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在东非埃塞俄比亚境内,又叫阿比西尼亚高原,是一个平均海拔2,500,3,000米、在古老地层上覆盖广大玄武岩的波状高原。高原上耸立着一座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火山山峰,显得十分宏伟壮丽,为非洲地势最高处,有非洲“屋脊”之称。面积约80多万平方千米,非洲重要农业区,世界咖啡原产地。还特产苔麸、努格(油菊)、葛须等。

埃塞俄比亚高原位于非洲东部。居埃塞俄比亚中西部的高原。面积80余万平方公里。地质上是寒武纪基底杂岩组成的非洲古陆的一部分,上覆中生代海相沉积层,第三纪时发生穹窿上升,伴随地壳断裂和熔岩涌出,玄武岩覆盖层厚达几百至2千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许多熄火山海拔3500米以上,其中达尚峰4620米。众多河流发源于此,主要有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索巴特河、谢贝利河和朱巴河。

河谷深切,高原面被分割成一块块顶部平坦、边缘陡峭的桌状台地,水土流失严重。斜穿高原中部的东北—西南向裂谷,宽40,60公里,是东非大裂谷东支北段,底部有济瓦伊、阿巴亚等湖盆。地处北纬5?,18?,气候和植被随高度不同而呈现从热带

到温带的垂直变化。东坡干旱,年降水量约500毫米;西坡湿润,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干湿季明显,每年6,9月为雨季,10月至翌年5用为旱季。雨季青尼罗河河水大增,是尼罗河夏秋两季定期泛滥的重要原因。

干湿季明显,6,9月是雨季,10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年降水量西南部超过1500毫米,向东向北递减至500毫米以下。农业历史悠久,作物种类多,牲畜数量大。是世界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咖啡原产地,还特产苔麸、努格、恰特等。地貌特点

埃塞俄比亚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由地壳断裂、隆升和熔岩堆积而成。一般海拔2,500-3,000米,许多熄火山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达尚峰达4,620米。是非洲最高的高原,是典型的熔岩台地。面积8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有许多熄火山高度在海拔

3500米以上,其中西部的达尚峰海拔4620米,为最高峰。为寒武纪基底杂岩组成的非洲古陆的一部分,上覆中生代海相沉积层,第三纪时穹窿上升并发生地壳断裂和熔岩涌出,致使玄武岩覆盖层厚达几百至2000米。东非大裂谷东支北段以东北-西南向纵切中部,分高原为东西两部。西部为高原主体,地势高,大部为玄武岩覆盖,多死火山;东部地势较平缓,高度从1500米降至800米左右。裂谷宽40,60公里,深1000米左右,谷底形成著名的湖群区。为许多河流发源地。

地质特征

埃塞俄比亚高原地质上属非洲古陆的一部分。上覆中生代沉积岩,第三纪发生穹窿上升,伴随地壳断裂和岩浆涌出,堆积成数百至2000米厚的玄武岩盖层。一般海拔2000米,2500米,若干熄火山在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峰达善峰海拔4620米。中部为东北—西南向东非大裂谷带东支的北段,宽40,60公里,深580,1000米,成为高原上的天然走廓,底部湖泊连串,熔岩广布。

埃塞俄比亚高原晚形成300万年有益人类进化

2007年,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形成要比之前科学家所认为的晚几百万年,这一线索非常重要,将推动促进了远古人类的进化历程。

通过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所采集的数据资料和尼罗河大峡谷不同岩石层的放射性同位素数据的整理分析,科学家认为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势升高形成的时期要晚一些,大概比早前研究人员所认为的晚300万年。由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形成引起地形升高,直接导致非洲东部变得日益干旱,并形成适合于徒步行走的热带稀树大草原,热带稀树大草原为早期直立人提供了生存条件,促进了人类进化历程。

犹他州大学地质学家纳希德?加尼和她的丈夫以及密苏里州大学穆罕默德?阿布德尔撒拉姆负责此项研究,加尼说,“通过这项研究,我们证实了埃塞俄比亚高原是非常年轻的~”据悉,加尼的丈夫也是一位地质学家。目前,他们的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9月份出版的《美国地质协会》杂志上。据悉,之前研究人员估计埃塞俄比亚高原形成于3000万年前,这一时期太早不足以影响出现在非洲的早期人类。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地质学家马丁?威廉斯称,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形成使地形升高,同时也导致了非洲东部地区气候日益

干燥。之后受高原形成因素影响,埃塞俄比亚气候干燥开始于300-250万年前,这个时期正好驱动了早期人类的进化,它他们进入适合于徒步行走的热带稀树大草原生活

自然环境

高原水平轮廓呈一北面两边较长,南面两边较短的菱形四边形,四面以急峻的陡崖俯瞰着低地、谷地和盆地。高原上热带季风明显,夏季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能带来丰富的降水;冬

埃塞俄比亚高原

季东北季风盛行,降水较少;年雨量在1,000,1,500毫米之间。

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自然条件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地及河谷中气候湿热,为热带草原气候,局部湿地有热带森林分布,各月气温皆在20?,26?间,一般种植椰子、香蕉、甘蔗、咖啡等热带作物;1,800,2,400米的高原部分,气候暖和、凉爽宜人,月均温在14?,19?(冬季晚上可在

5?,10?之间),气温变幅小,四季如春,适宜农耕,全国三分之二的耕地和居民都集中在这一带,埃塞比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即在这一带;2,400米以上的高山,气温较低,夏季月均温15?左右,雨量丰富,高山草地广布,为林牧业地区。

阿法尔低地位埃塞俄比亚高原东北部,是红海和亚丁湾沿岸的一个三角形断裂陷落低地,处在红海、亚丁湾、东非三大地堑带的交汇处,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势自南向北降低。阿萨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0米,是非洲大陆的最低点。红海沿岸为丘陵地区和海岸平原,由于地势低洼,埃塞俄比亚高原又阻挡了西南和东南湿风,全区气候炎热干燥,夏季尤为酷热,成为热带沙漠。植物稀少,景观荒凉,虽靠近红海仍有大片内流区分布。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9, 9(11), 1042-1049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c399636.html,/journal/ag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c399636.html,/10.12677/ag.2019.911110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 on the Tibet Plateau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Xianru Li 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Oct. 22nd, 2019; accepted: Nov. 1st, 2019; published: Nov. 8th, 201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onthly reanalysis data of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resolution 0.125? × 0.125?) of ECMWF from 1979 to 2018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 teristic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tre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 sensitive areas by using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regression analysis, signi-ficance test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overall temperatur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e tempera-ture on the plateau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west to east,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em-perature of four seasons. There are two obvious low temperature centers on the plateau, namely the Kunlun mountain area and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Qaidam basin area.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Precipitation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the northwest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plateau. The main precipitation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region, and the secondary precipitation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Sichuan pla-teau region. There are a dry season and a rainy season on the plateau. Precipitation in most areas is concentrated in summer, while winter is the dry season of the year. 3) The plateau as a whole shows a trend of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there are five areas with relatively sensitiv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the sensitive areas in the middle of the plateau show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4) Precipitation in most area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id not show an ob-vious change trend. The 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recipitation were the eastern Tanggla Mountain and the 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 while the 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were the south Tibet valley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plateau and the Xining region in the east of the plateau. Keywords Qinghai-Tibet Plateau,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nge Trend

埃塞俄比亚纺织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埃塞俄比亚纺织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17-1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积极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行业的合作关系,寻求全产业链的合作机会。当前,纺织业的一些产能合作项目已经落地并初具规模,大批投资合作项目也在积极策划,加速实施阶段。作为东非经济引擎之一,埃塞俄比亚制造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轻工制造业。“一带一路”倡议可对接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化需求,为中埃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在当前形势与机遇之下,中埃纺织行业之间应当利用好双方资源共享的潜力和取长补短的空间,实现共同发展。 为实地了解埃塞的纺织行业市场和投资概况,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联合组织地方协会和企业代表团对埃塞俄比亚的市场和投资环境进行考察调研。期间,代表团分别与埃塞俄比亚总理顾问、国务部长、埃塞投资委员会、中国驻埃塞大使馆和中土集团进行了商务会谈,并实地参观了Hawasa国家示范工业园、无锡金茂和台湾宏远埃塞工厂,深入了解了埃塞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投资环境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埃塞俄比亚国家概况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部,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北接厄立特里亚,西同南苏丹和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有“非洲屋脊”之称,国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四季如春,年平均温度16摄氏度。埃塞俄比亚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占出口总值90%以上。咖啡、皮革、鲜花、芝麻等为主要出口货物;工业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埃塞俄比亚对外实行改革开放,是非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也是非洲最稳定、安全的投资国家之一。2016年,埃塞的国内生产总值625亿美元,同比增长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13美元,通货膨胀率7.3%,外债总额231.7亿美元,外汇储备30.8亿美元。 中国与埃塞建交47年来,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从2007年到2016年,埃塞对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平均每年增幅达28.2%;同期,中国占埃塞的进口商品贸易额也从24%提高到了33%。2016年,埃塞俄比亚从中国进口商品贸易额约为51亿美元,对中国出口商品贸易额超过3亿美元。埃塞俄比亚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包括农产品、皮革等,而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纺织品、钢材和电子产品等。近年来,随着中非产能合作进一步深化,大批中国企业走进埃塞,不仅承建大型工程,还在当地投资建厂,极大促进了中国和埃塞俄比亚双边贸易的发展。 二、埃塞俄比亚纺织行业现状

埃塞俄比亚基本资料

一、国家特点 1.地理,人口,气候状况: 【国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之角的中心,是内陆国。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北和苏丹交界,北接厄立特里亚,南和肯尼亚接壤。境内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低地沙漠占全国面积1/4左右。全国平均海拔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境内多湖泊、河流,水利资源丰富,又有"东非水塔"之称。 【人口】 7392万(2007年最新普查数据)。人口增长率为2.9%。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主要有奥罗莫族(40%)、阿姆哈拉族(20%)、提格雷族(8%)、索马里族(6%)、锡达莫族(4%)等。 【气候】由于纬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较大,虽地处热带,但是各地温度冷热不均。每年6-9月为大雨季,10-1月为旱季,2-5月为小雨季。由于不同季节和地区降雨不均,易出现局部干旱。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位于全国中心,面积540平方公里,北纬9度,地处高原,平均海拔2,450米,气候爽,气温范围为9.7℃-25.5℃。年平均温度为16℃。 2.语言和宗教习俗: 居民中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阿姆哈拉语为联邦工作语言,通用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奥罗莫语、提格雷语等。人口最多的3个州依次是奥罗莫、阿姆哈拉和南方州。 3.经济上: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农牧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 0 %。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原产地,咖啡至今仍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咖啡年产量一般为2 0 万吨。其它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豆类、烟草和甘蔗等。主要粮食作物是苔麸(是一种籽粒小、产量较高的草本植物),其次是大麦、小麦、玉米、高粱等。 粮食基本自给。畜牧业比较发达,牲畜存栏数估计约为6900万头,居非洲首位,亦居世界前列。工业有纺织、建筑、伐木、肥皂、水泥和农畜产品加工,新建有炼钢、石油提炼等部门。已开采的矿物有金和盐等。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出口咖啡、牛羊皮、油籽等。 4.政治和安全上: 全国按民族划分为9个州(STATE)及首都亚的斯市

埃塞俄比亚芝麻市场考察报告

埃塞俄比亚芝麻市场考察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及自然灾害造成的连年减产,芝麻供需缺口不断加大,我国已从此前的芝麻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尤其是近几年来已成为非洲芝麻的最大进口国。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尼日利亚是非洲芝麻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其产量较大,对国际芝麻市场行情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非洲芝麻进口贸易的深入发展,非常有必要通过对非洲市场的实地考察,为新产季非洲芝麻进口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我司作为中国芝麻进出口协调小组副组长单位会同国内主要芝麻进出口企业及芝麻终端用户组成中国芝麻代表团,于2009年12月16日至23日,重点对非洲最大生产国—埃塞俄比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市场考察。考察目的是通过对埃塞俄比亚的访问,实地考察当地芝麻种植,收获,加工,仓储,市场交易及运输等环节的具体情况,走访芝麻主要产地,拜访当地信誉较好的供货商及芝麻进出口协会,从而对非洲芝麻市场建立起全面的感性认识,为新产季非洲芝麻进口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埃塞俄比亚芝麻概况埃塞俄比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业提供了大约45%的国内生产兑付,63%的出口总收入,85%的就业机会。主要作物是谷物,豆类及油籽。埃塞俄比亚大多数油籽是有机生产,埃塞俄比亚芝麻种植土地很多,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其芝麻主要生长在西北和西南部低地,每年7月播种,11月收获,与我国芝麻5月播种,9月收获的生长期有所不同。主要产区有HUMERA,GONDAR和WOLLEGA。主要品种有HUMERA,GONDAR和WOLLEGA(以产区命名)。其中HUMERA,GONDAR色白,颗粒饱满,质量上乘,与我国优质白芝麻较为相似。WOLLEGA是主要的油料麻产地。自2005年给予免关税待遇以来,埃塞俄比亚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本国芝麻出口,目前对我国出口量已占到期产量的一半左右。 考察成果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坐落在中部高原山谷中。海拔2350米,是非洲海拔最高的大城市。人口逾300多万。代表团于12月16日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未来得及休息,就马上拜访了埃塞俄比亚农业和乡村发展部,受到Yaeko Yalla国务部长接见。农业部官员并通过powerpoint演示,向代表团全面介绍了埃塞俄比亚芝麻生产、贸易情况。 2005年,我司随中国芝麻考察团来埃塞俄比亚考察的时候,埃塞俄比亚仅向中国出口芝麻2000吨,2006年已经达到13万吨,目前中国已成为埃塞俄比亚芝麻最大的买家。 埃塞俄比亚与中国、印度和苏丹等是世界主要芝麻生产国,埃塞俄比亚因向中国出口成为非洲地区最大的芝麻出口国。埃塞俄比亚油籽出口收入仅次于排名第一的咖啡,而在油籽出口中芝麻又占了90%的份额。埃塞俄比亚有300万农民从事油籽种植。由于油籽属于高价值的出口产品,政府提高投资鼓励加大生产。埃塞俄比亚的北部和西北部是芝麻的主产区,其主要品种有Humere、Gonde和Wellega。由于各方面投入水平较低,埃塞俄比亚芝麻产量不高,为0.4~0.8吨/公顷,但全部是有机芝麻。埃塞俄比亚政府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土地管理、提供高产种子和更好的收获后管理,在2010年将油籽产量翻一番。 自2003年至2006年,埃塞俄比亚芝麻产量直线上升,从2003年的13万吨左右,升至2006年的近30万吨。2003年至2006年,埃塞俄比亚出口芝麻数字如下:2003/04年度

安哥拉共和国概况

一、安哥拉共和国概况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安哥拉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de Angola),简称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首都罗安达,西滨大西洋,北及东北邻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邻纳米比亚,东南邻赞比亚,另有一块外飞地卡宾达省与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相邻。 全境大部分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区更为高亢。有一片沙漠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岸边,靠近西部海岸的地方,有狭长的平原。西北部为马兰哲高原,海拔约500到1000米;东北部为隆达高原,海拔1000 多米,古老的结晶岩地层,经河流长期切割,形成一系列条状平岗和岛山,诸河并列北流,形成刚果河水系的众多支流。南部为威拉高原,从北向南海拔由1500 米左右下降至1100 米,地表较平缓。东部是近代冲积的内陆湖盆,在干草原上散布一些孤立高地。大西洋沿岸为海拔200 米以下的沿海平原,上覆砂质土壤,其南部是纳米布沙漠的一部分。

北部等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22 度;南部属亚热带气候,高海拔地区则为温带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5~9月为旱季,平均气温摄氏24 度,相对凉爽,潮湿无雨;9~5 月(次年)为雨季,气候炎热,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东北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1500 毫米,而南部纳米贝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50 毫米。注意事项:安哥拉雨季时要注意防蚊、降温。雨季道路泥泞,尽量减少外出。要及时检查项目安防设施,如围墙有无被雨水冲毁等。 3、行政划分 安哥拉设有18 各省份。包括:本格拉Benguela、比耶省

Bié、卡宾达省Cabinda、宽多-库邦戈省Cuando Cubango、北宽扎省Cuanza Norte 、南宽扎省Cuanza Su、l 库内内省Cunene、万博省Huambo、威拉省Huíla、罗安达省Luanda、北隆达省Lunda Norte、南隆达省Lunda Sul、马兰热省Malanje、莫希科省Moxico、纳米贝省Namibe、威热省Uíge、扎伊尔省Zaire、本戈省Bengo。 卡宾达区(飞地),地处刚果布和刚果金之间,与安哥拉本土直线距离约130 公里。 安哥拉与北京时差7 个小时。 4、语言 安哥拉为葡萄牙殖民地,葡人对安哥拉殖民长达500 多年,安哥 拉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也有地方性语言,每个省的主要方言各不相同。 二、国家概况

埃塞俄比亚国家市场详细分析

埃塞俄比亚 一、宏观环境 (一)经济环境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均GDP不足500美元,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自然资源较为贫瘠,但水资源丰富。埃塞俄比亚自2010年制定并实施新的五年“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成为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从全球经济发展势头和埃塞俄比亚较为单一的经济结构来看,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增速有所回落,预计2013-2014年经济增速在7%左右。 由于埃塞俄比亚政府以维持经济高速增长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在农业基础设施差、经济承受外部市场变化和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状况下,虽然政府出台抑制价格的措施,但仍然难以抵御市场价格和自然灾害形成的通货膨胀压力,物价水平波动剧烈。2013年以来,埃塞俄比亚通货膨胀水平显著下降,但政府开支和食品价格仍然处于高位,预计通胀控制压力仍然巨大。 (二)政治及安全环境 埃塞国家政局整体呈现稳定趋势。埃塞俄比亚采用多党民主制,现执政党是该国第一大党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前总理梅莱斯2012年去世后,其继承人海尔玛里亚姆当选,埃塞俄比亚政权实现了平稳过渡,国内政局和政策总体相对稳定,安全及治安总体良好。 埃塞社会治安比较差。随着埃塞俄比亚市场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严重拉大,穷困人口的心理不平衡越来越严重,致使抢劫、杀人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近几年也多次发生中国人被袭击、抢劫事件。部分地区因干旱导致粮食减产,饥民增多,社会上偷抢的事件时有发生,中资公司也多次发生办公区及宿舍被盗事件,电脑、手机、现金等物品丢失。在埃中国人员应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和内部管理,减少损失。如果在边境、偏远及治安状况差的地区承揽承包工程,可以向埃塞政府申请派出军警保护。 二、承包工程市场发展情况 埃塞俄比亚政府正致力于本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硬件环境的改善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加速消除贫困。在当前埃塞俄比亚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下,埃塞俄比亚政府在未来几年会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促进当地承包工程市场的发展。 目前埃塞俄比亚承包工程市场上集结了国际上顶尖的设备制造商和总承包企业。而埃塞俄比亚市场本身容量并不大,该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埃塞俄比亚工程领域的项目一般采取竞争性招标确定承包商,原则是价格最低中标,导致市场竞争变成价格竞争,合同价格水平一路下滑,项目利润率大幅下降。 (一)各专业领域市场情况 1. 交通运输建设 (1)公路 埃塞俄比亚公路运输占全国总运量的90%,是埃塞俄比亚最主要的陆路运输方式。现在全国主要交通干道基本实现了沥青路面硬化,但是偏远农村仍然交通不便,制约了经济发展。作为政府5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埃塞俄比亚公路局启动了第四阶段公路发展规划(2011-2015),计划总投资1253亿比尔(以当前汇率折合74亿美元)以进一步加强该国的道路网络建设,修复并升级改造道路5751公里,新建主干道路4331公里、省级道路11212公里及乡村公路71523公里,公路密度增加到124km/千平方公里。该计划70%的资金由埃塞俄比亚政府拨款,其它资金将来自国际金融机构如世行、欧盟、非发行、日本、德国及中国等国际多双边援助机构。

埃塞俄比亚房地产市场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埃塞俄比亚房地产市场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第一部分埃塞俄比亚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环境研究 第一章埃塞俄比亚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指标预测 第一节埃塞俄比亚政局稳定性及治安环境点评 一、埃塞俄比亚政局沿革及其未来的政局稳定性点评 二、埃塞俄比亚政府效率点评 三、埃塞俄比亚社会治安条件点评 四、埃塞俄比亚对中国企业的整体态度点评 第二节埃塞俄比亚重点宏观经济指标研究 一、埃塞俄比亚GDP历史指标及现状综述 二、埃塞俄比亚经济结构历史指标及现状综述 三、埃塞俄比亚人均GDP历史指标及现状综述 四、埃塞俄比亚汇率波动历史指标及现状综述 第三节埃塞俄比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的状况 一、埃塞俄比亚公路建设状况及相关指标 二、埃塞俄比亚铁路建设状况及相关指标

三、埃塞俄比亚港口建设状况及相关指标 四、埃塞俄比亚机场及航空建设状况及相关指标 五、埃塞俄比亚水、电、油、气的配套建设状况及相关指标 六、埃塞俄比亚通信与互联网建设的状况及相关指标 七、其他 第四节影响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 2017-2020年埃塞俄比亚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指标预测 一、2017-2020年埃塞俄比亚GDP预测方案 二、2017-2020年埃塞俄比亚经济结构展望 三、2017-2020年埃塞俄比亚人均GDP展望 四、2017-2020年埃塞俄比亚汇率波动态势展望 五、2017-2020年埃塞俄比亚基础设施建设态势展望 第二章埃塞俄比亚房地产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研究第一节埃塞俄比亚土地所有权与交易相关法律法规 一、埃塞俄比亚土地所有权相关法律法规 二、埃塞俄比亚土地交易相关法律法规

三、其他 第二节埃塞俄比亚房地产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埃塞俄比亚财政税收政策的重点内容 二、埃塞俄比亚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重点税种及税率汇总第三节埃塞俄比亚房地产金融外汇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埃塞俄比亚金融政策的重点内容 二、埃塞俄比亚外汇监管政策的重点内容 三、埃塞俄比亚投资利润汇出的管道对比研究 第四节埃塞俄比亚房地产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埃塞俄比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重点内容 二、埃塞俄比亚对外商获得土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埃塞俄比亚对外商投资的鼓励或优惠政策的重点内容第五节埃塞俄比亚房地产项目工程承包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六节其他 第三章埃塞俄比亚劳动力市场相关指标预测 第一节埃塞俄比亚劳动力市场相关历史指标 一、埃塞俄比亚人口总量历史指标及现状综述 二、埃塞俄比亚人口结构历史指标及现状综述 三、埃塞俄比亚医疗卫生条件及疫情防控的相关内容

埃塞俄比亚概况

埃塞俄比亚概况 https://www.360docs.net/doc/ac399636.html,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中小】【背景色】 国名:埃塞俄比亚联 邦民主共和国 (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重要节日:国庆日,9月12日(1974年);阿杜瓦大捷纪念日,3月2日(1896年);埃塞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执政纪念日,5月28日;埃历新年,9月11日。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绿、黄、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间有国徽图案。从19世纪未期起,埃塞俄比亚就开始采用绿、黄、红横纹三色国旗。在现代史上,埃塞俄比亚是第一个跻身于自由民族之林的非洲国家。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众多非洲国家相继独立,并纷纷采用绿、黄、红作为国旗色彩,于是被称作“泛非洲色彩”。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古国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赋予绿、黄、红三种色彩在这片大地上更深的渊源。历史上,它们与科普提克教堂的礼拜仪式息息相关,被供奉成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体现人类自由所崇尚的忠诚、希望、仁慈三种美德。这三种色彩还分别代表埃塞俄比亚的三个地区:提克列(红)、阿姆哈拉(黄)、西奥亚(绿)。现在绿色代表肥沃的土地、

温和的气候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还象征对未来的希 望;黄色象征和平与博爱,也代表人民建设国家的决 心;红色象征人民为保卫祖国随时准备流血牺牲。原 国旗上无国徽图案。1995年8月22日埃塞俄比 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新国旗中央增加国徽图案。 国徽:呈圆形。蓝色圆面上一颗放射光芒的金黄色五角星。蓝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多样与统一,光芒象征繁荣、昌盛。 国家政要:总统吉尔马,2001年10月首次当选,2007年10月再次当选;总理梅莱斯·泽纳维 (Meles Zenawi),1995年8月当选总理,2000年10月、2005年10月连任。 自然地理:位于红海西南的东非高原上,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接壤,西与苏丹交界,南邻肯尼亚,北接厄立特里亚。领土面积1103600平方公里。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年平均温度13℃。 尼罗河水资源之争的由来 人口:7740万(2005年官方数字)。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其中奥罗莫族人占54%,阿姆哈拉族24%,提格雷族5%。其他还有阿法尔族、索马里族、古拉格族、锡达莫族和沃莱塔族等。阿姆哈拉语为联邦工作语言,通用英语,主要民

非洲国家与地区 非洲概况

非洲国家与地区非洲概况 非洲国家与地区 非洲概况 非洲位于地球的西南部,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在拉丁语中意为“阳光灼热的地方”。全非洲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8.51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 5.5%,居民主要有黑种人的白种人。非洲面积约5020万平方千米,约的20.2%,为世界第二大洲。语言约有800种,分属苏丹语系、尼日尔一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亚一非语系和科伊桑语系,非洲人大多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 非洲历史 非洲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孕育了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国家——埃及。继埃及之后,北部非洲陆续成为迦太基、希腊、罗马文明的重要地区。中世纪,非洲农牧业、商业发展水平较高。中世纪后,在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流域建立了不少王国。1 5世纪后,西方殖民者相继侵入,贩卖奴隶,掠夺财富和土地。“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各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 非洲地势 非洲海岸比较平直,缺少海湾和半岛,是各洲中岛屿最少的

一个洲。大陆北宽南窄,呈倒三角形。非洲为高原大陆,地势较平坦,南北两端有山脉,平均海拔750米。非洲以风沙地貌为主,沙漠面积占全洲面积的1/5。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位于其北部,东部有世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非洲多峡谷、急流和瀑布,拥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以及流域面积和流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的刚果河。非洲湖泊多集中分布于东非高原,多为断层湖,其中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水湖。 非洲气候 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雨水分布不均匀,气候带分布南北对称。赤道横贯中部,降水量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减少。赤道多雨带,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撒哈拉和纳米布沙漠中的许多地区年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甚至数年无雨,是世界上大面积雨量最少的地区。全洲95%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野生功物的乐园 非洲有“天然动物"之称,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大型哺乳习胪有100多种,淡水鱼有2000余种,鸟类达400种以上。非洲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主要有坦桑尼亚的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和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赞比亚的卡富埃国家公园、西非的科莫埃国家公园、

埃塞俄比亚居民的生活成本与收入比较

埃塞俄比亚居民的生活成本与收入比较 众所周知,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01年人均GDP仅为106美元,虽然有进步,但与发达国家及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其差距是巨大的。与之相对的,埃塞居民的收入极其微薄。那么埃塞居民的生活成本与收入呈何种关系呢?下面我将从其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必需品成本和政府对居民的支付转移,卫生、医疗成本,教育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来说明他们的关系。 一、经济状况及其收入水平 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系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2003/04财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1%。农牧民占总人口85%以上,主要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另有少量渔业和林业。65%国土为可耕地,实耕1320多万公顷,其中粮田占3/4。可浇地350万公顷,实际水浇地16万公顷。以小农耕作为主,耕作方式十分落后,基本靠天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常年缺粮。粮食作物有玉米(28%)、台麸(谷类,当地主食,24%)、大麦(16%)、小麦和高粱(各13%)及豆类。近年来,因政府取消农产品销售垄断、放松价格控制、鼓励农业小型贷款、加强农技推广和化肥使用、粮食产量有所上升。近年农业生产情况如下(单位:百万比尔): 1998/1999 1999/2000 2000/01 农业总产值6874 7025 7831 增长率(%) 3.8 1.9 3.2 (资料来源:2004年度经济季评) 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鲜花、油料等。其中咖啡产量居非洲前列,约占出口总收入的35-50%。近几年咖啡生产和出口情况(单位:万吨/亿美元)如下: 2000/01 2001/02 2002/03 咖啡产量20 24.5 25.0 出口量8.511.6 13.7 出口收入 1.75 1.63 1.65 (资料来源:2005年度经济季评) 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进口,2003/04 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4%。发电量20.48亿度,98%为水电。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勘探和开采落后。石油主要靠进口。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食品、饮料、纺织、皮革加工为主,集中于首都等二、三个城市。近年工业产值(单位:百万比尔)如下: 1998/99 1999/2000 2000/01 工业总值1701 1731 1832

近40年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__省略_温及降水再分析和实测资料对比分析_李川

文章编号:1000-0534(2004)增-0097-07 收稿日期:2004-07-27;改回日期:2004-10-20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基金课题;四川省气象局重点课题“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气候影 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5045);四川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专题“气候变化对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水循环的作用”;四川省气象局重大项目“数值集合预报技术研究”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李川(1965—),男,贵州贵阳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及数值预报研究.E -mail :l ic _sc @https://www.360docs.net/doc/ac399636.html, ①李集明,王国复,邓莉图等.国外大气科学领域数据中心发展概况.http ://cdc.cm https://www.360docs.net/doc/ac399636.html, /text /1.doc 近40年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 ———N CEP 和ECM WF 地面气温及降水再分析和实测资料对比分析 李 川1 , 张廷军 1,2 , 陈 静 1 (1.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72, 2.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国家冰雪数据中心) 摘 要:为了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面气候变化,利用我国高原地区的地面测站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N CEP (美国环境预报中心)、ECM WF (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再分析值地面气温及降水量资料,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分析发现,40年来所选地面代表测站气温变暖现象较明显(南部的帕里除外),特别是青藏高原北部的茫崖气温增暖非常显著,而40年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没有显示明显的气温变暖,没有大的地域差别,而再分析气温资料在华北平原地区却能显示出较明显的气温变暖,再分析气温资料尤其是NCEP 地面气温资料在青藏高原上明显偏低。ECM WF 再分析地面降水资料的年际变化显示,近40年来,青藏高原降水没有明显的变干或变湿趋势,但近十几年属于有资料以来较湿的时段。地面测站年降水观测值不像气温观测值那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关键词:N CEP 和ECM WF 再分析值资料;地面气温和降水资料;气候变化中图分类号:P463.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公认的事实,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开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区域环境演变,试图弄清自己国家和地区所受到的影 响。我国许多气象工作者都对青藏高原气候及其变化进行过研究[1~7],并对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第一次气象科学试验(1979年5~8月)和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 ,1998年5~8月)。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是世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青藏高原气候也具有干暖化的变化趋势。刘晓东等[5]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30年气候资料的分析发现,在同一高度,从春、夏到秋、冬,增温率是逐渐增加的;在同一季节,增温率基本上是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大。但气候变暖是一个很复杂的科学问题,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具有非均匀性,具体到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则尤为复杂。 已有的研究多数是以地面实测资料为基础,在 青藏高原这样世界最高海拔地区,地面观测资料确 实十分稀少,卫星遥感反演及同化资料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NCEP /NCAR 及ECM WF 的再分析资料就是同化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卫星反演等资料而得的全球网格点资料,被认为基本可信并在世界广泛使用。欧洲中心在卫星资料同化应用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最大特点是成功地同化了TOVS 晴空辐射的所有资料。ECMWF 的再分析资料已应用于欧洲和全球气候研究的诸多方面,对ECM WF 顺利实施季节预报计划至关重要,以上两种资料已成为世界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模式改进研究领域的主要数据资源①。 在国内,刘平等[8]应用Xie 和Arkin 降水资料和NCEP /NCA R 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撒哈拉和中国西北沙漠地区的干旱气候,陆日宇[9]利用NCEP /NCAP 再分析资料和ECM WF 再分析资料研究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对流年际变化相关联的大气环流和海温。 第23卷 增刊 2004年12月 高 原 气 象 PLAT EA U M ET EORO LOG Y V o l.23 Suppl. December ,2004

利比里亚国家概况

利比里亚国家概况 (最近更新时间:2012年4月) 【国名】利比里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beria)。 【面积】111370平方公里。 【人口】420万(2012年)。有16个民族,较大的有克佩尔、巴萨、丹族、克鲁、格雷博、马诺、洛马、戈拉、曼丁哥、贝尔以及19世纪自美国南部移居来的黑人后裔。官方语言为英语。较大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居民40%信奉拜物教,40%信奉基督教,20%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蒙罗维亚(Monrovia),人口110万。 【国家元首】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2012年1月16日就任。 【重要节日】独立日:7月26日。 【简况】位于非洲西部。北接几内亚,西北界塞拉利昂,东邻科特迪瓦,西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537公里。属热带季风气侯,年平均气温约25℃。 9-10世纪,靠近撒哈拉沙漠中、西非地区的部分居民移居利比里亚。1821年起,在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被陆续安置于此,于1838年成立利比里亚联邦,并于1847年7月26日宣告独立,建立利比里亚共和国。之后百余年均为美国黑人移民后裔统治。1980年,土著克兰族人多伊军士长发动政变,建立军政府,并于1985年当选总统。1989年,流亡国外的前政府官员查尔斯·泰勒率兵返利,利内战爆发。1990年8月,利成立“全国团结临时政府”,索耶出任总统。1994年,利成立国务委员会,由主席和数位副主席集体行使总统权力。1997年,利举行大选,泰勒当选总统。泰勒执政后,政局持续动荡。2003年8月,迫于内外压力,泰勒向副总统布拉移交权力,并流亡尼日利亚,利内战结束。10月,利各派组成以布赖恩特为主席的全国过

埃塞俄比亚电力市场投资环境

埃塞俄比亚电力埃塞俄比亚电力市场投资市场投资市场投资环境 环境埃塞俄比亚概况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东北部内陆国。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埃革阵执政以来,创建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础的联邦政体,以发展经济为重点,注重协调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三者间关系。2010年5月,埃塞举行第四次多党议会选举,埃革阵以绝对优势获胜。目前政局总体稳定。 埃塞俄比亚系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5年以来,政府实施“以农业为先导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口创汇型产业、旅游业和航空业,吸引外资参与埃塞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经济保持8%以上高速增长。2010年,埃革阵在多党议会选举中获胜后,着手制订并实施新的5年“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加强水电站、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埃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目前森林覆盖率为9%。 对外贸易方面,目前埃塞进口平均税率为50%。近年出口回升较快,但因进口需求增加,逆差较大。出口商品主要有咖啡、油籽、恰特草、皮革和黄金,进口机械、汽车、石油产品、化肥、化学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中国、德国、日本、

意大利、美国、印度、沙特阿拉伯等。 吸引外资方面,政府近年来采取放宽投资领域、降低投资最低限额等措施、简化投资审批程序、免税等措施加大吸引投资力度,外国直接投资增长较快。目前,外商投资主要分布在房地产、制造业、酒店和旅游业、建筑业、教育和服务业等领域,主要投资来自美国、中国、印度和沙特。 埃塞俄比亚电力市场概况 埃塞俄比亚政府正在积极努力,希望未来成为东非地区可再生能源中心。埃塞俄比亚有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其中水电、风电、地热及太阳能的发电能力分别4500万千瓦、13亿千瓦和700万千瓦。 埃塞俄比亚被称为“非洲水塔”,全年降雨丰沛,河流湖泊众多,境内共有12个主要河流盆地和12个大型湖泊,年地表水流量约1220亿立方米,可用地下水资源达16亿立方米。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可开发的装机容量达4500万千瓦。由于埃塞俄比亚能源及其他化石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缺乏,因此水电成为埃电力建设的重点。 请参阅《中国企业投资埃塞俄比亚电力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第一章埃塞俄比亚电力市场发展状况及市场前景预测 第一节埃塞俄比亚电力建设发展状况 一、埃塞俄比亚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 二、埃塞俄比亚电力电源结构 三、埃塞俄比亚电网长度和电网等级 四、埃塞俄比亚电力在建项目汇总 第二节埃塞俄比亚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第三节埃塞俄比亚电力市场需求状况

关于埃塞尔比亚的经济机会与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关于埃塞尔比亚的经济机会与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是非洲第二人口大国,是非洲仅有的两个未被殖民的国家之一,是东非乃至非洲的重要代表性国家,在经济军事实力均不见长的情况下,能够依仗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和领导人高超的外交手段,成为非洲传统政治大国,在国际舞台和非盟中起到重要作用,被称为“非洲的政治首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UNECA)和非洲联盟(AU)两大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 埃塞是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家之一,中埃两国关系已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近年来中埃经济合作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底,中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存量总计达40亿美元,并创造了11万个长期和临时性工作岗位,年双边贸易额超过50亿美元,中国金融机构在埃塞贷款余额总计超过50亿美元。 2017年,中国与埃塞进出口商品总值为2055,175万元,较2016年同比下降14.1%;其中出口1812,485万元,同比下降14.4%;进口242,690万元,同比下降11.9%。

一、建设工业园区和对华产能合作 经济上,埃塞处在全面改革开放,加快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起步阶段。埃塞GDP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受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发展成果影响,埃塞政府高层逐渐倾向于学习和借鉴中国模式发展本国经济,设立了国家五年规划制度,目前埃塞俄比亚 GTPII经济增长与转型第二个五年计划, 2015/16-2019/2020。正致力于实现工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成为非洲的制造业中心,目前埃塞俄比亚已经将工业化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把建设工业园区、推动对华产能合作作为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依托。 埃塞政府拟在2015至2019年规划建设14个工业园,2016至2025年间累计开发10万公顷工业园用地,建设2000万平米园区厂房。工业园将成为埃塞制造业和出口贸易的重要增长点,埃塞政府要求所有工业园入驻企业重点发展外向型出口贸易产业,据悉不得低于80%产值外销,未来十年内,埃塞工业园出口将达100亿美元(官方规划)。重点发展纺织、皮革、农产品加工、电子装配等轻工业,钢铁、机械装备、化工、医药等基础性进口替代型制造业,以及能源、通讯和生物科技等战略产业。 中资企业是埃塞工业园的投资、建设、运营的重要力量,中资企业或产业集群也是工业园的主要招商目标,具有“国家投资,中方承建,代管三年,全埃塞推广”的发展特点。 埃塞目前工业园的相关摘要信息如下:

【精品】埃塞俄比亚财务税收制度概述

【精品】埃塞俄比亚财务税收制度概述埃塞俄比亚财务税收制度概述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位于红海西南的东非高原,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接壤,西与苏丹交界,南邻肯尼亚,北接厄立特里亚。领土面积110万平方公里。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年平均温度13?,全国人口约为67000万(2002年7月),阿姆哈拉语为联邦工作语言,通用英语。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约1070亿比尔(按市场价计算)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307美元,经济增长率:10.4% ,汇率(2008年05月30日):1美元=9.6140比尔。该国与中国一直有着友好的交往,2007年,中埃双边贸易额超过4亿美元。目前在埃塞俄比亚承建建筑工程的中国企业有中国路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等十几家,其中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下属有水电一局、二局、四局、五局、十一局等二级单位。 中国水电五局承建的埃塞俄比亚Woreta至Wolydia道路改造工程第2合同段:GobGob至Gashena的扩宽和改建工程,公路全长86km,合同金额2619万美元。该工程是全税项目,工程款的85,为美元结算,15,为当地币结算。结算利率采用固定汇率(1USD=8.6677Birr),设备、人工、材料可调价,合同工期为1278天。GOBGOB-GASHENA项目首批人员自2006年07月份进场,项目财务部于2006年底正式成立。现将埃塞俄比亚财务核算方法、税务方面政策及近两年来外帐核算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一、财务方面 1、存货核算方法 (1)国内存货入账价值应包括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当地财务制度基本相同,但是国内发船来的配件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