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金融学《宏观经济学》思考题

武汉大学金融学《宏观经济学》思考题
武汉大学金融学《宏观经济学》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简要说明GDP与GNP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什么现在许多国家都选择使

用GDP这一指标?

GDP与GNP的区别在于其涉及的主体不同,GDP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一国的居民,而GNP 是国民概念,是指一国国民。

因为GDP确实代表了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可以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做出概括性衡量,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便于和国际间和地区间作比较,为制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经济运行情况以及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2、为什么说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不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实物)的支出,而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实质上只是所有权的转让而已。

3、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NP之中?

因为存货也是最终产品,相当于企业自己花钱买了自己的商品,算在总支出中。

4、为什么转移支付不计入GNP之中?

转移支付已计入净税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转移支付是无偿的,也不是接受者的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5、为什么GNP中只计入净出口?

因为出口与进口对于国民收入的效果恰好相反,进口导致收入从国内流出国外,出口导致收入从国外流入国内,故为方便,只计入净出口。

6、简要说明国民收入核算中总支出与总收入的恒等关系。

因为总支出等于总产出,而总产出又等于总收入。

7、简要说明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缺陷。

(1)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2)不能反映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

(3)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4)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5)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状况。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与国民收入恒等式有什么区别?

国民收入均衡公式是在总产出等于意愿支出也即总需求的情况下,也即非计划投资为零的时候的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公式;而国民收入恒等式是一般情况下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恒等式。

2、试用图形画出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决定同一均衡国民收入的两种方

法。

3、试根据消费函数理论说明假日经济的作用。

假日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消费水平,而根据消费函数可知,消费的增加会在消费乘数的作用下增加国民收入水平,因此假日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4、什么是乘数原理?为什么按照这一原理储蓄即节俭反而成为一种罪

恶?乘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中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

乘数原理是指由于连锁反应,某一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相关变量成倍变化的经济

理论。因为消费的增加会通过消费乘数导致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因而储蓄即节俭意味着消费的减少,也就意味着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成为了一种罪恶。

(1)社会有无过剩生产率,能否满足生产要求;

(2)投资与储蓄的独立性,独立性越好,效果越好;

(3)货币供给量是否能适应支出增加的需求。

5、简要说明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含义。

政府支出乘数是指政府购买的变动对于国民收入的变动放大倍数;税收乘数是指政府税收的变动对于国民收入的变动放大倍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在政府购买和净税收方面等量反向操作以保持政府预算平衡时对于国民收入的变动放大倍数。

6、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不同?

税收的增加会减少国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减少总支出;

政府购买直接通过支出乘数的放大作用增加总支出;

转移支付的增加会增加国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增加总支出。

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1、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它对投资有什么影响?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通过该贴现率可以把资本品的预期收益换算成现期的货币值,即资本品的成本。资本边际效率越高,人们的投资欲望就越强,投资就会增加。

2、简要说明货币交易需求、货币预防需求、货币投机需求的含义。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造成这种需求的根本原因是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二者之间的时差。

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某种不时之需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

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由于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人们根据利率变动的预期,为了在有利的时机购买债券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

3、什么是流动性陷阱?其政策含义是什么?

如果利率下降,并下降到特别低的水平,以至于人们认为它不会再低下去,相反债券价格是如此之高,不会再高,这时持有货币将最有利,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货币需求曲线成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凯恩斯把这条直线叫做流动性陷井。

流动性陷井的政策含义很简单,由于陷井的存在,无论货币供应量如何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投资因此无法被刺激而增加,货币政策将失灵。

4、货币供给量有哪几种定义方式?为什么说货币供给量的大小归根结底

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取向?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货币供应量只有现金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可能还包括商业银行中的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等。

因为中央银行垄断了纸币的发行功能,从而控制住了现金的供应量。而且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

5、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是怎么回事?货币乘数作用的发挥要受到哪些因

素的限制?

货币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在取得原始存款后通过银行的存款运作机制不断创造出派生存款,是最后的存款量是原始存款的数倍,实现货币创造。

第一,如果商业银行保留超额储备,这相当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它将降低货币乘数;第二,如果现金从银行体系中流失出去,例如厂商取得贷款后并不全部存入银行,而是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现金保留在手中,这样将造成每一轮存款的减少,从而同样降低了存款货币增加的倍数。

6、货币供给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投机需求的变动是如何引起均衡利率变动

的?

货币供给量与均衡利率成反向变动关系;价格水平和均衡利率成反向变动关系;货币投机需求与均衡利率成同方向变动关系。

7、为什么说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模型中,投资乘数的作用变

得相对小了一些?

投资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增加又会导致利率的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又会反过来减小投资,因此投资乘数的作用比起以前不考虑货币市场均衡时要小一些。

8、根据IS——LM模型说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对一般均衡收入的影响。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结果导致与IS曲线的交点向右下方移动,导致一般均衡收入上升而均衡利率下降。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市场利率下降和消费的增加,而且利率的下降会导致投资的增加,进而国民收入增加。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效应:IS——LM模型的运用

1、什么是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为什么说它不能完全代替政府

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因为内在稳定器作用只是对于干扰产生的冲击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不能对于这种冲击完全抵消,因此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弥补。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你认为这一政策能否长期

实行下去?

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社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总体来看总需求还是不足,因此需要采取积极地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进而使均衡状况下国民收入提高。但是从长期来看,总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供求基本保持动态平衡的时候,积极的财政政策却只能破坏供求的平衡,造成供不应求,出现经济泡沫,通货膨胀加剧。

3、什么是货币政策?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总需求的政策。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4、为什么说货币政策作为反通货膨胀的措施比较有效,而作为反萧条

的措施效果却往往不甚明显?

通货膨胀比较厉害的时候,IS曲线比较平坦,即投资对于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比较高,这样采取货币政策使LM曲线移动可以带来比较明显的效果;而经济萧条的时候,IS曲线比较陡峭,即投资对于利率的敏感性比较小,这时才去货币政策使LM曲线移动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变动使不是很明显的。

5、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政策的效果有何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会对货币政策的效果起到放大作用,因此货币流通速度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明显,货币流通速度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不理想。

6、IS、LM曲线的弹性对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有何影响?

LM曲线的弹性一定时,IS曲线的弹性越大,即IS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差,IS曲线弹性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好;

IS曲线弹性一定时,LM曲线的弹性越大,即LM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好,LM曲线弹性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差;

7、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搭配才能减少挤出

效应?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

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可以减少挤出效应。

国民收入决定:AS——AD模型

1、什么是财富效应和利率效应?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是如何通过这两个

效应影响总需求量的?

财富效应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通过影响财富的实际价值(财富的名义价值与价格水平的比率),进而影响储蓄和消费。

利率效应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通过影响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之比),并通过实际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利率,最终影响投资。

2、试根据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

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引起的财富效应引起IS曲线的移动,而利率效应则引起LM曲线的移动,两者一起移动的结果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位置发生变化,均衡状态下的国民收入也就发生变化,将每一价格水平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求出描点即可得出总需求曲线。

3、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是如何影响总供给量的?

在劳动力市场价格充分弹性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货币工资随之同幅度变化,而实际工资不变,进而劳动力市场保持均衡状态,实际劳动力未发生变化,总供给量也就不发生变化;

而在劳动力市场价格具有向下刚性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可以使货币工资同幅度增长,而一般价格水平的下降却由于价格刚性而不能使货币工资发生变化,因而实际工资也就随之上升,导致劳动力市场不均衡,实际劳动力低于充分就业劳动力,总供给量随之下降。

4、在货币工资弹性和货币工资刚性的条件下,实际就业量的决定有什么不

同?

在货币工资弹性的情况下,实际就业量就是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而在货币工资刚性的条件下,实际就业量不仅受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还要受到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一定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越高,实际就业量就越低,失业率越高。

5、在什么情况下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试推导之。

在货币工资完全弹性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在货币工资完全弹性的情况下是不会改变实际工资水平的,货币工资会与一般价格水平同幅度变化,最终导致就业量不会发生变化,因而总供给不会发生变化,因而总供给曲线也就是垂直的。

6、在什么情况下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试推导之。

在货币工资向下刚性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因为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会导致货币工资水平同幅度上升而实际工资水平不会发生变化;而一般价格水平的下降却由于货币工资的向下刚性而不会是货币工资下降,因而实际工资上升,就业量下降,因而总供给下降,所以总供给曲线在这一段是向上倾斜的。

7、比较充分就业均衡模型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模型的政策含义。

充分就业均衡模型中,总供给曲线保持垂直,总需求曲线的变动不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只会带来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其政策含义很明显就是不必再增加总需求。

低于充分就业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因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可以带来国民收入和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以及就业量的上升,因此其政策含义也很明显,要想提高国民

收入以及就业率,必须付出扩大通货膨胀率的代价来扩大总需求。

第六章国民收入决定: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均衡

1、简要说明开放程度的决定因素。

经济发达程度;自然资源的赋予情况;经济结构的特征;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与经济政策。

2、简要说明考虑进出口函数后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考虑到进出口以后,总需求函数里加上净出口这一项,而净出口与国民收入是有函数关系的,因而若考虑了净出口以后的均衡国民收入比三部门经济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小,则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若两者相等,则均衡国民收入不变;若前者比后者大,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多。

3、简要说明对外贸易乘数的含义。

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当出口量增加的时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大小幅度。其实质是出口的变化对于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

4、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是什么?试推导国际收支均衡曲线。

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是净出口等于净资本流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净出口函数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而净资本流出函数是利率的函数。因此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净资本流出减少,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则净出口也要减少,而净出口的减少就意味着国民收入必须上升。因而每一个利率水平都有与之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这样就可以得到国际收支均衡曲线。

5、试用IS——LM——BP模型说明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调整

的机制。

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下政府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可以采取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整使LM曲线变动进而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

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下,汇率的变动可以使IS曲线和BP曲线发生变动进而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6、什么是“米德冲突”?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搭配来同时实现内部均衡

和外部均衡?为什么说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原理只是一种理想?

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难以运用汇率政策来实现外部均衡目标,只有支出变更政策可供当局使用。这样,内外均衡目标在对支出变更政策的要求上就存在着冲突的可能,这一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

根据政策搭配论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于国民收入的变动一致时,对于利率的变动进而对于国际收支的变动是相反的,因而可以采用两者的搭配来使内部和外部同时均衡。

然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财政政策的执行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而且其执行延迟性很高。而且国际间的投资活动不一定是由于利差,许多投机因素也在里面,这样,情况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大。

失业和通货膨胀

1、简要说明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的含义。为什么说非自愿失业只存在于

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中?

自愿失业是指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而造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在现行工资下工作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失业现象。

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中,货币工资具有完全弹性,因此劳动力市场总能保持供求平衡。而在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货币工资具有一定的刚性,当市场出现了较高工资的时候,不能通过降低工资来达到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因此总有一部分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却不能找到工作。

2、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的含义。为什么说在劳动市场供

求均衡的条件下也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而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永久性变化、国防优先次序的变动以及不适当的政府政策引起总体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使有的工作岗位消失或原工作岗位的数量大大减少而造成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由于总体经济活动水平下降,引起对劳动力需求减少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人们最关注的失业现象,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因为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条件下,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原因并没有发生变化,劳动力市场保持其均衡。

3、什么是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概念有什么意义?

所谓充分就业实际上是指除了自愿失业或者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以外,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在从事某种工作的就业状态。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在现代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自然失业率”。

当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价格和工资都是相对稳定,没有通货膨胀加速或递减的趋势,因此,自然失业率也就是维持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最低失业率。

4、什么是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为什么说只有LM曲线的连续右

移才能引起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在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就会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从而发生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因为IS曲线的右移造成的价格上涨会被LM曲线的左移所抵消。而LM曲线的右移则不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因此只有LM曲线的连续右移才会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即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5、什么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它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有何区别?为

什么会发生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总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也会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这就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膨胀的加速和失业的减少是一致的,而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中,膨胀的加速和失业的增加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或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产生的。

6、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其政策含义是什么?

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政策含义:以失业率的一定提高为代价,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或以通货膨胀率的一定提高,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7、菲利普斯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区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

普斯曲线有什么意义?

移动的原因是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改变了。

政府只有在短期内才能以极高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代价使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从长期来看,这种政策只能使通货膨胀加速,而不能使失业率长久地保持在低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

第七章经济增长理论

1、什么是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出或产量的增长。产出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出,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劳动力的增长,资本的增长和技术的提高。

2、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思想。

经济增长速度从长期来看取决于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要素或资源的投入量,因此与储蓄率有关,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经济增长还与增加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量有关,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需资本量越大,经济增长越慢。

3、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及其局限性。

基本思想是人均产出取决于人均资本的大小,而人均资本的增长量取决于人均资本的投入量减去资本的广化(包括资本的折旧和装备新工人的资本消耗),在资本投入量等于资本的广化量时,达到稳态均衡,人均产出达到最大。

局限性:新古典增长模型将产出的长期增长归结于技术的进步,但是却没有解释决定技术进步的经济因素。

4、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增加和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储蓄率的增加会提高稳态下人均产出水平和人均资本水平,却不会影响产出增长率。

5、简要说明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资本投资的副产品,高储蓄率产生高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率和高折旧率导致低得经济增长率。

6、根据内生增长理论,说明为什么人力资本增长比物质资本增长对经济的

影响更大?

因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还是建立在资本的外部报酬比较大的基础上的,而人力资本就是这样的外部报酬很大的例子,物质资本则不具有这个特性,因此,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对经济的影响更大。

7、为什么说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是制度创新?

因为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制度的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根本动力。

8、简要说明经济周期的含义、特征和形成原因。

经济周期(又称为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是以经济中的许多变量普遍而同期地扩张或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

以衰退为例:

1、消费者购买量下降,企业存货增加。

2、劳动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

3、产出减少,价格下降。

4、企业利润减少,投资下降。

形成原因:

纯货币理论:银行体系交替地开动和紧缩信用所造成。

投资过度论:生产资料的投资过多所造成。

创新理论:创新及其普及导致繁荣和衰退的更替。

消费不足论:消费不足导致生产过剩。

心理周期理论:乐观与悲观预期的交替导致经济周期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太阳黑子论。

精选-金融学原理_彭兴韵_课后答案[1-24章]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2.直接融资:货币资金需求方通过金融市场与货币资金供给方直接发生信用关系 3.货币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 有更高的价值。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4.年金: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最现实的例子包括:零存整取、均等偿付的住 宅抵押贷款、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 5.系统性风险: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 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6.财务杠杆: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7.表外业务:是指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但会影响银行所能取得的利润的营业收入 和利润的业务。分为广义的表外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 8.缺口:是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间的差额。 9.贷款五级分类法: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10.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比例、在一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该 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11.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的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 12.市场过度反应:是指某一事件引起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 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来的现象。 13.回购: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 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 14.贴现:票据的持有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利息后将 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15.汇率: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价关系,即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16.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两种货币 之间的汇率。 17.期权: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一种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 工具的权利。 18.掉期:在买进某种外汇的同时,卖出金额相同的这种货币,但买入和卖出的交割日期不同, 但数量完全相同的同一种外汇。 19.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可以创造出多倍存款货币的货币, MB(基础货币)=C(流通中的货币)+R(银行体系准备金总额) 20.货币乘数: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21.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包括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 22.利率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23.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过程 24.消费价格指数: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的消费开支所编制的物价指数 25.一价定律: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样的商品无论在哪里生产,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货币表示的 价格都应该是相同的 26.购买力平价:根据一价定律,两国货币间的汇率就取决于两国同类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2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的过程 28.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 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政经思考题(期末终极版)

政经思考题 导论 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2)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3)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答: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其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因为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包含了鲜明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探索,认识和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坚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鲜明立场,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内在统一。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2)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3)揭示经济运动的普遍规律。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马政经研究生产关系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即经济规律。所谓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任何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所以人们处理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时: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类型。经济规律依其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普遍经济规律;第二,共有经济规律;第三,特有经济规律。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 答:①历史背景。A.产业革命用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生产,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B.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的奠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反对资本主义的工人斗争的实践,强烈地呼唤着属于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 ②理论来源。马政经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研究政治经济学,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

国际金融学课后思考题

国际金融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收支账户 1从国民收入账户角度看,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有哪些区别?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包括私人消费、私人储蓄、政府税收。当经济的开放性仅限于商品的跨国流动时,国民收入还需包括贸易账户余额。当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到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时,国民收入被加以区分。1.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 2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 贸易账户余额与经要素收入之和被称为经常账户余额,它在开放经济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对经常账户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从进出口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从国内吸收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以国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从国际投资头寸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带来了一国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同时它又受到国际投资头寸状况的影响。从储蓄与投资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应了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额,当私人的投资与储蓄比较稳定时,经常账户反映了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 3 对一国经济的开放性进行衡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衡量经济开放性的工具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反映的内容是交易,其范围限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4 国际收支账户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国际收支账户的账户设置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经常账户记录的是世纪资源的国际流动,它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是记录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的账户,其中资本账户包括转移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为什么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为什么又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P11 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即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具有客观必然性,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且反而决定人们的意志。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是否认识它,只要某种经济条件存在,同这种经济条件相联系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这就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人们在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经过反复实践而积累经验,不断学习而提高认识能力,是能够发现未曾被认识的经济规律的,是能够加深认识前人已经发现的经济规律的必然性的。这就是说经济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2.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如何? 第一(一)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二)商品二因素 1.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特点:①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②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矛盾) (2)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统一) 第二.(一)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特点: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永恒性 (二)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形成商品的价值,社会属性,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1.统一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具体劳动是实现抽象劳动的必要前提,商品交换成功必然使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相分离 3.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劳动生产率如何影响商品的价值量?P36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数量增加,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少,其价值量就小;反之,劳动生产率降低,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数量减少,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多,其价值量就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这个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5.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职能?P39 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就在于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五种职能。 6.什么是价值规律?它的实现形式和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P60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按照价值量来进行,即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就是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

宏观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_史蒂芬威廉森013

Chapter 13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 and Assets Teaching Goals There are two basic aspect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allows a nation to benefit from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absence of trade, competitive markets allow the economy to reach a Pareto optimum. At this optimum, the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for consumers is equal to the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in production. These marginal rates are reflected in market prices. If we open up an economy to trade, the country can improve its welfare as long as closed economy relative prices differ from the relative prices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It does not matter in which direction this difference works. In either case, the representative consumer can reach an indifference curve that lies beyond the one reached in the absence of trade. This is the essence of gains to trade. The second aspect of trade involves trade in financial assets. A closed economy is required to exactly exhaust its total output in each period between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government spending. An open economy can use either more or less than the output it produces in each period. Differences between production and absorption can occur when the current account is either in surplus or deficit. A common misimpression for students is to think of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as reflecting competition for sales by fir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 better insight into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comes from considering the additional option for consumption smoothing that comes from borrowing and lending activities with those in other countries. One clear case for the benefits of running a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is for a country that wants to increase its capital stock more quickly than would be possible in the absence of foreign borrowing. Classroom Discussion Topics Support for protectionist trade policies comes to the forefront from time to time. Ask students for arguments they have heard that rationalize tariffs or quotas. Ask them if they support such policies, or find the reasons given for protectionist sentiment compelling. What does fair trade as opposed to free trade mean? Guide them in the direction of finding market failur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Distinctions between free and fair trade only have meaning if there is monopoly power in the markets for traded goods, or if there are externalities that are complicated by the differing rules of different sovereign nations. Monopoly power may be involved in the steel and automotive industries. Is this a concern for students? Trade protection is also proposed because other nations have more lax environmental restrictions. Don’t we benefit from the decision of other countries to specialize in dirty industries? Trade policies usually boil down to attempts by those who are hurt by trade to seek compensation from those who benefit from trade. What are the likely differences in relative prices between a closed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Much of recent concern has its roots in the fact that the value of skilled labor relative to unskilled labor is much higher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an it would be in a closed United States. Are trade policies a relatively efficient or inefficient means to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re students able to see trade policy issues as economists see them?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couch their views of trade policies in the language of economics.

(金融保险)金融学全部思考题(参考)

(金融保险)金融学全部思 考题(参考)

1.什么是货币本位制度?货币本位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一)不同货币金属,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 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金属货币和货币单位所铸造的铸币,亦称主币或本币。 国家对本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做出如下规定: (1)国家赋予本币无限法偿的能力。 (2)本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3)国家规定流通中本币的最大磨损程度,称铸币的“磨损公差”。 (二)四阶段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2.什么是“劣币逐良币”规律?“劣币逐良币”规律在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是如何表现的?(一)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称格雷欣法则,是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必然造成货币流通混乱。 (二)因为纸币是不能被融化的,但是价值高的纸币流通性不如价值低的纸币,所以,价值高的纸币一般被储蓄起来存入银行。 3、如何区分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表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本身所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经过信用渠道发行的货币。 而信用货币与代用货币不同,信用货币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信用货币的流通凭借发行者的信用进行流通,在政府动荡、经济恶化的条件下,政府发行的信用货币流通范围就会缩小或完全被排斥在流通之外。因此,发行者信用状况直接影响信用货币的稳定与否。 4、信用的发展到目前阶段大致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分述之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大全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资本主义部分) 一、导论 1、重要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如何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应用? 5、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 二、商品和货币 1、重要概念:商品、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价格、市场机制。 2、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怎样?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怎样?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6、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7、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8、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9、如何理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三、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总公式、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增殖过程、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2、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3、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5、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它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四、资本积累过程 1、重要概念: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有机 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资本原始积累。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生产关系的再生 产? 3、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4、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哪些? 5、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 条件?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五、资本的流通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 余价值率。 2、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形式? 3、什么是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5、社会总资本运动有什么特点? 6、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7、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1

国际金融学课后思考题

国际金融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地国民收入账户与收支账户 从国民收入账户角度看,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有哪些区别?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包括私人消费、私人储蓄、政府税收.当经济地开放性仅限于商品地跨国流动时,国民收入还需包括贸易账户余额.当经济地开放性发展到资本、劳动力地国际流动时,国民收入被加以区分..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地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地产品与服务地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地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地产品与服务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从外国取得地净要素收入. 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地宏观经济含义? 贸易账户余额与经要素收入之和被称为经常账户余额,它在开放经济中居于重要地地位.对经常账户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从进出口地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一国地国际竞争力水平.从国内吸收地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以国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地关系.从国际投资头寸地角度看,经常账户带来了一国国际投资头寸地变化,同时它又受到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地影响.从储蓄与投资地角度看,经常账户反应了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地差额,当私人地投资与储蓄比较稳定时,经常账户反映了政府地财政收支行为. 对一国经济地开放性进行衡量地基本原理是什么?衡量经济开放性地工具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交易地货币价值总和.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反映地内容是交易,其范围限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地交易.DXDiT。 国际收支账户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国际收支账户地账户设置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经常账户记录地是世纪资源地国际流动,它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是记录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地账户,其中资本账户包括转移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地收买和放弃;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官方储备. 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地关系: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地差别体现在收入账户余额地大小上. 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地关系: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时,经常账户中地余额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相反方向上地数量相等地余额. 国际收支平衡地含义是什么?它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资本流出额为.国际收支为狭义地国际收支和广义地国际收支,狭义地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收入和支出地总额,广义地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地经济交易,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不平衡.对国际收支进行分析主要是从特定账户余额地状况及它与其他账户余额关系地角度入手.经常账户和金融与资本账户之间存在地融资关系是理解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地关键,这一融资关系地发生机制、具体形式决定了国际收支地不同性质.贸易账户余额、经常账户余额、综合账户余额都有着不同地分析意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衡量国际收支状况. 第二章开放经济下地国际金融活动 什么是国际金融市场?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资金在国际进行流动或金融产品在国际进行买卖和交换地场所,它是开放经济运行地重要外部环境. 国际金融市场由:外国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这三部分组成. 什么是国际资金流动?简述国际资金流动迅速发展地成因. 国际资金流动是指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以货币金融形态而存在于国际地资本流动.迅速发展地成因:主要是国际巨额金融资产地积累以及各国对资本流动管制放松共同作

金融学第十五章课后答案翻译

第十五章课后答案翻译 1. a 如果你持有多头:价值为s 的股票为基础资产发行的,执行价格为E的欧式卖出期权的收益曲线为: PUT OPTION PAYOFF DIAGRAM O00Q0OG0O0Q ◎希a7'&s 卑 3N 1 1 I 专 恳 霆 3 IP 1 70 F 簿。 O SO 4-0 ?O 1 QO 1 ZO 1 40 1 10 HO 50 70 0 0 1 1 c> 11 3 0 11 50 STOCK PRICE AT EXPIRATION DATE

b. 如果你持有空头:价值为s的股票为基础资产发行的,执行价格为E的欧式卖出 期权的收益曲线为: Short a Put 2. 持有一份欧式卖出期权和一份欧式买入期权的投资组合的收益图(E= 100): n °Long a Call and a Put a a Straddle i 3. a?为了保证你至少能够收回你初始的一百万美元,你需要投资孔000,000和000, 000 $961,538.46 1 r f 1 .04 在till股票上。 你可以购买 $1,000,000 $961,538.46 $38,461.54 4807 69 .08 100 8 . 的期权。 104股指的报酬线斜率是4807.69,正如图表所显示的 B. Probability of Globalex Stock In dex cha nge0.50.250.25 n

Perce ntage cha nge of Global Stock in dex12%40%-20% Next Year's Globalex Stock In dex11214080 Payoff of 4807.69 shares of optio ns38461.52173076.80 Payoff of your portfolio103846211730771000000 Portfolio rate of return 3.85%17.31%0 4. a.要复制一个面值为100美元的纯贴现债券,应买一份股票:其欧式买入期权价格和欧式卖出期权价格均为100。 b. S = $100, P = $10, and C = $15. E/(1+r) = S + P- C $100/(1+r) = $100 + $10 - $15 = $95 r = 100/95 -1 =0 .053 or 5.3% c. 如果1年期无风险利率小于b的答案,则说明纯贴现债券的价格过高,人们便会通过便宜购买综合性产品(一份其欧式买入期权价格和欧式卖出期权价格均为100的股票)来替换价格较高的纯贴现债券以从中套利。 5 ?用P = -S + E/(1+r)T + C这个表达式来表示卖出期权 S是股价,P是卖出的执行价,C是买入期权的价格,E是执行价格,既然政府债券是以9855日元每10000日元的价格出售,这就是计算执行价格现值的贴现率,而无须用风险利率进行折现。 用平价的替代等式来计算,我们可以得到: P = 2,400 + 500 x .9855 +2,000 = 92.75 yen 6. a根据卖出—买入平价,Gekko投资组合中买入期权的价格: C = S E/(1+r)T + P = $215 $50 X 0 .9901 + $25 = $190.495 b. Gekko 的投资组合的总价值:10 x $990.10 + 200 x $190.495 = $48,000 而300 股股票的总价值:$64,500。所以我们应该拒绝Gekko的提议。 7. a利用卖出-买入平价,我们可以如下推算出美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大概为8.3 6%:购买股票,卖出期权以及卖出买入期权的投资策略与购买一年期面值为E的政府债券是等价的.因此这样的政府债券价格应该是184.57美圆: E心+r)T=S+P-C=500+84.57-400=184.57 1+r=200/184.57=1.0836 r=0.0836 or 8.36% b当前"一价原则"被破坏,利用这一状况进行套利的方法有很多种.由于现行收益率是9%而复制投资组合中隐含的利率却是8.36%,所以我们可以卖出复制投 资组合,并投资于政府债券?比如说,在现行价格下,卖出一个单位的包括卖出期权和一股股票的投资组合并签下一份买入期权,就可以马上获得184.57美圆.你卖出去的投资组合从现在起每年将减少你200美圆的应收帐款?但如果你将184. 57投资于1年期政府债券,从现在起每年你将获得1.09*184.57=201.18美圆.因此,你将赚取无风险收入1.18美圆,并且无须你掏出一分钱. 8. 我们通过构造一个综合性卖出期权为卖出期权定价.我们卖出部分股票(卖出的 股票的比例为a),并借入无风险借款b美圆.用S表示股票价格,P表示卖出期权的价

政治经济学课本思考题

重点题我们老师让记在每一章的课后题那里 第一章P38 概念:商品、交换价值、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 问答:1、商品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4、货币的产生,本质,职能 5、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什 么? 第二章P55 概念: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超额剩余价值问答: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是什么 2、劳动力商品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4、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5、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工资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第三章P69 概念: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问答:1、资本积累的实质、必然性、影响因素 2、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相互关系 3、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怎样理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四章P83 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问答: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是什么 2、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不同? 5、简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五章P96 概念:社会资本、社会总产品 问答:1、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思考题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 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各个不同方面的总体进步。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包括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 固定汇率制: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的决定。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或BP=NX-F。 周期性产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由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又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的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通货膨胀:指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现象。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的水平来表示。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即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 IS-LM模型;是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 二、简答题 (1)简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基本观点: ①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

金融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华侨大学金融市场学课件习题答案—科目老师:刘卫红(希望以后修这门的同学计算方面会轻松点儿) 来源: 金融市场习题答案 1、某公司发行面额为100万元的商业票据融资,发行折扣为5720元,期限为60天,则该票据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率为多少? 2、假设某投资者以994280元的价格购买了上例中面额为100万的商业票据,在持有30天后将其出售,此时市场利率为5%,则该商业票据的市场价格为多少?该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为多少? ?元 实际收益=995850.62-994280=1570.62元 3、某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面值50万元,存单利率5%,期限270天,某投资者持有该存单4个月后出售,出售时市场利率为4%,计算存单的转让价格。 4、某证券的回购价格为100万元,回购利率为5.5%,回购期限7天,则该证券的售出价格是多少? 回购利息=回购价格×回购利率×回购天数/360=100万×5.5%×7/360=1069.44元,售价=100万 -1069.44=998930.56元 5、假定某投资者以6.75%的利率投资于5天期限的再购回协议,协议金额为2500万元,该投资者的收益为多少?如果该投资者与借款人签订的是连续再购回协议,5天后终止该合同,假定5天中每天的再购回利率分别为6.75%,7%,6.5%,6.25%,6.45%,这一连续协议的总利息收入为多少? 投资收益=2500万×6.75%×5/360=2.344万 总利息收入=2500万×(6.75%+7%+6.5%+6.25%+6.45%)×1/360=2.29万 1、息票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面值1000元,距到期日还有5年,到期收益率为7%,在下列情况下分别求债券的现值。(1)每年付息一次;(2)半年付息一次;(3)每季度付息一次 (1)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二、思考题 4.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5.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特点? 6.怎样认识经济规律的类型? 12.如何正确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参考答案: 二、思考题 4.(1)生产关系首先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2)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或社会生产总过程来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因为从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般要经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终进入消费,从而形成了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面的关系,这是广义的生产关系,或称生产关系体系。 5.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共同点,即都有客观性。但是,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相比,经济规律又有自身的特点:(1)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它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在自然科学中,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一般比较顺利。而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程度和态度是不相同的。 6.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 (1)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的、本质的联系。(2)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某几个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3)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该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有的本质联系。 12.(1)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变化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所说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的作用都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2)经济规律能够被人们认识和利用。认识经济规律就是指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规律就是指人们使自己的主观行动和措施,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二、思考题 1.怎样理解商品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条件? 3.如何认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4.怎样理解商品价值的形成? 7.怎样认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8.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怎样的? 10.如何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3.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哪些作用? 14.怎样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