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招标文件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招标文件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招标文件

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项目

招标编号

为了维护交易的公平和公正,努力营造一个诚实信用的招投标环境,保证招投标标的质量和性能的最优化,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对我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进行邀请招标。本招标文件严格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兼顾了招标人和投标单位的双方利益,体现出了公平的价值观念,是招标人和投标单位应当共同恪守的规范性文件,本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应当按照本招标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目录

第1章投标邀请函 (3)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3)

投标单位资格要求 (4)

招标文件的获取 (5)

投标文件的递交 (5)

第2章投标单位须知 (7)

总则 (9)

招标文件 (9)

投标文件 (10)

投标 (12)

第3章开标流程及评标办法 (14)

开标流程 (14)

评标办法 (15)

评标 (16)

中标通知 (19)

签订合同 (19)

保密 (19)

第4章附件:投标文件格式 (20)

第5章资格证明文件 (25)

第6章投标诚信廉洁承诺书 (29)

第1章投标邀请函

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遵照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招标工作的

管理规定以及结合该项目的自身特点,本公司决定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项目采取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择优选定评价单位。本次招标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项目项目地点:

公司情况介绍:

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节能、服务于“三农”于一体的能源综合利用企业。装机容量为3×54t/h生物质锅炉配备2×12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公司于XX年6月建成并发电、供热,XX 年完成生物质锅炉技术改造,年均供电量能力亿千瓦时、供汽能力50万吨。公司每年可消耗秸秆约40万吨,生物质发电原料的收集、加工、运输、储存作为一个产业链,农民将分散秸秆资源收集起来,再加工、运输、到生物质电厂销售。

项目性质:民营企业

(2)招标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标准,对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并编制《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联系、协调并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确保《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

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通过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专家审核,协助招标人办理报批手续。

(3)履行期限: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与投标方签订合同后,至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完成,历时三个月(日历天数)。

(4)合同履行地点: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5)投标价格:

投标报价应为本次招标范围内全部内容的总价。

投标人应提交已标价的报价表(按投标书部分格式规定)。

报价表中应包括本次招标全部内容的各项单价(按单元分别列出各项费用),并最终形成总价,投标人没有填写的分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招标人将不予支付,并认为此项目已包括在其它分项中。

投标人所报的相应分项的价格在合同实施期间应保持不变,并不因劳务、材料、机械、运输等成本的价格以及税金等其它一切因素的变动而做任何调整。

(6)投标和支付使用的货币:

投标人应以人民币填报价格。

合同实施时亦以人民币支付。

投标单位资格要求

(1)投标单位资质要求

1、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

2、具备国家或省级部门核发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乙级及以上资质证书;

3、具有三个以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职业病危害验收评价的业绩;

4、投标人必须是经XX市安监系统备案的机构。

(2)对联合投标的要求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投标体

招标文件的获取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XX年 XX月XX日至XX 年XX月4日(北京时间,下同), 联系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部经办人通过电邮获取。

投标文件的递交

(1)投标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是指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本次投标的截止时间为 XX年 XX月11日17时00分。

(2)投标文件的递交地点

本次招标标书的投递地点为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办公室收

(3)投标文件的接受

投标文件递交时,应当向接收人员索要递送投标文件的回执,回执上应当载明递交的时间;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接收。

(4)投标的监督

投标单位如果对本次招议标过程有意见和建议,监督与投诉的部

门是XX部,联系电话为:XXX。

招标单位: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招标单位的详细地址:

联系人:

经办人:

第2章投标单位须知

投标单位须知前附表

总则

为了选择优质的服务,本次招标活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不允许有任何逸出法旨的行为,活动的全部程序必须公开,始终把公平、公正作为指导本次招标的最高要求。竞标人必须依法投标,不允许有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竞标行为。

招标文件

(1)招标文件的组成

本招标文件包括:

(1)投标邀请书;

(2)投标单位须知;

(3)评标办法;

(4)合同条款及格式;

(5)评价标准和要求;

(6)投标文件格式;

(7)投标单位须知前附表规定的其他材料;

(8)根据本章对招标文件所作的澄清、修改,构成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2)招标文件的澄清

投标单位应仔细阅读和检查招标文件的全部内容。如发现缺页或附件不全,应及时向招标人提出,以便补齐。如有疑问,应在投标书提交截止日十五天前以书面形式(包括信函、电报、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下同),要求招标人对招标文件予以澄清。

招标文件的澄清将在投标单位须知前附表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七天前以书面形式发给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单位,但不指明澄清问题的来源。投标单位在收到澄清后,应当在三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招标人,确认己收到该澄清。

(3)招标文件的修改

招标人可以修改招标文件,但是必须在投标截止时间三天前,并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所有已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单位。如果修改招标文

件的时间距投标截止时间不足三天,相应延长投标截止时间。

投标单位收到修改内容后,应当在二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招标人,确认己收到该修改。

投标文件

(1)投标文件的组成

①投标文件目录;(该目录统辖所有提交的投标文件以达到条理化);

②投标书、招标内容表及评价规范、报价单;

③资格审查资料:本单位的资质等级证书、在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情况等(原件或复印件);

④业绩证明资料:业绩表;

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⑥授权委托书;

⑦投标保证金;

⑧投标单位须知前附表规定的其他材料。

上述文件均需加盖投标单位的公章,并有法定代表人签名。

(2)投标文件的编制

①投标单位应仔细阅读招标文件所有内容,按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并保证所提供的全部资料的真实性,以使其投标对招标文件作出实质性的响应,否则,其投标可能被拒绝。

②除非招标文件的技术规格中另有规定,计量单位均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③投标单位应按招标文件中提供的投标文件格式填写投标书、投标价格表,建议投标单位对公司现场进行实际考察。

④投标单位应在招标文件所附的投标报价表和投标分项报价表上写明投标内容的分项价格和投标总价。如果单价和总价有出入,以单价为准修正总价。投标单位对每种内容只允许有一个报价,招标单位不接受任何有选择的报价。

⑤投标单位要附有评价方案、评价流程、评价阶段具体时间安排、付款方式等,应在文字中说明;

⑥投标单位资格的证明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如为多页,除首页和尾页外,其余各页均需加盖骑缝章。

⑦投标单位应准备一份正本,一份副本。在每一份投标文件上要明确注明“正本”或“副本”字样,一旦正本和副本有差异,以正本为准。

⑧投标文件正本须打印并由经正式授权的投标单位代表签字并加盖投标单位公章。副本可以用复印件。

⑨除投标单位对错处作必要修改外,投标文件中不许有加行、涂抹或改写。若有修改须由签署投标文件的人进行签字。

⑩电报、电传、传真形式的投标概不接受。

(3)投标保证金

①投标保证金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之一。

②投标单位应向招标单位提交投标保证金人民币(大写:贰仟元)。

③投标保证金用于保护本次招标免受因投标单位的行为而引起的

风险。

④投标保证金可采用银行汇票、转帐(本市使用)、电汇(异地使用)或现金。

⑤未按规定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将被拒绝。

⑥未中标的投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投标结束后予以无息退还。

⑦中标的投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在中标人签订合同并生效后转为履约保证金,在本项目结束后退还。

⑧发生以下情况时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

1)投标单位在投标有效期内撤回投标;

2)中标后不按规定签订合同;

3)评标过程中无理取闹,干扰评审人员工作或串标的。

投标

①投标费用投标单位应承担所有与编写和提交投标文件有关费用,不论投标的结果如何。招标单位在任何情况下均无义务和责任承担这些费用。

②投标范围投标单位须对“招标内容一览表”中的所有内容进行投标。

③投标文件的密封和标记

A投标单位应将投标文件正本和副本分别用信封密封,并标明招标编号、投标内容名称及正本和副本。

B为方便开标唱标,投标单位应将投标报价表单独密封,并在信封上标明“投标报价表”字样。

C每一密封信封上注明“于年月日之前(指投标单位须知前附表中规定的开标日期及时间)不准启封”的字样。

D如投标文件由专人送交,投标单位应将投标文件按A、B、C中的规定进行密封和标记后,按投标邀请注明的地址送至招标单位。如果投标文件通过邮寄递交,投标单位应将投标文件用内、外两层信封密封。内层信封的封装与标记同A、C规定;外层信封装入A、B、C 所述全部内封资料,并注明招标编号、招标单位收件人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同时应写明投标单位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邮寄人,以便将迟交的投标文件原封退还。

E如果未按上述规定进行密封和标记,招标单位对投标文件的误投或提前拆封不负责任。

F投标单位对投标文件修改的书面材料或撤销的通知应按上述规定进行编写、签署、密封、标注和递送,并注明“修改投标文件”或“撤销投标”字样。

④投标文件的提交

所有投标文件不论派人送交还是通过邮寄,都必须按招标单位在投标邀请中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之前送达招标单位。

出现招标文件的修改推迟投标截止日期时,则按招标单位修改通知规定的时间递交。

招标单位拒绝在投标截止时间以后收到的投标文件。

第3章招议标开标流程

开标流程

(一)招议标主持人宣布招议标会场纪律。评委以及招议标单位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率先遵守纪律,以维护招议标工作的严肃性。

(二)主持人向参加招议标的评委介绍本次投标人的报名情况和资格预审情况,向投标人介绍评委的组成情况。同时,告知评委和投标人,如果对本次招议标过程有意见和建议,监督与投诉的部门是XX。

(三)主持人以逐个询问的方式,确认每个投标人是否知晓本次招议标的评标办法,是否已在招标文件答疑阶段解除了对招标文件的歧义,并在此基础上准备了相应的投标文件和报价。

(四)进入开标程序,计算并公布各投标人第一次报价与得分情况。

(五)确认第一轮报价与得分无误,并给予各投标人一定的商讨和请示时间后,进行第二轮的报价和得分计算,并予以公布。

(六)投标人退出会场后,评委仔细审查每一投标人的投标书,并将问题和疑问统一交主持人。

(七)逐个请投标单位代表进入会场,通过交流和质询,确定投标人的最终投标承诺文件。

(八)评委逐一对各投标人进行打分,并由现场工作人员以算术平均方法,计算出每个投标人的评委得分。

(九)总分计算出来后,主持人依得分高低确定预中标单位名单,并当场向所有投标人和评委宣布招议标结果。

(十)通过招议标会议,主持人要当场整理以下书面材料(在后续的中标单位确认审批阶段和合同审核阶段作为必要的附件):

(1)各评委对每一投标人的打分记录(评委本人签字)。

(2)各投标人的每次报价、最终承诺价和得分情况表,以及预中标单位的排列顺序(所有评委签字确认)。

(3)当非最低投标价的投标人为预中标第一候选人时,应当现场准备合理的文字说明(所有评委签字确认)。

(4)投标人的最终投标承诺书(投标单位授权代表签字确认)。

评标办法:(总分100分)

第一轮报价得分(满分30分)、第二轮报价得分(满分35分)、各评委综合打分(满分35分)的加权平均值,三者之和即为各投标单位的总得分。

(1)第一轮报价得分的计算:

第一轮报价,最低报价者得30分,最高报价者得15分,介于二者之间的报价者得分计算公式为:

15+15×(最高报价-投标单位报价)/(最高报价-最低报价)

(2)第二轮报价得分的计算:

按同样的计分原理,第二轮报价,最低报价者得35分,最高报价者得20分,介于二者之间的报价者得分计算公式为:

20+15×(最高报价-投标单位报价)/(最高报价-最低报价)

(3)评委的综合打分计算:

每个评委均需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各投标单位进行打分。最高可打35分,最低不得低于5分。所有评委打分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某个投标单位的综合得分。

评标

①评标委员会

招标单位将根据招标内容的特点组建评标小组,其成员由我集团公司指定的人员组成。评标小组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质疑、评估和比较。

②对投标文件的审查和响应性的确定

开标后,评标委员会将组织审查投标文件是否完整,是否有计算错误,要求的投标保证金是否已提供,投标文件签署是否合格。如果单价与总价有出入,以单价为准;若文字大写表示的数据与数字表示的有出入,以文字大写表示的数据为准;如果投标报价表中的投标单价与投标分项报价表有出入,以投标报价表中单价为准。若投标单位拒绝接受上述修正,其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

在对投标文件进行详细评估之前,评标小组将依据投标单位提供的资格证明文件审查投标单位的法人资格、营业范围、财务、服务能力。如果确定投标单位无资格履行合同,其投标将被拒绝。

评标小组将确定每一投标是否对招标文件的要求作出了实质性响应,而没有重大偏离。实质性响应的投标是指投标符合招标文件的所有条款、条件和规定且没有重大偏离或保留。重大偏离或保留系指影响到招标文件规定的招标范围和关键的质量和性能,或限制了招标单位的权力,或保留、反对有关对投标单位的义务的规定,而纠正这些偏离将影响到其它提交实质性响应投标的投标单位的公平竞争地位。

评标小组判断投标文件的响应性仅基于投标文件本身而不靠外部

证据。

实质上没有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将被拒绝。投标单位不得通过修正或撤销不合要求的偏离或保留从而使其投标成为实质上响应的投标。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其投标将被拒绝:

A投标单位未提交投标保证金或金额不足、投标保证金形式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

B超出经营范围投标的;

C资格证明文件不全的;

D投标文件无法人代表签字,或签字人无法人代表有效委托书的;

E无同类项目业绩的;

③投标文件的澄清

为了有助于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评估和比较,评标委员会有权向投标单位质疑,请投标单位澄清其投标内容。投标单位有责任按照评标委员会通知的时间、地点指派专人进行答疑和澄清。

重要澄清的答复应是书面的,并应由全权代表签署。但不得对投标内容进行实质性修改。

④对投标文件的评估和比较

评标委员会将对符合要求且具实质性响应的投标文件进行评估和比较。

评标时除考虑投标价外,还将考虑以下因素:

A投标文件中所报评价项目完成时间及付款方式和条件的偏差;

B配套检测设备的齐全性;

C同类项目业绩及经营信誉。

⑤评标原则及中标条件

A对所有投标单位的投标评估,都采用相同的程序和标准。

B评标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条件进行。

C中标单位的条件:

投标书完整无缺,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各种证件齐全,格式符合要求;

满足招标内容的技术要求,能保证评价项目完成时间,价格合理并提供优惠条件;

提供最佳评价服务,具有较好的保证承诺;

具有良好的资信,认为其能认真履行合同义务。

评标得分最高的单位。

中标通知

招标小组当场公开宣布预中标单位两家,报我集团公司审批,未中标单位不发未中标通知书,也不作任何解释;在招标期内办理未中标单位投标保证金退还手续。

签订合同

①中标单位收到中标通知书后,应按中标通知书规定的时间签定合同,无正当理由拒绝签定合同的,招标单位有权取消其中标资格,并没收其投标保证金。

②投标保证金在合同签定生效后转为合同履约保证金;

③招、投标文件视为合同的一个组成部分。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介绍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介绍 时间:2016-04-14 15:13来源:广东正明检测作者:小蒋点击:113 次 家具生产业:有机溶剂类毒物、粉尘、噪声。 家电制造业:有机溶剂类毒物(存在于喷涂工艺)、金属烟、尘、雾(存在于焊接、点焊、切割、打磨等工艺)、噪声。 涂料、胶合剂生产业:有机溶剂类毒物、粉尘、噪声。 制鞋、皮革加工业:有机溶剂类毒物、粉尘、噪声。 五金电镀业:重金属、酸类、碱类、粉尘、噪声。 电子生产业:重金属(主要是铅)烟、尘、雾、(存在于焊接、点焊等工艺)、有机溶剂类毒物、噪声。 玉石加工业:粉尘、噪声。 蓄电池业:重金属(主要是铅)烟、尘、雾(存在于焊接、点焊等工艺)、噪声。 玻璃、灯饰生产业:粉尘(存在于打磨、切割、修边等工艺)、噪声、高温。 陶瓷生产业:粉尘、噪声、高温。 玻璃工艺店:粉尘(存在于打磨、切割、修边等工艺)、噪声。 石材工艺店:粉尘(存在于打磨、切割、修边等工艺)、噪声。 水泥、石膏等工艺品制造业:粉尘、噪声。 建筑业:烩尘、噪声、高温 塑料业:粉尘、塑料裂解气、噪声。 轧钢业:噪声、高温、金属尘、放射线。 纺织服装业:有机溶剂毒物、噪声、粉尘。 箱包业:有机溶剂类毒物、粉尘、噪声。 医药制造业:有机溶剂类毒物(存在于喷涂工艺)、噪声、金属尘。 石材、破璃加工业:粉尘、噪声。 五金加工业:粉尘、电焊烟尘、噪声。 印刷业:有机溶剂类毒物、其他粉尘、噪声。 加油站:苯、溶剂汽油。 所有存在焊接、点焊工艺的行业:电弧光、金属烟尘。 注:有机溶剂类毒物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苯、二甲苯、酯类(乙酯、丁酯)、酮类(丙酮、丁酮、环已酮、异佛尔酮)等,其他因原材料不同可能含有苯、正已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TDI等危害严重危害物质。 广东正明检测机构工作场所检测项目共有92个小项目。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共有53项:化学有害因素5项,金属类15项,非金属类8项,有机类17项,粉尘类5项:物理有定因素8项。合计重项目有48项:一般项目有5项。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途径和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途径和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367-23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途径和措施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加强法制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于20xx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迄今逾时近三年。该法出台时适逢中国进人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中国职业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因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因此,职业病的发生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密切相关,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阶段、20世纪60-80年代的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其间十年“文革”浩劫经济发展遭到破坏)和改革开放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促使经济快速发展(有时过热)阶段。

各个经济发展时期,都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有着强烈的需求。令人遗憾的是,建国后各届政府虽然对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危害给予了极大关注,也曾出台了诸如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文件,但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内,缺乏一部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高层次法律,使得劳动者的权益没有受到合法保护,致使中国职业病仍呈高发势态。 事实证明,历年来政府出台的一些针对职业病防治的《通知》、《决定》和《管理办法》,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这样较高层次的法规,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又由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力度不够.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收效不尽如人意。比如,尽管早已总结出切实可行的防尘经验,但许多厂矿、特别是乡镇企业未能落实尘肺预防措施,以致全国除现有44.6万尘肺患者外,估计还有60多万可疑尘肺患者,他们中的多数人经过数年后有可能发展成为尘肺病人,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尘肺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令人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资料要求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资料要求 现状评价方案的编制 (一)资料收集 1.技术资料主要包括:a 用人单位概况;b 生产过程的物料、产品;c 生产工艺;d 生产设备设施;e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以及运行效果;f 有关设计图纸;g 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h 有关劳动者职业性健康检查资料。 2.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类资料主要包括:a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的设置和运行情况;b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贯彻执行情况;c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工种(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落实和现场运行情况;d职业健康宣传培训及健康监护落实情况;e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及检测情况等。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4.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 (二)现状评价方案 现状评价方案应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和初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把握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现状特征,明确评价重点、范围、内容、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概述。用人单位概况、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 2.评价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3.评价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特点,设定评价范围、评价单元和

评价内容,选定适用的评价方法。 4.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在了解用人单位(或项目)生产运行情况和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调查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置、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岗位分布和作业方式、划分评价单元,明确各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警示标识,应急救援设施、辅助卫生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调查内容。 5.检测方案。确定单元(或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方法、检测点、检测对象和样品数等。可行时,宜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参数检测。 职业卫生检测一般包括:a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检测。b职业病防护设施参数检测。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防护参数进行检测,尤其在有害因素超标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防护参数进行调查和检测。c建筑设计卫生参数检测。根据现行检测规范和方法,对通排风、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设计卫生参数内容进行检测。 6、组织计划。包括评价程序、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 为了做好公司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在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对本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和监督检测,设立环保卫生监测站,建立本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并妥善保存;环保卫生监测站具体负责对公司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监督检测由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每年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设定和检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规范要求,由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检测人员和被检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共同确定,所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高毒物质至少每季度检测三次。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三、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氨、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物、二甲苯、硫化氢等毒物和粉尘、噪声、热辐射、电离辐射等危害因素。 四、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环保卫生监测站和委托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检测结果,比对国家有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做出符合性判定和评价并出具《监测报告》,并根据检测周期向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报告,由职业健康安全部填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结果告知书》,按月向受检测的各单位通报,并由受检测的单位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 五、公司各单位接到《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结果告知书》后,应立即组织对检测结果异常的作业场所进行整改。对跑、冒、滴、漏引起的现场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必须采取有力的防护措施,责成专人处理,及时消除,杜绝事故的发生。对暂时不能整改或整改后不能达标的作业场所,所属单位应专题报告公司立项进行整改。 六、在公司生产装置检修期间的密闭空间、受限空间、粉尘、焊接等作业场所,环保卫生监测站要按照作业证的要求及时进行分析检测。如遇生产不正常,公司各单位确定有必要临时增加检测项目,可向职业健康安全部提出申请并说明原因,由职业健康安全部安排临时检测任务。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

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表
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说明 各被调查企业:
本次调查旨在掌握全国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科学制定职业病危害 防治法规及政策奠定基础,调查数据不作为职业健康监督执法和处罚依据。
请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如实报告,感谢贵单位的支持与配合! 特此说明。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调查表编号 □□□□□□□□□□□□□
调查日期
年月日
调查员 审核人
企业
企业名称
基本
信息 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
工作场所地址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 县(市、区) 乡(镇、街道) 号
单位注册地址
投产日期
所属行业 联系人
法人代表 姓名
联系电话

在岗职工人数 总人数: 人;女职工人数
人;
其中,外委人员(劳务派遣人员):
人。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经济类型
□联营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资企业
□港澳台企业 □个体经济 □其他企业
用人单位规模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微型企业
生产产品
1.名称:
年产量:
2.名称:
年产量:
主要原辅材料 1.名称:
年使用量:
2.名称:
年使用量:
职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人数:
人;
业 粉尘种类及接触人数:
人;
病 煤尘
□ 人 ; 矽尘

危 害
石棉粉尘 电焊烟尘 棉尘
□ 人 ; 水泥粉尘 □ 人 ; 铸造粉尘 □ 人; 大理石粉尘
□ □ □
因 石灰石粉尘 □ 人; 铁及其化合物粉尘 □
素 其他粉尘
□ 人。(注:下拉菜单填报)
人; 人; 人; 人; 人;
种 化学毒物种类及接触人数: 人; 其中
类苯
□ 人 ; 甲苯
□ 人;
及 二甲苯
□ 人; 三氯乙烯 □ 人;
接 二氯乙烷
□ 人;
触 乙酸丁酯
□ 人;
情 况
二甲基甲酰胺 □ 人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
有机磷
□ 人;
正己烷
□ 人;
乙酸乙酯 □ 人;
汽油
□ 人;
人;
拟除虫菊酯 □ 人;
铅及其化合物 □
汞及其化合物 □
铬及其化合物 □
一氧化碳

硫化氢

甲醛

人; 镉及其化合物 □
人; 锰及其化合物 □
人; 氯化氢及盐酸 □
人; 硫酸及三氧化硫 □
人; 氯气

人; 氨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途径和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25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途径和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途径和措施 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加强法制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于20xx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迄今逾时近三年。该法出台时适逢中国进人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中国职业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因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因此,职业病的发生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密切相关,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阶段、20世纪60-80年代的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其间

十年“文革”浩劫经济发展遭到破坏)和改革开放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促使经济快速发展(有时过热)阶段。各个经济发展时期,都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有着强烈的需求。令人遗憾的是,建国后各届政府虽然对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危害给予了极大关注,也曾出台了诸如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文件,但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内,缺乏一部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高层次法律,使得劳动者的权益没有受到合法保护,致使中国职业病仍呈高发势态。 事实证明,历年来政府出台的一些针对职业病防治的《通知》、《决定》和《管理办法》,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这样较高层次的法规,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又由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力度不够.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收效不尽如人意。比如,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招标文件.docx

精品文档 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项目 招 标 文 件 招标编号

序 为了维护交易的公平和公正,努力营造一个诚实信用的招投标环境,保证招投标标的质量和性能的最优化,XX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对我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进行邀请招标。 本招标文件严格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XX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兼顾了招标人和投标单位的双方利益,体现出了 公平的价值观念,是招标人和投标单位应当共同恪守的规范性文件, 本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应当按照本招标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目录 第 1 章投邀函???????????????????.3 1.1目概况与招范??????????????3 1.2投位格要求???????????????4 1.3招文件的取????????????????5 1.4投文件的交????????????????5第 2 章投位知??????????????????.7 2.1?????????????????????9 2.2招文件???????????????????9 2.3投文件???????????????????10 2.4投?????????????????????12第 3 章开流程及法???????????????.14 3.1开流程???????????????????.14 3.2法???????????????????.15 3.3?????????????????????.16 3.4中通知???????????????????.19 3.5合同???????????????????19 3.6保密?????????????????????19第 4 章附件:投文件格式???????????????.20第 5 章格明文件??????????????????.25第 6 章投信廉承????????????? . 29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编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样例) 委托单位: 检测与评价场所: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号: 检测评价机构名称(盖章) 年月日

封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说明 (一)检测与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规、协议和技术文件进行。 (二)报告中有涂改、增删或复印件检验印章不符者无效。 (三)本报告的检测结果及本单位名称,未经同意不得用于广告、评优及商品宣传。 (四)对本检测与评价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五)本报告正文共页,报告一式三份(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各一份)。 检测与评价单位: 技术档案存放处: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联系人:

正文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一、一般情况 受检单位:地址: 委托单位:联系人: 联系地址:电话: 邮编:检测项目: 采样时间:年月日样品数量: 检测时间:年月日检测仪器: 二、检测与评价依据: (一)采样依据: (二)评价依据: 三、现场情况: 四、测试条件与样品采集

五、检测结果与评价(详细检验结果见附录2) *C 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 STEL:短时间接触浓度,C MAX:最高浓度检测结果表明: 六、改进措施和建议: 七、附录 附录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点分布示意图 附录2. 检测检验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签名): 检测人(签名):校对人(签名):审核人(签名): 报告签发人:检测评价机构(盖章) 年月日

最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在正常生产运行阶段,存在和(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等进行综合的阶段性分析和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和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提供依据,并为监管部门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程序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评价实施、报告书编制、报告书评审四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接受用人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评价工作计划,并对计划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 2.评价实施阶段:依据评价计划,开展职业卫生调查,识别作业场所存在和(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现场检测。职业卫生调查的内容应包括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健康检查、应急救援及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等情况。 3.报告书编制阶段:对调查所得的资料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给出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可行性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4.报告书审评阶段: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报告书进行评审,并进行现场复核,提出修改意见。评价机构根据专家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修改后提交正式报告书。由用人单位负责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除仅产生物理因素(不包括放射性因素)或仅导致轻微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不需组织专家对其报告书进行评审外,其余作业场所均需进行评审。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分为三种: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简称“控评”)。文中,将对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的概念、内容与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指,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竣工验收阶段对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及确定,并将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最终作出客观、真实的验收评价结论。编写工作参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按照我国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委托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主要包括收集材料、制定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工程分析、实施控制效果评价、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等。 一、收集资料 应全面收集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和技术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报告等),还应熟悉、严格掌握国家、地方、

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评价单位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预评价报告内容和工程建设及试运行情况,编制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评价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评价目的、依据和范围;②工程建设概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真实运行情况;③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质量保证措施;④组织实施评价工作计划与进度、经费安排。 三、工程分析 应用生产工艺、职业卫生和卫生工程等知识和技术,认真分析和明确预评价项目的工程技术特点,主要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专项经费投资;②总平面布置;③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④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布局;⑤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及其存在的形态;⑥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四、实施控制效果评价 是对建设项目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对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对存在的职业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目录1、总论 1.1项目背景 1.2评价依据 1.3评价目的 1.4评价范围 1.5评价内容 1.6 评价方法 2、生产运行状状 2.1企业概况 2.2生产工艺和原辅料 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3.1现址简评 3.2总体布局 3.3设备布局 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评价 4.1职为病危害因素概述 4.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5.1防护设施设置及运情情况 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6.1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6.2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6.3防护用品评价 7、建筑卫生及辅助用室 7.1 建筑卫生 7.2辅助用室 8、职业健康管理及执行情况评价 8.1职业健康管理 8.2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9、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 9.1职业健康监护 9.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 10、结论 11、建议改善 12、附件 工厂平面图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

1总论 1.1项目背景 XXXX有限责任公司是生产销售通讯配件、电线电缆、塑胶制品、灯饰产品、五金制品和模具。工厂为中小型企业。始建于2001年,现厂区位于广东省东莞XX业区,占地面积为4000平方米,总投资为1600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7月2日修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由企业自行对本公司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1.2评价依据 1.2.1法律法规与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7月2日修订); (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 (3)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9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 (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 (6)《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 (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 (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8) 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危害项 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5号); (9)《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1.2.2技术规范与标准

鞋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鞋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职业病危 害现状评价方案模板职业病危害现状评 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职业病,保证生产运行中的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从而达到保障劳动者 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二、评价依据: 1、任务依据(本项由建设单位提供): 1)主要任务依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 用人单位已有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最近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各阶段设计审查的文件及资料内容 近3 年职业卫生检测和健康监护资 料用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卫生有关资料,用人单位生产运行相关资

料 2)参考依据:安全评价资料及环境评价资料 2、国家标准及规范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 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 法》(卫生部令第49 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 令第23 号,2002年3 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 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 家安监总局令第1 号,2005年7 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2012 年6 月)《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8 号,2012 年6 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 号,2012 年6 月)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 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51 号,2012 年6 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 (2012 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 号)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

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义煤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 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

说明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进行; 2、本评价报告只对检测时现场状况进行评价; 3、评价报告只向被检测单位和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对本评价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 单位提出书面意见,过期概不受理; 5、本报告应加盖公章,无公章或涂改无效; 6、本报告未经许可请勿复印,不得做广告宣传用; 7、本报告共8页。 8、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

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义煤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 职称:证书:签名:项目负责人 职称:证书:签名:报告编写人 职称:证书:签名:项目审核人 职称:证书:签名:报告校核人 签名: 签发人 签发日期:年月日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委托义煤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对该单位井下粉尘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 义煤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于2013年10月18日对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工作场所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合职业病发病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该单位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了客观、真实、科学的评价。 1检测评价目的 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识别和分析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1.2为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 1.3检测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4为行政监督检查提供检测依据。 2检测评价依据及标准 2.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60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一、粉尘类: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矽肺 (二)煤尘(煤矽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工尘肺 (三)石墨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墨尘肺 (四)炭黑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黑尘肺 (五) 石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肺 (六) 滑石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滑石尘肺 (七) 水泥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水泥尘肺 (八) 云母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云母尘肺 (九) 陶瓷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陶瓷尘 (十) 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铝尘肺 (十一) 电焊烟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焊工尘肺 (十二) 铸造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铸工尘肺 (十三) 其他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其他尘肺 二、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r射线)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三、化学物质类: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 (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四)镉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五)铍及其化合物 铍病 (六)铊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七)钡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八)钒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九)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一)铀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铀中毒 (十二)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化氢中毒 (十三)氯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气中毒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目录 1、总论 (3) 1.1评价目的 (3) 1.2评价依据 (3) 1.3评价范围 (7) 1.4评价内容 (7) 1.5评价单元 (7) 1.6评价方法 (8) 1.7评价程序 (9) 1.8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用人单位概况 (13) 2.1用人单位概况 (13) 2.2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环境概况 (13) 2.3原、辅材料及产品 (15) 2.4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 (15) 3、总体布局 (16) 3.1总体布局 (16) 3.2总体布局评价 (16) 4、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19) 4.1生产工艺 (19) 4.2主要生产设备及布置情况 (20) 4.3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 (20) 5建筑卫生学 (24) 5.1建筑卫生学调查 (24) 5.2建筑卫生学检测 (24) 5.3建筑卫生学评价 (25) 6 职业病危害因素 (26) 6.1职业病危害因素辨别 (26) 6.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8) 6.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33) 7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 (37) 7.1职业病防护设施调查 (37) 7.3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 (37) 8职业健康监护 (41)

8.1职业健康监护调查 (41) 8.2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41) 9个人防护用品 (42) 9.1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42) 9.2个人防护用品评价 (42) 10辅助用室 (43) 10.1辅助用室调查 (43) 10.2辅助用室 (43) 11职业卫生管理 (46) 11.1职业卫生管理调查 (46) 12结论 (50) 12.1分项结论 (50) 12.2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50) 13 措施及建议 (51) 13.1本项目职业卫生工作存在的不足 (51) 13.2措施及建议 (51) 附表1:职业病危害现状汇总表 附件1:委托书; 附件2:用人单位地理位置图; 附件3:总平面布局示意图; 附件4:设备布局示意图; 附件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示意图; 附件6: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点布置示意图; 附件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附件8:现场采样影像资料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02完整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02完整版) 【颁布单位】卫生部 【发文号】卫法监发[2002]63号 【颁布日期】2002-03-11 【实施日期】2002-03-11 【标题】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类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1、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矽肺 2、行业举例: (1)煤炭采选业:岩巷凿岩、岩巷爆破、岩巷装载、出矸推车、喷浆砌碹、岩巷掘进、煤巷打眼、煤巷爆破、煤巷加固、采煤运输、井下通风 (2)石油天然气采选业:泥浆配置、地质磨片 (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矿穿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磁选、选矿辅助 (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磁选、电选、选矿辅助 (5)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土砂石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破碎、筛选、研磨、转运、开采辅助;河砂吸采、河砂手采、河砂筛选、河砂转运、河砂运输、河砂开采辅助、化学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选矿辅助、非金属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重选、选矿辅助(6)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石质工艺品雕刻 (7)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水电施工 (8)碱产品制造业:泡化碱制取 (9)无机盐制造业:硅酸钾制取、氟化钠制取 (10)化学肥料制造业:电炉制磷 (11)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搪瓷色素备料、玻璃色素溶制、玻璃色素成品 (12)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两步共胶 (13)橡胶制品业:胶辊辊芯处理 (14)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砂石装卸、筛选、转运、堆垛、运输、辅助、装卸、筛选、转运、投料、拌和、浇注、辅助、石材切割、雕凿、研磨、整修、辅助、荒料锯切、板材研磨、板材切割(15)玻璃及玻璃制品业:玻璃备料、光学玻璃配料、玻璃喷砂、玻壳备料(灯具、荧屏)、玻璃纤维配料 (16)陶瓷制品业:釉料选择、粉碎、陶瓷烘筛、灌砂 (17)耐火材料制品业:耐材破碎、筛分、配料、混合、成型、耐火砖干燥、耐材烧成、物料输送、耐火材料磨制 (18)矿物纤维及其制品业:玻纤备料 (19)磨具磨料制造业:磨料备料 (20)炼铁业:矿石装卸、转运、堆场、整粒、泥炮制作 (21)炼钢业:炼钢铸模、炼钢砌炉 (22)铁合金冶炼业:硅铁冶炼、铬铁冶炼、钛铁冶炼 (23)重有色金属冶炼:铅锌配布料、铅电解液制备、矿石破碎 (24)金属制品业:金属喷砂、模具喷砂、搪瓷喷花、焊药制备、焊条配粉

(推荐)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分为三种: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简称“控评”)。文中,将对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的概念、内容与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指,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竣工验收阶段对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及确定,并将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最终作出客观、真实的验收评价结论。编写工作参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按照我国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委托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主要包括收集材料、制定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工程分析、实施控制效果评价、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等。 一、收集资料

应全面收集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和技术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报告等),还应熟悉、严格掌握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评价单位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预评价报告内容和工程建设及试运行情况,编制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评价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评价目的、依据和范围;②工程建设概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真实运行情况;③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质量保证措施;④组织实施评价工作计划与进度、经费安排。 三、工程分析 应用生产工艺、职业卫生和卫生工程等知识和技术,认真分析和明确预评价项目的工程技术特点,主要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专项经费投资;②总平面布置;③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④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布局;⑤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及其存在的形态;⑥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四、实施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详细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生部 2002年5月1日) 一、粉尘类 矽尘;煤尘;石墨尘;炭黑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其他粉尘 二、放射性物质类 三、化学物质类 铅;汞;锰;镉;铍;铊;钡;钒;磷;砷;铀;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偏二甲基肼;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氟;氰及腈类化合物;四乙基铅;有机锡;羰基镍;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一甲胺;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甲醇;酚;五氯酚;甲醛;硫酸二甲酯;丙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拟除虫菊酯类;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物质;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 四、物理因素 高温;高气压;低气压;局部振动 五、生物因素 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 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导致痤疮的危害因素;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导致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七、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 八、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导致牙酸蚀病的危害因素 九、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石棉;联苯胺;苯;氯甲醚;砷;氯乙烯;焦炉烟气;铬酸盐 十、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氧化锌;二异氰酸甲苯酯;嗜热性放线菌;棉尘;不良作业条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编号:SM-ZD-84254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 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对接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的要做好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⑴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⑵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⑶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⑵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⑶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实行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3、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职业病警示标志。 ⑵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⑶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

最新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工作总结(精选)

从2020年1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全国职业病危害现状统计调查制度》起,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绍兴市卫生健康委相继下发了各类职业病危害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并于2020年10月13日顺利完成绍兴市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工作,总计完成调查企业11215家。 一、调查取得的成果 本次调查全市完成了6个区、县(市)87个乡镇(街道),共计调查11215家工业企业,超额完成省任务,完成率为104.5%;其中小微企业共计10878家,占比96.70%;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数量10119家,占比90.22%。 通过调查取得了以下成绩:一是全面了解了我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数量及不同行业、地区、经济类型、规模等用人单位分布情况。二是掌握了我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接触粉尘(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等所有类型粉尘)、化学毒物(苯、铅及其化合物等所有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噪声、电离辐射和其他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劳动者数量及主要岗位分布等情况。三是了解了我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健康培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与职业健康检查等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四是建立完善我市职业病危害现状数据库,为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五是得到了各级政府重视,卫生健康行政、市场监管、乡镇(街道)政府等相关部门形成强大合力,有力推进现状调查工作,促进“健康绍兴”建设。六是全面提升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支撑能力,做到“政府放心、业内权威,群众满意、企业信任,政策上引领发展、技术上一锤定音”。 二、存在问题 在多部门协调和帮助下,各区、县(市)调查人员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重重困难,超额完成了省布置任务目标数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调查企业信息不完整。我市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工作绝大部分由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承担,由于调查时间紧任务重,部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调查过程中不够仔细,调查信息收集不完整,如使用的原辅料、产品等信息不全。 (二)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亟待加强。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的申报率、定期检测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率、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培训率均偏低。 (三)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健全。全市各级疾控机构中绝大部分职业病防治工作人员为兼职人员,专业队伍建设矛盾十分突出。在本次调查工作中,县级疾控机构审核人员对于企业的工艺流程不熟悉,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关标准不掌握,导致对于调查数据的审核难以质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