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幼儿园》作品分析文档

纪录片《幼儿园》作品分析文档
纪录片《幼儿园》作品分析文档

纪录片《幼儿园》作品分析

题目1:你喜欢《幼儿园》这部片子吗?为什么?考生答卷范例提要:这部《幼儿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它的主题到它的表现方式我都非常的喜欢。首先,这是一部以表现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儿童的世界的各种现象观照成人世界,表现成人世界对儿童的影响。比如说,纪录片展示了孩子对于“爱”的狭隘和漠然;恶人先告状、分派别、占地盘的社会不良习气;以及孩子对于警察、对于金钱的错误理解等。(得分点1)

并且,全篇所突出的表现出来,孩子们的世界并不是像大人们想象的那样单纯且无忧无虑,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烦恼,也懂得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世界上的问题。像一个孩子谈到日本问题的时候,说到了日本篡改历史书否认侵华历史等事,清楚的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喜欢“日本鬼子”,而同时又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日本鬼子”,只有他们中最坏的人才是。(得分点2)

单是这一点,就让我们看到了小孩子的思辩能力。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资讯的世界,他们被电视广播甚至网络和商业化、世俗化影响着。

2 看了这个片子,会让人突然发现,生活在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并不是单纯的代名词,他们的世界其实和这个现实的社会是很相似的。

第二,本片在情节的编排上很吸引人。全片以时间为主轴,情节的变化伴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从小班入学直到大班毕业整个过程也很自然。(得分点3)

循环的展现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场景,并在每个过渡阶段都加入了茉莉花的背景音乐,舒缓而且优美,过渡时加入了慢动作的特技,更加美化了画面,充实了情感。

第三,画面具有美感。在全片中色彩普遍是充实明亮的,且特别在情节过渡的时候加入了室外自然风光,加以模糊的技术处理,让人仿佛回到了多彩的孩童时代。

另外体现孩子的心理特征,本片也采用了不少特写镜头,盼望父母早点来接的期待的眼神,打架后的怒气未消的脸,睡觉时自然伸展的小手等等,都让人们看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疼爱。这都是画面色彩和镜头的成功运用所营造的良好效果。(得分点4)

题目2:选择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断加以分析,为什么给你较为深刻的印象。

考生答卷范例提要1:我觉得采访段落中孩子对于“爱”的理解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到非常心痛的是,孩子们对“爱”的理解是狭隘的、极其不全面的。纪录片纪录的这批孩子的心中,母爱、亲情、友情都不是“爱”的范畴。在他们成长的世界里,社会、媒体、父母、他们周围所有的环境都没有告诉他们世界上“爱”是广泛存在的。孩子们不敢公开的表达爱意。

考生答卷范例提要2:整部片子看似没有重要情节,有的仅仅是一些发生在幼儿园中一群不懂事的孩子身上的琐碎小事,但恰恰是这些片断,给了人们最真实的情感撞击,原来孩子们的世界也是这么丰富。在小朋友在幼儿园度过第一个晚上这一个片段,在画面的色彩、镜头的变化和细节的捕捉上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得分点1)

在色彩的搭配上,画面中竖条形的床单和横条形的T 恤相搭配,显得线条清晰,交错有致;四个小孩在床上姿态各异,点缀于整个画面中,整个画面有主有次、有动有静。画面中

纪录片赏析

纪录片赏析 教学大纲 【说明】 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纪录片赏析》课程在引导学生赏析世界纪录片大师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观照大师的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在此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纪录片的基本理论及主要流派加以阐述,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使其树立正确的纪录片创作观念。 教材选用依据:我国影视界对纪录片理论的研究滞后,目前适合于高校影视专业纪录片课程的教材并不多见。本课程在兼顾本校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建立起本课程的知识体系。 教法: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把赏析优秀纪录片作品和对纪录片理论的梳理相结合,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 第一章纪录片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纪录片的概念、分类及界定,使学生对纪录片本体有基本的认识。 内容要点:1、纪录片定义 2、纪录片类型 3、纪录片观念的发展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举例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 授课时数: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纪录片的类型有哪些? 2、有人建议应把纪录片放在社会学、人类学的坐标系中加以研究,你如何看

待这个问题? 第二章纪录片本质属性的研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辩证的理解纪录片真实性的内涵。 内容要点:1、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2、如何辩证的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 授课时数: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你怎样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 2、你怎样理解纪录片中的“扮演”? 第三章纪录片的界定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我国纪录片史上关于纪录片的两次界定,使学生了解纪录片在本质与形态上与其他片种的区别与联系。 内容要点:1、纪录片与新闻片的区别与联系 2、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与联系 3、我国纪录片的两次界定的文化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图示法、举例法 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 授课时数:4课时 作业与思考: 1、纪录片与新闻片的区别与联系? 2、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章罗伯特·弗拉哈迪及其作品分析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篇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篇一: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 《幼儿园》是一部记录片,反映的是幼儿在园里真实的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得当。 记录片中,有幼儿哭闹——吃饭——午睡——户外活动——洗澡——上课——晚休——离园等镜头,都有教师参与。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离园”和“洗澡”的镜头。 离园时,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自己。影片中记录了一个幼儿从开始放学到最后自己一直是一个人默默的等待着,手里拿着自己的小书包做在阳台上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父母可能来的方向。然而,老师却一直没有出现在镜头之中。我认为,在放学后应该用一些非集体性质的小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玩搭积木——插塑等,让幼儿感觉不到等待自己的父母是那么的无聊,看到别的小朋友走了会那么失望和伤心。这样玩自己的能很好的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乐趣。

其次,是给幼儿洗澡的镜头。一保育员坐在淋浴一旁的凳子上,幼儿在一边排着队等着自己被“虐待”.依我看,在着里我们可以放一些小玩具(防水),浴室环境也可以稍微装饰一下,可以让幼儿自己坐稳了洗澡,在玩乐中洗,静静地一个或两个小朋友一起相互帮助,洗完后让老师检查,看谁洗的最干净,最符合老师的要求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洗澡,而且还可以得到乐趣等体验。 我认为对于幼儿而言最重要的是教他们怎样保护好自己。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身上负着的不仅只是教育儿童,还好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把努力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幼儿都学会自我保护,关爱他人。 清楚地记得,影片最后打出了这样的一行字:“毕业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男孩,三年之后,她的孩子也会上幼儿园……”仔细品味一下这段文字,不禁陷入沉思。这充分说明了,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这一代一代的人的深远影响。 时代在变,人在变,环境也要改变。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方法也要不断改变,不断吸取新鲜血液。要结合社会的需要,幼儿自身的需要,把工作做到实处,不要只打个“花架子”!要有真学识,才能把下一代教育的更好!所

(新)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 篇一: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 《幼儿园》是一部记录片,反映的是幼儿在园里真实的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得当。 记录片中,有幼儿哭闹——吃饭——午睡——户外活动——洗澡——上课——晚休——离园等镜头,都有教师参与。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离园”和“洗澡”的镜头。 离园时,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自己。影片中记录了一个幼儿从开始放学到最后自己一直是一个人默默的等待着,手里拿着自己的小书包做在阳台上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父母可能来的方向。然而,老师却一直没有出现在镜头之中。我认为,在放学后应该用一些非集体性质的小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玩搭积木——插塑等,让幼儿感觉不到等待自己的父母是那么的无聊,看到别的小朋友走了会那么失望和伤心。这样玩自己的能很好的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乐趣。

其次,是给幼儿洗澡的镜头。一保育员坐在淋浴一旁的凳子上,幼儿在一边排着队等着自己被“虐待”.依我看,在着里我们可以放一些小玩具(防水),浴室环境也可以稍微装饰一下,可以让幼儿自己坐稳了洗澡,在玩乐中洗,静静地一个或两个小朋友一起相互帮助,洗完后让老师检查,看谁洗的最干净,最符合老师的要求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洗澡,而且还可以得到乐趣等体验。 我认为对于幼儿而言最重要的是教他们怎样保护好自己。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身上负着的不仅只是教育儿童,还好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把努力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幼儿都学会自我保护,关爱他人。 清楚地记得,影片最后打出了这样的一行字:“毕业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男孩,三年之后,她的孩子也会上幼儿园……”仔细品味一下这段文字,不禁陷入沉思。这充分说明了,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这一代一代的人的深远影响。

影视作品分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文明逝去的渐近线 -------浅评《最后的山神》影视纪录片 定居就像一条线划开了鄂伦春的过去与现在。《最后的山神》是纪录片导演孙曾田1992年拍摄的,该片以兴安岭一个部落为拍摄对象,以孟金福夫妇为主要人物,用镜头表述了鄂伦春人的文化样貌与生活面貌。鄂伦春人的文化是独特的,他们以林为灵,对身边周遭的物象充满了虔诚,但从导演的镜头告诉我们了一幕幕关于鄂伦春文明,也关于鄂伦春文明的消逝。本片从具有深意的解说词、表现力丰富的镜头语言、动人的细节与音乐,为观众画出了一条逝去在鄂伦春文明上的渐近线。 解说词是直白的,浸染着关于信仰、关于虔诚的深意。 “孟金富的枪太老了,老到找不到相同型号的子弹”,他不愿意换枪,不愿意用捕猎架子,因为他认为“像那种不分老幼的猎杀,山神是不会高兴的”,一支“老去”的枪,一句内心的话语,解释了孟金富对山神的敬畏,折射出他对眼前尚存着这片土地上供养着自己与族人的生灵的虔诚。“孟金富的山林是又神灵的,而郭保田的山林只是山林”,一句对比着的解说词,道出前者生于山林,后者长于山林,前者的信仰还尚存,后者的信仰已渐隐,对,这是一种无形的渐隐,与生活方式无关。“死去一个老人,鄂伦春又离山林又远了一步”,这里的解说词显然已经成了一种隐喻,死去的老人,逝去的文化,青黄不接的习俗都在解说词里,靠近了逝去。解说词,通俗却不简单,它在讲着一个与鄂伦春信仰,以及与萨满虔诚相关的故事片段。 镜头语言是丰富的,动静大小之中捕捉到了正在消逝于山林中的鄂伦春。 本片中多处运用了空镜头,于开片兴安岭的树林处,于兴安岭的夏天处,于感叹动物越来越少处,于萨满舞跳动之前。一组组空镜头,将我们带到了兴安岭,带到了鄂伦春,走进了孟金富,这些空镜头都是生动的,全然的而又自然的接触到了这山林的文明。同样本片呈现了许多特写,于那树上的山神像,于制作桦皮船,于孟金富失落时,于他妻子回眸凝视间,于那多次沉落西边的残阳......每一次特写带来的视觉停留,总能让人思绪也停留,停留在鄂伦春文明的印记上,停留在这神性兴安岭。固定镜头也是片中最常见的,孟金富每一次拜山神,孟金富静坐狩猎,哪怕是孟金富跳起的萨满舞,仿佛导演想用这固定的镜头让大家看到、听到、回忆到鄂伦春的虔诚,这些流逝的虔诚走得能慢一点,再慢一点。镜头不会讲述,但它的丰富表现,已经渗透到了鄂伦春的每一棵树木,每一寸山林。 细节是动人的,音乐也是动人的,都挑起人们关于鄂伦春的思考。 雕刻着山神像的树木被砍罚了,孟金富感觉到自己也被砍伐了一样,哀婉的音乐油然而起。画面中看到孟金富安静得坐着,抽着烟的沉思着,应该是沉思着关于山神去哪儿了吧,或许是,因为响起的音乐回答了他思考的结果。片尾处,孟金富答应摄制组跳一支萨满舞,镜头捕捉到了孟金富母亲抽着眼而不开心的样子的细节,一曲舞蹈过后,响起的同样与砍伐山神树一般的哀婉之声,这或许在是祭奠,祭奠远去的山神如同老母亲口中的唠叨,“山神不会再回来了”。不尽然的细节与音乐,让这条线画得越来越清晰,让人思考着他的尽头。 新年为马系红带祈求福祉、捕猎前跪拜树上的山神像、夏天孟金富刮胡须让他能匹配上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正月十五跪拜月亮之神、没有铁钉的桦皮船、动物越来越少的静默、悬于山林间的“风葬”以及最后一支萨满舞,这就是鄂伦春,一张张来自这里的文明画面,都一一的存在了本片的解说词中,镜头下,细节与音乐里,最后也全都一一部交付给了屏幕前的观众。当片尾以定格于孟金富走在一片白茫茫蜿蜒曲折的雪地里时,留下了一个值得思考、回味且清晰想法:鄂伦春的文明走在逝去的渐近线上。

纪录片幼儿园分析

纪录片幼儿园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视听天地】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表现手法国际评审委员会对纪录片《幼儿园》评语选摘: 2004年6月,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 2004年12月,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这部影片非常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在这一方面这部片超越了其他所有纪录片的主题。片中展现了许多精彩时刻,比如警觉、亲密、天真,但同时也有天真的丧失。这部片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折射,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成年人的责任。本片风格纯朴自然,全世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 2004年,当张以庆的新作《幼儿园》连续捧得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唯一“纪录片大奖”的时候,张导这个纪录片领域的“领跑者”和“颠覆者”,自然又一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和他作品的研究也大量涌现。在见仁见智的文章中,不乏精到中肯的褒奖,也不乏诘难质疑的“商榷”。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立足于客观纪录的“生活碎片”,大胆采用了一系列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最终臻于完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园》的成功,就是电视综合艺术手法充分调动、巧妙运用的成功。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1. 拍摄--从“不拍什么”拍起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在经历了最初的茫然无措之后,确立了该片的拍摄原则:就是“不拍什么”比“拍什么”重要--我知道我不拍什么。他的所谓“不拍什么”,即舍弃“概念性的东西”:不拍上课,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室外实景,甚至不拍“六·一”……总之,大家熟悉的概念性的东西一概不拍。 张以庆说:一天一天在幼儿园那么待着,于是有一些东西我们就可以确定了,就是要从看似常态的生活中,捕捉那些意想不到的、非常态的、生动的东西,捕捉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 直觉与感性主导的张以庆,即便面对原生态的纪录,依然是一副叛逆者的姿态。这种面临着将幼儿园边缘化表现的风险取舍,着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强的审视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出奇制胜。而这,也正是张以庆的理念追求和看家本领。不拍什么,既是张以庆处心积虑的选择,也是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判断。在这方面,他的个性特质及另类思维方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张以庆的眼里,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感性的呢?首先,他采取了平视的手法,以孩子们的视野来看待幼儿园。这样,自然就要剔除成人眼中的概念化的元素,并进而筛选出鲜活的、极富感染力的符号。在这里,张以庆将对拍摄内容的取舍变成了一门艺术。 幼儿园里每天司空见惯的上课、学习、游戏等等早已被大家所熟知的内容,无论多少台摄像机,都只能拍出同一种意思。因此,在张以庆的眼里,这些都成了了无生气的画面。老师和家长,本身就是一系列概念的代表者或制造者,也很难构成幼儿园原生态的东西,因此也只能放弃。至于室外的场景,在孩子们的眼中,只是一个懵懂的印象,当然可以人为地忽略……如此一来,张以庆的幼儿园顿时就清静了、干净了、纯粹了。相形之

2008-2009中国优秀纪录片精选

2008-2009中国电视优秀纪录片作品精选 2008-2009是中国极不平凡的年度,在这感动与喜悦相互交融的年度里,中国电视记录了全国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发展变革历程,呈现出一大批见证时代、记录文明进程的优秀纪录片作品。 2008-2009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表彰活动将全面梳理这两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产生的优秀作品,探究纪录片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传播价值、学术价值,总结纪录片创作的宝贵经验,加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力量,盘点现有资源,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搭建有效创作平台,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促进中国纪录片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一、系列片优秀作品9DVD DVD1、《生者》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 《中国故事》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室 《毛泽东1949》五洲传播中心、中视影视制作中心 DVD2、《我爱你,中国》北京电视台 《澳门十年》中央电视台 《与祖国同行》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 DVD3、《让祖国检阅》云南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 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驻北京军区记者站 《哈军工》广东电视台海外中心 《大阅兵——回首六十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DVD4、《淮军》安徽电视台 《八千里路走边关》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节目中心 《成长的秘密》重庆广电纪实传媒责任公司、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 《长江大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宣传部、中国教育电视台DVD5、《我们的奥林匹克》中央电视台、中国奥委会 《大阅兵2009》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

《台北故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DVD6、《玄奘之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志愿者》广东电视台 《刺客令》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谁与问天》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电视台 DVD7、《新中国教育纪事》中国教育电视台 《大工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第一犁》中央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DVD8、《人与自然》五洲传播中心 《丝的旅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看中国》Discovery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 DVD9、《忠贞》成都电视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史说汉字》山东电视台 《奠基——老一辈革命家与新中国体育》南京电视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长片优秀作品13DVD DVD1、《察卡洛(盐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月球探秘》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DVD2、《劫后》成都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 《洋海巫师》新疆电视台 DVD3、《寻找少校》深圳市越众影视有限公司 《松山·松山》云南电视台 DVD4、《盖叫天》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莱茵河:人与自然的对决》广东南方电视台 DVD5、《留不住的一个月》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 《古田会议》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 DVD6、《一瞥汾河湾——绛州纪事》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寂静山谷》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DVD7、《小人国》北京中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康巴人的三十年》四川广电集团海外社交中心 DVD8、《中国大工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五洲传播中心 《虾街十年》湖北广电总台电视经济频道

幼儿园 纪录片

其实影片的主题多是在采访纪实时体现出来。有这样一段采访:孩子说交警可以收很多钱,记者问孩子收到的钱给不给领导,孩子天真地回答“当然要给,要不领导没钱”,体现了孩子的天真,也折射了社会贪污现象的严重。记者还问孩子关于爱的问题,孩子都似乎不理解这个词,当记者问道孩子有没有爱的人时,孩子却说没有,这不但是孩子身上人性的冷漠,也反映了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信任,从而产生的一道道难以打破的厚重的隔膜。当被问起“钱、旅游、快乐”三个词选择一个时,孩子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快乐”,孩子是真诚的、质朴的,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简单的快乐就好。当被问起9.11事件时,孩子充满着同情,这是孩子善良的本性的体现。足球赛时中国的表现并不好,但孩子激动的喊着“中国加油”时,让我们的爱国热情顿时更加强烈起来。影片对上课有一个全面的记录,一直重复的训练这简单的动作,是希望孩子们进入社会后也要有秩序的做事,同时也隐隐的突出了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对孩子的束缚 《幼儿园》是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张以庆的新作。该片是从2001年5月开始筹拍的,经过3、4个月的观察、试镜、选择拍摄对象等,于同年9月开拍,14个月后完成前期拍摄工作;“非典”之后的2003年9月,创作开始进入后期剪辑制作阶段。2004年3月修改并完成。他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该片以整齐的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开场,继而以入院的人群为背景打出淡蓝色片名“幼儿园”。全片沿着入院到毕业的主线拉开,以小班、中班、大班依次轮流展现,并在中间插入节幼儿园个别“特殊”小朋友的专访片段,使用黄褐色色调。 片子的开始是小班(全托)入托第一天,也是孩子们幼儿园生涯的开始,片中突出表现了孩子们迷茫和害怕而无助的眼神,对家长的恋恋不舍,大声的哭泣,叫着妈妈。此时突然插入黄褐色调的幼儿园心算班优等生熊经纬的心算问答。转回小班,一个孩子疯狂地哭泣着找妈妈,一个被拖入幼儿园班的大门,依然吵嚷着。此时,《茉莉花》的音乐响起,画片除掉了同期声,以孩子们流泪和伤心迷茫的眼神镜头串联起来。到了第一顿饭的时间,孩子们仍然思念着家,自理能力不足除了许多小状况,还有信心十足的认为吃完就能回家了的。接下来便是第一个午觉,小班的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各种第一次,孩子们依然哭着喊着,不肯安睡,很久之后终于睡下。下午,孩子们依然边吃吵着要回家。此时,再次插入了心算生的片段。 镜头再转回来时,已经变成了中班的孩子们,这里的孩子已经不哭喊了,很开心的跟着老师做游戏,秩序井然,也有很疲惫的孩子的身影。游戏结束后,插入了对一位戴眼镜小男孩的有趣采访。镜头转回中班,是休息时间,老师在帮被蚊子咬的很惨的小朋友擦花露水,另一边,两个孩子就被弄坏的玩具展开了可爱的交涉,最终无果。继而插入了可怜的(个人

纪录片《幼儿园》片段分析

纪录片《幼儿园》片段分析 纪录片《幼儿园》获得了第十届国际电视节目白玉兰奖之“人文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广州纪录片大会唯一“纪录片”大奖对于这部纪录片,片子开头的字幕是比较震撼的,黑色的背景,画面中仅有一句话“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同时也表明了此片带有些许沉重。随后便是通过大全景别与中景别的结合。其中,大全景主要是幼儿园外的景象,交代了一定的环境和一些信息,随后切换至幼儿园内的中景,有一定的视觉冲击。过后又是几个孩子们的中景,表现出当时孩子们的心情和对新环境的恐慌。幼儿园是每个孩童接受外界的第一个地方,对他们来说自己离开父母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和事是一个挑战。这个片段中多次出现幼儿园的室外景物,都是通过将画面虚化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外景虚化的艺术表现手法,给观众造成一种陌生的朦胧感,再一次唤起人们对真实 世界的重新审视。将室外老师带领孩子们在玩耍的画面虚化,这与孩子们在教室的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演淡入淡出的手法不仅可以组接画面还有舒缓过渡的作用。它连接了情节段落的发展,给观众一种看几个小短片的感觉,更轻松更容易融入影片中关于片中的色调,提到小孩子,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想到这样的词语:天真无邪、纯真浪漫、活泼可爱。但本片中却以黑白色调来衬托孩子的语言,将他们的思想成人般的表现出来。比如

当问到“收了钱以后是交给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呢?”,孩子答到:“交给领导一点,都分一点”,又问:“如果你不分,自己拿回家行不行”,孩子的回答是“不分,那不行,那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这些语在他们奶声奶气的口中说出不得不发人深省。另外,以黑色为背景也反衬出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在条叙事线索采访的拍摄中,导演采用了黑白影像的影调方式来表达一种思 想深度,从练习数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到后来与家庭、生活、理想、情感及至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等项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对话,这 些画面均采用了黑白艺术处理。 先看记者提问的问题: “你个子真是很高,你为什么会长这么高呢?” “你喜欢中国足球吗?” “金钱、权利和快乐,你会选择哪一个?” 孩子们的回答: “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 “亚洲别的国家足球都在进步,只有中国还那么差。土耳其这个国家很怪,大部分在亚洲,小部分在欧洲,他却为欧洲踢球,也许是因为亚洲足球太差了。”

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

赏析纪录片《幼儿园》

纪录片《幼儿园》赏析 纪录片《幼儿园》由湖北电视台出品,导演张以庆在20XX年筹备拍摄。在拍摄之前,张以庆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在幼儿园进行观察,9月份开始正式拍摄。之后用了14个月的时间拍摄了近5000多分钟的影像。20XX年9月该片进入后期剪辑阶段,20XX年3月修正完成,于是将进70分钟的精华部分展现在观众面前。 该片以武汉的一所寄宿制幼儿园为背景,记录了幼儿园中小班、中班、大班14个月的生活状态。导演张以庆打破了传统纪录片拍摄的界限,将小朋友们的生活碎片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片中并没有儿童类题材影片中经常出现的上课、过节、游戏的情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影像。在看完该片之后观众不可避免地审视片中的孩子,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幼儿园》的成功也带来了许多荣誉,如20XX年获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XX年中国横店杯纪录片大奖金奖;20XX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最佳编导、最佳摄像单项奖;中国电视彩虹二等奖。 《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 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 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20XX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的评委们认为,这部影片非常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在这一方面这部片子超越了其他所有纪录片的主题。片中展现了许多精彩时刻,比知警觉、亲密、天真,但同时也有天真的丧失。影片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折射,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成年人的责任。 正如圣埃克苏佩里说过:“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纪录片《幼儿园》则以写实的手法呈现了真实的童年。诚如片头所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记录片吸引观众的两个主要因素是:1、提示的现实生活与观众经验中的现实相距甚远,对观众产生触动,并促使观众去思考其间的差距。2、通过片子所展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以及可以感受到的作者的责任感,会引发观众去思考或触动他们的良知。《幼儿园》无疑具备了这两个基本条件。接下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采用外景虚化的表现手法。 张以庆在接受采访时说:“很注重片子要有好的构图、好的影调、好的光效、好的色彩”,我想这是他选择着重拍摄室内画面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起对比的作用。在《幼儿园》中,窗外哗哗下雨的场景、操场上热闹的活动、大门口穿流的人群等外景都被虚化,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为《幼儿园》的成功奠定的基础,也与幼儿园内真实的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1、这种表现手法使幼儿园的生活环境更加真实;2、这种表现手法也烘托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之实,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3、外虚内实,也是孩子们内心生活的真实写照,外面虚幻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到好奇,所以才会有站在窗边向外看风景的孩子们。 二、穿插黑白影像的对话增加了思想深度。 提到孩子,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想到这样的词语:天真无邪、纯真浪漫、活泼可爱。但片中却以黑白色调来衬托孩子的语言,将他们的思想成人般的表现出来。在人们审视的目光中,他们俨然已经是一个小小的思想者了。而且这种深沉的色调也与人们观念中孩子的概念截然不同,让人深思。比如当问到“收了钱以后是交给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呢?”,孩子答到:“交给领导分一点,都分一点”,又问:“如果你不分,自己拿回家行不行”,孩子的回答是“不分,那不行,那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这些语在他们奶声奶气的口中说出不得不发人深省。另外,以黑色为背景也反衬出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递及其论争——为“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而作

【内容摘要】本文就20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进行了梳理,包括三个部分:一,创作理念的演递;二,创作理念的论争;三,我的纪实理念。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理念;演递;纪实;论争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轫于中国电视开播之时,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真正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还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我国进入一个社会的转轨期,我国的经济结构、伦理价值、道德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转移。这样,造就的社会普遍文化心态是:讨嫌“虚假”,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远离“梦幻”,尊重“现实”。也就是说,人们活得越来越“实在”,要求越来越“实际”。因此,人们对他们所生存的社会越来越关注,对变革的事态发展越来越倾心。而电视纪录片,则恰恰可以将真实的社会生存状态,通过小小的电视屏幕及时输送到每一个家庭,从而使人的个体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使社会与人更靠拢,使人与社会更贴近。所以,以反映真实社会生活为己任的电视纪录片,才格外赢得观众的青睐。加之,此时我国的电视屏幕上的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亦可称之为电视纪录片的精品,诸如《望长城》、《沙与海》、《藏北人家》、《远在北京的家》、《壁画后面的故事》……。正是靠这些作品本身,占有了屏幕,赢得了观众,成为中国电视屏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样,电视纪录片,就具有了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电视纪录片成为当代人审视现实生活的重要窗口;电视纪录片成为电子时代高品格的文化代表;电视纪录片成为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标志。 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我们发现也是其创作理念不断变化及其论争的历史,这对我们“温故而知新”,进一步推动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颇有裨益。 一、创作理念的演递 在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发现,其创作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文化背景、大众情绪的变化也发生着鲜明的变化。 1.60年代——80年代 此时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是——“教化与指导”。 其理论基础是列宁所说的:纪录片,“是形象化的政论”。其实,列宁的这段话,是指新闻影片而言:1921年,当时主管苏联宣传工作的卢那格尔斯基在回忆列宁关于电影的口头指示时说:“列宁当时是在看国际新闻影片时说的这番话,内容是: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这种新闻片要有适当的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然而,却被后人偷换概念,说成是纪录片的定义。⑴ 此外,就是爱森斯坦所说的:“纪录片,不仅是感性形象可以直接表现在银幕上,抽象概念,按照逻辑表达的论题,和理性现象也可以化为银幕形象。”⑵ 的确,“世界上绝没有脱离政治的生活,也没有脱离生活的政治。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却自觉不自觉地把生活和政治生离活剥,使政治变成简单的标签,原则变成空洞的口号。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桎梏下,摄像机只能远远地在生活的表层推拉摇移,小心翼翼地寻找万能镜头,战战兢兢地罗织保险系数。”⑶ 此时的创作特征是: (1)重视文本。根据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事先设计完整的“文本”,作为拍摄的基矗 (2)依赖解说。借用广播的语言,通过播音或解说,将思想直接灌输给观众,达到耳提面命的说教目的。 (3)声画分离。解说为主,画面为辅,多是声画不搭界,构成简单的“声画两张皮”的节目形态。严格地讲,这种纪录片的创作,与其说是纪录生活,不如说是揭示思想、宣传观念。对广大电视观众进行思想教化和行为指导。 从我国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年,孔令铎、庞一农拍摄,中央电视

纪录片专业影评怎么写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 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 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

《幼儿园》纪录片欣赏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纪录片《幼儿园》欣赏 二.故事简介 导演张以庆在这部中影片纪录了一所在武汉的寄宿制幼儿园里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 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 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 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 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 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三.感受 每个人都上过幼儿园,但是它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在我的印象中,那从来就是粗暴地将孩子从父母身边剥离并且把他们的心灵烙上痛苦印记的地方。世界不再是你一个人的,这本身也许意味着成长,但是在那些复杂的人际交往当中,有着无形的攀比和隐含的暴力。这种攀比和暴力,有时来自于孩子们之间,有时也来自于不负责任的老师。我曾经认为,一个孩子即使不上幼儿园,对于他的人生也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但是由于成人习惯或者被迫着把注意力完全投入工作当中,就有了幼儿园开头小班全托的孩子们扯着家长的衣服哭泣的一幕。 第一次知道《幼儿园》,是在《新闻晨报》上。应该说报纸的介绍和自己看纪录片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原来张以庆并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着每一个片断。生活当中有很多伤害我们都无法预料,尤其当你不是故事的主角,就更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百般滋味。 镜头里面的孩子拽着大人的衣角看着别的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声嘶力竭,似懂非懂的脸上写满了莫名的表情,也许下一个轮到的就是自己。他们即将离开父母的怀抱,从周一到周五,吃自己并不喜欢的饭菜,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同处一室,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被完全打破,然后被老师们以同样的规则要求着,用同样的方式管理着。那个叫做马玉兰的孩子,显然是顽皮的,但是顽皮并不是过错,她在幼儿园遭到老师的不断指责,只是因为她妨碍了教师对于群体的管理,在一个注重个性的社会里面,孩子的棱角就是这样被不断地打磨,直到泯然众人。而那些半夜里面睡得正香却被教师一个一个从温暖的梦乡里面强行拖出来小便的孩子们,这个时候一定会想念自己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这一切都会在群体活动时发泄出来,一个男孩子三下五除二地把饭菜吃了下去,嘴里嘟囔着:“吃完回家。”而另外一个女孩子却还在那里寄希望于教师像妈妈一样温存,不停地向他们发出求救的信号:“老师,泼了。”所谓泼了的东西,就是她的饭菜,顺着花裙子的领口,一直淌到大腿上面,她的身后是无数孩子嘈杂的嬉闹声,没有一个老师注意到她。 在幼儿园里面究竟充斥着些什么东西?我们在片子里面看到的是无数的打闹、耍无赖,有的时候成人以为那也许不过是小孩子们常有的交往方式,但是乖巧懂事的往往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随性豁达的常常被不依不饶的孩子纠缠到耳鸣。所谓的友爱,恐怕只能是一种假象。张以庆经常在片子当中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存在着,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常常会给人一种群体活动的错觉。午睡结束之后,会有一个孩子慢慢地穿着衣服,或者是系着鞋带,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有意无意的

纪录片影评

至亲至爱的伟大亲情 _____评纪录片《俺爹俺娘》摄影师焦波用朴实无华的镜头,拍摄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片子主要记录的是几十年来,摄影机下俺爹俺娘容貌、境遇、生活的变迁。正如焦波自己所说:“这可以表现责任制以来农村生活的变化。然而,我想焦波没有说出来的是,不管岁月如何流转,不管儿女流落何方,父母永远牵挂,在家盼望着游子的归来。 一开始,传入耳朵中就是回荡在山村中的声声鸟鸣和鸡叫,平和安宁的氛围和浓浓的乡音使我倍感亲切。一点点看下来,不得不说影片把最普遍不过的父母与儿女之情以及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感情像抽丝剥茧般呈现在观众眼前,触碰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唯有泪千行。 本片的线索很明显。表面上看是以给父母亲拍摄的照片为线索,每一张照片都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实际上,影片是以时间向前推进的,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爹娘一点点变老了,儿子越来越大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这条时间轴把三十多年里爹娘的生活点滴串了起来,更以一个农村家庭为着眼点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大变化。虽然凌乱但不松散。 影片中父亲背诗的场景反复出现了几次,一次是《登鹳雀楼》,一次是过年时的《元日》,还有一次是跟小孙女一起背的《静夜思》,这既刻画了一个受过一定教育的渴求知识的父亲形象,与父亲对儿子求学寄予厚望想呼应,同时也透过诗篇的内容展现出老父亲经历种种磨难,最终能感受时代新生活,安享天伦之乐。 影片在镜头处理上非常灵动,照片的选取和镜头的渲染搭配得非常得当。印象非常深刻的其中有一张母亲站在田地里的照片,母亲年纪大了总还是要上田干活,母亲觉得活着不干活就失去了意义。母亲小小的身躯站在大片空旷的田地里,那种强烈的对比冲击着每一个孩子的神经,让人感觉到就是这样渺小而又伟大的母亲养育儿女一生,就是这样平凡又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新生活。还有当焦波去大姐家看望母亲时,在临走时母亲渺小的身躯又站在了窗户前,对他挥手告别,身躯变得越来越小,母亲的那种对儿子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也在这镜头中被延伸到每个人心里。纪录片中也大量出现了空镜头,没有具体的人物,只有运用的照片和一些乡村的景,这种镜头的渲染反而给人一种淡淡的美感体验。 声音的处理也是不得不提的,应该说基本全程都是同期声录制,大量运用自然音响,这就把乡村生活的原貌给展现了出来,更加贴近生活,更为真实亲切,也使人物形象更易走入人的心中。影片中的旁白解说也给影片增色不少。一般性的话语却在情节发展和感情抒发

纪录片幼儿园分析

【视听天地】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表现手法国际评审委员会对纪录片《幼儿园》评语选摘: 2004年6月,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 2004年12月,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这部影片非常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在这一方面这部片超越了其他所有纪录片的主题。片中展现了许多精彩时刻,比如警觉、亲密、天真,但同时也有天真的丧失。这部片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折射,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成年人的责任。本片风格纯朴自然,全世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 2004年,当张以庆的新作《幼儿园》连续捧得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唯一“纪录片大奖”的时候,张导这个纪录片领域的“领跑者”和“颠覆者”,自然又一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和他作品的研究也大量涌现。在见仁见智的文章中,不乏精到中肯的褒奖,也不乏诘难质疑的“商榷”。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立足于客观纪录的“生活碎片”,大胆采用了一系列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最终臻于完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园》的成功,就是电视综合艺术手法充分调动、巧妙运用的成功。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1. 拍摄--从“不拍什么”拍起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在经历了最初的茫然无措之后,确立了该片的拍摄原则:就是“不拍什么”比“拍什么”重要--我知道我不拍什么。他的所谓“不拍什么”,即舍弃“概念性的东西”:不拍上课,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室外实景,甚至不拍“六·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