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试验第二次作业

田间试验第二次作业
田间试验第二次作业

答:

编制次数分布表 ① 制作依次表

100个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27 28 30 30 30 30 30 30 34 31 31 「31 32 - 32 32 32 ;

33 33 : 33 nmi■mTiiiinHiiin^'iairm■■■mu^iBniiBnFrii I mu inertiamriaim■ n?? ^unriaiii JI

33 33 33 33 - 34 34 34

34

34

- 35 PIM JlllliBilllllUailill4llllEHIII|jMIIIIMIl4i

■ ■ 1

■11

■■■"■ |illEliailW

35 35 35 35 - 35 35 36 36 36 = 36 36

36

: 36

36 : 37

lira mu rvin

???rmiiran ??f L

rm

????丁"??"9

**1

?

38

38 ' 38 38

' 38

Lit ■■■■■■■■ ■■■■■ ■■■■■■ ILi MHIIIII Milk ■■■ ■■■ IMIIIIBIIMI ■■■ nLn ?r ?n ?

?■??■■■■>

32 33 34 35 35 36 37 38

32 32 33 34 35 35 37

33 34 35 35 36 37 38

32

32 i"— !iB

—,'叫

33

33 34 34 35 35 35 35 37 39

37 39

37 36 39 36 34 35 33 31 38 34 46 35 39 33 41 33 32 34

41 32 liawii iii viiii rarii iam^iiavniiiami ii wii arfHiiaiwi ii ■ iaaii imi ■ ii iiniBiii m|ii mil iiw iii ravai iiiiwaii ■>■■■ iraai iiiia mil n liimviii ■■■?■ iiir|b :

iiiiM aii iin ai iiia*aiii |ii! liii

38

38 42 33 39 39 30 38 39

33

L BLII ■■■< ■■■■■■■ ■■-■■■ ■!.■■■■■?■ ■■ ■ LJIII ■rpniaaiui ■■ mu ■■■mi ■ ■■ ma mi nm ■■■ IUBI nrjH umBii irsvi imiiiLnmi irm ■■■raa >

iimi|iirrBTiimiii mrri

■■■rpriiiarB !Hi

irm ■■■■■.<■■■ Irr miimniir

38

34 33 35 41 31 34 3,5 39 30 39

35

36 34 36 35 37 35 36 32

^■*11 ■■■ Bum liMlI ■■

■■ ■>■■■■ ■■■?!■ IWI ■■■■*■ ■■■ I^UI ■■■ W :B ■■■■*■■■■ IM J ■■ ■■■ W J ■■■ BB ■■■■ ■■■:■!■■■■■ MB! ■■■■ ■■■ ■■■ H ■■■■■■

U ■■■■ KI K

■!■■■■ *1 ■■■ I.

35 37 36 28 35 35 36 33 38 27 35 37 38 30 26 36 37 32 33 30 33 32 34

33

34

37

35

32

34 32

|ia?iiiii HMIII rwiiiam^nniriiiBnHiii rwin ■r^niiaiwin r>wi irMraiB^iTii

IIIBH HI wamr^i “o

w“r

35 36 35 35 35 34 32 30 36 30

36 35 38 36 31 33 32 33 36 34

39

39

39 39 39 41 41 41 42

46

② 求极差

R=Max(x)-Min( x)=46-26=20(10g/m 2

)

③ 分组

确定组数(k):由于n € [60, 80],相对极差小于1,故暂取8组。 计算组距:i=R/k=20/8=2.5~ 3 (为避免组数过多,不宜按“五留双”取 2)。

确定组限:根据资料特性,第一组下限取 25.5,第一组上限为 25.5+3.0=28.5。其它组依此

外推,列入表1.3中。 计算组中值:第一组组中值为 (25.5+28.5)/2=27.0,其它依此计算,列入表 1.3中。

②资料归组,得出次数分布表。

表1.3 100个小区水稻产量次数分布表

组限

组中值/10g ? m -2

次数 累积次数

25.5

?

28.5 27.0 3

3 1

28.5 31.5

30.0

i

10

I

T'p

36

36

.4:I .UIII —:ua

一 a:a

mi i_:ia.

小M 士莹Og-HT 2

图口

个冲区水稻产崖;吩布盲方图

水分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粗纤维

灰分

13.0

63.0 8.0 2.0 9.0 5.0

见图。

31.5 ?34.5 34.5 ?37.5 37.5 ?40.5 40.5 ?43.5 43.5 ?46.5

33.0 31 44 36.0

36

80

39.0 15 95 42.0 4 99 45.0 1 100

合计

100

2.根据上题次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和多边形图。

4.根据第一题编制的次数分布表,采用加权算法计算

100个小区水稻产量的平均数和标

㈢無咽嘲“护为诃小03旳阿】叶 WQX1)

100

卍鱼沖“皿…林31二逊h

100

100

图山某水稻品种化学成分含量圆图

12^498.00-3498

°

-------

=3以1返加)

5.分别计算下表中两个玉米品种的

10个果穗长度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解释所得结果。

品种

果穗长度/cm

BS24

19 21 20 20 18 19 22 21 21 19 金皇后

16

21

24

15

26

18

20

19

22

19

品种

果穗长度/cm

平均 /cm 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cm /% BS24

19 21 20 20 18 19 22 21 21 19 20.0 1.25 6.24 金皇后

16 21 24 15 26 18 20 19 22 19

20.0 3.40

17.00

尽管两品种的平均果穗长度相同,但金皇后的变异程度比 大

获分“ .5

水址13M

粗纤維,90% 脂肮2. OS 蛋白甌8.0% 准差。 答:

心得体会

记得刚上完第二章的时候老师就布置了作业,要求我们就这一章学习情况去写心得,当时我就问我旁边的同学,你学到了什么?很多人迷茫了,上完了这门课不知道讲了什么,

学到了什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点不一样的,虽然说上课内容忘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

收获的,起码自己以后在实际去做田间实验设计的时候,知道具体的方法步骤,这非常重要。

设计一个优秀的田间试验方案的确不容易,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

总之,在这叶茂老师这里可以学到挺多东西的,尤其在上课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的

学识渊博,但是老师对学生不骄不纵,低调的为人处事和谦虚认真的态度让我打心底去尊敬她。同时也想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人吧,学识甚少、眼光短浅,还骄傲自大,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渺小,有什么值得你去特别骄傲的?所以我们都应该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不懂就问,要多向身边的人学习,这样子你才能进步得更快!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

目录 实验一 (1) 实验二 (2) 实验三 (7) 实验四 (10) 实验五 (15) 实验六 (18) 实验七 (22) \

实验一 UNIX/LINUX入门 一、实验目的 了解 UNIX/LINUX 运行环境,熟悉UNIX/LINUX 的常用基本命令,熟悉和掌握UNIX/LINUX 下c 语言程序的编写、编译、调试和运行方法。 二、实验内容 熟悉 UNIX/LINUX 的常用基本命令如ls、who、pwd、ps 等。 练习 UNIX/LINUX的文本行编辑器vi 的使用方法 熟悉 UNIX/LINUX 下c 语言编译器cc/gcc 的使用方法。用vi 编写一个简单的显示“Hello,World!”c 语言程序,用gcc 编译并观察编译后的结果,然后运行它。 三、实验要求 按照要求编写程序,放在相应的目录中,编译成功后执行,并按照要求分析执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程序 #include <> #include <> int main() { printf ("Hello World!\n"); return 0; } 五、实验感想 通过第一次室验,我了解 UNIX/LINUX 运行环境,熟悉了UNIX/LINUX 的常用基本命令,熟悉和掌握了UNIX/LINUX 下c 语言程序的编写、编译、调试和运行方法。

实验二进程管理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与程序的区别;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二、实验内容 (1)进程创建 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 (2)进程控制 修改已编写的程序,将每一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每一个进程输出一句话,再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3)进程的管道通信 编写程序实现进程的管道通信。使用系统调用pipe()建立一个管道,二个子进程P1 和P2 分别向管道各写一句话: Child 1 is sending a message! Child 2 is sending a message! 父进程从管道中读出二个来自子进程的信息并显示(要求先接收P1,再接收P2)。 三、实验要求 按照要求编写程序,放在相应的目录中,编译成功后执行,并按照要求分析执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设计 1、功能设计 (1)进程创建 使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执行完再运行。 (2)进程控制 使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分别输出一句话再运行。 (3)进程的管道通信 先创建子进程1,向管道写入一句话,子进程1结束后创建子进程2,向管道写入一句话,最后父进程从管道中读出。 2、数据结构 子进程和管道。 3、程序框图

matlab——大学数学实验报告

济南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实验上机考试题 班 级 计科1201 学号 20121222044 姓 名 黄静 考试时间 2014年6 月 17日 授课教师 王新红 说明:每题分值20分。第5题,第6题, 第7题和第8题可以任选其一, 第9题和第10题可以任选其一。每个同学以自己的学号建立文件夹,把每个题的文件按规定的方式命名存入自己的文件夹。有多余时间和能力的同学可以多做。 1、自定义函数:x x x y tan ln sin cos ln -=,并求 ?)3 (=π y (将总程序保存为test01.m 文件) %%代码区: y=inline('log(cos(x))-sin(x)*log(tan(x))','x'); y(pi/3) %%answer ans = -1.1689 2、将一个屏幕分4幅,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在左与右下幅绘制出下列函数的图形。 (1)衰减振荡曲线: x e y x 5sin 5.0-= (2)三叶玫瑰线:θρ3sin a = (将总程序保存为test02.m 文件) %%代码区: x=linspace(0,2*pi,30); y=exp(-0.5*x).*sin(5*x); subplot(2,2,1),plot(x,y),title('衰减振荡曲线') hold on theta=linspace(0,2*pi); r=sin(3*theta); subplot(2,2,4); polar(theta,r); xlabel('三叶玫瑰线')

%%answer 02468 -1 -0.500.5 1衰减振荡曲线 三叶玫瑰线 3、作马鞍面:22 ,66,8823 x y z x y =--≤≤-≤≤ (将总程序保存为test03.m 文件) %%代码区: [x,y]=meshgrid(linspace(-6,6,70),linspace(-8,8,70)); z=x.^2/2-y.^2/3; mesh(x,y,z) surface(x,y,z)%让曲面光滑并填满 shading interp ;

计算机视觉第二次作业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视觉实验报告 摄像机标定 :振强 学号:451 时间:2016.11.23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OpenCV并利用OpenCV进行摄像机标定,编程实现,给出实验结果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 2.1摄像机标定的作用 在计算机视觉应用问题中,有时需要利用二位图像还原三维空间中的物体,从二维图像信息出发计算三维空间物体的几何信息的过程中,三维空间中某点的位置与二维图像中对应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由摄像机的几何模型决定的,这些几何模型的参数就是摄像机参数,而这些参数通常是未知的,摄像机标定实验的作用就是通过计算确定摄像机的几何、光学参数,摄像机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方位。 2.2摄像机标定的基本原理 2.2.1摄像机成像模型 摄像机成像模型是摄像机标定的基础,确定了成像模型才能确定摄像机外参数的个数和求解的方法。计算机视觉研究中,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到像平面的投影关系即为成像模型,理想的投影成像模型是光学中的中心投影,也称为针孔模型。实际摄像系统由透镜和透镜组组成,可以由针孔模型近似模拟摄像机成像模型。 图2.1 针孔成像 2.2.2坐标变换 在实际摄像机的使用过程中,为方便计算人们常常设置多个坐标系,因此空间点的成像过程必然涉及到许多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化,下面主要阐述几个重要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2.2.2.1世界坐标系--摄像机坐标系 图2.2 世界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空间关系 世界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为: ????? ? ????????????=???? ????????111w w w T c c c Z Y X O T R Z Y X R 和T 分别是从世界坐标系到摄像机坐标系的旋转变换和平移变换系数,反映的是世界坐标系和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因此称为外参数。 2.2.2.2物理坐标系--像素坐标系 图2.3 像素坐标系

电大操作系统本科实验报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本科) 实验报告 院系: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完成日期2015年月日

一、实验题目: Linux应用及shell编程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和常用命令。 2.学会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文本文件。 3.了解shell的作用和主要分类。 4.学会bash脚本的建立和执行方式。 5.理解bash的基本语法。 6.学会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 要求 1.登录进入系统,修改个人密码。 2.使用简单命令:date,cal,who,echo,clear等,了解Linux命令格式。 3.进入vi。建立一个文件,如。进入插入方式,输入一个C语言程序的各行内容,故意制造几处错误。最后,将该文件存盘。回到shell状态下。 4.运行,编译该文件,会发现错误提示。理解其含义。 5.利用vi建立一个脚本文件,其中包括date,cal,pwd,ls等常用命令。然后以不同方式执行该脚本。 6.对主教材第2章中的适当例题进行编辑,然后执行。从而体会通配符、引号、输入输出重定向符、成组命令的作用;能正确使用自定义变量、位置参数、环境变量、输入/输出命令;能利用if语句、while语句、for语句和函数编写简单的脚本。 三、实验内容: 1.正确地登录和退出系统。 2.熟悉使用ls,cp,cat,等常用命令。 3.进入和退出vi。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5.建立简单shell脚本并执行它。 四、实验技术和方法: Linux中各种脚本语言 五、实验环境: 虚拟机,ubuntuserver版,shell 六、实验步骤和结果: 1.正确地登录和退出系统。 使用exit命令退出系统 2.熟悉使用cat,cd,cp,ls,mor,rm,vi,who等常用命令。 2.使用vi编写 按:wq存储,并退出 5.建立shell脚本并执行它。 使用VI创建ex1文件,内容含三条命令date/pwd/cd.. 七、实验结果分析: 无 实训3 一、实验题目: 进程管理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它与程序的区别,突出理解其动态性特征。

北理工数学实验作业

一. 1. 1/e 2. 3 3.1 4.e3 5. ∞ 6. 0 7.∞ 8.0 9.1/2 10.0 11.e2c12.不存在13. 1/12 Matlab实验过程: 1.1/exp(1) syms n; f=(1-1/n)^n; limit(f,n,inf) ans = 1/exp(1) 2.3 syms n; f=(n^3+3^n)^(1/n); limit(f,n,inf) ans = 3 3. 1 syms n; f=(1+sin(2*n))/(1-cos(4*n)); limit(f,n,pi/4) ans = 1 4.e^3 syms x; f=(1+cos(x))^(3*sec(x)); limit(f,x,pi/2) ans = exp(3) 5.inf syms x; f=(x^2)*exp(1/(x^2));

limit(f,x,0) ans = Inf 6.0 syms x; f=(x^2-2*x+1)/(x^3-x); limit(f,x,1) ans = 7.inf syms x; f=((2/pi)*atan(x))^x; limit(f,x,+inf) ans = Inf 8.0 syms x y; f=(1-cos(x^2+y^2))/((x^2+y^2)*exp(x^2+y^2)); limit(limit(f,x,0),y,0) ans = 9.1/2 syms x; f=(1-cos(x))/(x*sin(x)); limit(f,x,0) ans = 1/2 10.0 syms x;

f=atan(x)/(2*x); limit(f,x,inf) ans = 11.exp(2*c) syms c; f=sym('((x+c)/(x-c))^x'); limit(f,'x',inf) ans = exp(2*c) 12.极限不存在 syms x; f=cos(1/x); limit(f,x,0) ans = limit(cos(1/x), x = 0) 13.1/12 syms x; f=1/(x*log(x)^2)-1/(x-1)^2; limit(f,x,1) ans = 1/12 二.观察函数logbx,当b=1/2,1/3,1/4和b=2,3,4时函数的变化特点,总结logbx的图形特点。

第二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二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1如何设计实验条件使欲了解的电极基本过程(如电化学反应过程)成为电极系统的受控过程? 答:设计实验条件使欲了解的电极基本过程成为电极系统的受控过程,需要了解该电极过程在电极总过程中的具体位置。例如对于简单电极过程,电极过程等效电路为: 要使电化学反应过程(等效电路元件为Rct)成为电化学测量过程中电极过程的受控步骤,即要使得电极过程的等效电路简化为 则应该设计如下实验条件: (1)采用鲁金毛细管、高导电率的支持电解质或断电流法、恒电位仪正反馈法等措施,以减小或补偿掉电解液欧姆电阻,电极的电子导体选用高导电率材料作电子导电物质,以减小或忽略掉电子导体的欧姆电阻; (2)电化学测量时采用小幅值外加激励信号,当外加激励作用于电极一段时间、双电层充(放)电结束但浓差极化还没出现时进行测量,以忽略双电层充放电过程和浓差极化的影响。 (3)当电化学反应物可溶时,可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在适宜的高转速下对电极进行测量,以忽略浓差极化对电极过程研究的干扰。 2什么是支持电解质?作用是什么? 答:支持电解质:电导率强、浓度大、在电化学测量过程中承担溶液电迁移任务而不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物质。可以使溶液的离子强度和电导率在测量过程中保持稳定,获得重现性良好的可靠数据。作用:(1)增强溶液导电性,减小溶液欧姆压降;(2)承担溶液电迁移任务,消除反应物或产物的电迁移传质;(3)支持电解质浓度大,离子迁移数大,溶液离子强度主要取决于支持电解质,可以忽略测量过程中因反应物或产物离子消耗引起的离子强度的变化,电极反应各物种扩散系数可近似视为常数;(4)有利于紧密双电层电容的构建,减小分散层电势(1电势)的影响;(5)加入支持电解质后溶液密度大,可以忽略因电活性物质浓度梯度引起的溶液密度差,从而减小或忽略界面附近的对流传质。 3 工作电极分类? 答:按电极是否作为反应物参与电极反应,工作电极分为两类:第一类工作电极和第二类工作电极。第一类工作电极可称为活性工作电极,电极既承担电子导电的任务,又作为反应物参与电极反应。第二类工作电极又称为惰性工作电极,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实验二进程调度1.目的和要求 通过这次实验,理解进程调度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进程状态的转变、进程调度的策略,进一步体会多道程序并发执行的特点,并分析具体的调度算法的特点,掌握对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 2.实验内容 阅读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章和第三章,掌握进程管理及调度相关概念和原理。 编写程序模拟实现进程的轮转法调度过程,模拟程序只对PCB进行相应的调度模拟操作,不需要实际程序。假设初始状态为:有n个进程处于就绪状态,有m个进程处于阻塞状态。采用轮转法进程调度算法进行调度(调度过程中,假设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不会阻塞),且每过t个时间片系统释放资源,唤醒处于阻塞队列队首的进程。 程序要求如下: 1)输出系统中进程的调度次序; 2)计算CPU利用率。 3.实验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VC++6.0 C语言 4设计思想: (1)程序中进程可用PCB表示,其类型描述如下:

structPCB_type { intpid;//进程名 intstate;//进程状态 2——表示“执行”状态 1——表示“就绪”状态 0——表示“阻塞”状态 intcpu_time;//运行需要的CPU时间(需运行的时间片个数) } 用PCB来模拟进程; (2)设置两个队列,将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PCB挂在队列ready中;将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PCB挂在队列blocked中。队列类型描述如下: structQueueNode{ structPCB_typePCB; StructQueueNode*next; } 并设全程量: structQueueNode*ready_head=NULL,//ready队列队首指针 *ready_tail=NULL,//ready队列队尾指 针

教育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教育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一、判断正误,对的在前面的括号内画“√”,错的画“×” ( )1.2 χ检验适用于计数资料和百分资料。 ( )2.方差分析在综合检验多个平均数间差异的同时也检验了任意两个平均数间的差异。 ( )3.自由度越小,t 分布曲线的扩展程度越小。 ( )4.统计假设检验中,接受H 0,则说明H 0假设确实真。 ( )5. 从两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两组观测值,它们的次数分布的形状是相同的。 ( )6. 概率是频率的极限。 ( )7. t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样,是一个以平均值0左右单峰对称分布。 ( )8.中位数检验法主要是使用2 χ统计量,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组是否来自具有相同中位数的总体。 ( )9.事件的概率不仅由事件本身决定,而且与我们所用的计算方法有关。 ( )10.假如一个样本在总体中出现的机会很小,则完全有理由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偶然因素造成 的。 ( )11.非参数检验法不受总体分布形态和样本大小的限制。 ( )12.对于符号检验法,如果是大样本,则以二项分布原理为基础。 ( )13. Z 分布、t 分布、F 分布和2 χ分布都是对称分布。 ( )14.无论什么情况下,二项分布都近似正态分布。 ( )15.2 χ检验时,如果自由度为1,有一格理论次数小于5,则需要对2 χ值进行连续性校正。 ( )16.秩和检验法中,大样本是指两个样本的容量都大于30。 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前的括号里 ( )1.从两个正态总体中分别随机抽取n =10,2n =8的样本, 方差分别为S =51,2 2S =43,当取α=0.05 时,下面哪种情况说明σσ ≤的原假设成立? A.F F 0.05(9,7) D. F

第二次作业

实验编号:实验二实验主题:类与对象 实验目的:(1)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过程化程序设计的区别,理解类和对象的概念,掌握如何编写和使用类; (2)理解数据成员、方法和构造方法的概念,掌握在类中的声明和使用; (3)理解重载的概念,掌握重载的使用; (4)理解继承和多态的概念,掌握它们的使用; (5)理解封装的概念,掌握封装的使用。 实验要求:(1)认真理解类、对象、数据成员、方法、构造方法、重载、多态、继承、封装等基本概念; (2)掌握类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3)在Textpad环境下完成选做实验内容; (4)认真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1)首先,声明和定义类,在类中定义数据成员、方法和构造方法; (2)定义一个包含main 方法的类,测试已经定义好的类。 实验提示:(1)注意数据成员的初始化; (2)注意在继承的层次中构造方法的调用次序; (3)注意遵循Java的命名风格; (4)注意public,private,protected的区别和使用。 实验分数: 5.0 完成时间:10-10-23 0:00:00.000 实验内容:(选择一个题目完成) 题目:复数类 (难度:0.8) 编写一个复数类,可以进行复数加法和减法运算。编写一个包含main方法的类(应用程序)测试该复数类。要求该复数类至少包含一个无参的构造方法和一个带参的构造方法;数据成员包括复数的实部和虚部,为double类型;包括两个方法,分别实现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题目:图书借阅第一版 (难度:1.0) 编写三个类,图书类、学生类和测试类,可以处理简单的书籍借阅情况,包括借书和还书等。图书类的数据成员包括书名、书号和借书学生等;方法包括借书、还书和显示书籍信息等。学生类的数据成员包括姓名、学号和所借书籍等;方法包括显示学生信息等。测试类是一个应用程序,在该程序中创建图书类和学生类对象,完成图书的借阅和归还。 题目:Employee类层次结构 (难度:1.0) 创建四个类,分别为Employee类、SalariedEmplyee类、HourlyEmployee类和CommissionEmployee类。其中Employee类是其他三个类的父类。Employee类包含姓名和身份证号。除此之外,SalariedEmployee类还应包含每月工资;HourlyEmployee类还应包含每小时工资数和工作时间数;CommissionEmployee还应包含提成比例和销售总额。每个类都应有合适的构造方法、数据成员的设置和读取方法。编写一个应用程序,创建这些类的对象,并输出与对象相关的信息。注意子类有时需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和被覆盖的方法,成员变量定义为private,对有些方法实现重载。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中南大学

操作系统原理试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CPU调度 一、实验内容 选择一个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 二、实验目的 多道系统中,当就绪进程数大于处理机数时,须按照某种策略决定哪些进程优先占用处理机。本实验模拟实现处理机调度,以加深了解处理机调度的工作。 三、实验题目 1、设计一个按优先权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2、设计按时间片轮转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四、实验要求 PCB内容: 进程名/PID; 要求运行时间(单位时间); 优先权; 状态: PCB指针; 1、可随机输入若干进程,并按优先权排序; 2、从就绪队首选进程运行:优先权-1/要求运行时间-1 要求运行时间=0时,撤销该进程 3、重新排序,进行下轮调度 4、最好采用图形界面; 5、可随时增加进程; 6、规定道数,设置后备队列和挂起状态。若内存中进程少于规定道数,可自动从后备 队列调度一作业进入。被挂起进程入挂起队列,设置解挂功能用于将指定挂起进程解挂入就绪队列。 7、每次调度后,显示各进程状态。 实验二:内存管理 一、实验内容 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二、实验目的 帮助了解在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应怎样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三、实验题目 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四、实验要求 1、自行假设主存空间大小,预设操作系统所占大小并构造未分分区表; 表目内容:起址、长度、状态(未分/空表目) 2、结合实验一,PCB增加为: {PID,要求运行时间,优先权,状态,所需主存大小,主存起始位置,PCB指针} 3、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分配主存空间; 4、进程完成后,回收主存,并与相邻空闲分区合并 .1、Vo类说明(数据存储结构) 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 Public class PCB{ //进程控制块PCB,代表一个进程 //进程名,作为进程的标识; private String name; //要求运行时间,假设进程运行的单位时间数; private int time; //赋予进程的优先权,调度时总是选取优先数小的进程先执行; private int priority; //状态,假设有“就绪”状态(ready)、“运行”状态(running)、 //“后备”状态(waiting)、“挂起”状态(handup) private String state; //进程存放在table中的位置 private int start; //进程的大小 private int length; //进程是否进入内存,1为进入,0为未进入 private int isIn; //进程在内存中的起始位置 private int base; //进程的大小 private int limit; //一些get和set方法以及构造器省略… };

第二次作业《解释结构模型应用》

海事大学 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名称:基于解释模型在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研究学号:马洁茹有琳 指导教师:贾红雨 报告时间: 2014年9月24日

《系统工程》课程上机实验要求 实验一解释结构模型在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中的研究 实验名称:基于MATLAB软件或C/Java/其他语言ISM算法程序设计(一) 实验目的 系统工程课程介绍了系统结构建模与分析方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 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利用系统要素之间已知的零乱关系,用于分析复杂系统要素间关联结构,揭示出系统部结构。ISM方法具有在矩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运算、推导来解释系统结构的特点,对于高维多阶矩阵的运算依靠手工运算速度慢、易错,甚至几乎不可能。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应用计算机应用软件或者是基于某种语言的程序设计快速实现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的算法,使学生对系统工程解决社会经济等复杂性、系统性问题需要计算机的支持获得深刻的理解。学会运用ISM分析实际问题。 (二) 实验要求与容: 1.问题的选择 根据对解释结构模型ISM知识的掌握,以及参考所给的教学案例论文,决定选择与我们生活有关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 2.问题背景

睡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每天的身体机制在不断运行的过程中身体负荷不断变大,到了夜间就需要休息。但是同一寝室的同学大多休息时段不同,有些习惯早睡,有些会由于许多原因晚睡。有些睡眠较沉不会轻易被打扰,有些睡眠较轻容易被鼾声或者其他声响惊醒。学习得知,解释系统模型是通过对表面分离、凌乱关系的研究,揭示系统部结构的方法。 因此,我想尝试通过解释模型来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3.用画框图的形式画出ISM的建模步骤。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模拟使用银行家算法判断系统的状态 一、实验目的 银行家算法是操作系统中避免死锁的算法,本实验通过对银行家算法的模拟,加强对操作系统中死锁的认识,以及如何寻找到一个安全序列解除死锁。 二、实验环境 1、硬件:笔记本。 2、软件:Windows 7 , Eclipse。 三、实验内容 1.把输入资源初始化,形成资源分配表; 2.设计银行家算法,输入一个进程的资源请求,按银行家算法步骤进行检查; 3.设计安全性算法,检查某时刻系统是否安全; 4.设计显示函数,显示资源分配表,安全分配序列。 四、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 1.资源分配表由进程数组,Max,Allocation,Need,Available 5个数组组成; 实验采用数据为下表: 2.系统总体结构,即菜单选项,如下图

实验的流程图。如下图 3.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1.首先输入进程数和资源类型及各进程的最大需求量 2.输入各进程的占有量及目前系统的可用资源数量 3.初始化后,系统资源的需求和分配表 4.判断线程是否安全

5.对线程进行死锁判断 五、实验过程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算法无法回滚操作,程序一旦执行,必须直接运行到单个任务结束为止,即使产生了错误,也必须等到该项任务结束才可以去选择别的操作。但总之,实验还是完满的完成了。 六、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使我对以前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也对操作系统中抽象理论知识加以理解,例如使用Java语言来实现银行家算法,在这个过程中更进一步了解了银行家算法,通过清晰字符界面能进行操作。不过不足之处就是界面略显简洁,对于一个没有操作过计算机的人来说,用起来可能还是有些难懂。所以,以后会对界面以及功能进行完善,做到人人都可以看懂的算法。

东南大学数学实验报告(1)

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实验人员:院(系) 土木工程学院学号05A11210 姓名李贺__ 实验地点:计算机中心机房 实验一空间曲线与曲面的绘制 一、实验题目:(实验习题1-2) 利用参数方程作图,做出由下列曲面所围成的立体图形: 2 2 2 2 ⑴ Z 1 X y,x y X 及xOy平面; ⑵ z xy,x y 1 0 及z 0.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1、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绘制三维图形来观察空间曲线和空间曲面图形的特点,以加 强几何的直观性。 2、学会用Mathematica绘制空间立体图形。 三、程序设计 空间曲面的绘制 x x(u, V) y y(u,v),u [u min , max ],V [V min , V max ] 作参数方程z z(u,v)所确定的曲面图形的Mathematica命令

为: ParametricPlot3D[{x[u,v],y[u,v],z[u,v]},{u,umi n,umax}. {v,vmi n,vmax}, 选项] ⑵ t2 = ParametricPlotJD [{u f 1 v}, [u^ ?0?§尸1}^ (v, 0F 1}, HxegLabel {"x" 11 y" J1 z" }. PlotPolnts t 5B, Dlspla^unction -> Identity」: t3 = ParametricPlotSD[{u f 0}* (u, -U.J5』1}^ {v z-0.5, 1} f AxesLabel {"x" 11y" 11 z" PlotPoints 50, Display1 unction — Identity]: Slinw[tl z t2, t3 f DisplayFunction -> SDlsplajfunction] 四、程序运行结果 ⑴ (2) 五、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1、通过参数方程的方法做出的图形,可以比较完整的显示出空间中的曲面和立体图形。 2、可以通过mathematica软件作出多重积分的积分区域,使积分能够较直观的被观察。

工程力学(含实验演示)第二次在线作业

工程力学(含实验演示)第二次在线作业

第二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40道题) 收起 1.( 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4.(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5.(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6.(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7.(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9.(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4.(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5.(2.5分) ?A、.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许昌学院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书学号: 姓名:闫金科 班级:14物联网工程 成绩: 2016年02月

实验一Linux的安装与配置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inux系统的基本概念,比如Linux发行版、宏内核、微内核等。 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初步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和退出方 法。 3.熟悉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结构,了解Linux常用文件夹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从网络上下载VMware软件和两个不同Linux发行版镜像文件。 2.安装VMware虚拟机软件。 3.在VMware中利用第一个镜像文件完成第一个Linux的安装,期间完成网络 信息、用户信息、文件系统和硬盘分区等配置。 4.在VMware中利用第二个镜像文件完成第二个Linux的安装,并通过LILO或 者GRUB解决两个操作系统选择启动的问题。 5.启动Linux系统,打开文件浏览器查看Linux系统的文件结构,并列举出 Linux常用目录的作用。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1、启动VMware,点击新建Linux虚拟机,如图所示: 2、点击下一步,选择经典型,点击下一步在选择客户机页面选择 Linux,版本选择RedHatEnterpriseLinux5,如图所示: 3、点击下一步创建虚拟机名称以及所要安装的位置,如图所示: 4、点击下一步,磁盘容量填一个合适大小,此处选择默认值大小 10GB,如图所示: 5、点击完成,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选择硬件选项中的CD-ROM (IDE...)选项,在右侧连接中选择“使用ISO镜像(I)”选项,点 击“浏览”,找到Linux的镜像文件,如图所示:

数学实验作业 韩明版

练习6.7 1.有两个煤厂A,B,每月进煤不少于60t,100t,它们担负供应三个居 民区的用煤任务,这三个居民区每月用煤量分别为45t,75t和45t.A 厂离这三个居民区的距离分别为10km,5km,6km,B厂离这三个居民区的距离分别为4km,8km,15km.问这两个煤厂如何分配供煤量能使总运输量(t.km)最小。 解:设甲对三个居民区的供煤量分别为:x1,x2,x3,乙对三个居民区的供煤量分别为x4,x5,x6.由已知有: y=10x1+5x2+6x3+4x4+8x5+15x6 -x1-x2-x3<=-60, -x4-x5-x6<=-100, x1+x4=45,x2+x5=75,x3+x6=40, X1>=0,x2>=0,x3>=0,x4>=0,x5>=0,x6>=0. 输入命令: > c=[10 5 6 4 8 15];A=[-1 -1 -1 0 0 0;0 0 0 -1 -1 -1;0 0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0 0]; >> b=[-60;-100;0;0;0;0];Aeq=[1 0 0 1 0 0;0 1 0 0 1 0;0 0 1 0 0 1;0 0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0 0]; >> beq=[45 75 40 0 0 0]; >> lb=ones(6,1); >> [x,fval]=linprog(c,A,b,Aeq,beq,lb) Optimization terminated.

结果为: x = 1.0000 20.0000 39.0000 44.0000 55.0000 1.0000 fval =975.0000 这说明甲乙两个煤厂分别对三个居民区输送1t 20t 39t,44t 55t 1t的煤才能使总运输量最小,且总运输量为975t.km 2.某银行经理计划用一笔资金进行有价证券的投资,可供购进的证券及其信用等级、到期年限、税前收益如下表所示。按照规定,市政证券的收益可以免税,其他证券的收益需按40%的税率纳税。此外还有以下限制: (1)政府及待办机构的证券总共至少购进400万元; (2)所构证券的平均信用等级不超过1.4(信用等级数字越小,信用程度越高); (3)所构证券的平均到期年限不超过5年。

重庆大学数学实验报告七

开课学院、实验室:数统学院DS1421实验时间:2013年03月17日

由于matlab中小数只能是四位,所以我在编程的过程中将距离扩大了1000倍,但是并不会影响我们所求得的结果。 运行程序之后我们得到的结果为: 我们可以得到当金星与地球的距离(米)的对数值为9.9351799时,只一天恰好是25号。 8.编写的matlab程序如下: x=0:400:2800; y=0:400:2400; z=[1180 1320 1450 1420 1400 1300 700 900 1230 1390 1500 1500 1400 900 1100 1060 1270 1500 1200 1100 1350 1450 1200 1150 1370 1500 1200 1100 1550 1600 1550 1380 1460 1500 1550 1600 1550 1600 1600 1600 1450 1480 1500 1550 1510 1430 1300 1200 1430 1450 1470 1320 1280 1200 1080 940]; [xi,yi]=meshgrid(0:5:2800,0:5:2400); zi=interp2(x,y,z,xi,yi,'cubic'); mesh(xi,yi,zi); xlabel('x'),ylabel('y'),zlabel('高程'); title('某山区地貌图'); figure(2); contour(xi,yi,zi,30); 运行程序我们得到的结果如下所示: 山区的地貌图如下所示:

等高线图如下所示: 三、附录(程序等) 6. y=18:2:30;

数学实验第二次作业

3. 问题: 小型火箭初始质量为1400kg,其中包括1080kg燃料,火箭竖直向上发射时燃料燃烧率为18kg/s,由此产生32000N的推力,火箭引擎在燃料用尽时关闭。设火箭上升时空气阻力正比速度的平方,比例系数为0.4kg/m,求引擎关闭瞬间火箭的高度、速度、加速度及火箭到达最高点时的高度和加速度,并画出高度、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模型: 设速度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微分方程 在0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

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班号:1303107 学号:1130310726 姓名:蔡鹏

1.请简述head.s 的工作原理。 head.s实在32位保护模式下运行的。我认为这段程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初始化设置。2.任务执行与切换。 初始设置主要包括了:1.设置GDT表2.设置系统定时芯片3. 设置IDT表(0x08时钟中断和0x80系统调用中断)4.切换到任务0执行 任务切换和执行包括了:1.任务0和任务1 , 2.时钟中断, 3.系统中断 两个任务的在LDT中代码段和数据段描述符的内容都设置为:基地址0x0000;段限长值为0x03ff,实际段长度为4MB。因此在线性地址空间中这个?内核?的代码和数据段与任务的代码和数据段都从线性地址0开始并且由于没有采用分页机制,所以他们都直接对应物理地址0开始处。 为了每隔10毫秒切换运行的任务,head.s程序中把定时器芯片8253的通道0设置成每隔10毫秒就向中断控制芯片8259A发送一个时钟中断请求信号。PC机的ROM BIOS开机时已经在8259A中把时钟中断请求信号设置成中断向量8,因此我们需要在中断8的处理过程中执行任务切换操作。任务切换的实现是查看current变量中的当前运行的任务号,如果为0,就利用任务1的TSS选择符作为操作数执行远跳转指令,从而切换到任务1中,否则反之。

每个任务在执行时,会首先把一个字符的ASCII码放入寄存器AL中,然后调用系统中断调用int 0x80,而该系统调用处理过程则会调用一个简单的字符写屏子程序,把寄存器AL中的字符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把字符显示的屏幕的下一个位置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次显示字符用。在显示过一个字符后,任务代码会使用循环语句延迟一段时间,然后又跳转到任务代码开始处继续循环执行,直到运行了10毫秒而发生了定时中断,从而代码会切换到另一个任务执行。对于任务A,寄存器AL中始终存放字符‘A’,而任务B运行时AL中始终存放字符‘B’。因此程序运行时我们将看到一连串的‘A’和一连串的‘B’间隔的连续不断的显示在屏幕上。若出现了一个‘C’,是由于PC机偶然产生了一个不是时钟中断和系统调用中断的其他中断。因为我们已经在程序中给所有其他中断安装了一个默认中断处理程序。当出现一个其他中断时,系统就会运行这个中断处理程序,于是就会在屏幕上显示一个‘C’,然后退出中断。 4.请记录head.s 的内存分布状况,写明每个数据段,代码段,栈段 的起始与终止的内存地址。

关于大学数学实验的心得体会

关于大学数学实验的心得体会数学,在整个人类生命进程中至关重要,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乃至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数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于是便诞生了数学实验。 学期最初,大学数学实验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做过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故然我们以为数学实验与它们一样,当我们在网上搜索有关数学实验的信息时,我们才知道,大学数学实验作为一门新兴的数学课程在近十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数学实验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为载体,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当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屈静国老师的数学实验课堂时,我们才渐渐懂得,数学实验是一门有关计算机软件的课程,就像c语言一样,需要编辑运行程序,从而进行数学运算,它不需要自己来运算,就像计算器一样,只要我们自己记下重要程序语句,输入运行程序,便可得到运行结果,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运算量,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便捷,在大一时,我学过c语言,由于这样的基础,让我能够更快的学会并应用此软件。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要结课了,这学期我们学习了mathematics的基础,微积分实验,线性代数实验,概率

论与数理统计实验,数值计算方法及实验。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也积累了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首先,我们要在平时上课牢记那些mathematics语言和公式,那些东西就想单词和公式一样,只需要背诵;然后,我们要看几遍书,并多看一下例题;最后,我们要多应用mathematics软件去练习。正所谓熟能生巧,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三步,我们就能很好的掌握这门课程。 通过学习使用数学软件,数学实验建模,使我们能够从实际问题出发,认真分析研究,建立简单数学模型,然后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最终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或多种方案,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我们参加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深造和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