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

第3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
第3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

第 3 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状态函数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T、p、7、△ U △ H、A G S、G Q、Q、Q W

W e 最大中哪些是状态函数?哪些属于广度性质?哪些属于强度性质?

答:状态函数的含义就是描述状态的宏观性质,如T、p、V n、m p等宏观物理量,因为体

系的宏观性质与体系的状态之间存在对应的函数关系。状态函数的基本特点如下:

(1)在条件一定时,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就有一定值,而且是唯一值。

( 2)条件变化时,状态也将变化,但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取决于始态和终态,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3)状态函数的集合(和、差、积、商)也是状态函数。其中T、p、V S、G是状态函数,

V S、G H U属于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T、p属于强度性质。

2. 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解释之。

(1)Q=A H, H是状态函数,所以Q也是状态函数;

(2)化学计量数与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产物前面的配平系数相等;

( 3)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是同一个概念;

( 4)所有生成反应和燃烧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5)标准摩尔生成热是生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热;

(6)HbO(l )的标准摩尔生成热等于H2( g)的标准摩尔燃烧热;

(7)石墨和金刚石的燃烧热相等;

(8)单质的标准生成热都为零;

(9 )稳定单质的△ f H m S?m、A f G m均为零;

( 10 )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所有放热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11 )若厶「凡和厶r S m都为正值,则当温度升高时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增加;

(12 )冬天公路上撒盐以使冰融化,此时△rG值的符号为负,△ r S m值的符号为正。

答:(1)错。虽然H是状态函数,△ H并不是状态函数,所以Qp当然不是状态函数;。

(2)错。因为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与反应计量方程式中反应物前面为正的系数不相等;

(3)错。如气体的标准状况是指0C和101.325KPa条件,而标准态对温度没有限定;

( 4)错。如由石墨生成金刚石的生成反应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5)对。因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是由某物质生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热而命名的;

(6)对。因H2O (l )的生成反应与H2 (g)的燃烧反应是同一个反应;

( 7)错。因石墨和金刚石的燃烧反应虽最终产物相同,但反应的始态不同;

( 8)错。因为只有稳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热才为零;

(9)错。因为只有稳定单质的厶f H9m^f&m为零,而稳定单质的S e m在一般条件下并不为零;

(10)对。因为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反应熵变趋近于零,反应热为影响反应自发的唯一因素;

(11)对。因△ r H和都为正值,说明是吸热的、有可能自发的反应,升温有利;

(12)对。因冰融化变水了,说明乃混乱度增大的自发过程,△rG值必为负,△ r S m值必为正。

3. 1 mol 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进行恒温可逆膨胀或恒温不可逆膨胀达到同一终态,因恒温可逆膨胀对外做功W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对外做的功W,则Q>Q。对否?为什么?

答:对。因为从同一始态到同一终态,热力学能变相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恒温可逆膨胀对外做功W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对外做的功W,则恒温可逆膨胀从环境吸收的热Q必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从环境吸收的热Q ir。( △ u=O r -W r= O-W; W r >W ir 则Q r>Q ir)

4. 有人认为,当体系从某一始态变至另一终态,无论其通过何种途径,而厶G的值总是一定的,

而且如果做非体积功的话,△ G总是等于W。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因为从同一始态到同一终态,虽然△G的值总是一定的,但途径不同,做非体积功

的大小不同,一般不可逆过程的非体积功W小于△ G只有可逆过程的非体积功W才等于△ G

5. 一体系由A态到B态,沿途径I放热120J,环境对体系做功50J。试计算:

(1)体系由A态沿途经n到B态,吸热40J,其W值为多少?

(2)体系由A态沿途经川到B态对环境做功80J,其Q值为多少?

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 U=Q+W = -120+50= -70(J)

贝y,途经n:W= △ U- Q =-70 —40=-110(J)

途经川:Q = △ U- W=-70 —( -80 )= 10 (J)

6. 在27 C时,反应CaCO(S)=CaO(S)+ CO(g)的摩尔恒压热效应Q=178.0kJ ? mol-1,则在此温

度下其摩尔恒容热效应Q为多少?

解:根据Q与Q的关系式

Qm= C V,m + △ n g ? RT

Q,m= Q,m — A n g ? RT= 178.0 - (1 - 0) X 8.314 X 300X 10-3= 175.5(kJ ? mol-1)

7. 在一定温度下,4.0mol Hb(g)与2.0mol Q(g)混合,经一定时间反应后,生成了0.6mol H2O(I)。请按下列两个不同反应式计算反应进度。

(1)2H2(g)+ O 2(g)=2H2O(l)

(2)H(g)+ 寺Q(g)=H2O(l)

解:(1) 2Hz(g) + O 2(g) = 2H 2O(l)

t=o 4.0mol 2.0mol 0mol

t=t (4.0 —0.6)mol (2.0 —0.3)mol 0.6mol

如(H2)56)如(H2。) (3.4-4.0) (1.7 _20)(o.6 _0)

E = V(H2)= v(O2)= V(H2O)= _2 = 二=~2~ =0.3(mo l)

(2) Hb(g) + 1/2O 2(g) = H 2O(l)

t=o 4.0mol 2.0mol 0mol

t=t (4.0 —0.6)mol (2.0 —0.3)mol 0.6mol

出(H 2)A)(O2)细H2。) (3.4 7.0) (1.7—2.0) (0.6-0)

E = ^(H 2)=*(02)= v(H 2。)= —1 = —1/ 2= 1=0.6 (mol)

=0.6 (mol)

&已知

(1)CibO(s)+ 1 Q(g) T2CuO(s) △ r b f m (1) =-143.7kJ ? mol-1

O 1

(2)CuO(s)+Cu(s) T Cu,O(s) △ r H m ( 2) =-11.5 kJ ? mol- 求厶f H m[CuO(s)]。

1

O2(g) >CuO(S) (3)

2

解:因为(1)+(2)式,得Cu(S)+

(3)式恰好是CuO(S)的生成反应,其反应热为CuO(S)的生成热,根据Hess定律及其推论:因

为(1)+(2)=(3)

故:f H m

[CuO(S)] = 斷+ . rH m :2=(-i43.7)+(-ii.5)=-i55.2(kJ

9 ?有一种甲虫,名为投弹手,它能用由尾部喷射出来的爆炸性排泄物的方法作为防卫措施, 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是氢醌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醌和水:

C 6H (OH 2( aq )+H 2C 2( aq ) 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反应的厶 r

H 6m o

(1) CH(OH )2(aq) CHC 2(aq)+H 2(g) (2) H 2(g)+O 2(g) HO(aq) (3)

H 2(g)+ ^C b (g)

fO?

(4) H 2O(g) T H 2O(1)

解:因(1) — ( 2)+ 2X [(3)+(4)] 式=氢醌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醌和水的反应,根据赫斯定 律,故该反应

的标准反应热为:

△ r H m =^ r H m ( 1 )—△ r H m ( 2) +2 X [ △ r H m ( 3) +△ r H m ( 4)]

-1

-1

-1

-1

=177.4 kJ ? mol — (-191.2) kJ ? mol +2 X [(-241.8) kJ ? mol +(-44.0)kJ

? mol ]

-1

=—203.0 kJ ? mol

10.

利用附表中

298.15K 时有关物质的标准生成热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在 298.15K 及标准态

下的恒压热效应。

(1) Fe3O(s)+CO(g)=3FeO(s)+CO 2(g) (2) 4NH(g)+5O 2(g)=4NO(g)+6H 2O(1)

解:查表,将有关物质的标准生成热的数据代入反应热的计算公式

(1 )△ r H m (298K ) = 3 △ f H m[FeO(s )]+ △ f H S dCQQ)] —△ H dFesQQ)] —△ f H/COQ]

-1

=3X ( — 272)+( — 393.51) — ( — 1118) — ( — 110.52)=19.01(kJ ? mol )

(2)△ r H m (298K ) = 4 △ f rf m[NO(g )] +6 △ f H dtOG)] — 4△ f H 6 m[NH s ( g )] — 5^f H mg )]

-1

=4 X 90.25+6 X ( — 285.83) — 4X ( — 46.11) — 5X 0=— 1169.54(kJ ? mol ) 11.

利用附表中298.15K 时的标准燃烧热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在

298.15K 时的△ r H m 。

(1) CHCOOH(1)+CHCHOH(1) T CHCOOC 2CH(1)+H 2O(1) (2) C 2H 4(g)+H 2(g) T C z H^g)

解:查表,将有关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的数据代入反应热的计算公式

? ? ?

(1 )△ r H m (298K ) = △ c H m [CH 3COOH(1)] + △ c H m[CH 3CHOH(1)]

(p)

(p)

—△ c H n[CH 3COOC J CH(1)] —△ c H 応出0(1)]]

-1

=—874.5+( — 1366.8) — ( — 2254.2) — 0=12.9(kJ ? mol )

ft ft ft ft

(2)△ r H m (298K ) = △ c H m [C 2H 4(g)] + △ c H m[H 2(g)] —△ c H m[C 2H 3(g)]

-1

=—1410.0+ ( — 285.83) — ( — 1559.8) = — 136.03(kJ

? mol )

12.人体所需能量大多来源于食物在体内的氧化反应,例如葡萄糖在细胞中与氧发生氧化反应 生成CO 和HO( 1),并释放出能量。通常用燃烧热去估算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已知葡萄糖的

1 1

生成热为—1260kJ ? mol , CO 2(g)和 H 2O(l)的生成热分别为— 393.51 和—285.83 kJ ? mol , 试计算葡萄糖的燃烧热。

解: 葡萄糖的氧化反应为: GH 2O( s ) +6O 2(g ) T 6 CO 2( g )+6 H 2O(l)

葡萄糖的燃烧热为:

△ c Hn[C2H(g)]= △ r H 6 m = 6△ f H 6 m [CQ(g)] +6A f H ? m[H 2O(l)] —△ f H ? n[C 6H2Q(s)] — 6△ f H ? m [O 2(g)]

-1

mol )

T CeHQ (aq ) +2H2O (1) △ r H m (1) =177.4kJ ? mol -1

△ r H m (2) =-191 .2kJ ? mol △ r H m ( 3) =-241.8kJ ? mol

S

-1

△ r H m (4) =-44.0kJ ? mol

=6X ( —393.51)+6 X ( —285.83) —( —1260) —6X 0=—2816 (kJ ? mol-1) 13.乙炔燃烧能放出大量热,氧炔焰常用于焊接和气割。已知石墨气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 (石墨,s )T C(g) △ r H?m=717 kJ ? mol—1;试根据有关键焓估算乙炔的标准摩尔生成热。已知D(H—H)=435.9 kJ ? mol—1。D(C三C)=835 kJ ? mol—1, D(C—H)=416 kJ ? mol—1。

解:① 2C (石墨,s) +H(g) T C2H2 (g) △ r H m,i=^ f H m (C2H2 ,g )

此乃乙炔的生成反应,同时考虑石墨的气化反应

②C(石墨,s) T C(g) △ r H e m,2=717 kJ ? mo「1

则①式一2X②式,得

③2C (g) +H.(g) TGH (g) △ r H m,3

故①式=2X②式+③式,根据赫斯定律

△r H m,1=A f H m (C2H2 ,g )= 2 r H m,2^^ r H m,3

而反应③式的反应热可由下式求出:

△r H m,3=E D(断键)—刀 D (成键)=[D(H —H) +2 X 0] —[D(C 三C)+2X D(C—H)]

- 1 -1 - 1

=435.9 kJ ? mol —(835+2 X 416) kJ ? mol = —1231.1 kJ ? mol

> . fi) fi) fi) fi)

故厶r H m,1 = A f H m ( CH ,g ) =2X^ r H m,2 +△r H m,3

=2 X 717 kJ ? mol—1+( —1231.1) kJ ? mol—1=202.9 kJ ? mol—1

14.不查表,指出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反应中熵变值由大到小的顺序:

(1)CO2(g) t C(s)+ O 2(g)

(2)2NH3(g) t3H2(g)+N 2(g)

(3)2SO3(g) t2SO2(g)+O2(g)

解:因为气体摩尔数越大,在相同条件下所占有的体积越大,混乱度就越大,熵值越大。故反

应前后气体摩尔数的变化越大,熵变值越大。上述反应中熵变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 > (3)

>(1)

15.对生命起源问题,有人提出最初植物或动物的复杂分子是由简单分子自动形成的。例如尿

素(NHCON2)的生成可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

CO2(g)+2NH3(g) —t(NH2)2CO(s)+H2O(1)

(1)利用附表数据计算298.15K时的△ r G m,并说明该反应在此温度和标准态下能否自发;

( 2)在标准态下最高温度为何值时,反应就不再自发进行了?

解:( 1 )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 r G m ( 298K) =△ r H m (298K)-T △ r S? m (298K)

而△ r H m (298K) = △ f H? n[(NH2)2CO(s),298K] +△ H』出0(1),2980

fi) fi)

—△ f H n[CO2(g),298K] — 2 △ f H n[NH3(g),298K]

= —333.19+(—285.83)—(—393.509)—2X(—46.11)

-1

= —133.29 (kJ ? mol )

fi) fi) fi)

△ r S m(298K) = △ S n[(NH 2)2CO(s),298K] +△ S 吐出0(1),2980

—△ S m[CO2(g),298K] — 2 △ S n[NH3(g),298K]

=104.60 +69.91—213.74 —2X(192.45)

-1 -1

= —424.13( J ?K ? mol )

-1 -3 -1 -1 故△ r G m (298K) = —133.29 kJ ? mol —298.15K X ( —424.13) X 10 kJ ?K ? mol

= —6.84 kJ ? mol-1v 0 正向反应在此温度和标准态下自发。

(2)若使△ r G? m ( T) =△ r H m (T)-T △ r S? m (T) V 0,则正向自发。又因为△ r H ? m、△ r S? m

随温度变化不大,即

fi) fi) _ fi)

△r G m ( r H m (298K)-T △r S m (298K) V 0

-1 -3 -1 -1 贝y T v—133.29 kJ ? mol /( —424.13) X 10 kJ ?K ? mol =314.3K 故最高反应温度为314.3K。

16.已知298K 时,NH4HCO3(s)

NH4HCO3(

s) t NH3(g)+CO2(g)+H 2O (g) 的相关热力学数据如下NH 3(g) CO 2(g) H 2O (g)

△f G m ( kJ ?mol-1) -670 -17 -394 -229

△f H m ( kJ ?mol-1) -850 -40 -390 -240

S? m ( J ?K1? mol-1) 130 180 210 190

试计算:(1)298K、标准态下NHHCO(s)能否发生分解反应?

(2)在标准态下NHHCQs)分解的最低温度。

解:NHHCO的分解反应式为NHHCO(s)= NH s(g)+ CO 2(g)+ 出°?

(1) ■"■:r G m = X f Gm'(产物):f G m[反应物)=—17-394 - 229+670=30 ( kJ?mo「1 2)> 0 故298K标准态下NHHCO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2 )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G m=-";r Hm,—「后‘=厶屮总98 —尽:'298

故令. :rGm= —(—40 —390 —240+850)—T (180+210+190-130 )x 10-3

=180 —T X (450) X 10-3< 0 则T > 400K

在标准态下NHHCO(s)分解的最低温度为400K。

17. 已知合成氨的反应在298.15K、p ? 下,△ rbf n=- 92.38kJ ? mol-1, △ r G? 庐-33.26 kJ ? mol-1,

求500K下厶r G e m,说明升温对反应有利还是不利。

解: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 r G3m (298K) =△ r H? m(298K)-T △ S m (298K)

则厶r S3m (298K) =[ △ r H3m (298K) —△ r G?m (298K) ]/ T

=[-92.38 —(-33.26)] X 103/298.15

=—198.3(J ?K-1? mol-1)

故厶r G m ( 500K) =△ r H m (500K)—r S m (500K)r H m (298K)—r S m (298K)

=-92.38 —500 X ( —198.3) X 10—3=6.77 ( kJ ? mol-1) > 0 计算结果表明,升温对反应不利。

-

1 ?-1 18. 已知△ f H n[C6H6(l),298K] = 49.10kJ ? mol , △ f H MC2HK g),298K] =226.73 kJ ? mol ;

S? m[C6H6(l),298K]=173.40 J ?K -1? mol-1, S ? m[C2“(g),298K]=200.94 J ?K -1? mol-1。试判断: C6H6(l) = 3 C 2H(g) 在298.15K,标准态下正向能否自发?并估算最低反应温度。

解: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 r G m ( 298K) =△ r H m (298K)-T △ r S? m (298K)

"、ft ft ft

而厶r H m (298K) = 3 △ f H m[C2H2(g),298K] —△ f H m[C6H6(l),298K]

1

19. 已知乙醇在298.15K 和101.325KPa下的蒸发热为42.55 kJ ? mol-,蒸发熵变为121.6 J ? K-1? mol-1,试估算乙醇的正常沸点(C)。

解: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正常沸点的相平衡相当于可逆过程,其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

△G T, P (T) =△ H 蒸发(T)—S 蒸发(T)

7 H 蒸发(298K)—S 蒸发(298K)=0

则T ~42.55 kJ ? mol-1 /121.6 X 10-3 kJ ?K -1? mol-1 =349.9K=76.8 C

故乙醇的正常沸点约为76.8 Co

=3

=631.09 △r S m(298K) = 3 S

=3

=429.42

-

1 -1 X 226.73 kJ ? mol —1 X 49.10kJ ? mol kJ ? mol-1

n[C2H2(g),298K] —S m[C6H6(l),298K]

X 200.94 J ?K -1? mol-1—1 X 173.40 J ?K -1? mol-1

-1 -1

J ?K ? mol

-

1 -1

故厶r G m ( 298K) = 631.09 kJ ? mol —298.15K X 429.42 X 10-3 kJ ?K ? mol =503.06 kJ ? mol -1>0 正向反应不自发。

若使△ r G m ( T) =△ r H? m (T)-T △ r S? m (T) V 0,则正向自发。

又因为△ r H? m、△ r S ? m随温度变化不大,即

则T

故最低反应温度为

fi) fi) fi)

△r G m ( r H m (298K)-T △r S m (298K) V 0

>631.09 kJ ? mol-1/429.42 X 10-3 kJ ?K-1? mol-1=1469.6K

20. 已知二氯甲烷CHCI2在298.15K和101.325KPa下的蒸发热为28.97 kJ ? mol-1,蒸发熵变为92.38 J ? K-1? mol-1,试估算二氯甲烷的正常沸点(C) 。

解: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正常沸点的相平衡相当于可逆过程,其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

△G T,,P ( T)=△ H 蒸发(T)—S 蒸发(T)

H 蒸发(298K)—S 蒸发(298K)=0

则T ~28.97 kJ ? mol-1 /92.38 X 10-3 kJ ?K -1? mol-1 =313.6K=40.4 C

故二氯甲烷的正常沸点约为40.4 Co

第-1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答(二)

第 1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二) 一、选择题(均为单选题,将正确选项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8. 1 mol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经过绝热可逆压缩和绝热不可逆压缩到系统压力相同的终态,终态的熵分别为S 1和S 2,则两者关系为( B ) A. S 1 = S 2 B. S 1 < S 2 C. S 1 >S 2 D. S 1 ≥ S 2 始终态相同时,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可逆过程 9. 根据熵增加原理知,若从ΔS >0判定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那么该系统一定是( C ) A. 封闭系统 B. 绝热系统 C. 隔离系统 D. 敞开系统 10. 关于偏摩尔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其值与物质的数量有关 B. 在多组分多相系统中不存在偏摩尔量 C. 系统的强度性质没有偏摩尔量 D. 偏摩尔量的值只能大于或等于零 11. 对封闭的单组分均相系统且' 0W =时,( )T G p ??的量值为( B )。 A. <0 B. >0 C. = 0 D. 前述三种情况无法判断 根据p 69公式(1-128)( ),0,T G V V p ?=>?所以( )0,T G p ?>? 12. 下面哪一个关系式是不正确的?( D ) A. ( )p G S T ?=-? B. ()T G V p ?=? C. 2()V A T U T T ??? =-? ???? D. ()p G T H T T ??? =-????? 正确的应该是2()p G T H T T ??? =-? ???? 二、填空题(在以下各小题中画有” ”处填上答案) 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之一为___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而

第三章化学热力学

第三章化学热力学 (g) + O2(g) ?H2O(l)(298K)的Q p与Q V之差(kJ·mol-1)是………………………() (A)(B) (C)(D) 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其中和热是kJ·mol-1,H+(aq) + OH-(aq) = H2O(l),= kJ·mol-1,则1 mol HCN 在溶液中电离的热效应(kJ·mol-1)是……………() (A)(B) (C)(D) 3.已知2PbS(s) + 3O2(g) = 2PbO(s) + 2SO2(g) ,= kJ·mol-1 ,则该反应的Q V值是…………………………………………………………………………() (A)(B) (C)(D) 4.如果体系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变到初始状态,则体系的………………………() (A)Q = 0 W = 0 ΔU = 0 ΔH = 0 (B)Q 0 W 0 ΔU = 0 ΔH = Q (C)Q = WΔU = Q - WΔH = 0 (D)Q WΔU = Q - WΔH = 5.在一定温度下:(1) C(石墨) + O2(g) = CO2(g) ΔH1 ;(2) C(金刚石) + O2(g) = CO2(g) ΔH2;(3) C(石墨) = C(金刚石) ΔH3 = kJ·mol-1,其中ΔH1和ΔH2的关系是…………………………………………………………………() (A)ΔH1>ΔH2(B)ΔH1<ΔH2 (C)ΔH1=ΔH2(D)不能判断 6.若两个液态组分混合形成理想溶液,则混合过程的…………………………………( (A)ΔV = 0 ΔH = 0 ΔS = 0 ΔG = 0(B)ΔV > 0 ΔH < 0 ΔS < 0 ΔG > 0 (C)ΔH = 0 ΔV = 0 ΔS > 0 ΔG < 0 (D)ΔH > 0 ΔV < 0 ΔG< 0 ΔS > 0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公式总结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公式总结 1.体积功 We = -Pe △V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 = Q + W 3.n mol 理想气体的定温膨胀过程 .定温可逆时: Wmax=-Wmin= 4.焓定义式 H = U + PV 在封闭体系中,W ′= 0,体系发生一定容过程 Qv = △U 在封闭体系中,W ′= 0,体系发生一定压过程 Qp = H2 – H1 = △H 5.摩尔热容 Cm ( J·K-1·mol-1 ): 定容热容 CV (适用条件 :封闭体系、无相变、无化学变化、 W ′=0 定容过程 适用对象 : 任意的气体、液体、固体物质 ) 定压热容 Cp ?=?2 1 ,T T m p dT nC H (适用条件 :封闭体系、无相变、无化学变化、 W ′=0 的定压过程 适用对象 : 任意的气体、液体、固体物质 ) 单原子理想气体: Cv,m = 1.5R , Cp,m = 2.5R 双原子理想气体: Cv,m = 2.5R , Cp,m = 3.5R 多原子理想气体: Cv,m = 3R , Cp,m = 4R 1 221ln ln P P nRT V V nRT =n C C m = ?=?2 1 ,T T m V dT nC U

Cp,m = Cv,m + R 6.理想气体热力学过程ΔU 、ΔH 、Q 、W 和ΔS 的总结 7.定义:△fHm θ(kJ·mol-1)-- 标准摩尔生成焓 △H —焓变; △rHm —反应的摩尔焓变 △rHm θ—298K 时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fHm θ(B)—298K 时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cHm θ(B) —298K 时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8.热效应的计算 由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rH θm = ∑νB △fH θm ,B 由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rH θm = -∑νB △cH θm ,B 9.Kirchhoff (基尔霍夫) 方程 △rHm (T2) = △rHm (T1) + 如果 ΔCp 为常数,则 △rHm (T2) = △rHm (T1) + △Cp ( T2 - T1) 10.热机的效率为 对于卡诺热机 12 11Q Q Q Q W R +=- =η dT C p T T ? ?2 1 1 2 1211Q Q Q Q Q Q W +=+=-=η121T T T -=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习题解答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气体体积功的计算式 dV P W e ?-= 中,为什么要用环境的压力e P ?在什么 情况下可用体系的压力体P ? 答: 在体系发生定压变化过程时,气体体积功的计算式 dV P W e ?-= 中, 可用体系的压力体P 代替e P 。 1-2 298K 时,5mol 的理想气体,在(1)定温可逆膨胀为原体积的 2 倍; ( 2 ) 定压下加热到373K ;(3)定容下加热到373K 。已知 C v,m = 28.28J·mol -1·K -1。 计算三过程的Q 、W 、△U 、△H 和△S 。 解 (1) △U = △H = 0 kJ V V nRT W Q 587.82ln 298314.85ln 1 2 =??==-= 11 2 82.282ln 314.85ln -?=?==?K J V V nR S (2) kJ nC Q H m P P 72.13)298373(,=-==? kJ nC U m V 61.10)298373(,=-=? W = △U – Q P = - 3.12 kJ 112,07.41298 373ln )314.828.28(5ln -?=+?==?K J T T nC S m P (3) kJ nC Q U m V V 61.10)298373(,=-==? kJ nC H m P 72.13)298373(,=-=? W = 0 112,74.31298 373ln 28.285ln -?=?==?K J T T nC S m V 1-3 容器内有理想气体,n=2mol , P=10P θ,T=300K 。求 (1) 在空气中膨胀了1dm 3, 做功多少? (2) 膨胀到容器内压力为 lP θ,做了多少功?(3)膨胀时外压总比气体的压力小 dP , 问容器内气体压力降到 lP θ时,气体做多少功? W f dl p A dl p dV δ=-?=-??=-?外外外

大学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集答案.doc

第一章2005-7-24 无机热力学试题集 一 . 选择题: 1.(本题 1分) 3411 体系对环境作 20 kJ 的功, 并失去 10 kJ 的热给环境, 则体系内能的变化 是 -------------------------------------------------------------( d ) (A) +30 kJ (B) +10 kJ (C) -10 kJ (D) -30kJ 2.(本题 1分) 3418 在标准压力和 373 K下, 水蒸气凝聚为液态水时体系中应是 -------( ) (A) DH= 0 (B) DS = 0 (C) DG = 0 (D) DU = 0 3.(本题 1分) 3426 某体系在失去 15 kJ 热给环境后, 体系的内能增加了 5 kJ, 则体系对环境 所作的功是 -----------------------------------------------------( ) (A) 20 kJ (B) 10 kJ (C) -10 kJ (D) -20 kJ 4.(本题 1分) 3458 一个体系从一个特定的开始状态到终止状态总是有 ---------------( ) (A) Q途径1 = Q途径2 (B) W途径1 = W途径2 (C) ( Q - W)途径1 = ( Q - W)途径2 (D) DU = 0, 与途径无关 5.(本题 1分) 3471 H2O(l, 100℃, 101.3 kPa)→ H2O(g, 100℃, 101.3 kPa),设H2O(g)为理 想气体, 则由始态到终态体系所吸收的热量 Q为 ---------------------( ) (A) > DH (B) < DH (C) = DH (D) =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自测题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自测题 一、是非题: 1. 内能△U 的改变值,可通过测定Q 和W 算出。由于内能是状态函数。因此。热和功也是状态函数。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U=Q+W 适用于包括电功的一切宏观变化。 3. 由于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 ,所以反应式配平系数不同,该反应的反应热也不同。 4. 反应的热效应就是反应的焓变。 5. 凡是体系的温度升高,就一定吸热;而温度不变,体系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6. 如果某反应的△r G θ > 0,则该反应不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7. 任何一个反应不论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则该反应的△r G θ总是等于生成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之和减去反应物标准生成自由能之和。 8. 设计出来的某反应,如果△r G > 0,则表示这个反应无论如何是无法进行的。 9. 如果一反应△r H θ和△r S θ都是负值,表示这个反应无论如何是无法进行的。 10. 化学反应的发生常伴有热效应,通常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11. 自发反应一定是快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就是不能发生的反应。 二、选择题: 1.如果某一体系从状态A 变到状态B 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经C 到B 状态;另一种是经D 到E ,最后到B 状态。体系内能的改变值为( ) A.△U > 0; B.△U<0; C.△U = 0 D.△U = U B - U A . 2. 在下列反应中,Q p =Q v 的反应为( ) A. CaCO 3(s) →CaO(s)+CO 2(g) B. N 2(g)+3H 2(g) →2NH 3(g) C. C(s)+O 2(g) →CO 2(g) D. 2H 2(g)+O 2(g) →2H 2O (l ) 3.下列有关热效应的正确说法是( ) A.石墨始终在298K 温度下燃烧放出的热量; B.石墨燃烧后,使CO 2的温度恢复到石墨燃烧时的起始温度,并只做体积功; C.石墨与CO 2在燃烧温度时的热效应; D.其焓变值是人为规定的。 4. 下列各反应的θ?m rH (298)值中,恰为化合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 A. 2H (g)+ 1/2O 2(g)→H 2O (l ) B. 2H 2(g)+O 2(g)→2H 2O (l ) C. N 2(g)+3H 2(g)→2NH 3(g) D. 1/2N 2(g) +3/2H 2(g)→NH 3(g) 5. 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而系统失去5kJ 的热量给环境,则系统的内能变化为 ( ) A. -15kJ B. 5kJ C. -5kJ D. 15kJ 6.如果X 是原子,X 2是实际存在的分子,反应 X 2(g) ━━ 2X(g)的△r H 应该是( ) A.负值 B.正值 C.零 D.不一定 7.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零? ( ) A.Br 2(g) B. Br -(aq) C.Br 2(l) D.Br 2(aq) 8.室温下,下列哪一正向反应熵变数值最大?(不必查表)( ) A.CO 2(g)→ C(s) + O 2(g) B.2SO 3(g) → 2SO 2(g) + O 2(g) C.CaSO 4·2H 2O(s) → CaSO 4(s) + 2H 2O(l) D.2NH 3(g) → 3H 2(g) + N 2(g) 9. 下列各组符号所代表的性质均属状态函数的是 ( )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3.15 2mol Hg(l)在沸点温度(630K)蒸发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为109.12kJ。则汞的标准摩尔蒸发热ΔvapHm=(54.46)kJ ;该过程中对环境做功W=(10.48kJ),ΔU=(98.64kJ),ΔS=(173.2J·K-1),ΔG=(0) 3.16 有A,B,C,D四个反应,在298K时的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分别为反应 A B C D Δ 10.5 1.80 -126 -11.7 rHm/(kJ·m ol-1) Δ 30.0 -113 84.0 -105 rSm/(kJ·m ol-1) 则在标准状态下,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C),任何温度都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B);另两个反应中,在温度高于(77)℃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A),在温度低于(-161.6)℃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D) 3.17 1mol液态的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g)和H2O(l),则该反应的Qp与Qv的差值(-3.72)kJ(温度25℃) 3.18 已知25℃时,ΔfHm(Br,g)=30.71kJ·mol-1,ΔfGm(Br,g)

=3.14kJ·mol-1,则Br2(l)的标准摩尔蒸发熵为(92.52)J·mol-1·K-1,正常沸点为(58.93)℃ 3.19 反应2HgO(s)===2Hg(l)+O2(g)ΔrHm=181.4kJ·mol-1,则ΔfHm(HgO,s)=(-90.7kJ·mol-1)。已知Ar(Hg)=201,生成1gHg(l)的焓变是(0.451)kJ 3.20 已知反应CaCO3(s)===CaO(s)+CO2(g)在298K时ΔrGm=130kJ·mol-1,1200K时ΔrGm=-15.3kJ·mol-1,则该反应的ΔrHm 为(161J·mol-1·K-1) 3.21 将下列物质按摩尔熵值由小到大排列,其顺序为 Li(s))0 3.23 若3mol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该过程的Q,W,ΔU,ΔH,ΔS,ΔG中不为零的是(ΔS,ΔG)

第1章化学热力学基础复习题

化学热力学基础复习题 一、是非题 下列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 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1答:? 2 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在量值上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2答: √p42 3 稳定态单质的?f H m (800K)=0 。( ) 3答: √ 4 d U=nC v,m d T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用。( ) 4答: √p32 5 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 5答:√

6 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而变,则该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 6答: √ 7 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7答:√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8答:? 9 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9答:? 10 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0答:? 11 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1答:? 12 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不到此终态。()

12答: √ 1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3答:?p51 14 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4答:?p51 15 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G和?G <0,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15答: √ 16 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S <0。() 16答:? 17 临界温度是气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 17答:√ 18 化学势是一广度量。() 18 答: ?

最新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的练习题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 自 测 习 题 1.填空题 (1)热是( )的一种形式,系统吸热,Q ( )0;系统放热,Q ( )0;定压下气体所做的体积 功W=( );气体膨胀时,体积功W ( )0。若NaOH 溶液与HCl 溶液中和时,系统的焓变θH r ?= a KJ·mol -1,则其热力学能的变化θU r ?=( )KJ·mol -1。 (2)反应进度ε的单位是( );反应计量式中反应物B 的计量数υB ( )0。生成物的υB ( )0。 (3)由石墨制取金刚石的焓变θm r H ? ( )0,燃烧相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 )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 (4)已知298K 时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NH 3(g)→N 2(g)+3H 2(g) θm r H ?= 92.2 KJ·mol -1 ②H 2(g)+21 O 2(g) →H 2O(g) θm r H ?= -241.8 KJ·mol -1 ③4NH 3(g)+ 5O 2(g) →4NO(g)+6 H 2O(g) θm r H ?= -905.6 KJ·mol -1 试确定θm f H ?(NH 3,g ,298K )=( )KJ·mol -1;θm f H ?(H 2O ,g ,298K )= ( )KJ·mol -1;θm f H ?(NO ,g ,298K )=( )KJ·mol -1。由NH 3 (g) 生产1.00Kg NO(g)则放出热量为( )KJ 。 (5)已知反应HCN (aq )+OH -(aq )→CN -(aq )+ H 2O(l)的θ m r H ?= -12.34KJ·mol -1;反应H +(aq )+OH -(aq )→H 2O(l)的θm r H ?= -55.84KJ·mol -1. θm f H ?(OH -,aq )= -229.994KJ·mol -1, θm f H ?(H 2O,l )= -285.83KJ·mol -1,则θm f H ?(H +,aq )= ( )KJ·mol -1;HCN (aq )在水中的解离反应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 θm r H ?= ( )KJ·mol -1。 2.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 (A )H (B )Q (C )△H (D )△U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习题及全解答

第3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状态函数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T、p、V、△U、△H、△G、S、G、Q p、Q u、Q、W、W e最大中哪些是状态函数?哪些属于广度性质?哪些属于强度性质? 答:状态函数的含义就是描述状态的宏观性质,如T、p、V、n、m、ρ等宏观物理量,因为体系的宏观性质与体系的状态之间存在对应的函数关系。状态函数的基本特点如下: (1)在条件一定时,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就有一定值,而且是唯一值。 (2)条件变化时,状态也将变化,但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取决于始态和终态,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3)状态函数的集合(和、差、积、商)也是状态函数。其中T、p、V、S、G是状态函数,V、S、G、H、U属于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T、p属于强度性质。 2.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解释之。 (1)Q p=△H,H是状态函数,所以Q p也是状态函数; (2)化学计量数与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产物前面的配平系数相等; (3)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是同一个概念; (4)所有生成反应和燃烧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5)标准摩尔生成热是生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热; (6)H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热等于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热; (7)石墨和金刚石的燃烧热相等; (8)单质的标准生成热都为零; (9)稳定单质的△f HΘm、SΘm、△f GΘm均为零; (10)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所有放热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11)若△r H m和△r S m都为正值,则当温度升高时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增加; (12)冬天公路上撒盐以使冰融化,此时△r G m值的符号为负,△r S m值的符号为正。 答:(1)错。虽然H是状态函数,△H并不是状态函数,所以Qp当然不是状态函数;。 (2)错。因为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与反应计量方程式中反应物前面为正的系数不相等; (3)错。如气体的标准状况是指0℃和101.325KPa条件,而标准态对温度没有限定; (4)错。如由石墨生成金刚石的生成反应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5)对。因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是由某物质生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热而命名的; (6)对。因H2O(l)的生成反应与H2(g)的燃烧反应是同一个反应; (7)错。因石墨和金刚石的燃烧反应虽最终产物相同,但反应的始态不同; (8)错。因为只有稳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热才为零; (9)错。因为只有稳定单质的△f HΘm、△f GΘm为零,而稳定单质的SΘm在一般条件下并不为零; (10)对。因为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反应熵变趋近于零,反应热为影响反应自发的唯一因素; (11)对。因△r H m和△r S m都为正值,说明是吸热的、有可能自发的反应,升温有利; (12)对。因冰融化变水了,说明乃混乱度增大的自发过程,△r G m值必为负,△r S m值必为正。 3.1 mol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进行恒温可逆膨胀或恒温不可逆膨胀达到同一终态,因恒温可逆膨胀对外做功W r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对外做的功W ir,则Q r>Q ir。对否?为什么? 答:对。因为从同一始态到同一终态,热力学能变相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恒温可逆膨胀对外做功W r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对外做的功W ir,则恒温可逆膨胀从环境吸收的热Q必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从环境吸收的热Q ir。(△u=O r-W r= O-W; W r>W ir则Q r>Q ir)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参考答案

第一章 2.计算下行反应的标准反应焓变△r Hθm: 解:①2Al(s) + Fe2O3(s) → Al2O3(s) + 2Fe(s) △f Hθm(kJ?mol-1) 0 -824.2 -1675.7 0 △r Hθm=△f Hθm(Al2O3,s)+2△f Hθm(Fe,s)-2△f Hθm(Al,s) - △f Hθm(Fe2O3 ,s) = -1675.7 + 2×0 - 2×0 - (-824.2) = - 851.5 (kJ?mol-1) ②C2H2 (g) + H2(g) → C2H4(g) △f Hθm(kJ?mol-1) 226.73 0 52.26 △r Hθm = △f Hθm(C2H4 ,g) - △f Hθm(C2H2,g) - △f Hθm(H2,g) = 52.26 - 226.73 - 0 = -174.47 (kJ?mol-1) 3. 由下列化学方程式计算液体过氧化氢在298 K时的△f Hθm(H2O2,l): ① H2 (g) + 1/2O2 (g) = H2O (g) △r Hθm = - 214.82 kJ?mol-1 ② 2H(g) + O(g) = H2O (g) △r Hθm = - 926.92 kJ?mol-1 ③ 2H(g) + 2O(g) = H2O2 (g) △r Hθm = - 1070.6 kJ?mol-1 ④ 2O(g) = O2 (g) △r Hθm = - 498.34 kJ?mol-1 ⑤ H2O2 (l) = H2O2 (g) △r Hθm= 51.46 kJ?mol-1 解:方法1:根据盖斯定律有: [(方程①-方程②+方程③-方程⑤)×2-方程④]÷2可得以下方程 ⑥H2(g)+O2(g)=H2O2(l) △r Hθm △r Hθm=[(△r Hθ1-△r Hθ2+△r Hθ3-△r Hθ5) ×2-△r Hθ4] ÷2 ={[-214.82-(-926.92)+(-1070.6)-51.46] ×2-(-498.34)} ÷2 =[(-409.96)×2+498.34] ÷2 =(-321.58) ÷2 = -160.79(kJ?mol-1) △f Hθm(H2O2 ,l)= △r Hθm= -160.79 kJ?mol-1 方法2:(1)由①可知H2O的△f Hθm(H2O,g)= - 214.82 kJ?mol-1 (2)根据④计算O的△f Hθm(O,g) 2O(g) = O2 (g) △r Hθm = - 498.34 kJ?mol-1 △r Hθm = △f Hθm(O2 ,g)- 2△f Hθm(O,g) = 0 - 2△f Hθm(O,g) = - 498.34 kJ?mol-1 △f Hθm(O,g)= 249.17 kJ?mol-1 (3) 根据②求算△f Hθm(H,g) 2H(g) + O(g) = H2O (g) △r Hθm = - 926.92 kJ?mol-1 △f Hθm(kJ?mol-1) 249.17 - 214.82 △r Hθm = △f Hθm(H2O,g) - 2△f Hθm(H,g) -△f Hθm(O,g) = - 214.82 - 2△f Hθm(H,g)- 249.17 = - 926.92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习题参考答案 1. 封闭体系中的理想气体由初态{P 1, V 1, T 1 },分别经以下四个过程:(1) 等温可逆膨胀; (2) 等温恒外压膨胀;(3) 绝热可逆膨胀;(4) 绝热恒外压膨胀;到具有相同体积V 2的终态。 请在PV 图上表示出四个过程所做的功。并比较其做功的大小。 解:由状态{P 1, V 1, T 1 }到具有相同体积V 2的终态,(1)等温可逆膨胀 (2)等温恒外压膨 胀 (3)绝热可逆膨胀 (4)绝热恒外压膨胀过程的PV 图如下所示 (1):AB 线下的面积即为过程(1)所做的功[W(1)]; (2):DB 线下的面积即为过程(2)所做的功[W(2)]; (3):AC 线下的面积即为过程(3)所做的功[W(3)]; (4):EF 线下的面积即为过程(4)所做的功[W(4)]; 由图可以看出:W(1)>W(2);W(1)>W(3);W(1)>W(4);W(2)>W(4);W(3)>W(4)。 2. 证明封闭体系等压热容(C p )与等容热容(C v )存在如下关系: [()]()P V T V H P C C V P T ??-=-+?? 证明如下: 因为(,)H H T P = 则有??????=+ ? ???????P T H H dH dT dP T P 在恒容条件下: V =+P P T V H H H P T T T ???????????? ? ? ? ????????????? H U PV =+又

U ()则 V V P T V PV H H P T T T P T ???????????????+=+ ? ? ? ? ???????????????? U ()=+移项得: P V T V V H H P PV T T P T T ???????????????-- ? ? ? ? ???????????????? =V P V T V H P C C P T ????????-=- ? ??????????? =V P V T V H P C C P T ? ???????-- ? ???????????即 3. 令 H = H(T, P) 和 S = S(T, P), 根据热力学关系式推导以下关系式: (1)22 11[()]T P P P T P V H C dT T V dP T ??=+-+??? (2)2211[()]T P P P T P C V S dT dP T T ??=+-??? 解答: (1)式证明: ()()因为 p T H H dH dT dp T p ??=+?? ( ) (1)T H CpdT dp p ?=+? dH TdS Vdp =+又 ()()T T H S T V p p ??=+??则 (2) ( )()T P S V p T ??=-??且有麦克斯韦关系式 (3) 将(2)和(3)式代入(1)式得:[( )]p P V dH C dT T V dp T ?=+-+? 积分得:2 211[()]T P P P T P V H C dT T V dP T ??=+-+??? (2)式证明: 因为()()(4)P T S S dS dT dP T P ??=+?? 将(3)式代入(4)式得:()[()](5)P p S V dS dT dP T T ??=+-??

05 化学热力学基础题目

第5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化学与环境学院 班 学号 姓名 1. (0411) 下列单质的?f H m θ不等于零的是……………………………………………( ) (A) Fe(s) (B) C(石墨) (C) Ne(g) (D) Cl 2(l) 2. (0415) 在下列反应中,焓变等于AgBr(s) 的?f H m θ的反应是……………………( ) (A) Ag +(aq) + Br -(aq) = AgBr(s) (B) 2Ag(s) + Br 2(g) = 2AgBr(s) (C) Ag(s) +?Br 2(l) = AgBr(s) (D) Ag(s) +?Br 2(g) = AgBr(s) 3. (3421) 2NH 3(g) + 3Cl 2(g) = N 2(g) + 6HCl(g) ?r H m θ = -461.5 kJ ·mol -1,温度升高 50 K , 则?r H m θ应为………………………………………… ( ) (A) >> -461.5 kJ ·mol -1 (B) << -461.5 kJ ·mol -1 (C) ≈ -461.5 kJ ·mol -1 (D) = -461.5 kJ ·mol -1 4. (3456) 下列两个反应在某温度、101 kPa 时都能生成C 6H 6(g) ① 2 C(石墨) + 3H 2(g)? →?C 6H 6(g) ② C 2H 4(g) + H 2(g)? →?C 6H 6(g) 则代表C 6H 6(g) 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反应是…… ( ) (A) 反应① (B) 反应①的逆反应 (C) 反应② (D) 反应②的逆反应 5. (0433) 下列物质中可以认为具有最大摩尔熵的是…………………………… ( ) (A) Li(g) (B) Li(s) (C) LiCl ·H 2O(s) (D) Li 2CO 3(s) S(g)>>S(l)>S(s) 6. (0437) 室温下,稳定状态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熵为………………………………( ) (A) 零 (B) 1 J ·mol -1·K -1 (C) 大于零 (D) 小于零 7. (3450) 在25℃、101 kPa 下发生下列反应: (1) 2H 2(g) + O 2(g) = 2H 2O(l) (2) CaO(s) + CO 2(g) = CaCO 3(s) 其熵变分别为ΔS 1和ΔS 2,则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A) ΔS 1 > 0,ΔS 2 > 0 (B) ΔS 1 < 0,ΔS 2 < 0 (C) ΔS 1 < 0,ΔS 2 > 0 (D) ΔS 1 > 0,ΔS 2 < 0 8. (3454) 恒温下,下列相变中,?r S m θ最大的是………………………………( ) (A) H 2O(l)? →?H 2O(g) (B) H 2O(s)?→?H 2O(g)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 硫(一氧化碳,克)= 197.9焦耳摩尔-1克-1,硫(H2,克)= 130.6焦耳摩尔-1克-1 .(1)计算298K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2)计算 标准配置中反应自发向右进行的最低温度。 15当298K已知时,反应为:C(石墨)+2S(对角线)→CS2(l),△fH(S,对角线)= 0kj mol,△fH(CS2,l) =-87.9kj mol-1,S(C,石墨)= 5.7j mol-1 k-1,S(S,对角线)= 31.9j mol-1 k-1,S(CS2,l) = 151.0j mol-1 k-1。尝试计算298K时△fG(CS2,l)和反应自发发生的最低温度。 16当298K已知时,反应为:(1)fe2o 3+3C→2Fe+3co 2(g)。 22 (2)Fe2O3(s)+3H 2(g)→2Fe(s)+3H2O(g),(Fe2O 3,s)=-824.2 kJ·mol-1,△fH (二氧化碳,克)=-393.5千焦摩尔-1,△千焦 (H2O, △fH G) =-241.8 kj mol-1,S(Fe2O3,s) = 87.4 j mol-1 k-1,S(C,石墨)= 5.7 j mol-1 k-1,S(Fe,s) = 27.3 j mol-1 k-1,S(CO2,g) = 213.7 j mol-1 k-1,S(H2,g) = 130.6 j mol-1 k-1,S(H2O,g) = 188.7 j mol-1 17当298K已知时,反应为:碳酸镁→氧化镁+二氧化碳(g),△ FH(碳酸镁,s)=-1110.0 kj·mol-1,△fHS (MgO,s)=-601.7kJ mol-1,△fH (CO2,g)=-393.5千焦摩尔-1,(氧化镁,s)= 26.9千焦摩尔-1千焦-1,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公式总结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公式总结 1.体积功 We = -Pe △V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 = Q + W 3.n mol 理想气体的定温膨胀过程 .定温可逆时: Wmax=-Wmin= 4.焓定义式 H = U + PV 在封闭体系中,W ′= 0,体系发生一定容过程 Qv = △U 在封闭体系中,W ′= 0,体系发生一定压过程 Qp = H2 – H1 = △H 5.摩尔热容 Cm ( J·K-1·mol-1 ): 定容热容 CV (适用条件 :封闭体系、无相变、无化学变化、 W ′=0 定容过程 适用对象 : 任意的气体、液体、固体物质 ) 定压热容 Cp ?=?2 1 ,T T m p dT nC H (适用条件 :封闭体系、无相变、无化学变化、 W ′=0 的定压过程 适用对象 : 任意的气体、液体、固体物质 ) 单原子理想气体: Cv,m = 1.5R , Cp,m = 2.5R 双原子理想气体: Cv,m = 2.5R , Cp,m = 3.5R 1 221ln ln P P nRT V V nRT =n C C m = ?=?2 1 ,T T m V dT nC U

多原子理想气体: Cv,m = 3R , Cp,m = 4R Cp,m = Cv,m + R 6.理想气体热力学过程ΔU 、ΔH 、Q 、W 和ΔS 的总结 7.定义:△fHm θ(kJ·mol-1)-- 标准摩尔生成焓 △H —焓变; △rHm —反应的摩尔焓变 △rHm θ—298K 时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fHm θ(B)—298K 时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cHm θ(B) —298K 时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8.热效应的计算 由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rH θm = ∑νB △fH θm ,B 由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rH θm = -∑νB △cH θm ,B 9.Kirchhoff (基尔霍夫) 方程 △rHm (T2) = △rHm (T1) + 如果 ΔCp 为常数,则 △rHm (T2) = △rHm (T1) + △Cp ( T2 - T1) 10.热机的效率为 对于卡诺热机 dT C p T T ? ?2 1 1 2 1211Q Q Q Q Q Q W +=+=-=η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

第6章化学热力学初步习题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化学 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计算题 第二部分熵、吉氏函数与化学反应方向 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计算题 第一部分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化学 一判断题 1气体的标准状况与物质的标准态是同一含义。() 2在恒温恒压下,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Q p=△H=H2-H1,因为H是状态函数,故Q p也是状态函数。() 3系统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就有确定的值。() 4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而与过程的途径无关。()5功和热是系统与环境间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6气体膨胀或被压缩所做的体积功是状态函数。() 7由环境中吸收热量,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 8环境对系统做功,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 9系统的焓等于系统的热量。() 10系统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11系统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12反应的热效应就是该反应的焓变。() 13由于CaCO3的分解是吸热的,故它的生成焓为负值。() 14298K时反应Na(s)+1 Cl2(g)→NaCl(s)的△r H=-411.1kJ·mol-1,即该温度下NaCl(s) 2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11.1kJ·mol-1。() 15298.15K时由于Na+(g)+Cl-(g)→NaCl(s)的△r H=-770.8kJ·mol-1,则NaCl(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770.8kJ·mol-1。()

16298K时,反应CO(g)+Cl2(g)→COCl2(g)的△r H=-108kJ·mol-1,则△f H(COCl2,g)=-108kJ·mol-1。.() 17所有气体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都为零。() 18△f H(Br2,g)=0kJ·mol-1。() 19298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 20在密闭容器中盛有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使其反应生成NO(g),保持反应在等温下进行,则该反应的焓变一定等于△f H(NO,g)。.() 21已知在某温度和标准态下,反应2KClO3(s)→2KCl(s)+3O2(g)进行时,有2.0molKClO3分解,放出89.5kJ的热量,则在此温度下该反应的△r H=-89.5kJ·mol-1。() 22反应H2(g)+Br2(g)→2HBr(g)的△r H与反应H2(g)+Br2(l)→2HBr(g)的△r H相同。() 23298K、标准态时,NH3(g)与O2(g)反应生成NO(g)和H2O(g),每氧化1molNH3(g)放出 226.2kJ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H3(g)+5 4O2(g)→NO(g)+3 2 H2O(g),△r H=-226.2kJ。 () 24反应N2(g)+3H2(g)→2NH3(g)的△r H与反应1 2N2(g)+3 2 H2(g)→NH3(g)的△r H相同。( ) 25相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物理量中,为状态函数的是()。 (A)△H;(B)Q;(C)H;(D)△U。 2下列各物理量中,为状态函数的是()。 (A)△U;(B)U;(C)Q;(D)W。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等压过程,才有化学反应热效应;

201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十)

201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理想气体可逆定温压缩过程中,错误的有(A ) A.0=?体S B.0=?U C.0 0 C ΔS 体系+ΔS 环境 = 0 D ΔS 体系+ΔS 环境 < 0 6、对常压下进行的气相化学反应,已知体系中各物质的等压热容与温度有关,下列有关基尔霍夫定律的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D ) A 、

B、 C、 D、 7. 已知金刚石和石墨的S ?(298K),分别为0.244 J?K-1?mol-1和5.696 J m 分别为3.414 cm3?mol-1和5.310 cm3?mol-1,欲增加石墨?K-1?mol-1,V m 转化为金刚石的趋势,则应( D ) A 升高温度,降低压力 B 升高温度,增大压力 C 降低温度,降低压力 D 降低温度,增大压力 8. 将克拉佩龙方程用于H2O的液固两相平衡,因为V m(H2O,1)<V m(H2O,s),所以随着压力的增大,则H2O(1)的凝固点将:( B ) (A)上升(B)下降(C)不变 9、在一定温度、压力下,A和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平衡时液相中的摩尔分数x A/ x B=5,与溶液成平衡的气相中A的摩尔分数 y A=0.5,则A、B的饱和蒸气压之比为(C ) (A) 5 (B) 1 (C)0.2 (D) 0.5 10.在p下,当过冷水蒸气凝结为同温度的水,在该过程中正、负号无法确定的量是 D 。 A.?G B.?S C.?H D.?U 二、判断题 1、任意过程中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2、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 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