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9, 1471–148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杜新1,2,3陈天勇1,2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 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摘要执行衰退假说认为执行功能的特异性衰退是引起认知年老化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及其相关脑区(主要为前额叶)存在可塑性, 通过训练执行功能的衰退可得到缓解, 且相关脑区的激活水平、脑容量或神经递质都可发生改变; 部分研究还发现执行功能训练对其它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迁移效应。这些发现对于认知年老化理论的继续探索和认知干预研究的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执行功能; 老年人; 认知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 迁移效应

分类号 B842; B844.4

长期以来, 认知年老化研究延续的是传统的“衰退模型”, 例如较有影响的加工速度理论、抑制控制理论和执行衰退理论, 这些理论无一例外地强调年老化所带来的认知损伤。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逆转 (Baltes & Lindenberger, 1988; Thompson & Foth, 2005; Willis et al., 2006), 并且训练还可引发脑容量、脑功能激活等的变化, 这一现象被称为认知可塑性(cognitive plasticity)和神经可塑性(neutral plasticity)。《Psychology and Aging》在2008年末专刊介绍了老年认知可塑性的各类研究 (Mayr, 2008), 表明“可塑性”已成为当前认知年老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趋势。

从Baltes和Willis 1982年提出“认知可塑性”概念伊始, 针对老年人的各类认知干预研究不断涌现, 如对记忆、推理、加工速度等的训练。近年来, 随着执行功能及相关理论的提出, 执行功能成为认知干预的一个新的目标能力, 对工作记忆和各种执行功能进行认知训练和干预的研究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2008年的认知年老化大会 (Cognitive Aging Conference) 对执行

收稿日期: 2010-01-03

* 中国科学院优博科研启动专项资金(2010-2012)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 陈天勇, E-mail: chenty@https://www.360docs.net/doc/ab2436697.html, 功能的认知干预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探讨。

1 执行衰退假说与执行功能的可塑性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大脑最高级的认知活动, 负责对各种具体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 一直是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Collette, Hogge, Salmon, & Van der Linden, 2006; 周晓林, 2004)。额叶(特别是前额叶)是执行功能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对于其它脑区, 额叶随增龄的衰退更快 (Raz, 2000, 2004)。由此一些研究者提出执行衰退假说(executive decline hypothesis of cognitive aging), 认为执行(额叶) 功能的随增龄衰退是引起人们日常认知功能(记忆、推理、视觉空间能力)衰退的主要原因(West, 1996; 陈天勇, 韩布新, 罗跃嘉, 李德明, 2004)。近年来, 执行功能在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研究领域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如果认知年老化主要源于执行功能的随增龄衰退, 并且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存在可塑性, 那么针对执行功能的认知干预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执行功能并不是单一结构的认知系统, 即存在多种不同的执行功能, 如记忆更新、注意转换、双任务协调、抑制优势反应等(Collette & Van der Linden, 2002; Miyake, Friedman, Emerson, Witzki, & Howerter, 2000; 陈天勇, 李德明, 2005)。近年来, 研究者对上述几种

-1472-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执行功能的可塑性分别进行了研究。不同执行功能的可塑性及认知训练的可迁移性是否存在差异, 这也是本综述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

2 执行功能认知可塑性的实证研究

个体通过训练提高了在目标认知任务上的行为表现, 就训练本身而言即表明训练效应(training effects)的存在, 就接受训练的个体而言即表明个体有认知可塑性。也就是说, 对老年人的执行训练存在训练效应, 也就表明了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具有可塑性。另一方面, 当评定一项认知训练的有效性时, 还应检测由训练带来的目标能力的改善能否运用到一个新的任务情境中, 也就是训练的迁移效应(transfer effects)。一般可将迁移划分为两种类型: 近迁移与远迁移(Karbach, 2008)。简单而言, 近迁移(near transfer) 指的是迁移任务与训练任务涉及能力相同; 远迁移 (far transfer) 指的是迁移任务与训练任务所涉及的认知能力不同, 或者是对日常生活能力的迁移。此外, 训练效应及迁移效应的保持(maintenance) 情况对于评定认知训练也很重要。

2.1 工作记忆和记忆更新 (Memory Updating)

工作记忆在学习、阅读和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负责各种认知加工的执行和控制, 同时负责对相关信息的暂时存储, 记忆更新则根据任务的需要使工作记忆的内容不断更新, 纳入有用的新信息, 抛弃无用的旧信息。如读报时, 需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加工和存储, 同时不断地更新工作记忆中的内容。研究发现, 工作记忆与记忆更新能力关系密切(Miyake et al., 2000), 工作记忆或记忆更新能力都存在年老化现象 (Salthouse, 1994; 彭华茂, 张凌, 申继亮, 2009)。实际上, 在对工作记忆进行训练的研究中, 通常使用n–back或动态记忆任务这些记忆更新的范式。

Li等人(2008)使用两种难度水平的空间工作记忆(2–back)任务进行训练, 结果发现, 经过45天(15分钟/天)的训练后, 青年组和老年组在两类训练任务上的成绩均有所提高, 而且在较难条件下两组的训练获益更多, 且老年组的绝对获益量大于青年组。其中老年组在正确率上提高了30% (从58%提高到88%), 在反应时上改善了近一倍(从1450ms减少至700ms)。虽然老年组经过训练达到的最好成绩依旧低于青年组, 但能够达到后者训练前的基线水平。在训练迁移方面, 发现老年组训练后在空间3–back任务和数字2–back、3–back任务上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但没有发现对工作记忆广度任务的远迁移。这些训练效应与迁移效应在3个月后的测查中仍然存在, 但较之青年组, 老年组的保持量有更大程度的减少, 作者认为如果在集中训练结束后再对老年组进行一些恢复性训练, 可能会有利于其训练获益的长期保持。

近年来, 一些研究者开始采用适应性训练(adaptive training)对老年人进行认知干预, 即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根据个体能力来不断灵活调节训练任务难度。Brehmer,Westerberg和B?ckman (2008)认为, 相对于难度水平固定的认知训练, 这种适应性训练能够产生更显著的训练效应。Buschkuehl等人(2008)使用这种训练方式对老年组进行了12周的(45分/阶段, 每周2阶段)的训练, 发现老年组在三个工作记忆任务上均有显著的训练效应, 但因在各任务上策略使用的差异以及任务难度的影响, 高龄老人在三个任务上的训练获益程度不同, 成绩提高量分别为44%、62%及15%。且在空间工作记忆广度任务(近迁移)及视觉情景记忆任务(远迁移)上的成绩分别提高了21.3%和25%。但在后继一年的测查中没有发现训练效应及迁移效应的保持。这一研究结果改变了以往认为高龄老人学习新技能的潜力非常有限的观点(Singer, Lindenberger, & Baltes, 2003), 说明即使80岁高龄老人的工作记忆同样存在一定的可塑性。

Dahlin, Nyberg, B?ckman和Neely (2008) 同样使用适应性训练方式, 采用四类动态记忆任务(running memory task)(任务刺激分别为数字, 字母, 颜色, 空间位置) 进行为期5周(45分/阶段, 每周3阶段)训练。结果显示, 老年组与青年组在四类动态记忆训练任务上均能够达到最高难度水平, 两个年龄组的训练获益量相当; 在用来测定训练效果的字母记忆任务上, 老年组经过训练后能够成功回忆出更多的系列数, 由训练前的1个系列增长到5个系列; 虽然老年组不如青年组的改善幅度大, 但训练后的成绩已高于青年组训练前的基线水平; 在18个月后的测查中, 训练组老年人的工作记忆水平依然能够高于青年组的基线水平, 说明训练结束的18个月内, 执行功能

第18卷第9期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1473-

的可塑性仍能保持, 并不是一个短暂的现象。但在迁移方面, 两个年龄组在计算广度、情节记忆、推理等任务上的成绩均没有显著提高, 只发现在青年组对数字3–back任务的有限近迁移, 而老年组没有出现任何迁移效应。

2.2 注意转换(Attention Switching)

也可称为任务转换(Task Switching), 体现为对多个任务或认知操作之间相互转换的控制过程。日常生活中需要同时或连续处理多种任务, 这就要求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进行快速、频繁的任务转换, 因而注意转换能力也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注意转换能力通常用任务转换范式来研究, 一般包括两类组块: 单一组块(始终执行同一种任务, 如AAAA…, 或BBBB…)和转换组块(交替执行多种任务, 如AABBAABB…), 转换组块比单一组块反应更慢, 错误更多, 这种成绩差异就是一般转换代价(general switch cost), 反映的是对两种任务规则的保持和任务转换能力; 转换组块中转换项目(如AABBAABB…)与非转换项目(如AABBAABB…)的成绩差异就是特殊转换代价(specific switch cost), 反映的只是在两个任务间的转换能力。一般来说, 在特殊转换代价上不存在年龄差异, 而在一般转换代价(即通常意义上的转换代价) 上, 老年人明显高于青年人 (Kray & Lindenberger, 2000), 但这种年龄差异可以通过训练降低或消除。

Buchler, Hoyer和Cerella (2008) 进行的注意转换训练中设置的转换任务并不限于两个, 有4类两位数的数字运算任务。训练任务为对这4类任务不同组合的转换, 任务组合可设置为2个(如加法转换为大数减1)、3个或4个。在完成5天的训练后, 老年组在训练各阶段的任务成绩不断改善, 甚至当要求执行4个任务的转换作业时, 与青年组在转换代价上的年龄差异也消失了。这个结果类似于Kramer, Hahn和Gopher (1999) 使用任务线索范式进行任务转换训练的结果, 经过训练后老年组和青年组的转换代价相等, 说明老年组的转换代价有更大的减少, 且这种训练获益可以持续两个月。

还有一些研究在训练中使用到口头自我指导(Verbal Self-Instructions)策略, 即在任务准备期说出下一个任务目标。Kray, Eber和Karbach (2008)发现这种策略的使用可使老年人的转换代价有更大幅度的降低, 作者解释因语言对动作控制有着调控功能, 能够将注意集中到与任务相关的信息上, 所以老年人可以利用这种言语化策略来弥补在任务加工上的缺陷。Karbach (2008) 发现在完成4个阶段交替转换范式的任务转换(客体辨别与数量判断)训练后, 使用口头自我指导训练策略的老年组在训练任务上的特殊转换代价从第1个训练阶段到第4个训练阶段的平均减少量为66.7%, 而未使用策略的老年组其特殊转换代价的平均减少量为45.1%, Karbach和Kray (2009)也发现了相同的结果。在迁移效应方面, Karbach发现迁移任务的一般转换代价有所改善, 而且老年组在一般转换代价上的近迁移相比青年组更显著, 此外还发现了在特殊转换代价上的近迁移效应(平均效应值 1.17), 这一发现证实并扩展了Minear, Shah和Park (2002) 的研究结果; 而且所有年龄组被试在Stroop任务、言语及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和瑞文推理测验上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说明任务转换训练的获益也可以远迁移到其他执行控制加工能力, 如抑制、工作记忆, 以及其他认知领域(如流体智力), 这种迁移效应可以保持一年时间。

2.3 双任务协调(Dual-task Coordination)

双任务协调是指同时执行两项任务时分配注意资源的能力, 例如狭路行走时进行记忆活动, 开车的同时与人交谈等, 而老年人普遍存在这种注意控制上的困难(Hasher, Lustig, & Zacks, 2007)。双任务协调能力通常用双任务亏损 (dual task cost)来测查, 即加工双重任务与加工两项单一任务的时间差异。与青年人相比, 老年人存在更大的双任务亏损(Verhaeghen, Steitz, Sliwinski, & Cerella, 2003)。

在双任务训练研究中, 众多研究者在训练过程中使用到两种不同的加工策略: 可变优先加工(variable priority, VP) 与固定优先加工(fixed priority, FP)。在VP条件下, 要求被试对两个任务都尽快做出反应, 这就需要不断地变换对两个任务的优先注意; 在FP条件下, 被试始终保持对某一任务的优先注意, 如当两个任务同时呈现时, 先对其中一项任务进行加工(Gopher, Weil, & Siegel, 1989)。Kramer和Larish等人发现相比FP 训练组, VP组能够更快的掌握训练任务, 有更多

-1474-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的训练获益(如反应时改善上, VP组30.8%, FP组16.6%), 而且VP策略能够大大降低老年组和青年组在双任务加工上的年龄差异, 如VP组在反应时上的年龄差异降低了32.5%(224~151ms), 而FP组的年龄差异反而增加了10.3% (217~242ms), 即表示VP老年组有更多的训练获益, 而当时大多研究发现老年组的训练获益少于青年组或两者获益相当, Kramer等人的这个结果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发现; 而且VP组对新的任务情境有更多的迁移, 如在迁移任务正确率的改善上, VP组提高了47%, 而FP组仅提高了12.3%, 且这些训练获益的保持可维持45~60天(Kramer, Larish, & Strayer, 1995; Kramer, Larish et al., 1999)。VP策略的优势同样也体现在姿势–认知双任务训练中, 研究发现VP组的老年被试在步速上有更大改善, 且只有VP组的训练效应能够保持3个月(Silsupadol et al., 2009)。

Bherer等人(2005)使用两个简单的辨别任务作为训练任务, 如高低音辨别(440Hz或990Hz, 听觉任务) 与字母确认任务 (B或C, 视觉任务), 结果发现老年组与青年组的双任务亏损都有所下降, 两组在反应时上训练获益相当; 在正确率指标上, 老年组表现出更好的成绩改善, 且老年组经过对视听任务组合的训练后, 在新的相同刺激模式的视听组合及不同刺激模式的视视组合两类迁移任务上的双任务亏损分别减少30%和25%, 且这种训练获益在训练结束一个月后依然存在, 在随后2006与2008年的研究中也同样发现老年组注意控制能力存在可塑性。但是Bherer 等人的系列研究并没有发现VP与FP这两种加工策略的差异, 与Kramer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可以看出, VP训练策略的有效使用依赖于训练任务的难度水平, 训练任务难易度的不同会造成训练结果上的差异。相比Kramer等人研究中较复杂的训练任务(监测任务与字母数字任务), 使用简单的辨别任务进行训练(如Bherer等人的系列研究) 就很难表现出VP策略的优越性, 但同时还应注意, 训练任务越复杂也不利于老年人从训练中获益(Maquestiaux, Hartley, & Bertsch, 2004), 如Gothe, Oberauer和Kliegl (2007) 使用两个不同类型的连续记忆更新任务进行双任务训练, 训练任务本身具有较高的工作记忆负荷量, 最终没有发现老年组的训练获益。而且, 研究发现老年人在双任务加工中使用了保守的执行控

制策略, 更重视正确率而非速度, 即便长时间的

练习后, 还是以较慢的加工速度为代价来保证任

务加工上较高的正确率。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 还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策略指导, 鼓励其使用更

大胆的加工策略。

2.4 抑制优势反应(Inhibition of Proponent

Responses)

同样,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能够排除干扰也是

一项重要的注意控制能力。这里所讲的抑制主要

强调对优势行为(习惯、熟悉或正在进行的动作)

的积极的、有意的抑制, 是一种内源性的行为控制。研究发现, 老年人的抑制能力有所衰退(Hasher & Zacks, 1988; Hasher, Zacks, & May, 1999), 比如在干扰环境下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

阅读上, 或是由于难以抑制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 在谈话中出现更多脱离目标的絮叨。

目前对老年人抑制训练的研究很少, 仅有少

量的研究发现老年人抑制的认知可塑性。Stroop

色词测验是测量抑制能力的经典范式。同青年组

相比, 老年组有较大的Stroop干扰效应, 但经过

色词干扰任务的练习后, 两组的抑制能力均有所

改善, 虽然练习之后依然存在Stroop干扰效应, 但在Stroop干扰量的大小变化上, 老年组在反应

时上的绝对获益量(72ms)较高于青年组(25ms) (Davidson, Zacks, & Williams, 2003)。老年组在经

过3周信号抑制任务 (stop–signal task) 训练后, 在另外两项抑制测验(Stroop色词测验和Hayling

补句测验)上的成绩能够有所改善(Lyrette, Langlois, & Bherer, 2008 )。而且除认知训练外, 抑制能力也可通过身体锻炼来改善。在经过十个

月身体锻炼后, 老年组在Stroop色词测验上的成

绩有显著改善, 且在反应时(效应值为0.93)和正

确率(效应值为0.72)上的改善幅度都很大(Smiley-Oyen, Lowry, Francois, Kohut, & Ekkekakis, 2008)。可见执行控制能力可通过认知

训练或身体锻炼来改善, 但是这些获益是否是由

同一潜在机制(或某一特定大脑部位)调节还需进

一步研究(Kramer & Willis, 2002)。

3 神经可塑性的实证研究

除了在行为水平上表现出来的认知可塑性, 其他研究者利用各种技术手段, 如功能性核磁共

振(fMRI)、结构性核磁共振(MRI)或扩散张量成像

第18卷第9期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1475-

(DT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等, 分别在脑的功能水平、结构水平(灰质或白质)、以及分子水平(如神经递质) 上发现了训练相依的神经可塑性。

目前神经可塑性研究较多关注在功能水平上。Olesen, Westerberg和Klingberg (2004) 以青年人为被试进行5周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训练, 研究发现被试额中回及顶上小叶与顶下小叶脑区的激活增加, 这一皮层活动的变化说明训练可以引起工作记忆神经基础的可塑性, Westerberg和Klingberg (2007) 进而发现这种激活的变化并非是额外脑区的激活, 而只是已激活脑区在激活程度上的小幅增长。Dahlin, Neely, Larsson, B?ckman和Nyberg (2008) 的研究发现了青年组经记忆更新任务训练后前额叶激活的降低。但青年人经训练引起的神经激活的变化并不限于在激活程度上简单地增加或降低。Erickson等人(2007a)在对青年组进行双任务训练(颜色辨别与字母确认)后, 被试在行为指标上的成绩有所改善, 且之前被激活的右腹侧前额叶 (VLPFC) 经训练后激活程度显著下降; 而背侧前额叶(DLPFC)某区经训练后激活程度增强, 训练引起了与双任务加工相关脑区在激活位置上的“转移”, 这种转移可能表示认知训练引发了大脑皮层功能的重组, 从而得以改善任务加工上的表现。

随后Erickson等人(2007b)考察训练引发神经可塑性这个结果能否扩展到执行失调或有执行缺陷的老年群体中, 结果发现老年组在DLPFC脑区激活降低, 青年组激活增加, 两者在激活程度上出现趋同, 这表明老年组可能学会了在任务协调中更有效的使用该脑区; 老年组在VLPFC脑区激活的非对称性(即单侧化优势)增强, 具体来看, 老年组左侧VLPFC激活增强, 这个区域靠近布洛卡区, 表明老年组增加了对外部言语或内部言语化策略的依赖。Brehmer等人(2008)发现经过工作记忆训练后, 老年组在任务相关脑区(额、顶、颞)的激活下降, 表明训练可以改善老年组的脑功能及神经效率。在这些研究中, 训练所引起的脑区激活程度的改变都可发生在最易随增龄而出现萎缩的前额叶, 从而表明, 在这些脑区出现的年龄相关的功能衰退并不是年老化必然的过程, 可以通过训练有效地减缓甚至逆转。

另外, 从神经可塑性角度也可解释存在于迁移效应上的年龄差异, 从上部分可以看出老年人存在一些积极的迁移效应, 但相对于青年人, 老年人的迁移效应还较少。研究发现老年人训练迁移的产生会因年龄相关的脑功能衰退而受到限制。已有研究表明更新加工与纹状体有关, Dahlin 等人(2008)发现, 青年组在训练后加工字母记忆任务(同训练任务)和3–back任务(近迁移任务)时其左侧纹状体出现了激活程度的增强; 老年组在训练前纹状体激活不显著, 在训练后只在加工字母记忆任务时的激活程度有所增加, 但是在3–back任务上激活程度没有出现显著的改变, 结合行为指标, 只有青年组出现了在3–back任务上的近迁移效应, 研究者由此认为老年组在更新训练中迁移效应的局限性可能反映了年老化过程中纹状体的功能缺陷。

除了脑功能水平上的神经可塑性, 近来研究发现经过锻炼或技能学习, 成人大脑依然可以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在经过6个月的有氧锻炼后, 老年组的前额叶、颞叶及顶叶的灰质和白质容量增加, 而青年组却没有显著变化(Colcombe et al., 2003; Colcombe et al., 2006), 而且老年组的这种锻炼获益减少了脑容量萎缩的风险, 在前扣带皮层(ACC/SMA)、右颞上回(rtSTG)、右侧额中回(rtMFG) 与白质前连合(AWM)分别降低了42.1%, 33.7%, 27.2%与27.3%。此外, 在经过三个月甚至短暂一周的接抛球杂耍训练后, 学习杂耍者在主要负责运动信息存储与加工处理的脑区(如颞中区、顶内沟)的灰质容量均出现了显著的双边扩展(Draganski et al., 2004; Driemeyer, Boyke, Gaser, Büchel, & May, 2008), 老年组也能出现相同的增长(Boyke, Driemeyer, Gaser, Buchel, & May, 2008), 且大脑白质也可随训练发生增长(Scholz, Klein, Behrens, & Johansen-Berg, 2009)。这些结果均表明, 成人可通过锻炼引发神经可塑性, 大脑神经系统的神经信号传导速度得以提高进而改善了行为表现, 对于老年人来说, 随年老化出现的大脑结构萎缩(Raz, 2000)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而且, 对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还可深入到脑的分子这一细微层次, 如与工作记忆关系最密切的中枢多巴胺系统。McNab等人(2009)发现在经过14个小时的工作记忆训练后, 伴随着工作记忆能力的提高, 被试的前额和顶叶皮层区的多巴胺D1受体发生了变化, 多巴胺D1受体系统的这一

-1476-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可塑性表明了认知活动与大脑生化成分的相互作用。在另一项研究中, Valenzuela等人(2003)发现经过记忆训练的老年组其海马区的神经生化发生变化, 胆碱与肌酸这两类能量代谢物质的信号值升高, 表现为神经元能量提高, 这有利于突触信号的传递。

4 研究评述与展望

就目前对各项执行功能训练而言, 可以发现老年人能够通过训练提高相应的目标能力, 表明了老年执行功能认知可塑性的存在。一般情况下, 老年人的绝对训练获益量相比青年人更高, 原本在任务加工上的年龄差异降低甚至消失, 而且在工作记忆训练研究中还可发现老年组在训练后能够达到甚至超过青年组训练前的基线水平。现有研究发现老年组对这些训练获益的保持在几个月后的测查中依然存在, 甚至可达18个月之久, 但老年组认知可塑性的保持还是相对有限的, 有时可能还需要一定量的恢复训练来维持有限的可塑性。

在训练迁移方面, 目前四类执行功能表现出的可迁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在记忆更新、双任务协调和抑制能力的训练上, 老年人只出现了很少的近、远迁移, 这与之前大多训练研究的结果一致。以往研究发现大多认知训练产生的迁移很少, 或者只是特定于训练任务或特定于某一认知加工上的有限的近迁移(Ball et al., 2002; Willis et al., 2006)。不过可喜的是, 研究发现对注意转换的训练可改善抑制能力、工作记忆与智力(Karbach, 2008), 这一结果说明对老年人进行某些执行功能的训练可使整体的认知功能得以提高, 体现出这种认知训练的相对优越性。这种在可迁移性上的差异也反映了认知训练研究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即各项认知能力在训练的难易度上是有差别的, 哪种认知功能可训练且可迁移到其他能力或行为上的程度是不同的(Thorell, Lindqvist, Bergman Nutley, Bohlin, & Klingberg, 2009)。但是, 目前对老年执行功能训练可迁移性的研究还很缺乏, 部分执行功能训练是否真的没有远迁移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例如, 就双任务和抑制的训练而言, 现有研究更多关注训练的近迁移, 未来研究应对训练的远迁移投入更多的关注; 在工作记忆或记忆更新的训练上, 现有研究大多发现对n–back任务的训练并没有出现对智力的远迁移, 而已有研究发现对青年组的双n–back训练可改善其智力(Jaeggi, Buschkuehl, Jonides, & Perrig, 2008), 另一方面, 工作记忆广度与智力关系密切(Ackerman, Beier, & Boyle, 2005), 那么对老年人进行工作记忆广度的训练是否能够迁移到智力的提高上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对训练方案的优化上, 首先, 新的训练方式或训练策略的使用能够促进训练效应的产生, 如老年人在灵活设定和调整任务加工顺序(task priority)时有困难, 而可变优先加工策略就指向老年人的这种加工缺陷, 从而老年人可以从训练中有更多获益。也就是说, 针对老年人尚存但不能有效运用的功能进行训练, 可能是促进训练和迁移的有效方法(Bissig & Lustig, 2007)。其次, 应该注意到各种策略在迁移效应(尤其是近迁移)上的差异。如言语化策略或自适应训练并没有促进迁移的产生, 而任务的多样性就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Schmidt & Bjork, 1992), 这是众多研究者普遍认同的学习或训练的原则, Karbach (2008) 的实证研究结果也与之一致, 但应注意, 在对执行功能的训练上, 除了受训练目标能力的影响, 这种策略的有效使用也可能受到任务难度的限制, 在Dahlin等人(2008)研究中使用的训练任务为4类动态记忆任务, 该研究中的任务多样性却没有支持对迁移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未来研究中, 要注意不管是对训练效应还是对迁移效应的促进上, 训练目标能力及其任务难度都可能会影响到训练策略的有效使用。

目前对执行功能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较少, 但现有的研究发现, 认知训练可改变任务相关脑区的脑功能, 身体锻炼或技能训练可增加大脑灰质和白质容量, 而且训练还可使大脑生化成分发生变化从而改善神经效率。老化的脑可积极应对“衰老”, 这是近年来对老年神经可塑性从理论探索或实证研究上所达成的共识, 虽然专门针对老年执行功能神经可塑性的实证研究有限, 但从脑机制上看, 前额叶萎缩最多, 但可塑性也最强(Greenwood, 2007), 所以在着重考察执行功能认知可塑性的同时, 也可加强对神经可塑性多层次的系统研究, 探究执行功能训练在脑的功能、结构及神经递质上对任务加工行为的作用, 从而全面了解训练与脑、认知的相互作用。

第18卷第9期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1477-

老年执行功能可塑性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可对现有的认知年老化理论进行支持或验证。例如, 如果对执行功能的训练能够提高老年人的日常认知功能, 就可以为执行衰退假说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的支持。如果对抑制能力的训练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工作记忆能力, 就可以为抑制控制理论(Hasher & Zacks, 1988; Hasher et al., 1999)提供有力的支持, 该理论认为, 由于抑制能力衰退, 一些无关因素更容易进入到工作记忆中, 使其效率降低, 从而导致其他认知能力的衰退。

认知训练所追求的目标是能够改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但就现有的执行训练研究, 大多是采用实验室测验来评定迁移效应, 对日常生活能力的远迁移效应的考察还很匮乏, 这种执行功能训练的生态学效度还应作为未来研究重点关注的课题。一方面可以在执行训练结果评定中加入测定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指标。如记忆训练的结果评定中设计了生态学任务, 如购物清单回忆、周计划活动记忆、面孔–名字记忆等测验(Cavallini, Pagnin, & Vecchi, 2003), 或加工速度训练中有对日常驾车行为的测定 (Ball, Edwards, & Ross, 2007); 另一方面, 探索有生态学效度的执行功能训练任务或训练形式也是一个研究途径。以往众多记忆研究发现, 老年人很难将训练中的记忆策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Rebok, Carlson, & Langbaum, 2007), 但是如果记忆训练任务本身具有生态学效度(如用分类策略来指导记忆购物清单), 还是可以发现对日常认知活动的积极改善(Ball et al., 2002)。

总的看来, 可塑性的研究是认知年老化研究领域的一条新的思路。对老年人的执行训练研究使我们发现了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的存在, 同时执行训练的迁移效应为执行功能训练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提供了直接证据。更重要的是, 对老年人执行功能可塑性的系列研究符合当下倡导的“积极老龄化”的理念, 使老年人积极应对衰老, 提高心理适应性, 维持他们生活的自主性和生活质量, 并最终减轻老龄化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

参考文献

陈天勇, 韩布新, 罗跃嘉, 李德明 (2004). 认知年老化与执行衰退假说. 心理科学进展, 12(5), 729–736.

陈天勇, 李德明 (2005). 执行功能可分离性及与年龄关系

的潜变量分析. 心理学报, 37(2), 210–217.

彭华茂, 张凌, 申继亮 (2009).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的老化研究.心理科学, 32(1), 67–70.

周晓林 (2004). 执行控制: 一个具有广阔理论前途和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心理科学进展, 12(5), 641–642. Ackerman, P., Beier, M., & Boyle, M. (2005). Working memory and intelligence: The same or different construc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1, 30–60.

Ball, K., Berch, D. B., Helmers, K. F., Jobe, J. B., Leveck, M.

D., Marsiske, M., Morris, J. N., Rebok, G. W., Smith, D. M., Tennstedt, S. L., Unverzagt, F. W., & Willis, S. L. (2002). Effects of cognitive training interventions with older adults -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88(18), 2271–2281. Ball, K., Edwards, J. D., & Ross, L. A. (2007). The impact of speed of processing training on cognitive and everyday functions.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62 (Special 1), 19–31.

Baltes, P. B., & Lindenberger, U. (1988). On the range of cognitive plasticity in old age as a function of experience: 15 years of intervention research. Behavior Therapy, 19(3), 283–300.

Bherer, L., Kramer, A., Peterson, M., Colcombe, S., Erickson, K., & Becic, E. (2005). Training effects on dual-task performance: Are there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plasticity of attentional Control? Psychology and Aging, 20(4), 695–709.

Bherer, L., Kramer, A., Peterson, M., Colcombe, S., Erickson, K., & Becic, E. (2008). Transfer effects in task-set cost and dual-task cost after dual-task training in older and younger adults: Further evidence for cognitive plasticity in attentional control in late adulthood. Experimental Aging Research, 34(3), 188–219.

Bherer, L., Kramer, A. F., Peterson, M. S., Colcombe, S., Erickson, K., & Becic, E. (2006). Testing the limits of cognitive plasticity in older adults: Application to attentional control. Acta Psychologica, 123(3), 261–278. Bissig, D., & Lustig, C. (2007). Who benefits from memory train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8), 720–726.

Boyke, J., Driemeyer, J., Gaser, C., Buchel, C., & May, A. (2008). Training-induced brain structure changes in the elderl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8(28), 7031–7035. Brehmer, Y., Westerberg, H., & B?ckman, L. (2009, May). Working memory training in old age: Behavioral and brain plasticity. In Blaye, A., & Kray, J, (Chair), Lifespan development of executive control. Workshop conduceted at the meeting of Saarland University, Saarbrücken, GER. Buchler, N. G., Hoyer, W. J., & Cerella, J. (2008). Rules and more rules: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tasks, extensive training, and aging on task-switching performance. Memory and Cognition, 36(4), 735–748.

-1478-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Buschkuehl, M., Jaeggi, S. M., Hutchison, S., Perrig-Chiello, P., D?pp, C., Müller, M., Breil, F., Hoppeler, H., & Perrig, W. J. (2008). Impact of working memory training on memory performance in old-old adults. Psychology and Aging, 23(4), 743–753.

Cavallini, E., Pagnin, A., & Vecchi, T. (2003). Aging and everyday memory: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memory training.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37(3), 241–257. Colcombe, S., Erickson, K., Raz, N., Webb, A., Cohen, N., McAuley, E., & Kramer, A. F. (2003). Aerobic fitness reduces brain tissue loss in aging humans.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Biological and Medical Sciences, 58(2), 176–180.

Colcombe, S., Erickson, K., Scalf, P., Kim, J., Prakash, R., McAuley, E., & Kramer, A. F. (2006).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increases brain volume in aging humans.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61(11), 1166–1170.

Collette, F., Hogge, M., Salmon, E., & Van der Linden, M. (2006). Exploration of the neural substrates of executive functioning by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Neuroscience, 139(1), 209–221.

Collette, F., & Van der Linden, M. (2002). Brain imaging of the central executive component of working memory.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26(2), 105–125. Dahlin, E., Neely, A. S., Larsson, A., B?ckman, L., & Nyberg, L. (2008). Transfer of learning after updating training mediated by the striatum. Science, 320(5882), 1510–1512. Dahlin, E., Nyberg, L., B?ckman, L., & Neely, A. S. (2008). Plasticity of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young and older adults: Immediate training gains, transfer, and long-term maintenance. Psychology and Aging, 23(4), 720–730. Davidson, D. J., Zacks, R. T., & Williams, C. C. (2003). Stroop interference, practice, and aging. Aging, Neuropsychology & Cognition, 10(2), 85–98.

Draganski, B., Gaser, C., Busch, V., Schuierer, G., Bogdahn, U., & May, A. (2004). Neuroplasticity: Changes in grey matter induced by training. Nature, 427(6972), 311–312. Driemeyer, J., Boyke, J., Gaser, C., Buchel, C., & May, A. (2008). Changes in gray matter induced by learning––revisited. PLoS ONE, 3(7), e2669.

Erickson, K. I., Colcombe, S. J., Wadhwa, R., Bherer, L., Peterson, M. S., Scalf, P. E., Kim, J. S., Alvarado, M., & Kramer, A. F. (2007a). Training–induced functional activation changes in dual-task processing: An fMRI study. Cerebral Cortex, 17(1), 192–204.

Erickson, K. I., Colcombe, S. J., Wadhwa, R., Bherer, L., Peterson, M. S., Scalf, P. E., Kim, J. S., Alvarado, M., & Kramer, A. F. (2007b). Training–induced plasticity in older adults: Effects of training on hemispheric asymmetry.

Neurobiology of Aging, 28(2), 272–283.

Gopher, D., Weil, M., & Siegel, D. (1989). Practice under changing priorities: An approach to the training of complex skills. Acta Psychologica, 71(1–3), 147–177. Gothe, K., Oberauer, K., & Kliegl, R. (2007). Age differences in dual-task performance after practice. Psychology and Aging, 22(3), 598–606.

Greenwood, P. M. (2007). Functional plasticity in cognitive aging: Review and hypothesis. Neuropsychology, 21(6), 657–673.

Hasher, L., Lustig, C., & Zacks, R. (2007). Inhibitory mechanisms and the control of attention. In A. Conway, C. Jarrold, M. Kane, A. Miyake, & J. Towse (Eds.), Variation in working memory (pp. 227–249).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sher, L., & Zacks, R. (1988). Working memory, comprehension, and aging: A review and a new view. In G.

H. Bower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22, pp. 193–22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asher, L., Zacks, R., & May, C. (1999). Inhibitory control, circadian arousal, and age. In D. Gopher & A. Koriat (Eds.),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XVII: Cognitive Regulation of Performance: Interaction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 (pp. 653–675). Cambridge, MA, US: The MIT Press.

Jaeggi, S. M., Buschkuehl, M., Jonides, J., & Perrig, W. J. (2008). Improving fluid intelligence with training on working memor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5(19), 6829–6833.

Karbach, J. (2008). Potential and limits of executive control training: age differences in the near and far transfer of task–switching train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at des Saarlandes, GER.

Karbach, J., & Kray, J. (2009). How useful is executive control training? Age differences in near and far transfer of task–switching training. Developmental Science, 12(6), 978–990.

Kramer, A., & Willis, S. (2002). Enhancing the cognitive vitality of older adult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5), 173–177.

Kramer, A. F., Hahn, S., & Gopher, D. (1999). Task coordination and aging: explorations of executive control processes in the task switching paradigm. Acta Psychologica, 101(2–3), 339–378.

Kramer, A. F., Larish, J. F., & Strayer, D. L. (1995). Training for attentional control in dual task settings: A comparison of young and old adul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1(1), 50–76.

Kramer, A. F., Larish, J. L., Weber, T. A., Bardell, L., Gopher,

第18卷第9期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1479-

D., & Koriat, A. (1999). Training for executive control: Task coordination strategies and aging. In D. Gopher & A. Koriat (Eds.),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XVII: Cognitive regulation of performance: Interaction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 (pp. 617–652). Cambridge, MA, US: The MIT Press.

Kray, J., Eber, J., & Karbach, J. (2008). Verbal self-instructions in task switching: a compensatory tool for action-control deficits in childhood and old age? Developmental Science, 11, 223–236.

Kray, J., & Lindenberger, U. (2000). Adult age differences in task switching. Psychology and Aging, 15(1), 126–147.

Li, S.-C., Schmiedek, F., Huxhold, O., R?cke, C., Smith, J., & Lindenberger, U. (2008). Working memory plasticity in old age: Practice gain, transfer, and maintenance. Psychology and Aging, 23(4), 731–742.

Lyrette, J., Langlois, F., & Bherer, L. (2008, April). Transfer effects to clinical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after cognitive training for attentional control in older adul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8 Cognitive Aging Conference, Atlanta, GA.

Maquestiaux, F., Hartley, A., & Bertsch, J. (2004). Can practice overcome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effect. Psychology and Aging, 19(4), 649–667.

Mayr, U. (2008).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Section on Cognitive Plasticity in the Aging Mind. Psychology and Aging, 23(4), 681–683

McNab, F., Varrone, A., Farde, L., Jucaite, A., Bystritsky, P., Forssberg, H., & Klingberg, T. (2009). Changes in cortical dopamine D1 receptor binding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training. Science, 323(5915), 800–802.

Minear, M., Shah, P., & Park, D. (2002, April). Age, task switching, and transfer of training.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9th Cognitive Aging Conference, Atlanta, GA.

Miyake, A., Friedman, N. P., Emerson, M. J., Witzki, A. H., & Howerter, A. (2000). 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complex 'frontal lobe' tasks: A 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Cognitive Psychology, 41(1), 49–100.

Olesen, P. J., Westerberg, H., & Klingberg, T. (2004). Increased prefrontal and parietal activity after training of working memory. Nature Neuroscience, 7(1), 75–79.

Raz, N. (2000). Aging of the brain and its impact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tegration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findings. The handbook of aging and cognition, 2, 1–90.

Raz, N. (2004). The aging brain: Structural chang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ve aging. New frontiers in

cognitive aging, 115–133.

Rebok, G. W., Carlson, M. C., & Langbaum, J. B. (2007). Training and maintaining memory abilities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traditional and novel approaches.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62 Special 1, 53–61.

Salthouse, T. (1994). The aging of working memory. Neuropsychology, 8(4), 535–535.

Schmidt, R. A., & Bjork, R. A. (1992). New conceptualizations of practice: Common principles in three paradigms suggest new concepts for train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3(4), 207–217.

Scholz, J., Klein, M. C., Behrens, T. E., & Johansen–Berg, H. (2009). Training induces changes in white–matter architecture. Nature Neuroscience, 12(11), 1370–1371. Silsupadol, P., Shumway-Cook, A., Lugade, V., van Donkelaar, P., Chou, L.-S., Mayr, U., &

Woollacott, M. H. (2009). Effects of single-task versus dual-task training on balance performance in older adult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90(3), 381–387. Singer, T., Lindenberger, U., & Baltes, P. (2003). Plasticity of memory for new learning in very old age: a story of major loss? Psychology and Aging, 18(2), 306–317.

Smiley–Oyen, A., Lowry, K., Francois, S., Kohut, M., & Ekkekakis, P. (2008). Exercise, fitness, and neuro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The “selective improvement” and “cardiovascular fitness” hypothese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36(3), 280–291.

Thompson, G., & Foth, D. (2005). Cognitive-training programs for older adults: What are they and can they enhance mental fitnes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1(8), 603–626.

Thorell, L. B., Lindqvist, S., Bergman Nutley, S., Bohlin, G., & Klingberg, T. (2009). Training and transfer effects of executive functions in preschool children. Developmental Science, 12, 106–113.

Valenzuela, M., Jones, M., Wen, W., Rae, C., Graham, S., Shnier, R., & Sachdev, P. (2003). Memory training alters hippocampal neurochemistry in healthy elderly. Neuroreport, 14(10), 1333–1337.

Verhaeghen, P., Steitz, D. W., Sliwinski, M. J., & Cerella, J. (2003). Aging and dual-task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y and Aging, 18(3), 443–460.

West, R. L. (1996). An application of prefrontal cortex function theory to cognitive ag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0(2), 272–292.

Westerberg, H., & Klingberg, T. (2007). Changes in cortical activity after training of working memory — a single-subject analysis. Physiology & Behavior, 92(1), 186–192.

-1480-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Willis, S. L., Tennstedt, S. L., Marsiske, M., Ball, K., Elias, J., Koepke, K. M., Rebok, G. W., Unverzagt, F. W., Stoddard, A. M., & Wright, E. (2006). Long-term effects of cognitive training on everyday functional outcomes in older adults. JAM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96(23), 2805–2814.

Cognitive and Neural Plasticity of Executive Functions

among Older Adults

DU Xin1,2,3; CHEN Tian-Yong1,2

(1 Center on Aging Psychology,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Mental Health,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101, China)

(3 Graduate School,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Abstract: Executive decline hypo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unique loss of executive funct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cognitive aging. However, a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had demonstrated a remarkable plasticity in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its related brain areas (mainly prefrontal cortex) among older adults. Age-related decline in executive function could be reduced through cognitive training, and the activation, structure (volume) and neurotransmitters of related brain areas could be altered. Some studies also suggested the benefits of executive function training could be transferred to other cognitive functions. All these finding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eper exploration of cognitive aging theories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cognitive intervention.

Key words: executive function; older adults; cognitive plasticity; neural plasticity; transfer effects

脑神经的可塑性:大脑不可思议的形成新习惯的能力

脑神经的可塑性:大脑不可思议的形成新习惯的能力 (2014-05-29 14:46:34) 神经可塑性的研究是最近心理学倍受瞩目的领域之一。神经可塑性涉及到大脑通过训练和练习后自我重构的能力。在许多方面,正是因为神经可塑性,使得个人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成长和发展。理解到了变化确实是可能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专注于你想要的成长方式,而不是其是否可行。科学证明,这是有可能的,就看你怎么做了。 亚里士多德说: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神经可塑性是怎么回事呢?举个例子:当你给经常练习小提琴的人做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时,你会发现他们的大脑开发出很大一个区域用于映射他们的手指。

这个变化的程度取决于其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大脑以不为己知的的方式真实而有形地适应着。 关于神经可塑性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同步发射的神经元会串在一起......而不同步发射的神经元会相互分离”。这实际上意味着,当因为同一事件被激活的神经元,它们之间会相互联系并不断加深这种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通过增加练习“设定神经路径”,你练习的越多,路径越稳定或沟槽越深。反过来也是一样,当那些路径长期不被使用,它们的空间就会被那些需要生长空间的路径占据。使用它或者失去它! 你试着想象一下,水流过沙滩的情形(我是在考艾岛的沙滩写作本文,因此原谅我采用这样一个比喻,不过我觉得一个形象的比喻胜过千言万语!)当海水第一次来到沙滩,沙滩并没有一条现成的路,于是海水开始去建它的路径。当海水不断流过沙滩,在沙滩上会形成一条越来越深越来越固定的通道!它可能会岔开,并且必要的话会占据越来越多的空间,需要的话,甚至在已有废弃的通路上建立新的通路。一旦通路建立,水流就很难改变,即便水流停止了,路径仍会保留一段时间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是为什么重拾旧艺比重新学习一个全新的东西要容易的多。) 有关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近来蓬勃发展,许多心理学领域的人们都在谈论神经怎样重塑以及为什么等话题,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完成了相当数量的有关人脑及其自我重塑功能的研究。这已经不再被认为是有关脑科学的一种理论,而是不争的事实。直到20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初,大多数的科学家认为人脑在人的早期(整个童年阶段)发展,之后就如混凝土一般“固化”了。老话说“你不能教

老年人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

老年人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 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档案编号: 评定时间:既往史:医生: 20分,中学程度(包括中专)≤22分,大学程度(包括大专)≤23分3、痴呆严重程度分级:轻度MMSE≥21分;中度,MMSE 10-20分;重度,MMSE ≤9分

一、操作说明 I. 定向力(最高分:10分) 首先询问日期,之后再针对性的询问其他部分,如"您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请依次提问,"您能告诉我你住在什么省市吗"(区县街道什么地方第几层楼)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II.记忆力(最高分:3分) 告诉被测试者您将问几个问题来检查他/她的记忆力,然后清楚,缓慢地说出3个相互无关地东西的名称(如:皮球,国旗,树木,大约1秒钟说一个).说完所有的3个名称之后,要求被测试者重复它们.被测试者的得分取决于他们首次重复的答案.(答对1个得1分,最多得3分).如果他们没能完全记住,你可以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5次后他们仍未记住所有的3个名称,那么对于回忆能力的检查就没有意义了.(请跳过IV部分"回忆能力"检查). III.注意力和计算力(最高分:5分) 要求病人从100开始减7,之后再减7,一直减5次(即93,86,79,72,65).每答对1个得1分,如果前次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也得1分. IV.回忆能力(最高分:3分) 如果前次被测试者完全记住了3个名称,现在就让他们再重复一遍.每正确重复1个得1分.最高3分. V.语言能力(最高分:9分) 1. 命名能力(0-2分):拿出手表卡片给测试者看,要求他们说出这是什么之后拿出铅笔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2. 复述能力(0-1分):要求被测试者注意你说的话并重复一次,注意只允许重复一次.这句话话是"四十四只石狮子",只有正确,咬字清楚的才记1分. 3. 三步命令(0-3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空白的平纸,要求对方按你的命令去做,注意不要重复或示范.只有他们按正确顺序做的动作才算正确,每个正确动作计1分. 4.阅读能力(0-1分):拿出一张"闭上您的眼睛"卡片给被测试者看,要求被测试者读它并按要求去做.只有他们确实闭上眼睛才能得分. 5. 书写能力(0-1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白纸,让他们自发的写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并有意义.注意你不能给予任何提示.语法和标点的错误可以忽略. 6.结构能力(0-1分):在一张白纸上画有交叉的两个五边形,要求被测试者照样准确地画出来.评分标准:五边形需画出5个清楚地角和5个边.同时,两个五边形交叉处形成菱形.线条的抖动和图形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讲课稿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SECC)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 文化程度:______ 评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说明 I.定向力(最高分:10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 首先询问日期,之后再针对性的询问其他部分,如“您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2. 请依次提问,“您能告诉我我们在什么省市吗?”(区县?街道?什么地方?第几层楼?)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II.记忆力(最高分:3分) 告诉被测试者您将问几个问题来检查他/她的记忆力,然后清楚、缓慢地说出3个相互无关地东西的名称(如:皮球、国旗、树木、大约1秒钟说一个)。说完所有的3个名称之后,要求被测试者重复它们。被测试者的得分取决于他们首次重复的答案。(答对1个得1分,最多得3分)。如果他们没能完全记住,你可以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5次后他们仍未记住所有的3个名称,那么对于回忆能力的检查就没有意义了。(请跳过IV部分“回忆能力”检查)。 III.注意力和计算力(最高分:5分) 要求病人从100开始减7,之后再减7,一直减5次(即93,86,79,72,65)每答对1个得1分,如果前次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也得1分。 IV.回忆能力(最高分:3分) 如果前次被测试者完全记住了3个名称,现在就让他们再重复一遍。每正确重复1个得1分。最高3分。 V.语言能力(最高分:9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 命名能力(0-2分):拿出手表卡片给测试者看,要求他们说出这是什么?之后拿出铅笔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2. 复述能力(0-1分):要求被测试者注意你说的话并重复一次,注意只允许重复一次。这句话是“四十四只石狮子”,只有正确,咬字清楚的才记1分。 3. 三步命令(0-3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空白的平纸,要求对方按你的命令去做,注意不要重复或示范。只有他们按正确顺序做的动作才算正确,每个正确动作计1分。 4.阅读能力(0-1分):拿出一张“闭上您的眼睛”卡片给被测试者看,要求被测试者读它并按要求去做。只有他们确实闭上眼睛才能得分。 5. 书写能力(0-1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白纸,让他们自发的写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并有意义。注意你不能给予任何提示。语法和标点的错误可以忽略。 6.结构能力(0-1分):在一张白纸上画有交叉的两个五边形,要求被测试者照样准确地画出来。评分标准:五边形需画出5个清楚地角和5个边。同时,两个五边形交叉处形成菱形。线条的抖动和图形的旋转可以忽略。 最高得分为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27为认知功能障碍。痴呆严重程度分级方法:轻度,SECC≥21分;中度,SECC 10-20分;重度,SECC ≤9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修订稿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 年龄: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_______ 评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病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格

操作说明 I.定向力(最高分:10分) 1.首先询问日期,之后再针对性的询问其他部分,如“您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2.请依次提问,“您能告诉我我们在什么省市吗?”(区县?街道?什么地方?第几层楼?)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II.记忆力(最高分:3分) 告诉被测试者您将问几个问题来检查他/她的记忆力,然后清楚、缓慢地说出3个相互无关地东西的名称(如:皮球、国旗、树木、大约1秒钟说一个)。说完所有的3个名称之后,要求被测试者重复它们。被测试者的得分取决于他们首次重复的答案。(答对1个得1分,最多得3分)。如果他们没能完全记住,你可以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5次后他们仍未记住所有的3个名称,那么对于回忆能力的检查就没有意义了。(请跳过IV部分“回忆能力”检查)。 III.注意力和计算力(最高分:5分) 要求病人从100开始减7,之后再减7,一直减5次(即93,86,79,72,65)每答对1个得1分,如果前次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也得1分。 IV.回忆能力(最高分:3分)

如果前次被测试者完全记住了3个名称,现在就让他们再重复一遍。每正确重复1个得1分。最高3分。 V.语言能力(最高分:9分) 1. 命名能力(0-2分):拿出手表卡片给测试者看,要求他们说出这是什么?之后拿出铅笔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2. 复述能力(0-1分):要求被测试者注意你说的话并重复一次,注意只允许重复一次。这句话话是“四十四只石狮子”,只有正确,咬字清楚的才记1分。 3. 三步命令(0-3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空白的平纸,要求对方按你的命令去做,注意不要重复或示范。只有他们按正确顺序做的动作才算正确,每个正确动作计1分。 4.阅读能力(0-1分):拿出一张“闭上您的眼睛”卡片给被测试者看,要求被测试者读它并按要求去做。只有他们确实闭上眼睛才能得分。 5. 书写能力(0-1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白纸,让他们自发的写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并有意义。注意你不能给予任何提示。语法和标点的错误可以忽略。 6.结构能力(0-1分):在一张白纸上画有交叉的两个五边形,要求被测试者照样准确地画出来。评分标准:五边形需画出5个清楚地角和5个边。同时,两个五边形交叉处形成菱形。线条的抖动和图形的旋转可以忽略。 最高得分为 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27为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严重程度分级方法:轻度,MMSE≥21分;中度,MMSE 10-20分;重度,MMSE≤9分

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与可塑性

项目名称: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与可塑性 首席科学家:蒲慕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

二、预期目标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 在神经环路层面上解析神经系统发育、功能以及可塑性,同时了解与重要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环路异常的机制。建立从微观的分子/细胞水平研究与宏观的系统/行为研究之间的桥梁。力争在神经细胞的产生和分化、细胞定位、突触形成和修剪、感觉信息的传递、整合与储存、工作记忆和抉择的环路机制、环路形成与功能的异常等前沿研究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五年预期目标: 1)在神经环路形成分子机制方面,深入认识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命运决定 的调控机制;揭示神经元迁移的动力原理和导向机制;进一步阐明神经元极化的胞内外机制;探索神经元树突和突触修剪的分子机制。 2)在神经环路功能及可塑性方面,阐明神经环路电信号的产生与调节机制、多 模态感觉信息整合的突触和环路机制、神经环路存储和提取感觉经验中的时序信息的突触机制、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的环路机制和工作原理。 3)在神经环路异常分子机制方面,将重点研究智障基因导致癫痫易感的环路形 成异常、抑制性突触传递系统调控与癫痫发生的关系、离子通道失常对神经元存活与突触和神经环路异常的作用。 4)五个课题有机联系、技术交叉。将充分利用团队优势,在以上三个研究方向 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具体表现为对神经环路的重要前沿问题有显著突破,在神经科学界取得领先地位。 5)开展与临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以扩展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基础研 究。 6)培养学术骨干的基础科研能力,使之成为他们所在的研究领域中享有国际声 誉的科学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研究团队。通过高质量的基础研究训练来提高研究生和博士后的科研素质,为中国神经科学后备人才的储备作出贡献。

老年人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

老年人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

————————————————————————————————作者:————————————————————————————————日期:

老年人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 姓名: 性别:年龄: 文化程度: 档案编号: 评定时间: 既往史:医生: 项目得分: 定向力(10分)1.今年是哪一年 现在是什么季节? 现在是几月份? 今天是几号? 今天是星期几? 1 1 1 1 1 0 2您住在那个省? 您住在那个县(区)? 您住在那个村/组(街道)? 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这是哪里?) 我们现在在第几层楼? 1 1 1 1 1 0 记忆力(3分) 3.现在我告诉您三种东西(任意与他生活工作相关的物 品),我说完后,请你重复一遍并记住,待会还会问你(各 1分,共3分) 32 1 0 注意力和计算力 (5分)4.100-7=?连续减5次(93、86、79、72、65。各1分, 共5分。若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正确,只记一次错误) 5 4 32 1 0 回忆能力(3分) 5.现在请您说出我刚才告诉您让您记住的那些东西? 3 2 10 语言能力(9分) 6.命名能力 出示手表,问这个是什么东西? 出示钢笔,问这个是什么东西 1 1 0 07.复述能力 我现在说一句话,请跟我清楚的重复一遍(四十四只 石狮子)! 10 8.阅读能力 (闭上你的眼睛)请你念念这句话,并按上面意思去 做! 1 0 9.三步命令 我给您一张纸请您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用右 手拿着这张纸,用两只手将它对折起来,放在您的左腿 上。”(右手拿纸、把纸对折、放在腿上,每个动作1分, 共3分) 3 2 10 10.书写能力要求受试者自己写一句完整的句子/口述一 句完整的,有意义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记录 所述句子的全文。 1 0 11.结构能力 (出示图案)请你照上面图案画下来! 1 0 判定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最高得分为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27为认知功能障碍.2、痴呆划分标准:文盲≤17分,小学程度≤20分,中学程度(包括中专)≤22分,大学程度(包括大专)≤23分3、痴呆严重程度分级:轻度MMSE≥21分;中度,MMSE 10-20分;重度,MMSE≤9分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 年龄: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_______ 评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病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格

操作说明 I.定向力(最高分:10分) 1.首先询问日期,之后再针对性的询问其他部分,如“您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2.请依次提问,“您能告诉我我们在什么省市吗?”(区县街道什么地方第几层楼)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II.记忆力(最高分:3分) 告诉被测试者您将问几个问题来检查他/她的记忆力,然后清楚、缓慢地说出3个相互无关地东西的名称(如:皮球、国旗、树木、大约1秒钟说一个)。说完所有的3个名称之后,要求被测试者重复它们。被测试者的得分取决于他们首次重复的答案。(答对1个得1分,最多得3分)。如果他们没能完全记住,你可以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5次后他们仍未记住所有的3个名称,那么对于回忆能力的检查就没有意义了。(请跳过IV部分“回忆能力”检查)。 III.注意力和计算力(最高分:5分) 要求病人从100开始减7,之后再减7,一直减5次(即93,86,79,72,65)每答对1个得1分,如果前次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也得1分。 IV.回忆能力(最高分:3分)

如果前次被测试者完全记住了3个名称,现在就让他们再重复一遍。每正确重复1个得1分。最高3分。 V.语言能力(最高分:9分) 1. 命名能力(0-2分):拿出手表卡片给测试者看,要求他们说出这是什么?之后拿出铅笔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2. 复述能力(0-1分):要求被测试者注意你说的话并重复一次,注意只允许重复一次。这句话话是“四十四只石狮子”,只有正确,咬字清楚的才记1分。 3. 三步命令(0-3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空白的平纸,要求对方按你的命令去做,注意不要重复或示范。只有他们按正确顺序做的动作才算正确,每个正确动作计1分。 4.阅读能力(0-1分):拿出一张“闭上您的眼睛”卡片给被测试者看,要求被测试者读它并按要求去做。只有他们确实闭上眼睛才能得分。 5. 书写能力(0-1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白纸,让他们自发的写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并有意义。注意你不能给予任何提示。语法和标点的错误可以忽略。 6.结构能力(0-1分):在一张白纸上画有交叉的两个五边形,要求被测试者照样准确地画出来。评分标准:五边形需画出5个清楚地角和5个边。同时,两个五边形交叉处形成菱形。线条的抖动和图形的旋转可以忽略。 最高得分为 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27为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严重程度分级方法:轻度,MMSE≥21分;中度,MMSE 10-20分;重度,MMSE≤9分

大脑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大脑终身具有神经可塑性

大脑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大脑终身具有神经可塑性曾经人们以为大脑发育到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早期就结束了,大脑在成年之后就基本定型,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现在科学家知道,大脑在成年之后依旧保留着巨大的变化潜力。这种能力叫做“神经可塑性”,指的是神经连接生成和修改的能力。我们的大脑终身都保有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体现在大脑被外界刺激影响而随时修改上。当你长期练习某一种大脑功能,就可以让负责这个功能的脑区的神经连接生成和巩固。比如说,当你每天坚持练习弹钢琴,你的大脑中负责手指活动的脑区就会长出更多的神经连接,手指在大脑中的“地盘”也会随之变得更大;当你每天学英语,你的大脑语言皮层中负责英语读写的区域也会越来越大。 但是如果你偶尔偷懒,几天没练钢琴,或者几天不学英语,大脑中刚刚建立起来的“钢琴神经网络”或“英语神经网络“的巩固过程就会罢工,变得日渐虚弱,一些微弱的神经连接甚至会被修剪掉,几天后当你重拾钢琴和英语的时候,就会觉得生疏许多。总而言之,我们的大脑在一生中都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对环境有着积极的适应。 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是怎么产生连接的呢?它们会长出很多“小手”和别的神经元连接在一起,这些小手叫做“神经突触”。它们的轴突(比较长的神经突触)外面会被胶质细胞包裹上,这个过程叫做髓鞘化。为什么神经元轴突外面要包裹上髓鞘呢?因为大脑的神经元需要远距离传输信息,比如从位于额头后方的前额叶传到位于大脑正中间的内侧颞叶,或者从位于后脑勺的枕叶传递到耳朵边上的颞叶。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就像是电线周围包了一层橡胶绝缘层一样,可以让神经信号在大脑中的传输速度和质量都大大提高。 在这之后,大脑又会大幅修剪发育得错综复杂的神经连接,就像修建新长出的小树苗一样,把用得很少的神经连接修剪掉,只留下重要的、反复使用的神经连接,让大脑的能量和物质得到高效使用。对神经纤维“分叉”的大幅修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结束。但这不意味着神经元就此不会再生,大脑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域终身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这个神奇的区域就是海马体。海马体是人类大脑中终身会产生新的神经元的区域。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SECC)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文化程度:______评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说明 I.定向力(最高分:10分) 1. 首先询问日期,之后再针对性的询问其他部分,如“您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2. 请依次提问,“您能告诉我我们在什么省市吗”(区县街道什么地方第几层楼)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II.记忆力(最高分:3分) 告诉被测试者您将问几个问题来检查他/她的记忆力,然后清楚、缓慢地说出3个相互无关地东西的名称(如:皮球、国旗、树木、大约1秒钟说一个)。说完所有的3个名称之后,要求被测试者重复它们。被测试者的得分取决于他们首次重复的答案。(答对1个得1分,最多得3分)。如果他们没能完全记住,你可以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5次后他们仍未记住所有的3个名称,那么对于

回忆能力的检查就没有意义了。(请跳过IV部分“回忆能力”检查)。 III.注意力和计算力(最高分:5分) 要求病人从100开始减7,之后再减7,一直减5次(即93,86,79,72,65)每答对1个得1分,如果前次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也得1分。 IV.回忆能力(最高分:3分) 如果前次被测试者完全记住了3个名称,现在就让他们再重复一遍。每正确重复1个得1分。最高3分。 V.语言能力(最高分:9分) 1. 命名能力(0-2分):拿出手表卡片给测试者看,要求他们说出这是什么之后拿出铅笔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2. 复述能力(0-1分):要求被测试者注意你说的话并重复一次,注意只允许重复一次。这句话是“四十四只石狮子”,只有正确,咬字清楚的才记1分。 3. 三步命令(0-3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空白的平纸,要求对方按你的命令去做,注意不要重复或示范。只有他们按正确顺序做的动作才算正确,每个正确动作计1分。 4.阅读能力(0-1分):拿出一张“闭上您的眼睛”卡片给被测试者看,要求被测试者读它并按要求去做。只有他们确实闭上眼睛才能得分。 5. 书写能力(0-1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白纸,让他们自发的写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并有意义。注意你不能给予任何提示。语法和标点的错误可以忽略。 6.结构能力(0-1分):在一张白纸上画有交叉的两个五边形,要求被测试者照样准确地画出来。评分标准:五边形需画出5个清楚地角和5个边。同时,两个五边形交叉处形成菱形。线条的抖动和图形的旋转可以忽略。 最高得分为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27为认知功能障碍。痴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 年龄: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_______ 评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病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格

操作说明 I.定向力(最高分:10分) 1.首先询问日期,之后再针对性的询问其他部分,如“您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2.请依次提问,“您能告诉我我们在什么省市吗”(区县街道什么地方第几层楼)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II.记忆力(最高分:3分) 告诉被测试者您将问几个问题来检查他/她的记忆力,然后清楚、缓慢地说出3个相互无关地东西的名称(如:皮球、国旗、树木、大约1秒钟说一个)。说完所有的3个名称之后,要求被测试者重复它们。被测试者的得分取决于他们首次重复的答案。(答对1个得1分,最多得3分)。如果他们没能完全记住,你可以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5次后他们仍未记住所有的3个名称,那么对于回忆能力的检查就没有意义了。(请跳过IV部分“回忆能力”检查)。 III.注意力和计算力(最高分:5分) 要求病人从100开始减7,之后再减7,一直减5次(即93,86,79,72,65)每答对1个得1分,如果前次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也得1分。 IV.回忆能力(最高分:3分) 如果前次被测试者完全记住了3个名称,现在就让他们再重复一遍。每正确重复1个得1分。最高3分。 V.语言能力(最高分:9分) 1. 命名能力(0-2分):拿出手表卡片给测试者看,要求他们说出这是什么之后拿出铅笔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2. 复述能力(0-1分):要求被测试者注意你说的话并重复一次,注意只允许重复一次。这句话话是“四十四只石狮子”,只有正确,咬字清楚的才记1分。 3. 三步命令(0-3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空白的平纸,要求对方按你的命令去做,注意不要重复或示范。只有他们按正确顺序做的动作才算正确,每个正确动作计1分。 4.阅读能力(0-1分):拿出一张“闭上您的眼睛”卡片给被测试者看,要求被测试者读它并按要求去做。只有他们确实闭上眼睛才能得分。 5. 书写能力(0-1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白纸,让他们自发的写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并有意义。注意你不能给予任何提示。语法和标点的错误可以忽略。

老年人认知功能3

老年人认知功能粗筛 姓名:性别: 年齡: 地址: 1.老年人认知功能粗筛方法: 告诉被检查者“我将要说三件物品的名称【如铅笔()、卡车()、书()】,请您立刻重复”。过1分钟后请其再次重复。如被检查者无法立即重复或1分钟后无法完整回忆三件物品名称为粗筛阳性,需进一步做“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检查。为粗筛阳性,请在括号内打“×”,为粗筛阴性打“√”。 2.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附表1 3.总分: 医生签名:粗筛日期:年月日 附表1 老年人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总分:() 结果分析: 备注:每个正确得一分,总分范围为0--30分,正常与不正常的分界值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划分痴呆标准: 文盲(未接受教育)<=17分; 小学程度(受教育年限<=6年)<=20分; 中学(包括中专)程度<=22分; 大学(包括大专)程度<=23分。 1. 日期和星期一差一天可算正确。3.即刻回忆只许主试者讲一遍,不要求受试者按照物品次序回答。为第五题回忆做准备,可让受试者重复学习最多五次。 4. 不能笔算。若1项算错,则扣该项的分。若后1项正确,则得该项的分。如100-7=93(正确,得分),93-7=88(应为86,不正确,不得分)。但如从88-7=81(正确,得分)。 7. 只许说一遍,只用正确,咬字清楚才记1分。 8 .操作要求次序正确。 10. 句子必须有主语,谓语,且有意义。11. 只有绘出两个五边形的图案,交叉形成一个小四边形,才算对,计1分。该页内容由评分医生掌握,不附评估表后。 医生签名:测试日期:年月日

老年人情感状态粗筛 姓名:性别: 年齡: 地址: 1.老年人情感状态粗筛方法: 询问被检查者“你经常感到伤心或抑郁吗”或“你的情绪怎么样”。 如回答“是”()或“我想不是十分好”(),为粗筛阳性,请在括号内打“×”,为粗筛阴性打“√”。阳性者需进一步做“老年抑郁量表”检查。 2.老年抑郁量表:附表2 3.总分: 医生签名:粗筛日期:年月日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9, 1471–148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杜新1,2,3陈天勇1,2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 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摘要执行衰退假说认为执行功能的特异性衰退是引起认知年老化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及其相关脑区(主要为前额叶)存在可塑性, 通过训练执行功能的衰退可得到缓解, 且相关脑区的激活水平、脑容量或神经递质都可发生改变; 部分研究还发现执行功能训练对其它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迁移效应。这些发现对于认知年老化理论的继续探索和认知干预研究的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执行功能; 老年人; 认知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 迁移效应 分类号 B842; B844.4 长期以来, 认知年老化研究延续的是传统的“衰退模型”, 例如较有影响的加工速度理论、抑制控制理论和执行衰退理论, 这些理论无一例外地强调年老化所带来的认知损伤。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逆转 (Baltes & Lindenberger, 1988; Thompson & Foth, 2005; Willis et al., 2006), 并且训练还可引发脑容量、脑功能激活等的变化, 这一现象被称为认知可塑性(cognitive plasticity)和神经可塑性(neutral plasticity)。《Psychology and Aging》在2008年末专刊介绍了老年认知可塑性的各类研究 (Mayr, 2008), 表明“可塑性”已成为当前认知年老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趋势。 从Baltes和Willis 1982年提出“认知可塑性”概念伊始, 针对老年人的各类认知干预研究不断涌现, 如对记忆、推理、加工速度等的训练。近年来, 随着执行功能及相关理论的提出, 执行功能成为认知干预的一个新的目标能力, 对工作记忆和各种执行功能进行认知训练和干预的研究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2008年的认知年老化大会 (Cognitive Aging Conference) 对执行 收稿日期: 2010-01-03 * 中国科学院优博科研启动专项资金(2010-2012)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 陈天勇, E-mail: chenty@https://www.360docs.net/doc/ab2436697.html, 功能的认知干预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探讨。 1 执行衰退假说与执行功能的可塑性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大脑最高级的认知活动, 负责对各种具体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 一直是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Collette, Hogge, Salmon, & Van der Linden, 2006; 周晓林, 2004)。额叶(特别是前额叶)是执行功能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对于其它脑区, 额叶随增龄的衰退更快 (Raz, 2000, 2004)。由此一些研究者提出执行衰退假说(executive decline hypothesis of cognitive aging), 认为执行(额叶) 功能的随增龄衰退是引起人们日常认知功能(记忆、推理、视觉空间能力)衰退的主要原因(West, 1996; 陈天勇, 韩布新, 罗跃嘉, 李德明, 2004)。近年来, 执行功能在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研究领域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如果认知年老化主要源于执行功能的随增龄衰退, 并且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存在可塑性, 那么针对执行功能的认知干预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执行功能并不是单一结构的认知系统, 即存在多种不同的执行功能, 如记忆更新、注意转换、双任务协调、抑制优势反应等(Collette & Van der Linden, 2002; Miyake, Friedman, Emerson, Witzki, & Howerter, 2000; 陈天勇, 李德明, 2005)。近年来, 研究者对上述几种

老年人认知功能量表

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 年龄: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_______ 评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病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格

操作说明 I.定向力(最高分:10分) 1.首先询问日期,之后再针对性的询问其他部分,如“您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2.请依次提问,“您能告诉我我们在什么省市吗?”(区县?街道?什么地方?第几层楼?)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II.记忆力(最高分:3分) 告诉被测试者您将问几个问题来检查他/她的记忆力,然后清楚、缓慢地说出3个相互无关地东西的名称(如:皮球、国旗、树木、大约1秒钟说一个)。说完所有的3个名称之后,要求被测试者重复它们。被测试者的得分取决于他们首次重复的答案。(答对1个得1分,最多得3分)。如果他们没能完全记住,你可以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5次后他们仍未记住所有的3个名称,那么对于回忆能力的检查就没有意义了。(请跳过IV部分“回忆能力”检查)。 III.注意力和计算力(最高分:5分) 要求病人从100开始减7,之后再减7,一直减5次(即93,86,79,72,65)每答对1个得1分,如果前次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也得1分。 IV.回忆能力(最高分:3分) 如果前次被测试者完全记住了3个名称,现在就让他们再重复一遍。每正确重复1个得1分。最高3分。 V.语言能力(最高分:9分) 1. 命名能力(0-2分):拿出手表卡片给测试者看,要求他们说出这是什么?之后拿出铅笔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2. 复述能力(0-1分):要求被测试者注意你说的话并重复一次,注意只允许重复一次。这句话话是“四十四只石狮子”,只有正确,咬字清楚的才记1分。 3. 三步命令(0-3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空白的平纸,要求对方按你的命令去做,注意不要重复或示范。只有他们按正确顺序做的动作才算正确,每个正确动作计1分。 4.阅读能力(0-1分):拿出一张“闭上您的眼睛”卡片给被测试者看,要求被测试者读它并按要求去做。只有他们确实闭上眼睛才能得分。 5. 书写能力(0-1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白纸,让他们自发的写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并有意义。注意你不能给予任何提示。语法和标点的错误可以忽略。 6.结构能力(0-1分):在一张白纸上画有交叉的两个五边形,要求被测试者照样准确地画出来。评分标准:五边形需画出5个清楚地角和5个边。同时,两个五边形交叉处形成菱形。线条的抖动和图形的旋转可以忽略。

老年人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

老年人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档案编号:评定时间:既往史:医生:

20分,中学程度(包括中专)≤22分,大学程度(包括大专)≤23分3、痴呆严重程度分级:轻度MMSE≥21分;中度,MMSE 10-20分;重度,MMSE ≤9分 一、操作说明 I. 定向力(最高分:10分) 首先询问日期,之后再针对性的询问其他部分,如"您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请依次提问,"您能告诉我你住在什么省市吗"(区县街道什么地方第几层楼)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II.记忆力(最高分:3分) 告诉被测试者您将问几个问题来检查他/她的记忆力,然后清楚,缓慢地说出3个相互无关地东西的名称(如:皮球,国旗,树木,大约1秒钟说一个).说完所有的3个名称之后,要求被测试者重复它们.被测试者的得分取决于他们首次重复的答案.(答对1个得1分,最多得3分).如果他们没能完全记住,你可以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5次后他们仍未记住所有的3个名称,那么对于回忆能力的检查就没有意义了.(请跳过IV部分"回忆能力"检查). III.注意力和计算力(最高分:5分) 要求病人从100开始减7,之后再减7,一直减5次(即93,86,79,72,65).每答对1个得1分,如果前次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也得1分. IV.回忆能力(最高分:3分) 如果前次被测试者完全记住了3个名称,现在就让他们再重复一遍.每正确重复1个得1分.最高3分. V.语言能力(最高分:9分) 1. 命名能力(0-2分):拿出手表卡片给测试者看,要求他们说出这是什么之后拿出铅笔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2. 复述能力(0-1分):要求被测试者注意你说的话并重复一次,注意只允许重复一次.这句话话是"四十四只石狮子",只有正确,咬字清楚的才记1分. 3. 三步命令(0-3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空白的平纸,要求对方按你的命令去做,注意不要重复或示范.只有他们按正确顺序做的动作才算正确,每个正确动作计1分. 4.阅读能力(0-1分):拿出一张"闭上您的眼睛"卡片给被测试者看,要求被测试者读它并按要求去做.只有他们确实闭上眼睛才能得分. 5. 书写能力(0-1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白纸,让他们自发的写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并有意义.注意你不能给予任何提示.语法和标点的错误可以忽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