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复习资料

知识管理-复习资料
知识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论知识管理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知识经济促进知识管理的产生

知识经济既然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那就同过去的经济形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论、制度、方法一样,也必须有适应的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理论、制度、方法,也就

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管理。

管理本身是一种知识,但是在新的外部环境下,成功有效的组织管理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新的外部环境是一种知识环境,它表现在:科技进步,新产品不断更新;交通便利,地理空间已经不成障碍;企业跨国,商业的国界已经消失;市场全球化,竞争激烈化,企业国际化;管理过程化,组织扁平化,职能综合化;经济信息化,运营虚拟化,战略短线化。知识经济对管理提出了挑战,需要在管理中运用大量的知识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知识管理应运而生。

从知识经济的角度: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的关键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更多的是

依靠知识的参与,而不是生产要素的消耗来发展经济。知识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

源正逐渐取代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有效的知识管理往往是

知识经济中发展的关键。

就企业为例,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类似的问题:如何能将产品

以更快的速度推向市场?如何提高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如何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或者更

好的服务?而知识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来完善企业内部的架构,提高企业知识共

享的能力,从而让企业更有效的运转。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企

业经济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的产物。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换,知识管理将遍及整

个经济领域,企业将越来越依赖与知识管理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所以说,有效进行知识

管理,就变得尤为关键。不仅如此,知识管理已经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

和个人的普遍的重视和高度的关注。

2.论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发展。

知识管理的兴起:

知识管理的诞生直接根源于组织所处的时代及经济环境的巨变,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主

要体现在: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扁平化、组织个性化。

从微观上来讲,知识管理的崛起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生存环境的变化。2、从长期角度来看,知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3、知识管理不是企业运行的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渗透到企业每一个部门和业务过程中。4、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收集、处理和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从宏观上讲,知识管理能够为人们重视和接受也得益于知识经济的提出。知识经济解决了物质经济的基本矛盾,知识成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掌握的知识越多,知识结构越完备,就越能进行创新和实现从知识财富向物质财富的转化。在这种大环境中,知识管理自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经济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的产物。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换,知识管理将遍及整个经济领域,企业将越来越依赖与知识管理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的发展: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为代表的学者,已经开始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知识 管理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开始出现。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

知识作为竞争性资产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许多知识管理项目开始实施。1990 年圣吉的代表 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在美国出版,成为知识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 的里程碑。以野中郁次郎为代表的许多学者为知识管理的运用和推广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1 年至 1995 年

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因为组织为取得竞争优势,开始重视管 理和开发隐性和显性知识资源,所以有关知识管理的会议和研究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1996 年至 1999 年

知识管理广发推广,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论探索,知识管理项目蓬勃发展。

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

知识管理研究经历了很大的收缩和反弹。IT 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是知识管理的可操作性大 为提高,知识管理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推动者是国际知名的 IT 企业和咨询公司,而一些世界顶级企业的成功也起到了相当有影响力的“标杆作用”。此外, 这几知识管理的学科宽度不断增加(?)

第一章

知识 1.知识的定义、特性及其类型有哪些?(见书 23 页、31 页)

知识的定义:

知识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同。那 么总体上来讲: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 程和规律的认识,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是人类通过信息对 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 的信息集合;是组织发展竞争力的基础。人类既要通过信息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又要 根据所获信息组成知识并不断地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可见,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 种特定的信息。人类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信息是构成知识的原料,这些原料经过人类 接收、选择、处理,才能组合成知识。“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各种元素的无序集合, 而是被纳入一个动态的,与人或组织交互的系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所 在。

1、 知识具有价值性:由于知识比数据和信息更接近行动,所以知识更具有价值,知识

的这种价值应根据它所导致的管理和决策或行动来评价。

2、 知识来源于实践和经验:经验是指我们做过的事和过去的经历,经验的积累必须要

通过实践后的总结。

3、 知识具有复杂性:知识能用复杂的方式处理复杂的问题。

4、 知识通过经验规则和直觉起作用。

5、 知识的隐含性:一部分知识存储在人的大脑中,难以表达。知识越抽象,隐含性越

知识的特性:

高。

6、 知识的动态性:学习的产生、内化的过程。

7、 知识的实体性:知识包含一系列操作,比如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8、 知识的分布性和合作性。

9、 知识的共享性:知识的传递不会造成个人的损失。

10、 知识的延续性和积累性。

11、 知识的可占用性。

12、 知识的增值性。

13、 知识的扩散性。

1、 知识的经典分类(34 页)

2、 其他的分类(31 页之后,简单列举)

2.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模式有哪几种?(见书 35 页)

按照野中郁次郎建立的模型,转化过程分为 4 个部分:

1、 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包括:编码、排序、分类、综合等)

即知识的组合过程:组合各种不同形式的显性知识,如文件或者数据库中的知识。一 般来说,组织的知识共享是从这一过程开始的,也较容易实现。此转化过程利用先进 信息技术,融合相应业务流程,实现了个体观念的系统化,将零星的显性知识构成完 整的、有特定价值的知识体系,是发挥知识外部性的直接途径。它虽没有扩展企业的 知识存量,却通过系统性的综合实现了知识聚变,形成更高水准的知识资本,为企业 的知识共享和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2、 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包括:比喻、类比、图像、演绎等)

即知识的外化过程:通过讨论和文件编辑将知识转化成明确具体的形式。在四种转化 过程中,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核心,是知识生产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此 过程是借助先进信息技术,采用隐喻、模拟、观念、假设等手法,将隐性知识通过显 性描述,使隐性知识转变成系统化、编码化、成文的、可被理解的显性知识。商务智 能、知识挖掘等都属于此种模式。外化过程最终实现了组织知识存量的增值,完成了 知识转换的螺旋上升过程,为提升企业整体知识水平,创造并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开 创了崭新的局面。

3、 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包括:阅读、聆听、体会、体验等)

即知识的内化过程:通过显性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运用各自特定的知识结构进行深 知识的

型:

度加工,从而裂变出不同类型的隐性知识的过程。专家讲座,基于BBS 的小组学习等都属于此种模式。显性知识需要及时的转化成隐性知识,否则它的真实价值很快就不复存在了。知识的内化过程是知识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实现知识总量的增加和更新。经过内化阶段后,团队和组织的竞争力增强。

4、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包括:讨论、交流、换位、实践等)

即知识社会化过程:通过观察和对话交流,个体直接从他人那里获取新知识。这一过程是知识管理中最高层次也是最难以实现的。此模式属于典型的“师父带徒弟”模式,它通过分享彼此的经验、技术诀窍和思维方法,实现个人隐性知识向组织隐性知识的转变。

企业内少数专家型员工的隐性知识是组织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而共同化模式的成功实施能有效降低其因离职、退休给企业知识资木带来的损失,是实现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变的关键,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知识管理

1.何谓知识管理?其主要特征和学派有哪些?

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就是把知识作为企业(甚至社会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的采集和编码、知

识的积累和处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知识水平的提高进行管理,发

挥企业员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增强组织生存、形成

持续竞争优势的管理活动。它是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

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含了组织的

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

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KM 中,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特别重要,能否充分挖掘和管理好

隐性知识,往往是KM能否成功的关键。而隐性知识的载体是人一知识人员,所以,对人

的管理是KM的核心内容。这也是KM 以人为本的特性所在。

知识管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知识采集、

加工、储存、积累、传播、共享、应用和创新。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其实由于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广泛认可的定义。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1)巴斯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2)法拉普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

(3)艾莉认为:知识管理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

之间进行知识交流。

(4)马斯(E.Maise,1995)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

(5)达文波特认为:知识管理真正的显著方面分为两个重要类别: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应用。

(6)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

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之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

业绩的目的。

(7)国内著名学者乌家培教授(1998,1999)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信息管理经历了文献管理、计算机管理、信

息资源管理、竞争性情报管理,演进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

阶层,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阶段不一样,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

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除显性知识外还包

括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他还评述

道:“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最宽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

最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介于上述理

解之间的认识,又有两种,一为对知识的管理,另一为用知识来管理。尽管理解

不同,但是对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加以管理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对知识管

理日趋重要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虽然知识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清晰的定义。但是有一点却得到了大家的共识,那就

是知识管理不是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对人的管理,也不是真正的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更

倾向于知识共享、信息系统、组织学习、智力资本管理、绩效管理和加强等。这些定义充

分强调了要以知识为核心进而发挥其作用。

知识管理的学派:

国内外学者们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我们可以简单化处理为三个学派:技术学派、行为学派和综

合学派。

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计

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他们常常被卷入到对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重组和

群件等的设计、构建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讲,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当中被标

识和处理。

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哲学、

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他们经常卷入到对人类个体的技能或行为的评估、改变或是改进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等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这些人在传统上,要么是像一个心理学家那样热衷于对个体能力的学习和管理方面进行研究,要么就像一个哲学家、社会学家或组织理论家那样在组织的水平上开展研究。

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 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成该学派的专家既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推动着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融合为自己所属的综合学派。由于综合学派能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实施知识管理,所以能很快被企业界接受。上面列出的大多数学者都应该划人该学派。

2.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知识管理的维度:(55页)

在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以及知识管理活动中,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人;二是技术。

知识管理平时作业二(终审稿)

知识管理平时作业二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知识管理作业二 1.知识管理兴起和发展的背景? 答: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从工业经济迈向知识经济,知识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将取代机器设备、劳动、资金、原材料等传统生成要素而成为任何组织发展的最主要资源投入,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将主要依赖于自身的知识保有量(静态)及其整合利用的效果和效率(动态)。为此,知识管理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创新,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组织管理变革而逐步产生的。因此,引发知识管理的背景因素也就可以从社会外部环境变化和组织如何适应变化这一对互动关系出发加以考察。 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中指出。人类社会正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新型的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视为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的集合体。在典型的生产经营中,企业投入设备、原材料、资金、人力等资源,生产出具有附加价值的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被不断地消耗,由于金融资本和其他传统的生产要素已经商品化,可以从外部以等价交换的方式获得。因此,从投入到产出的增值主要依靠知识的贡献。虽然传统的生产要素不可缺少,但是已经不能从中获得资源的增值。知识正在减少单位产品对资金、原材料和能用需求。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已由劳动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转向智力资本。

2.隐性知识如何转化为显性知识? 答: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为群化或者社会化(Socialization):群化是一个经验分享的过程,直接从别人那儿获得隐性知识而创造出隐性知识。这是在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是知识社会化的过程。而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经验共享,探讨、交流是这个转化过程的关键,而它又是通过组织成员之间的共同活动来实现的。如老师傅带徒弟的过程就是实现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分享经验形成共有思维模式和技能的过程。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虚拟知识社区,则为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以企业为例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 1、通过发现、挖掘、引出和沉淀来推动知识从动态隐性转移到动态显性。 发现,就是把具有异质型人才的人们头脑中的经验、体会通过案例、说明、总结、报告等形式表达出来。挖掘,就是对数据进行有目的的分析、统计,表述出他们所代表的规律、意义。引出,就是通过会议、调查的方式把这些具有隐性知识的人才的思想的火花引出来,然后沉淀下来,成为其他人可读、可看、可听的知识。 2、通过试用、修正、判断和固化来推动知识从动态显性转移到静态显性。

知识管理基本概念总结

知识管理基本概念总结 王连娟 E-mail: Phone:82235403, 绪论知识管理概述 1.企业知识理论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是只是一体化的制度,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投入是知识,但知识有个人掌握,并专业化于某一特殊领域,由此知识的专业性就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各类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因此企业无非就是一种“团队生产”的组织形式。 2、知识管理的概念 ?巴斯(Bassi)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 ?奎达斯等(P.Quitas)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管理各种知识的连续过程,以满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各种需要,确定和探索现有和获得的知识资产,开发新的机会。” ?维格(K.Wiig)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自上而下地监测、推动与知识有关的活动;创造和维护知识基础设施;更新组织和转化知识资产;使用知识以提高其价值。 ?艾莉(Verna Allee)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和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 ?法拉普罗(Carl Frappuolo)说“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马斯(E.Maise)认为,知识管理是系统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 ?达文波特教授(T.H.Davenport)指出:“知识管理真正的显著方面分为两个重要类别: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利用。 3、知识管理学派 ?技术学派 该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他们常常被卷入到对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重组和群件等的设计、构建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讲,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当中被标识和处理。 ?行为学派 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一般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他们经常卷入到对人类个体的技能或行为的评估、改变或是改进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等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 ?综合学派 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成该学派的专家既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推动着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融合为自己所属的综合学派。 4、数据、信息与知识 1)、什么是知识 经合组织(OECD)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把知识分为四大类,知道是什么(即知事,know-what,又称事实知识)、知道为什么(即知因,know-why, 又称原理知识)、知道怎样做(即知窍,know-how, 又称技能知识)和知道谁有知识(即知人,know-who, 又称人力知识)。前两类知识即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是可以表述出来的知识,是显性的,而后两类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难以用文字表述,是隐性的。OECD知识分类不仅可看出显、隐性知识之间的区分,还详细地给出了显、隐性知识所包括的内容 2)、知识的分类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 ?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 ?实体知识和过程知识 ?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 5、本课程对知识管理内容的理解 1)、知识管理主体——知识管理者 ?CKO(CIO) ?知识经理 ?知识工人(个人知识管理) 2)知识管理客体——知识 ?知识的积累——知识地图 ?知识共享 ?知识创新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三种策略151 精品

知识管理的三种策略 知识管理的实际工作可以概分为三种策略和六个重点,每种策略涵盖两个重点。第一种策略称作知识管理的市场化策略,其重点为知识来源的「寻找」与「整理」,其工具为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第二种策略称作知识管理的系统策略,其重点为知识内容的「储存」与「流通」,其工具为知识库(Knowledge Base)。第三种策略称作知识管理的社会化策略,其重点为知识价值的创新与利用,其工具为知识社群(K nowledge munity)。 市场化策略--知识地图的建立 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又称作知识黄页簿)是知识的库存目录。就好像城市地图显示的街名、图书馆、车站、饭店、学校、机构等各项资源的地理位置,知识地图所以寻找的人组织有那些知识项目及其分布地点位置,以便员工按图索骥,找到他们需要的知识来源。知识地图所显示的知识来源,可能是部门名称、小组名称、专家名字、相关人名字、文件名称、参考书目、事件代号、专利号码、或知识库索引等,但却不包含知识的内容本身,它是指南和向导,用以节省员工追踪知识来源的时间。有了良好的知识地图,无论所需要的知识多么冷僻,只要有个开头,就可以透过层层的推荐一路追踪下去找到知识的源头。这样的雪球效应,使员工在需要知识的时候,不会因为太费时间而将就于便利但不完善的知识。组织也可以利用知识地图了解那些知识尚待补强或开发,那些知识应当扩散及推广等。 知识地图所需要的信息有的已经存在于组织中不同员工的脑袋里,但往往没有文件的记录,而且失之于片断与不完整。组织可以用问卷的形式把员工已经知道的索引搜集起来,重新整理。对于「以知识为网际网络基础」的企业而言,建构知识地图之前尚须做好知识的分类与整理。因为知识地图和组织架构图(organizational chart)不同。组织架构图以阶级排列员工从属及职位名称,但并不能显示具备重要知识的基层

顶知识管理工具Evernote的GTD应用详细指南

目录 目录 (1) 顶级知识管理工具Evernote的GTD应用详细指南 (3) 序章:GTD工具Evernote (3) 第一章:搜集 (3) 1.1 Evernote软件端收集法 (3) 1.2 浏览器插件极为便利的网络撷取保存法 (4) 1.3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ALTRun或者Launchy工具:量身定制的收件匣(Email接收法) 4 1.4 无网络情况下的杂事收集 (7) 1.5 手机端的收集 (8) 1.6 外出无手机情形下的收集 (9) 1.7 超级简便的Evernote一键收集或者一个手势收集法 (10) 1.8 Evernote的Twitter收集法 (11) 第二章加工和组织 (11) 2.1 Evernote的GTD加工和组织方法 (11) 2.2 使用Evernote区隔GTD的八大容器清单 (12) 2.3 核查清单(Checklists):创造性的提示 (22) 第三章检视回顾 (22) 3.1 检视 (22) 3.2 回顾 (26) 第四章执行行动 (28) 第五章使用Evernote实践GTD的优劣之我见 (28) 附:文章更新历史 (28)

顶级知识管理工具Evernote的GTD应用详细指南 作者: ET民工和塞壬 2010-12-20 出处: https://www.360docs.net/doc/ac11164963.html,/gtd-evernote.htm Yibie 言:感谢塞壬兄的信任,以及好友善用佳软的许可,现将这篇精彩的美文发布在学无止境@一点一滴上。希望每个着重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的人能够在本文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序章:GTD工具Evernote 笔者曾在GTD系列教程首篇文章提出,GTD的核心理念是“迁出大脑内所有杂事,纳入一个可靠的外在体系(行动提醒系统 + 资料归档系统)直接管理”。换言之,就是把所有杂事控制在“手边”,而非“脑海”里。 实践发现,在两大系统中,快速高效有趣的资料归档系统是践行GTD的先决条件。如此一来,若能找到一个知识管理工具整合行动提醒系统和资料归档系统,合二为一,实践GTD就会更加便捷容易。 探寻许久之后,发现拥有网络端、电脑软件端、手机端的顶级知识管理工具Evernote(介绍)颇为得心应手。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神奇的Evernote实践GTD的五大流程。 为方便不熟悉GTD的读者起见,此篇教程的目次结构和本系列教程开篇文章《GTD系列教程1:GTD精义和待办事宜服务Toodledo实践》大体相类,略作增减归并,以飨读者。另外GTD是因人适用的体系,请有意将Evernote作为GTD工具的读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形裁剪使用。 ●第一章:搜集 Evernote收集功能超级强大,提供了软件端快速截取、书签式网络撷取、Email接收、文件导入等诸般功能,搜罗资讯极为便利,可以很方便的收集各种资料和任务。 ◆ 1.1 Evernote软件端收集法 Evernote软件端的全局热键: ?复制所选快捷键Win+A键(可设定使用其它键)可选中一段文字即刻新建任务笔记资料。 ?新建笔记快捷键Ctrl+N(同时支持设定第二个快捷键)快速输入任务,按Tab键或者Shift+Tab 迅速切换一则笔记条目的笔记本属性和标签属性处快速输入任务属性。 ?捕获屏幕快捷键PrintScreen键(可设定使用其它键)直接截屏收集资料。

浅析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浅析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企业的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被高度认同和接受的,而且一提出就倍受关注。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引进这种管理体系,一些企业在对传统的做法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组织结构进行幅度较大的变革,有的企业走得更远,在管理理念上把知识管理看成是企业发展之道。 一、推动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力量 1.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知识管理 金融市场是衡量价值最有效的天平和表达价值最有效的晴雨表。在当今资本市场上,投资人最注重的企业一般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看行业成长性,信息、网络、软件开发与生物工程技术类的公司市值往往大大超出了它们实际的有形资产价值。第二是看一家企业是否具有扎实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包括相关管理能力、管理技术以及能够对经营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如果一家企业在质量管理、流程再造和业务成本预算方面成绩斐然,市场会给予极高的热情。西方一些投资者甚至认为“企业知识管理及流程创新能力”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增加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工具。 现在,对一个企业来说,未来发展及价值增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其管理知识、核心能力、人力资本价值、快速引进新产品、开发新技能、进入新市场以及对竞争威胁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识别和获取相关知识,如何将其转化为技能和能力,如何为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而保存和分配这些能力。可见世界产业结构在过去50年里,已经由以制造为基础的生产体系转型为一个以知识、智能及技术为基础的价值体系。

2.“创业型经济”的兴起 随着创业型经济和风险投资基金的兴起(在美国,风险投资基金从1985年的140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460亿美元),使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企业发展思路成为一种管理模式。因为创业者所依赖的就是发现机会、价值创造和业务模式创新等。而且创新的业务模式持续不断地对传统的销售、管理及融资方式形成冲击,使传统的业务运作模式不得不进行调整和适应新的运作模式。所以几乎所有从业人员都认为只有创新才有出路,而且这种创新主要是指“赋予现有资源以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显然做到这一点依靠的不是增加土地、资金和扩大规模,而是知识、技能、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3.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的知识管理成为可能 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了企业发现、提取、仓储和传输信息、知识及资料的能力,它所创造的价值和效率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以集中的方式吸收及分析的做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保证企业员工拥有其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及信息,以便能够及时地评估业务所面临的问题和机会,并且藉此帮助员工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产业及客户需求等。 4.全球经济的五大潮流使知识和信息共享成为必然 这五大潮流是:(1)知识的内容(如软件产品)正在不断增加。(2)由于技术的更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缩短,产业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快,导致知识可用性的周期在不断缩短。(3)互联网使世界联系得更加密切,为大量信息提供了载体和连接的手段。(4)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精心策划产品以及所必须的知识资产,以便在竞争中能够占先。(5)与过去相比,企业将更加重视利润增长。由于在整个的生产与管理中加强了质量管理、调整了工作程序,许多公司步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和实践述评

●储节旺,方千平(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和实践述评 3 摘 要: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评析了知识共享的内涵、类型、过程、模式、实践。对知识共享内涵的认识有信息技术、沟通、组织学习、市场、系统等角度;对知识共享的类型的认识有共享的主体、共享的知识类型等角度;对知识共享的过程的认识有交流、知识主体等角度;知识共享的模式包括SEC I 模式、行动—结果的模式、基于信息传递的模式、正式和非正式的模式。对知识共享的实践主要总结了一些著名公司的做法和成绩。 关键词: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知识共享模式;理论研究 Abstract:Knowledge sharing is the i m portant link in the knowledge manage ment chain .This paper revie ws the meaning,type,p r ocess,model and p ractice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 meaning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 2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I T,communicati on,organizati on learning,market and syste m.The type of knowl 2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type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 p r oc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communicati on and the main body of knowledge .The 2model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SEC I,acti on -result,inf or mati on -based deliv 2ery and for mal and inf or mal type .The p ractice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in s ome famous cor porati ons ’method of work and their achieve ments . Keywords: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manage ment;model of knowledge sharing;theoretical study 3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发展与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06CT Q009)及安徽大学人才建设计划项目“企业应对危机的知识管理问题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知识,实现知识的价值,其前提与基础是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其核心是知识的交流与学习,其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吸收与创造,从而最终达到充分利用知识获得效益、获得先机、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前提是知识的存在,包括知识的质与量。而如何拥有足够质与量的知识在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因为个体的经验、知识和智慧都是相对有限的,而一个组织团体的知识是相对无限的,如何使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交流共享知识是知识管理达到最佳状态的关键。知识共享是发挥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点,是知识管理的优势所在。因此,知识共享的理论研究和实施运营都显得十分必要。 保罗?S ?迈耶斯于1997年详细介绍了适合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系统的设计方案[1]。自此以后,专家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共享展开研究,研究领域从企业不断扩 大到政府、教育等社会组织。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的重点。从笔者掌握的知识共享研究的相关文献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知识共享的定义类型、过程、模式等方面。 1 知识共享的定义 由于知识内涵的开放性和知识分类的复杂性,专家学者们对知识共享的内涵理解也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但他们还是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共享的内涵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 111 观点简述 1)信息技术角度。Ne well 及Musen 从信息技术的角 度来理解知识共享,认为必须厘清知识库中符号和知识之间存在的差异。知识库本身并不足以用来捕捉知识,而是赋予知识库意义的解释过程。因此,对知识共享而言必须包括理性判断与推理机制,才能赋予知识库生命[2]。 2)信息沟通角度。Hendriks 和Botkin 等人认为知识 共享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的过程。 3)组织学习角度。Senge 认为,知识共享不仅仅是一 方将信息传给另一方,还包含愿意帮助另一方了解信息的内涵并从中学习,进而转化为另一方的信息内容,并发展

个人知识管理常用工具介绍

个人知识管理常用工具介绍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识管理亦如此,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用纸笔来记录知识,互联网出现之后,改用软件工具来记录管理知识。知识管理的背后,是巧妙的运用工具这条杠杆与头脑相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常用到的一些工具,通过前面讲的学习知识、保存知识、使用知识、共享知识四个方面(链接)来分享下。 学习知识 平时在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通过搜索、订阅公众号、社交网络、媒体来寻找答案,通过搜索引擎也可以学到一些你意外的小知识。 1、搜索引擎类:谷歌、百度、必应等 搜索引擎无疑是最常用信息和知识获取工具,有效的利用这些工具需要:了解不同搜索引擎的特长;掌握搜索引擎的技巧。 2、百科类: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互动百科 百科属于知识学习和共享的一个渠道,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对内容进行评估,保证准确性。

3、文库类:百度文库、360doc、爱问共享资料、豆丁、其他专业文库 文库都是通过整理和分享而成,相对可以比较完整的学习行业知识。 4、问答社区:百度知道、新浪爱问、搜搜问问、知乎、PMCAFF等专业性问答网站。 以百度知道为代表的老一代问答网站主要解决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以知乎为代表的新一代问答则将内容聚焦于较复杂问题。 5、订阅关注类:Google Reader、blog、公众号等 很多blog博主都转战微信公众号,所以基本上可以通过关注公众号来学习内容。 保存知识 保存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最快速和准确地查询到相关内容。保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保存在本地硬盘,一种是保存在网络上。保存在本地的好处是较为安全、断网的时候也能查看,保存在网络的好处是只要能上网就能查看,分享更为方便。保存知识的类型包括保存链接、保存文章、保存图片、云同步等等。 1、网盘类:百度云盘、华为网盘、360云盘、115、Dropbox、Evernote 最近国内各大网盘要么就是收费,要么就关闭服务,让不少存储在国内网盘的感到无奈,国外网盘需要撘梯子。 2、书签收藏类:chrome书签、360书签等各大浏览器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源的管理修订稿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 源的管理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源的管理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良好发展势态,令世界瞩目。 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它在当今的企业运营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作的主要工具和管理内容。一、什么是“知识管理” 享誉世界的福特汽车公司在管理中非常推崇“知识管理”,将“知识管理”看作是“智力资本杠杆”,并认为它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管理效能。公司在1996年到1997年间成功地节约了超过3亿美元费用,而其中的亿美元可直接归功于其采用的一套知识管理技术——最优经验答复系统。更令人吃惊的是,节省的巨额费用是来自于由内部网络Web开发者和两位经营专家在10天内开发出的一套系统。 那么,能发挥如此奇效的“知识管理”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知识”的概念去理解会比较容易。 知识抽象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包括技能)的总和。从信息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被人所利用的信息。但它不能独立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也不表现为对信息的存储和提取的能力,它只能在人对信息的运用中体现和产生。当然,离开了信息,人也无法获得知识。可见,人是实现知识的主体,信息是转化为知识的基础。人的认识可以决定信息存在的价值,人的认识又会因被认识的事物所具有的信息所改变,从而形成不断提高的对事物的新认识,以至循环无穷。这就是信息在转化为

知识管理案例之一Marconi的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案例之一——Marconi的知识共享 https://www.360docs.net/doc/ac11164963.html,./ewkArticles/Category111/Article14375.htm 来源:.cio. 翻译特约撰稿人:王晨 2003-6-6 投稿 Marconi进入了一场并购狂潮,在3年的时间内先后收购了10家通信公司,随之而来的便是严峻的挑战:这个30亿美元通信设备的生产巨头如何保证它的技术支持人员了解最新收购的技术并在中向客户快速而准确的提供答案呢?Marconi如何培养熟悉公司所有产品的新人员? Marconi的技术支持人员(遍布全球14个呼叫中心的500个工程师)每个月要回复大约10,000个有关公司产品的问题。在并购之前,技术支持人员依赖于公司的外部网(Extranet)TacticsOnline,他们和客户在那里可以查询最近的问题和文本文档。当新的技术支持人员和产品加入公司以后,Marconi希望用一个更加全面的知识管理系统来补充。而新加盟公司的工程师却不愿将他们一直支持的产品的知识共享。“他们觉得他们的知识就象一X安全的毯子,确保他们不会失去工作”,负责管理服务技术与研发的主管DaveBreit说,“进行并购之后,最为重要的就是避免知识囤积,而要使它们共享”。 与此同时,Marconi还想通过把更多的产品和系统信息呈现给客户以及缩短客户的长度来提高客户服务部门的效率。“我们希望在提供客户自助服务的Web页和增加技术支持人员之间进行平衡”,Breit说,“我们还希望能够为我们的一线工程师(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更加迅速的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得他们能够更快的解决客户的问题”。 建立知识管理的基础 当Marconi1998年春开始评估知识管理技术时,在技术支持人员中共享知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了。技术支持人员已经习惯了在3到4人的团队中工作,以作战室的方式集合起来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而且一年前,Marconi已经开始将技术支持人员季度奖的一部分与他们提交给TacticsOnline的知识多少、他们参与指导培训其他技术支持人员的情况进行挂钩。“每位技术服务人员需要教授两次培训课,写10条FAQ,才能获得全奖”,Breit说,“当新公司加入以后,新的技术支持人员将实行同样的奖金计划,这个办法使我们建立了一个相当开放的知识共享的环境”。 为了增强TacticsOnline,Marconi从ServiceWareTechnologies那里选择了软件,部分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很容易与公司的排障客户关系管理系统(RemedyCRMSystem)集成,技术支持人员用这个系统来记录客户请求,跟踪客户交流。另外,Breit指出,Marconi希望它的技术支持人员能够利用已有的产品信息的Oracle数据库。 Breit的部门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实施新系统并培训技术支持人员。这个被称为知识库(KnowledgeBase)的系统可以与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相连接,由强大的Oracle数据库所支持。Marconi客户与产品集成的观点为技术服务人员提供了全面的交流历史纪录。例如,技术服务人员可以将制造者加入数据库,立即接过上一位技术服务人员与客户进行交流。 在第一线 TacticsOnline补足了这个新系统。“知识库中的数据是关于我们不同产品线的特定的排障技巧和线索”,知识管理系统的管理员ZehraDemiral说,“而TacticsOnline更多的则是客户进入我

《知识管理:原理与实践》知识型组织、知识地图、知识门户、知识测评及其相关案例分析

知识型组织: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百度拥有数千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为优秀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百度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人才理念:招最好的人,给最大的空间,看最后的结果,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互联网公司,最有价值的就是人。我们的办公室、服务器会折旧,但一个公司,始终在增值的就是公司的每一位员工。” “对于一个人才,我们更多注重的是,你能不能够创造,为自身创造价值,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是百度所关心的,所看重的。” ——李彦宏 案例分析:.微软公司的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可以指向结构化的知识。也可以指向人,或者同时指向两者。微软公司的知识地图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是一个以人为导向的知识地图。 “为了让微软的知识精英们能够合作无间。微软的IT团队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建构起一套敏捷的知识管理系统,人员“知识地图”可以说是这套知识管理系统中的最佳作品之一。这张“知识地图”是1995年10月开始制作的,当时,微软的资讯系统小组开展了一项“技能规划与开发”(SkillsPlan.ningandDevelopment,SPD)。他们把每个系统开发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制作成地图,以协助公司维持业界的领导地位,同时让员工与团队间的配合更加默契。 微软的这一计划分为5个主要阶段: 构造知识能力的类型与结构; 明确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 评估员工在特定作中的知识能力表现; 在线进行知识能力的搜寻; 将知识模型和培训计划结合起来。 微软相信,一旦雇员明白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他们应可以成为优秀的知识工作者。这个项目可能最终会扩大到整个微软公司,并且会延伸到产品和客户服务领域。 微软的知识地图以人为导向,成功之处在于采用多级知识评估标准将员工所具备和应具备的技能显性标示出来,不但使知识容易找到,也便于找到知识源,从而使公司最终实现了对员工知识的有效管理。由于提倡公司的知识从总体上说应该属于公司而不是属于小组或个人,因此促进了企业范围内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真正实现了为恰当的工作找到恰当的知识和恰当的人这一目的。但其实施过程中的繁杂做法却并非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和有能力照搬和效仿的。 知识门户: 企业知识门户是企业员工日常工作所涉及相关主题内容的统一入口。通过它了解当天的最新消息,工作内容及所需的知识等。实时地与其他成员取得联系、找到能提供帮助的专家或知识。知识门户是企业实现高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国内外知识管理软件比较

国内外知识管理软件比较 1.国内知识管理软件 (1)盛大麦库 这是一款采用云计算概念的网络文件管理平台“麦库”,通过这个平台,用户可以实现在线免费的文件保存。盛大麦库是一个免费、永久在线,安全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您可以用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在麦库里保存笔记、备忘、写文档,存资料,并可以方便的整理和分享。麦库为用户提供的核心服务包括记录笔记备忘、管理知识文档、批量文件上传、共享我的知识等。据悉,麦库目前处于测试期,用户注册可以获得500M的空间,通过邀请好友加入麦库可以实现空间扩容。同时,麦库的内容可以分享到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等主流SNS平台。 盛大麦库的特点是采用云计算的技术,永远不会丢失自己保存的知识资料。(2)Wiz(为知) Wiz(为知个人知识管理PKM)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产品;它以用户知识数据为核心,提供实用便捷的工具集;可以强制捕捉网页文档。 Wiz能快记快找,它基于互联网,可在多台电脑和手机上使用,支持分类、标签、全文检索等组织方式;具有快速、便捷、移动互联、数据开放、易于扩展等特点; Wiz可以当作轻量级的wiki、sharepoint来使用,可以用于时间管理、文档管理、任务管理、离线网摘、日记博客、桌面便笺等。 Wiz以统一的存储机制、安全机制、全文检索机制、插件机制和同步机制为基础,由为知管理器(WizExplorer)、同步工具(WizSync)、编辑器(WizHtmlEditor)、查看器(WizViewer)、网页捕捉工具、文档导入工具、日历(WizCalendar)和便笺(WizNote)等组成。同时还使用到知识在线服务(Wiz Online),与多类移动终端(WizMobile)进行数据同步;也可以使用专用的订阅工具(WizReader)订阅分享的内

知识科学与知识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参考答案

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特点 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说得出来的和写得出来的。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图形、图像、视频等表达、传递。由于可以编码输入计算机,所以又有人称之为“可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注意:显性知识并不是知识本身,而只是知识的载体 可传播共享有规律可循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1、难以表达的知识,保留在个人的头脑中。(觉察到的、未觉察到的) 2、包括经验、技巧、诀窍,是个人的技能、技巧和能力,个人主观的洞察力、直觉与预感 等皆属隐性知识,是靠实践摸索和体验来获得的。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比例: 一般来说,人类80%的知识属于隐性的,能说出的只有20%。 特点: 默会性: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隐性知识一般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它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这是隐性知识最本质的特性。

个体性: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它的主要载体是个人,它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例如,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形式)进行传递,因为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难清晰表达。但是隐性知识并不是不能传递的,只不过它的传递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过“师传徒授”的方式进行。另外,这里需要区别“个体性”与“主观性”。波兰尼认为,和主观心理状态之局限于一己的、私人的感受不同,个体知识是认识者以高度的责任心(responsibility),带着普遍的意图(universal intent),在接触外部实在(external reality)的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可见,个体的不同于主观的,关键在于前者包含了一个普遍的、外在的维度。非理性:显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逻辑推理”过程获得的,因此它能够理性地进行反思,而隐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身体的感官或者直觉、领悟获得的,因此不是经过逻辑推理获得。由于隐性知识的非理性特征,所以人们不能对它进行理性地批判。 情境性: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联系的,它总是依托特定情境中存在的,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这也是隐性知识的很重要的特征。 文化性: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析那个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或者说,处于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往往分享了不同的隐性知识“体系”,包括隐性的自然知识“体系”,也包括隐性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体系”。 偶然性与随意性:隐性知识比较偶然、比较随意,很难捕捉,所以获取的时候就比显性知识要困难。 相对性:这里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相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隐性知识,但是同时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显性知识,反之亦然。稳定性: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改变;它较少受年龄影响,不易消退遗忘;也就意味着个体一旦拥有某种隐性知识就难以对其进行改造。

完善知识管理理论构建知识共享系统_王玉晶

完善知识管理理论构建知识共享系统 王玉晶 【摘 要】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知识管理的概念入手,指出了知识共享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分析了企业中进行知识共享存在的障碍与不利因素,从建立知识共享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知识共享组织结构、营造知识共享文化、完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企业知识共享程度,加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体系 Abstract:Kno wledge shar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kno wledge management.This paper obtained from the kno wledge management concept,has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and the special statu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knowledge manage ment,and analyzed the barrier and th e disadvantage factor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enterprise.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the knowledge sharing should be established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built knowledge sharing structure,created a kno wledge sharing culture,and improved knowledge sharing incentive mechanism. Key words:kno 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当今社会,企业竞争力已不局限于仅仅依赖其规模、信息和技术,而更注重其创新和应变能力。知识管理就是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以当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着力于知识的开发和利用、积累和创新,帮助人们共享信息,进而对扩大了的知识资本进行有效运营,最终通过集体智慧提高企业创新和应变能力的一种全新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而创新本身,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其实质就是一种新知识的创造,它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以及各员工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进行广泛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所以知识共享一直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发挥知识的效用,实现知识价值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前提,是走向知识共享世界的先导。理解知识共享的内涵,分析企业知识共享存在的障碍与不利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对完善组织中的知识共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 知识共享的含义 关于知识共享的概念,由于标准、角度的不同,学者对知识共享的界定也有所不同。知识共享是指个体知识、组织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享。同时,通过知识创新,实现组织的知识增值。对知识共享的认识应从知识共享的对象———知识 内容,知识共享的手段———知识网络、会议及团队学习,知识共享的主体———个人、团队及组织这三个层面考虑。其中,人是知识共享的主体,文化是知识共享的背景,信息技术是知识共享的重要工具。 2 知识共享障碍因素分析 2.1 技术应用障碍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如果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撑,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最终失之于形式,流于空泛。许多企业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缺少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很多员工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知识。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难以明确的被他人观察、了解,也无法用言语表达或者只能用言语进行部分表达。因此,薄弱的技术基础不能够帮助人们跨越时间、空间和知识的数量及质量的限制,从而不能为有效地实现知识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2 组织结构缺陷 传统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多,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信息衰退或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员工之间没有超越命令以外的直接接触和交流,无法实现面对面的互动式交流,无法突破岗位对个人的约束。多层管理结构森严,越级的知识传递几乎不可能实现;员工之间 27 RESEARCH ES I N LIBRARY SCIENCE  DOI:10.15941/https://www.360docs.net/doc/ac11164963.html, ki.issn1001-0424.2008.05.027

知识管理技术和工具

知识管理技术和工具 本节集成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Liao,2003;潘旭伟,2003a;Brent,2001),综合潘旭伟(2005),Tyndale(2002)和Dieng(1999)对各种知识管理技术和工具的分类方案,以知识的获取开发、组织存储、传播共享、检索应用以及知识评价等五个过程为基础对知识管理各种技术和工具进行回顾。 1. 知识的获取技术和工具 传统隐性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场等进行分享,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知识资源异常丰富,Internet搜索引擎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十分方便的获取各种网络资源。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搜索引擎Google和百度,除对一般网页进行搜索之外,还能实现图片、音乐、视频等搜索。目前,针对网络知识资源,提供语义检索功能的系统已经出现。如OntoBroker(Decker,2002)是一个面向Web信息资源,能通过推理进行精确查询问题的工具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基于语义信息检索的门户站点SEAL(Maedche,2001)。 2.知识的储存技术和工具 知识的储存是把获取的知识转化成为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形式,将知识进行有效并以简明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促进这些知识在组织内的交流和共享。 Kingston等提出的多视图模型将知识分为who,what,how,when,where和why等视图(Kingston,2000)。诸葛海提出了面向全球知识资源共享和管理的知识网格模型(Zhuge,2002),将知识组织在类别、位置和层次构成的三维知识空间中。知识仓库是知识储存类技术和工具的代表。知识仓库

收集了各种经验、备选的技术方案以及各种用于支持决策的信息和知识,以一定原则对这些信息和知识进行分类保存,并提供相应的检索手段。 为了避免专家知识流失,构建基于知识的系统(knowlledge-base system,KBS)是有必要的。KBS建立在人工智能基础上,其目的是让计算机理解并储存人们的知识(Wiig,1994)。 3.知识的传播共享技术和工具 知识管理的一个关键是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在员工之间、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各部门之间的知识传播共享等,让正确的知识在正确的时刻到达正确的人。知识的传播共享技术和工具主要实现隐性知识之间、显性知识之间以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进行传播共享。 Desouza等认为信息技术对隐性知识交流共享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工具(如电子邮件、知识黄页)与目标人物建立联系(Desouza,2003)。动态知识地图(dynamic knowledge map)(Woo,2004)软件是一个基于Web的知识导航器,帮助人们重用专家的隐性知识,它能搜索专家并通过使用Internet技术方便地与这些专家进行交流。 实现知识传播共享的另一类重要技术和工具是基于互联网的论坛、新闻组以及称为群件的软件包。这类技术和工具的特点在于它能够提供虚拟的工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交流看法、协同工作。在人们交流的过程中,这类系统不仅保存交流形成的文档,还能捕捉交流和互动的线索,保留知识的情景。著名的群件工具有IBM的lotus Notes和微软的Exchange Server等。Buckman公司采用了一个称为K’Netix的在线论坛的知识共享管理系统(Stepanek,2001)。Koh等开发了一个虚拟社区活动框架,

知识管理从理解开始

知识管理从理解开始 在很多中国企业中,对知识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口头重视”上。而在近几年,知识管理在世界环境内已经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中国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误读和实践上的差距在哪里呢?著名知识管理专家、汇智卓越企业管理咨询XX董事长高建华给出了见解。 正在拉大的差距 《中外管理》:知识管理在近几年发生了哪些变化?企业对其认识还有哪些不足? 高建华:知识管理在中国的发展比较缓慢,而在世界X围内却突飞猛进。各大IT公司都在投入巨资研究开发最新的知识管理体系和软件,希望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知识管理仅限于搜索的局面,从而能够发现新知识、管理新知识,将已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带来新的突破。 不久前我去电视台录制一个有关知识管理的节目,在录像之前,我让电视台采访了三位企业家和经理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你听说过知识管理吗?二是你所理解的知识管理是什么?三是你的企业开展知识管理了吗?他们的回答代表了当今中国很多企业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解释上。只有一个人说在他们的企业里实施了知识管理,可是按照一个错误的定义开展的知识管理会怎么样?可想而知。总之,中国企业虽然意识到了当今社会已经是知识经济时代,但是大家显然还没有准备好,还不知道知识管理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中外管理》:就您的观察,国内企业在知识管理上有哪些不足? 高建华:仍然是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关键是对知识管理的作用和价值还不清楚,绝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把知识管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与那些优秀的跨国公司相比,尤其是那些白领员工较多的知识型企业相比,对知识管理的忽视将拉大弱势企业与优势企业的距离。 不能定价的激励 《中外管理》:在您看来知识管理的关键是什么? 高建华:我一直坚信当年我给知识管理设计的三个宗旨,那就是:提高组织智商,减少重复劳动,避免组织失忆。而如何做到才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企业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这三个目标,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员工的特点、行业的特点进行设计,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模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