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6单机牵引道岔转换电流曲线的时间及电流特性标准

ZD6单机牵引道岔转换电流曲线的时间及电流特性标准
ZD6单机牵引道岔转换电流曲线的时间及电流特性标准

ZD6单机牵引道岔转换电流曲线的时间及电

流特性标准

在某段时间内全站只有一组道岔转换时,M9802系统将记录该道岔的转换电流曲线。

道岔转动电流曲线是一条以电流为纵轴、时间为横轴,以10毫秒测量间隔的各电流值逐点连接绘制而成的曲线,蕴涵了道岔转换过程中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

ZD6单机牵引道岔转换电流曲线的时间及电流特性标准

一、时间特性

1、T2-T1=ADQJ吸起时间+BDQJ转极时间≤0.3s

2、T3-T2≤0.05s ZD6电机上电时间

3、T4-T1≤0.6s 其中T3~T4段为道岔解锁,密贴尖轨开始动作时间。

4、T7-T4=道岔尖轨移动时间,时间的长短视转换阻力而变,M9802取转T4~T7间的平均电流作为道岔动作电流。

5、T8-T7≤0.25s 尖轨密贴至道岔锁闭的时间,其电流值对应道岔的密贴力

6、T9-T8≤0.05s ZD6完成机械锁闭,自动开闭器速动接点断开电路的转换时间

7、T10-T9=ADQJ缓放时间≥0.4s

二、电流特性

1、I1=0

2、I2=0

3、I3=DZ220电压值/(电机电阻+ADQJ线圈电阻+电缆回线电阻)≈220/(7.2+0.44+23)=7.18A

4、I4=0.8±0.2A

5、I7=0.8±0.2A

6、I8=I7±0.1A

7、I9=I10=0

三、曲线各段的含义

电机启动时(T2-T3段)曲线骤升,形成一个尖峰,峰顶值通常为6至10A。若峰值过高,说明道岔电机有匝间短路。

电流至峰点后迅速回落(T3-T4段),弧线应平顺。若有台阶或鼓包则为道岔密贴调整过紧造成解脱困难。

T4-T5段曲线基本呈水平状,略微向下。T6-T7段为一略微向上的平顺曲线。T5-T6段为一大半径,方向朝下的弧,谷底值与T4-T5或T6-T7段的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0.4A,若大于则说明工务尖轨有转换障碍(根部阻力、滑床板缺油、尖轨吊板等)。

T4-T7段平均值为转辙机工作电流。曲线应平滑,若电流幅值上下抖动则有如下可能:滑床板凹凸不平、炭刷与整流子面接触不良或有污垢、电机有匝间短路。

T4-T7段曲线若有大量的回零点,则为电机转子断线。

T7-T8段为锁闭电流,一般高于T6-T7段,但不应高出0.25A 以上,若有则为道岔密贴调整过紧。当道岔进行四毫米试验时,在T8后有一串逐渐下滑的波动段,波峰与波谷间的电流之差不应大于0.35A,若大于则为磨擦带不良。

T9-T10段为ADQJ缓放时间。

T1-T2在横轴上的长度为1DQJ吸起和2DQJ转极时间,约为0.2-0.3秒;

T2-T9段为转辙时间。T2-T4段时间过大则说明道岔启动机械解锁困难。T4-T7段时间与转动阻力有关,阻力越大,电流越大,

时间越长。

T7-T8段时间若过大则可能有:转辙机锁闭困难、密贴调整过紧、道岔卡异物(甚至出现T7-T8段电流值达到故障电流值的现象)。

双动道岔时,曲线在T9后再添加一条T2-T10的线。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分析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分析 微机监测系统对道岔部分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动作电流曲线的观察、分析,可对道岔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时间特性进行判断,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可起到早期预防、消除隐患的作用。 (一)、正常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图一单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道岔的正常动作过程可分为:解锁一转换-锁闭。由于直流电动转辙机为串激电机,特点是电流越大,转矩越大,转速变慢;反之,电流越小,转矩就小,而转速加快。在一定围,直流电动转辙机具有电机的转速与转矩,能够随负荷的大小自动进行调整的“软特性”。 ZD6系列电机中:A型动作时间≤3.8秒,D型动作时间≤5.5秒,E、J型动作时间≤9秒. 我们可以把上图的道岔电流动作曲线分为四个时段来分析。第一

时段就是道岔解锁的过程,可看出,电机刚启动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电流,同时产生较大的转矩,这时道岔进入解锁状态,动作齿轮锁闭圆弧在动作齿条削尖齿滑动,当动作齿轮带动齿条快动作时,与动作齿条相连的动作杆在杆件有5mm以上空动距离,这时电机的负载很小,电流迅速回落,道岔进入转换过程. 第二时段为道岔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机经过2级减速,带动道岔平稳转换,动作电流曲线平滑。如果动作电流小,表明转换阻力小;如果动作电流大,表明转换阻力大;如果动作曲线波动大,则表明道岔存在电气或机械方面的问题。在此建议大家将道岔调整到位、滑床板不缺油情况下的道岔电流曲线设置为参考曲线,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分析。 第三时段为道岔进入锁闭过程。这一过程为道岔尖轨被带动到另一侧,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动作齿轮锁闭圆弧在动作齿条削尖齿中滑动锁闭道岔,自动开闭器动接点转换,切断动作电流。其动作电流曲线为尾部平滑迅速回零,或尾部略有上翘回零.如果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刚好密贴.则尾部平滑;如果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力较大则尾部上翘。 第四个时段为曲线尾部电流为0的阶段。我们知道,道岔电流曲线的采集是从1DQJ吸起开始,落下停止。在道岔转换完毕后,切断动作电流,1DQJ缓放(缓放时间不小于0.4秒)落下,从上述图形中尾部曲线可观察1DQJ的缓放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3短路电流和计算课后习题解析

习题和思考题 3-1.什么叫短路?短路的类型有哪些?造成短路故障的原因有哪些?短路有哪些危害?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是什么? 答:所谓短路,就是指供电系统中不等电位的导体在电气上被短接,如相与相之间、相与地之间的短接等。其特征就是短接前后两点的电位差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主要短路类型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及单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称为对称短路,其余均称为不对称短路。在供电系统实际运行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的几率最大,发生三相对称短路的几率最小,但通常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最大,危害也最严重,所以短路电流计算的重点是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供电系统发生短路的原因有: (1)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载流导体的绝缘损坏。造成绝缘损坏的原因主要有设备长期运行绝缘自然老化、设备缺陷、设计安装有误、操作过电压以及绝缘受到机械损伤等。 (2)运行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发生的误操作。如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部仅有简单的灭弧装置或不含灭弧装置),检修后忘拆除地线合闸等; (3)自然灾害。如雷电过电压击穿设备绝缘,大风、冰雪、地震造成线路倒杆以及鸟兽跨越在裸导体上引起短路等。 发生短路故障时,由于短路回路中的阻抗大大减小,短路电流与正常工作电流相比增加很大(通常是正常工作电流的十几倍到几十倍)。同时,系统电压降低,离短路点越近电压降低越大,三相短路时,短路点的电压可能降低到零。因此,短路将会造成严重危害。 (1)短路产生很大的热量,造成导体温度升高,将绝缘损坏; (2)短路产生巨大的电动力,使电气设备受到变形或机械损坏; (3)短路使系统电压严重降低,电器设备正常工作受到破坏,例如,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外施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电压降低时,其转矩降低使转速减慢,造成电动机过热而烧坏; (4)短路造成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5)严重的短路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使并列的同步发电机失步,造成系统解列,甚至崩溃; (6)单相对地短路时,电流产生较强的不平衡磁场,对附近通信线路和弱电设备产生严重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 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是: (1)选择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必须用短路电流校验其热稳定性和动稳定性。

直流转辙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直流转辙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记录的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能反映道岔在转换过程中道岔控制电路工作状态、转辙机运用状态,通过对道岔动作曲线的分析,能了解道岔转换时的运用质量,还能在故障时进行辅助判断,指导现场有针对性地进行故障处理。 一、道岔动作曲线介绍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纵坐标为电流值,横坐标为动作时间;不同类型道岔的电流值不尽相同,动作时间也不完全相同。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蕴涵的基本要素:道岔转换过程各时段动作电流大小、转换时间和受力特性延伸。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是反映道岔运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真实记录道岔整个动作过程。1DQJ是掌握道岔是否动作的重要开关量。1DQJ吸起时,监测开始对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记录,1DQJ落下后,监测系统结束对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记录。 二、直流转辙机正常道岔动作过程 道岔的正常动作过程可分为:解锁一转换-锁闭。由于直流电动转辙机为串激电机,特点是电流越大,转矩越大,转速变慢;反之,电流越小,转矩就小,而转速加快。在一定范围内,直流电动转辙机具有电机的转速与转矩,能够随负荷的大小自动进行调整的“软特性”。由于直流转辙机的工作拉力F与动作电流近似地成正比例关系,因而,通过直流转辙机动作电流曲线可以间接地看到该转辙机转换过程的拉力(阻力)变化趋势。 ZD6系列电机中:A型动作时间≤3.8秒,D型动作时间≤5.5秒,

E 、J 型动作时间≤9秒;ZD6各型转辙机的工作电流均不应大于2A ;ZD6-A/D/F/G 型转辙机单机使用时,摩擦电流为2.3-2.9A ,ZD6-E 型和ZD6-J 型转辙机双机配套使用时,单机摩擦电流为2.0-2.5A ;正反向摩擦电流相差应小于0.3A 。熟悉《维规》中的标准,掌握道岔工作电流大小及道岔转换时间,能及时发现道岔运用过程中特性超标现象。 我们可以把上图的道岔电流动作曲线分为四个时段来分析。 第一时段就是道岔解锁的过程。可看出,电机刚启动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电流,同时产生较大的转矩,这时道岔进入解锁状态,动作齿轮锁闭圆弧在动作齿条削尖齿内滑动,当动作齿轮带动齿条块动作时,与动作齿条相连的动作杆在杆件内有5mm 以上空动距离,这时电机的负载很小,电流迅速回落,道岔进入转换过程. 第二时段为道岔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机经过2级减速,带动道岔平稳转换,动作电流曲线平滑。如果动作电流小,表明转换阻力小;如果动作电流大,表明转换阻力大;如果动作曲线波动大,则表明道岔存在电气或机械方面的问题。 锁闭区:尖轨到位后,启动电路断开,道岔锁闭,一般锁闭电流比动作电流略大。 动作区:道岔解锁 后,完成空动距离, 带动转辙设备动作。 缓放区:道岔锁闭 后,由于1DQJ 具有 缓放作用,所以,出 现一段为零的直线。 解锁区:道岔启 动时电流较大, 然后齿轮转动 32.9度后带动齿 条块完成解锁。

微机监测道岔电流曲线分析应用举例

微机监测道岔电流曲线分析应用举例 郑州电务段试验室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是反映道岔运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日常微机监测数据调看时,应对每组道岔的动作电流曲线详细调看,对照参考曲线对比、分析,以便随时掌握道岔的电气特性、时间特性和机械特性,发现转换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预防故障发生和消除不良隐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道岔电流曲线的相关知识 1、道岔电流监测原理 对道岔电流的测试是由道岔采集机完成。通过对道岔动作电流的实时监测,能直接测量出电动转辙机的启动电流、工作电流、故障电流和动作时间,并以此描绘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通过对电流曲线的分析即可判断道岔转辙的电气特性、时间特性和机械特性。 2、道岔动作时间监测原理 道岔转换时才会有动作电流,要监测道岔电流就必须监测道岔转换的起止时间。道岔采集机是通过采集1DQJ的落下接点状态来监测道岔转换起止时间的。大家熟知,1DQJ吸起、2DQJ转极,道岔开始转换,转换完毕,1DQJ落下。 3、监测点: 直流电动转辙机在分线盘或组合选取动作电路回线,三相交流电动转辙机在组合后面保护器输出端,选取A、B、C 三相动作线。将动作回线穿过开口式道岔电流取样模块,用霍尔原理获得取样电流。(单相有方向性穿3圈,三相无方向性穿1圈) 二、利用道岔电流监测判断故障的基本原理 1、ZD6系列及ZD9使用直流电机的转辙机判断原理 采用直流电机的转辙机的工作拉力F与工作电流近似地成正比例关系,所以,通过微机监测采集道岔的工作电流和摩擦电流就可以近似地定性分析和判断转辙机的拉力变化,以掌握转辙机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 2、S700K转辙机、ZD9使用交流电机的转辙机判断原理 S700K转辙机的工作拉力的变化,是由电动机电压、电流、转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所以,再像ZD6转辙机那样用监测电流的大小来反映转辙机的机械特性就不行了,所以,对于使用三相交流电机的转辙机电流曲线的调看和分析就要用另外的思路和方法了。 下面,先看一个试验: 如下图所示的S700K转辙机 在转换时的工作拉力曲线,反位Array尖轨动作到A点时,工作拉力突 然增大,电动机转速随之降低, 经检查发现A点处滑床板缺油锈 蚀,当转换阻力增大时,道岔的

故障案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

故障案例曲线分析(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 1.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 如图3-1所示,11∶12∶4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表明34号道岔由反位到定位操纵时,道岔动作正常。11∶12∶38定位到反位得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 分析:11∶12∶38异常得动作电流曲线只记录了0、4s左右,而且电流几乎为0。因为曲线开始记录得时间就是从1DQJ吸起开始,说明IDQI吸起过,而1DQJ3-4线圈缓放得时间恰好为0、4s,两者正好相符,从而证明1DQJ得自闭电路没有构成,也就就是道岔由定位到反位得启动电路没有构通。但就是限据11∶12∶42反位到定位得动作电流曲线图,可以判断道岔由反位到定位动作正常。同时,这也说明11∶12∶38定位到反位异常曲线就是道岔在反位时进行向反位得单操,室外1DQJ得自闭电路没有构成就是正常现象。 如果11∶12∶38就是反位到定位得正常曲线,11∶12∶42就是定位到反位得异常曲线,判断室外启动电路没有构通;反位到定位单操时,道岔动作正常,说明定位到反位单操时启动电路出现了问题,同时可以排除2DQJ111-113至转辙机自动开闭器11端子间得断线故障(因为道岔反位表示要用到这部分电路),故障范围就在自动开闭器11-12到电机端子3间,或者就是DF220至2DQJ123-121间。道岔启动电路如图3-2所示。结合动作过程、表示继电器状态、电流曲线,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道岔控制电路故障范围。

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2 如图3-3所示,10∶25∶40,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得动作曲线正常。10∶24∶04,道岔定位到反位动作曲线在转换3s后道岔得电流一直保持在2、5A。 分析:单一从10∶24∶04得故障电流曲线分析,一般有以下两种原因:一就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二就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尖轨与基本轨间密贴力大,以致道岔尖轨不能转换到位。但就是,夹得异物较大时,道岔应较早进人摩擦状态;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力大时,道岔应在即将转换到位时,进入摩擦空转状态,正常动作电流持续时间较长。 对这两个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从10∶25∶40道岔反位到定位得正常动作曲线瞧,道岔转换时间在3、5s左右,而从10∶24∶04动作电流故障曲线瞧,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动作时摩 擦状态发生在道岔转换3s后即将落锁得时刻,说明此摩擦状态发生得原因就是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而且异物不大(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过大时,在道岔动作1s左右就会进入摩擦状态)。 如果10∶24∶04动作电流故障曲线中摩擦状态发生在3、5s左右,再加上10∶25∶40所示得动作电流曲线反映出道岔得动作电流虽然基本正常,但就是动作锁闭电流得偏差高达0.5A,还可判断出道岔故障就是因为道岔反位到定位得密贴力大、不落锁所致。 3.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3 单独分析图3-4所示13∶28∶31定位到反位得动作曲线。道岔得定位到反位得动作曲线在1、

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详解

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详解 届别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二零一二年十月 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详解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摘要: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 根据晶体管的结构进行分类,晶体管可以分为:NPN型晶体管和PNP 型晶体管。依据晶体管两个PN结的偏置情况,晶体管的工作状态有放大、饱和、截止和倒置四种。晶体管的性能可以有三个电极之间的电压和电流关系来反映,通常称为伏安特性。 生产厂家还给出了各种管子型号的参数也能表示晶体管的性能。利用晶体管制成的放大电路的可以是把微弱的信号放大到负载所需的数值 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放大器或电控开关常用。晶体管是规范操作电脑,手机,和所有其他现代电子电路的基本构建块。由于

其响应速度快,准确性,晶体管可用于各种各样的数字和模拟功能,包括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振荡器。晶体管可独立包装或在一个非常小的的区域,可容纳一亿或更多的晶体管集成电路的一部分。 关键字:晶体管、输入输出曲线、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Keywords】The transistor, the input/output curve, amplifying circuit static analysis and dynamic analysis. 一、晶体管的基本结构 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如图 1-1(a)、(b)所示。从三个区引出相应的电极,发射极,基极,集电极,各用“E”(或“e”)、“B”(或“b”)、“C”(或“c”)表示。 发射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发射结,集电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集电极。基区很薄,而发射区较厚,杂质浓度大,PNP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空穴,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故发射极箭头向里;NPN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自由电子,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指向也是PN结在正向电压下的导通方向。硅晶体三极管和锗晶体三极管都有PNP型和NPN型两种类型。当前国内生产的锗管多为PNP型(3A

三极管特性曲线分析

目录 一、三极管特性曲线分析 (1) 1.1三极管结构 (1) 1.2 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 (2) 1.3 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2) 二、三极管应用举例 (3) 2.1 三极管在放大状态下的应用 (3) 2.2 三极管在开关状态下的应用 (3) 三、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 (4) 3.1线性电路理论 (4) 3.2 非线性电路理论 (5) 3.3 线性电路的分析应用举例 (6) 3.4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应用举例 (7) 四、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 (8) 4.1 数字电路 (8) 4.2 模拟电路 (8) 4.3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区别与联系 (9) 五、总结与体会 (9) 六、参考文献 (10)

三极管输入输出曲线分析 ——谈线性电路与非线性电路 摘要:三极管是电路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器件。本文主要分析了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介绍了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的理论在分析工具的不同之处。同时,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在分析电路时各有着不同的用处。最后,介绍了数字电路及模拟电路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三极管;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一、三极管特性曲线分析 1.1三极管结构 双极结型三极管是由两个PN结背靠背构成。三极管按结构不同一般可分为PNP和NPN 两种。 图1-1 三极管示意图及符号 PNP型三极管和NPN型三极管具有几乎等同的电流放大特性,以下讨论主要介绍NPN 型三极管工作原理。NPN型三极管其两边各位一块N型半导体,中间为一块很薄的P型半导体。这三个区域分别为发射区、集电区和基区,从三极管的三个区各引出一个电极,相应的称为发射极(E)、集电极(C)和基极(B)。虽然发射区和集电区都是N型半导体,但是发射区的掺杂浓度比集电区的掺杂浓度要高得多。另外在几何尺寸上,集电区的面积比发射区的面积要大。由此可见,发射区和集电区是不对称的。 双极型三极管有三个电极:发射极(E)、集电极(C)、基极(B),其中两个可以作为输入,两个可以作为输出,这样就有一个电极是公共电极。三种接法就有三种组态:共发射极接法(CE)、共基极接法(CC)、共集电极接法(CB)。这里只以共射接法为例分析其输入

故障案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

故障案例曲线分析(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 如图3-1所示,11∶12∶4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表明34号道岔由反位到定位操纵时,道岔动作正常。11∶12∶38定位到反位的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 分析:11∶12∶38异常的动作电流曲线只记录了左右,而且电流几乎为0。因为曲线开始记录的时间是从1DQJ吸起开始,说明IDQI吸起过,而1DQJ3-4线圈缓放的时间恰好为,两者正好相符,从而证明1DQJ的自闭电路没有构成,也就是道岔由定位到反位的启动电路没有构通。但是限据11∶12∶42反位到定位的动作电流曲线图,可以判断道岔由反位到定位动作正常。同时,这也说明11∶12∶38定位到反位异常曲线是道岔在反位时进行向反位的单操,室外1DQJ的自闭电路没有构成是正常现象。 如果11∶12∶38是反位到定位的正常曲线,11∶12∶42是定位到反位的异常曲线,判断室外启动电路没有构通;反位到定位单操时,道岔动作正常,说明定位到反位单操时启动电路出现了问题,同时可以排除2DQJ111-113至转辙机自动开闭器11端子间的断线故障(因为道岔反位表示要用到这部分电路),故障范围就在自动开闭器11-12到电机端子3间,或者是DF220至2DQJ123-121间。道岔启动电路如图3-2所示。结合动作过程、表示继电器状态、电流曲线,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道岔控制电路故障范围。

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2 如图3-3所示,10∶25∶40,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的动作曲线正常。10∶24∶04,道岔定位到反位动作曲线在转换3s后道岔的电流一直保持在。 分析:单一从10∶24∶04的故障电流曲线分析,一般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二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尖轨与基本轨间密贴力大,以致道岔尖轨不能转换到位。但是,夹的异物较大时,道岔应较早进人摩擦状态;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力大时,道岔应在即将转换到位时,进入摩擦空转状态,正常动作电流持续时间较长。 对这两个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从10∶25∶40道岔反位到定位的正常动作曲线看,道岔转换时间在左右,而从10∶24∶04动作电流故障曲线看,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动作时摩 擦状态发生在道岔转换3s后即将落锁的时刻,说明此摩擦状态发生的原因是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

电流互感器误差曲线及伏安特性曲线说明

电流互感器误差曲线及伏安特性曲线说明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电流互感器10%的误差曲线 实际电流互感器存在励磁电流,所以二次电流I2和一次侧实际电流I1电流存在数值大小和相位角度差,且误差大小和二次侧的负载阻抗有关。在互感器准确度一定即允许的二次负荷S2一定时,其二次侧的负载阻抗是与其一次电流或一次电流的平方称反比的,一次电流越大,允许的二次阻抗应越小,否则就影响精度。电流误差是指测得的电流对实际电流I1的相对误差百分值。 规程规定:用于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范围为±10%,相位差角不得大于7°。 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是指互感器生产厂家给出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最大不超过10%时,一次电流对其额定电流的倍数k=与二次侧负荷阻抗Z2的关系曲线。实际查用步骤通常是按电流互感器所处位置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来确定其值,从厂家给出的相应型号电流互感器的10%曲线中找出横坐标上允许的阻抗欧姆数,使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仪表总阻抗不超过此Z2值,可保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在10%以内。当然实际Z2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有关,各种形式下的电流互感器的Z2可按电路原理方法计算。 在实际的电网线路中,如规定整个电网线路能在短路电流达到20倍的时候,整个电路能正常工作(即这个时候的复合误差小于10%),这个时候就要求二次回路的阻抗小于一定值(在本仪器中倍数对应M10 阻抗

对应Z 例如M10为 Z为这个数值表示短路电流为一次侧额定电压的倍时为保复合误差小于10%二次回路复阻抗必须小于)。这个实验对应的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 二伏安特性曲线 测试拐点电压拐点电流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拐点电压一般比较大,一般在20V以上,厂家出产的电流互感器有规定的饱和电压,实际测得的拐点电压要大于厂家所给的值(或对应所给的曲线不发生明显变化),拐点电压过小一般是铁芯质量不合格或发生扎间短路。

道岔曲线分析

道岔曲线分析 一、正常的单动道岔电流曲线及多动道岔电流曲线 1、单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T1时段看出电机刚启动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电流。 T2时段为道岔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机经过2级减速,带动道岔平稳转换,动作电流曲线平滑,如果动作电流小,表明道岔平稳转换阻力小,如果动作电流大,表明转换阻力大,如果动作曲线波动大,则表明道岔存在电气或机诫方面的问题。 T3就是常说的最大锁闭电流,由于道岔刚密贴,道岔密贴力产生,也就是阻力增大,动作电流有所升高,如果T3很小或等于动作电流,这个道岔锁闭力不足,需要对道岔进行4毫米标调。如果锁闭最大电流大于动作电流0.3安,说明锁闭电流超标。 T4时段一般是0.4秒左右,这一时段是1DQJ缓放产生,如果无T4也是不正常曲线, 2、双动及多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双动、三动及四动道岔,其动作过程是串连的,第一动转换完毕,其自动开闭器接点自动切断其动作电流,同时接通第二的动作电流,以此类推,因此其动作 电流曲线是单动的组合

3、双机多动道岔曲线 双机多动道岔曲线是两个单动曲线的叠加、特点是由于B动阻力比较小,转的快、就形成了下台阶曲线、这种曲线属于正常曲线,有时双机锁闭电流稍大一些,也就是同时锁闭时,锁闭电流应该小于0.6A。最后一动为双机牵引,形成下台阶曲线 4、提速道岔曲线 由3条曲线组成,绿色为A相,黑色为B相,红色为C相,也可以单相显示, 分别显示一条黑线或红、绿线等。

电动液压转辙机 二、特殊故障曲线分析(单动道岔故障曲线) 1、动作电流过小曲线 当道岔转换过程中,突然自己停转,控制台无表示,实际道岔在四开状态,此现象有两种原因,一是动作电流过小,小于0.7A 时,是电机特性不良,二是 1DQJ 3-6动作电

各种反时限特性曲线

反时限特性曲线的应用 反时限电流保护概念也十分简单,但是选择曲线、确定待定参数,存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反时限保护的通用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式中:t为动作延时;K是设计的常数;M是由用户整定的时间常数,一般由上下级保护动作时间的正确配合要求决定;I为保护测量电流;Ip为基准电流,一般取被保护设备的额定电流;a是曲线水平移动常数,反应了反时限保护动作能够动作的电流相对于Ip的倍数,一般取;n是曲线形状常数,通常在0~2之间取值。n越大曲线形状越陡,即保护动作时间随电流增大而减小的越快。 根据n的取值范围不同,反时限保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当n<1时,称为普通反时限; 当n=1时,称为非常反时限; 当n>1时,称为超反时限。 为了规范应用,IEEE225-4 标准推荐了五条反时限曲线供用户选择使用:

以上各式中:tp 为时间常数;Ipe故障前绕组电流。 以上式(1)、(2)和(3)主要应用于线路保护。对比这三种反时限曲线:超反时限特性保护,微小的电流差别足以引起保护动作时间上的差异,以牺牲时间换取选择性。普通反时限则相反。一般在被保护线路首端和末端短路时电流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常采用定时限过流保护。定时限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反时限特性,即r=0;通常输电线路采用普通反时限特性,即0

反应过热状态的过流保护,则采用特别反时限特性,即r=2。以上式(4)、(5)主要应用于诸如电动机等元件地热过载保护。式(4)忽略了被保护对象故障发生以前负荷电流的发热,而式(5)则计及了故障发生以前负荷电流的发热。因此式(5)较式(4)对元件的热过载保护而言更加合理。

微机监测系统对分析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实际应用

微机监测系统对分析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实际应用 【摘要】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是反映道岔运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微机监测系统可对道岔动作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电流曲线分析,可以为电务维护人员分析与处理道岔故障提供远程监控与技术指导参考。本文主要阐述目前我国上道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典型道岔转辙机,在转换道岔过程中对电流采集、利用道岔电流监测判断故障的基本原理,道岔正常与非正常时电流曲线参考图分析及典型案例应用。 【关键词】微机监测;转辙机;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应用 在信号设备故障中,道岔故障的比例最大,而道岔故障中,大部分是不能正常转换故障。 道岔转换过程中,动作电流曲线包含的信息量最大,犹如人体的“心电图”。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是反映道岔运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微机监测系统可对道岔部分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一、道岔电流采集的相关知识 1.道岔电流监测原理。对道岔电流的测试是由道岔采集机完成。通过对道岔动作电流的实时监测,能直接测量出电动转辙机的启动电流、工作电流、故障电流和动作时间,并以此描绘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通过对电流曲线的分析即可判断道岔转辙的电气特性、时间特性和机械特性。 2.道岔动作时间监测原理。道岔转换时才会有动作电流,要监测道岔电流就必须监测道岔转换的起止时间。道岔采集机是通过采集1DQJ的落下接点状态来监测道岔转换起止时间的。大家熟知,1DQJ吸起、2DQJ转极,道岔开始转换,转换完毕,1DQJ落下。 二、利用道岔电流监测判断故障的基本原理 1.ZD6系列使用直流电机的转辙机判断原理。采用直流电机的转辙机的工作拉力F与工作电流近似地成正比例关系,所以,通过微机监测采集道岔的动作电流和摩擦电流就可以近似地定性分析和判断转辙机的拉力变化,以掌握转辙机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 2.S700K转辙机使用交流电机的转辙机判断原理。S700K转辙机的工作拉力的变化,是由电动机电压、电流、转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所以,再像ZD6转辙机那样用监测电流的大小来反映转辙机的机械特性就不行了,所以,对于使用三相交流电机的转辙机电流曲线的调看和分析就要用另外的思路和方法了。 三、道岔正常与非正常时电流曲线参考图与分析

伏安特性曲线

对“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再认识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第一中学魏自成 442500 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测量对象确定器材规格和量程,如何设计实验电路;怎样描绘曲线,分析实验误差,总结物理规律等一些目的,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实验设计理念阐述地自然流畅,在实验方案中,对电表量程,电流表内外接法的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滑片起始位置及滑动方向,都了做了详尽的解释说明,误差分析也很全面,非常完美,是一个理想的样板实验,示范作用强,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大有帮助,然而本人觉得还可以再做一点儿补充说明和改变。 第一部分补充释疑 1、为什么不用电池组而选用学生电源? 学生电源是稳压电源,电路接入确定的电压档位后,路端电压不随外电路发生改变。若选定“3A”直流输出,总电流不会超3A,而电池组受电源内阻的影响,路端电压不稳定,波动幅度大,电池个数少,灯泡不能正常发光,个数较多,若操作不慎或失误,存在烧毁灯泡的可能,一旦出现短路,极易损坏电源,安全性不够。另外,该实验记录数据多,耗时长,电池组电动势下降显著,电路稳定性不足。 2、为什么不谈通电时间长短和电流的大小的影响? 该实验不同于金属电阻率的测定,电阻率测定对象是某一温度下的定值电阻,若电路中电流大,时间长,测量对象因发热而温度升高,电阻变大,不符合实验要求,为了使其电阻不变或变化微弱,就要通过控制电流来实现。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探究对象正是不同温度下的灯丝电阻,而电流大小,通电

时间长短就决定着灯丝的温度,所以在额定电流范围内,对电流没有限制。 3、为什么灯泡发光前和接近正常发光时,曲线近似呈线性? 当灯泡处于低电压,弱电流状态时,灯丝发热功率小,散热快,温度基本不变,电阻变化微弱;当灯泡在接近额定工作状态时,灯丝热功率大,产生的热量多,与环境温差加大,散热更快,达到动态的产、出平衡,温度也基本不变,电阻不变,故两个状态下,曲线均近似呈线性。 第二部分更换部分器材,借助计算机绘图进一步减小误差。 1、为减小指针式电表灵敏度低引起的误差和读数时的偶然误差,可以用电 压、电流传感器代替并与计算机相连。这样具有三个优点,首先提高了测量精度,其次避免了读数误差,再次还可以解决一个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在测量过程中,电压、电流的读数和记录总是有先后的,而灯丝处于持续通电状态,不同时刻,温度往往不同,故电阻也不同,先测量的电流(电压)值与后测量的电压值(电流)不对应同一电阻,实验中却把它们一起做为一组(U,I)值强加于同一电阻,利用计算机方便快捷的特点,可同时读取数据,真正实现(U,V)同步,进一步减小误差。 2、用Excel图表功能描绘伏安特性曲线,减小人工绘图不准造成的偶然误 差。 依下列数据为例说明如何用Excel图表功能描绘伏安特性曲线。

电路元件特性曲线的伏安测量法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张冶沁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电路元件特性曲线的伏安测量法实验类型:电路实验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电路元件的特性曲线; 2.学习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曲线的伏安测量方法; 3掌握伏安测量法中测量样点的选择和绘制曲线的方法; 4.学习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曲线的示波器观测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特性曲线 在电路原理中,元件特性曲线是指特定平面上定义的一条曲线。例如,白炽灯泡在工作时,灯丝处于高温状态,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具有一定的惯性;又因为温度的改变与流过灯泡的电流有关,所以它的伏安特性为一条曲线。电流越大、温度越高,对应的灯丝电阻也越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与“热电阻”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该曲线的函数关系式称为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电阻元件的特性曲线就是在平面上的一条曲线。当曲线变为直线时,与其相对应的元件即为线性电阻器,直线的斜率为该电阻器的电阻值。电容和电感的特性曲线分别为库伏特性和韦安特性,与电阻的伏安特性类似。 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符合欧姆定律,它在u-i 平面上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该特性曲线各点斜率与元件电压、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无关,所以线性电阻元件是双向性元件。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在u-i平面上是一条曲线。 普通晶体二极管的特点是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区别很大。正向压降很小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零一直增加到十几伏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零。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如果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子击穿损坏。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类似,但其反向特性则与普通二极管不同,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几乎为零,但当反向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为管子的稳压值,有各种不同稳压值的稳压管)电流将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维持恒定,不再随外加的反向电压升高而增大。 上述两种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均具属于单调型。电压与电流之间是单调函数。二极管的特性参数主要有开启电压V th,导通电压V on,反向电流I R,反向击穿电压V BR以及最大整流电流I F。 2、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曲线的逐点伏安测量法 元件的伏安特性可以用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测定,称为逐点伏安测量法。伏安法原理简单,测量方便,但由于仪表内阻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因此必须注意仪表的合理接法。 采用伏安法测量二极管特性时,限流电阻以及直流稳压源的变化范围与特性曲线的测量范围是有关系的,要根据实验室设备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在综合考虑测量效率和获得良好曲线效果的前提下,测量点的选择十分关键,由于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在不同的电压的区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测量时需要合理采用调电压或调电阻的方式来有效控制测量样点。 3、元件特性曲线的示波器观测法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提供的输出电压,R是被测电阻元件,r为电流取样电阻。示波器置于X—Y 工

微机监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1)

微机监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摘要:微机监测系统中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是牵引点转辙机电流电流变化情况的直观图形表示,本文详细分析了ZD6单机牵引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特性,由此判断道岔转换设备运用状态的方法。 关键词: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道岔动作电流监测是微机监测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微机监测系统以曲线的形式描述出动作电流的变化。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是一条以电流为纵轴、时间为横,以一定测量时间间隔的各电流值逐点连接绘制而成的曲线,蕴涵了道岔转换过程中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一、道岔动作电流正常曲线特性分析 结合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及ZD6电动转辙机动作过程,参考如图一所示的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详细分析了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时间特性和各曲线段的含义。 (一)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时间特性 1.T2-T1=1DQJ吸起时间+2DQJ转极时间≤0.3s。 2.T3-T2≤0.05s ZD6电机上电时间。 3.T4-T1≤0.6s 其中T3~T4段为道岔解锁,密贴尖轨开始动作时间。 4.T7-T4=道岔尖轨移动时间,时间的长短视转换阻力而变,一般取T4~T7间的平均 电流作为道岔动作电流。 5.T8-T7≤0.25s 尖轨密贴至道岔锁闭的时间,其电流值对应道岔的密贴力。 6.T9-T8≤0.05s ZD6完成机械锁闭,自动开闭器速动接点断开电路的转换时间 7.T10-T9=1DQJ缓放时间≥0.4s (二)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各段的含义 1.电机启动时(T2-T3段)曲线骤升,形成一个尖峰,峰顶值通常为6至10A。若峰 值过高,说明道岔电机有匝间短路。 2.电流至峰点后迅速回落(T3-T4段),弧线应平顺。若有台阶或鼓包则为道岔密贴 调整过紧造成解脱困难。 3.T4-T5段曲线基本呈水平状,略微向下。T6-T7段为一略微向上的平顺曲线。T5-T6

晶体管特性曲线测试电路

近代电子学实验之晶体管特性曲线测试电路

2、锯齿波:幅度0—10V连线可调,输出极性可变 3、阶梯波:3—10阶连线可调。 4、电压一电流变换器:0.001<=l1<=0.2(mA),输出电流方向可变(每阶 0.001<=lb<=0.02(mA))。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三极管特性曲线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 晶体三极管为电流控制器件,他们特性曲线的每一根表示当lb 一定时 Vc与lc的关系曲线,一簇表示不同lb时Vc与lc的关系曲线的不同关系曲线,就称为单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所以在晶体三极管的基级加上阶梯电流 源表示不同lb o在每级阶梯内测量集射极电压Vc和集电极定值负载电阻上的电压Vr,通过电压变换电路将Vr换算成集电极电流lc,以lc作为纵轴,Vc 为横轴,在数字示波器上即可显示一条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示波器的地线与 测量电路地不可相通。即测量电路的稳压电源不能接大地。(因为示波器外壳 已接大地) 晶体三极管特性曲线测量电路原理框图如下 玻形发生器>锯齿波发生器 阶梯波发生器卜I变换器■Oy 被测管 100 框图 在本测量电路中,两种波形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了输出曲线的好坏。故在实验中需准确调整主要电阻电容的参数。

实验设计中使用到的元件: 数/模转换器(D/A0832)—片 稳压管两只npn 电阻若干 计数器(74ls161) 晶体管一只 电容两只导线若干 实验设计的各部分构造: 1、锯齿波产生部分: 产生锯齿波的原理: 由同相输入迟滞比较器U1和充放电时间常数不等的积分器U2两部分组成。同相输入迟滞比较器U1反相端UN1虚地,即UN1 = 0V,故比较电压为0V。UT= - UO1,而UO1=± UZ,因此U T + = UZ、U T- = -UZ。当接通电源,有UO1 = - UZ ,则-UZ 经R6向C1充电,使输出电压按线性规律增长。当U 0上升到比较器U1的门限电压U T + = UZ使UP1 = UN1= 0V时,比较器U1 输出UO1由-UZ跳到+ UZ,同时门限电压下跳到UT -。 以后U0仁+ UZ经R5和D1、R6两支路向C1反向充电,由于充电时间常数减小,U0迅速下降到负值。当U0下降到门限电压UT1使UP1 =UN1时, 比较器输出U01又由+ UZ下跳到-UZ,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由于电容C1 的正向和反向充电时间常数不相等,输出波形U0为锯齿波电压,U01为矩形波电压。 总得说来,锯齿波就是对脉冲方波的积分,通过调整脉冲的占空比而调节锯齿波的陡度。产生脉冲之后通过积分器即可得到效果较好的锯齿波。 产生锯齿波原理图如下: 集成运放(UA741四片74ls00 —片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及伏安特性曲线说明

一、电流互感器10%的误差曲线 实际电流互感器存在励磁电流,所以二次电流I2和一次侧实际电流I1电流存在数值大小和相位角度差,且误差大小和二次侧的负载阻抗有关。在互感器准确度一定即允许的二次负荷S2一定时,其二次侧的负载阻抗是与其一次电流或一次电流的平方称反比的,一次电流越大,允许的二次阻抗应越小,否则就影响精度。电流误差是指测得的电流对实际电流I1的相对误差百分值。 规程规定:用于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范围为±10%,相位差角不得大于7°。 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是指互感器生产厂家给出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最大不超过10%时,一次电流对其额定电流的倍数k=与二次侧负荷阻抗Z2的关系曲线。实际查用步骤通常是按电流互感器所处位置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来确定其值,从厂家给出的相应型号电流互感器的10%曲线中找出横坐标上允许的阻抗欧姆数,使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仪表总阻抗不超过此Z2值,可保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在10%以内。当然实际Z2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有关,各种形式下的电流互感器的Z2可按电路原理方法计算。 在实际的电网线路中,如规定整个电网线路能在短路电流达到20倍的时候,整个电路能正常工作(即这个时候的复合误差小于10%),这个时候就要求二次回路的阻抗小于一定值(在本仪器中倍数对应M10 阻抗对应Z 例如M10为10.2 Z为1.2 这个数值表示短路电流为一次侧额定电压的10.2倍时为保复合误差小于10%二次回路复阻抗必须小于1.2)。这个实验对应的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 二伏安特性曲线 测试拐点电压拐点电流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拐点电压一般比较大,一般在20V以上,厂家出产的电流互感器有规定的饱和电压,实际测得的拐点电压要大于厂家所给的值(或对应所给的曲线不发生明显变化),拐点电压过小一般是铁芯质量不合格或发生扎间短路。

ZD6单机牵引道岔转换电流曲线的时间及电流特性标准

ZD6单机牵引道岔转换电流曲线的时间及电 流特性标准 在某段时间内全站只有一组道岔转换时,M9802系统将记录该道岔的转换电流曲线。 道岔转动电流曲线是一条以电流为纵轴、时间为横轴,以10毫秒测量间隔的各电流值逐点连接绘制而成的曲线,蕴涵了道岔转换过程中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 ZD6单机牵引道岔转换电流曲线的时间及电流特性标准

一、时间特性 1、T2-T1=ADQJ吸起时间+BDQJ转极时间≤0.3s 2、T3-T2≤0.05s ZD6电机上电时间 3、T4-T1≤0.6s 其中T3~T4段为道岔解锁,密贴尖轨开始动作时间。 4、T7-T4=道岔尖轨移动时间,时间的长短视转换阻力而变,M9802取转T4~T7间的平均电流作为道岔动作电流。 5、T8-T7≤0.25s 尖轨密贴至道岔锁闭的时间,其电流值对应道岔的密贴力 6、T9-T8≤0.05s ZD6完成机械锁闭,自动开闭器速动接点断开电路的转换时间 7、T10-T9=ADQJ缓放时间≥0.4s 二、电流特性 1、I1=0 2、I2=0 3、I3=DZ220电压值/(电机电阻+ADQJ线圈电阻+电缆回线电阻)≈220/(7.2+0.44+23)=7.18A 4、I4=0.8±0.2A 5、I7=0.8±0.2A 6、I8=I7±0.1A 7、I9=I10=0

三、曲线各段的含义 电机启动时(T2-T3段)曲线骤升,形成一个尖峰,峰顶值通常为6至10A。若峰值过高,说明道岔电机有匝间短路。 电流至峰点后迅速回落(T3-T4段),弧线应平顺。若有台阶或鼓包则为道岔密贴调整过紧造成解脱困难。 T4-T5段曲线基本呈水平状,略微向下。T6-T7段为一略微向上的平顺曲线。T5-T6段为一大半径,方向朝下的弧,谷底值与T4-T5或T6-T7段的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0.4A,若大于则说明工务尖轨有转换障碍(根部阻力、滑床板缺油、尖轨吊板等)。 T4-T7段平均值为转辙机工作电流。曲线应平滑,若电流幅值上下抖动则有如下可能:滑床板凹凸不平、炭刷与整流子面接触不良或有污垢、电机有匝间短路。 T4-T7段曲线若有大量的回零点,则为电机转子断线。 T7-T8段为锁闭电流,一般高于T6-T7段,但不应高出0.25A 以上,若有则为道岔密贴调整过紧。当道岔进行四毫米试验时,在T8后有一串逐渐下滑的波动段,波峰与波谷间的电流之差不应大于0.35A,若大于则为磨擦带不良。 T9-T10段为ADQJ缓放时间。 T1-T2在横轴上的长度为1DQJ吸起和2DQJ转极时间,约为0.2-0.3秒; T2-T9段为转辙时间。T2-T4段时间过大则说明道岔启动机械解锁困难。T4-T7段时间与转动阻力有关,阻力越大,电流越大,

电池特性曲线

电池的放电特性是一族曲线(见图1)。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图中为25℃),随放电电流的不同,电池端电压与放电时间的关系称为放电曲线。由放电曲线可以看出如下特性: (1)放电时间最长的曲线,放电时间为10小时,电流恒定,我们称之为10小时放电率曲线,由此测定的电池容量用C10表示 C10=6A×10h=60Ah 如果用1小时恒流放电来测定这同一只电池,则 C1=41.9A×1h=41.9Ah 由此可见电池的容量是在标定了放电制式之后才是一个可比的确定值。 (2)无论放电电流大小,在放电的初始阶段都会使端电压下降较多,然后略有回升的现象,这是因为电池从充电状态转变为放电状态的瞬间,电池极板附近的电荷快速释放出来,而离极板较远的电荷需要逐渐运送到极板附近,然后才能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形成了电池端电压有较大的低谷。 (3)无论放电电流大小,电池端电压最终将出现急剧下降的拐点,以这些曲线的拐点连接得到的曲线就称为安全工作时的终止电压曲线,UPS的电池电压工作终点都是设计在这条拐点曲线附近的。拐点之后的曲线具有电压急剧下降的趋势,直到放电曲线的终点,这些终点连接得到的曲线称为最小终止电压曲线,它表示放电电压低于此曲线后将造成电池的永久性失效,即电池不能再恢复储电能力。由此可见UPS中设计有防止电池深度放电的保护功能是极为必要的。 2 UPS电池的充电特性

电池的充电特性曲线也是在25℃温度下测量和标度的(见图2)。充电曲线通常有三条: (1)充电电流曲线:在充电开始阶段,充电电流是一个恒定值,随着充电时间的推移,充电电流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0。这是由于在放电过程中,电池内的电荷大量流失,由放电转变为充电时,电荷的增长速度较快,化学反应将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对于密封电池来说,即使通过安全阀可以将气体和热量排放掉,但氢离子和水将同时损失掉,使电池的储能下降,因此必须限定充电的电流值,随着电池容量的恢复,充电电流将自动下降。充电电流下降10mA/Ah以下时即认为电池已基本充满,转入浮充电状态。电池放电越深,则恒流充电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较短。 (2)充电电压曲线:在电池恒流充电阶段,电池的电压始终是上升的,因此有时又称为升压充电。当恒流充电结束时,电池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称为恒压充电。在恒压充电阶段,电池的电流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0,结束恒压充电阶段,转入浮充电,以保持电池的储能,防止电池的自放电。 (3)充电容量曲线:在恒流充电阶段,电池的容量基本呈线性增长;在恒压充电阶段,容量增长的速度减慢;恒压充电结束后,容量基本恢复到100%大约需要24小时左右;转入浮充电后,容量基本不再明显增长。由充电曲线还可以看到一组虚线,是电池放电50%后的充电特性,与100%放电后的充电特性相比,恒流充电时间明显缩短,恒压充电9小时左右,容量基本恢复到100%。由以上可知: ①恒流充电是为了恢复电池的电压; ②恒压充电是为了恢复电池的储能; ③浮充电是为了抑制电池的自放电或保持储能。 UPS设计的电池放电容量通常为50%~70%额定容量,一般放电后最好连续充电24小时。无论50%放电还是100%放电,恒流充电都是0.1C10(6A),恒压充电都是 6.75V(2.25V/cell),这是在25℃环境温度下进行的。如果温度上升,则充电电压必须下降;否则电池内的化学反应会加强,产生大量的气体,使电池内的压力增加,并经减压阀将气体释放,使电池内的电解液减少,将造成电池的提早老化,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许多品牌UPS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了浮充电压随温度而变化的功能,以优化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