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2风成地貌

江苏省启东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2风成地貌
江苏省启东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2风成地貌

课题:常见地貌类型—风成地貌

班级姓名学号

一、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二、课标内容解读

本内容为“识别常见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这里的常见地貌主要是指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核心素养:区域认知)。教学中可以拓展到地貌成因,但不是重点。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我们这里所要关注的是第二种即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从我们这里的教学实际出发,应通过大量的不同的视频、图像等资料的频繁再现,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地貌景观,并进一步能描述不同景观的主要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

地貌是地理环境中的一个基本因素,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必然要接触到有关地貌的问题。因此,地貌的研究在经济建设和改造自然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水利、工程建筑、道路桥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河运航道等均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目标预设

1.能识别不同的风成地貌,并能描述其主要特点。

2.能了解不同的风成地貌的成因。

四、教学重难点

1.识别不同的风成地貌,并能描述其主要特点。

五、学习过程

(一)温故习新·导引自学

1. 风成地貌的基本概念

在风对地面物质进行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统称为风成地貌。世界上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我国西北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风

成地貌分布。

地表上到处都有气流运动,但并不是到处都有风成地貌,只有当气流能够吹扬起地表砂粒,形成风沙流时,才能塑造风成地貌。风力对地面吹蚀和磨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风蚀地貌。碎屑物质经风力搬运和堆积,则形成风积地貌。风吹经地表时,风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物(沙物质)吹走,使地表遭到破坏,这种作用称为吹蚀作用。风挟带沙子贴近地面运动时,运动的沙粒对地表物质(岩石等)进行的冲击、摩擦作用称为磨蚀作用。风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是互相联系的过程,实际上总是同时同地进行着的。

2.主要风成地貌

(1)风蚀地貌:

①石窝(风蚀壁龛)

陡峭的岩壁受风沙的吹蚀和磨蚀,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凹坑,其直径大多约20cm,深达10~15cm,有群集,有分散,使岩石表面具有蜂窝状的外貌,称为石窝。石窝的形成是因干旱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使岩石表面在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频繁作用下,岩石表面呈片状剥落,形成很多浅小的凹坑。以后,风沙就沿此凹坑向里钻磨,被带到凹坑内的沙粒受风力作用在凹坑内发生旋转,不断地磨蚀凹坑的内壁,结果形成口小坑大的石窝。大的石窝称为风蚀壁龛。

②风蚀蘑菇

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由于近地面的风沙流的含沙量较大,对岩石下部侵蚀较强),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如果风蚀蘑菇顶部岩石的重心和基部岩石不一致,则上部岩石很容易坠落下来。坠落下来的大石块如在地上不稳定,当刮大风时,则能随之摇摆,称为摇摆石或风动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