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秀学生的培养

关于优秀学生的培养
关于优秀学生的培养

关于优秀学生的培养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和“北约”“华约”等高校联盟自主招生考试试题可以看出,命题的指导思想变了,命题注重考查一个考生应具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根据新课程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试特点,对想考上一流文科大学的尖子生来说,应达到如下要求:知识面广,能言善辩,学习热情高,探究创新能力强,具有学科思维方法和适合自己的的学习方法;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考试心态稳定等等。

从我们学校的校情出发,我们每届学生在变,省里招生政策在变、高中名校招生对策在变。如果我们墨守成规,没有创新,就不能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既尖子生。不利形势迫使我们想办法,探索经验,培养一流尖子学生。一所学校多年培养尖子生的数量与质量也可以反映这所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水平。要想打造一流高中,必须出产一流学生,培养尖子生是我们学校高中部各个班级的重要工作。关于尖子学生的培养,应该分阶段进行,经历了选拔、培养和巩固三个阶段。

一、选拔阶段

因为尖子生的培养具有周期长、收效慢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早发现,早准备。开学初借助学生档案,或者原班主任、原任课老师,或通过课堂提问、测验、谈心,观察等手段去印证已知的考试成绩、操行评价是否真实,便能发现尖子生和准尖子生。

选拔阶段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树立科科有人才,人近其材的思想;二是通过分层选拔尖子生,改良尖子生的成长环境,使尖子生的培养后继有人;三是借选拔培养更多的尖子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带动后进生,进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成绩,改善班风学风。

二、培养阶段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今年的迎新典礼上,对同学们说:“要以国际一流标准要求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学业成绩,要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只有成就品格之大道,才能成就学问之大道”。可见大学对高水平人才的品德非常重视。为了把有培养潜力的准尖子生打造成尖子生,重点做了下面几项工作。

(1)规范行为,养成好习惯。有些尖子生自恃智商高,学习好,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集体观念等方面却不懈一顾,动不动就咄咄逼人。对此,我们老师就要既宽容又不溺爱,既严格又不与之对立,使准尖子生去掉身上的一些毛病,遵守纪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2)借助心理学原理。运用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和积极的暗示效应,鼓舞准尖子生和尖子生,使他们的潜力更好地发挥出来。在刚进入高二文科时,我对班上同学说:两年后,你们都可以考上大学,如果更勤奋,会有一半以上同学会考上一本的。在和部分尖子学生谈话时,跟他们说,你们是最有希望考上一流大学的,你们当中一定有同学会考上北大,期待你们成

功。在一次“我最向往的大学”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或高昂、或羞涩的说出了适合自己的大学。有了目标,尖子生就有学习的动力,有动力也就有了希望。

(3)自主学习扬长补短。尖子生总会有短板学科。我对学生说:“你目前的短板学科,就是明天进步的财富,要想取得最大的进步,就要拉长短板科”。田忌赛马能够取胜,靠的就是化短为长的补短之法。而对各科均衡发展的学生来说,扬“长”则是另一重点所在;只有扬长,才能爆发出尖子生的闪光点,才能促进合作学习。补“短”扬“长”,需要尖子生自我学习,不能依靠老师去上课。给他时间让他去看书,去归纳比较,去与小组同学讨论,获得突破。

(4)教育教学定位的转变。从单纯的知识转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我们的做法是: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提供资料,在周末发给学生,星期天提前返校对答案,每周由小组主讲答疑,或者相互质疑,如答案有争议,再与老师交流。每周都要过问尖子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指导学生学会定计划、学会总结、学会探究和反思,使复习总结常态化等。如和我搭档的数学老师向雄海老师、马晓敏老师,每次月考后都要求学生对做错题的原因进行反思,尤其是尖子生还要写失误分析。指导学生学会对课堂上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梳理;如让学生建立知识树,不管多么古怪,只要他下次复习能看得懂的,就是好东西。对考点、例题、错题的探究要做到不断变着花样重复,每次都有新领悟。我从高二接文科实验班以来,在各次学校、年级活动和班级活动上,充分放权,锻炼尖子生的胆量,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从长远看,就是为在高三尖子生参加自主招生面试打下基础。

(5)梯队培养。众所周知,影响考试成绩的不确定因素是很多的,如题型、情绪、天气、疾病等。因而,培养尖子生,最忌讳把“宝”押在几个人身上。我们的做法是,采取分层次发展和梯队培养的方法,不断地把准尖子生补充到培养的行列,变几个尖子生为一个尖子群。例如,以学期为单位,有计划地逐层发展尖子生,扩大尖子群。视班里的尖子生的质量,第一梯队尖子生可认定3——4名,奋斗目标是北大清华和港大;第二梯队尖子生5——6人,奋斗目标是北约、华约、香港中文等大学,一二梯队结合形成两个竞赛组。把一二梯度的尖子生分到各个学习小组,引领小组学习。在段考和学期考之后适当地发展2-3个准尖子生进入尖子生的培养队伍,上不去的可能下降等级。这样,分层次发展和梯队培养尖子生,既激励其他学生的上进心,又可激活尖子生的竞争力,从而保证高考时即使“此落”也可“彼起”,也可做到高分层面的丰收。

(6)和谐发展共跃龙门

我们学校的高考目标有三级指标。北大、清华生指标、一流本科生指标、二本以上上线指标。我们必须从全局出发,既要处理好尖子生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尖子生与后进生之

间的关系。处理尖子生之间的关系,要贯彻既竞争,又友好的原则。第一,扩大竞争范围。我们班内淡化排名,强化合作。要把比较的对象外延到校外,因为高考的对手都是全省的考生不在班内。这样,就可以使尖子生的眼光看得远些,转移尖子生因妒忌造成的矛盾。第二,学会比较的方法。明确比的内容。既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既要比强项,也要比弱项:既要比分数,也要比潜力,比增分空间;既要比个人成绩,还要比团队进步。这样,通过引导,扩大了比的内涵,尖子生就不会死盯班内考试名次,而会转向多方面求发展,达到减少尖子生之间的矛盾的目的。第三,放大竞争的积极意义。竞争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尖子生更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如成功的学习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熟的为人处事方法,引人瞩目的特长等。

如果我们只是关心尖子生而冷落后进生,肯定会引起后进生对老师的不满,对尖子生的怨恨。唯有用尖子生帮助后进生的办法,才可能使我们腾出宝贵的时间研究培养尖子生的问题,使尖子生受益更多。尖子生帮助后进生,并不会影响尖子生的成绩。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的好处很多。首先,对尖子生而言辅导后进同学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温习提高的过程。可以吸取后进生失败的教训,可以改善与后进生的关系;对后进生而言,可以激学习热情,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进而搞好班风和学风。不过,使用此办法,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提高尖子生对这一做法的认识,培养尖子生的工作热情;二要采取团队帮助方式;三要提高帮教责任和效果,检查帮助效果(如尖子生帮教对象的考试名次要比进步,着重表扬团队进步;四要安排好座位,注意小组内尖子生与后进生在座位上的搭配,还要考虑小组之间尖子生学习交流的方便;五、要密切观察帮助后进生的尖子生的情况,一旦尖子生受到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要及时调整座位。

除了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班主任还要处理好老师团队与学生的关系。从高二开始就向学生大力宣传班级的科任老师。使学生认识老师,佩服老师,欣赏老师,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使学生敢于与老师交流,这对稳定班级的教育教学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请科任老师辅助班主任做好尖子生的思想工作,消除我们工作中的盲区。

三.巩固阶段。在高考前夕,“临门一脚”很重要,很多尖子生都会兴奋,容易打偏。应该引起我们班主任的高度重视。我们的做法是:(1)、独立思考而不独处。尖子学生喜欢独立思考,独处又容易走神。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共生效应”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根据这一原理,在尖子生培养上应培养造就一个尖子生群体,形成优生优培的良好氛围,而我们发现群体的学习比独处学习的效果更好。

(2)、学习指导和心理辅导双轨并行。①学习指导方面:尖子生学习到一个阶段,容易遇到学习上怎么努力也上不去的现象,叫“高原现象”,此时他们很苦恼,我们就找他们和其他尖子生交流,学会取舍,尽早克服高原现象。其办法有:夯实基础、“读你千遍不厌倦”。限时训练,熟能生巧。②、心理辅导方面:整天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尖子生,对考北

大、清华的期望值过高,心理压力大,害怕考砸。在临近高考的两次模拟考试中,一旦考砸了,他们的心理崩溃就很不稳定。所以,我们开展一些活动或者运动及时地帮助他们转移和释放压力,淡定迎考。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不断暗示,精神激励、决不放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全面发展借力圆梦。对于高水学生,在高考中,实考总分很难拉开较大距离。如果发挥失常,可能梦断未名湖。如果有些特长加分,或者自主招生减分,可以大大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考上北大清华或者考上一流一本的成功系数就大多了。为了找到这份外力,在高二时我们就有意这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等待高三冲刺。08年我们班级有4位同学、今年又有7位同学享受自主招生加分考上了一流一本。特长生考上清华或人大、北师大等一流一本就更多了。

基于不同的优生有各自独特的发展轨迹,我们不能循规守矩,生搬硬套经验去培养,唯有创新,不拘一格,竭尽所能的为其发展提供足够多的途径。让不同层次的优生在不同的层面上得到提高。培养尖子生之路漫长,我的个例成功不成规律,更上升不了理论,我得不断向同事们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