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学案圆弧连接

机械制图学案圆弧连接
机械制图学案圆弧连接

圆弧连接

【学习目标】

1.识记:圆弧连接的作法。

2.领会:各种形式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3.应用:学会熟练的作出各种形式圆弧连接。

【重点难点】

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课前准备】

三角尺一付、圆规、HB、B的铅笔两只,两组备一把小刀等作图工具。

【预习导学】

1. 圆弧连接的定义

2. 圆弧连接的实质

3. 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学习内容】

一、圆弧连接的概念:

画图时,经常需要用

作图方法,叫做圆弧连接。

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1、圆弧连接的实质是

以达到光滑连接的目的。

2、作图步骤:

首先求作连接圆弧的圆心,它应满足到两被连接线段的距离均为连接圆弧的半径的条件。

然后找出连接点,即连接圆弧与被连接线段的切点。

最后在两连接点之间画连接圆弧。

已知条件:已知连接圆弧的半径。

实质:就是使连接圆弧和被连接的直线或被连接的圆弧相切。

关键: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即切点)。

3、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练习:作一圆弧,连接两书籍直线,如上图所示:

4、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1)外连接:连接圆弧和已知圆弧的弧向相反(外切)

(2)内连接:连接圆弧和已知圆弧的弧向相同(内切)

练习:根据给出的尺寸,完成右图所示图形。

【达标检测,项固落实】(比比看,谁最棒!)教师检查,找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杠杆和机械效率问题(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辅导)

物理竞赛辅导--- 杠杆和机械效率问题 1.小强在北京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条形磁铁用一条线悬挂起来,使它平衡并呈水平状态,悬线系住磁体的位置应在:( ) A .磁体的重心处 B .磁体的某一磁极处 C .磁体重心的北侧 D .磁体重心的南侧 思路点拨 北京位于北半球,在地球的北半球表面处,地球磁场对 磁体北极的作用力F N 是斜向下指向北方,而对磁体南极 的作用力Fs 则与F N 方向相反,即斜向上指向南方.在北 京若以一线悬挂一均匀磁体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 示,显然这时可将此磁体视为一根可绕悬点0转动的杠杆,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此磁体的平衡位置必沿南北方向且其北极必指向北方.此时磁体受到自身的重力G(设其重心位于C 点)和地磁场对其南、北两极的作用力Fs 和F N ,由图可见,为使此杠杆能在图示位置上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可以作出判断:悬点0应该在重心C 的北侧一些. 引申拓展 本题的解答中,有些同学由于考虑不仔细而错选了A ,认为悬线应系于磁体的重心处.得出这一错误答案的原因:一是根本忽略了地磁场力,只考虑磁体自身重力的作用;二是尽管考虑了地磁场力,却简单地认为地磁场力就是沿水平方向,而忽略了地磁场力相对于水平是略有倾斜的.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均匀木棒AB 的A 端固定在铰链上, 悬线一端绕过某定滑轮,另一端套在木棒上使木棒保持水平, 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上的 拉力(棒和悬线均足够长)()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变大 C .先逐渐变大,后又变小 D .先逐渐变小,后又变大 思路点拨 如图所示,以 G 表示杆AB 的自重,a 表示杆的重心 到A 端的距离,T 表示悬线拉力的大小,L 表示作用于杆A B 上的悬线拉力对A 点的力臂.把AB 视为一根可绕A 端转 动的杠杆,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应有 G ·a =T ·L 由此得G L a T 当线套在杆上逐渐向右移动时,拉力T 的动力臂L 经历了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的过程,故悬线的拉力T 则是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 3.某工厂设计了一个蓄水池(如图所示),水源A 罐的 夜面高度h 1保持不变。罐底有一个小出水口,面积为S 1。孔下通过一个截面积为S 2活塞与杠杆BC 相连。杠杆 可绕B 端上下转动,另一端有一个中空的圆柱形浮子, 横截面积为S 3,BO 是杠杆总长的3 1。原设计打算当杠杆水平时,浮子浸入水深为h 2,活塞恰好能赌住出水口, 但在使用时发现,活塞离出水口尚有极小一段距离时, 浮子便不再上浮,此时浮子没入水深为h 3。为了使活塞自动堵住出水口,只得将

机械制图教案(全).doc

课时授课计划

斜度的简 单计算,强调其格式 锥度的计算稍复杂,请学生要细心计算 思考(2)由上图可知: 斜度=tanα=BC:AC=1:n (3)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老师即堂演练) 2.锥度(GB/T15754-1995) (1)概念: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n 的形式,(见上图可知:) (2)定义式:锥度=D/L=(D-L)/l=2 tanα=1:n (3)作图方法与步骤: A 、求作如右图所示的1:5的锥度; B 、从O点开始任取五单位长度,得点N; C 、在左端面上取OM=0.5单位长度,得点M; D 、连接MN,即得锥度为1:5的圆锥(老师演练,学生即堂练习); E 、过A点作AC∥MN,即完成作图。 (提问:如何作平行线?为什么作了平行线就可完成作图?) 【课堂练习】斜度、锥度练习题 【课堂小结】 1、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课堂拓展】 椭圆的作图方法 边讲解边提 问(学生回 忆初中的数 学知识) 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教师演练 使用方法, 并要求学生 即堂练习) 巩固练习 (学生动手 作图,要求 独立学生完 成)

课时授课计划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板书,提问) 机械图样中的线有很多种 (老师结合表1-3逐一详细讲 解) 其中重点介绍粗实线、虚线、细点画线、细实线。 三、字体(GB/T 14691-1993) 1.基本要求 标准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是: (1)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 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 10,14,20mm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3)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字宽一 般为h/根号2。 (4)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5)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 基准线成75°。 四、图线(GB/T 4457.4-2002) 1.线型及图形尺寸 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国标中规定了图线的名称、线型、 宽度以及一般应用见表1-2。(结合表1-2逐一详细讲解) 2、各种图线在实际绘图中的应用(图1-7) 教师演练, 学生练习。

机械制图圆弧连接教案

?????两平行直线的圆弧连接 两相交直线??? ??钝角 锐角直角??? ? ?????两条直线的圆弧连接圆弧连接一条直线与一圆弧的圆弧连接两圆弧的圆弧连接?? ???混合连接 内连接 外连接教学时数:2学时 课 题:圆弧连接 教学目标:1.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 2.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能准确找出圆心和作出切点。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的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准确地用圆弧光滑地连接相连的已知的线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 具:绘图工具、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常用作椭圆的方法有哪几种? 2、让两学生上黑板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作一椭圆。 3、讲评上次作业,强调几个问题。 【引入新课】(出示挂图) 在绘制零件的轮廓形状时,经常遇到从 一条直线(或圆弧)光滑地过渡到另一条直 线(或圆弧)的情况,如图所示的机件的外 部轮廓非常圆滑,那么我们在作图时如何做才 能画得和这张图中所绘制的图样一样呢? 这 种光滑过渡的连接方式,就是圆弧连接。 【讲授新课】 圆弧连接 一、概念 圆弧连接:用一段圆弧光滑地连接另外两条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的作图方法称为圆弧连接。 二、分类: 三、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1、首先求作连接圆弧的圆心,它应满足到两被连接线段的距离均为连接圆

r R r R R R 1 R 1+r O 1 T 3 T 2 T 1 O 1′ O 2′ R R R O T 1 T 2T 1 T 2 T 1 T 2R R R R R R R 图2-14图2-15 弧的半径的条件。 2、然后找出连接点,即连接圆弧与被连接线段的切点。 3、最后在两连接点之间画连接圆弧。 已知条件:已知连接圆弧的半径。 实质:就是使连接圆弧和被连接的直线或被连接的圆弧相切。 关键: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即切点)。 (一)两直线之间的圆弧连接 【问】和已知直线相切,且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轨迹是什么?切点如何找? 【答】是与已知直线相距为R ,且平行于已知直线的两条平行线。 切点是从连接圆弧的圆心向已知直线作垂线和垂足。 1、用圆弧连接两直线(锐角或钝角)。 作法:如图2-14【演示】 (1)作与已知角两边相距为R 的两条平行线,交点即为连接圆弧圆心。 (2)从O 点分别向角两边作垂线,垂足T 1、T 2为连接点(切点)。 (3)以O 点为圆心,R 为半径,在T 1、T 2之间画连接圆弧即为所求。 2、用圆弧连接直角。 作法:如图2-15(略) (二)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问】与半径为R 1的圆相外切,且半径为R 的圆心轨迹是什么?切点如何 找?相内切呢? 【答】(1)外切时:轨迹是与已知圆同心,且半径为R+R 1的同心圆; 切点是两圆连心线与已知圆的交点。 (2)内切时:轨迹是与已知圆同心,且半径为|R-R 1|的同心圆; 切点是两圆连心线或其延长线与已知圆的交点。 作法:如图2-16所示 (略)

八年级物理下册12_3机械效率导学案新人教版

机械效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学习目标 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重点(1) 理解机构效率 难点理解机构效率 (2)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一、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P85-86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有用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额外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总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三者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用字母 ___________表示。 公式:η=______________,η_____1或100% 。 3.有一机械做的总功为500J,有用功为400J,机械效率是 4.工人师傅将货物沿斜面推上汽车,其目的是为了货物,同时又能省 .苦斜面长度为S,高度为h,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为F,被提升的货物重力为G,将货物推上斜面所做的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 5.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计算公式是W有= ,总功的计算公式是W总= ,由此得出机械效率的公式是η=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所以要测出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 需要的器材是。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X104 J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10N/kg。 解:起重机匀速提升重物用的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依据:) F=G=mg=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有用功:W有=FS或Fh=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 效率与机械效率

效率与机械效率 教学准备 物理方面: 对能量的认识,对一般工具的认识。 数学方面: 基本的四则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 行为目标: ①效率具体指的是什么物理现象。 ②正确认识整个做功过程中因做功所产生的各种能量。 认知目标: 理解工具在机械效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效率(机械效率)的认识与理解。 难点: 对机械效率中公式的运用。 考情分析 效率一定会出现在大型综合性考试中,一般在4分左右,就知识面而言,不会陷入太多的困难,更多的是结合生活现象对此的理解。 1 效率与工具 1.1工具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技术也在不断被改善,而用来劳动的工具随着实际生产生活问题也在不断被改善。而评价工具使用价值,主要引用“机械效率”这 教师寄语:其文有色,艳于西子;其书有华,秀于百卉! 1

教师寄语:其文有色,艳于西子;其书有华,秀于百卉! 1 一词。 在初中阶段,常见的工具主要有“斜面”、“杠杆”、“滑轮”、“热机”、“家用电器”等,在人们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就会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能量的转换效果,一般用“效率”这一物理名词来描述。这也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 因此,“效率”也可以概括为能量的转换过程。 1.2工具做功中的能量 有用功 使用机械时,人们最终需要的能量,一般指工具的主要作用所产生的能量,用“W 有 用 ”表示。 额外功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一般用“W 额外”表示。 总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时总功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 总”表示。即满足: W 总=W 有用+W 额外 eg : 实际生活类: 如图所示,是家用电动机,该电动机主要产生转动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有功的能量,称之为“有用功”。而电动机本身会因为其材料的性质,在其通电的情况下产生不可避免的热量,这部分热量被称为“额外功(无用功)”。电动机因为其工作而消耗的电能,就是“总功”。 图 1 电动机 题目类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A 的过程,其中人的拉力做的功为总功;重物A 在上升过程中,本身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在该过程中,动滑轮并不是我们想提起的物体,但它在整个过程中,是不得不被提起的,因此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无用功(额外功)。

2012中职机械制图教案

本讲:几何尺寸标注 1.知识要点 (1)几何作图 (2)平而图形的尺寸标注 教学设计 教材上的内容比较庞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本讲的重点,要结合实例介绍几何作图和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先讲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再讲具体的一些规定,不要而面具到,要教会同学查书和手册, 不要死记硬背。 平而图形的尺寸标注:采用启发式教学,先给出如下图所示的平而,让同学自己抄画,考虑从何处着手,画图步骤是什么?然后再给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等概念。再分析尺寸的分类和基准的概念。多举一些和作业相近的实例。 徙手绘制草图:分组演示草图的绘制方法和技术,注意铅笔的修理和仪器图的区别。利用视频动画演示一个图形的画图过程。 3^课前准备 教师要绘制一张平而图形的草图作为范例。 4^教学内容 ⑴尺寸标注^11 1 6675.2^ 1996 ) 0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图1-8〉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性无关;图样中的尺寸凡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否则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附说明;机件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上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此外,为了使标注的尺寸清晰易读,标注尺寸时可按下列尺寸绘制:尺寸线到轮廓线、尺寸线和尺寸线之间的距离取6隱?10隱1,尺寸线超出尺寸界限2隱?3麵,尺寸数字一般为3.5号字,箭头长5咖,箭头尾部宽1隱。 图1-8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尺寸数字的注写方法 线性尺寸数字通常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尺寸数字应按图1-9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 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应引出标注。对于非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其数字方向也可水平地注 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另外尺寸数字不允许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需要将图线断开。

(完整版)圆弧连接教案

什邡职业中专学校 优质课教案 学科:机械制图 课题:圆弧连接 授课人:程红 授课班级:16机⑤ 授课时间:6月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授课地点:钳工待岗室

复习 导入新课 新课内容多媒体 展示图 片并提 问 书写课 题 讲授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圆的尺寸标注 圆的直径用什么符号表示? 圆的半径用什么符号表示? 那么我们所学习的圆及圆弧在实际中是怎么 运用的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图片来看看 (二)、新课引入 通过图片引出圆弧与圆弧的圆弧连接 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物体 都可以用一段圆弧来连接,以使其更漂亮,更 有利用价值。 那么到底什么叫圆弧连接? (三)、新课讲授 一、圆弧连接的概念 用一段光滑的圆弧连接两相邻线段的作 图方法。 二、圆弧连接的分类 1、两直线的圆弧连接; 2、圆弧与直线的圆弧连接; 3、两圆弧的圆弧连接; 教学任务 本节课要解决的目标问题 (1)已知两个圆弧,如何用圆弧实现外连接? 由同学进 行抢答, 巩固已学 知识 观察图 片,引出 本节课内 容。 为学习 新课打 下基础 提出这 节课的 主要任 务,让学 生清楚 本节课 要解决 的问题。 2分 钟 3分 钟 1分 钟 5分 钟

多媒体展示原理图 多媒体展示原理图 图1 圆弧连接的实质 使连接圆弧与相邻线段相切 直线与圆的三个位置关系? 相交、相切、相离 圆弧原理图 1、圆弧的外连接 图2 圆弧外连接原理图 ①、中心距等于已知圆的半径加上连接圆 的半径; ②、切点是已知圆的圆心与连接圆的圆心 相交的交点。 2、圆弧的内连接 图3 圆弧内连接原理图 ①、中心距等于连接圆的半径减去已知 圆的半径; 回忆初中 知识 学生进行 分析,确 定如何找 到连接圆 的圆心及 实现光滑 连接的切 点。 让学生 理解实 现外连 接和内 连接的 原理 2分 钟 6分 钟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 精品导学案

12.3机械效率精品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有用功、总功及额外功。 (2)知道滑机械效率的含义及计算。 (3)会机械效率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数据处理方法。(2)培养他们的分工协作能力和初步的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使学生掌握机械效率有关的计算。 重点:掌握机械效率的含义,教会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机械效率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板车上装有货物,一人拉着该板车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功,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功,如果目的是送板车,则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 2.一台起重机将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N,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___,总功是___________,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3.某工人用二个滑轮的滑轮组将重为1000N的物体提到2m高处,拉绳子的力为400N,则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 _______J,拉力拉绳子一共做了_______J的功,拉力额外多做了_______J的功。 4.对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B.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杠杆的机械效率可达110% D.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探究交流】

123机械效率(无答案)-山东省庆云县第二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实验课)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机械效率(新授,实验)学习自我评价:(很好)(较好)(一般)(差)课时:日期:使用人: 学习目标:1.知道基本的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2.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知道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学习过程: 1.知识储备: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定义及计算公式 2.新知识学习: 一.机械效率的基本计算公式 学习指导(一) 听老师讲解,归纳出机械效率的基本计算公式: 一.提升重物: 1.不考虑摩擦,知道物重G物,知道滑轮重G轮 2.知道拉力F,绳子自由端伸长距离s,物体重力G物物体升 高的高度h。 (二)拖拉物体 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指导:阅读87页实验内容,理清实验思路,明确实验器材,所测物理量,之后进行实验,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其中规律。 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针对性练习: 88页3题: 88页4题: 当堂达标题:(独立完成,检测自己所学) 1.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前三次实验中,第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是否有关。 2.如图2所示,小华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竖 直向上拉动绳子的自由端.若钩码G重为3N,小华所用拉力F 为1.2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换成重为5N的钩码G′ 再进行实验,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机械制图教案(全)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周次/星期 节次 课题制图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2、了解机械图样的概念。 3、能够理解斜度、锥度和掌握斜度、锥度的画法。 课型新课教学时数 2 教材分析重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难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教具多媒体、画图工具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板书设计一、什么是机械图样? 本课程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二、斜度、锥度的理解及画法 1、斜度 2、锥度 (1)、斜度的概念 (1)、锥度的概念 (2)、斜度的标注 (2)、锥度的标注 (3)、斜度的画法 (3)、锥度的画法 课外作业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板书,提问学生。 重温:中分线的画法【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 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国家制图标准作图,课堂 认真听讲,积极动手绘图。 1、下节课上课之前务必准备好绘图工具。 2、布置的作业及时上交,否则须进行课后必要的辅导。 【新课导入】 图样是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有“工程语言”之 称。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原理、遵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绘制的用于工 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样图,简称图样。 用于机械行业中,机械的设计、制造、维修及检测等用途的图样, 称为机械图样,它是每个从事机械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必 须掌握的。 【新课教学】 一、机械图样 图样是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有“工程语言” 之称。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原理、遵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绘制的用于 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样图,简称图样。 用于机械行业中,机械的设计、制造、维修及检测等用途的图样, 称为机械图样,它是每个从事机械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必 须掌握的。 二、斜度与锥度 1.斜度 (1)斜度是指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倾斜的程度,一般以直角 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比例并把前项化为1而写成1:n的形式。(见下 图) 第1节课 严格要求学 生

机械效率导学案

12.3 机械效率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3.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重点难点会进行机械效率的计算 自主学习 (一)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中三种不同的方法,把100N 重的沙子运上三楼,哪种办法最好?为什么? 2、我们的目的是将沙子运到三楼,所以把100N 重的沙子提升6m,做的功为( )J。 是必须做的功,这样的功叫做功。有用功—使用机械时为达目的必 须做的功。 600J的功外还做了哪些功?这些功有用吗?不 做 吗? 5、第三种方法除了对沙子做的600J 的功外还做了哪些功?这些功有用吗?不做行吗? 总结:三幅图中除了对沙子做的600J 的有用功外,还不得不对人体和水桶、_____ 和动滑轮、 ___ 和动滑轮等做一些没有用处的功,这些功叫做___ 功。 使用机械时都要做有用功和额外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我们使用机械时总共 做的功叫做总功。总功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W 总= 练一练 1、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 ___ 做的功是有用功,对 _____ 做的功是额外功。 2、如果桶掉进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 功 3、第一种方法除了对沙子 做的 600J的功外还做了哪些功?这些功有用吗?不做4、第二种方法除了对沙子 做的

是_____ 功,对水做的功是 _____ 功。 (二)机械效率人们在使用机械时都要做有用功和额外功,你是希望有用功在总功中占得比例多还是希望额外功在总功中占得比例多些呢? 1、机械效率的定义 2、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η= _ 。 3.分别计算上图中三种不同方法运送沙子的机械效率。(三)小组讨论: 1.有没有一种简单机械只做有用功,不做额外功? 2.使用不同的简单机械做功,完成相同的有用功时,所做的总功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4.一定的总功中,额外功少意味着什么? 拓展练习1、用一个动滑轮将重480N 的货物提高1m,所用的拉力为300N,则总功是J,有用功是J。 2、一辆重5×104N 的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000m, 已知在这段路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3000N,则汽车在这段上所做的功J。 3、小刚将重为100N 的水提到6m 的楼上,小刚同学体重为400N,装水的水桶重20N,在这个过程中,他克服自己的体重做功为J,有用功为 J, 额外功为J,总功为J. 4、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 倍的杠杆将重400N 的货物抬高0.2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40N,手下降的高度是m,人做的总功是J,有用功是J, 这根杠杆的机械效率是。 5、用滑轮组将重为400N 的物体提高2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有用功是J,总功是J,额外功是J. 6、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 的力把重 1600N 的集装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集装箱做的功是J,斜面的机械效率7、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6×102N 的物体匀速提高2m, 拉力所做功为 2×103J。求:(1)有用功(2)额外功(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100N 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 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 的功。求:(1)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推力F 的大小 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200N,人用125N 的拉力 F 向下拉动绳子,5s 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求:(1)拉力F所做的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导学案

123机械效率导学案

《机械效率》导学案 学习目标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教学重点:1.理解机构效率;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下图中分别用三种方式把沙子提到装修的楼上去,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总功? ⑴几个基本概念: 有用功W有用:将重物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 额外功W额外:克服摩擦力和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 总功W总:手的拉力对动滑轮做的功 ⑵三者之间的关系:或 ⑶机械效率的概念: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即:计算公式: 二、进行新课 1.思考: ⑴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 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 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图1 ⑵如图1所示,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拉力F拉着10 N的重物匀速上升,绳子自由端移动1.5 m,动滑轮重力2 N, 求:(1)拉力F;(2)物体上升的距离;(3)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解: (1) F=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 N. (2)物体上升距离 h =_________ = ____ m. (3)有用功:W有=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 总功:W总=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 机械效率: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略 2.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 注意事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测力计。 实验1: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如图2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3 结论:图2 ____________一定,物重越 ____,机械效率越 _____。 实验2: 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如图3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结论: ______ 一定,动滑轮越 ____,机械效率 _____。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原理: 图3 W Gh W Fs η== 有 总

机械制图教案教学设计(一).doc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数控技术系(部)教师陈贵荣“机械制图与测绘” 总课时:100 学习任务数:5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至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日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测绘学习任务绘制平面图形课时数12节上课日期教学周1-2 审批: 年月日教学班级12数控技术高2班 学习目标1、能说出常见绘图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能说出常见图线的名称及画法; 3、会等分线段和圆周、作圆内接正多边形; 4、会分析圆弧连接类型并完成简单的圆弧连接; 5、能说出机械制图中字体的写法,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字体; 6、能说出学生用标题栏的确定方法及与看图方向之间的关系; 7、能说出制图中比例的含义; 8、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A4上绘制较复杂的平面图形; 9、学会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技巧; 10、学会写反思及总结。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特点:授课班级是中职一年级的工科学生,性格活泼,对学习实际的操作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比较喜欢团队的学习形式,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但是理论基础较差,表达能力欠缺。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物理和数学,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感,但总的来说基础较薄弱。 学材及分析1、学材: 教材、课件、与学习任务配套的工作页 2、媒体教具 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适用于一个班的理论教学和反馈教学的教室。 3、工具设备 绘图仪器、模型、绘图纸 4、学习环境 分组讨论区、成果展示区、优秀作品陈列区

教学方法 1、以任务引领教学,创设职业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势互补来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目标,本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讨论法和集中讲授法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3、在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的“班组长责任制”。负责人就相当于“班组长”,每个组员都需要承担其中一项,负责人的职责是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督促全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4、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指导和调整教学,保证目标的实现。 重、难点及其化解方法学习重点: 1、图线及图幅等的制图基本规定; 2、圆弧连接的分析及画法; 3、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 学习难点: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化解方法: 1、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示与讲解; 2、学生通过写学习记录、分组讨论、总结答辩化解难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2.3机械效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 4、会利用公式η=W 有/W 总进行有关计算. 5、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中考考点: 1、本节课是中考的重点,主要针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考查 2、今后命题的热点仍是简单机械,并会与生活知识相联系,全方位的考查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中均有可能出现。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知识回顾: (1)什么是功的原理? (2)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5N 的物体,用功的原理求动力F=。 2、结合本节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P107—P 109“牛顿第一定律”部分的内容,并将重点内容做好标记。 二、课内探究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演示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端,使重物G 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 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 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 。 “实验数据:G =5N ,h =0.5m ,F =3N ,s =1m 。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动力)对动滑轮做的功: W 动=F ·S =3N ×1m =3J , 提高重物,动滑轮克服阻力做的功: W 阻=G ·h =5N ×0.5m =2.5J 2、可能的猜想: 由实验可以看到W 动>W 阻,这是为什么? 3、我来归纳:

①在用动滑轮提高重物的实验中,用来提高物体的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这样的功叫做。 ②本实验中,用来克服摩擦做的功、把动滑轮提升0.5m 做的功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使用任何机械做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 ③本实验中,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 总功(W 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 4、小试牛刀 (1)问:本实验中总功W 有用= (2)问:本实验中总功W 总= (3)问:本实验中做的额外功W 额外= (二)机械效率 1、可能的猜想:根据以上实验,你能算出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吗? 2、我来归纳:机械效率——叫机械效率”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 物理意义: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70%,它表示什么意思? 3.提高机械效率 阅读课本提高机械效率一段,小结要点,指出采取减小额外功是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4、课本例题: 明确有起重机中的有用功和总功的分别指的是什么做的功。 (三)探究斜面的效率(二课时) 斜面的总功和有用功是 要测量哪些量 改变倾斜程度,机械效率如何改变 省力多少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 三、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的最大收获;我的疑惑 四、我来试一试 1.从深为5m 的井中直接将一桶水提出井口,已知桶重20N ,桶中水重80N .若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提水,则机械效率为,若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捞桶,则机械效率为. 2.某人用机械做了8000J 的功,其中额外功是有用功的 3 1,那么该机械做的有用功 是J ,机械效率是. 3.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200N 的货物匀速提高4m ,所用的拉力是125N ,则有用功 是J ,总功是J ,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4.工人用一根杠杆提升一桶油,他用250N 向下的拉力拉过1.2m ,油桶上升30cm ,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90%,则油桶重为N .

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绪论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定义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 (1)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4)轴侧图 (5)组合体视图 (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8)零件图 (9)装配图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单元 1 绘制平面图形 1.1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一、图板 二、丁字尺 三、三角板 四、圆规和分规 五、曲线板 六、比例尺 引言 前面我们讲述了常用绘图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点,那么在实际的绘

图工作中我们应如何使用工具正确的绘图呢? 教学内容正文 线段的等分法 一、平行线法 二、分规试分法 圆的等分法 一、圆的六等分 二、圆的五等分 三、圆的任意等分 椭圆的画法 椭圆的长轴和短轴:两条相互垂直而且对称的轴。 椭圆的几何性质:自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定点(焦点)的距离之和恒等于椭圆的长轴。 椭圆的画法 1、理论画法:(同心圆法) 2、近似画法:(四心圆法) 求出画椭圆的四个圆心和直径,用四段圆弧近似地代替椭圆。 已知:长轴 AB 短轴 CD (1)画出相互垂直的且平分的长轴AB和短轴CD; (2)连接AC,并在AC上取CF=OA-OC; (3)作AE的中垂线,与长、短轴分别交于O 1、O 2 ,再作对称点O 3 、O 4 ; (4)以O 1、O 2 、,O 3 、O 4 各点为圆心,O 1 A、O 2 C、O 3 B、O 4 D为半径,分别画弧, 即得近似的椭圆。 注意:取线段要准确,四段圆弧两两相接于1、2、3、4点,必须注意连接处的光滑过渡。 具体作图如下图: 斜度和锥度 一、斜度 1、斜度的概念:指一直线(平面)相对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其大小用该两直线(或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来表示。 斜度 = tanα = CA/AB = H/L 斜度 = (H-h)/L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圆弧连接

教案首页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与 教学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讲授新课 黑板演示检查出勤人数 1、斜度1:5的含义是? 任务3 绘制圆弧连接 圆弧连接——用一段圆弧光滑地连接另外两条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的作图方法。 一、用圆弧连接两直线 1 1 作 图 .以角顶为圆心,R为半径画 弧,交直角边于M、N 2.以M、N为圆心,R为半径画 弧,交点O即连接弧圆心 3.以O为圆心,R为半径在M、 N间画连接弧 .作与两边相距为R的平行线, 交点O即连接弧的圆心 2.自O向两边作垂线,垂足M、N 即切点 3.以O为圆心,R为半径在M、N 间画圆弧 图 步 骤 例 用圆弧连接直角的两边用圆弧连接钝角或锐角两边 类别 二、用圆弧连接直线与圆弧 用半径R 的圆弧连接直线I和圆弧O1

教学过程与 教学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黑板演示 重点讲解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三、用圆弧外连接两圆弧 以已知的连接弧半径R画弧,与两圆外切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尺寸标注的相关内容 下次课将介绍其他圆弧连接方法并进行练习 习题册P11 2.作OA垂直于直线 I,连接OO1交圆弧 O 1 于B,A、B即为切 点 3.以O为圆心,R为 半径画弧,连接直线 I和圆弧O1于A、B 图 例 1.作直线Ⅱ平行于直线 I(间距为R ) ;以O1为 圆心,R1+R为半径画弧 与直线Ⅱ相交于O 作 图 步 骤 2.连接OO1交圆O1于 A,连接OO 2 交圆 O 2 于B,A、B即切点 3.以O为圆心,R为 半径画弧,连接圆 O 1 、圆O2于A、B 图 例 1.分别以(R+R1)及 (R+R2)为半径,O1、 O 2 为圆心,画弧交于O 作 图 步 骤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学案设计 12.3机械效率(无答案)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 机械效率导学案1 八( )班 学号(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为什么使用机械不省功。 2.能正确找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 4.能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学点预习: 1.使用动滑轮省 ,但 ,在提升物体时,要克服动滑轮的 和 做功,故要多做功,即使用动滑轮 功。 2.功的分类:(1)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者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机械效率:(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阅读课本85的内容,观看演示实验- 使用动滑轮省功吗? 实验:如图1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0.5m ;如图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只动滑轮将同样钩码提升0.5m 。将实验数据填入实验表格。 物理量符号 物理量 单位 单位符号 ? W 有 W 总 装置 钩码 重G/N 钩码升高的高度h/m 对钩码做 的功Gh/J 拉力F/N 拉力通过的距离s/m 拉力做的功FS/J

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导学案)

第3节机械效率 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 课题认识机械效率课型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实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知道W有用\,W额外\,W总的含义并清楚它们 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理解额外功产生的原因,知道机械效率 η<1. 3.会正确进行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教学 重点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理解额外功产生 的原因,并能运用公式η=W有W总 ×100%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沙子、塑料桶、塑料袋、 细绳、弹簧测力计、滑轮、 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教学 难点 知道机械效率η<1,理解有用功、额 外功、总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课时1课时 法制渗透法制内容:《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 课前 预习 1.为达到某一目的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叫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动力所做的功叫总功,它是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三者的关系用字母表示:W总=W有+W额. 2.物理学中,将W有与W总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则机械效 率的计算公式是 W W η=有 总 . 3.由于任何机械本身都有重力,转动部分都存在着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 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因此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使用任何机械不省功. 巩固 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的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 导入 师房屋装修时,要把一堆沙子运到楼上,你有哪些方法?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看哪一组同学想的办法最多? 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以一个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 进行 新课 活动探究 教师选取动滑轮、塑料桶、塑料袋(重力忽略不计)提起沙子进行实验(可让学生实验):第一次用塑料桶盛装一定重力的沙子进行实验,如图甲;第二次用塑料袋盛装相同重力的沙子提起相同高度进行实验,如图乙.把记录结果填在设计的表格中.

功、功率、机械效率练习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练习题 一、选择题 (2012连云港)1(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功分别为W、W、W,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123 S 2m S S F F 2m m m 2m 2m F 粗糙水平面粗糙斜面光滑水平面 A(W

(2012十堰)4(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和F,功率分别为P 和P,则它们大1212小关系正确的是:( ) s/m ? A(F>F P>P1212 B(F=F P>P 1212? C(F=F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