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中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共5页

中学语文中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共5页
中学语文中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共5页

中学语文中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阅读与写作的练习永远应该结合在一道。”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法则。目前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思维混乱、材料陈旧、词汇贫乏等现象与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能力低是不无关系的。事实上,阅读教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阅读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的基础,是从事学习、工作的基础能力,被人誉为“智慧之源”,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会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进而智力及学习能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强调“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乐学。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是学好语文的诱因。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他就会积极投入,生动思考。对于中学生来说,兴趣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阅读指导中应精心选择出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阅读材料,来满足不同兴趣特点的学生的需要。还要引导学生随文阅读课外作品。教学名家名篇时,故意设计一些拓展性作业题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寻求答案。比如,在教学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七年级上册)后,布置一道作业;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创作的童话让人白看不厌,除过我们已经学过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外,你还会讲哪些?

准备好故事下节上课时讲给大家听。又比如教学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上册)后设计如下作业:阿长虽是鲁迅家的一位保姆,但在鲁迅眼中“她却有伟大的神力”,直到后来鲁迅还一直追忆着她。他在散文《朝花夕拾》中还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社戏》中的阿发,《故乡》中的闰土、杨二嫂,《阿Q正传》中的阿Q,《风波》中的七斤等,你知道这些人物吗?讲讲他们的故事。设计的问题既是作业,又带有一定的诱惑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任务,又迫使学生去读,不读就无从回答。

阅读教学还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习惯首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阅读就是思考。想从文章中获得些什么,并期望自身联想和创造什么,都必须思考。阅读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行为,没有一种求索的思考意识,只停留在字面上,只能是一种肤浅化的阅读,不可能充分发挥阅读的功能。所以,必须养成学生的思考习惯,边读边想,边想边读。其次要有自觉的态度。阅读应该是自觉的。文章是别人写的,读者自己才是主体,应该依据自己的认识,在以接受者身份去阅读的同时,也要以评价者的态度去读。对于文章所反映的事实和表达的思想,如果原封不动地全盘接受,或者完全接受老师的结论,那就是被动的阅读,其价值是很有限的。为了发挥阅读的效能,就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自己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为基础,形成自己的判断。更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精与略、博与约,是对立的统一。精读在取精,略读在求广。不博,就没有广度;不约,就没有深度。二者的关系,如水之于船,水涨船高。英国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谈读书》中也写道:“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

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就等于获取了求知的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居中心地位。听、说、写等能力的培养要围绕培养阅读能力来进行。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诵读能力和速读能力这三方面。理解能力是主要的,是阅读能力的基本标志。阅读能力应该适应理解文章各种构成因素的需要,适应理解多种常见文体的需要。因此,我们就要优化阅读教学进程,要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在确认班级上课实效性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并积极开展小组活动,进行个别教学,力争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各种不同教学形式的最佳结合。如全班朗读、小组朗读、个别朗读的配合活动,往往效果最佳。如在教学九年级课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可先采用个别朗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诗歌的节拍、重音;再通过全班朗读,整体感受。最后在赏析诗歌时采用小组朗读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诗歌的体会。这样不但使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意,加深理解。

古人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只要是多诵几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也有人说书读不熟乃语文学习之大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叫诵读呢?总的来说,学生看着文字念出声音就叫诵读;分开来说读出声音来是读,而诵读则不仅要读出声音而且还要有高低、有长短、有顿挫、有节奏。为什么强调学生要坚持诵读呢?首先,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贯做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过去老先生教学古典诗文一般都是先教学生读,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