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描述

1、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一般有“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例1:读图3,说明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

城市的地区分布特点(2分)

2、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一种是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

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

布特点,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这类题

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

一种是要求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总

体分布特点。往往得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

值变化趋势等,可从极值(最大值、最小值)、

疏密、延伸方向(走向)、弯曲方向、数值变化

等方面去考虑。

3、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常要求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对其面积大小、形状应加以注意。

例4:比较图7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异同点。(12分)

例 5.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根据

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主要原因。(8分)

1.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

试述上图所示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4分)

2、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

(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

的百分率,单位:%)。描述地中海地

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

其原因。(6分)

3、世界某区域图,描述图中C地区年等降水量

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4、材料:图中两条线分别为0°等温线和铁路线,描述图中0℃等温线的走向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

5、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

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

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

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描述图

10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

明其原因。(本题共计6分)

6、读左边陕西省1月平均气温(单位:0C)分布图,描述陕

西省1月平均气温一8°C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主要

影响因素。(4分)

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描述图中7月份等温线的

分布特征,并指出图中1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6分)

8、读下面我国某区域图,指出该区域城

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4分)

9、右面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描述乙图中

一月0℃等温线大致的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

素。(6分)

10、读左图,描述图中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形

成原因。(4分)

11、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

米,读图回答。

(1)简要概括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8分)

2)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4分)

12、读下图,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示意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

纵剖面

(1)描述图中沉积物分布特点。(4分)

(2)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河流流经

地区等高线的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

现象。(12分)

14、下图中的图a为世界某区域七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图b为该区域西岸部分地区七月份的等温线图,分析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地气

压值可能是

________百帕,

并在丁点画出此

时的风向。(4分)

(2)描述图示大

陆西部地区的地

形特征,并简要

分析其形成原

因。(8分)

(3)说明图b中24℃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15、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的分

布规律及形成原因。(4分)

(2)简述图中城市分布特点,并

说明原因。(6分)

2012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描述

1、沿河分布;沿海分布;(4分,每点2分)

2、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2分)

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

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远,受大西洋影响小,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4分)

3、分布特点:向西北(北)方向凸出(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等降水量线与山地走向一致), 分布

密集(降水差异大。

原因:C 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受夏季风和山地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充沛,夏季风越往西北势

力越弱,降水越少,使年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明显, 山区地形相对高度大,坡度大,导致降水量的垂直差异明显,使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

4、①总体走向为东西走向,原因:纬度相近,太阳高度相似,气温相差不大

②大陆西岸向高纬突出,原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变高较为明显

③大陆内部向地纬突出,原因: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大陆比热小,冬季气温偏低

④大陆东岸向高纬突出,原因:受日本暖流影响,气温变高

5、10°C 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主要受纬度影响。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受东北—西南走向

的太行山影响。(6分)

6、西段大致与纬线平行,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影响;东段向高纬凸出,主要受(河谷)地形影

响。(4分)

7、7月份等温线走向大体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并且由东南向西北气温逐渐降低。 图示区域位于大兴安

岭东侧的平原地带,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所以1月份气温较同纬度两侧区域高。(6分)

8、沿河流(河谷)分布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4分)

9、(6分) 10、东段向低纬

(南)弯曲(1分),地处小兴安

岭,海拔较高(1分);西段向高纬(北)弯曲(1分),地处松嫩平原,地势较低(1分)。 111】 地处低纬度地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丘陵,东部是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

充足,河网密布。(8分)

【小题2

】特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与平原区。原因:地势低平,水源

(4分)

12、地势:有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2分)

地形:西北以山地丘陵为主(阿巴拉契亚山),起伏较和缓(2分)东南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面积较

大。

13、(1)呈半环状分布(2分) 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2分)

(2)出山口前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稠密(2分) 出山口后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2分) 数值自西北

向东南递减(2分) 反映了河流在出山口前穿行于河谷且落差较大(2分) 出山口后坡度降低,泥沙石块堆积,形成冲积扇(2分) 河流发育在上凸的扇面之上(2分)

14、(1)1000或1002 (2分) 东北风 (画在图中,保留作图过程)(2分)

(2)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2分);南北纵列分布(2分);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2分) 太

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2分)

(3) ①北段呈东西延伸(或沿纬线延伸),(2分)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2分)。

②南段呈南北延伸(或沿经线延伸)(2分),受地形影响,等温线与山脉走向一致。(2分)

15、(1)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3000mm 之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受喜马拉雅山脉阻挡,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沿雅鲁藏布江河谷逐渐深入。(4分)

(2)城市沿河谷分布。原因:(青藏高原具高寒特征)河谷地区相对地势低平、水源丰富、热量条件较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