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目的观察并分析阿波卡糖配合瑞格列奈医治2型糖尿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疾病的患者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选取瑞格列奈实行医治,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之上配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医治效果、生理指标的改变与安全性。结果医治过后,研究的总体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且空腹的血糖、饭后2 h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水平都优于对照组(P<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阿卡波糖配合瑞格列奈医治2型糖尿疾病的患者,不仅能改善其审理指标的参数,还能提升临床的医治效果,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标签: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糖尿病

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的病灶就是2型糖尿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使身体内部血糖一直偏高,已经变成继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病症后第三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的非传染性病症,给患者生活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为观察并分析阿波卡糖配合瑞格列奈医治2型糖尿疾病的效果,该文对该院2013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患有2型糖尿疾病的患者实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中的42例患者选取了阿波卡糖配合瑞格列奈的医治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4例患者均为该院诊治,均通过了相关的检查并得到确诊[2]。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5~63岁,平均(50.2±6.3)岁,病程1~10年,平均(6.3±2.5)年;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4~62岁,平均(53.8±4.7)岁,病程1~13年,平均(6.8±2.2)年。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需给予饮食、运动的疗法来实行辅助医治。对照组还需给予患者服用3次/d,1片/次的瑞格列奈(国药准字:H20133017)实行医治。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3次/d,1片/次的阿卡波糖(国药准字:H20153002),应在饭前服用。可以按照临床医治的效果来将剂量实行调整,两组患者都需要持续医治4周。

1.3 观察指标

II型糖尿病治愈机理研究及成效

II型糖尿病治愈机理研究及成效 ---复方中药制剂《梅糖》临床效果概述-梅连武 糖尿病在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美国糖尿病协会曾宣称“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事实上西医已经把糖尿病列为“不治之症”。在我国糖尿病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或“消渴病”。但从病症和发病机理上看中西医对糖尿病认知基本是一致的,但对糖尿病治愈的理念和方法完全不同。我们课题组是一个以老、中、青结合的中医科研团队,针对治愈糖尿病的课题经历了近三十年、几代老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论证和研究,终于研究成功复方中药制剂—“梅糖”。2013年此研究成果正式申报了国家生物医药技术专利(专利号201310121761.8),我本人作为次成果的研发人之一,并委托广东边防武警医院经过近几年的临床验证,最终治愈人数近390人,平均治愈时间为4个月,有效治愈率为95%以上,全过程验证了糖尿病可以治愈的事实。 一、糖尿病治愈机理分析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 谢异常综合征,内在发病的表现形式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不足或存在缺陷。传统的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我们人类的遗传基因还是老样子。这才是当代“现代病”“富贵病”爆发的主要原因。

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我们必须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双重利刃来破解医治糖尿病的难题。为此,我们课题组在研制复方中药制剂—“梅糖”时,确定了以下两个课题: 1、复方中药制剂“梅糖”--对II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的激活和修复的机理研究。 2、复方中药制剂“梅糖”--对II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的激活和修复能力的临床验证。 我们总结研究这一机理的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调、养、生。 首先,“调”是前提。西药治疗糖尿病关键是体现在“控”上,就是以控制住血糖值为主攻目标。我们研制的中药制剂主要把功夫用在“调”上,根据“病在脏腑,根在细胞”的理论,全面调理五脏平衡、气血平衡和阴阳平衡,作用点就是从源头上解决了体内“胰岛素抵抗”的问题。依据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经过验证的:患者在服用“梅糖”的当天可以立即停用所有降糖药和胰岛素(后文有图示分析),当“梅糖”服用到7-20天以后,血糖值开始逐步下降,并逐步向血糖值的平稳趋势行进。最终结果是同时达到“调”与“控”的双重目的。 第二,“养”是基础。西医不能治愈糖尿病主要是体现在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和服用降糖药物,这些办法也只是解决了胰岛素缺乏的暂时问题,却没有解决胰岛素的自给自足的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养”,通过养来弥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作用缺陷问题。其实上一步的“调”已经为下一步的“养”创造了一个改善后的体内

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较

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8-07-03T16:03:28.82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陈伟娟 [导读] 对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采取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增强疗效。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3100 [摘要]目的:比较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取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2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的要少,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采取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增强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瑞格列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的特点是血糖升高,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遗传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有可能会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最近几年来,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我国现在糖尿病的发病率大约在11.6%,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2]。为此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讨论,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8~80岁,平均(59.3±13.9)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59~81岁,平均(60.1±12.8)岁。所选择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本次实验已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经过所有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瑞格列奈一次使用的剂量为0.5-1mg,一天三次,口服,二甲双胍一次使用的剂量为0.5g,口服,一天用药三次;观察组采取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瑞格列奈一次使用的剂量为0.5-1mg,一天三次,口服,阿卡波糖一次使用的剂量为50mg,一天三次,口服用药,两组患者连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 2.0分析资料;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都比对照组的要低,两组比较,P<0.05,见表1。 3讨论 最近几年来,2型糖尿病患者一直在不断增加,一旦发病后,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的抵抗下降或者是β细胞出现功能异常紊乱障碍[3]。治疗的时候主要帮助患者减慢β细胞的衰竭,把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改善患者的胰岛素功能。二甲双胍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降糖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增加无氧酵解,从而提高葡萄糖的使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度,抑制肝脏的糖原异生,使得外周葡萄糖的代谢增加,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但是只是短时间的有效,不能阻止β细胞的衰竭,不能长期维持血糖正常[4];瑞格列奈是一种胰岛素分泌剂,可以与β细胞膜受体相结合,减少钾离子的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阿卡波糖是一种糖苷酶抑制剂,用药后可以帮助患者抑制葡萄糖苷甘酶的活性,讲解葡萄糖,以免胰岛素分泌分泌出现较大的波动,从而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二甲双胍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FPG、2 hPG以及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FPG、2 hPG以及HbA1c 明显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瑞格列奈能够更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且安全性更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标签:瑞格列奈;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血糖;安全性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居全球首位[1]。糖尿病患者在餐后普遍存在血糖升高现象,而餐后高血糖对患者的危害大,是多種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受到越来越多医疗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科学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不但能够帮助患者控制整体血糖水平,还能保护患者心脑血管,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2]。目前临床上用以控制餐后血糖的药物包括胰岛素促泌药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两类;其中阿卡波糖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餐后血糖控制效果较好,但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的缺点,部分患者耐受较差[3]。瑞格列奈是新型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对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效果十分理想,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4]。因此,2017年7月—2018年7月该研究将对比观察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收治的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50.7±6.8)岁;平均病程(7.6±2.1)年;平均体质量(BMI)为(23.8±2.5)kg/m2。观察组男性41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50.5±6.9)岁;平均病程(7.8±2.3)年;平均BMI 为(24.1±2.2)kg/m2。经分析,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结构、病程以及平均BMI指数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两组治疗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5],存在典型糖尿病症状者,任

知己健康管理在疗养院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知己健康管理在疗养院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目的:分析知己健康管理在疗养院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本文以笔者所在养老院2015年11月-2017年1月愿意实施健康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群体,从2型糖尿病群体中随机选择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腰围、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知己健康管理后,患者的腰围、FPG、2 h PG、TG、TC、HbA1C、LDL-C 等指标均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己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改善疗养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se bosom friend health management application i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n a nursing home.Method:In this paper,54 case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our nursing home from November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alyz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management of waist circumference,blood pressure,fasting blood glucose(FPG),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triglycerides (TG),total cholesterol (TC),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levels.Result:After friends health management,waist circumference,FPG,2 h PG,TG,TC,HbA1C,LDL-C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better than before(P<0.05).Conclusion:Friends health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ursing homes composite indicator of type 2 diabetes,has a positive role i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Bosom friend health management;Waist circumference;FPG;TG;HDL-C 2型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需要患者终身进行康复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为系统的康复治疗过程,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平时用药、日常饮食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还需对很多危险因素进行管理控制[1-2]。为此,本文对知己健康管理在疗养院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以分析2型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方法。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以笔者所在养老院2015年11月-2017年1月愿意实施健康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群体,从2型糖尿病群体中随机选择54例作为研究对象。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部分)

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1、常见病 2、终身疾病 3、可控制疾病 4、需配合部分管理的疾病 5、病情不断变化的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呢? 1、糖尿病家族史 2、超重、肥胖 3、多食少动 4、年龄>45岁 5、出生时低体重<5斤 6、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

糖尿病有哪临床表现? 一、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 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病友通常会主动就诊,而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病友,特别是2型糖尿病病友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若不加以注意,则慢慢地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才会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症状。 二、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 1、反复生痔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愈合; 2、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或泌尿系感染; 3、不明原因的双眼视力减退、视物模糊; 4、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者; 5、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 6、下肢麻木、烧灼感; 7、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显蛋白尿)。

2型糖尿病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吗? 在临床中发现,前来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儿多数是“小胖墩”,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共性,如偏食、嗜食肉类、薯片等油炸类食品,排斥蔬菜、水果,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贪睡,不爱运动,一有时间不是玩电子游戏就是看电视。正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小胖墩”越来越多,也使2型糖尿病离孩子们越来越近。 夫妻,母子、祖孙之间会“传染”糖尿病吗? 有血缘关系的人可能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即父母与孩子之问、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之间无论哪一个人得了糖尿病,同家族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遗传因素另一方面的含义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会传染糖尿病,如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或同事之间,即使有紧密接触,也没有传染糖尿病的可能。 当然,妻子得了糖尿病,不会因为做家务、做饭就把疾病传染给丈夫和孩子,奶奶也不会因为带孙子就把糖尿病传染给孙子。但是,与糖尿病病友有血缘关系的人到底会不会得糖尿病,还取决于环境因素。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环境因素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其中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习惯.性格等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一)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一) 关键词:糖尿病2型;瑞格列奈;阿卡波糖;餐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摘要:目的比较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与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名单纯饮食加运动疗法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34例及阿卡波糖组32例,疗程为12周。定期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A1C),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FINS,P2hINS),血脂和体重指数(BMI)。结果瑞格列奈组FPG平均下降3.52mmol/L,疗效优于阿卡波糖组(下降2.89mmol/L),两组P 值均0.01;两种药物对P2hBG均有明显地降低作用(P0.01),且降低程度相似;两组A1C均能显著降低,瑞格列奈组从(9.23±1.32)%降至(7.04±0.57)%(P0.01),阿卡波糖组从(9.37±1.24)%降至(7.08±0.63)%(P0.01),两组比较A1C降低的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餐后2h 血清胰岛素与治疗前比较瑞格列奈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阿卡波糖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12周瑞格列奈组BMI略上升1.3%(P>0.05),阿卡波糖组BMI下降2.7%(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卡波糖能使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1)。结论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均有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A1C的作用,对以餐后血糖高为主的糖尿病患者更适合选用。瑞格列奈降空腹血糖的作用优于阿卡波糖,而阿卡波糖可减低餐后胰岛素分泌,调节血脂,减轻体重,更适合肥胖患者。 关键词:糖尿病2型;瑞格列奈;阿卡波糖;餐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Comparativestudyonthetherapeuticefficacyofrepaglinideversusacarboseintreatmentoftype2diabe tesmellitus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clinicaltherapeuticefficacyoftherepaglinideandacarboseintheontype 2diabetesmelliuspatients.MethodsSixtysix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andtreatedfor12weekseitherwithrepaglinide(n=34)oracarbose(n=32),respectively.ThevaluesofFPG,P2hBG,A1C,FINS,P2hINS,blood-fatandBMIwereperiodicallymeasuredandcompared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Theco ncentrationsofFPGdecreasedbothinrapaglinidegroupandacarbosegroup (theaveragesvaluewere3.52mmol/Land2.89mmol/Lrespectively (P0.01).BothdrugscouldreducethevalueofP2hBGsignificantly(P0.01),whichhadsimilareffectsaswell.ThelevelsofA1C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intwogroups,theconcentrationsofA1Creducedfrom9.23±1.32)%to(7.04±0.57)%(P0.01)inra-palinidegroup,andfrom(9.37±1.24)%to(7.08±0.63)%(P0.01)inacarbosegroup,butwithou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 (P>0.05).ThevaluesofP2hINS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P0.01)ascomparedwiththoseinrapalinidegroupbeforetreatment,but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P0.01)inacarbosegroupAftertreatment,BMIwasslightlyincreasedby1.3%(P>0.05)inrapalinidegroupanddecreasedby2.7%(P0.05)inacarbose,showing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ThevaluesofFPG,P2hBGandA1C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inbothgroups.repaglin-ideandacarbosearemoresuitable fortreatmentofpatientswhosevalueofP2hBGwereincreasedapparentlyafterdiet.Theeffectsofrapagl inideisbetterthanacarboaeinreduceFPG.Acabosehastheeffectofreducingpostprandialinsulinsecreti on,regulatingblood-fatandlosingbodyweight,thusismoresuitabletoobesetype2diabetics. Keywords:Type2diabetesmellitus;Rapaglinide;Acarbose;Postprandialbloodglucose;Blood-fat;Body massindex 2型糖尿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尽可能纠正以糖代谢异常为基础的多种代谢紊乱,防止或延缓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餐后高血糖症与A1C增高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要点 2020年11月25-27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CDS)在苏州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火热召开。《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的发布无疑是本次大会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更新版指南结合了最新的国际糖尿病管理指南和临床证据,为我国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更新要点一:糖尿病患病率 2020版指南:根据最新的流调数据,依WHO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

图1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变化 更新要点二: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020版指南: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B) 表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更新要点三:新增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2020版指南: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B)

图2 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更新要点四: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 2020版指南: ?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A) ?一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不达标者,采用2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A) ?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 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A)

2020《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答案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 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引起2型糖尿病发病的环节?()雹 A .胰岛素对肝脏、肌肉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 B .胰岛素对脂肪组织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C .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 目D .胰岛素分泌量的缺陷 E .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 2.(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打A .达格列净 ◎ B .格列美脲 已C .沙格列汀 D .利拉鲁肽 E ?吡格列酮

3.(单选题)对于双胍类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 口 B .单用不易发生低血糖,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低血糖风险增加。 C ?心血管保护作用尚不明确 D ?可减轻体重 E ?胃肠道不良反应 4.(单选题)对于二甲双胍说法不正确的是() 雹A ?患者接受静脉用碘化造影剂时必须停用二甲双胍 ◎ B ?二甲双胍在e-GFR<45ml/min 患者不建议使用 C ?二甲双胍可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患者 D ?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E ?长期使用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2 5?(单选题)主要降低空腹血糖的药物有() A ?格列喹酮 B .瑞格列奈翅C ?二甲双胍二1 D

?阿卡波糖 E ?利格列汀片 6 .(单选题)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ml/(mi n.1.73m2),可以优先考虑选择下列哪个降糖药() 二1 A .格列喹酮 丿B .格列美脲 C ?格列吡嗪 工D .格列本脲 E ?格列齐特 7?(单选题)对于75岁以上老年人或低血糖高危人群者,为保证其降糖效果,应控制血糖在餐前(),餐后()范围内 厂 A .4.4-6.1mmol/L,6.1-7.8mmol/L 了 B .6.1-7.8mmol/L,7?8-10mmol/L r ,7.8-10mmol/L C .6.1-7.8mmol/L 工 D .7.8-10mmol/L , 10-13.9mmol/L J E .7.8-10mmol/L , 7.8-13.9mmol/L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1-13T15:34:38.9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作者:桑娉娉 [导读] 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糖尿病的类型有很多,其中以II型糖尿病最为多发,需要口服药物来控制患者血糖,减缓疾病发展并降低发病率[3]。 桑娉娉 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13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观察组67例和接受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对照组6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FPG、FBG和HbAlc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具有确切的效果和安全性,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FPG、FBG 和HbAlc等治疗指标,应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糖尿病 糖尿病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一种慢性的顽固性疾病,而且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提高。目前,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尚没有有效、彻底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药物和良好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保持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的水平,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1-2]。本文选取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13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对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实施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13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70例,年龄最大的有85岁,年龄最小的有45岁,平均年龄为60.5岁,病程最长的有12年,最短的为1年,平均病程为(4.56±1.38)年,其中I型患者有10例,II 型患者有116例,其它类型的患者有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运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实施治疗,在患者进餐时或者是餐后半小时给予二甲双胍,初始剂量为每天0.5g,如果治疗无效加量至1.0g每天,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0g;瑞格列奈在患者餐前半小时内服用,初始剂量为0.5mg,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0mg。1.2.2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早餐时含服,初始剂量为格列美脲每天1mg,阿卡波糖在饭前15~20分钟服用,初始每天3次,每次的剂量为50mg,最大剂量为每日300mg。 1.3指标观察 对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FPG、FBG和HbAlc等指标均进行观察和监测,为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对患者治疗效果评定标准为: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小于等于6.8mmol/L,且血压和血脂均控制在正常的水平,相关临床症状均消失为显效;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小于等于8.5mmol/L,患者血压和血脂控制在正常的水平或者与治疗前比有明显改善,相关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大于8.5mmol/L,血压、血脂以及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中数据均采用SPSS19.O统计学软件完成分析和处理。其组间计量资料用 t 分析比较,治疗效果运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以均数(x±s)表示,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67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观察组67例患者治疗后FPG、FBG和HbAlc等指标分别为(7.4±1.8)mmol/L、(8.4±1.5)mmol/L、(8.1±1.3)%;对照组67例患者治疗后FPG、FBG和HbAlc等指标分别为(7.9±2.1)mmol/L、(9.2±2.3)mmol/L、(8.7±1.8)%,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为血糖持续性升高,属于代谢性疾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会激活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信号通路,最终会导致患者胰岛素分泌受到损害或者是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类型有很多,其中以II型糖尿病最为多发,需要口服药物来控制患者血糖,减缓疾病发展并降低发病率[3]。 瑞格列奈属于胰岛素促泌剂,可以减弱细胞膜的去极化,打开患者的钙通道,诱导患者 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降糖药物,主要是同构减少基础肝糖原的输出,改善外周组织的敏感性来降低空腹血糖,运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的达到降低患者血糖,维持患者治疗效果的目的,减少了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4-5]。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FPG、FBG和HbAlc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具有确切的效果和安全性,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FPG、FBG和HbAlc等

2020《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答案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引起2型糖尿病发病的环节?() A .胰岛素对肝脏、肌肉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B .胰岛素对脂肪组织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C .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 D .胰岛素分泌量的缺陷 E .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 2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 A .达格列净 B .格列美脲 C .沙格列汀 D .利拉鲁肽

3 . (单选题)对于双胍类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 B .单用不易发生低血糖,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低血糖风险增加。 C .心血管保护作用尚不明确 D .可减轻体重 E .胃肠道不良反应 4 . (单选题)对于二甲双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患者接受静脉用碘化造影剂时必须停用二甲双胍 B .二甲双胍在e-GFR<45ml/min患者不建议使用 C .二甲双胍可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患者 D .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E .长期使用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2 5 . (单选题)主要降低空腹血糖的药物有() A .格列喹酮

C .二甲双胍 D .阿卡波糖 E .利格列汀片 6 . (单选题)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ml/(min.1.73m2),可以优先考虑选择下列哪个降糖药() A .格列喹酮 B .格列美脲 C .格列吡嗪 D .格列本脲 E .格列齐特 7 . (单选题)对于75岁以上老年人或低血糖高危人群者,为保证其降糖效果,应控制血糖在餐前(),餐后()范围内 A .4.4-6.1mmol/L,6.1-7.8mmol/L B .6.1-7.8mmol/L,7.8-10mmol/L C .6.1-7.8mmol/L,7.8-10mmol/L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更新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更新要点更新要点一 最新流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11.2%(WHO标准)。 更新要点二 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 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B) 更新要点三 新增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B)

更新要点四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 1.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A) 2.一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不达标者,采用2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A) 3.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A) 4.合并CKD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i。合并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使用SGLT2i可考虑选用GLP-1RA。(A) 更新要点五 糖尿病治疗路径更新。 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更新要点六 新添章节: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1.超重和肥胖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目标为减轻体重的5%~10%。(A) 2.超重和肥胖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手术等综合手段。(A) 3.肥胖的成人2型糖尿病尽量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者建议代谢手术治疗。(B) 更新要点七 血糖监测章节,TIR纳入血糖控制目标。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应纳入血糖控制目标。(B) 2019年发布的TIR国际共识推荐T1DM及T2DM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70%,但应高度个体化,同时关注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更新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更新要点 11月26日下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发布仪式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CDS 2020)期间举行。 更新要点一 最新流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11.2%(WHO标准)。 更新要点二 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 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B) 更新要点三 新增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低血糖

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B) 更新要点四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 ?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A) ?一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不达标者,采用2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A) ?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 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A) ?合并CKD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i。合并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使用SGLT2i可考虑选用GLP-1RA。(A) 更新要点五 糖尿病治疗路径更新。 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更新要点六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 (Chinese Society for Metabolic & Bariatric Surgery,CSMBS)于2014年组织国内减重代谢外科及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我国首个减重代谢外科指南——《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1]。在该指南的指导和规范下,尤其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成立后,我国的减重代谢外科取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全国各地区相继建立了临床研究中心,并开展了多中心合作,不断积累详实的多中心临床数据。我国减重代谢手术已经由2014年的4000例增长到1万例以上,术式方面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没有明显差异[2-3]。2017年,美国和欧洲肥胖代谢外科指南进行了相应更新,包括胃束带手术(AGB)等治疗方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4-5]。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联合CSMBS组织专家对2014年版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参考西方国家指南及立场声明更新,并采纳我国近5年的临床数据及相关文献,在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术前评估与准备、术后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以更好地适应减重代谢外科的发展,规范疾病的治疗,共同推进学科健康快速发展。 1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1.1 手术适应证 单纯肥胖病人手术适应证:(1)BMI≥37.5,建议积极手术;32.5≤BMI<37.5,推荐手术;27.5≤BMI<32.5,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6-7]。(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参考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心型肥胖,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广泛征询意见后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8]。(3)建议手术年龄为16~65岁。 注:(1)代谢综合征组分(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包括:高三酰甘油(TG,空腹≥ 1.70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男性空腹<1.03mmol/L,女性空腹<1.29mmol/L)、高血压(动脉收缩压≥130mmHg或动脉舒张压≥85mmHg, 1mmHg=0.133kPa)。(2)合并症包括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内分泌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男性性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变形性关节炎、肾功能异常等,尤其是具有心血管风险因素或2型糖尿病(T2DM)等慢性并发症。(3)对BMI为27.5~<32.5的病人有一定疗效,但国内外缺少长期疗效的充分证据支持,建议慎重开展。(4)如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Android脂肪含量与腹部脂肪及内脏脂肪分部相关,如Android脂肪含量显著升高提示中心型肥胖。或MRI对腹部内脏脂肪含量进行评估

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目的观察并分析阿波卡糖配合瑞格列奈医治2型糖尿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疾病的患者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选取瑞格列奈实行医治,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之上配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医治效果、生理指标的改变与安全性。结果医治过后,研究的总体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且空腹的血糖、饭后2 h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水平都优于对照组(P<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阿卡波糖配合瑞格列奈医治2型糖尿疾病的患者,不仅能改善其审理指标的参数,还能提升临床的医治效果,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标签: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糖尿病 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的病灶就是2型糖尿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使身体内部血糖一直偏高,已经变成继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病症后第三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的非传染性病症,给患者生活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为观察并分析阿波卡糖配合瑞格列奈医治2型糖尿疾病的效果,该文对该院2013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患有2型糖尿疾病的患者实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中的42例患者选取了阿波卡糖配合瑞格列奈的医治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4例患者均为该院诊治,均通过了相关的检查并得到确诊[2]。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5~63岁,平均(50.2±6.3)岁,病程1~10年,平均(6.3±2.5)年;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4~62岁,平均(53.8±4.7)岁,病程1~13年,平均(6.8±2.2)年。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需给予饮食、运动的疗法来实行辅助医治。对照组还需给予患者服用3次/d,1片/次的瑞格列奈(国药准字:H20133017)实行医治。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3次/d,1片/次的阿卡波糖(国药准字:H20153002),应在饭前服用。可以按照临床医治的效果来将剂量实行调整,两组患者都需要持续医治4周。 1.3 观察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