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批注式阅读(于永正)

(完整word版)批注式阅读(于永正)
(完整word版)批注式阅读(于永正)

“批注式阅读”:培养思考型的读书人

刘宪华:徐特立先生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也是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于老师给青年教师做示范课时,总是要求每个学生,读书要做记号,并且告诉学生说,记号是思维的痕迹。事实证明,“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这是因为动手“画、注、批”不仅是用眼睛读书,还是在用心,用脑,用手一起读书。

于永正:是的。我是要求我的学生(其实我自己也是)读书一定要留下痕迹(只要是自己的书)。凡是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写上注释。凡是不理解的词语做个记号,凡是认为写得精彩处、重要处,画上波浪线,等等。养成做记号的习惯十分重要,它可以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抓要点的能力。什么叫“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即会抓要点,能提纲挈领。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这个本事。

陆恕:这个本事就是会动脑的本事,会动脑的人,就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我们说了多少年了,现在有人修正了一下,说“智慧才是力量”。我认为很有道理。那些书呆子不能说他没有读书,他只是读死书,他的知识没有变成智慧,所以,虽然读了很多书,仍然是呆子。知识是怎么变成智慧的呢?知识是经过思考后变成智慧的。毛泽东说:“多想出智慧。”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比动物会思考。于老师您写过《崇拜思考》一文,文章的标题就足以说明您对思考的崇尚和敬重。

于永正:是的,我们应该崇拜思考。我从《报刊文摘》上摘抄下来了这样一句话:“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也看见水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它出自英国凯恩斯的《成功的潜质》。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平凡人和不平凡的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或者说主要在于——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则善于思考。

陆恕:很深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思维的差异、智慧的差异。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会坚持在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后行动。

读书更是这样,没有思考的阅读,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于永正:在这方面,我有深切的体会。“文革”以前的我,大部分星期天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怀里揣着烧饼,作为午餐。读书倦了,就写。什么都写,小说、诗歌、散文。但写得最多的是教学方面的体会。天天写日记,鸡毛蒜皮,什么都记。我是思考型的读书者,读书时我总是喜欢把自己摆进书中,把自己从事的工作摆进书中。写,更重要。写的本身是最深入、最全面、最周密的思考。写,是最能锻炼人的脑筋的。一个不动笔墨的人,就很难算得上一个真正的思想者。

刘宪华:于老师是“思考型的读书者”,也是“思考型的践行者”。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于老师成功的关键。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把频繁的提问、繁琐的讲解代替了学生自己的阅读,更忽视引导学生画、注、批等自学活动。他们认为,在教学中只要提问题,学生要回答问题,就一定会有思考。表面上看,这种说法貌似有理。但问题在于,老师所提问题是否有思考价值?有些所谓的问题,答案就印在书页上,学生需要做的不是思考,而是寻找;有些问题,是为问题而问题,与学生当前阅读的主题无关,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许需要思考,但这种思考反而打乱了当前阅读所需的逻辑程序,破坏了主题思考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养成了读书不动笔也不动脑的坏习惯,形成了王顾左右而言他的非逻辑思考,得到些许思维的碎片,却失去了思维的系统、连贯、缜密和辩证。所以,现在我们大力提倡和推广“批注式阅读”。这不只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更是培养什么学风,养成什么思维习惯的问题。

怎样进行“批注式阅读”

刘宪华:所谓“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以自觉为基础,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

动。其中,画、注、批是显性的学习方式。“画”是基础,是批注式阅读的起步;“注”是发展,“批”是较难的高层次的学习活动。“批注式阅读”是一个整体,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从画、注、批分开来谈。先从“画”说起吧。

陆恕:“画”是批注式阅读的起步训练。就是用勾、线(单横线、双横线、波纹线)、圈、点等符号,将文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亮点、趣点……找出来,标上特定的记号。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了,这些画的符号,就是读者思维的轨迹。画与不画,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比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筛选、分类、鉴别的过程。初学的儿童,常常不加区别地将整段整段的文字都画上单横线或波纹线,这说明,他们的区分和鉴别能力还不强。但是,他只要把自己画的和别人画的比一比,再想一想,就会从中悟出道理来。在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于永正:正是这样的,我画记的本领是跟我小学教历史的白老师学的。他每教一课,便把重点画下来,他说一句,大家画一句,把画下来的句子一念,竟很通顺!一篇课文经白老师一画,变成了几句、十几句话。我读中学、师范时,便自己画。老师每教一课,我便用蓝笔画出我认为重要的地方。期末复习,我先把课本(包括各门功课)通读一遍,边读边用红笔画(因为开始画得不一定准),再读时,便光读我画的地方。这样复习既省时又省力。

陆恕:我也有一个例子。儿子10岁半读完初一的那个暑假,我和他研究了“批注式阅读”。我们一人拿一本化学书,以开篇的《绪论》为教材。先各自边读边画,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然后,查工具书,给生字新词注音,注释;接着在画记的地方批上一些话。如“学化学的意义”“本学期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注意之点”……还将学习方法和要点标上序号。最后,我们把各自画、注、批的结果拿出来比较。再用后面的思考题考考自己,评价自己学懂了多少,不懂的地方,再读第二次。实在弄不懂的地方,画上“?”,带

着问题去听课。后来,我们把这个学习方法发展为“五步自学法”:“自我阅读——自我测查——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这一学习方法给儿子以后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后来被收入到《学法精粹》一书中。

“批注式阅读”的课例及分析

课例一:王红影老师的课例

刘宪华:于老师,这是2008年4月份您来我们黄田小学指导,我们一起听的一节给人以启发的课。执教的教师是我们黄田小学四年级一班的王红影老师。

“翠绿的山峦,逶迤的山道,溪水潺潺,炊烟袅袅,青青的麦子,金黄的水稻,蜂蝶翩翩起舞,鸟雀婉转啼叫……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市井的热闹,没有机器的轰鸣,没有汽车的聒噪。一颗悸动的心,跳出来,把这份美丽深情拥抱。”

这是《新语文主题阅读》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的单元导读。

课始,学生美读后,王老师问:“导读写得美吗?”学生说:“感觉很美———但是———不知道到底哪美……”为什么呢?原来导读中的一些词语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还有些生僻。如“逶迤,潺潺,喧嚣,聒噪,悸动”等。

如果学生读了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不能“津津乐道”,阅读能力不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和提升,那真是“暴殄天物”了。王红影老师马上让学生拿出“字典”来“铲除”这些“拦路虎”。

学生马上行动起来——

教室里忽而一片宁静,只听见翻字典的沙沙声,忽而一阵雀跃,那是获得的喜悦声……

“老师,我听到一处错误。”一个女孩的声音。霎时,教室里静了下来。“同学读《天籁》第六自然段,‘你如一尾,静憩于水藻间唼喋的小鱼。’‘喋(dié),这个字读错了,应该读‘zhá’。”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这个“聪明女孩”提出的疑问,其他同学马上

开始查字典求证。很快有了回应,一个同学说“没错,是念dié,喋喋不休,字典里有组词呢。”话音未落,另一个同学马上抢着解释道:“是错了,这是个多音字,读‘dié’时,是指人说话啰唆,和‘唼’组成词语‘唼喋(shà zhá)’是形容鱼、鸟儿等吃东西的声音。”于是,又是一片查字典的沙沙声……

听到这里,我生怕这个年轻的老师,太贸然下结论。可是聪明的王老师,一直都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她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查不同版本的字典求证。于是我也进一步明白,这个场面,是王老师长期让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自主学习的必然结果。

于永正:这是引领学生自学注释生字新词的一个生动课例。胡适先生说:“读书不但要眼到、口到、心到。最重要的是手到。手到的功夫很多,第一紧要的就是动手翻字典。”可见字典作为工具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掌握这一项技能,能激发其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首先是对不懂、不认识的字词进行标注。

陆恕:“注”,比“画”的要求要高一些,也要难一些。

刘宪华:“批注式阅读”最难的是“批”。批的内容很广,大致有下面几个类型:一是对内容的概括;二是自己的联想和体会;三是质疑或提出不同的看法等。这个过程应该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前进,让儿童享受批注过程的快乐。

课例二:陆恕老师的课例

陆恕:起步训练,用“读中讲评,画龙点睛”的办法是有效的。就是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像打眉批那样,穿插数语或对其大意进行高度的概括,或对其精彩处加以点评,或对其内容加以点拨。

例如:老舍先生写的《草原》的第一段,可以这样“以读带讲”。

生(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师(评):总起,点题。

生(读):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评):天空明朗,草原辽阔。

生(读):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师(评):小丘是绿色的,羊群是白色的,色彩鲜明;小丘是静止的,羊群是走动的,静中有动。

生(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评):两个“流”字,用得绝妙,由近及远,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

生(读):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评):写景抒情,景美情深。

生(读):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评):啊!牛和马都醉了,被这草原的美景陶醉了,所以静立不动,沉浸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之中了。

于永正:学生的朗读带出了教师的讲评,学生前面“画龙”,教师后面“点睛”。教师的“点睛”之语,就是示范性“批注”。学生如果在文章相应处记录下来,就是对文章该处的“眉批”。这种“以读带讲,读中讲评”的方式,既是高效的读,省去了繁琐的提问和讲解,又为学生学习批注作了示范和铺垫,很值得推广。

课例三:刘宪华老师的课例

刘宪华:我在我们黄田小学四年级二班上一个单元主题教学课,前两课时是这样做的:第一课时,我先请学生和我一起把单元导读抄写在读书笔记上,“常常觉得成功离我们遥远,仿佛隔着万水千山,前面充满了苦难。后来才发现,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失败,放弃使失败成了必然。究竟成功属于谁?需要我们在执著的信念中找寻答案。”

10分钟时间,全班同学都抄写完了,而先抄写完的同学,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将这一则单元导读背诵下来了。然后我请全班同学一起读一下,能背下来的可以试着背一下。

读完之后,我告诉同学们,在《新语文主题阅读》第105页,有一篇文章《百合花开》,快速地读一遍,想一想,怎样才能取得成功?

读后,有的学生用单元导读的话说:“放弃会使失败成为必然。”有的同学用文章下面的名人名言说:“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有的学生用歌词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有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坚持就能成功,坚持就能胜利。”等等。

我顺势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那些关于成功的话,写在读书笔记上,记住多少写多少。

第二课时,上课开始,我首先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第139页,轻声地读一下《纪昌学射》《扁鹊治病》两则寓言,看看哪些语句和段落写的是“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结果很多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纪昌练眼力那两段。当一名同学发表完这样的看法后,马上有几名同学举手,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这两段写的是“不经一番彻骨寒”,而课文的最后一段“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才是“怎得梅花扑鼻香”。

我感觉到了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也理解了名言的意思,就让学生把名言“写在和课文相对应的内容”的旁边,然后让学生读课文,讲名言。

接下来,我建议:《新语文主题阅读》第113页,还有一篇文章《蚂蚁与将军》,请同学们自读一下课文,能不能用你们读书笔记上的内容,给这篇文章作一下批注。

结果学生在读到这一内容时:“将军屏神静气地注视着蚂蚁的一切。二次,三次,四次……将军数到了第69次,每次玉米都被蚂蚁顶上,最后又掉下来。将军想,蚂蚁不可能成功了,69次的失败就是证明。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很多同学都在这一段内容下面画上了自己的记号。但不同的是:有的同学在旁边写“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有的同学在旁边写“失败是成功之母”;有的同学在旁边写“勇敢吧,去挑战困难,相信自己,会成功的”……

于永正:我在《新语文主题阅读》的序言中强调了,如果能把这套丛书中的七百多句名人名言背下来,就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老师也会让学生背名人名言,背唐诗宋词等等,可是缺乏和教材之间的融合。而刘校长这样的教学方式,解决了课内、课外阅读两层皮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举一反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