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调功器如何选择使用

可控硅调功器如何选择使用
可控硅调功器如何选择使用

可控硅调功器如何选择使用

可控硅(晶闸管)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在交流电源领域中,可控硅有两种控制方式:调功(调节功率P)与调压(调节电压V)。相应的产品称之为:调功器与调压器。调功、调压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使用中也是有所区别的。

调功器也称之为周波数控制器,可控硅在电压(或电流)过零点导通,也截止于电压(或电流)过零点,因此输出的波形为完整的正弦波。如果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T,在这个周期时间内,通过控制导通时间TON与截止时间TOFF,就可以达到控制输出周波数(导通率)的目的。

富安时可控硅调压器则是通过控制移相角达到改变电压的目的。因此输出端为移相缺角波。

由于调压器的输出电压为缺角的正弦波,含有高次谐波,不采取措施,对电网会产生一定的污染,这对同网上的用电器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调功器作为可控硅电力开关设备,由于良好的操控性和经济耐用,被广泛地用于电加热的场合。目前国内厂家生产很多种类型的调功器,北京富安时所研发制造的PA300B和PA400X系列调功器就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

1.按负载特性划分,有感性负载调功器与阻性负载调功器;

2.按可控硅在主回路的介入方式划分,有三相二控调功器和三相全控调功器;

3.按调功器主回路通断输出方式分,则有定周期、变周期、分时控制三种方式。

定周期一般情况下较多使用于三线制(无零线)方式接线的负载。

变周期有利于减少部分情况下通-断电流的低频影响,适用于三相四线制负载。

分时控制在多台调功器同网运行时,有较好的离散总电流的优点。

4.可以按负载方式选择控制方式:变压器、钼棒负载选用富安时可控硅调压器,变阻性性负载选用调功调压一体的控制方式,低温选用调压控制方式,高温选用过零控制方式;阻性负载可以选用PA400X所有的控制方式,不过在节能方面考虑最好选用过零调功控制方式。

可控硅调光原理

3.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分析 左图是一个典型的双向可控硅 调光器电路,电位器POT1和电阻R1、 R2 与电容C2构成移相触发网络,当 C2的端电压上升到双向触发二极管 D1的阻断电压时,D1击穿,双向可 控硅TRIAC被触发导通,灯泡点亮。 调节POT1可改变C2的充电时间常数,TRAIC的电压导通角随之改变,也就改变了流过灯泡的电流,结果使得白炽灯的亮度随着POT1的调节而变化。POT1上的联动开关SW1在亮度调到最暗时可以关断输入电源,实现调光器的开关控制。 可控硅可控硅一旦被触发导通后,将持续导通到交流电压过零时才会截止。可控硅承担着流过白炽灯的工作电流,由于白炽灯在冷态时的电阻值非常低,再考虑到交流电压的峰值,为避免开机时的大电流冲击,选用可控硅时要留有较大的电流余量。 触发电路触发脉冲应该有足够的幅度和宽度才能使可控硅完全导通,为了保证可控硅在各种条件下均能可靠触发,触发电路所送出的触发电压和电流必须大于可控硅的触发电压UGT与触发电流I GT的最小值,并且触发脉冲的最小宽度要持续到阳极电流上升到维持电流(即擎住电流I L)以上,否则可控硅会因为没有完全导通而重新关断。 保护电阻 R2是保护电阻,用来防止POT1调整到零电阻时,过大的电流造成半导体器件的损坏。R2太大又会造成可调光范围变小,所以应适当选择。 功率调整电阻 R1决定白炽灯可调节到的最小功率,若不接入R1,则在POT1调整到最大值时,白炽灯将完全熄灭,这在家庭应用中会造成一定不便。接入R1后,当POT1调整到最大值时,由于R1的并联分流作用,仍有一定电流给C2充电,实现白炽灯的最小功率可以调节,若将R1换为可变电阻器,则可实现更精确的调节,以确保量产的一致性。同时R1还有改善电位器线性的作用,使灯光变化更适合人眼的感光特性。 电位器小功率调光器一般都选择带开关的电位器,在调光至最小时可以联动切断电源,这种电位器通常分为推动式(PUSH)和旋转式(ROTARY )两种。对于功率较大的调光器,由于开关触点通过的电流太大,一般将电位器和开关分开安装,以节省材料成本。考虑到调光特性曲线的要求,一般都选择线性电位器,这种电位器的电阻带是均匀分布的,单位长度的阻值相等,其阻值变化与滑动距离或转角成直线关系。 滤波网络由于被可控硅斩波后的电压不再呈现正弦波形,由此产生大量谐波干扰,严重污染电网系统,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滤波措施来降低谐波污染。图中L1和C1构成的滤波网络用来消除可控硅工作时产生的这种干扰,以便使产品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要求,避免对电视机、收音机等设备的影响。 温度保险丝对于大功率的调光器或用于组群安装的调光器,内部温升比平时要高,在电路中安装一只温度保险,可以在异常温升时切断电路,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 3.1可控硅的缓冲保护 可控硅在电路中工作时,它的开关状态并不是瞬间完成的。可控硅刚导通时的等效阻抗还很大,这时如果电流上升很快,就会造成很大的开通损耗;同样,在可控硅接近完全关断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是一种具有三个PN 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一般由两晶闸管反向连接而成。它的功能不仅是整流,还可以用作无触点开关的快速接通或切断;实现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逆变;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变成另一种频率的交流电等等。可控硅和其它半导体器件一样,有体积小、效率高、稳定性好、工作可靠等优点。它的出现,使半导体技术从弱电领域进入了强电领域,成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军事科研以至商业、民用电器等方面争相采用的元件。目前可控硅在自动控制、机电应用、工业电气及家电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可控硅从外形上区分主要有螺旋式、平板式和平底式三种。螺旋式应用较多。 可控硅有三个极----阳极(A)、阴极(C)和控制极(G),管芯是P型导体和N型导体交迭组成的四层结构,共有三个PN 结,与只有一个PN结的硅整流二极管在结构上迥然不同。可控硅的四层结构和控制极的引入,为其发挥“以小控大”的优异控制特性奠定了基础。可控硅应用时,只要在控制极加上很小的电流或电压,就能控制很大的阳极电流或电压。目前已能制造出电流容量达几百安培以至上千安培的可控硅元件。一般把5安培以下的可控硅叫小功率可控硅,50安培以上的可控硅叫大功率可控硅。 我们可以把从阴极向上数的第一、二、三层看面是一只NPN型号晶体管,而二、三、四层组成另一只PNP型晶体管。其中第二、第三层为两管交迭共用。可画出图1的等效电路图。当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上一个正向电压E,又在控制极G和阴极C之间(相当BG2的基一射间)输入一个正的触发信号,BG2将产生基极电流Ib2,经放大,BG2将有一个放大了β2 倍的集电极电流IC2 。因为BG2集电极与BG1基极相连,IC2又是BG1 的基极电流Ib1 。BG1又把Ib1(Ib2)放大了β1的集电极电流IC1送回BG2的基极放大。如此循环放大,直到BG1、BG2完全导通。事实上这一过程是“一触即发”的,对可控硅来说,触发信号加到控制极,可控硅立即导通。导通的时间主要决定于可控硅的性能。 可控硅一经触发导通后,由于循环反馈的原因,流入BG2基极的电流已不只是初始的Ib2 ,而是经过BG1、BG2放大后的电流(β1*β2*Ib2),这一电流远大于Ib2,足以保持BG2的持续导通。此时触发信号即使消失,可控硅仍保持导通状态,只有断开电源E或降低E的输出电压,使BG1、BG2 的集电极电流小于维持导通的最小值时,可控硅方可关断。当然,如果E极性反接,BG1、BG2受到反向电压作用将处于截止状态。这时,即使输入触发信号,可控硅也不能工作。反过来,E接成正向,而触动发信号是负的,可控硅也不能导通。另外,如果不加触发信号,而正向阳极电压大到超过一定值时,可控硅也会导通,但已属于非正常工作情况了。 可控硅这种通过触发信号(小触发电流)来控制导通(可控硅中通过大电流)的可控特性,正是它区别于普通硅整流二极管的重要特征。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此条件见表1 表1 可控硅导通和关断条件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正文

1概述 1.1晶闸管交流调功器 交流调功器:是一种以晶闸管为基础,以智能数字控制电路为核心的电源功率控制电器,简称晶闸管调功器,又称可控硅调功器,可控硅调整器,可控硅调压器,晶闸管调整器,晶闸管调压器,电力调整器,电力调压器,功率控制器。具有效率高、无机械噪声和磨损、响应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等诸多优点。 1.2 交流调压与调功 交流调功电路的主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控制的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移相控制而采用通断控制方式。交流调压是在交流电源的半个周期内作移相控制,交流调功是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闸管的通断,即负载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接通周波数和断开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如图3-21所示,这种电路常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因为像电炉这样的控制对象,其时间常数往往很大,没有必要对交流电源的各个周期进行频繁的控制。只要大致以周波数为单位控制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故称之为交流调功电路。 1.3 过零触发和移相触发 过零触发是在设定时间间隔内,改变晶闸管导通的周波数来实现电压或功率的控制。过零触发的主要缺点是当通断比太小时会出现低频干扰,当电网容量不够大时会出现照明闪烁、电表指针抖动等现象,通常只适用于热惯性较大的电热负载。 移相触发是早期触发可控硅的触发器。它是通过调速电阻值来改变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再来改变单结晶管的振荡频率,实际改变控制可控硅的触发角。早期可控可是依靠这样改变阻容移相线路来控制。所为移相就是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角大小,也叫改变可控硅的初相角。故称移相触发线路。

2系统总体方案 2.1交流调功电路工作原理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方框图如图2.1.1所示。 图2.1.1 交流调功电路的主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控制的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移相控制而采用通断控制方式。交流调压是在交流电源的半个周期内作移相控制,交流调功是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闸管的通断,即负载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接通周波数和断开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如图2.1.2所示,这种电路常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因为像电炉这样的控制对象,其时间常数往往很大,没有必要对交流电源的各个周期进行频繁的控制。只要大致以周波数为单位控制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故称之为交流调功电路。 图2.1.2 LO AD BCR TLC336A1 A2 g u 脉宽可调矩形波信号发生器

调功器变周期控制基本思想1

调功器变周期和定周期控制基本思想 1,定周期基本思想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导通正弦波的周波数,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关断正弦波的周波数。 可以改进下把定周期的时间尽量的缩短,负载的 电流波动会减少,目前有做到调功周期为200ms 的。 2,变周期基本思想在定周期控制的基础上,随着占空比单位时间内变化时间周期,将正弦波导通数 离散化,使其不可能出现两个周波同时导通或者 两个正弦波同时截止,通过周期变化控制导通周 波数,实现调功的目的。以50%为界限,50%以下 是每次只导通一个正弦波(20ms),50%的时候是 周期最短的开度,导通一个正弦波,截止一个正 弦波,也就是周期为40ms,50%以上为每次只关断 一个正弦波(20ms)。目前三相四线制的负载, 变周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温控效果上比较领先。3,调功板分触发CPU和采样CPU,他们之间通过232通讯,液晶控制器上有个CPU, 液晶控制器 上的CPU和采样CPU通过485通讯。另外液晶 控制器上有个外接控制板(DP板),DP板和液晶 控制CPU之间通过485通讯。DP板可以和PLC

通讯,通过Profibus总线。 4,定周期和变周期控制要求可以切换。可以在液晶控制器上选择。具体的6个触发时序,可以做实 验调整。通过多通道的波谱分析仪可以观察到目 前定周期6个时序给定顺序。目前定周期的触发 时序,跟着同步电源UAB通过变压器变为~18V 通过比较器211输出的方波进行给定。方波和同 步电源~18V之间有2ms相位差.具体的波形可以 用示波器观察到。目前的定周期触发中,刚刚启 动的时候,有个软起过程,就是移相过程。6个 触发时序都可以通过多通道的波谱分析仪观察 到。 5,电源可以选择开关电源,抗干扰强。 6,选择贴片封装。 7,去掉一个电压采样电路,增加一个电流采样电路。 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都需要采集。去掉一些不必 要的拨码开关。TIP122的散热器可以去掉,减少 体积。具备远程4-20mA功能。具备接收和回送。8,另外过流和超温还有负载断线需要报警检测,需要灵敏。目前的过流和负载断线检测不灵敏。需 要程序上做改进。 9,可参考具体PCB原理图的各个端口。

可控硅整流器的原理、结构及用途

可控硅整流器的原理、结构及用途 发布日期:2012-06-08 浏览次数:459 核心提示:可控硅整流器,是一种以晶闸管(电力电子功率器件)为基础,以智能数字控 制电路为核心的电源功率控制电器。具有效率高、无机械 可控硅整流器,是一种以晶闸管(电力电子功率器件)为基础,以智能数字控制电路为核心的电源功率控制电器。具有效率高、无机械噪声和磨损、响应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等诸多优点。 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称作可控硅整流器(Silicon Controll ed Rectifier——SCR),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由于其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仍然是目前电力电子器件中最高的,而且工作可靠,因此在大容量的应用场合仍然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自从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大的家族,它的主要成员有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光控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可关断晶闸管、快速晶闸管,等等。今天大家使用的是单向晶闸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通晶闸管,它是由四层半导体材料组成的,有三个PN结,对外有三个电极〔图2(a)〕:第一层P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叫阳极A,第三层P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叫控制极G,第四层N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叫阴极K。从晶闸管的电路符号〔图2(b)〕可以看到,它和二极管一样是一种单方向导电的器件,关键是多了一个控制极G,这就使它具有与二极管完全不同的工作特性。 可控硅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 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 2=β2ib2。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 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 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是不可关断的。 可控硅整流器的结构 ◆从外形上来看,可控硅整流器也主要有螺栓型和平板型两种封装结构。

可控硅调光电源使用说明书

可控硅调光电源使用说明书 我司生产的可控硅调光电源采用了先进的IHC、DCC技术. IHC技术(Intelligent holding current) 智能调节维持电流 适合不同的可控硅调光器 在全调光范围内保证调光平滑,稳定,不闪烁 DCC技术(Dual constant current) 双重限流用起来更放心 高精度恒流可达1% 温度变化对恒流精度影响小 使用指导 本产品输入端有个黑色输入线压线盖,带自锁卡紧,用一字镙丝刀均匀用力向上慢慢翘开,露出输入端子,接交流火线L和零线N。输出端子按产品标识接线,注意正负极。市面上的调光器一般都是单线制,直接串接在电源输入端的火线L上就可以实现调光。 注意事项: ★★注1:在使用本电源时,请注意区分输入端和输出端,请正确接线,核对无误后才能通电; ★★注2:请先接好DC 输出端的负载,确认无误,再开电源;如果开路通电,请关断电源后, 必须等输出端储存的电能释放完后,再接LED,否则可能烧坏LED; 非正常现象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1、电源在第一次装置好电气连接后,出现不亮,请切断AC 输入端并检查: a) DC 输出端有无接触不良; b) DC 输出端正负极是否接反,LED板是否有焊反; c) AC 输入端有无接触不良;排除以上故障后再测试。 2、在装置好电气连接后, LED 灯点亮,但LED 灯出现闪烁,请切断AC 输 入端,检查DC 输出端: a)有无过载、超载、轻载; b)电源设计参数与实际使用参数不符。 3、产品在使用过程当中如遇其他疑问或问题,请及时与我公司沟通、反馈 不良信息,我公司将积极协助贵公司解决问题。 4、电源功率在30W以上,建议输出电线用18AGW线材。 接线示图: 方法一、

晶闸管整流电源技术方案

1.概述 1.1基本要求和技术指标 63MW晶闸管整流电源是大功率电弧加热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专用大功率电弧加热设备提供电源。该电源由主回路、控制系统构成。 主回路由交流进线部分、晶闸管整流器、直流回路等部分构成。 控制系统由模型计算机、整流器控制器、信号检测装置、触发隔离电路、保护电路等部分构成。 整流电源的主要数据为 额定输入电压:10 kV 额定输出电流:3 kA 输出功率:63MW 分组数量: 4 单组最大功率:16MV A 单组额定输出:3000A,5500V 主要技术指标 恒流特性输出时要求 调压范围:0-空载电压连续可调 恒流偏差:1 电流调节响应时间:20ms~40ms(能人工设定) 调节时间:300mS-3000mS(能人工设定) 电流调节超调量:<20% 调节过程中动态偏差:<5% 回升时间:100mS 晶闸管整流电源其它功能要求 (1)供电特性 电源输出电压能够自动平滑调节; 电源的整体控制能满足加热设备不同工艺要求; 电流给定,起弧电压给定以及各反馈环节工作可靠,性能稳定,相同状态下电参数应准确重复;

(2)运行工况 63MW电源采取负极接地方式。可分为两套独立的电源同时或单独运行。并满足以下运行工况: (3)机组组合和运行方式 整流机组可以通过串、并联输出满负荷运行,供电参数如下指标: 也能满足电弧加热器的主要工作点

单组运行时构成12相或以上整流,全系统构成24相或更多相整流。 多机组串联运行时,应允许在试验过程中一组或多组退出运行,允许若干组机组交流侧不供电投运,该机组作为其它机组串联运行通道使用。允许在实验过程中,投入新的机组 多机组串并联运行时,电源调节方式应满足以下要求: a.加热设备启动时采取等α角控制; b.运行过程中(含启动过程),允许一组机组定α角运行(即恒压运行)其

简单实用的可控硅无级调光器

(1)电路结构与特点 采用双向可控硅制作调光器,可对白炽灯进行无级调光,且调光电路体积可做得很小。目前市售的各种调光台灯大多数都采用这类结构。其电路如图18所示。 当闭合开关S后,在220 v某半个周期内,电源电压经灯泡直接加到双向可控硅vs 的两端。起初飘气管G没有被点燃,所以没有触发电压加到可控硅vs的门板,vs处于关断状态。此时电源电压经电阻R1、R2向电容cl充电,使c1两端电压不断上升,当电压达到氖气管G的启辉电压时,G被点燃发光,这时电容c1通过G、R3向v:的门板放电,双向可控硅vs被触发导通,灯泡就有电流流过。c1放电后电压跌落,且加到v8两端的交流电压过零时,双向可控硅vs就自动关断,电容飘又开始充电。交流电的另半个周期的工作情况与上述类似。如调节Rl的阻值大小,就可改变电容c1的充电速率,因而在任意半个周期里,使v5触发导通时间前移或后退,即改变了可控硅vs的导通角的大小,从而使流过灯泡的平均电流发生变化。由于灯泡两端平均电压也随之变化,所以能达到调光的目的。 电阻R3用于保护双向可控硅,使触发电流不致过大。R4和c3能吸收调光时所产生 的干扰脉冲。如果取消R4和c2,则调光时会对收音机等接收电路产生很大的干扰。氖气管G在这里既能起触发作用,又能发出微弱的红光起指示作用。 (2)元器件选择 在图18中,vs可选用国产TLc221B型1A/400 v小型塑封双向可控硅,也可选用MAC94A4小型进口双向可控硅;氖气管G可用N肋—4L、NH—416、NE—3/16等型号 的氖灯,也可用试电笔里的氖气泡,但日光灯启辉器里的氖气泡不能用;R1最好采用带开关的100kn电位器,如wHl9—l型推拉开关合成碳膜电位器;R2可选用1.2kQ、R3可 选用470 o,闭—1/4W型金属膜电阻器,R4要用470 O R—1/2w型金屑膜电阻器;C1 选用o.1PF、C2选用o.033PF,cJlo—300 v以上金属膜纸介电容器;白炽灯泡应选在15—60 W之间。 (3)电路组装与调试 可控硅调光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要按照实际灯具的体积进行,一般不宜太大。将装焊好的印制电路板安装在台灯底座内、电位器安装在台灯面板上,配上大小合适的旋钮,在面板适当位置开一个小圆孔,让氖灯的红光能从里面透出,起装饰和指示作用。

可控硅交流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应用

可控硅交流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应用 基本介绍 可控硅交流调压器:是一种以可控硅(电力电子功率器件)为基础,以智能数字控制电路为核心的 电源功率控制电器,简称可控硅调压器,又称可控硅调功器,可控硅调整器,晶闸管调整器,晶闸 管调压器,电力调整器,电力调压器,功率控制器。具有效率高、无机械噪声和磨损、响应速度快 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交流调压器多采用可控硅调压器。 工作原理 可控硅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器件,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动作快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交流调压器多采用可控硅调压器。这里介绍一台电路简单、装置容易、控制方便的可控硅交流调压器,这可用作家用电器的调压装置,进行照明灯调光,电风扇调速、电熨斗调温等控制。这台调压器的输出功率达100W,一般家用电器都能使用。 1:电路原理:电路图如下 可控硅交流调压器由可控整流电路和触发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电路原里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知,二极管D1D4整流,在可控硅SCR的

A、K两端形成一个脉动直流电压,该电压由电阻R1降压后作为触发电路的直流电源。在交流电的正半周时,整流电压通过R 4、W1对电容C充电。当充电电压Uc达到T1管的峰值电压Up时,T1管由截止变为导通,于是电容C通过T1管的e、b1结和R2迅速放电,结果在R2上获得一个尖脉冲。这个脉冲作为控制信号送到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使可控硅导通。可控硅导通后的管压降很低,一般小于1V,所以张弛振荡器停止工作。当交流电通过零点时,可控硅自关断。当交流电在负半周时,电容C又从新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便可调整负载RL上的功率了。 2:元器件选择调压器的调节电位器选用阻值为470KΩ的WH114-1型合成碳膜电位器,这种电位器可以直接焊在电路板上,电阻除R1要用功率为1W的金属膜电阻外,其佘的都用功率为 1/8W的碳膜电阻。D1—D4选用反向击穿电压大于300V、最大整流电流大于0、3A的硅整流二极管,如2CZ21 B、2CZ83E、2DP3B等。SCR选用正向与反向电压大于300V、额定平均电流大于1A的可控硅整流器件,如国产3CT系例。 应用领域 “晶闸管调功器”通过对电压、电流和功率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精密控温。并且凭借 其先进的数字控制算法,优化了电能使用效率。对节约电能起了重要作用。 “晶闸管调功器”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SCR电力调整器应用及功能

DK SCR电力调整器应用及功能 DK SCR电力调整器(简称:DK SCR),在国内又被称为可控硅、调功调压器、功率调整器、调相器、调功器等等,它是一种无级的电力调整设备;是工业电热行业控制利器、节能节电环保型产品。 DK SCR电力调整器:是一种以晶闸管(电力电子功率器件)为基础,以智能数字控制电路为核心的电源功率控制电器,简称晶闸管调功器,又称可控硅调功器,可控硅调整器,可控硅调压器,晶闸管调整器,晶闸管调压器,电力调整器,电力调压器,功率控制器。具有效率高、无机械噪声和磨损、响应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等诸多优点。晶闸管调功器”通过对电压、电流和功率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精密控温。并且凭借其先进的数字控制算法,优化了电能使用效率。对节约电能起了重要作用。 晶闸管调功器”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A电炉工业:退火炉,烘干炉,淬火炉,烧结炉,坩埚炉,隧道炉,熔炉,箱式电炉,井式电炉,熔化电炉,滚动电炉,真空电炉,台车电炉,淬火电炉,时效电炉,罩式电炉,气氛电炉,烘箱实验电炉,热处理,电阻炉,真空炉,网带炉,高温炉,窑炉,电炉 B机械设备:包装机械,注塑机械,热缩机械,挤压机械,食品机械,回火设备,塑料加工,红外加热 C玻璃工业:玻璃纤维,玻璃成型,玻璃融化,玻璃印制,浮法玻璃生产线,退火槽 D汽车工业:喷涂烘干,热成型 E节能照明:隧道照明,路灯照明,摄影照明,舞台灯光 F化学工业:蒸馏蒸发,预热系统,管道加热,石油化工,温度补偿 G其它行业:盐浴炉,工频感应炉,淬火炉温控,热处理炉温控,金刚石压机加热,大功率充磁/退磁设备,航空电源调压,中央空调电加热器温控,纺织机械,水晶石生产,粉末冶金机械,彩色显像管生产设备,冶金机械设备,石油化工机械,灯光平滑调节,恒压恒流恒功率控制等领域。 基本功能 三相可控硅调功调压器是运用数字电路触发可控硅实现调压和调功。调压采用移相控制方式,调功有定周期调功和变周期调功两种方式。该控制板带锁相环同步电路、自动判别相位、缺相保护、上电缓起动、缓关断、散热器超温检测、恒流输出、电流限制、过流保护、串行工作状态指示等功能。像JS3K@系列调整器还具有故障紧急停止功能。DK系列更是具有MODBUS RTU通讯功能,同时可增配PROFIBUS DP总线选件,实现DCS现场总线控制功能。 控制板的特点:十位A/D,输出线性化程度高,输出起控点低。 DK SCR电力调整器与带0-5V、4-20mA的智能PID调节器或PLC配套使用;主要用与工业电炉的加热控制、大型风机水泵软启动节能运行控制。 负载类型可以是三相阻性负载、三相感性负载及三相变压器负载;三相负载可以是中心接地负载、中心不接地负载、内三角形负载及外三角形负载。

希曼顿调功器 ZAC29C三相周波调功器资料

希曼顿调功器ZAC29C三相周波调功器: ZAC29C是工业电加热的最具广泛应用三相周波过零调功器。它采用了用希曼顿最新CS和ZAC10周波控制器等三项技术专利。PLC和仪表通用接口,4~20mA和PWM的两种输入, PWM 或周波CYC 两种输出,欧式风格的安全防尘结构,美观大方,红蓝绿色LED灯,工作状态一目了然。可更换的三只”长命”固态电器(DBC焊接型),避免了一体化模块危险集中的弊病。插片式散热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散热效率比普通散热器高30% 。其它功能包括:内置抑制变频器干扰的阻容吸收器(RC回路),散热器超温报警输出,智能工作灯,CS系统的霍尔转速检测接口。可用于工业的纯电阻性负载的控制。最重要的是:先进的周波过零输出,由于负载电流的通断是按正弦波均匀分布,多台设备运行时,负载电流随机性和叠加性,所造成的总动力负载电流相对是均衡的,它提高了调节精度和电源利用效率避免了打表针和电力设备增容,节电效 一. 主要技术指标: 光隔离输入P型:脉宽调制(占空比)脉冲,周期:2秒;高电平:4~15V;低电平:1.5V;最大输入电流:<20mA 4~20mA输入I型:接受阻抗<250欧姆适配接口:日本岛电P或I型PID调节器或DCS输出接口。 启动/停止选择:外部的无电压接点开关结构:内部有三个串联SSR或二个串联SSR 内部功率限制:内部电位器P1调整(出厂不限制)限制范围:0~100%。 60秒上电缓启动:首次上电被启动,用于降低冷态启动的平均功率。 状态指示灯: PWM信号或4~20mA输入绿色LED;运行兰灯;红色报警的LED指示。 负载接线方式:50Hz单相或三相三角形或星形中心不接地/接地,三相全控的纯阻负载,无相序。 散热器80℃超温报警输出:常开继电器接点 1A 纯阻风扇工作方式: 1) 直通 2) 自动超过40℃风机启动控温精度±5℃ 供电电源:220VAC 50HZ ( 380V不提供) 功耗:3W保险:需外配0.3A 标称电流容量以及固态继电器电流 : 40A(Z80A-3)、 60A (Z100A-3)80A(Z120A-3) 120A(Z180A-3)150A(Z220A-3 初步调试: 参照图接线,先用100~200W灯泡假负载,将仪表置手动方式。此时,负载电压应在开关电压范围内通断。 常见故障排除:无控制信号不接负载时,R-U 、S-V、T-W间三个固态继电器间的阻值,用万用表测量分别 >500KΩ,当调节器100%输出时,用万用表测量R-U、 S-V、T-W三个固态继电器间的阻值应<10KΩ(以上数据仅供参考)。,若SSR毁坏,无更换整机的必要.打开机壳,可更换单只毁坏的SSR。紧急情况下,两相控三相是可用的。继电器型号,参见标牌。 希曼顿调功器ZAC28U三相调功器 一.主要技术指标: 1输入:24V/12V±10%直流或脉冲输入隔离电压:> 2000VDC 驱动电流 < 30m A

电力电子(晶闸管整流)

一、概述 二、课程设计方案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晶闸管整流来设计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主要设计内容有 1、电路功能: (1)、用晶闸管缺角整流实现直流调压,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转速。(2)、电路由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组成,主电路主要环节:整流电路及保护电路。控制电路主要环节:触发电路、电压电流检测单元、驱动电路、检测与故障保护电路。 (3)、主电路电力电子开关器件采用晶闸管、IGBT或MOSFET。 (4)、系统具有完善的保护 2、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3、主电路设计与分析 (1)、确定主电路方案 (2)、主电路元器件的计算及选型 (3)、主电路保护环节设计 4、控制电路设计与分析 (1)、检测电路设计 (2)、功能单元电路设计 (3)、触发电路设计 (4)、控制电路参数确定 设计要求有一下四点: 1、设计思路清晰,给出整体设计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给出具体设计思路和电路; 3、分析所有单元电路与总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必要的波形分析。 4、绘制总电路图 5、写出设计报告; 主要的设计条件有: 1、设计依据主要参数 (1)、输入输出电压:(AC)220(1+15%)、 (2)、最大输出电压、电流根据电机功率予以选择 (3)、要求电机能实现单向无级调速 (4)、电机型号布置任务时给定 2、可提供实验与仿真条件 三、系统电路设计 1、主电路的设计 (1)、主电路设计方案 主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整流,将三相交流电变为直流电。主要通过整流变压

器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来实现。 整流变压器是整流设备的电源变压器。整流设备的特点是原方输入电流,而副方通过整流原件后输出直流。变流是整流、逆流和变频三种工作方式的总称,整流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作为整流装置电源用的变压器称为整流变压器。工业用的整流直流电源大部分都是由交流电网通过整流变压器与整流设备而得到的。 整流变压器是专供整流系统的变压器。整流变压器的功能: 1.是供给整流系统适当的电压, 2.是减小因整流系统造成的波形畸变对电网的污染。 目前在各种整流电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习惯将其中阴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VT1、VT3、 VT5)称为共阴极组;阳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VT4、VT6、VT2)称为共阳极组。此外,习惯上希望晶闸管按从1至6的顺序导通,为此将晶闸管按图示的顺序编号,即共阴极组中与a、b、c三相电源相接的3个晶闸管分别为VT1、VT3、VT5,共阳极组中与a、b、c三相电源相接的3个晶闸管分别为VT4、VT6、VT2。从后面的分析可知,按此编号,晶闸管的导通顺序为 VT1-VT2-VT3-VT4-VT5-VT6。以下首先分析带电阻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整流输出的波形在一周期内脉动6次,且每次脉动的波形相同,因此在计算其平均值时,只需对一个脉波(即1/6周期)进行计算即可。此外,以线电压的过零点为时间坐标的零点,于是可得当整流输出电压连续时(即带阻感负载时,或带电阻负载α≤60o时)的平均值为 带电阻负载且α>60o时,整流电压平均值为 输出电流平均值为I d = U d/R。 当整流变压器为图1中所示采用星形联结,带阻感负载时,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波形如图7中所示,为正负半周各宽120o、前沿相差180o 的矩形波,其有效值为

LED可控硅调光原理及问题

LED可控硅调光原理及问题 时间:2010-11-19 20:26:44 来源:作者: 1.前言 如今,LED照明已成为一项主流技术。LED手电筒、交通信号灯和车灯比比皆是,各个国家正在推动用LED灯替换以主电源供电的住宅、商业和工业应用中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换用高能效LED 照明后,实现的能源节省量将会非常惊人。仅在中国,据政府*估计,如果三分之一的照明市场转向LED 产品,他们每年将会节省1亿度的用电量,并可减少29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仍有一个障碍有待克服,那就是调光问题。 白炽灯使用简单、低成本的前沿可控硅调光器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调光。因此,这种调光器随处可见。固态照明替换灯要想真正获得成功的话,就必须能够使用现有的控制器和线路实现调光。 白炽灯泡就非常适合进行调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它们的低效率和随之产生的高输入电流,才是调光器工作良好的主要因素。白炽灯泡中灯丝的热惯性还有助于掩盖调光器所产生的任何不稳定或振荡。在尝试对LED灯进行调光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量问题,常常会导致闪烁和其他意想不到的情况。要想弄清原因,首先有必要了解可控硅调光器的工作原理、LED灯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可控硅调光的原理 图1所示为典型的前沿可控硅调光器,以及它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图1 前沿可控硅调光器 电位计R2调整可控硅(TRIAC) 的相位角,当VC2超过DIAC的击穿电压时,可控硅会在每个AC电压前沿导通。当可控硅电流降到其维持电流(IH)以下时,可控硅关断,且必须等到C2 在下个半周期重新充电后才能再次导通。灯泡灯丝中的电压和电流与调光信号的相位角密切相关,相位角的变化范围介于0度(接近0度)到180度之间。 3.LED调光存在的问题 用于替换标准白炽灯的LED灯通常包含一个LED阵列,确保提供均匀的光照。这些LED以串联方式连接在一起。每个LED的亮度由其电流决定,LED的正向电压降约为3.4 V,通常介于2.8 V 到4.2 V之间。LED灯串应当由恒流电源提供驱动,必须对电流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相邻LED灯之间具有高匹配度。 LED灯要想实现可调光,其电源必须能够分析可控硅控制器的可变相位角输出,以便对流向LED的恒流进行单向调整。在维持调光器正常工作的同时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往往会导致性能不佳。

LED可控硅调光原理及问题.

LED可控硅调光原理及问题 2010年11月10日 17:48 本站整理作者:佚名用户评论(0) 关键字:LED(976)可控硅调光(3) 1.前言 如今,LED照明已成为一项主流技术。LED手电筒、交通信号灯和车灯比比皆是,各个国家正在推动用LED灯替换以主电源供电的住宅、商业和工业应用中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换用高能效LED 照明后,实现的能源节省量将会非常惊人。仅在中国,据政府*估计,如果三分之一的照明市场转向LED产品,他们每年将会节省1亿度的用电量,并可减少29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仍有一个障碍有待克服,那就是调光问题。 白炽灯使用简单、低成本的前沿可控硅调光器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调光。因此,这种调光器随处可见。固态照明替换灯要想真正获得成功的话,就必须能够使用现有的控制器和线路实现调光。 白炽灯泡就非常适合进行调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它们的低效率和随之产生的高输入电流,才是调光器工作良好的主要因素。白炽灯泡中灯丝的热惯性还有助于掩盖调光器所产生的任何不稳定或振荡。在尝试对LED灯进行调光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量问题,常常会导致闪烁和其他意想不到的情况。要想弄清原因,首先有必要了解可控硅调光器的工作原理、LED灯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可控硅调光的原理 图1所示为典型的前沿可控硅调光器,以及它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图1 前沿可控硅调光器 电位计R2调整可控硅(TRIAC) 的相位角,当VC2超过DIAC的击穿电压时,可控硅会在每个AC电压前沿导通。当可控硅电流降到其维持电流(IH)以下时,可控硅关断,且必须等到C2 在下个半周期重新充电后才能再次导通。灯泡灯丝中的电压和电流与调光信号的相位角密切相关,相位角的变化范围介于0度(接近0度)到180度之间。

CPC功率控制器-调功器

CPC功率控制器-调功器 CPC功率控制器 一、CPC功率控制器概述 CPC功率控制器是采用微处理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技术所设计的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调节器设备,其结构美观紧凑,保护措施完善,集多种控制方式于一体,使用灵活、功能强大。广泛应用于加热、灯光调节等场合。 二、功率控制器型号说明 功率控制器的型号可以根据右图进行全面的了解!

三、功率控制器操作面板介绍 不同型号的功率控制器操作面板上的具体含义介绍

四、CPC功率控制器的产品特点 1、先进的微处理技术 采用高性能的ARM-r CORTEX-TM-M3 32位内核,主频72MHZ,速度快,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 2、友好的人机界面 CPC系列可控硅功率控制器采用OLED液晶屏显示。图形化的显示模式,使参数设定、调整更加便捷,故障及实时监控更加直观。 3、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所有外部控制信号、电压电流、通讯、输出电路均采用隔离技术,适合在特殊的工业环境中使用。 4、多种控制方式 集开环控制、恒压模式(U反馈、U2反馈)、恒流模式(I反馈、I2反馈)、恒功模式(p 反馈)、定周期周波模式、变周期周波模式和相控+周波控制模式于一体。 5、多种负载接线方式 负载可接成星型中点接零、星型中点不接零、三角型接法,可通过参数轻松设定。 6、完善的保护功能 全程检测电流及负载参数,具有电源欠压、电源过压保护、过流保护、晶闸管过热保护、负载断线保护、频率保护、缺相保护等功能。 7、电源频率自适应 电源频率42-68Hz自适应功能,并且频率值实时显示,方便用户使用。 8、散热器温度实时监控,风机自控 采用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检测精度达0 0625℃,可实时监测散热器状态。散热风机可千动或自动控制,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减少了噪音污染。 9、丰富的信号输出 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输出接口;两路继电器输出。两路信号直接可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可非常方便的实现特殊控制,模拟输入均可设置正负逻辑。 10、先进的通讯功能 配有RS485通讯接口,方便用户网络连接控制,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及可靠性。内嵌Modbus标准协议方便组态连接。 11、输入输出电压、电流高精度检测 采用24位专用ADC,且输出值为真有效值(TRMS),确保了对非正弦信号的精确检测。 12、累积电量显示 可对运行中的电量进行累计,单位KWH。 多种控制模式自由选择 开环控制、恒压模式(U反馈、U2反馈)、恒流模式(I反馈。I2反馈)、恒功模式(P反馈)、定周期周波模式、变周期周渡模式和相控+周波控制(定周渡)。 五、多种控制模式自由选择

晶闸管整流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晶闸管整流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 概述:许多机械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速度的平滑调节,并且要求有良好的稳态、动态性能。而直流调速系统调速范围广、静差率小、稳定性好以及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在高性能的拖动技术领域中,相当长时期内几乎都采用直流电力拖动系统。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中发展得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电力传动系统。它具有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本此设计主要:就是针对直流调速装置,利用晶闸管相控整流技术,结合集成触发器芯片和调节器,组成晶闸管相控整流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主要应用的芯片是TCA785集成移相触发控制芯片,实现调速系统。同时设计出完整的电气原理图,将分别介绍各个模块的构成原理和使用方法。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晶闸管相控 1 设计意义及要求 1.1 设计意义 电力电子装置是以满足用电要求为目标,以电半导器件为核心,通过合理的电路拓扑和控制方式,采用相关的应用技术对电能实现变换和控制装置。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要求学会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能够利用相控整流装置对直流电动机进行调速系统的设计。

1.2 设计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晶闸管相控整流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 已知直流电动机参数:N P =3KW ,N U =220V ,N I =17.5A ,N n =1500min r 。要求采用集成触发器及调节器构成转速电流闭环的直流调速系统。设计绘制该系统的原理图,并计算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2 系统电路设计 根据设计的要求,可将设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主电路及系统原理图,二是控制电路,系统原理图部分我们采用的是三相全控整流装置,在这里我们使用三个TCA785芯片以便满足设计的要求,同时要加入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更好的实现调速的要求,达到稳定的速度效果。电路原理总图见附录。 2.1 系统主电路 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有单相、三相、全控、半控等,调速系统一般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在变压器二次侧并联电阻和电容构成交流侧瞬态过电压及滤波,晶闸管并联电阻和电容构成关断缓冲;快速熔断器直接与晶闸管串联,对晶闸管起过流保护作用。

IGBT与晶闸管

IGBT与晶闸管 两者都是开关元件,IGBT驱动功率小而饱 IGBT的栅极G和发射极E 1.整流元件(晶闸管) 简单地说:整流器是把单相或三相正弦交流电流通过整流元件变成平稳的可调的单方向的直流电流。其实现条件主要是依靠整流管,晶闸管等元件通过整流来实现.除此之外整流器件还有很多,如:可关断晶闸管GTO,逆导晶闸管,双向晶闸管,整流模块,功率模块IGBT,SIT,MOSFET 等等,这里只探讨晶闸管. 晶闸管又名可控硅,通常人们都叫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由于它效率高,控制特性好,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自上个世纪六十长代以来,获得了迅猛发展,并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晶闸管交流技术”。晶闸管发展到今天,在工艺上已经非常成熟,品质更好,成品率大幅提高,并向高压大电流发展。目前国内晶闸管最大额定电流可达5000A,国外更大。我国的韶山电力机车上装载的都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功率晶闸管。 晶闸管的应用: 一、可控整流 如同二极管整流一样,可以把交流整流为直流,并且在交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方便地控制直流输出电压的大小即可控整流,实现交流——可变直流 二、交流调压与调功 利用晶闸管的开关特性代替老式的接触调压器、感应调压器和饱和电抗器调压。为了消除晶闸管交流调压产生的高次谐波,出现了一种过零触发,实现负载交流功率的无级调节即晶闸管调功器。交流——可变交流。 三、逆变与变频直流输电:将三相高压交流整流为高压直流,由高压直流远距离输送以减少损耗,增加电力网的稳定,然后由逆变器将直流高压逆变为50HZ三相交流。直流——交流 中频加热和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串激调速等变频,交流——频率可变交流四、斩波调压(脉冲调压) 斩波调压是直流——可变直流之间的变换,用在城市电车、电气机车、电瓶搬运 车、铲车(叉车)、电气汽车等,高频电源用于电火花加工。五、无触点功率静态开关(固态开关) 作为功率开关元件,代替接触器、继电器用于开关频率很高的场合晶闸管导通条件: 晶闸管加上正向阳极电压后,门极加上适当正向门极电压,使晶闸管导通过程称为触发。晶闸管一旦触发导通后,门极就对它失去控制作用,通常在门极上只要加上一个正向脉冲电压即可,称为触发电压。门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触发晶闸管导通,但无法使其关断。要使导通的晶闸管恢复阻断,可降低阳极电压,或增大负载电阻,使流过晶闸管的阳极电流减小至维持电流(IH)(当门极断开时,晶闸管从较大的通态电流降至刚好能保持晶闸管导通所需的最小阳极电流叫维持电流),电流会突然降到零,之后再提高电压或减小负载电阻,电流不会再增大,说明晶闸管已恢复阻断。 根据晶闸管阳极伏安特性,可以总结出: 1.门极断开时,晶闸管的正向漏电流比一般硅二极管反向漏电流大,且随着管子正向阳极电压升高而增大。当阳极电压升到足够大时,会使晶闸管导通,称为正向转折或“硬开通”。多次硬开通会损坏管子。 2.晶闸管加上正向阳极电压后,还必须加上触发电压,并产生足够的触发电流,才能使晶闸管从阻断转为导通。触发电流不够时,管子不会导通,但此时正向漏电流随着增大而显著

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谐波

1 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谐波分析 谐波电流注入电网,使供电系统各处电压产生谐波分量,有可能和供电系统形成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所在供电系统接入大功率的整流装置之前,应进行谐波分析,预测谐波量的大小及产生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抑制措施。 整流装置所产生的谐波,有特征谐波和非特征谐波之分。特征谐波是指整流装置运行在正常条件下所产生的谐波,所谓正常条件是指:(1)网侧电压各相对称且为正弦波;(2)变压器、整流臂(阀)的参数和整流延迟角也对称;(3)直流侧电流为理想恒定值。特征谐波具有离散性的幅值频谱,可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比较准确的计算。下面以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水电厂(以下简称:河电)整流直降工程中的整流装置为例来分析晶闸管整流产生的高次谐波的特征。 1.1 晶闸管整流设备的概况 河电整流所现装备4组整流直降机组,4台整流变压器参数如下: A I kVA S V kV U ZHSFP N N N )142802/(74.249:49588:1005/115:?型号: 接线方式:N d n I I U d d Y %23.0%;84.10;/115==Φ 移相角分别为: 5.22,5.7,5.7,5.22++-- 4台整流柜参数如下: 输入电压:V 1000~3 AC 接线方式:同相逆并联 额定输出:40.25MW 输出电压:1120V DC 输出电流:35000A DC 其接线方式如图1 所示

每台整流变阀侧共有两组(共6相)交流绕组,以# 1变为例,即分别输出111111c b a 、、和121212c b a 、、两组三相对称交流电压,同相之间互差 180电角度,与网侧绕组分别组成11/d Y n 和5/d Y n 的接线组别,考虑到4台整流变相邻之间有 15的移相角(即从 5.22~5.7~5.7~5.22--++)则整流变阀侧电压相序如图2所示。 整流柜采用同相逆并联的接线方式,组成两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其整流柜接线如图3(以整流柜接线为例,每个桥臂上有四个晶闸管并联使用,图中只画出一个)所示。 从图1~图3的分析可知:河电直降整流系统,在4台整流机组同时运行时,对于110kV 的网侧来说,等效于一个整流相数为24相,整流脉波数P=48的整流线路。则该整流系统在网侧所产生的高次谐波的谐波次数n 由下式决定: 1±=kp n 式中: 整流脉波数 ; 、、自然数,取谐波次数; ------p k n (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