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温斯坦及相对强度指标

史丹.温斯坦及相对强度指标
史丹.温斯坦及相对强度指标

(一)、打开编程窗口。

点击主菜单栏中的功能->自编指标->新建

打开了编程窗口。

将以下程序拷入窗口:

RS1:=CLOSE/INDEXC;

RSS:=SUM(RS1,N)/N;

RS:((RS1/RSS)-1)*10;

RS2:((RS1/RSS)-1)*10,COLORSTICK;

然后设置好公式名称:RSMSFIELD

写上公式描述:曼斯菲尔德相对强度曲线

设置好参数:N 1 1000 52

点击“测试公式”,编译通过就OK!

最后点击“确定”,一切完成!

3、如何使用。

在任一股票的K线图的最下面的指标窗口里,点击鼠标右键,然后依次选择: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其它->RSMSFIELD

出来啦!完美的曼斯菲尔德RS曲线图

(二)、个股:=(CLOSE-REF(CLOSE,N))/REF(CLOSE,N)*100;

大盘:=(INDEXC-REF(INDEXC,N))/REF(INDEXC,N)*100;

强弱值:EMA(个股-大盘,7);

M:0,LINETHICK1,coloryellow

设置好参数:N 1 100021

读书:《史丹?温斯坦称傲牛熊市的秘密》

《史丹·温斯坦称傲牛熊市的秘密》(台湾版名为:多空操作秘笈)。该书《Stan Weinstein's Secrets for Profiting in Bull and Bear Markets》英文原版于1988年, 20年后的2008年6月才有简体中文版。该书完全仰仗技术分析的方法解读市场,并且依照市场的判断决定投资决策,是技术分析中趋势交易的典范,特别适合大趋势中的操作,在美股得到了统计学的验证。

让我们来简要回顾书中观点:

一、阶段分析法

该书作者Stan Weinstein(史丹-温斯坦)扬名华尔街的阶段分析法贯穿了全书。该方法认为,股价运行分为四个阶段:底部阶段(第一阶段),上升阶段(第二阶段),顶部阶段(第三阶段)和下降阶段(第四阶段)。1、底部阶段。最初是30周MA停止下降开始横盘运行;同时,股票间歇性的涨跌使得股价在30周MA上下振荡。在这个阶段,通常会有数次振荡发生在支撑区域(交易区间的底部)和阻力区域(交易区间的顶部)之间。整个底部阶段可以持续数月乃至数年。2、上升阶段。成交量明显增大,股价向上突破阻力区域,30周MA开始上升。此时股价依托着30周MA向上运行。3、顶部阶段。成交量通常较大,股价来回振荡,波动较大。30周MA的向上斜率趋缓而且开始趋于水平。股价围绕着平缓的30周MA上下振荡。4、下降阶段。30周MA的趋势由平缓转为下跌,股价有效跌破30周MA,并在30周MA的压制下向下运行,每一次下跌都创出新低,而每次超卖后的反弹都低于前一次的高点。该阶段的向下突破并不一定需要成交量的明显放大来确认。成交量放大的向下突破伴随着随之而来的成交量萎缩的反弹(至突破点),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任何一只股票都必然处于其中的某一个阶段。在30周均线由平趋翘,股价初次向上突破底部阶段的阻力区和30周均线时,是股价进入第二阶段的战略性转变的重要标志。在股市操作方面,决不猜测底部,决不在第三第四阶段买入股票,决不在第四阶段持有股票,是阶段分析法的基本原则。Stan Weinstein 说:“仅仅懂得了不要在第四阶段买入或持有股票,我就能够百分之百地保证你的平均投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P36)

二、买入标的、买入时机和卖出时机

对于股市操作中的基本问题,例如买什么,何时买,如何在该买的时候能够买得到,何时卖,如何在该卖的时候能够卖得掉等,该书不仅给出了独特的视角,而且给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买什么?其实质就是选股问题。该书提出了“由林而树”的具有纪律性的三步法:大势→行业→个股。具体地说,就是判断市场的主要趋势,发掘表现不错的行业,从较好的行业中选择可供买入的备用个股。大势的判断和行业的发掘

是通过阶段分析法进行的,核心是要具有上涨趋势,“不处于第三或第四阶段”(P68)。个股的选择则要严格得多,处于第二阶段仅仅是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条件。上涨阻力要比较小【Stan Weinstein研究发现在循环周期中阻力区域距离现在的时间越长,其有效性就越低。所谓阻力区域的形成是因为卖方在较高的价格水平上买入股票,当股价下跌之后他们又想在买入价的附近卖出。当进行买入卖出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这只股票上涨通道中的阻力区域位于何处,有多少个阻力区域】,成交量明显放大【在四个阶段的轮换过程中,成交量非常重要,我总结为“上涨过程要巨量放大,回调时要明显缩量”。Stan Weinstein 不认为判定一个股票是否具有上涨潜力需要一个具体的成交量来衡量。他的判定方法是:单周成交量至少是过去几个月中平均周成交量的两倍(越高越好);或者过去三四周的成交量是过去几个月中相同时间跨度的平均成交量的两倍,同时其突破当周的成交量必须放大(如果是日线图,就根据向上突破当天的成交量是否为过去一周平均日成交量的两倍以上进行判断)。股价回调时的一个预示其上涨的信号是成交量与突破上涨至最高价时的水平相比,下降超过75%;如果此时成交量仍处于突破上涨的最高价水平,就不应买入该股。】,相对强度的形态要比较好,则是考察个股是否具有较强上涨潜力的三大指标。为什么要对已经处于第二阶段的个股进行如此苛刻的考察?因为“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那些最佳的股票并对其投资,同时将那些次佳者剔除掉。”Stan Weinstein说,“我不仅是想让你挣钱,而是想让你挣大钱!”(P82)在考察个股的过程中,该书还对头肩底形态、双重底形态,底部持续时间,以及初始停损幅度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对如何寻找拥有巨大上涨潜力的大牛股提出了“三重确认”原则。Stan Weinstein说:“遵守投资纪律和有选择性是时刻都要记住的操作要点。请记住,即使我们错过了一百只可能上涨的股票,在这一年中仅仅买了十只,但只要其中的七八只股票是成功的,我们也能获得不菲的利润。”(P119)

何时买?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合适的买入时机应该是在最初的突破点或者紧接着的回落处。”(P32)从交易者的角度来看,“可以在首次突破点处买入拟持有数量的全部,……在迅速卖出获利以后,再在回调时重新卖入,期待第二幕好戏的上演。”(P52)在第二阶段上涨的过程中,股价也有下跌和回调,“只要所有这些振荡和波动发生在上升的30周均线以上,就不用担心”(P32),当其“重新向上突破其阻力区”(P53),特别是突破“重要的阻力区”(P54)的时候,就可以“追加买入”(P53)。但在此时均线“必须有清晰的上升趋势”(P53),如果均线“开始上下波动和横向整理,就不能买入。”(P54)如何在该买的时候能够买得到?根据阶段分析法的买点要求,设置“撤消前仍有效的限价买入指令”,买入业务将按照买入指令的要求自动完成(P58)。不需要一直盯着这只股票,甚至也不需要知道你的指令是何时被执行的。(P56)何时卖?如何在该卖的时候能够卖得掉?买入一只股票,首先要设定保护性的停损卖单,其后,应随着价格的上涨逐步提高停损卖点。当30日均线不再上升而逐渐走平,或者由于某种不可预测的原因,股价跌到预定的停损价位时,停损卖单将被执行。停损卖单是锁定收益和限制损失的有效工具。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停损卖点不是自动设定的,必须由人工完成;同时,投资者和交易者在选定停损卖点时也有较大的差异。何时卖出是能否盈利的关键,千万不要在第三或第四阶段买入股票(特别是在第四阶段)。Stan Weinstein不认为P/E 的高低是股票的买卖依据。不要在市场不景气时向下摊平,也不要在整个市场整体呈现牛市就拒绝卖出股票,也不要因为一只股票的质量好就一直持有不放。止

损位和止赢位的设定应关注的要素是前期的支撑线水平和30周MA的走势,并且避免设定在整数价位上。

三、史丹.温斯坦的投资戒律

1、当整体市场处于空头走势时,不可买进。

2、不可买入表现不好的行业中的股票。

3、不可买入处于30周移动平均线下方的个股。

4、不可买入其30周移动平均线处于下降状态的个股(即使股价位于这条均线的上方)。

5、无论某只股票的上涨趋势如何明显,不要在其上涨的后期买入,此时股价已经远远高于理想的进入点。

6、不可买入向上突破时成交量无明显放大的个股。如果你因为采用停损买单而买进,也要迅速地将其卖出。

7、不可买入相对强度不佳的个股。

8、不可买入在上升通道中有大量阻力区域的个股。

9、不可猜测底部。某些股票的价格看上去很便宜,一旦你买入后就会为第四阶段的灾难付出高昂的成本。你应该在股票向上突破阻力区域之后才买入。

四、优势与不足

在股市这个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游戏的场所,中小散户因为所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专业能力的局限性,千万不要相信国内那些伪价值投资者假巴菲特比如林园但斌之流的投资理念,看看他们现在的业绩吧,他们的的伪价值投资理念是毒药和陷阱,其中最贻笑天下和历史的一个理念,就是-抛开大盘投资个股!而所谓的估值分析纯属在意淫!!!大盘是指数对经济和股市的总体预期和反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而股票的涨跌直接动力完全乃资金进出使然,不是什么业绩!中小散户适合的交易操作模式只能是-趋势交易操作!而此书作者主要讲述运用一套均线结合技术形态分析交易系统-30周均线来做趋势操作,并提出了股价走势的四阶段概念.有很强的鉴借和实战意义.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只有一点,那就是大趋势。简单概述一下,就是等待大趋势的出现并跟随它。这里所说的大趋势不仅仅针对个股而言,更重要的是整个市场。史丹的第一条原则便是观察大势走向,这在如何选股一章里说的很清楚,“由林及树”的意思就是先看整个大环境,然后才具体观察单一个股。综观全书,在史丹所例举的所有案例中,表现强劲的个股基本上都是在历史性的大牛市中出现的,而那些跌了又跌的衰股大多数是大熊市的产物,这个结果再一次验证了一个经典观点:在多头市场做多,在空头市场做空。读了此书,也许会对“三年空仓五年做一次百忍成金”有一定感悟。

中国的股票市场投机性很强, 短线居多, 超短线的可能更多, 按照30周均线做中长线可能不一定适合(当然998之后中国股市的大级别行情特别适用30周均线);部分读者认为买入指标采用21周均线(5月线),买入指标采用30日线可能更适合中国国情,有待实践检验。

趋势交易进阶者推荐阅读《股市趋势技术分析》。

五、曼斯菲尔德相对强度曲线指标的编写(大智慧)

曼斯菲尔德(Mansfield)的算法如下:

R (t) = CLOSE (t) / INDEXC (t)

BP = ( R (1)+ R (2) +.... + R (t)+....+R (n ) / n

RS (t) = (( R (t) / BP) -1 ) ×10

经过试算,一般取n=52较好,当然也可以取30或者其它数字。

大智慧指标的使用

1、首先要将前期所有的日线数据全部下载。

点击主菜单栏中的工具->数据下载->日线

时间设置选择从1990年12月19日开始,到最新。

2、打开编程窗口。

点击主菜单栏中的功能->自编指标->新建

打开了编程窗口。

将以下程序拷入窗口:

RS1:=CLOSE/INDEXC;

RSS:=SUM(RS1,N)/N;

RS:((RS1/RSS)-1)*10;

RS2:((RS1/RSS)-1)*10,COLORSTICK;

然后设置好公式名称:RSMSFIELD

写上公式描述:曼斯菲尔德相对强度曲线

设置好参数:N 1 1000 52

点击“测试公式”,编译通过就OK!

最后点击“确定”,一切完成!

3、如何使用。

在任一股票的K线图的最下面的指标窗口里,点击鼠标右键,

然后依次选择: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其它->RSMSFIELD

出来啦!完美的曼斯菲尔德RS曲线图!

===================================================================== ============

史丹·温斯坦称傲牛熊市的秘密(2010-06-03 23:54:02)

分类:其它

技术分析的经典书籍,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技术分析书籍多数是浪费时间和误人子弟的,纯粹技术分析的书籍不可多读。但我现在要强烈推荐一本技术分析的经典书籍:《史丹·温斯坦称傲牛熊市的秘密》(Stan Weinstein's Secrets for Profiting in Bull and Bear Markets),台湾版名为《多空操作秘笈》。在我的阅读视野内(约300本、近万元投资书籍),我个人认为,除了欧奈尔的《笑傲股市》外,这本书可能是最值得推荐的技术分析类书籍之一。

温斯坦在本书中介绍了阶段分析法,即在股市中,只要顺势而为,利用股市周期变化图进行协助交易即可。温斯坦说:“你不必强求每次投资都要成功,但只要坚持使用我的方法,绝大多数时间里你会是胜利者。大多数职业投资家都清楚的一个秘密是,只要你能做到锁定利润和迅速止损,那么,只需不超过50%的投资成功率,你就能够在市场上赚取可观的利润。”

技术分析的精髓在于顺势而为,或者说“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跑”。温斯坦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技术分析的精髓,是一种很好的系统交易方法。我个人认为,温斯坦的阶段分析法可以与欧奈尔的“CANSLIM”系统相媲美。

教你如何躲避超级大熊市

尽管这是一本最早于1988年出版的书籍,却给出了规避20年之后2008年

超级大熊市的有效方法,这是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温斯坦的投资戒律第一条是:当整体市场处于空头走势时,不可买进。当大势不利于你时,成功的几率会相当低。该书第8章介绍了温斯坦最常用的判断牛市和熊市的最佳长期指标。第一个指标就是30周加权移动平均线(EMA)。他认为,大盘最后的不利信号就是股价向下显著突破30周均线。一旦30周EMA开始下跌,你就要规避熊市中的风险,直到移动平均线再次出现上行的迹象时,再步入股市。

上证综指在经历了2006-2007年的大牛市后,在2008年1月25日首次向下突破30周EMA,且30周EMA首次勾头向下。自那以后,到目前为止,不但30周EMA一直保持向下的趋势,连10周EMA也是一直向下运行。这是一个多么明显的空头市场啊。

用温斯坦的方法,你会发现,自2008年1月25日开始,你就要规避熊市中的风险,卖出股票,保持空仓休息,直到移动平均线再次出现上行时,再重新进入股市。

在该书第8章,温斯坦还谈到“这里没有孤立的概念”,世界上主要的股票市场的总体运行趋势是基本相同的,他推荐观察全球股市平均指数的走势。我通过比较发现,世界指数MSCI也是在2008年1月明显跌破自2003-2007年的长期上升趋势,30周EMA也一直在2008年提示是空头市场。

世界指数MSCI自2007年10月最高点至2008年10月最低点,最大跌幅达50.42%,这是该指数自1969年以来12个月内的最大跌幅,说是“百年一遇”实不为过。可见用温斯坦判断大盘的方法,能够帮助投资者躲避2008年这头超级大熊的屠杀。

在该书第8章,温斯坦还谈到“与群众相反”的理论,就是要学会运用逆向思考的艺术。2007年底,我收集了市场对2008年大盘运行区间的观点,发现多数人预期2008年上证指数在4500-7000点。相反理论的鼻祖尼尔在《逆向思考的艺术》一书中指出:当所有人想的都一样时,可能每个人都错了。2008年上证指数最低已经跌到1664点,和年初大多数人的预期完全错误,这充分说明温斯坦“与群众相反”理论的妙用!

教你如何卖出超级大牛股

股谚云: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温斯坦在本书中给出了一种如何卖出超级大牛股的简单方法,这是我强烈推荐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去几年中,我都曾经买入了超级大牛股,如2004年的烟台万华、2005年的苏宁电器、2006年的沪东重机,但我都犯了过早卖出的错误,只享受到这些超级大牛股巨大涨幅中的一部分。

根据温斯坦的阶段分析方法,温斯坦说:千万不要在第一或第二阶段卖出股票(特别是在第二阶段),而要在第四阶段弱势时卖出。对比发现,我都是在第二阶段就卖出了苏宁电器和沪东重机。如果早读到这样的书,自己也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了。

《史丹·温斯坦称傲牛熊市的秘密》这本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技术分析和指导操作书籍。一有空闲我会把它拿出来再温习一遍,很符合我的口味。可惜的是我得到它时已是2008年的七月,如果早读这样的书,也不至于在去年70

元的价位过早卖出沪东重机这样的超级大牛股。读了这本书,您就应该明白,作为长线的趋势投资者,2008年2月开始,您应该彻底离开A股市场,应该一直空仓休息至今,直到将来大盘转入多头市场,才再度进场买入股票。

虽然我一直是一个对市场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2008年基本以空仓面对熊

市的调整,幸运地保住了牛市赚取的丰厚利润。但从进入到证券市场至今,还未象作者那样系统地概括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简明操作规则并严格地予以实施。可以这样讲:读懂此书的精华是助你走向成功投资的敲门砖。

下面简单介绍史丹.温斯坦的投资哲学:

史丹.温斯坦说,只要遵循正确的操作策略,即使分析的准确度低于50%,我们仍然能够从市场拿走可观的财富!

史丹.温斯坦介绍他的投资哲学时说:第一课就是一贯!在过去的25年里,我始终一贯遵守我的方法和纪律,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这个星期是基本面分析者,下个星期又成了技术分析者。不要这个月跟踪A指标,下个月又研究B指标。找到一个好的方法,遵守投资纪律,并且始终坚持。

史丹.温斯坦的投资戒律如下:

1、当整体市场处于空头走势时,不可买进。

2、不可买入表现不好的行业中的股票。

3、不可买入处于30周移动平均线下方的个股。

4、不可买入其30周移动平均线处于下降状态的个股(即使股价位于这条均线的上方)。

5、无论某只股票的上涨趋势如何明显,不要在其上涨的后期买入,此时股价已经远远高于理想的进入点。

6、不可买入向上突破时成交量无明显放大的个股。如果你因为采用停损买单而买进,也要迅速地将其卖出。

7、不可买入相对强度不佳的个股。

8、不可买入在上升通道中有大量阻力区域的个股。

9、不可猜测底部。某些股票的价格看上去很便宜,一旦你买入后就会为第四阶段(下跌阶段)的灾难付出高昂的成本。你应该在股票向上突破阻力区域之后才买入。

史丹.温斯坦在介绍投资步骤时说:

1、检查整个市场的总体走势指标。

2、扫描各个行业以确定你将投资哪几个行业。

3、从表现最好的行业里精选出拥有最大上涨潜力的股票。

一旦你完成了上面的步骤,就要注意下面的一些规则:

1、如果你是一名投资者,当主要的底部区域完成之后,在第二阶段(上涨阶段)初期做你大部分的买进动作。

2、如果你是一名交易员,将你主要部分的买进集中在第二阶段的连续买进形态。

3、在输入你的买进指令之前,确保你已经设置了保护性停损卖单。如果它距离买入价格太远,放弃这只股票寻找另外的投资机会或者等到一个更加安全的停损价格水平形成后再买入这只股票。进行卖空操作也是同样的道理。

4、千万不要在第一或第二阶段卖出股票(特别是在第二阶段)。

5、千万不要在第三或第四阶段买入股票(特别是在第四阶段)。

6、千万不要在没有保护性的停损委托单的情况下持有多头或是空头。

7、在整个市场趋势走熊时,不要害怕进行卖空操作。只是确保已经设置了保护性的停损买单。

8、要意识到阶段分析可以应用到以供求关系为基础的所有投资类型,包括股票、共同基金、期权、期货和大宗商品。

9、千万不要猜测底部。学习这重要的一课:宁可买入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的股票,也不要买入那些看上去便宜但在第四阶段还会下跌40%到50%的股票。

10、不要认为你必须一直满仓操作。要合理区分类似1982年9月,当所有的指标和图形都强烈建议应该全仓杀入的时候和1987年9月,当市场亮起红灯的时候。

11、在第二阶段强势时买入;在第四阶段弱势时卖出。换句话说,你的操作始终要与价格的变化相符。

12、无论何时,当价格和成交量的表现与每股盈利的变动发生冲突时,永远遵从技术分析所提供的客观信息。虽然我不能保证你在市场上获利上百万美元,但我可以向你保证:

13、不会再有任何单一部位使你全盘皆输。

14、你绝对不会让你的资本陷入困境,使得你不能参入反弹、赶上新的上涨趋势。

15、你总是会理智地做出决定,理智的情绪会使你心平气和,明显提高投资成功率。

16、你总是能够客观地判断应该何时何处买入或卖出一只股票。

所有这些重要的优势应该能够改善你的投资结果。

认真研究基本面的提前下,参照《史丹?温斯坦称傲牛熊市的秘密》的买入、持有和卖出条件。在第二阶段强势时买入,在第四阶段弱势时卖出是长线投资者的最好方法。

在华尔街首席交易大师史丹·温斯坦的这本扬名之作中,作者纠正了很多类似的错误。当然,贯穿全书的则是作者扬名华尔街的阶段分析法,该方法认为:在股票市场中,只要顺势而为,利用股市周期变化图来进行协助交易即可。他认为市场或股票的价格走势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优质股在低位区徘徊,就算出现利空消息也不会令其股价大跌。

第二阶段:在成交量放大的积极配合下,优质股表现突出。交易者在此时及时入货,并一直持有。而短线投机者可以在第二阶段采取较为频密的“高沽低吸”的策略进行炒卖,但必须要设好止盈标准和止损标准并严格地执行!

第三阶段:市场极度狂热,投机气氛浓厚,垃圾股疯涨,优质股被抛售,这时应该倍加小心。

第四阶段:市场或价格有效跌破30周移动平均线,则应顺势卖空所有筹码,千万不要长期持有股票!

作为投资者,你不必强求每次投资都要成功,但只要坚持使用史丹·温斯坦的阶段分析法,你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胜利者。

一. 一切从此开始.

只要你能够让获利部份持续成长, 快速停止亏损, 即使操作的正确性低於50%, 你仍然可累积大笔财富.

轨跡呈现一切

投资哲学

不可在没有检验线路图的情况下买卖股票

不可在好消息公佈时买进股票, 尤其涨幅已大

不可在股价暴跌时, 因为股价便宜而买进股票

不可在线路图的下跌趋势中买进股票

不可持有处於下趋势的股票

永远保持一贯

股价在压力区下停留愈久,向上突破愈具意义

股价四阶段:打底,上升,头部,下降

底部愈宽广,上涨潜力愈大

二. 买进的戒律

当整体市场处于空头走势时,不可买进。

不可买入表现不好的行业中的股票。

不可买入处于30周移动平均线下方的个股。

不可买入其30周移动平均线处于下降状态的个股(即使股价位于这条均线的上方)。

无论某只股票的上涨趋势如何明显,不要在其上涨的后期买入,此时股价已经远远高于理想的进入点。

不可买入向上突破时成交量无明显放大的个股。如果你因为采用停损买单而买进,也要迅速地将其卖出。

不可买入相对强度不佳的个股。

不可买入在上升通道中有大量阻力区域的个股。

不可猜测底部。某些股票的价格看上去很便宜,一旦你买入后就会为第四阶段的灾难付出高昂的成本。你应该在股票向上突破阻力区域之后才买入。书中所讲的三十周均线是加权移动平均线,不是最普通的移动平均线

三. 买进参考指南

检查整体市场的主要趋势。

发觉少数技术分析上表现不错的几个行业。

由有利的行业中, 挑选具有多头型态, 写下每支个股需要突破的价位。

缩减买入对象, 捨弃上档不远处有压力的个股,存在阻力区域附近的个股删除,无阻力创历史新高的个股力大。

检查相对强度RS, 再缩减买入对象,在0以上正数为买入,负数放弃买入。

符合买进标准的少数个股买入持仓数量的一半。投资者牛市的初期买入点为股价初次突破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候(突破点阻力区为正数的+0.125元的价钱,如20元设为20.125元。),买入点设停损买单,(止损位为支撑区为正数的-0.125元的价钱,如18元设为17.875元。)交易者为牛市的未期使用。

如果成交量在突破时成交量放大, 回调时量缩,就是股价回落至首次突破点附近买入另一半仓位。止损位不断提高,以每次回调的点位为止损位,不破该点位和30周线就放心持股。

如果成交量的变化不利(在向上突破时没有明显放大,放大到前4周的2

倍以上), 就在股价第一次上涨后卖出,如果这只股票未能上涨而回跌至突破点以下,就立即抛售。

四. 三重指标:30周线、成交量、相对强弱

1、看30周线。30周移动平均线向上,进入第二阶段时买入。

2、看成交量。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未伴随成交量巨增的突破,单周(或

3、4周)的成交量至小是过去几个月中平均周成交量的2倍以上。

3、看相对强弱。相对强弱曲线表现不佳时千万不要买,在零值线为正或由负区域向正区域移动为相对强度。

让事情单纯, 但要有获利性

阻力越小越好,无阻力创历史新高的个股做好。

头肩底形态是底部形态中最强有力和值得信赖的一种,即圆弧底,看突破颈线时放量。其次是双重底。宽广的底部就是好,如坚实的地基。

投资组合1万-2.5万美元的持5-6只股,数十万美元以上的10-20只股票,投资额度为平均分配到每只股票上,选择表现做好的不同行业上。

五. 卖出

卖出股票时的几个“不要”

不可因为税收的考虑上持有该股票。

不可因为股息高而持有该股票。

不可因为市盈率低而持有该股票。

不可因为市盈率高而卖出该股票。

不要在股市不景气时向下摊平。

不可因市场整体呈牛市就拒绝卖出股票。

不可等下一波反弹再卖出。

不可只因某支股票质量好就持有不放。

正确卖出

投资者的方法

关注的两个点位是前期支撑线水平和30周移动平均线趋势,破位卖出。在股价上升过程中,即使股价时而略低于30周移动平均线,可持有,但有2个条件:1是30周移动平均线呈上升趋势,2是股价回落不能低于前期的低点。设止损位不断提高,止损位设在低于前期价位低点又低于30周移动平均线。当30

周移动平均线开始走平,表明进入第三阶段,就提高止损价格,该点位位于30周移动平均线上。停损单执行时股价突破30周移动平均线进入第四阶段。

交易员的方法,持有股票不能破30周移动平均线,上升过度或远高于30

周移动平均线可卖出1/3到2/3,回拉时买回。回调时不会突破下档的4%-6%,用回调4%-6%设好止损位。

顺势获利,以停损卖点的三点成一条趋势线,帮助何处为停损卖点,可设2个停损卖点在趋势线内1/2、前期低点1/2卖出。

测量走势,“摇摆法则”----前期头部26元,底部16元,26-16=差价10元,预测突破的升幅为26元+10元=36元,估计36元是近期头部附近位置卖出1/2.

止损位设在前期低点的下方,第一次止损位在支撑区域的下方.(-0.13元) 六. 亏损

无论系统多麼卓越, 也不会100%获胜

亏损不代表蠢蛋

战术不佳而获胜, 依赖的是运气

遵循纪律而认赔, 反而是明智的

永远不允许单一的亏损不成比例的扩大

有效执行交易的20条法则

在不同的市场交易策略之中,交易执行可能是最弱的一环。毕竟,发现好的股票比交易它们以获取利润简单得多。因此,我们该如何在正确的时间进入市场?并从我们所见的图形中玃取大幅变动的利润?这裡有20条关於有效执行交易的法则,在下一次你準备扣动板机时试试它们。

1. 寻找你认同的进场状况,或是持续留在场外直到它们出现。不好的交易

执行将会毁坏完美的操作佈局。

2. 在你交易之前看看报价,找出足以佐证你的看法的蛛丝马跡。时间、盘整以及趋势必须支持你所预期即将发生的反转、突破或是假突破。

3. 选择执行交易或是留在场边,停留在场外不做交易也是一种积极的操作。所有的机会都会带来风险,即使是完美的操作佈局也可能导致非常不理想的部位。

4. 过滤出那些你準备交易的计划,如果无法符合你的风险承受度,放弃它。

5. 在场边等待交易机会的发展,你所準备交易的标的总会有完美的进场时刻出现。

6. 在你进场执行交易之前,要决定好你所要停留在场中的时间长短;不要在投资中进行当日冲销,也不要把赚取差价当作投资。

7. 依据市场流向持有部位,不要逆势。冲浪显然比被鯊鱼吞噬来得好玩。

8. 在人工市场中避开开盘,有人总是在等著笨蛋的到来。

9. 与群眾保持一段距离,他们的情绪往往会使你感受到相反方向的交易机会,切记利润很少会跟随在群眾身边的。

10. 保持用心倾听市场,在你进场交易之前让它先露出底牌。

11. 在你準备下单之前,保持你的手离开键盘。除非你能训练到你的手指动的速度比你的脑部运作快,你只跟随正确的讯号做动作。

12. 在盘势混乱以及盘整缺乏方向时保持在场外。

13. 在进行当冲之前先学着保持部位,较长的持有期间可以降低因执行不良所带来的风险。

14. 降低你的部位规模,直到你的交易记录显示出优良的获利绩效,每笔分析尽量数据化,而且不要太急於交易。

15. 运用摆盪策略交易区间市场,运用动量交易策略来交易趋势市场。

16. 一个平凡的部位有著优越的进场点会比一个很好的部位但进场点不佳所赚得还要多。

17. 在行情拉回时站在群眾前面,而在行情突破时则站在其后;当条件足致反转时须随时準备与群眾反向。

18. 找出群眾会失控的突破点,不论是放弃的点或是开始抢进的点。然后在他们之前先行交易。

19. 当你可以看著市场时,运用市价单以快速进入市场;而当你远离市场时,运用限价单来进场。

20. 专注於交易的执行,而非各项技巧或科技的帮助。速度快的终端机使好的交易员更好,但是它们并不会帮助输家。

史丹·温斯坦《称傲牛熊市的秘密》

第一章:一切从这里开始

第一章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我的投资哲学

第一课是一贯。在过去的25年中,他始终一贯遵守其方法和投资纪律,并不是一个阶段基本面分析,一个阶段技术分析,而是一贯严格遵守投资纪律。

第二课是学习大多数投资者所不了解的。“股票价格的决定是根据未来的而非目前的基本资讯。”

2. 为什么使用技术分析

当你掌握其方法之后,可以有能力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更好的通过基本面来确定股票的买卖。“价格呈现一切。”股价在可怕的消息笼罩下形成底部,而在大众狂欢盈利大幅增长,股票分割和其他消息时形成顶部。因此,得出简单的投资哲学:

?当整体市场处于空头走势时,不可买进。

?不可买入表现不好的行业中的股票。

?不可买入处于30周移动平均线下方的个股。

?不可买入其30周移动平均线处于下降状态的个股(即使股价位于这条均线的上方)。

?无论某只股票的上涨趋势如何明显,不要在其上涨的后期买入,此时股价已经远远高于理想的进入点。

?不可买入向上突破时成交量无明显放大的个股。如果你因为采用停损买单而买进,也要迅速地将其卖出。

?不可买入相对强度不佳的个股。

?不可买入在上升通道中有大量阻力区域的个股。

?不可猜测底部。某些股票的价格看上去很便宜,一旦你买入后就会为第四阶段的灾难付出高昂的成本。你应该在股票向上突破阻力区域之后才买入。

很重要的一条:永远保持一贯,遵守投资纪律。

3. 让我们以同一种语言沟通

这一部分介绍了几个技术分析的专业名词:支撑,阻力,交易区间,移动平均线,向上突破,向下突破,回调,趋势线,上升趋势,下降趋势,相对强度,卖空等。

4. 图形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曼斯菲尔德周线图。

在这张图上,让你明白周成交量。价涨量增,价跌量减等基本知识。但特别重要的是重视30周移动平均线。股价在各年中的长期走势也很重要。

相对强弱线。只要这条线是向下倾斜的,就不能买入这只股票。相对强弱线的另外一个作用是观察这个指标从负的区域变化至正的区域的情形。这是另外一个利好的信号。尽管相对强度线跌至负区域以前股价可能明显下跌了,但一旦跌至零点以下,股价会更大幅度的跳水。

第一章就这些内容,比较简单,还有几个习题。感觉很重点的是30周移动平均线。

《称傲牛熊市的秘密》之二:一眼胜过盈余预测

该节一开始就指出:“价格呈现一切”,从这一章开始学习分析股票和市场了。你只需要记住最基本的事实:任何一只股票必须处于四个基本阶段中:底部阶段,上升阶段,顶部阶段,下降阶段。

(1)底部阶段

这个阶段在图形上显示是这样的:最初是30周均线停止下降开始横盘运行;同时,股票间歇性的涨跌使得股价在均线上下振荡。这个阶段,通常有数次振荡。这个阶段很多市场参与者急于进入,希望抄到股价低点,但这个阶段有的整理时间很长而股价几乎不变,故不是买入的好时机。

(2)上升阶段

伴随成交量的明显放大,股价向上突破阻力区域,30周均线开始上升,这是第二阶段上升通道的开始。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二阶段明显的趋势

形成以前,最初的上涨后通常会至少一次的回落。这次回落通常股价回到突破点附近,这是第二次买入的良机。

在上涨的过程中,盘整的低点会越来越高,也有下跌回落,但是只要波动发生在上升的30周均线上面,就不用担心。当基本面的利好消息公布,越来越多的迟到的投资者赶上了上涨的股价快车,但这时候并不适合买入了。从投资的角度看,合适的买点在最初的突破点和紧接的回落点。

“要么在恰当的点买入,要么根本不买”,“象我们招呼出租车一样,你错过了第一辆,但下一辆会很快到来”。很不错的话。

(3)顶部阶段

最终,所有的好事都将结束。呵呵。成交量通常较大,股价来回振荡,波动较大。“搅拌”状态。在这个阶段,30周均线向上斜率趋缓而且开始趋于水平。一旦第三阶段的顶部特征开始形成,投资者将一半的股票卖出,保证利润进入口袋,另一半暂时持有并关注。但是你必须对另一半设置一个保护性的限价卖出口令。这样就可以保护你另一半股票已经获取的利润。在这一阶段,你必须控制你的情绪,因为关于股票的利好消息正热火朝天,让人兴奋不已。。你要记住,无论基本面如何好,这一阶段,坚决不买股票。

(4)下降阶段

与向上突破需要明显的成交量放大来确认不同的是,在第四阶段的向下突破并不一定需要成交量的明显放大来确定。成交量放大的向下突破伴随着随之而来的成交量萎缩的反弹,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向下突破中的成交量放大意味着更加明显的下跌趋势,但也不要错误的认为成交量不大意味着比较安全。一旦到第四阶段,上涨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发誓:在第四阶段不会买入某只股票,也不会持有任何股票。这是一种投资纪律。

实际上,你通过向下摊平这种危险而又糟糕的策略已经犯下大错了,确实如此,我以前有时犯这错误。

正是这个阶段,不成熟的投资者认为股票已经跌的差不多了,应该在当前以低价买入。然而,捕捉下落的星火注定会将自己灼伤。

下面就是研究4个基本图形,这里移动平均线是关键。

真实的世界,介绍了几种情形。

这一节最重要的4个阶段的划分,认识及每个阶段的特征。。尤其是第4

阶段的认识和回避。

《称傲牛熊市的秘密》之三:何时买入,精炼买入过程

本文将本书的第3章,第4章联合起来放在一起叙述,总体来讲是关于股票的理想买入时机以及精炼买入过程。

第3章理想的买入时机

1.如何买入,何时买入,买入什么?

2.投资者的买入方式?

对于一名投资者来说,买入一只股票有两个合适的机会,第一个是股价初次突破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候,第二个,也是安全买入点就是推动首次突破的买方力量稍微松懈,股价回调至突破点附近的时候。作为一名长期投资者,在首次突破点附近买入拟持有数量的一半,至于另一半,如果认同突破之后的表现,就可以回调至突破点附近再次买入。

3.交易员的买入方式?

呵呵,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交易员,故不写了,不关注了。

4.显微镜下

整个底部阶段,股价都在30周移动平均线附近,此线也不再大幅下降而是开始做横向运动。一旦突破,理想时机。但要记住,底部阶段持续时间越长,上涨的潜力也越大。呵呵,下面讲,最大的决定应该在深夜和周末决定,平日把重点放在工作上,也不要低估沉稳的性格。

5.使用停损买单

6.在限价以内买入

作者坦然,明显的发现投资系统越是按照机制运行,越少受到主官判断和情绪的影响,其盈利能力越强。

7.应该熟悉的买入和卖出形态

8.什么不可以买

股价位于30周线以下,移动平均线从来没有停止过下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股票看上去多么便宜绝对不可以买入。

9.买入什么---“由林而树”的方法

三个部分构成的等式:大市,行业,股票

(1)市场的大势如何?当市场大势不好时,尽量别买或者少买,即使某些股票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你成功的概率几乎为0。

(2)哪一类行业的技术面较佳,当两种股票同样突破时,好行业的股票,往往上涨好。

(3)一旦你确认整个市场的趋势良好,而且某个行业的股票表现在技术上很好,就可以买入这个行业里技术面较好的股票。

从技术上遵循这三个步骤,也是很不错的一个方面。

10.如何执行该策略?

分析市场本身。

11.选择行业?

首先,确定行业处于那个阶段。在行业分析时应使用与股票分析相同的标准。但又有不同的地方:

当一个行业处于已经成型的第二阶段上涨趋势中,并远远高于其支撑区域的时候,这时如果是股票投资者通常不要急于买入。但对于已经处于第二阶段的某个行业来说,如果发现某只初次突破其第一阶段的股票,那么对于投资者可以买入。

12.运作方式

作者见过无数的例子,虽然个股图形看上去很好,但最后却表现平平,经过对其行业图形的分析,行业图形很不好。另一方面,我也见过个股图形不错,但称不上很好的例子,他们最后成为大牛股,看来行业的选择更加的重要。

不要尝试成为精明的神童,企图在不佳的行业里选出大牛股。让所谓的天才亏钱,而你只是单纯的从绝佳的行业股票中选择绝佳的股票。

第4章:精炼买入过程

1.阻力越小越好

在经济学上有个概念机会成本。我们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选择最佳的股票。阻力区域距离现在的时间越长,其有效性就越低。究竟买入什么样的股票呢?找到一只处于第二阶段的股票是不够的,即使它的图形不错,还有其它的一些指标需要检验,但是最重要的指标是上涨通道中的阻力区域位于何处,有对

少个阻力区域。

2.成交量的重要性

成交量是买方力量强弱的一个度量。股票可能会自行下跌,但其上升却需要相当大的买方力量的推动。我们的规则很简单,千万不要相信没有成交量明显放大的向上突破。

当股价处于第一阶段时,并不需要管成交量的变化。但是当它突破了其阻力区域的顶部并且位于其30周移动平均线上时,应该好好关注成交量了。如果没有成交量明显放大,可能是假突破。突破单周成交量至少是过去几个月中平均成交量的2倍,当然,越多越好。

3。一切都是相对的

要缩小潜力股的名单,所要审视的下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相对强度。这是衡量一只股票的表现和整个市场表现的相对水平。相对强度曲线从负的区域移动到正的区域,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4.买入股票快速指南

(1)检验市场的整体走势

(2)发现技术分析上表现不错的几个行业

(3)将这几个行业中有上涨潜力但目前仍处于交易区间的股票例入备选股。并记录下每只股票突破的价位。

(4)范围再次缩小,剔除阻力区域的那些股票

(5)检查相对强度,进一步缩小买入对象

(6)下达停损买单,买入一半,停损买单以取消前仍有效为基础。

(7)向上成交量放大,回调缩量,在突破点附近加另一半的仓位。

(8)如果成交量变化不利,突破时没有明显放量,就在股价第一次上涨后卖出。如果未能上涨而回突破点以下,就立刻抛出。

5.买入股票的进一步提示

(1)头肩底形态

所有形态中最强有力,最重要的形态。这种形态出现在当一只股票经历了一次主要的下跌,准备快速向上反弹的时候。要密切关注颈线,因为一旦股票在其上方突破时,就是明显的上涨信号,千万不要过早行动,在相当多的例子里,这种形态一直不会完成,取而代之的是股票的向下突破。

有两种重要指标值得信赖:一是30周移动平均线二是股价向上突破颈线时的成交量。

(2)双重底行为

(3)宽广的底部就是好

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较宽广的底部意味着在第一阶段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股票换手,当股价下跌时,许多持有者不再相信这只股票能够上涨,希望将其卖出保本,最后以低价将股票卖给一群新买方。这使股票上涨的阻力小。

《多空操作秘笈》是对青木先生早期操作风格影响较大的一部著作

从青木先生的《青木炒股方略》中依稀看到该书的影子

尤其在该书的第一部分甚至有很多地方原句完全引用

比如召唤出租车的比喻!

而对于中长期均线和个股相对强度的重视也能反映出这个推断

另外顺便提一下只铁的藏宝图也可在该书的第一章找到

此书是我在本站购得的较早的印刷品之一

也是我读到的较早的台湾版交易书籍

印象是感到翻译风格比较合我胃口

文笔简洁洗练思路表达清晰

个人认为虽丁圣元也未必如他

只是不知译者是谁

该书内容相对来说并不艰深

主要讲的还是顺势交易强调了一个势

首先是中长期趋势

然后是相对大盘的强势

再者就是启动前在整理区域蓄积的势能

该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介绍交易入门与提高的作品

只是繁体版印刷给部分不习惯繁体的朋友阅读带来不便

第一章一切从此开始

在本章中作者首先交代了技术分析相对于其他交易方法的优势

市场行为包容一切股票背后的内幕已清楚地写在图形上

问题在于你有没有认真地去解读走势图

而且技术分析还为你提供了一个最有效的介入点

接下来讲了交易者该持有的交易哲学

一贯地相信并执行技术分析所提供的交易信号

在交易中不可三心二意

最后举例说明如何解读图形

1 观察价格走势形态

2 注意量价配合情况

3 参考30周移动平均(股价在其上方还是在其下方此均线上行还是下行)

4 价格在更长期图形上所处的位置

5 相对强度线走势如何

在第一章作者相对概括地阐述了他的《多空操作秘笈》的具体内容

让读者了解一个大概

第二章一眼胜过千万盈余预测

本章讲的主要是任何股票都会具备的4个阶段及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1 打底阶段耐心观察与持币等待

2 上升阶段阶段初期放心介入并耐心持有

3 头部区域出局或半仓出局另外半仓设定止损位

4 下降阶段场外观望决不受诱惑

如何区分这四个阶段作者提出了30周移动均线方向指向的方法

并着重指出任何股票都无法避免这四个阶段的循环

故而基本面再好的股票买入而长期持有都是不明智的

这从沪深市场中的深发展长虹同方等身上也得到了验证

坚决回避下降阶段的股票这个策略是非常的重要

第三章买进的理想时机

在本章中作者讲述了买进的策略

如何何时以及买什么

突破后的进场方式(长期投资和交易者不同的进场策略)

如何识别突破的真伪(突破后不该过分停留在突破位附近且中长期均线必须上行)

进场策略由三步分构成:

1 大势如何

2 类股如何

3 个股形态如何

在本章中还提到了停止买单的使用方法可惜在我们这未实施该进场方法还得天天盯着盘面

第四章精练买进程序

1 远离强压力区或创近期新高

2 向上突破前后必须持续放量(近期均量的两倍以上)

3 相对强度线居于零线以上附近或同时向上突破零线

下面介绍了两种相当可靠的底部形态:头肩底双底

指出了宽广的底部形态往往蕴涵着更充足的上攻动能

强调了何时不可买进的8条戒律

最后提到了分散投资的重要性

第五章挖掘潜力股

如何识别并购对象类股在产生题材时前后的走势

(遽然放大的成交量和股价节节飙升)

一种罕见的获取短期暴利的图形:三重确认形态

(相当接近的时间内价格成交量相对强度正态分布且相当有力度

突破前股价大幅波动已上涨了40%到50%或更多)

第六章何时卖出

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父

本章开篇就讲述了卖出这一环节在交易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接着谈了8种错误的卖出行为

1 卖出不可依据税负考量

2 卖出不可依据股票值利率之多寡

3 不可因本益比低而持有股票

4 不可因本益比高而卖出股票

5 在负面情况下不可向下摊平

6 不可因市场处于多头走势而拒绝卖出

7 不可等待下一波反弹再卖出

8 不可只因某只股票品质好而持有

接下来谈了投资人和交易者有所区别的出场方法

如何设定止损位与如何执行跟踪止损战术

摆动法则的使用

最后讲述了投资者必须从亏损中得到学习和提高

在市场中不可自己欺骗自己

每天的帐户净值都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交易结果

第七章放空获利捷径

在本章中作者讲述了放空的方法

这在其他书籍中很少提到或者一笔带过

虽然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允许放空

但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也不无裨益

常在股评中看到所谓的軋空行情

可这些股评家绝大多数都没能了解軋空的真正含义

所谓軋空也就是在价格严重透资价值的情况下

投机多头利用资金优势强行拉抬股价逼迫空头回补头寸

这从市场的融资余额可看出个大概

既然没有做空的力量

那軋空行情也就不会存在了

反之多杀多也是如此

闲话不提

本章开篇讲述了做空的意义和一般人对做空的误解

接着提到做空常见的错误行为

1 不可因本益比过高而放空

2 不可因涨幅过高而放空

3 不可对大众皆认定它会崩跌的股票放空

4 不可对成交清淡的股票放空

5 不可对处于第二阶段的股票放空

6 不可对处于强势类股的个股放空

7 不可在无止损单保护的情况下放空

下面谈了放空和回补的一般性步骤

内容基本是作多的反向操作

第八章运用最佳长期指标辨识多头和空头市场

作者提到使用多种绝佳技术指标的共同指向

介绍了长期均线的走势反映了长期趋势

腾落线的多头背离和空头背离的辨识

腾落线衍生的市场动量指标的使用方法

新高新低指标

周边市场走势

通用汽车---市场的领导股的走势

以及一个有用的基本分析指标股价/股息比率

相反指标

这些指标共同反映了整个市场目前所处的状况

第九章胜算结局与获利

本章大略讲了如何使用本书所讲内容进行基金期货和选择权交易的方法在本章中大家可以初步了解到交易选择权的魅力所在

第十章总结

如标题所示对全文进行总结

并提供一些最后的建议

一年多后再读本书倒也颇有所得

本书立意明确内容环环相扣十分紧凑

基本围绕主题无多余废话

套用作手回忆录中讲的:

多头市场作多空头市场做空如此简单

把文中方法稍加提炼修改即可形成一套不错的顺势交易系统

当然它不适合无明显趋势的横向震荡区间

翻译者的水平也令人满意

本书无太多艰深晦涩内容

就算是新手也可轻松阅读从中获得收益!

这本书我理解的重点应该在:顺势交易和如何在突破的临界点上寻找最有操作价值的标

史丹.温斯坦操作系统

2010-02-28 2:25

史丹.温斯坦的相对强度指标

最近看了温斯坦的多空秘籍,里面的相对强度很不错的,但是根据他说的收盘价/大盘指数做出来的公式是错误的,我想是翻译理解上的错误,应该是个股涨幅/大盘涨幅,做出公式后发现很好用,不敢藏私,献给各位五域的朋友们,用法:相对强度由负转正的时候是买入良机,结合30周均线向上,股价在30周线上突破大型底部形态颈线位回抽不破,成功率很高。

公式源码:

个股:=(CLOSE-REF(CLOSE,N))/REF(CLOSE,N)*100;

大盘:=(INDEXC-REF(INDEXC,N))/REF(INDEXC,N)*100;

强弱值:EMA(个股-大盘,7);

M:0;

温斯坦三重指标:30周线、成交量、相对强弱 1、看30周线。30周移动平均线向上,进入第二阶段时买入。

2、看成交量。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未伴随成交量巨增的突破,单周(或

3、4周)的成交量至小是过去几个月中平均周成交量的2倍以上。

3、看相对强弱。相对强弱曲线表现不佳时千万不要买,相对强度在零值线为正或由负区域向正区域移动时为好。

让事情单纯, 但要有获利性

阻力越小越好,无阻力创历史新高的个股最好。

头肩底形态是底部形态中最强有力和值得信赖的一种,突破颈线时必须放量才好。其次是双重底。宽广的底部就是好,如坚实的地基。

RS1:=CLOSE/INDEXC;

RSS:=SUM(RS1,N)/N;

RS:((RS1/RSS)-1)*10;

RS2:((RS1/RSS)-1)*10,COLORSTICK;

然后设置好公式名称:RSMSFIELD

写上公式描述:曼斯菲尔德相对强度曲线

设置好参数:N 1 1000 52

RS1:=CLOSE/INDEXC;

RSS:=SUM(RS1,N)/N;

RS:((RS1/RSS)-1)*10;

RS2:((RS1/RSS)-1)*10,COLORSTICK;

强度比较的公式

n:=60;

k:=3;

VAR1:=LLV( LOW,N);

VAR2:=HHV(HIGH , N);

SD:=100*(CLOSE-VAR1)/(VAR2-VAR1);

MSD:MA(SD,K),COLORWHITE;

{DRAWTEXT(CURRBARSCOUNT=1,MSD,'个股'),COLORWHITE;}

VAR3:=LLV(INDEXL,N);

VAR4:=HHV(INDEXH,N);

DP:=100*(INDEXC-VAR3)/(VAR4-VAR3);

大盘MSD:MA(DP,K),COLORYELLOW;

{DRAWTEXT(CURRBARSCOUNT=1,大盘MSD,'大盘'),COLORYELLOW;}

弱势线:20,LINETHICK1,COLORGREEN;

强势线:50,LINETHICK1,COLORMAGENTA;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ac7523365.html,/viewthread.php?tid=2791534

周均线

M10:ma(c,10),colorwhite,linethick1;

M30:ma(c,30),colorblue,linethick2;

上涨家数:=INDEXADV;

下跌家数:=INDEXDEC;

平盘家数:=DYNAINFO(68);

上涨占比:上涨家数/(上涨家数+下跌家数+平盘家数)*100,VOLSTICK; 20;

上涨平均:ma(上涨占比,5);

{STAN选股}

input:M(52,1,1000),N(0.005,0.001,1);

RS1:=CLOSE/INDEXC;

RSS:=SUM(RS1,M)/M;

RS:=((RS1/RSS)-1)*10;

材料力学强度理论

9 强度理论 1、 脆性断裂和塑性屈服 脆性断裂:材料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即发生断裂,断面较粗糙,且多发生在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的截面上,如铸铁受拉、扭,低温脆断等。 塑性屈服:材料破坏前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破坏断面较光滑,且多发生在最大剪应力面上,例如低碳钢拉、扭,铸铁压。 2、四种强度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材料发生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是最大拉应力达到极限值,即:0 1σσ= (2)最大伸长拉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脆性断裂,都是由于最大拉应变(线变形)达 到极限值导致的,即: 0 1εε=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由于最大切应力达到了某一极限 值, 即: 0 max ττ=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由于单元体的最大形状改变比能达到一个极限值,即: u u0 d d = 强度准则的统一形式[]σ σ≤ * 其相当应力: r11 σ=σ r2123 () σ=σ-μσ+σ r313 σ=σ-σ 222 r4122331 1 ()()() 2 ?? σ=σ-σ+σ-σ+σ-σ ?? 3、摩尔强度理论的概念与应用; 4、双剪强度理论概念与应用。 9.1图9.1所示的两个单元体,已知正应力σ=165MPa,切应力τ=110MPa。试求两个单元体的第三、第四强度理论表达式。 图9.1 [解](1)图9.1(a)所示单元体的为空间应力状态。注意到外法线为y及-y的两个界面上没有切应力,因而y方向是一个主方向,σ是主应力。显然,主应力σ对与y轴平行的斜截面上的应力没有影响,因此在xoz坐标平面内可以按照平面应力状态问题对待。外法线为x、z轴两对平面上只有切应力τ,为纯剪切状态,可知其最大和最小正应力绝对值均为τ,则图9.1(a)所示单元体的三个主应力为: τ σ τ σ σ σ- = = = 3 2 1 、 、 , 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为 解题范例r4σ=

金属材料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在加工硬化中的应用 强度理论在锻压方向的主要应用是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的机理: (1)三种单晶体金属的应力应变情况 1,面心立方金属形变强化能力远大于其他金属。2,随着应变增大,面心立方金属经历弱的变形强化阶段后,发生强的形变强化,随后形变强化能力减弱。3,体心立方的金属和密排六方金属初始弱形变强化阶段长度大于面心立方金属。

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产生原因是,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晶粒发生滑移,出现位错的缠结,使晶粒拉长、破碎和纤维化,金属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等。加工硬化的程度通常用加工后与加工前表面层显微硬度的比值和硬化层深度来表 加工硬化 示。 加工硬化给金属件的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如在冷轧钢板的过程中会愈轧愈硬以致轧不动,因而需在加工过程中安排中间退火,通过加热消除其加工硬化。又如在切削加工中使工件表层脆而硬,从而加速刀具磨损、增大切削力等。但有利的一面是,它可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以热处理方法提高强度的纯金属和某些合金尤为重要。如冷拉高强度钢丝和冷卷弹簧等,就是利用冷加工变形来提高其强度

和弹性极限。又如坦克和拖拉机的履带、破碎机的颚板以及铁路的道岔等也是利用加工硬化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的。 以低碳钢拉伸的应力-应变(σ-ε)图为例(见图)。当载荷超过屈服阶段cе后,进入强化阶段еg,到某点k卸载时,应力不沿加载路线ocdеk 返回,而是沿着基本平行于oɑ的直线ko1下降,产生塑性变形oo1。再加载时,应力沿o1k上升,过k点后继续产生塑性变形,此时屈服极限已由σS提高到。如此反复作用,每循环一次都产生一次新的塑性变形,并提高强度指标。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加工硬化逐渐趋于稳定。这种加工硬化现象可解释为:在塑性变形时晶粒产生滑移,滑移面和其附近的晶格扭曲,使晶粒伸长和破碎,金属内部产生残余应力等,因而继续塑性变形就变得困难,引起加工硬化。这种现象受到构成金属基体的元素性质、点阵类型、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形程度等因素影响。加工硬化可由真正应力-应变曲线来描述。 编辑本段在机械工程中的作用 ①经过冷拉、滚压和喷丸(见表面强化)等工艺,能显著提高金属材料、零件和构件的表面强度; 加工硬化 ②零件受力后,某些部位局部应力常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引起塑性变形,由于加工硬化限制了塑性变形的继续发展,可提高零件和构件的安全度; ③金属零件或构件在冲压时,其塑性变形处伴随着强化,使变形转移到其周围未加工硬化部分。经过这样反复交替作用可得到截面变形均匀一致的冷冲压件; ④可以改进低碳钢的切削性能,使切屑易于分离。但加工硬化也给金属件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如冷拉钢丝,由于加工硬化使进一步拉拔耗能大,甚至被拉断,因此必须经中间退火,消除加工硬化后再拉拔。又如在切削加工中为使工件表层脆而硬,再切削时增加切削力,加速刀具磨损等。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常见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一. 金属材料相关概念 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的外力作用。这就要求金属材料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载荷而不超过许可变形或不被破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诸如金属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特征就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在外力下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能的指标。 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一般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作用力表示,符号为σ,单位为MPa。 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或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用σs表示。抗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被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用σb表示。 对于大多数机械零件,工作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零件强度设计的依据;对于因断裂而失效的零件,则用抗拉强度作为其设计的依据。 刚度 刚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对于机械零件要求较高的尺寸稳定性时,需要考虑刚度指标。 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 几种常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一览表

注:1.上表中材料的强度数值仅供参考,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及环境下其对应的强度值不同。 二.材料的失效与许用应力 通常将材料的强度极限与屈服极限统称为材料的极限应力,用σu 表示。对于脆性材料强度极限为其唯一强度指标;对于塑性材料,其屈服应力小于强度极限,通常以屈服应力作为极限应力。 为了机械零件使用的安全性,对于机械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储备。因此,实际是使用的最大应力值必须小于材料的极限应力。最大使用应力称为许用应力,用[σ]表示。许用应力与极限应力的关系如下: [σ]=σσ σ, σu ={σσσσ 式中,n 为大于1的因数,称为安全因数。对于塑性材料n 为,σu=σs ;对于脆性材料n 为,σu=σb 。 强度条件 σmax=(σ σ)max ≤[σ] 式中,F ,机械零件所承受的最大载荷作用力,单位N ; A ,承受载荷作用的面积,单位mm2; [σ],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MPa ;

材料力学四个强度理论

四大强度准则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 σ1=σb。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由广义虎克定律得: 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τmax=τ0。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发生塑性破坏的条件为: 所以按第四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sqrt(σ1^2+σ2^2+σ3^2-σ1σ2-σ2σ3-σ3σ1)<[σ]

金属材料强度

金属材料强度:强度就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与破坏得能力.主要指标可分为抗拉(最基本强度指标)、抗压、抗弯、抗扭与抗剪强度. 塑性:材料在外力(静载)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得能力.主要指标为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 硬度:材料抵抗更硬物体压入得能力.常用指标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与维氏硬度. 下列硬度指标就是否正确? HBS210-240 180-210HRCHRC29—25 450-480HBS钢得热处理:钢固态下,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加热、保温与冷却,以改变钢得内部组织与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得一种工艺方法。 预先热处理:为消除坯料或半成品得某些缺陷或为后续得切削加工与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得热处理。(退火、正火) 最终热处理:为使工件获得所要求得使用性能得热处理。 退火与正火得区别与选用:与退火相比、正火得冷却速度稍快,过冷度较大。 选用:1切削加工性考虑。作为预先热处理,低碳钢退火优于正火,而高碳钢正火后硬度太高,必须采用退火. 2使用性能上考虑.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处理比退火处理具有更好得力学性能。如果零件得性能要求不就是很高,则可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对于一些大型、重型零件,当淬火有开裂危险时,则采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但当零件得形状复杂,正火冷却速度较快开裂危险时,则采用退火为宜。 3 经济上考虑。正火比退火得生产周期短、耗料少、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便,因此在可能得条件下应采用正火。 钢淬火后为什么一定要回火,说明回火得种类及主要应用范围. 钢件经淬火后,虽然具有很高得硬度与强度,但脆性大,并且具有较大得淬火应力,因此在退火后,必须配以适当得回火. 种类及范围:高温回火:用于重要零件如轴、齿轮等。 中温回火:用于各种弹性元件及热锻模。 低温回火:用于各种工、模具钢及要求硬而耐磨得工件。 调制及特点:淬火后,加热到500-650度,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获得良好得综合力学性能,在保持高强度得同时,具有良好得塑、韧性,硬度为200—330HBS。

金属材料强度

金属材料强度: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主要指标可分为抗拉(最基本强度指标)、抗压、抗弯、抗扭和抗剪强度。 塑性:材料在外力(静载)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主要指标为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材料抵抗更硬物体压入的能力。常用指标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下列硬度指标是否正确? HBS210-240 180-210HRC HRC29-25 450-480HBS 钢的热处理:钢固态下,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和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预先热处理:为消除坯料或半成品的某些缺陷或为后续的切削加工和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的热处理。(退火、正火) 最终热处理:为使工件获得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热处理。 退火与正火的区别与选用:与退火相比、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过冷度较大。选用:1切削加工性考虑。作为预先热处理,低碳钢退火优于正火,而高碳钢正火后硬度太高,必须采用退火。 2使用性能上考虑。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处理比退火处理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如果零件的性能要求不是很高,则可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对于一些大型、重型零件,当淬火有开裂危险时,则采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但当零件的形状复杂,正火冷却速度较快开裂危险时,则采用退火为宜。 3 经济上考虑。正火比退火的生产周期短、耗料少、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便,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采用正火。 钢淬火后为什么一定要回火,说明回火的种类及主要应用范围。 钢件经淬火后,虽然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但脆性大,并且具有较大的淬火应力,因此在退火后,必须配以适当的回火。 种类及范围:高温回火:用于重要零件如轴、齿轮等。 中温回火:用于各种弹性元件及热锻模。 低温回火:用于各种工、模具钢及要求硬而耐磨的工件。

材料力学B试题7应力状态_强度理论.docx

40 MPa .word 可编辑 . 应力状态强度理论 1. 图示单元体,试求60100 MPa (1)指定斜截面上的应力; (2)主应力大小及主平面位置,并将主平面标在单元体上。 解: (1) x y x y cos 2x sin 276.6 MPa 22 x y sin 2x cos232.7 MPa 2 3 1 (2)max xy( x y) 2xy281.98MPa39.35 min22121.98 181.98MPa,2 ,3121.98MPa 12 xy1200 0arctan()arctan39.35 2x y240 200 6060 2. 某点应力状态如图示。试求该点的主应力。129.9129.9解:取合适坐标轴令x25 MPa,x 由 120xy sin 2xy cos20 得 y 2 所以m ax x y ( xy ) 2xy 2 m in 22 129.9 MPa 2525 (MPa) 125MPa 50752( 129.9)250 150100 MPa 200 1 100 MPa,20 ,3200MPa 3. 一点处两个互成45 平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其中未知,求该点主应力。 解:y150 MPa,x120 MPa

.word 可编辑 . 由得45x y sin 2xy cos 2x 15080 22 x10 MPa 所以max xy(x y) 22 22xy min y x 45 45 45 214.22 MPa 74.22 1214.22 MPa,20 , 45 374.22 MPa 4.图示封闭薄壁圆筒,内径 d 100 mm,壁厚 t 2 mm,承受内压 p 4 MPa,外力偶矩 M e 0.192 kN·m。求靠圆筒内壁任一点处的主应力。 0.19210 3 解: xπ(0.104 40.14)0.05 5.75MPa t 32 x y pd MPa 50 4t pd MPa 100 2t M e p M e max x y(x y ) 2 xy2 min22100.7 MPa 49.35 1100.7 MPa,249.35 MPa,3 4 MPa 5.受力体某点平面上的应力如图示,求其主应力大小。 解:取坐标轴使 x 100 MPa,x 20MPa40 MPa100 MPa xy x y 12020 MPa 22cos2x sin 2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

材料力学重点及其公式 材料力学的任务 (1)强度要求;(2)刚度要求;(3)稳定性要求。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4)小变形假设。 外力分类: 表面力、体积力;静载荷、动载荷。 内力: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即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 截面法:(1)欲求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时,可沿该截面把构件切开成两部分,弃去任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研究(2)在保留部分的截面上加上内力,以代替弃去部分对保留部分的作用。(3)根据平衡条件,列平衡方程,求解截面上和内力。 应力: dA dP A P p A = ??=→?lim 0正应力、切应力。 变形与应变:线应变、切应变。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拉伸或压缩;(2)剪切;(3)扭转;(4)弯曲;(5)组合变形。 静载荷:载荷从零开始平缓地增加到最终值,然后不在变化的载荷动载荷:载荷和速度随时间急剧变化的载荷为动载荷。 失效原因:脆性材料在其强度极限 b σ破坏,塑性材料在其屈服极限s σ时失效。二者统称为极限应 力理想情形。塑性材料、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分别为: []3 n s σσ=, []b b n σσ=,强度条件: []σσ≤??? ??=max max A N ,等截面杆 []σ≤A N m a x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杆件在轴向方向的伸长为:l l l -=?1,沿轴线方向的应变和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别为:l l ?= ε,A P A N ==σ。横向应变为:b b b b b -=?=1'ε,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的关系为:μεε-=' 。 胡克定律:当应力低于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 εσE =,这就是胡克定律。E 为弹性模量。将应力与应变的表达式带入得:EA Nl l = ? 静不定:对于杆件的轴力,当未知力数目多于平衡方程的数目,仅利用静力平衡方程无法解出全部未知力。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dx d φ ρ γρ=。物理关系——胡克定律dx d G G φρ γτρρ==。力学关系dA dx d G dx d G dA T A A A ???===2 2ρφφρρτρ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t p W T R I T == max τ;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 ][max ττ≤=t W T ,可以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确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常见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一. 金属材料相关概念 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的外力作用。这就要求金属材料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载荷而不超过许可变形或不被破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诸如金属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特征就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在外力下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能的指标。 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一般用单位面 积所承受的作用力表示,符号为σ,单位为MPa。 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或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用σs表示。抗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被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用σb表示。 对于大多数机械零件,工作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零件强度设计的依据;对于因断裂而失效的零件,则用抗拉强度作为其设计的依据。 刚度 刚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对于机械零件要求较高的尺寸稳定性时,需要考虑刚度指标。 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

几种常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一览表 注:1.上表中材料的强度数值仅供参考,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及环境下其对应的强度值不同。 二.材料的失效与许用应力 通常将材料的强度极限与屈服极限统称为材料的极限应力,用σu 表示。对于脆性材料强度极限为其唯一强度指标;对于塑性材料,其屈服应力小于强度极限,通常以屈服应力作为极限应力。 为了机械零件使用的安全性,对于机械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储备。因此,实际是使用的最大应力值必须小于材料的极限应力。最大使用应力称为许用应力,用[σ]表示。许用应力与极限应力的关系如下: [σ]=σu n , σu ={σs σb 式中,n 为大于1的因数,称为安全因数。对于塑性材料n 为,σu=σs ;对于脆性材料n 为,σu=σb 。 强度条件 σmax =(F A )max ≤[σ] 式中,F ,机械零件所承受的最大载荷作用力,单位N ;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与切实保护耕地"得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得集约利用与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得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就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得标准、 三、本控制指标就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与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得重要标准,就是工业企业与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初步设计文件得重要依据、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得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得,应与本控制指标共同使用。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具体如下: (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得规定; (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得规定; (三)工业项目得建筑系数应不得低于30%; (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 地面积得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与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得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得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六、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城市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 八、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因素.

金属材料屈服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屈服强度是指材材料开始产生宏观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通常将应力-应变曲线上以规定发生一定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如通常以0.2%残留变形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符号为σ0.2或σys。 屈服强度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 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 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在因素有: 1.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纯金属单晶体的屈服强度由位错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决定。这些阻力有晶格阻力和位错间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之分。其中晶格力与位错宽度和柏氏矢量有关,而两者又与晶体结构有关。位错间交互产生的阻力包括平行位错间交互产生的阻力和运动位错与林位错交互产生的阻力。用公式表示:T=αGb/L,式中α为比例系数,又因为密度ρ与1/L2成正比,因此,T=αGb ρ1/2,由此可见,密度增加,屈服强度也随之增加。 2.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晶粒大小的影响是晶界影响的反映,减小晶粒尺寸将增加位错运动障碍的数目,减小晶粒内位错塞积群的长度,将使屈服强度提高。许多金属与合金的屈服强度与晶粒大小的关系均符合霍尔佩奇公式σ s =σ j +k y d-1/2,式中,σ j 是位错在基体金属中运动的总阻力,亦称摩擦阻力,它决定于 晶体结构和位错密度;k y 是度量晶界对强化贡献大小的钉扎常数,或表示滑移带端部的应力集中系数;d为晶粒平均尺寸。亚晶界的作用和晶界类似,也阻碍位错的运动。 3.溶质元素——纯金属中融入溶质原子形成间隙型或置换型固溶合金将会显著提高屈服强度,此即为固溶强化。这主要是由于溶质原子和溶剂原子直径不同,在溶质周围形成了晶格畸变应力场,该应力场产生交互作用,使位错运动受阻,从而提高屈服强度。 4.第二相——工程上的金属材料,其显微组织一般是多相的。第二相对屈服强度的影响与质点本身在金属材料屈服变形过程中能否变形有很大关系。据此可将第二相质点分为不可变形和可变形的两类。 根据位错理论,位错线只能绕过不可变形的第二相质点,为此,必须克服弯曲位错的线张力。不可变形第二相质点的金属材料,其屈服强度与流变应力就决定于第二相质点之间的间距。对于可变形的第二相质点,位错可以切过,使之同基体一起变形,由此也能提高屈服强度。 第二相的强化效果还与其尺寸、形状、数量和分布以及第二相与基体的强度、塑性相应硬化特性、两相间的晶体学配合和界面能等因素有关。在第二相体积比相同的情况下,长形质点显著影响位错运动,因而具有此种组织的金属材料,其屈服强度就比球状的高。 综上所述,表征金属微量塑性变形抗力的屈服强度是一个对成分、组织极其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受许多内在因素的影响,改变合金成分或热处理工艺可使屈服强度产生明显变化。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表1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公顷 续表1 单位:万元/公顷

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表2 容积率控制指标

附件1: 控制指标应用说明 一、指标应用 投资强度按地区、行业确定,在具体应用本控制指标时,首先根据附件2确定项目所在城市的等别,再根据表1确定各行业分类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城市等别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4〕49号)有关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等别划分的规定执行(详见附件2);工业行业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GB/T 4754--2002)执行(详见附件3)。 二、指标解释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 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4.建筑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附件2: 城市等别划分 一等: 上海: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 虹口区杨浦区 二等: 北京: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 石景山区 上海:浦东新区 三等:

第二章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 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以及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这不仅是由于其来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成熟,而且还因为它具有优良的性能。 通常所指的金属材料性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使用性能即为了保证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等能正常工作,材料所应具备的性能,主要有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等),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等),化学性能(耐蚀性、热稳定性等)。使用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使用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工艺性能即材料在被制成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例如锻造,焊接,热处理,压力加工,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性能。工艺性能对制造成本、生成效率、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1.1材料力学基本知识 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承受不同形式外力的作用,当外力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度时,材料就会发生变形以至断裂。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一些性能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锅炉压力容器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测定。 1.1.1 强度 金属的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强度指标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测出。把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试样(图1~2)装夹在试验机上,然后对试样逐渐施加拉伸载荷,直至把试样拉断为止。根据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载荷和产生的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可绘出该金属的拉伸曲线(图1—3)。在拉伸曲线上可以得到该材料强度性能的一些数据。图1—3所示的曲线,其纵坐标是载荷P(也可换算为应力d),横坐标是伸长量AL(也可换算为应变e)。所以曲线称为P—AL曲线或一一s曲线。图中曲线A是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分析曲线A,可以将拉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表1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公顷 地区分类行业代码 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 市 县 等 别 第一、 二、 三、四 等 第五、 六等 第七、 八等 第九、 十等 第十 一、十 二等 第十 三、十 四等 第十五 等 13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4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5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6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7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8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9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20 ≥1350 ≥1080 ≥780 ≥540 ≥450 ≥405 ≥380 21 ≥1575 ≥1260 ≥915 ≥630 ≥525 ≥480 ≥380 22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23 ≥2250 ≥1800 ≥1305 ≥900 ≥750 ≥675 ≥380 24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25 ≥2250 ≥1800 ≥1305 ≥900 ≥750 ≥675 ≥380 26 ≥2250 ≥1800 ≥1305 ≥900 ≥750 ≥675 ≥380 27 ≥3375 ≥2700 ≥1965 ≥1350 ≥1125 ≥1020 ≥380 续表1 单位:万元/公顷 地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对2004年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发布,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控制指标》与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对因生产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控制指标》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进行充分论证,确属合理的,方可批准供地,并将项目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使用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书报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二、编制工业项目供地文件和签订用地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及相关违约责任。 三、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控制指标》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在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报部备案。要加强对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总结典型经验,加大宣传推广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部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和《控制指标》实施情况,适时修订《控制指标》。 本《控制指标》发布实施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停止执行。 二○○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材料力学研究的是材料的强度

材料力学研究的是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中强度和刚度涉及的是微观角度的应力和应变,稳定性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在课本中只有一章,也没有考过大题! 弯曲变形这章说的是梁在受力情况下的挠度,可以说是宏观的应变。所以除了少数几章外,材料力学研究的都是应力应变的问题。 首先应该了解各种力的定义,其实材料在受力的情况下只包括正应力,剪应力。但是具体的称呼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所不同,有轴向拉压应力,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各种应力引起不同的变形,对于变形的叫法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对各种应力应变的情况分得非常清楚。其次要掌握各种应力,角度的方向问题,通常正应力以拉应力为正,切应力以顺时针转向为正,还有一些角度正负的判定。 对力的掌握还包括力的计算,因此对力的各种计算公式要掌握,最重要的是轴力,扭转切应力,弯曲正应力,弯曲切应力。课本中的公式都是有使用范围的,这个要非常清楚。比如弯曲切应力的书上只给出了矩形截面的公式,但是对于其他截面,包括圆形截面都没有给出。圆形截面的应力情况只需要了解中心位置的应力。对于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要非常熟悉,虽然考试不会考这个,但是这对了解和分析题目是非常有益的。不单是力的公式需要了解适用范围,同样其他的公式和各种推导过程的基本假设也应该清楚 绘图:需要很好的掌握轴力图,扭矩图,弯矩图和弯曲剪力图的绘制,特别是弯矩图和弯曲剪力图的绘制。其中弯曲变形这章就需要对弯曲图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这章是考试的重点,不管是用书上的计算梁位移的积分法,还是单位载荷法都需要用到弯矩图,通常每年会考两道大题,所以这章很重要 考试的基本内容:全应力,斜截面上的应力。横截面拉压杆变形计算,绝对变形,线应变,泊松比,三个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和使用范围。拉压胡克定理,剪切胡克定理,剪应力互等定理,纯剪切。低碳钢的拉伸力学性能,包括四个阶段,强度指标,弹性指标和塑性指标,冷作硬化,名义屈服极限,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简单拉压超静定的解法,轴力的分配,装配应力,温度应力的概念,连接件剪切挤压实用计算及相关假设,剪切面与挤压面的确定与计算(前三章) 扭转:只要求掌握圆形截面的。扭转剪应力强度条件,扭转时的刚度条件。扭转剪应力的推导过程,基本假设,圆形实杆和空心杆的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系数。圆轴扭转的合理设计 弯曲内力:三种不同支撑形式(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端)的受力方式,剪力和弯矩的计算方法和正负的判定,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集中力和集中力偶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变化。剪力、弯矩与载荷之间的微分关系以及在图形中的表现(与高等数学联系起来),铰链和刚节点传递力与弯矩的情况。 弯曲应力:主要掌握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剪应力。包括平行移轴公式,截面情况的抗弯截面系数。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危险点在危险截面的位置,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弯曲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危险点的位置,弯曲剪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不同截面的弯曲剪应力分布情况。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合理截面及不对称梁的使用。等强度梁的定义与设计。脆性材料的许用拉压应力 弯曲变形:挠度和转角的定义,计算梁位移和转角的积分法,各种梁的挠度和转角最好自己能推导一遍,课本后面有一张表!不过推导过程会比较复杂,如果会单位载荷法的话将会变得非常简单。计算梁位移的叠加法及适用范围。静不定梁的计算,也最好用单位载荷法。这章需要好好练习,需要对弯矩图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的应力公式,方位角正负的判定,应力圆,应力圆半径,圆心坐标,极值应力与主应力,主应力的方位。广义胡克定理及其适用范围,几种常见情况下的应力圆,如单向拉伸和纯剪切。这一

高分子材料力学强度

第三节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强度 在高分子材料诸多应用中,作为结构材料使用是其最常见、最重要的应用。在许多领域,高分子材料已成为金属、木材、陶瓷、玻璃等的代用品。之所以如此,除去它具有制造加工便利、质轻、耐化学腐蚀等优点外,还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韧性。理论上,根据完全伸直链晶胞参数求得的聚乙烯最高理论强度达1.9x104MPa ,是钢丝的几十倍。实验室中,已经获得高拉伸聚酰胺纤维在液氮中的最高实际强度达2.3x103MPa 。 为了评价高分子材料使用价值,扬长避短地利用、控制其强度和破坏规律,进而有目的地改善、提高材料性能,需要掌握高分子材料力学强度变化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理。本节一方面介绍描述高分子材料宏观力学强度的物理量和演化规律;另一方面从分子结构特点探讨影响高分子材料力学强度的因素,为研制设计性能更佳的材料提供理论指导。鉴于高分子材料力学状态的复杂性,以及力学状态与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高分子材料的力学强度和破坏形式也必然与材料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有关。 一、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特性 (一) 应力-应变曲线及其类型 测量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是研究材料强度和破坏的重要实验手段。一般是将材料制成标准试样,以规定的速度均匀拉伸,测量试样上的应力、应变的变化,直到试样破坏。常用的哑铃型标准试样如图4-26所示,试样中部为测试部分,标距长度为l 0,初始截面积为A 0。 图4-26 哑铃型标准试样 设以一定的力F 拉伸试样,使两标距间的长度增至l ,定义试样中的应力和应变为: A F =σ (4-57) 000l l l l l ?=-= ε (4-58) 注意此处定义的应力σ等于拉力除以试样原始截面积A 0,这种应力称工程应力或公称应力,并不等于材料所受的真实应力。同样这儿定义的应变为工程应变,属于应变的Euler 度量。典型高分子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4-27所示。 图4-27 典型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图中曲线有以下几个特征:OA 段,为符合虎克定律的弹性形变区,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变化,直线斜率E d d =εσ相当于材料弹性模量。越过A 点,应力-应变曲线偏离直线,说明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形变,极大值Y 点称材料的屈服点,其对应的应力、应变分别称屈服应力(或屈服强度)y σ和屈服应变y ε。发生屈服时,试样上某一局部会出现“细颈”

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一览表

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妾受到各种形式外力的作托。如起重机上的钢索,受到悬吊物拉力的作用:柴油机上的连杆,在传递动力时.不仅受到拉力的作用,而且还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轴类零件燮受到弯矩、扭力的作用等尊。这就要求金属材料必须具有一种弟受机械荷而不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表现来的诸如弹性、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特征就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材料在夕卜力作坤下表现出力学性能的指标。 111 强度 强度是扌旨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逼度扌旨标一般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载荷即力表示,符号为6 单位为 MP 弘 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逼度和扰拉强度。屈服逼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 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或开始岀现塑性变形吋的最低应力值,用%表示?抗竝强度是指金厲材料在拉力的作用下,被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用巧表示。 对于大多数机械零件.工作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事件逼度设计的依据!对于因断裂而失效的零件,而用抗拉强度作为其逼度设计的依据。 1.1 2 塑性 塑性是扌旨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 工程中常用的塑性揭标有诩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伸长率指试样拉断后的伸长量与原来长度之比的百分率,用符号豪示*断面收縮率指试样拉断后,断面縮小的面积与原来截面积之比,用甲表示。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其塑性越好;反之塑性越差,良好的塑性是金属材料进行压力加工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机械零件工作安全,不发生突然脆断的必要条件。 113 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 硬度的测试方法很多,生产中常埔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布氏硬度测试法和洛氏碳度试验方法两神° C- )布氏硬度试验法 布氏硬度试验法是用一直径为 D 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在载荷 0 的作用下压入被测试金厲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载,测量金属表面形成的压痕直径乩以压痕的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平均压力作为被测全属的布氏硬度值。 布氏硬度指标有 HBS 和 HBW, 前者所用压头为淬火钢球,适坤于布氏硬度值低于仍 0 的金属材料,如艮火钢、正火钢、调质钢及铸铁、有包金厲等;后者压头为硬质合金,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为 450^650 的金属材料,如悴火钢等。 布氏硬度测试法,因压痕较尢故不宜测试成品件或薄片金属的硬度。

投资强度

表1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公顷 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表2 容积率控制指标

附件 1: 控制指标应用说明 一、指标应用 投资强度按地区、行业确定,在具体应用本控制指标时,首先根据附件2确定项目所在城市的等别,再根据表1确定各行业分类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城市等别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4〕49号)有关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等别划分的规定执行(详见附件2);工业行业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GB/T 4754--2002)执行(详见附件3)。 二、指标解释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 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4.建筑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材料力学的基本计算公式

材料力学的基本计算公式 外力偶矩计算公式(P功率,n转速) 1.弯矩、剪力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式 2.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杆件横 截面轴力F N,横截面面积A,拉应力为正) 3.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计算公式(夹角 a 从x轴正方向逆时针转至外法线的方位角为正) 4.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拉伸前试样标距l,拉伸后试样 标距l1;拉伸前试样直径d,拉伸后试样直径d1) 5.纵向线应变和横向线应变 6.泊松比 7.胡克定律

8.受多个力作用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 9.承受轴向分布力或变截面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 10.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公式 11.许用应力,脆性材料,塑性材 料 12.延伸率 13.截面收缩率 14.剪切胡克定律(切变模量G,切应变g ) 15.拉压弹性模量E、泊松比和切变模量G之间关系 式 16.圆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a)实心圆 (b)空心圆 17.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任一点切应力计算公式(扭矩 T,所求点到圆心距离r)

18.圆截面周边各点处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 19.扭转截面系数,(a)实心圆 (b)空心圆 20.薄壁圆管(壁厚δ≤ R0/10 ,R0为圆管的平均半 径)扭转切应力计算公式 21.圆轴扭转角与扭矩T、杆长l、扭转刚度GH p的关 系式 22.同一材料制成的圆轴各段内的扭矩不同或各段的 直径不同(如阶梯轴)时或 23.等直圆轴强度条件 24.塑性材料;脆性材料 25.扭转圆轴的刚度条件? 或 26.受内压圆筒形薄壁容器横截面和纵截面上的应力 计算公式,

27.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应力的一般公式 , 28.平面应力状态的三个主应力 , , 29.主平面方位的计算公式 30.面内最大切应力 31.受扭圆轴表面某点的三个主应力,, 32.三向应力状态最大与最小正应力 , 33.三向应力状态最大切应力 34.广义胡克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