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虚词教案 4

中考文言文复习——虚词教案 4
中考文言文复习——虚词教案 4

文言文复习(虚词)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重点】通过层层深入的训练,帮助学生有效温习巩固《考纲》中所涉及的十二个常用虚词的常见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有效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文言虚词的迁移运用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教具】多媒体。

【教学模式】小组合作

【教学方法】点拨法、激励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一直是我们泰州中考的考点,我们就必须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二、明确目标,分组活动。

1.复习目标。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节课的复习目标:(看白板,齐读一遍)“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意义与用法。”目标里的12个虚词,就是我们泰州中考《考纲》中要求掌握的12个虚词。还有目标达成的关键体现在哪里对“熟练”二字上,何谓熟练如何达成下面我们将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2.活动(一)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热身。上课之前,老师编了一句话,里面嵌入了12个虚词,把《考纲》中要求掌握的12个虚词都嵌进去了,老师就用这句话来让你们练一练,希望同学们能既准确又快速的说出这14个虚词的语境义。先自由的读两遍,然后花2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间的讨论(要求:组长提问,组员回答,组员答不出,组长答,都不会的就做上标记),看一看,哪组同学对虚词的意义掌握的更为熟练。

醉翁亭乃太守以其号名之,滁人或与太守游于此,游则酿泉为酒,因知从太守游而乐,然焉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醉翁亭是太守用他的号命名这个亭的,滁州人有的和太守到这里游玩,游玩时就用泉水酿酒,因此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然而哪里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乃:是。以:用。其:代词,他的。之:代词,指醉翁亭。或:有的。于:到。则:就。为:动词,酿造。因:因此。而:连词,表顺承。然:然而。焉:哪里。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他的。)有没有问题没有吗其他同学来修正。没有说出的,谁来补充。

其实,这句话就是一个热身,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想不想接受挑战好,下面我们就来链接去年的中考题。

3.活动(二)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继

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至“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贮八百斛”,若如初语,未免后人疵议。又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选自《春渚纪闻》)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蘧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

A.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C.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D.何有于我哉(《论语》)

——2015年泰州市中考语文卷你们的导学案上也有这篇文章,老师只选择了其中的一道虚词题目。我们看这道题是什么题型,(选择题)对,考的是哪个虚词,(“于”字)好的,例句是材料中的句子,选择题有四个选项。而这四个选项都是出自我们学过的课文并且是四篇不同的课文。所以在平时阅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课文知识的积累和归纳。

所以,我要大家分析的是,针对这道选择题,你们做题的思路是什么才能确保把这两分拿到手。(逐个翻译最好的,好的,你来做。这是最实在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比较稳妥的方法。像这种找相同的题目,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这题的答案是c项,那么例句和c项之间能不能找到共同特点。为什么都这两句的语境义都是“在”,因为它的后面都是表示地点的,而且只有c项是的,其余的都不是,所以这样选题是不是速度更快,提高了解题的效率。这样做题是不是更快捷。)

其实以我们现在已经掌握的课内文言文虚词的知识,我们自己也可以命题。下面你们就也来做一回命题人,还是以这篇文章为材料,除了中考卷中的“于”外,这篇短文中还有虚词“之”、“以”、“为”、“而”、“乃”等。(如何命题首先要有题目,然后从材料中确定例句,最后确定四个选项,这四个选项中必须有一个和例句的语境义相同,或者只有一个不相同。)现在,你们就来尝试一下,给你们5分钟左右的时间,看一看谁比较快。

把题目写到导学案的空白页,比一比,哪些同学的命题的速度快,正确率高。

三、展示成果,互相点拨。

各小组展示命题。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同学们的命题情况,五个虚词都命题的同学举手,四个的举手,三个的举手,两个的举手。

下面请五个小组各派一个同学来展示你的命题,到黑板上写下你的命题,其他同学都是审题人。展示的同学还要解读你的命题,(解读时,要能够体现你的解题思路,边解读,把每句中的虚词的语境义写下来。)某某,你来解读你的题目,好,请同学们审题。可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看到所有同学更精彩的展示。我们学会了虚词的命题,同学们就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展到实词、翻译、停顿等等的命题。掌握命题者的意图和方法,更有利于我们有效的完成文言题目。

四、完成练习,达标测学。

1.老师还准备了三篇课外的文言短文,同学们快速阅读,看一看哪些同学的反应快。

(一)指出下列小短文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①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②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释:①弋,射。②咋(zé),咬。

读短文,回答问题。

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

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卞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下列与“从伤而刺之”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默而记之

B.黑质而白章

C.乃记之而去

D.足肤皲裂而不知

读短文,回答问题。

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反而言于燕王曰:“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王怒。群臣皆以为可,乃发二千乘,栗腹将而攻,卿秦攻代。将渠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攻之,不祥;师必无功。”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将渠引王之绶,王以足蹴之。将渠泣曰:“臣非自为,为王也!”燕师至宋子,赵廉颇为将,逆击之,败栗腹于,败卿秦、乐乘于代,追北五百余里,遂围燕。燕人请和,赵人曰:“必令将渠处和。”燕王使将渠为相而处和,赵师乃解去。——《资治通鉴》第六卷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王以足蹴之/ 以其境过清

B. 赵师乃解去/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 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败卿秦、乐乘于代

D. 臣非自为,为王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大家的反应都很快,对虚词的用法掌握的也比较熟练。

2.展示预习。

其实,《考纲》中规定的12个文言虚词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均能找到,课前要求大家背诵全文,将文中涉及12个虚词的句子写在导学案相应的位置。现在我们以开火车的方式来交流展示,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直接站起来修正。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的形式对一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进行了温习与巩固。在温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方法强化记忆(温故知新,归类整理),更要增强语境意识,结合语境比较揣摩,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

在老师看来,虚词是文言文解读的半壁江山,熟练掌握了虚词,我们的文言解读能力一定能够大幅提升。

【附录】课外文言文译文参考:

有个叫华隆的人喜欢带着狗四处游玩,于是呢就喂养了一只,取名叫“的尾”,每次出游都会带上它。有一次,这个叫华隆的人到了一江边,被一条大蛇围困。于是那条狗将蛇咬死了。而华隆浑身僵硬的卧在地上,毫无知觉。“的尾”在他周围转来转去不停的吠叫,家人发现这狗奇怪的举止,很是疑惑,便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发现华隆蜷缩着,急忙将他送回家。两天后才苏醒过来。在他还没有苏醒的这两天,那只狗一直都没有吃饭。他知道这件事了以后,从此对:“的尾”爱护有加,无微不至,像是对待他的亲戚朋友一般。

卞庄子发现两只老虎,准备刺杀。身旁的旅店仆人劝阻他说:“您看两只老虎,正在共食一牛,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到那时候,您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就能一举得到刺杀两头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觉得小僮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为了争肉,嘶咬扭打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挥剑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刺死伤虎,一举获得两虎的名声。

燕国国君姬喜派使臣栗腹与赵王缔结友好盟约,并以五百金设置酒宴款待赵王。栗腹返回燕国后对燕王说:“赵国的壮年男子都死在长平之战中了,他们的孤儿还都没有长大成人,可以去进攻赵国。”燕王召见昌国君乐,询问他的意见。乐回答说:“赵国的四境都面临着强敌,需要四面抵抗,故国中百姓均已习惯于作战,不能去攻伐。”燕王说:“我可以用五个人来攻打赵国的一个人。”乐答道:“那也不行。”燕王大怒。群臣都认为可以出兵攻赵,燕王便调动两千辆战车,一路由栗腹率领,进攻城,一路由卿秦率领,

进攻代地。大夫将渠说:“刚与赵国交换文件订立友好盟约,并用五百金置备酒席请赵王饮酒,而使臣一回来就发兵进攻人家,这是不吉利的,燕军队肯定无法获取战功。”燕王不听将渠的劝阻,而且还亲自率领配合主力作战的部队随大军出发。将渠一把拉住燕王腰间结系印纽的丝带,燕王气得向他猛踢一脚,将渠哭泣着说:“我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大王您啊!”燕国的军队抵达宋子,赵王任命廉颇为将,率军迎击燕军,在击败栗腹的部队,在代战胜卿秦、乐乘的部队,并乘胜追击燕军五百余里,顺势包围了燕国国都蓟城。燕王只得派人向赵国求和。赵国人说:“一定得让将渠前来议和才行。”于是,燕王便任命将渠为相国,前往赵国议和,赵国的军队方才退走。

老虎的力气,比人的力气不止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人没有,又使它的力气加倍。那么人被老虎吃掉,不奇怪了。

然而老虎吃人不常见,而老虎的皮常被人拿来做坐卧的物品,为什么呢老虎使用力气,人运用智慧;老虎只能使用它自身的爪牙,但是人能利用工具。所以力气的作用是一,但是智慧的作用是百;爪牙的作用各自是一,但是工具的作用是一百。用一对抗一百,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

所以,人被老虎吃掉,是因为有智慧和工具而不能利用。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而不用智慧,和(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别人的人,都跟老虎一样。他们像老虎被别人捕捉到(杀死)而被坐卧在他们的皮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

人都睡着了,就不知道谁是瞎子;都不说话,就不知道谁是哑巴。睡醒后让他们看东西,提问题让他们来回答,那么哑巴、瞎子就原形毕露了。不听他言语,没有本领的人就不能发现;不让他任职,没有德才的人就不能发现。听他说话而责求他有相应行动,让他任职而责求他能把事办成,那么没有本领、德才不好的人就原形毕露了。

高中课内文言文总复习-实词、虚词分册分类整理练习

解释下面加点文言词汇在句中的含义 第一册 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 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 ..。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9、尝为.晋君赐.矣。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之有? 12、既东封.郑,又欲肆西封.。 13、唯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以乱易.整,不武。 16、吾其.还也。亦去.之。 (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 17、秦将王翦破.赵。 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 燕南界。 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 也。 1 / 27

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2、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 计不知所出耳! 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6、然则 ..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 ..之耻除矣。 27、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 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28、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9、请辞.决矣! 30、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31、终已不顾.。 3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3、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 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34、燕王拜送于庭,使使 ..以闻。 35、唯.大王命.之。 36、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 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37、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 38、群臣怪.之。 39、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 2 / 27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复习 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若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名词,水池。如:墨池记。6.出:(1)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如:处江湖之远。 8次:(1)名词,层次。如:不可计其层次矣。(2)动词,编次、编排。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动词,跟从,跟随。如:择其善者而从之。(2)动词,依从。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如:来从楚国游。(4)形容词,从容。 10.道:(1)动词,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2)名词,道路。如: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道德。如:伐无道,诛暴秦。(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如:以谘诹善道。 (5)名词,学问。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6)名词,道义。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得:(1)动词,得到。如:既出,得其船。(2)动词,达到。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为今年高考复习准备 依据201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需要理解的常见文言虚词是15个(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对常见文言虚词作归纳复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今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⑧会其怒,不敢献。 A 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 ①中的“之”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②中的“之”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③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意思,这里代指“璧”。④中的“其”是表揣测的语气词。⑤中的“之”是人称代词,代指“诸侯”。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⑦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亦即前文中的“师”。⑧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即项羽和亚父。正确答案是C项。 2、下列句中的“则”与“则忧其民”中的”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A.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渚河,则在舟中矣。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项中的“则”处在对举句中,相当于“就”,其意义和用法如题干中的词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则”。B项中的“则”是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可是”。C顶中的“则”相当于表转折意味的“原来已经……”。D项中的“则”可译为“就是”。答案是A项。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题干中的“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而”。D项中的“以”也是因果连词,与题干中的“以”义同,因而选D项。A、B、C三项中的“以”都是“来”的意思,是顺接连词。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若堕业者: A.你对正事怠惰 B.如果对正事怠惰 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虚词“若”。根据文意,全文没有郑善果“堕业”的介绍,倘此处译“若”为“你”,就成了对郑善果“堕业”已成事实的指责,这显然与文意不符。此处的“若”如果解释为“如果”,则是郑善果母亲对儿子的劝诫,且本句并非专指某一人,既可指前文中的“王后、大夫、士妻”,也可指“吾”,因而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语法作用(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中考语文常考考点:文言文虚词复习-语文综合知识.doc

2017中考语文常考考点:文言文虚词复习| 语文综合知识-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2017中考语文常考考点的内容。 1.之 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名之者谁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山之僧智仙也 ④“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⑤”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公将鼓之 ⑥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宋何罪之有? 何陋之有? ⑦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 2. 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宜多应者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 其 人称代词,自己、我、我的,他、他们,它 而不知太乐之乐其乐也(自己的) 《醉翁亭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他) 指示代词,这,那专其利三世(这种) 副词,表推测或委婉语气,大概,也许,难道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其真无马邪道(难道) 4. 而 ①转折连词,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述而》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未有问而不告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②修饰连词,相当于”地”。面山而居 ③顺承连词,可不译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 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三)动词(属于实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者 (一)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五.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如:①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高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虚词整理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 古汉语副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它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在句中一般充当状语、补语,偶作谓语。 古汉语副词的数量很多,用法复杂,表义广泛。根据意义和用法,可分: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敬谦副词 一、程度副词 (一)表示程度高、深 殊、良、甚、颇、孔、重、至 可译为“很”、“十分”、“非常”、“特别”、“格外”、“极”等。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四) ②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商君列传) 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贾谊《论积贮疏》) ④王丞相有幸妾姓雷,颇预政事,纳货。(世说新语·惑溺) ⑤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方苞《狱中杂记》) ⑥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经·小雅·鹿鸣) ⑦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下) ⑧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贾谊《论积贮疏》)(二)表程度稍深少、稍、略、微、颇一般可译为“稍微”、“略微”等。 ①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四) ②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容斋逸史·方腊起义》) ③请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汉书·王莽传) ⑤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⑥皆取史籒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 ⑦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汉乐府《陌上桑》)注意 “稍”在先秦主要表示“渐渐”、“逐渐”的意思,唐宋以后才分化出程度副词的用法,表示“稍微”、“略微”的意思。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史记·殷本纪)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愸愸然莫相知。(《黔之驴》) (三)表程度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愈(俞)、益、加、弥、兹(滋) 一般可译为“更加”、“越发”等。 ①主上愈卑,私门益尊。(韩非子·孤愤) ②辞俞卑,礼俞尊。(国语·越语下) ③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汉书·食货志上) 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⑥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 注意:现代汉语中“加”单独只作动词,不作副词。 二、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范围的词。 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数词或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等。 (一)表总括 毕、举、悉、咸、率、尽、俱(具)、并、既、共、凡①列侯毕已受封。(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孟子·梁惠王下) 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⑦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秦始皇本纪) ⑧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⑨凡百三十篇。(司马迁《报任安书》) ⑩共约烧房铺数百间。(广东军务记·三元里抗英)(二)表限止 表示范围仅仅限于某个方面,相当于“仅”、“祇” 但、第(弟)、特、徒、直、唯、止、独、仅 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④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⑤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问孔) 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⑦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⑧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⑨独其为文犹可识,曰“华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⑩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四)注意“独”还可以用作语气副词,表示一种反问语气。 “仅”字先秦、两汉时期,用法和现在一样,极言其少,但汉代以后,尤其是在唐代,是“差不多达到”的意思。它是极言其多,不像近代的“仅”字极言其少。如: ①“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杜甫《泊岳阳城下》) ②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三)表互相“相” 1.一般可译为“互相”,表示主语不是单一的,双方既施行同一动作,又都受对方动作的支配或影响。例如: ①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②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2.“相”还可表示“递相”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一个接着一个实现。例如: ①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②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相”还可以表偏指,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 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②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③稍出近之,愸愸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中考文言文复习虚词教案

文言文复习(虚词)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重点】通过层层深入的训练,帮助学生有效温习巩固《考纲》中所涉及的十二个常用虚词的常见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有效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文言虚词的迁移运用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教具】多媒体。 【教学模式】小组合作 【教学方法】点拨法、激励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一直是我们泰州中考的考点,我们就必须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二、明确目标,分组活动。 1.复习目标。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节课的复习目标:(看白板,齐读一遍)“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意义与用法。”目标里的12个虚词,就是我们泰州中考《考纲》中要求掌握的12个虚词。还有目标达成的关键体现在哪里对“熟练”二字上,何谓熟练如何达成下面我们将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2.活动(一)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热身。上课之前,老师编了一句话,里面嵌入了12个虚词,把《考纲》中要求掌握的12个虚词都嵌进去了,老师就用这句话来让你们练一练,希望同学们能既准确又快速的说出这14个虚词的语境义。先自由的读两遍,然后花2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间的讨论(要求:组长提问,组员回答,组员答不出,组长答,都不会的就做上标记),看一看,哪组同学对虚词的意义掌握的更为熟练。 醉翁亭乃太守以其号名之,滁人或与太守游于此,游则酿泉为酒,因知从太守游而乐,然焉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醉翁亭是太守用他的号命名这个亭的,滁州人有的和太守到这里游玩,游玩时就用泉水酿酒,因此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然而哪里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乃:是。以:用。其:代词,他的。之:代词,指醉翁亭。或:有的。于:到。则:就。为:动词,酿造。因:因此。而:连词,表顺承。然:然而。焉:哪里。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他的。)有没有问题没有吗其他同学来修正。没有说出的,谁来补充。 其实,这句话就是一个热身,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想不想接受挑战好,下面我们就来链接去年的中考题。 3.活动(二)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以: [介词]把;用;拿 ①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②輮以为轮(《劝学》)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④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 ②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以: [介词]把;用;拿 ①輮以为轮(《劝学》)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代词]表近指,可翻译成“这”“此”“这些”等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意思用法归纳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意思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 在初中阶段,对古汉语中的20多个文言虚词要加以了解,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宁、去”这17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做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哪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来替代,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桓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动词:去、到、往 ①吾欲之.南海②辍耕之.垄上 三、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中考文言文虚词整理(7个)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1.以: [介词]把;用;拿 ①輮以为轮(《劝学》)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文案大全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考法归纳整理(附常考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考法归纳整理 (附常考题及答案) 虚词:而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7)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 (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答案】(1)—②(2)—⑤(3)—⑦(4)—⑨(5)—⑧(6)—④(7)—①(8)—③(9)—⑥ 虚词:何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

记》)( ) (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 【答案】(1)—③(2)—①(3)—④(4)—②(5)—⑤虚词:乎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 (2)郁乎苍苍(《赤壁赋》)( )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 (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 【答案】(1)—①(2)—⑥(3)—④(4)—②(5)—③(6)—⑦(7)—⑤ 虚词:乃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中考语文 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方法指导 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在稳重的意义和用法时,重要遵循以下原则: 1、带入筛选法; 2、语境推断法; 3、句位分析法; 4、语法分析法。 1、带入筛选法。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们书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他的每个用法带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表并列关系、表转折关系、表顺承关系、表递进关系、表修饰等。要弄清下列各句中“而”的不同意思,例句: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学而不思则罔;③面山而居;④日出而林霏开;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一一带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即可。 2、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换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

文意解题。此法对起关联词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前句行为是导致后句行为发生的原因,前后句为因果关系,因此“以”在此处为表原因的“因为”。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其真无马邪”;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安陵君其许寡人”。4、语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而,据此也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以“之”为例:

之 一、用作代词 1、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 例:①二世杀之(他)②悉以咨之(他们) ③愿终守之(它)④故以怪之(这件事) 2、用作指示代词(之+名词) 可以译为“这” 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这) 二、用作助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