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子网掩码计算和反掩码转换

各种子网掩码计算和反掩码转换
各种子网掩码计算和反掩码转换

子网反掩码转换讲解:

255全变成0,0变成255 不是255和0的用255减去他,减去后的值就是

某网段------------------各种子网掩码------------- ------------------各种子网“反”掩码-------------

10.1.128.4/24,/23,/25 /255.255.255.0, /255.255.254.0,/255.255.255.128 /0.0.0.255, /0.0.1.255, /0.0.0.127/

各种子网掩码计算讲解:

某网段(注意默认情况下这个网段是/8,也就是255.0.0.0 )

10.1.128.4/24 255.255.255.0(现在这个是24位所以是3个“255”一个“0”)

8+8+8=24

8个1 8个1 8个1 8个0

/24,吧这个网段的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这里有24个1------

“/24”就是表达这个意思,后面全是零然后再转换成十进制数=255.255.255.0了0.0

8+8+7=23

8个1 8个1 7个1 0

例如,10.1.128.4/23,的就是前面23个1 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 然后通过转换成十进制数=255.255.254.0

-------------------------

本来上面24个1减了一个1就变成了23个1

所以就是“/23”。然后后面全是0

8个1 8个1 8个1 1个1 (这里多了一个1!!!,就等于8+8+8+1=25啦0.0

/25的,这次是25个1了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转换成十进制数=255.255.255.128

ip子网掩码网关计算.docx

一、缺省A、B、C 类地址范围; 分类: 高位网络主机 范围类型 07 位网络24 位主机 1.0.0.0~.0.0 A 类IP 地址 1014 位网络16 位主机B 类 IP地址 11021 位网络8 位主机 192..0.0.0~.255.255C类 IP地址 111028 位多点广播组标号 D 类 IP地址 1111保留试验用 E类 IP地址 2.保留地址: 在 IP 地址 3 种主要类型里,各保留了 3 个区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 A 类地址: 10.0.0.0~ B 类地址: C 类地址: 二、子网掩码的作用: code: IP 地址00010100 00001111 00000101 子网掩码00000000 00000000 网络 ID00010100 00000000 00000000 主机 ID 0.0.15.500001111 00000101 计算该子网中的主机数 :2^n -2=2^16-2=65534 其中 :n 为主机 ID 占用的位数 ;2: 表示本网络 ),(表示子网广播 ); 该子网所容纳主机的IP 地址范围 : 三、实现子网 1.划分子网的理由: ①远程 LAN互连; ②连接混合的网络技术; ③增加网段中的主机数量; ④减少网络广播。 2.子网的实现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确定所需的网络 ID 数,确信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谁需要占用单独的网络 ID ▲每个子网; ▲每个 WAN 连接; ②确定每个子网中最大的计算机数目,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谁需要占用单独的主机ID

▲每个 TCP/IP计算机网卡; ▲每个 TCP/IP打印机网卡; ▲每个子网上的路由接口; ③考虑增长计划的必要性: 假设您在 InterNIC 申请到一个网络 ID:但你有两个远程 LAN 需要互连,而且每个远程 LAN各有 60 台主机。 若不划分子网,您就只能使用一个网络ID:,使用缺省子网掩码:,而且在这个子网中可以容纳的主机ID 的范围: 1 ,即可以有 254 台主机。 现在若根据需要划分为两个子网,即借用主机ID中的两位用作网络ID,则子网掩码就应变为:()目的是将借用的用作网络I D 的位掩去。看一看划分出来的子网的情况: ▲ 65~126 本网段( 01 网段)主机数: 2n-2=26-2=62 或 126-65+1=62 ▲129~190 本网段( 10 网段)主机数: 2n-2=26-2=62 或 190-129+1=62 ▲子网号 00 全 0 表示本网络,子网号 11 全 1 是子网屏蔽,均不可用。这个 方案可以满足目前需求,但以后如果需要加入新的网段则必须重新划分更 多的子网(即借用更多的主机 ID 位用作网络 ID),或如果以后需要每个子网中的主机数更多则必须借用网络 I D 位来保证更多的主机数。 四、定义子网号的方法 若 InterNIC 分配给您的 B 类网络 ID 为,那么在使用缺省的子网掩码的情况下, 您将只有一个网络 ID 和 216-2 台主机(范围是: 1 )。现在您有划分 4 个子网的需求。 1.手工计算法:①将所需的子 网数转换为二进制 4→ 00000100 ②以二进制表示子网数所需的位数即为向缺省子网掩码中加入的位数(既应向 主机 ID 借用的位数) 00000100→3位 ③决定子网掩码 缺省的: 借用主机 ID 的 3 位以后:() .0,即将所借的位全表示为1,用作子网掩码。 ④决定可用的网络ID 列出附加位引起的所有二进制组合,去掉全0 和全1 的组合情况 code: 组合情况实际得到的子网ID 000╳ 001→ 32 (00100000 ) 010→ 64 (01000000 ) 011→ 96 (01100000 )

子网划分方法及掩码简便算法

子网划分方法及掩码简便算法 发布时间:2006-8-4 被阅览数: 3 次作者:飞速网络 子网的划分,实际上就是设计子网掩码的过程。子网掩码主要是用来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ID和主机ID,它用来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从IP地址中分离出网络ID和主机ID.子网掩码是由4个十进制数组成的数值"中间用"。"分隔,如255.255.255.0。若将它写成二进制的形式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0000,其中为"1"的位分离出网络ID,为"0"的位分离出主机ID,也就是通过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逻辑操作,得出网络号。例如,假设IP地址为192.160.4.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则网络ID为1 92.160.4.0,主机ID为0.0.0.1。计算机网络ID的不同,则说明他们不在同一个物理子网内,需通过路由器转发才能进行数据交换。 每类地址具有默认的子网掩码:对于A类为255.0.0.0,对于B类为255.255.0.0,对于C类为255.25 5.255.0。除了使用上述的表示方法之外,还有使用于网掩码中"1"的位数来表示的,在默认情况下,A类地址为8位,B类地址为16位,C类地址为24位。例如,A类的某个地址为 12.10.10.3/8,这里的最后一个"8"说明该地址的子网掩码为8位,而199.42.26.0/28表示网络199.42.26。0的子网掩码位数有28位。 如果希望在一个网络中建立子网,就要在这个默认的于网掩码中加入一些位,它减少了用于主机地址的位数。加入到掩码中的位数决定了可以配置的于网。因而,在一个划分了子网的网络中,每个地址包含一个网络地址、一个子网位数和一个主机地址,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子网位来自主机地址的最高相邻位,并从一个8位的位组边界开始,因为默认的子网掩码总是在8位位组的边界处结束。随着主机位中加入于网位的增加,我们可以从左到右计数,并用和它们位置相关的值。将它们转换为十进制。 图1:

子网掩码-掩码位-反掩码对比表

子网掩码-掩码位-反掩码对比表 子网掩码 CIDR 主机数可用主机数 C类网段数量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子网掩码-掩码位-反掩码对照表 反掩码:掩码位:正掩码: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127.255.255.255 = 1 = 128.0.0.0 63.255.255.255 = 2 = 192.0.0.0 31.255.255.255 = 3 = 224.0.0.0 15.255.255.255 = 4 = 240.0.0.0 7.255.255.255 = 5 = 248.0.0.0 3.255.255.255 = 6 = 252.0.0.0 1.255.255.255 = 7 = 254.0.0.0 0.255.255.255 = 8 = 255.0.0.0 0.127.255.255 = 9 = 255.128.0.0 0.63.255.255 = 10 = 255.192.0.0 0.31.255.255 = 11 = 255.224.0.0 0.15.255.255 = 12 = 255.240.0.0 0.7.255.255 = 13 = 255.248.0.0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0.3.255.255 = 14 = 255.252.0.0 0.1.255.255 = 15 = 255.254.0.0 0.0.255.255 = 16 = 255.255.0.0 0.0.127.255 = 17 = 255.255.128.0 0.0.63.255 = 18 = 255.255.192.0 0.0.31.255 = 19 = 255.255.224.0 0.0.15.255 = 20 = 255.255.240.0 0.0.7.255 = 21 = 255.255.248.0 0.0.3.255 = 22 = 255.255.252.0 0.0.1.255 = 23 = 255.255.254.0 0.0.0.255 = 24 = 255.255.255.0 0.0.0.127 = 25 = 255.255.255.128 0.0.0.63 = 26 = 255.255.255.192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IP计算方法

IP计算方法 例如:已知一个IP地址为131.65.12.86 它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 是怎样算来的???? 2008-3-24 23:01 最佳答案看到这么多人copy,我也来一个。希望对大家有用!楼主看了也许会茅塞顿开哦! 以上的是我原创 以下是copy来的,对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IP和子网掩码 我们都知道,IP是由四段数字组成,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类常用的IP A类IP段0.0.0.0 到127.255.255.255 B类IP段128.0.0.0 到191.255.255.255 C类IP段192.0.0.0 到223.255.255.255 XP默认分配的子网掩码每段只有255或0 A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0.0.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1677万多台电脑 B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6万台电脑 C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254台电脑 我以前认为,要想把一些电脑搞在同一网段,只要IP的前三段一样就可以了,今天,我才知道我错了。如果照我这说的话,一个子网就只能容纳254台电脑?真是有点笑话。我们来说详细看看吧。 要想在同一网段,只要网络标识相同就可以了,那要怎么看网络标识呢?首先要做的是把每段的IP转换为二进制。(有人说,我不会转换耶,没关系,我们用Windows自带计算器就行。打开计算器,点查看>科学型,输入十进制的数字,再点一下“二进制”这个单选点,就可以切换至二进制了。) 把子网掩码切换至二进制,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子网掩码是由一串[red]连续[/red]的1和一串[red]连续[/red]的0组成的(一共4段,每段8位,一共32位数)。 255.0.0.0 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55.255.0.0 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255.255.255.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这是A/B/C三类默认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形式,其实,还有好多种子网掩码,只要是一串连续的1和一串连续的0就可以了(每段都是8位)。如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这也是一段合法的子网掩码。子网掩码决定的是一个子网的计算机数目,计算机公式是2的m次方,其中,我们可以把m看到是后面的多少颗0。如255.255.255.0转换成二进制,那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后面有8颗0,那m就是8,255.255.255.0这

子网掩码快速算法及可变长掩码

子网掩码快速算法及可变长掩码(VLSM) 如果你希望每个子网中只有5个ip地址可以给机器用,那么你就最少需要准备给每个子网7个ip地址,因为需要加上两头的不可用的网络和广播ip,所以你需要选比7多的最近的那位,也就是8,为什么比7多的是8,不是9,10或者其它的呢?这是因为只能选择2的N次方,也就是0,2,4,8,16,32,64,128这几个数,就是说选每个子网8个ip。好,到这一步,你就可以算掩码了,这个方法就是:最后一位掩码就是256减去你每个子网所需要的ip地址的数量,那么这个例子就是256-8=248,那么算出这个,你就可以知道那些ip是不能用的了,看:0-7,8-15,16-23,24-31依此类推,写在上面的0、7、8、15、16、23、24、31(依此类推)都是不能用的,你应该用某两个数字之间的IP,那个就是一个子网可用的IP。 再拿200台机器分成4个子网来做例子吧。200台机器,4个子网,那么就是每个子网50台机器,设定为192.168.10.0,C类的IP,大子网掩码应为255.255.255.0,对巴,但是我们要分子网,所以按照上面的,我们用32个IP一个子网内不够,应该每个子网用64个IP(其中62位可用,足够了吧),然后用我的办法:子网掩码应该是256-64=192,那么总的子网掩码应该为:255.255.255.192。不相信?算算:0-63,64-127,128-191,192-255,这样你就可以把四个区域分别设定到四个子网的机器上了。 (256-掩码)就是分段后每段中的ip数,再计算已知IP在哪个段就可以了。其中段里面的IP第一个IP 是网络地址,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比如100.100.100.100 255.255.255.240这个ip的网络号和广播地址,以及这个段中的其它地址的计算方法如下: 256-240=16,说明分成了几个段以后,每段中的IP地址数量是16个,其中第一个是网络号,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100/16=6.x 说明100在16x6和16x7之间 16x6=96,16x7=112 说明100所在的段中第一个地址是96,最后一个是111 那就是100.100.100.100 255.255.255.240这个ip所在的网段的网络地址是100.100.100.96,广播地址是100.100.100.111 可用的IP是100.100.100.97到100.100.100.110 如果是一个无类地址172.38.3.40/25的话 25是255.255.255.128 256-128=128,每段128个,分别是0-127,128-255 40是属于第一段,所以网络位是172.38.3.0,广播是172.38.3.127,ip范围是172.38.3.1-172.38.3.126。172.38.3.40/25是一个ip地址,该地址的网络地址是172.38.3.0,广播地址是172.38.3.127,该IP地址所在的段包含的地址范围是172.38.3.1-172.38.3.126,它是B类的,默认是16位的掩码,这里是25位,说明变长子网掩码,它被分为两段,172.138.3.0到172.38.3.127网络号为172.168.3.0,还有一段是172.38.3.128到172.38.3.255网络号为172.168.3.128,你的IP为172.38.3.40,属于172.38.3.0/127这一段的,所以网络号为172.168.3.0 155.46.16.88/27 子网掩码:255.255.255.224 256-224=32 所以分为这些段:0~32 33~65 66~98 99~131 132~164 165~197 198~230 每段的开头是网络地址

解释mask(掩码)和wild mask(通配符)的区别

解释mask(掩码)和wild mask(通配符)的区别 对于考CCIE的大多数人说,会了解很多原理,说是原理,其实也只是知道cisco的设备如何处理,而知道cisco的设备如何处理,说穿了也不过是cisco的人这么说,到底他路由器是不是这么实现的,你可能也无从判断,只不过实践的反应和cisco权威人士说的话一致,因此我们都认为这是对的。 下面我来对mask和wild mask做个深入剖析。 mask中文翻译为掩码。这么翻译是有道理的,首先我们来看下mask这个单词的意思,他的所有意思都体现了一个概念,找东西遮住脸。所以呢,我们的翻译人员也是蛮有水平的,把它翻译成掩码,因为掩码的作用呢就是和ip地址做AND运算,把主机位隐藏,比如192.168.1.1 255.255.255.0 进行AND运算后,就变成192.168.1.0,我们就知道网络号是192.168.1.0 所以呢,255.255.255.0的功效就是把主机位1隐藏起来,也就是把它“掩码”了。 wild mask中文翻译为反掩码。这么翻译也是有道理,但是呢也有不足。 wild在英文中的意思,是野,这个和中文非常类似,比如野兽,这个人很野,他变野了,这些野的意思和英文中的意思是相同的。但是在英文中呢,还有一个叫做 wild card,这个就好像我们麻将中的百搭。可以替换其他牌色。让我们来想一下所谓的“反掩码”在实践的用意是告诉路由器我某些位可以随意,从而达到了匹配的目的,比如192.168.1.0 0.0.255.255 这个意思就告诉我们,第3和第4个octect可以随便从0-255中选取。也就是说我们“反掩码”255是“百搭”整个8位,而192.168.0.2 0.0.2.0 这个意思呢就是说,匹配192.168.0.2和 192.168.2.2因为“反掩码”中的2,可以“百搭”第三个octect中的第7位,而其他不能“百搭”。而之所以叫反掩码,只不过是和掩码进行了类比,但是这种类比其实是毫无道理的,这点可以从老外的文档看出来,他们为什么不定义反掩码为reverse mask,或者是inverted mask呢?比如掩码有一个特性就是说0和1必须是连续的,但是wild mask就没有这个要求。所以我比较认同以前一个IE的说法,把wild mask叫做通配符。可想而知,这个IE对技术的理解是相当的厉害。事实上他也正是我NA的老师。 不过这种细扣没有太大意思,反正大家知道这个意思就行了,现在真正像刘大伟老师(我在tech的除林老师外地第2偶像)这样技术好的能这么理解外,大多数人是不会如此在意这种地方的,大家在考IE点时候也要特别注意,自己时间有限,技术是没有底的,把握好尺度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也算是大家在tech的“学长”了,预祝大家在tech学的开心,玩的开心,钞票多多,为我大四的时候介绍份工作。 最最后,林工,我的原创帖,是否可以考虑加精喃?嘿嘿。

已知IP及子网掩码,计算网络地址及广播地址

首先,我们看一个CCNA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常规办法是把这个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换算成二进制数,两者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即可得到网络地址。其实大家只要仔细想想,可以得到另一个方法:255.255.255.224的掩码所容纳的IP地址有256-224=32个(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网络地址一定是32的倍数。而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的开始,广播地址是结束,可使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37而又是32的倍数的只有128,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而广播地址就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而下一个32的倍数是160,因此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202.112.14.159 可参照下图来理解本例: CCNA考试中,还有一种题型,要你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地址的规划和计算子网掩码。这也可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比如一个子网有10台主机,那么对于这个子网就需要10+1+1+1=13个IP地址。(注意加的第一个1是指这个网络连接时所需的网关地址,接着的两个1分别是指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13小于16(16等于2的4次方),所以主机位为4位。而256-16=240,所以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如果一个子网有14台主机,不少同学常犯的错误是:依然分配具有16个地址空间的子网,而忘记了给网关分配地址。这样就错误了,因为14+1+1+1 =17 ,大于16,所以我们只能分配具有32个地址(32等于2的5次方)空间的子网。这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256-32=224

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

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 一、利用子网数来计算 在求子网掩码之前必须先搞清楚掩码转成二进制后,为1的位代表网络位,为0的位代表主机位。1)将子网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2)取得该二进制的位数,为N 3)取得该IP地址的子网掩码,将其主机地址部分的的前N位置1 累计即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如欲将B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成27个子网:1)27=11011 2)该二进制为五位数,N = 5 3)将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的主机地址前5位置1,得到255.255.248.0,即为划分成27个子网的B类IP地址168.195.0.0的子网掩码。 二、利用主机数来计算 1)将主机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2)如果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注意去掉保留的两个IP地址),则取得该主机的二进制位数,为N,这里肯定N<8。如果大于254,则N>8,这就是说主机地址将占据不止8位。3)使用255.255.255.255来将该类IP地址的主机地址位数全部置1,然后从后向前的将N位全部置为0,即为子网掩码值。如欲将B(c)类IP 地址168.195.0.0划分成若干子网,每个子网内有主机700台(17):1) 700=1010111100 2)该二进制为十位数,N = 10(1001) 3)将该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的主机地址全部置1,得到255.255.255.255,然后再从后向前将后10位置0,即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即255.255.252.0。这就是该欲划分成主机为700台的B类IP地址168.195.0.0的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最为简单的理解就是两台计算机各自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后,如果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则说明这两台计算机是处于同一个子网络上的,可以进行直接的通讯。就这么简单。请看以下示例:运算演示之一:IP 地址192.168.0.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IP 地址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与运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转化为十进制后为:192.168.0.0 运算演示之二:IP 地址192.168.0.25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IP 地址11000000.10101000.00000000.11111110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与运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转化为十进制后为:192.168.0.0 运算演示之三:IP 地址192.168.0.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 IP 地址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100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与运算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转化为十进制后为:192.168.0.0 通过以上对三组计算机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与运算后,我们可以看到它运算结果是一样的。均为192.168.0.0 所以计算机就会把这三台计算机视为是同一子网络,然后进行通讯的。我们现在单位使用的代理服务器,内部网络就是这样规划的。也许你又要问,这样的子网掩码究竟有多少个IP地址可以用呢?你可以这样算。根据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局域网内部的ip地址是我们自己规定的(当然和其他的ip地址是一样的),这个是由子网掩码决定的通过对255.255.255.0的分析。可得出:前三位IP码由分配下来的数字就只能固定为192.168.0 所以就只剩下了最后的一位了,那么显而易见了,ip地址只能有(2的8次方-2),即256-2=254一般末位为0或者是255的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另:定义子网

CISCO常用命令解释汇总

视图模式介绍: 普通视图ro u ter>特权视图router#/ 在普通模式下输入en abl e 全局视图rou ter(con fi g)#/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 figt 接口视图rou ter(con fi g-i f)#/在全局模式下输入in t 接口名称例如in ts0或 in te0路由协议视图 ro uter(con fi g-rou te )#/ 在全局模式下输入ro u ter动态路由协议名称 1、基本配置: ro uter>en abl e/进入特权模式 ro uter#con ft/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 uter(con fi g)#ho stn a mex xx/设置设备名称就好像给我们的计算机起个名字 ro uter(con fi g)#en abl epasswo rd/设置特权口令ro uter(con fi g)#n oi pdo ma inl ook up/不允许路由器缺省使用DN S解析命令 ro uter(con fi g)#Serv icepa sswo rd-en crypt/对所有在路由器上输入的口令进行暗文加密

ro uter(con fi g)#li n ev ty04/进入设置teln et服务模式ro uter(con fi g-l in e)#passwo rdx xx/设置teln et 的密码ro uter(con fi g-l in e)#lo gi n/使能可以登陆 ro uter(con fi g)#li n econ0/进入控制口的服务模式 ro uter(con fi g-l in e)#passwo rdx xx/要设置con so l e 的密码rou ter(con fi g-lin e)#lo gi n/使能可以登陆 2、接口配置: ro uter(con fi g)#in ts0/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seria l0 端口配置(如果是模块化的路由器前面加上槽位编号,例如seria l0/0代表这个路由器的0 槽位上的第一个接口) ro uter(con fi g-i f)#ipa ddxx x.xxx.x xx.x xxx xx.x xx.xx x.xx x/添加ip地址和掩码 ro uter(con fi g-i f)#enca hdl c/ppp捆绑链路协议hdlc或者ppp思科缺省串口封装的链路层协议是 H DLC所以在sho wru n配置的时候接口上的配置没有,如果要封装为别的链路层协议例如 PPP/FR/X25就是看到接口下的en cappp 或者en ca fr ro uter(con fi g)#in tl oo pba ck/建立环回口(逻辑接口)模拟不同的本机网段

子网掩码的计算

1.子网的含义 B类大网中容纳着2的16次方个IP地址,即65536个IP地址;如果把B类大网划分为32个小网,那么每个小网的IP地址数目就是65536/32=2048;掩码的作用就是用来告诉电脑把“大网”划分为多少个“小网”,掩码是用来确定子网数目的依据。 2.各类网络的默认掩码 A类网络的默认掩码是255.0.0.0(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B类网络的默认掩码是255.255.0.0(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C类网络的默认掩码是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3.子网掩码的另类表示法 如255.255.248.0这样的子网掩码,可以用“/数字”表示,将255.255.248.0转为二进制的形式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可以看到左边是有21个1,所以我们可以将255.255.248.0这个掩码表示为/21。反过来,当我们看到/21时,我们就把32位二进制的左边填上21个1,将这个32位二进制数每8位做为一节用句点隔开,再转换为十进制,就是255.255.248.0了。 不管是A类还是B类还是C类网络,在不划分子网的情况下,都是有两个IP地址不可用的:网络号和广播地址。比如在一个没有划分子网的C类大网中用202.203.34.0来表示网络号,用202.203.34.255来表示广播地址,因为C类大网的IP地址有256个,现在减去这两个IP地址,那么可用的IP地址就只剩下256-2=254个了。 如果把一个C类大网划分为4个子网,会增加多少个不可用的IP地址?可以这样想:在C类大网不划分子网时,有两个IP地址不可用;现在将C类大网划分为4个子网,那么每个子网中都有2个IP地址不可用,所以4个子网中就有8个IP地址不可用,用8个IP 地址减去没划分子网时的那两个不可用的IP地址,得到结果为6个。所以在将C类大网划分为4个子网后,将会多出6个不可用的IP地址。 6.根据掩码确定子网的数目 根据掩码是属于哪个默认掩码的“范围”内,可以知道是对A类还是B类还是C类大网来划分子网。比方说202.117.12.36/30,我们先把/30这种另类的掩码表示法转换为我们习惯的表示法: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转为十进制是255.255.255.252。可以看到,这个掩码的左边三节与C类默认掩码相同,只有第四字节与C类默认掩码不同,所以我们认为255.255.255.252这个掩码是在C类默认掩码的范围之内的,意味着我们将对C类网络进行子网划分。因为C类网络的默认掩码是255.255.255.0,将C类默认掩码转换

子网掩码的计算(通俗易懂方法)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1 子网掩码(Subnet mask) 首先申明个人不是根据课本使用专业讲法!以下纯属个人理解通俗易懂说法讲解! 子网掩码划分 >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几个概念,才能很清楚的做解答。 1 什么是网络号? ? 网络号是每一段IP 地址的第一组,通常用于表示某一段IP 地址池。 ? 如:192.168.1.0/24 其表示 192.168.1.0~192.168.1.255 255.255.255.0 2 什么是广播号? ? 广播号是每一段IP 地址的最后一组,通常用于网络中的广播,顾名思义。 ? 如:192.168.1.0/24 其中最后一组 192.168.1.255 就是该段IP 的广播号。 3 什么是子网掩码? ? 子网掩码通常是用于划分网络使用,尤其公网IP 地址比较常见。 ? 如:61.166.150.2/30和61.166.150.3/30是不在同一个网段的。后面做详细解释。 4 二进制如何换算? ? > 可划分子网数计算公式 1 可划分子网数 = 2 ^ (借位组中”1”个数) ? 如:255.255.255.128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 000000 ? 结果:2 ^ 1 = 2 255.255.255.128 可将网络划分为2个网段 > 可容纳主机数计算公式 1 可容纳主机数 = 2 ^ (借位组中“0”个数) ? 如:255.255.255.128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 000000 ? 结果:2 ^ 7 = 128 255.255.255.128 每个网段最多可容纳128台主机。 > 注:可容纳主机数和可用IP 地址是两回事。 1 可容纳主机数是计算出每个网段能容纳的数量,其中已经包含网络号和广播号! 2 可用IP 地址却不包含网络号和广播号!所以还要减去。 ? 可用IP 地址 = 可容纳主机数 – 2 > 个人心得:每个网段的IP 数是多少? 1 可能当我们计算出某子网能够划分出2或者4个子网,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很便捷的使用 256/2 = 128 接着我们就能直接分出每一组IP 地址池。每一组凑够128个IP 即可, 即是:192.168.0.1~192.168.0.127 192.168.0.128~192.168.0.255 以上知识点只要记住即可计算任何子网划分!题目无论是要求计算子网数、可容纳主机数、可用 IP 地址、子网掩码、借位等知识,如还有不明白请加Q 详谈。

NAT技术原理

nat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原因很简单,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l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编辑本段网络地址转换(NAT)简介NAT概述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将IP 数据报报头中的IP 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 地址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NAT 主要用于实现私有网络访问公共网络的功能。这种通过使用少量的公有IP 地址代表较多的私有IP 地址的方式,将有助于减缓可用IP 地址空间的枯竭。[1] 说明:私有IP 地址是指内部网络或主机的IP 地址,公有IP 地址是指在因特网上全球唯一的IP 地址。RFC 1918 为私有网络预留出了三个IP 地址块,如下: A 类:10.0.0.0~10.255.255.255 B 类:172.16.0.0~172.31.255.255 C 类:192.168.0.0~192.168.255.255 上述三个范围内的地址不会在因特网上被分配,因此可以不必向ISP 或注册中心申请而在公司或企业内部自由使用。NAT技术的产生虽然NAT可以借助于某些代理服务器来实现,但考虑到运算成本和网络性能,很多时候都是在路由器上来实现的。随着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数量的不断猛增,IP地址资源也就愈加显得捉襟见肘。事实上,除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外,一般用户几乎申请不到整段的C类IP地址。在其他ISP那里,即使是拥有几百台计算机的大型局域网用户,当他们申请IP地址时,所分配的地址也不过只有几个或十几个IP地址。显然,这样少的IP地址根本无法满足网络用户的需求,于是也就产生了NAT技术。NAT技术的作用借助于NAT,私有(保留)地址的"内部"网络通过路由器发送数据包时,私有地址被转换成合法的IP地址,一个局域网只需使用少量IP地址(甚至是1个)即可实现私有地址网络内所有计算机与Internet的通信需求。NAT将自动修改IP报文的源IP 地址和目的IP地址,Ip地址校验则在NAT处理过程中自动完成。有些应用程序将源IP 地址嵌入到IP报文的数据部分中,所以还需要同时对报文的数据部分进行修改,以匹配IP头中已经修改过的源IP地址。否则,在报文数据都分别嵌入IP地址的应用程序就不能正常工作。NAT技术实现方式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 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静态转换是指将

IP地址子网掩码与运算

2011-06-07 0:57 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与运算计算相关地址 知道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可以算出: 1、网络地址 2、广播地址 3、地址范围 4、本网有几台主机 例1:下面例子IP地址为192·168·100·5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一)分步骤计算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址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网络地址 3)将上面的网络地址中的网络地址部分不变,主机地址变为全1,结果就是广播地址。

4)地址范围就是含在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 网络地址+1即为第一个主机地址,广播地址-1即为最后一个主机地址,由此可以看出 地址范围是:网络地址+1 至广播地址-1 本例的网络范围是:192·168·100·1 至192·168·100·254也就是说下面的地址都是一个网段的。 192·168·100·1、192·168·100·2 。。。192·168·100·20 。。。192·168·100·111 。。。192·168·100·254 5)主机的数量 主机的数量=2二进制的主机位数-2 减2是因为主机不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本例二进制的主机位数是8位。 主机的数量=28-2=254 二)总体计算 我们把上边的例子合起来计算一下过程如下: 例2:IP地址为128·36·199·3 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

计算机基础--子网掩码计算方法

子网掩码计算方法 想深入了解“子网掩码的算法”,毋庸置疑,夯实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下面,将分六个专题对“子网掩码”进行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剖析寻找最本真的道。 一、什么是二进制 二、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 三、什么是IP地址 四、IP地址的标识与分类 五、什么是子网掩码 六、子网掩码计算方法 想深入了解“子网掩码的算法”,毋庸置疑,夯实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下面,将分六个专题对“子网掩码”进行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剖析寻找最本真的道。 一、什么是二进制 在电子电器的世界中,我们会发现,这个瑰丽梦幻的国度对应着让人习以为常的两极状态,像电容存储的满载与空置,电路的导通与截断,电器的Power ON与Power off等,这些酷似水火不容的状态像极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阴阳。为了便于控制管理这些状态,人们引入了二进制的理念,以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俩个数映射标的这些状态,用数字1映射电路的导通、电容储存的满载、电器的Power On,用数字0标的电路的截断、电容存储的空置、电器的Power off。在二进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后,配合着电子电器的发展,

和着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普及的步伐,渐渐地走上台前,站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挥舞着混夹有0与1的双臂向我们昭示着数字电子技术的魅力。 二进制总共有0与1俩个数,进位方式采用满二进位,运算方式有与(相当于十进制的乘)、或(相当于十进制的加)、非(求反)、异或(相当于十进制的减)。8个二进制位就是我们常说的1字节,相应的,1KB=1024B,1MB=1024KB…… 对比二进制,十进制有0~9十个数,进位方式采用满十进位,运算方式有加减乘除与次幂等,大体上是相同的。 此外,还有八进制、十六进制、六十进制等,不一一赘述了。 在某些PC电源中,它提供了一个电源开关。开关上标识着“-”与“0”,其中“-”对应着电源的“开”,“0”对应着电源的关,这就是二进制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与应用。 二、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 1、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十进制192可以表示成: 1×10^2 +9×10^1 +2×10^0 = 192 可以看出十进制的权数是10,同理,二进制的权数是2,这样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就简单了: 二进制101转换成10进制: 1×2^2 +0×2^1 +1×2^0 =5 2、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反掩码详解

反掩码详解

————————————————————————————————作者: ————————————————————————————————日期: ?

反掩码详解 在配置路由协议的时候(如OSPF、EIGRP )使用的反掩码必需是连续的1即网络地址。 例:route ospf 100 network 192.168.1.00.0.0.255 network 192.168.2.00.0.0.255 而在配置ACL的时候可以使用不连续的1,只需对应的位置匹配即可。 例:access-list 1 permit 198.78.46.0 0.0.11.255 ? 正掩码和反掩码的区别:正掩码必须是连续的,而反掩码可以不连续,例如:C类地址子网掩码中不可以出现2 55.253.255.0(二进制为111111111111110111111111 00000000)这样的掩码; 而反掩码可以出现0.0.0.2(二进制为00000 00000)。 正掩码表示的路由条目,而反掩码表示的范围。 反掩码就是通配符掩码,通过标记0和1告诉设备应该匹配到哪位。 在反掩码中,相应位为1的地址在比较中忽略,为0的必须被检查. IP地址与反掩码都是32位的数 例如掩码是 255.255.255.0 wildcard-mask 就是0.0.0.255 255.255.255.248 反掩就是0.0.0.7 通配符掩码(wildcard-mask) ? 路由器使用的通配符掩码(或反掩码)与源或目标地址一起来分辨匹配的地址范围,它跟子网掩码刚好相反。它像子网掩码告诉路由器IP地址的哪一位属于网络号一样,通配符掩码告诉路由器为了判断出匹配,它需要检查IP地址中的多少位。这个地址掩码对使我们可以只使用两个32位的号码来确定IP地址的范围。这是十分方便的,因为如果没有掩码的话,你不得不对每个匹配的IP客户地址加入一个单独的访问列表语句。这将造成很多额外的输入和路由器大量额外的处理过程。所以地址掩码对相当有用。? 在子网掩码中,将掩码的一位设成1表示IP地址对应的位属于网络地址部分。相反,在访问列表中将通配符掩码中的一位设成1表示I P地址中对应的位既可以是1又可以是0。有时,可将其称作“无关”位,因为路由器在判断是否匹配时并不关心它们。掩码位设成0则表示IP地址中相对应的位必须精确匹配。???通配符掩码表 CIDR子网掩码反掩码25 30/ ?5.255.255.252 0.0.0.3255.2 29/ ?55.255.248 0.0.0.7 255.255.255.224 0.0.0.31?/26 255.255.255. 27 /28 255.255.255.240 0.0.0.15? / 1920.0.0.63?/25 255.255.255.128 0.0.0.127 255.255.254.0 0.0.1.255 23 /24 255.255.255.00.0.0.255? / /22255.255.252.00.0.3.255 /21 255.255.248.0 0.0.7.255 18255.255.19 //20255.255.240.0 0.0.15.255?/19 255.255.224.00.0.31.255? 2.00.0.63.255 /17 255.255.128.0 0.0.127.255?/16255.255.0.00.0.255.255?/15255.254.0.0 0.1.255.255?/14 255.252.0.0 0.3.255.255

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

Internet组织机构定义了五种IP地址,用于主机的有A、B、C三类地址。其中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A类网络可能有16,777,214台主机,它们处于同一广播域。而在同一广播域中有这么多结点是不可能的,网络会因为广播通信而饱和,结果造成16,777,214个地址大部分没有分配出去,形成了浪费。而另一方面,随着互连网应用的不断扩大,IP地址资源越来越少。为了实现更小的广播域并更好地利用主机地址中的每一位,可以把基于类的IP网络进一步分成更小的网络,每个子网由路由器界定并分配一个新的子网网络地址,子网地址是借用基于类的网络地址的主机部分创建的。划分子网后,通过使用掩码,把子网隐藏起来,使得从外部看网络没有变化,这就是子网掩码。 1.子网掩码 RFC 950定义了子网掩码的使用,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2进制数,其对应网络地址的所有位都置为1,对应于主机地址的所有位都置为0。由此可知,A类网络的缺省的子网掩码是255.0.0.0,B类网络的缺省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C类网络的缺省的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0。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按位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IP 地址的网络地址,剩下的部分就是主机地址,从而区分出任意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子网掩码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我们还可以用网络前缀法表示子网掩码,即“/<网络地址位数>”。如 138.96.0.0/16表示B类网络138.96.0.0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子网掩码告知路由器,地址的哪一部分是网络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机地

址,使路由器正确判断任意IP地址是否是本网段的,从而正确地进行路由。例如,有两台主机,主机一的IP地址为222.21.160.6,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主机二的IP地址为222.21.160.73,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现在主机一要给主机二发送数据,先要判断两个主机是否在同一网段。 主机一 222.21.160.6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110 255.255.255.192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按位逻辑与运算结果为: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000 主机二 222.21.160.73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1001 255.255.255.192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按位逻辑与运算结果为: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0000 两个结果不同,也就是说,两台主机不在同一网络,数据需先发送给默认网关, 然后再发送给主机二所在网络。那么,假如主机二的 子网掩码误设为255.255.255.128,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让我们将主机二的IP地址与错误的子网掩码相“与”: 222.21.160.73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1001 255.255.255.128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结果为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