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笔记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笔记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笔记

(上编)中国园林文化寻踪

一自然崇拜与中国皇家宫苑的胎生

1天和日月的崇拜

2山岳灵石和昆仑神话

3灵水和蓬莱仙岛

4动物植物的崇拜

二中国园林的雏形

1中国园林之根—囿台

2文王之囿---中国最古之公园

三”天下裂”时的文化重组

1崇台峻基,开苑囿之间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囿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

1重视利用水景

2游乐方式的变化,开后世”舟游式园林”之法门重视精神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陶冶,显示社会文化的进步

3主体景致以人工池塘,馆阁楼台为主,园林完成了从由从自然生态到人工模拟的转变

4园林摆脱了生息的物欲需求,注意人工景点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春秋时期的楼台都建于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建筑,

主体木构架建筑体系萌芽很早,商代已经出现颇具规模的崇楼伟阁,周代出现庞大的建筑群

3原创性文化的崛起和隐士的价值取向

春秋战国时中华原创性文化崛起的时代,隐士呈现了两种主要的价值取向:

1因看不惯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以隐居为目的不问政事,

其中也有三类人:

1认为避人不如避世,明哲保身缺乏社会责任感

如伯夷,叔齐,都是信守正统反对变革2.

3以周庄为代表,抨击社会创造文化代表文化道义和社会良心属于抱志守道者。

2另一种人是以隐为手段达到出仕的目的。姜上为代表为了择贤君而达其志。春秋战国时期隐士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为独立的人格。

秦汉宫苑

一秦汉宫苑——营造的思想原则是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1天宫与人间天堂

秦汉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相结合,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

2人造的蓬莱仙境

秦始皇将神话中的蓬莱仙境建进了园林,引渭水入池筑为蓬,瀛。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园手法开始于此时。

汉武帝大规模派人寻找蓬莱仙岛,始终没有找到,便将成为仙人的梦想在地上的园林中实现,自然主义地力求其体积的庞大与形式的逼真。汉武帝集其成的“一池三岛”布局纳入了园林的整体布局之中,从而成为中国人造景观的滥觞,和皇家园囿中创作宫苑池山的一种传统模式,称为秦汉典范。

3崇楼伟阁以象仙居

大凡高阁崇楼都与仙人有染,

二模山范水和中国建筑体系的基本形成

1模山范水

袁广汉的私家范围很大,竭力模仿自然界的山形、水势、草木和动物,东汉孙寿所造的私园,直接取法自然界的真山二肴,将假山造的有若自然,首开“模山范水“的先河,成为魏晋自认山水的先声。

2木构架体系的基本形成

两汉是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木构架建筑风格的时期。西汉模仿的事先秦的积土四方而高的仙居高台。东汉时期大量使用组斗式栱木构的楼阁越来越多,砖石建筑也发展起来了,表现梁、并成为后代楼房建造斗栱等木框架构件间结构关系的梁架式楼逐渐取代了井干楼,枋、柱、.

的基本样式,代表中国木构建筑的风格。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至此基本形成。汉代的木构框架已经完善,门窗门上都刻着辅首,做饕餮衔环图案,门扉双开,扇各有辅首门环。明清时期常有的门制,汉代已经形成。

多元文化走向与私家园林的诞生

一玄学与山水文化气候

魏晋南北朝时期,理得转移和情的升华,有老庄无为学说与佛学糅合而成的玄学成为社会思潮。主张毁弃礼法追求自然。东汉以来的自给自足的独立庄园经济日益巩固和发达,出现一批门阀世族和世俗地主,他们也式文化拥有者,为从事私家园林提供雄厚的经济和文化基础。

1丘壑情和林下风

2谢公志和曲水韵

谢安东山之志,以隐居东山以自娱。东晋名士的曲水之宴,皇家贵族园林中常建流杯亭,北京南海的流水音,恭王府的流杯亭

二有若自然的六朝私园

1庄园经济和郊外别墅园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士族宗族势力发展最为强盛的时期。士大夫们都普遍追求高品味的精神生活,私家园林与位于郊外,宅内者,都以有若自然为宗旨。这类在郊野依托天然山水的庄园,兼有农业自然经济与游息的双重功能。

2聚石引水的宅内私园

六朝时期已经出现了与住宅结合的城市私园,刘绵质朴的士人园,融合了山水诗文和山水画的意境,园林从写实向写意过渡,代表园林的文人化走向。文人园林迈出了模仿自然写意山水的重要一步。

3坞堡与桃花源梦幻

人迹罕见的深山成为神秘而富有魅力的去出,而桃花源成为了后世造园的不倦主题.

三玄佛合流与寺园一体

南北朝后,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朝野上下普遍的社会思潮,深深影响着道教。寺观园林作为一种宗教园林形态在这个时期同时出现。

1舍宅佞佛语寺园一体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以园为寺,舍宅为寺的习俗也随之传入。如苏州最古老的佛寺报恩寺,式三国吴主孙权之母舍宅而建。寺庙建筑往往带有贵族豪华的色彩,但寺观要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必须要竹木森森,以花木取胜,布局也比较自由,与士大夫园林一样,寺僧们可以享受到自然真趣。中国寺观一开始就奠定了寺园一体的基本特色,中国寺观本身和周围环境都有园林化的特色。宏大兼融的唐型文化及其蜕变与士人园林走向成熟

吴门画家张璪在《绘境》中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艺术创作观点。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辉煌灿烂的时期,唐代最高统治者“华夷如一”的文化心态,对外交通和商业的发展远远超越前代。园林成为文人名士风雅的体现和地位的象征。诗人画家直接参与营构园林,讲究意境创造。力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大体上借助真山实景的自然环境,加上人工的巧妙点缀,已经呈现出园林艺术从自然山水园向写意山水园过渡的趋势,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体系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抒情写意的“主题园”从此开始。

一隋与盛唐宫苑

趋于华丽精致,山水构架巧妙建筑结构精美,动植物种类繁多,呈现新的时代特色。

1渠柳条条水面齐

隋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渠水便利,不少官僚贵族商贾之家引渠人第,建造私家山水池院。2西苑巧丽冠古今

隋炀帝的西苑规模宏大建筑众多,以水景为主,园中有园,为皇家园林的开创之举。.

3绣出骊山岭上宫

隋唐宫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宫殿与园景紧密结合,寓变化与严整之中。本身仍袭仙海神山的传统格局,但吸收了私家园林追求的诗情画意的构园经验,以山水为骨架,尤其以缅缈的水景为主,讲求山池、建筑、花木之间的合理配置,注意建筑美、自然美之间的和谐,将人工美融于自然美之中。

二佛寺道观和公共游豫园林

1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随着佛教佛经哲理的大量传入,唐代出现了众多的佛教宗派,至后期,唯有禅宗和净土宗一直流传下来。禅宗起于北魏末,奉达摩为始祖,至唐代前期分为南北两派,神秀为北派之祖主张“时时勤拂拭”的“渐悟”,慧能为南派之祖,主张“本来无一物”的“顿悟”。

禅宗主张向内心、本性寻觅人生真谛的意向,受到士大夫一致青睐,也是一种在生活上表现一种高雅闲逸的方式,也给唐代文化带来一种新德文化品质。

2人间丹丘仙游桃

唐代道观很多,建筑都极其华丽

3林华翠带曲江雨

隋宇文恺设计大兴城时,为人工挖掘的屈曲之湖泊。曲江池风景优美,成为了一座公共游览性质的大型园林。

三隋和盛唐士人园

盛唐人士具有宏大壮阔的文化精神和乐观开朗的胸怀。王维的輞川别业,将诗画禅理互渗互融,輞川的空山、深林、云彩、鸟语、溪流、青苔,乃至新雨、山路、桂花、斑驳的色泽等,统统都浮动着空灵与恬静。王维对自然中的声音和色彩特别敏感,并进行审美的选择过滤,再经过主观情思的熔铸,融化进輞川的山水之中,使其神形兼备。輞川别业式天然山地园,具有湖山之胜,开了后世写意式山水园的先河。

四、中晚唐文化之蜕变和士人主题园之萌芽

安史之乱,使中唐士人失去了盛唐士人那种昂扬的精神风貌,代之以寂寞孤独、惆怅萧飒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1古槐疏冷夕阳多

王公贵族在动乱中家破人亡宗族零落,大批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文人墨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优越地位。文人的山水园已经大量出现,位于城外的山庄别业占了很大比重,士大夫们大都采用“结庐在人境”、可以供人日涉成趣的宅园这一园林样式,并醉心于造园手法的发挥和着意于形式美的追求,开始以小中见大的造园理论与手法,创造变化丰富的艺术空间。2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士大夫诗代表整个社会心理的阶层。中唐诗人白居易,他的中隐理论是士大夫们最安全理想的处事理论,私家园林作为了中隐理论最现实的载体。

白居易选择庐山构筑了草堂:

1草堂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一切都保持自然的原生态

2建筑十分简易,仅三间两柱,二室四墉,木不加丹,墙不粉白,一切都是就地取材,竹制帘纸幕窗,以麻布制帐,山石为础。

3陈设简朴书卷气

白居易任苏州刺史组织修路山塘成为苏州名胜

中唐名相李德裕建山居别业平泉庄,以泉石奇木取胜。

唐丞相牛僧孺宅园收集太湖石,游息之时与石为伍

石已经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罗列庭院。

封闭、内倾、淡雅的宋型文化

从中唐到两宋,是中国古典园林走向成熟的时期宋代时中国原始工业化进程的启动时期也是早期市民文化发展时期

一宋型文化与士大夫的心理法式

1”佑文”政策和”崇文”风习

宋代文人有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学术空气空前活跃

2崇雅黜俗的文化心理

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普遍高雅化,士大夫们既享受红袖飘香的风流有追求夜读书的清雅.热衷于园林雅赏,书斋雅玩。宋代的士大夫文人构筑起宇宙间最美好最精雅的境界,虽丈室容膝,却可在六合神游。.

3少陵雅健,彭泽清闲

宋人在知性反省,造微雨心性的理学影响下,认为“惟其与万物同流,便能与万物同流。”清净、空寂、摒去俗务、回归静室远离凡尘,从心理上无欲无念、清净恬淡,到生理上的主静去躁、守气养神,在到生活情趣上的清高脱俗、高雅闲逸及行动上的雍容泰然、不急不躁,构成了宋代士大夫最中意的一套人生哲理和行为模式。

士大夫丰厚的俸禄优渥的待遇,使他们失去了进取的精神,追求生活享受,剧烈的党争和宦海的沉浮,又使他们的心灵充满痛苦,获得心灵抚慰的就是“中隐”模式。例如欧阳修、苏轼、周敦颐等。

4酒被诗情缀送

宋代大兴教育,全民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也提升了整体的审美水平。物质生活享受的时候,同时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园林的普及也就有了条件,酒楼庭院的大量出现,有力的说明了这一文化走势。带有简、疏、雅、野特征的住家式宅园的酒楼。是宋代城市私家园林风格的一种变体,它以私家园林作为艺术范本来营构的。

二宋代士人园和“归来”主题

宋代士人园大多为“主题园”,他们往往通过园林题咏,将自己的审美理想、政治愤懑寄寓其中,园林成为重要的抒情载体。

1一官归去来

归来,即回归江湖和田园,是宋代文人园林不倦的主题。苏州是宋元文学的中心,文人以诗画入园,私家文人园有50多处,其中大多属于“归来”主题。苏舜钦的沧浪亭、蒋堂的隐圃、叶清臣的小隐堂、程致道的蜗庐、胡元质的招隐堂、范大成的石湖别墅···

2沧浪之歌因屈平

《楚辞·渔父》载:屈原忠而被谤流放泽畔,隐归江湖的高人沧浪渔父见此情景便唱了《沧浪之歌》,于是沧浪水遂具有了江湖隐逸的特定内涵。

苏州沧浪亭为诗人苏舜钦所筑,宋人的情绪比较内敛善于对生活进行反思,善于思考人生,注重主体的思考,寻求自我的点滴发现,带有思辨的抽象和演绎色彩,力求借内在的心理调节,处理人世间的纠纷和争端,求之与自我精神的满足陶醉。

3清风明月无尽藏

宋代园林注重野趣,视野开阔。园林中名木异卉很多。花木专题园也很多。崇石赏石之风至两宋达到鼎盛。.

两宋士人园建筑一般体量较大,精雅而简朴,园林多自然野逸之趣,植物多群植成林,形成蓊郁森然气氛,假山多呈丘壑冈阜、峰峦涧谷之势,接近自然,有的混假山于真山之中,浑然一体。池岸叠石凹凸自然、石矶错落。

三绮丽纤巧的皇家宫苑

1艮岳及北宋宫苑

艮岳是宋代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是在平地上以大型假山来仿制中华大地山川的优美范例。艮岳,一名万岁山或称阳华宫,是宋徽宗亲自设计的杰作。艮岳这座典型的山水宫苑,构园设计以情立意,以山水画为蓝本、诗词品题为景观主题。

艮岳突破了秦汉以来的“一池三山”的传统规范,进行了以山水为主题的创作。建筑物具有了使用与观赏的双重功能,园中的禽兽已经不再是供帝皇们狩猎所用,而是起增加自然情趣的作用,作为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

2南宋宫苑独创之雅致

南宋园林风格一度表现为活泼清新,自然风景与名胜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江南出现了文人园林群,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西湖及近郊一带,散置着560多处的皇家宫苑和贵族富豪的园林,“西湖十景”也在此时定出,即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映月、双峰插云。由于南宋与金人长期斗争,偏居一隅,国力十分衰竭,所以建筑物规模都不大,且比较简朴。南宋宫苑都是利用湖山胜景构筑,特别是水景。

民族文化冲突中德辽金元园林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入主中原的政权,也是传统的中原农耕文化和特色鲜明的蒙古游牧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的时代。中国皇家宫苑文化打破一元格局,体现了汉族和蒙古族文化的融汇,出现了鲜明的游牧文化成分。

一元文化特色及园林

1文化冲突与融合及文人写意画的成熟

蒙古铁骑式带着奴隶制时代的野蛮习性入主中原的,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文人地位的急速下降,使大量文人将聪明才智转向艺术,特别是寄情为代表倪云林、黄公望、吴镇和王蒙绘画以自娱,以“元四家”即.

2满城绣幕风帘

元朝统治者“以功诱天下”大大提高了商人地位。允许泛海经商,江南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各地水陆贸易繁忙。

3大隐在关市

儒学影响力的淡化,士人求官不易,厌恶世事、避身远祸者有之,隐逸山林。士大夫文人和商人、市民的接触,使浸染在传儒学中德文人思想发生了某些混乱,也催其创新,唤起自我情性,甚至出现完全改变传统的隐逸理念者,不再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而是依附于城市流连于市井。二宫苑中的琼岛瑶屿

1元之上苑太液池

元代的皇家宫苑主要有禁苑、御苑和后苑。

三士人园及禅院

元代北方私家园林较少,比较有名的元汝南王张柔在河北保定市中心开凿的古莲花池,名为雪香园,留存至今的最著名的是苏州的狮子林,但已非原貌。

1瘦竹茅亭

江南经济在元末得到了蓬勃发展,景象繁华,据统计,元代苏州私家园林约有40处,在府城的不足10处,其余皆在苏州乡镇。

2云林画本旧无双

狮子林园址原为宋代贵家别墅,狮子林象征佛经中的狮子座,“林”即寺院。

狮子林素以峰石假山著称,约占全园面积的七分之一的假山,姿势各异的狮子围绕着雄踞其首的狮子峰顶礼膜拜,具有浓厚的佛教幻想意境。山有九径十一洞,分上中下三层,山洞内外景观各具风致,有“桃源十八景”之称。

元代的狮子林以土丘竹林石峰林立为主要特色,并无山洞。狮子林建园之初,淡静幽旷,体现禅门清规,今之狮子林因时代变迁,庭园华丽雕琢,以失园初之貌。

传统文化鼎盛时期的明代园林

明朝,居中国历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明代园林经过了明初一段时间的沉寂,随着经济的发展,到明中叶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士人园林再度掀起高潮,一般府邸都有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园林,在宋元基础上继续写意化,园林创作中主题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其造园意境达到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成为融文学、哲学、美学、建筑、雕刻、山水、花木、绘画、书法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艺术宫殿。它以清雅、高逸的文化格调,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正宗代表,也是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及王侯贵戚园林效法的艺术模板。

一资本主义萌芽和文化生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