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自治区的中部,地处东经115°13'~ll7°O6',北纬43°02'~44°52'。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南邻省、地区,西连乌兰察布盟,东接市、兴安盟和市,面积20.26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17.2%,城市面积428.60平方公里。2006年锡盟年未总人口100.90万人。其中:蒙古族29.11万人,占总人的比重为28.9 %;汉族67.54万人,占总人的比重为67.0%;其他少数民族4.25万人,占总人的比重为4.2%。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51.99人,女性人口48.91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6:100。2007年锡盟共出生1.07万人,出生率10.6‰,死亡人口0.55万人,死亡率5.5‰,自然增长率5.2‰。城镇人口52.69万人,城镇化率52.2%。农牧人口48.21万人。与首都直线距离为460公里,与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为470公里,与直线距离为620公里,南部草原距最近距离仅180公里。

盟行政公署驻锡林浩特市,邮编:026021。代码:152500。区号:0479。拼音:Xilinguole Meng。

【行政区划】全盟现辖9旗、2市、l县、1区、34镇、21木、3乡、10办事处、555嘎查、275村民委员会、155社区居民委员会。

其中:2市(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9旗(阿巴嘎旗、尼特左旗、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1县(多伦县)、1开发区(乌拉盖开发区)。

2006年,锡林郭勒盟对木乡镇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117

个木乡镇(74个木、13个乡、30个镇)调整为58个(21个木、3个乡、34个镇),部分木乡镇被撤销,部分木乡镇的行政区域的一部分或是整建制并入其它行政区域。

锡林浩特市将原有的6个木镇调整为3个和1个街道办事处,即宝力根木、朝克乌拉木和阿尔善宝拉格镇及巴彦锡勒办事处;同时将达布希勒图木的希日塔拉嘎查、额日敦塔拉嘎查的一部分和伊利勒特木的伊利勒特嘎查、哈那乌拉嘎查、乌力吉得力格尔嘎查的一部分划入市区行政管辖区域。

阿旗将原有的12个木镇调整为6个,即那仁宝拉格木、吉尔嘎朗图木、伊和高勒木和别力古台镇、查干淖尔镇、洪格尔高勒镇;其中,撤销巴彦查干镇、宝格达乌拉木,将其所辖区域整建制合并设立别力古台镇,为旗政府所在地。

东旗将原有的11个木镇调整为5个,即赛罕高毕木、巴彦乌拉木和满都拉图镇、查干敖包镇、巴彦淖尔镇。

西旗将原有的13个木镇调整为6个,即赛汉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镇和额仁淖尔木、桑宝拉格木、赛罕乌力吉木。

东乌旗将原有的14个木镇调整为7个,即乌里雅斯太镇、道特淖尔镇、额吉淖尔镇、满都胡宝拉格镇、嘎达布其镇和萨麦木、呼热图淖尔木。

西乌旗将原有的15个木镇调整为6个,即巴拉嘎尔高勒镇、巴彦花镇、吉仁高勒镇、高日罕镇、浩勒图高勒镇和巴彦胡舒木。其中,撤销巴彦乌拉镇、乌兰哈拉嘎木,将其所辖区域整建制和巴拉嘎尔木的8个嘎查合并

设立巴拉嘎尔高勒镇,为旗政府所在地。

正蓝旗将原有的12个木镇调整为6个,即上都镇、桑根达来镇、哈毕日嘎镇和宝绍代木、那日图木、赛音呼都嘎木。

太旗将原有的12个木乡镇调整为6个,即宝昌镇、千斤沟镇、红旗镇、骆驼山镇和贡宝拉格木及幸福乡。

正镶白旗将原有的8个木乡镇调整为4个,即明安图镇、星耀镇和伊和淖尔木、乌兰查布木。

镶黄旗将原有的4个木镇调整为3个木镇,即新宝拉格镇、巴彦塔拉镇和翁贡乌拉木。

多伦县将原有的8个乡镇调整为4个乡镇,即多伦淖尔镇、大北沟镇和大河口乡、蔡木山乡。

乌拉盖辖1个镇,即巴彦胡舒镇,行政管辖围不变。

二连浩特市辖1个木格日勒敖都木和3个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围不

变。

【历史沿革】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

锡林郭勒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劳动、生活、繁衍的地方。尼特右旗、镶黄旗和东乌珠穆沁旗境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的遗址;在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境都发现了原始文化遗迹。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出现了游猎和养畜的氏族部落。春秋战国时期,系澹褴和东胡所居。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居高原。时期,南部属上谷郡北境,西南

部为渔阳郡北境。西汉时期,匈奴单于庭直辖,东部为乌桓部辖地,南部属于幽洲。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为鲜卑部辖区。三国时期,隶属于北朝()拓跋鲜卑部辖区;南部、西部由鲜卑、柔然二部所居;东部由乌洛候、契丹二部所居。晋朝时期,先后由代国、国和晋朝燕州所辖。隋朝时期,北部、东部由东突厥占居,西部、南部属隋朝奚部安乐郡、涿郡北境。唐朝时期,南部为道北境,北部为关道北境,北部为关道突厥单于都护府辖地。五代十国时期,为契丹上京临潢府辖区。1115年女真部建立大金国,东部属临潢府路庆州所辖,设置大盐烁(额吉淖尔盐池)群牧司,北部由广吉剌部所居,南部属宣辖地,中部正蓝旗一带由西北路招讨司所辖,设置桓州(正蓝旗侍郎城遗址),西部为汪古部所辖。元朝初,为扎剌儿部兀鲁郡王营幕地。十三世纪中叶,在锡林郭勒草原正蓝旗境建起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为元朝的夏季陪都,是元朝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南部地区分别由中书行省兴和路宝昌州、上都路桓州和应昌府所辖。北部分别为上都省院官署、岭北行省和宁路及王部的封地。明朝永乐年间,将上都改称开平前屯卫,应昌、桓州变成驿站,南部为京师顺天府北境,设置开平卫。北部被瓦剌、鞑靼部占居。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立国,占领察哈尔部地区。清朝康熙14年把察哈尔部原辖区划分为蓝、白、黄、红各分正镶二旗,称蒙古八旗。其中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均在本盟南部地区。并在宝昌一带增设了太仆寺左右翼牧群、明安牧群、以及商都牧

群,隶属清朝直隶口北三厅。1761年,始设察哈尔都统,管辖察哈尔八旗、四牧群和锡林郭勒五部十旗诸王。清祟德、顺治、康熙年间,对锡林郭勒河一带的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浩济特、乌珠穆沁等五部先后分别设置左、右翼两个旗,共10旗,均设扎萨克,会盟于锡林岸的“楚古拉干敖包”山上,命名为锡林郭勒盟。锡林郭勒,蒙语,意为丘陵地带河。清嘉庆年间迁盟址于贝子庙。民国时期,1912年将厅改设为县,1914年设置察哈尔特别行政区域,1928年将锡盟南部划归察哈尔省,1934年设察哈尔盟。1936年德穆楚克栋鲁普成立“蒙古军政府”,辖察哈尔盟和锡林郭勒盟。1937年改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1939年成立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5年成立自治联合会,解散伪“蒙疆政府”。1946年废除了封建王公制度,成立察哈尔盟人民政府和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1947年划归自治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察盟辖5旗。1950年将多伦、宝昌、化德3县划归察盟。1956年撤销明太联合旗合并于正蓝旗,将正镶白联合旗更名为正镶白旗,合并宝昌县和太仆寺左旗,更名为太仆寺旗,商都镶黄联合旗更名为商都镶黄旗,后划归化德县,又划出定名为镶黄旗。1949年将锡盟原来的10旗编为5旗,即东部联合旗、中部联合旗、西部联合旗、尼特左旗和尼特右旗。1952年撤销中部联合旗,1956年改编为5旗。1958年,锡察盟合并,撤消察哈尔盟,改称锡林郭勒盟,辖9旗(东乌珠穆沁

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尼特左旗、尼特右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商都镶黄旗、太仆寺旗),两县(多伦县、化德县)。1963年设立阿巴哈纳尔旗,1966年设立二连浩特市。1969年将锡盟所辖的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化德县划归乌兰察布盟。1980年将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划归锡盟。1983年撤销阿巴哈纳尔旗改设锡林浩特市。

【社会交通】公路交通锡林郭勒盟现有国道三条,即国道207线、国道208线、国道303线;省道八条,即省道101线、省道105线、省道204线、省道208线、省道303线、省道307线、省道308线、省道309线;县道十六条,木(乡)公路六十余条。

截止2005年底,全盟公路总里程8005公里,等级公路5860公里,晴雨通车里程3423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3.94公里/百平方公里,木乡镇通油路率达到59.83%,行政嘎查村通公路率达到77.45%。基本形成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以盟旗市所在地为中心,辐射木乡边防哨所及农林牧场的公路交通网络。

国道国道207线锡盟境全长307公里,境走向:起点锡林浩特市,经阿巴嘎旗灰腾梁牧场,正蓝旗乌日图塔拉木、桑根达来镇、哈毕日嘎镇、卓伦高勒木,太仆寺旗头支箭乡、宝昌镇、贡宝拉嘎木,止于锡盟锡林浩特市与省市沽源县交界处三号地。该线锡林浩特至桑根达来段156公里为

分离式一级公路;桑根达来至三号地段151公里为分期建成的二级公路。

国道208线锡盟境全长227公里,境走向:起点二连浩特市,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朱日和镇、新民乡,止于锡盟尼特右旗与乌盟察右后旗交界处白音查干。该线二连浩特至赛汉塔拉段121公里在建一级公路,2005年已建成一幅,另一幅计划2006年完工;赛汉塔拉至白音查干段106公里为二级公路。

国道303线锡盟境全长80公里,境走向:起点锡林浩特市,经白音锡勒镇,止于锡盟锡林浩特市与市克旗交界处阿其乌拉。该线在建二级公路,计划2006年完工。

省道省道101线锡盟境全长877公里;省道105线锡盟境全长179公里;省道204线锡盟境全长251公里;省道208线锡盟境全长144公里;省道303线锡盟境全长277公里;省道307线锡盟境全长270公里;省道308线位于锡林郭勒盟境,全长172公里; 省道309线位于锡林郭勒盟境,全长141公里。

铁路交通锡林郭勒盟现有铁路4条,全长667公里,其中至二连浩特铁路穿越锡林郭勒盟西部,与蒙古国铁路接轨,全长330公里,其中锡盟境为221公里;郭尔本至查干淖尔铁路是集二铁路的支线铁路,全长52公里;至铁路穿越锡林郭勒盟南部,途径南部黄、白、蓝三个旗,全长943公里,其中锡盟境为194公里;锡林浩特至桑根达来铁路是集通铁路的支线,全长154公里;正蓝旗至桑根达来铁路是锡桑铁路的延长线,全长56公里。

航空运输锡林郭勒盟有机场1处,即锡林浩特机场,建设标准3C级,可起降737中型客机,有直达、呼和浩特的定期航班和通往各大旅游城市的临时旅游航线。

【地形地貌】锡林郭勒盟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的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为大兴安岭向西和阴山山脉向东延伸的余脉。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布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为高原草场。海拔在800~1800米之间。最高山峰为古如格乌拉山峰,海拔1957米。浑善达克沙地又称小腾格里沙地,由西北向东南横

贯中部,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40~100公里。属半固定沙地。

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区,亘于东乌珠穆沁旗东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东部和南部,成为锡盟与兴安盟、市和市的分界线。乌拉盖盆地又称索林淖尔盆地,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中南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中北部。乌珠穆沁波状高平原主要分布于东乌旗与西乌旗北部、锡林浩特市中北部和阿巴嘎旗东部。

阿巴嘎旗火山熔岩台地,南抵浑善达克沙地北缘,东以锡林河为界,西至阿巴嘎旗查干淖尔,北至巴龙马格隆丘陵地。尼特层状高平原,在地貌上隶属于乌兰察布高原。包括尼特左旗大部和尼特右旗朱日河以北的大部地区。察哈尔低山丘陵地区,包括太仆寺旗全部、多伦县大部、正镶白旗、尼特右旗、镶黄旗、正兰旗南部地区。

浑善达克沙地,由一系列垄岗沙带组成,多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海拔在800~1200米之间。

【气候资源】锡盟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寒冷、风大、雨少”的气候特征。

光资源锡盟地区太阳辐射能大部在135—150千卡/厘米2·年,最高月份在五月,其次是六、七月份,也正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从全年日照时效上看,大部地区在3000小时左右。各地生理辐射均在66千卡/厘

米2·年以上。

热量资源年平均气温0—3℃,北部边境地区及东北部近大兴安岭西麓地区则在0—1℃左右,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可达4℃。结冰期长达5个月,寒冷期长达7个月,1月气温最低,平均-20℃,为华北最冷的地区之一。7月气温最高,平均21℃。年较差为35~42℃,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42.4℃,日较差平均为12~16℃。

全盟最冷月平均气温大部地区在-17~-21℃,北部及东北部在-22℃以下。年极端最低气温普遍在—35℃以下,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下,最高月平均气温大部地区在18~21℃之间,西南部可达22℃以上,极端最高温度普遍在35~39℃之间。平均无霜日为100~120天。锡盟日均气温在O℃以上的初日一般在4月中下旬,终日在10月中下旬;1O℃以上的初日在5月中下旬,终日在9月中下旬。

全盟大部地区0℃积温在2500℃以上,西部二连、尼特右旗可达3000℃以上,东部东、西乌旗的东半部和南部不足25000℃初日大部在四月中上旬,终日在十月中下旬,相隔190天左右,二连和西一带可超过200天。

10℃大部地区在2000℃以上,东部局部地区低于1800℃,而西部可达2600℃以上。

10℃积温初日出现在五月份,终日在九月的中下旬,间隔120天左右,局部超过140天。

降水大部地区年降水量200—300毫米,自东向西递减,西部不足200毫米,东部大兴安岭西麓以及南部连接阴山余脉地区,接近400毫米。

锡盟在4~9月降水量在150~300毫米由东向西递减,植物生长关键期5~8月降水量在150~250毫米,西部有的地区在150毫米以下,锡

盟属华北少雨干旱区之一,干燥度大部在1.5以上,湿润度大部分地区在0.6以下。降水虽少,但多集中在7~9月份,有利于植物生长,也存在着年度降水不稳定和季节降水不平衡的问题。

热量集中,5~8月是最丰富时期,降雨也集中在5~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5~8月太阳能辐射约占全年45%左右,是全年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强的时期。再加之日温差大等特点对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的积累是非常有利的。

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最大降水量628毫米(太仆寺旗1959年),最小降水量83毫米(二连市1966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每年11~3月平均降雪总量8~15毫米,1977年10月26日~29日降雪总量达36~48毫米,降雪中心达5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下,蒸发量在1500~2700毫米之间,由东向西递增。二连市最大蒸发量达到3150毫米(1963年)。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6月份。

风能资源锡盟大部地区属风能丰富区。以月平均风速在≥2.5米/秒作为小型风力机的资源标准,其保证率均在90%以上,开发利用风能的前景广阔。年平均风速大部4~5米/秒,西部在5米/秒以上。最大风速在24~28米/秒,局部瞬时间可达34米/秒,大风日数(≥8级)全年大部在60~80天之间。3~5月兴盛风期,约占大风日数的40~50%,全年多偏西风。

气象灾害锡盟气象灾害频繁。主要灾害是干旱和雪灾。降水量变率大,不但年际间不平衡,降水时空分布也不均匀,多春旱和夏旱。据资料统计表明,约每10年左右就出现一次特大雪灾(白灾)。除干旱、白灾外,还有黑灾(冬季草场无雪)、暴风雪、寒潮、大风、霜冻、冰雪等多种气象灾害,尤其是大风加速土壤水份蒸发、植物蒸腾、刮走牲畜、吹露种子、土壤风

蚀、对生产十分不利。另外生长季短也是较为突出的不利气象条件。

【水资源】地表水地表水系指河川径流的动态水。锡盟地表水资源很少,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93亿米3,并主要集中在东部、东南部。有滦河水系为外流水系,乌拉盖水系和巴音河水系为陆水系。

滦河水系,发源于省独石口东南向北流经正兰旗、多伦县后又复入省。流径锡盟长为254公里,流域面积6366公里2,占全盟总流域面积的lO.3%。

乌拉盖河水系,干流乌拉盖河,主要支流有彦吉嘎河、高力罕河、巴拉格尔河均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年径流量2.4亿米3,流域面积为3.7万公里2,流经东乌旗、锡林浩特市,沿途地域广阔低平,湖泊、沼泽较多。

巴音河水系,巴音河由灰腾河、高格斯台河汇合而成,发源于浑善达克沙地东缘,流入呼尔查干诺尔。恩格尔河发源于兰旗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向北注入呼尔查干诺尔。其流域面积为5123公里2,占全盟流域面积的8.4%。

湖泊全盟大小湖泊有1363个,总蓄水量达35亿米。。其中淡水湖泊672个,蓄水量达20亿米3。较大的有乌拉盖诺尔,水面216公里2。呼尔查干诺尔,水面110公里2。多为水质不好,不宜人畜饮用和灌溉的咸性水质。

地下水锡盟共划分为六个水文地质单元,即大兴安岭西坡丘陵水文地质单元、乌珠穆沁盆地水文地质单元,上述二个单元地下水较丰富,水埋深<10米。阿巴嘎熔岩台地水文地质单元,尼特层状高平原水文地质单元、浑善达克沙地水文地质单元、察哈尔浅山丘陵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但地处高氟区,大部地区的饮用水含氟量超过国家标准。

全盟地下水资源量为30.25亿米3,可开采量为7.44亿米3。

水利建设据1985年统计,共建各种水利工程1.9万处,其中型水库各一座,小型水库22座,总库容量3.135亿米3。机电井2095眼,简井14793眼,各项工程初步解决了11万公里2。人畜饮水问题,灌溉草场1500万亩,农田6.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7.94万亩。

各种水利措施促进了农牧业生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满足不了生产生活的需求,二是布局不尽合理,管理不善,效益差。

【土壤资源】土壤类型多样全盟共有16个土类、38个亚类、97个土属。主要土类有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等。

灰色森林土分布在东乌旗的东北部和西乌旗的东部及南部的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海拔12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占全盟土壤面积的O.93%。

灰色森林土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但土壤冷凉、湿润、地势高,是主要的宜林土壤。

黑钙土是半湿润草甸草原的土壤。主要分布在东乌旗乌拉盖农管局—满都呼宝力格一线以东地区、西乌旗大兴安岭余脉低山丘陵,还有锡林浩特市灰腾梁、太仆寺旗、多伦县、正蓝旗低山丘陵垂直带有零星分布,,黑钙土有机质含量较丰富,自然肥力较高,土层深厚,分布面积较大,地域广。是旱作农业区的较好土壤,一般都适合于农、林、牧业生产。

栗钙土是草原地区的主要土壤,全盟各地均有分布,占全盟土壤总面积的51.13%。粟钙土钙积层石灰含量较高,一般在0.8%—20%。是干草原地区土壤,建群植物以旱生、中旱生禾草、小灌木、半灌木为主。是主要牧业用地。

棕钙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尼特右旗、尼特左旗以及阿巴嘎旗的西北部地区,约占全盟总土壤面积的17.71%。植物生长量小,有机质含量低。大部处在高平原和剥食残丘,土层薄、钙积

层厚,多属于风蚀沙化区。

风砂土也是一种主要土类,分布于本盟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和西乌旗中部的嘎亥额勒斯沙地,其它地区也有零星分布,约占全盟土壤总面积的12.7%。风砂土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固定风砂土一经活化就会向半固定和流动风砂土方向发展,故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

另外还有石质土、粗骨土、沼泽土、灰色草甸土、盐土、碱土等。

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土地利用率虽高,但利用的不合理,无论农牧业用地还是种植业用地,长期处于掠夺式的过度利用。牧场超载,刈草场连年强度超割无修养生息之机,农业广种薄收,盲目扩大耕地。对土地的投入少,基础建设薄弱,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日趋严重。农村、牧区、城镇乱占乱用土地也比较严重,保护、珍惜、用好每寸土地,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势在必行。

【生物资源】野生用植物资源全盟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248种,分属于9l科,452属。按其生活型主要可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草本和一、二年生草本等五大基本类群,其中饲用植物671种,占种子植物的51.3%。野生经济植物主要有:用于造纸的芦苇和草编的芨芨草及用的甘草、黄芩、防风、远志、知母等。食用的蕨菜、黄花、蘑菇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野生动物(1)陆地野生动物资源:锡盟野生动物资源极其丰富,一类保护动物有:梅花鹿、盘羊、斑羚、丹顶鹤、白枕鹤。二类保护动物有:马鹿、驼鹿、猞猁、天鹅、细嘴松鸡、鸳鸯。三类保护动物有:雪兔、鹅喉羚羊、白鼬、伶鼬、黑琴鸡、大鸨、花屋榛鸡、灰鹤和各种猛禽。

(2)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黄羊、狍子、野猪、獾子、麝鼠、狼、红狐、沙狐、香鼬、狸子、蒙古野兔等,飞禽有鸿雁、野鸭、环颈雉鸡、石鸡、

斑翅山鹑、沙鸡、百灵鸟等。

(3)渔业资源:全盟可利用养殖水面179万亩。经济鱼类有7种,主要有:白鲢、花鲢、草鱼等。

全盟至2005年末拥有环境监测站4个,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面积19251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盟级自然保护区1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

【农牧业资源】土地资源2005年拥有耕地18.940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108公顷,播种面积20.387万公顷,林地面积561.2万亩,草原面积1930.54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1807.33万公顷。

森林资源锡盟森林资源贫泛,森林覆被率1.21%森林覆被率仅达1.0%,天然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64%。天然林活立木蓄积为3856708米3,占林木总蓄积量的86.4%。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山地。人工林多分布在锡盟南部旗县,主要是农田防护林和用材林。由于地域辽阔,树种资源较为丰富,有26科60属146种乔灌木树种,主要有:树、榆树、白桦、蒙古栎、云杉、山杏、沙棘、枸杞、锦鸡儿等。

草原资源锡盟草原总面积占全盟总面积的96.8%,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90%。全盟草原共有五种类型。

草甸草原主要分布在锡盟东北部和东部地区,是森林向草原过渡地段。总面积占全盟草原总面积的12.1%。主要植被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的代表种为贝加尔针茅和莠线菊。

典型草原主要分布在东经112°30′~117°30′之间,是锡盟草原的主体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有大针茅、克氏针茅、冰草、羊草、冷蒿等,旱生丛生杂草居多。

荒漠草原主要分布于东经112°30′以西的丘陵区。植物群落主要以旱丛

生小禾草组成,混生有小灌木和半灌木,小针茅、多根葱等植物。其面积占全盟草原总面积的14%。

沙地草场主要分布在东西横贯锡盟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占全盟草场总面积12%,植被以沙生植物为主,有小叶锦鸡儿,沙蒿建群。

除上述四大类型外,还有草甸、沼泽等草场,总面积占全盟草原总面积的16%。

自60年代中后期以来,锡盟草地生境条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不合理的过渡利用,至80年代中期全盟约有近50%的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拥有671种饲用植物中,分布面积广、草群中参与度大的主要饲用植物共有234种。可以驯化、引种、栽培的优良牧草有30余种,主要有驼绒藜、黄花苜蓿、羊草、野燕麦、披碱草、草地早熟禾等。

全盟有毒植物共有23种,主要是毛茛科的乌头属、驴蹄草属、翠雀花属、毛茛属、罂粟科的白屈菜属,大戟科的大戟属,瑞香科的狼毒属等。

在评价牧草个体等别的基础上,根据各等牧草在草群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加之地形、土壤、饮水条件等因素,对天然草场进行了综合评价。

由表中可见良、中、优等草地面积占有优势,有利于放牧利用。

牧草产量不高根据草场牧草产量分级标准,全盟只有3~8级草场,无1,2级,即鲜草产量亩产在600公斤以下。并以6级居多,7级次之。

综合评价根据等与级的交叉评价,全盟共有20个组合,以I等7级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等6级、I等6级。由表可知,牧草产量不高,质量较好。

家畜资源牛、马、羊、驼等草食家畜拥有量位居全国地区级首位,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在家畜资源中,尤以细毛羊、尼特羊、锡林郭勒

马、乌珠穆沁羊、乌珠穆沁白绒山羊、乌珠穆沁牛、草原红牛和尼特驼最为知名。其中,尼特羊和乌珠穆沁羊以其肉质鲜嫩响誉京城和中东国家,年出口数十万只,素有畜牧业王国之称。年肉类总产量20.8万吨,皮产量791.4万,绒毛产量1.65万吨,奶类产量14.3万吨,广袤的草地资源和丰富的畜产品为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乌海市海勃湾区概况

乌海市海勃湾概况 历史由来: 海勃湾区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是北方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春秋时期为白翟(即猃狁之族)牧地。战国时期属林胡牧地。秦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海勃湾区隶北地郡。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海勃湾区境内先后成为蒙、汉、回、满等20个民族活动的场所。到明中叶以后,海勃湾地区为鄂尔多斯部的游牧地,并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海勃湾地区隶属鄂托克旗。1955年,从鄂托克旗析出成为独立地区,先后称谓为卓子山矿区、海勃湾市,均隶属伊克昭盟管辖,1976年1月乌海市成立,海勃湾区为乌海市辖中心区。 “海勃湾”一词的由来:“海勃湾”一名是由蒙藏语“海若布刀亥”演变而来,意为“雄狮之湾”。神奇的名字来自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在成吉思汗时代,有一个名叫约勒道日玛的著名铁匠,曾在卓子山上为成吉思汗西征制作弓箭和甲胄,成吉思汗得胜后便把卓子山这片肥沃的土地赐给铁匠。铁匠有一子,名海若布,生的犹如雄狮一般英武、剽悍。久而久之,蒙古族牧民就以他的名字来称呼他的草地,于是,便有了“海若布刀亥”这个神奇的名字。 自然地理: 海勃湾区位于自治区西南部、乌海市东北部,东倚雄伟壮观

的卓子山(乌仁都喜乌拉)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为邻;西隔滔滔奔流的黄河与乌达区相望;南至四眼井与海南区相连;北与鄂托克旗碱柜乡交界。地理坐标东经106°46′至107°05′,北纬39°31′至39°52′之间,总面积529平方公里。 海勃湾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乌兰布和沙漠南缘的中山丘陵、河谷及部分平缓起伏区内。整个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西北部较为开阔平坦,平均海拔1100米。 海勃湾境内名胜古迹、遗址和景观也比较丰富。主要有桌子山岩画:位于海勃湾区桌子山山脚沿线,迄今共发现五处,其中以召烧沟岩画最为著称。召烧沟岩画距城区15公里处,系青铜器时代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遗迹,1986年9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发掘出可辩认图形118幅,整个画面完整地磨刻在较为平缓的石灰岩坡面上,总面积650平方米,大多为神态各异的人面像,其中一些图形被有关专家鉴定为太阳神的象征。古文化遗迹:主要有古汉城遗址,俗称“兰城子”,该古文化遗迹,位于海勃湾区城北11公里处。尚存古城遗址东西长307米,南北宽294米。并已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汉“五铢”钱,“半两”钱,各种文饰的陶片和残损的陶器及建筑陶器等。城西北约百米处,还有一片汉代墓群,具有汉代一般墓室的建筑特点。古文化遗址:发现有古文化遗址九处,包括一处秦古长城遗址,两处烽火台遗址,一处汉代古城遗址,两处汉代古墓

沈阳市自然地理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沈阳市区位于辽宁省辽河平原中部。在东经122度25分9秒至123度48分24秒,北纬41度11分51秒至43度2分13秒之间。东临抚顺市,南与本溪市和辽阳市相辖,西与台安、黑山两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相邻。全区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部。全市海拔最高点447.2m,位于法库县庙台山;海拔最低点 5.3m,位于辽中县于家房镇。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境内除有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等四条大型河流穿过外,还有四条中型河流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18条小型河流流经本地区。 全市区辖新民市,辽中、康平、法库四个县(市),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五个城区及东陵、浑南、于洪、苏家屯、沈北五个郊区个区,总面积为12980km2,其中市区面积为303.6km2;总人口1002.6万,其中市区人口504.9万人. 1.1社会经济概况 沈阳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辽宁省省会所在地,东北地区政治、文化、金融、交通、信息和旅游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招商引资和引进新技术的力度不断加大,使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现已建起了工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国际大都市,为沈阳地区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所辖的新民市、辽中、法库、康平县现有耕地面积748.68万亩,又是国家的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59.2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0元,农民人均收入9129元,人均GDP约9300美元,已接近发达国家人均水平。 沈阳还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已建成了现代交通网络。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通往全省各市和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地都可“朝发夕至”。铁路有5条干线在此交汇并连接着8条支线,通向全国各地;同时也是国际联运通往朝鲜、俄罗斯的必经之路。沈阳的航空是东北第一大的航空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航线连接着58个国内城市和韩国、日本、俄罗斯、德国、泰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东北地区对外交往的门户。

长春自然地理概况

长春市自然地理概况 7.,7王蔚 长春的气候 长春市的气侯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侯类型。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档,消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各季风的势力影响很大,故气侯部的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4.8℃,最高39.5℃,最低零下39.8℃夏季气候凉爽,绿树成荫,素有“塞北春城”之称。冬季白雪皑皑,玉树琼枝,一 派“北国风光”!!! 地理 长春市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吉黑褶皱系松辽拗陷的东部边缘,城区下部分布着深厚的白垩系泉头组,为一套红色较粗粒碎屑岩,均为不透水层或含水性极微层,地层深厚,岩层致密,倾角很小。此外,第四世纪沉积相当普遍,洪积层上部为黄土状物质,下部为红色粘土或砂粒层。新构造运动以来,地体微升,地表受流水切割,沟谷发育,形成微波状台地平原。二级阶地黄土状亚粘土厚15?5米,抗压强度20?5吨/平方米,是较佳的天然地基。一级阶地(二道区)亚粘土层地基抗压强度8?1吨/平方米,但地表下2?米深处有一淤泥夹层,不适于天然地基,下部是砂、沙砾层,抗压强度25?5吨/平方米,距地表6?1米以下是基岩,对大型、特大型建筑基础置于基岩上最为有利。 长春市的地貌特点是远依山,近傍水,以平坦的台地平原为主。主要地貌类型为:(1)低山丘陵;(2)台地平原;(3)冲积平原;(4)火山锥体!!! 长春各类资源 土地:长春市地域辽阔,土地资源较丰富,共有土地面积188.81万公顷,其中耕地110 .79 万公顷,占全部土地面积的58.7%;土地肥沃,一般黑土层厚达0.6~1.0米。 森林:长春市林业用地324102公顷,其中林地223999公顷,灌木林地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 地形地貌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高原是一个久经剥蚀夷平的古老的高平原,其上广布有基岩裸露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戈壁,戈壁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沙漠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山地与丘陵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着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和亚玛雷克四大沙漠横贯高平原全境。沙漠内部的沙链间或沙漠边缘,湖盆、丘陵、残山、平地与沙丘交错分布。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自西向东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乌兰布和沙漠为植被覆盖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10~30米,沙漠内部土质较好,地面平坦,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固定沙丘占30%;巴丹吉林沙漠固定、半固定沙丘占7%,流动沙丘93%,多为高大复合型沙山,高200~300米。沙丘相对高度300~400米,其腹地最高沙丘为500米以上;腾格里沙漠具有线状延绵的新月形沙丘垄,面积不大,沙丘相对高度100~200米,丘间洼地多为绿色盆地,流动沙丘占71%,湖盆滩地占7%,山地、丘陵及平地占20%;亚玛雷克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高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面积5600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丘约占80%,固定、半固定沙丘占20%。沙丘形态以新月形链状、垄状为主,其次为波状沙地。 戈壁集中分布于马鬃山东北部以及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南地带。其中,西部与北部属于碎屑石质戈壁,地面光秃,岩山裸露,或只覆盖厚度不足1米的岩屑。岩石表面往往盖有油黑发亮的所谓“荒漠岩漆”;南部山前地带以及额济纳河西岸属于砂砾石戈壁,砾石层厚度较大,水源极端贫乏,地面几乎没有植被。 额济纳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北部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吉兰泰盐池等湖盆低地,是由泥沙物质组成的冲积-湖积或湖积平原,其地势低平,地表未被流沙或砾石覆盖,面积较大,盐沼广泛分布。额济纳河下游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是农牧林业比较发达的区域。 河流水系 阿盟河流水系主要以内陆河水系为主,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有黑河流入,洪水冲沟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共27条,四大沙漠由于接受降雨后渗流通畅,形成许多湖泊和时令湖盆。 (1)黄河 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进入阿盟,沿阿盟东南边境在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全程85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 (2)黑河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终止于居延海。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正义峡以下为下游,经甘肃省鼎新镇最后注入阿盟额济纳旗东西居延海,河道长333公里,流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为戈壁荒漠。 (3)山沟泉溪 阿盟的山沟泉溪主要发源于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共70多处,流域面积2676平方公里,由降雨补给而形成。泉溪清水流量287升/秒,年清水总量905万立方米,年平均洪水总量4800万立方米。 (4)湖泊

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地理试题

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78分) 1. (4分) (2017高一下·重庆期中)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下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上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下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 . 甲——① B . 乙——② C . 丙——③ D . 丁——④ (2) 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分) (2016高三上·济宁期中) 当人口负担系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小于或等于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据专家预测,我国人口红利从2014年开始消失。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影响为() A . 劳动力充足 B . 社会负担减轻 C . 经济增速减缓 D . 人口数量减少 3. (4分) (2016高三上·三明期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 66万平方公里。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新疆() A . 2010年人口增长己接近“三低”模式 B . 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 .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 D . 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

(2) 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A . 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 B . 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 C . 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O~14岁人口比重上升 D . 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离,死亡率大幅下降 4. (2分)目前欧洲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据此完成下题。 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A . 严重的环境污染 B . 严重的经济衰退 C . 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 D . 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5. (4分) (2017高二下·静海期末) 读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形区为() A . 黄土高原 B . 四川盆地

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环境与资源学院城规141 沈玫吟 1 东营市经济发展水平计算和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共提取了影响东营市城市化水平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9.873%,满足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的基本要求,因此,选出的三个的主成分作为新的指标体系具有显著地代表性,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都能反映出来,避免了从关于城市化水平的庞大的指标中选择的问题,把23项指标压缩为三个主成分,并尽可能的保留原来数据的大部分信息,这就是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好处。经过提取计算,进一步得到了三个主成分的特征值t1、t2 、t3、方差贡献率f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1如表1-1 所示,3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如附表1-2 所示。 表1-1主成分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得出的主成分载荷值能反映提取出的主成分与其他指标变量之间有没有一定的相关性。分析附表1-2可知,在第一主成分Y,中,出现载荷值比较高的是X10,X22,X3, X5,分别指的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园林绿地面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国内生产总值,能在经济、绿化等方面综合反映城市化水平。在第二主成分YZ中出现了载荷值比较大的X12 ,X1, X14, X13。指标,分别指的是全市全年供电总量、非农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液化石油气家庭用量、煤气家庭用量,能够反映人口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指标,在第三主成分Y3中,X15代表全市的医生数量,主要反映的是医疗卫生方面的指标。 经济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公式如下: ZZi=111111111111111111111 ZZi表示东营市第i年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Zi表示主成分i的得分,fi表示主成分i的方差贡献率。 2 东营市自然资源单项指标得分计算 根据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因素描述,构建了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1。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数据以500米作为一个栅格进行研究。综合国内外自然资源风险评价方法,考虑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实际,采用AHP决策分析法进行评价。

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形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原因: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P>800mm) 半湿润地区(P>400mm) 半干旱地区P<400mm 干旱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征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别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主要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巨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里程的2/3

内蒙古阿拉善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内蒙古阿拉善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40分) 1. (4分) (2018高三上·长春期中) 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A . 政局动荡 B . 生育观念 C . 产业结构 D . 自然灾害 (2)该国最可能位于() A . 北美 B . 西亚 C . 西欧 D . 南美 2. (4分) (2019高一下·柳州期末)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每年在海南省越冬的“候鸟老人”已超百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省吸引“候鸟老人”的首要因素是() A . 经济因素 B . 养老设施 C . 婚姻家庭 D . 气候条件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 . 资源消耗降低 B . 第三产业发展 C . 环境承载力提高 D . 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3. (4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期末) 读我国某城市总体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绿化用地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该城市欲建一高级住宅区,宜布局在()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4. (2分) (2014高一下·中江月考) 水稻种植业有单季稻、双季稻和三季稻之分,其原因是() A . 热量条件的差异 B . 降水条件的差异 C . 地形、地势的差异 D . 水源条件的差异

自然资源概况练习题

3.1 自然资源概况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 B.铁 C.石油 D.土地 2.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 B.铁矿石 C.煤炭 D.石油 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5.关于我国国情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有56个民族 B.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D.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6.对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旱地为主 B.我国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很多 C.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为主 7.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B.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C.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8.下列自然资源组合中,均为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煤炭 B.石油、森林 C.阳光、土地 D.天然气、铁矿 二、综合题 9.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问题。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资源的状况是: 。 (2)你认为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得到缓解和解 决。 (3)请你为建设“美丽中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写出一句 宣传语:。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 A 二、综合题 9.(1)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 【教学要求】 1.我国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特征。 3.我国气候分布、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4.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一、中国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半球、半球 2. 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______海峡。 4.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用心看图、用心记图、用心作图、心中有图) 1.在空白图中填注经线与纬线的度数、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五个自治区的全称及我国濒临的海、洋。

2.填写省级行政中心名称 二、中国地形 【知识梳理】 (一)地形和地势特征: 1.地形特征: 2.地势特征: 3.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何影响?(二)主要山脉分布: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 (1)a______—阴山、 (2)昆仑山—b______、南岭。 2.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1) c—太行山—d—雪峰山 (2)长白山—e (3)f 3.西北—东南走向: g________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______________。

(三)主要地形区和主要特征1.四大高原

原粮、棉基地,“鱼米之乡”。4. 三大丘陵 位置风景旅游区辽东丘陵半岛上千山 山东丘陵半岛上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部,包括丘陵、 丘陵、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江南丘陵位于以南、以北、以西、以东。 三、中国的气候 【知识梳理】 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应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入手,重点分析其分布特征及规律。 (一)我国气温分布 1 季节分布规律形成原因 冬季南北, ;漠河最冷;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 边缘,东至 一线。 ① ; ② 夏季全国普遍、 ① ;② 高原和天山、大小兴 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 ;②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 强。 (二)我国降水分布 1.降水空间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2.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 五月,; 六月-七月上旬, ; 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等地。

自然资源数据

新疆概况 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古称西域,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是我国行政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亚洲地理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市近郊。东北与蒙古,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相邻,边界线长达5600公里,是我国边界线最长、对外开放口岸最多的省区。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6%,盆地占44%。农、林、牧用地面积约6304.5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7.9%,现有耕地402.55万公顷;园地面积33.59万公顷,林地面积675.947万公顷,牧草地面积1521.583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20%,居全国第二位。水能资源:新疆冰川资源丰富,有大小冰川约1.86万条,总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有大小河流570多条,山泉270多处,地表水总径量1119.90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252亿立方米。新疆湖泊众多,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139个,水域面积5504.5平方公里。新疆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355.45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853.51亿千瓦。 生物资源:野生植物132科、856属、近3569种,其中有特殊经济价值的罗布麻、橡胶草等1000种,稀有者约100种。新疆分布的脊椎动物近700种,无脊椎动物约1.5万种以上。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6种,约占全国保护动物的三分之一,其中列为I级的保护的有28种,列为II级保护动物87种。 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138种。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有:铍、白云母、钠硝石、陶土、蛇纹岩等。铁矿查明储量7.3亿吨。有非金属矿种70多个,其中白云母、宝石、石棉、和田玉驰名中外;盐的储量3.18亿吨;芒硝储量1.7亿吨;钠硝石储量232.6万吨。

阿拉善开发区概况

阿拉善盟辖三旗两区。即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乌苏图经济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开发示范区。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位于阿拉善盟东端,地处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境内,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南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北连乌海市 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区划功能明确,以中盐吉盐化集团为主体的盐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以庆华集团为龙头的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以熔融还原铁为重点的特色钢铁工业园,以居住商服文化娱乐等为主的贺兰区“三园一区”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开发区现基本形成了由乌兰布和工业园区、巴音敖包工业园区、贺兰区和金岸区四大板块构成的总体布局。其中,乌兰布和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和光伏产业,引进落地了重庆紫光、内蒙古锋威硅业有限公司等重点工业企业,延伸了产业链;巴音敖包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煤化工、建材、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引进三花控股集团、中国至德集团、中信能源等重点企业,拓展了产业领域;贺兰区重点发展商贸、金融、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善公共基础条件,打造适宜人居的生活区;金岸区重点发展现代高效农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及观光旅游业,依托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着力发展集葡萄酒加工、现代化种植、养殖及加工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 主要产品有金属钠、金属钠原料盐、氯化聚乙稀、氯酸钠、氯乙骏、靛蓝粉、酞芳绿、硅铁、活性炭、精洗煤、水泥、石膏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金属钠1.8万吨、靛蓝2000吨、硅铁4.5万吨、石膏粉1。5万吨、精洗煤30万吨、水泥50万吨。国内生产总值达3亿元,财政收入3000万元,拟开发新产品:轻质碳酸钙、MAS煤质发黑、液氦气等。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今后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装备、硅新材料、高端PVC塑料及下游深加工、新型储能和动力电池以及光伏、电子信息产业等。到2015年开发区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成效,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力争成为全自治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典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左右,达到43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5%,达到40亿元。

[工作]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工作]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自然资源枯竭状况分析 自然资源的浪费与枯竭,环境的破化和恶化,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惑。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破解资源环境难题的途径,就必须首先认识自然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枯竭状况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均占其排放总量的80-90%。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呈加剧之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减轻能源资源消费增长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生态系统全面退化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由上世纪60年代的300公斤/亩下降到100公斤/亩以下;地下鼠量由过去的8~10增至30只/公顷;土地裸露率由不到10%增加到30%以上。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红树林由历史上最大面积2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不足1.5万公顷。 (2)水土流失急剧 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亿吨。随土壤流失的还有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N、P、K三种元素总量约4000万吨,超出了2003年全国的化肥需求量(3990万吨)。 (3)濒危物种增加 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中国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重要原因。由于三峡工程实施和环境污染,长江上已难寻觅白鳍豚的踪迹,科学家承认该物种已功能性灭绝。 (4)天然湿地大量消失 在北方,河北省过去50年来湿地消失了90%,即便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陕西关中一带30多个县,几十年来消失上万个“涝 池”(池塘)。在南方,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状况更不容乐观:内蒙古阿拉善盟,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ha,核心次面积36400ha,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ha。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照日数递增率为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武夷山植被的概况如下: 一、植物概况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种,有中国特有属27属31种,许多如银杏等为 单种属孑遗植物3728种,有28种珍稀濒危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如鹅掌楸、银钟树、南方铁杉、观光木、紫茎等。区内发育有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树种。11月7、8日:黄岗山简易公路、桃源浴,沿途认识植物。其中,桃源浴18种植物的科名、属名: 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②、扁柏:柏科。③、马挂木:木兰科。④、化 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⑤、金钱松:松科。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⑧、大花金鸡菊:菊科。⑨、胡桐树:胡桐科。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用途:材用。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用途:观赏。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用途:观赏及药用。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观赏。⑦。⑧、名称:黄瑞木,科属:山茶科,产地分布: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叶片绿色,株高3~4米。 二、武夷山群落类型:武夷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最高海拔2158 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6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一)、针叶林: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主要有一个点:黄岗山山麓海拔1890米处的黄山松群落。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黄岗山,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 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2、林木记录表:建群种:黄山松:树龄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为14米,胸径50厘米,枝下高10米。树冠幅度3米,生活型为果型。生活强度强。(二)、阔叶林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

阿拉善盟概况

阿拉善盟概况 阿拉善盟(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5万人,有蒙、汉、回、藏等28个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现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4个苏木(镇)、191个嘎查(村)。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阿拉善神奇、美丽而富饶,被誉为“中国秘境”。 ——自然风光绮丽多彩。金色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金秋胡杨枝叶婆娑、流光溢彩,褐色戈壁广袤无垠尤以额济纳旗马鬃山戈壁撼人心魄,绿色的贺兰山天然次森林和荒漠草原景色迷人、如诗如画,银色的吉兰泰、雅布赖等盐湖波光粼粼、银光闪烁,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风蚀岩石簇群形态万千、栩栩如生,阿拉善奇石质朴硕然、千奇百怪,最为珍贵的葡萄玛瑙流珠挂玉、硕果累累。苍茫戈壁,瀚海天域,大漠风光,使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西汉名将霍去病入居延收复河西。元代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途经黑城朝觐元帝忽必烈。康熙年间,卫拉特和硕特部从新疆天山迁徙到阿拉善草原,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万里东归到额济纳河流域。康熙36年(1697年)设阿拉善和硕特旗,雍正9年(1731年)设定远营(今巴彦浩特),乾隆18年(1753年)设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因稳定西部边疆屡建战功,两旗旗王被晋爵亲王,并且清皇室与阿拉善和硕特旗保持了长期的联姻关系。清朝和民国时期,两旗直属清政府理藩院和民国蒙藏委员会管辖。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和平解放,此后曾五次变更隶属关系,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5月1日成立阿拉善盟。 ——文化底蕴深厚。曼德拉山岩画、贺兰山岩画生动反映了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居延遗址出土的居延汉简与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并称为二十世纪东方文明四大发现。黑城是“丝绸北道”上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在这里从事宗教活动,写下了许多经典诗文。阿旺丹德尔是阿拉善土生土长的著名学者和佛学大师,被国际学术界誉为蒙藏语法家、辞学家、翻译家、文学家和宗教哲学家,一生著有《详解蒙藏文文法通讲》等40余部著作。阿拉善长调、呼麦、民歌、蒙古族婚礼以及和硕特、土尔扈特蒙古族服饰等民族文化浓郁厚重。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逐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中轮廓的显著特征。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一)、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 邛崃山-锦屏山以西的大网格之中,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流水作用弱,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是中国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 ③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向南与秦岭山脉之间为黄土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新城区是文明的黄土高原,学生见冰期气候转向,温湿,质地疏松的黄土金流水,强烈侵蚀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④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第二阶梯地形面上,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暖湿,

除滇中、滇东和黔西北尚保存着起伏较为和缓的高原面以外,大部分地区被长江、珠江及元江等河流分割成崎岖不平的地表,石灰岩分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 (二)、四大盆地。 ①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为2600到3100米,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构造上属东昆仑褶皱系中的柴达木拗陷,面积约25.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三大盆地,盆地气候干燥,分布着许多盐湖和盐沼,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丰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资源和油气资源等也都非常丰富。盆地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作物单产高;河流沿岸,牧草肥美,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为53×10的4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盆地,由于身处内陆腹地,又加高山环抱,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其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显著,分布着中国最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盆地边缘到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呈环带状排列。环盆的边缘,受两侧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其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衢。 ③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面积约38×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盆地西部山地不高,又有很多缺口,属半封闭型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④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

自然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概况(1)”教学设计(湘教版) 迟金华河北省沧州市第八中学(061000) 摘自《地理教育》2010.10 一、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的概况”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本节又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有清晰的认识。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着重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四个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随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面对我国的资源状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和养成合理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难点:自然资源的范畴是不断变化的;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四、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等。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列举知道的自然资源(越多越好)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多媒体展示几张生活照片)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离不开土地、阳光、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这些都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无价之宝,与人类关系密切。从本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自然资源。 2.小组探究,了解新知 任务一: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主要类型 (1)各小组宣读搜集的各种有关自然资源的概念,指出教室中的实物以及刚才多媒体展示的照片中的物体由哪些自然资源制成。通过不同的定义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深刻理解定义,掌握自然资源定义的关键词语。 (2)小组间通过比赛方式说出各种自然资源,越多越好,并且相互指出错误。同时,思考为什么是或者不是,加深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 (3)提出探究问题:台风、地震、闪电等都具有巨大的能量,它们是不是自然资源,为什么? (4)各小组把列举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自然资源的类型。 (5)完成P54活动题,强化自然资源分类,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任务二:总结自然资源的特征

中国自然地理系统知识点汇编大全(最全)

中国自然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 梯 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 三大高原、三大 盆地 1000-2000米 三 雪、巫、太、 大 三大平原、三大 丘陵 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家峡、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