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学案(含答案)

2.2.4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学案(含答案)
2.2.4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学案(含答案)

2.2.4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及原核细胞和

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学案(含答案)

第第44课时课时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的主要区别

一.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1生物膜的概念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质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膜结构,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基本相似,它们都称为生物膜。

2分泌蛋白的运输和释放过程下图是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图并思考下列问题1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2运输途径核糖体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囊泡高尔基体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小泡细胞质膜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3提供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

3细胞器膜的功能1酶附着位点功能为各种生化反应的进行创造条件。

2使细胞内部区域化功能保证细胞内的多种化学反应能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

1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膜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质膜和线粒体2细胞内的酶必须附着在膜上,才能发挥催化作用3细胞内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包括嵴.基粒等4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是它们在功能上能够相互协调的基础答案1234归纳总结

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细胞结构和膜结构1相关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相关细胞结构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质膜。

3相关膜结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质膜。

下图中及a.b.c.d.e.f代表细胞结构。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

乳腺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将3H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注射到该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

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膜.细胞质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

甲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填序号,放射性依次出现的结构

用序号和“”表示。

2依据图乙中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分析,b是内质网填细胞结构名称,而图丙中f是高尔基体填细胞结构名称。

图丙中f的变化能说明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

程前后,膜面积基本不变。

3请在图丁中绘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后细胞中这三种生物膜的膜面积变化。

提示如图所示4在某植物细胞内可以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而互不干扰,这种现象反映了生物膜的功能是使多种化学反应被限制在一定空间而互不干扰,从而保证了细胞内化学反应能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常见原核细胞的结构1蓝细菌旧称蓝藻组成为拟核,为核糖体生活方式因其细胞内含有光合色素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2细菌组成为鞭毛;为细胞质;为细胞壁;为细胞质膜生活方式绝大多数营腐生或寄生生活,为异养生物3常见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归类草履虫酵母菌大肠杆菌T2噬菌体柳龟蓝细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1真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3植物细胞.真菌与细菌都有细胞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4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有叶绿体存在答案1234易错警示1凡“菌”字前面有“杆”“球”“螺旋”“弧”等字的都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包括食用菌.酵母菌.霉菌等。

2植物细胞.真菌与细菌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不一样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组成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的细胞壁组成成分主要是肽聚糖,真菌的细胞壁常含有几丁质。

3蓝细菌细胞内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其细胞内无叶绿体。

蓝细菌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上分析,组成蓝细菌和酵母菌的细胞分别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结构特点是具有细胞核。

2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色素,所以它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3蓝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的细胞器是2或核糖体。

4请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乳酸菌.幽门螺杆菌.酵母菌.细菌这些概念间的从属关系。

提示如图所示归纳总结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本质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不同点大小较小较大细胞壁有支原体除外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细胞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细胞核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有核膜,核内有染色体生物类群放线菌.蓝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菌.动物.植物统一性都有细胞质膜.细胞质.核糖体,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1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细胞质膜.核膜和细胞器膜都称为生物膜。

3通过囊泡相互转化的生物膜有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质膜。

4各种细胞器所具有的广阔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不同的细胞器使多种化学反应被限制在一定空间内而互不干扰,从而保证了细胞内的多种化学反应能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

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6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B不同生物膜的蛋白质功能不完全相同C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D细胞质膜.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答案D解析细胞质膜.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属于生物膜,而小肠黏膜是小肠内壁表面的一层膜,是上皮组织的一种,不属于生物膜,D错误。

2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C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 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D图解中的全过程在大肠杆菌中也可以进行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是内质网,是高尔基体,是线

粒体,A正确;该过程显示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说明细胞器在结构与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a表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b是内质网对肽链的加工和运输,c是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运输,C正确;大肠杆菌内无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因此不能完成图解中的全过程,D错误。

3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研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测得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a曲线对应的细胞器是核糖体B图中b.c属于细胞中的生物膜C图中a.b.c都具有蛋白质加工功能D35S进入细胞和排出细胞都要通过细胞质膜来完成答案C 解析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相关的细胞器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结合图示分析,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放射性氨基酸最先进入的是核糖体,即曲线a;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属于细胞中的生物膜;a合成蛋白质,b和c参与蛋白质的加工;35S作为标记物,跟随氨基酸进入细胞,通过细胞质膜完成,而运出细胞跟随蛋白质,也是通过细胞质膜完成的。

4下列关于绿藻.蓝细菌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绿藻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蓝细菌没有B绿藻有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体,蓝细菌没有C绿藻有核糖体,蓝细菌没有核糖体D 绿藻和蓝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不同答

案C解析绿藻和蓝细菌都有核糖体,C错误;绿藻和蓝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绿藻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蓝细菌的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光合作用发生在细胞质中,D正确。

5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其中正确的是选项细胞细胞壁光合作用染色质体A蓝细菌细胞有有有B杨树根尖细胞有无有C羊成熟的红细胞无无有D蛙的受精卵有无有答案B解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质体,A错误;杨树根尖细胞是植物细胞,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和染色质,B正确;羊成熟的红细胞和蛙的受精卵是动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细胞壁,D错误;羊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质体,C 错误。

62021重庆校级月考如图表示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和其去向的模式图,其中数字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称为生物膜,图中等由生物膜围成小室,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若将含18O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该细胞在合成分泌蛋白过程中出现18O的部位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丙与细胞质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现象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4________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酸性水解酶,该细胞器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出两项即可。

答案1细胞器膜.细胞质膜.核膜等膜结构使细胞内能够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且不会相互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23一定的流动性4溶酶体清除细胞内多余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侵入细胞的病原体等

13.第三章 第一节 细胞核(导学案)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主备人:赵晓波审核人:袁金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重点、难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细胞核的三维结构模型。 3.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知识链接】在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我们已经知道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并存在细胞核中,但细胞核究竟是怎样的结构,怎样的功能,还不清楚。通过本节学习,我们可以将核酸与细胞核联系起来,对细胞形成系统认识。 【学习过程】 一、细胞核的分布和功能 ●基础知识 1.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细胞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 2.功能:①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一、两种美西螈 细胞核移植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 __ 移植到白色美西 螈 ___ 细胞中. 发育成的美西螈都是 _________色的 美西螈皮肤颜色的遗传是 由控制的 二、横缢蝾螈 受精卵用头发横溢蝾螈受精卵, 一半 ___ , 一半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一半能 分裂,分化, _ 的一半则不能 蝾螈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是 由控制的 三、将变形虫 切成两半一半 ____ , 一半______________ ________部分能生长、 分裂、再生;部 分只能消化食物. 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 生是由 __ 控制的 四、伞藻嫁接 与核移植将两种伞藻的“帽”、柄、 假根分开后,相互嫁接与 ____________. 新形成“帽”的形状 与具有的 部分一致. 伞藻“帽”的形状是 由____________控制的 ②总结:大量事实表明,控制着细胞的 ___ 和 _____ ,●典型例题 3.【A级】如右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 (图中a.纤毛; b.大核;c.根部), 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 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4.【B级】下列关于细胞核功能的叙述中,最本质的是( ) A.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 B.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 C.细胞核与生命的延续性密切相关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基础知识 5. 细胞核中有DNA,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和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 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6.DNA上贮存着。在细胞分裂时,DNA携带的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保证 了亲子代细胞在上的一致性。 7.对细胞核功能的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库,是细胞 _ 的控制中心。 细胞既是生物体 __ 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8.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模型、模型、模型等。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 ____ 、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 () () ()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专题学案9分子与细胞结构归纳与拓展 命题规律从近三年高考生物试题来看,细胞的分子组成考查的知识点主要侧重于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糖类、蛋白质、核酸的功能及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等方面,且考查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命题的角度不再是单纯对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进一步侧重于以新情景、新材料、图表等形式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与灵活运用能力。命题的形式不再只拘泥于选择题一种题型,简答题也开始出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的知识点主要侧重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细胞内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考查时往往将本专题知识与细胞代谢的知识相结合,综合性较强。命题角度的最大变化是以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新的情景信息或表格信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命题的形式除选择题外,简答题也时有出现。 命题趋势随着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对于细胞的分子组成方面,高考命题会在对章节内知识综合考查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实验分析与获取信息的双重考查趋势,选择题与简答题并存,赋分比重持续增高,试题难度系数维持在0.55左右。对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方面,高考命题会在对章节内容知识综合考查的基础上更侧重于识图辨析与归类比较方面的能力,题型上选择题与简答题并存,赋分比重稳中有升,试题难度系数维持在0.65左右。 一、细胞中的化学元素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2.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__________或________形式存在,生物体获得各种元素的方式以______和________为主。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图解 探究示例1(2011·南京4月) 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 A.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过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D.经测定该植物中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

细胞核的教案

细胞核的教案 篇一:细胞核教学设计 篇二:公开课细胞核教案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嘉鱼一中生物组:张芳 教学思路: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必修一第三章的第3节,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是“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理解水平,为必修二《遗传和变异》做铺垫。本节先从“资料分析”开始,给学生提供一些科学实验的事实,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细胞核的功能;接着又以图代文介绍了细胞核的结构,在细胞核的结构里,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其中教材又重点阐述了DNA、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正是因为DNA上储存着遗传信息,所以细胞核才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并强调细胞核的功能是与细胞核的结构相适应的。最后,在学习了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后,还安排了学生“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这样的安排为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性留出了充分的空间。本节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细胞核的功能,二是细胞核的结构,常规是一课时完成。细胞核的功能是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的实验,让学生分析得出的。但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再加上在之前的生

物学习中,并没有让学生了解分析实验的一般方法。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往往并不能完全自主从实验的分析中得出正确结论,甚至不知如何分析。很多时候答出的答案仅仅是感觉而已,因此,本教学设计在这一点上有更多的考虑,试图通过问题串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因此单独的一个课时,着重解决学生分析设计实验的问题。另外本设计多媒体和黑板共同使用,都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3)学会进行实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展开组间评价竞争机制,既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又使学生学习和体会合作的愉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材分析: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一第3章第3节教学内容。本节教材承接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另外,其中的资料分析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的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往往会将其割裂开了看问题,片面的去看待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只有理解了细胞核的结构,尤其是细胞核、染色体、染色质三者的关系,才能为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内容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才能够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的功能,使学生对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有进一步地认识。但在进行“细胞核结构”的教学时不能进行过多的拓展和延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认识障碍。另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以问题引发兴趣,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高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能举例说明细胞核的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word学案二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导学案 年级:科目:主备老师:课型:审批: 学习目的 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2、认识动物体和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区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重点 1、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 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难点 不同类型植物细胞的认识及区别。 学习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收集资料法。 学习过程 知识链结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 3、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特点? 自主学习 活动1: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讨论 1、植物细胞有哪些共同的结构? 2、与观察过的动物细胞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活动2: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1、动物细胞的结构及作用: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 质:。 2、植物细胞结构及作用: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细胞质:。 液泡:。叶绿体: 小结: 课堂自测 1.下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某植物细胞。

请回答:(1)图中[6]_________对细胞起_________作用。 (2)若B取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辛辣物质存在于 [ ]_________中,其内液体叫_________。 (3)若B取自植物的绿色部分,则细胞中有绿色的[ ]_________。 (4)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的结构是图中[ ]_________。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都具有:[5]___________、[2]_________、[4]_________三个结构,而且功能基本相同。 (6)A与B相比较,主要区别是无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课外阅读: 1、细胞的发现: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虎克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亲自磨制透镜,装配了高倍显 微镜并观察到了血细胞、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列文·虎克把他的观察结果写信报告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充分肯定,并很快成为世界知名人士。列文·虎克的一生致力于在微观世界中探索,发表论文402篇,其中《列文·虎克发现的自然界的秘密》是人类关于微生物研究的最早专著。 2、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胡克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发现有许多小孔,状如蜂窝, 他便称之为细胞(细胞的英文名cell,原意是小房间)。细胞里还有什么?罗伯特·胡克没有进一步说明,只是十分简单地说其中还有空气或液汁。现在知道,胡克在软木组织中看到的仅仅是死细胞的细胞壁。以后,许多学者在不同的生物体中都重复看到细胞。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但这些学者同样没有注意到细胞内含物是些什么东西。1831年,罗伯特·布朗从兰科植物的叶片表皮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1835年,有人在低等动物根足虫和多孔虫的细胞中发现细胞的内含物-细胞质。这样,细胞基本结构和形态逐渐为人所知。 学习反思:

程序的基本结构教案

程序的基本结构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使用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牢固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是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教材通过三个实例分别介绍了三种结构,要在一节课内让学生掌握三种结构是不可能的,因此本节设计用一个《猜数小游戏》引入程序的基本结构,从而让学生认识程序的三种结构,该游戏蕴含了顺序、选择、循环三种程序设计结构的基本思想,可谓是一箭三雕。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下面的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普通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应用软件使用基础,同时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好,并且在数学上已经学过三种结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对计算机语言的编写基础较差。最后利用实例强化新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的执行流程,掌握三种结构的使用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计算问题。 2、方法与过程 本节利用猜数小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条件程序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流程及使用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利用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的过程中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课程安排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程序设计选取的题目都是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加强学生利用本学科解决日学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程序三种基本结构的使用 (2)利用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写出正确的程序,并调试通过能正确运行。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导学案

间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在变化的环境中、高度有序地进行。细胞既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细胞核的功能 看书52资料分析 (1) 探究活动1(资料1):说明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主要是由什么控制的? (2) 探究活动2(资料4):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什么有关? (3)探究活动3(资料3):细胞的分裂、生长、再生、应激性都是由什么控制的(即得出的结论)? (4)探究活动4(资料2):细胞核与细胞分裂和分化有什么关系? (5)总结上述材料结论: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 探究点二、细胞核的结构 1请同学们观察P53页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写出细胞核的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1、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是细胞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练习⑴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这一事实体现了()A.环境因素的影响B.功能对寿命的决定 C.细胞核、细胞质相互依存的关系D.遗传因素的作用2、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达标测评1、判断: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举例说明。 2、变形虫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细胞膜上有蛋白质分子B.保持细胞完整性 C.线粒体不断供能D.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3、从细胞的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 核糖体 D. 细胞核 4、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植入褐鼠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案讲述

细胞的基本结构 【基础知识回顾】 一、细胞膜的成分、结构与功能 1:细胞膜的制备 离心 (1)实验原理:将人的红细胞放入—-→获得细胞膜。 (2)理想材料:。 原因: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无,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无,细胞易吸水涨破。 2:细胞膜的成分 (1)主要成分是和,另外还有少量的,细胞膜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该成分含量最丰富的是。 (2)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的是。 3: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1)基本骨架:由构成,且排在膜的内外两侧,排在中间,是脂质、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膜。 (2)蛋白质:不同程度的镶嵌、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3)外表面: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 (4)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 4:细胞膜的功能及特性 (1)功能: ①:将细胞与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 ③:进行细胞间的。 A.间接传递:。 B.直接接触传递:。 C.通道传递:。 (2)功能特性:。 二:细胞壁 1:化学成分: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2:功能:对植物细胞有作用。 3:特性: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相比,植物细胞壁具有性的特点。 特别提醒 1.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这充分体现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被)。细胞膜上有少量的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而细胞内的膜由于不需要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因此含有糖类很少或不含有糖类。 3.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医院里经常利用这一点检测体内是否产生了癌细胞。 4.细胞膜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某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 【习题巩固】 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2:下列关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 B .细胞合成的物质如抗体、激素等可以分泌到细胞外 C .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D .环境中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3: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A .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 .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D .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4:家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 )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5:最能代表细胞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 6:下列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A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将胰岛B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B细胞外 C .能够合成神经递质 D .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变式训练】 1.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 .磷脂和蛋白质 B .多糖和蛋白质 C .胆固醇和多糖 D .胆固醇和蛋白质 2.生物膜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所示的过程不能体现的是()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考纲要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复习要求:简述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及相关实验设计分析,解释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功能:细胞核是,是细胞和的控制中心。2.结构(1)结合图填空 (2)细胞核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吗? 2.染色质与遗传物质之间的关系? 3.核孔允许哪些物质通过? 4.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特别提醒 (1)核膜、核仁和染色质都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重要特征。 (2)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3)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核孔数

量多,核仁较大。 3.细胞核功能的验证实验 看下面四个图示,回答问题 ①② ③④ (1)由①、④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②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发育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③可以得出细胞核对生命活动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四个实验,可得出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1.模型的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______模型:以___________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2)_____模型: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 (3)______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小总结:高中阶段所涉及的三种模型实例? 物理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结构模型,演示细胞分裂的橡皮泥模型(必修2减数分离附近),必修三糖卡那个实验(描述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作用) 数学模型:J型变化曲线(S型也是)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 概念模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典型)你要注意个单元后面的概念图,它们同属于概念模型(不过不算规范)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吴必尊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一)设计过程具体包括: 1.分析学习需求; 2.确定教学目标; 3.设计解决方法; 4.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设计要素具体包含: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五)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或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Ⅱ) 2、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2.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设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真正认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特点及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不仅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 的控制中心,同时掌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方法。 2、通过细胞核结构的教学,让学生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教学理念]: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思维对话,创建和谐高效的生物课堂。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演示课件)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案,自制的染色质、染色体教具,自制的细胞结构模型及细胞核结构模型。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另外,其中的资料分析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还很薄弱,对于基因是如何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遗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2 细胞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3.2 细胞器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3、2 细胞器1模块单元第3章第2节课题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主备人课题导入屏幕显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并设计如下问题:(1)细胞内有哪些细胞器?各有何功能?(2)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什么?(3)核糖体有哪几种存在形式?教师引导:这两种类型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有何不同呢?教师: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发现了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有一定联系。下面介绍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有一定联系的实验。 1、目标引领1能说出余下6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准确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分泌过程 3、能出生物膜系统的组成、联系、功能和应用 2、独立自学l 阅读教材P44-47,思考:l 1、细胞内主要有哪些细胞器,观察图3-7,回答动植物细胞有哪些特有的细胞器? 四、引导探究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师:通过资料一事实你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丝心蛋白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它是一种分泌蛋白。教师: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

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的研究就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屏幕显示资料二:简介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屏幕显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首先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氚(3H)标记的亮氨酸,进行脉冲标记,然后制作电镜的显微放射自显影标本,如课本P48的三组图。课件显示观察结果是:3 min 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教师: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说明了什么?学生:在附着有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到内质网中。课件继续显示:脉冲标记后17 min和117 min后的情况。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17 min和117 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相继出现在哪些部位?学生:分别在高尔基体和细胞外出现。教师:与此分泌物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结构有哪些?学生: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教师:这些分泌物的合成和运输方向是怎样的?学生: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教师:这些分泌物通过哪种方式被运输到细胞外?学生:外排作用。课件连续显示豚鼠胰脏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教师: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为什么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不是直接

《细胞核》导学案1

《细胞核》导学案 【学习目标】 .概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学会制作真核细胞模型 【预习检查】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形状常为形,但也有的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主要由、、等组成。 .核膜由内外两层膜构成,核膜上的小孔称为,它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核内外和等大分子物质的交换离不开它。 .核仁是细胞核中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所以蛋白 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较。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周期性地。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染料染成色的物质,主要由和组成。染色质呈细丝状,在细 胞分裂期经过高度螺旋化就形成,它们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 .用特定的染液如甲基绿一派络宁染液可以将细胞质中的和细胞核中的显现出来。主要 存在于中,主要分布在中。细胞核是和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也是细胞和细胞的控制中心。 【问题探究】 ?对细胞核内部起屏障作用的结构是什么?它由几层膜组成? ?举例说明核膜上的核孔有什么作用? .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质,可得到细丝状物质。若再用脱氧核糖核酸酶(水解酶)处理丝状物,则可将其切断。 ()得到的丝状物质是什么?胰蛋白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水解酶处理丝状物,可获得什么物质? .核仁有什么作用? .比较染色质与染色体

【思维训练】 例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进行能量转换?合成蛋白质 .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贮存能源物质 例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环境因素的影响.功能对寿命的影响 ?遗传因素的影响?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例.细胞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线粒体供能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例.下列各项中,最能代表细胞核功能的是()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核先分裂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核的通道.细胞核是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课后巩固】 .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是()。 .核膜.胞间连丝.核孔.核仁 .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主要结构是()。 .核膜.核仁.染色质.核孔 .右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把它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图中:纤毛;:细胞核;:根部)()。 .① .② .③.①②③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 .在不同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相同 .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核孔是包括在内的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广州市真光中学――何红梅[课标要求]:人教版(必修1)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Ⅱ) 2、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细胞核的三维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演示课件)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导读提纲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另外,其中的伞藻实验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可以看成是初中教材的补充和深入。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以及他们的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脑子中能呈现出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三维图,加深“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细胞核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点预习: 细胞核的结构、功能及实验探究(国考5年4考) (全国卷:2018全国卷Ⅰ、Ⅱ;2016全国卷Ⅰ;2014全国卷; 地方卷:2018海南、浙江卷;2016四川卷;2015海南、江苏卷) 【师说考问】 强调 (1)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地和。 (2)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虽然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仍然具有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就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3)的数量、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如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核孔数,核仁较。 (4)核仁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染色质)上。 (5)染色体和染色质只是形态,而成分。 课堂检测 考点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考查 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 (1)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2018·全国卷Ⅰ,T1C]() (2)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018·全国卷Ⅱ,T1D]() (3)核膜与细胞膜的相连可通过线粒体来实现。[2018·浙江卷,T8D]() (4)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2016·全国卷Ⅰ,T1B]() (5)细胞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2016·四川卷,T2B]() (6)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2015·海南卷,T2BC]() (7)染色体的成分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2013·北京卷,T1B]() (8)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2013·北京卷,T2B]() (9)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2013·安徽卷,T1A]() (10)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2011·北京卷,T3A]() (11)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2011·福建卷,T1D]() (12)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2011·江苏卷,T10D]()

1.2.2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二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一

122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二课时 学案 中图版必修一 年级: 高一 班级: 姓名: 小组名称: 1. 2. 举例说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液泡等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细胞器间的相互协作关系。 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 形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举例说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 指导 学 习 过 程 【自主学习(预习案)】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细胞的结构组成 (1) 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 ;⑹ _____________ ⑺ ____________ ; (8) _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 ; (11) ___________ 。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设计人 生物 课题 1.2. 2 细胞的基本邸Q 课时) 课型 新课 授课人 审查人 审核人 师评 组评 学习 目标 学习 重点 学习笔记 (教学设

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动力车间”指的是,“酶仓库”指 的是 ________ ,“能量转化车间”指的是___________ ,与细胞 分泌物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能够增大细胞内膜 面积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 细胞膜系统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如、 ________ 及____________ 组成的在_____________ 上有一定联系的统一整体。 3.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你能否分析一下哺乳动物红细胞 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合作学习(探究案)】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 各个小组分析讨论,各代表发言 老师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当堂检测】 1.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A. 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 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均匀分布的 C. 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 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2.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 B. 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细胞核功能教案

细胞核功能教案 篇一:细胞核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省优质课《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阳谷县第三中学冀相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2.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设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真正认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特点及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不仅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同时掌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方法。

2、通过细胞核结构的教学,让学生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四、教学方法:设疑导入→问题引导呈现探究→讨论实验结果→归纳总结→拓展延伸五、教学过程设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设计 阳谷三中冀相伦2014年10月 篇二:细胞核教学设计 课题: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 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 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另外,其中的资料分析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 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 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还很薄弱,对于基因是如何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遗

高一生物 细胞核导学案

主备人:李菠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导处使用时间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学习重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使用说明】 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结合导学案的问题进行预习, 在上课前两天完成导学案的内容。 2.全体同学认真,积极完成导学案。课代表搞好督促和检查,并 在课前一天收齐交到科任老师办公室。 3.预习中的疑问,请做出标记,可积极查阅相关资料,课堂进行 小组的讨论,积极展示。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内容,完成下面导学案。 一、细胞核功能的实验研究 请同学能认真阅读实验材料,理解实验方法,搞清楚实验结果,尝试分析实验结论:

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是的控制 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 认真阅读课本相关文字,将课本图与细胞核结构中名称对应。 核膜: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和。 核仁:与某种RNA的形成有关以及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 成分:主要由和。 特征:容易被染成深色。 DNA上储存着。 三、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1、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的描述。 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的。 2、模型的形式:物理模型、模型、模型等。

3、制作步骤: 讨论确定制作模型的种类, 能? 2.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什么关系? 3、思考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比较短,为什么? 【训练学案】 1、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 A. 进行能量交换 B.合成蛋白质 C . 储存能量物质 D.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 2、从母羊甲的体细胞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在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中,出生的小羊大多数形状() A.难以想象 B .像甲 C .像乙 D.像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