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水准测量方案设计

二等水准测量方案设计
二等水准测量方案设计

二等水准测量方案设计

摘要:经过对济南黄河大桥基本情况和车流量的调查研究,分析在桥上进行水准测量的外界环境条件,设计能够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的测量方案,为类似的水准测量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等水准测量;电子水准仪;测量模式;测量方法

Abstract: through the Yellow River bridge in jinan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ars, and analyzes on the bridge to level measurement external environment condition, the design can be reached second class level required measure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 system for similar level measurement project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second class level measurement; Electronic level; Measurement model; Measur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P2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项目简介

石济客运专线是太(原)青(岛)客运专线的一部分,东接已经建成通车的胶济客运专线,西连已经通车的石太客运专线,是国家规划“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的“一横”的中段。

石济客运专线初测高程控制测量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施测,高程控制网跨越黄河,其中高程控制点CPII075和CPII076分别布置在黄河两岸,位于济南黄河公路大桥附近,两水准点间水准路线长度约为2084米。

经过对实际地形情况的考察,最佳水准测量路线需经过济南黄河公路大桥。

2.测量环境条件分析

2.1 测量环境条件

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坐落于济南北郊,是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总长2023.44米,由主桥和引桥组成,主桥为五孔(40+94+220+94+40=488m)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悬浮式斜拉桥,引桥分为南北引桥两部分,南引桥24孔,北引桥

角度测量的原理及其方法

角度测量的原理及其方法 角度测量原理 一、水平角测量原理 地面上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如图 3-1所示,A、B、O为地面上的任意点,通OA和OB直线各作一垂 直面,并把OA和OB分别投影到水平投影面上,其投影线Oa和Ob 的夹角∠aOb,就是∠AOB的水平角β。 如果在角顶O上安置一个带有水平刻度盘的测角仪器,其度盘 中心O′在通过测站O点的铅垂线上,设OA和OB两条方向线在水 平刻度盘上的投影读数为a1和b1,则水平角β为: β= b1 - a1(3-1) 二、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或称垂直 角。如图3-2所示,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为仰角,符号为正;视线在 水平线之下称为俯角,符号为负。

图3-1 水平角测量原理图图3-2 竖直角测 量原理图 如果在测站点O上安置一个带有竖直刻度盘的测角仪器,其竖盘中心通过水平视线,设照准目标点A时视线的读数为n,水平视线的读数为m,则竖直角α为: α= n - m (3-2) 光学经纬仪 一、DJ6级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它主要由照准部(包括望远镜、竖直度盘、水准器、读数设备)、水平度盘、基座三部分组成。现将各组成部分分别介绍如下:1.望远镜 望远镜的构造和水准仪望远镜构造基本相同,是用来照准远方目标。它和横轴固连在一起放在支架上,并要求望远镜视准轴垂直于横轴,当横轴水平时,望远镜绕横轴旋转的视准面是一个铅垂面。为了控制望远镜的俯仰程度,在照准部外壳上还设置有一套望远镜制动和

微动螺旋。在照准部外壳上还设置有一套水平制动和微动螺旋,以控制水平方向的转动。当拧紧望远镜或照准部的制动螺旋后,转动微动螺旋,望远镜或照准部才能作微小的转动。 2.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是用光学玻璃制成圆盘,在盘上按顺时针方向从0°到360°刻有等角度的分划线。相邻两刻划线的格值有1°或30′两种。度盘固定在轴套上,轴套套在轴座上。水平度盘和照准部两者之间的转动关系,由离合器扳手或度盘变换手轮控制。 3.读数设备 我国制造的DJ6型光学经纬仪采用分微尺读数设备,它把度盘和分微尺的影像,通过一系列透镜的放大和棱镜的折射,反映到读数显微镜内进行读数。在读数显微镜内就能看到水平度盘和分微尺影像,如图3-4所示。度盘上两分划线所对的圆心角,称为度盘分划值。 在读数显微镜内所见到的长刻划线和大号数字是度盘分划线及其注记,短刻划线和小号数字是分微尺的分划线及其注记。分微尺的长度等于度盘1°的分划长度,分微尺分成6大格,每大格又分成10,每小格格值为1′,可估读到0.1′。分微尺的0°分划线是其指标线,它所指度盘上的位置与度盘分划线所截的分微尺长度就是分微尺读数值。为了直接读出小数值,使分微尺注数增大方向与度盘注数方向相反。读数时,以在分微尺上的度盘分划线为准读取度数,而后读取该度盘分划线与分微尺指标线之间的分微尺读数的分数,并估读

二等水准技能竞赛规程

二等水准测量技能竞赛规程 举办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及能力,充分展示安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教产结合,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为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一、参赛对象 在籍的高职院校学生。 二、竞赛内容与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两个环节。竞赛以组为参赛单位,要求参赛选手在理论考核时独立完成竞赛规定的理论考核环节内容,在实践技能考核时以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竞赛规定的实践技能考核环节内容。 (一)理论知识(占总分的20%) 考查学生对测量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理论知识考核,所有参赛选手随机抽签,根据抽签号码,确定选手座次,不得随意调整。 1、理论考核知识点具体如下: (1)测量的基本知识(7分) ①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准面; ②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定义;

③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象限编号; ④我国的高程系统、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 ⑤高程与高差的换算; ⑥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高程的影响; ⑦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测量工作的原则; ⑧测设和测定的区别。 (2)水准测量(15分) ①水准测量的原理; ②前、后尺读数与高差的关系; ③视线高及其立尺点高程和水准尺读数的关系; ④转点及其作用; ⑤高差总和与前视读数总和及后视读数总和的关系; ⑥水准管轴、视准轴、十字丝视差的概念、十字丝视差消除方法及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检验与校正; ⑦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⑧一测站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 ⑨普通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和检核; ⑩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高程计算。 (3)角度测量(10分) ①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测角原理; ②全站仪或经纬仪的安置步骤; ③测回法测角的步骤、记录和计算;

工程测量计算题

1.已知H A=358.236m, H B=63 2.410m,求h AB和h BA 分析:h AB指B点相对于A点高差,即B点比A点高多少(用减法),h BA亦然。 解:h AB=H B-H A=632.410-358.236=274.174m h BA=H A-H B=358.236-632.410=-274.174m 2.设A点高程为101.352m,当后视读数为1.154m,前视读数为1.328m时,问高差是多少,待测点B的高程是多少?试绘图示意。 分析: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B点高程可用仪高法或高差法,高差已求,故用后者。 解:h AB=1.154-1.328=-0.174m H B=H A+h AB=101.352-0.174=101.178m 3.已知H A=417.502m,a=1.384m,前视B1,B2,B3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1=1.468m,b2=0.974m,b3=1.384m,试用仪高法计算出B1,B2,B3点高程。 分析:仪高法先求视线高程,再按分别减去各前视读数,求得高程。 解:i=H A+a=417.502+1.384=418.886m H B1=i-b1=418.886-1.468=417.418m H B2=i-b2=418.886-0.974=417.912m H B3=i-b3=418.886-1.384=417.502m 5.闭合水准路线计算。

f h=57mm<f h容=±12=±90mm f h=50mm<f h容=±40=±89mm

f h=20mm<f h容=±40=±99mm 8.一支水准路线AB。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75.523m,往、返测站平均值为15站。往测高差为-1.234m,返测高差为+1.238m,试求B点的高程。 解:高差闭合差: 高差容许闭合: ; 改正后高差: B点高程: 测 点距离(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 m)改正后高差(m)高程(m) BM7 130 0.533 -30.530 47.040 A 47.570 200 -0.166 -4-0.170 B 47.400 490 0.193 -100.183 C 47.583 370 0.234 -70.227 D 47.810 410 1.028 -8 1.020 BM8 48.830 Σ1600 1.822-32 1.790 测站目标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 °′″ 一测回角 °′″ O A 左 90 01 06 89 59 48 89 59 57 B 180 00 54 A 右 270 00 54 90 00 06 B 0 01 00 分析:差值为负,加360°。半测回较差不超过40″。 11.完成以下水平角计算表格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其实施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其实施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基本测法是:在图2-1中,已知A点的高程为H A,只要能测出A点至B点的高程之差,简称高差h AB。,则B点的高程 H B就可用下式计算求得: H B=H A+h AB (2-1) 差h AB。的原理如图2-1所示, 在A、B两点上竖立水准尺, 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 图2-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 即水准仪,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截在尺上的位置分别为M、N,过A 点作一水平线与过B点的竖线相交于C。因为BC的高度就是A、B 两点之间的高差h AB。,所以由矩形MACH就可以得到计算h AB的式: h AB = a - b (2-2) 测量时,a、b的值是用水准仪瞄准水准尺时直接读取的读数值。 因为A点为已知高程的点,通常称为后视点,其读数a为后视读数,

而B点称为前视点,其读数b为前视读数。即 h AB =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视线高H i=H A+a (2-3)B点高程H B=H i-b (2-4)综上所述要测算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或点的高程,所依据的就是一条水平视线,如果视线不水平,上述公式不成立,测算将发生错误。因此,视线必须水平,是水准测量中要牢牢记住的操作要领。 水准仪和水准尺 一、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如图2-2所示,微倾式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组成。水准仪的望远镜能绕仪器竖轴在水平方向转动,为了能精确地提供水平视线,在仪器构造上安置了一个能使望远镜上下作微小运动的微倾螺旋,所以称微倾式水准仪。 1.望远镜 望远镜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能使我们看清远处的目标,并提供一条照准读数值用的视线。 十字丝是在玻璃片上刻线后,装在十字丝环上,用三个或四个可

水准测量规范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 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须的高程控制。精度低于四等的水准测量称为等外水准测量。本节阐述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布设形式、技术要求、选点埋石、外业施测和内业计算等有关内容。 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水准路线每隔一定的距离需要埋设一个固定点,称为水准点。水准测量的目的就是以已知高程点为起算点,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根据已知水准点的情况和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水准路线可以布设成以下三种形式。 (1)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 (2) 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环形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定沿线上水准点的高程,最后又回到该水准点。 (3) 支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水准路线测定沿线上其他水准点的高程,最后不与任一已知高程点连测。为了提高成果的精度及其可靠性,规范规定支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且应限制支水准路线的长度。 (4)水准网 二、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各等水准测量对所使用的仪器类型、水准路线长度、不符值或闭合差的限差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其中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27所列。 三、水准路线选线和水准标石埋设 (1)收集资料 在确定水准路线布设形式之前,首先要收集已有的水准测量资料,包括水准路线图、水准点“点之记”、成果表、技术总结等。而且还应到实地调查,确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 2010-11-28 01:58:11| 分类:工程测量|举报|字号订阅 [教程]第二章水准测量 未知2009-12-13 16:21:06 网络 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 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1 高程测量( Height Measurement )的概念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 , 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1)水准测量 (leveling) (2)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 leveling) (3)气压高程测量 (air pressure leveling) (4)GPS 测量 (GPS leveling) §2.2 水准测量原理 一、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 ——后视读数 A ——后视点 b ——前视读数 B ——前视点 1、A 、 B 两点间高差: 2、测得两点间高差后,若已知 A 点高程,则可得B点的高程: 。 3、视线高程: 4、转点 TP(turning point) 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

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与步骤1

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与步骤 (1)从实验场地的某一水淮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或从一个水准点出发至另一水淮点,选定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路线长度为2000-3000m。 (2) 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量距使其相等,其观测次序如下:往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3)手薄记录和计算见表“二等水准测量记录”中按表头的次序次序(1)-(8)、(9)一(10)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9)=100×((1)-(2)) 前视距离(10)=100×((5)-(6))视距之差(11)=(9)-(10) 视距累计差(12)=上站(12)十本站(11)基辅分划差(13)=(4)+K -(7),(k=30155或60655视标尺而定) (14)=(3)+K -(8)基本分划高差(15)=(3)-(4),辅助分划高差(16)=(8)-(7)高差之差(17)=(14)-(13)=(15)-(16)平均高差(18)={(15)+(16)}/2 每站读数结束记录(1)-(8),随即进行各项计算(9)一(10),并按上表进行各项检查后,满足如下限差后,才能搬站。 (4) 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直至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4。 水准测量作业技术要求 注: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测自-______至________ 20 年月日时间始______时______分末______时______ 分成像_____________ 温度____________云量______________ 风向风速_____________ 天气____________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课型:讲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高程测量常用的方法。 理解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掌握高差法、仪高法及连续水准测量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高差法、仪高法及连续水准测量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难点: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采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复习、提问 1、高程的定义、高差的定义。

第一讲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一、高程测量(测定地面点高程)的方法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要素之一,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和GPS 高程测量。 二、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不是直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而是测出两点间的高差。即在两个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准测量的仪器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瞄准并在水准尺上读数,求得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点高程。 如图1-1所示,设已知A 点高程为A H ,用水准测量方法求未知点B 的高程B H 。在A 、B 两点中间安置水准仪,并在A 、B 两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根据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A 点水准尺上读数为a ,在B 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为b ,则A 、B 两点间的高差为:b a h AB -= 图1-1 水准测量原理

设水准测量是由A 点向B 点进行,如图1-1中箭头所示,则规定 A 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数a 为后视读数; B 点为前视点,其水准 尺读数b 为前视读数。由此可见,两点之间的高差一定是“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如果a >b ,则高差AB h 为正,表示B 点比A 点高;如果 a < b ,则高差AB h 为负,表示B 点比A 点低。 在计算高差AB h 时,一定要注意AB h 的下标A B 的写法: AB h 表示A 点至B 点的高差,BA h 则表示B 点至A 点的高差,两个高差应该是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即:BA AB h h =- 测得A 、B 两点间高差AB h 后,则未知点B的高程B H 为: )(b a H h H H A AB A B -+=+= (1-1) 水准测量:水平视线(水准仪)+水准尺→待定点与已知点高差+已知点高程→未知点高程。 三、推导以下几种计算未知点高程的公式: 1、高差法(由一点求另一点):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 b a h AB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AB A B h H H += 2、视线高法(仪高法,由一点求多点):由仪器视线高程H i 计算未知点B 点高程。H A 为A 点的高程,a 为水准尺读数,b 为待求高程点水准尺读数。 ?? ? -=+=b H H a H H i B A i 注意事项: ①区别仅在与计算方法不同;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 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1 高程测量(Height Measurement )的概念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 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1)水准测量(leveling) (2)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 (3)气压高程测量(air pressure leveling) (4)GPS 测量(GPS leveling) §2.2 水准测量原理 一、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 ——后视读数A ——后视点 b ——前视读数B ——前视点 1、A 、 B 两点间高差: 2、测得两点间高差后,若已知A 点高程,则可得B点的高程: 。 3、视线高程: 4、转点TP(turning point) 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

如图所示,在实际水准测量中,A 、 B 两点间高差较大或相距较远,安置一次水准仪不能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此时有必要沿A 、 B 的水准路线增设若干个必要的临时立尺点,即转点(用作传递高程)。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求和得到A 、 B 两点间的高差值,有: h 1 = a 1 - b 1 h 2 = a 2 - b 2 …… 则:h AB = h 1 + h 2 +…… + h n = Σ h = Σ a -Σ b 结论:A 、 B 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 2.3 水准仪和水准尺 一、水准仪(level) 如图所示,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高程控制测量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一般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测量应采用统一的高程系统,并应与现有城市高程系统相一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控制网为水准网,应分两个等级布设:一等水准网是与城市二等水准网精度一致的水准网,二等水准网是加密的水准网。现有城市一、二等水准点间距小于4km时,应一次布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二等水准网。 水准网应沿线路附近线路布设成附合线路、闭合线路或节点网。二等水准点间距平均800m,联测城市一、二等水准点的总数不应少于3个,宜均匀分布。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 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要求相同。 水准点应选在施工影响的变形区域以外稳固、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的地方,宜每隔3km埋设1个深桩或基岩水准点。车站、竖井及车辆段附近水准点布设 数量不应少于2个。 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湖、塘且视线长度小于100m时,可采用一般水准测 量方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大于100m时,应进行跨河水准测量。跨河水准测量可采用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等,其 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的相关 规定。 水准点标石和标志应按本规范附录B中的图、图、图和图的形式和规格埋设适宜的水准标石。水准点也可以利用精密导线点标石,墙上水准点应选在稳固的 永久性建筑上。

水准点标石埋设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并办理水准点委托保管书。 对已建成的水准网应定期进行复测,第一次复测应在开工前进行,之后应一年复测一次,且应根据点位稳定情况适当调整复测频次。复测精度不应低于原测 精度,高程较差不应大于√2倍高程中误差。当水准点标石被破坏时,应重新埋设,复测时统一观测。 水准网测量 作业前,应对所使用的水准测量仪器和标尺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水准仪i角检查与校正。水准仪i角检查,在作业第一周内应每天一次,稳定后可半月一次。一等水准测量仪器i角应小于或等于20“。 一等及二等水准网测量的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往测奇数站上: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前—后—后—前 2反测奇数站上: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后—前—前—后 3 使用数字水准仪,应将有关参数、限差预先输入并选择自动观测模式,水准路线应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4 一等水准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宜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以 夜间观测。 5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水准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4..2. 3 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m) 表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mm)

水准测量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水准测量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又是测量三项基本工作之一。根据使用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称为水准测量,它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最精密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 1.高差法 如图2-1所示,若已知A 点的高程A H ,欲测定B 点的高程B H 。在A 、B 两点上竖立两根尺子,并在A 、B 两点之间安置一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假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子上的位置读数分别为A 尺(后视)读数为a ,B 尺(前视)读数为b ,则A 、B 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简称高差AB h )为 b a h AB -= (2-1) 于是B 点的高程B H 为 AB A B h H H += (2-2) b a H h H H A AB A B -+=+= (2-3) 这种利用高差计算待测点高程的方法,称高差法。这种尺子称为水准尺,所用的仪器称为水准仪。 图2-1 水准测量原理

2.仪高法 由式2-3可以写为 b a H H A B -+=)( (2-4) 如图2-2所示,即 b H H i B -= 上式中i H 是仪器水平视线的高程,常称为仪器高程或视线高程。仪高法是,计算一次仪高,就可以测算出几个前视点的高程。即放置一次仪器,可以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 综上所述,高差法和仪高法都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点高程。必须注意 ①前视与后视的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能误解为往前看或往后看所得的水准尺读数。 ②两点间高差AB h 是有正负的,计算高程时,高差应连其符号一并运算。在书写AB h 时,注意h 的下标,AB h 是表示B 点相对于A 点的高差;BA h 则表示是A 点相对于B 点的高差。AB h 与BA h 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图2-2 仪高法水准测量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全国建立一、二等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施测方法和精度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布测。区域性的精密水准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161光学经纬仪 GB/T10156水准仪 GB/T16818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50007-20RR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CH100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1002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CH1003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T20RR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CB/T20RR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JJG8水准标尺检定规程 JJG414光学经纬仪检定规程 JJG425水准仪检定规程 JJG703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

JJF1118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测地型和导航型)校准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结点node 水准网中至少连接三条水准测线的水准点。 3.2 水准路线 levellingline 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间的水准测线 3.3 区段 section 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3.4 测段 levellingsection 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3.5 连测 connectlevelling 将水准点或其他高程点包含在水准路线中的观测。 3.6 支测 branchlevelling 自路线中任一水准点起,至其他任何固定的观测。 3.7 接测 adjioninglevelling 新设水准路线中任一点连接其他水准路线上水准点的观测。 3.8

一二等水准测量

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 精密水准测量一般指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在各项工程的不同建设阶段的高程控制测量中,极少进行一等水准测量,故在工程测量技术规范中,将水准测量分为二、三、四等三个等级,其精度指标与国家水准测量的相应等级一致。 下面以二等水准测量为例来说明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 一精密水准测量作业的一般规定 在前一节中,分析了有关水准测量的各项主要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根据各种误差的性质及其影响规律,水准规范中对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作出了各种相应的规定,目的在于尽可能消除或减弱各种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 1 )观测前30 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观测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 ( 2 )仪器距前、后视水准标尺的距离应尽量相等,其差应小于规定的限值:二等水准测量中规定,一测站前、后视距差应小于 1.0m ,前、后视距累积差应小于3m 。这样,可以消除或削弱与距离有关的各种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误差和垂直折光等影响。 ( 3 )对气泡式水准仪,观测前应测出倾斜螺旋的置平零点,并作标记,随着气温变化,应随时调整置平零点的位置。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须严格置平。 ( 4 )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螺旋,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以避免倾斜螺旋和测微器隙动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 5 )在两相邻测站上,应按奇、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进行观测,对于往测奇数测站按“后前前后”、偶数测站按“前后后前”的观测程序在相邻测站上交替进行。返测时,奇数测站与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与往测时相反,即奇数测站由前视开始,偶数测站由后视开始。这样的观测程序可以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例均匀变化的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的变化和仪器的垂直位移等影响。 ( 6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应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7 )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水准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在水准路线上每一测段仪器测站安排成偶数,可以削减两水准标尺零点不等差等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8 )每一测段的水准测量路线应进行往测和返测,这样,可以消除或减弱性质相同、正负号也相同的误差影响,如水准标尺垂直位移的误差影响。 (9 )一个测段的水准测量路线的往测和返测应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进行,如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观测。 (10) 使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的操作程序与水准器水准仪相同。观测前对圆水准器应严格检验与校正,观测时应严格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11 )水准测量的观测工作间歇时,最好能结束在固定的水准点上,否则,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水准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加以标记,间歇后,应对两个间歇点的高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符合限差要求(对于二等水准测量,规定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应≤1.Omm ),就可以从间歇点起测。若仅能选定一个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则在间歇后应仔细检视,确认没有发生任何位移,方可由间歇点起测。 二精密水准测量观测 1. 测站观测程序 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水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二等水准测量考评要求及表格

测量员 职业技能竞赛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为了正确评价参赛选手的作业过程和最终成果,特制定测量员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成绩结构 技能操作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其中:仪器操作分值50分,观测时间分值35分,内业计算分值15分。外业施测根据竞赛选手对仪器操作、作业流程、作业技巧的掌握熟练程度,以及观测方法的规范性等测评项完成的质量情况,综合观测所用时间进行评分;内业计算根据计算表格填写的质量、数据取位、数据计算正确性、计算成果是否满足要求等项进行评分。 二、技能操作考核 (一)考核时间 总时间50分钟,其中操作35分钟,计算15分钟 (二)二等水准观测考核 竞赛主要对参赛选手二等水准观测的规范性、熟练程度、观测技巧等方面进行考核。技术工作组根据竞赛内容设置测评点,并为每个测评点预置一定分值。竞赛中,裁判员根据参赛选手在竞赛中对测评点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评分。 1、观测技术指标及要求如下: (1)测段、线路往返测高差不符值≤±4K mm,K为测段、线路长度,单位为km。 (2)符合路线不符值、水准路线环闭合差≤±4F mm ,F为符合路线、环线长度,单位为km。 (3)测站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视线长度≤50m; ◆前后视距差≤1m; ◆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3m; ◆视线高度≤2.80m且≥0.5m。 (4)测站观测顺序为: ◆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后视→前视→前视→后视 ◆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前视→后视→后视→前视 ◆返测时,标尺与往测互换一下,使用数字水准仪自带程序 (BFFB)进行观测数据采集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顺序同往测。 (5)测站观测限差应符合: ◆同一标尺读数差≤0.5mm; ◆所测高差差≤0.7mm。 2、二等水准观测考核总分为50分,各测评点内容、分值设置及评分标准如下表: (三)二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 选手统一使用赛区竞赛委员会提供的2H铅笔进行内业数据处理。二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总分为15分。按以下技术要求、精度指标进行考核、评判: 1、计算取位应符合: (1)往(返)测距离总和/km,取位:0.01; (2)测段距离中数/km,取位:0.1; (3)各测段高差/mm,取位:0.01; (4)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及允许值/mm,取位:0.01; (5) 测段高差中数/mm,取位:0.01; (6)路线往返测不符值及允许值/mm,取位: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