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第五章

管理学基础第五章
管理学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 组织

教案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组织工作的基本程序,明确组织功能和设计的内容,把握组织变革与创新、明确组织功能地位,组织基本类型、适用性和权变观念,组织设计、组织变革。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主要内容:

介绍静态组织的设计与管理;

一.组织的涵义与组织职能的内容

1.组织的涵义

组织二重性:名词(静态组织、实体组织)、动词(动态组织、过程组织)

实体组织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标结合在一起的,具有正式关系的群体。

实体组织的基本特征: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每一个组织都具有明确的目标或目的;每一个组织都具有一定的形式规范;组织成员明确自己的归属过程组织——指把分解的人、财、物、信息、技术要素,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紧密联系并合理配置起来,与变化的外部环境相协调,向预定目标运行的活动过程。

动态组织的特征:组织分工与协作;合理的组织活动能使经济实体产生新的生产力;组织活动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2.组织的基本要素

(1)组织的共同目标或宗旨

(2)组织的人各自的职责

(3)组织协调关系

(4)人、财、物的配置活动

(5)组织中的信息交流

3.组织职能的内容

组织职能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设计、组织规范、组织运行、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变革等内容

二.组织机构的基本类型

1.业务机构:在企业里直接负责组织产、供、销的机构

2.职能机构:指组织内具有计划、指导、监督和调节业务活动的职能,直接为业务活动服务的管理机构

3.行政事务机构:指为企业的业务活动、管理活

动和职工生活服务的机构

三.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组织结构是组织的骨架,包括纵、横两大系统,纵向上是组织上下垂直机构或人员之间的联系,这是一种领导隶属关系;横向是平行机构或人员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分工与协作关系,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与新类型有:

(一)基本类型

1.直线制组织结构

组织中只有一套纵向的行政指挥系统

优点:结构简单,权责明确、领导从属关系简单,命令与指挥统一,上呈下达准确,解决问题迅速,业务人员比重大、管理成本低

缺点:没有专业管理分工,对领导的技能要求高,领导容易陷入企业事务性工作之中,不能集中精力解决企业的重大问题。

适应对象: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

2.职能制

职能制是一种以职能分工为基础的分级管理结构,即将管理按专业进行划分,由职能管理机构分别领导业务机构

优点:促进管理专业化分工,解决了管理人员的品质技能与管理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决策者从日常繁琐的业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思考重大问题,提高管理成效

缺点:破坏了命令统一的原则

适应对象:无

3.直线职能制(U型组织结构)

在经理的领导下,企业建立两套管理系统:一套是实现直线式领导的管理系统;另一套是协助经理指导和监督的职能管理系统

优点:综合了直线制和职能制的优点

缺点:过于强调集权、统一,不利于提高灵活性

适应对象:中型企业

4.事业部制(M型组织结构)——斯隆模型

事业部是在公司统一领导下,按照产品、地区或顾客划分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半独立经营单位。

192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付总裁小阿尔弗雷德.P.斯隆制定

优点:有利于公司最高管理者摆脱日常行政事务,专心致力于公司的战略决策,充分调动各事业部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经营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还有利于公司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便于考核。

缺点:整体性不强,内部沟通与交流不畅

适应对象: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多元化经营企业

5.矩阵制(目标——规划结构)

在原有的按直线指挥系统为职能部门组成纵向的垂直领导系统的基础上,又建立一种横向的领导系统,各成员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工作。

优点:集中优势解决问题;资源共享,交流畅通。

缺点:组织复杂,双向领导。

适应对象:重大工程与项目、单项重大事务的临时性组织

(二)创新结构

1.多维立体结构

由三大管理系统组成:产品事业部、专业管理机构、经销区域管理机构。

优点:事业部、矩阵制的优点

缺点:决策过程周期长,费用高

适应对象:跨国经营、跨地区经营的企业

2.网络组织

产品事业部、专业管理机构、经销区域管理机构三大系统,借助于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沟通与交流,统一协调,分向活动。

日本选者山田荣作在《全球方略》一书中通过对多国籍企业结构的研究而提出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多层次的组织结构正在向着减少中间层次的方向发展,组织中原有的大单位划分成小单位,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型组织。

西方国家中的大小企业之间开展研究开发、共同营销、互补生产等,以避免重复投资,加快资金回收,发挥独创精神,分散风险。日本的日本电气、富士通公司、东京新陶瓷公司和西武集团、罗库路特公司等,都以组织单纯化和单层化为目标,采用了网络组织。

3.“实体公司”(虚拟)

——这是一种许多独立公司组成的临时性机构,分合迅速,目的在于及时利用变化多端的种种机会。成员公司共摊成本,共享技术,携手同进世界市场,每个伙伴贡献自己的优势。其特点:发挥优势;先进技术(借助于信息网络,互通信息、交流技术);利用机会(机会来,聚兵会战;需求解除,各奔前程);交往简便(既无总部,也无组织章程;既无事物登记,又没有上下级关系,只有由信息技术联结供货商和客户,包括竞争对手组成的临时组织)。如美国微波通信公司与其他公司结盟,能工巧匠在多达100家的其他公司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的基础上,向顾客提供硬件和服务等综合服务。

第二节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任务

1.组织设计及其目的

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组织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创构柔性灵活的组织,动态地适应外在环境变化的要求,并且能够在组织演化成长的过程中,有效积聚新的组织资源要素,同时协调好组织中部门间的人员与任务间的关

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组织中应有的权利和应负的责任,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组织设计的任务

——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内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1.组织设计的原则

(1)目标原则

(2)统一命令统一指挥原则

(3)责权利对等原则

(4)明确分工与协调原则

(5)精简有效原则

(6)弹性原则

2.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1)环境的影响

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决定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当环境由简单的稳定态向复杂的变动态转移时,关于环境的信息不完整性也逐渐增强,管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大为增强,只有那种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有可能成为有效的组织结构。

(2)战略的影响

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组织结构应因战略而异。

(3)技术的影响

技术是指把某材料等资源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机械力和智力转换过程。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而不同的组织性质决定用不同的技术,因此,组织的设计就需要因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4)组织规模与生命周期的影响

首先,组织规模是影响组织结构组成重要的因素,

当组织业务呈现扩张趋势,组织员工增加,管理层次增多,组织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时,组织的复杂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其次,组织的演化呈现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葛瑞纳最早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如同生物的成长一样要经过诞生、成长和衰退几个过程。奎因和卡梅隆把组织的生命周期划为四个阶段:创业——集合——规范化——精细。

三、组织的部门与层次设计。

1.组织的部门化:按职能、任务活动的相似性和关系紧密性集合。部门化的步骤:业务流程的设计——活动的细分——活动的归类——岗位、职位的确定——岗位、职位的调整与归类——部门的划分与调整2.组织的层级化:指组织在纵向结构设计中需要确定的层级数目。

管理幅度原理:一个行政指挥系列中的各级正职管理者直接有效领导的下级人员数目界限。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直线下属的素质、劳动的复杂程度、内部沟通与交流的易难程度、管理者的管理层级、控制手段的先进性、管理者自身的素质等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幅度大层次少,幅度小层次多

层级化模型:矗立型、扁平型、等边型

第三节 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与目标

1.组织变革的原因分析

1)外部环境因素:

组织的外部环境由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科技环境、自然环境等组成。宏观环境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组织内部深层次的调整和变革,如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科技进步的影响,知识经

济的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对组织的固有运行机制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资源变化的影响,组织发展所依赖的环境资源对组织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竞争观念的改变,经济全球化将会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方式也将会多种多样,组织若想适应未来竞争的要求,就必须在竞争观念上顺势调整,争得主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等。

2)内部环境因素:

如企业目标、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权力机制系统、人际关系、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的调整等。

组织变革的征兆如下:

(1)组织机构臃肿、职能重复、人浮于事或组织机构明显漏缺、经营管理环节脱钩;

(2)经理对企业业务行政的统一指挥体系变动损伤,不能令行禁止;

(3)责、权、利冲突得不到协调,企业内耗加剧,职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低落;

(4)信息沟通不畅,决策形成过程过于缓慢或时常做出错误的决策,企业常错失良机;

(5)企业缺乏创新

(6)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敏感。

2.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

1)组织变革的类型

(1)战略性变革: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

(2)结构性变革:指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革。

(3)流程主导性变革:指组织紧密围绕其关键目标和核心能力,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造

(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指组织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等引导,使他们能够在观念、态度和行为方

面与组织达成一致。

2)组织变革的目标

(1)使组织更适应环境

(2)使管理者更适应环境

(3)使员工更适应环境

二.组织变革的内容与程序:

1.内容:人员变革、结构变革、技术与任务的变革

2.程序:

(1)通过组织诊断,发现变革征兆

(2)分析变革因素,制定改革方案

(3)选择正确方案,实施变革计划

(4)评价变革结果,及时进行反馈

三.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

1.组织变革的阻力

(1)个人阻力:利益上的影响;心理上的影响

(2)团体阻力: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人际关系调整的影响

2.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对策

(1)分析变革的阻力和推力的强弱

(2)创新组织文化

(3)创新策略方法和手段

四.组织变革的发展趋势:

1.分立化趋势

由于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市场变化越来越快,因而,企业一方面希望通过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实力;另一方面又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化整为零,提高企业的灵活性。

2.柔性化趋势

由于组织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市场变化越来越快,组织的战略目标也处在不断调整之中,因此对组织结构的要求是不能僵化,应保持高度的灵活性,能

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实现自动调整,避免由于过于钢性而导致组织结构的僵化。

3.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型

学习是指组织成员对环境、竞争者和组织本身的各种情况分析、探索和交流过程。与传统的学习意义不同,不仅是指知识、信息的获取,更重要的是指提高自身能力以对变化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应变。

学习型组织——就是组织中存在这种学习,并成为企业立身的一个基本原则的组织形式。它能认识环境、适应环境,进而能动地作用于环境。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1)人性是善良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成员之间的交流既是垂直指令式的,又是横向协商式的

(3)组织的战略是先导型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是系统的。

(4)领导方式一般是民主参与式的

组织分工强调扩大每个员工的工作使其灵活丰富,组织利用经济、非经济两类因素激励实现组织目标,保证成员目标的一致性。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1)以学习型组织文化统一员工的思想与灵魂;(2)以学习型组织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

(3)以学习型领导影响员工的学习意识与习惯;(4)以学习型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5)以学习型的人际关系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

本章小结:

1、组织可以从一般含义和管理含义两方面来理解,组织工作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确定组织内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过程。即设计一种组织结构,并使之运转的过程。

2、这一工作有以下特点: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组织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到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3、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有多种模式。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现代组织结构模式主要有事业部制、超事业部、矩阵制、多维立体制及新型的组织结构等。

4、组织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过程。无论是在新组建的企业中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或对原有企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是一致的,只是设计内容各有偏重。根据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有步骤地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组织的科学性。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划分组织层次和部门,并做好适当的分权和授权。

5、当组织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组织结构、职权层次、指挥和信息系统不再合适时,在组织运作中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思考题

1、组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组织设计应考虑哪些原则?举例说明为什么。

3、你所在或你所了解的公司是一种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在理论上有什么优点?该公司的组织是否体现了这些优点?

4、管理幅度是如何确定的?它与管理层次的关系是怎样的?

5、是什么影响了企业集权与分权的选择?上级应如何授权?

6、目前普遍采用的部门划分方法是什么?

实训题

深入一家工商企业了解其组织情况。要求:1、画出其组织系统图。2、简要分析其组织的合理及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或完善意见。

讨论题

1、如果你是一家按职能分工的公司总经理,有一位顾问向你建议以地域或产品来组织分工,你考虑这一建议时,将关心什么问题?

2、为什么多数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连锁店是按地区组织商品。然后按产品分组,组织内部的柜台和商品排列?请根据你自己的经验举出一些实例。

3、为什么多数小企业都采用按职能划分部门的方式?

4、为什么不适当的授权往往是造成管理失败的最重要的唯一原因?

管理学基础专形考任务三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1、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自身影响力 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 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1-9 型 3、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 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 4、()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 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 5、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消极强化 6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7 、(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书面沟通 8、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 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地位差异 9、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 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选择性知觉 10、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过程。反馈 11、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 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制 12、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 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实物标准 13、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 万元,今年初,企业为其制定了本年度的销售额指标为 1600 万,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 ()要求。可行性 14、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直接监督或巡查 15、()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运 营 二、多项选择题 16、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法定权力奖励权力. 处罚权力 17、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上下级关系职位权力任务结构 18、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它们是:()。行为能力意志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能力 19、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消极防范的措施积极进取的措施 20、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年老时有所依靠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 21 、在双因素理论中,()体现的是保健因素。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要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对职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 22 、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惩罚消极强化自然消退积极强化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页眉 管理学基础(专)形考任务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1题目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选择一项: a. 组织中的人 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b.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c.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d. 正确答案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题目)的重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选择一项: a. 组织 b. 计划 预测c. d. 预防 正确答案是:计划 3题目页脚 页眉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 选择一项:

a. 管理的实践性 b. 管理的复杂性 c. 管理的科学性 d. 管理的变动性 正确答案是:管理的实践性 4题目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选择一项: 领导者a. b. 精神领袖 c. 发言人 d. 组织联络者 正确答案是:精神领袖 5题目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选择一项:a. 概念技能 页脚 页眉 b. 管理技能 c. 人际技能 d. 技术技能 正确答案是:概念技能 6题目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选择一项:

a. 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强责任感b. 加强人的管理c. 科学技术d. 正确答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7题目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选择一项: a. 感情的逻辑 b. 科学的理念 c. 正规的程序 d. 效率的逻辑 页脚 页眉 正确答案是:效率的逻辑 8题目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选择一项: a. 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b. 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c. 先进的社会制度 d.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王绪军主编)形考全部答案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王绪军主编)形考全部答案 作业1 一、理论分析题 1、什么是霍桑实验:P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实验,由于这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霍桑实验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四点: 1、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没有直接关系; 2、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而不是工作条件; 3、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员工的需要金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需要是尊重、信任、安全感、和谐、归属感以及感情上的慰藉。 (1)职工是“社会人”。霍桑实验说明:职工还受到社会和心理影响,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霍桑实验说明:除正式团体外,企业中还存在非正式的小团体,小团体通过不成文的规范左右着小团体成员的感情倾向和行为。(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要同时具有——经济技能和人际关系的技能。要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学会了解人们的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学会通过同工人交谈来了解其感情的技巧,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4)存在着霍桑效应。对于新环境的好奇和兴趣,导致了较佳的成绩,至少在最初阶段如此。如何保持霍桑效应,也是管理学应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2、人际关系学说主要有哪些内容答: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1、员工是“社会人”。人际关系学说强调,金钱并非刺激员工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的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不足。同时,人际关系学说也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案例分析题 1、你同意哪个人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2、如果你是王平,如何是老张信服权变理论? 3、你怎么理解小乔关于科学管理理论的说法? 形考作业(一) 一、理论分析题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该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霍桑实验的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工厂照明试验;第二,继电器装配试验;第三,谈话研究;第四,观察试验。通过霍桑实验,梅奥等人得出了以下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管理学基础》单凤儒第六版 期末考试试卷

《管理学基础》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20分) 1、凡事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这体现了管理的() A、艺术性 B、社会属性 C、科学性 D、自然属性 2、亨利-法约尔的代表作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D、《企业再造工程》 3、企业计划职能的第一个步骤是() A、确立目标 B、拟订方案 C、分析环境 D、反馈计划 4、某公司准备上一个重大项目,将有关专家召集到一起开会讨论,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做出最终决策。这种决策方法是( ) A、函证法 B、决策树法 C、头脑风暴法 D、方案前提分析法 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技能更为重要。 A、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 C、行政技能 D、概念技能 6、我国大中型工商企业普遍采用的组织结构模式是() A、职能制 B、直线职能制 C、矩阵制 D、事业部制 7、在企业中基于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组织是() A、文化组织 B、社会组织 C、正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 8、通过开发具有特殊功能或鲜明特色的优质产品,与竞争对手产 品区别开来,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的是()策略

A、产品创新 B、产品差异化 C、专一化 D、成本领先 9、为适应市场的迅速变化,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倾向,企业必须在品种和产品上满足用户需求,指的是生产管理的()目标 A、质量 B、产量 C、柔性 D、时间 10、小李和小王是同事,小李因圆满完成工作定额,不仅领到了全额工资,还得到了月工资25%的奖励。小王则因未完成月工作定额任务,只领到了80%的月工资。这种工资制度即() A、绩效工资制 B、差别计件制 C、岗位工资制 D、技能工资制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1、企业按财产组织形式划分为() A、合作制企业 B、个体企业 C、合伙企业 D、公司制企业 E、私营企业 12、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概括出的竞争力量包括以下() A、技术 B、替代品 C、潜在进入者 D、供应商 E、顾客 13、现代预算的方法主要有() A、零基预算 B、投资预算 C、收支预算 D、程序性预算 E、弹性预算 14、企业营销组合策略包括以下() A、渠道 B、价格 C、定位 D、产品 E、促销 15、360度考核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A、主管领导评价的片面性 B、信息不对称 C、认知不到位 D、群众认可度高 E、受情感因素影响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6、西蒙提出的决策准则是“最优决策准则”。() 17、制定有效市场营销策略的前提是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与定位。()18、公平理论认为不公平感来源于薪酬的绝对数。()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三(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 选择一项: a. 自身影响力正确 b. 权力影响力 c. 文化影响力 d. 组织影响力 正确答案:自身影响力 题目2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选择一项: a. 5-5型 b. 1-9型正确 c. 1-1型 d. 9-1型 正确答案:1-9型 题目3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选择一项: a. 缓冲法 b. 糊涂法 c. 不为法 d. 转移法正确 正确答案:转移法 题目4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选择一项: a. 成就需要理论

c. 需要层次理论正确 d. 双因素理论 反馈 正确答案;需要层次理论 题目5 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选择一项: a. 正强化 b. 消极强化正确 c. 自然消退 d. 惩罚 正确答案:消极强化 题目6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选择一项: a. 将工作布置下去 b.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正确 c. 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d. 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正确答案: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题目7 (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选择一项: a. 非语言沟通 b. 口头沟通 c. 电子媒介沟通 d. 书面沟通正确 正确答案:书面沟通 题目8 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管理基础知识(第五章)

第五章计划 第一节计划的含义、性质与地位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在汉语中既是名词,又是动词,而作为职能意义上的计划,它却是一个动词。因此计划的含义就是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亦称计划工作。正如哈罗德?孔茨所说:“计划工作是一座桥梁,它把我们所处的这岸和我们要去的对岸连接起来,以克服这一天堑。” 在组织的管理中,要为组织做出一份完整的计划,必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做什么, 即给出符合组织目的和宗旨的组织不同层次的目标。 2.明确为什么做,具体给出实施计划的原因。为什么要实施这样的计划?计划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它是通过对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组织资源进行分析,明确机遇和挑战,弄清楚自身的适应性而提出的。 3.明确谁来实施计划。计划作为一个蓝图,它的美好不在于欣赏,而在于实现。计划的实施离不开人的行为,因此计划必须明确由哪些部门、哪些单位、哪些人来完成规定的各项任务和指标。 4.明确在什么地点实施计划。任何计划都离不开时空的约束,计划一方面必须要有实施的地点,另一方面也存在优选实施地点的问题,因此计划必须明确优选后的实施地点。如我国改革开放战略计划的实施,首先选择了具有良好条件的沿海城市进行,然后逐渐向内地扩展。同时,在组织活动和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个部门和人员、各个职能、各项任务、各类资源在空间上的衔接和分布的问题。 5.明确实施计划的时间表。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必须明确指出各项行动的时间要求,而这种时间安排必须和组织内外部状况相适应。如学校招生计划必须与全国学期、假期相适应,部队的训练计划必须考虑到季节天气时段,医院防疫计划必须与疫情发生周期相适应,服装企业的生产计划,必须和市场产品销售的淡旺季相适应,部队战术战役的实施在时间阶段上必须符合战略要求,并与之相衔接。 6.明确计划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即如何做。计划实施可以有多条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和方法。选择好实施计划的方法和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有效实施计划的保证。 二、计划的性质 组织的计划作为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具有首位性、普遍性、目的性、实践性、明确性、效率性等特性。 (一)首位性 在组织的管理中,计划是进行其他管理职能的基础或前提条件。计划在前,行动在后。组织的管理过程首先应当明确管理目标、筹划实现目标的方式和途径,而这些恰恰是计划工作的任务。因此,“计划在管理职能中处于首位”(西斯克)。 (二)普遍性 在一般组织中,实际的计划工作涉及到组织中的每一位管理者及员工。 (三)目的性 计划的目的性是非常明显的。任何组织或个人制定的各种计划,都是为了促使组织的总目标和一定时期的目标的实现。 (四)实践性 计划的实践性主要是指计划的可操作性,并且最终是为了实施。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目标适宜,是衡量一个计划好坏的重要标准。

管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 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1.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试验;3)谈话研究;4)观察试验。: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人的千米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4.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5.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

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6.案例教学:经验学派所谓的经验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7.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8.战略管理: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1.计划工作: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它是为实现组织目的或宗旨而提出的。 3.策略:拽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合理分配必需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4.政策:拽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5.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问题的方法、步骤。 6.规则: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7.规划:是综合性的计划,是这实现既定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资源以及其他要素的复合体。 8.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 9.专项计划:又称专题计划,是指这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拟订的计划. 1.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的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管理学基础形考1-4

管理学基础形考1-4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题目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计划 题目3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题目4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精神领袖 题目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概念技能 题目6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题目7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效率的逻辑 题目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题目10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特征。普遍性 题目11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题目12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的方案。最满意 题目13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是可取的方法。定量预测 题目14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权变性 题目15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5个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6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

决策制定角色,信息传递角色,人际关系角色 题目18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题目19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产业环境,宏观环境 题目20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题目21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超凡的权力,传统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 题目22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是其主要内容。改变心智模式,超越自我,建立共同愿景;系统思考 题目23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员工服饰;厂容厂貌 题目24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制定计划,执行计划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答案 任务一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选项中,(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属于管理的对象。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计划)的重要性。 3.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4.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精神领袖)的角色。 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选择一项: 6.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7.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9.计划工作的前提是(预测)。 10.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特征。 11.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选择一项: 12.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13.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 14.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15.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5个)以内。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 2.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决策制定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 3.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4.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产业环境宏观环境)。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6.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超凡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 7.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建立共同愿景改变心智模式)是其主要内容。 8.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厂容厂貌产品质量员工服饰产品设计)。 9.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制定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执行计划)。 10.根据应用广度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作业计划战略计划)。 11.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提高市场占有率高利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12.以下选项中,(成本期限收益风险)属于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标。 13.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14.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多重性变动性层次性 )。 15.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期限适中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 1.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对) 2.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错) 3.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对) 4.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错)

管理学基础——用滚动计划法制定五年计划

管理学基础 ——滚动计划法之五年计划

用滚动计划法制定一份五年计划 一、什么是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也称滑动计划)是一种动态编制计划的方法。它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的计划,然后将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近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计划并逐渐向前滚动延伸。 二、为什么要制定计划 1、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专家们一致认为先进学生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是先进学生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毫无章法,完全根据自己的心情来,每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使自己的自考学习之路变得异常艰辛。 2、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一个计划,没有一个具体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基本上是不会行动的,这样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拖垮我们的学习进度,让我们的学习变得遥遥无期。更何况,只有我们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将每天所要完成的事情一一例举出来,我们才不会再漫漫学习、工作道路上偏离轨道,浪费时间与精力。所以,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这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为我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做安排和毕业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三、制定计划的时间安排

2014年6月-----2019年6月 四、具体实施地点、实施方案 以学校为主,实习为辅 五、主要合作人员 主要靠自己,同时需要同学的监督,实习单位的教导以及未来同事的指导。 六、如何实施计划 采用滚动计划法进行设计并且实施 (一)滚动计划法的具体做法 1、将计划期分为若干执行期,近期计划容制定得详细、具体,是计划的具体实施部分,具有指令性;远期计划的容较粗略,是计划的准备实施部分,具有指导性。 2、计划执行一段时期后,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对以后各期的计划容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并向前延续一个新的计划期。(二)用滚动计划法设计方案如下:

国开电大2020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三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三答案 1、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 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1-9型)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3、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 4、(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消极强化) 6、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7、( 书面沟通)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8、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地位差异)。 9、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选择性知觉)原因造成的。 10、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 11、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制) 12、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实物标准)。 13、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初,企业为其制定了本年度的销售额指标为1600万,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可行性)要求。 14、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直接监督或巡查)。 15、(运营能力)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多选题 16、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处罚权力)。 17、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上下级关系职位权力任务结构)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18、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它们是:(行为能力意志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能力)。 19、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消极防范的措施积极进取的措施) 20、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年老时有所依靠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 21、在双因素理论中,(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要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对职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体现的是保健因素。 22、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惩罚消极强化自然消退积极强化) 23、通过沟通的含义可以看出沟通最关键的环节是(对信息的理解信息的传递) 24、按照沟通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

管理学基础问题解答第二篇计划与决策

管理学基础问题解答(第二篇计划与决策) ( 2004年10月11日) 第3章计划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 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等等。 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4.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5.如何评价目标管理制度?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其主要特征为:

(1)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李华伟 审核人:王宏兰 编撰日期:2008-9-1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在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中属于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其一,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管理知识,认识管理的作用,激发从事管理工作的兴趣;其二,通过方法的教授和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管理实践问题。最终使学生养成自觉地按照管理的原理、方法处理日常事务的习惯。 本课程的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管理方法的领会和应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能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准确地掌握历史上各种不同的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特点;系统地了解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各项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掌握计划、决策和控制等管理职能中常用的方法;系统了解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和对其的管理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管理系统 教学内容:管理与管理系统、理解管理者的分类及素质要求、了解管理对象的构成要素及其组织形态分类、掌握影响管理环境的因素、了解管理方法的分类,掌握管理机制的构成与作用机理。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管理的含义与实质,理解管理学的性质与特点。明确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内涵。清楚管理者的分类,能区分谁是管理者,理解管理者的素质培养,了解管理系统构成及其要素。清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管理机制含义,内容和一般的管理方法,掌握管理环境的分类。 重点掌握:管理的概念与内涵,管理的职能及其内容,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其内容。 一般掌握:管理者的分类,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体系。 难点:管理的概念与内涵的清晰、明确认识,管理系统的全面掌握和应用。第二章管理思想 教学内容:管理理论与思想的演进、现代管理原理、组织文化。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管理理论与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有代表性的重点理论;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原理与原则;掌握组织文化的功能与组织文化的建设。 重点掌握:掌握“人本管理”、“组织再造”、“学习型组织”等现代管理思想

《管理学基础》单凤儒第六版-期末考试试卷

《管理学基础》单凤儒第六版-期末考试试卷

————————————————————————————————作者:————————————————————————————————日期: 2

第 3 页 共 8 页 《管理学基础》 考试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成绩 满 分 20 15 5 32 28 100 得 分 【本套试卷共有五大题,计26小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20分) 1、凡事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这体现了管理的( ) A 、艺术性 B 、社会属性 C 、科学性 D 、自然属性 2、亨利-法约尔的代表作是( ) A 、《科学管理理论》 B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D 、《企业再造工程》 3、企业计划职能的第一个步骤是( ) A 、确立目标 B 、拟订方案 C 、分析环境 D 、反馈计划 4、某公司准备上一个重大项目,将有关专家召集到一起开会讨论,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做出最终决策。这种决策方法是( ) A 、函证法 B 、决策树法 C 、头脑风暴法 D 、方案前提分析法 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 )技能更为重要。 A 、人际技能 B 、技术技能 C 、行政技能 D 、概念技能 6、我国大中型工商企业普遍采用的组织结构模式是( ) A 、职能制 B 、直线职能制 C 、矩阵制 D 、事业部制 7、在企业中基于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组织是( ) A 、文化组织 B 、社会组织 C 、正式组织 D 、非正式组织 8、通过开发具有特殊功能或鲜明特色的优质产品,与竞争对手产 品区别开来,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的是( )策略 系: 专业(方 向): 年级:

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很有用的哦

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很有用的哦 篇一:第十三章控制的基础 第十八章控制的基础 一、什么是控制 1.管理中的控制的作用是什么?答:控制是对各项活动的监视,从而保证各项行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显著偏差的过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当承担控制的职责。确定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的准则就是看它在促进组织目标实现时做得如何,控制系统也是完善,管理者实现组织的目标就越是容易。控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监督目标是否按计划达到以及授权是否被滥用。 2.比较市场、官僚、小集团控制的不同。答: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设计控制系统:市场控制、官僚控制和小集团控制。①市场控制是一种强调使用外在市场机制,如价格竞争和相对市场份额,在系统中建立使用标准来达到控制的方法。适用于产品或服务非常明确或确定,及市场竞争激烈的公司。②官僚控制强调组织的权威,依靠管理规章、制度、过程及政策。③在小集团控制下,员工的行为靠共同的价值、规范、传统、仪式、信念及其他组织文化方面的东西来调节。适用于团队合作频繁且技术变化剧烈的公司。一般不单纯依靠一种来设计一个合适的控制系统,设计一个合适的控制系统的关键是帮助组织高效率且有效地达到它的目标。 二、控制为何重要

3.计划与控制是如何发生联系的?答:控制是重要的,因为它是管理职能环节中最后的一环。这是管理者知晓组织目标是否实现的唯一办法,及没有实现的原因。然而,控制作用的价值依赖于它与计划和授权活动的关系。①与计划: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控制活动提供了回到计划的关键联系。如果管理者不采取控制,他们就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否正对着目标和计划前进,也不知道未来该采取什么行动。②与授权:控制之所以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管理者需要向员工授权。如果形成一种有效的控制系统,这种不愿委派的事情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控制系统可以提供信息并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 三、控制过程 4.控制过程的三个步骤是什么?答:控制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步骤:①衡量实际绩效;②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③采取管理行动来纠正偏差或不足。我们的观点是标准必须在计划过程中产生,计划必须先于控制。 5.列出管理者获取实际工作表现信息的四种方法。答:四种信息常常被管理者用来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它们分别是:①个人的观察——走动管理()描述的是管理者达到工作现场,直接与员工交流,交换关于工作如何进展的信息。②统计报告;③口头汇报;④书面报告。这些信息分别尤其长处和缺点,但将它们结合起来之后,可以大大增加信息的来源并提高信息的可信程度。注:衡量什么是比如何衡量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衡量什么将

2018秋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三四参考答案

2018秋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三四参考答案

2018秋管理学基础(专)形考任务三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 a. 自身影响力正确 b. 权力影响力 c. 文化影响力 d. 组织影响力 正确答案:自身影响力 题目2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 5-5型 b. 1-9型正确 c. 1-1型

d. 9-1型 正确答案:1-9型 题目3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 缓冲法 b. 糊涂法 c. 不为法 d. 转移法正确 正确答案:转移法 题目4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 成就需要理论 b. 公平理论 c. 需要层次理论正确 d. 双因素理论 正确答案:需要层次理论 题目5 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a. 正强化 b. 消极强化正确 c. 自然消退 d. 惩罚 正确答案:消极强化 题目6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a. 将工作布置下去 b.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正确 c. 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d. 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正确答案: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题目7 (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 非语言沟通 b. 口头沟通 c. 电子媒介沟通 d. 书面沟通正确 正确答案:书面沟通 题目8

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管理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关于大纲的说明: 1、适用范围: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专升本考试。 2、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其中,应用”层次还可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子层次。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1)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3)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其中,“简单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二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是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3、本大纲的推荐使用教材:《管理理论与实务》陈琳、苏艳芳、刘成主编,科学社出版。 4、考试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管理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章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必要性及管理的概念 1、识记:①管理的概念;②管理的职能。 2、领会:①管理的必要性;②如何理解管理的概念。 3、应用:分析管理产生的必要性。 二、管理的本质与特征 1、识记:①管理的本质;②管理的特征。 2、领会:①管理是效率和效果的统一;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应用:分析管理效率和效果是如何统一的。 三、管理二重性原理 1、识记:管理二重性的含义 2、领会:掌握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3、应用:学习管理二重性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管理者概述 1、识记:管理者的概念及其分类

管理学基础学习计划

管理学基础学习计划 篇一:管理学基础自主学习计划 管理学基础自主学习时间安排表 专业: 11秋行政管理科目:管理学基础姓名:陆玉梅学号: 1180XX50638 篇二:管理学基础心得体会 管理学基础心得体会 时间如白马过隙,一眨眼,又是一个学期。而自己所选的这门管理学课程也点点滴滴、断断续续的过了一个学期,在这个绵热的夏日在这个课程即将结束的季节,静静敲打着,我对这门课程的感受。这学期学了管理学这门课,实际上,对自己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对于个人而言,从小就一直被期望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继承家里的事业,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才。 没有学习之前,一直认为管理就是小到生活规划,大到国家计划,方方面面都可以运用到管理学的知识,在学习中,多少有了一些自己对这门课程的了解。学习了这个管理学感觉到这门学科涉及到的面是非常广泛的,我认为对于有效的管理,它不是一死不变的一个固定模式,它讲究的就是从实际出发的道理吧,对于不同的事与物,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但是在各种的解决方法中都不会离开它那的管理理念,最终通过最有效、最节约,又或是最易实现

的办法来使效率或利益最大化。管理就是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即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认为管理学同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因此,学好管理学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和自理乃至今后步入纷繁的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理论影响着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管它从事着怎样的工作,不管所处的社会地位如何等等。日常生活中管理理论的例子有好多,如在我们的宿舍中,怎样去处理宿友 之间的误会,怎样去和同学们交往等等。 而学习之后,我清楚的认识到了管理的意义。管理学上所研究的管理是指发生在组织中的管理活动,是组织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成员施加的影响的行为。或者说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适应着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本着以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臵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它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为目的。 其实,说管理学是一门离我们生活很近的一门学科也是没有错的。管理活动贯穿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管理已经成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