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移动CMNET地市延伸网络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2015年广东移动CMNET地市延伸网络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2015年广东移动CMNET地市延伸网络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CMNET城域网规划和配置指导意见

广东公司规划技术部

2014年6月

目录

一、概述 (1)

二、CMNET城域网规划宏观策略 (1)

三、CMNET城域网规划目标 (1)

四、CMNET城域网规划分工 (1)

五、CMNET城域网网络现状 (2)

1、CMNET城域网网络架构现状 (2)

2、CMNET城域网业务现状 (2)

六、CMNET城域网规划原则 (4)

1、总体原则 (4)

2、CMNET城域网网络演进 (4)

3、CMNET城域网与OLT联合组网模型 (9)

4、CMNET城域网业务模型参考 (12)

5、核心层规划原则 (13)

6、业务控制层规划原则 (13)

7、汇聚层规划原则 (15)

8、端口及链路规划原则 (16)

9、VPN规划原则 (17)

10、Q O S规划原则 (18)

11、网管建设原则 (18)

12、其他相关系统建设原则 (18)

七、CMNET城域网配置原则 (19)

1、CMNET城域网设备配置原则 (19)

2、VLAN规划原则 (19)

3、IP地址规划原则 (20)

八、投资估算 (21)

一、概述

根据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总体网络、业务发展定位,CMNET城域网是CMNET在城域内的延伸,汇聚业务并对业务进行控制,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综合业务的接入与承载服务。

为贯彻“一张光缆网+IP+IMS”的全业务网络发展策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CMNET城域网经过六期工程的建设,基本搭建了网络架构,覆盖了全省的大部分地区范围,目前主要主要实现了IMS、集团专线、WLAN、地市自有业务、固定宽带等业务的接入和承载。为进一步适应新的规划环境,满足业务需求,完善网络规模,特下发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规划和配置指导意见,以指导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的中长期规划,使全省的网规划和配置更加合理高效统一。二、CMNET城域网规划宏观策略

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遵循“初期搭建网络框架,完成功能实现,后续逐步提升性能,按需扩充容量”的规划策略,目前已按照目标架构完成核心层、业务控制层和接入层网络框架的搭建,并完成业务汇聚区的全覆盖,规划期内根据业务需求逐步扩大网络容量,并结合传输技术的发展提高网络可靠性。

三、CMNET城域网规划目标

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的建设总体目标是:搭建数据、语音、视频业务等的综合承载网络,为城域范围内的互联网接入业务和相关增值服务提供承载。

各地市公司在规划建设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目标网络进行统一规划,区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

四、CMNET城域网规划分工

CMNET城域网从2010年开始属市管项目。省公司重点研究CMNET城域网运营遇到的关键问题,网络整体演进思路,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目标,制定规划期内CMNET城域网规划指导原则和总体方案;市公司根据省公司规划指导意见和本地业务发展目标,结合网络运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规划期内本地新增建设需求,研究制定本地CMNET城域网规划方案,并细化网络建设方案。

五、CMNET城域网网络现状

1、C MNET城域网网络架构现状

CMNET城域网是CMNET在城域内的延伸,提供多种业务在城域内的互联,并且保证各种业务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目前广东移动全省21各地市分别建设CMNET城域网,统一采用“核心层+业务控制层+业务汇聚层”的架构。

核心层由核心路由器组成,现阶段核心路由器兼做出口路由器,实现对业务控制点设备的汇接并提供城域网到CMNET省网的出口。业务控制层主要由业务路由器(SR)和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组成,实现用户和业务的接入、控制。采用BRAS插NAT板卡方式实现私网地址转换。另外独立设置铁通协同BRAS 实现移动城域网与铁通城域网的互通。目前BRAS/SR已实现双节点配对,铁通协同BRAS无配对。业务汇聚层由三层高端汇聚交换机组成(包括城域网汇聚交换机与WLAN专用交换机),其中城域网汇聚交换机负责宽带接入网(GPON)的汇聚上联;WLAN专用交换机仅负责汇聚WLAN网络的核心网元AC。

集团专线客户WLAN用户固定宽带用户

2、C MNET城域网业务现状

CMNET城域网与CMNET省网业务接入分工:CMNET省网仅用于公司省级自有业务系统(GPRS、WAP、彩信、短信等)的接入。CMNET城域网建成后,集团客户、家庭宽带、政企版商务宽带、WLAN、固定宽带+WLAN延伸、市级

自有业务系统(如短信)等均通过CMNET城域网接入。

CMNET城域网汇聚业务并对业务进行控制(认证、计费、资源分配等),按照业务类型划分,CMNET城域网主要承载的业务特点如下:

(1)公众WLAN:针对不同热点,面向公众用户(CMCC),主要采用Portal、PEAP、客户端等认证方式,由WLAN AC协助完成用户认证,

BRAS 透传用户数据。

(2)家庭宽带:面向家庭客户,通过有线接入方式,用户采用 PPPoE认证方式,由BRAS承载。

(3)政企版商务宽带:面向政企小商铺,与家庭宽带用户相同,采用PPPoE认证方式,由BRAS承载。

(4)固定宽带(铁通/广电)+WLAN延伸:主要针对于铁通、广电合作的家庭客户,可同时为用户提供Portal、PPPoE两种认证方式,由BRAS

承载。

(5)集团客户专线:针对集团客户,提供语音专线(基于IMS)、VPN业务(含SSL VPN及 MPLS VPN)、互联网专线等,无需认证,由SR承

载;

(6)集团WLAN:作为集团客户专线的延伸,面向银行、酒店等客户,主要采用Portal认证,由BRAS完成胖AP热点的用户认证。

(7)IMS:面向家庭客户、集团客户提供语音和多媒体类业务,由CMNET 城域网接入(SR承载),由 CM-IMS网络完成用户的控制与管理。

六、CMNET城域网规划原则

1、总体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按照目标架构初期完成核心层、业务控制层、接入层网络框架的搭建,提供业务接入能力,对设备和板卡的配置数量进行控制;后续

根据业务需求逐步扩大网络容量,结合传输技术的发展提高网络可

靠性。

城域网原则上在BRAS上部署NAT板卡以实现家宽、WLAN等业务私网地址转换,相关日志留存分别由省内或集团NAT日志平台项目

统一考虑。

(2)发挥后发优势,采用先进技术构建网络,实现网络平滑演进 设备选择一步到位,核心层引入具备集群能力的路由器,业务控制层选择大容量、高性能的设备;

网络链路高带宽,采用GE/2.5G/10G/100G链路,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当地市城域网出口上联带宽需求较大时,建议引入100G端口。

(3)充分考虑网络安全,优化网络架构

综合考虑设备安全、路由安全、访问控制和监测、业务隔离等多种手段,保证网络安全。

根据网络发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组网模型,优化网络架构,确保网元及链路资源的有效冗余备份。

BRAS/SR双节点冗余备份,在现有双边缘架构下(BRAS/SR分设),逐步引入单边缘设备(BRAS/SR合设)。铁通协同BRAS暂不考虑

配对热备。

城域网设备尽可能设置在自有机房,确保所在局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C MNET城域网网络演进

(1)根据CMNET省网核心演进方案,2013年CMNET省网由原来广深双核心分裂为广、深、粤东、粤西四核心,共设置8台BR,城域网上联局向根据

CMNET 片区划分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如下:

深圳、东莞广州、佛山、韶关、清远江门、中山、珠海、

湛江、云浮潮州、惠州、汕头、汕尾、揭阳、河源、

梅州

IDC 、Cache 、流

控等系统广州省网核心节点深圳省网核心节点省内第三方

(新芳村)广州南沙深圳高科深圳西丽

根据CMNET 网络演进规划

2013年:各城域网原有上联CMNET BR 链路不变,新增链路根据业务片区划分,接入至CMNET 对应片区的BR 。

2014年:对原有各城域网上联链路割接至目标片区的BR ,由于新BR 将采用高密度板卡,取消非八大区域中心地市CMNET 网络部分,并把业务割接至城域网承载。

2015年:广深城域网核心逐步引入双跨省网、骨干网的结构。根据CMNET 城域网核心演进方案,2015年CMNET 城域网核心逐步引入双跨省网、骨干网的结构,演进拓扑图如下:

省网核心节点

BR1BR2

地市汇聚

(2) 取消CMNET 省网非八大地市延伸节点,把其延伸节点统一割接至城域网:

CMNET 省网未来业务发展将集中部署在“八大地市”(广深东佛江惠湛汕),非八大地市CMNET 省网目前业务零散,只有少量专线,流量少,且CMNET 省网设备多年未进行扩容,设备老旧。建议取消CMNET 非八大地市节点,将其业务割接至城域网,以减少BR 2.5G 端口的占用、二干2.5G 链路的开销。

非八大区域中心地市网络割接有2种方案:

割接方案一(网络割接):CMNET AR 退做城域网SR ,其下挂业务整体

迁移;

方案一割接前网络图如下:

城域网接入城域网接入方案一割接后网络图如下: 城域网接入

CMNET SW 4507

割接方案二(业务割接):把CMNET SW 下挂业务逐条割接至城域网后,

撤销 AR 上联2.5G 链路,省公司统筹考虑退网AR 及SW 的调拨利旧。

方案二割接前网络图如下:

城域网接入城域网接入方案二割接后网络图如下:

城域网接入

建议市公司优选采用割接方案1(网络割接),尤其粤东片区(使用华为SR),CMNET AR退做城域网SR,SW退做城域网SW。

(3)跨域VPN在网络割接后的处理方式

跨域VPN 调整后如下图:

3、 C MNET 城域网与OLT 联合组网模型

根据城域网业务发展、网络安全需求及传输资源的配备情况,各市公司可在原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对网络架构进行优化调整,合理选用如下三种组网模型:

模型一:大“V”型组网

适用条件:冷备可满足业务需求,业务中断后,对链路进行手工倒换

组网架构:OLT双挂两台SW,SW双挂配对BRAS/SR。

集团专线客户WLAN用户固定宽带用户

模型二:OLT单挂SW

适用条件:高等级业务要求实现温备(业务中断后可重新认证)或热备(业务中断后,无需重新认证),SW单点故障率较低,OLT上联SW具备双路由条件。

组网架构:OLT单挂一台SW,采用板卡级保护(如下图),跨板卡捆绑链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物理双路由;SW以上维持现网架构不变,即SW 双挂配对BRAS/SR。

模型三:“小V”型组网

适用条件:业务汇聚区域内用户规模接近单台SR或BRAS的规划容量,汇聚机房具备BRAS/SR下沉条件。适用于密集城区覆盖OLT新增节点,不建议对现网进行改造,当单个OLT上联链路到达10G以及具备波分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此模式。

组网架构:配对BRAS/SR设置在汇聚机机房,OLT采用主备方式直接双挂至配对BRAS/SR。

集团专线客户WLAN用户固定宽带用户

上述组网模型对业务备份的考虑仅针对OLT-BRAS/SR这一层次,BRAS/SR 以上具有双平面保护,而OLT本身为单节点设置。各地市应根据网络现状优选模型一、模型二,上述各组网模型对比如下:

需预留3个IP地址用作网关设置,其中2个作为主备用网关真实IP,1个作为虚拟网关IP。

4、C MNET城域网业务模型参考

根据业务流量较大的集团专线、WLAN、固定宽带(含家庭宽带、政企版商务宽带)、固定宽带(铁通/广电)+WLAN延伸等四类业务特点,给出城域网出口流量估算模型,其他链路带宽需求可参照此模型并业务特点适当调整。由于自动拨号方式导致用户长期在线,在带宽规划时,需考虑自动拨号带来的并发比的虚高。

集团专线:主要考虑互联网专线的流量模型:

?互联网专线=N×并发比(60%)×忙时平均带宽(2.5M)×收敛比(80%)

(注:N=专线数,并发比=并发专线数/总专线数,收敛比=城域网出口流量/总流量)

WLAN:

WLAN流量=AP数×AP月峰值利用率×15×每用户带宽(500k)

(*注:“AP月峰值利用率”参考省网优的统计指标,测算方法如下:

市维度:max(市维度日粒度峰值利用率)

省维度:max(省维度日粒度峰值利用率)

日粒度峰值利用率算法:

市维度:取6*24个采集周期的max(sum(市公司所有AP一个采集周期的当前在线用户数))/15/AP数量

省维度:取6*24个采集周期的max(sum(省公司所有AP一个采集周期的当前在线用户数))/15/AP数量)

固定宽带(含家庭宽带、政企版商务宽带)

固定宽带=家客数×每用户平均带宽(500k~1M)×并发比(参考现网取

40-60%)

(*注:并发比=并发用户数/总用户数)

固定宽带+WLAN延伸

固定宽带=家客数×每用户平均带宽(铁通取250k/广电取500k)×并发比(铁通取30%/广电取50%)

WLAN延伸(参考WLAN业务模型)=AP数×AP月峰值利用率×15×每用户带宽(铁通取250k/移动取500k)

(*注:“AP月峰值利用率”暂按照WLAN AP月峰值利用率取值)

城域网出口总带宽=(集团专线+WLAN+固定宽带+固定宽带WLAN延伸)×复用系数(由于不同业务的峰值时间不同,建议取定在50~70%)

5、核心层规划原则

(1)CMNET城域网核心层采用高端路由器组网,其作用是把多个业务控制点连接起来,为其提供数据的高速转发,同时实现与CMNET省网的

互联,提供高速的IP数据出口。

(2)每地市应设置2个核心节点,作为核心路由器的放置节点,并选择移动的自有机楼,方便管理和维护;优先选择二干传输汇聚节点或者本

地传输汇聚节点,方便与本地以及骨干传输网络的连接。

(3)各地市核心层统一独立设置CR,引入具备集群能力的路由器,采用10G/100G链路上联至CMNET省网路由器。

6、业务控制层规划原则

(1)业务发展初期应适当控制业务控制层的设备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2)目前整体采用双边缘设备接入业务,即分别设置BRAS、SR以承载不同的业务。由于BRAS/SR合设设备已基本成熟,后续可根据实际情

况逐步采用单边缘设备(BRAS/SR合设)。在采用单边缘设备后,原有

BRAS仍承原有家宽、WLAN、政企版商务宽带等业务,原有SR建议

定位为高端集团客户的承载,新的单边缘设备同时解决原有BRAS相关

业务及普通集团客户专线业务。

(3)BRAS规划原则:

BRAS主要承载的业务类型包括WLAN网络、固定宽带(PPPoE认证)、固定宽带(铁通/广电)+WLAN延伸业务、政企版商务宽带业

务。

BRAS采用分区域管辖的方式,BRAS成对设置,并考虑双节点冗余备份。初期BRAS采用与核心路由器同址的方式进行集中设置,原

则上配对BRAS应分开不同机房进行设置,并通过下接汇聚交换机

实现区域覆盖;中远期根据业务需求的增长,BRAS可逐步下沉。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部署,原则上对外合作业务(如铁通、广电的固定宽带+WLAN延伸)由专用BRAS承载,初期建议由原铁通协同

BRAS为第三方提供统一接口,采用单节点配置。

结合业务需求制定BRAS的目标规划方案。普通BRAS的设置应综合考虑WLAN热点、家庭宽带及WLAN延伸等多种业务接入需求,参考厂家BRAS性能指标,单台BRAS满足的业务容量可按以下指

标规划(同时满足,按照厂家设备瓶颈指标50%来规划):

1、固定宽带(含家庭宽带、政企版商务宽带)2万并发用户;

2、下挂公众WLAN瘦AP数量1万个;

3、集团WLAN胖AP 3000个。

不承载集团WLAN业务(即胖AP Portal认证)时,单台BRAS满足的业务总容量可满足4万固定宽带用户并发和1万公众WLAN瘦AP;

如果需承载集团WLAN,1个集团WLAN 胖AP按8个固定宽带并发用户折算。

BRAS业务容量模型

(4)SR规划原则:

SR主要承载的业务包括集团客户的互联网专线、IP-VPN(满足集团客户分支机构间建立二层VPN、三层VPN专线的需求)、SSL VPN

(满足移动型客户,远程接入公司内网的需求)及语音专线的接入。

为提高网络可靠性,SR采用成对设置的方式,成对的SR之间互为

冗余备份,应逐步实现热备功能,原则上分开不同机房进行设置。

初期SR设备采用集中设置的方式布放,减轻维护压力,通过下接汇

聚交换机实现区域覆盖;中远期根据业务需求的增长,SR可逐步下

沉。

SR的设置应综合考虑数据专线、语音专线等业务接入需求,专线用户以发展以太网专线、光纤接入为主,成对SR可同时满足

1、互联网专线1万条(独立网关方式),若采用共享网关方式可承

载5万条。

2、VPN专线2千条。

各地市选择一对SR通过旁挂SSL VPN网关的方式实现SSL VPN的功能,视各地市SSL VPN业务的流量发展适当扩容SR与VPN网关

间的链路带宽,而用户容量统一全省VPN网关Server上进行license

扩容。

(5)单边缘设备(BNG)的引入原则:

设备定位:现网BRAS主要完成全市整体覆盖,通过SW实现业务汇聚;随着业务量增长,在局部业务密集区域或机房资源紧张的核

心机房以下沉BRAS方式进行分流疏导,可避免BRAS片区调整带

来的网络割接和解决机楼空间、动力资源紧张的问题。下沉BRAS

原则上选择BNG设备。

容量规划:每台设备承载家宽用户<2万(1个集团客户按50个家宽用户折算)。

传输调度:原则上BNG设备汇聚同一个传输汇聚环上的OLT,减少跨骨干环传输调度。

7、汇聚层规划原则

(1)城域网汇聚交换机(SW)

根据业务汇聚区100%覆盖的规划,同时根据宽带接入网综合业务接入点(OLT)分布及上联及传输汇聚区的发展需求,叠加新建SW。

原则上一个交换域(单台或配对SW)下挂PON板数不超过200个

(建议配对SW下不超过16个OLT,对于接入超过16个OLT的区

域,市公司需关注OLT的PON板卡使用情况,并与宽带接入网提

前沟通,提前考虑SW叠加新建)。

汇聚交换机的规划应结合MAPINFO等工具,在充分分析综合业务接入区及光缆环的基础上,选取恰当的汇聚交换机节点部署位置,

以满足OLT的上联需求。

汇聚交换机节点应优先设置在核心机房或者传输汇聚机房,能提供丰富的光路资源,具备强大的业务汇聚能力,方便用户的接入;机

房的选取必须综合考虑面积、层高、负重、外电引入、地网、空调

等因素。

为提高业务性能并避免以太网广播泛滥等问题,汇聚交换机仅设置一级。各地市根据本章第二节中所提供的不同组网模型,选择SW

的部署方式。

(2)WLAN专用交换机

为解决目前汇聚交换机上联链路故障导致的WLAN AC与BRAS无法通信问题,同时满足集中进行管理AC的需求,需统一WLAN业

务接入方式,各地市应设置独立且成对的WLAN专用交换机,专用

于汇聚WLAN网络的AC设备。

WLAN专用交换机主要根据WLAN网络AC的片区划分,并参考城域网的BRAS部署方案,每片区配置一对,以汇聚该片区的AC。

WLAN专用交换机上行采用U字型架构连接至配对BRAS,下行采用GE链路汇聚WLAN AC。

8、端口及链路规划原则

(1)端口配置总体原则:采用“按地市及板卡类型适度冗余”的原则,即每个地市按照每种业务板卡类型至少冗余配置1块,其中SW业务板卡按照设备数量10:1配置冗余。

(2)链路扩容总体原则:GE链路的忙时平均带宽利用率超过70%,进行扩容,当GE捆绑链路到达4条,且带宽利用率超过70%,扩容为10GE;

10GE的忙时平均带宽利用率超过70%进行扩容。

(3)100G链路引入原则: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当地市城域网出口上联带

宽需求较大时,建议引入100G端口,当同一局向10G扩容数量超过8×10G,可考虑采用1*100G。

(4)核心路由器:采用“口”字型结构上联CMNET省网BR,上联采用10G或100G链路,互联采用10G链路,互联带宽按照出口带宽的1/10

比例扩容。核心路由器的10GE板卡必须采用支持WAN功能的板卡,

上联及互联统一采用WAN模式,下联逐步改造成WAN模式。

(5)业务控制层:上行主要采用双归链路直挂核心路由器。

(6)汇聚交换机:主要采用N*GE链路双归上联BRAS/SR,随流量增加在进行相应链路扩容。SW双节点场景,OLT以双归上联配对SW;SW单节点场景,OLT双上联至同一台SW不同板卡。

(7)IMS的SBC:SBC通过防火墙“口”字型上联至配对SR。

(8)SSL VPN网关:采用GE链路口字形上联一对SR。两台VPN设备使用Failover技术实现VPN网关的冗余,当任意一台网关或SR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业务可以迅速的切换。

9、V PN规划原则

(1)目前城域网主要有IP-VPN、SSL VPN两种业务:

IP-VPN业务

满足集团客户分支机构间建立二层、三层VPN专线的需求,该类业务主要采用MPLS VPN技术集团客户提供城域内或跨域间的虚拟专网,根据业务场景不同,建议方案选择如下:

CMNET城域网承载VPN方案说明:客户侧部署CE设备,通过GPON或传送网(PTN等)接入CMNET城域网SR,各地市城域网选取的一对SR

(PE/ASBR)建立与CMNET地市接入路由器(PE/ASBR)的跨域连接,采用Option B跨域模式,VPN业务流量统一由选取的该对SR转发至CMNET,CMNET BR做P设备。

SSL VPN

满足移动型客户,远程接入公司内网的需求,用户终端与VPN网管建立SSL 隧道后,通过SR之间的MPLS VPN网络访问企业内网信息。部署方案如下:每地市部署1套VPN网关,全省统一部署一套VPN License 服务器实现对全省VPN网关License的动态调配,根据业务需求扩容license。

10、Q oS规划原则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配合数据网开展体系化的Qos部署,城域网主要改造内容如下:

(1)业务控制层设备(BRAS、SR、AC等),需为上行流量设置QoS标记。

(2)城域核心路由器应能在所有接口出方向统计各DSCP值对应的流量大小,并配置接口各队列的带宽,进行流量保障。

(3)我省为家宽、WLAN采用私网地址转换,主要采用BRAS NAT板卡及独立防火墙解决,该NAT设备在路由宣告时携带相应的community,上行流量仍由BRAS或AC设置QoS标记,NAT设备在进行地址转换时不应修改DSCP 值。

上述详细要求见《中国移动CMNet网络QoS部署技术方案》

中国移动CMNet网络

QoS部署技术方案v1.0.

11、网管建设原则

本地OMC网管建设需求纳入CMNET城域网项目,带外网管系统建设纳入网管网项目中考虑。

12、其他相关系统建设原则

流量监控、流量清洗、Cache、CDN等相关系统的建设不在CMNET城域网中考虑。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及优化策略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及优化策略 【摘要】伴随我国通信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当下我国重要网络模式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近年来大多研究发现,“移动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网络传输质量及速度提升影响颇大。本次研究将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网络传输 “移动通信网络”是当下我国主流运行网络模式之一,具有较大的意义影响。然而现阶段有关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及优化策略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树立“客户标准、服务意识”、加强基站建设、完善网络布局、以质量为基础、不断创新技术、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本次研究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1新时期下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概述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及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其中,移动通信作为我国通信及网络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新时期下,我国通信产业及技术创新逐渐成趋势化发展趋势。如何将移动通信及网络应用进行全面更新,将质量、效率、稳定、安全、功能等进行系统升级,成为当下诸多学者研究议题。“5G”技术已经日益开展应用,在其形势大好的前提下,我国移动企业及网络供应商也从自身公司发展、战略布局、产品创新、技术优化等角度出发,将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科学规划及全面优化,并从中注入了“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等应变思维。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将“技术”作为硬性指标,以技术优势带动产品优势、服务优势,为用户的选择与接纳起到一定吸引作用。所以,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研究发现,新时期下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且形势大好[1]。 24G网络规划及优化具体措施 2.1树立“客户标准、服务意识”。4G网络已经成为当下我国主流服务网络模式,4G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特征一直运行在当下网络环境。针对4G网络的主导优势及发展前景,移动企业对其进行系统规划与科学优化尤为重要。其中,在

分层优化网络资源规划方法

低成本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分层优化网络资源规划方法摘要:本论文涉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无线网络资源的规划。在移动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数是成本。由于在大型的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诸如系统性能,地形特征,基站参数和成本等很多因素,故分层优化规划方法(HOP)得到了应用。在此我们提出了设计蜂窝移动系统的三层优化方法。它能确定小区的数量,小区的安置和具体的基站参数以使整个系统的成本最小化并符合所要求的系统性能。我们把问题阐述为一个大型的组合优化模型,通过此模型确定小区的最优数量并选择最佳的基站位置。模拟退火方法被用来解决这个困难的组合问题。模拟结果证明了HOP方法在无线网络规划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最优化,无线网络规划,模拟退火 Ⅰ介绍 随着对移动通信业务需求的巨大增长,系统设计优化和无线网络规划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在移动蜂窝网络规划领域作了很多关于覆盖分析,信道分配,路由选择和传播等方面的研究,但在关于成本有效系统设计的网络规划方面的研究却不多[1]-[5]。实际上,在复杂的移动通信设计中必须考虑很多因数,如系统性能,系统容量,小区覆盖,话务量,地形和传播特征等。关于小区数量,小区位置,基站和移动单元的设计参数及信道分配的决定必须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作出。小区的位置可以根据给定的小区数量,覆盖性能,话务分布和传播环境来确定。基站和移动单元的设计参数必须要等到小区的部署全部完成后才能具体化。最后,在话务和避免干扰等方面能改善系统性能的信道分配[6]-[8]只有在移动蜂窝网络的结构被详

细说明后才能决定。 在决定任何通信系统经济上的可行性时成本都是一个关键因素。一个好的设计方法应该能在诸如网络性能标准,话务量和技术升级等因素中进行权衡,使成本最优化[9]。至今已有几个商用软件包被成功应用于移动蜂窝系统的网络规划中,如plaNET软件。但不管怎样,它们在规划中都没有直接包括金融上的规划或者考虑成本。另一方面,如Analysis STEM建模系统等的一些软件是决策支持工具以获得金融模型并提供蜂窝移动系统的成本分析。但在它们的成本模型中又没有考虑网络规划。这篇论文试图同时考虑成本和网络规划因数以填补这个缺口。这种唯一的组合对移动网络业务的供应商有极大的意义。它发展了最优化的网络规划方法,在系统设计上既使总的系统成本最小化同时又保证了好的系统性能。 可操作的研究策略-分层优化的规划早已被成功应用于大规模制造系统的生产规划和健康关心及服务系统的决策制定中[10]-[12]。在这些事例中,集合规划通常是不可行的,因为对于大型的复杂系统的集合规划模型通常不能被公式化或无法求解。在本论文中,我们描述了关于移动蜂窝通信系统设计的网络规划的分层特性,提出了一个分层优化规划方法(HOP)以确定无线网络的结构,即小区的数量,小区的大小,小区的安置,天线增益及天线高度的参数和基站及移动单元的发射功率。一个组合优化模型被推导出来以确定小区的最佳数量和基站的最佳位置使得在总的系统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又能保证良好的覆盖质量和话务性能。 规划模型是一个有难度的组合优化问题[13]。诸如分支界限法和动态规划法之类的优化算法不能在合理的时间求得优化解[13]。因为牵涉到很多变量和复杂的约束,

网络优化的现状和发展

[回到网络优化主页] -------------------------------------------------------------------------------- 移动网络优化的现状与发展   目前网络优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本文对优化工作中采用的技术和软件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一些尚待研究的课题。 一、网络优化内容 1、故障排除的经验 GSM网络发展到一定规模,覆盖已经得到相当的改善,但网络质量仍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主要原因是:扩容频繁,扩容期间网络监控和保障不利,因受到工期紧的影响,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使得安装和开通过程中存在较多质量问题。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一些故障,特别是隐性故障逐渐增多,这类故障并未达到告警门限,但恶化了网络性能。 针对以上情况,许多运营商和供应商开展了以检查工程质量为主的清障排故工作,通过对用户投诉强烈、指标较差的小区进行上站检查和路测,发现并清除了安装开通差错和一些硬件问题,网络质量得到了初步改善。 2、无线优化 通过清障排故网络优化人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优化人员和各种仪

器设备有所增加,网络优化进入了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以降低掉话率和通话建立失败率等无线指标为主要目的,除了常用的设备检查和路测,对频率规划进行优化也是主要的方法,通过优化,无线指标有较大改善,用户对网络质量的主观评价也有所提高,隐性故障得到进一步清除,频率规划得到改进。随着无线技术逐步成熟。优化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以提高接通率为标志的交换机指标上来。 3、有线优化 接通率指标如交换机接通率或长途来话接通率的提高不但意味着网络性能得到改善,而且直接意味着花费收入的增加。但由于接通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问题是本地移动通信运营商自身无法解决的,比如去话接通率和市话网及其他移动网有很大关系。接通率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通信质量,与无线指标相比,接通率的提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将接通率不高盲目地归结为交换机问题,但接通率,特别是来话接通率与本地的无线网络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覆盖不好、话音、信令信道阻塞、频率干扰和硬件故障都是接通率不高的常见原因。所以,只有以整体的眼光,综合无线和有线两方面的手段才能切实提高交换指标。 二、网络优化的全过程 网络优化的目标是提高或保持网络质量,而网络质量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优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优化技术的提高,优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事实上优化的对象已不仅仅是当前的网络,它已经渗透到包括市场预测,网络规划,工程实施直至投入运营的整个循环过程的每个环节。 1、网络优化与工程建设 高质量的工程实施是网络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优化活动开展的前提。优化人员应积极参与工程质量规范的制定,并总结优化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工程部门。

【移动网络规划与优化】

【移动网络规划与优化】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50368】 课程学分:6 面向专业:【网络工程】 课程性质:【系级必修课】 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网络工程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移动网络规划与优化张宇主编现代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导论黄标彭木根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基站建设作者:胡国安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无线网络优化分析作者张博人民邮电出版社】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2050091(5)】 【移动通信概论2050364(2)】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050365(4)】 二、课程简介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全面深入地介绍了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技术。内容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网络规划技术,包括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网络规划的原理、方法、流程,覆盖规划、容量规划、频率规划、天线配置等关键知识点;第二部分侧重于网络优化技术,包括网络优化原理、步骤和方法,以及覆盖优化、容量优化、干扰优化、无线资源管理优化和移动性管理优化等专题优化知识点。《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内容翔实丰富、深入浅出,专为应用型本科高年级学生设计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三、选课建议 本课程适用于网络工程专业移动通信方向的应用型本科高年级学生学习,需要有移动通信原理、通信概论以及至少一种相关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的学生。 四、课程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联性

五、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方法,学会使用相关设备和软件,最后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测试和分析报告。 六、课程内容 任务一业务调研和团队组建理论6课时+实验4课时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知道什么是网络规划什么是网络优化,以及相关知识拓展,了解网优工程师的必备技能和工作职责。 本章重点:网规网优基本概念。 本章难点:无。 任务二站址勘察和无线参数规划理论4课时+实验8课时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掌握网络规划的流程和重点工作,学会覆盖和容量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掌握站点勘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独立完成站点规划和勘察。 本章重点:基站勘察和参数规划方法。 本章难点:无。 任务三单站优化理论12课时+实验28课时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优化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用测试工具和软件的使用,能够独立完成优化测试和问题分析。 本章重点:优化工具使用及分析方法。 本章难点:无。 任务四全网优化理论10课时+实验24课时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项目竣工后竣工资料及报告的整理。 本章重点:竣工报告撰写。 本章难点:无。 七、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

网络规划与建设开题报告

网络规划与建设开题报告 题目: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一、文献综述 CDMA又称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更是第三代移 动通信的核心技术,随着我国移动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移动通信网 络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网络规划与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改善网络的通信质量。采用快 速有效的网络优化方法,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成为移动通信网 络运营商所注重的重要问题之一。 网络规划作为网络建设的前期工作,主要涵盖了两方面,无线网 络规划和网络计算。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一般方法主要考虑在网络选址,天线选择,地理环境等问题。无线网络规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小区估算和详细的网络规划。准备阶段,我们主要 需建立覆盖和容量目标,因为覆盖和容量目标是所需质量和整个网络 成本之间的一个权衡;小区估算阶段,主要依据对小区容量的预测、小 区覆盖范围的预测及覆盖区域的业务需求预测,估算出所需小区数;详 细的网络规划阶段主要包括站点规划、PN规划、扇区信道载波配置、 以及在此基础上实行的网络覆盖、话务模型生成等。 CDMA无线网络优化是对前期网络规划的补充,对前期规划存有的 问题一步修正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改善网络的通信质量。采用快速有效的网络优化方法, 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所注重的重要问 题之一。网络优化即通过对频率设计、基站参数、网络结构等一系列 调整措施,来建设一个覆盖良好、话音清晰、接通率高的优质蜂窝移 动通信系统。

对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更为重要,因为CDMA移动通 信系统是干扰受限的通信系统。系统的容量是软容量,网络优化不但 能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还能增加系统的容量。 增强网络优化,提升网络的运行效率,实现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经营效率 以及竞争水平的提升,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移动网络优化的目标是尽可能利用系统资源,如系统基础结构和 频谱,使系统性能达到。为了测量通信系统的性能,需要一些能够量 化的指标对网络实行评估。指标的选择依赖评估者对不同网络性能的 侧重。无线网络的性能通常由话音质量、无线覆盖、掉话率、起呼失 败率、止呼失败率、系统容量和建筑物穿透率等确定。而CDMA网络还 包括误帧率、软切换比率。优化过程的结果是寻找一系列系统变量的值,优化相关性能指标参数,提升网络质量是无线网络前期建设的重 要成部分,对无线网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背景现状及主要内容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与在我过的快速普及,在3G网络建设 与维护方面存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CDMA是3G的主要技术 又因为CDMA系统是一个自扰系统如网络容量的曾加与话务质量成为主 要矛盾使得前期的网络规划与优化变得非常重要 本论文重点对CDMA无线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方法做了重点介绍。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移动用户的基层,移动网络的规划与优化的重要行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无线网络建设存有的问题,提出一般性方法。通过大量资 料研究解决CDMA无线网络建设存有的多址干扰,系统容量与系统自扰 的矛盾等问题。

移动通信系统频点划分和频率规划

移动通信系统频点划分 一、GSM900(上下行差45MHz) 说明: GSM频率在890M~915M(上行),935M~960M(下行),频点为0~124,其中95为临界频点。 分配给移动公司的890M~909M,分配给联通公司的为909M~915M。其中对应移动的频点为0~94,联通的频点为96~124。 E-GSM 说明: GSM频率在880M~890M(上行),925M~935M(下行),频点为975~1024,其中1024为临界频点。 分配给移动公司的885M~890M,未分配给联通公司。其中对应移动的频点为1000~1023。

二、GSM1800(上下行差95MHz) 说明: GSM频率在1710M~1785M(上行),1805M~1880M(下行),频点为512~886。分配给移动公司的1710M~1720M、1725M~1735M共20M、100个频点(其中1730-1735MHz/1825-1830MHz是07年信息产业部新批),而上海、广东、北京特殊分配了1720M~1725M(据集团公司技术部2006年2月通信资源管理信息)。广西移动全网可使用的频点范围为512~562、586~636共100个频点,分配给联通公司的为1745M~1755M。(其中一些地市1735M-1745M已经被联通占用) 1、频道间隔 相邻两频点间隔为为200kHz,每个频点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既8个信道(全速率),如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点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可使系统容量扩大一倍,但其代价必然是导致语音质量的降低。 2、频道配置 绝对频点号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为: ?GSM900MHz频段: f1(n)=890.2MHz+(n-1)×0.2MHz(移动台发,基站收)

移动网络规划与优化实训报告

《移动网络规划与优化》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2) 二实训基本要求 (2)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2) 1主要内容 (2) 2要求 (2) 3配置过程 (2) ⑴导入三维地图 (2) ⑵选择坐标系 (5) ⑶Antenna数据设置 (6) ⑷Transmitter数据设置 (7) ⑸CELL数据设置 (8) ⑹覆盖预测 (10)

一实训目的 移动网络规划与优化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较抽象的课程,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内容的理解,了解真实网路哦规划与优化的工作过程,特安排同学们自己亲自进行网络的规划与优化,希望能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二实训基本要求 1、复习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工作原理,了解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基本构成; 2、能够独立进行移动网络的规划,能够进行站点配置,能够进行无线仿真,能够分析效果; 3、能够独立进行移动无线信号场强的测试,能够进行数据的采集; 4、能够进行无线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提出优化的措施。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1主要内容: 实训一CDMA无线网络数据采集 实训二CDMA无线网络数据分析 实训三利用CDMA无线网络优化分析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分析报告和优化措施。 2要求: (1)实训课前要认真阅读实训指导书与教材。 (2)实训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解。 (3)按要求正确开启实验仪器和设备。 (4)认真进行数据测量和记录。 (5)认真处理实训数据,写出实训报告。 3配置过程 ⑴导入三维地图:heights(海拔高度地图)、clutter classes(地物分类地图)和vector(矢量地图)。

⑵选择坐标系 3、创建一个S111站型。 配置基站设备型号,该设备能提供的每载波信道CE单元数。包括下行链路CE数,上行CE数,DO业务CE数。确定后,基站分布如下图所示:

移动通信系统频点划分和频率规划

移动通信系统频点划分和频率规划

移动通信系统频点划分 一、GSM900(上下行差45MHz) 说明: GSM频率在890M~915M(上行),935M~960M(下行),频点为0~124,其中95为临界频点。 分配给移动公司的890M~909M,分配给联通公司的为909M~915M。其中对应移动的频点为0~94,联通的频点为96~124。 E-GSM 说明: GSM频率在880M~890M(上行),925M~935M(下行),频点为975~1024,其中

1024为临界频点。 分配给移动公司的885M~890M,未分配给联通公司。其中对应移动的频点为1000~1023。 二、GSM1800(上下行差95MHz) 说明: GSM频率在1710M~1785M(上行),1805M~1880M(下行),频点为512~886。 分配给移动公司的1710M~1720M、1725M~1735M共20M、100个频点(其中1730-1735MHz/1825-1830MHz是07年信息产业部新批),而上海、广东、北京特殊分配了1720M~1725M(据集团公司技术部2006年2月通信资源管理信息)。广西移动全网可使用的频点范围为512~562、586~636共100个频点,分配给联通公司的为1745M~1755M。(其中一些地市1735M-1745M已经被联通占用) 1、频道间隔

相邻两频点间隔为为200kHz,每个频点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既8个信道(全速率),如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点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可使系统容量扩大一倍,但其代价必然是导致语音质量的降低。 2、频道配置 绝对频点号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为:?GSM900MHz频段: f1(n)=890.2MHz+(n-1)×0.2MHz(移动台发,基站收) fh(n)=f1(n)+45MHz(基站发,移动台收);n∈[1,124] ?GSMl800MHz频段为: f1(n)=1710.2MHz+(n-512)×0.2MHz(移动台发,基站收) fh(n)=f1(n)+95MHz(基站发,移动台收);n∈[512,885] 其中:f1(n)为上行信道频率、fh(n)为下行信道频率,n为绝对频点号(ARFCN)。 3、在我国GSM900使用的频段为: 890~915MHz 上行频率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与规划初探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与规划初探 【摘要】无线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本文首先从移动通信网络规划方面,探讨了规划过程中如何进行网络优化,接着针对各个时期的优化目标如何进行规划进行分析。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规划 0.引言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指通过数据采集与测试手段,大体了解网络的运行状况,监测其存在的网络的问题,并采用相关手段进行调试和调整,使网络处在最佳的运行状态,并提高网络服务质量。而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主要是指无线基站的规划,通过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并借助以往的工程经验,并参照专家的专业指导性建议,最终形成移动通信网路规划的总方案和总实施路径。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此环境下,网络规划与网络要紧密结合,互相支撑互相补充,共同来解决移动通信网络出现的问题,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1.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中的优化 1.1网络覆盖优化 网络覆盖一般包括通信信号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广度一般是指水平方向上的覆盖面积,不管是市区、县城、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风景点等的全覆盖。网络覆盖广度的实现主要通过增加基站的数量来实现,在单个基站辐射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增加站点数量才能增加广度,另外可以辅助增加直放站的方法。而覆盖的深度主要是指室内以及地下空间的覆盖,例如多层墙体隔绝的室内,以及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由于现在的墙体基本上都是砖混结构,信号穿透墙体后会信号能量损失严重,容易出现信号覆盖盲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室外设置宏蜂窝,增强信号强度,另一方面在个别建筑内分布系统的直放站或微蜂窝式的基站来进行室内覆盖。 1.2网络容量优化 在移动通信网络故障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出现接入失败或者切换失败,其中频率资源紧缺以及硬件信道资源限制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网络规划初期,应该对网络的服务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用户数量作出较为理想的估算,这是为了防止出现阻塞现象最好方法。因此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优化过程中,确定扇区的服务面积,借助先进的模拟预测软件进行相关路测工作,做出话务密度分布图,对服务区域内的话务容量进行解析与量化。在有些情况下,基站服务区划分并不是很合理,相同区域容易出现重叠覆盖,例如有的服务扇区过忙,而有的服务扇区过闲。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改变基站信号的水平辐射角和方位角,或者改变发送功率以及调整时延参数和导频搜索窗参数等。在调整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路测工作,来检测服务区内的信号强度及覆盖情况,若调整结果不理想,根据实测数据再进行针对调整,直至网络服务容量满足要求。 1.3网络质量优化 GSM网络一般都是采用频率复用方式,该种方式的弊端是会出现同邻干扰,特别是网络结构不合理的时候,较为严重的后果是出现接入失败、切入失败以及掉话和高误码率。其实不光是GSM网络,CDMA网络也会存在同种问题。出现这些故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界干扰了信号质量,特别是网络覆盖程度低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