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一份好的课程设计报告,需要组员配合完成,下面是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课程设计目的:

1.熟悉并熟练掌握组态王软件;

2.通过组态王软件的使用,进一步掌握了解过程控制理论基础知识;

3.了解典型工业生产过程(锅炉设备)的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

4.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5.培养自主查找资料、收索信息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二、组态王简介:

“组态王”是运行于MicrosoftWindows200/NT4.0.XP中文平台的中文界面软件,充分利用了windows图形功能完备、界面一致性好、易学易用的特点,并且采用了多线程。组件等新技术,实现了实时多任务,软件运行稳定可靠。

“组态王”软件包括由工程浏览器(TouchExplorer)、工程管理器(Proj-Manager)和画面运行系统(TouchVew)三大部分组成。在工程浏览中可以查看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可以完成数据库构造、定义外部设备等工作;工程管理器中内嵌了画面管理系统,用于新工程的创建和已有工程的管理。画面的开发和运行由工程浏览器调用画面制作系统touchMak和运行系统touchVew来完成。

三、锅炉设备的的控制原理及工艺流程:

锅炉是过程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蒸汽不仅能够为蒸馏、化学反应、干燥、蒸发等过程提供热源,而且,还可以作为风机、压缩机、泵类驱动透平的动力源。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生产规模不断强化,生产设备不断革新,作为全厂动力和热源的锅炉,亦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方向发展。为确保安全,稳定生产,对锅炉设备的自动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为实现调节任务,将锅炉设备控制划分为若干个控制系统,主要控制系统有:

(1)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即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操纵变量是给水流量,它主要考虑汽包内部的物料平衡,使给水量适应蒸汽量,维持汽包中水位在工艺允许范围内。维持汽包中水位在给定范围内是保证锅炉、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使锅炉正常运行的主要标志之一。由于锅炉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回路、非线性的、相互关联的复杂控制系统,汽包液位控制与给水控制、蒸汽压力控制、送风控制、炉膛负压控制等有关。汽包水位在外界扰动作用下的变化过程与蒸汽流量D、补充给水量W、补充水温T、炉膛热负荷(燃料量M)、汽包蒸汽压力PD等参数有关,其中影响作用较大的主要是蒸汽流量D、炉膛热负荷(燃料量M)、补充给水量W。汽包液位控制分为三种:单冲量控制、双冲量控制、三冲量控制。

(2)锅炉燃烧的自动控制有三个被控变量,蒸汽压力(或负荷)、烟气成分(反映燃烧经济性指标)和炉膛负压。而操纵变量亦有三个:燃料量、送风量和引风量。这三个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互相关联,需要统筹兼顾,从而组成合适的燃烧系统控制方案,以满足燃料燃烧所

产生的热量适应蒸汽负荷的需要;保证燃烧的经济性和锅炉的安全性。炉膛负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第一个任务是维持汽压恒定。汽压的变化表示锅炉蒸汽量和负

荷的耗汽量不相适应,必须相应地改变燃料量,以改变锅炉的蒸汽量。第二个任务是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当燃料量改变时,必须相应地调节送风量,使它与燃料量相配合,保证燃烧过程有较高的经济性。第三个任务是调节引风量与送风量相配合,以保证炉膛压力不变。对于一台锅炉,燃烧过程的这三项调节任务是不可分隔的,对调节系统设计时应加以注意。

(3)过热蒸汽系统的自动控制以过热蒸汽温度为被控变量,喷水量为操纵变量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以使过热器出口温度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并保证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控制方案选择:单回路控制方案:在运行过程中。改变减温水流量,实际上是改变过热器出口蒸汽的热焙,亦改变进口蒸汽温度,如下图所示。从动态特性上看,这种调节方法是最不理想的,但由于设备简单,因此,应用得最多。减温器有表面式和喷水式两种。减温器应尽可能地安装在靠近蒸汽出口处,但一定要考虑过热器材科的安全问题,这样能够获得较好的动态特蛀。但作为控制对象的过热器,由于管壁金属的热容量比较大,使之有较大的热惯性。加上管道较长有一定的传递滞后,如果用下图所示的控制系统,调节器接受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t变化后,调节器才开始动作,去控制减温水流量w.w的变化又要经过一段时向才能影响到蒸汽温度t这样,既不能及早发现扰动,又不能及时反映

控制的效果,将使蒸汽温度t发生不能允许的动态偏差。影响锅炉生产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改变减温水量控制蒸汽温度系统

实际中过热蒸汽控制系统常采用减温水流量作为操纵变量,但由于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及纯滞后均较大,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往往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因此常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减温器出口温度为副参数,以提高对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质量。串级控制方案: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下图所示。采用两级调节器,这两级调节器串在一起,各有其特殊任务,调节阀直接受调节器1的控制,而调节器1的给定值受到调节器2的控制,形成了特有的双闭环系统,由副调节器调节器和减温器出口温度形成的闭环称为副环。由主调节器和主信号—出口蒸汽温度,形成的闭环称为主环,可见副环是串在主环之中。

过热蒸汽温度串级调节系统原理图

调节器2称主调节器,调节器1称为副调节器。将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不是用来控制调节阀而是用来改变调节器2的给定值,起着最后校正作用。串级系统是一个双回路系统,实质上是把两个调节器串接起来,通过它们的协调工作,使一个被控量准确地保持为给定值。通常串级系统副环的对象惯性小,工作频率高,而主环惯性大,工作频率低。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希望主副环的工作频率相差三倍以上,以免频率相近时发生共振现象面破坏正常工作。串级控制系统可以看作一个闭合的副回路代替了原来的一部分

对象,起了改善对象特征的作用。除了克服落在副环内的扰动外,还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加快过渡过程。串级控制由于副环的存在,改善了对象的特性,使等效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减小,系统的工作频率提高。同时,由于串级系统具有主、副两只控制器,使控制器的总放大倍数增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强,因此,一般来说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要比单回路控制系统高。

四、工程建立:

设计思路:首先,一打开运行,就是进入首页,点击“锅炉控制”进入主界面,动作之前,先要给定“水位设定值”,然后点击自动按钮,就可以观察实时曲线;也可以将开关打到手动状态进行手动控制。

设计过程:(一)首先建立工程“锅炉控制”,进入画面界面,点击新建工程画面,进入开发系统界面,确定背景属性,打开工具栏,使用图库(快捷键F2)创建所需的器件:锅炉汽包、炉膛、各种阀门等;并设计水流的动态表示;(二)设置串口;(三)然后打开数据词典,定义所需的变量,注意其变量类型及其后续设置;(四)接下来就是动画连接,双击画面上的器件,输入变量,或点击“?”进入变量浏览器选择所需变量,当设定完成后,进入工程浏览器双击“应用程序命令语言”输入控制程序。

工程创建过程的截图显示:

(一)系统变量定义:

(二)动画连接:

(三)图形界面的设计:

(四)自动运行结果:(设定值为30时)

(五)手动控制运行结果:

五、系统软件编译:

if(点手自动转换开关==0){if(点给水阀==1){点汽包水位=点汽包水位+1;点给水流量=点给水流量+1;}else{点给水流量

=0;}if((点空气阀==1)&&(点燃料阀==1)){点燃料流量=点燃料流量+1;点空气流量=点空气流量+1;点炉膛压力=点炉膛压力-1;}else {点空气流量=0;点燃料流量=0;点炉膛压力=99;}if((点饱和蒸汽阀==1)&&(点过热蒸汽阀==1)&&(点给水阀==0)){点饱和蒸汽流量=点饱和蒸汽流量+1;点饱和蒸汽温度=点饱和蒸汽温度+1;点饱和蒸汽压力=20;点过热蒸汽温度=点过热蒸汽温度+1;点过热蒸汽压力=20;点汽包水位=点汽包水位-1;}if((点饱和蒸汽阀==1)&&(点过热蒸汽阀==1)){点饱和蒸汽流量=点饱和蒸汽流量+1;点饱和蒸汽温度=点饱和蒸汽温度+1;点饱和蒸汽压力=20;点过热蒸汽温度=点过热蒸汽温度+1;点过热蒸汽压力=20;}elseif((点饱和蒸汽阀==1)&&(点过热蒸汽阀==0)){点过热蒸汽压力=10;点饱和蒸汽压力=10;点过热蒸汽温度=20;点饱和蒸汽温度=点饱和蒸汽温度+1;}elseif((点饱和蒸汽阀==0)&&(点过热蒸汽阀==1)){点饱和蒸汽流量=0;点饱和蒸汽温度

=20;

点饱和蒸汽压力=10;点过热蒸汽温度=20;点过热蒸汽压力

=10;}if(点汽包水位>=80){点汽包水位=点汽包水位-1;点给水阀

=0;}}else{if(点汽包水位点汽包水位设定){点过热蒸汽阀=1;点饱

和蒸汽阀=1;点给水阀=0;点给水流量=0;点汽包水位=点汽包水位

-1;}elseif(点汽包水位设定==点汽包水位){点过热蒸汽阀=1;点饱

和蒸汽阀=1;点给水流量=20;

点汽包水位=点汽包水位+1;点给水阀=1;}if(点汽包水

位>=10){点燃料阀=1;点空气阀=1;点空气流量=点空气流量+1;点燃

料流量=点燃料流量+1;点炉膛压力=点炉膛压力-1;}else{点空气流

量=0;点燃料流量=0;点燃料阀=0;点空气阀=0;}}

六、课程设计感想: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熟练掌握了组态王软件6.52版的使用。使我对组态软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组态王软件的应用、组态王软件的系统开发过程。在画面加工上做的更美观,立体感更强。使我得到了一次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系统的锻炼。相信以后在使用组态软件设计能够更全面,设计出更方便的实现监控和控制的功能,同时让我在使用编程技巧的熟悉度向前迈了一大步。

七、参考文献:

《过程控制工程》孙洪程李大宇翁维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

人民邮电《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及通信网络技术》郭

宗仁吴弈锋郭宁明编著出版社出版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覃贵礼吴尚庆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

《过程控制》金以慧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0

XXXXXXXXXXXXXX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践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无操作系统)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所在学院XXXXXXXXXXX 专业名称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 成绩 XXXXXXXXXXXXX 二○XX年XX月

综合实训任务书

目录 前言 (1) 1 硬件设计 (1) 1.1 ADC转换 (3) 1.2 SSI控制数码管显示 (3) 1.3 按键和LED模块 (5) 1.4 PWM驱动蜂鸣器 (6) 2 软件设计 (7) 2.1 ADC模块 (7) 2.1.1 ADC模块原理描述 (7) 2.1.2 ADC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8) 2.2 SSI 模块 (8) 2.2.1 SSI模块原理描述 (9) 2.2.2 SSI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0) 2.3 定时器模块 (10) 2.3.1 定时器模块原理描述 (10) 2.3.2 定时器模块流程图 (11) 2.4 DS18B20模块 (11) 2.4.1 DS18B20模块原理描述 (11) 2.4.2 DS18B20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2) 2.5 按键模块 (13) 2.5.1 按键模块原理描述 (13) 2.5.2 按键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3) 2.6 PWM模块 (13) 2.6.1 PWM模块原理描述 (14) 2.6.2 PWM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4) 2.6 主函数模块 (14) 2.6.1 主函数模块原理描述 (14) 2.6.2主函数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5)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书

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容与条件 (2) 2.1 设计容 (2) 2.2 设计条件 (2) 3 滞后校正特性及设计一般步骤 (2) 3.1 滞后特性校正 (2) 3.2滞后校正设计一般步骤 (3) 4 校正系统分析 (3) 4.1校正参数确定 (3) 4.2校正前后系统特征根及图像 (6) 4.3 函数动态性能指标及其图像 (10) 4.4系统校正前后根轨迹及其图像 (11) 4.5 Nyquist图 (12) 4.6 Bode图 (15) 5 设计心得体会 (17) 6 设计主要参考文献 (18)

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设计 1、设计目的: 1) 了解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 2) 掌握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动态特性分析的方法。 3) 掌握利用MATLAB 对控制理论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能。 4)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容与条件: 2.1设计容: 1) 阅读有关资料。 2) 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动态特性分析。 3) 绘制根轨迹图、Bode 图、Nyquist 图。 4) 设计校正系统,满足工作要求。 2.2设计条件: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 K G(S)S(0.0625S 1)(0.2S 1) = ++, 试用频率法设计 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位裕度050γ=,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 v K 40s -=,增 益欲度>17dB 。 3、滞后校正特性及设计一般步骤: 3.1滞后特性校正: 滞后校正就是在前向通道中串联传递函数为)(s G c 的校正装置来校正控制系统,)(s G c 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1,11)(<++= a Ts aTs s G c 其中,参数a 、T 可调。滞后校正的高频段是负增益,因此,滞后校正对系统中高频噪声有削弱作用,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可以利用滞后校正的这一低通滤波所造成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暂态性能。 滞后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滞后网络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使系统截止频率下降,从而使系统获得足够的相位裕度。或者,是利用滞后网络的低通滤波特性,

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报告

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阅卷教师:

目录 1.设计目的 (1) 2.设计思想 (1) 2.1网站整体结构规划思想 (1) 2.2 主页设计思想 (1) 2.3子页的设计思想 (1) 3网页详细设计分析 (1) 4结论 (2)

1.设计目的 阐述该个人网站的设计意图和创意,简单介绍自己的个人网站。 2.设计思想 阐述网站的整体设计思想,包括: 2.1网站整体结构规划思想 要求阐述网站整体结构的选择、设计的思想,绘制网站结构草图。 2.2 主页设计思想 要求对主页的布局思路进行阐述和分析。 2.3子页的设计思想 要求对子页的设计以及网页对象的选取思路进行阐述和分析。 3网页详细设计分析 要求选取一张网页,对网页的设计实现过程进行阐述和分析,详细说明制作该网页的步骤,所使用的网页对象以及该网页对象的操作方法。

4结论 对整个设计报告做归纳性总结,并分析设计过程中的困难及如何解决的,最后提出展望。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实践使同学们经历Dreamweaver cs3开发的全过程和受到一次综合训练,以便能较全面地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开发案例,理解并初步掌握运用Dreamweaver cs3可视化开发工具进行网页开发的方法;了解网页设计制作过程。通过设计达到掌握网页设计、制作的技巧。了解和熟悉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现技巧。根据题目的要求,给出网页设计方案,可以按要求,利用合适图文素材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网页设计作品。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Dreamweaver cs3等软件的的操作和应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名称:扬子烯烃厂丁二烯装置控制模拟设计设计时间:2006.2.20~2006.3.10 姓名:毛磊 班级:自动化0201 学号:05号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2006年3月

1.课程设计内容: 学习《过程控制工程》课程和下厂毕业实习2周后,在对扬子烯烃厂丁二烯装置的实际过程控制策略、实习环节的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组态软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扬子烯烃厂丁二烯装置,设计一个复杂控制系统(至少包含一个复杂回路和3-5个简单回路),并利用组态软件进行动态仿真设计,调节系统控制参数,使控制系统达到要求的控制效果。 1)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每个人根据下厂具体实习装置,确定自己的课程设 计题目,每1-3人/组; 2)选用一种组态软件(例如:采用力控组态软件)绘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3)绘制控制系统原有的控制回路; 4)利用下厂收集的实际数据和工艺要求,选择被控对象模型,利用组态软 件,对控制系统进行组态; 5)改进原有的控制回路,增加1-2个复杂回路,并进行组态; 6)调节控制参数,使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7)写出设计工作小结。对在完成以上设计过程所进行的有关步骤:如设计 思想、指标论证、方案确定、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原理分析等作出 说明,并对所完成的设计做出评价,对自己整个设计工作中经验教训, 总结收获。 2. 进度安排(时间3周) 1)第1周选用一种组态软件绘制系统工艺流程图;绘制控制系统原有的 控制回路; 2)第2周利用下厂收集的实际数据和工艺要求,选择被控对象模型,利 用组态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组态; 3)第3周(1-3) 改进原有的控制回路,增加1-2个复杂回路,并进行组态; 调节控制参数,使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4)第3周(4) 书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5)第3周(5) 演示、答辩

智能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HUNAN UNIVERSITY 智能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模糊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 统的研究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名称: 指导老师: 2017年5月30 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的研究进展 (2) 2.1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2) 2.2 几种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比较 (3) 第3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模糊控制器 (7) 3.1 模糊化 (7) 3.2 模糊控制规则库的建立 (7) 3.3 解模糊 (7) 第4章 MPPT模糊控制器设计 (8) 4.1选择观测量和控制量 (8) 4.2 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模糊化 (8) 4.3 制定模糊规则 (9) 4.4 求解模糊关系 (9) 4.5进行模糊决策 (10) 4.6 控制量的反模糊化 (10) 第5章模糊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 (11) 附录 (15)

第1章绪论 在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保护环境的双重要求下,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伴随着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的利用太阳能成为可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将成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目前,转换效率低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成为阻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广泛应用的一个重点问题。智能控制是这门新兴的理论和技术,它是传统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用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智能控制包括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而模糊控制是目前在控制领域中所采用的三种智能控制方法中最具实际意义的一种方法。在光伏系统MPPT控制中,由于外界光照强度和温度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特性,则使用模糊逻辑的MPPT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有望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 随着近年智能控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模糊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被人们广泛接受。模糊控制的优点很多,例如:模糊控制器设计简单,不需要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模糊规则用自然语言表述,易于被操作人员接受;模糊控制规则可以转换成数学函数,易与其他物理规律结合,便于用计算机软件实现;模糊控制抗干扰能力强,且响应快,对复杂的被控对象能有效控制,鲁棒性和适应性都易达到要求。模糊控制以其适应面广泛和易于普及等特点,成为智能控制领域最重要,最活跃和最实用的分支之一。目前,模糊控制已经在工业控制领域、经济系统、人文系统以及医学系统中解决了传统控制方法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实际控制问题。本文正是基于光伏发电系统存在的处理复杂,外界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系统中,跟踪系统最大功率工作点,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本文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为研究对象,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光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中,从光伏阵列的原理和特性、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设计、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和模糊控制理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本设计报告比较多种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实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根据其不同的优缺点,然后选用模糊控制方法来实现最大功率跟踪。通过对模糊论域、隶属度函数计算,制定处模糊规则,设计出模糊控制器。最后建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自动化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自动化08-1班 学号:08051116 姓名:刘加伟 2018.7.17

任务一、双容水箱的建模、仿真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一、控制系统设计任务 1、通过测量实际装置的尺寸,采集DCS系统的数据建立二阶水箱液位对象 模型。<先建立机理模型,并在某工作点进行线性化,求传递函数) 2、根据建立二阶水箱液位对象模型,在计算机自动控制实验箱上利用电 阻、电容、放大器的元件模拟二阶水箱液位对象。 3、通过NI USB-6008数据采集卡采集模拟对象的数据,测试被控对象的开 环特性,验证模拟对象的正确性。 4、采用纯比例控制,分析闭环控制系统随比例系数变化控制性能指标<超调 量,上升时间,调节时间,稳态误差等)的变化。 5、采用PI控制器,利用根轨迹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使用Matlab中 SISOTOOLS设计控制系统性能指标,并将控制器应用于实际模拟仿真系统,观测实际系统能否达到设计的性能指标。 6、采用PID控制,分析不同参数下,控制系统的调节效果。 7、通过串联超前滞后环节校正系统,使用Matlab中SISOTOOLS设计控制系统性能指 标,并将校正环节应用于实际模拟仿真系统,观测实际系统能否达到设计的性能指标。

(一)建立模型 (二)实验模型及改变阶跃后曲线: 1.取阶跃曲线按照以下模型建立系统辨识模型: 一般取为0.4和0.8 计算上行阶跃各参数: T1=171.26 T2=50.50 K=160.47 t1=141 t2=338 建立传递函数为: G(s>= 计算下行阶跃各参数: T1=84.20 T2=48.67 K=148.08 t1=89 t2=198 建立传递函数为: G(s>= 2.建立机理模型

WEB个人主页课程设计

Web应用开发技术 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设计题目 个人网站 二、目的 1、本次设计是学生在学完ASP动态网站开发课程后的一次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设计,是对ASP进行动态网站开发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2、掌握使用ASP技术进行网站开发设计。 3、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加深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并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实际应用操作环境,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功能需求描述 此网站可以对主人留言,来发表自己的心情,也可以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入其中,达到和睦相处、心灵的驿站的目的等。 四、总体设计

五、详细设计 (一)、我的主页 此页面为网站的主页,通过发布新心情,点击通讯录可以查看通讯录好友信息,点击留言板可以查看好友留言。 主要代码: 个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