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测试题A[1]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测试题A[1]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测试题A[1]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 期末考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

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只交回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S-32 Cl-35.5 Na-23 K-39 Cu-64 Fe-56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已知:CH 3CH 2CH 2CH 3(g)+6.5O 2(g)

4CO 2(g)+5H 2O(l);?H =-2878 kJ·mol -1

(CH 3)2CHCH 3(g)+6.5O 2(g)4CO 2(g)+5H 2O(l);?H =-2869 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2、已知298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 O 2(g)=CO(g) △H 1 = -110.5kJ·mol -1

C(s)+O 2 (g)=CO 2(g), △H 2= -393.5kJ/mol 则C(s)+CO 2(g)=2CO(g) 的△H 为( ) A .283. kJ·mol -1

B .172.5 kJ·mol

-1

C .-172.5 kJ·mol -1

D .-504 kJ·mol -1

3、准确量取25.0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 .50 mL 量筒 B .25 mL 量筒 C .50 mL 碱式滴定管 D .50 mL 酸式滴定管

4、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 —)=10-12mol/L ,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 ) A 、HCl B 、NaOH C 、NH 4Cl D 、H 2SO 4

5、酸碱完全中和时( ) A .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 .酸所提供的H +与碱提供的OH -的物质的量相等 C .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 .溶液一定呈中性

6、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 值一定小于7的是( ) A 、 PH = 3的硝酸跟PH = 11的氢氧化钾溶液 B 、 PH = 3的盐酸跟PH = 11的氨水

C 、 PH = 3的硫酸跟PH = 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 、 PH = 3的醋酸跟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

7、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解初期,石墨电极上有H 2产生

B .整个电解过程中,H +的浓度不断增大

C .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D .电解初期,总反应方程式为:Cu +H 2SO 4

CuSO 4+H 2↑

8、一定温度下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A(s)+

2B(g) C(g)+D(g)。当下

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 物质的量浓度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②③④

D .只有④ 9、如图所示a 、b 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a 极 附近溶液显红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是正极,Y 是负极

B .X 是负极,Y 是正极

C . C uSO 4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

D .CuSO 4溶液的pH 减小

H 2SO

10、在温度相同,压强分别为P

1和P 2的条件下,A(g)+2B(g)

nC(g)的反应体系中,C

的百分含量(c%)与时间t 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P 1>P 2,n <3

B .P 1<P 2,n >3

C .P 1>P 2,n >3

D .P 1<P 2,n <3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 .0.2mol/L 的盐酸,稀释至2倍后pH=1

D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B .升高温度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加 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 .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则该反应的 △H>0,△S>0

D .H 3PO 4的电离常数:K al >>K a2>>K a3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用铁作阳极,Cl -发生氧化反应

B .电解法精炼铜时,纯铜作阴极,Cu 2+发生还原反应

C .电镀铜时,金属铜作阳极,电镀液可用硫酸铜溶液

D .铜锌原电池中,锌作负极,电子从锌极流向铜极

1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B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 .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D .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 ,测得其pH<5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0.1 mol/LCH 3COONa 溶液中:c(Na +)>c(CH 3COO -)>c(H +)>c(OH -)

B.Na 2CO 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 和K w 均减小

C.pH=5的CH 3COOH 溶液和PH=5的NH 4Cl 溶液中,c(H +)不相等

D.在Na 2S 溶液中加入AgCl 固体,溶液中c(S 2-)下降

16、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 △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 B

C 的分含量 C 时间

答题卷

第Ⅱ卷(52分)

17、(10分)某同学用0.10 mol/L 的HCl 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其实验操作如下: A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HCl 溶液注入锥形瓶,同时滴加2-3滴酚酞试液; B .用0.10 mol/L 的HCl 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 .把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

D .取下碱式滴定管,用待测NaOH 溶液润洗后,将待测NaOH 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距

离刻度“O”以上2—3cm 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 E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 .另取锥形瓶,再重复以上操作1—2 次;

G .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下边,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加入l

滴碱液后溶液颜色突变并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为止,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的刻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 →C→ →B→ → → __。 (2)G 步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_。 (3)D 步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 ,尖嘴部分应 。 (4) 滴定终点读数时,如果仰视液面,读出的数值 ,若滴定前平视读数则由此计算得到的NaOH 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8、(18分)氮化硅(Si 3N 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3SiO 2(s )+6C(s)+ 2N 2(g) Si 3N 4(s)+ 6CO(g)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其还原产物是 ;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3)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 0(填“>”、“<”或“=”);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已知CO 生成速率为v(CO)=18mol·L -1·min -1,则N 2消 耗速率为v(N 2)=

(4)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 2、CO

……………………………………

密………………………………

封…………………………

线……………………………………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的量),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图中t4时引

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5)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729,则在同温度下1L密闭容器中,足量的SiO2和C与2mol N2充分反应,则N2的转化率是(提示:272 = 729)

19、(11分)在常温下,下列五种溶液: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 CH3COONH4

③0.1mol/L NH4HSO4④0.1mol/L NH3·H2O和0.1mol/L NH4Cl混合液

⑤0.1mol/L NH3·H2O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在上述五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c(NH4+)最小的是﹝填序号﹞(3)比较溶液②、③中c(NH4+)的大小关系是②③﹝填“>”、“<”或“=”)(4)在溶液④中,离子的浓度为0.1mol/L;NH3·H2O和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2 mol/L

(5)常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则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________(填“>”、“<”或“=”)NH4+的水解程度,CH3COO-与NH4+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H3COO-)

c(NH4+)(填“>”、“<”或“=”)

20、(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A B

(1)实验1中电流由极流向极(填“A”或“B”)

(2)实验4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表明负极是电极(填“镁”或“铝”)(3)实验3 表明A.铜在潮湿空气中不会被腐蚀B.铜的腐蚀是自发进行的

(4)分析上表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相对活泼的金属一定做负极

B.失去电子的电极是负极

C.烧杯中的液体,必须是电解质溶液

D.浸入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电极,是活泼性不同的二种金属(或其中一种非金属)

21、计算(5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

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 A(g)+B(g) x C(g)+2 D(g),2min末反应达

到平衡状态,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由此推断:

(1)x值等于__________

(2)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_

(3)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4)生成D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

(5)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

大”或“减小”或“不变”)

连南民族高级中学10—11学年《化学反应原理》期末复习试卷答案

(1) E → C → D → B → A →G → F (顺序填错一个就不得分)

(2)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3)“0”刻度或“0”刻度以下;充满溶液(4)偏大;偏小

18、(每空2分,共18分)(1)氮气氮化硅(化学式同样给分)(2)K=[c(CO)]6/[c(N2)]2(3)< 减小 6 mol??L-1.min-1 (4)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t3~t4(5)50% 19、24.(11分)(1)酸(1分)NH4+ + H2O NH3·H2O + H+(3分)

(2)③;⑤(各1分,共2分)(3)< (1分)

(4)Cl-;NH4+ (各1分,共2分)(5) = ;= (各1分,共2分)

20、(1)B;A(各1分,共2分)(2)铝(2分)(3)B (2分)(4)A

连南民族高级中学10—11学年《化学反应原理》期末复习试卷答案

(1) E → C → D → B → A →G → F (顺序填错一个就不得分)

(2)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3)“0”刻度或“0”刻度以下;充满溶液(4)偏大;偏小

18、(每空2分,共18分)(1)氮气氮化硅(化学式同样给分)(2)K=[c(CO)]6/[c(N2)]2(3)< 减小 6 mol??L-1.min-1 (4)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t3~t4(5)50% 19、24.(11分)(1)酸(1分)NH4+ + H2O NH3·H2O + H+(3分)

(2)③;⑤(各1分,共2分)(3)< (1分)

(4)Cl-;NH4+ (各1分,共2分)(5) = ;= (各1分,共2分)

20、(1)B;A(各1分,共2分)(2)铝(2分)(3)B (2分)(4)A

连南民族高级中学10—11学年《化学反应原理》期末复习试卷答案

(1) E → C → D → B → A →G → F (顺序填错一个就不得分)

(2)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3)“0”刻度或“0”刻度以下;充满溶液(4)偏大;偏小

18、(每空2分,共18分)(1)氮气氮化硅(化学式同样给分)(2)K=[c(CO)]6/[c(N2)]2(3)< 减小 6 mol??L-1.min-1 (4)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t3~t4(5)50% 19、24.(11分)(1)酸(1分)NH4+ + H2O NH3·H2O + H+(3分)

(2)③;⑤(各1分,共2分)(3)< (1分)

(4)Cl-;NH4+ (各1分,共2分)(5) = ;= (各1分,共2分)

20、(1)B;A(各1分,共2分)(2)铝(2分)(3)B (2分)(4)A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阶段质量检测(一) (A 卷 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在0°~360°的范围内,与-510°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330° B .210° C .150° D .30° 答案:B 2.若-π 2<α<0,则点P (tan α,cos α)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B 3.已知角α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过点P (sin 120°,cos 120°),则α可以是( ) A .60° B .330° C .150° D .120° 答案:B 4.若sin 2θ+2cos θ=-2,则cos θ=( ) A .1 B.12 C .-12 D .-1 答案:D 5.函数f (x )=tan ????x +π 4的单调增区间为( ) A.? ???k π-π2,k π+π 2,k ∈Z B .(k π,(k +1)π),k ∈Z C.? ???k π-3π4,k π+π 4,k ∈Z D.????k π-π4,k π+3π 4,k ∈Z 答案:C 6.已知sin ????π4+α=3 2,则sin ????3π4-α的值为( ) A.1 2 B .-1 2

C. 32 D .- 32 答案:C 7.函数y =cos 2x +sin x ????-π6≤x ≤π 6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 A.3 2 B .2 C .0 D.3 4 答案:A 8.如图是函数y =A sin(ωx +φ)(x ∈R)在区间????-π6,5π 6上的图象,为了得到这个函数的图象,只要将y =sin x (x ∈R)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 A .向左平移π 3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 来的1 2 倍,纵 坐标不变 B .向左平移π 3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C .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 2倍,纵坐标不变 D .向左平移π 6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答案:A 9.已知函数y =A sin(ωx +φ)(A >0,ω>0,|φ|<π)的一段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y =2sin ? ???2x -π4 B .y =2sin ????2x -π4或y =2sin ????2x +3π4 C .y =2sin ????2x +3π4 D .y =2sin ????2x -3π4 答案:C 10.函数f (x )=A sin ωx (ω>0),对任意x 有f ????x -12=f ????x +12,且f ????-14=-a ,那么f ????9 4等于( ) A .a B .2a C .3a D .4a 答案: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已知sin(π-α)=-2 3,且α∈????-π2,0,则tan(2π-α)=________. 解析:sin(π-α)=sin α=-2 3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A卷)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 未来氢气将作为新能源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 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⑤ 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 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 B.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 C.2H2(g)+O2(g) == 2H2O(g) △H=―571.6 kJ/mol D.H2(g)+1/2O2(g) == H2O(1) △H=―285.8kJ/mol 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7.已知25℃、101kPa条件下: 4Al (s) + 3O2 (g) == 2Al2O3 (s) △H = -2834.9 kJ·mol-1 4Al (s) +2O3 (g) ==2Al2O3 (s) △H = -3119.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二章测试题考试

第一、二章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B.Q1>Q3>Q2C.Q3>Q2>Q1D.Q2>Q1>Q3 2.已知H2(g)+Cl2(g)=2HCl(g) △H= ―184.6kJ·mol-1,则反应HCl(g)= 1/2H2(g)+1/2Cl2(g)的△H为( ) A.+184.6kJ·mol-1B.―92.3kJ·mol-1 C.+92.3kJ D.+92.3kJ·mol-1 3.已知:H2(g)+F2(g)===2HF(g) △H= -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4.已知:(1)Zn(s)+1/2O2(g) = ZnO(s) △H =-348.3 kJ/mol (2)2Ag(s)+1/2O2(g) = Ag2O(s) △H =-31.0 kJ/mol则Zn(s)+Ag2O(s) = ZnO(s)+2Ag(s)的 △H等于() A.-317.3 kJ/mol B.-379.3 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高一数学必修4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4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ab318514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单元 命题人: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9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00°化为弧度是 ( ) A.34π- B.35π- C .32π- D .65π - 2.为得到函数)32sin(π-=x y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6 2sin(π +=x y 的图像( ) A .向左平移4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4π 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2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2π 个单位长度 3.函数sin(2)3 y x π =+图像的对称轴方程可能是( ) A .6 x π =- B .12 x π =- C .6 x π = D .12 x π = 4.若实数x 满足㏒x 2=2+sin θ,则 =-++101x x ( ) A. 2x-9 B. 9-2x C.11 D. 9 5.点A(x,y)是300°角终边上异于原点的一点,则x y 值为( ) A.3 B. - 3 C. 33 D. -3 3 6. 函数)3 2sin(π -=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 +-125,12ππππk k Z k ∈ B .?? ???? +-1252,122ππππk k Z k ∈ C .?????? +-65,6ππππk k Z k ∈ D .?? ???? +-652,62ππππk k Z k ∈ 7.sin(- 310π)的值等于( ) A .21 B .-2 1 C .23 D .-23

高一数学必修4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BCCAB BDBDD BD (-2,-1) -6 -3 [-1,3] 根号21 18解:(1)3 3 6tan )64tan()623tan(= =+-=- ππππ ……(4分) (2)原式=??+??=?+?30sin 45cos 30cos 45sin )3045sin( = 4 2 621222322+= ?+? ……(8分) 19 解:由已知有:3· 2)cos(1B A +-+2 ) cos(1B A -+=2 ……(3 分) ∴-3cos(A +B)+cos(A -B)=0, ∴-3(cosAcosB -sinAsinB)+(cosAcosB +sinAsinB)=0, ………(6分) ∴cosAcosB =2sinAsinB, ∴tan AtanB= 2 1 …………(8分) 20解:设),(y x =,由题意得:?? ?=--=-???????==?)1,3()2,1(),(0 )2.1(),(0λλy x y x OB OC ……(3分) )7,14(7142312=????==??? ? ??=-=+=?y x y x y x λ λ ……(6分) )6,11(=-=OA OC OD ……(8分) 21解:(Ⅰ))c o s 2 3 si n 21 (2x x y +==)3sin cos 3cos (sin 2ππx x +=) 3sin(2π+x ……(2分) 函数)(x f 的周期为T =π2,振幅为2。 ……(.4分) (Ⅱ)列表:

……(6分) 图象如上(作图不规范者扣1分)。 ……(8分) (Ⅲ)由)(2 323 2 2Z k k x k ∈+ ≤+ ≤+ π ππ π π解得: )(6 7262Z k k x k ∈+ ≤≤+ π ππ π 所以函数的递减区间为)(],6 72,62[Z k k k ∈+ +π πππ ……(10分) 22解:(Ⅰ)因为A (1,1),B (2,1) 所以=(1,1),=(2,1)……(2分) cos ∠AOB 10 10 310 121 411)1,2()1,1(= += +?+?= . ……(4分) (Ⅱ)因为C (3,1),D (3,0),所以tan ∠BOD = 21,tan ∠COD =3 1 ……(6分) 所以 tan(∠BOD +∠COD)=COD BOD COD BOD ∠∠-∠+∠tan tan 1tan tan 13 12113121=?-+ = ……(8分) 又因为∠BOD 和∠COD 均为锐角,故∠BOD +∠COD =45° ……(10分) 考查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向量夹角求法,两角和的正切,。中等题。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4-4测试题带答案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4-4经典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5*12=60) 1.直线34x t y t =-?? =+? ,(t 为参数)上与点(3,4)P 的点的坐标是( ) A .)3,4( B .)5,4(-或)1,0( C .)5,2( D .)3,4(或)5,2( 2.圆)sin (cos 2θθρ+=的圆心坐标是 A .??? ??4, 1π B .??? ??4,21π C .??? ? ?4,2π D .??? ??4,2π 3.4 π θ= )0(≤ρ表示的图形是( ) A .一条射线 B .一条直线 C .一条线段 D .圆 4.已知直线t t y t x (12???+=+=为参数)与曲线C :03cos 42=+-θρρ交于B A ,两点,则=AB ( ) A .1 B .2 1 C .22 D .2 5.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12()23x t t y t =+??=-?为参数,则直线的斜率为( ) . A . 23 B .23- C .32 D .3 2 - 6.已知过曲线()?? ?≤≤==πθθθ θ0sin 4cos 3,y x 为参数上一点P ,原点为O ,直线PO 的倾斜角为4π ,则P 点坐标是( ) A 、(3,4) B 、 ??? ? ??22223, C 、 (-3,-4) D 、??? ??512512, 7.曲线θθθ (sin 2cos 1? ? ?+=+-=y x 为参数)的对称中心( ) A 、在直线y=2x 上 B 、在直线y=-2x 上 C 、在直线y=x-1上 D 、在直线y=x+1上 8.直线的参数方程为0 sin 501 cos50 x t y t ?=-??=-?? (t 为参数),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040 B .050 C .0140 D .0130 9.曲线的极坐标方程4sin ρθ=化为直角坐标为( ) A.4)2(22=++y x B.4)2(2 2=-+y x C.4)2(22=+-y x D.4)2(2 2=++y x 10.曲线的参数方程为???-=+=1 2 32 2t y t x (t 是参数),则曲线是( ) A 、线段 B 、直线 C 、圆 D 、射线 11.在极坐标系中,定点π1,2A ?? ??? ,动点B 在直线cos sin 0ρθρθ+=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动点B 的极坐标是 A .π)4 B .3π)4 C .π)4 D .3π )4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a y θ θ =+?? =?(θ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sin()42 πρθ-=.若直线l 与圆C 相 切,则实数a 的取值个数为( ) A .0 B.1 C.2 D.3 二、填空题(5*4=20) 13.(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极坐标系下,直线2)4 cos(=- π θρ与圆2=ρ的公共点个数是 ________; 14.在极坐标系中,点(2,)2 A π 关于直线:cos 1l ρθ=的对称点的一个极坐标为_____. 15.已知圆M :x 2 +y 2 -2x-4y+1=0,则圆心M 到直线43, 31,x t y t =+?? =+? (t 为参数)的距离为 .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人教A版)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人教A 版) 第一章 三角函数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 1. 已知cos α=1 2 ,α∈(370°,520°),则α等于 ( ) A .390° B .420° C .450° D .480° 2. 若sin x ·tan x <0,则角x 的终边位于 (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二、三象限 C .第二、四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3. 函数y =tan x 2 是 ( ) A .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B .周期为π 2的奇函数 C .周期为π的偶函数 D .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4. 已知函数y =2sin(ωx +φ)(ω>0)在区间[0,2π]的图象如图,那么ω 等于 ( ) A .1 B .2 C.12 D.13 5. 函数f (x )=cos(3x +φ)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则φ等于 ( ) A .-π2 B .2k π-π 2(k ∈Z ) C .k π(k ∈Z ) D .k π+π 2(k ∈Z ) 6. 若sin θ+cos θsin θ-cos θ =2,则sin θcos θ的值是 ( ) A .-310 B.3 10 C .±310 D.34 7. 将函数y =sin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行移动π 10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 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 A .y =sin ????2x -π 10 B .y =sin ????2x -π 5 C .y =sin ??? ?12x -π 10 D .y =sin ??? ?12x -π20 8.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cos ????x 2+3π2(x ∈[0,2π])的图象和直线y =1 2 的交点个

高中数学必修4模块测试(期末复习)

高中数学必修4综合测试题1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能与?20sin 的值相等的是( ). A .?20cos B .)20sin(?- C .?70sin D .?160sin 2.如图所示,D 是△ABC 的边AB 上的中点,则向量=CD ( ). A .21+ - B .21 -- C .BA BC 21- D .BA BC 2 1 + 3.半径为10 cm ,面积为100cm 2 的扇形中,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 A .2弧度 B .?2 C .π2弧度 D .10弧度 4.已知,2||=a ,5||=b 3-=?b a ,则a b +等于( ). 5.为了得到函数R x x y ∈+=),3 2cos(π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x y 2cos =的图象( ). A .向左平行移动 3π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行移动6π 个单位长度 C .向右平行移动3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行移动6 π 个单位长度 6.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3,AB =5,则22||||+的值是( ). A .16 B .34 C .68 D .32 7. 已知1tan 2α= ,则 cos sin cos sin αα αα +=-( ). A .2 B .2- C .3 D .3- 8.如图所示:某地一天从6~14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 b x A x f ++=)sin()(?ω,]14,6[∈x ,则这段曲线的解析式为( ) 。

A .12)438sin( 12)(++ =π π x x f B .12)438sin(6)(++=π πx x f C .12)4381sin(6)(++=π x x f D .12)4 381sin(12)(++=π x x f 9.函数)(x f 是周期为π的偶函数,且当)2 , 0[π ∈x 时,1tan 3)(-=x x f ,则)3 8( π f 的值是( ) A .4- B .2- C .0 D .2 10.给出下面的三个命题: ①函数|32sin |??? ? ? +=πx y 的最小正周期是2π ②函数??? ? ? -=23sin πx y 在区间??????23,ππ上单调递增 ③45π=x 是函数??? ? ?+=652sin πx y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 ) A .0 B .1 C .2 D .3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1. 比较大小: 050cos 044sin ; 5 tan π 5 2tan π; 0508cos 0 144cos . 12.非零向量||||||,+==满足,则,的夹角为 . 13.若三点P (1,1),A (2,-4),B (x,-9)共线,则x= . 14.已知:,5 3 )cos(,51)cos(=-= +βαβα则=?βαtan tan . 15.已知sin cos 3 αα-=,则cos(2)2πα-= . 16.函数2 3sin cos sin 3)(2 --=x x x x f 在]0,2[π-上的值域是 .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含详细答案)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含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2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二)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 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2.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分子的能量明显增加 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已知H2(g)+Cl2(g)= 2HCl(g)⊿H= —184.6 kJ/mol ,则反应HCl(g)=1/2 H2(g)+1/2Cl2(g)的⊿H为 A.+184.6 kJ/mol B.—92.3 kJ/mol C.—369.2 kJ/mol D.+92.3 kJ/mol 4.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L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 ·min) B.1 mol/(L ·min) C.2 mol/(L ·min) D.3 mol/(L ·min) 5.如图,横坐标表示加水量,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图是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中和CH3COOH的多B.中和HCl的多 C.相同D.无法比较 7.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8.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3 / 8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 Ⅰ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 试纸显示醋酸的pH 为2~3 3.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 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 B .0.9mol ·L -1·min -1 C .0.2 mol ·L -1·min -1 D .0.05mol ·L -1·min -1 4. 下列离子分别加入纯水中,能使水中c(H+)增大的是 ( ) A .ClO -- B .Fe 3+ C .S 2-- D .NO 3-- 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22 ()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1); ?H=-57.3kJ/mol C.C 8H 18(1)+ 252 O 2 (g)=8CO 2 (g)+ 9H 2O;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8.用pH 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 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 l 和V 2,则V l 和V 2的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测试题

必修四第一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 B .第三象限的角必大于第二象限的角 C .-831°是第二象限角 D .-95°20′,984°40′,264°40′是终边相同的角 2.若点(a,9)在函数y =3x 的图象上,则tan a π6的值为( ) A .0 B.33 C .1 D. 3 3.若|cos θ|=cos θ,|tan θ|=-tan θ,则θ2的终边在( ) A .第一、三象限 B .第二、四象限 C .第一、三象限或x 轴上 D .第二、四象限或x 轴上 4.如果函数f (x )=sin(πx +θ)(0<θ<2π)的最小正周期是T ,且当 x =2时取得最大值,那么( ) A .T =2,θ=π2 B .T =1,θ=π C .T =2,θ=π D .T =1,θ=π2 5.若sin ? ?? ??π2-x =-32,且π

7.将函数y =sin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φ(0≤φ<2π)个单位长度后,得 到y =sin ? ?? ??x -π6的图象,则φ=( ) A.π6 B.5π6 C.7π6 D.11π6 8.若tan θ=2,则2sin θ-cos θsin θ+2cos θ 的值为( ) A .0 B .1 C.34 D.54 9.函数f (x )=tan x 1+cos x 的奇偶性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10.函数f (x )=x -cos x 在(0,+∞)内( ) A .没有零点 B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C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D .有无穷多个零点 cos A )=m ,lg 11-cos A =n ,则lgsin A B .m -n D.12(m -n ) C , ②函数f (x )在区间? ?? ??-π12,5π12内是增函数; ③由y =3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图象C ,其 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数学必修4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必修4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象限角必是锐角 B .终边相同的角相等 C .相等的角终边必相同 D .不相等的角其终边必不相同 2.将分针拨慢5分钟,则分钟转过的弧度数是 ( ) A . 3 π B .- 3πC .6πD .-6 π 3.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m m P 34, -,()0≠m ,则ααcos sin 2+的值是( ) A .1或-1 B . 52或52- C .1或52- D .-1或5 2 4、若点(sin cos ,tan )P ααα-在第一象限,则在[0,2)πα的取值围是( ) A.35( , )(, )244 ππ π π B.5(,)(,)424ππππ C.353(,)(,)2442ππππ D.33(,)(,)244ππππ 5. 若|2|=a ,2||=b 且(b a -)⊥a ,则a 与b 的夹角是( ) (A ) 6π(B )4π(C )3π (D )π12 5 6.已知函数B x A y ++=)sin(??的一部分图象如右图所示,如果 2 ||,0,0π ??< >>A ,则( ) A.4 =A B.1=? C.6 π ?= D.4=B 7. 设集合{}x y y x A 2sin 2|)(==,,集合{}x y y x B ==|)(,,则( ) A .B A 中有3个元素 B .B A 中有1个元素 C .B A 中有2个元素 D .B A R = 8.已知== -∈x x x 2tan ,5 4 cos ),0,2 (则π ( ) A .24 7 B .24 7- C .7 24 D .7 24- 9. 同时具有以下性质:“①最小正周期是π;②图象关于直线x =3π对称;③在[-6π,3 π ]上是增函数”的一个函数是 ( )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依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定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不同 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 A. CH4 ( g ) + (3/2)O2 ( g ) = 2H2O ( l ) + CO ( g ) △H1 B. S ( s ) + (3/2)O2 ( g ) = SO3 ( s ) △H2 C. C6H12O6 ( s ) + 6O2 ( g ) = 6CO2 (g) + 6H2O ( l ) △H3 D. 2CO ( g ) + O2 ( g ) = 2CO2 ( g ) △H4 4.已知:H2(g)+F2(g) =2HF(g) △H=-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D.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数学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3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 △H= +116.2kJ/mol(反应热) 6.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P4(白磷,s)+5O2(g)====2P2O5(s) △H=-a kJ/mol 4P(红磷,s)+5O2(g)====2P2O5(s) △H=-b kJ/mol 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 A.a<b B.a>bC.a=bD.无法确定 测定中和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 蒸馏石油 配制溶液中转移 溶液 A B C D 8. 已知H2(g)+Br2(g)= 2HBr(g)△H=—72 kJ/mol ,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Br2(g)HBr(g)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9 则表中a为 A.404 B.260 C.230 D.200 9.已知:2H2(g)+ O2(g)=2H2O(l) ΔH=-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ΔH=-890KJ· 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1∶4 D.2∶3 10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 1/2O2(g) 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11. 已知298K时,合成氨反应:N2 (g ) + 3H2 ( g )2NH3 ( g ) △H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A. 一定大于92.0 kJ B. 一定小于92.0 kJ C 一定等于92.0 kJ D. 不能确定 1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 = CO2(g)+3H2(g) ?H =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 = CO2(g)+2H2(g) ?H =-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小于-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 = CO2(g)+2H2(g)的△H﹤-192.9 kJ·mol- 13 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 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 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44.2kJ·mol-1B.+44.2kJ·mlo-1 C.—330kJ·mol-1D.+330kJ·mlo-1 14.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 H2(g)+Cl2(g)= 2HCl(g)△H22H2O(g)+Cl2(g)= 4HCl(g)+O2(g)△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3 =△H1+2△H2 B. △H3 =△H1+△H2 C. △H3 =△H1—2△H2 D. △H3 =△H1—△H2 15.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Q1 ;2H2(g)+O2(g) ==2H2O(g) ΔH=-Q2; H2O(g)==H2O(l) ΔH=-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4Q1+0.5Q2 B. 4Q1+Q2+10Q3 C. 4Q1+2Q2 D. 4Q1+0.5Q2+9Q3

(最新整理)化学选修四测试题

(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 4.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中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 C.干冰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y x 1 1 2 3 O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 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A B . C D 2.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 的是 A . B . C . D . 3.已知 , ,则 A B C D . 4.函数 是周期为的偶函数,且当 A B C . D .2 5 A B 个单位 C 个单位 D .向右平 移 6 .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A .5 B .7 C .3 D .9 7 .函数 可取的一组值为 A B C D 8 .已知函数 的值可能是 A B C D . 9 ,则 这个多边形为 A .正六边形 B .梯形 C .矩形 D .正五边 形 10 .函数有3个零点,则 的值为 A .0 B .4 C .2 D .0,或2 11 .对于函数的一组值计 ,所得的结果可能是 A .0与1 B .1 C .101 D .与 12.给出下列3个命题:

①函数; ②函数 ③ A.0 B.1 C.2 D.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角的终边过点,且,则的值为▲. 14.设,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的取值范围是▲. 15.已知,则▲. 16.函数个单位,所的函数为偶函数; 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扇形的周长为4,那么当扇形的半径为何值时,它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以及相应的圆心角.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时,取得最小值 (Ⅰ)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函数的解析式.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若,为第四象限角,求 20.(本小题满分12分)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Ⅰ) (Ⅱ).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求的 (Ⅰ)定义域; (Ⅱ)单调递增区间; (Ⅲ)值域. 22.(本小题满分12分)

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必是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的角 B.角α的终边在x 轴上时,角α的正弦线、正切线分别变成一个点 C.终边相同的角必相等 D.终边在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 思路解析:由正弦线、正切线的定义可知B 正确,A 中漏了直角的情况,直角终边在y 轴上,不属于第一象限也不属于第二象限. 答案:B 2.若α、β的终边关于y 对称,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sinα=sinβ B.cosα=cosβ C.tanα=tanβ D.cotα=cotβ 思路解析:因为α、β的终边关于y 对称,所以β=2kπ+π-α,k ∈Z ,sinβ=sin(2kπ+π-α)=sinα.或者通过定义sinα=r y ,也可判断. 答案:A 3.函数y=2sin2xcos2x 是( ) A.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B.周期为2π 的偶函数 C.周期为4π的奇函数 D.周期为4 π 的偶函数 思路解析:y= 22sin4x,T=42π=2π,又f (-x )=22sin (-4x )=-2 2 sin4x=-f (x ),它是奇 函数. 答案:A 4.已知向量a =(3,2),b =(x,4),且a ∥b ,则x 的值为( ) A.6 B.-6 C.38- D.3 8 思路解析:因为a ∥b ,所以3×4-2x=0,解得x=6. 答案:A 5.下面给出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对于实数m 和向量a 、b ,恒有m(a-b)=ma-mb ;②对于实数m 、n 和向量a ,恒有(m-n)a=ma-na ;③若ma=mb(m ∈R),则a=b ;④若ma=na(a≠0),则m=n. A.1 B.2 C.3 D.4 思路解析:正确的命题有①②④,③当且仅当m≠0时成立. 答案:C 6.已知|a|=1,|b|=2,a 与b 的夹角为60°,c=2a+3b,d=k a -b (k ∈R ),且c ⊥d ,那么k 的值为( ) A.-6 B.6 C.5 14- D.514 思路解析:a·b=1×2×cos60°=1.∵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