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解析课件课后测试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解析课件课后测试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解析课件课后测试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职工薪酬的概念和范畴;

●掌握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熟悉带薪休假等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了解福利费核算的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解析

一、职工薪酬的概念与范畴

1.职工薪酬的概念

定义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类别

职工薪酬的类别包括:

第一,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企业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如员工离职后企业给员工的退休金、离休费等。如果企业走的是社会统筹,即社会养老保险,员工退休后就由社会养老——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退休金)和非货币性薪酬(如公司每年给员工提供一次免费的体检);

第二,提供给职工本人、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

第三,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的保险待遇;

第四,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如企业提供给职工以权益形式结算的认股权)和企业年金。

职工的范畴

职工,既包括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或虽未正式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的人员。比如:有的企业的董事是外部人员,虽然他没有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实际上就是根据其经验、专业知识,就董事会上讨论的问题发表意见,这也属于职工;咨询师,给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授课服务,也属于职工,不管名义上是讲课费还是劳务费,或者是在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中核算,在贷方都是应付职工薪酬。

非货币性薪酬

非货币性薪酬主要就是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其他有形资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向职工无偿提供自己拥有的资产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类似医疗保健等服务。

要点提示

职工薪酬的类别包括:

①在职期间和离职后,企业提供给职工的全部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薪酬;

②提供给职工本人、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

③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的保险待遇;

④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

2.职工薪酬的范畴

职工薪酬的范畴主要包括:

第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通讯费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

第二,职工福利费;

第三,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分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有一外号——著名的企业年金)、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

第四,住房公积金;

第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第六,非货币性福利(免费医疗体检);

第七,辞退福利,即因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第八,未参加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和医疗费用;

第九,带薪休假,是一种新型的非货币性福利,一般企业按国家规定每年有10天的带薪休假;

第十,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1.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

在职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职工薪酬应当确认为负债,设置在流动负债类科目中,然后根据受益对象——谁受益谁负担,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

按受益对象分配:应当由生产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存货成本;应当由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成本;自行开发无形资产所发生的职工薪酬,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上述以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费用。

其中,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负债金额,应当区别情况处理。按受益对象分配的账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研发支出

在建工程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有计提基础和比例的

有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按照规定标准计提。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分配,主要包括:

第一,应当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第二,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缴纳的“五险”;

第三,应当向工会部门缴纳的工会经费;

第四,应当向人力资源部门缴纳的职工教育经费。

没有明确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

没有明确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自身实际情况计算确定应付职工薪酬金额:

第一,当期实际发生额大于预计数的,应当补提;

第二,实际发生额小于预计数的,冲回多提数。

注意事项

职工薪酬作为负债管理,必须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即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

企业计提职工薪酬时,税收允许扣除的职工薪酬标准与企业预计金额确实不一致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处理。

2.解除劳动关系补偿(简称“辞退福利”)

定义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没有选择继续在职的权利,或者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如买断工龄、内退制度等。

确认条件

企业对辞退福利是否作为负债确认,判断条件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辞退福利的确认应当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已经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者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一般为一年内)实施。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解除劳动关系或自愿裁减预计的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

第二,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否则就表明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不是很可能的,因而不符合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

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辞退福利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

账务处理

由于被辞退职工不再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辞退福利应当计入当期费用而不作为资产成本。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账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计提方法

对于职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应当根据计划中拟辞退职工数量、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计提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因接受裁减的职工数量不确定,对自愿接受裁减建议的,应当根据预计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和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计划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辞退福利金额,该金额与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款项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以后各期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计入财务费用。应付辞退福利款项与其折现值相差不大的,也可以不折现。

相关账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款项)

此外,按照实例、实际利率法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按每期不同的摊销额计入财务费用,不要按直线法摊。

三、内退计划

员工内退是企业考虑安排就业的需要,或者是效益不佳,按照一定的年龄标准划线之后让员工内部退养。实际上,企业根本没有解除与内退员工的劳动关系,他们还是企业职工。简单来说,就是内部退养,只是员工在未来期间不再给企业提供服务。在我国,国有企业女同志的

正式退休年龄是55岁,内退时间是45至55岁,在内退期间领取的是内退工资,正式退休后领取的才是正式退休工资。

实际上,内退就是一个辞退福利,企业应当将自职工停止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期间拟支付给内退人员的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不得在职工内退后各期分期确认因支付内退职工工资和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而产的义务。

【案例】

某家用电器制造业的员工内退计划

A公司为一家家用电器制造企业,2006年9月,为了能够在下一年度顺利实施转产,A公司管理层制定了一项内部辞退计划,拟从2007年1月1日起,企业以职工自愿

方式,辞退其平面直角系列彩电生产车间职工。

辞退计划的详细内容已与职工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辞退计划已于当年12月10日经董事会正式批准,并将于下一个年度内实施完毕。计划的详细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A公司2007年辞退计划一览表

金额单位:万元

下面以对于彩电车间主任和副主任级别且工龄在10-20年的职工(20万元/人),接受辞退的各种数量以及发生概率计算该级别的辞退福利金额。如表2所示。

表2 主任、副主任级工龄10~20年接受辞退职工概率分布表

企业应当确认该级别的辞退福利金额为113.4(5.67×20)万元。

账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1 13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1 134 000

在上述案例中,实际上就是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PI,即各变量值(接受辞退的职工数量)乘上相应的发生概率,最后进行合计∑=5.67,则加权算术平均数乘以预计补偿的金额(5.67×20万),即为该级别辞退福利预计的金额113.4万元。

四、带薪休假等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1.带薪休假

非累积的带薪休假

对于非累积的带薪休假,诸如产假等,由于权利和义务不能结转下期,故会计上不作处理。

可累积的带薪休假

对于可累积的带薪休假,由于权利和义务可以结转下期,根据下一年度预期休假数超过带薪休假数对应的工资金额确认为负债,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以现金补偿未行使的职工累积带薪休假时,冲减已计提的负债,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以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

在决定发放时。应当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含增值税),根据岗位,计入相关资产或当期损益。如果非货币性薪酬是发给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最终计入存货;如果是发给工程建设人员,计入在建工程,最后转入固定资产。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实际发放时。确认收入,把应付职工薪酬从贷方转账到借方,并且要把这一行为视同销售,还要计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同时还要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营业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案例】

某公司非货币性薪酬的计量

甲公司现有职工1000名,其中生产工人900名,总部管理人员100名,现决定以其生产的彩色电视机作为发放给职工。该电视机单位成本2200元,单位计税价格3000元。

则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①决定发放时

计入生产成本的金额=0.3×1.17×900=315.9(万元)

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0.3×1.17×100=35.1(万元)

借:生产成本 3 159 000

管理费用351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

利 3 510 000

②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3 510 000

贷:营业收

入 3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

税510 000

借:营业成本 2 200 000

贷:库存商

品 2 200 000

企业将拥有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生产工人使用的借计生产成本,管理人员住计管理费用;房屋进行计提折旧时,把应付职工薪酬从贷方转账到借方,贷累计折旧。

企业将租赁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如果单位没有自己的住房,而是给员工租房,也属于新型的非货币性福利,也就是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月末结转应付租金,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

实际支付租金时,再把应付职工薪酬从贷方转账到借方,贷计银行存款,做一张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案例】

某公司非货币性薪酬

某公司作为非货币性职工薪酬,为每位部门经理提供轿车免费使用,为每位副总裁租赁一套住房免费使用,公司共有部门经理20名,副总裁5名,每辆轿车月折旧费用为1000元,每套住房月租金8000元。

(1)确认提供轿车免费使用时

借:管理费用 2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0 000

计提折旧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0 000

贷:累计折旧20 000

(2)确认住房租金时

借:管理费用 4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40 000

实际支付住房租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40 000

贷:银行存款40 000

附注中应当披露:企业每月为部门经理无偿提供用车、为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租赁公寓免费使用等非货币性福利共计60000元。

五、福利费核算的变化

1.原规定

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原规定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14%计提,使用时再冲减应付福利费,在费用列支上按实列支不留余额。

2.新规定

新规定是不再预提福利费,而是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计算,确认为应付职工福利费的负债,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不再计提、据实列支。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冲减职工福利费负债的余额。

单选题

1.职工薪酬的类别不包括:

1. A 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企业提供给职工的全部的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

2. B 企业提供给职工本人、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

3. C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

4. D 以社会保险形式提供的保险待遇

2.关于职工范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A 与企业正式订立劳动合同的兼职属于企业职工

2. B 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的人

员属于企业职工

3. C 与企业正式订立劳动合同的临时工属于企业职工

4. D 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未正式任命,虽然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的人员但不属

于企业职工

3.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包括:

1. A 职工福利费

2. B 免费的医疗体检

3. C 辞退福利

4. D 社会保险费

4.在职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职工薪酬应当根据()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

1. A 管理费用

2. B 成本水平

3. C 受益对象

4. D 会计期间

5.下列选项中,权利和义务不能结转下期,会计上不作处理的是:

1. A 年假

2. B 产假

3. C 国家法定节假日

4. D 员工调休

6.以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在决定发放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入:

1. A 相关资产或当期损益

2. B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 C 库存商品

4. D 营业收入

7.辞退福利应当计入:

1. A 当期费用

2. B 资产成本

3. C 管理费用

4. D 应付职工薪酬

8.关于内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A 内退就是一个辞退福利

2. B 按照一定的年龄标准划线之后让员工内部退养

3. C 内退员工在未来期间不再给企业提供服务

4. D 企业在职工内退后,不再承担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9.应当由生产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

1. A 建造固定资产成本

2. B 无形资产成本

3. C 存货成本

4. D 当期费用

10.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有计提基础和比例的职工薪酬不包括:

1. A 应当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2. B 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职工福利费

3. C 应当向工会部门缴纳的工会经费

4. D 应当向人力资源部门缴纳的职工教育经费

11.在职工薪酬没有明确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前提下,当期实际发生额大于预计数的,冲回多提数。此种说法:

1. A 正确

2. B 错误

12.企业对辞退福利是否作为负债确认,判断的条件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此种说法:

1. A 正确

2. B 错误

13.企业将拥有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房屋进行计提折旧时,把应付职工薪酬从贷方转账到借方,贷累计折旧。此种说法:

1. A 正确

2. B 错误

14.新会计准则规定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14%计提,使用时再冲减应付福利费,在费用列支上,按实列支不留余额。此种说法:

1. A 正确

2. B 错误

15.职工薪酬作为负债管理,必须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即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此种说法:

1. A 正确

2. B 错误

材料物理专业《材料分析测试方法A》作业

材料物理专业《材料分析测试方法A 》作业 第一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 一、教材习题 1-1 计算下列电磁辐射的有关参数: (1)波数为3030cm -1的芳烃红外吸收峰的波长(μm ); (2)5m 波长射频辐射的频率(MHz ); (3)588.995nm 钠线相应的光子能量(eV )。 1-3 某原子的一个光谱项为45F J ,试用能级示意图表示其光谱支项与塞曼能级。 1-5 下列原子核中,哪些核没有自旋角动量? 12C 6、19F 9、31P 15、16O 8、1H 1、14N 7。 1-8 分别在简单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标明(001)、(002)和(003)面,并据此回答: 干涉指数表示的晶面上是否一定有原子分布?为什么? 1-9 已知某点阵∣a ∣=3?,∣b ∣=2?,γ = 60?,c ∥a ×b ,试用图解法求r *110与r *210。 1-10 下列哪些晶面属于]111[晶带? )331(),011(),101(),211(),231(),132(),111(。 二、补充习题 1、试求加速电压为1、10、100kV 时,电子的波长各是多少?考虑相对论修正后又各是多 少?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一、教材习题 2-2 下列各光子能量(eV )各在何种电磁波谱域内?各与何种跃迁所需能量相适应? 1.2×106~1.2×102、6.2~1.7、0.5~0.02、2×10-2~4×10-7。 2-3 下列哪种跃迁不能产生? 31S 0—31P 1、31S 0—31D 2、33P 2—33D 3、43S 1—43P 1。 2-5 分子能级跃迁有哪些类型?紫外、可见光谱与红外光谱相比,各有何特点? 2-6 以Mg K α(λ=9.89?)辐射为激发源,由谱仪(功函数4eV )测得某元素(固体样品) X 射线光电子动能为981.5eV ,求此元素的电子结合能。 2-7 用能级示意图比较X 射线光电子、特征X 射线与俄歇电子的概念。 二、补充习题 1、俄歇电子能谱图与光电子能谱图的表示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 2、简述X 射线与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主要信息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第三章 粒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一、教材习题 3-1 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多种粒子信号(教材图3-3),哪些对应入射电子?哪些是由电子 激发产生的?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X射线衍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劳厄法 B.粉末多晶法 C.转晶法 2、已知X射线定性分析中有三种索引,已知物质名称可以采用() A.哈式无机相数值索引 B.无机相字母索引 C.芬克无机数值索引 3、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信号中能用于测试1nm厚度表层成分分 析的信号是() A. 背散射电子 B.俄歇电子 C.特征X射线 4、测定钢中的奥氏体含量,若采用定量X射线物相分析,常用的方法是() A.外标法 B.内标法 C.直接比较法 D.K值法 5、下列分析方法中分辨率最高的是() A.SEM B.TEM C. 特征X射线 6、表面形貌分析的手段包括() A.SEM B.TEM C.WDS D. DSC 7、当X射线将某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打出去后,L层电子回迁K层,多余能量将 另一个L层电子打出核外,这整个过程将产生() A.光电子 B.二次电子 C.俄歇电子 D.背散射电子 8、透射电镜的两种主要功能() A.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 B.内部组织和晶体结构 C.表面形貌和成分价键 D.内部组织和成分价键 9、已知X射线光管是铜靶,应选择的滤波片材料是() A.Co B.Ni C.Fe D.Zn 10、采用复型技术测得材料表面组织结构的式样为() A.非晶体样品 B.金属样品 C.粉末样品 D.陶瓷样品 11、在电子探针分析方法中,把X射线谱仪固定在某一波长,使电子束在样品表面 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相和元素的成分分布像,这种分析方法是()

A.点分析 B.线分析 C.面分析 12、下列分析测试方法中,能够进行结构分析的测试方法是() A.XRD B.TEM C.SEM D.A+B 13、在X射线定量分析中,不需要做标准曲线的分析方法是() A.外标法 B. 内标法 C. K值法 14、热分析技术不能测试的样品是()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15、下列热分析技术中,()是对样品池及参比池分别加热的测试方法 A.DTA B.DSC C.TG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由X射线管发射出来的X射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和。 2、常见的几种电子衍射谱为单晶衍射谱、、、高级劳厄带斑 点、。 3、透射电镜的电子光学系统由、、和四部分组成 4、今天复型技术主要应用方法来截取第二相微小颗粒进行分析。 5、扫描电子显微镜经常用的电子信息是、和 6、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和 7、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是 8、倒易点阵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9、透射电镜成像遵循原理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X射线强度 2、结构因子 3、差热分析

材料现代测试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化学位移:共振频率发生了变化,在谱图上反映出了谱峰位置的移动。 2,特征吸收峰:通常把能代表基团存在,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谱带称为基团频率,其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称为特征吸收峰。 3,熔融指数: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和规定负荷下,10min内从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标准毛细管内流出的聚合物的熔体的质量,用MI表示,单位为g/10min。 4,平衡熔点:理论上将在熔点温度附近经长时间结晶得到的晶体完全熔融的温度称之为该聚合物的平衡熔点 5,普适标准曲线:流力学体积与保留体积的关系曲线具有普适性。 6,依数性:依数性是指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只与溶质的数量有关而与其性质、种类无关 7,基频性: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由基态振动能级(v=0)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v=1)时,所产生的吸收峰 8,入口效应:聚合物熔体在流入一个直径较小的口模时,在管道入口处流线出现收敛,压力降突然增大。 二,填空 1,溶液的依数性包括沸点上升, 冰点下降, 蒸气压和渗透压。高分子溶液只有在浓度极低的情况下才近似与理想溶液的依数性相同利用依数性测得的分子量为数均分子量 2,测定链结构的方法有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中心散射法、裂解色谱-质谱、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微波分光法、核磁共振法、顺磁共振法、荧光光谱、偶极距法、旋光分光法、电子能谱等。测定聚集态结构的方法有X射线小角衍射、电子衍射法、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固体小角激光光散射等。测定结晶度的方法有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核磁共振吸收、红外吸收光谱、密度法、热分析法。测定高聚物取向程度的方法有双折射法、X射线衍射法、圆二色性法、红外二色性法。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溶液光散射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粘度法、扩散法、超速离心法、溶液激光小角散射法、渗透压法、气相渗透压法、沸点升高法、端基滴定法。支化度的测定方法:化学反应法、红外光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粘度法。交联度测定方法:溶胀法、力学测定法。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方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熔体流变行为、分级沉淀法、超速离心法。 3,高聚物的力学性能主要是测定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以及变形。材料本体粘流行为主要是测定粘度以及切变速率的关系、剪应力与切变速率的关系等。采用的仪器有旋转粘度计、熔融指数测定仪、各种毛细管流变仪。材料的热性能主要测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热容、热膨胀剂系数、耐热性、耐燃性、分解温度等。测试仪器有:高低温导热系数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量热计、线膨胀和体膨胀测定仪、马丁耐热仪、热失重仪、硅碳耐燃烧试验机。材料的电学性能主要测材料的电阻、介电常数、介电损耗角正切、击穿电压。采用仪器有高阻计、电容电桥介电性能测定仪、高压电击穿试验机。 测定材料的密度,采用密度计法和密度梯度管法。测定透光度采用透光度计。测定透气性采用透气性测定仪。测定吸湿性采用吸湿计。测定吸音系统采用声衰减测定仪。 三,问答 1,红外光谱如何表示?峰强、峰位、峰数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横坐标:波数(υ)400~4000 cm-1;表示吸收峰的位置。 纵坐标:透过率(T%),表示吸收强度。T↓,表明吸收的越好,故曲线低谷表示是一个好的吸收带。 峰位——化学键的力常数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小,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一、课程重要性 二、课程主要内容 三、本课程教学目的基本要求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材料分析的基本原理(或称技术基础)是指测量信号与材料成分、结构等的特征关系。 采用各种不同的测量信号(相应地具有与材料的不同特征关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分析方法。 1、X-射线衍射分析:物相成分、结晶度、晶粒度信息 2、电子显微镜:材料微观形貌观察 3、热分析:分析材料随温度而发生的状态变化 4、振动光谱:分子基团、结构的判定 5、X-射线光电子能谱:一种表面分析技术,表面元素分析 6、色谱分析:分析混合物中所含成分的物理方法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为材料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重要的专业课。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现代主要分析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及应用,掌握常见测试技术所获信息的解释和分析方法,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材料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门课程是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学等课程为基础的,因此,学好这些前期课程是学好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的前提。 同时,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又为后续专业课程如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陶瓷、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打下基础。 X 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物理基础 晶体学基础:几何晶体学、倒点阵 X射线衍射原理:X射线衍射线的方向和强度 晶体的研究方法:单晶、多晶的研究、衍射仪法 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 物相分析 晶胞参数的确定 晶粒尺寸的计算等 X 射线衍射分析 需解决的问题 科研、生产、商业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这种问题:某种未知物的成分是什么?含有哪些杂质或有害物质?用什么方法来鉴定? X射线衍射分析(简称XRD)的原理?仪器组成?样品要求? XRD除物相分析外,还能检测分析物质的哪些性能? 如何从XRD所给出的数据中提取更多的信息?(包括成分、结构、形成条件、结晶度、晶粒度等)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作者:黄新民。该书主要介绍材料的X 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同时简要介绍了光谱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内容简介该书主要介绍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同时简要介绍了光谱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X射线衍射分析内容包括X射线物理学基础、X射线衍射原理、多晶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和部分X射线衍射的实际应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内容包括电子光学基础和电镜结构、电子衍射和电子显微图像衬度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内容包括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光谱分析内容包括光谱学基础、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的简介。扫描探针显微镜内容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及应用,介绍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原理与应用。 本书可以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和从事材料科学研究与分析测试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该书主要介绍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同时简要介绍了光谱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内容包括X射线物理学基础、X射线衍射原理、多晶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和部

分X射线衍射的实际应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内容包括电子光学基础和电镜结构、电子衍射和电子显微图像衬度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内容包括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光谱分析内容包括光谱学基础、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的简介。扫描探针显微镜内容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及应用,介绍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原理与应用。本书可以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和从事材料科学研究与分析测试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一、课程重要性二、课程主要内容三、本课程教学目的基本要求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二、课程的 主要内容材料分析的基本原理(或称技术基础)是指测量信号与材料成分、结构等的特征关系。采用各种不同的测量信号(相应地具有与材料的不同特征关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分析方法。1、X-射线衍射分析:物相成分、结晶度、晶粒度信息 2、电子显微镜:材料微观形貌观察 3、热分析:分析材料随 温度而发生的状态变化4、振动光谱:分子基团、结构的判定 5、X-射线光电子能谱:一种表面分析技术,表面元素分析 6、 色谱分析:分析混合物中所含成分的物理方法三、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为材料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重要的专业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现代主要分析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及应用,掌握常见测试技术所获信息的解释和分析方法,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材料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门课程是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学等课程为基础的,因此,学好这些前期课程是学好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的前提。同时,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又为后续专业课程如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陶瓷、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打下基础。X 射线衍射分析X 射线物理基础晶体学基础:几何晶体学、倒点阵X 射线衍射原理:X 射线衍射线

的方向和强度晶体的研究方法:单晶、多晶的研究、衍射仪法X 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物相分析晶胞参数的确定晶粒尺寸的 计算等X 射线衍射分析需解决的问题科研、生产、商业以及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这种问题:某种未知物的成分是什 么?含有哪些杂质或有害物质?用什么方法来鉴定? §1X 射线物理基础一、X 射线的发现二、X 射线的性质三、X 射线的获得四、X 射线谱五、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六、X 射线的吸收及其作用七、X 射线的防护一、X 射线的发现189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R?ntgen,W.C.)发现X 射线1912 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https://www.360docs.net/doc/ac11607677.html,ue,M)等人发现X 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确证X 射线是一种电磁波1912 年,英国物理学家布·喇格父子(Bragg,W.H;Bragg,V.L.) 开创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的历二、X 射线的性质X 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X 射线的波动性表现在它以一定的波长和频率在空间传播,其波长范围在0.01~100 ? 之间,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m/s。1、波动性当解释X-ray 的衍射、干涉等现象时,必须将其看成波。在晶体作衍射光栅观察到的X 射线的衍射现象,证明了X 射线的波动性X 射线作为电磁波,具有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它以一定的波长和频率在空间传播。λ =C/v X-ray 作为一种电磁波,其传播过程中携带一定的能量,用强度表示X-ray 所带能量的多少。当解释X-ray 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如光电效应、二次电子等)时,须将X-ray 看成一种微粒子流(光子流)。X-ray 作为一种粒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连续X射线谱:由波长连续变化的X射线构成,也称白色X 射线或多色X射线。 2、短波限:连续X射线谱在短波方向的最短波长,即光子一次碰撞就耗尽能量所产生的X光子的波长,称为短波限λ0。 3、吸收限:指X射线通过物质时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使物质原子激发的能量,如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将K电子从无穷远移至K层时所做的功W,称此时的光子波长λ为K系的吸收限。 4、X射线强度:垂直X射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光子数目的能量总和。 5、特征X射线谱:由一定波长的若干X射线叠加在连续谱上构成,也称单色X射线和标识X射线。 6、特征X射线:原子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在能级跃迁过程中直接释放的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一种电磁波。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7、光电效应: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电子的现象。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X光子与物质中原子的相互碰撞。当X光子具有足够能量时,可以将原子内层电子击出,该电子称为光电子。原子处于激发态,外层电子向内层空位跃迁,多余能量以辐射方式释放,即二次特征X射线或荧光X射线。这一过程即为X射线的光电效应。 ++ - M Mυ h → +e 8、倒易点阵:在晶体点阵(正点阵)基础上按一定对应关系构建的一个空间点阵。方向—倒易基矢垂直于正点阵中异名基矢构成的平面长度—倒易基矢与正点阵矢量间是倒 数关系 9、倒易矢量:由倒易原点指向任意倒易阵点的方向矢量。 10、布拉格方程:d-衍射晶面间距;θ-掠射角;λ-入射线波长;n-反射级数 11、反射球:以波矢量大小的倒数(1/λ)为半径,作一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A》作业

材料物理专业2013级《材料分析测试方法A 》作业 第一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 一、教材习题 1-1 计算下列电磁辐射的有关参数: (1)波数为3030cm -1的芳烃红外吸收峰的波长(μm ); (2)5m 波长射频辐射的频率(MHz ); (3)588.995nm 钠线相应的光子能量(eV )。 1-3 某原子的一个光谱项为45F J ,试用能级示意图表示其光谱支项与塞曼能级。 1-5 下列原子核中,哪些核没有自旋角动量? 12C 6、19F 9、31P 15、16O 8、1H 1、14N 7。 1-8 分别在简单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标明(001)、(002)和(003)面,并据此回答: 干涉指数表示的晶面上是否一定有原子分布?为什么? 1-9 已知某点阵∣a ∣=3?,∣b ∣=2?,γ = 60?,c ∥a ×b ,试用图解法求r *110与r *210。 1-10 下列哪些晶面属于]111[晶带? )331(),011(),101(),211(),231(),132(),111(。 二、补充习题 1、试求加速电压为1、10、100kV 时,电子的波长各是多少?考虑相对论修正后又各是多 少?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一、教材习题 2-2 下列各光子能量(eV )各在何种电磁波谱域内?各与何种跃迁所需能量相适应? 1.2×106~1.2×102、6.2~1.7、0.5~0.02、2×10-2~4×10-7。 2-3 下列哪种跃迁不能产生? 31S 0—31P 1、31S 0—31D 2、33P 2—33D 3、43S 1—43P 1。 2-5 分子能级跃迁有哪些类型?紫外、可见光谱与红外光谱相比,各有何特点? 2-6 以Mg K α(λ=9.89?)辐射为激发源,由谱仪(功函数4eV )测得某元素(固体样品) X 射线光电子动能为981.5eV ,求此元素的电子结合能。 2-7 用能级示意图比较X 射线光电子、特征X 射线与俄歇电子的概念。 二、补充习题 1、俄歇电子能谱图与光电子能谱图的表示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 2、简述X 射线与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主要信息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第三章 粒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一、教材习题 3-1 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多种粒子信号(教材图3-3),哪些对应入射电子?哪些是由电子 激发产生的?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复习题

《近代材料测试方法》复习题 1.材料微观结构和成分分析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分析 答:化学成分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和显微结构分析 化学成分分析——常规方法(平均成分):湿化学法、光谱分析法 ——先进方法(种类、浓度、价态、分布):X射线荧光光谱、电子探针、 光电子能谱、俄歇电子能谱 晶体结构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 显微结构分析: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面电子显微镜、扫面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场离子显微镜 2.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有哪些现象和规律利用这些现象和规律可以进行哪些科学研究工作,有哪些实际应用 > 答:除贯穿部分的光束外,射线能量损失在与物质作用过程之中,基本上可以归为两大类:一部分可能变成次级或更高次的X射线,即所谓荧光X射线,同时,激发出光电子或俄歇电子。另一部分消耗在X射线的散射之中,包括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此外,它还能变成热量逸出。 (1)现象/现象:散射X射线(想干、非相干)、荧光X射线、透射X射线、俄歇效 应、光电子、热能 (2)①光电效应:当入射X射线光子能量等于某一阈值,可击出原子内层电子,产生光电效应。 应用: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是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的技术基础。光电效应 使原子产生空位后的退激发过程产生俄歇电子或X射线荧光辐射是 X射线激发俄歇能谱分析和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的技术基础。 ②二次特征辐射(X射线荧光辐射):当高能X射线光子击出被照射物质原子的 内层电子后,较外层电子填其空位而产生了次生特征X射线(称二次特征辐射)。: 应用:X射线被物质散射时,产生两种现象: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相干散射 是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的基础。 3.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有哪些现象和规律利用这些现象和规律可以进行哪些科学研究工作,有哪些实际应用 答:当电子束入射到固体样品时,入射电子和样品物质将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发生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伴随着散射过程,相互作用的区域中将产生多种与样品性质有关的物理信息。 (1)现象/规律: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俄歇电子、特征X射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试题及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 1。名词,术语,概念 波数,分子振动,伸缩振动,变形振动(或弯曲振动,角振动),干涉指数,晶体带,原子轨道磁矩,电子自旋磁矩,核磁矩2,填写空白 1,电磁波谱可分为三部分:①长波部分,包括()和(),有时习惯上称这部分为()(2)中间部分,包括()、()、和(),统称为()(3)短波部分,包括()和()(和宇宙射线),可称为() 回答:无线电波(射频波)、微波、光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光谱、x射线?射线光谱2.原子中电子的激发态跃迁到高能级或从高能级到低能级的过程称为()跃迁或()跃迁答:电子,能级 3,电子从高能级到低能级的跃迁可分为两种方式:跃迁过程中的过剩能量,即跃迁前后的能量差,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称为()跃迁;如果过剩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形式,这就叫做()跃迁回答:辐射,无辐射 4,分子的运动非常复杂,一般可以近似地认为分子的总能量(e)由()和()组成回答:电子能量,振动能量,旋转能量 5,分子振动可分为()振动和()振动回答:拉伸、变形(或弯曲、改变角度)6、分子伸缩振动可分为()和() 回答:对称伸缩振动、不对称伸缩振动(或反对称伸缩振动) 7和平面多原子(三原子及以上)分子的弯曲振动一般可分为()和()答:

面内弯曲振动,面外弯曲振动 8,干涉指数是晶面()和晶面()的标识,而晶面指数只标识晶面的()回答:空间方向,间距,空间方向 9,晶面间距分别为D110/2和d110/3,干涉指数为()回答:220,330 10,互易矢量r*HKL的基本性质:r*HKL垂直于正晶格中相应的(HKL)晶面,其长度?HKL?() 回答:对等(或1/dHKL) 11,萤石(CaF2)的(220)面的晶面间距D220为0.193 nm,其倒数向量r*220()是正晶格中的(220)面,长度?r*220?=() 答案:垂直,5.181 nm-1波长为200纳米的 12紫外光的波数为()厘米-1;波长为4000厘米-1的红外光的波长为()?m答案:50000,2.5(3)判断不同波长的 1电磁辐射具有不同的能量,大小顺序为:射频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x射线?射线? 2,加速电压越大,电子波的波长越长? 3,当加速电压较大时,电子波的波长需要相对论修正。√ 4,干涉指数所代表的晶面不一定是晶体中真正的原子面,即干涉指数所代表的晶面上不一定有原子分布√ 5,干涉指数为(101)、(202)、(303)、(404)的晶面,其晶面指数均为(101)√ 6。原子分布在由立方中心晶格的干涉指数(200)表示的所有晶面上√ 7。在立方本原晶格的干涉指数(200)所代表的所有晶面上都发现了原子分布?8.正格和倒格之间的倒易关系√

材料分析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复习题 第一部分 简答题: 1. X射线产生的基本条件 答:①产生自由电子; ②使电子做定向高速运动; ③在电子运动的路径上设置使其突然减速的障碍物。 2. 连续X射线产生实质 答:假设管电流为10mA,则每秒到达阳极靶上的电子数可达6.25x10(16)个,如此之多的电子到达靶上的时间和条件不会相同,并且绝大多数达到靶上的电子要经过多次碰撞,逐步把能量释放到零,同时产生一系列能量为hv(i)的光子序列,这样就形成了连续X射线。 3. 特征X射线产生的物理机制 答:原子系统中的电子遵从刨利不相容原理不连续的分布在K、L、M、N等 不同能级的壳层上,而且按能量最低原理从里到外逐层填充。当外来的高速度的粒子动能足够大时,可以将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去,于是在原来的位置出现空位,原子系统的能量升高,处于激发态,这时原子系统就要向低能态转化,即向低能级上的空位跃迁,在跃迁时会有一能量产生,这一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即特征X射线。 4. 短波限、吸收限 答:短波限:X射线管不同管电压下的连续谱存在的一个最短波长值。 吸收限:把一特定壳层的电子击出所需要的入射光最长波长。 5. X射线相干散射与非相干散射现象 答: 相干散射:当X射线与原子中束缚较紧的内层电子相撞时,电子振动时向四周发射电磁波的散射过程。 非相干散射:当X射线光子与束缚不大的外层电子或价电子或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相撞时的散射过程。 6. 光电子、荧光X射线以及俄歇电子的含义 答:光电子:光电效应中由光子激发所产生的电子(或入射光量子与物质原子中电子相互碰撞时被激发的电子)。 荧光X射线:由X射线激发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 俄歇电子:原子外层电子跃迁填补内层空位后释放能量并产生新的空位,这些能量被包括空位层在内的临近原子或较外层电子吸收,受激发逸出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 7. X射线吸收规律、线吸收系数 答:X射线吸收规律:强度为I的特征X射线在均匀物质内部通过时,强度的衰减与在物质内通过的距离x成比例,即-dI/I=μdx 。 线吸收系数:即为上式中的μ,指在X射线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上的X射线强弱衰减程度。 8. 晶面及晶面间距 答:晶面:在空间点阵中可以作出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一组平面,使所有的节点均位于这组平面上,各平面的节点分布情况完全相同,这样的节点平面成为晶面。 晶面间距:两个相邻的平行晶面的垂直距离。 9. 反射级数与干涉指数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X 射线物理学基础 2、若X 射线管的额定功率为1.5KW,在管电压为35KV 时,容许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答:1.5KW/35KV=0.043A。 4、为使Cu 靶的Kβ线透射系数是Kα线透射系数的1/6,求滤波片的厚度。 答:因X 光管是Cu 靶,故选择Ni 为滤片材料。查表得:μ m α=49.03cm2/g,μ mβ=290cm2/g,有公式,,,故:,解得:t=8.35um t 6、欲用Mo 靶X 射线管激发Cu 的荧光X 射线辐射,所需施加的最低管电压是多少?激发出的荧光辐射的波长是多少? 答:eVk=hc/λ Vk=6.626×10-34×2.998×108/(1.602×10-19×0.71×10-10)=17.46(kv) λ 0=1.24/v(nm)=1.24/17.46(nm)=0.071(nm) 其中h为普郎克常数,其值等于6.626×10-34 e为电子电荷,等于1.602×10-19c 故需加的最低管电压应≥17.46(kv),所发射的荧光辐射波长是0.071纳米。 7、名词解释:相干散射、不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 答:⑴当χ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当χ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射线长的χ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⑶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χ射线光子从原子内部打出一个K 电子,当外层电子来填充K 空位时,将向外辐射K 系χ射线,这种由χ射线光子激发原子所发生的辐射过程,称荧光辐射。或二次荧光。 ⑷指χ射线通过物质时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使物质原子激发的能量,如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将K 电子从无穷远移至K 层时所作的功W,称此时的光子波长λ称为K 系的吸收限。 ⑸原子钟一个K层电子被光量子击出后,L层中一个电子跃入K层填补空位,此时多余的能量使L层中另一个电子获得能量越出吸收体,这样一个K层空位被两个L层空位代替的过程称为俄歇效应。 第二章X 射线衍射方向 2、下面是某立方晶第物质的几个晶面,试将它们的面间距从大到小按次序重新排列:(123),(100),(200),(311),(121),(111),(210),(220),(130),(030),(221),(110)。 答:立方晶系中三个边长度相等设为a,则晶面间距为d=a/ 则它们的面间距从大小到按次序是:(100)、(110)、(111)、(200)、(210)、(121)、(220)、(221)、(030)、(130)、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知识总结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知识总结

名词解释: 分子振动: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以平衡位置为中心的相对(往复)运动。伸缩振动:原子沿键轴方向的周期性(往复)运动;振动时键长变化而键角不变。(双原子振动即为伸缩振动) 变形振动又称变角振动或弯曲振动: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而键长不变的振动。 晶带:晶体中,与某一晶向[uvw]平行的所有(HKL)晶面属于同一晶带,称为[uvw]晶带。 辐射的吸收:辐射通过物质时,其中某些频率的辐射被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等)选择性地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减弱的现象。 辐射被吸收程度对ν或λ的分布称为吸收光谱。 辐射的发射: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 作为激发源的辐射光子称一次光子,而物质微粒受激后辐射跃迁发射的光子(二次光子)称为荧光或磷光。吸收一次光子与发射二次光子之间延误时间很短(10-8~10-4s)则称为荧光;延误时间较长(10-4~10s)则称为磷光。 发射光谱:物质粒子发射辐射的强度对ν或λ的分布称为发射光谱。光致发光者,则称为荧光或磷光光谱 辐射的散射:电磁辐射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部分偏离原入射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 散射基元:物质中与入射的辐射相互作用而致其散射的基本单元 瑞利散射(弹性散射):入射线光子与分子发生弹性碰撞作用,仅光子运动方向改变而没有能量变化的散射。 拉曼散射(非弹性散射):入射线(单色光)光子与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作用,在光子运动方向改变的同时有能量增加或损失的散射。 拉曼散射线与入射线波长稍有不同,波长短于入射线者称为反斯托克斯线,反之则称为斯托克斯线 光电离:入射光子能量(hν)足够大时,使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现象。 光电效应:物质在光照射下释放电子(称光电子)的现象又称(外)光电效应。 光电子能谱:光电子产额随入射光子能量的变化关系称为物质的光电子能谱 分子光谱:由分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材料检测分析方法汇总 成分分析按照分析对象和要求可以分为微量样品分析和痕量成分分析两种类型。按照分析的目的不同,又分为体相元素成分分析、表面成分分析和微区成分分析等方法。体相元素成分分析是指体相元素组成及其杂质成分的分析,其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原子发射ICP、质谱以及X射线荧光与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其中前三种分析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溶解后再进行测定,因此属破坏性样品分析方法;而x射线荧光与衍射分析方法可以直接对固体样品进行测定因此又称为非破坏性元素分析方法。 表面与微区成份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10纳米,表面) 俄歇电子能谱AES ( Auger electronspectroscopy);(6nm,表面) 二次离子质谱sims ( Secondary lon MassSpectrometry);(微米,表面)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EPMA(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0.5微米,体相) 电镜的能谱分析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1微米,体相) 电镜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分析;(0.5nm),为达此目的,成分分析按照分析手段不同又分为光谱分析、质谱分析和能谱分析。 光谱分析

主要包括火焰和电热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x射线荧光光XRF和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法XRD 原子吸收光谱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试样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性窄频辐射产生共振吸收,其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析特点:(a)根据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b)适含对纳米材料中痕量金属杂质离子进行定量测定,检测限 低,ng/cm3,10-10-10-14g (c)测量准确度很高,1%(3-5%); (d)选择性好,不需要进行分离检测; (e)分析元素范围广,70多种;难熔性元素,稀土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灵敏性较差;不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测定元素不同,必须更换光源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spectrometry. ICP-AES)ICP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激发源,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析的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连续X 射线谱:由波长连续变化的X 射线构成,也称白色X 射线或多色X 射线。 2、短波限:连续X 射线谱在短波方向的最短波长,即光子一次碰撞就耗尽能量所产生的X 光子的波长,称为短波限λ0。 3、吸收限:指X 射线通过物质时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使物质原子激发的能量,如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将K 电子从无穷远移至K 层时所做的功W ,称此时的光子波长λ为K 系的吸收限。 4、X 射线强度:垂直X 射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光子数目的能量总和。 5、特征X 射线谱:由一定波长的若干X 射线叠加在连续谱上构成,也称单色X 射线和标识X 射线。 6、特征X 射线:原子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在能级跃迁过程中直接释放的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一种电磁波。 7、光电效应: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电子的现象。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X 光子与物质中原子的相互碰撞。当X 光子具有足够能量时,可以将原子内层电子击出,该电子称为光电子。原子处于激发态,外层电子向内层空位跃迁,多余能量以辐射方式释放,即二次特征X 射线或荧光X 射线。这一过程即为X 射线的光电效应。 8、倒易点阵:在晶体点阵(正点阵)基础上按一定对应关系构建的一个空间点阵。方向—倒易基矢垂直于正点阵中异名基矢构成的平面长度—倒易基矢与正点阵矢量间是倒数关系 9、倒易矢量:由倒易原点指向任意倒易阵点的方向矢量。 10、布拉格方程:d-衍射晶面间距;θ-掠射角;λ-入射线波长;n-反射级数 11、反射球:以波矢量大小的倒数(1/λ)为半径,作一个球面,从球心向球面与倒易点阵的交点的射线为波的衍射线,这个球面称为反射球,也称厄瓦尔德球。 12、倒易球:多晶体由很多小晶粒(亚晶粒)构成,这些晶粒在空间的取向各不相同。这些取向不同的晶粒中同名的(HKL )晶面对应的倒易矢量的长度都为1/dHKL ,对应的倒易点在空间构成一个半径为1/dHKL 的球,即倒易球。 13、劳厄法:用连续X 射线照射单晶体的衍射方法。 14、周转晶体法:用单色X 射线照射转动的单晶体的衍射方法。 15、粉末衍射法(多晶法):用单色X 射线照射粉末多晶体的衍射方法。 16、f :原子散射因子。 17、F :以一个散射波振幅为单位的晶胞散射波合成振幅。 18、系统消光:由于|F|2=0引起的衍射线消失的现象称为系统消光。分为两类:点阵消光和结构消光。 -++→+e M h M υ()∑∑=++===== n j Lz Ky Hx i j n j i j e b HKL j j j j e f e f A A F 121πφ一个电子散射波振幅成振幅晶胞内各原子散射波合一个电子散射波振幅 一个原子散射波振幅==e a A A f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学时32 适用专业材料化学 一、本门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分析方法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学习可引导学生了解各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设备,运用所学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实验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1.了解现代主要分析测试仪器的结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 2.熟悉分析测试对样品的要求,掌握一般的制样方法,了解特殊的制样方法; 3.学会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4.学会主要分析方法的计算机检索方法; 5.掌握实验的分析测试技术的主要用途。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前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晶体学、近代物理、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等。 后继课程: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实验、材料物理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包括章节、体系、重点、难点、考核方法、学时安排、实验安排、教材及参考书) 1.本门实验课的具体实验穿插在理论课《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授课时段之中进行。 2.实验指导书:自编讲义:《材料现代分析测试分析方法实验》指导书,2006。 3.参考书 [1]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左演声等.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常铁军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周玉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4] 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分析方法.杨南如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5] 材料物理现代研究方法.马如璋等.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6] 非金属矿产物相及性能测试与研究.万朴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四、实验内容安排

材料测试方法复习

第一章X射线衍射分析 1、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 晶体是离子、原子或分子按一定的空间结构排列所组成的固体,其质点在空间的分布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因而,晶体具有规则的外形。 相对于晶体而言,熔体和玻璃体中质点排列具有不规则性,至少在长距离范围结构具有无序性,因此,这类材料属于非晶态材料 2、有几种基础类型的空间格子?有几大晶系? 简单格子(S)、底心格子(C)、体心格子(I)及面心格子(F) 7大晶系:立方、六方、三方、四方、斜方、单斜、三斜 3、X射线是怎样产生的? 产生X射线的最简单方法是用加速后的电子撞击金属靶。 4、什么是Kα和Kβ? 答:Kα是L壳层中的电子跳入K层空位时发出的X射线,Kβ射线是M壳层中的电子跳入K层空位时发出的X射线,Kα比Kβ强度大,因为L层电子跳入K层空位的几率比M层电子跳入K层空位的几率大。Kβ波长短,X射线衍射用的是Kα射线,Kα射线是由Kα1和Kα2组成,它们分别是电子从L3和L2子能级跳入K层空位时产生的。 5、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哪些现象? 6、X射线谱的种类? 答:两种类型:连续X射线谱和特征X射线谱 连续X射线谱:指X射线管中发出的一部分包含各种波长的光的光谱。从管中释放的电子与阳极碰撞的时间和条件各不相同,绝大多数电子要经历多次碰撞,产生能量各不相同的辐射,因此出现连续X射线谱 特征X射线谱:也称标识X射线谱,它是由若干特定波长而强度很大的谱线构成的,这种谱线只有当管电压超过一定数值Vk(激发电压)时才能产生,而这种谱线的波长与X射线管的管电压、管电流等工作条件无关,只取决于阳极材料,不同元属制成的阳极将发出不同波长的谱线,并称为特征X射线谱 7、什么叫X射线的衍射? 部分X射线遇到晶体后,改变其前进的方向,与原来入射方向不一致了,这些X射线实际上是晶体中各个原子对X射线的相干散射波干涉叠加而成的,称之为衍射线。 8、布拉格方程的表达式以及所讨论的问题? 答:布拉格方程有两种表达 1)普通形式:2dsinθ=nλ 2)标准形式:2 d hkl sinθ=λ 布拉格方程阐明的问题:仅当射向相邻原子面上的入射光程差为波长λ的整数倍时,相邻面的反射波才能干涉加强形成衍射线,产生衍射。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X 射线物理学基础 2、若X 射线管的额定功率为1.5KW,在管电压为35KV 时,容许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答:1.5KW/35KV=0.043A。 4、为使Cu 靶的Kβ线透射系数是Kα线透射系数的1/6,求滤波片的厚度。 答:因X 光管是Cu 靶,故选择Ni 为滤片材料。查表得:μ m α =49.03cm2/g,μ mβ =290cm2/g,有公式,,,故:,解得:t=8.35um t 6、欲用Mo 靶X 射线管激发Cu 的荧光X 射线辐射,所需施加的最低管电压是多少?激发出的荧光辐射的波长是多少? 答:eVk=hc/λ Vk=6.626×10-34×2.998×108/(1.602×10-19×0.71×10-10)=17.46(kv) λ 0=1.24/v(nm)=1.24/17.46(nm)=0.071(nm) 其中 h为普郎克常数,其值等于6.626×10-34 e为电子电荷,等于1.602×10-19c 故需加的最低管电压应≥17.46(kv),所发射的荧光辐射波长是0.071纳米。 7、名词解释:相干散射、不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 答:⑴ 当χ 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 当χ 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 射线长的χ 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⑶ 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χ 射线光子从原子内部打出一个K 电子,当外层电子来填充K 空位时,将向外辐射K 系χ 射线,这种由χ 射线光子激发原子所发生的辐射过程,称荧光辐射。或二次荧光。 ⑷ 指χ 射线通过物质时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使物质原子激发的能量,如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将K 电子从无穷远移至K 层时所作的功W,称此时的光子波长λ 称为K 系的吸收限。 ⑸原子钟一个K层电子被光量子击出后,L层中一个电子跃入K层填补空位,此时多余的能量使L层中另一个电子获得能量越出吸收体,这样一个K层空位被两个L层空位代替的过程称为俄歇效应。 第二章 X 射线衍射方向 2、下面是某立方晶第物质的几个晶面,试将它们的面间距从大到小按次序重新排列:(123),(100),(200),(311),(121),(111),(210),(220),(130),(030),(221),(110)。 答:立方晶系中三个边长度相等设为a,则晶面间距为d=a/ 则它们的面间距从大小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