,高考成绩不理想,有的任课教师的高考成绩拉了高考的后腿;缺乏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研究,部分教师的高考备考经验不足,同课头的老师交流不够。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要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成就意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可以从个人意义人手,培养高中生的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从个人意义中逐步引出社会意义,并以社会意义支配、调节个人意义。②要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性教学,推进学生学科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形成问题情景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思考的必要和解决的可能。③要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趣味性、新颖性中,从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中,获得精神上的某种满足。④要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或鞭策学生发愤学习。 2、强化“三风”(校风、班风、学风)建设。要将“三风”建设贯穿于整个高中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强化常规管理,把文明礼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统一起来。要在晓之以理的前提下,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中见爱。对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所有教职工都有管理的职责,敢管、善管,反复抓、抓反复,形成勤奋、刻苦、严谨的学风。要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利用家长学校和社区组织,多方位了解学生思想现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听取学生对教学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全面关心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4、夯实基础,促进发展。(1)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明白了,记住了,会用了;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的框架结构,从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认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2)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要从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提出明确要求。 5、教学坚持目标定向原则。有效的教学始于教师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把制定或选择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目标应当十分清晰,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采用、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从学生发展的需

(完整版)新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新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作为初入教育行业的年轻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多的,如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需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磨练自己的毅力等,而所面临的困惑则是如何做好角色的转变,怎样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等。 对于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困惑,我结合书中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教育事业。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情感的教师,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在教学工作中,我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追求自身价值,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学生的活动中。 2.热爱学生。一个对学生充满诚挚的爱的教师,会随时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年轻教师热爱学生,应做到书中写的那样“像母亲一样慈爱,像父亲一样严格,像兄长一样亲近,像朋友一样真诚”。当一个教师真正的热爱学生,他的爱学、乐教的情绪会自然地流露出来,潜移默化地熏染学生,使他们也产生愉悦、和谐的情感体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动机,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境界。 3.热爱所教的学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教材,将整本书各章节梳理好,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富有情感地去讲课,让学生在平静、亲切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能深刻地感知与理解教材,从而使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做人。 4.提高政治素质。要有正确的政治信仰,确保立场不出问题;要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一个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念;要有一个理性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 5.提高业务素质。在这方面自己需要进行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全面的知识储备,博览群书,使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能够胜任本学科教师的工作。要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进行教育的基本训练,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从事教育方面的技术业务工作时得心应手。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包括教材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和思维精湛能力。要对教材有良好的理解与处理能力,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

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研修日志8)

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通过培训学习,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经过认真反思,发现我们理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忽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或者激励性评价一般而不到位 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回答反应冷淡,学生回答问题正确,老师不予以激励性的评价。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运用了激励性评价,但评价很一般,不到位,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缺乏多样性、灵活性。如:一个学生正确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就要求同学们拍手鼓掌以示鼓励。评价的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发觉学生对这样的激励性语言没有什么反应了,甚至产生反感。 2、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发展能力 通过听课发现,有不少学生没有自学的习惯,甚至认为自学比较困难。比如:数学老师让学生推导运算法则,推导过程就在课本上,但学生仍不能正确书写,说明课前没有预习。 3、忽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不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课堂上,要求学生作练习,学生半天找不到练习本,忽视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4、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进行自主学习少 在新课教学中,老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开展小组讨论,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方式仍然古板,学生缺少从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中得到发展的机会。有的课堂教学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有的老师,虽开展了交流讨论,但也都是流于形式。没能从交流讨论中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讨论或动手操作时,只是旁观者,不能深入学生中间,做有效的指导。 5、忽视学生的个性及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训练极少。对于一些学生有能力自学的内容,要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自学、讨论的机会。

新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新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和综合素质,以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作为“引领学生”、“发展学生”和“成就学生”的重要角色人——教师,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这就要求教师加快专业成长,提升专业水平,以期能更好的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而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作为教师团体中的重要“一员”,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面临着个人与团队的“融合”,面临着专业与辅业的“结合”。 一、新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繁重、复杂和艰辛,决定了教师要比其它许多行业的人员承担更为繁多和沉重的压力。特别在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师往往带着“激情”和“憧憬”步入校园,却遭遇诸多的“羁绊”和“挫折”,究其原因,归结如下。 1.不缺“学历”缺“学力”。 社会的变革让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教师的学历程度也是“水涨船高”,步入中小学的教师已经趋向于本科起点、研究生伴随,所以大部分的中小学目前招收的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对口”教师,教师的“学历”足以满足目前的学生“知识层面”的需求,但问题是“高学历”不代表“高学力”。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面对活生生的、个性的学生,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自身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的缺失以及对学生的“认知”还停留于“初级”阶段,教师的“学力”就显的薄弱和贫乏,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不缺“个性”缺“定性”。 人的个性在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的覆盖下,已经得到彰显,甚至澎湃,特别是青年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个性张扬”,作为新教师也不例外。但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踏上社会后就有了更多的责任,“个性”也是在社会、家长、学生认同范畴下的自觉,比如“赤膊上课”、“男教师带耳钉”、“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等就不符合教师的言行自觉,这些新教师往往能“谨遵之”,可是面对外界的喧嚣、诱惑和校园的宁静、平淡,很多新教师开始的激情会消减,对教育的态度会下降,对学生的关心会冷却,自然“定性”就会缺失。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主要对策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 题与主要对策 库车县乌恰镇 中学

库车县乌恰镇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 在的突出问题与主要对策 教育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活动的主线的改革,其水平与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成败。文章拟论述当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核心和发展方向,是塑造创新型教育者的成功妙法,是提高教师的生命价值的科学管理方法。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有效方法,教育科研的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在过去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经验对今天的教学管理仍有一定借鉴意义,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校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管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当前的中学教学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要求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另一方面又以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教师。这就会造成较多的管理问题的出现,文章拟论述当前中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①重行为管理,轻知识交流传递。常规管理的组织自上而下,有校、教研组、教师之间垂直链接,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是教学

行为的信息源,是下级教学措施的决策者,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造成教学效率低,适应能力差,思想僵化。过多的层次、过死的职责、过细的职能禁锢了教师的思维,限制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性的发挥。下级遇到难题,不是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案,而是简单地把问题推给上级。教师之间缺乏互动的方式传递信息,进行合作。 ②重数量轻质量管理。量化管理进入学校并没有什么错,但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干部却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看班上的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看有几个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或是名牌大学,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管理干部年终写总结,大多要数一数自己这一年组织了多少次评优课,听了多少节推广课。这些教学管理干部将不能量化的也要量化,将不该量化的硬要量化,使教师们产生了抵触情绪。 ③重视教学模式而忽略教师的个性作用。譬如在备课组活动中实行统一要求,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知识背景,忽略了不同班级的学生层次,备课中要求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心理、情感、态度的影响,推行统一的课堂评价标准,凡上课就用这个标准衡量。把所有教师的教学思想统一在单一的模式上面,过分重标准规范,把教师的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个性能力等内在因素与教学行为分离,使老师成为用规定程序统一标准加工学生的机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启动以来,小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正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加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导致了教学行为上的偏离: 困惑一:观念落后,方式死板 对策:扩散思维,真正开放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使教师很满意。如教师在教学时,教师说一学生动手做一,教师说二学生动手做二……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的框子内转动,这种注重统一、过于封闭的教学都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不但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在心理上依赖或习惯于跟着老师走。学生的一步步学习都是老师规定好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而不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求知,学生能想的让他们想,能说的让他们说,能做的让他们做,真正实行开放式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身心的特征等原因,往往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扩散性。新课程教学体现的是开放的文化,只有开放才有空间,才有选择,才有合作。 困惑二:方法单一,效率低下 对策:克服片面,追求多样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善于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效仿和专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追求名人效应,如有的教师认为尝试教学法影响面广,效果好,就不管是新授课、练习课,也不管知识难易,都放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偶尔启发一下,以为这就是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结果一段时间后,学生变得不想学习,学习成绩明显比不上同年级班级。这就是教师简单化地理解教学方法,做法上的片面性导致的不良后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教学内容选择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要始终使学生兴趣浓厚地自主学习,真正促使他们主动发展。 困惑三:教材处理,舍本逐末 对策:依据实际,灵活处理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而新课标强调必要时适当地突破教材。

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南辛镇曼山小学 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教材把握不深,未吃透教材就上课,学生具体学习 目标不明确,知识点学习不清晰,也就是学生不知该学习什么,该记什么,该掌握什么。 整改措施:(1)、同级部同科教师可坐到一块进行单元集体备课,研究教材、教学方法等。 (2)教师上课,不管是哪一学科,教师板书内容要体现知识网络,重视知识的系统化和层次性。 (3)推门听课或随时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发现教师课堂教学思路不清,教学目标不明确,知识教学凌乱,没有备课就上课,根据情况扣5—10 分。 2、教师作业布置太随意,未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作业、平时训练作业、家庭作业。 最为主要的是作业反馈不扎实,不彻底。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跟踪到底,直至学生完全掌握。 而且,教师作业批改不及时,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反馈,师生不能很好的互动。整改措施:学校制定作业设置与批改规范,制定教学检查制度,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检查相结合,重点查和跟踪查相结合。随时检查教师作业批改及时不及时,作业的反馈及时不及时,到位不到位。特别是,老师对学生作业的不规范,甚至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错题置之不理,学生的学习知识怎么能正确,怎么能得到巩固呢?或检查作业,或询问教师和学生。发现一次,根据情况,扣5—10分。发现一个作业错误未改正,就扣2分。 3、教师的不规范直接导致学生的不规范。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 比如教师板书潦草、凌乱,直接导致学生的作业潦草凌乱,教师的随意直接导致学生的随意。 整改措施;听课或随时检查教师的上课板书,书写潦草,不规范,酌情扣2—5分。 4、作文(写话)教学时间不足,教学质量不高,不注意学生作文的深入批改,更不 重视学生作文的讲评,也不重视引导学生平时积累素材,不重视让学生练笔。可以说,作文教学的薄弱问题,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质量的偏低。本来就薄弱的问题,如果教师再不重视,直接导致优等生无法更好提高作文水平,直接导致中等生无法向优等生进化,更直接导致差生作文连写都写不出来,编都编不出来。 整改措施:教师必须按教学进度,按教学要求上好作文课,保证足够的时间。在学生写作文前,教师要切实备好课,做好学生的作文写作指导,可以给学生提供范文,引导学生写作方法,也可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素材。写完作文后,教师要精批精改,切实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要发扬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教师要做好讲评,可选出一个或几个写的较好的作文,作为范文,供同学们赏析,让同学们得到启发,也可随便选一个同学的作文,大家共同批改,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重视作文教学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本学期,要安排一次作文教学的听评课活动,示范课活动,加强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学期,作文教学要加强,要加强学生作文的训练力度。2周一次大作文,精批精改精评,一周一次小作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批改,可简批。每天一篇日记。 5、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不行。 学生课前预习习惯不好。上一节新课前,教师是否引导督促学生做好了课前准备

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摘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焦点话题。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提出,指出我国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对教师专业化未来发展进行了一些展望,如强化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本位的教师培训,未来教师专业化研究更加注重教师自身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同时更加关注教师自身专业的主体发展与自主成长等。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生活体验;能力本位;教师主体发展 一、我国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演变必然要求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做深层次的探讨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教师专业化发展受教师能力为本位意识欠缺的影响 20世纪初,出现过两次关于师范教育的讨论,主要在于“两种师范”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重难点、职能可代替、教育专业知识作用及师范学校是否允许单独成立等五个方面。教师专业化的问题那个时候还没有提出来,但是教师质量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就目前来看,师范生对于教师自身能力为本位的意识较为淡漠,而师范教育对其没有给予特别关注,同时也没有提供特殊环境的支持能力,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之间缺乏整合,没有形成教师能力本位的基本意识理念,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换,制约了未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重在“科学化”,缺少人文关怀与“生活体验” 如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式,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长期以来重在“科学化”问题,注重教师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强调教师对于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强调教师对于教学方法与技能的掌握,忽视了教师的自身“生活经历”与“生活体验”,忽视了教师对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把握。使得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没有教师切身的真实的“生活经历”与“生活体验”,这样的教育理论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效果欠佳。 3.教师专业地位偏低,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确定了教师在我国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同时采取许多措施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教师经济待遇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其他行业比较,教师待遇依然相对较差,地位不是很高。因而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社会上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大,无法吸纳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转行从事别的职业,考研离开教师岗位等跳槽现象较为严重。

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周鎏云 一、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课时严重不够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会产生拖堂现象,那我们如何去完成教学计划,识字能力又怎么样培养? 新教材课文多,容量大,新课的讲授尚且来不及,课后练习、作文训练的课时从那里来。 新教材课文部分难度是否太大,是否过分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很明显的以前在高三的课文现在提前到高一来上了,难道其本来就没有一个认识的梯度吗? 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但学生自己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即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三、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靠自己个人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里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就要靠教师集体能力的发挥,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间,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那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她本身的东西如何保证? 四、不学语法,语文教师在课堂怎样培养“语感”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地掌握知识和笼统地提高能力。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重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基础知识,那不学语法知识,“语感”又怎么样培养? 五、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行为,那如何去备好课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然而,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师转为合作者,那么一堂课,教师如何去备课,如何去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去主动寻找问题。学生去哪里搜集资料,拓宽知识面。 六、新课程、新教材的非功利性和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的功利性如何协调,教师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督导专项总结会发言)主要从较宏观的层面提出三个问题: 一、教师对学生听课状态不好的现象习以为常的态度问题 根据督导成员本学期1—9周对247个听课课堂(458班次)学生听课率的统计,不听和不注意听课率≥20%的课堂为36个,占听课课堂15%。表明学生学习状态不够好的课堂占有一定比例(七分之一)。 听课率不高现象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关键在怎样看待,如何解决!在与老师交流中普遍看法是学生学习基础和学风的问题。这是实际情况,但不全面,没有把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在听课中遇到颇受启发的两个例子:一是,同一个内容两个老师的课堂,由于教学能力的不同,听课率高低差别较大;一是,四个班的大课堂,当老师边讲边走下讲台顺道提醒扒桌睡觉的学生,结果此后的听课率明显提高。 有些老师对听课率不高的现象习以为常,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认识上,把原因全归于学生,缺乏对自己主导作用发挥的反思;只看到学生不足的一面,而缺乏对学生学习潜在积极性和能力的把握。行动上,习惯于不好的听课状态,缺少改进现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尽管程度有所不同。这也表明提高课堂听课率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特别是当发现听课率不高时,如何主动积极地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工作,是教学中一个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风气还不够浓的问题 学校在迎评促建期间,实施了“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计划”,全校动员,人人参与锤炼“精彩一课”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事后钻研教学提高教学技能的风气却淡了下来,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的速率相对减低了。 实际上,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道德和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国高校教师职业也正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一是教育专业。在双专业性中,前者体现学术性,后者体现教育性,对大学教师必须坚持两者的统一。而且,在教育性的提高上,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研究,特别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学习研究。 在教育性的提高上,主要存在两种认识上的问题:一是,学科专业学识水平提高了,教学能力自然提高了,不必去研究学习如何教的问题;二是,教学能力的提高靠实践经验积累,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提高了。 我校办学类型定位是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型大学。近年来,青年教师的比例又不断加大,这就更加需要把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基本技能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来抓。进一步充实、丰富学风和教风的内容,使学校研究教学的风气更浓。 三、教师讲授应该以学生好学、乐学和会学为教学目的的问题 教师课堂讲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作用所达到的目的,应该有三个:第一,让学生好学,即好懂一些、好记一些、好用一些;第二,让学生想学,即让知识更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学;第三,让学生会学,即会自己学、会思中学、会做中学,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和改进方法。其中,好学是基础,想学是关键,会学是根本。“三学”的目的,反映了“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应该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纵观我们的课堂讲授情况,根据督导听课评价指标结果的统计,大体如下: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庄河二中王丽敏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1.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对现代教育科学中的全新理念,重要思想方法理解和 驾驭有困难 对数学课程内容准确驾驭的能力是数学专业功底的具体体现。它能拓宽学生 的数学视野,主动用较高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培养迅速把握某个具体内容的 核心和数学本质的能力。 良好的数学专业功底是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前提。如果教师的数学素养得不 到及时更新,对相应数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欠缺,对为数不少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 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那么,数学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在课堂中,学生可能会有另类问题,教师由于知识结构不够完整,可能一时难以应变,只能用“查查 看”,“课后研讨”等话语抵挡,至少让人感觉不够流畅,教学便达不到游刃有余的 境界,教师对以人为本的教育虽有领悟,但理解并不算透彻,所以在实践中很难真实 的体现这种育人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对教育行为会产生影响,但因为理解水平有限,认识层次不够深入,好的教育思想不能真正得到内化,往往只改变了一段时间的教育 行为,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对于初中数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教师对其内涵的理解精准与否,将直接影响 教学深度和效果,以“方程”为例,方程思想的核心在于方程建模与化归,准确把握方程思想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 提炼过程,是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关系的一种过程。方程的学习从一 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接触非常现实的问题,学习建模过程,学习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等价地转化为数学语言、得到方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而解方程的设计

要点在于再现化归的思想方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凭经验,教学设计过于自主化,忽视了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入推敲,导致课堂干瘪无味,经不起琢磨,缺乏精髓。 新课程标准是成功教学的指挥棒,如果不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的核 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和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的经 验”,“空间与图形”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不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统计与概率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统计观念与随机意识,建立统计直觉;统计教育价值的核心在于逐步养成尊重事实、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理解和把握随机现象的能力,中小学阶段统计教学应该体现从收集数据到统计推断的全过程,建立统计直观”,那么,进行统计与概率的课程实施将会大打折扣!因为学校有很多教学常规,教师很难静下心来,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细细咀嚼,对先进的理论往往囫囵吞枣,浅尝辄止,致使教学低效。 2.终身学习意识较强,面对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自身的筛选能力相对欠缺 有句话说得好“生活是本无字书”。倘若我们留意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我们一定不会满足于课本、原理的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学习,用自己的头脑武装学习,用自己的心灵体悟学习。这,就是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大家倡导的生活教育的永恒魅力!在当今学习化社会、信息化社会里,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创设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建立一种对话型、合作型、活动型的教学活动,进而将学校和教学发展成为一种学习的共同体和发展的 共同体。 “要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提出想法,安排整体学习计划。”无论是 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对每个学习的个体而言,就需要有主宰学习的意识,有调控学习的技术,更要有改进学习的科学方法。学会为自己的学习做计划,善于从问题中锻炼思维的能力,这是我 们平时应该做到并需要引导我们的学生也做到的。

初中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初中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一、近年来初中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我区初中教学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点认识:1、班级学生学业成绩前后差距大,甚至成垂直落差。学习尖子生不少,但学困生亦不少。课堂教学教师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非常困难,普及与提高的矛盾突出。 2、初中生处在成长发育期,思想波动大,初中生打架斗殴、吸烟喝酒、逃学、上网、早恋等问题在很多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有上升趋势,德育管理难度加大。 3、教研活动的质量不高,流于形式。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研活动表面化、形式化,在观念上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活动的实效性欠缺;活动随意性大。课堂教学改革应摒弃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应加强与传统教学的整合研究,传统的并不一定是坏的。 4、课堂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学科发展不平衡。应加强有效课堂的探索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5、教育浮躁现象,工作流于表面,积极性不高,职业倦怠现象。 二、对今后初中教学工作的建议 1、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研究,“兵教兵”,一起成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教育方法上,切实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知识

传授和良好行为习惯、优秀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将德育工作贯穿和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项学校活动、学校环境的每个角落和每个教职工的一言一行之中,做到潜移默化、循循善诱。(1),主题班会、团队会、综合实践等活动形式,是学生增强德育体验、积累德育感受、提高德育内化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开全开齐。(2)壮大优秀德育工作者群体。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二是建立全员参与的德育制度。(3)是学校要严格执行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育人规律的培训。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德育无小事,育人有我责”的意识,努力克服以罚代教,简单粗暴,流于形式,失之表面的方法,不断总结和提升德育工作经验和特色,树立一批在创新方法、提高实效方面取得显着成效的先进典型。 3、抓住教学中心,抓好常规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要进一步统一实施素质教育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认识,树立“质量立教”的观念,把“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理直气壮抓好教学,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认真抓好教学的各项措施。必须扎扎实实地把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的建设,收集、整理、归类,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具有真实性。 一是管理抓落实。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增强问题意识,要经常深入一线把握教学情况,敏锐地发现本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扎实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明确责任,奖惩分明。二是备课抓实效。备课要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课前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课后及时反思,总结补充。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努力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同时,结合教师的自身优势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倡导教学设计的多样化,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三是课堂抓效益。课堂

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1、案例:初中二年级学生张某,其母亲是他所就读学校的 一名教师,该生天资聪明,接接受新事物较快,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很会猜人心思说话,小学时品行端正成绩较好,与伙伴关系融洽,但是不喜欢运动。如今,悄悄地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习没有兴趣,表现为:上课走神,作业完成情况较差,更让人无所适从的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消极、低落,对一切都好像无所谓似的。 采取的方法措施:其母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其各科老师座谈商讨,共同来教育、关心他。首先,家长和教师共同采用表扬的办法,如:在学习上他稍有进步时,在家里能按时学习时、完成家庭作业时,他帮助了其他同学时,某天上课纪律好、听讲认真时,等等,只要有一点好转,教师就表扬他,其父母更是如此,但他只能好上两天,就又返回原路——上课走神、作业拖沓。其次,去年暑假,其父母还让其参加了华商报举办的特训营。在七日的活动中,有夜行军、日常生活料理、团队活动、模拟找工作等项目,家长想让其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想让他明白“遇到困难应该想办法去克服”、“一份工作来之不易”等道理。结果,在活动结束他们归来时,举办方召开了欢迎仪式家长们心中都有一份期盼:孩子在外受苦了,应该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可孩子有所

改变吗?当他们出现时,家长们用暴风雨般的掌声欢迎 他们。张某父母锁定目标,看到一个疲惫的有点憔悴的 身影,暗自庆幸:这次一定有收获!可他一回到家,别 的什么也没说,就立即要打两个小时网络游戏。家长很 纳闷!后来,家长与教师经常沟通,教师也多方配合,可他还是上课走神,作业错得更厉害,父母实在没办法,就想吓唬吓唬他,让他停学,在家呆了两天,他就恳求 父母,还主动写了保证书,又去上学,好景不长,又回 到原状,期间,父母还狠狠的揍了他一次,可这一次又 一次,只能好转一两周,老问题又出现了。 担忧:我们担心,他因此而荒废学业,毁其一生。 分析:近几年来,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有一些通 病:贪玩、缺乏责任心、意志力不坚强、做事不认真、对什么都显示出不在乎、犯错时总是一边承认和保证,一边在行动上继续错误。张某的父母还是用心良苦,更 有甚者父母忙于生计,还不能及时发现,更不能积极配 合,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 2、随着经济的好转,优等生、大部分中上等学生纷纷转入 县城就读,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以基础薄弱、家长期望 值小的学生为主。在课间、课后,一个个学生都生龙活 虎,有礼貌、有思想,但在课堂上,不少学生看似在认 真听讲,上课总是低着头,眼光停留在课本上,而头脑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教务处常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业务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扎实有效。 2、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3、教务工作人员缺少,常规工作检查欠到位。 4、常规工作安排与落实缺少系统化管理。 5、教务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 6、教务管理人员在大多时间里被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所拖累,在常规教学的检 查、研究、指导上精力不足,下的功夫不够。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把精力放在教学工作的管理研究当中。 7、教师存在结构性短缺。如地理、生物、历史课任教师由其它专业教师兼任。 8、考试安排欠合理。 9、功能室缺少。 10、大班额教学给教师加重了负担。 二、教学常规考核制度方面 1、只注重终结性考核评估,不注重过程考核评估。 2、评价方式单一化。 3、考核制度比较陈旧、缺乏科学性,不能够有力地促进当前的教学工作快速发 展。 4、原来考核制度与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非中考科目科任教师管理与考核 1、因中考指挥棒的缘故,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认识不到位。 2、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无压力、无动力。 四、教研教改 1、校本培训方式单一化。 2、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力度不够。 3、课题研究不能全面开展。 4、教改实践活动欠力度。 五、图书阅览与教辅资料 1、学校图书藏书资料不丰富,资料陈旧,不能向全体学生开放。 2、学校对教师征订教学资料数量少,倾斜力度不够,不能发挥阅览室正常功能。 3、个别教师有征订课外复习资料,加重学生负担,不能正常反馈。 六、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是制约我校教学工作的客观因素。 一是没有教师专用电脑,学生所用微机老旧,数量严重不足,这给教师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及学生正常开设微机课都带来不小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