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英德市八宝山矿区钨矿地质特征研究

广东省英德市八宝山矿区钨矿地质特征研究
广东省英德市八宝山矿区钨矿地质特征研究

广东省英德市八宝山矿区钨矿地质特征研究

八宝山钨矿位于粤北山字型前弧西翼内侧,黄思脑穹窿的西南缘,赋存于花岗岩小岩株与变质石英砂岩、砂质板岩内外接触带中,为石英脉型黑钨矿。属于南岭成矿带钨锡金银成矿亚带,20万英德水系和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实施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显示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笔者对八宝山矿区钨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对区内及外围进行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八宝山钨矿石英脉地质特征

广东省英德市八宝山钨矿床矿床位于石沽塘地区大东山岩体南缘,处于华南褶皱系之粤北拗陷带。

1区域地质背景

1.1区域地层

区域上矿区位于粤北拗陷的SN向瑶山复背斜次级隆起与中生代坪石断陷盆地次级拗陷之间的隆起边缘,NE向吴川-四会大断裂从该区东缘经过。区内出露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的一套浅变质、浅海相的类复理石砂泥质碎屑沉积物,构成海西-印支期沉积旋回的基底。泥盆系、石炭系为为浅海碳酸盐岩及河流—滨海相碎屑岩建造,主要分布于隆起边缘或拗陷区。

1.2区域构造

区内褶皱作用形成于海西―印支期,泥盆―石炭纪地层广泛卷入,构成区内最具规模褶皱构造――古母水―波罗倒转复向斜,该褶皱带位于调查区东部边缘,长约40km,宽约10km,向斜被北西西向杉木塘断裂横切后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段,南段轴向330°,北段轴向总体呈40°。整体呈西向凸出的弧形。区内该复向斜可划分为古母水倒转向斜、木燕塘倒转向斜、波罗倒转背斜及欧屋倒转向斜。另外,区内东南缘泥盆―石炭纪地层中也发育褶皱作用,如横石塘背斜、石门口向斜。断裂破碎带、层间滑动带以及多组断裂交汇部位,成为区内多金属矿化的有利空间。

1.3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较为发育,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北部江湾镇、罗坑北一带,呈岩基状产出,区域上位于大东山岩体东段,另外,在调查区中部泥盆系碎屑岩分布区也多有侵入岩呈岩株、岩枝状分布。它们的主体为燕山一期(J1γ)的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而燕山三期(J3γ)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四期(K1γ)的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则呈岩株产于一期花岗岩岩基中。此外,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英安斑岩、闪长玢岩、闪长岩、辉绿岩也较发育,呈岩脉、岩墙或小岩株产出。燕山三期(J3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