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竖直角与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学习资料

实验-竖直角与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学习资料
实验-竖直角与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学习资料

竖直角与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实验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及计算的方法,熟悉仪器高的量取位置。

2) 掌握用经纬仪望远镜视距丝(上、下丝)读取标尺读数并计算视距和三角高差的方法。

3) 同一测站观测标尺的不同高度时,竖盘指标差互差不得超过±25″,计算出的三角高差互差不得超过±2cm。

二、准备工作

在建筑物的一面墙上,固定一把3m水准标尺,标尺的零端为B点;在距离水准标尺约40~50m处选择一点做为测站点A。

三、仪器和工具

DJ6级光学经纬仪1台(含三脚架),小钢尺1把,fx-5800P计算器1台(已传输好P4-2程序),记录板1块,测伞1把。

四、人员组织

每组4人,观测、记录计算轮换操作。

五、实验步骤

1) 在A点安置经纬仪,使用小钢尺量取仪器高i。

2) 盘左瞄准B目标竖立的标尺,用十字丝横丝切于标尺2m分划处,读出上、下丝读数a,b,并记入下列实验表格的相应位置;旋转竖盘指标管水准器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仪器有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补偿器时,应打开补偿器开关)。读取竖盘读数L,并记入实验表格的相应位置。

3) 盘右瞄准B目标上的标尺,用十字丝横丝切于标尺2m分划处,同法观测,读取盘右的竖盘读数R,并记入实验表格的相应位置。

六、计算公式与程序

1) 计算盘左竖直角:αL =90°-L

2) 计算盘右竖直角:αR =R-270°

3) 计算竖盘指标差:x=(αR-αL)/2。

4) 计算竖直角的平均值:α=(αR+αL)/2。

5) 视距测量平距公式:D AB=100(b-a)cos2α

6) 视距测量高差公式:h AB=D AB tanα+i-(a+b)/2

其中的平距D AB与高差h AB,用下列fx-5800P程序计算。

fx-5800P计算程序:P4-2

"STADIA SUR P4?2"显示程序标题

Deg:Fix 3设置角度单位与数值显示格式

"i(m)="?I输入仪器高

Lbl 0:"a(m),<0END="? A输入上丝读数

A<0Goto E上丝读数为负数结束程序

"b(m)="? B输入下丝读数

"α(Deg)="? W输入竖直角

100Abs(B?A)cos(W)2 D计算测站至标尺的平距

Dtan(W)+I?(A+B)÷2 G计算测站至标尺的高差

"Dp(m)=":D◢显示平距

"hp(m)=":G◢显示高差

Goto 0:Lbl E:"P4?2END"

七、竖直角与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记录手簿

班级组号组长(签名) 仪器编号

测量实验报告 (已填写答案)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系别: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工程测量实验室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实习报告中文字部分自己填写 2、实验或实习报告中的表格,请填写自己或小组观测的数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倾式DS3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 3.练习一测站的测量、记录、计算和检核。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每组实习设备为DS3微倾式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1个、铅笔、计算器自备。 三、方法与步骤: 1、水准仪的认识: (1)部件名称、位置、作用及使用方法。 (2)了解水准尺分划注记的规律,掌握读数方法。 2、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要求高度适中,地面坚实稳固,架头水平,仪器连接牢固。 (2)粗平:观察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时的运动方向与圆水准气泡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从仪器构造上注意观察脚螺旋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与仪器的升降之间的关系。 (3)瞄准水准尺: (4)精平与读数: 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2、实验数据记录:(请填写自己观测的数据,以下为示例) 测站测点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备注 1 A-1 1.568 1.416 0.15 2 第1台阶 2 A-2 1.568 1.265 0.30 3 第2台阶 3 A-3 1.568 1.11 4 0.454 第3台阶 4 A-4 1.568 0.966 0.602 第4台阶 1.中心连接螺旋要旋紧,防止仪器从架头上摔落。 2.每次读数前,均须消除视差和进行精确整平。 3.记录人员记录数据时,要向观测人员回报,记录以m为单位,记为mm。 4.为了人和仪器的安全,测站点和转点应选在路边。 5.仪器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脚螺旋,水平微动螺旋都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使用时不宜旋到顶端。 五、思考题: 1、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中,已经观测了后视点,当观测前视点时是否还要再次粗略整平及精确整平?为什么? 答:不能进行粗略整平。因为此项操作会改变仪器的高度,导致分别进行后、前视读数时的仪器高度不同,所测高差中引入了该高度差。 必须进行精确整平。因为水淮测量中,水淮仪必须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要通过精确整平才能获得。 2、用脚螺旋粗略整平,若操作熟练后,只用两个脚螺旋即可整平,如何操作?

经纬仪实验报告

篇一:经纬仪测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dj6、dj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dj6、dj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3、掌握用dj6、dj2光学经纬仪按方向观测法(全圆方向观测法)测水角的方法及记录、计算方法,了解各项限差要求及检核。 4、掌握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垂直角的方法(中丝法)。 二、实验原理与方案 1、人员组织: 第10实验小组由7人组成,每轮实验设置: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机动人员5人。 2、仪器设备: dj6、一光dj2经纬仪各l台、记录板1块、测伞1把、记录手簿1本(附记录板)、木桩1根、水泥钉1枚、2b铅笔2、粉笔1支。 3、实验原理: (1)水平角观测原理如图3-1所示。空间两直线oa和ob相交于点o,将点 a、o、b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得相应投影点a′o′b′,水平线o′a′和o′b′夹角β即是过两方向线所做铅垂面夹角-水平角。经纬仪水平度盘上的读数a和b,则水平角β为两读数之差: β=b-a 图3-1 (2)全圆方向观测法原理如图3-2所示。方向观测法是在一测回把测站上所有观测方向,先盘左位置依次观测,再盘右位置依次观测,取盘左盘右平均值作为各方向的观测值。如图测站点o周围有待测目标a、b、c,选a作为起始方向。用盘左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a、b、c、a,读取观测值,称为上半测回;然后纵转望远镜,改用右盘逆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a、c、b、a并读数,称为下半测回。上、下半测回合起来称为一个测回。 图3-2 (3)垂直角观测原理如图3-3所示。垂直角是在同一铅垂面某目标方向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a,其围为0°~±90°,图中za、za为a、b方向的天顶距读数。用经纬仪望远镜找准目标a、b,由垂直度盘读数减去水平线在度盘上的度数,即可得到垂直角。 如图3-3 三、实验容与步骤 (一)安置仪器 1、对中整平(锤球对中) (1)将三脚架调整到合适高度,开三脚架安置在测站点o上方,在脚架的连接螺旋上挂上锤球,如果锤球尖离标志中心太远,可固定一脚移动另外两脚,或将三脚架整体平移,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并注意使架头大致水平,然后将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2)将经纬仪从箱中取出,用连接螺旋将经纬仪安装在三脚架上。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若锤球尖偏离测站点标志中心,可旋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经纬仪,使锤球尖精确对中测站点标志中心,然后旋紧连接螺旋。 2、精确整平对中 (1)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两手同时向或向外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注意气泡移动方向始终与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 (2)将照准部转动90°,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3)再将照准部转回原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水准管在任何位置,气泡

视距测量方法

方法简介 视距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水准仪的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丝在视距尺(水准尺)上读数,根据光学和几何学原理,同时测定仪器到地面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不受地面起伏变化的影响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碎部测量中。但其测距精度低,约为:1/200-1/300。 一、视距测量原理 1.视线水平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 欲测定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及高差h,可在A点安置经纬仪,B 点立视距尺,设望远镜视线水平,瞄准B点视距尺,此时视线与视距尺垂直。求得上,下视距丝读数之差。上,下丝读数之差称为视距间隔或尺间隔。 2.视线倾斜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 在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的,必须使视线倾斜才能读取视距间隔。由于视线不垂直于视距尺,故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 二、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 施测时,安置仪器于A点,量出仪器高i,转动照准部瞄准B点视距尺,分别渎取上、下、中三丝的读数,计算视距间隔。再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如为竖盘指标自动补偿装置的经纬仪则无此项操作),读取竖盘读数,并计算竖直角。用计算器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差。 三、视距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1.视距测量的误差 读数误差用视距丝在视距尺上读数的误差,与尺子最小分划的宽度、水平距离的远近和望远镜放大倍率等因素有关,因此读数误差的大小,视使用的仪器,作业条件而定。 垂直折光影响祝距尺不同部分的光线是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到达望远镜的,越接近地面的光线受折光影响越显著。经验证明,当视线接近地面在视距尺上读数时,垂直折光引起的误差较大,并且这种误差与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地增加。 视距尺倾斜所引起的误差视距尺倾斜误差的影响与竖直角有关,尺身倾斜对视距精度的影响很大。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2.掌握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盘读数的配置方法。 3.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4学时。 2.实验小组由4人组成:操作仪器,记录,竖立花杆轮流进行。 3.实验设备:DJ6光学经纬仪1台,三角架一个,花杆2根,记录纸2张,铅笔1支。 三、方法与步骤 (一)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1.在指定点位上安置经纬仪并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经纬仪的操作: 对中和整平: (1)粗略对中 ①在测站上安放脚架,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②转 动光学对中器使光学对中器分划板上的小圆圈和测点的标志 同时清晰,踩紧一条架腿,两手分别握住另两条架腿,前后 左右移动架腿同时观测对中器使对中器基本对中测站标志。 (2)精确对中: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地面测站点位于光学对中器圆圈的中心; (3)粗平:通过伸缩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精平: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精确居中,气泡偏移不超过两格; ①首先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上水准管轴与任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两手同时对向或者反向转动那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②然后转动照准部90度,使水准管轴与上面那两个脚螺旋连线垂直,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再转回原来的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则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时气泡都居中了。 (5)精确对中:此时通过观察对中器看看地面测点是否偏离了圆圈的中心,若未偏离则说明此时仪器对中整平好了。若偏离了,则应稍松开连接螺旋(注意:仍然保持着与基座的连接)在三脚架上平移仪器进行精确对中; (6)再看一下长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不居中则重复(4)(5)项步骤。 瞄准: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使用标位于视场内。 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 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 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单根纵丝平分,或 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 读数: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 镜的目镜套,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刻划清晰,读取度盘刻划线位 于分微尺所注记的度数,从分微尺上该刻划线所在位置的分数 估读至0.1′(即6"的倍数)。 (二)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1.度盘配置:设共测n个测回,则第i 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 i-1 )180/n。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在该测回的度盘位置,扳下复测扳手,瞄准起始目标,扳上复测扳手(或采用度盘变换手轮配置度盘)。 2.一测回观测: 盘左:瞄准左目标A ,进行读数记a 左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 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 左;计算上半测回角值?左=b 左 - a 左 。

经纬仪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地球物理1701班学号:0110170 实验一经纬仪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名称:经纬仪认识与使用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仪器: 经纬仪1台,三脚架1个。 四、实验内容: 1、熟悉经纬仪的构造,熟悉各部件功能及使用;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方法; 3、熟悉经纬仪测角的流程; 4、掌握经纬仪测水平角、垂直角的瞄准方法; 5、按物理实验报告格式,独立编写并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与方法: 1、经纬仪的构造及各部件功能及使用方法 DJ6 经纬仪由三部分组成: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组成。各部件名称如图1 所示。 图 1 经纬仪各部件名称 1)各部件功能及使用各种旋钮的作用与经纬仪基本一致,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加深认识。

水平制动螺旋:粗瞄后制动,照准部则不能转动;水平微动螺旋:水平 制动螺旋制动后,水平微动螺旋可以小范围微动, 用于精确照准目标;竖直制动螺旋: 粗瞄后制动,望远镜则不能转动; 竖直微动螺旋:竖直制动螺旋制动后,竖直微动螺旋可以小范围微动, 用于精确照准目标; 脚螺旋:用于对中和整平仪器; 物镜调焦螺旋:旋转该螺旋,进行物镜调焦,看清目标成像。目 镜调焦螺旋:旋转该螺旋,进行目镜调焦,看清十字丝成像。指 标水准管调节螺旋:调节该螺旋,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反光 镜:360 度转动反光镜,是读数窗的亮度最大。 光学对点器:用于仪器对中。 2、经纬仪使用方法 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按以下流程进行:安置仪器—仪器对中整平—瞄准——读数。如果是垂直角测量,在读数前应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1)对中整平 (1)安置仪器 将三脚架成正三角形打开,测站点在三角形中心,架头大致水平,拧紧固定螺旋将仪器安置在架头上。 (2)精确对中如果测站点位未出现在光学对点器视野中,可两手各握住一个脚架架腿移动脚架,使测站点位大致位于对点器标识圆圈附近,最后用脚螺旋精确对中。 (3)粗略整平 33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 报告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2.掌握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盘读数的配置方法。 3.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4学时。 2.实验小组由4人组成:操作仪器,记录,竖立花杆轮流进行。 3.实验设备:DJ6光学经纬仪1台,三角架一个,花杆2根,记录纸2张,铅笔1支。 三、方法与步骤 (一)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1.在指定点位上安置经纬仪并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经纬仪的操作: 对中和整平: (1)粗略对中 ①在测站上安放脚架,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②转动 光学对中器使光学对中器分划板上的小圆圈和测点的标志同时清 晰,踩紧一条架腿,两手分别握住另两条架腿,前后左右移动架 腿同时观测对中器使对中器基本对中测站标志。 (2)精确对中: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地面测站点位于光学对中器圆圈的中心; (3)粗平:通过伸缩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精平: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精确居中,气泡偏移不超过两格;

①首先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上水准管轴与任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两手同时对向或者反向转动那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②然后转动照准部90度,使水准管轴与上面那两个脚螺旋连线垂直,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再转回原来的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则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时气泡都居中了。 (5)精确对中:此时通过观察对中器看看地面测点是否偏离了圆圈的中心,若未偏离则说明此时仪器对中整平好了。若偏离了,则应稍松开连接螺旋(注意:仍然保持着与基座的连接)在三脚架上平移仪器进行精确对中; (6)再看一下长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不居中则重复(4)(5)项步骤。 瞄准: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使用标位于视场内。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单根纵丝平分,或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 读数: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套,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刻划清晰,读取度盘刻划线位于分微尺所注记的度数,从分微尺上该刻划线所在位置的分数估读至′(即6"的 倍数)。 (二)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1.度盘配置:设共测n个测回,则第i 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 i- 1 )180/n。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在该测回的度盘位置,扳下 复测扳手,瞄准起始目标,扳上复测扳手(或采用度盘变换手轮配置度盘)。 2.一测回观测:

《测量学》经纬仪实验指导书 2018(1) (1)

《经纬仪实验》实验指导书 实验课仪器使用及安全须知 1、严格遵守“1米原则”、“一臂原则”! 2、严禁在道路中间安置测站! 3、严禁坐仪器箱子及其他实验器材! 4、长距离搬运仪器应装箱,短距离搬运严禁扛在肩上、不加任何防护!装 箱仪器拿起前,务必检查箱盖是否紧闭! 5、严禁将水准尺靠着树干、路灯或墙柱上!水准尺不用时,应顺着放在路 边。 6、仪器取用及装箱,严禁在手托或怀抱仪器箱的情况下进行!仪器装箱前 务必将所有制动螺旋松开,光学经纬仪须将竖盘指标补偿器关闭。 7、仪器安置前,务必检查三脚架是否安装稳固!在光滑地面上,必须做好 相应防护措施! 8、安置仪器时,在旋紧连接螺旋前绝对不能松手! 9、使用钢尺严禁遭车辆碾压!钢尺使用完毕应做擦拭处理。 10、三脚架、仪器上所有螺旋的使用宜用力适度,严禁用力过猛!严禁用手、 手帕等物擦拭目镜、物镜等光学部件! 11、实验/实习完成后,收工时务必清点仪器和工具,以防丢失!尤其是测 钎、尺垫等工具,应派专人负责看守与携带。

经纬仪实验1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根据测角原理掌握经纬仪的构造特点。 2、认识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名称和作用、轴系关系。 3、学会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认识DJ6经纬仪各部件的名称;熟悉经纬仪各螺旋的作用及操作方法。 2、了解经纬仪上主要轴线的名称及应满足的条件。 3、练习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 三、实验步骤 1、认识DJ6光学经纬仪的各操作部件,掌握其使用方法。 将经纬仪三脚架架腿张开安放在地面上,使架头大致水平,三个脚尖插入地面使之稳定。开箱取出经纬仪放在架头上,一手扶住经纬仪,一手旋紧脚架中心连接螺旋,将经纬仪与三脚架稳固连接。逐一认识经纬仪的各操作部件,了解其作用及使用方法。 2、掌握经纬仪的基本操作。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步骤可分为: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 1)对中和整平——光学对中、整平 (1)目估法对中、整平(未放仪器的情况) 使三脚架的中心位于测站点的铅垂线上(丢石子);目估法使架头保持水平 (2)前后左右移动两个脚法对中(已安放仪器的情况) 固定三脚架一脚;双手持脚架另二脚并不断调整其位置;同时观测光学对点器十字分划,使对点器十字分划基本对准测站标志,踩实脚架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二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实验二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1.目的 (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2)掌握经纬仪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2.组织 每组8一10人。每组每位同学完成经纬仪的整平、对中、瞄准、读数工作 各一次。3.学时 课内2学时4.仪器及用具 每组DJ6光学经纬仪1台、花杆2个。5.实验步骤提要 整平、对中经纬仪——瞄准测钎——读水平度盘。 5)学会DJ6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读数记录于“读数记录表”中。 6)练习配置水平度盘的方法。

7.实验记录及上交资料: 每人交1份实验报告。 实验三测回观测法测水平角 1.目的 1)掌握水平角观测原理,经纬仪的 构造及度盘读数。2)掌握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方法。2.组织 每组4-5人,每人用测回法完成一个水平角的观测任务。3.学时课内2学时4.仪器及用具: 每组DJ6光学经纬仪1台、花杆2个、记录板1个。5.实验步骤提要1)度盘配置:设共测n(n=4或5)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i-1)×180°/n。2)一测回观测:(1)盘左:瞄准左目标A,进行读数记a1;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 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  左= b1- a1。 (2)盘右: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2;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

左目标A,进行读数记a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  右= b2- a2。 左-β右)/2。 (3)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 否超限。计算一测回角值β=(β  3)测站观测完毕后,当即检查各测 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平均角值。6.注意事项 1) 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2) 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转动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错误。3)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一格时,应重新整平重测 该测回。4)计算半测回角值时,当左 目标读数a大于右目标读数b时,则应加360°。 5)限差要求为:对中误差小于3㎜;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超限重测该测回;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 ±24”,超限重测该测站。7.上交实验记录

经纬仪视距法测距

经纬仪视距法测距 视距法测距所用的工具是经纬仪和视距尺。利用经纬仪望远镜中十字丝的上下两根短横丝,在视距尺上读得的上下两数之差以及其他一些数据,即可算出安置仪器点到立尺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一、视距法测距原理 若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条边和一个角为已知,就可以推算出另一条边长,这便是视距法测距的简单工作原理。 二、视距计算公式 (一)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 如图,mn p =为视距丝间隔,MFN ∠为定角,F 为物镜前焦点,f 为焦距,s 为物镜离仪器中心的距离,'''N M t =为尺间隔,d’为焦点到视距尺的距离,D’为AB 之间的水平距离。 由图可以看出:MFN ?≌mFn ?,所以有: p f t d =' ',即''t p f d ?= 因 )(''s f d D ++=,故有)(''s f t p f D ++?=。设 p f C =,s f Q +=,则上式改写为:Q t C D +?='' C ——视距乘常数。制造仪器时,一般将C 设计为100。 Q ——视距加常数。对于内调焦望远镜,其加常数接近于0,可忽略不计。 (二)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 1、水平距离公式

若两点高差很大,则不可能用水平 视线进行视距测量,必须把望远镜视准轴 放在倾斜位置,如尺子仍竖直立着,则视 准轴不与尺面垂直,上面推导的公式就不 适用了。若要把视距尺与望远镜视准轴垂 直,那是办不到的。因此在推导水平距离 的公式时,必须导入两项改正:(1)对于 视距尺不垂直于视准轴的改正;(2)视线 倾斜的改正。水平距离公式为: δ2 S其中:δ为竖角。 =D cos ? 2、高差公式 + ? L h- =δ其中:i为仪器高,L为目标高。 i tg D 三、视距法测距的作业方法 1、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对中、整平; 2、量仪器高i(量至厘米); 3、将视距尺立于待测点上,用望远镜瞄准视距尺,分别读出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再读取竖盘读数,并将所有读得的数据记入视距测量手簿中。 4、根据上、下丝视距读数,算出尺间隔t,把竖盘读数换算为竖角,再计算测站到测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测量实验报告

课外自主性实验 全 站 仪 的 测 量 与 放 样 实验成员:姓名学号 孙中凯3072109431 付忠辉 3072109430 谭思文 3072109417 孙开韦 3072109205 指导老师:李建曹茂柏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目录 1.组学生姓名与学号及使用仪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2.所用仪器及附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实验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实验过程数据及相关内容记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建筑面积计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6.心得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7.CAD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如图8-5所示,如果我们把竖立在B点上视距尺的尺间隔MN,化算成与视线相垂直的尺间隔M′N′,就可用式(8-2)计算出倾斜距离L。然后再根据L和垂直角α,算出水平距离D和高差h。 图8-5 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原理 从图8-5可知,在△EM′M和△EN′N中,由于φ角很小(约34′),可把∠EM′M和∠EN′N视为直角。

而∠MEM ′=∠NEN ′=α,因此 ααααcos cos )(cos cos MN EN ME EN ME N E E M N M =+=+='+'='' 式中M ′N ′就是假设视距尺与视线相垂直的尺间隔l ′,MN 是尺间隔l ,所以 αcos l l =' 将上式代入式(8-2),得倾斜距离L αcos Kl l K L ='= 因此,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αα2 cos cos Kl L D == (8-4) 式(8-4)为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 由图8-5可以看出,A 、B 两点间的高差h 为: v i h h -+'= 式中 h ′——高差主值(也称初算高差)。 α ααα2sin 21 sin cos sin Kl Kl L h ==='

(8-5) 所以 1 sin v i =α2 + h- Kl 2 (8-6) 式(8-6)为视线倾斜时高差的计算公式。 二、视距测量的施测与计算 1.视距测量的施测 (1)如图8-5所示,在A点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在B点竖立视距尺。 (2)盘左(或盘右)位置,转动照准部瞄准B 点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算出尺间隔l。 (3)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并计算垂直角α。

测量学实验报告.doc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一、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 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二、实验内容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

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测),读数al,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l,并记录 2)计算高差。h仁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中。然后将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转点2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按与第一站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计算。按以上程序依选定的水准路线方向继续施测,直至回到起始水准点bm1为止,完成最后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 3)成果检核。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若高差闭合差超限,应先进行计算校核,若非计算问题,则应进行返工重测。 实习过程中控制点的选取很重要,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和安置水准仪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边长约60米至100米左右。我觉得我们组测量时就有一个点的通视不是很好,有树叶遮挡,但是那也没办法,因为那个地方的环境所致,幸好我们可以解决.还有水准仪和经纬仪的调平和对中都需要做好,这直接影响你的测量结果。测量学教学实习是测量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

视距测量

经纬仪视距法测距 视距法测距所用的工具是经纬仪和视距尺。利用经纬仪望远镜中十字丝的上下两根短横丝,在视距尺上读得的上下两数之差以及其他一些数据,即可算出安置仪器点到立尺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一、视距法测距原理 若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条边和一个角为已知,就可以推算出另一条边长,这便是视距法测距的简单工作原理。 二、视距计算公式 (一)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 如图,mn p =为视距丝间隔,MFN ∠为定角,F 为物镜前焦点,f 为焦距,s 为物镜离仪器中心的距离,'''N M t =为尺间隔,d ’为焦点到视距尺的距离,D ’为AB 之间的水平距离。 由图可以看出:MFN ?≌mFn ?,所以有: p f t d ='',即 ''t p f d ?= 因)(''s f d D ++=,故有 )(''s f t p f D ++?=。设 p f C =,s f Q +=,则上式改写为:Q t C D +?=''

C——视距乘常数。制造仪器时,一般将C设计为100。 Q——视距加常数。对于内调焦望远镜,其加常数接近于0,可忽略不计。 (二)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 1、水平距离公式 若两点高差很大,则不可能用水平视线进行视距测量,必须把望远镜视准轴放在倾斜位置,如尺子仍竖直立着,则视准轴不与尺 面垂直,上面推导的公式就不 适用了。若要把视距尺与望远 镜视准轴垂直,那是办不到 的。因此在推导水平距离的公 式时,必须导入两项改正:(1) 对于视距尺不垂直于视准轴 的改正;(2)视线倾斜的改正。水平距离公式为: δ2 =D S其中:δ为竖角。 cos ? 2、高差公式 + ? =δ其中:i为仪器高,L为目标高。 h- i D L tg 三、视距法测距的作业方法 1、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对中、整平;

(完整word版)经纬仪测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DJ6、DJ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DJ6、DJ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3、掌握用DJ6、DJ2光学经纬仪按方向观测法(全圆方向观测法)测水角的方法及记录、计算方法,了解各项限差要求及检核。 4、掌握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垂直角的方法(中丝法)。 二、实验原理与方案 1、人员组织: 第10实验小组由7人组成,每轮实验设置: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机动人员5人。 2、仪器设备: DJ6、苏一光DJ2经纬仪各l台、记录板1块、测伞1把、记录手簿1本(附记录板)、木桩1根、水泥钉1枚、2B铅笔2、粉笔1支。 3、实验原理: (1)水平角观测原理如图3-1所示。空间两直线OA和OB相交于点O,将点A、O、B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得相应投影点A′O′B′,水平线O′A′和O′B′夹角β即是过两方向线所做铅垂面夹角—水平角。经纬仪水平度盘上的读数a和b,则水平角β为两读数之差: β=b-a 图3-1 (2)全圆方向观测法原理如图3-2所示。方向观测法是在一测回内把测站上所有观测方向,先盘左位置依次观测,再盘右位置依次观测,取盘左盘右平均值作为各方向的观测值。如图测站点O周围有待测目标A、B、C,选A作为起始方向。用盘左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A、B、C、A,读取观测值,称为上半测回;然后纵转望远镜,改用右盘逆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A、C、B、A并读数,称为下半测回。上、下半测回合起来称为一个测回。

图3-2 (3)垂直角观测原理如图3-3所示。垂直角是在同一铅垂面内某目标方向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a,其范围为0°~±90°,图中Z A、Z A为A、B方向的天顶距读数。用经纬仪望远镜找准目标A、B,由垂直度盘读数减去水平线在度盘上的度数,即可得到垂直角。 如图3-3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安置仪器 1、对中整平(锤球对中) (1)将三脚架调整到合适高度,张开三脚架安置在测站点O上方,在脚架的连接螺旋上挂上锤球,如果锤球尖离标志中心太远,可固定一脚移动另外两脚,或将三脚架整体平移,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并注意使架头大致水平,然后将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 (2)将经纬仪从箱中取出,用连接螺旋将经纬仪安装在三脚架上。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若锤球尖偏离测站点标志中心,可旋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经纬仪,使锤球尖精确对中测站点标志中心,然后旋紧连接螺旋。 2、精确整平对中 (1)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两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注意气泡移动方向始终与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 (2)将照准部转动90°,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视距测量实验记录表

仪器水准仪水准尺观测者 日期2012.6.24 记录者 视距测量记录 测站:A 测站高程:仪器高: 照准点号下丝读数 上丝读数 视距间隔 中丝读数 l 竖盘读数 L 垂直角 α 水平距 离 D 高差 h 高程 H I 2349 2500 2°8’40”30.16 2651 302 B 2354 2500 2°28’50”29.54 2650 296 测站:B 测站高程:仪器高: 照准点号下丝读数 上丝读数 视距间隔 中丝读数 l 竖盘读数 L 垂直角 α 水平距 离 D 高差 h 高程 H A 2353 2500 1°7’30”29.59 2649 296 C 2319 2500 1°54’27”34.06 2660 341 班级小组三姓名 11工管测量实习

仪器水准尺观测者 日期记录者 视距测量记录 测站:C 测站高程:仪器高: 照准点号下丝读数 上丝读数 视距间隔 中丝读数 l 竖盘读数 L 垂直角 α 水平距 离 D 高差 h 高程 H B 2320 2500 1°47’20”34.27 2663 343 D 2417 2500 3°6’50”16.95 2587 170 测站:D 测站高程:仪器高: 照准点号下丝读数 上丝读数 视距间隔 中丝读数 l 竖盘读数 L 垂直角 α 水平距 离 D 高差 h 高程 H C 2408 2500 3°57’30”17.11 2580 172 E 2380 2500 2°36’40”22.85 2609 229 班级小组姓名

仪器水准尺观测者 日期记录者 视距测量记录 测站:E 测站高程:仪器高: 照准点号下丝读数 上丝读数 视距间隔 中丝读数 l 竖盘读数 L 垂直角 α 水平距 离 D 高差 h 高程 H D 2381 2500 2°6’16”22.75 2609 228 F 2399 2500 2°15’20”20.17 2601 202 测站:F 测站高程:仪器高: 照准点号下丝读数 上丝读数 视距间隔 中丝读数 l 竖盘读数 L 垂直角 α 水平距 离 D 高差 h 高程 H E 2401 2500 2°9’00”19.97 2601 200 G 2320 2500 1°47’30”35.77 2678 358 班级小组姓名

经纬仪测量视距和高差的方法

用经纬仪测量视距及高差的步骤及方法 淮安供电公司市郊农电葛进进 一、三脚架架设操作步骤及方法 1、架设前,先把三脚架的三条腿拉出张开,三脚架的高度和测量者的下巴高度相等,然后钮紧。 2、对准被测物的方向,将三脚架有前支架支在标桩前向两脚处(约50cm),再把后两脚左右分开,使支架底盘中点能对准地面上的标桩,并尽量让三脚架的底座大概水平,然后将两脚支好。 3、三脚架架好后,打开经纬仪箱,左手抓住仪器支架,右手托住仪器底部,放在三脚架上,并使仪器架底座的方向与三脚架座的方向一致,旋上下面的旋钮。(注意:未旋上旋钮前,左手不能松开仪器) 1、经纬仪对中时,双手握住三脚架两面左右支架,前后左右移动,目光通过光学对中器(可以向外拉或旋转,来调节清楚)寻找中心桩,(可将脚放在中心桩处)进行对中。(中心桩在前向前移动,中心桩在后向后移动,中心桩在左向右移动,中心桩在右向左移动。) 2、光学对中器对准中心桩后,将三个支架用脚轻踩一下。 三、经纬仪整平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1 2、粗整平:用微调整三角支架升降使仪器圆水准器的水泡调至居中;方法:可用精整平的方法,用长条水准管两次来调整圆水准器的水泡。 调整水平泡的技巧:如果水泡在水准器中心的左边,则三脚架螺旋逆时针转,如果在右边,则顺时针转。 3、精整平:精调调整仪器三脚螺旋旋钮,使横向水准管的水泡居中。 精调的方法: 第一步,仪器支架与前面两个三脚螺旋旋钮调致平行后,用两手同时向内或向外慢慢旋转前面两个三脚螺旋旋钮,使水准管水泡调到中央; 第二步,把仪器旋转90度。使仪器支架与第三个三脚螺旋旋钮在一直线上,调整第三个三脚螺旋旋钮,向内或向外慢慢旋转,使水准管水泡调到中央, 以上二步骤反复进行,直至横向水准管的水泡全部居中为止。 四、测量视距 1、对中、整平以后,把望远镜对向被测目标,旋转目镜调焦手轮(靠近眼的黑旋钮),使十字线清晰。 2、把望远镜上的光学瞄准器准星大致对准被测点,转动望远镜上望远镜调焦手轮(远离眼的银色旋钮)使被测点使远处测量物最清晰,并在十字线附近。 3、经纬仪瞄准目标后,锁紧水平制动手轮。再转动望远镜的水平微动旋钮(最下面侧过来的大银色旋钮)使望远镜中的十字线的中线靠近标尺。 4、旋紧度盘和望远镜上的制动螺旋(在正面靠近读数显微镜旁,三个最上面的小银色旋钮),再转动度盘和望远镜上的垂直微动旋钮(中间的黑皮旋钮)来调节中丝,让中丝大约对准备1.3米~1.5米, 5、打开右侧上面的采光镜,关下面的采光镜。 6、观看显微镜角度镜,如能看到说明角度垂直,如不垂直,则调整采光镜旋钮(左侧下面有白色横线的旋钮)到看到刻度盘清楚, 7、调整微调:先调整角度垂直手轮(左侧上面大的银色旋钮),使左、右两边的0对齐,

测量学实验报告范本

测量学实验报告 Record the situati on and less ons lear ned, find out the exist ing p 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 termeasures. 名: 位: 间:

编号:FS-DY-20114 测量学实验报告 i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记录基本情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 I I i以及形成今后的应对措施。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 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 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 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 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 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 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实验内容 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 起始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 测路线。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 (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 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C实验 指导书 班级: 学号: 组别: 姓名:

实验须知 实验是配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进行基本训练的一个主要手段,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实验之前,希望同学们要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要求: 2、严格按操作步骤认真操作,实验报告要客观、详细记录实验步骤,实验成果等。 3、爱护实验仪器,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或虽是本次实验所用的仪器,但在老师没有讲解之前都不得随便乱动,以免损坏仪器; 4、实验中不慎损坏仪器或丢失仪器中的附件,均应主动地告诉老师,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目录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 (1) 实验二经纬仪的使用 (5) 实验三碎部测量 (12)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 (1)水准仪的使用 一、目的 1、了解DS3级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 3、练习水准尺读数 二、要求 实验学时安排为2学时,每人安置2~3次水准仪,读尺4~5次。 三、仪器及工具 每组: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把、记录板一块。 四、预习容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 五、实验步骤 1、安置水准仪:测量仪器所安置的地点称为测站。打开三脚架,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牢固地架设在地面上。然后打开仪器箱(记清仪器各部件位置,以便装箱时按原来位置放置),双手握基座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连在三脚架上。用手推一下仪器,检查仪器是否真正连接牢固。 2、熟悉仪器:认识水准仪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作用。 3、粗略整平: (1)置圆气泡于两脚螺旋之间(或于一脚螺旋上方),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在这两脚螺旋方向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姆指旋转方向一致)。 (2)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反复练习几次。 4、瞄准对光: (1)将望远镜对向明亮的背景(白墙或白纸),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看得非常清晰。 (2)松开制动螺旋,用镜筒上的准星瞄准水准尺(立水准尺在离水准仪约30米处),拧紧制动螺旋。 (3)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像十分清晰,然后眼睛在目镜上下作微小移动,观察水准尺与十字丝面是否有相对移动。若有,则存在视差,为此,可反复调节对光螺旋,直到视差消除为止。 (4)旋转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象靠近十字丝的纵丝。

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________ 河北农业大学

实验报告一水准仪使用 一、预做作业 1、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形成的______在竖立与两点的水准尺上读得的_ __读数减___读数求得两点的高差。高差为正说明前视点_(高、低),为负说明______。 2、水准仪的望远镜由物镜、目镜、对光凹透镜和______组成。物镜对光的目 的是看清_____,目镜对光的目的是看清_____。 3、视差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其产生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除视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准尺上的注记是到__米,水准尺读数应读__位(__是估读的),并在_ _位标注小数点。无论正像、倒像均应由小到大读取。 5、转点应放尺垫,已知点未知点不放尺垫;所以尺垫的作用是_____、___ __。观测时标尺应放在尺垫的_____处。 6、水准测量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 7、在仪器正常状态下,圆水准气泡居中仅说明仪器______,只有符合气泡居 中才说明_____。所以,微倾式水准仪每次读数前均应使__________。 8、由于转动脚螺旋会改变仪器的高度,为了使前视读数与后视读数为同一高度的水 平视线,在后视读数与前视读数之间___转动脚螺旋。 9、请将下图所示水准测量观测数据填入手薄,计算各站高差,经检核无误后,根据 水准点BM5的已知高程(20.000)计算待定点A的高程。 水准测量手薄

二、实习结果 两站观测结果 观测者:记录者:日期: 一站观测结果 观测者:记录者: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