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案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1.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

2.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

3.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差异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

4.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5.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

6.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

1.价值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能体现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的是( )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②这些花儿很漂亮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D

2.三十多年来,他接手的孕产妇、新生儿没有出现一例重大事故或死亡;三十多年来,他负责的长坪乡土墙坪村、春溪沟村的病人从没因抢救不及时而病逝。“背篼村医”李朝安用他的背篼背出山民的健康,这说明( )

A.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精神贡献为主

C.人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

D.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案 A

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哲学依据是( )

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具有客观性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突破社会规律的制约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B

4.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以及个别人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的欠缺,网民聚集在一起时,往往会出现群体的情绪化、极端化等非理性现象,甚至引发群体性社会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已成为发展健康网络文化的重要任务。这表明( )

A.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

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人民群众也可能成为创造精神财富的阻力

答案 C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这是因为( )

A.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C.劳动群众在改造规律中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D.劳动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答案 A

6.辛勤劳动所带来的收获让我们欢呼雀跃,忙碌工作的成果让我们引以为傲。这表明( )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②社会意识总是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考点一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与价值观

(1)价值: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提醒] 区分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价值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属客观范畴;人生价值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价值观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难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重难点

(1)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是价值判断。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就是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5)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考向一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2018·全国卷Ⅰ·23)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2016年运送旅客约3 000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

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C [②③符合题意:在高铁时代,仍然运行“慢火车”,为当地乡亲提供便利,体现了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该做法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①错误:价值观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但不能导致利益的差异。④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不能忽视或扩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应该辩证认识其导向作用,既不能忽视其导向作用,也不夸大为决定作用。

考向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2017·全国卷Ⅱ·2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D [③④入选: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这表明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①错:夸大了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并不能决定真理观。②错:颠倒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系。]

命题人通常的设陷方式:一是故意夸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认为价值观可以起决定作用;二是否认错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认为错误价值观不起作用;三是颠倒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认为价值判断建立在价值选择之上。

[易错练]

1.(2014·全国卷Ⅰ·23)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A [此题可用排除法。③④中“决定”说法夸大了价值观的作用,错误,排除。]

[提醒] 价值观都有导向作用,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价值观。不同性质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不同,正确价值观起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价值观起消极的导向作用。不能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为决定作用。2.“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 )

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D.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D [本题的题眼是“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意味着保持词条中“PX”已有的属性,不属于认识发展的问题,A项与题意不符;也不是表明认识经过实践检验从而验证其正确性的问题,B项与题意不符;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但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标准,故C 错误。 ]

[提醒] 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但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标准,不因人而异。

[模拟练]

3.(2019·河南开封模拟)北京大学校长用自身经历勉励本科毕业生:“吃亏就是占便宜。小的时候,我以为它是懦弱的借口;大一些的时候,我把它当作面对失败的理由;成年以后,我把它作为远离名利的信念。”由此可见( )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导向作用②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④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A [北京大学校长把“吃亏就是占便宜”作为远离名利的信念,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符合题意;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吃亏就是占便宜”的理解不同,体现了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②符合题意;“吃亏就是占便宜”并不是理想信念,排除③;④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应排除。]

4.(2019·山东青岛质检)2017年6月9日,公安部召开全国户籍制度改革专题视频培训会,强调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他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实现市民梦。这一改革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②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③遵从群众意愿,完全破除旧体制制约④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C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市民梦,这体现了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①正确;户籍制度改革是在调整上层建筑而不是生产关系,②不选,④正确;③说法错误,我们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而不是遵从意愿,“完全破除旧体制制约”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考点二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人生价值

(1)含义: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2)内容: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社会价值或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个人的自我价值或索取。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居于首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目标和归属。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一不可。

(3)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4)评价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人生价值的实现重难点

考向人生价值的实现

1.(2018·全国卷Ⅱ·23)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 )

①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②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③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④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影响而获得成功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B [①入选: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的,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④入选:奋斗有利于帮助我们调动主观积极性,增强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利于帮助我们争取更有利的客观条件,从而克服不利条件影响而获得成功。②错误:奋斗能帮助我们克服人生道路上的障碍

与困难,但并不能减少。③错误:人生价值的实现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奋斗能让我们争取有利于价值实现的主客观条件,但不能让理想摆脱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要注意以下两点:(1)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基本保证,但客观条件不充分、不具备时,就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造出新的客观条件,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2)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之一,在人们的学习、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能把它夸大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主要还是依靠个人的努力。

2.(2017·全国卷Ⅲ·22)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这些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②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③理想信念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④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A [①②符合题意: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而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③错: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④错: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能决定理想信念是否坚定。]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高考常考点,命题人常利用考生对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错误理解及对人生价值实现方式的认知错误,通过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颠倒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来设置误点,迷惑考生。

[易错练]

1.(2016·天津卷)2016年新学期开始,浙江多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2元钱,50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三月份,他们已经用875位大学生的捐款,资助了安徽省17名“蚂蚁宝宝”。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 )

A.价值观对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B.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C.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 [本题的题眼是“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大学生们通过“蚂蚁助学计划”,资助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体现着他们的人生价值,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故选D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具有双重性,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具有促进作用,A项排除;材料没有强调通过主观如何刻苦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B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提醒]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2.道德模范是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反映了引领时代前进方向的中国精神。善行无疆、舍己为人、一诺千金、恪尽职守、大爱无声……这是评审委员对道德模范的致敬辞,也是亿万中国人最由衷的赞誉、最崇高的褒奖。这说明( ) ①道德模范否定了自我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②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③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②③B.①②

C.②④D.①④

C [道德模范既实现了社会价值,又实现了自我价值,①说法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说法错误;②④符合题意。]

[提醒] 公民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模拟练]

3.(2019·山东日照质检)某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不要问父母和长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对父母和长辈做了些什么;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社会与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但要问自己为社会与国家做了些什么。”该倡议体现了(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②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③有价值的人生无需考虑个人利益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A [根据该倡议,不要问父母、长辈、别人、社会与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为他们做了些什么,这体现了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①②正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③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④排除。]

4.(2019·湖南长沙模拟)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对青年人的启示是( ) ①追求个性发展,青年人要放飞梦想,自我实现②素质成就人生,青年人要勤学善思,持之以恒③劳动创造价值,青年人要积极奋进,奉献社会④人生重在进取,青年人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D [此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的相关知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启示我们要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积极奋进,奉献社会,③正确;“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启示我们人生重在进取,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④正确;①②的内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价值观

[典例] (2016·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12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先将材料分层

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4分)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4分)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4分)

1.如何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点拨]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错误)价值观的影响+问题分析。

[答题要素]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点拨] 树立价值观+社会实践+群众观点与路线+社会客观条件+主观条件。

[答题要素]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4)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5)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学习模范实现价值

[背景材料]

材料一2018年8月,中宣部授予用生命守护百姓平安的英雄杨雪峰同志“时代楷模”称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追授他“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材料二中宣部2018年10月19日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卓嘎、央宗姐妹的先进事迹,授予她们“时代楷模”称号。

[命题视角]

1.模范人物是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反映了引领时代前进方向的中国精神。善行无疆、舍己为人、一诺千金、恪尽职守、大爱无声……这说明( )

①模范人物否定了自我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②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③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②③B.①②

C.②④D.①④

答案 C

2.2018年1月25日,航天员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5月28日,张黎明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6月29日王传喜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8月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海军海口舰“时代楷模”称号,杨雪峰、黄群、卓嘎、央宗姐妹……时代楷模,灿如群星。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时代楷模有哪些共同的人生追求?

答案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们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人生,推动社会发展。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他们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④坚定理想,铸就辉煌,他们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