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力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力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力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在影响外语课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学习动

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整体的教学效果。心里学家gorder指出:“若有动力,任何人都能学好外语。”这话虽不免有些偏激,但也很有道理。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但是为了考试他们又不得不学习英语这门课程,所以在学习中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臻使学生成绩差且很难提高。这样的恶性循环,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外语有抵触,反感的情绪,即使教师的水平再高,教材编排再好,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几年来的英语教学经验,“寓教于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

一、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在当今英语教学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甚至是“不想学”。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把学习英语看成是他们的愿望和需要,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苦差事,是一种负担。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的方法就是首先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工我学”变成“我要学”。

伟大导师马克思说过:外语是我类斗争的武器。导师的这句名言,就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

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CFD软件原理与应用_王福军--阅读笔记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称CFD)是建立在经典流体动力学与数值计算方法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型独立学科,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定量描述流场的数值解,从而达到对物理问题研究的目的。它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 第一章节 流体流动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及多种工程领域中,所有这些过程都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的支配。本章向读者介绍这些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值求解这些基本方程的思想,阐述计算流体力学的任务及相关基础知识,最后简要介绍目前常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商用软件。 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CFD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结为:把原来在时间域及空间域上连续的物理量的场,如速度场和压力场,用一系列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变量值的集合来代替,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建立起关于这些离散点上场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组,然后求解代数方程组获得场变量的近似值。 CFD可以看做是在流动基本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控制卜对流动的数值模拟。通过这种数值模拟,我们可以得到极其复杂问题的流场内各个位置上的基本物理量(如速度、压力、温度、浓度等)的分布,以及这些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旋涡分布特性、空化特性及脱流区等。还可据此算出相关的其他物理量,如旋转式流体机械的转矩、水力损失和效率等。此外,与CAD联合,还可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等。 1.1.2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工作步骤 采用CFD的方法对流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常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反映工程问题或物理问题本质的数学模型。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反映问题各个量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及相应的定解条件,这是数值模拟的出发点。没有正确完善的数 学模型,数值模拟就毫无意义。流体的基本控制方程通常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以及这些方程相应的定解条件。 (2}}寻求高效率、高准确度的计算方法,即建立针对控制方程的数值离散化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等。这里的计算方法不仅包括微分方程的离散化方法及求解方法,还包括贴体坐标的建立,边界条件的处理等。这些内容,可以说是c}}的核心。 (3})编制程序和进行计算。这部分工作包括计算网格划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输入、控制参数的设定等。这是整个工作中花时间最多的部分。由于求解的问题比较复杂,比如Na}ier-Stakes方程就是一个讨,分复杂的非线性方程,数值求解方法在理论上不是绝对完善的,所以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值模拟又叫数值试验。应该指出,这部分工作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 4})显示计算结果。计算结果一般通过图表等方式显示,这对检查和判断分析质量和结果有重要参考意义。 以上这些步骤构成了CFD数值模拟的全过程。其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是理论

动力学中的两类基本问题

动力学中的两类基本问题 1.一辆汽车在恒定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4s内通过8m的距离,此后关闭发动机,汽车又运动了2s停止,已知汽车的质量m=2×103kg,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变,求: (1)关闭发动机时汽车的速度大小; (2)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3)汽车牵引力的大小. 2.物体以14.4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倾角为θ=37°的斜坡,到最高点后再滑下,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求: (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 (2)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时间.(已知sin 37°=0.6,cos 37°=0.8) 3.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场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如果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斜坡的倾角θ=37°(已知sin37°=0.6,cos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人从斜坡滑上水平滑道时没有速度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 (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离BC为L=20 m,则人从斜坡上滑下的距离AB应不超过多少?

4.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8 N、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1)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末的速度大小; (3)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5.一个滑雪运动员从静止开始沿山坡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如图所示,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04,求5s内滑下来的路程和5s末速度的大小(运动员一直在山坡上运动). 6.质量为0.1kg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t图像如图所示.弹性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 的3 4 .设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取g=10 m/s2,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h.

(完整版)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一、基础知识 1、动力学有两类问题: ⑴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 ⑵是已知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程序如下图所示。 2、根据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先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出合力,再利用__________________求出________,然后利用______________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位移、速度、时间等). 3.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____________求出加速度,再利用______________确定物体所受的力(求合力或其他力). 其中,受力分析是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工具,加速度是桥梁。 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示意图(受力和运动过程); (3)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4)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求所求量。 例1.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 ,在8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求物体4s 末的速度和4s 内的位移。 例2. 滑雪者以v 0=20m/s 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的山 坡,从刚上坡即开始计时,至3.8s 末,滑雪者速度变为0。如果雪 橇与人的总质量为m=80kg ,求雪橇与山坡之间的摩擦力为多少? g=10m/s 2 . 运动学公式 a (桥梁) 运动情况:如v 、t 、x 等 受力情况:如F 、m 、μ m F a v = v o +at x= v o t + at 2 21v 2- v o 2 =2ax

二、练习 1、如图所示,木块的质量m=2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块在拉力F=10 N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运动5.2 m后撤去外 力F.已知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sin 37°=0.6,cos 37°= 0.8,g取10 m/s2).求: (1)撤去外力前,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刚撤去外力时,木块运动的速度; (3)撤去外力后,木块还能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1)2.8N(2)5.2m/s (3)6.76m 2、如图所示,一个放置在水平台面上的木块,其质量为2 kg,受到一个斜向下的、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推力F=10 N 的作用,使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4 s 后撤去推力,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取g=10 m/s2)求: (1)撤去推力时木块的速度为多大? (2)撤去推力到停止运动过程中木块 的加速度为多大? (3)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少? 3、如图5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1 kg的物体,物体 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受到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轻细绳的拉力F=9.6 N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经2 s绳子突然断了,求绳断后 多长时间物体速度大小达到22 m/s?(sin 37°=0.6,g取 10 m/s2)

动力学问题解题方法

动力学问题解题方法 常兴艳 一. 正交分解法 将矢量分解到直角坐标系的两个轴上,再进行合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我们常见 的是力的正交分解,但有些特殊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更便于解题。 例1. 如图1—1所示,质量m kg =1的小球穿在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 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3 ,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 N =20,则小球沿杆上滑的加 速度为多少?(g m s =102/) 图1—1 解析:小球受四个力的作用(如图1—2所示),沿杆的方向和垂直于杆的方向分别为x 、y 轴(如图1—2所示),将各力分解到x 、y 轴上。 图1—2 x 方向:F mg F ma N sin sin θθμ--= y 方向:F mg F N cos cos θθ--=0

解得a F m g m m s = -- = ()(sin cos) ./ θμθ 252 注意:正交分解时,直角坐标系选择哪两个方向,因题而异,但一般应选加速度a所在的直线为一坐标轴方向。 例2. 如图2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面夹角为37°,当载人车厢沿钢索匀加速向上运动 时,车厢中的人对厢底的压力为其体重的19 16 倍(车厢底始终保持水平),则车厢对人的摩 擦力是人体重的(sin.cos. 37063708 °;° ==):() A. 1 4 倍; B. 1 3 倍; C. 5 4 倍; D. 4 3 倍 图2 解析:将车厢的加速度a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图2—1所示,分析人受力如 图2—2所示,重力mg竖直向下,支持力F N 竖直向上,静摩擦力F f 水平向右,由牛顿第 二定律得:

《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学习报告

《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学习报告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本章主要讲解流体动力学的核心思想以及流体动力学的控制方程。 1、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基本思想:把原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的物理量,用一系列离散点上的变量值来代替,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建立变量之间的代数方程式,求解之后获得变量的近似值。 2、CFD 控制方程: 质量守恒方程 0)·=?+??u t ρρ( 动量守恒方程(Navier-Stokes 方程) Fz z y x z u w div t w F z y x y u v div t v F z y x x u u div t u zz zx zx y zy yy xy x zx yx xx +??+??+??+??-=+??+??+??+??+??-=+??+??+??+??+??-=+??τττρρρτττρρρτττρρρ)()()()()()( 能量守恒方程 T p S gradT c k div T u div t +=+??)()(T ( ρρ) S T 为粘性耗散项。 方程含有u ,v ,w ,p ,T 和ρ六个未知量,所以还需要一个方程组,才能使其封闭,而这个方程组就是联系P 和ρ的状态方程组:P=(ρ,T )。 组分质量守恒方程(在一个系统中,可能存在质的交换,或者存在化学组分时使用。) ()s s s s S c grad D div c u div t +=+??)()(c (s ρρρ ) 为便于对控制方程进行计算和分析,对CFD 控制方程写成通用格式: ()S z z y y x x z w y v x u t S grad div u div t +??Γ??+??Γ??+??Γ??=??+??+??+??+Γ=+??)()()()()()())()(φφφφρφρφρρφφφρρφ 依次为瞬态项,对流项,扩散项和源项。 3、湍流控制方程 三维的N-S 方程无论对于层流还是湍流都是是使用的,但由于直接求解三维瞬态的控制方程,对计算机的内存和速度要求很高,因此在工程上广为采用的方法是对瞬态的N-S 方程进行实践平均处理,同时补充反应湍流特性的其他方程,例如湍动能方程以及湍流耗散率方程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讲课用正式版)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ma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初始条件由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速度、位移或运动时间。【重点提示】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由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的.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某些未知力。 求解以上两类动力学问题的思路,可用如下所示的框图来表示: 第一类 第二类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其中有四个矢量。运动学和动力学中公共的物理量是加速度a。在处理力和运动的两类基本问题时,不论由力确定运动还是由运动确定力,关键在于加速度a。 【重点提示】以上两类问题中a是联结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桥梁。 3、注意点: 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 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要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其初速度和合外力来确定其运动情况;某一个力变化后,有时会影响其他力,如弹力变化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变化.

二、由受力情况求解运动学物理量 规律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选出被研究的物体. 2.全面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并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确定出物体做什么运动(定性). 3.根据力的合成法则或正交分解法求出合外力(大小、方向),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常以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4.结合题中给出的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的运动学量. 例1.如图所示,用F =12 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的质量m =2.0 kg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 求: (1)物体加速度a 的大小; (2)物体在t =2.0s 时速度v 的大小. (3) 物体开始运动后t = 2.0 s 内通过的位移x . 变式一: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10kg ,用50N 的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拉木箱,使木箱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水平面光滑,(取g=10m/s 2,sin37°=0.6,cos37°=0.8)(1)求物块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求物块速度达到s m v /0.4 时移动的位移 例2.如图7所示,一位滑雪者在一段水平雪地上滑雪。已知滑雪者与其全部装备的总质量m = 80kg ,滑雪板与雪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从某时刻起滑雪者收起雪杖自由滑行,此时滑雪者的速度v = 5m/s ,之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求: (1)滑雪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收起雪杖后继续滑行的最大距离。 图7

第四章 药物代谢

第四章药物代谢 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药动学 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上述过程也称作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分布排泄代谢————→生物转化 药物转运消除 这些运动变化如图所示:

一、 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转化,或从给药部位到引起药理效应,均需经过体内的生物膜。生物膜为类脂质双分子层结构。膜上有孔道,可让水、N a ﹢、C a ﹢、M g ﹢等通过。 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及代谢与物质的跨膜转运密切相关。 跨膜转运的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 (一) 被动转运 是指药物分子只能由高浓度的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梯度)成正比。浓度梯度愈大,扩散愈容易。 (二) 主动转运 又称逆流转运,其转运需要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特点是分子或离子可由低浓度或低电位差的一侧转运到较高的一侧。如细胞内N a ﹢向外扩散。 (三) 膜动转运 大分子物质的转运伴有膜的运动,称膜的转运。 (1) 胞饮 胞饮又称吞饮或入胞。某些液态蛋白质或大分子蛋白质,可通过生物 膜的内陷形成小胞吞噬而进入细胞内。 如脑垂体后叶粉剂,可从鼻粘膜给药吸收。 (2) 胞吐 胞吐又称胞裂外排或出胞。某些液态大分子物质可以从细胞内转移到 细胞外。如腺体分泌及递质的释放等。 二、 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一) 药物的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外,药 给药

物吸收的快慢和多少,常与给药途径、药物的理化性质、吸收环境等密切有关。 1、消化道吸收 药物从胃肠道粘膜吸收,主要通过被动转运,分子量愈小、脂溶性愈大越容易吸收。胃液PH值0.9~1.5,弱碱性药物可从胃中吸收,但因胃内吸收面积小,且药物滞留时间短,所以吸收有限。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表面有绒毛,吸收面积大,肠蠕动快,血流量大,肠腔内PH4.8~8.2,对弱酸性和碱性药物均易溶解吸收. 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后,都要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血液循环. 除口服外,有些药物还可经过舌下给药或直肠给药,而分别通过口腔、直肠和结肠粘膜吸收。虽然吸收表面积小,但血流供应丰富,吸收也较迅速,并可避免首先通过肝脏,对于在胃肠道中易遭到破坏或在肝中被迅速代谢的药物,可用这两种途径给药。如硝酸甘油可用舌下给药(治疗心绞痛)。 2、注射部位的吸收 皮下或肌内注射,药物先沿结缔组织扩散,后经毛细血管和淋巴内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3、呼吸道吸收 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的药物或气体可以从肺泡上皮细胞迅速吸收。如抗菌、消炎、祛痰、通鼻塞等鼻咽部的局部治疗。 4、皮肤和粘膜的吸收 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差,外用药物主要发挥局部作用。近年来,有许多促皮吸收剂可与药物制成贴皮剂,经皮给药后可达到局部和全身治疗。如硝苯地平贴皮剂、硝酸甘油缓释贴皮剂等。 粘膜远较皮肤的吸收能力强。鼻腔粘膜的吸收面积大,且血管丰富,吸收也迅速。如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等可从皮肤及呼吸道粘膜吸收,应加强防护,注意防止吸收中毒。(举例:吸入杀虫剂致人死)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药品的理化性质 一般说,水和脂均不溶的物质很难吸收。如BaSO4口服时不溶解、不吸收,可用做造影剂。 2、肝首过效应 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物减少,药效降低。如硝酸甘油

第3讲动力学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

第3讲动力学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 一、知识点击 1.惯性系与牛顿运动定律 ⑴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地球参考系可以很好地近似视为 惯性参考系一切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均可视为惯性参考系. ⑵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外力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其方 .常作正交分解成: 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即F ma F x=ma x F y=ma y F z=ma z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联结体 所谓“联结体”就是一个系统内有若干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都一种关系联系起来.若联结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只有相同的加速度时应先把这联结体当成一个整体(看成一个质点).分析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l)将系统中的每个物体隔离开来分别进行受力分析; (2)对每个物体用牛顿第二、三定律列方程,有的物体可以列互为正交方向上的两个方程; (3)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物体的运动特征量般(如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联结体问题时确定齐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分币要的. 3.非惯性系 牛顿第一、二定律只适用十某一类参考系、这类参考系叫惯性系.比如地面就是一个相当好的惯性系,太阳是一个非常好的惯性系,一般我们认为,相对地面没有加速度的参考系,都可视为惯性系,相对地而有加速度的参考系,都可视为非惯性系.在非惯性系中,为了使牛顿第一、二定律在形式上仍然成立,我们可以给每个物体

药代动力学(王广基)word

前言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药物体代谢物及代谢机理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药物在体代谢产物和代谢机理研究,可以发现生物活性更高、更安全的新药。近年来,国外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评价新药中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药物进入体后,经过吸收入血液,并随血流透过生物膜进入靶组织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药理作用,作用结束后,还须从体消除。通过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求算相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后,对可以药物在体过程进行预测。因此新药和新制剂均需要进行动物和人体试验,了解其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教学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本书是在原《药物动力学教学讲义》基础,经多年修正、拓展而成的。全书十三章,三十余万字,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 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容。 本书编著者均是长期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和研究第一线的教师。因此,本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编者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主编:王广基 副主编:晓东,柳晓泉 编者(姓氏笔画为序) 王广基、晓东、西敬、劲、柳晓泉

容提要: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机体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容。共十三章,分别为概述、药物体转运、药物代谢、经典的房室模型理论、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统计矩理论及其应用、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评价、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实践、手性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计算机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本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相关科研人员 的参考书. 1 目录 第一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 一、什么是药物代谢和动力学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医学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药物体转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物跨膜转运及其影响因素 一、生物膜 二、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 第三节药物的吸收 一、药物在胃肠道中吸收 二、药物在其它部位吸收 第四节药物的分布 一、药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二、血浆蛋白结合率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一、基础知识 1、动力学有两类问题: ⑴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 ⑵是已知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程序如下图所示。 2、根据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先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出合力,再利用__________________求出________,然后利用______________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位移、速度、时间等). 3.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____________求出加速度,再利用______________确定物体所受的力(求合力或其他力). 其中,受力分析是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工具,加速度是桥梁。 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示意图(受力和运动过程); (3)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4)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求所求量。 例1.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 ,在8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物体4s 末的速度和4s 内的位移。 例2.滑雪者以v 0=20m/s 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 的山坡,从刚上坡即开始计时,至末,滑雪者速度变为 运动学公 a (桥运动情况:如受力情况:如m F a v=v o +at x=v o t+ at 2 2 1 v 2-v o 2=2ax

0。如果雪橇与人的总质量为m=80kg,求雪橇与山坡之间的摩擦力为多少 g=10m/s2. 二、练习 1、如图所示,木块的质量m=2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μ=,木块在拉力F=10N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从 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运动5.2 m后撤去外力F.已知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sin37°=,cos37°=,g取10 m/s2).求: (1)撤去外力前,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刚撤去外力时,木块运动的速度; (3)撤去外力后,木块还能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1)(2)5.2m/s(3)6.76m 2、如图所示,一个放置在水平台面上的木块,其质量为2kg,受到一个斜向下的、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推力F=10N的作用,使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4s后撤去推力,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g=10m/s2)求: (1)撤去推力时木块的速度为多大 (2)撤去推力到停止运动过程中木块 的加速度为多大 (3)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少 3、如图5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物 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物体受到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轻细绳的拉力F=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经2s绳子突然断了,求绳断后多长 时间物体速度大小达到22 m/s(sin37°=,g取10 m/s2) 4、如图所示,有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α=37°,一小物块 从斜面顶端A处由静止下滑,到B处后,受一与小物块重 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小物块最终停在C点(C点未画出).若AB长为 2.25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按章节辅导题4第四章试题

第四章药物代谢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药物代谢的细胞部分的是:() A. 微粒体 B. 溶酶体 C. 线粒体 D. 肠内细菌 2.以下药物代谢可以使活性失去或降低的是:() A. 保泰松 B. 尼群地平 C. 硝酸异山梨酯 D. 氢溴酸美沙芬 3.肝硬化病人服用氯霉素后,其半衰期可增加4倍,是因为:() A. 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抑制了肝糖元的合成 B. 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使得身体排泄能力下降 C. 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使得食物消化遇到障碍 D. 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使得药物代谢能力出现下降 4.能够降低局部用药的效果和持续时间,或对全身作用的药物产生首过效应的肝外代谢途径是:() A. 消化道代谢 B. 肺部代谢 C. 皮肤代谢 D. 肠内细菌代谢 5.N-脱烷基化反应所属的药物体内代谢途径是:() A. 氧化反应 B. 水解反应 C. 还原反应 D.结合反应 6.以下不属于在肝微粒体中发生的氧化反应的是:() A. 烷基不饱和化 B. 去乙酰化 C. 烷基羟基化 D. N-脱烷基化 7.以下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属于强酶促进剂的是:() A. 苯巴比妥 B. 异烟肼 C. 氯霉素 D. 利福平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动物而言,动物种类不同,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大同小异 B. 某些特定药物在动物体内即使缺乏某种代谢能,药物代谢也能进行 C. 新生儿药酶活性比成年人低得多,所以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D. 一般肝功能障碍时,药物的代谢都能增强 9.对氯丙嗪而言,下列不属于其体内代谢反应的是:() A. N-脱甲基化 B. Cl-原子氧化 C. N-原子氧化 D. S-原子氧化 10.下列体内代谢过程中,需要NADPH参与的是:() A. 氧化反应 B. 水解反应 C. 乙酰化反应 D. 甲基结合 11.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烷基不饱和化所属的代谢反应类型为:() A. 氧化反应 B. 还原反应 C. 结合反应 D. 水解反应 12.磺胺类药物中最常见的体内结合反应类型是:() A. 葡醛糖醛酸结合 B. 硫酸结合 C. 醋酸结合 D. 甲基结合 13.以下不属于尼群地平体内代谢途径的是:() A. 烷基羟基化 B. 吡啶环氧化 C. 酯键水解 D. 硝基还原 14.药物代谢最主要的部位是:() A. 消化道 B. 肝脏 C. 肺 D. 肾脏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被机体所摄取的药物经代谢以后,易于排泄 B. 有的药物本身虽没有活性作用,但在体内代谢后,其代谢产物可具有活性 C. 被机体所摄取的药物都需要经过代谢才能发挥药效 D. 具有活性的药物,经体内代谢代谢以后,代谢产物都会失去活性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介绍

CFD 流体动力学软件介绍 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因历史原因,国一直称之为计算流体力学。其结构为: 提出问题—流动性质(流、外流;层流、湍流;单相流、多相流;可压、不可压等等),流体属性(牛顿流体:液体、单组分气体、多组分气体、化学反应气体;非牛顿流体) 分析问题—建模—N-S方程(连续性假设),Boltzmann方程(稀薄气体流动),各类本构方程与封闭模型。 解决问题—差分格式的构造/选择,程序的具体编写/软件的选用,后处理的完成。 成果说明—形成文字,提交报告,赚取应得的回报。 CFD实现过程: 1.建模——物理空间到计算空间的映射。 主要软件: 二维: AutoCAD: 大家不要小看它,非常有用。一般的网格生成软件建模都是它这个思路,很少有参数化建模的。相比之下AutoCAD的优点在于精度高,草图处理灵活。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网格生成软件自带的建模工具都是非参数化的,而对于非参数化建模来说,AutoCAD应该说是最好的,毕竟它发展了很多很多年! 三维: CATIA:航空航天界CAD的老大,法国人的东西,NB,实体建模厉害,曲面建模独步武林。本身可以生成有限元网格,前几天又发布了支持ICEM-CFD的插件ICEM-CFD CAA V5。有了它和ICEM-CFD,可以做任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UG:总觉得EDS脑袋进水了,收了I-deas这么久了,也才发布个几百M的UG NX 2.0,还被大家争论来争论去说它如何的不好用!其实,软件本身不错,大公司用得也多,可是就这么打市场,早晚是走下坡路。按CAD建模的功能来说它排不上第一,也不能屈居第二,尤其是加上了I-DEAS更是如虎添翼。现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全版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第二章药物体内转运 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1.被动扩散 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转运②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③无饱和现象④无竞争性抑制作用⑤不需要能量 2.孔道转运 特点:①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②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 3.特殊转运 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 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常需要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有选择性 4.其他转运方式 包括:①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②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 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整体动物实验法

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 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 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 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Caco-2细胞模型法 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优点: ①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细胞培养条件相对容易控制,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②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跨细胞膜转运; ③存在于正常小肠上皮中的各种转运体、代谢酶等在Caco-2细胞中大都也有相同的表达,因此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内吸收的实际环境,可用于测定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和转运机制; ④可同时研究药物对粘膜的毒性; ⑤试验结果的重现性比在体法好。 缺点: ①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不完整,此外来源,培养代数,培养时间对结果有影响; ②缺乏粘液层,需要时可与HT-29细胞共同培养。 四、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常用测定方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1.平衡透析法

计算流体力学课后题作业

课后习题 第一章 1.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计算流体动力学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 2.什么叫控制方程?常用的控制方程有哪几个?各用在什么场合? 流体流动要受物理守恒定律的支配,基本的守恒定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如果流动包含有不同组分的混合或相互作用,系统还要遵守组分守恒定律。如果流动处于湍流状态,系统还要遵守附加的湍流输运方程。控制方程是这些守恒定律的数学描述。 常用的控制方程有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组分质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任何流动问题都必须满足,能量守恒定律是包含有热交换的流动系统必须满足的基本定律。组分质量守恒方程,在一个特定的系统中,可能存在质的交换,或者存在多种化学组分,每种组分都需要遵守组分质量守恒定律。 4.研究控制方程通用形式的意义何在?请分析控制方程通用形式中各项的意义。 建立控制方程通用形式是为了便于对各控制方程进行分析,并用同一程序对各控制方程进行求解。

各项依次为瞬态项、对流项、扩散项、源项。 6.CFD商用软件与用户自行设计的CFD程序相比,各有何优势?常用的商用CFD软件有哪些?特点如何? 由于CFD的复杂性及计算机软硬件条件的多样性,用户各自的应用程序往往缺乏通用性。 CFD商用软件的特点是 功能比较全面、适用性强。 具有比较易用的前后处理系统和其他CAD及CFD软件的接口能力,便于用户快速完成造型、网格划分等工作。 具有比较完备的容错机制和操作界面,稳定性高。 可在多种计算机、多种操作系统,包括并行环境下运行。 常用的商用CFD软件有PHOENICS、CFX、SRAR-CD、FIDAP、FLUENT。PHOENICS除了通用CFD软件应该拥有的功能外,PHOENICS软件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开放性、CAD接口、运动物体功能、多种模型选择、双重算法选择、多模块选择。 CFX除了可以使用有限体积法外,还采用基于有限元的有限体积法。用于模拟流体流动、传热、多相流、化学反应、燃烧问题。其优势在于处理流动物理现象简单而几何形状复杂的问题。 SRAR-CD基于有限体积法,适用于不可压流体和可压流的计算、热力学的计算及非牛顿流的计算。它具有前处理器、求解器、后处理器三大模块,以良好的可视化用户界面把建模、求解及后处理与全部的物理模型和算法结合在一个软件包中。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主要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感受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的解题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牛顿运动定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习重点】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学习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你还有哪一些理解?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力与运动联系的桥梁 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___________情况和_________情况联系起来。 类型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类型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于是就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___________。 3、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当一个物体的受力不容易分析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分析对它施加力的物体? 分析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跟踪练习 1.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箱,质量为2 kg,在水平拉力F=6 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木箱与水平面间滑动摩擦力是4N,求物体2 s末的速度及2 s内的位移。(g取10 m/s2)

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入门教程选择

非流体、热动专业CFD新手入门 首先掌握流体力学基本原理,丁祖荣主编的流体力学这本教材,仔细看两天,这样就会知道gambit中为什么会有边界层设置,边界层厚度如何设置;雷诺系数如何确定来判断层流与湍流;马赫数如何确定来判断流体是可压还是不可压,这样就能解决Fluent,是基于压力还是基于密度求解。能够对实际中一些看似简单的流体现象有深刻的认识,能够准确判断是定常流还是非定常流。 CFD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对于初学者所接触案例,其实非常简单。但实际工程中,大项目,特别涉及到整套工程,如环保,飞机,网格质量与数量都要求非常高,往往服务器类的PC才能解决问题,所谓的内存128G,CPU四核主频3.0以上。初学者,简单的管道,一般的机器还是没问题。有机械三维软件基础的,对于gambit建模就非常容易了。往往大项目,复杂的结构gambit 建模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对于流体工作者来说,学习三维软件对于建模有莫大的帮助,如Proe。 1.1Gambit介绍 网格的划分使用Gambit软件,首先要启动Gambit,在Dos下输入Gambit,文件名如果已经存在,要加上参数-old。 一.Gambit的操作界面 图1 Gambit操作界面 如图1所示,Gambit用户界面可分为7个部分,分别为:菜单栏、视图、命令面板、命令显示窗、命令解释窗、命令输入窗和视图控制面板。 文件栏 文件栏位于操作界面的上方,其最常用的功能就是File命令下的New、Open、Save、Save as和Export等命令。这些命令的使用和一般的软件一样。Gambit可识别的文件后缀为.dbs,而要将Gambit中建立的网格模型调入Fluent使用,则需要将其输出为.msh文件

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及答案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 知识点、两类动力学问题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第一类: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第二类: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性质”

2.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1)物体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力决定,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2)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锐角,物体加速;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钝角,物体减速。 (3)a=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v、Δv无直接关系;a= F m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定性分析]如图1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质量为m的物体,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可以一直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 图1 A.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 B.物体从A到O做加速运动,从O到B做减速运动 C.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物体从A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 解析物体从A到O,初始阶段受到的向右的弹力大于阻力,合力向右。随着物体向右运动,弹力逐渐减小,合力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向右且逐渐减小,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当物体向右运动至AO间某点(设为点O′)时,弹力减小到与阻力相等,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此后,随着物体继续向右运动,弹力继续减小,阻力大于弹力,合力方向变为向左。至O点时弹力减为零,此后弹力向左且逐渐增大。所以物体越过O′点后,合力(加速度)方向向左且逐渐增大,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反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_专题训练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姓名: 【基础导学】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 【典例剖析】已知受力求运动 例题1:如图,质量为m=2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 5。现对物体施加大小F=10N 、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的斜向上的拉力,经5s 撤去拉力。求物体通过的总位移。(g 取10m/s 2) ) 针对训练1-1:为了安全,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段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08 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面车辆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起,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 s,刹车时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汽车重力的0.50倍.该段高速公路上以最高限速行驶的汽车,至少应保持的距离为多大?(取g=10 m/s2) 针对训练1-2:质量m =4kg 的物块,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40N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θ=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力F 作用了5s ,求物块在5s 内的位移及它在5s 末的速度。(g =10m/s 2 ,sin37°=0.6,cos37°=0.8)

F 针对训练1-3:如图所示,楼梯口一倾斜的天花板与水平面成θ=37°角,一装潢工人手持木杆绑着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杆对刷子的作用力始终保持竖直向上,大小为F =10 N ,刷子的质量为m =0.5 kg ,刷子可视为质点,刷子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天花板长为L =4 m .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2.试求:工人把刷子从天花板底端推到顶端所用的时间. 已知运动求受力 例2: 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 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0 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经过0.5m 的距离速度由0.6m/s 变为0.4m/s ,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μ=0.1,求作用力F 的大小。(g =10m/s 2 ) 针对训练2-1:质量为2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5N 的倾斜拉力的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6s 末的速度为1.8m/s ,已知拉力与水平方 向成37度角斜向上,则物体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g=10m/s2) 针对训练2-2:一位滑雪者如果以v 0=30m/s 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0 的山坡,从冲坡开始计时,至4s 末,雪橇速度变为零。如果雪橇与人的质量为m =80kg ,求滑雪人受 到的阻力是多少。(g 取10m/s 2 ) 针对训练2-3: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 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 =80 kg ,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 =5 s 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x =50 m. (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问: (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 为多大?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