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3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高三第3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高三第3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高三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测试(历史)

本卷满分100分,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

卷Ⅰ

注意事项:卷Ⅰ,共有12题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1.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啊,要不是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

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2.西汉宣帝说:“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这反映了西汉统治者自汉武帝以来统治思想的特点是()A.严刑峻法B.实行仁政C.清静无为D.外儒内法

3.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不包括()

A.“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B.“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C.“存天理,灭人欲”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4.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 修身养性,崇尚道德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5.关于下列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错误的是()

A.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B.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D.李贽: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6.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

A.人的价值B.人的道德C.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D.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7.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主要不同()

A.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8.1420~1436年,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建造佛罗伦萨大教堂时,匠心独具地设

计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大胆突破传统的完全封闭风格,在上面嵌有让

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右图)。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着人们前进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9.文艺复兴运动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杰作与中世纪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

A.宣传宗教改革与激进思想B.倡导民主改革与反抗精神

C.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D.揭露教会的腐败与神学的荒谬

10.马丁·路德提出“灵魂的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礼仪”,其意义是() A.否定了天主教及其神学的作用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摧毁了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11.欧洲宗教改革后,基督教中的新教派和罗马天主教相比较,主要的变化不包括()A.否认罗马教廷的权威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C.简化了宗教礼仪D.神职人员只能用拉丁语主持教堂礼拜

12.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卷Ⅱ

注意事项:卷Ⅱ共2大题,共40分;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上述中西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5分)

(2)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的进步思想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的启蒙思想则被称为“近代

社会的宣言书”?(20分)

1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思想家辈出:儒家主张“仁爱”,道家主张“无为”,法家主张“严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儒家中主张实行“仁政”的是:;道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法家中主张君主

要以法治国的是:。(9分)

(2)假如你是君主,在乱世你会采用上述家学说治国,(3分)

在盛世你会接受上述家学说治国。(3分)

高三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答题卡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卷Ⅰ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卷Ⅱ非选择题(40分)

13.(25分)

(1)上述中西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5分)

(2)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的进步思想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的启蒙思想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20分)

中国:

法国:

14.(15分)

(1)儒家中主张实行“仁政”的是:;道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法家中主张君主

要以法治国的是:。(9分)

(2)假如你是君主,在乱世你会采用上述家学说治国,(3分)

在盛世你会接受上述家学说治国。(3分)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答案

卷Ⅰ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3.(1)批判君主专制统治。(5分)

(2)①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5分)

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5分)

②法国: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或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法国启蒙思想家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

法国启蒙思想成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每点5分,任2点即可得10分)

14.(1)儒家:孟子;道家:老子;法家:韩非子(各3分)

(2) 法家(3分)儒家(3分)

2017人教七年级历史上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

2017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第三次月考试卷 (含答案 )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北京人生活的地区,山上树林茂密,各种野兽出没山间,平原上杂草丛生,野马、梅花鹿纵横奔驰,为北京人的生存 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请问下列哪项不是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 征() A.手脚已经分工,上肢与现代人极为相似 B. 与现代人比下肢微微有点弯曲 c. 头部与现代人没有任何差别 D. 前额后倾,嘴巴前伸 2.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4.古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 飞跃。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两个 部落。这两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是()

A.黄帝、炎帝 B. 黄帝、蚩尤 c. 舜和禹 D. 尧和舜 5.据《史记》记载,禹年轻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 禹的儿子启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 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c.夏朝统治范围广阔 D.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7.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8.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 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 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 B. 灵渠 c. 黄河 D. 都江堰 9.属于战国七雄又属于春秋五霸的是() ①齐②楚③燕④韩⑤秦 A.①⑤ B.②③ c.①② D.④⑤ 10.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 356 年 B. 公元前 230 年 c. 公元前 221 年 D. 公元前202年 11.《史记 ?秦本纪》记载:“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谁的领导。()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科举制度的完善是在什么时候() A.隋朝B.唐朝 C.宋朝 D.元朝 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较长时期,最终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定局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5、澶渊之盟的签约双方是()A.北宋与西夏 B.北宋和辽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6、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貌和繁华景象的画是() A《秋郊饮马图》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D《步辇图》 6、中俄两国签定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8.北宋末年,一个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A.铁钱 B.交子 C.存折 D.支票 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10、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子 D.坊

11、.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2、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 A.200年 B.300年 C.400年 D.500年 13、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 A.揭示为君之要 B.用来警示百姓 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 14、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15、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6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①废除丞相②迁都北京③执行削藩政策④设立东厂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 17明朝的建立者和时间分别是() A朱温1368年B.朱元璋1368年C朱棣1421年D朱熹1421年18明朝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的共同职责是() A.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B.制定法律 C.监视、侦查臣民 D.督查百官 19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 A羌族 B蒙古族 C回族 D鲜卑族 20元朝的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赵匡胤D皇太极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宋代时,北方以_____为主食,南方以_____为主食,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2.宋朝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 3.赵州桥的设计者______。

高考复习:高三生如何准备月考模拟考

高考复习:高三生如何准备月考模拟考 未 2014-01-10 0832 高考复习:高三生如何准备月考模拟考 高三的日子,黑板上距高考倒计时的数字被放大了无数倍,生活由语数外理化生拼凑而成,铺天盖地的考试是一年的主旋律。高三的月考,尽管你心里清楚这只是高考的练兵,但走进考场,依然忐忑,依然期待通过考试来验证自己的进步。那么,充分的考前准备就是你胜利的第一重保障,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月考之前要准备些什么。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月考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的是第一步。高三的四次月考,会各有侧重。首先,考试内容会配合复习进度,考查阶段学习重点和难点,其次,四次考试会以变换题型的方式对高考进行“围追堵截”,真正实现高考前预备战的补漏作用。另外,月考的难度系数可能会略高于高考,这样才能起到“带着沙包奔跑”的加码作用。 这样,我们在考前复习时,就应针对以上的内容进行。不管现在复习的内容在高考所占比例有多少,都以阶段学习为界,寻找重点,提前加强训练。前两次月考已经考过的题型可以减少训练,贴近高考却一直没有考查过的题型作为复习重点。中等难度,甚至高难度的习题应该集中练习,以避免出现考试当中措手不及的惶惶然。复习中也不要采取“题海战术”,题要做,但要有针对性地做,明确考试对象,主攻考试重点,能让你有限的复习时间“事半功倍”。在三中,一些善于思考,对高考有计划、有全局准备的同学,甚至可以推断出下次考试的某些题型和考查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射中靶心。 有些同学不太愿意为了月考放弃自己的高考长期计划,觉得月考没有那么重要,这种全局式的复习值得提倡,但,我要提醒你,如果你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次考试中找到全力出击的感觉,到了高考,也许就失去了临场战斗力!月考给你带来的益处并不仅仅是每次考查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你能对每场考试全力以赴的准备,超越自我的发挥。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临时抱佛脚”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很难避免的尴尬局面,所以“不快也光”成了我们挂在嘴边的自我安慰。其实,有时候临阵磨好了枪,还能打个胜仗呢!时间短,任务重,怎么磨才够光呢? 最接近考试状态的就是计时做套题,这是最能模仿考试状态的做法。在做题过程中,注意合理分配做题时间,核对答案后,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漏

祁阳四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英语答案

21-23 DBC 24-27 ABCB 28-31 CBAD 32-35 BCDC 36-40 GCFEA 41-45 BACDD 46-50 ABDCB 51-55 ADCBA 56-60 DCCAC 64. hosted as 短文改错: 71. 第二句three 后加of 72 第三句去掉been 73第三句.that →what 74.第四句greatly→great 75.第五句forgetting→forgotten 76.第六句speech→speeches 77第七句difficulty→difficult 78.第七句have→had 79.第九句for→ by 80.第十句them→her 书面表达: Dear Susan, I am indeed very sorry that I didn’t at tend your birthday party yesterday. I feel awful about it and want to apologize to you. It was nice of you to invite me to your birthday party. I should have come and celebrated the precious moment with you, but the end-of-term examination is around the corner. I was so busy preparing for the exam that I forgot the appointment. I hope you can understand my situation and forgive me. Is it possible for you and me to have a private meeting after the examination? I do long for a pleasant chat with you. It is much to my regret that I missed the chance of such a happy get-together. Once again, please accept my sincere apology. Yours truly, Li Hua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天津一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三月考 历史学科试卷 2020 年 1 月 第I 卷(选择题共 44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22 题共 44 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右图是古罗马历史发展的时间示意图,其中第②个时期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权利,而让其他个体或集体都尊重这些权利。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式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学者的这一历史解 释强调罗马法 A.已经包含了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 B.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概括与升华 C.是对雅典政治实践的继承和超越 D.构划了近代西方政治体制的蓝图 3.蒙森认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契约论推动了罗马法的产生 B.罗马法维护了皇权的绝对权威 C.罗马法维护各阶层罗马人的利益 D.罗马法的产生包含着契约关系 4.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5.卢梭曾经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 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说明卢梭 A.倡导个体主义的取向 B.批判理性的思维方式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丰富了人文主义内涵 6.在英国,1650 年一个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粮食大概可以供养 1.5 个非农业人口, 1800 年 为 2.5 人,到 1860 年为 6 人。17 世纪之前英国每个世纪平均遭受饥荒 12 次,17 世纪 4 次,18 世纪 5 次,19 世纪次。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汽车尾气成分中,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缺氧中毒的是 A.CO和CO2B.CO和NO C.NO和NO2D.SO2和NO2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成分属硅酸盐B.NCl3的电子式为 C.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H2O=H3O++HS-3.下列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且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PCl5 B.BF3C.H2O2D.CS2 4.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以NH4HCO3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CO2、NO等气体 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B.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已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 +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 -57.3 kJ/mol,若将含0.5mol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kPa、25℃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 -285.8 kJ/mol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水玻璃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 3 SiO+2H2O+2CO2H2SiO3↓+-3 HCO 2 B.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 +H2S↑ C.氢氧化钡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Ba2++OH-+H++-2 4 SO BaSO4↓+H2O D.NaHSO3溶液显弱酸性是因为:HSO3- +H2O=SO32- +H3O+ 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 ...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 C.在c(OH-) =10—13mol/L 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NO3- 9.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为 序号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KNO3溶液KOH 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②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H2CO2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NaNO3CaCO3溶解、过滤、蒸发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 10.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 11.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 ....溶质的是 A.向铁粉中加入稀硝酸B.向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C.向稀NaOH中滴入少量的AlCl3溶液 D.向MgSO4、H2SO4的混合液中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 12.向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 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 应地发生变化。如右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 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a:Cl-;b:Na+;c:CO32-;d:HCO3- B.a:CO32-;b:Na+;c:C1-;d:HCO3- H2O 苯 ①②③④ 碱石灰 b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者杯”,这是为了纪念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南美的“解放者”() A . 林肯 B . 玻利瓦尔 C . 圣马丁 D . 章西女王 2. 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印度民族英雄”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是() A . 华盛顿 B . 章西女王 C . 玻利瓦尔 D . 拿破仑 3.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资产阶级改革,推行的经济措施是() A . 废藩置县,中央直接治理 B . 废除封建身份,取消武士特权 C . 殖产兴业,废除行会制度 D . 设立新式学校,实行义务教育 4. 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 . 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 B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 改革都注重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D . 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5.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文中“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 .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 发明了内燃机 C . 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 D . 发明了现代炸药 6. 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是() A . 蒸汽机、汽车 B . 电灯、电脑 C . 火车、电报 D . 内燃机、飞机

7. 1885年德国工程师本茨设计生产了一种新交通工具(见下图)。这一交通工具的核心技术是() A . 使用蒸汽机 B . 使用电动机 C . 使用发电机 D . 使用内燃机 8. 2019年6月5口,省委书记杜家豪、省长许达哲指出:近年来湖南以“一湖四水”系统联治为重点,扎实推进长江岸线整治和洞庭湖下塞湖矮围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反应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类社会面临的() A . 人口问题 B . 恐怖主义问题 C . 网络犯罪问题 D . 生态环境问题 9. 19世纪后半期,欧洲某人创作了漫画(如下图),以讽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但该漫画客观上却宣传了() A . 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B . 达尔文就是一只猴子 C . 万事万物皆上帝创造 D .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10. 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下列属于他的科学发现是() A . 生物进化论 B . 相对论 C . 地圆说 D . 万有引力定律 11. 他一生命运多舛,却身残志坚,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了《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名人是()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九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理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九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M ={x|x ≥0,x ∈R},N ={x|x2<1,x ∈R},则M ∩N =( ) A .[0,1] B .[0,1) C .(0,1] D .(0,1) 2.函数y = 1ln x -1 的定义域为( ) A .(1,+∞) B .[1,+∞) C .(1,2)∪(2,+∞) D .(1,2)∪[3,+∞)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y =ex B .y =sinx C .y =x D .y =lnx2 4.设全集U ={x ∈N|x ≥2},集合A ={x ∈N|x2≥5},则?UA =( ) A .? B .{2} C .{5} D .{2,5} 5.“x>0”是“3 x2>0”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 .充要条件 6.函数f(x)=1 x -6+2x 的零点一定位于区间( ) A .(3,4) B .(2,3) C .(1,2) D .(5,6) 7.已知f(x)=??? ?? f x -5,x ≥0, log2-x ,x<0, 则f(2 016)等于( ) A .-1 B .0 C .1 D .2 8.若命题“?x0∈R ,使得x20+mx0+2m -3<0”为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6] B .[-6,-2] C .(2,6) D .(-6,-2) 9.函数f(x)=1+log2x 与g(x)=21-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像大致是( ) 10.函数f(x)=x2+|x -2|-1(x ∈R)的值域是( ) A .[3 4,+∞) B .(3 4,+∞) C .[-13 4 ,+∞) D .[3,+∞) 11.设M 为实数区间,a>0且a ≠1,若“a ∈M ”是“函数f(x)=loga|x -1|在(0,1)上单调递增”的一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英语试题

靖安中学202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英语试卷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was the climate like where the old couple lived? A. It was very rainy. B. It was very warm. C. It was very snowy. 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park B. In a zoo C. In a pet store 3.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place the new shoe-board? A. By the front door. B. At the back of door. C. In the living room. 4.How will the man pay for the toy? A. In cash. B. By check. C. On credit. 5.Why won’t Dianna go to the party? A. She doesn’t dance well. B. Perhaps she is not feeling well. C. She dislikes danc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六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 A. A jacket. B. A skirt. C. A shirt. 7. How much is the black one? A. £25. B. £35 . C. £45 . 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know? A. The best way to go to New York . B. The quickest way to go to New York . C.The cheapest way to go to New York. 9.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will go to New York by the long distance bus. B. It will take the woman five hours to go to New York by the long distance bus .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B.C.D. 2 . 阿拉伯人创造了完整的 A.几何学 B.天文学 C.代数学 D.生物学 3 .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近代欧洲哪两个重要事件影响了“人心的改变” A.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B.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十月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 4 . 近代以来,思想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二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宣扬民主、科学的思想B.都发生在社会变革时期

C.都反对封建主义D.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5 . “法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发表的时间距今230周年”,该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拿破仑法典》 6 .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下列有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叙述,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A.“由信仰、幻想、幼稚或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B.运动的目的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让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 C.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都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 D.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7 .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与奥巴马能够以黑人身份竞选总统相关的事件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黑奴贸易 ③《法典》的颁布 ④南北战争中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 . 早期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希波战争最终结果是() A.希腊取胜B.波斯取胜C.双方握手言和D.双方互有损失 9 . 下列情景符合1935年英法两国生产或生活状况的有() ①詹姆斯用电灯照明②卡尔用电脑制作课件③珍妮打电话给在工作的爸爸④安妮坐在汽车上用留声机播放音乐

高三英语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试题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 08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 答案无效。 2.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 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 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听力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每段播放两遍。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读时间。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三个小题。 1. Where does Jane ask Tom to meet her at first? 2. When and where do they agree to meet finally? 3. What does Jane have to do before going out to meet Tom?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4~6三个小题。 4. According to Peter, what is the problem with the building? A. The air-conditioning is too strong. B. The air-conditioning is out of order. C. The air-conditioning stops working sometimes. 5. Why did Peter miss the breakfast yesterday morning? A. He overslept. B. He couldn't fall asleep the night before. C. He talked with his roommates late into the night. 6. How many students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room? A. Two. B. Three. C. Four. 听下面一段对话, 回答第7~9三个小题。 7. Which subject (s) does David find particularly difficult? A. Math. B. English. C. The sciences. 8. What does David do to help his uncle with the cows? A. He milks the cows on Sundays and cleans the cowshed sometimes. B. He drives the tractor on Sundays and does the milking sometimes. C. He cleans the cowshed on Sundays and drives the tractor sometimes. 9. What is David going to do now? A. He is going to work on his own farm. B. He is preparing to attend an agricultural college. C. He is going to study hard to pass the exams.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0~12三个小题。 10.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 between the man and woman? A. A research student and a stranger. B. A social worker and a businessman. C. A businessman and a research student. 11. What made the woman begin to smoke at the age of 17? A. Her boyfriend offered her a cigarette. B. She often went to parties with her friends. C. She wanted to follow her friends’ example. 12. What was the result of the woman's first attempt to stop smoking? A. She stopped smoking for a while. B. She managed to give up smoking completely. C. She began to smoke fewer cigarettes than befor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15三个小题。 13. What do the students come to the school for?

高三第四次月考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物 理 试 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在现实中可以实现 B.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重物体下落较快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2.修建房屋时,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运建筑材料,当人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建筑材料A 被缓缓提起,此过程中,设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N ,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 ,人拉绳的力为F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N 、Ff 和F 都增大 B. FN 、Ff 增大,F 不变 C. FN 、Ff 和F 都减小 D. FN 增大,Ff 减小,F 不变 3.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 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后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0 B.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后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大 小为g ,方向竖直向下 C.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后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大小为g 33 2,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D.在木板AB 撤离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小球的机械能减小 4.一辆质量为m 的汽车在发动机牵引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在t0时刻关闭发动机,其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是汽车重量的k 倍,则( ) A.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比为1:2 B.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汽车牵引力F 与所受阻力大小比为 3:1 D.汽车牵引力F 做的功为 2300t kmg 5.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为v0从光滑斜面底部向上滑,恰能到达最大高度为h 的斜面顶部。 右图中A 是半径大于h 的光滑41圆周轨道、B 是半径小于h 的光滑 21圆周轨道、C 是内轨半径等于h 的光滑圆周轨道,小球均沿其轨道内侧运动。D 是长为21h 的轻棒、可绕O 点到无摩 擦转动,小球固定于其下端。小球在底端时的初速度都为v0,则小球在以上四种情况中能到达高度h 的有( )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西安中学高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0分) 1、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 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2、爵位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 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表明 A.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B.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C.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分离 D.激化了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3、521年,梁武帝曾下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 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并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这反映当时政府 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C.重视地方治理维护社会稳定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4、《宋史》载权臣吕惠卿之弟温卿以不法闻,大理正张近受诏治理,哲宗皇帝谕 之曰:“此出朕命,卿无畏惠卿”。张近对曰:“法之所在,虽陛下不能使臣轻重,何惠卿也?”材料体现了宋代 A.司法实践中官员的法治意识B.司法事务独立于皇权之外C.理学坚定了司法官判案立场D.礼法合一的传统受到破坏5、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 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宋代 A.小农经济具有灵活性和张力B.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C.重商政策得到普遍的认同D.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6、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 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芜湖市2015/2016上学期刘渡中心学校八年级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2.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A.新世纪的曙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台儿庄战役从 4.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林则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6. 1937年,日本侵略者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件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7.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重大规模战役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8.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文中“此役”指的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9.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其召开的地点是【】 A.瑞金B.北平C.延安D.上海 1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台流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 【】 A.100年B.80年C.60年D.50年 11.就中日关系,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②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③巩固和加强两国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④中日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没有差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 中华民族的结果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2021河北衡水高三语文一模模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2020(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学》以“明德”作为思想的聚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明“明德”。历代的学者对“明德”概念做出不同的解释,东汉儒者郑玄释为“至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释为“光明之德”,清人唐文治释为“君德”。这些阐释看似不一,但是都反映出“明德”与先王政教之间1A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结合“明德”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大学》文本来看,《大学》中的“明德”思想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1B 其一,“明德”指理性的政治美德,“明明德”就是要彰明、弘扬这种美德。从《大学》中的阐发来看,从政之人要心怀仁爱百姓之心,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君主和百官应以义制利,不以个人私欲损害百姓的利益和福祉;君主百官要做到内心公平中正,一言一行为百姓起到示范作用。《大学》中将“明德”指向“明政之德”,是对早期“明德”传统的继承。“明德”最早出现在金文中,指承自先祖、以威仪和勤政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品格。在《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中,“明德”也多次出现,用以颂扬古代圣王的美好德行 3B。在这些文献中,“明德”常与“幽昏””无礼”等词对举而出现,凸显出“明德”是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等非理性的政治品性的对立面。 其二,“明德”也指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就是通过教育和自明,使人所本有的光明德性得以显明。《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乃“明政之德”的传统进行了继承,但同时对“明德”的主体和“明德”之“德”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在西周及更早的时期都是推行王官之学,早期的“明德”具有着鲜明的贵族性,但是在《大学》中,“德”不再被认为是君主、官员、贵族所独享,而是属于所有人。对“明德”的主体进行扩充,一方面体现出人文秩序的构建、

高三数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文 (3)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卷) 数 学(文科) 说明: 1.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 2.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共4页。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3.答卷时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第Ⅰ卷 客观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O 600cos 的值为 A 、21 B 、21- C 、23 D 、23- 2.设集合{}0652<+-=x x x A ,{}052>-=x x B ,则=?B A A 、)25,3(-- B 、)25,2( C 、)3,25( D 、)2 5 ,3(- 3.复数i z +=14(i 是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是 A 、()2,2- B 、()2,2 C 、()2,2-- D 、()2,2- 4.已知数列() *++∈-===N n a a a a a n n n 1221,5,1,则=2016a A 、1 B 、4 C 、-4 D 、5 5.取一根长度为4m 的绳子,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断,则剪得的两段长度都不小于1.5m 的 概率是 A 、41 B 、31 C 、21 D 、3 2 6.已知||=||=2,且它们的夹角为 π3,则||+= A 、32 B 、23 C 、1 D 、2 7.给出下列命题:①2 2bc ac b a >?>; ②22b a b a >?>; ③22b a b a >?>; ④3 3b a b a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8.如右图所示的程序的输出结果为S=1320,则判断框中应填 A 、9≥i B 、9≤i C 、10≤i D 、10≥i 9.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在),6(+∞上为增函数,且函数 )6(+=x f y 为偶函数,则 A 、)7()4(f f < B 、)7()4(f f > (第8题图) C 、)7()5(f f > D 、)7()5(f f < 10.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32 B 、332 C 、33 4 D 、34 11.气象意义上的春季进入夏季的标志为:“连续五天每天日平均 温度不低于22℃”,现在甲、乙、丙三地连续五天的日平均 温度的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都是正整数,单位℃): (第10题图) 甲地:五个数据的中位数是24,众数为22; 乙地:五个数据的中位数是27,平均数为24; 丙地:五个数据中有一个数据是30,平均数是24,方差为10. 则肯定进入夏季的地区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2.已知圆O 的半径为2,PA ,PB 为圆O 的两条切线,A 、B 为切点(A 与B 不重合),则? 的最小值为 A 、2412+- B 、2416+- C 、2812+- D 、2816+- 第Ⅱ卷 主观题(9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实数x,y 满足约束条件?? ???≤-≥-+≥+-030301x y x y x ,则x-3y 的最小值为 . 14.若命题“093,0200<+-∈?ax x R x 使”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