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计算题

经济学计算题
经济学计算题

5.Below are some data from the land of milk and honey.

Price of Quantity of Price of Quantity of

Year Milk Milk Honey Honey

200 $1 100 quarts $2 50 quarts

2009 $1 200 $2 100

2010 $2 200 $4 100

a. Compute nominal GDP, real GDP, and the GDP deflator for each year, using 2008 as the base year.

b. Compute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nominal GDP, real GDP, and the GDP deflator in 2009 and 2010 from the preceding year. For each year, identify the variable that does not change. Explain in words why your answer makes sense.

c. Did economic well-being rise more in 2009 or 2010? Explain.

8. A farmer grows wheat, which he sells to a miller for $100. The miller turns the wheat into flour, which he sells to a baker for $150. The baker turns the wheat into bread, which he sells to consumers for $180. Consumers eat the bread.

a. What is GDP in this economy? Explain.

b. Value added is defined as the value of a producer’s output minus the value of the intermediate goods that the producer buys to make the output. Assuming there are no intermediate goods beyond those described above, calculate the value added of each of the three producers.

c. What is total value added of the three producers in this economy? How does it compare to the economy’s GDP? Does this example suggest another way of calculating GDP?

3. Suppose that people consume only three goods, as shown in this table:

Bottle of

Tennis Balls Golf Balls Gatorade

2009 price $2 $4 $1

2009 quantity 100 100 200

2010 price $2 $6 $2

2010 quantity 100 100 200

a. What is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the price of each of the three goods?

b. Using a method similar to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ompute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the overall price level.

c. If you were to learn that a bottle of Gatorade increased in size from 2009 to 2010, should that information affect your calculation of the inflation rate? If so, how?

d. If you were to learn that Gatorade introduced new flavors in 2010, should that information affect your calculation of the inflation rate? If so, how?

7. The New York Times cost $0.15 in 1970 and $0.7in 2000. The average wage in manufacturing was $3.23 per hour in 1970 and $14.32 in 2000.

a. By what percentage did the price of a news-paper rise?

b. By what percentage did the wage rise?

c. In each year, how many minutes does a worker have to work to earn enough to buy a newspaper?

d. Did workers’ purchasing power in terms of newspapers rise or fall?

1. Most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import substantial amoun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from other countries. Yet the chapter saysthat a nation can enjoy a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only if it can produce a larg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itself. Can you reconcile these two facts?

4.What i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investing in cap-ital? D o you think a country can “overinvest”

in capital? What i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invest-ing in human capital? Do you think a country can “overinvest” in human capital? Explain.

6. Suppose GDP is $8 trillion, taxes are $1.5 trillion private saving is $0.5 trillion, and public saving is $0.2 trillion. Assuming this economy is closed, calculate consumption, government purchases, national saving, and investment.

8. Suppose that Intel is considering building a new chip-making factory.

a. Assuming that Intel needs to borrow money in the bond market, why would an increase in interest rates affect Intel’s decision about whether to build the factory?

b. If Intel has enough of its own funds to finance the new factory without borrowing, would an increase in int erest rates still affect Intel’s decision about whether to build the factory? Explain.

3. As shown in Figure 3, the overall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of men declined between 1970 and 2000. At the same time, the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of women increased sharply. This overall decline reflects different patterns for different age groups, however,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tables.

Men Men Men

All Men 16–24 25–54 55 and older

1970 80% 69% 96% 56%

2000 75 69 92 40

Women Women Women

All Women 16–24 25–54 55 and old

1970 43% 51% 50% 25%

2000 60 63 77 26

Given this information, what factor do you think played the key role in the decline in male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over this period? What do you think explains the increase in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for women?

4. Between 2004 and 2007, total U.S. employment increased by 6.8 million workers, but the num-ber of unemployed workers declined by only 1.1 million. How are these numbers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Why might one expect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counted as unemployed to be smaller than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employed?

5. Beleaguered State Bank (BSB) holds $250 million in deposits and maintains a reserve ratio of 10 percent.

a. Show a T-account for BSB.

b. Now suppose that BSB’s largest d eposi-tor withdraws $10 million in cash from her account. If BSB decides to restore its reserve ratio b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loans out-standing, show its new T-account.

c. Explain what effect BSB’s action will have on other banks.

d. Why might it be difficult for BSB to take the action described in part (b)? Discuss another way for BSB to return to its original reserve ratio.

9. Suppose that the T-account for First National Bank is as follows:

Assets Liabilities

Reserves $100,000 Deposits $500,000

Loans 400,000

a. If the Fed requires banks to hold 5 percent of deposits as reserves, how much in excess reserves does First National now hold?

b. Assume that all other banks hold only the required amount of reserves. If First Nation decides to reduce its reserves to only the required amount, by how much would the economy’s money supply increase?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均衡价格理论 1、某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分别为P=4Q s和P=12-2Q d。求出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 Q s =1/4P Q d=1/2(12-P) Q s = Q d 1/4P=1/2(12-P) P=8,Q=2 2、如果大豆是牛的一种饲料,那么对大豆市场的价格补贴计划会如何影响牛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 价格补贴计划会抬高牛饲料的价格,这又会使牛肉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于是牛肉的均衡价格上涨,均衡数量减少。 (图略) 3、考虑一个市场,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P=4Qs和P=12-2Qd。如果对场卖主出售 的每单位产出课税为6,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将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对买主征收同样的税呢? 最初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4Q s=12-2Q d,解出Q=2,P=8税后,供给曲线变为:P=6+4 Q s P', Q分别表示税后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得:=6+4Q'=12-2Q ',解出,P'=10, Q = 1 P'代表买主支付的价格。P -6=4是卖主收取的价格。 若对买主课以6美元的税,则需求曲线变为P=6-2Q d,于是得到4Q〃=6-2Q 〃, 解出Q〃=1 , P〃=4。 P〃代表卖主收取的价格。P〃+T= P"+6=10是买主支付的价格。 4、1986 年7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从32美分提高到40 美分,同年8月的乘客为880 万人 次,与1985 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求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解:P1=32 P2=40 Q2=880 Q1=880/(1-12%)=1000 E d= △ Q/ (Q1+Q2) ? ( P1+P2) /△ P =(880 —1000) / (40 —32)X (40+32) /1000+880) =-0.57 所以,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约为-0.57 5、X 公司和Y 公司是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其主要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X=1000 —5QX PY=1 600 —4QY 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 A:求X和Y当前的价格弹性。 A:QX=100 QY=250 P X=1000 —5Q X=1000 —5 X 100=500 P Y=1600—4Q Y=1600—4 X 250=600 E d X=dQ X/dPx -P X/Q X=-1/5 X 500/100 =- EdY=dQY/dPY ?P Y/QY=—/4 X 600/250 = -0.6 B :假定Y降价以后,使Q 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销售量Q X下降到75单位。试问X 公司产 品X 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由题设Q Y=300 Q X=75 P Y=1600—4 Q Y=1600 —4 X300=400 △Q X=75 —100=-25 △P Y=400 —600=-200 于是X 对Y 的交叉弹性为: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解析教学内容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解 析

1、假定需求函数为Q=MP -N ,其中M 表示收入,P 表示商品价格,N (N>0)为常数。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 因为Q=MP -N 所以 P Q d d =-MNP -N-1 , M Q d d =P -N 所以N MP MNP Q Q P d d E N N P Q da ===?-=?-=---N 1-N -MNP Q P )-MNP ( E m= 1P N -===?=?---N N N M Q MP MP Q MP Q M Q M d d 2、 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1.3,需求的收入 弹性E m =2.2 。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 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 (1) 由题知E d =1.3 所以当价格下降2%时,商需求量会上升2.6%. (2)由于 E m =2.2 所以当消费者收入提高5%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会上升11%。 3、 假定某市场上A 、B 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 竞争者;该市场对A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A =200-Q A ,对

B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B =300-0.5×Q B ;两厂商目前的销售情况分别为Q A =50,Q B =100。 求:(1)A 、B 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多少? i. 如果B 厂商降价后,使得B 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 B =160,同时使竞争对手A 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 A =40。那么,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 AB 是多少? ii. 如果B 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 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解(1)当Q A =50时,P A =200-50=150 当Q B =100时,P B =300-0.5×100=250 所以350 150 )1(=?--=?-=A A PA QA dA Q P d d E 5100 250 )2(=?--=?-=B B PB QB dB Q P d d E (2) 当Q A1=40时,P A1=200-40=160 且101-=?A Q 当时,1601=B Q P B1=300-0.5×160=220 且301-=?B P 所以3 5 5025030101111=?--=???= A B B A AB Q P P Q E (3)∵R=Q B ·P B =100·250=25000 R 1=Q B1·P B1=160·220=35200 R 〈 R 1 , 即销售收入增加 ∴B 厂商降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中级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完整解答

1、在以下列函数描述的经济体中,考察税收对均衡收入决定的作用。 C=50+0.8YD, I=70, G=200, TR=100, t=0.20 (1)计算模型中的均衡收入和乘数; (2)计算预算赢余; (3)设想t增加到0.25,新的均衡收入是什么?新的乘数是什么? (4)计算预算赢余的变动。如果c是0.9而不是0.8,预算赢余是增加还是减少? 2、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亿 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TA=0.2Y。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2)政府购买乘数; (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3、考虑如下经济: (1)消费函数是) C- Y + =,投资函数是r 200T ( 75 .0 200- =,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 I25 100,针对这个经济体,画出r在0~8之间的IS曲线。 (2)在该经济下,货币需求函数是r / =,货币供给M是1000,物价水 ) (- P Y d M100 平P是2,针对这个经济,画出r在0~8之间的LM曲线。 (3)找出均衡利率r和均衡收入水平y。 (4)推导并画出总需求曲线。 4.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i,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i,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 试求:(1)总需求函数 (2)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5.以下等式描绘一个经济(C、I、G等以10亿美元为计量单位,i以百分率计量,5%的利率意味着i=5)。 M C=0.8(1-t)Y,t=0.25,I=900-50i,G=800,L=0.25Y-62.5i, 500 = P (1)描述IS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2)描述LM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3)什么是均衡的收入与均衡的利率水平? 6.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YD 20- I5 =,货币需求函数 C8.0 80+ =,投资函数为i 为i T25 G,税收Y M,充 = =,名义货币供给量90 .0 Y L10 4.0- = =,政府采购支出20 分就业的产出水平285 Y。 = (1)若价格水平2 IS-决定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是多少? P,则LM = (2)若总供给曲线方程为P AD-决定的均衡收入和价格各是多 =,则AS Y40 235+ 少? (3)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则政府购买的变动量是多少? (4)若通过变动货币来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 7.考虑一个经济,其生产函数为Y=K?(AN)1- ?,A=4K/N。假定储蓄率为0.1,人口增长率为0.02,平均折旧率为0.03,?=0.5。 (1)将生产函数化为Y=αK。α为多少? (2)模型中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是多少? (3)是什么因素使它成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8.假设经济体的人均生产函数为y=k为人均资本。求: (1)经济体的总量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附答案)

四、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得分: 】 1. 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2 Q 求:当收入M=4900时的需求收入点弹性 解: Q= 110 m E =0.5 2.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SMC=32 Q -8Q +100,且已知当产量Q =10时的总成本STC=240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AVC函数。 解: STC=3 Q -42 Q +100Q +2800 SAC=2 Q -4Q +28001 Q -+100 AVC=2 Q -4Q +28001 Q - 1. 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 Q D =14-3P Q S =2+6P 求该商品供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 解:根据市场均衡条件Qd=Qs,解得P=4/3 Q=10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4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供给价格弹性为0.8。 2.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0位相同的消费者,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 d Q =10-2P ;同时有20个相同的厂商向该市场提供产品,每个厂商的供给函数为:S Q =500P 。 (1) 求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2) 如果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减弱,使得个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了4个单位,求变 化后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1)Qd=1000×(10-2P)=10000-2000P Qs=20×500P=10000P (2)Qd=1000×(6-2P)=6000-2000P 6000-2000P = 10000P P=0.5 Q=5000 3.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XY U =,他打算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

中级宏观经济学配套练习及答案

第二讲 配套习题及答案 1.若效用函数现为: γγ-=1),(l c l c u (10<<γ) 其他条件与实例中给出的相同,试分别求分散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最优解。 计划者目标函数为: }{max 1,γγ-l c l c ..t s αα --==10 )(l h zk y c 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可以得到无约束的最大化问题: { }γγαα ---110])([max l l h zk l 一阶条件为: )(l FOC γγααγ γγγααγγγγα-------=--l l h k z l l h k z )1()()()1()1(011)1(0 求解可得: αγγ--=*1)1(h l αγ αγ--= *1) 1(h n 代*n 进生产函数可得: α ααγαγ-**??? ? ??--==10 1)1(h zk y c 企业利润函数为: wn k r n zk -+-=-)1(1ααπ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0)1(11=+-=??--r n k z k αααπ 0)1(=--=??-w n k z n αααπ 利用这两个一阶条件可以取得均衡的价格解,为: α ααγαγ-*?? ????--=1)1(0 h zk w 11)1(110 -?? ????--=--*α ααγαγαh k z r 2.假设行为人的效用函数如下:)ln()ln(l c U +=,其中c 是行为人的消费,l 是行为人每天用于闲暇的时间。行为人每天的时间除了用于闲暇,就是用于工作,但他既可以为自己工作也可以为别人工作。他为自己工作时的产出函数为5.0)(4s n y =,其中s n 为用于自己工作的时间。如果他为别人工作,每小时得到的报酬是工资,记为w (当然是用消费品衡量的)。试写出该行为人的最优化问题,并求解之。 )ln(){ln(max ,,l c s n l c + ..t s w n l n c s s )24()(45.0--+= 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分别对l 和s n 两个变量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有: )(l FOC l w n l n w s s 1 )24()(45 .0=--+ )(n FOC 0)24()(4)(25 .05.0=--+--w n l n w n s s s 求解上述联立方程,可得: w n s 4= *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解析教学文案

1、假定需求函数为Q=MP -N ,其中M 表示收入,P 表示商品价格,N (N>0)为常数。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 因为Q=MP -N 所以 P Q d d =-MNP -N-1 , M Q d d =P -N 所以N MP MNP Q Q P d d E N N P Q da ===?-=?-=---N 1-N -MNP Q P )-MNP ( E m= 1P N -===?=?---N N N M Q MP MP Q MP Q M Q M d d 2、 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1.3,需求的收入 弹性E m =2.2 。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 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 (1) 由题知E d =1.3 所以当价格下降2%时,商需求量会上升2.6%. (2)由于 E m =2.2 所以当消费者收入提高5%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会上升11%。 3、 假定某市场上A 、B 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 竞争者;该市场对A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A =200-Q A ,对B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B =300-0.5×Q B ;两厂商目前的销售

情况分别为Q A =50,Q B =100。 求:(1)A 、B 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多少? i. 如果B 厂商降价后,使得B 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 B =160,同时使竞争对手A 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 A =40。那么,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 AB 是多少? ii. 如果B 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 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解(1)当Q A =50时,P A =200-50=150 当Q B =100时,P B =300-0.5×100=250 所以350 150 )1(=?--=?-=A A PA QA dA Q P d d E 5100 250 )2(=?--=?-=B B PB QB dB Q P d d E (2) 当Q A1=40时,P A1=200-40=160 且101-=?A Q 当时,1601=B Q P B1=300-0.5×160=220 且301-=?B P 所以3 5 5025030101111=?--=???= A B B A AB Q P P Q E (3)∵R=Q B ·P B =100·250=25000 R 1=Q B1·P B1=160·220=35200 R 〈 R 1 , 即销售收入增加 ∴B 厂商降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2017)

一、概念辨析 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 2.政府支出与政府购买 3.消费者价格指数与GDP 消胀指数 4.实际总支出与计划总支出 5.流动性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6.固定汇率制与可变汇率制 7.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8.汇率上升与货币升值 9.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 10.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 )与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 1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12.贸易均衡与国际收支均衡 二、简述题(图解题) 1.恒等式“储蓄等于投资”(如果是四部门经济则为“国民储蓄等于国民投资”)在传统意义上很好理解,比如你把钱存银行,银行贷款给企业投资。那么假设人把钱放枕头底下,该恒等式还成立吗? 2.如果甲乙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3.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比例所得税为何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4.写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配以图形简述其如何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5.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的判断是否正确? 6.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哪些动机决定? 7.政府采购支出增加一定会挤出私人投资和导致通货膨胀吗? 8.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各自基于怎样的假定前提以及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9.在国民收入核算中,NX G I C Y +++≡;在均衡收入的决定中,只有当AD Y =时,NX G I C Y +++=才会成立。这是否存在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10.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AD 曲线上移的程度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为什么? 11.封闭经济中的IS 曲线和开放经济中的IS 曲线哪一个更陡峭? 12.贸易伙伴收入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对本国IS 曲线产生何种影响? 13.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含哪些环节?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 14.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若政府要改变需求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政策组合?运用IS —LM 模型进行分析。 15.考虑两种紧缩方案,一种是取消投资补贴;另一种是提高所得税率。运用IS —LM 模型分析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与投资的影响。 16.利用IS —LM 模型分析价格沿AD 曲线变动,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化?

中级微观经济学考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 绪论 1、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一书中认为,市场经济是商业完全自由的经济制度,如果没有外在干预的影响,它会自然地、有序地发展下去。李嘉图指出:“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国家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既不要鼓励生产的一个源泉,也不要抑制另一个源泉。对此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予以系统论述。 2、微观经济学研究极大满足人类需要的方式,但这真的是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吗?比如,假设人民需要不好的东西,如吸毒、酗酒等等。尽可能满足人们的这些需要仍是切合实际的吗?微观经济学对人们的需要的假设有什么问题?你认为应怎样改进? 3、对大多数经济政策问题,人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这能证明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吗? 4、在评价经济学家的论述的准确性时,你是否能够区分:(1)经济学家的那些论述是描述性的?(2)那些是它们关于究竟应采取何种政策的论述。 5、西方有一种“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如果两个模型预测的准确度相同,我们应选择不太复杂的那个?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你如何去判断一个模型的复杂程度? 6、为什么一个不能通过经验事实来验证的理论不是一个好的理论? 第二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1、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它们是怎样划分的? 2、什么是价格控制?政府干预市场价格的后果是什么? 3、短期弹性与长期弹性的区别? 4、影响需求弹性与价格弹性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5、假定需求函数为N MP Q -=,其中M 不是收入,P 表示水平价格,N (N>0)

为常数。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6、若某商品市场是有100个消费者,其中,6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1/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3;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6。 求:按照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多少? 7、画图说明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8、若商品X 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会随其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吗?为什么? 9、根据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理查德·狄特玛斯的说法,英国人不必对医院为他输血治疗支付任何费用,而献血者也得不到任何报酬。而美国则要对献血者支付报酬,但在英国供病人输血用的血浆却比美国多。可以用什么假说来说明这个问题? 10、如果某产品的需求曲线是D Q P 2100-=,P 为产品价格,D Q 为需求量。这种产品的实际价格为70。如果这种产品的供给曲线为S Q P 350+=,S Q 为供给量,你能预期价格将上升或下降吗?如果能,上升或下降多少?为什么? 11、奢侈品被定义为一种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请证明,对于只有两种商品的经济,两种商品不能都为奢侈品。 12、假定一个老人嗜书如命,晚年的收入都用来买书和吃饭。有一年,其收入增加了,他在伙食和书籍上也都花了更多的钱,但他声称,食品对他来说是劣质品。如果真是这样,食品对书籍的相对价格发生了什么变化?图示说明食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3、证明:若效用函数为)0(>=r Y X U r ,则恩格尔曲线是一条直线。 14、假定某人把一天的时间用来睡觉(s )、工作(w )和消费(c ),在睡觉和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函数为75.025.0),(c s c s U =,假定此人在消费是每小时花费6元,在工作时每小时可以赚4元,而且他消费时的收入来源于其工作所得。试问: (1)若此人想使效用最大化,应花多少时间来睡觉、工作和消费?(2)睡觉和消费的机会成本各是多少?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及详解

计算题: 1、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 3/8K 5/8,又设P L =3,P K =5。 ⑴、 求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 与K 的数量。(5分) ⑵、 求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 与K 的数量。(5分) 求总成本为160时,厂商均衡的Q 、K 、L 的值。(5分) 2、 已知生产函数为:Q=,试证明: ⑴、 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7分)⑵它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3、甲、乙两公司的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Q 1=,Q 2=,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和250。 (1)求甲、乙两公司当前的价格弹性 (2)假定乙公司降价后,使乙公司的销售量增加到300,同时又导致甲公司的销售量下降到75,问甲公司产品的交叉弹性是多少 4、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Q 2+2Q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0-3Q ,求: (1)利润极大的销售价格、产量和利润; (2)若政府试图对该垄断厂商采取限价措施,迫使其按边际成本定价,求此时的价格和厂商的产量、利润; (3)求解收支相抵的价格和产量。 5. 假设某完全竞争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在短期内,劳动的数量可变,资本的数量固定。厂商的成本曲线为322()161803 LTC Q Q Q Q =-+和 32 ()224120400STC Q Q Q Q =-++,试计算: (1)厂商预期的长期最低价格是多少 (2)如果要素价格不变,在短期内,厂商会维持经营的最低产品价格是多少 (3)如果产品价格是120元,那么在达到短期均衡时,厂商将生产多少产品获得的利润是多少 6. . 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 =XY ,他打算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Px=2元,Py=3元时,试问: (1)为获得最大的效用,该消费者应如何选择商品X 和Y 的消费数量 (2)假设商品X 的价格提高44%,商品Y 的价格保持不变,该消费者必须增加多少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7.已知某一时期内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50-5P ,供给函数为Q s =-10+5P 。 (1)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 =-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8.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 d =500-100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9假定表2—6是供给函数Qs=-3+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4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10.某种商品原先的价格为1元,销售量为10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如果降价至元一公斤,此时的销售量是多少降价后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

中级宏观经济学习题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正名 本章重点: 1)经济学的规范性和实证性定义的内涵与外延。 2)凯恩斯主义(及新凯恩斯主义)与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本章难点: 1)微观经济学均衡与宏观经济学均衡的区别及简单的动态经济学基础。 2)经济体制和经济人行为的相互关系。 一、判断题 1.“经济学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这种定义将经济学纳入规范科学领域。 2.“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这种定义是将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 实证科学。 3.在新古典学派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完全竞争型市场经济。 4.由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面对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表现出 的无能,使得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凯恩斯理论重新进行审视。 5.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当经济处于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 6.因为企业所有制(产权制度)制约企业制度的设计,所以一种企业所有制,只能对应一 种企业制度。 7.在任何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必然是经济人行为的综合结果。 8.在动态系统中,如果存在不动点,那么其只能收敛于一点,即只有一个不动点。 二、选择题 1.经济学中的规范含义是什么 A.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求、不能随心所意 B. 是指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经济现象,回答为什么等客观性问题 C.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回答“好与不好”等价值判断的问题 D. 是指经济学研究能够对各种经济现象给出规范性的解释

2.经济学中的实证含义是什么? A. 实证顾名思义就是指经济学的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 B. 实际上实证的前提是要符合规范的要求 C.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回答“应不应该”或“好还是坏”等问题,并能得到来自实践的支持,就是实证 D. 通俗地讲,就是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为什么? 3.经济学的规范和实证的关系正确理解是 A. 规范和实证是彼此对立的,因而经济学要么是规范的,要么就是实证的 B. 因为经济学是社会学科,因而本质上经济学始终是规范的 C. 规范以实证为基础,实证以规范为目的,因为经济学的目的是造福于人类 D. 两者就是一回事,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4.以下那个判断属于实证经济学? A. 通货膨胀率下降了 B. 失业率太高了 C. 经理人的工资不应该太高 D. 降低失业率比抑制通货膨胀率更重要 5.下列哪种表述属于实证表述 A. 政府应该降低税收刺激经济以防经济恶化 B. 减少货币供给将降低通货膨胀率 C. 央行应该降低货币供给 D. 社会应该要求福利领取者去找工作 6.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中探讨的经济变量是: A、就业率 B、国民生产总值 C、通货膨胀率

微观经济学复习题(DOC 81)

微观经济学复习题(DOC 81)

微观经济学复习题 1.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因此可以把市场看作决定价格的场所。行业是出售相同的或紧密相关的产品的厂商的集合,一个市场可以包括许多行业。 2.评价一个理论有两个步骤:首先,需要检验这个理论假设的合理性;第二,把该理论的预测和事实相比较以此来验证它。如果一个理论无法被检验的话,它将不会被接受。因此,它对我们理解现实情况没有任何帮助。 3.实证分析解释“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解释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供给的限制将改变市场的均衡。A中包括两种分析,批评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是规范分析,批评其破坏了市场的竞争性——是实证分析。B向我们说明在燃油的配给制下总社会福利的被损坏——是实证分析。 4.由于两个市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商品在两地间的运输是套利实现的条件。如果运输成本为零,则可以在Oklahoma购买汽油,到New Jersey出售,赚取差价;如果这个差价无法弥补运输成本则不存在套利机会。 5.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鸡蛋的实际价格从1970年至1985年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导致鸡蛋需求的减少,同时也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在这两种因素下,鸡蛋的价格下降了。大学教育的实际价格的升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获得大学教育而导致需求提高,同时教育的成本也在升高。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大学教育费用提高了。

d.苹果采摘着的增加将使苹果生产成本下降,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销售量上升。 e.供给曲线将外移,均衡价格下降,销售量上升。 练习题 1a. E Q Q P P P Q Q P D D D D D == ? ? ? ? . P = 80,E d=–0.4 P = 100, E d=–0.56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20210127130344)

计算题: A ( 1 — 5 )1.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收入 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M=100 Q2 求:当收入 M=4900 时的需求收入点弹性 解: Q=1 M E m =0.5 10 m 2.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SMC=3Q2-8Q +100,且已知当产量Q =10时的总成本 STC=240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AVC函数。 解: STC= Q3 - 4 2 Q +100 Q +280 0 SAC = Q 2 - 4 Q +280 0 1 Q 1+1 00 AVC=Q 2 -4 Q +280 0Q 1 3、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Q D=14-3P ,Q S=2+6P 求该商品供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 解:根据市场均衡条件Qd=Qs,解得P=4/3 Q=10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4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供给价格弹性为0.8 。 4、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0 位相同的消费者,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Q d =10-2 P ;同时有 20 个相同的厂商向该市场提供产品,每个厂商的供给函数为:Q S =500P 。 (1)求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2)如果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减弱,使得个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了 4 个单位,求变化后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1)Qd=1000 ×(10-2P)=10000-2000P Qs=20× 500P=10000P (2)Qd=1000 × (6-2P)=6000-2000P 6000-2000P = 10000P P=0.5 Q=5000 5、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 XY ,他打算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 120元, P X 2元、P Y 3元时, (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 和Y 的组合? (2)总效用是多少? 解:(1)因为 MUx=y ,MU y=x , 由 MUx/ MU y= y/ x= P x/ P y,P xX+ P yY=120 ,则有 y/ x =2/3 , 2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65785

微观经济学 第六版 期末考试复习题 题型与分值 第一大题:选择题( 小题,共 分) 第二大题:绘图题( 小题,共 分) 第三大题:理解题( 小题,共 分) 第四大题:现象解释题( 小题,共 分) 第五大题:计算题( 小题,共 分) 二、复习范围 第二章: 节;第三章: 节;第四章: 节; 第五章: 节;第六章: 节;第七章: 节; 第八章: 节、第 节;第九章:第 节; 第十一章: 节 一、经济学基础知识(一):理性选择(每小题 分,共 分) 当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其收入效应为 单位,替代效应为 单位,则 商品是 。 见

正常物品; 一般低档物品; 吉芬物品; 独立物品 若收入效应为 单位,替代效应为 单位,则选 若收入效应为 单位,替代效应为 单位,则选 .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见 图 ) 各点均不相同; 恒为供给曲线斜率值; 恒等于 ; 无法确定 根据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当产量从 开始增加时,厂商总是 。 见 图 先达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 先达到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最低点; 先达到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 先达到边际成本曲线最低点 假定商品 和商品 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 ,则 。 见 和 是互补品; 和 是替代品; 和 是不相关产品; 以上各情况均有可能 变形;若 和 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 ,则( ) 、两者是替代品 、两者是正常品 、两者是劣质品 、两者是互补品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见 与横轴相交; 经过原点;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与纵轴相交 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 需求曲线 和 相交; ; 同时符合 和 ; 农产品的蛛网形状是 。 发散的; 收敛的; 封闭的; 圆圈型的 收入 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 是同一条曲线; 所表达的经济意义相同; 所表达的经济意义不相同; 是两条没有任何关系的曲线 已知某种商品的价格为 元 件,某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平均成本为 元 件,平均可变成本为 元 件,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停止生产且亏损; 维持生产且有利润; 维持生产且亏损;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在两寡头市场上,如果市场总容量为 单位,则该寡头行业的均衡总产量是 。 单位; 单位; 单位; 单位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重点及答案(1)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二、单选题: 1 .经济物品是指 ( ) A .有用的物品 B .稀缺的物品 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 ) A .通货膨胀 B .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 .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 .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3.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 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 Y 物品生产才能增加 X 物品的生产 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 .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 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 ) A . 1982 年 8 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 10 % B . 1981 年失业率超过 9 % C .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 .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 30000 美元 5. 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 A .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 .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 .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 .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6. 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 ) A .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 B 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 C .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 D .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 7.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 。 A. 市场经济 B. 个体行为 C. 总体经济活动 D. 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8.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 。 A. 计划经济 B. 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 C. 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 D. 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 9. 实证经济学 ( ) 。 A. 关注应该是什么 B. 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 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 D. 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10. 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 ( ) 。 A. 失业 B. 通货膨胀 C.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 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11. 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A. 产品效用的不同 B. 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 C.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D. 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二、单项选择: 1. 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常数()。 A. 土壤的肥沃程度 B. 技术水平 C. 棉花的种植面积 D. 棉花的价格 2. 在下述的原因中哪个不是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 ( ) 。 A. 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 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 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中文)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中文)

第一章 复习题 1.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因此可以把市场看作决定价格的场所。行业是出售相同的或紧密相关的产品的厂商的集合,一个市场可以包括许多行业。 2.评价一个理论有两个步骤:首先,需要检验这个理论假设的合理性;第二,把该理论的预测和事实相比较以此来验证它。如果一个理论无法被检验的话,它将不会被接受。因此,它对我们理解现实情况没有任何帮助。 3.实证分析解释“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解释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供给的限制将改变市场的均衡。A中包括两种分析,批评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是规范分析,批评其破坏了市场的竞争性——是实证分析。B向我们说明在燃油的配给制下总社会福利的被损坏——是实证分析。 4.由于两个市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商品在两地间的运输是套利实现的条件。如果运输成本为零,则可以在Oklahoma购买汽油,到New Jersey出售,赚取差价;如果这个差价无法弥补运输成本则不存在套利机会。 5.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鸡蛋的实际价格从1970年至1985年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导致鸡蛋需求的减少,同时也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在这两种因素下,鸡蛋的价格下降了。大学教育的实际价格的升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获得大学教育而导致需求提高,同时教育的成本也在升高。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大学教育费用提高了。 6.日圆相对美圆来说,价值升高,升值前相比,兑换同样数量的日圆需要付出更多的美圆。由汇率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变化,在日本市场出售的美国汽车,由于美圆贬值日圆升值,持有日圆的消费者将较以前支付较底的价格;而在美国市场出售的日本汽车,由于日圆升值美圆贬值,持有美圆的消费者将面对较以前提高的价格。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曼昆)

微观经济学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经济学概述、供求与局部均衡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经济物品是指D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3.经济学可定义为C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4.从经济学的观点看,资源配置问题说明的是C A.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且是无止境的 B.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 C.一种资源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用途,但有一种利用效果最佳 D.以上说法都对 5.下列命题中那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C A.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把存款基准利率降低0.25% B.2011年失业率超过8% C.个人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了 6.某人有10万元资金,可供选择的用途及各种用途能获得的收入是:开饭店获利3万元,炒股票获利3.5万元,进行期货投机获利4万元。该人选择期货投机的机会成本为A A.13.5万元 B.20.5万元 C.14万元 D.13万元 7.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C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8.在某种物品价格上升的百分比既定时,引起需求量减少最大的情况是C A.价格上升后时间长 B.这种物品的支出在收入中占的比例大 C.很容易得到替代品 D.以上全对 9.如果某种物品小幅度降价会引起需求量大幅度变动,那么,该物品B A.需求缺乏弹性 B.需求富有弹性 C.需求单位弹性 D.需求价格弹性接近于零 10.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所表示的是D A.单位弹性 B.无限弹性 C.富有弹性 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 11.下面哪一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大B A.大米 B.点心 C.蔬菜 D.三种物品相同 1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9元下降到8元,需求量从50增加到60,需求为B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13.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下降到4元,需求量增加了100,需求为D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14.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下降B 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C.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 D.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 15.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1.8,则这两种商品是B A.无关品 B.替代品 C.互补品 D.完全补充品 16.在现行价格不变时,如果收入增加的百分比较大而需求量减少的百分比较小,那么D A.需求必定富有价格弹性 B.需求必定缺乏价格弹性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习题——第3章消费者需求

第3章消费者行为 一、判断 1.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完备的、可传递的,我们说该消费者是理性的。( ) 2.对于吸毒者而言,毒品给他带来的是负效用。 ( )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事实。 ( ) 4.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 ( ) 5.在消费者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等于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 ) 6.在同一条预算线上,消费者的货币支出是不变。 ( ) 7.价格变化一定会引起预算线斜率的变化。 ( ) 8.预算线平行移动一定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而不是商品价格没发生了变化。9.无差异曲线和效用函数都是用来刻画消费者偏好的。 ( ) 10.给定消费者的偏好和约束条件,就可以预测一个理性消费者的行为。( ) 11.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一个假定。 ( ) 12.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横轴商品的相对价格。 ( ) 1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假设与边际效用递增的假设是冲突的。 ( ) 14.当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递减时,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 ) 1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边际效用不可能出现递增。 ( ) 二、单选 1. 如果没有收入约束,当某消费者消费某一种商品所得的效用最大时,则边际效用MUx为( ) A.正值 B.负值 C.零 D.达到最大 2. 如果没有收入约束,当消费者对消费某一商品的消费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无法确定 3.假定消费者只消费商品X、Y,且X商品的价格为8元,Y商品的价格为3元。若该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给定他的收入,则该消费者应该( )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 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 4. 由于收入和价格的变动,消费者的均衡也会发生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 A.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降低了 B.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提高了 C.消费者的满足状态并没有发生变化 D.无法判断其满足程度 5. 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 A.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C.消费者收入、偏好和商品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 6.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 A.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B.消费者的人数是无限的 C.无差异曲线是刻画消费者的偏好的,并没有考虑收入约束 D.消费者各个时期的收入是不同的 7. 假如消费者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消费者为了达到最大效用满足,他应该购买( ) A.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 B.只购买一种产品 C.购买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消费各种商品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相等D.以上答案都不对 8.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数量的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数量比例也相同 9. 预算线形状和位置取决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