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学习数学课堂

构建自主学习数学课堂
构建自主学习数学课堂

构建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标志性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具体表现。

1. 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和谐的课堂氛围。

2. 自主学习内容要适合学生认知特点。

3. 讲究策略,指导自主学习。

(1)教给必要的数学思维方法;

(2)尊重不同的自主学习方式。

4. 总结反思,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自主学习;宽松和谐;认知特点;讲究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标志性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呢?

1. 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和谐的课堂氛围

不容置疑,只有在平等、民主、宽松和和谐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才敢于大胆地想,大胆地讲,大胆地去探索发现,才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在一个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总是谨小慎微地看着教师的脸色讲话的环境下,学生的个性会在揣测中逐渐消磨,思维在禁锢中逐渐僵化,灵性在拘束中逐渐消失。下面的案例也许会使我们有更深刻的感悟与思考。一个老师借班上公开课,在引入“高矮”这一课题时,设计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稳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调整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合理提出猜想,培养创新精神,渗透核心素养。杜威曾说: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 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为了避免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有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环节,营造有趣开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之中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讲解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时,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

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优化教学设计,让数学核心素养渗透于教学内容中。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科学规划每一个教学环节,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切入点,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有效渗入数学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关于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我国古代关于方程解析的研究,将《九章算术》中的解题方式与现代方程应用方式进行类比,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数学文化知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教师在应用时要控制好使用的力度,不宜占据过多的课时。 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才是高效教学的核心。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上去,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完善评价考核,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察。教师要完善数学评价考核方式,改变传统重成绩轻过程的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察,让学生明确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将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之中,完善和优化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在设计考试题目

最新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 一、注重导入的实效性 【案例一】 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倒推策略并应用它解决一些特定问题。 新课标(2011版)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新知导入时,从最初的“上放学路线”到“火箭发射的倒计时”,最后我还是选择了一种最为原始的,但在我看来最为实用的有效的复习导入法。 师:你能快速填出上面这四个方框里的数吗? 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能! 师:那你准备先填哪个框呢? 生(争先恐后):第四个、最后一个。 师:为什么呢? 生:倒过来从后往前填容易些。 师:说说吧,你都是怎么填的? 生:把算式倒过来算就行了。 生:80+20=100,100÷5=20,20-15=5,5×3=15 师:“倒过来思考”很好,知道吗,有时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少问题呢!

评价: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课堂上我并没有多么新颖奇特的引导,只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联系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以较为熟悉的简单计算导入学习(如上图)。这样的导入设计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促进旧知识经验的迁移,同时营造轻松课堂气氛,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整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引出倒推的真谛---倒过来想,真可谓一举多得。所以说:合适的导入才是最精彩的导入,是最有效的导入,也是最好的导入!

二、体现导入的生活气息,注重自然性 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案例二】 曾观摩过浙江省特级教师钟麒生执教《认识平行》一课,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领会“互相”一词,即让学生先说出a是b的平行线,b也是a的平行线,a和b互相平行。通过这样的说一说体会平行线是两条线之间的关系。 师:今天来了好多老师,我们鼓掌表示一下欢迎。(学生热烈鼓掌。) 师:鼓掌是怎么鼓的?(教师开始埋下伏笔。) 生:两只手互相击掌。(在这里学生不自觉的用上了“互相”一词。) 师:噢。那一只手鼓掌行吗? 生:不行。(好多同学在暗笑。) (谈笑之中第一次领会“互相”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师:上课! 学生齐刷刷地站起来,等老师喊“同学们好”。老师却不吭声,学生惊奇地看着老师。【注:此处设计之精妙,令人拍手叫绝!此时无声胜似有声。】 师:哦,我们该干什么了?(这里故意给课堂留空白,再一次冲击学生头脑。)部分学生偷笑:师生互相问好! 师:怎么问法? 全班哄堂大笑:您向我们问好,我们向您问好。师生之间互相问好……(谈笑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关于小组合作的思考 ——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被很多老师所接受。但怎样摒弃形式主义,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效应,仍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拟结合案例,谈点体会,以期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一、是主动,还是被动? [案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 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 (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 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二、是环节,还是方式? [案例5]《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 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如何在课堂中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何在课堂中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下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我们教育教学实践中最热门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中国教育来说,是一件大事: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适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解决“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既关系到国家的总体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学生个人的成长,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 “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 1、“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3、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4、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5、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核心素养是作为客体侧面的教育内容与作为主体侧面的学习者关键能力的统一体而表现出来的。因此,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这样一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全新的展现落实在学校教育上来了,需要每个教师去实践,落脚点就在于每个课堂。那么核心素养如何融入课堂教学呢?我想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学习目标需要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关键能力提高和必备品格形成。这是学生学习素养和关系素养的两个方面。 学习素养包括学习的愿望和主动学习的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其中学习兴趣即学习动机素养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奠定良好的学习素养显然是最重要的任务。关系素养主要涵盖人格与心理、生理以及品质与品德两大方面,前者主要指与自身的关系素养,要求学生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能自我规划、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而后者主要指与他人的关系素养,要求学生有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有沟通意识和交流能力,有国家认同、国际视野、社会公德、社会责任,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自觉关心生态与保护环境等。 二、课堂教学方式要情境化、活动化,学会讲故事。

初中数学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

初中数学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 现行数学教学中存在重教学内容而忽视导入的现象。教师方面:由于各级各类学校及班级之间互相比较分数来评估教学,更由于升学的压力,迫使教师们继续用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穿新鞋,走老路”,不重视教学中“导入”环节,认为导入太浪费时间,不如抓紧时间教书本知识或加强练习;有些教师也很关注导入,可较多形式单一且呆板,譬如:回顾己学过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并从这些预备知识中转入本节课的学习;当然,也有些教师一直都很注重课堂导入,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导入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导入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方面:一、学习负担过重加上数学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二、学生每天需上七节课,不管从生理还是心理都会产生疲惫感。三、初中生具有好奇心理。因此,学生需要活泼生动的课堂;需要教师用导入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导入吸 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准备状态。只有这样,教师精心设计导入,以新颖有趣的导入触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探索心理,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数学课堂。因此,初中数学课堂需要有特色的导入。如何设

计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大家普遍认为,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导入要构建学习目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全神贯注地有意义地开展学习;导入要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即与学生进行自由交谈,师生彼此互相了解,由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话题,带他们走入课堂的任何内容来进行导课,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既建立友好关系,又自然而然地学习本节课的新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并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从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活动。促使他们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从而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著名学者加涅根把完整的教学过程划分为9个阶段:引起注意、告知目标、原有知识、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反馈、评估作业和促进保持与迁移。引起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因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如果个体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信息未加注意,那么,这些信息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遗忘。知识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要使学生将知识存入长时记忆;因为只有存入长时记忆的知识,学生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 分析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 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学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2)汇报: 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 小组2:3+3+3=9,9+9+9+9+9 小组3:15个3相加 小组4:用乘法15×3 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

浅谈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

浅谈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 拜读张华老师的《论核心素养的内涵》一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的几点认识。 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亦称“21 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而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法治精神,理性思维,公共参与。 那么在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呢? 1、通过课前时政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让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国内外大事,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看问题的习惯,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情境的创设和体验式学习,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科素养。素养是人们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特定情境中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提高认知、亲身实践、交流合作,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途径。 3、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的本质是自己学,如果学生只是听、记、背,但不会归纳梳理知识,反思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还不能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知识处于零散的阶段。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独立的建立知识的体系,才能真正的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进入高级学习阶段,才能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谈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获得。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在课堂教学中讲出来的,而是通过情境创设,活动设计,学习任务的布置和检测等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科教师要有素养意识,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出有素养的学生。

以学生为本开展自主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开展自主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要想实现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教学模式,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终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学会创新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不是要人消极接受,而是要激发自主性,培养独立性,最终帮助孩子获得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目的。”所谓自主性,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对现存世界的事物抱积极的态度,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自身的使命,即自发自动、自主自觉、自决自由。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让第斯多惠坚信: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舞。既然如此,那是什么决定着我们的表现或能力的高低呢? 毋庸置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1.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要求。教

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应该表现在对学生差异的充分认识上,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上,对客体价值的充分发掘上,对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上,而不是利用教学舞台淋漓尽致的进行自我表现。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愉悦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怎样做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达到想学、乐学的目的。一节成功的课学生会思维活跃,兴趣极高,不觉得累,学生会在不知不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 一.注重导入的实效性 【案例一】 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倒推策略并应用它解决一些特定问题。 新课标(2011版)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新知导入时,从最初的”上放学路线"到 "火箭发射的倒计时",最后我还是选择了一种最为原始的,但在我看来最为实用的有效的复习导入法。 师:你能快速填出上面这四个方框里的数吗? 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能! 师:那你准备先填哪个框呢? 生(争先恐后):第四个、最后一个。 师:为什么呢? 生:倒过来从后往前填容易些。 师:说说吧,你都是怎么填的? 生:把算式倒过来算就行了。 生:80+20=100,100-5=20,20-15=5,5x 3=15 师:"倒过来思考"很好,知道吗,有时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少问题呢! 评价: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课堂上我并没有多么新颖奇特的引导,只是针对学生

的心理特征联系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以较为熟悉的简单计算导入学习(如上图)。这样的导入设计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促进旧知识经验的迁移,同时营造轻松课堂气氛,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整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引出倒推的真谛…倒过来想,真可谓一举多得。所以说:合适的导入才是最精彩的导入,是最有效的导入,也是最好的导入! 二.体现导入的生活宅息,注重自然性 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案例二】 曾观摩过浙江省特级教师钟麒生执教《认识平行》一课,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领会"互相"一词,即让学生先说出a是b的平行线,b也是a的平行线,a和b互相平行。通过这样的说一说体会平行线是两条线之间的关系。 师:今天来了好多老师,我们鼓掌表示一下欢迎。(学生热烈鼓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案例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案例分析与反思 张琳 一、导课的背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设计一个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艺术开头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数学课程本身的局限性,使它不可能像语文课、社会课导入那样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因而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正是因为这,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才值得去探索、去研究。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地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纵观目前课堂教学,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导入一般是通过一些教学情境来实现的,“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但是,教学情境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正确利用,锦上添花;利用不当,适得其反。导课应该是简捷、现实、亲切、有趣。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整堂课教学质量,而我们有些课的导入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1.繁琐。如一教师在上《人民币的认识》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导入情境,“小熊超市”。好多小动物购物,画面非常漂亮。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买什么呀?”“想不想当售货员?”……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忙得不亦乐乎。十几分钟的课堂黄金时间过去了,却还没有切入正题。看得出来,上课老师是精心设计的,课件也是精心制作的,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这么煞费苦心的设计、制作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

反思:情境导入的创设,要根据需要,切不可为了情境而情境,流于形式上的闹猛和新鲜,而冲淡教学主题,弱化教学重点,更不能让情境干扰学习。情境要有数学味,实实在在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2.烦闷。课伊始,是孩子们精神最饱满、精力最充沛的时光,也是最能接受知识的时机。而有些老师却不善于把握这样的大好时机。一上课,“同学们,我们先来做几道题,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几道三四步的四则混合运算。唉,又是这样。孩子们象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提不起精神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了。 反思:课的开始如果没有利用有效的情境活动,明显是苍白无味,“有课无导”怎能激起孩子们的学习欲望? 三、精实巧的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教师该进行怎样的课堂导入呢?愚以为须因课而异,做到“直白、有趣、快乐、悬疑”。 例如:直白即开门见山,能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展开学习活动。 案例:《年、月、日》的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你已经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那些知识?请说给大家听听。 生1:我知道一年有365天。 生2:一年有12个月。 生3:一个月有30天。 生4:不一定,有的是31天。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日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致力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六大素养树立学生成长“标杆”。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一、提出的背景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自从世纪初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已经人尽皆知,但人们往往只在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去寻找它,将它机械地割裂开来,并且存在对它善贴标签的现象。“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二、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课堂教学中仅仅靠教师的讲授来让学生掌握知识,已经是远远落后于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宗旨,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过程。 学习能力包括学会和会学:学会是基础,学生在教师的讲授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也是低效的;会学则是提高,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这样的学习就是主动的、高效的。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不仅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讲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下大工夫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从而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我校近两年所提出的“快乐五合一教学模式”,其中第二环节是“自主学习,生本合一”,这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求在教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诱导之下,让学生很快地、饱含热情地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之中,投入到自主探究新知之中,真正享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发现问题、感知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课堂学习的自主价值。此环节的一般操作程序是:教师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文本,整体感知。→学生汇报学习心得,教师点拨完善→学生提交疑难问题。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是要有目标的,教师要善于创设目标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进而明确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学生明确了目标后,教师不是放任自由,而是要尽量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把大目标化为一个个小目标,把学习中的重难点部分化解为自己跳一跳能实现的小目标。通过学生不断的思考,动手实践,再思考,再实践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一个好的学习目标,会更有效的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究。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活了起来,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确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合作性的学习探究,这样带着目标去学习,他们合作的意识也被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最后教师还要善于做好学生目标性学习的评价工作。学生的目标性学习应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从学生自觉的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行为模式,并反复循环,每一次循环使得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1、让学生掌握会阅读的基本要求。 现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就是,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而独立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基础首先就是学 会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会阅读的这种能力:一是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章;二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同时脑子里要迅速的形成一定的意象,进而了解文章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意图;三要让学生反复去读,多种形式去读,让学生明白“文读

(完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及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及案例分析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包括:有效的问题设计、有效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练习设计,有效的教学反馈、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等等。现在我们每位老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都尽可能的使课堂更具有效性,但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些课堂教学为迎合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针对不同的案例谈谈我对有效提问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有效课堂课堂提问的分析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一)、案例一:《千克的认识》问题情境的创设: 师:同学们请认真看图(教师动画播放大象和蚂蚁拉手腕比赛,比赛刚开始,蚂蚁就败下阵来,全班学生哈哈大笑) 师:笑过之后应该有思考,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 生:它们的力气相差太大,一个属于重量级,一个属于轻量级。 师:你是怎样知道它们谁轻谁重的?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你很会观察,还有吗? 生:可以用体重计测量出他们的体重,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你的方法很独到。见过体重计吗?(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出重量单位——千克。) 本案例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每一个问题精心剪裁,目的明确,结合教学目标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组,诱导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得学生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二)、案例二《9加几》问题情境的创设: 师:春节就快到了,张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游乐场玩。(话音刚落,教师随即播放出幻灯片)小朋友们,快来看,她们已经到了游乐场!从这里你都发现了什么啊?学生听后教师的提问,都认真地观察屏幕上的主

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常州国际学校校长特级教师万小平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是以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授课的,即教师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条分缕析,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它的长处,但是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讲解式的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教师完全是以自己设定的认知水平来讲解,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背景、认知速度、认知策略的差异性。在常态的教学情景中,使用讲解法进行教学,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与教师的思维保持同步,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完全是听客或看客。二是学生在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课堂中学习,只需听从教师的分析咀嚼,自己只是接受、消化。这样教学的负面影响是,学生自觉主动求知的技能、品质得不到培养,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或高分低能,或依赖不成成为差生。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使教学与教养的目标同时实现,我们依据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理论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掌握了这种学习的技能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因此,我们必须把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作为一条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则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应该清楚地看到,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差异较大的一个群体,只有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教学才有效。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以讲解为唯一的教学方法,充当信息的角色,那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很难激起学习欲望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同等重要的,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科知识的学习是难以有理想的效果的。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应该考虑如何才能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并把学生在45分钟内是否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而且还要成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有直接的教学效果和间接的教学效果。过去,我们忽视了讲解式的教学方法一统天下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负面效应;如今,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技能、品质发展的目标与学科的认知目标同步实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把学科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完成认知学习任务,养成自主学习的技能和品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所谓教学模式,是用一组主要的变量来解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活动。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乔依斯和韦尔经典的教学研究理论,把教学结构(教学活动的阶段顺序)、社会系统(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以及相互关系)、反应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和辅助系统(教学模式施行的辅助条件)作为教学模式的四大变量,或者称之为支撑模式框架的支柱。这里,我们依据这种方法,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一简单的分析。 首先,说一说与该模式有关的几个教学策略: 问题导引的策略。教师应把教学的内容,根据要求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较强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生动机与行为,这样,教师备课的重点要由备例课、备内容的分析转到备问题上来。 为认知而活动和为活动而认知的策略。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是促使学生为认知而展开自主学习的活动,如查阅有关背景材料,实验假设,比较分析,紧张思考等。这是自主学习模式中最常用的策略。还有一种为活动而认知的策略,是将活动作为教学的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实验课题 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实验课题结题报告作者:孟波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161 更新时间:2008-06-23 我要看更多资料!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为应付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我国的数学教学过于注重结论和证明的方法、技巧。这是陷入误区的数学教学,是忽视学生内驱力、数学能力、数学文化素养培养的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会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这也是我们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 因此如何使学生由“接受学习”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已成为老师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这正是产生本课题实验研究的背景。 1.我们发现许多数学课对知识的结论比较重视,而对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问题设计,失去了许多进行能力培养和训练的机会,误认为课堂教学时间紧,能力培养见效慢,不如“精讲多练”实惠。教师在备课时,更多的是思考对知识的巩固训练的设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往往只停留在知识内容的要求上,不能兼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更不能教会学生学习。 2.以片面追求分数为特征的“应试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盛行,初中生作业负担过重,

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和负责态度欠缺,加上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被动地听教师讲授,学生只能做录音机,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同化新知、构建新知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靠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教育实践的本质就在于学生的发展。 因而,我们进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索,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还要引导学生会学,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为己任,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深入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探索活动,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不是在教师的指令下默默接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才能得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也相应地提高,达到身心和谐的发展。 因此,确定《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这一课题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课题界说 1.我们认为自主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个体自主学习为前提条件,学生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自主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是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生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共同解决、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探究知识,培养自身认识、分析、整理、综合、协作、创新等能力的一种学习策略。从而形成具有在共同特征下的个体独特性的学习风格。 2.教育实践的本质就在于学习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第一要关注学生是否掌

数学教学片段及案例分析

数学教学片段及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和重点: 二、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 :我最喜欢摆汽车。 生3 :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 )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X”图……)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 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 : 7+7+7+7+7 学生2: 4+4+4+4+4+4 学生3: 3+3+3+3+3+3+3+3+3+3+3+3+3+3+3 (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 :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 :都是加法。 生3 :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