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产业集聚区

浙南产业集聚区
浙南产业集聚区

温州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瓯飞)

主任教育教学质量奖励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更好服务于我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温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温政办…2014?137号)及《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区东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温政办…2016?4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设立主任教育教学质量奖,奖励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基础教育公办与民办学校。具体奖励方案如下:

一、奖励原则

树立全面、全程、全员、绿色的教育质量观,坚持“全面导向、改革导向、增量导向”的奖励原则,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奖励机制。

(一)“全面导向”。奖励方案要引导中小学校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守学校安全、德育、体育、减负等工作底线。

(二)“改革导向”。奖励方案要引导中小学校向改革要质量,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扎扎实

实推动课程改革、课堂变革、教学新常规建设并取得成效的中小学校得到奖励。

(三)“增量导向”。奖励方案要引导中小学校关注学业成绩的增量,在不同学业成绩基础上追求增量,增强学校主动发展意识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预期目标

通过奖励,引导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根本任务,充分调动学校与教师积极性,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与课堂变革,不断改进学校德育、智育、体育、艺术教育等工作,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促进我区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以下标准:

(一)义务教育学业合格率达到省均水平。

(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前四水平。

(三)高中学业水平的合格率达到97%,高考录取率达90%。

(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课堂变革、教学新常规建设、校本研训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五)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达标达到95%、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奖项设置

主任教育教学奖励资金列入区财政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万元。主任教育教学质量奖设以下三类

奖项:

(一)学业质量奖(76万)。奖励学业质量高或提升幅度大的公办与民办中小学校。小学学业质量奖约26万元、初中学业质量奖约30万元、高中学业质量奖约20万元。

(二)精品项目奖(16万)。奖励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学新常规建设、校本研训示范校建设成效显著的幼儿园、中小学校项目组成员。精品项目分精品课程、精品教改项目(包括教育评价改革项目)、教学常规管理精品校、校本研训精品校,每学年评出8个项目,每个项目奖励2万元。

(三)优秀成果奖(8万)。奖励获得市一等奖及以上教科研成果(论文、课题)、优质课、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得者;市一等奖及以上艺术节与科技节作品的指导教师、市“小数学家、小科学家、小文学家”的指导教师。

四、申报条件

(一)申报学业质量奖、精品项目奖的学校必须要具备以下前臵条件:

1. 平安校园考核不低于850分,年度内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2.学生体质健康合格达95%及以上或比上年度提高2%。(高中数据采用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高校新生体质健康合格率”)

3.认真践行“四品八德”教育,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与具体行动。

(二)申报学业质量奖的学校,学业评价指标达标有以下要求:

1.小学:当年度小学学业合格率达到区均值及以上,或学业合格率在全区排位名次比上年度有进位。

2.初中:(采取团体捆绑式评价)当年度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前20%、T总分、后20%)至少有两项指标达到市平均水平或比上年度有提升。

3.高中:当年度高中学考累计合格率要达到93%及以上或增长率达到4%及以上且高考录取率达到88%以上。

(三)申报精品项目奖的学校,具备以下条件:

1.精品课程。依据学校课程规划开展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管理,做到科学、有效、精致,在两个年级及以上实施。

2.精品教改项目。根据学为中心教学改革方向,开展课堂变革、作业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取得很好成效;或推广与深化“基于作业单的互助课堂”项目成果,成效显著。

3.教学常规精品校。根据市教学新常规,结合我区“基于作业单互助课堂”项目成果与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教学新常规建设,成效显著,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4.校本研训精品校。认真落实市、区有关校本研训要求;基于校情,创新开展校本研训工作,亮点鲜明、成效显著。

(四)申报优秀成果奖的个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当年度师德考核合格及以上。

2.申报成果奖项由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科研部门组织的评比活动。

3.获奖艺术节作品、科技节作品、“小文学家、小数学家、小科学家”指导教师必须全程参与指导,有完整指导活动记录。

五、奖励办法

一学年奖励一次,奖励考核期为当年9月1日—次年8月31日。

(一)学业质量奖的奖励办法

1.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学校,根据学业评价指标计算积分,再根据积分计算出各校学业质量奖的金额。(具体见附件:学业质量奖的计算方法)

2.学业质量奖发给学校,由学校根据本校的奖金分配方案发放给教师。

(1)学校奖金分配方案要注重毕业年级,兼顾基础年级。

(2)学校奖金分配方案要向一线教师特别是教学业绩优秀的教师倾斜。

(3)学校奖金分配方案兼顾那些认真落实教学常规、课堂质量高、深受学生欢迎的非考试学科教师的贡献。

(二)精品项目奖的奖励办法

1.精品项目认定程序。

(1)学年初由学校申报创建精品项目并提交方案与工作行事历。

(2)学年中由文教体工作局组织督导组进校督促与指导精品项目的培育。

(3)学年末由精品项目考核组对申报学校条件与项目成果进行认定,择优确定精品项目。

2.精品项目奖发放给学校,由学校根据项目组成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益予以分配。

(三)优秀成果项目奖的奖励办法

1.市一等奖:论文500元/篇,优质课、班主任基本功大赛1000元/人,艺术节指导奖、科技节指导奖1000元/项目,课题成果奖2000元/项目;市小文学家、小数学家、小科学家指导奖3000元/生。

2.省二等奖、省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国家一等奖分别按市一等奖的1.5、2.0、2.5、

3.0倍数计算奖金。同一项目取最高奖,不重复累加计算。

3.优秀成果奖直接发放给有关教师本人。

六、保障措施

(一)区财政要保障每年100万的主任教育教学质量奖励资金。若当年度质量奖励发放总额不足100万,财政按实际金额安排预算。主任教育教学质量奖资金不列入绩效工资范围。

(二)文教体工作局要成立主任教育教学质量奖工作领导小组和评估小组,确保科学、公正、公平、公开实施奖励方案。

(三)文教体工作局全程监督主任教育教学奖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奖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截留、挪用、挤占。督促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提高奖金的使用效益。

(四)文教体工作局根据我区教育发展,可视情况对本奖励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之更好地促进我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实施。

附件:学业质量奖的计算方法

附件

学业质量奖的计算方法

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学校,根据学业评价指标计算积分,再根据积分计算出各校学业质量奖的金额。小学学业成绩评价数据来源于市六年级质量监测,初中学业成绩评价数据来源于中考,普高质量评价数据来源于高考、学考(选考)。

一、小学学业质量奖的计算方法。

(一)小学学业质量积分W

W=学业成绩横向综合评估值+学业成绩纵向综合评估值

1.学业成绩横向综合评价值N1

N1=(0.3P1+0.3R1+0.4D1)

⑴总分平均分转换值P1,是指某校监测学科总分平均分与全区(或同类学校)范围内监测学科最低总分平均分的差值除以全区(或同类学校)总分平均分极差的商再乘以100的值,反映某校监测学科学业成绩的整体水平。公式表述如下:P1=(X校-X最低)÷(X最高-X最低)×100。总分平均分转换值的最高分为100,最低分为0。数据精确到一位小数。

⑵优等率转换值R

,是指某校监测学科总分优等率与全区范

1

围内监测学科总分最低优等率的差值除以全区监测学科总分优等率极差的商再乘以100的值,横向反映某校学业成绩的优秀水

平。公式表示如下:R 1=(A 校-A 最低)÷(A 最高-A 最低)×100,其中A 为前20%优等率。优等率转换值的最高分为100,最低分为0,数据精确到一位小数。

⑶后进率转换值D 1,是指全区范围内监测学科总分最高后进率与某校监测学科后进率差值除以全区该次考试后进率极差的商再乘以100的值,横向反映某校学业成绩的后进水平。公式表示如下:D 1=(E 最高-E 校)÷(E 最高-E 最低)×100,其中E 为后20%后进率。后进率转换值的最高分为100,最低分为0。数据精确到一位小数。

2.学业成绩纵向综合评价值N 2

N 2=0.3 P 2+0.3R 2+0.4D 2

①平均分变量转换值(P 2)是指某校当年度监测学科总分平均分标准分与近三年监测学科总分平均分标准分的差值的转换值,反映某校监测学科整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平均分变量转换值(P 2)的计算方法为:

P 2=(T 当年-T 最低)÷(T 最高-T 最低)×100

其中T 为总分平均分标准分,平均分变量转换值的最高分为100,最低分为0。

②优等率变量转换值(R 2)是指某校当年度成绩优等率与近三年成绩优等率的差值的转换值,反映某校成绩优秀水平的变化情况。优等率变量转换值(R 2)的计算方法为:

R 2=(A 当年-A 最低)÷(A 最高-A 最低)×100

其中A为前20%优等率,优等率变量转换值的最高分为100,最低分为0。

③后进率变量转换值(D2)是指某校当年度成绩后进率与近三年成绩后进率的差值的转换值,反映某校成绩后进水平的变化情况。后进率变量转换值(D2)的计算方法为:

D2=(E最高-E当年)÷(E最高-E最低)×100

其中E为后进率,后进率变量转换值的最高分为100,最低分为0。

(二)奖金计算方法

奖金=26万×区学业质量合格率达标系数×(校积分×校六年级参考人数)÷∑(校积分×校六年级参考人数)注:小学市测合格率达到市平均水平,则区学业质量合格率达标系数认定为1.0,否则为0.8 。

二、初中学业质量奖的计算方法。

(一)初中中考质量团体积分W0

W0=中考报考人数(含提前招生录取人数)

(二)初中中考质量积分W1

W1=中考成绩横向综合评估值+中考成绩纵向综合评估值

1.中考成绩横向综合评估值N1

N1=(0.3P1+0.4R1+0.3D1)

横向比较对象为区内4所初中、11个县市区以及直属中学的

中考成绩。公式中P1、R1、D1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同上。

2.中考成绩纵向综合评估值N2

N2=0.3P2+0.4R2+0.3 D2

公式中P2、R2、D2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同上。

(三)重点高中指标完成率积分W2

W2=(重点高中上线人数÷重点高中上线指标数)×100

表1:重点高中上线指标数对照表

注:①重点高中是指龙湾中学、瓯海中学、温州二高、温州中学。②每位温州中学上线生以3人计入上线人数。

(四)初中学业质量奖金。

奖金=12万×区初中学业质量达标系数×中考团体积分÷∑中考团体积分+10万×区初中学业质量达标系数×(中考质量积分×中考报考人数)÷∑(中考质量积分×中考报考人数)+8万×区重点高中上线系数×(重点高中指标完成率积分×重点高中上线人数)÷∑(重点高中指标完成率积分×重点高中上线人数)

表2:区初中学业质量达标系数对照表

表3:区重点高中上线系数对照表

三、高中学业质量奖的计算方法

(一)高中学业质量积分。

1.学考积分W 1

W 1=当年度学科累计合格率系数×当年度学科累计合格人数

表4:合格率系数对照表

2.

高考积分W 2

W 2=高考录取率系数×∑(各段系数×各段录取人数)

表5:高考录取率系数对照表

表6:各段系数对照表

(二)高中学业质量奖。

奖金=10万×区学考合格率达标系数×(学考积分÷区学考总积分)+10万×区高考上线率达标系数×(高考积分÷区高考

总积分)。

表7:区学考合格率达标系数对照表

表8:区高考录取率达标系数对照表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生态文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合理、扎实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国家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我省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战略功能、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载体。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破解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老问题,更要深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新领域。同时,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省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功能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新型城市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动力。在深入实施三大产业带规划的基础上,增强杭、甬、温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深水岸线、交通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规模较大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的互联互动,进一步推动都市圈建设,优化区域开发格局。3.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相对偏少,急需通过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物联网、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为此,需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 (二)发展基础。全省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以来,形成了一批重点开发区块,为产业集聚区选址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重点开发区块主要位于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等我省生产力布局的三大主轴线上,接近中心城市或现有经济开发区,区位条件优越,在全省经济发展与城乡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我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与重点区。

上海市经委关于印发《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

上海市经委关于印发《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经委、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有关单位: 为加快本市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本市创意园区的能级和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创意产业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我委制定了《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 二○○八年六月十七日 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加快本市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本市创意产业园区的能级和水平,规范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申报、认定及相关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及本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创意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指依托本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和城市功能定位,利用工业等历史建筑为主要改造和开发载体,以原创设计为核心,相关产业链为聚合,所形成的以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等为发展重点并经市政府有关

部门认定的创意产业园区。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申报、认定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四条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委)负责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认定及其相关管理工作。 本市区(县)经委负责组织本区域内创意园区申报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工作并进行初审,配合市经委对本区域内经认定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指导和管理。 第五条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认定条件为: (一)有完整的集聚区建设和发展规划,并且该规划符合《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园区完成建设改造,出租率达到70%以上。 (三)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定位,产业门类符合《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并且已经有若干个主导产业门类。主导产业门类的企业应占园区全部企业总数的70%以上。 (四)园区建筑面积应在1万平方米以上。 (五)有合理规范的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能够有效组织开展集聚区的建设、管理和招商。 (六)能提供适合创意企业发展的工作环境、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 (七)园区房屋租赁应由园区运营管理机构负责,房屋租赁应符合园区产业功能要求。未经园区运营管理机构许可,不得进行转租。 (八)房屋建筑结构应符合本市相关建筑标准,建筑外型应与城市建筑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基于创意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Hawkins,2001)和产业聚集区的叠加效应(Porter, 1990),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些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能够形成产业规模效益、技术溢出效应等,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特点 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也逐步提升。 表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功能和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文化创意网的资料整理。 1. 集聚区空间分布逐渐合理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继2006年12月,北京市确认了第一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会议于2008年3月28日认定了第二批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至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累计达到21个。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地域、核心功能和影响行业具体参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确认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城八区及通州、大兴、怀柔等三个郊区,存在数量有限,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2008年北京市确认的第二批分布区域基本上覆

盖了北京市的城八区及所有远郊区县。在崇文、宣武、顺义、丰台、房山等区分别设立了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会展创意产业将集聚区、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等。 2. 集聚区产业功能配置逐步优化 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2006年所确认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区仅覆盖了九个大类中的七个大类。而且,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原有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在2006年确认的1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没有专门的广告、会展产业集聚区、没有专门的旅游、休闲娱乐产业集聚区。 2008年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解决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产业功能配臵不尽科学的问题。至此,北京确认的21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门类,而且更加重视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学引导。主要表现在:一是北京新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大了对工业设计、软件等行业的资源配臵力度,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软件服务行业,通过产业的软实力,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新确认的清华科技园与中关村科技园、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共同构成北京工业设计、软件服务的产业集聚区。二是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北京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

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分析与建议

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分析与建议 龚佩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浙江作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近年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浙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了,而且可以看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还没有适应这种世界性的变化,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去分析浙江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索取得的成就及原因。从理论上分析其内部的问题,并在这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产业发展 产业集群 分工理论 1.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点 1.1定义 我们所说的产业集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 对于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歇尔(1920)。他提出了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即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以及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从而可以导致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之后的韦伯(1929)把区位因素归结为区域因素、集聚因素。而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即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为代表内生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溢出、技术扩散和收益递增这些内生因素分析产业集群的问题。之后的克鲁格曼则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理论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技术型外部性”和“经济型外部性”的观点来进一步进行解释。而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从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一定区域产业集聚的产生原因。代表人物为威廉姆森(1975),他认为不确定性、交易重复的频率和资产专用性这三个交易特征高低程度不同,与其匹配的规制结构也不同,提出了产业集群是企业间分工基础上的互补性活动和资源的相互依赖。 1.2 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优势 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首先是交易成本优势。一方面通过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减少了资

浙江产业集聚

宁波工程学院 社会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题目:浙江省产业集聚状况调研分析报 告 学院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国贸113班 调研组成员及学号: 胡赛飞 11408070309 周雨琪 11408070313 李芳萍 11408070314 杨凌 11408070334 指导教师:聂红隆 定稿日期: 2014年9月1日

调研报告概要 浙江省产业集聚状况调研分析报告 :通过调研了解浙江省产业集群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浙江产业集聚所在的问题并提出好的解决措施。根据现有集群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要突破集群展的现有瓶颈,逐步培育区域集群的持续竞争力,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要注重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二是要注重集群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而这两方面的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区域创新制度的建设、创新环境的营造和政府的支持。 2014年暑假(8月份) 浙江省宁波市周边地区的企业 文献搜集,现场调研,网络搜索

正文 一.调查资料 (一)浙江省年产值过千亿的5个聚集产业 产业名称产值 纺织业51个区块,年产值2950亿元纺织服装和鞋帽制造业53个区块,年产值1860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0个区块,年产值1400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48个区块,年产值1130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个区块,年产值1120亿元 (二)浙江省各是产业集群总数及产值 城市集群数量(个)产值(亿元)杭州1243380 宁波772500 温州731735 绍兴582647 嘉兴351540 台州671680 丽水25136 湖州30680 金华771310

(三)浙江省规划中的十四个省级集聚区主要集聚区特性介绍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大江东位于萧山东北部的沿钱塘江区域,处于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杭州湾城市群的核心位,包括江东新城、临江新城、空港新城和前进工业园区,是杭州的"浦东",是萧山乃至杭州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区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模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 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杭州科创产业集聚区定位于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现代生产服务业区、以生态和谐为特色的现代生活服务业区,强调生产与生活的相互融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科技制高点、新的生态体制示范点,力争成为全省产业集聚区的重点和亮点。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理优势明显。其中杭州湾新区将建成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工商名城、宁波市北部的经济中心。 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瓯江口要成为东南沿海城市群的重要开放门户、浙江省临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温州大都市的滨海城市的拓展区。 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扎实,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考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考 提要: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考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然而,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产业集聚区的内涵 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 1、企业(项目)集中布局。空间集聚是产业集聚区的基本表现形式。通过同类和相关联的企业、项目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聚区区内企业关联、产业集群发展,这是产业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根本区别。集聚区通过产业链式发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集群协调效应,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 3、资源集约利用。促进节约集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产业集聚区的本质要求。按照“节约、集约、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提供示范。 4、功能集合构建。推动产城一体、实现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化是产业集聚区的功能特征。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依托城市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亟待理顺。首先,管理体制不顺。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虽然具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但存在与市直职能部门职能交叉问题,在行政区划和责任权限上,产业集聚区与所在乡镇之间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产业集聚区对所在乡镇大都只有协调权,没有决策权,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为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撑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工程,着力提升集群集聚、承接转移、节约集约水平,着力增强创新发展、基础配套、要素保障和服务管理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二)发展目标。集群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支撑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1.总量规模。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0亿元,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达到800亿元,增长17%。 2.集聚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超6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超3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超2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2个,超1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 3.晋级争先。X市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四星级,X县、X县、X县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二星级;X市产业集聚区和纺织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一星级;X新型制造业、X煤化工专业园区力争晋升省级产业集聚区。

4.节约集约。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左右,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5.吸纳就业。全部从业人员超过23—24万人,新增1—2万人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产业产品结构升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1.突出发展优势产品。实施优势产品升级工程,重点依托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升级,着力在高强钢、智能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新材料、食品医药、高档陶瓷、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医疗康复设备等领域开发一批升级换代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组织开展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摸底调查,全力做好要素协调保障,支持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产销、银企、用工对接,全面提升投产项目达产率,促进新的有效产能释放。 2.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拥有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产业集聚区,在做大做强现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市场容量大、需求弹性小的技术劳动复合型产业,培育形成新的主导产业集群。支持基础较好、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引领带动全市产业结构升级。

2017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二、交通项目(329个) 171.杭黄铁路工程(浙江段) 172.G25长深高速公路德清至富阳段扩容杭州段及G25富阳至G60诸暨高速公路联络线工程▲ 173.杭绍台高速公路工程 174.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175.衢宁铁路工程(浙江段) 176.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177.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178.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杭州至金华段 179.九景衢铁路工程(浙江段) 180.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建设工程 181.商合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浙江段) 182.临金高速公路建德至金华段工程▲ 183.钱塘江中上游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工程 184.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 185.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文成至泰顺段工程 186.杭长客运专线工程(浙江段) 187.金甬铁路工程▲ 188.龙丽温高速公路文成至瑞安段工程 189.杭绍台铁路工程▲ 190.金建铁路工程▲ 191.钱塘江中上游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 192.嘉兴市独山煤炭中转码头项目 193.金温铁路扩能工程 194.嘉兴市丁诸线航道整治工程 195.杭宁高速公路(浙江段)改扩建工程 196.杭温铁路一期工程▲ 197.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二期工程 198.瓯江航道整治工程丽水段(船寮镇黄言村至温溪镇驮滩上游) 199.湖苏沪铁路工程▲ 200.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 201.千黄高速公路淳安段工程▲ 202.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 203.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 204.杭州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 205.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杭州至绍兴段工程 206.杭州至临安城际铁路工程 207.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 208.杭州至富阳城际铁路工程 209.杭州市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临江至九工段连接线工程▲ 210.杭黄铁路建德站配套场站及进场道路建设项目▲ 211.杭州大江东G104至临江连接线(江东三路)工程 212.杭州港萧山港区义桥作业区工程

杭州大江东产业聚集区概况

杭州大江东产业聚集区 概况 1.1历史沿革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下有三个园区,其中江东工业园区从2001年开始筹建,前进工业园区从2002年开始筹建,临江工业园区从2003年开始筹建,2006年三个园区经批复正式成立。 200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大江东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大江东撤镇设街,采取城街合一、以城带街的运行模式,江东新城、临江新城正式挂牌。 2010年9月21日省政府下发《关于印发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浙政发〔2010〕45号),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正式确立。 2011年9月9日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经省编委批复设立,2012年10月18日正式挂牌。 2013年12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的意见》(市委〔2013〕17号),提出了要坚持以统为主、统分结合,尽早将大江东管理体制调整到位,实现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内依法独立行使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快推进大江东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大江东管理体制。 2014年8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体制调整大会,并下发《关于印发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体制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委发〔2014〕45)号,明确大江东党工委、管委会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大江东区域贯彻执行省市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对大江东区域统一履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管理职能。 1.2体制机制 1.2.1统计管理体制 为全面反映萧山区、杭州经济开发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大江东的

经济社会数据由大江东管委会统计汇总后,纳入萧山区反映,其中前进功能区块的经济数据同步纳入杭州经济开发区反映。 1.2.2社会建设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 大江东区域的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由大江东管委会组织编制和实施。区域内原有社会事业资产移交大江东管委会,由大江东管委会统一负责区域内社会事业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大江东管委会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部分社会事务委托萧山区管理,具体由双方协商确定。 在大江东区域率先实现基本社会保障、户籍管理、教育等公共服务与主城区一体化。大江东区域内城乡养老保险及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障纳入市级统筹,各项标准与主城区并轨。大江东区域的市外户口迁入(包括积分落户)与主城区政策统一,本地户口迁入到主城区的,执行主城区统一的户口迁移政策。加快推进大江东区域与主城区实行高中段(含职高)招生一体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主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在大江东区域设立新校,加快名校集团化办学和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1.2.3行政审批管理体制 按照依法、创新、效率的原则和办事不出大江东的要求,充分赋予大江东管委会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管理各项职能和审批权限。 在大江东区域投资建设项目的所有审批事项,依法赋予大江东管委会或相关派出机构与杭州市相同的管理职能和审批权限,由杭州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全部委托或授权大江东管委会和相关派出机构行使。 涉及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的,由杭州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全部委托大江东管委会或相关派出机构行使;无法委托的,采取专用章的办法解决。具体方案由大江东管委会提出,报市编委办、审管办、法制办审核通过后实施。 1.2.4开发建设管理体制 1.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建 大江东区域实行统一开发建设。所有城市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和配套公建,由大江东管委会制定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建设,按属地原则实施统一管理。 2

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与投资管理公司产销对接合作框架协议

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与投资管理公司产销对接合作框架协议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产 销 合 作 框 架 协 议 二○一一年十月 甲方:****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 负责人: 乙方: 地址: 负责人: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目标,双方建立长期产销合作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协议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就有关事项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双方基本情况 (一)甲方 ****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政府首批确定发展的17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总规划面积10.4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两大主导产业。截止2011年上半年,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家,其中****类企业****家,****类企业****家,形成了****和****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拥有年产********************的加工生产能力。产业集聚区五金工量具和服装及面料产品生产能力大,市场供应能力强。 (二)乙方 *********** 第二条、合作宗旨 双方希望通过建立密切、长久及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产品生产、市场销售、产业推动等多个领域开展强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双方的快速发展。 第三条、合作原则 (一)平等原则。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签署本协议,协议内容经过双方充分协商。 (二)长期、稳定合作原则。双方的合作基于彼此充分信任,着眼于长期利益,双方致力于长期、稳定的合作。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详细版.doc

附件1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 郑州市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郑州航空港区 4.白沙产业集聚区 5.金岱工业园区 6.郑州国际物流园区 7.郑州市金水区杨金产业集聚区 8.官渡产业集聚区 9.上街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10.新郑新洪工业园区 11.河南(巩义)回郭镇铝加式产业集聚区 12.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 13.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14.登封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园 15.荥阳市五龙产业集聚区 开封市 16.开封经济产来集聚区(含开封经济开发区) 17.开封杏花营产业集聚区

18.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19.杞县产业集聚区 20.开封市糖细化工产业区 21.开封经济技术集聚区(含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龙园区) 22.通许县产业集聚区 23.兰考县兰兴产烽集聚区 洛阳市 24.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硅点子材料、新材料 25.洛阳石化产业集聚区 石油化工、化纤纺织、精细化工、新能源及化工新材料 26.洛宁产业集聚区 轻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 27.宜阳产业集聚区 铸造和机加工为主的重型装备制造业、硅材料、精细化工 28.洛阳伊洛工业园区 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29.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 商贸和物流业 30.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河南洛阳工业园区) 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 31.洛龙科技园区:硅光电(太阳能)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

产业为主的“三大产业” 32.洛新产业集聚区 机械加工、重型装备制造、新材料 33.新安县万基产业集聚区 能源铝产业、铝精加工、镁合金、钛合金为主的新材料 34.栾川钼钨精深加工业集聚区 钼钨精深加工 35.孟津华阳中心产业集聚区 电力能源、化工、光伏材料和机械材料 36.汝阳产业集聚区 新型建材、特种钢材及煤化工 37.嵩县产为集聚区 38.伊川县产业集聚区 规划面积8.719平方公里,东园以铝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适度发展机械制造、硅及光伏产业。西园以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适度发展高新技术及劳动密集型产业。 平顶山市 39.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机电装备、新材料 40.平新产业集聚区 节能环保新材料 41.郏县城东产业集聚区

灵宝市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灵宝市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2016年度部门决算

目 录 第一部分 灵宝市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概况 一、主要职责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第二部分 灵宝市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2016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灵宝市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2016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灵宝市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概 况 1

一、主要职责 1、贯彻国家、省、市有关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授权全面领导产业集聚区工作; 2、制定我市产业集聚区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3、负责组织实施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4、负责指导监督下属产业园做好园区内规划、建设、管理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 5、负责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工作,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协作; 6、负责建立和管理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土地储备、人才等要素平台;负责管理和使用各级政府通过管委会投入产业集聚区的资金; 7、负责审核入区的投资项目,并根据规定权限进行备案、核准、审批或上报; 8、负责指导监督产业园对入园企业、开发建设单位及经济实 体的协调管理和服务; 9、按照规定处理产业集聚区的有关涉外事务,负责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和垂直管理部门在产业集聚区派出机构的工作; 10、负责综合管理、监督检查、指导协调产业集聚区及产业园经济运行、监测预报、统计考核等工作; 11、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产业集聚区完善布局和扩区方案的主要内容

附件2 产业集聚区布局完善和规模调整方案的 主要内容及有关要求 为切实做好产业集聚区完善布局、规模调整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为集聚区发展创造良好用地条件,现将产业集聚区完善布局和规模调整方案的有关要求及主要内容明确如下。 一、有关要求 1. 产业集聚区用地规模增加的,其发展区、控制区内审批用地量一般须超过其面积的1/3,否则,原则上不允许增加规模。 2. 集聚区规模的增加要适度,要与土地规划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相适应,增量规模的50%至少不能低于1/3的用地应有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增减挂钩保障用地的控制区,其拆旧区必须落实到相关乡级土地规划图上。 3. 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大面积非城镇建设用地,以及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已批准的增减挂钩项目用地所占用的规划指标可扣除出去,调剂到其他地方,继续作为规划指标布局使用;集聚区内的村庄等现状建设用地不再覆盖规划指标,但应计入集聚区总规模,以避免规划指标、现状建设用地和挂钩周转指标的叠加,实现指标的高效使用。 4. 产业集聚区布局或规模调整要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二调”成果对接工作同步进行,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图入库,实现无缝衔接。涉及报国务院审批8个市中心城

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予调整。 5. 调整方案对接的时间安排:3月17日—23日,各产业集聚区按有关要求形成调整方案;3月25日—31日,省国土资源厅按要求分批次对产业集聚区布局完善和规模调整方案进行对接审查。 二、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 1. 产业集聚区用地基本状况,包括建成区、发展区和控制区面积,已使用土地面积(含已上报的违法用地面积),调整的主要原因。 2. 扩区的总规模,扩大发展区或控制区的各自规模,调整后的“三区”面积;所需规划建设用地指标解决办法;是否涉及基本农田,如涉及调整到何处。 3. 集聚区中扣除铁路、高速公路、河流、增减挂钩建新区、高压走廊等大面积难以利用土地的情况及各自面积。 4. 规模增加是否涉及省辖市中心城区(报国务院审批的郑州等8个省辖市除外)或县城(县级市市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等。 5. 通过增减挂钩方式保障用地的控制区,其相应的拆旧区具体位置和面积。 6. 调整前后的中心城区或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 对于只调整规划布局、不涉及增加规模的,应说明调整的原因和区位,调整前后“三区”规模结构是否有增减,调整是否涉及基本农田,并附调整前后的中心城区或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

河南产业集聚区名单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

作者: 日期:

附件1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 郑州市 1.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 郑州航空港区 4. 白沙产业集聚区 5. 金岱工业园区 6. 郑州国际物流园区 7. 郑州市金水区杨金产业集聚区 8. 官渡产业集聚区 9. 上街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10 .新郑新洪工业园区 11. 河南(巩义)回郭镇铝加式产业集聚区 12. 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 13. 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14. 登封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园 15. 荥阳市五龙产业集聚区 开封市 16. 开封经济产来集聚区(含开封经济开发区)

17. 开封杏花营产业集聚区

18. 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19. 杞县产业集聚区 20. 开封市糖细化工产业区 21. 开封经济技术集聚区(含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龙园区) 22. 通许县产业集聚区 23. 兰考县兰兴产烽集聚区 洛阳市 24.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硅点子材料、新材料 25. 洛阳石化产业集聚区 石油化工、化纤纺织、精细化工、新能源及化工新材料 26. 洛宁产业集聚区 轻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 27. 宜阳产业集聚区 铸造和机加工为主的重型装备制造业、硅材料、精细化工 28. 洛阳伊洛工业园区 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29. 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 商贸和物流业 30. 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河南洛阳工业园区) 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

31. 洛龙科技园区:硅光电(太阳能)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3014196.html,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 作者: 来源:《硅谷》2011年第15期 2003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 流,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打造长江三角洲“金南翼”,充分发挥环杭州湾地区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先导作用的战略决策,使环杭州湾地区真正成为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聚集区,成为长江三角洲极具活力的现代化城市群。 环杭州湾地区(以下简称杭州湾)地处浙江省东北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南翼,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六个设区市城市,陆域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的43.8%,占长江三角洲十五城市土地面积的45.3%;,杭州湾地区常住人口2436万人(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占全省的53.0%,占长三角29.6%;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 50.87%,比全国平均高出三分之一以上。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杭州湾六市均进入了50个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统计数字,这一区域的萧山、绍兴、鄞州、慈溪、余杭、余姚、海宁、嘉善、桐乡、上虞、平湖、海盐、嵊泗等13个县市均列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百强。杭州湾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长三角重要的组成部分。 杭州湾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经济总量大,发展水平高。2003年 杭州湾六市生产总值合计达6466.7亿元,占浙江省11个市GDP汇总数的64.9%;占长三角十五城市GDP比重接近30%,所占份额比1978年的15.7%增加约14个百分点,同期长三角北 翼江苏沿江八市(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下同)所占份额提高约9个百分点,杭州湾增加份额明显大于江苏八市。人均GDP高出全省四分之一,是全国平均 水平的3倍。 杭州湾各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环杭州湾各市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名列全国前茅。1979-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0%,与浙江省原有经济基础比较差、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较快的浙西南地区平均速度相当,比全国平均速度9.4%高出4.6个百分点,也高于长三角十五城市11.7%的平均增长率,其中比上海的9.7%高4.3个百分点,比长三角江苏八市的12.7%高出1.3个百分点。 目前环杭州湾沿岸各市县已拥有一大批成规模的产业集群,如嘉善木业、海宁皮革经编、萧绍平原的化纤纺织,直到慈溪家电、嵊州领带、余姚塑料和宁波服装。这些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占据了强势地位。以化纤产业群为例,在全国同行业销售收入前30名企业中,集聚于杭州湾区域的就有8家,使这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化纤产业带之一。发达的化纤产业群又为杭州湾沿岸的纺织业提供了强大的上游产业链,仅绍兴一个县,纺织面料就占了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

产业集聚区合作协议

产业集聚区合作协议 2014年5月

产业集聚区合作协议 合同编号: 本协议由以下双方签订: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电话: 传真: 乙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电话: 传真: 双方经友好协商,同意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乙方在甲方提供的屋顶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并同意按节能效益分享型方式分配由本项目带来的节能效益。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执行。 第1节总则 本协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8月颁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起草编制。

第2节本项目主要内容 2.1 项目名称:xxx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项目 2.2 甲方提供屋顶由乙方进行项目的实施,乙方负责就本项目的实施为甲方完成节能目标。实施本项目后,乙方作为项目业主享有各项权益。 2.3 项目主要技术方案:分别在甲方提供的共计约XXXX万平方米屋顶上由乙方投资安装XXXMWp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能作为甲方园区内企业的补充用电,实现企业节能降耗。 2.4 项目建设方案 2.4.1 乙方负责本项目的所有投资,包括设备、设施、技术购置和工程建设费用,完成本项目设计、施工、建设;负责项目的运营、管理、检测、监测、维护、更换以及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 2.4.2 甲方提供园区内XXX企业建筑物屋顶作为项目建设场地。分别位于XXXXXXXXXX。 2.4.3甲方拥有所提供屋顶(25年)使用权。 2.5 项目实施目标 2.5.1 替代部分公共电网供给甲方园区内企业的电能,降低企业能耗指标。 2.5.2 项目建成后预计平均每年发电约XXXXX万kWh。 第3节项目实施期限 3.1 本协议于正式签订日起生效,至节能效益分享期满时终止。 3.2 双方分享节能效益的起始日为项目建成正式投运的日期,甲乙双方以签证文件为准。项目分享期为25年。 第4节项目方案设计实施和项目的验收 4.1 甲乙双方按照本协议的规定进行本项目的实施。 4.2 乙方将聘请具备资质的单位承担本项目的整体设计,依照光伏电站建设要求进行施工和安装。

集聚区实施方案

篇一: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方案 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方案 中共栾川县委党校张丁一 一、机构功能与定位 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是依托栾川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研发销售,旅游企业生产观光,旅游服务设施配备等相关产业进行整合,融入资本、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导入外部经济势能,从而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经济综合体。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高效,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的区域经济体。 而旅游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扮演了“管理者+服务者”的双重角色,作为政府利益和市民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必须兼有宏观调控“管理”和微观协调“服务”的双重职能。处理各种矛盾,平衡多边利益,保证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整体思路 “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管理者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必须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整体规划。 旅游产业集聚区要发挥集聚优势,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其他地方低;生产应达到一定的规模,使产品不仅能满足自身而且能大量外销,满足其他地区需要;产品的运销合理,应是商品的成本加上运到消费地的运费,仍然低于消费地生产同类商品的成本。对此,管理者应该理清制约集聚区发展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一)、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一时的积累,生态环境是万世的财富。生态环境脆弱性,生态恢复的长期性决定了违背自然规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发展。 “中国最美丽小城”、“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既是对栾川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赞誉,也是栾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肯定。同时,旅游产业集聚区以展示栾川秀美,做强栾川旅游,提升栾川经济为目的,更不能以牺牲青山绿水换取一时发展。 因此,旅游产业集聚区必须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严格执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实施产业规划,切不可舍本逐末,遗恨万年。 (二)、正确判断生产需要与建设规模的关系 旅游产业集聚区应以市场为主导,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根据需求结构确定生产结构,根据生产结构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避免不按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产业集聚区前期工作应引导企业在注重生产要素投入同时做长产业链条,实现外延式增长,建设规模与

2020年(发展战略)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附件: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 发展规划 二○一○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9) 第一章基础条件 (11) 一、宏观背景 (11) 二、发展现状 (15) 三、发展优势 (17) 四、存在问题 (19) 第二章总体战略 (20) 一、指导思想 (20) 二、基本原则 (21) 三、战略定位 (22) 四、发展目标 (25) 第三章空间布局 (28) 一、总体布局 (28) 二、功能分区 (29) 三、四大片区 (29) 第四章“十二五”开发建设重点 (31) 一、规划控制区 (31) 二、重点规划区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 (32) 三、“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 (40) 第五章产业发展 (41)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41) 二、先进制造业 (45) 三、现代服务业 (48)

四、现代农业 (50) 五、产业准入和淘汰落后产能 (51) 第六章城镇建设 (55) 一、城镇布局 (55) 二、居住用地布局 (56) 三、公建设施配置 (58) 第七章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60) 一、综合交通 (60) 二、给排水工程 (65) 三、能源工程规划 (67) 四、通信工程 (68) 五、消防工程 (69) 第八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70) 一、区域生态结构布局 (70) 二、城乡污染防治措施 (72) 三、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 (75) 四、环境管理对策措施 (76) 第九章要素保障 (77) 一、土地资源保障 (77) 二、水资源 (78) 三、能源 (79) 四、环境容量 (82) 五、资金 (83)

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的 调研报告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加快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是我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重要推手。 为进一步规范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人口承载能力,必须通过集聚优势要素,打破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依托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依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的发展思路,大力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近几年来,*区非常重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全区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改善税源结构的有效载体和解决土地资源平静问题的着手点,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本文结合温岭市产业集聚区的先进经验和*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就如何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步伐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对*产业集聚区的快速、稳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先进经验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位于温岭市东部滨海区域,规划范围主要为沿海高速公路以东及临金清港的部分区域,主要涉及东海塘围涂区、松门镇、石塘镇,以及滨海镇、箬横镇等。规划范围约310.87平方公里,建设重点区面积约为152.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56.51平方公里(8.48万亩)、道路用地22.6平方公里(3.4万亩)、居住用地17平方公里(2.55万亩),南部农业及围垦片、滨海旅游与近海保护片。 规划总体布局结构为“一群、一心、六片”。一群,即贯彻“东西互动”、陆海联动”的整体开发与保护思路,协调相关规划,整合东部产业集聚区内的城镇组团、工业区块、特色农业及旅游业,形成一体化的东部产业群;一心,即依托松门镇与温岭大港港区开发建设区域及松门港水域,形成东部产业集聚区复合中心;六片,分别是北部综合发展片、中部综合发展片、南部综合发展片3个重点建设片和中部农业片、南部农业及围垦片、滨海旅游与近海保护片3个农业及生态控制片。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在建设发展中曾经存在很多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