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探索与实践

深圳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探索与实践
深圳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探索与实践

深圳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探索与实践

(肖卫东/深圳图书馆深圳518026)

摘要:本文以深圳图书馆为例,对数字资源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总体思路进行了探索,并对深圳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实践作了深入的介绍。

关键词:数字资源服务数字图书馆馆外服务原文传递

引言

2006年深圳图书馆新馆开馆之际,提出和实施了“开放、平等、免费”的服务理念,受到广大市民的热情欢迎,也得到海内外业界的广泛赞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图书馆一般性服务全部免费提供,包括阅览、办证、上网、咨询、VOD点播、利用专题文献和检索查询数据库等等。深圳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围绕这一服务理念,不断地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并利用数字资源开展数字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

1.数字资源服务的现状分析

1.1 数字资源服务现状

通过几年的建设, 深圳图书馆已经逐步建成比较完整的数字资源体系,引进了各类大中型数据库近30种,涵盖各个学科。期刊论文3000 多万篇,博硕士论文70 万篇,会议论文30 万篇,外文期刊论文500 万篇,专利说明书86万件,以及本馆建立的规模庞大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电子图书在原先订购超星数字图书馆40万种电子图书的基础上, 又购买了北大方正的阿帕比电子图书26余万种,英文电子书有4700余种。近期仍在不断引进新的数字资源。

深圳图书馆设有专门的数字资源服务区,服务区内设有供读者使用的电脑186台,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电脑免费地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具体包括:

(1)视频点播服务

视频点播系统服务区面积360平方米,阅览座位68个,为到馆读者提供影视资料的在线观看。目前可供点播的影片有近2000部,包括经典电影、各种娱乐、剧情片精品、科普专题片、艺术和语言教学片、动画、音乐资料等。

(2)电子资源阅览服务

电子资源阅览服务区面积900平方米,阅览座位118个,提供数字资源检索与阅读、电子书刊阅读欣赏、互联网信息及光盘网络数据库查询等服务。

(3)信息开发服务

开展面向读者的课题咨询、检索、定题服务、代查代检、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编制专题文献目录和建设全文文献专题库,强化政府决策信息服务。为有需要的用户提供专题服务。

(4)网络化数字资源服务

网络化数字资源服务包括数字资源门户服务、电子书借阅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个性化

服务、网络资源导航服务等。数字资源的网络服务是深圳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重点,为了能够向读者提供7* 24 更方便、更快捷的数字资源服务,我们从采购、技术、服务、宣传多方面入手,最终实现了依托互联网的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1.2 存在问题及原因

数字资源服务在公共图书馆使用情况与高校图书馆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距呢?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导致数字资源使用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资源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目前,在图书馆对数字化文献资源的用户管理模式中,普遍采用的是基于局域网范围内的IP 验证加防火墙隔离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方便、简单,系统运行效率高,能有效解决商用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但它有一个严重的局限性,它不仅阻挡了非法用户利用这些信息,而且还阻挡了合法的不在馆读者。这不仅给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带来了不便,而且给信息资源共享造成了障碍。这种用户管理方式也直接导致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在馆藏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反差,因为高校图书馆的范围是整个校园网,比公共图书馆的范围更大一些。

(2)数字资源的使用成本高

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只允许在馆内局域网的范围内向读者提供检索和索取,读者要想利用这部分文献,就只能亲自到图书馆专设的电子文献检索室来查阅,往往为了得到一篇也许只需几分钟就能检索到的文献,而在往返图书馆的路途上耗费二、三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就从时效比上完全抵消了数字资源在检索和索取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高效率。这种情况也是很多读者的首选GOOLE、百度等搜索引擎支查找资料的原因之一。

(3)数字资源使用时间受图书馆开闭馆影响

许多研究学习人员,一般情况下都是下班后才开始搞科研,他们做科研时,图书馆闭馆了,资源就没有办法获取。受限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不能做到7×24小时全天候服务。

(4)数字资源服务没有被读者充分了解

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进行的问卷调查,在对公众“对各级图书馆的具体职能认识”的调查中,有44. 5%的公众表示“不了解图书馆的情况”。这对于公共图书馆的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悲哀的现实。数字资源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资源,就更需要我们加强宣传。

我馆在2008年对来馆参加数字资源使用培训的读者进行了调查,在“是否了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及服务”的调查中,得到调查结果如下:

根据调查可知,来馆参加电子资源使用培训的读者中,有35.71%的读者完全不了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情况,而完全了解的仅占7.14%。

除了宣传工作以外,数字资源的利用障碍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在互联网使用”。它已经像一个牢笼将知识及服务关在了笼中,使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成了一个有翅难飞的笼中鸟。要做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就必须打破这个牢笼。

2.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总体思路

2.1 服务与理念的创新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要有创新的服务理念和创新的服务手段,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数字服务的发展。如果仍拘泥于传统图书馆的那一套,那么在社会公众的眼里,数字图书馆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罢了。即使我们拥有再多数字资源、具备再先进的资源管理和检索获取手段也无济于事。

现在,许多数字资源服务是从图书馆出发的数字资源服务,而不是突破了具体机构和具体信息形态的新型信息环境。数字资源服务只注意提升图书馆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检索传递能力,不注意提升读者利用信息的能力;数字信息资源局限于传统文献的数字化资源;难以从读者角度来灵活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服务和系统,难以充分挖掘读者信息过程的各种可能来拓展信息服务。因此,要做好数字资源服务,首先要更新观念,不能以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为中心,也不能以图书馆的馆藏为中心,而要以读者的信息需要为中心。

以读者为中心,就要求我们放下架子,走到读者的信息空间中去,在读者的信息空间中发展自己的服务。读者的信息活动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2.2 服务与资源引进

深圳市审计局2007年《关于深圳市公共图书馆资源利用绩效审计调查结果》指出了数字资源服务需求与资源建设的矛盾状况:“读者只能到各馆阅读该馆的电子文献”。

公共图书馆必须理顺与数据资源厂商的关系,在与数据资源厂商的合作模式方面探索一条全新的路子,使得公共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在充分尊重知识产权有关规定的框架内开展,既

不损害数据资源厂商的经济利益、不打击数据库生产者的积极性,又充分保护公共图书馆在电子资源订购和服务方面的合法利益及合理需求,探索出一条公共图书馆电子资源馆外服务的有效途径。

公共图书馆应当将是否开放互联网使用作为数字资源引进的一个必备条件。在合法合理的条件下,有控制地开放数字资源的互联网使用。图书馆与数字资源商要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双赢的结果。

2.3服务与技术

数字资源服务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是数字资源服务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建立一个先进实用的方便读者利用电子资源的技术平台是提高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及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重要措施。网上原文传递、网上课题服务已不算是什么高新技术,但是具体应用到数字资源服务上,就会带来极大的好处, 从而提高效率、扩大影响、方便读者。

信息技术引起了互联网服务革命性的变化,同样这些技术也给数字资源服务带来一次飞跃。只有充分认识要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将其与图书馆服务理念相融合,就能做好数字资源服务。

2.4服务与宣传

数字资源服务离不开宣传,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具有数字资源服务能力的宣传

利用多种途径的宣传手段,宣传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新手段,让读者了解图书馆已经具有数字资源服务的能力。

(2)可获得数字资源内容的宣传

可获得数字资源内容宣传是指图书馆运用一定手段和媒介将可获得数字资源向读者不同的群体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宣传。目的在于介绍数字资源,以及指导检索与利用这些数字资源。

(3)数字资源获得方式的宣传

要让读者和不同的群体了解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获得方式,指导读者掌握获取信息的技能,授之以渔。

2.5服务协作

图书馆在传统服务阶段就已经充分发挥了服务协作、资源共享的图书馆精神。数字资源的特性决定了服务协作的便利性、充分性。数字资源服务协作不仅使文献信息成为共享资源,各图书馆咨询员的知识智慧也将成为共享资源。“资源共享”也将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即不仅是信息资源共享,还包括人的智力资源的共享。

通过服务协作,读者可以获得最多的资源、更专业的服务。通过服务协作,图书馆可以将各馆的有限服务组合成对读者的无限服务。

3.深圳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实践

3.1 数字资源服务门户

数字资源门户是图书馆面向读者的统一服务窗口,能有效集成图书馆内外的各类资源和应用,通过内容聚合和统一认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内容和图书馆服务。深圳图书馆通过数字资源服务门户为读者提供资源导航、资源检索、原文传递、虚拟参考咨询、个性化信息服务等一站式的服务。

深图的目标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本馆的资源与服务,在互联网上,为每个读者建立了一个属于读者的“图书馆”。现在,在这个“图书馆”内,每个读者都拥有26万册电子书、3000余万篇期刊报刊全文等数字资源。读者通过数字资源服务门户,可以真正做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资源”。

3.2 数字资源组织与揭示

数字资源包括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联合目录资源,自建专题资源以及从数据资源商购买的各种数字资源。我们需要对数字资源进行统一分类、描述和管理。

深圳图书馆构建了基于Z39.50协议的统一检索平台和基于HTTP协议的统一检索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在多种不同的图书馆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服务体系,读者可以采用统一的检索界面和检索语言使用数字资源。

另外,还建立了以专题为主导的专题资源门户。专题资源门户将与专题相关的图书、期刊、各种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等整合起来,以门户的形式揭示出来。目前,提供的专题门户有:时装专题、法律专题、东盟专题、特区文献专题、音像专题等多个专题资源门户。

3.3 馆外服务与原文传递

对读者开通原文传递服务是深圳图书馆针对读者数字资源服务的第一步,所有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让读者提原文传递请求更方便,获取资源更快捷。围绕这个核心,深圳图书馆在统一检索技术平台上,增加了索取原文功能,读者遇到需要的文献只需轻轻一点,就向图书馆发出了原文传递的请求。图书馆工作人员6×12小时,不间断地为读者查找资料,并通过email发送给读者。

8月14949 205469 79746 87197

9月13194 174275 53742 56404

10月14021 178743 62599 62776

11月15981 175504 61314 59648

12月19592 204632 72298 79373

表1. CNKI数据库2008年使用情况表

从表1可以看出,CNKI数据库的下载量,在原文传递服务开通前的3、4、5、6四个月为204,224篇,在原文传递开通后的7、8、9、10四个月为268,977篇,下载量增长了31.7%。

为了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资源”的目标,深圳图书馆通过技术引进与整合,于2008年11月推出了电子资源馆外访问服务。深圳图书馆的读者无论身在何方,均可在任意时间登录深圳图书馆网站,经过身份确认后,有限制地使用深圳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我们从表1可以看出,在11月开放馆外访问后,CNKI数据库的登录人数比前两个月有了明显的增长。

图 1 深圳图书馆2008年原文传递与馆外访问业务统计

根据我们对原文传递和馆外访问的统计,仅在12月,CNKI的馆外下载篇数就达到了原文传递篇数的1.71倍。而在推出原文传递和数字资源馆外访问的下半年,CNKI的下载篇数比上半年增长了49.5%。数字资源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在深圳市区的全面铺开,深圳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也将随着自助图书馆深入到深圳市的各个角落,每一台自助图书馆都将是数字资源的一个“加油站”。读者获取数字资源将越来越容易。

3.4 数字资源推介

在原文传递与数字资源馆外访问服务开通之际,深圳图书馆组织了两个大型读者活动“数字阅读?快乐学习——数字资源市民体验日”、“电子资源就在您身边”深图电子资源宣传服务周。从表1可以看出,在活动的次月8月和12月,数据库的使用都明显增加。

除两次大型的活动外,深圳图书馆还邀请数字资源厂商为读者进行了5次现场培训。

深圳图书馆印刷了各种宣传材料,以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为主线,结合各类数字资源,推销本馆的数字资源服务。

图 2 2008年深圳图书馆数字资源馆内服务统计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因为一系列的宣传工作,来馆使用数字资源的读者,并没有因为数字资源可以馆外使用而减少,反而有一定量的增加。实践证明,数字资源的宣传工作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一环。

3.5个人数字图书馆与深层次服务

深圳图书馆以实时咨询、表单咨询、email咨询、原文传递、馆外访问、课题服务、专题服务及个人图书馆各项服务充实了网上服务平台,在互联网上打造了深圳图书馆的服务阵地。读者在互联网上可以随时获得专业馆员的帮助。“馆员就在您身边”,无论读者是在图书馆内还是在互联网上。

以读者为中心打造的读者个人图书馆在2008年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各项服务稳定上升,相信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读者进入了互联网上的“深圳图书馆”接受服务。

图 3 2008年深圳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业务统计

同时数字资源的深层次服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专题服务部门每日提供六大专题至市委市政府,同时还完成了许多根据需要专门制作的专题。深图已经圆满完成了三届文博会信息和三届高交会信息服务。深圳图书馆2008年向各机构提供专题2000余份,受到了深圳市委、

浅议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浅议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作者简介:张淑征(1968―),女,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摘要: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以知识的生成检索、组织推理、语意分析、关联发现等为特征的一种深度服务,正在成为国内外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主导发展战略。从未来趋势来看,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发展之基,创新之源,生存之路。以知识服务为中心的图书馆需要在管理理念、服务模式、组织结构、岗位技术应用和服务能力上加以调整和适应,需要加强前瞻性研究和创新性的探索实验。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个性化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图书馆逐渐向虚拟化、电子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未来图书馆将成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复合体。网络知识经济背景下,数字图书馆用户的知识信息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需求趋向于开放性、综合性、深层次化及个性化。因此,图书馆服务必须直接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施过程包括四部分:知识挖掘、知识组织、知识开发、知识集成。因此,图书馆服务必

须直接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极开展知识服务。 一、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及模式1个性化服务的特点 个性化服务是新型的服务方式,指调动学科知识与文献知识积累,根据用户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对用户知识需求与问题环境的分析,对原始文献进行吸取、创新、重组、集成,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产品,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本质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以图书馆员的知识及工具开发人员等人员的知识投入为基础的服务。数字图书馆只是服务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 (1)个性化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个性化服务是满足用户知识需求的活动,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知识需求为出发点,根据用户需要搜集选择信息,为用户提供索引,提供经提炼、加工和重组的新知识产品。 (2)个性化服务面向解决方案,贯穿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找到解决方案,对信息与知识不断查询、分析、组织。个性化服务贯穿于用户解决问题过程的全部服务,贯穿用户知识捕获、重组、分析、应用过程的服务,根据用户要求,动态、连续地组织服务。 (3)个性化服务是围绕增值和创新目标的服务。个性化服务要求根据用户任务搜集选择信息,对信息客体的知识要素进行重组,为用户提供便于理解与吸收的知识。个性化

new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2012)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街道、乡镇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的各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标识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建标108-2008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建标[2008]74号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其建设原则是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体现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捷性的发展定位。 3·3 服务资源(service resources)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主要包含了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经费资源。 3·4 服务效能(service efficiency) 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各项资源在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中体现的能力和效率。 3·5 区域服务人口数(regional service population) 各级公共图书馆所在行政区域的常住人口数。 3·6 呈缴本( legal deposit copy) 根据有关法律或法令规定,出版者每出版一本新书刊都要免费呈缴一定的样本给指定图书馆,这种制度称为呈缴本制度,所呈缴的样本为呈缴本。 3·7 文献提供(docum ent supply) 也可称文献传递,是指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机构根据读者要求,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邮递等方式为本地或异地的读者直接提供所需原本文献和复制文献的服务形式。 4总则 4·1为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改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条件,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管理效益,制定本标准。

商业模式的探索

商业模式的秘密 商业模式这个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那时互联网也刚刚起步,最早是企业管理者被要求对企业的运作嫁衣模型化,从而便于企业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理解。就像最初的很多互联网的流行语一样,商业模式的概念也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商业模式成为理论和实践人士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研究者们从定义、分类、模型的评价等各方面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探索。 商业模式是一系列交易或者活动的系统,系统是由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联构成的,系统是动态变化的。 观点一:约翰逊认为商业模式包括下列关键活动,如培训、发展、生产、预算、计划、销售和服务。 观点二:米切尔和科尔认为商业模式应该强调怎样为客户及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观点三:艾森曼认为商业模式涉及企业为顾客提供的服务本质,以及为交付这些服务而进行的活动。 观点四:切斯伯勒和曼森布鲁姆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结构,在技术投入和经济产出之间起调节作用。 由此,商业模式定义了价值链(以活动为基础的)的结构并创造了价值,正如切斯伯勒所言“商业模式是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消费者所需要的活动的集合,而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中价值逐渐得到增加”,可见商业模式在于探寻企业如何以适当的成本向其消费者传递价值这一潜在逻辑。 在商业模式的要素研究中,人们普遍采用海基莱等的CSOFT理论,即要素包括消费者、服务、组织、财务情况以及技术。 1、消费者指的是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企业需要知道客户的需求并确定与客户建立怎样的关 系; 2、服务,描述的是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所传递的价值是如何被创造及提供的; 3、组织讲的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及所需要的知识和资源等; 4、财务指的是企业的盈利情况; 5、技术指的是企业的信息和沟通平台,即服务运营的支持系统。 克里斯托弗·佐特和拉斐尔·阿密特从商业模式设计的角度出发,认为其包含两方面的因素,即设计要素和设计主题。 设计要素讲的是活动集合的体系结构,包含内容、结构和治理三个要素。 活动系统的内容是指企业对于活动的选择及企业实施的活动。 活动系统的结构指的是企业所实施活动间的关联状态。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严重的金融危机导致IBM公司把它的核心和外围的活动转移,把重心从成为一个硬件供应商转变为成为一个服务提供商,因此IBM在咨询、IT维护和其他服务领域启动了一系列的新的支持性活动。到2006年,IBM超过900亿美元的收入中有一半来自于这些活动。 活动系统的治理是指实时活动的主体。 商业模式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设计主题,设计主题指的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它是设计及要素的形态化体现。概念和实证研究建立了一般性的设计主题,包括新颖性、互补性及有效性。 新颖性指的是企业采用新的内容(活动)新的结构或者新的治理方式。 互补性是指活动作为一个系统运作所产生的价值要高于分别进行这些活动所产生的价值。 有效性指是指企业对于活动体系的运作,如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提高企业的效

论数字图书馆服务特点及类型

论数字图书馆服务特点及类型 论数字图书馆服务特点及类型 【摘要】 本文阐述了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四大特点、八大类型。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服务;特点;类型 一、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图书馆资源空间的数字化。除了专门企业提供的主流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产品外,图书馆自身也在构建特色数据资源库,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数字化资源空间。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网络跨越时空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源。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桥梁,也就成了跨越时空的桥梁。 (二)图书馆资源内容的复杂化。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融多种信息资源予一体的信息资源库,包括书目信息、各种数据库、指向其他资源的线索、复杂的网络信息(从多个方面向外发散)。其格式相当复杂,用户使用不同的资源,需要使用不同的检索软件支持。有时要对路径、一些参数、进行必要的设置。图书馆用户服务如此复杂。 (三)图书馆物理空间的模糊化。图书馆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馆藏,而“网络有多大,图书馆就有多大”,“网络通到哪,图书馆就连到哪”,成了图书馆物理空间的真正内涵,这给用户带来了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利用空间,用户服务的手段、内容也越加丰富多样。 (四)图书馆服务处在新经济和信息革命的大潮中。21世纪将是个人及其能力在多元化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的世纪。而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的圣神职能,因而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反过来看,在信息浩如烟海,综合性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时代,只有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图书馆理念,才能最大限度的产生社会效益,发挥图书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确立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图书馆社会理念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多元化探索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现代图书馆的 服务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社会重要文化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如何顺应时代趋势,秉承平等、尊重、宽容和理解的价值观,融入新时代元素,寻求多元化服务新举措,已成为图书馆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用户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对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存在形态以及如何在多元化的需求下进行服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标签:网络公共图书馆多元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模式。人们对知识获取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了,在这些高新技术的作用下,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受到强大的冲击,作为提供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的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公共图书馆由过去单一的服务模式向多元化服务模式转变,更好的发挥其职能作用,满足不同读者对图书馆信息的需求,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公共图书馆跨越式发展,是公共图书馆馆员目前必须面对一道现实问题,下面笔者将谈谈自己对未来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一些看法。 一、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态 对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态,钟何香在2008年就提出了“混合型图书馆”的设想,混合图书馆是指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存,并对它们进行有机整合、管理与利用的图书馆形态。笔者认为,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将进入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优势互补的新时代。 1.传统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以纸质文献馆藏为主。由于纸质文献不会被数字化的资料所代替而完全消失,因此,传统图书馆的职能也不被任何图书馆形态所取代。1978年,美国图书馆雪茄兰卡斯特曾预言2000年人类社会将进入“无纸社会”。事实并非如此,到目前为止,纸张的用量不是减少,而是成倍增长。1996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在南京大学的报告会上回答提问时谈到:电子形式方便快捷,要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是电子文献好,但真正做学问、搞研究还是印刷型文献好,倘若两者只能选择一样收藏,则宁可收藏印刷型文献,因为数字型文献阅读不方便,容易使眼睛产生疲劳感,不如看印刷型文献那样舒适,此外,阅读印刷型文献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约束,因此,图书馆必须使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共同存在。 2.數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

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传统的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过于死板,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多个层面提出实现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的具体策略,以推进图书馆阅览室的积极创新,以服务管理创新推进整个图书馆全面发展和进步。 标签: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一、前言 现代化的图书馆阅览室早已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借阅模式束缚,当前阅览室功能更加全面和强大,实现了借、阅、管、藏、查与咨等为一体的功能体系。随着阅览室硬件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管理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不能用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服务于现代阅览室管理和读者。为了全面推进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急需从多个层面全面创新图书馆阅览室服务模式。 二、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1.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观念 要想实现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求在图书馆的阅览室进行服务管理的时候,要以读者为中心,全面从读者需求出发,为读者提供针对性需求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在服务管理当中建立正确的服务管理意识,以观念为先导积极推进实际管理服务的优化和创新。比如在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当中可以实现全开架、全方位以及全开放的借阅服务,使读者可以自由的出入并自由选书,同时能够实现自由借阅,促使读者和图书实现更近距离的接触,达到人书合一境界,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便利,读者选书以及借阅时間也大大减少,馆藏书籍流通和周转也更加顺畅,提升了图书借阅率,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极大的满足了阅读者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在此基础上,读者可以自助的进行图书借还活动。同时,还可直接在阅览室进行热门图书推荐专架的设置,促使读者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热门图书,并全面提升读者在阅览室进行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图书馆阅览室在进行服务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对读者阅读规律、阅读心理、阅读习性以及阅读行为等进行深入研究,深入挖掘读者内心潜在服务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并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服务,通过全开放服务管理模式全面发挥自身最大效益[1]。 2.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阅览室要实现服务管理的创新,就要积极利用当前优质的网络环境,并在阅览室内创建网络环境,全面对读者自身阅读服务需求进行体会,在全面了解和认识读者需求基础上,增加电子阅读资源,实现网络图书资源的巨量化供应,为读者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图书资源服务。

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

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 总则: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充分利用本馆现有资源、网络资源,并积极谋求馆际协作,拓宽资源获取渠道,为医院的教学、教研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 一、通过书面、口头、电话、信函及网络等多种方式为读者提供信 息咨询服务,为读者充分利用本馆资源提供指导。通过新书通报,撰写书评,导读专栏等多种形式,主动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 二、建立图书馆检索系统,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检索系统使用说明, 了解图书检索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三、图书馆提供多种形式的书目咨询服务,读者可以通过机读目录 查找馆藏文献收藏情况及读者借阅记录。 四、图书馆购入新书一周内,将《入库新书目录》在院内网公布。每 月将最新出版的与临床知识相关的《新书内容介绍》在院内网公布,方便读者了解新书的出版情况及新书内容。每月定期将当月最新的《医学现刊题名索引》在院内网公布,供读者参考利用。五、开展定题服务与新技术查新服务,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与科室、 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临床需求,要求完成每项定题服务后都要听取用户反馈的意见,不断补充其需要,至用户满意为止。 六、开展文献检索服务,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每月抽查万方中英文检

索系统和清华同方中文检索系统等数据更新情况,以满足医院医务人员撰写论文、科研、教学的需要 七、我院图书馆使用图书馆管理软件,图书馆计算机及管理软件只允 许图书管理员使用,管理软件用户名和密码不得泄露给他人。图书馆软件数据需定时备份,并且把数据进行异地存储。未经同意,不准将馆内所有的软件和数据复制给外单位人员。 八、图书馆的计算机设备要实行专人负责管理,责任到人。禁止馆外 人员操作计算机,非职责内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上机操作。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设置各种终端参数。九、院图书馆提供网络在线查询及下载服务,不得利用本网络系统制 作、传播、复制有害信息。提供万余本电子图书的下载和拷贝,如有需要请自备存储设备自行拷贝。使用外接设备前(如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必须进行杀毒处理。

京东方BOE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探索

BOE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 高斐 2016.4.13

目录 引言 (1) 1.中国“智”造 (2) 1.1技术颠覆 (2) 1.2从制造业到制造服务业 (3) 1.3从B2B到C2B (5) 1.4互联网社群 (5) 2.跨界 (7) 3.创客平台 (9)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BOE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 高斐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00) 摘要:在大数据和云服务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不仅是企业可利用的资源,更将成为企业能力的衍生,传统的价值链中以供给为导向的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时代的新的需求导向的商业模式所取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了针对BOE未来发展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探索。讨论在互联网思维下,中国“智”造,跨界生态圈和创客平台如何帮助BOE抓住机遇,再创辉煌。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模式;中国“智”造;跨界;生态圈 引言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有的企业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生存。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交易场所、拓展了交易时间、丰富了交易品类、减少了中间环节。传统价值链中以供给为导向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以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正在出现。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传统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仅仅是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工具[1],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并未改变,依然在原属领域中与其他企业开展激烈的“红海”竞争1。那么BOE如何在时代的巨变中真正做到互联网+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互联网呢?“互联网+“时代对BOE的商业模式有什么启迪呢?本文觉得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红海竞争:在现有的市场空间中竞争,是在价格中或者在推销中作降价竞争,他们是在争取效率,然而增

浅谈数字图书馆服务新理念

浅谈数字图书馆服务新理念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收集各学科文献及资料供广大师生阅读学习的重要任务,如何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创新服务理念,是高校图书馆一直不断探寻的重要课题。 随着计算机在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环境下所要遵循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信息条件下应如果完善交流平台。使更加便捷交流为更多的读者查阅和交流。因些就要求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应加快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全新的工作服务体系。 1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内容包括信息资源数字化、馆藏资源数字化、文献传递多样化、管理资源的数字化和技术资源的集成化、服务方面的管理等。其意义是,首先从纸质图书馆的模式向电子存储信息转化,实现信息数字化;其次是借助网络技术平台来实现图书借阅及有效利用,实现网上查找快捷服务;再次是由于资金缺少,图书复本量不足,馆藏资源得到弥补的局面;另外就是馆员的服务方式有了根本的变化,读者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来实现自己的所需。 2数字图书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影响与挑战 数字图书馆是新兴的一种服务方式,在现今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具有纸质图书不法替代的作用。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一次革命,它必然会对图书馆界及整个社会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从我们经历的过程来看,全国数据统计来看,数字化图书馆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受读者关注,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程度已成为评估一个图书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满足以下两点: (1)是建立复合图书馆,复合图书馆也称混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并存形式,也是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复合图书馆中,信息资源、信息载体、技术方法、服务规范、服务对象、服务手段、服务设施、服务产品等都是复合的,即传统与现代并存。复合图书馆是馆藏与虚拟的网络资源结合体,因此要既传统图书馆也要建立数字图书馆,因为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服務器或网络自由访问跨地域的分布式数字化信息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图书查找及借阅,科学地利用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实现无人办公自动管理图书的是目地。其次,优先将特色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并为读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如开辟网上阅览、查询、检索、培训等,使复合图书馆的服务更贴近读者。 (2)复合图书馆基础上建立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一词最早由英国图书馆学专家苏顿(S. Stton)于1996年提出。他将图书馆分为连续发展的四种形

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产生的背景,然后介绍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工作模式;最后提出实施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 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开展不仅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在新形势下进行服务创新、深化服务内容的需要。在图书馆现有条件下或创造条件下如何开展切实可行的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当前图书馆亟待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产生的背景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用户需要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文献服务,而是需要能直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服务。因此,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传统的基于文献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用户越来越倾向于图书馆提供基于知识或知识解决方案的服务,即那种以信息知识的搜寻、分析、重组、组织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知识服务。 二、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工作模式 图书馆实施学科化知识服务,就是将对用户的服务过程融合到相应学科的教学、科研全过程中,通过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平台,进行知识从捕获、挖掘、重组、创新与应用等的全程一站式服务,形成融洽的学科馆员、学科专家学者与各类型学科用户的互动关系,展现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系统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内容。如图所示。 该模式下的学科知识服务具体包括:(1)知识服务用户提出问题。(2)学科馆员明确用户提问,确定用户需求。(3)学科馆员制定服务策略并选择服务工具,提供知识服务,(4)用户对知识服务进行意见反馈。(5)学科知识库的补充与管理。 三、提升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1、建立学科化知识服务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学科化知识服务组织管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1)建立并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是实施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主体,图书馆只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学科馆员制度,才能为学科化知识服务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2)建立学科化知识服务组织机构。图书馆应建立一种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组织机制,即在图书馆建立以“学科馆员”命名的实体部门,同时在图书馆其他相关部门配备兼职的学科知识服务人员,辅助学科馆员进行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有关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围绕“学科化知识服务”工作的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组织机制。(3)建立完善的考核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高校图书馆应将传统的量化式管理机制转变为以量化式管理机制为基础的质量化管理机制,将馆员的工作业绩和用户的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衡量,提升馆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加强学科化信息资源平台建设 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基于网络动态的知识资源体系的服务,无论是信息资源库还是学科专题知识库,都采用实体馆藏资源和虚拟馆藏资源共存的方式来满足用户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需求。图书馆要紧密结合本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制定按学科性开发建设学科信息资源的方案,在集中现有学科资源的基础上,注

浅析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

浅析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 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最重要资产,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图书情报等部门读者服务的最重要手段。普遍而言,除图书之外,其它资源如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专利、标准、年鉴、工具书等都已转为以网络服务为主。同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模式趋于成熟,建设具有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功能的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标签: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模式 1 概述 在“中国知网”数字出版超市基础上建立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分别提供针对机构与个人的个性化服务,即机构数字图书馆与个人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最重要资产,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图书情报等部门读者服务的最重要手段。普遍而言,除图书之外,其它资源如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专利、标准、年鉴、工具书等都已转为以网络服务为主。同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模式趋于成熟,建设具有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功能的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从简单的数字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向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中心的转变,形成了全方位支持科研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平台,也使图书情报部门具备了支持各行各业管理决策的能力,从而根本上转变了本行业的社会角色,极大地提升了行业自身的地位和价值。 2 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模式 2.1 机构数字图书馆机构馆可以按需选配数字超市出版的各类资源,可将本单位所有个人馆选配的资源合并,筛选后作为机构馆资源,或添加到机构馆已配置的资源列表中。可将本單位自有数据库资源发布到机构馆中,实现机构馆内单位自有资源的跨库、单库检索,与机构馆联通的个人馆可以选配机构馆内的单位自有资源库。机构馆选配资源后,可以在网上自动生成订单,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直接网络支付。机构馆可以对本单位订单进行统一管理,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查询。可对本单位个人馆进行管理。机构馆可以按IP范围、工作证号等各种自动方式进行审批,也可以人工审批。对于本单位部分经常需要变动工作环境的个人馆,可以申请获得漫游服务。 2.2 个人数字图书馆个人读者可以直接免费使用本单位机构馆的资源,或者通过个人馆免费使用本单位机构馆购买的所有资源。在个人馆中,读者可按学科专业建设学科文献馆;根据自己的需要建设主题文献馆,主题文献馆可以实现内容每天自动推送。通过桌面版个人馆软件,将个人馆中最新内容自动更新到个人计算机中,并与读者本地计算机内的文献统一整理建库,实现个人馆资源与本地资源的跨库统一检索。同时,读者还可随时进行个人学术影响力评测;及时联系自己的学术社区;跟踪有关的科研项目;了解最新学术趋势、学术动态,发现新的研究动向。 3 结论 3.1 个人数字图书馆开创了个人使用数字资源的新局面。个人用户可按需订制资源、检索平台、功能、情报服务,按需配置显示模板和显示方式,个人馆提供了超越一般的资源订阅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交互式学习研究的空间。在资源方面,平台支持对数据库专辑、学科专业、整刊资源、以及各种类型单篇文献的定制,使用户可以按不同需要定制网络出版总库的资源,在个人数字图书

公共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探索

公共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探索 本文分析了国内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现状、我国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状况以及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对煤炭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途径。认为,公共图书馆应通过提供宏观信息,提供矿脉勘探及矿产开采销售的技术信息,提供人才信息和市场行业信息,以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标签: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途径;煤炭企业 一、引言 如今的21世纪,是一个以实时资讯和快捷多样的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图书馆也逐渐步入信息化的轨道,所以,提升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水平和质量就成为了重要课题。一般认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基本就是通过寻找文献或电子资料来帮助读者完成学术任务。然而,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已不能仅仅满足于普通的阅读和咨询,这就需要图书馆对馆内服务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1] 二、国内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现状 信息咨询业务在现代公共图书馆工作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便是对企业进行的信息咨询服务,同时也是图书馆经济来源的一部分。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与其它信息服务机构相比并没拥有绝对的优势,但在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却可以为用户提供较好的体验。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公共图书馆面向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并且大多数是以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工作。[2] 三、我国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状况 我国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让许多企业面临着技术创新周期缩短、行业竞争优势激烈等挑战,企业信息需求也急速增加,所以更多的管理者转向求助于图书馆咨询部门等专业机构,希望通过专业定制的信息化方案从企业的生产到内部管理,再到市场销售都可以在同行业间形成巨大优势。[3] 四、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普遍是用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升煤炭生产力和安全系数。煤炭行业作为传统的能源行业,由于受到开采、销售和市场规划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像新型产业那样进行全面创新,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稀缺;部分煤炭企业虽然设立了情报部门,但大多只建立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简单联系,生产、销售环节与整体系统之间难以

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

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 随着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图书馆变革提供了新的契机,传统图书馆逐渐向智慧图书馆转变,济南市图书馆在做好文化前沿阵地的基础上,坚持用理念创新促进功能提升,借助活动优化馆藏结构,为图书馆新型模式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标签:互联网+ 智慧图书馆创新活动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RFID、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逐步融入人们生活,与各个领域专业技术结合,发展迅猛。在技术革新大浪潮中,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文化服务的前沿阵地,面对读者越来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充分有效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为图书馆在可持续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和完善管理体系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提供新思路。济南市图书馆为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全民阅读发展,积极更新服务理念,学习引入前沿技术,本文通过“你借书,我买单”、“送书到家”两个案例,探索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服务模式。 一、“互联网+”是什么 作为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核心对象,“互联网+ ”概念的界定无疑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众多的学者,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语境与使用环境下,对“互联网+”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与定义[1]。 1.狭义层面与广义层面的“互联网+” 狭义上的“互联网+ ”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简单结合,它的主体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作用方式是将互联网作为工具,作用于传统行业。再通过技术运用,以技术优势来优化生产要素、业务流程与商业模式,最终达到降低生产与运营成本、增加传统行业财富的目的。很明显,狭义层面的定义是对“互联网+”作简单、机械地字面解释。所以,它不仅造成人们对“互联网+”认识的误解。同时,也使得其实践陷入唯技术论、唯意识论的怪圈与迷途[2]。 互联网因其具有兼容性,所以可以将传统对象与之嵌入式对接,广义层面上的“互联网+”思维是从整体角度来认知的,不能进行割裂。这种深度融合对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提出了新的变革思路:首先,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发展,使传统行业有了及时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有效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高效存储和提取数据;其次,因互联网“开放”、“互动”的特性,可以与传统行业内容互为补充,转化为优势产能,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再次,通过创新改造,为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和精细化的服务,逐步形成线上线下紧密合作,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经济业态[3]。这就是广义上的“互联网+”。 2.“互联网+”思维的构成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浅谈

Vol.28No.3 M ar.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3期(下) 2012年3月1公共图书馆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1.1 公共图书馆的内涵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投资兴办的面向普通大众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百姓的文化机构,读书机构,学习机构,对公共无条件开放,无偿服务,是政府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造的重要方式.人们通过公共图书馆寻求知识,实施自我教育,终身教育.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公共图书馆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表现出在:第一,公共图书馆的拥有主体是公共部门而不是和人机构;第二,公共图书馆一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第三,衡量公共图书馆绩效的指标不是简单的利润标准,而是服务的质量,数量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等多种标准;第四,公共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公众广泛参于的建设事业,这种参于既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支持,也包括对事业活动的约束和监督.公共图书馆的各种资源都具有公益性本质,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其公益性,平等性和开放性是它区别于其它信息机构的最大特征,是人们有效获取知识文化的有机体,它以开展读者服务,提高读者素质;传播文化知识,启迪大众智慧,开发信息资源,传递科学技术为已任,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1.2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 第一,收集、保存文献信息资源;第二,传递“活化”文献信息和知识转移;第三,服务读者和社会;第四,保障公民对信息知识自由平等获取;第五,坚 持社会公益性原则;第六,以社会效益为最大价值取向. 在网络信息服务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图书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行业.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技术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整理,传递,将文献这种无比博大深厚的文化积淀激活成真正的信息,并为读者公众所利用,这正是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核心价值所在.2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信息化 2.1 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法制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图书馆通过对文献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实现图书馆服务内容多样化,对应着社会信息不断涌现,服务形式多样化,既到馆者服务与远程读者服务并举,在线服务与离线服务并举,文本.数据与多媒体信息并举.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主要采用无偿低价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文献资源可以在全社会或一定区域内为人们所共享.以满足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实际需要,使人们共享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景,以提高全人类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体现其自身价值.2.2 加强图书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 网络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网上咨询服务,科技查新服务,代查代检服务以及门户网站建设与管理服务等内容,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对外交流互动的主要渠道,大力开展咨询服务,能够较好地将图书馆资源服务于社会.整合馆藏电子资源为网络读者提供便捷的网上阅览服务,有针对性地与相关专业.网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浅谈 司秀辉 (赤峰市图书馆,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通对公共图书馆的内涵及核心价值的认识,并对图书馆信息化服务进行了简要阐述.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3-0118-02 118--

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

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 总则: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充分利用本馆现有资源、网络资源,并积极谋求馆际协作,拓宽资源获取渠道,为医院的教学、教研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 一、通过书面、口头、电话、信函及网络等多种方式为读者提供信 息咨询服务,为读者充分利用本馆资源提供指导。通过新书通报,撰写书评,导读专栏等多种形式,主动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 二、建立图书馆检索系统,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检索系统使用说明, 了解图书检索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三、图书馆提供多种形式的书目咨询服务,读者可以通过机读目录 查找馆藏文献收藏情况及读者借阅记录。 四、图书馆购入新书一周内,将《入库新书目录》在院内网公布。 每月将最新出版的与临床知识相关的《新书内容介绍》在院内网公布,方便读者了解新书的出版情况及新书内容。每月定期将当月最新的《医学现刊题名索引》在院内网公布,供读者参考利用。 五、开展定题服务与新技术查新服务,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与科 室、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临床需求,要求完成每项定题服务后都要听取用户反馈的意见,不断补充其需要,至用户满意为止。

六、开展文献检索服务,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每月抽查万方中英文 检索系统和清华同方中文检索系统等数据更新情况,以满足医院医务人员撰写论文、科研、教学的需要 七、我院图书馆使用图书馆管理软件,图书馆计算机及管理软件只 允许图书管理员使用,管理软件用户名和密码不得泄露给他人。 图书馆软件数据需定时备份,并且把数据进行异地存储。未经同意,不准将馆内所有的软件和数据复制给外单位人员。 八、图书馆的计算机设备要实行专人负责管理,责任到人。禁止馆 外人员操作计算机,非职责内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上机操作。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设置各种终端参数。 九、院图书馆提供网络在线查询及下载服务,不得利用本网络系统 制作、传播、复制有害信息。提供万余本电子图书的下载和拷贝,如有需要请自备存储设备自行拷贝。使用外接设备前(如U 盘、光盘、移动硬盘等)必须进行杀毒处理。

数字图书馆项目方案

数字图书馆 项目建设方案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 2015年

目录 前言 ........................................................................................................................... 2 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背景及现状 ......................................................................... 2 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 三、数字图书馆建设思路和原则 ............................................................................. 6 (一)建设思路..................................................................................................................... 6(二)指导原则..................................................................................................................... 7 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 ..................................................................................... 7 五、数字图书馆建设内容 ......................................................................................... 8 (一)数字资源建设............................................................................................................. 8 1、目前我院数字资源情况........................................................................................... 8 2、数字图书馆建设急需增加的数字资源................................................................... 9 3、数字资源采购建议和完成时间............................................................................... 9 (二)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 11(1)基本管理功能................................................................................................. 11 (2)服务管理功能................................................................................................... 12 (3)图书推荐........................................................................................................... 12 (4)资源捐赠........................................................................................................... 12 (5)图书荐购........................................................................................................... 12 (6)日程活动........................................................................................................... 12 (7)文件共享........................................................................................................... 13 (8)资源管理功能................................................................................................... 13 (9)统计分析功能................................................................................................... 13(三)统一检索及文献传递系统建设............................................................................. 13 1、统一检索及文献传递系统解决的问题............................................................... 13 2、主要功能描述....................................................................................................... 14 (四)移动图书馆建设................................................................................................... 16 第1页共19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