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龙江垦区气象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做好服务

浅谈黑龙江垦区气象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做好服务
浅谈黑龙江垦区气象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做好服务

anusplin软件操作说明及气象数据处理

气象数据处理方法:spss和Excel 一、下载原始txt数据中的经纬度处理:将度分处理成度,Excel处 理 首先除以100,处理成小数格式,这里第一个实际是52度58分, 在Excel中用公式:=LEFT(O2,FIND(".",O2)-1)+RIGHT(O2,LEN(O2)-FIND(".",O2))/60 需注意: 当为整数时,值为空,这时需查找出来手动修改,或者将经纬度这一列的小数位改成两位再试试,可能好使(这个我没尝试) 第二步: 将经纬度转换成投影坐标,在arcgis实现 将Excel中的点导入arcgis,给定坐标系为wgs84地理坐标,然后投影转换成自己定义的等面积的albers投影(因为anusplina软件需要投影坐标,这里转换成自己需要的坐标系)

第三步:spss处理 将下载的txt数据导入spss之后,编辑变量属性,删掉不需要的列,然后将最后需要的那些变量进行数据重组 本实验下载的数据是日均温数据,全国800+个站点2012年366天的数据。相当于有800+ * 366行数据 1.变量 变量属性:变量属性这里的设置决定了在SPLINA这个模块中输入数据的格式,本实验spss处理的气象数据的格式统一用这个:(A5,2F18.6,F8.2,F8.2),一共5列。

即:台站号,字符串,5位; 经纬度:都是浮点型,18位,6个小数位海拔:浮点型,8位,2个小数位 日均温:浮点型,8位,2个小数位 2.数据重组,将个案重组成变量: 后几步都默认就行:

重组之后结果:变成了800+行,370列,就相当于数据变成了:行代表每个站点,列是代表每一天的数据。 3. 因为anusplin这个软件需要的是投影坐标,在重组完的基础上,将经纬度这两列替换成投影之后的经纬度。 方法1:直接复制粘贴即可 方法二:用合并文件,添加变量功能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 及特点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边陲,地域辽阔,是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全省土地面积为45.48万平方公里,辖内设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市、伊春、佳木斯、七台河、牡丹江、黑河、绥化12个省辖市和1个大兴安岭地区。2009年末,全省总人口3826万人,农业人口占比44.5%。耕地相对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两大平原耕地占全省耕地总面积80%,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生产。全省的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沃土壤占耕地面积70%以上,素以黑土地闻名天下。全省地势平坦,绝大部分耕地为平地,低平地和漫岗地形,坡度在5以上,适合大面积机械化生产经营。2009年,全省农业总产值1154.3亿元,粮食产量4353万吨,比上年增长3.0%;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三增一减”:水稻产量1574.5万吨,增长3.7%;玉米1920.2万吨,增长5.4%;小麦116.3万吨,增长30.0%;大豆591.9万吨,下降4.6%。 二、特点 (一)垦区农业生产已接近现代农业化标准。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现状基本达到了现代农业的标准。一是农业装备水平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截止目前,垦区现已装备266个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农业生产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6%,其中旱田96.5%,水田95.3%。2009年末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60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1%;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79万台,增长9.5%,其中100马力以上拖拉机4913台,

气象为设施农业服务工作现状及建议

气象为设施农业服务工作现状及建议 摘要:本文结合遵义市气象为设施农业服务工作现状,探讨了设施农业气象服 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几点增强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建议,以期为 气象部门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建议 引言 随着遵义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改变了过去单一的露天种植模式,设施农业生产开始走向田间地头,有效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效益低下 和农民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随着遵义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部门的 政策扶持,该市设施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衍生出了农业气象服务新领域。由于设施农业是反季节模式生产。可以对环境条件和资源进行高效利用,所以对 气象服务要求较为特殊。结合遵义市气象为设施农业服务仍旧以常规天气预报为主,虽然部分地区建立起了设施农业气象预报系统、气象预警显示屏、增加了气 象预报产品种类,但是针对设施农业生产的专项气象服务产品仍旧缺乏、监测和 预警体系等同精细化的设施农业生产管理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严重阻碍了 设施农业生产的发展步伐。 1、气象为设施农业服务工作现状 1.1积极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 强降温天气到来之时立即安排部署为农服务工作,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多种方 法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一是及时组织农气服务人员制作冬季作物、冬季特色蔬菜、生物产业专题服务材料,提供未来一周天气趋势预报,提前发布预警,分析 降温降雨天气对冬季作物冬季蔬菜生长发育、大棚生物产业的影响,并开展“直通式”服务,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QQ、微信等平台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农 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种植大户手中,提醒抓好蔬菜地膜覆盖、棚室温 湿度调控等技术措施,做好保暖工作以免降温造成损失。二是在加强降温、连阴雨、大风等对农业生产有影响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的同时,和农业部门联系, 主动加强与种植大户的沟通,深入了解冬季蔬菜、药用植物等生物产业不同关键 环节的服务需求,针对设施农业的育苗生产、冬季管理等各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 服务,及时发布气象服务信息,全力做好冬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1.2开展设施农业气象监测和气象服务指标研究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遵义市气象局先后在农业示范园区、蓝莓大棚生 产基地、花卉种植区等安装多要素自动气象站,以实时监测生产基地室内和室外 气象要素变化。全市气象部门对不同设施农业种植品种的农业气象生产技术加强 研究,先后完成了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内的农业气象生育指标、病虫害防治指 标和气象防灾减灾指标等。同时制作出了设施农业塑料大棚棚内温度预报,并及 时向社会大众发布。 1.3 积极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调研 气象服务人员走访了农业园区管委会,并深入农业园区基地及周边蔬菜种植 大户,了解当前该园区主推农产业规模、种植特点、气象服务的需求。通过调研,气象服务人员结合本地实际,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主要作 物的生育期特点,并完善了本地特色农作物及园区农作物专题服务材料模板及综 合生产建议库,为实现为农服务材料人机交互式制作,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开展 富有本地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气象学习题1-3章

农业气象学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气象学 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3、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农业生产、气象条件 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______________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3、农业气象学是______________科学与______________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农业、气象 单项选择题: 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 D )。 A、大气物理学 B、地球物理学 C、物理气象学 D、大气科学 2 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 B)。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 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 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 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C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肥力 2 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D)。 A、温度 B、空气湿度 C、能见度 D、降水量 问答题: 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3分) 2、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1分) 填空题: 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___平行 ___________观测。 第一章地球大气

气象站点数据插值处理流程

注:下面的为之前做的方法(7-以后不用做),里面的参数与现在的有出入,自己找到区域内站点,插值过程如下。 气象站点数据插值处理流程 1气象站点数据整理 Excel格式,第一行输入字段名称,包括站点名称、x经度(lon)、y纬度(lat)、平均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平均日照时数。其中经纬度需换算为度的形式,其它数据换算为对应单位。 2excel气象数据转为shape格式的矢量点数据插值分析 (1)打开Arcgis,添加excel气象站点数据。打开LC_Ther10-11_16m合并_warp_裁剪BIL1.00_cj重采样6066_经纬度.img,打开边界.shp,三个应该能叠加在一起 (2)在arcgis内容列表中右键单击excel表,选择“显示XY数据”,设置X、Y字段为表中对应经-x、纬-y度字段,编辑坐标系,设置为气象站点经纬度获取时的坐标系,这里为地理坐标系WGS84。(图中错了,按上述,要不就换下一下XY对应的经纬度试一试看看形状对就可以了) (3)导出为shape格式的点数据。右键单击上一个步骤中新生成的事件图层,单击“数据-导出数据”。需注意导出数据的坐标系应选择“此图层的源数据”。

(4)设置Arcgis环境。在“地理处理”菜单下单击“环境”,在环境设置窗口中选择“处理范围”,选择一个处理好的遥感数据(LC_Ther10-11_16m合并_warp_裁剪BIL1.00_cj重采样6066_经纬度.img,主要是参考该遥感数据的行数和列数)。再选择“栅格分析”,按下图设置插值的分辨率为“0.0045”,掩膜文件设置为边界2/LC_Ther10-11_16m合并_warp_裁剪BIL1.00_cj重采样6066_经纬度.img。注意:生成出来的是否有坐标系,插值-环境-输出坐标系-与**相同 (5)气象站点数据插值。在toolbox中选择工具箱“Spatial Analyst————反距离权法”,默认12个数据参与运算,“Z值字段”分别选择平均风速、平均气温、相对湿度,直接输出,不要改输出路径名字。再导出数据。在差值分析界面最下栏也有环境,进去设置,注意经纬度显示位置是经纬度投影的投影坐标系,UTM不能用 (6)数据转换为image格式。上步骤中得到的插值栅格数据是Arcgis格式的栅格格式(grid格式),该格式envi识别不了。右键单击插值数据选择“数据—导出数据”,设置导出数据格式为image。 (7)再用envi claas 转换为UTM投影 (8)UTM 设置参数:datum:(原来为North America 1927)改为为WGS84, zone 49。 E: 719614.2770 N: 4100314.6180 X/Y PIXEL: 16.0 meter output x size: 8723 output y size: 6066

黑龙江垦区简介

黑龙江垦区简介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我党派遣大批干部北上,会同当地政府,自1947年起,创建了宁安、赵光等第一批国营农场,1950年成立东北国营农场管理局;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农建二师和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先后来到北大荒,1956年国家成立农垦部,并在黑龙江垦区成立铁道兵农垦局,(后改为牡丹江农垦局)和合江农垦局,1963年两局合并成立东北农垦总局,使国营农场的数量、规模都有很大发展。而此时垦区中、西部的农场仍归属黑龙江省农垦厅。1968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将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和省农垦厅所属部分农场组成6个师69个团。1972年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成立并收回下放的国营农场和劳改农场。1976年兵团撤消,与省农场管理局合并,组建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1997年改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黑龙江垦区位于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是中央直属的三大垦区之一,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土地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75万亩。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下辖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583个管理区。有1195个农林牧渔业单位,1261个工商运建服及其他企业,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58个。分布在全省12个市74个县(市、区)。现有总资产400多亿元(不含资源性资产),总人口166.8万人,从业人员91.7万人。 垦区开发建设始于1947年。五十年代中后期,王震将军率领10万复转官兵进军北大荒,开始了北大荒第一次大规模开发建设。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先后有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投入到垦区的开发建设中。垦区自开发建设之日起,就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己任,历经60余载开发建设,垦区已累计生产粮食2252亿公斤,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667亿公斤。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实现了三次跨越式发展,即由1978年的不到25亿公斤,提高到1995年的50亿公斤;到2005年突破100 亿公斤;2009年,垦区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50亿公斤新台阶,可以保障全国1亿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昔日的“北大荒”真正成为今天的“中华大粮仓”。2009年,垦区实现生产总值545.3亿元,人均纯收入10936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99%和73.8%。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到1.011吨标准煤。北大荒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位居74名,是全国农业行业中唯一入围企业,也是黑龙江省唯一跻身于全国前百位的企业。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实践,垦区现代农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垦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6%,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多个百分点;职均生产粮食40吨,达到了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水平;农业生产实现了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标准化;种植绿色、有机作物面积达到2264万亩,占垦区农作物面积的57.1%。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垦区特别注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继打造了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

近年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同名49512)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庆城县气象局 近年来,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科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们紧紧按照《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方案》,立足本地农业实际,切实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全体业务人员按照“以人为本,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领导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认真做好天气气候、趋势预测和灾害天气的连续跟踪检测预报、服务,积极做好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并着力对我县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及时主动地为我县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准确、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我局近年来为农气象服务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我局认真落实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精心组织,提早安排气象服务工作,并切实抓好落实,要求全体气象业务服务人员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特别是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性天气的跟踪监测、滚动预报服务。 二、积极主动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每年进入春季,我局就成立春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并制定《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安排》,对我县当年春汛期气候预测和防汛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对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做一切合实际的全面安排,以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随着气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预报预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预测逐渐向定量化、精细化、无缝隙方向发展,天气预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县局关键是要及时了解实时气象信息,认真分析,灵活掌握,及时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我们及时利用实时接收的天气图、形式预报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区域站监测系统,对全县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全天候监测、预测,遇到重大天气过程,及时组织预报人员会商,并将预报、预警信息、气象情报信息等向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汇报,并及时通过传真电话、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企信通、电子信箱、政府网站等向县、乡领导、学校、教育、公安、防汛、城建、国土、农林业等有关机关、信息员、企业及公众发布,并做好跟踪监测、滚动预报服务,为领导决策和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特别是移动企信通信息发布具有时效性强、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为做好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努力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确保安全度汛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气象服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按照为农气象服务的要求,拟通过实施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方案,逐步使用服务产品替代预报产品开展服务工作,努力使气象服务做实、做细、做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 2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浅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主要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特点,就气象灾害防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主要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气象灾害 ; 农业生产 ; 影响分析 ; 防御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ypes and features of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n the analysis, and proposes to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defense measures, think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mpact analysis;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1、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特点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和霾等造成的灾害。河南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寒潮、连阴雨、雨(雾)淞、雷暴等十多种,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灾害发生。 2、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和洪涝,不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省气候中心提出了“提升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提升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活动实践载体。我们紧密结合业务服务实际,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就我省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现状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活动的基本情况 确定调研题目后,中心主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函调等形式进行了调研活动,并结合平时的业务工作进行了讨论分析。 (一)是先后召开2次农业气象业务人员座谈研讨会,主要针对目前我省农业气象业务工作现状、存在问题,特别是为现代农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差距,业务工作创新点等方面,展开研讨。大家在分析业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现有业务资料积累严重不足,特别是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物候观测、农气报表等资料的信息化问题,今后业务发展对农业气象相关资料迫切地需要等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意见。 (二)是通过发函开展了全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调研活

动。10月23日,通过省局减灾处下发了《关于上报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情况的通知》,请各市、县局总结当地气象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大田蔬菜、大棚果树和大棚蔬菜、水产养殖、花卉、药材生产等方面服务的详细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当地特色农业生产现状与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调查分析、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存在问题、下一步农业气象服务的打算等。通过汇总各市、县局的材料,了解到XX、烟台、莱芜、临沂、济宁等市开展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如蔬菜、苹果、生姜、板栗、大蒜等气象服务工作,效果较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为了增强农业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针对性,省气候中心下一步准备再深入到有关市县局及农业气象服务现场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查找自身的差距不足,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是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对近期到基层进行的业务交流指导、仪器调试、现场调查等活动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汇总。结合本次调研活动的主题,组织专家进行再分析、再论证。 二、全省农业气象业务现状 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与内容 **省设有17个国家农气基本站,2个省定基本站。

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12104755.html, 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者:葛国华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第17期 各种不同类型的降水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大型降水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有密切关系。农谚说:“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这说明适时适量的降水对农业生产能提供有利的条件,而反常降水则会带来灾害。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都集中在下半年,而这时正是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大型降水的多少能造成大面积的涝旱。尤其是时间长、面积大的暴雨,还能引起洪水泛滥,不仅对生产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无论工农业生产、航空、航海、交通运输、水利建设、防涝抗旱等都需要及时准确的降水预报。 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它们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产生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是我国气象部门工作的重点,但强对流天气成因比较复杂,给气象部门的预报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强对流天气如何做好气象预报工作。雷雨;大风;冰雹;夏秋两季的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度大、历时短、局域性强,给社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它们准确预报并降低损失。 但是现有的气象预报方法存在一些弊端,不能有效预测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就来谈一谈强对流天气的科学预报方法。 一、雷雨天气的气象预报方法 雷暴是伴有雷电和暴雨的局域强对流天气,它的成因比较复杂,具有不稳定性。雷雨天气多发生在夏秋两季,持续时间虽短,破坏性却极大。气象部门应综合国内外先进的成果,以雷雨天气产生的成因入手,从雷雨抬升条件层层切入,对雷雨天气的发生概率和强度等作准确的预报。由于天气变化,影响着生产、交通等很多部门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几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并且掌握正确收看天气预报的方法。除了上面提到的现象外,一些动物、植物,包括人也能感觉到天气变化并做出预报,基本说明了天气预报的出台过程,大致可以把这些过程划分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三个环节。预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国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其源地不同,种类不同,路径不同,影响区域不同,所带来的降水性质也不同.各地预报 台站根据各地的情况,总结出本地的降水预报经验及环流形式,根据天气形式及数值预报产品的形式分析判断未来某一时段是否有降水形式存在降水预报目前作降水预报所用的预报方法 主要有天气图、各地区的降水预报系统。首先对天气图作认真分析,根据环流形势的演变情况,以及国内数值预报产品的高空、地面形势预报,判定预报时段内是否有降水形势出现。

玉米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玉米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一、玉米全生育期农气指标 玉米播种期:(4月下旬-5月上旬) 1、适宜气象指标 地中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 1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60-80%,偏沙壤土58-75%。 温度适宜、墒情不足50%,以出现透雨为适宜指标。 2、不利气象指标 低温:日平均气温低于8℃,持续时间越长越不利于出苗。 干旱:10厘米相对湿度小于50%。 涝害:土壤相对湿度连续3天在90%以上,就会发生涝害。 透雨延迟:5月上旬前未出现第一场透雨。 3、不利条件下的应对措施 大连地区春季易发生干旱,在旱情较轻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点 播等措施,以减少播种期的墒情损失,保证玉米顺利出苗。玉米苗期:(5月上旬-6月上旬) 1、适宜气象指标 苗期温度18-20℃,最低温度大于10℃。 5厘米地温20-24℃。 土壤相对湿度60-75%,蹲苗时55-60%。 2、不利气象指标 最低气温小于-1℃,幼苗受伤;小于-2℃死亡。

幼苗时遇到2-3℃低温影响正常生长。 出现5天以上连阴雨,玉米出苗慢。 苗期降水量不足50毫米,影响幼苗生长。 3、不利条件下的应对措施 注意抗旱浇苗和排涝,避免出现内涝渍灾。 玉米拨节孕穗期:(6月中旬-7月中旬) 1、适宜气象指标 日均气温18℃以上。 最适宜温度24-26℃ 土壤相对湿度70-80%,无卡脖旱。 拔节后侯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上,侯平均气温25-27℃。 2、不利气象指标 日平均气温低于18℃,生长缓慢。 大喇叭口期土壤相对湿度小于60%。 雨水过多,光照不足,对发育不利。 7月份低温阴雨,相对湿度大于85%,易导致病虫害发生。 玉米抽雄前后一个月是需水临界期,对水分特别敏感,二十天 内无透雨,田间持水量≤60%。玉米拨节抽穗叶子凋萎,雌穗 不孕空杆,秃尖增多,严重减产。 3、不利条件下的应对措施 如遇“卡脖子旱”,及时灌溉浇水。 玉米抽穗开花期:(7月下旬-8月中旬) 1、适宜气象指标 最适宜温度25-28℃。 空气相对湿度65-90%。

气象数据处理方法

(1)复杂地形下气温空间化模拟模型 首先考虑海拔高度、经度、纬度对气温空间分布影响,再进一步考虑坡度、坡向这些微观地形因子对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根据地形调节统计模型,即在考虑微观地形(坡度、坡向)情况下,面辐射与地形存在着函数关系,其实际气温可表示为: T T=T H cosi/cosz (1) 式中,T T为地形调节统计模型模拟的气温;T H为常规统计模型模拟的气温;i为地球面法线与太阳光线之间的角度。其中,T H可根据式(2)求得,i可根据式(3)求得 T H=a0+ a1λ+ a2φ+ a3h (2) 式中,λ为经度,φ为纬度,h为海拔高度,a0为常数,a1、a2、a3为偏回归系数。 cosi=cosαcosz+sinαsinzcos(ф-β) (3) 式中,α为坡度,z为太阳天顶角,ф为太阳方位角,β为坡向。 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气温模拟方法,可将太阳天顶角z设为45°,太阳方位角ф设为180°(为正午时间),所以公式(1)归纳为: T T=T H(cosα-sinαcosβ) (2) “回归分析计算+残差插值”模型构建用于降水数据处理 以2006年4月为例,得到各气象站点4月降水量与经纬度、海拔高度的线性关系式: P=-66.840+4.518*lat-1.324*long+0.001*ele(r2=0.456) (4) 式中:lat为气象站点的经度,long为气象站点的纬度,ele为气象站点的海拔高度,P为月降水。 由DEM提取经度、纬度、坡度、坡向 1.dem栅格转点 2.把Data frame propoties显示单位设置为度分秒 3投影

4生成经纬度 5点转栅格(生成经度)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特点分析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概述 一、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边陲,地域辽阔,是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全省土地面积为45.48万平方公里,辖内设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市、伊春、佳木斯、七台河、牡丹江、黑河、绥化12个省辖市和1个大兴安岭地区。2009年末,全省总人口3826万人,农业人口占比44.5%。耕地相对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两大平原耕地占全省耕地总面积80%,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生产。全省的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沃土壤占耕地面积70%以上,素以黑土地闻名天下。全省地势平坦,绝大部分耕地为平地,低平地和漫岗地形,坡度在5以上,适合大面积机械化生产经营。2009年,全省农业总产值1154.3亿元,粮食产量4353万吨,比上年增长3.0%;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三增一减”:水稻产量1574.5万吨,增长3.7%;玉米1920.2万吨,增长5.4%;小麦116.3万吨,增长30.0%;大豆591.9万吨,下降4.6%。 二、特点 (一)垦区农业生产已接近现代农业化标准。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现状基本达到了现代农业的标准。一是农业装备水平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截止目前,垦区现已装备266个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农业生产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6%,其中旱

田96.5%,水田95.3%。2009年末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60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1%;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79万台,增长9.5%,其中100马力以上拖拉机4913台,增加462台;机动水稻插秧机5.51万台,增长11.5%;联合收获机1.79万台,增长8.8%。现有农用飞机47架,在垦区航化作业面积119.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6.0%。二是科技贡献率接近现代农业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垦区在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农业航化作业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农产品商品率接近现代农业标准。黑龙江垦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农产品商品率达到了现代农业平均95%以上的商品率标准。 (二)农业科技贡献率高。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科技力量雄厚,全省劳动生产科技贡献率达到53%。仅垦区就有八一农垦大学和以农垦科学院为代表的19个科研院所,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9个技术推广中心,113个技术推广站,6个企业研发中心,2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8个省级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拥有长期从事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服务,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 8.4万人,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农业科研、推广奖300多项。 (三)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全省农产品加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组织架构图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 公司组织架构图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各部门工作职责 1.发展战略部 发展战略部是负责集团公司战略与管理创新的研究与实施,集团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的制定与监督,辅助投资决策,管理集团公司无形资产与品牌。 主要职责: 负责制订集团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负责制订集团公司战略规划流程,主持集团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的制订,协助各子公司、事业部制定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电力和相关产业研究、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对集团公司造成的影响,发现主要发展机会与风险;分析公司的经营现状以及各业务单位在行业内的地位,对公司已进入和将要进入的区域细分市场做出市场状况的分析;收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资料,总结先进经营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为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创新提供建设性意见;根据战略规划的要求,组织和策划与国内外合作者的战略合作;管理和维护公司的技术专利、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对公司品牌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负责专业性协会管理;直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2.财务资产管理部 财务资产管理部是负责公司财务会计集团报表、会计核算(本部)、财务运行分析、资金结算、资产管理和保值增值的职能部门。 3.资产经营部

资产经营部是负责研究市场政策、信息,策划规范市场营销运作,负责品牌的策划和管理,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垦区物流业的规划、建立及运作。 4.经贸合作部 经贸合作部负责集团公司规划与协商同其他企业的合作。 5.综合工作部 综合工作部负责行政办文、办会工作和事务性处理,负责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对外接待和后勤保障; 负责贯彻执行保密制度和印章管理。稽核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协助做好公司内部综合管理工作。负责员工管理、劳资管理、劳动保护、组织绩效考核、督促并协助各部门开展员工教育,协助做好党群、工会工作。 6.项目开发部 项目开发部负责参与公司新项目的计划制定,市场定位并提出具体意见。 7、董事会工作部 依法负责准备和递交国家有关部门所要求董事会会议出具的报告和文件;筹备董事会会议,并负责会议的记录工作,保管会议文件和记录;依法负责公司有关信息披露事宜,建立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保证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协助董事长处理董事会的日常工作,协助董事及经理在行使职权时切实履行法律、法规、公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 摘要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有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素。 概述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 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光能调节农作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因此光照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光照与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光照强度弱时,农作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农作物就会停止生长。一般作物在强光下,株高降低、节间缩短、叶色浓绿、叶片小而厚、籽粒饱满、根系发达;弱光下作物节间较长、株高增加、根系发育不良、抗性降低。 温度 农作物的生长存在着一定的温度范围,大多数农作物能够适应的温度变幅在15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温度低于或高于此上下限,则生长缓慢。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等。比如对光合作用,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但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呼吸作用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在极高温度下,在维持短时间强呼吸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 水分 水分约占农作物体重的70%~90%,不仅是农作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等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合理控制水分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证,如果水分不足以补偿农作物因蒸腾作用和代谢活动消耗的水量时,嫩枝和叶片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反之,如果水分供应过多,不仅会引起植株徒长,还会导致作物根部缺氧,呼吸作用降低、难以吸收养分造成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风 风也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风速增加,空气乱流加强,使作物内外各层次之间的温度、湿度得到不断的调节,有效避免某些层次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风能减少大气湿度,破坏农作物内水分平衡,使成熟细胞不能扩大到正常的大小,结果所有器官组织都小型化、矮化;风能够把农

农业周年气象服务方案

务川自治县2009年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切实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切实把我县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气象在“三农”服务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我局为了认真落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成立了“务川自治县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本方案和对气象为农业服务日常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和开展。要求各业务人员负责本区域该项工作。并在6月底前将本区域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总结(主要是现在已开展的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项目、进展等情况和计划增加的一些服务项目),分析不足,找出差距,制定应对措施。同时,要对当地“三农”情况和“三农”对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情况进行一次普查摸底,分类登记,突出重点,全面启动,切实把气象为农业服务落到实处。 二、做好农业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针对农业生产提供优质全程系列化服务

1、我局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个过程不放过”的要求,重点加强作物播种期、收获期和其它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的旱涝和强降温等监测预报工作;加强春播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力度,给各级领导当好参谋,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服务;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地进行对口服务;积极做好森林、火灾监测和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工作,为各地党政领导部门组织农业防灾减灾、指挥生产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 2、我局根据农业生产状况与气象预测、预报、情报,及时向各级政府、农业生产决策指挥部门及广大农户发布农业气象专题信息,为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趋利避害并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春播、夏收、夏种、夏管和秋收、秋种等重要农时季节及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前后,要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受灾区域,了解农情,并以“农业气象专题”形式,及时告知决策指挥部门和广大农户,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全程系列化服务。 三、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指导工作 我县历年来,干旱较严重,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我局充分应用常规天气雷达资料,做好人工增雨指导工作,抓住一切有利降水的天气过程,采取多种手段开展以抗旱减灾和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等为目的的人工增雨作业.

2016年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2016 年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2014 年,在省、市气象局XX 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不断探索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牢固树立气象为民服务理念,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筹安排,切实推进农业气象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我局2014 年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为农气象服务进一步规范 为切实做好今年为农气象服务工作,我局在年初即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服务工作重点,强化责任分工。 2 月下旬,我局及时对业务工作流程、制度进行梳理完善,编制完成2014 年为农气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5 月底及时组织业务人员认真学习省局下发的四个质量考核办法,重新规范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业务流程,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并将制作的农业气象情报、农用天气预报、“直通式”气象服务、气象产量预报产品及时上传四川省气象局省、市、县三级预报业务平台和XX 市气象局信息共享平台。同时, 制作农业综合服务站气象服务办公室值班日记薄及考核检查记录登记本,进一步深化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二、“直通式”气象服务进一步深化 (一)拓宽服务对象 我局以规模化农业种养大户、植保、农技、农机、畜牧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服务对象,充分利用各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气象服务办公室及园区的信息员,及时发布、传递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安排生产,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提升生产经营效益,确保粮食和农业生产安全。 (二)明确服务内容 6 月,完成“直通式”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主要特色作物农业气象指标集、农业生 产决策信息库编制整理及完善气象服务用户数据库,并与县农发局就深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合作签署协议,

气象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光能调节农作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因此光照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光照与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光照强度弱时,农作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农作物就会停止生长。一般作物在强光下,株高降低、节间缩短、叶色浓绿、叶片小而厚、子粒饱满、根系发达;弱光下作物节间较长、株高增加、根系发育不良、抗性降低。 农作物的生长存在着一定的温度范围,大多数农作物能够适应的温度变幅在15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温度低于或高于此上下限,则生长缓慢。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等。比如对光合作用,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但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呼吸作用也温度升高而增强,在极高温度下,在维持短时间强呼吸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 水分约占农作物体重的70%~90%,不仅是农作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等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合理控制水分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证,如果水分不足以补偿农作物因蒸腾作用和代谢活动消耗的水量时,嫩枝和叶片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反之,如果水分供应过多,不仅会引起植株徒长,还会导致作物根部缺氧,呼吸作用降低、难以吸收养分造成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风也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风速增加,空气乱流加强,使作物内外各层次之间的温度、湿度得到不断的调节,有效避免某些层次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风能减少大气湿度,破坏农作物内水分平衡,使成熟细胞不能扩大到正常的大小,结果所有器官组织都小型化、矮化;风能够把农作物的花粉或者种子传播到远处,帮助农作物受粉和繁殖。 (作者:屈文旭)

气象数据处理流程

气象数据处理流程1.数据下载 1.1.登录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1.2.注册用户 1.3.选择地面气象资料 1.4.选择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日值数据 选择所需数据点击预览(本次气象数据为:降水量、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平均湿度、辐射度、积雪厚度等;地区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 下载数据并同时下载文档说明 1.5.网站数据粘贴并保存为TXT文档 2.建立属性库 2.1.存储后的TXT文档用Excel打开并将第一列按逗号分列 2.2.站点数据处理 2.2.1.由于站点数据为经纬度数据 为方便插值数据设置分辨率(1公里)减少投影变换次数,先将站点坐标转为大地坐标并添加X、Y列存储大地坐标值后将各项数据按照站点字段年月日合成总数据库 (注意:数据库存储为DBF3格式,个字段均为数值型坐标需设置小数位数) 为填补插值后北部和东部数据的空缺采用最邻近法将漠河北部、富锦东部补齐2点数据。

2.2.2.利用VBA程序 Sub we() i = 6 For j = 1 To 30 Windows("").Activate Rows("1:1").Select Field:=5, Criteria1:=i Field:=6, Criteria1:=j Windows("").Activate Rows("1:1").Select Windows("book" + CStr(j)).Activate Range("A1:n100").Select Range("I14").Activate ChDir "C:\Documents and Settings\王\桌面" Filename:="C:\Documents and Settings\王\桌面\6\" & InputBox("输入保存名", Title = "保存名字", "20070" + CStr(i) + "0" + CStr(j)), _ FileFormat:=xlDBF4, CreateBackup:=False SaveChanges:=True Next j End Sub 将数据库按照日期分为365个文件 3.建立回归模型增加点密度 由于现有的日辐射值数据不能覆盖东三省(如图),需要对现有数据建模分析,以增加气象数据各点密度。 已有数据10个太阳辐射站点,为了实现回归模型更好拟合效果,将10个样本全部作为回归参数。利用SPSS软件建模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