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科 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老年病科 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老年病科 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尿道综合征以尿频为主症的老年门诊患者。

一、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尿频病(TCD编码:BEZ2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尿道综合征(ICD-10编码:N36.20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GB/16751.2-1997)》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2)西医诊断:参照《现代泌尿外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候:

肾气亏虚证

心肾阴虚证

中气下陷证

肝气郁结证

下焦湿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尿频病(尿道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尿频病(尿道综合征)的60岁以上的患者。

2.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尿路感染、泌尿系器质性病变等引起的尿频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本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并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尿常规;

(2)尿细菌培养;

(3)泌尿系B超(包括残余尿测定);

(4)男性患者行前列腺B超;女性患者行妇科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尿流动力学分析、盆腔CT、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前列腺指检、尿抗酸杆菌检查、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检测、尿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肾气亏虚证:补益肾气,缩泉止遗。

(2)心肾阴虚证:滋补心肾,固摄缩泉。

(3)中气下陷证:补益脾肾,益气升陷。

(4)肝气郁结证:补益肝肾,疏肝解郁。

(5)下焦湿热证:滋阴清热,利尿通淋。

2.针灸疗法。

3.其他疗法。

4.护理。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尿频、尿急、小便灼热、滴沥不尽、尿失禁等主要症状明显缓解。

2.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费用。

2.既往患有其他疾病,治疗期间疾病发作或加重,需要需进一步检查治疗,可导致医疗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个人意愿影响本路径的执行,中断用药累积超过7天或单次中断用药超过5天,退出本路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