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比赛用《宇宙航行》教学设计

教学比赛用《宇宙航行》教学设计
教学比赛用《宇宙航行》教学设计

宇宙航行》教学设计

设计者:杨绍兰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物科院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

一、教材分析

“宇宙航行”是人教版一普通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第五小节。主要介绍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实践成就,及航天事业的发展及其巨大成果。教材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因此,本节课是“万有引力与航天” 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

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通过对人造卫星原理、宇宙速度等宇宙航行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对万有引力定律有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对人类进行宇宙航行有一个更为系统的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设计思路

1.本节课是一节知识应用与扩展的课程,所以设计时注意加大知识含量,引起学生兴趣。同时注意

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用万有引力是天体运动的向心力这一基本方法研究问题的习惯,避免套公式的

不良习惯。围绕第一宇宙速度的讨论,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卫星运动图景。

2.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动脑、动口、动手。而电教媒体则为这一切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互平台。

(二)、电教设计说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扩展可视性,实现对现实的形象模拟。本电教设计精心挑选了多媒体素材,对媒体的运用,力求体现引导认知性、体现逻辑性和现实模拟的真实性。在每个环节,先用媒体让学生形成感性认知,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在观察与体验中思考,自觉地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分层探索,再通过师生的讨论、分析、概括及应用,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将思维的发展贯穿于知识认知的全过程,是本课的一条主线。

本电教设计

1、素材的选择

图片6张(由嫦娥奔月、飞天壁画、神舟七号飞船等图片切入课题,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诱发学习动机);Flash 课件3 个(1:牛顿关于人造卫星的猜想;2:在动态变化过程中认知三种宇速;3:卫星的运动特征);视频录像2 段(神七出仓、“嫦娥一号”发射全程:激发学生热情和兴趣,实现对现实的形象模拟,让学生体验科学的整体感)。

2、媒体的目的提供物理事实,创设物理情境(辅助教学,图片、视频与动画结合);转化模型,形成表象,认识

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充分运用动画的解析功能,突破难点);提供应用物理知识的典型示例(重在物理过程分析,突出重点)。

(一)、教学观念与模式创设一系列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有面临真实问题的感觉,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新知,这是本教学设计最关切和思考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观将知识当成定论,把学习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同时低估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和差异性,并在教学中表现出简单化的倾向。美国教育家G.玻利亚指出,不要把你的全部秘

诀一古脑地倒给学生,而要让他们先猜想一番,引导他们独立地思考,找出尽可能多的东西,然后再讲给他们听。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启发下,我努力寻求一种能够很好地将思维发展与知识认知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力图体现强调学习的构建性和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关注知识的内部生成的现代教学观。

(二)、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的关系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动脑、动口、动手。而教材及电教媒体则为这一切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互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媒体时,切不可将课堂教学当成信息的堆积与单纯的呈现,课堂的主导权必须牢

牢地抓在教师的手中。无论在内容选题还是展示过程,主导权都交给教师,将有利于教师设计创造性的

教学方案,并根据学生的观察、思维活动给予启发和指导。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规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模型转化、状态分析、过程发展等方面,突出多媒体技术在这些方面的优势。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比较成熟,本课即围绕这样几个中心问题展开:

1.为什么在物理大师牛顿提出卫星的设想后的很长时间内未能实现?回答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与

推导。2.为什么第一宇速为何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环绕运动卫星的最大速度?R越大卫星发射越

容易么?回答卫星的运行规律。3.为什么同步卫星不能在北京的正上方?同步卫星的资源又是很有限的?回答同步卫星的特点。

这样,学生在观察与体验中思考,自觉地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分层探索。在每个环节,教师先用媒体让学生形成感性认知,再通过师生的讨论、分析、概括及应用,学生的认识才能够实现由感性认

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二次飞跃。只有学生成为课堂的认知主体,并与教材、媒体和教师和谐地进行作用

时,这些要素才构成优化的课堂教学系统。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引入新课

展示神舟飞船图片及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的视频,并简述神七新闻背景。

教师:闪烁的星空、浩瀚的宇宙,神秘而美丽的太空一直牵引着人类无 限的遐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终于摆脱了大地的束缚和引力的牵绊,实现了飞 天的梦想。我国航天员也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印在飞船舱外的茫茫太 空之中。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类是如何走出地球、飞向宇宙,进行宇宙航行 的。 二、新课教学

1.牛顿的设想

教师:提供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地球对周围任何物体有引力作用,因 此抛出的物体要落回地面。在地面上将一个物体水平抛出,抛出时速度越大, 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越大。

地球是个球体,如果抛出速度很大时,我们还能将地面看作平面吗? (不

能)

如果速度继续一直增大,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教师: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作出伟大的发现。”在 已有事实的基础上,合理地外推、科学地假设,是认识未知事物的一种科学 的方法。由以上事实基础,你能作出怎样的猜想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与牛顿的设想作对比,作出肯定,使学生体验思考 的快乐。 陈述牛顿的设想: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 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离山脚远。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 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它将围绕地球旋转, 成为一颗永远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教师:物体虽受到重力,但却没掉下来,这一点跟用 绳系住一个物体恰好经过最高点,重力提供向心力的情况 相似。

牛顿人造卫星原理图

演示“牛顿关于人造卫星的设想” Flash 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 程

设计说明

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和民族自豪感,从 而

使课堂教学在一个 良

好的心理氛围中开 始。

由人类飞天之梦

的历史引入课题。

选取生活中的典

型事例,创设问题情

境,并设计出能对学 生

的智慧构成挑战的 问

题,激发学生的好 奇

心,使之转化成强 烈的

求知欲。

让学生了解牛顿

300多年前关于人造 卫

星的设想,体会猜

想、外推的科学方法,

2、三种宇宙速度

教师:从牛顿提出设想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历时近三百年,这是为 什么呢?因为发射卫星所需的速度太大了,当时人类科技的水平还产生不了 这样大的速度。以多大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它才会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

下来呢?假设卫星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在地面发射卫星需要 的最小速度为多大呢?你能把这个速度计算出来么?

(教师引导提示)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向心力,

就是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

解法一:(学生1 :板书)设地球和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分别为 M 和m ,

卫星到地心的距离是 R ,卫星的环绕速度为 v :

―Mm

v 2 .'GM G

眉=m W R ,

代入数据得:v =7.9km/ s o

教师:在地面表面附近万有引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关系是什么 ?

学生: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教师:你能根据这一关系,从另一角度求这个速度吗? 解法二:学生2板书:

2 v

二 mg = m

y

R

v ?gR

,9 .8 6.4 106m/s =7.9km/s

教师:这就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 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它是发射一个物体、使其成为地球 卫星的最小速度。若以第一宇宙速度发射一个物体,物体将在贴着地球表面 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果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 7.9km / s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鼓励学生大 胆猜想) 当人造卫星进入地球附近的轨道速度大于

7.9km/s 而小于11.2km/s

时,它绕地球运动的轨迹就不再是圆,而是椭圆,且卫星做变速率的运动, 发射速度越大,椭圆轨道越"扁”。

感受科学家的思想之伟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如果物体发射的 速度更大,达到或超 过

11.2km/s 时,物 体

将摆脱地球引力的 束缚,成为绕太阳运 动的人造小行星。我 们把

11.2km/s 这个 速度

称为第二宇宙速 度,又叫脱离速度。

如果物体的发射 速度再大,达到或超 过16.7km/s 时,物 体将能够摆脱太阳引 力的束缚,飞到太阳 系外。我

们把 16.7km/s 这个速度 称为第三宇宙速度, 也叫逃逸速度。

(演示宇宙速度 Flash 课件,加深学 生

理解。)

Mm R 2

教师适当地提示、

引导,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动脑、动手,

利用所学知识推导第

一宇宙速度,突出重

点。

同时,让学生学会

学习,锻炼学生利用

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

让学生了解当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的三种可能。

定性了解第二、第三宇宙速度及其物理意义。

3、卫星的运行规律

教师:(过渡)实际上卫星并不是在地表水平发射的,而是用火箭送到一定的高度的轨道后,再沿以地心为圆心的圆周的切线运行的。

那么,将卫星送入低轨道和高轨道所需的速度哪一个更大?哪一个更容

易?为什么?卫星在不同高度绕地球运行时的速度又怎么求呢?它与卫星的发射速度是同一速度么?

为简单起见,如果我们将不同轨道上的卫星绕地球运动都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请同学们利用已学的知识,探究卫星绕地球的运行速度、周期与轨

道半径的关系。

学生3板演:

得:

师生总结:卫星的运行快慢与其本身质量无关,仅由轨道半径决定。轨道半径越大,运行速度越小;轨道半径越小,运行速度越大。换句话说,离行星越近的卫星运动速度越大。则第一宇宙速度是所有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大速度。

1.向高轨道发射

卫星需要的发射速度大,将卫星送入轨道越不容易,因为向高轨道发射卫星,火箭要克服地球对它的引力做的功更多。

2.发射速度是指

卫星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的初速度,一旦发射后再无能量补充,被发射物仅依靠自己的初动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升一定的高度、进入运动轨道;

运行速度指卫

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所以,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4.课堂练习

播放“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发射的3D 模拟动画,让学生了解卫星发射的全过程,为课堂练习提供问题情境。

[例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轨道半径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

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 80 ,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 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求“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率?(约1.8km/s)(选题目的:展现新中国科技成就,增强自豪感和对物理科学的亲近感。

[例2]据某报报道,某国发射了一颗周期为80分钟的人造地球卫星,用

你学过的知识判断这则新闻的真伪。

(选题目的:加强科学、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到处有物理,反对伪科学。)

通过对卫星绕行星运动的研究,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各种人造地球卫星运

行状况的正确图景。

帮助学生养成用万有引力是天体运动的向心力这一基本方法研究问题的习

惯,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推导及合理表达能力。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加深学生对天体运动的动力学关系的正确理

解,实现练习与课堂内容的高度统一。

5.梦想成真

让学生阅读材料“梦想成真”,并回答

以下问题:

1.谁为人类迈向太空提供科学思想?

2.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何时何地发射成功?

3.第一艘载人飞船何时何地发射成功?

4.人类何时登上月球的?

以人类登月40 周年纪念的相关新闻为切入点,通过图片及视频展示,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

教师:千年的敦煌壁画留下了古人飞天的梦想。从寰宇响彻的“东方红”到太空漫步的翟志刚;从神一到神七,从无人到有人;从嫦娥奔月到载人飞行,中国在为太空添色!

借助多媒体,播放神舟七号发射及出仓视频剪辑录像。边展示边介绍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三、课堂小结

1.三种宇宙速度:

V1=7.9km/s .(会推导);V2=11.2 km/s;

2.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2 2

―Mm mv 2 4 - G m r = m r

2 r 2 r

T

尽管人类已经跨入太空,登上月球,但是,相对于宇宙之宏大,地球和 月亮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两粒尘埃;相对于宇宙之久长,人类历史不过是宇 宙年轮上一道小小的刻痕。宇宙留给人们的思考和疑问深邃而广阔。宇宙有 没有边界?有没有起始和终结?地外文明在哪里?……这些都是留给大家将 来去解决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 ?阅读教材中的“科学漫步”和“

STS'材料;

2.上网查阅:人造卫星的种类、同步卫星的含义及特点。将学生分组, 每个小组任选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并利用互联网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制作汇 报PPT 或海报,下节课进行交流共享。

专题学习网站:

上海网上天文台:

http://www.astr 。https://www.360docs.net/doc/ac16567907.html, ;

SPACE 空间:https://www.360docs.net/doc/ac16567907.html,/main.htm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16567907.html, ;

中国探月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16567907.html,/

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及成就。并 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的展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宇宙航行

、牛顿的设想 、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7.9km/s , 推导2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16.7km/s

三、卫星的运行规律 四、作业布置

V 3=16.7 km/s

对本节内容及知

板书设计:

识进行总结、梳理,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脉

络。同时,激发学生

学习物理的热情,促 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布置个性化 作业,培养学生合作

学习、自主学习的能

力。

高中物理_宇宙航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6.5 《宇宙航行》教学设计 --------- 【设计思想】 宇宙航行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因此,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另外,学生通过对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了解,也将潜移默化地产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已学过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基本理论,具备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 本节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并介绍了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体现了知识的力量,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对人造卫星原理的理解,因此教学设计上采用理论探究法,在设计中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通过设疑→思考→启发→引导这样一条主线,激发鼓励学生的大胆思考、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来掌握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学情分析】 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天体运动都已经讲过,从知识上讲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直接推导出卫星的速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或许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知识储备不足,猜想可能缺乏科学性,语言表达也许欠妥,但只要学习始终参与到学习情境中,激活思维,大胆猜想,敢于表达,学生就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牛顿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初构想。 2.会解决涉及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较简单的问题 3.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4.通过实例,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感受人类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究的精神和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牛顿对卫星发射的思考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如何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2.通过对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的讨论,通过对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和理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展示人类在宇宙航行领域中的伟大成就,激发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2.通过介绍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国高校微课比赛教学设计

全国高校微课比赛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测绘科学 课程:《地图学》 微课主题:地图比例尺的作用 适用对象:高职测绘类各专业 授课教师:张船红硕士/讲师

《地图学》是以研究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该课程通过讲授地图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地图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地图是测绘学的成果体现,测绘产品的最终成果则是纸质或是数字及其他形式的地图。其中,地图比例尺是测绘和地图使用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直接影响着测量的精度和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因此,比例尺的大小反映了地图的详尽程度,也影响着测量的精度。所以,应根据实地情况及地图的具体使用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测图比例尺,不可盲目追求大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 充分理解和掌握地图比例尺定义及其表达形式,重点掌握地图比例尺的三个作用,并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地图比例尺的三个作用 难点:比例尺作用的实际运用

以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问题,结合实例分析教学、引导式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师生互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教学总结 本次教学活动,由引入实际问题开始,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案例讲解引出知识点,使理论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更能使学生主动的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较好的理解性学习。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运用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六章 第5节 宇宙航行课时作业 2

第五节 宇宙航行 1.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在____________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也是绕地球做 匀速圆周运动的____________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也是将卫星发射出去使其绕地球做圆 周运动所需要的________发射速度,其大小为________. 2.第二宇宙速度是指将卫星发射出去使其克服____________,永远离开地球,即挣脱地 球的________束缚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大小为________. 3.第三宇宙速度是指使发射出去的卫星挣脱太阳________的束缚,飞到____________ 外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大小为________. 4.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其所受地球对它的______提供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 力,则有:G Mm r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v =______,ω= ________,T =________. 5.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环绕速度可以是下列的哪些数据( ) A .一定等于7.9 km /s B .等于或小于7.9 km /s C .一定大于7.9 km /s D .介于7.9 km /s ~11.2 km /s 6.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 .它是近地圆轨道上人造卫星运行的速度 C .它是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D .它是人造卫星发射时的最大速度 7.假如一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加到原来的2倍,且仍做圆周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根据公式v =ωr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②根据公式F =mv 2r 可知 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2 ③根据公式F =GMm r 2,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 减小到原来的14 ④根据上述②和③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第一宇宙速度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B .第一宇宙速度又叫脱离速度 C .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质量无关 D .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 2.恒星演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成为恒星世界的“侏儒”——中子星.中子星的半径 较小,一般在7~20 km ,但它的密度大得惊人.若某中子星的半径为10 km ,密度为 1.2×1017 kg /m 3,那么该中子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微课教学比赛活动方案

微课教学比赛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鲁教高字[2011]1号)文件精神,推动学院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平台,展示优秀教师教学风采,学院拟于2013年3月至5月间举办微课教学比赛。本着全面发动、广泛参与的原则,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体教师。 二、比赛内容及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参赛教师自选一门课程,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在10-20分钟的微课视频,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 (一)教学视频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可以选用以下5种视频格式中的任意一种:mp4、rmvb、mpg、avi、wmv。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 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单独提交。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 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等材料也可单独提交,格式符合网站上传要求。

(三)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大类、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文件格式:WORD。 三、比赛程序 (一)各系初赛 各系(基础教研室)以专业为单位按照“比赛内容及要求”自行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初赛。各系(基础教研室)4月15日前完成初赛,并推荐优秀课程参加院级比赛。将推荐课程的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相关辅助材料及教学方案设计等材料上传至数字化教学平台。各系(基础教研室)推荐人数见附件1,评选标准见附件2。 (二)院级比赛 学院通过数字教学平台公布所有参评课程,在4月16日—4月19日组织全院范围内投票,对课程进行评比。 本次院级微课教学比赛分设团体优秀组织奖项和个人奖项。其中优秀组织奖2个,个人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若干。 (三)省级推荐 根据院级比赛成绩,将按大类选取、推荐优秀课程,进一步整改材料后参加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四、其他事宜 (一)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件,注明姓名、微课名称、所属学科大类、视频格式等信息。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5节宇宙航行教案

5.宇宙航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教学难点 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对应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航天时代的新纪元。我国在70年代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相继发射了多颗不同种类的卫星,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1999年发射了“神舟”号试验飞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人造卫星已有所了解,那么地面上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人造卫星呢?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运动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 [新课教学] 一、人造地球卫星 1.牛顿的设想 在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它们的落地点相同吗? 它们的落地点不同,速度越大,落地点离山脚越远。因为在同一座高山上抛出,它们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速度大的水平位移大,所以落地点也较远。 假设被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物体的运动情形又如何呢? 如果地面上空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它只受重力的作用, 那么它就做自由落体运动,如果物体在空中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初速 度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垂直,那么它将做平抛运动,牛顿曾设想过:从 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一次 比一次离山脚远,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 2.人造地球卫星 (1)人造地球卫星 从地面抛出的物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绕地球旋转,就成为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 (2)人造地球卫星必须满足的条件

微课学科教学设计及效果研究-2019年文档

微课学科教学设计及效果研究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微课就是微小的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指视频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内容短小、精炼、严谨,用来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一种小型新型课程。它有别于传统教学单一的教学案例、课件、设计、反思等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采用视频作为传授知识技能的载体,教师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的教学情境的需求,采用音频、视频、PPT、文本等格式媒体,来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有效的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外,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OneMinuteLecture,简称OML)。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与现今中小学的微课契合度更高。 在国内,微课是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让每一个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终将成为现实,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信息设备,学习原来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传递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人们追求教育改革的的浓厚兴趣。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的传播,这种录制教师上课的“微视频”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辅导疑难”教学组织流程相结合的“微课程”开始在国内流行。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在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教学媒体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让每一个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终将成为现实,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进入到现实课堂中。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

逸夫小学首届微课比赛活动方案

逸夫小学“首届微课教学比赛”的活动方案 逸夫小学为加快我校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普及信息化教学手段,本学期我校将开展“逸夫小学第一届教师微课教学比赛”。现将活动方案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对象 全体在编教师。 二、参赛时间 2018年12月29下午 三、比赛地点:多功能教室 四、比赛规则说明 “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本次微课教学比赛以现场教学方式开展。参赛教师自选一门所授课程,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8-10分钟的微课,进行现场教学展示,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 1、资料提交要求 参赛教师必须在提交纸质版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

3.其他 本次比赛即是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也是工会的一次活动。 五、评分标准 根据《微课教学比赛评分表》进行评分 六、评分程序 1、评委由学校校长、业务领导及领导班子各个成员组成。。 2、评委在每名参赛教师讲完课后,根据其表现对照评分标准,为其打分。工作人员现场汇总每位评委的评分,算出选手最后得分。评分和最后得分保留一位小数。 3、待全部参赛教师比赛完毕后,按参赛教师的最后得分由高到低排出最终名次。 七、比赛表彰 校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评审工作,与工会联合在参赛教师中评出一、二等奖,给与物质奖励,未能参加比赛的在编教师不享受本次工会活动的物质奖励,奖项设置如下: 逸夫小学微课教学比赛标准评分表

走近中国航天教案

走近中国航天 活动目标: 1. 通过开展走近中国航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调发学生对航天知识的兴趣,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考、分析等过程自行设计解决方案,利用周围的航天资源来解决问题,体会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养成探究意识。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小组学习、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的意识以及与他人分享的态度。正式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 活动重点: 此次活动,借走近中国航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学习航天人身上的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航天精神。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了解我国的航天史,明确未来的发展路线,产生热爱的航天,热爱祖国的情感。活动过程: 1. 欣赏交流引发主题 师:同学们,在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一件让世界瞩目的大事,那就是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再次搭乘 3 名宇航员执行为期30 天的航天飞行任务,下面我一起来回顾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精彩场面。 师:航天事业是高难度,高挑战的,它需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需要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作为中学生,我们将是未来航天事业的后继人,现在世界各国的航天竞争十分激烈,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航天知识,为实现我们的航天梦打好基础。 2. 交流讨论征集课题 将学生分成六个组,围绕“中国航天” ,开展组内讨论,选择 1 一-2 个你最有感兴趣,想去研究的问题。填写在卡片上。 学生分组讨论,填写最有兴趣探究问题征集卡。 3. 确定课题收集资料 A航天员训练 航天员的培训内容包括:体质锻炼、理论知识教育、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和航天器技术训练、航天医学工程技术训练、空间

微课比赛(空调系统的冷源—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1) 教学设计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 1 课程基本描述 微课程名称:空调系统的冷源--压缩式 制冷机组原理 课程内容所属学科:工学 课程所属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所属课程:建筑设备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 教材选用:刘妍主编《建筑设备工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刘源全主编《建筑设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张爱民主编《建筑设备工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课程时长:18分钟主讲人:刘方亮 所在院校:哈尔滨理工大学所在院系: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2 教学背景 本微课程“空调系统的冷源——压缩式制冷机组原理”,属于“建筑设备”课程中“空调系统”章节内的重点、难点。建筑设备课程面向土木工程及建筑学专业学生,属于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 2.1 建筑设备课程背景及特点 随着现代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至建筑设备投资在建筑总投资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事建筑类各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只有对现代建筑物中的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供应、消防、供配电、智能建筑等系统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以及在建筑中的设置应用情况有所了解,才能在建筑和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室内装饰、建筑管理等工作中合理的配置及使用能源和资源,真正做到既能完美体现建筑的设计和使用功能,又能尽量减少能量的损耗和资源的浪费。 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主要研究室外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工程和建筑排水工程的相关知识;二是采暖、供热、燃气、通风和空气调节,它研究建筑采暖系统、热水及燃气供应、通风、空气调节的相关知识。三是建筑消防,包括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防烟排烟。四是建筑电器及建筑设备自动化,主要研究建筑供电及配电、建筑电气照明。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方案 作品标题:组合体三视图看图 参赛教师:吴巨龙 学校:江苏科技大学 教学对象:工学本科大一学生 所属课程:工程图学 教学总时长:14分10秒 教学理念: 组合体三视图的看图是学习零件图的基础,三视图的表达完全依据“第一角投影”的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一般工程图学类的教材中,在讲解这部分时,均说方法就是“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但是学生在应用时,却感到很难入手,本课程介绍了可操作性比较强的看图“新三法”:拉伸法、类似形法、特征法。 知识的获得不是灌输的结果,而是探索的结果,讲课中以“建构主义”为指针,以“如何看懂图,如何提高看图速度”为问题引导,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建构出看图的方法。 教学背景: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以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为基础,是一整套关于如何在平面图纸上表达三维形体的理论和技能。工程图是工程师们表达设计思想、工艺要求的工具,因此又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与它相关的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制图、建筑制图、化工制图等。 教学目标: 掌握看懂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内容及设计: 1、导入 以寻找好的看图方法为问题切入点,以问题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开始探索式学习之旅。 2、探索拉伸法 以一个看图游戏为入口,在试探构建立体的过程中,总结出第一个可操作的方法:拉伸法。 3、探索类似形法 以展示同样的视图可能对应多个立体的现象,“发现”:在某个投影面投影为同样一个线框的面,在另外两个投影面的投影规律,那就是不是类似形,就是线,包括(曲线),从而给出很明确的类似公式一样的操作方法。并通过例题介绍了运用它解题的过程。在此还展示了手绘作图的过程。 4、探索特征法 工厂中工人师傅也许并不清楚什么是形体分析法,什么是线面分析法,可他们看图的速度依然很快,这个现象先提出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访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最终我们“发现”,其实是看图的“经验”在起作用,总结出如果多掌握组合体的常见结构的视图特征,则必将更容易看懂组合体三视图。 5、总结结束 课程最后落脚在特征法,以若是多掌握了常见立体的特征,若是对立体与立体相贯的作图也比较熟悉,那么对于快速看懂三视图,解决比较难的看图题是很容易做到的。这等于告诉学生,如果只想寻求捷径,找到一个公式,一劳永逸,而忽略了大量的练习,那是不可能成功的。“经验”在解决问题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经验是要靠大量的实践去获得,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习理论,更要重视实践,重视在解决问题中的体会、总结。

宇宙航行教案1

第5节宇宙航行 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宇宙速度 师组织学生观看常娥一号发 射并到达月球的全过程flsh 动画和阅读教材“宇宙速度”。 呈现问题一: 1、抛出的石头会落地,为什么卫星、月球没有落下来? 2、卫星、月球没有落下来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师:演示抛物实验,提出问题。 牛顿的思考 与设想: (1)抛出 的速度v越大 时,落地点越远,速度不断增大,将会出现什么结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 阅读课文 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2)牛顿根据自 4、若此速度再增大,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5、此抛出的物体速度增大何种程度才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组织学生讨论猜 测: 1、平抛物体的速度 逐渐增大,物体的 落地点逐渐变大。 2、速度达到一定值 后,物体将不再落 回地面。 3、物体不落回地面 时环绕地面做圆周 运动,所受地面的 引力恰好来提供向 心力,满足 r mv r GMm2 2 = r GM v= ? 4、若此速度再增 大,物体不落回地 培养学生实验与 理论的结合,对 物理现象进行大 胆科学猜测的能 力。

师:(1)由上面的第5问求得的抛出的物体速度v=7.9km/s时才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这一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也是发射卫星能绕地球做环绕飞行的最低发射速度。 意义: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所以也称为环绕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 大小 211.2/ v km s =。 意义:使卫星挣脱地球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脱离速度。面,也不再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不能提供所需要的向心力,从而做离心运动,轨道为椭圆轨道 5、根据万有引力与向心力公式得 r mv r GMm2 2 = r GM v= ? s m/ 10 40 .6 10 98 .5 10 67 .6 6 24 11 ? ? ? ? = - =7.9km/s

高中物理(山东专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5节宇宙航行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5节宇宙航行 一、 人造地球卫星 1.概念 当物体的初速度足够大时,它将会围绕地球旋转而不再落回地面,成为一颗绕地球转动的人造卫星,如图6-5-1所示。 图6-5-1 2.运动规律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3.向心力来源 人造地球卫星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二、 宇宙速度 1.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 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 2.第一宇宙速度为7.9 km/s ,其意义为人造卫星的最 小发射速度或最大环绕速度。 3.第二宇宙速度为11.2 km/s ,其意义为物体摆脱地球 引力的束缚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 4.第三宇宙速度为16.7 km/s ,其意义为物体摆脱太阳 引力的束缚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 5.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正上方固定高度处,其周期 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即T =24 h 。

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踏入太空。 2013年6月11日,我国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 2013年12月2日,我国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发射升空。 ……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速度可以是10 km/s。(×) (2)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7.9 km/s。(√) (3)如果在地面发射卫星的速度大于11.2 km/s,卫星会永远离开地球。(√) (4)要发射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6.7 km/s。(×)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通常情况下,人造卫星总是向东发射的,为什么? 提示:由于地球的自转由西向东,如果我们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即向东发射卫星,就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发射所需要的能量。 (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面355 km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它的线速度比7.9 km/s大还是小? 提示:第一宇宙速度7.9 km/s是卫星(包括飞船)在地面上空做圆周运动飞行时的最大速度,是卫星紧贴地球表面飞行时的速度。“天宫一号”飞行器距离地面355 km,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运行速度小于7.9 km/s。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v=7.9 km/s。

《宇宙航行》教案

宇宙航行教案 一、教案背景 本节前已经讲过卫星的发射,环绕的有关知识,对卫星环绕地球飞行的速率、周期等有了初步的了解,高中阶段主要研究的有极地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其中地球同步卫星用于通讯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用途,并且其轨道、运动有着其自己的特点。因此设立了本教案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同步卫星的特点及用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课题 地球同步卫星 三、教材分析 本节为第六章第五节中的一个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卫星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所充当的。并且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一课中,对天体的运动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一些实际应用。 2、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特点。 3、地球同步卫星和其他卫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4、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地球同步卫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事件的之间相似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建立模型的能力与方法。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对

航天知识产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特点和运行规律。 难点: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位置的确定。 六、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并自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并结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通过分析找到地球表面物体万有引力与两个分力——重力和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与同步卫星若在北半球受到的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进行对比与比较。得到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位置的结论,并由万有引力定律及同步卫星周期,从而推导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高度等。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地球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卫星,有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等等。其中有一种很特别的卫星它总是相对于地球的一个固定位置保持相对静止,这种卫星就是地球同步卫星。 (二)新课教学 1、简单介绍地球同步卫星 卫星环绕地球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面静止,因此从地球上看它总在某地的正上方,因此叫做地球同步卫星。 学生活动:根据地球同步卫星的定义讨论、归纳、总结其特点: (教师引导并总结) ●与地球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T=24h。 ●相对于地球的某地保持相对静止。 提出疑问:既然是相对于地球某地保持静止,那么在大连的上空有没有地球同步卫星?并给出若卫星相对于大连所在的北半球保持静止应有的轨道图片。 2、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

高考物理第5节宇宙航行专题1

高考物理第5节宇宙航行专题1 2020.03 1,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甲离地面800km,乙离地面1600km,求:(1)两者的向心加速度的比,(2)两者的周期的比,(3)两者的线速度的比。(地球半径约为6400km) 2,我们国家在1986年成功发射了一颗实用地球同步卫星,从1999年至今已几次将“神舟”号宇宙飞船送入太空.在某次实验中,飞船在空中飞行了 36 h,环绕地球24圈.那么,同步卫星与飞船在轨道上正常运转相比较 A.卫星运转周期比飞船大 B.卫星运转速率比飞船大 C.卫星运转加速度比飞船大 D.卫星离地高度比飞船大 3,地球的同步卫星距地面高h约为地球半径R的5倍,同步卫星正下方的地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A,则同步卫星与物体A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多少?若给物体A以适当的绕行速度,使A成为近地卫星,则同步卫星与近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多少? 4,试计算出地球赤道平面上空的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已知地球质量g=9.8m/s2,地球半径R=6.37×106m) 5,已知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4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6倍,那么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________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的________倍.

6,第一次从高为h处水平抛出一个球,其水平射程为S,第二次用跟前一次相同的速度从另一处水平抛出另一个球,水平射程比前一次多了△S,不计空气阻力,则第二次抛出点的高度为_________。 7,中子星是由密集的中子组成的星体,具有极大的密度.通过观察已知某中子星的自转角速度ω=60πrad/s,该中子星并没有因为自转而解体,则计算中子星的密度最小值的表达式是怎样的?该中子星的密度至少为多少? 8,地球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可由r3=π42 2c b a 求出.已知式中a的单位是m,b的单位是s,c的单位是m/s2,则 A.a是地球半径,b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B.a是地球半径,b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C.a是赤道周长,b是地球自转周期,c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D.a是地球半径,b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9,已知下列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 A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地及地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R地日 B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月及月球离地球中心的距离R月地 C 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时的速度v和运行周期T D 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 10,关于地球同步卫星,它们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高度 C.向心力 D.周期 11,一根劲度系数k = 103N/m的弹簧,长l = 0.2m,一端固定在光滑水平转台的转动轴上,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 = 2kg的物体,当转台以180r/min 转动时,试求:此时弹簧伸长量为多少?

宇宙航行教学案

第5节宇宙航行教学案 【课前预习】 1.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想过,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 2.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也叫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大小为,也叫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大小为,也叫速度。 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57年10月4日在发射成功的,卫星质量为kg,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的时间为。 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是1961年4月12日发送成功,飞船绕地球一圈历时。 世界上第一艘登月飞船是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在发送成功,进入月球轨道;飞船在月球表面着陆;宇航员登上月球。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在2003年10月15日9时在发送成功的,飞船绕地球圈后,于安全降落在主着陆场 【自主探究】 要点一人造地球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1.运行规律 2 2 2 2 2 ? ? ? ? ? = = = = T mr mr r v m ma r Mm G π ω (1)人造卫星的运行速率:v= 当r=R时,卫星绕地面运行,v== km/s 这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 (2)人造卫星的运行周期:T=. (3)人造卫星的运行角速度:ω=. 【例题1 】如图所示,a、b、c是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小于c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D.b、c的向心力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力

要点二三个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的推导: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大小为v=km/s.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大小为v=km/s. 说明(1)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运行速度,也是最小发射速度. (2)三个宇宙速度分别为在三种不同情况下在地面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 【例题2】.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 C.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靠近地球表面的圆形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D.它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需要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例题3】.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0.95倍,质量为地球的0.82倍。那么, (1)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多大? (2)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 要点三.卫星的轨道和种类 (1)卫星的轨道 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可以是椭圆轨道,也可以是圆轨道. 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地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其周期和半长轴的关系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 卫星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时,由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地心必须是卫星圆轨道的圆心.卫星的轨道平面可以在赤道平面内(如同步卫星),也可以和赤道平面垂直,还可以和赤道平面成任一角度. (2)卫星的种类 卫星的种类主要是按卫星有什么样的功能来进行命名的.主要有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勘测卫星、科学研究卫星、预警卫星和测地卫星等种类.【同步卫星】 (1)卫星运动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 h=8.64×104s)。所谓地 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和地球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T=24h。

体育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篮球教学 教材分析:1、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2、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学情分析;1、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认识和了;2、学生对篮球运动缺少系统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3、情感、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学情分析 1、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好篮球运动; 2、学生对篮球运动缺少系统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让学生初步了解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并进一步提高篮球基本技能和战术水平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课堂开始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 二、准备工作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三、教学内容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2、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3、教学比赛 4、素质练习 设计意图 1、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术、战术水平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微课比赛教学设计 思政

2015年微课比赛教学设计 题目:《怎样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 所属学科:马克思主义 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适用对象:二年级本科生(所有专业) 分组:综合组 主讲人:XXX 单位:思政部

一、教材依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第八章第一节。 二、设计思路 教学对象为大二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近现代史纲要》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运用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一些简单经济现象的能力。通过一年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基础,具备团体协作能力,并能进行有效成功的交流合作讨论。但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具有理工科背景,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不高,课堂上缺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本课程运用BOPPPS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和下参与课堂,注重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和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逐步实现由教师大量输入信息转向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输出信息,形成自己学习技能和策略,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①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论述; ②掌握政府和市场如何通力合作,共同发挥作用的原理和具体机制。 (2)能力目标 ①培养阅读、搜集、整合分析运用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②运用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分析问题、讨论互动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语言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 2、方法与途径 运用启发式、讲授式和参与式相结合的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宇宙航行——地球同步卫星教案

必修二 6.5宇宙航行 ——地球同步卫星教案 一、教案背景 本节前已经讲过卫星的发射,环绕的有关知识,对卫星环绕地球飞行的速率、周期等有了初步的了解,高中阶段主要研究的有极地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其中地球同步卫星用于通讯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用途,并且其轨道、运动有着其自己的特点。因此设立了本教案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同步卫星的特点及用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课题 地球同步卫星 三、教材分析 本节为第六章第五节中的一个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卫星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所充当的。并且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一课中,对天体的运动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一些实际应用。 2、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特点。 3、地球同步卫星和其他卫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4、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地球同步卫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事件的之间相似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建立模型的能力与方法。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对航天知识产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特点和运行规律。 难点: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位置的确定。 六、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并自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并结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通过分析找到地球表面物体万有引力与两个分力——重力和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与同步卫星若在北半球受到的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进行对比与比较。得到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位置的结论,并由万有引力定律及同步卫星周期,从而推导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高度等。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地球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卫星,有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等等。其中有一种很特别的卫星它总是相对于地球的一个固定位置保持相对静止,这种卫星就是地球同步卫星。 播放同步卫星视频:https://www.360docs.net/doc/ac16567907.html,/flash/html/4/2012/0217/3512.html 同步卫星1_在线视频观看 (二)新课教学 1、简单介绍地球同步卫星 卫星环绕地球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面静止,因此从地球上看它总在某地的正上方,因此叫做地球同步卫星。 学生活动:根据地球同步卫星的定义讨论、归纳、总结其特点: (教师引导并总结) ●与地球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T=24h。 ●相对于地球的某地保持相对静止。

《宇宙航行》教学设计

《宇宙航行》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 “宇宙航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第五节内容,介绍了万有引力的实践性成就,万有引力理论使人类实现“飞天”梦想。本节课是一节知识应用与扩展的课程,所以设计时注意加大知识含量,引起学生兴趣。同时注意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用万有引力是天体运动的向心力这一基本方法研究问题的习惯,避免套公式的不良习惯。围绕第一宇宙速度的讨论,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卫星运动图景。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利用电教媒体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互平台。 二、【教材分析】 本章知识与内容结构示意图 从以上框图不难看出本节内容是整章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本章中与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一节,所以本节内容是《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章中的重要一节。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宇宙速度,认识万有引力的发现对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1、会计算并理解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2、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1.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初梦想。 2.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 3.会解决涉及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较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展示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1.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航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产生探究的成就感; 2.感受人类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究的精神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认识到掌握物理规律的价值; 3.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计算并理解宇宙第一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难点:创设问题情景,理解三个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 五、【学习起点能力分析】 ●在物理1的第3章中,学生已经知道力与运动的关系,能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在物理2的第4章中,学生初步研究了研究了圆周运动;本章中又学了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前面所学的能量的观点等。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高中学生大都会对航天常识有所了解,并形成了某些看法,其中有的可能是正确的,有的可能是不正确的。有的学生还可能对航天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些已有的看法和兴趣等特点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启发式教学、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浩瀚的宇宙、闪烁的星空,神秘而美丽的太空一直牵引着人类无限的遐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终于摆脱了大地的束缚和引力的牵绊,实现了飞天的梦想。我国航天员也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印在飞船舱外的茫茫太空之中。 展示神舟飞船图片及航天员翟志刚太空漫步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