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2012资料

1.外源化学物: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蓄积毒性:较长时间连续反复给药,或者说给药的时间间隔和剂量超过机体消除化学异物的能力,出现化学异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排除的速度(或总量),这时化学异物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起来,并表现出慢性毒性症状,即蓄积毒性。

3.选择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4.代偿能力:代偿就是某个器官或组织一部分发生病变,其他部分可代偿性地补充病变部分的功能。有时候可理解为补偿性质,比如肺动脉高压是,由于右心室的血液就不容易射出去,于是心脏为了把血射出去就代偿性的心室壁增厚。这种心室壁的增厚就是代偿所致,这种补偿性的能力就是代偿能力。

5.最大无作用剂量: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与阈剂量一样,最大无作用剂量也不能通过试验获得。

6.中毒阈剂量: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并使某项灵敏的观擦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7.急性毒作用带:用于表示一种药物的急性毒性,用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

8.慢性毒作用带:用药物的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表示,亦可用于表示一种药物的长期毒性。

9.QAU: Quality Assurance Unit 质量保证部门

非临床研究机构应设立的独立于课题之外的监理部门,人员的数量应根据非临床研究机构的规模而定。目的是确保非临床研究机构的设施、设备及实验的进行管理符合GLP要求。QAU的职责包括:①文件审查;②内部或外部审核;③向管理层报告审查或审核结果;④保存有关文件;⑤接待药品监督部门的检查;⑥向研究或管理人员提供建议和培训等。

10.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11.急性毒性:指实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某一化学物质所引起的毒效应,甚至死亡。

12.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药物剂量或浓度的递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

13.近似致死量(approximate lethal dose):近似致死量ALD是介于最小致死量MLD与最大非致死量MNLD之间的剂量。其中MLD是指药物在最低剂量组的一群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可表示为LD10或LD5;MNLD实际上是急性毒性试验中以死亡为毒效应时的一种最大耐受量,指药物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可以表示为LD0。

14.SPF动物:即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动物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不携带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菌,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要求在屏障内系统生长,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动物。

15.悉生动物:也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用与无菌动物相同的方法取得饲养(剖腹取胎,在隔离器内饲养)、但明确物体内所给予的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即凡含有已知的单菌、双菌、三菌或多菌的动物。

16.蓄积系数:指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毒性效应的总有效剂量(ED50(n))与一次染毒的半数有效量(ED50(1))之比值,毒性效应包括死亡。

17.脏器系数:又称脏体比,是实验动物某脏器的重量与其体重之比值。正常时各脏器与体重的比值比较恒定。动物染毒后,受损脏器重量可以发生改变,故脏器系数也随之而改变。脏器系数增大,表示脏器充血、水肿或增生肥大等;脏器系数减小,表示脏器萎缩及其他退行性改变。一般选用肝、肾、脑、肺、脾、心、睾丸等主要脏器,或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选择。实验结果应与同时进行的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脏器系数是毒理实验中常用的指标。此法简便易行,而且较为敏感。

18.毒代动力学:毒理学的新分支,由药物动力学一词派生而来,是研究机体对毒物的吸收和消除的规律,即研究毒物在体内的量变规律的一门学科。

19.突变作用:污染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信息发生突然改变的作用。这种变化的遗传信息或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繁殖过程中能够传递给子代细胞,使其具有新的遗传特性。具有这种致突变作用的物质,称为致突变物(或称诱变剂)。

20.移码突变:在基因编码区,核苷酸插入或缺失导致三联体密码子阅读方式的改变,从而使该基因的相应编码序列发生改变。

21.转换型突变:polyploid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常见于高等植物中,由于染色体组来源不同,可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22.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异常改变现象。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变化。

23.碱基作用物:多数作为碱基、核苷、核苷酸的代谢拮抗物质而起作用,对核酸的合成起阻碍作用,并阻碍细菌或动植物细胞的繁殖生长。

24.多倍体:含有三组以上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

25.间接致突变物:化学物本身不能引起突变,必须在生物体内经过代谢活化才呈现致突变作用。

26.碱基类似物:有些物质的化学结构与DNA链上的四种天然碱基非常相似,称为碱基类似物。可替代正常碱基惨入DNA分子引起碱基替换的物质。如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类似物,可惨入DNA 分子中。

27.微核:骨髓细胞经致突变物作用,其染色体发生畸变以致断裂,其断裂的碎片在分裂间期留在了子代细胞内形成规制的一个或几个圆形或椭圆结构的小块物质,由于它比普通细胞核要小,故称之微核。

28.程序外DNA合成:S期是细胞有丝分裂正常合成DNA的时期。但如果DNA受损后,DNA的修复合成可以发生在S期以外的时期。因此叫程序外DNA合成。是致突变的检测方法之一。

29.促长剂:本身并无致癌性,但可使化学物诱发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与致癌物共同作用或在致癌物作用之后,这类物质反复作用于细胞,具有促进癌的发生或加速癌细胞发展为癌瘤的间接致癌作用

30.致畸指数:指药物对母体的LD50与最小致畸剂量之比。此指数在10以下为一般不致畸,10-100为致畸;100以上为强致畸。

31.催促戒断试验:短期内给予动物大剂量受试药物然后注射一剂受试药拮抗剂,考察是否出现戒断症状以判断药物是否具有依赖性的实验。

32.基因毒性致癌物:指进入细胞后与DNA共价结合,引起机体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癌变的化学物质。

33.发育毒理学:是研究毒物、药物或环境因素所致有害妊娠结局的病因、机制及其表现的学科。

34.完全致癌物:同时具有引发、促长和恶性进展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35.交叉依赖性:有的药物可抑制另一种药物戒断后出现的戒断症状,并有替代或维持后者所产生的身体依赖状态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之为交叉依赖性。

36.间接致癌物:大多数的致癌物不是其原型致癌(直接致癌物),而是需要在哺乳动物体内经过代谢激活后才有致癌作用,这些致癌物又称间接致癌物。

37.生殖毒理学:指应用毒理学方法研究外来物质(药物、农药、环境污染及工业化学物质)抑制或干扰卵子或精子生成的机制及所致有害作用对后代的影响,并为防止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殖功能的危害,提供依据和措施。

38.胚胎毒性:药物对胚胎的选择毒性作用,在一定剂量下,对胚胎有毒性,对母体无毒性。

1、影响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A化学物因素:①化学结构②理化性质:对化学物进入机体的机会和在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均有影响③不纯物和化学物的稳定性④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途径不同,毒物在体内经历的过程各异

B机体因素:动物的不同物种、品系和个体,对同一化学物的毒性反应有量和质的差异。(引起个体差异的机体因素:物种间遗传学的差异;个体遗传学的差异;机体的其他因素:机体的健康状况、免疫状况、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

C环境条件:①气象条件:温度;湿度;气压②季节或昼夜节律

D化学物的联合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用。①非交互作用:相加作用:若每一个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点,仅毒效不同,他们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化学物单独对机体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独立作用:各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不同,各化学物表现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②交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造成比预期的相加作用更强(协同、加强)的或更弱的(拮抗)联合效应。

2、损害作用具有哪些特点?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应具有下列特点:

①机体的正常形态学、生理学、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影响,寿命可能缩短。②机体功能容量降低。

③机体对外界应激的代偿能力降低。④机体对其他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3、试述毒性作用的分类

(一)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局部作用(local effect)是指药物对与机体最初接触的部位所造成的直接损害作用。

全身作用(system effect)是指经吸收、分布至机体的其他部位后才产生的损害作用。

(二)可逆作用与不可逆作用

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指停药后可自行消失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指停药后仍继续存在甚至进一步发展的毒性作用,例如某些实质性损害,神经元损伤,肝硬化,肿瘤等。

给药剂量与给药期限也是决定药物毒性作用是否可逆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在小剂量,短时间内应用时表现为可逆的,而大剂量,长期应用则可能转化为不可逆的毒性作用。

(三)速发作用与迟发作用

速发作用(immediate effect)指在一次接触后短时间内即引起的损害作用。

迟发作用(delaved effect)则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才发生,甚至停药后才发生。

通常人们在第一次接触致癌物可能10—20年后才表现出致癌作用,即使在啮齿类动物也需要很多个月的间隔。这提醒我们在研究药物的迟发反应时,需要进行长期试验。

(四)变态反应与特异质反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机体对外源性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由于既往已被该类药物致敏所致。特点:1、过去有接触史。2、不呈典型的“S”型剂量—反应曲线。

特异质反应(idiosvncratie reaction)指机体对药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4、试述毒性作用的常用参数

①毒性上限参数(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以死亡为终点的各项毒性参数):绝对致死量LD100,半数致死量LD50,最小致死量MLD,最大耐受量MTD

②毒性下限参数(有害作用阈剂量及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不出现损害作用)、最小有作用剂量/中毒阈剂量。

③毒性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Zac和慢性毒作用带Zch

5、A型损害性反应与B型损害性反应有何异同

药物不良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其与药理作用有无关联而分为两类:A型和B型。

A型药物不良,又称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苯二氮zhuo类引起的瞌睡,抗血凝药所致出血等。

B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它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和剂量无关联,难于预测,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如氟烷引致的恶性高热,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副作用、毒性反应、过度效应、首剂效应、撤药反应、继发反应属A型不良反应。药物变态反应和异质反应属B型反应。

6、试述LD50测定的意义

在毒理学中,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简称LD50(即Lethal Dose, 50'),是描述有毒物质或辐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标。按照医学主题词表(MeSH)的定义,LD50是指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之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或游离辐射的剂量。意义: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评价药物安全性---治疗指数;申报新药过程中必须提供的药理学资料。

7、试述实验动物按微生物控制标准的分级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极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

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汽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悉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悉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8、试述长期毒性试验中主要的血液生化学指标及其意义

①转氨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损害早期的重要指标,判断肝损伤有重要意义;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心肌中含量较高,其上升反映心脏病变。②碱性磷酸酶(ALP):肝损伤时含量增加,活性下降说明缺少营养。③总胆红素T-BIL:反映肝胆管堵塞/肝细胞损伤。④血糖: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上升说明胰岛功能不足,肾上腺功能亢进,反之下降。⑤总蛋白TP:反映白蛋白(全部由肝脏产生,维持胶体渗透压),球蛋白含量,白/球=1.5/1,肝病变重要指标,白球倒置为晚期指标。⑥白蛋白Alb:对反映肝意义更大,全在肝内产生,维持胶体渗透压。下降说明肝损伤,但是TP可不变。⑦肌酸磷酸激酶:上升说明肌肉异常,心肌梗死,肺循环异常。⑧尿素氮BUN:蛋白质代谢的中间、终产物,均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BUN约占非蛋白氮的一半,肾毒性、肾小球病变而致滤过率下降,肾血流量下降,泌尿道阻塞或肾组织压力增加,以及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时上升;过分饮水,严重肝损伤时下降。

⑨肌酐:上升说明肾功能损伤。

9、基因突变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根据突变原因可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移码突变。点突变包括转换型突变和颠换型突变。染色体突变可以分为染色体数目的畸变和染色体结构的畸变。染色体结构的畸变包括缺失、倒位、重复和易位。

根据突变方式可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生物体内正常的代谢物或环境放射线自然本底和微量化学物皆能引起DNA损伤,它所导致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生物体在外界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产生的超过自发突变频率的突变称为诱发突变。

10、Ames实验原理及方法评价

原理: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突变原的培养基上培养,则可使突变型产生回复突变成野生型,即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能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成菌落,通过计数菌落出现数目就可以估算药物诱变性得强弱。检测系统中还包括大鼠的肝微粒体酶S9体外代谢活化系统,使药物在体外受到与体内类似的氧化活化作用,故可测试出间接诱变原。

方法评价:可靠,我国新药审批办法推荐其为致突变试验首选方法。但对于有明显杀菌作用的药物来说不适合。

11、Ames试验菌株鉴定及评价方法(题意应该是菌株的鉴定方法)

常用菌株:TA 97,TA98, TA 100,TA 102.鉴定方法:①组氨酸营养缺陷鉴定:培养基分两组,一组加入组氨酸和生物素,另一组只加入生物素。在无组氨酸的培养基中无法生存的即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②深粗糙型(rfa)鉴定:因突变型的菌株脂多糖屏障缺陷,结晶紫可进入杀灭。所以在染了结晶紫的

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有益菌圈的即突变型。③uvrB缺失鉴定(紫外线敏感试验):接种,黑纸盖一半,UV照24h,UV侧无菌生长,黑纸侧有菌生长,即为UV敏感。④R因子测定(氨苄青霉素耐药试验):家氨苄青霉素,有抑菌圈的无抗性,无抑菌圈的有R因子。⑤自发回变数测定:试验菌株在保存或培养过程中能发生自发回变,不同菌株的自发回变有一定的范围。TA97(90-180),TA98(15-60),TA100(25-200),TA102(240-360)⑥对鉴别性致突变物的反应鉴定:菌株对不同致突变物的反应不同,在有/没有代谢活化的条件下鉴定各试验菌株对致突变物的反应。

12、微核试验的原理及方法

原理:骨髓细胞经致突变作用,其染色体可发生畸变以致断裂,其断裂碎片在分裂间期留在子代细胞内形成规则的一个或几个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的小块物质,由于它比普通细胞核偏小,故称微核。故观察骨髓细胞中的微核率有助于检验药物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在骨髓中无核的红细胞有嗜多染红细胞或称晚幼红细胞(呈灰蓝或浅蓝色)和成熟红细胞(呈粉红或桔红色)两种。正常情况下嗜多染红细胞占多数。由于毒性物质影响了骨髓红细胞尤其是嗜多染红细胞,可使其中的比例失衡,故在骨髓涂片中一般均在嗜多染红细胞中进行观察。同时由于骨髓细胞再生速度较快,微核增多确能反映接触突变物后所发生的变异。

方法:

1.首选物种是小鼠和大鼠。要求体重18~20g,7~12周龄。每组小鼠数量10只,雌雄各半。

2. 染毒途径根据研究目的或受试化学毒物性质的不同,可分别选用经口、经皮、经呼吸道及注射等染毒途径。

3. 染毒次数及取样时间不同化学毒物诱发微核出现的高峰时间也不尽相同。波动范围可以达到24~72h。以4次染毒比较方便合理。即每天染毒一次,连续4d,第5天取样。

4.在一般情况下,应设4~5或更多试验组,剂量水平跨3个以上数量级。另设阳性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可用环磷酰胺(50~100mg/Kg)或丝裂霉素C(10mg/kg)腹腔注射一次或二次。阴性对照组使用等体积的溶剂。骨髓液的制备和涂片可取胸骨或股骨的骨髓。

5. 固定将推好晾干的骨髓片放入染色缸中,用甲醇溶液固定15min,取出晾干。不能及时染色的涂片也应固定后保存。染色将固定晾干后的涂片,用新鲜配制的Gemsa应用液染色10~15min,然后冲洗掉玻片上的染色液,置晾片架上晾干。

6. 观察计数观察计数先在低倍镜下进行观察,选择分布均匀,染色较好的区域,再在油镜下观察计数,细胞核呈暗蓝色,PCE呈灰(淡)蓝色, NCE呈淡红色。

7. 对所分析的每只动物,计数含微核的PCE数和每1000个PCE中含微核的PCE数(或微核PCE千分数),并且计数200个红细胞中PCE数和PCE百分比。

13、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判定

原理:根据隐性基因在性遗传中的交叉遗传特征,即雄蝇的X染色体传给F1代雌蝇。又通过F1代传给F2代雄蝇。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能在半合子雄蝇中表现出来。据此推断致死突变的存在。

结果判定:

1. 每一试管在多于20个仔代(雌及雄)中没有红色圆眼的野生型雄蝇为阳性,属致死突变。如有2只以上的红色圆眼的野生型雄蝇者为阴性。

2. 每一试管如确少于20个仔代或只有一只野生型雄蝇的可疑管,需进行F3代的观察。

3. 不育:仅存雄、雌亲本而无仔蝇者。

4. 统计: 根据受试染色体数(即F1代交配的雌蝇数减去不育数和废管数)与致死阳性管数求出致死率。以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致死率按Kastenbaum and Bowman方法进行统计。

14、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的原理

通过适当的途径使雄性动物接触受试样品,然后与未经染毒且未交配过的雌性动物交配,交配结束后,取出雌性动物。雌性动物于妊娠后半期处死,剖开腹腔,取出子宫,检查两侧子宫内的植入数(着床数)、早死胎数、晚死胎数和活胎数,雄性动物则于一定间隔时间后再与另一批未经染毒且未交配过的雌性动物交配,如此共进行数批,以保证覆盖一个精子周期(6周~9周)

15、如何鉴别活胎、早期死亡胚胎和晚期死亡胚胎

1 活胎:完整成形,色鲜红,有自然运动,机械刺激后有运动反应。

2 早期死亡胚胎:胚胎形体较小,外形不完整,胎盘较小或不明显。最早期死亡胚胎会在子宫内膜上隆起如一小瘤,如已完全被吸收,仅在子宫内膜上留一隆起暗褐色点状物。

3 晚期死亡胚胎:成形,色泽暗淡,无自然运用,机械刺激后无运动反应。

16、SOS显色试验的原理及评价

原理:

β-半乳糖苷酶诱导试验。

通过直接监测DNA受损后的SOS修复反应来检测遗传毒性,是一种特异性的

DNA分子在受外界大范围损伤,其复制又受抑制时会启动SOS反应。组成该系统的RecA蛋白即转化为RecA蛋白水解酶,此酶可分解阻遏蛋白,使受阻遏的SfiA基因去阻遏,并启动lacZ基因转录、翻译、

β-D半乳糖苷ONPG,产生黄色可溶性物质,根据其表达,表达产物为半乳糖苷酶,此酶可分解邻硝基

颜色的深浅对被诱导的酶进行定量,间接反映DNA的损伤。

评价:(没找到)

17、试述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按致癌物的化学性质分类:有机化学致癌物和无机化学致癌物。

按致癌作用机制分类:1.基因毒性致癌物:指进入细胞后与DNA共价结合,引起机体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癌变的化学物质。大多数致癌物属于此类,因其作用机制是损伤遗传物质,故可利用致突变试验来检测这类致癌物。遗传毒性致癌物的类型:①直接致癌物:本身直接具有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致癌。如各种烷化剂。②间接致癌物:本身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活化以其活性代谢产物起作用。有天然和合成化合物。如多环芳烃、芳香胺类、黄曲霉毒素等。2.非基因毒性致癌物:指不作用于机体遗传物质的化学致癌物。包括以下几种①促长剂:本身不致癌、但可促进动物的致癌作用。如佛波醇酯、苯巴比妥、多氯联苯、DDT和糖精等。②内分泌调控剂:改变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破坏细胞去分化、促进细胞生长。③免疫抑制剂:免疫系统受抑制,使启动的细胞和肿瘤细胞得以增殖。④细胞毒剂:引起慢性细胞杀伤、导致细胞增生和癌变。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可导致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⑥固态物质:确切机制不明,通常是对间质细胞和组织起作用,物理形态是关键的因素。

18、试述致癌的三阶段过程

①引发阶段:致癌物作用于DNA一级序列,引起永久、不可逆的遗传性转变。这些启动细胞的表型可能正常,需经过克隆扩增才会形成损伤。

②促长阶段:促癌物通过特定受体而影响信息传递,从而可逆的增加或减弱基因表达,促进已突变的启动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形成良性肿瘤。

③进展阶段:在肿瘤形成的促癌阶段中或之后,细胞表现出复杂的基因改变(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大段丢失、易位或嵌入),形态发生变化,如:生长加速、高度侵犯性、转移能力、对激素的反应性以及生化、免疫性能改变等,从而获得了恶性肿瘤细胞的特性。

19、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征及其评价方法

毒理学特点:1.器官发生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2.剂量与效应关系较为复杂;3.种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4.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较为陡峭;5.其他:如染毒途径不同,致畸率有明显差异;母体年龄不同对致畸物敏感性不同以及温度对致畸率的影响。

评价方法:一般通过致畸试验对致畸作用进行评价。致畸试验又称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至少一种动物,首选Webster或SD大鼠,也可用小鼠或家兔,每组动物大、小孕鼠15只以上,孕兔8只以上,剂量高、中、低三个剂量,限度剂量为1g/Kg。高剂量应有母体毒性反应,低剂量应为无母体和胚胎毒性反应,一般为临床拟用剂量的某些主量,给药途径原则上与临床用药途径相同,

不宜采用腹腔注射。在胚胎器官形成期连续用药,大鼠孕后6-15天,小鼠6-15天,家兔6-18天。同时设溶媒对照和阳性对照。孕后20天处死动物,记录孕鼠重、黄体数、死胎数(着床数、吸收胎、早期死胎、晚期死胎)、活胎数、活胎重、性别、外观异常等,然后对胎仔进行内脏和骨骼畸形检查。所有各项数据经统计处理后判定药物的胚胎毒性和致畸能力。

20、何谓非遗传毒性致癌物?试述其分类及各类的主要致癌特点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不与DNA反应,可能间接地影响DNA并改变基因组导致细胞癌变,或者通过促长作用、增强作用导致癌的发展。

分类与特点①促长剂:单独不致癌,却可在亚致癌剂量的致癌物启动之后与机体接触即能致癌。

②细胞毒物:导致细胞死亡的物质,可引起代偿性增生,以致发生肿瘤.可能涉及机体对环境致癌物的易感性增高.③激素调控剂:致癌机理很可能与促癌作用有关,并且还涉及全身作用.④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过程从多方面影响肿瘤形成.使动物和人发生白血病或淋巴瘤,但很少发生实体肿瘤.⑤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能使啮齿动物肝脏中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的各种物质都可诱发肝肿瘤.机理:目前认为这类物质使肝过氧化物酶体数目增多,因此H2O2增多并可导致活性氧增多,于是造成DNA损伤并启动致癌过程.⑥固态物质:物理状态是关键性因素,可能涉及细胞毒性。21、试述发育毒性的具体表现

发育毒性的具体表现:1.生长迟缓:指在药物影响下,胎儿的生长发育较正常的胎儿缓慢,表现在体重、身长和骨骼钙化等方面。2.致畸作用:由于药物干扰,活产胎仔出生时某种器官表现出形态结构的异常。3.功能不全或异常:即胎仔的生理、生化、代谢、免疫、神经活动及行为的缺陷或异常。4.胚胎或胎仔致死作用:某些药物可在胚胎和胎仔发育期间对其产生损害作用,使其死亡。具体表现为自然流产或死产、死胎率增加。

22、药物依赖性分为哪两种?分别叙述其评价方法及其原理。

身体依赖性,又称生理依赖性,是指机体对具有依赖性特征的药物经过反复使用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用药者一旦停药,将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这也称为药物戒断综合症。

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是指用药后使人产生愉快、满足或欣快感,在精神上不能自制反复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用药者周期性或连续用药。

方法及原理:

①身体依赖性

1)自然戒断试验:对实验动物(大、小鼠和猴)连续一段时间的给药,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增至一定剂量后停止递增,剂量稳定一段时间,然后突然中断给药,定量观察记录所出现的戒断症状。

2)催促戒断试验:在较短时间里药物以较大剂量、多次递增方式对动物给药,然后给以阿片类拮抗剂,催促其产生戒断反应,若出现吗啡样戒断症状,说明其与吗啡属同类型药物。此法,只适用于有竞争拮抗剂的阿片类药物。

3)替代试验:给予实验动物各类代表药物使之产生身体依赖性后,停止给予这些代表药,替之以受试药,观察记录动物是否发生戒断症状及其发作程度,以判断受试药是否具有类似代表药的依赖性潜力。

4)诱导试验:试验中只采用阈下刺激强度,它们对正常动物不引起惊厥发作,但对镇静催眠药产生身体依赖性的动物,在断药期间出现反跳性兴奋,原来的阈下刺激就可能诱发惊厥。

②精神依赖性:评价新药的精神依赖性潜力,可采用“自身给药”试验,这是一种操作式条件行为试验,具有依赖性的药物与食物和水一样具有强化效应,可以作为强化剂使动物形成稳定的操作式条件反射性行为。测定静脉注射药物对动物的强化效应,是当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价药物精神依赖性潜力的试验方法。此外,常用的还有药物辨别试验和条件位置偏爱试验。

1)自身给药试验 :药物的精神依赖性可产生对该药的渴求,对觅药行为和用药行为具有强化效应。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2)药物辨别试验:药物辨别试验与自身给药试验一样,属操作式条件行为试验,方法依据的原理也相同。它可以判断一种药物在控制行为方面是否具有辨别刺激功能,即能否使动物辨别或区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情形,继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

3)条件性位置偏试实验: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是1979年建立并逐渐完善的一种非操作式行为药理学实验方法。方法简单,近年来应用广泛。

《毒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毒理学基础》第5版,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心如(一)概念 毒理学(T 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 现代毒理学(modern T 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 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safty 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 (二)研究内容 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剂量相同时,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 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 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 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 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选择性毒性产生的原因: (1)物种和细胞学差异(细菌、青霉素) (2)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百草枯、肺) (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磺胺类药物的发明) (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肝、肾再生能力强,脑、神经再生能力弱) 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特点: 一种毒物可以有几个靶器官,不同的毒物可以作用于同一个或同几个靶器官。 在同一靶器官产生相同毒效应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毒理学基础人卫复习资料

毒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现代毒理学toxicology】 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具有基础科学和应用学科的双重属性。 主要包括: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 通过毒理学研究和毒性实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系统、科学地表征外源有害物质暴露对人类和生态的潜在损害作用,并对产生这种损害作用的证据的强度或充分性进行评定,对于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4个步骤: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定);暴露评定;危险度表征【系统毒理学systems toxicology】 是以毒理基因组学为基础,通过了解机体暴露在不同剂量,不同时点的基因表达谱、蛋白质谱和代谢物谱的改变以及传统毒理学的研究参数,借助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毒理学技术对其进行整合,从而系统地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和环境应激等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转化毒理学translational toxicology】 研究如何将毒理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发展转化为能应用于环境与人群监测、环境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和危险性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产品和防控措施的一门新兴的毒理学分支学科,是“组学”、计算生物学、遗传-表观遗传学等创新的产物。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毒效应谱】 外源性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随剂量的增加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不同的生物学效应,称为毒效应谱。随剂量可表现为:1)生物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不引起生理变化);2)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3)亚临床改变;4)临床中毒;5)死亡 毒效应谱还包括:致癌、致突变、致畸胎作用 【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 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剂量-效应关系 随着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增加,对机体的毒效应的程度增加。 *剂量-反应关系 随着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增加,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的比例增加。 【效应effect】 是量反应(gradual response),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性化学物后造成的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此种变化的程度用计量单位来表示。 *反应(response) 是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表示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百分率或比值),其观察结果只能以“有”或“无”等计数资料来表示。【潜伏期latency period】 是指在单次剂量或短期暴露致癌物质后至出现第一个临床症状/体征(如肿瘤)所需的时间;潜伏期取决于暴露的剂量。 【选择性毒性selective toxicity】

农药毒理学资料

杀虫剂 1.农药代谢:指农药在生物体内由酶催化或其他物质的作用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初级代谢过程(涉及氧化、水解、还原等酶促反应) 和次级代谢过程(通过轭合等将初级代谢产物转变成水溶性化合物,为合成过程) 两个过程:氧化代谢:氧化代谢是农药在动物体内酶系参与下最重要的代谢途径。其中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microsomal mixed function oxidase, MFO )最重要;水解代谢:酯酶,包括磷酸酯酶、酰胺酶、羧酸酯酶等;有机磷中的很多品种、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的代谢涉及到水解。还原代谢:硝基还原酶(含硝基的还原成胺类化合物)等;如对硫磷、氟乐灵等。脱卤化代谢:脱去卤族,如脱氯化氢酶等;主要是含卤族农药,如DDT 。次级代谢:动物体内的初级代谢产物往往仍没有足够的水溶性,还需要通过次级代谢,生成完全溶于水的轭合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轭合作用是一种生物合成过程。在昆虫体内的轭合主要有,葡萄糖醛酸轭合、葡萄糖轭合、谷光甘肽轭合及氨基酸轭合等。 2.杀虫剂作用方式是指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并到达作用部位的途径和方法。常规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有:杀虫剂被昆虫取食后经肠道吸收进入体内起作用的方式称为胃毒作用。要求:不使昆虫拒食,不使其呕吐,也不快速排泄(但大量、剧烈的排泄也可因脱水而死亡),而易被中肠吸收。胃毒剂必须经口,所以适口性是最为重要的,有时可直接左右其毒力和药效。 触杀作用为杀虫剂经昆虫体壁进入体内起作用的方式。要求:药剂具有一定程度的脂溶性,同时也必须有一定的水溶性,这样才能穿透昆虫体壁,而起到活性作用。熏蒸作用:药剂以气体状态,通过害虫的呼吸作用从气门进入虫体而致害虫死亡。要求:药剂有一定的蒸气压,且易达到有效剂量。(气化后成分子状)这里应与烟剂区别,烟剂主要靠高温而使药剂升华,成为烟剂小颗粒,附着于虫体后而靠(主要靠)穿透体壁而起触杀作用杀虫的。内吸作用:使用后可以被植物体(包括根、茎;叶及种、苗等)吸收,并可被传导运输到其他部位组织使害虫取食进入虫体或接触而起到毒杀作用。要求:较强的水溶性;一定的脂溶性;一定的稳定性和最终可被分解性;以及较强的毒力。 内吸剂为一类特殊的胃毒剂,施用方式多样 喷洒、拌种、涂茎、施毒土等,内吸是一种特殊的胃毒作用。特异性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有杀卵、引诱、拒食、驱避、调节生长发育过程等。拒食作用昆虫的取食分为4步:①寄主识别和定位;②开始取食;③持续取食和④终止取食。凡是影响第②或③过程的物质,就可称为拒食剂。因此可以认为拒食剂主要影响昆虫的味觉器官,使昆虫厌食或宁可饿死而不取食,最后因饥饿、失水而逐渐死亡,或因摄取不够营养而不能正常发育的药剂。拒食剂( insect antifeedants )在植物源农药中较为常见.忌避作用:施用于保护对象表面后,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如颜色、气味等)而使害虫避而远之(不愿接近或发生转移、潜逃现象),从而达到保护寄主植物目的。驱避剂( insect repellent )几种楝科植物对桔蚜(Aphis citricidis )均有一定的忌避活性。番茄抽提物对小菜蛾具有明显的忌避、拒食、及抑制产卵作用。 引诱作用:使用后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如光、颜色、气味、微波信号等)或其它生物学特性,可将害虫诱聚而利于歼灭的药剂。引诱剂( insect attractant )。各种昆虫性信息素。 不育作用:被害虫取食或接触后,可影响昆虫生育、繁殖。不育剂(insect sterilant )如烷基化剂、六磷胺、不育特、喜树碱等 生长发育调节作用:通过造成昆虫生长发育中生理过程的破坏而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打乱其正常节律,使昆虫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完成世代繁殖。生长发育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 )保幼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蜕皮激素类及抗保幼激素类等。 神经毒剂,均是阻断神经传导, 而不是直接杀死神经细胞 3.神经毒剂:药剂对轴突传导的抑制主要是通过改变膜的离子通透性,从而影响正常膜的电位差,使电冲动的发生与传导失常。而离子通透性的改变主要与离子通道有关。 离子通道:细胞膜上有通道蛋白形成的跨膜充水小孔,称为离子通道(ion channel ),离子通道使钠、钾、钙等离子顺电化学梯度扩散,通过双分子层。根据通道开关的调控机制(门控机制)的不同,离子通道可分为:(1)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或称受体控制性通道,离子通道的开关受Ach 受体、GABA 受体等控制;(2)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或称电压依赖性通道,一方面离子通道的开、关由膜电位决定,另一方面与电位变化的时间有关(时间依赖性),如钠通道、钾通道等;(3) 环核苷酸门控(CNG)通道,这类通道在视觉和嗅觉方面的信号传导中相当重要(4) 机械力敏感的离子通道, 当细胞受各种各样的机械力刺激时开启的离子通道 4.滴滴涕的作用机理 DDT 主要是作用于昆虫神经膜上的钠离子通道。 该药剂使中毒的鱼尸花蝇出现的症状为:兴奋性提高,身体及运动平衡被破坏,当运动量达到最大后,体躯强烈痉挛、颤栗,最后试虫麻痹,缓慢地死亡。解剖虫尸发现,昆虫组织非常干燥,几乎完全丧失了血淋巴。DDT 中毒后,一些昆虫还具有足自断现象,且断裂下的足仍长时间收缩。几丁虫还能咬掉中毒的跗足,而保护自己免于失死亡。DDT 的作用是使钠离子通道打开,延迟h 门的关闭,钠不断内流,从而使得负后电位加强,当负后电位超过了钠阈值,就会引起电位的又一次上升,引起动作电位的重复后放。动作电位重复后放使神经持续兴奋,昆虫就表现出急速爬动等兴奋症状。在重复后放之后就是不规则的后放,有时产生一连串动作电位,有时停止,这时昆虫进入痉挛及麻痹阶段,到重复后放变弱时就进入完全麻痹,而传导的停止就是死亡的来临。滴滴涕主要抑制细胞膜外Ca2+-ATP 酶。 5.Ⅰ型拟除虫菊酯:不带CN 基的,处理的昆虫很快就出现高度兴奋及不协调运动、麻痹即所谓击倒,但击倒时体内的药量若未达到致死量时,将会苏醒,最后瘫软死亡,如丙烯菊酯和胺菊酯等。“击倒”,即引起昆虫的快速的、可恢复的麻痹。Ⅱ型拟除虫菊酯:带有CN 轴突毒剂 DDT 、除虫菊酯类 前突触膜毒剂 环戊二烯类 胆碱酯酶抑制剂 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 神经毒剂 乙酰胆碱受体毒剂 烟碱类、沙蚕毒素类 GABA 受体毒剂 锐劲特、Avermectin 、环戊二烯类 章鱼胺受体毒剂 杀虫脒类 其它

毒理学资料

毒理学复习资料 选择题: 1.动物实验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2.LOAEL指的是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 3.化学毒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简单扩散。 4.毒理学体外实验当选用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 5.化学物的一般急性毒性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则生物性别无选择为雌雄各半。 6.自由基置换的后果是出现同义密码、错义密码、终止密码,以上都对。 7.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允分的证据。 8.FAO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英语缩写简称。 9.瑞士医师指出:所有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不是毒物的物质,只是剂量决定了它是毒物还是药物。 10.以下烃类毒性物质中哪种毒性最强?答:丁烷 11.以下哪一项不是毒理学体外实验的特点?答:影响因素多,不易控制。 12.如果检测某人的血液、尿液中重金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其机体暴露水平,这些生物标志称为接触性生物学标志。 13.阈剂量是指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14.下列属于重要的环境致癌物的是7,8-二醇。 15.毒物的吸收是指毒物随染毒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16.LOAEL指的是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17.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关系是LD50与毒性大小成反比。 18.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19.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易于饲养管理、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以 上都对。 20.毒物按其毒性强弱分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 21.多大颗粒容易经呼吸道再排出?答:0.1um~0.5um 22.急性毒性实验的试验周期最长为24小时。 23.动物实验中最基本的指标是体重。 24.下列关于肿瘤引发的叙述错误的是引发是可逆的。 25.研究化学物质机构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寻找毒性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预测 毒性大小、预测新化合物的安全限量标准范围,以上都是。 26.影响环境污染物毒性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物的理化性质。 27.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28.Zac(急性毒作用带)小,表明发生急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29.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胃。 30.胚胎毒性作用是致畸作用,致死作用。 填空题: 1.食品毒理学中动物试验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实验两种方法。 2.LD50越小,表明化合物毒性越强。 3.毒物透过生物膜的方式依据其耗能与否分为被动扩散、主动运输两种形式。 4.外来化合物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四种反应。 5.替代可以分为转化和颠换两种。 6.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可将外来化合物产生的毒性作用分为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三种。 7.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两种情况。 8.我国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根据所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不同分为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和不等效采用等情 况。 9.实验方法用于食品检测的技术包括气象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核磁共振光谱法。 10.在一般情况下,外来化合物的吸收途径主要是经胃肠道、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行。 11.毒物与机体接触后,一般都经过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 12.径口染毒是急性动物毒性实验中最常用的染毒途径,其染毒方法有灌胃法、饲喂法。吞咽胶囊法。 13.食品添加剂中常用的发色剂主要有硝酸盐、亚硝酸盐、抗坏血酸及尼克酰胺等。 14.···添加成分的检测方法包括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HPLC等。 15.我国允许使用的防腐剂品种分为有机防腐剂和无机防腐剂两类,但我国禁止使用甲醛等作为防腐剂。 16.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主要有植物色素、动物色素、微生物色素、昆虫类色素几种。 17.常见的食用有毒植物包括豆类、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 判断题:

毒理学2012资料

1.外源化学物: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蓄积毒性:较长时间连续反复给药,或者说给药的时间间隔和剂量超过机体消除化学异物的能力,出现化学异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排除的速度(或总量),这时化学异物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起来,并表现出慢性毒性症状,即蓄积毒性。 3.选择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4.代偿能力:代偿就是某个器官或组织一部分发生病变,其他部分可代偿性地补充病变部分的功能。有时候可理解为补偿性质,比如肺动脉高压是,由于右心室的血液就不容易射出去,于是心脏为了把血射出去就代偿性的心室壁增厚。这种心室壁的增厚就是代偿所致,这种补偿性的能力就是代偿能力。 5.最大无作用剂量: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与阈剂量一样,最大无作用剂量也不能通过试验获得。 6.中毒阈剂量: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并使某项灵敏的观擦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7.急性毒作用带:用于表示一种药物的急性毒性,用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 8.慢性毒作用带:用药物的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表示,亦可用于表示一种药物的长期毒性。 9.QAU: Quality Assurance Unit 质量保证部门 非临床研究机构应设立的独立于课题之外的监理部门,人员的数量应根据非临床研究机构的规模而定。目的是确保非临床研究机构的设施、设备及实验的进行管理符合GLP要求。QAU的职责包括:①文件审查;②内部或外部审核;③向管理层报告审查或审核结果;④保存有关文件;⑤接待药品监督部门的检查;⑥向研究或管理人员提供建议和培训等。 10.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11.急性毒性:指实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某一化学物质所引起的毒效应,甚至死亡。 12.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药物剂量或浓度的递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 13.近似致死量(approximate lethal dose):近似致死量ALD是介于最小致死量MLD与最大非致死量MNLD之间的剂量。其中MLD是指药物在最低剂量组的一群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可表示为LD10或LD5;MNLD实际上是急性毒性试验中以死亡为毒效应时的一种最大耐受量,指药物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可以表示为LD0。 14.SPF动物:即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动物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不携带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菌,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要求在屏障内系统生长,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动物。 15.悉生动物:也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用与无菌动物相同的方法取得饲养(剖腹取胎,在隔离器内饲养)、但明确物体内所给予的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即凡含有已知的单菌、双菌、三菌或多菌的动物。 16.蓄积系数:指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毒性效应的总有效剂量(ED50(n))与一次染毒的半数有效量(ED50(1))之比值,毒性效应包括死亡。 17.脏器系数:又称脏体比,是实验动物某脏器的重量与其体重之比值。正常时各脏器与体重的比值比较恒定。动物染毒后,受损脏器重量可以发生改变,故脏器系数也随之而改变。脏器系数增大,表示脏器充血、水肿或增生肥大等;脏器系数减小,表示脏器萎缩及其他退行性改变。一般选用肝、肾、脑、肺、脾、心、睾丸等主要脏器,或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选择。实验结果应与同时进行的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脏器系数是毒理实验中常用的指标。此法简便易行,而且较为敏感。 18.毒代动力学:毒理学的新分支,由药物动力学一词派生而来,是研究机体对毒物的吸收和消除的规律,即研究毒物在体内的量变规律的一门学科。

毒理学

三聚氰胺的毒理学研究 摘要: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 白色晶体, 无明显异味, 禁止添加到食品中。中国发生婴幼儿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而导致泌尿系统结石, 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三聚氰胺的急性毒性轻微, 用三聚氰胺长期喂养动物的慢性毒性试验显示三聚氰胺可以引起泌尿系统结石和肾脏损害, 并引起膀胱肿瘤和输尿管肿瘤。 关键词:三聚氰胺毒性致癌作用健康危害 Abstract:Melaine is a kind o f the chemica l raw materials, it is white crystal without special taste, and it has been prohibited to use as the food additive. also thousands of infants suffered from urinary calculus in China because of infant milk powder contaminated by melamine, which was one o f theserious public health events. The acute toxicity of melamine is very low, but the chronictoxicity test of animals longterm exposure to melamine shows that it can cause urinary calculus and kidney injury, and may produce the bladder neoplasms and ureteral neoplasms Keyword:Melamine Toxicity Carcinogenesis Health hazards 一.前言 三聚氰胺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生产的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三聚氰胺又名蜜胺、三胺、三胺三嗪、氰尿三酰胺, IU PAC 命名为“1, 3, 5-三氨基-2, 4, 6-三嗪”, 分子式C3H6N6 , 相对分子量126.15, 白色单斜棱晶。熔点为354 ℃( 分解) , 相对密度1. 537( 16. 4 ℃) 。微溶于水、热乙醇、甘油及吡啶, 不溶于乙醚、苯、四氯化碳。加热易升华, 急剧加热则分解, 放出氰化物、氮氧化物和氨等有毒物质, 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显弱碱性, 能够与各种酸反应生成三聚氰胺盐。在强酸或强碱液中, 三聚氰胺发生水解, 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 生成3 种类似物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和三聚氰酸。三聚氰胺高温易分解, 而在生产工艺上, 加工食品多高温, 导致三聚氰胺及其分解物的产生。三聚氰胺用途广泛,目前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粘合剂、纺织、皮革、电器、医药、阻燃剂等生产过程中。2007年前后美国发生多起猫、狗等宠物中毒死亡事件, 美国FDA 在调查中发现, 数个知名品牌宠物饲料的主要原料中, 都含有化学物质三聚氰胺[1]。2008年, 我国三鹿毒奶粉引起婴儿结石事件震惊了国内外, 三鹿奶粉因含有三聚氰胺而导致部分婴儿死亡, 数万名婴儿出现结石, 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2]。 二.三聚氰胺中毒机制

有毒物质MSDS

有毒物质MSDS 1、苯乙烯 一、理化特性: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熔点(℃):-30.6;沸点(℃):146;相对密度(水=1):0.9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6;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5000 mg/kg(大鼠经口) LC50:24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100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轻度刺激。 二、健康危害: 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五、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环氧树脂 一、理化特性: 根据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其物态可从无臭、无味的黄色透明液体至固体。熔点(℃):145~155;溶于丙酮、乙二醇、甲苯,用作金属涂料、金属粘合剂、玻璃纤维增强结构材料、防腐材料、金属加工用模具等。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11400mg/kg(小鼠经口)LC50:无资料 二、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理(整理)

【毒理学(toxicology)】是研究外源因素(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分析的科学。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即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毒理学研究的三个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toxicology)】采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为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线索,通过形成假设为发展机制毒理学作出贡献【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toxicology)】研究重点是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管理毒理学】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条例措施,确保安全,保护健康【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毒理学实验可采用整体动物、游离的动物脏器、组织、细胞进行。根据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内试验(in-vivo-test)和体外试验(in-vitro-test)。毒理学还利用限定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直接研究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和人群健康的影响 【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试验。可严格控制接触条件,测定多种类型的毒作用。实验多采用哺乳动物,例如大鼠、小鼠、豚鼠鼠、家兔、仓鼠(hamster)、狗和猴等。在特殊需要情况下,也采用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鸟类、昆虫等 检测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多在整体动物进行,例如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等 哺乳动物体内试验是毒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其结果原则上可外推到人;但体内试验影响因素较多,难以进行代谢和机制研究 【体外试验】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毒理学研究,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体外试验系统缺乏整体毒物动力学过程,并且难以研究外源化学物的慢性毒作用:【游离器官】利用器官灌流技术将特定的液体通过血管流经某一离体的脏器(肝脏、肾脏、肺、脑等),借此可使离体脏器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生活状态,与受试化学物接触,观察在该脏器出现有害作用,以及受试化学物在该脏器中的代谢情况【细胞】利用从动物或人的脏器新分离的细胞(原代细胞,primarycell)或经传代培养的细胞如细胞株(cellstrain)及细胞系(cellline)【细胞器(organelle)】将细胞制作匀浆,进一步离心分离成为不同的细胞器或组分,例如线粒体、微粒体、核等,用于实验。 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应主要根据实验研究的目的要求,采用最适当的方法,并且互相验证 【研究方法-人体观察】通过中毒事故的处理或治疗,可以直接获得关于人体的毒理学资料,这是临床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时可设计一些不损害人体健康的受控的实验,但仅限于低浓度、短时间的接触,并且毒作用应有可逆性 流行病学研究对于在环境中已存在的外源化学物,可以用流行病学方法,将动物实验的结果进一步在人群调查中验证,可从对人群的直接观察中,取得动物实验所不能获得的资料,优点是接触条件真实,观察对象包括全部个体,可获得制订和修订卫生标准的资料,以及制定预防措施的依据。利用流行病学方法不仅可以研究已知环境因素(外源化学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从因到果),而且还可对已知疾病的环境病因进行探索(从果到因)。但流行病学研究干扰因素多,测定的毒效应还不够深入,有关的生物学标志还有待于发展 研究方法毒理学体内试验毒理学体外试验 优点易于控制暴露条件能测定多种效 应能评价宿主持征的作用(如:性 别、年龄、遗传特征等和其他调 控因素饮食等)能评价机制 影响因素少,易于控 制可进行某些深入 的研究(如:机制,代 谢)人力物力花费较 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受控的临床研究 优点真实的暴露条件在各化学 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测定 在人群的作用表示全部的 人敏感性 规定的限定暴露条件在人群 中测定反应对某组人群(如 哮喘)的研究是有力的能测 定效应的强度 缺点耗资、耗时多(多为回顾 性),无健康保护难以确定 暴露,有混杂暴露问题可检 测的危险性增加必需达到2 倍以上测定指标较粗(发病 率,死亡率) 耗资多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 的暴露限于较少量的人群 (一般<50)限于暂时、微小、 可逆的效应一般不适于研究 最敏感的人群

食品毒理学必考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RH=化学物质 ROH=代谢物 第一节食品毒理学概念 传统概念:研究外源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引起损害作用的学科 现代概念: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和治疗医学的基础上,研究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对机体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微生物评价、危险管理的科学。 三个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鉴定,评价)机制毒理学(毒性物质机理)管理毒理学 机制毒理学资料的作用: 1、证实与人类相关的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 2、证实与人类无关的发生于实验动物中的损害效应 3、设计和生产较为安全的化学物质以及合理治疗中毒 4、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的了解 第二节毒理学简史 ①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②启蒙时代毒理学③现代毒理学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一、毒物及其分类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低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 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分类: 按其用途和分布范围:①工业化学品②食品添加剂③日用化学品④农用化学品⑤环境污染物⑥医用化学品⑦生物毒素⑧军事毒物⑨放射性物质 二、毒性及其分级 毒性:RH→机体→损害能力 两种物质在同等剂量下,对机体损害能力大,毒性大 两种物质在同样指标下,剂量小对机体损害大,毒性大 ∴剂量决定毒性大小 影响毒性大小的因素:①剂量②接触途径[口,呼吸道,皮肤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神经组织)] ③接触期限、速率和频率 吸收系数=入血量/接触量 接触期限:①急性②亚急性③慢性。频率大于生物半衰期:毒性小 选择毒性:一种化学物质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损害或者只是对机体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损害而对另一组织器官不产生损害,这样的毒性叫做选择毒性。 化学物质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 1、物种的细胞差异 2、不同物种或器官对化学物质的生物转化过程存在差异 3、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的亲和力存在差异 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 三、毒作用及其分类 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存在一定剂量或时间后产生不良作用 (毒作用→RH→ROH) 毒作用(毒效应或不良反应或有害效应)RH(ROH) 特点:①表现出各种功能障碍②应激能力下降 ③维持机体的稳态能力下降④对环境中的其他有害因素敏感性增高 分类:①速发于迟发作用②局部与全身作用③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食品毒理学复习资料

食品毒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2、外源化学物: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3、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4、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致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力等。 5、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而对其它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它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6、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22、亚慢性毒性:指试验动物连续多日接触较大剂量的外来化学物所出现的中毒效应。 23、慢性毒性作用:指以低剂量外来化学物长期(生命大部分时间或终身接触)给予试验动物接触,其对试验动物产生的慢性毒性效应。 24、生殖毒性:指外源化学物对雄性和磁性生殖功能或能力以及对后代产生的不良效应。 25、致畸物:能引起妊娠的人或试验动物产生畸胎的外源化学物。 26、致畸试验:指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27、致畸指数: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 28、胚胎毒性作用:指外源化学物对母体子宫内发育的胚胎或胎儿产生的毒性作用。 29、基因突变:也称点突变,是组成一个染色体的一个或几个基因中DNA序列发生的变化。 二、填空题 1、毒理学实验可采用整体动物、游离的动物脏器、组织、细胞进行。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2、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可分为:速发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02.课程代码:641065 03.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B04.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05.课程类别:专业教育06.课程性质:选修 07.课程学时:30学时08.课程学分:2 09.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4学期(春季) 10.选用教材: 孔志明主编:环境毒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5版12.主要参考书: 李建政主编:环境毒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第二版 孟紫强主编:环境毒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赖特和韦尔伯恩编著,朱琳主译:环境毒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大纲执笔人: 13.课程中文简介: 环境毒理学是运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各种不同因素,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和理解环境与健康,环境与生态平衡,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等重要问题的工具和手段。学习和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并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势必不可少的。 14.课程英文简介: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is an emerging discipline that investigate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especially chemical pollutants to organisms using an array of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including medical sciences, biological sciences, chemistry and physics.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is a major too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ecological balance and biodiversity. Through studying the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widely applied in this field. The knowledge obtained in the class should be of great value for the students 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tial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it is also of great helpful for the students toward finding solutions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15.课程包含的教学任务、晟学要求和教学目的 (1)教学任务 第一章绪论(1学时) 第一节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 第三节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第四节环境毒理学的开展趋势及研究热点 第二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2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动物毒理学复习资料

1,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动物的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和形态结构的变化的一门学科。 2,疾病: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下降、动物生产力降低。 3:疾病的分类:①按经过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②按发生原因分: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 4;疾病的四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 5;病理性死亡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频死期;相对死亡;真死。 6;疾病发生的外因:生物性致病因素;化学性致病因素;物理性质病因素;机械致病因素和营养型致病性因素。 各特点:生物性致病因素特点①选择性,②损伤作用,③引起疾病有一定的特异性,④侵入机体后,作用于整个疾病过程,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 化学性致病因素特点:①选择性,②致病性常发生改变,③有短暂的潜伏期。 机械致病因素:①对组织的作用不具选择性,②无潜伏期及前期期,③不参与疾病的进一步发展,④机械力的强度性质决定损伤的性质、程度、后果。 物理性质病因素包括:高温、低温、电流、电离辐射、低气压及噪声。 疾病发生的内因:机体的反应性、机体的防御能力、遗传因素。 7;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①致病因素对机体的直接作用;②致病因素对体液的作用;③神经系统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④细胞和分子作用。 8;充血:某器官或局部组织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可分为动脉型充血和静脉性充血。 9;充血的病理变化;眼观:充血组织色泽鲜红,体积轻度增大,代谢旺盛,温度升高,机能增强,位于体表时血管有明显的搏动性。 镜检: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充满红细胞。 10;静脉性充学(淤血):由于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血管的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 11;淤血的原因:局部淤血(静脉受压、静脉管腔受阻);全身性淤血。 淤血的病理变化;眼观:淤血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淤血局部温度降低,代谢机能减弱。镜检:淤血组织中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充盈大量血液。 22.根据血管壁的损伤程度不同可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渗出性出血。 破裂性出血的原因:机械性损伤、侵蚀性损伤、血管疾病。 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淤血和缺氧、感染、中毒、维生素c缺乏、血液性质改变、过敏性炎症。 23.积血:是指外出的血液进入体腔或管腔内。 24.血崩:血液流出像自来水一样大量流出。 25.血栓形成:是指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并凝集成固体团块的过程 26.血栓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液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 27.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包括血栓头、血栓体和血栓尾 27.1.白色血栓的形成:首先是血小板从血液中析出,粘附在血管壁的胶原纤维上,粘附的血板发生黏性变态。血浆纤维蛋白原变成凝固的纤维蛋白,形成最初的小丘状血栓——血小板血栓,且它是血栓形成的起点,又称血栓头部。 眼观:血小板血栓是灰白色、质地较坚实的小丘状,与心瓣膜和血管壁紧密相连,又称白色血栓。 光镜下:为细小、均匀一致、无结构的血小板团块,血小板间可有微量纤维蛋白和白细胞存

食品毒理学题库及完整答案

《食品毒理学》题库 一、填空 1.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四个方面。 2.毒物吸收途径有消化道吸收、呼吸道吸收和皮肤吸收三种。 3.毒物在体内分布主要有血液分布、肝脏分布、脂肪组织贮存和骨骼中沉寂四种形式。 4.毒物主要通过经肾排泄、经胆汁排泄和经乳汁排泄三种渠道排泄。 5.毒物动力学指毒物在体内随时间浓度变化,主要模型为房屋模型,包括一室模型、二室模型和多室模型三种具体模型。 6.多环结构毒物的毒性和致癌性主要由具有丰富电子云的K区决定。 7.一般动物毒性实验包括急性、亚慢性和慢性三种。 8.我国食品毒理学对毒物分级一般采用国际六级分级标准,以显示食品安全重要性。 9.致癌物可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无机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三大类。 10.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如果LD50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10倍时,说明该化学物质毒性较强,应考虑放弃将其加入食品。 11.慢性毒性实验中,当NOEL大于人的可能摄入量300倍时,说明该化学物质毒性较小,可进行安全性评价。 12.食品毒物的危险度评估一般采用社会可接受的危险度,而要避免一味追求零危险度和过度安全所带来的高成本 13.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毒蛋白质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淀粉酶抑制剂、凝血素和过敏原四种。 14.马铃薯发芽变青部位主要毒素为龙葵碱,其毒性机制为抑制胆碱酯酶,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被降解而大量积累,导致过于兴奋抽搐等。 15.苦果仁中毒素主要为苦杏仁苷,毒性机制为其水解产物氢氰酸可抑制细胞传递链,一直对氧的利用。 16.粗制棉籽油的主要毒物为游离棉酚。 17.河豚毒素碱性条件易于降解,可小心进行去毒处理。 18.烤面包时,可由美拉德反应产生一些致癌物。 19.合成食品着色剂由于安全嫌疑,我国允许使用的只有8 种。 20.天然色素中,加铵盐法法生产的焦糖色由于可能有致癌物,不得用于酱油加色。 21.各类兽药一般在体内肝脏部位残存较高。 22.食物中抗生素残留对人体主要危害有损害组织器官、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肠道内菌群失调、诱发过敏反应和潜在三致作用等五个方面。 23.抗生素药残的主要检测方法有色谱技术和免疫学法技术。 24.在我国,有机氯农药由于高毒高残留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禁产,其替代品主要为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类农药。 25.汽车尾气中的有害金属污染主要由其含铅汽油防爆剂造成。 26.日常生活中,砷的常见污染来源是煤的不完全燃烧。 27.黄曲霉毒素在加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可被破坏结构除毒;而其在体内反应中,羟化为解毒反应,环氧化为增毒反应。 二、名词解释 (1)毒物的定义是相对的;(1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