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教学案例.

《月相变化》教学案例.
《月相变化》教学案例.

《月相变化》教学案例

上海市位育中学汪根平

一、课题选择的背景

《月相变化》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月相变化的周期是我们确定农历的主要依据,引起了地球潮汐的周期变化,月相变化是高中地理教学难点之一。而学生对月相变化的认识,只停留在十五满月上,不了解月相的整个变化过程,更不能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其产生原因。

仅靠教师单纯地讲解,学生可能被动地接受了某些知识,无法体验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因

此这节课尝试利用网络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虚拟观察月相变化,体验月相变化过程,提炼月相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2)班是我校理科班。学生信息技术和信息较好,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部分同学对特殊天象观测有一定的兴趣;而对月相没有系统地观测过。学生对理科学习积极

性较高,不少同学敢于提出问题,对某些问题进行质疑,但对地理这门学科兴趣不大。所以教师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达到认识月相,了解月相变化规律。通过对月相变化规律的了解,学习运用月相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和方法

通过利用网络环境自主探究学习,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情感与价值

通过月相变化规律的认识帮助学生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的科学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对月相变化的探究,逐步培养学习地理的情感。

教学方法:网络环境下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网络教室,每3人一台电脑(异质分组)

教学过程:

四、教学设计的调整

1引言的调整

本来引言是一段flash动画,加上一些声音效果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但试验结果是学生对这段动画的热情超过了学习内容本身。因此调整为《林肯利用月相解疑案》

的故事引入。

2、教学过程的调整

原设计是每一个学习任务结束,即总结交流。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学生学习有快有慢,每一个任务都总结交流,影响学习速度较慢的同学学习热情,且影响学习进度。因此调整为

三个学习任务都结束后总结交流。

五、主要教学环节及其实施案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分钟)

教师:(锁住屏幕)月相变化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美国著名总统林肯在年轻时担任律

师期间曾利用月相变化规律,为当事人进行了成功的辩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月相 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内容。

(边演示学习软件边介绍)我们今天学习主要有三个任务,

其中学习任务一要

注意在空格中填写农历日期,不认识有关月相的请参照下面的相关学习软件。完成学 习任务二时要注意运用学习软件,首先点击月相,观察日地与月地连线的关系,再观 察月亮出没时间现太阳的关系。如满月时,日地与月地连线成

180。夹角,当太阳从东

方升起时,月亮从西方落下(6时);当太阳从西方落下时,月亮从东方升起(

18

时)。

满月可见时间是18时到第二天6时。学习任务三请你先判断图中月相是否正确,如 果不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月相拖到图中适当位置。下面请你们开始学习。 任务一 某位冋学想用月相来表示日期,又不知怎么表达,请您帮助他选择。

任务二 某位冋学想用月相及月亮出现的方位插图为文章增加感染力,竞找到了两幅插 图,但不知哪幅是对的,请您帮助她选择。

任务三

某位同学已经画了一幅插图,没法证明画得是否正确,您能证明吗?

自主探究、共同讨论:(30分钟) [任务一]及[相关学习软件]

任务一学习软件 [任务二]及[相关学习软件]

任务一:下列四幅图各是什么日期观测的?

O

丿

东'西

东1西

D

a

东T

西

*西

ri

h

A

a 二 H -

1 i Ml

■gi

■ 1- 4 * 二

k" 卜五 B

+ A Qi db-t- ID 4-A IV

4-JI L

13

二 Hl —

二+二

11

二 KS

-1-n 17

二十七

=4-

癸木年2003年十月农历 月历

[羊年】

某编辑为了表扬某山村教师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配了一幅插图题为 “披星

戴月”。请问图中内容与报道内容是否符合?为什么?应该怎样改动?

任务三

任务二:某中学生画了一幅“东升的月亮”请判断哪幅图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问题思考:

1、 蛾眉月(新)几时在夜空出现, 几时落山?在天空什么方位出 现?日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 夹角?

2、 上弦月几时在夜空出现,几时 落山?在天空什么方位出现?日 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夹角?

3、 下弦月几时在夜空出现,几时 看不见?在天空什么方位出现? 日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夹 角?

4、 上凸月几时在夜空出现,几时 落山?在天空什么方位出现?日 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夹角?

5、 下凸月几时在夜空出现,几时

J ) D 0 O O O

蠣心n 愤启n 上眩门下弦n

卜凸

Ji 溝

看不见?在天空什么方位出现?日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夹角?

6、满月几时在夜空出现,几时落山?在天空什么方位出现?日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夹 角?

[任务三]及[相关学习软件]

■*

甲 乙

西 IS

教师利用大屏幕显示学生即时学习结 果,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1我填写的日期怎么是错误的呢? 教师:你只能填写农历的日期,不能填 写月份。如十月二十三日,只能填二十 .三。

学生2:东升的月亮是什么意思? 教师:是月亮从东方升起。

学生2:所有的月亮都是从东方升起。 教师:对,是不是所有月亮从东方升起 我们

任务三学习软件

学生2:不是。

教师:在什么时间我们才能看到东升的月亮。 学生2:夜间。 学生3:怎样观察月相出没时间和出现方位?

教师:白天我们能否看见月亮?月亮在地平线下能否看见月亮? 学生3:不能,因为月亮依靠反射太阳光。

教师:哪么请你仔细观察,月亮什么时间在夜空中出现, 什么时间落到地平线下或进入白天,

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利用屏幕投影几次查看学生即时的学习结果,发现第十组同学学习任务二有问题。 教师:第十组同学,请你仔细检查学习任务二的相关问题。 教师走到第十组同学旁。

教师:请你打开学习任务二页面中有关上弦月问题。 教师:想一想白天能否看见月亮? 学生:我们看见过。

教师:你白天什么时间看过月亮? 学生:早晨和旁晚

教师:中午能不能看见?为什么? 学生:哦,我懂了,我们很多问题做错了。 学生4:披星戴月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时间?

教师:在这一话里,哪一句能准确表示时间? 学生4:深夜 教师:对

学生4:深夜是几点钟?应该选择几个月亮放在图中? 教师:9时能否表示深夜?什么时间才能表示深夜? 学生4:不能,11时?1时。

教师:对,你有几个月相能表示深夜的,请你选择几个月相放在图中适当位置。 问题探讨、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我们请第二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选择上、 下凸月表示深夜?

学生:因为上、下凸月在这个位置时是

12时,能够表示深夜。

教师:除这二个月相外,是否还有其他月相表示深夜? 学生集体回答:满月

K -I 1,

土门」曲厲启申仔弦池 观

测一个月内丿」相变化.別 测在圏巾小同位笛分别出现 什么月相°

趴上由右谢中月相按乩舰 测门相在-口内出没悄况.

教师:满月应放在图中什么位置? 学生集体回答:满月放在图中正上方。 教师:对,是否还有其他月相表示深夜? 第十组学生:上弦月和下弦月 教师:请你把上弦月和下弦月放在图中适当位置。 第十组学生走上讲台完成了任务。

教师:我们利用月相表示深夜 12时,你们是否发现此时太阳在什么位置?

学生集体回答:在我们正下方。

教师:对。由于月亮依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 因此月相变化就与日地与月地连线的夹角有关。

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正中间时, 日地与月地的夹角为零,此时是农历的日期是什么?(见 图)

学生集体回答:农历初一

教师:对,下面请你们判断 C 、G 两点分 别是什么月相?

学生集体回答:G 处是满月,C 处是下弦 月(少数上弦月)

教师:F 处是什么月相?什么时间夜空可 见?请一组同学回答。 第三组学生回答:上弦月, 18时至21时

可见。

教师:我们来看看 F 处是什么月相?什么 时间可见?(点击教学软件演示)

F 处是

上弦月回答正确,请你们看一看应该什么 时间可以

看见呢? 学生集体回答:应该是 18时至24时可以看见(有的同学回答 6时至12时)。

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剩下时间请未完成学习任务三的的同学抓紧时间完成任务, 其他同学可以浏览网站其他学习内容。 六、教后反思:

经过这堂课的教学,主要体会如下:

1、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最大的优点是 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 展、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

地地理课堂 教学信息不对称和单向传递的情况;教 师和学生拥有同样的资源。教学过程是 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学习情况可以及 时反馈到学习平台,教师一方面可对学 生进行个别指导,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另一方面可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调整教 学进程和教学方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见图)。 2、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关键是学习情境

的设计和教学平台的支撑。而教学情境

的设计至关重要。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阶梯式学习任务,逐渐递进,每个 任务后都设计了相应地学习软件,帮助学生学习。经过实际操

作、模拟月相变化过程, 思考相关问题,让学生发现和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然后再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既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科学精神。

3、 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差别化教学。利用教学反馈系统,教师可以及时发现 学生的问题对学

生进行个别指导。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浏览拓展 学习内容和阅读相关资源;学习能力差的同学,经过小组交流和教师指导,基本可以完 成学习任务,如在课内不能完成,还可以课后在学校服务器上继续浏览学习。把教学从 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4、 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

教学内容

专家 教师

反馈

教学内容

问题探讨

网络环境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

容、了解教学对象、设计教学方法;还要熟练操作计算机网络、掌握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

对于学生不要有学科的基本知识、思维方法;还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总结略显仓促,突出了太阳位置与时间的关系,但没有突出月相变化与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所

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个别同学难以区分上弦月和下弦月。只有少数同学完成了潮汐现象和成因的拓展学习,大多数同学没有完成。

6、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必需有适当的学习平台支撑,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库。而目前现状国内市场上

缺少适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软件,这就需要教师自主开发。而开发这样的教学软件需要耗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受教师个人水平的限制,教师个人开发的教学软件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水平,这也是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难以推广的原因。

月相变化评课稿

《月相变化》评课稿 张老师这节《月相变化》环节设计清楚,思路清晰,很好的用模拟实验建构本课的概念,从整个系统角度来思考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达成有很有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应该说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科学课! 1、灵活的处理教材 我们从本节课堂上来看,教师没有被教材所束缚,课前让学生围成一圈坐成,标上八个点确定八个位置,这样就把学生的探究空间大大加强了,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小学科学课标中所体现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这么一个教材观。 2.注重模拟实验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郁波老师在题为《关注科学概念》的报告中指出“科学的本质是解释,概念是解释的表达方式,而解释则来源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虞老师就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掌握“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和“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科学概念。 3、实验中解放了学生的手、脑,让探究成为了主要学习方式 《科学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在指导学生认识弹性时,陈老师能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实验、认真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从而体会、理解月相的变化。月相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遥远,不易理解。陈老师能让学生自己亲自去探索,把遥远的月相变化真切的“拉”

到了学生的面前,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把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也就是把抽象变形象,这样就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在本节课中能自始至终全员参与,互动性很强。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没闲着,即使一个学生在画月相时,其他同学也在思考在动手。在本节课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彼此的发现能互相补充、完善实现了课堂信息共享。 这就是我的点滴认识,请大家指正

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成因分析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绪论 (1) 1.1月相的几个基本概念 (1) 1.2月相变化规律与成因的研究意义 (1) 2 月相的变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2) 2.1月相的变化规律 (2) 2.2月相的成因分析 (4) 2.3月相与月食 (5) 3月相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7) 3.1 月相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 3.2 月相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7) 小结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8)

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成因分析 摘要: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宇宙中距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给人类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它的阴晴圆缺,也就是人们所谓的月相变化。月相是月球视面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的统称,其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有很大的联系,本文主要就月相变化的规律和成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月球;月相;变化规律;成因分析 Analyzing on the law of phase of the moon and its cause Abstract:The moon is the earth's natural satellite,is the nearest planet from earth in the universe.The human most direct impression is that it is short of a round of the moon,namely so-called phases of the moon change.The shape of the moon change collectively known as the phase of the moon,the change of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also has a lot of contact.In this paper,phases of the moon change law and the causes analysis is the key.Key words:moon;Phase of the moon;change law;cause analysis 1 绪论 1.1月相的几个基本概念 月相(phase of the moon):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月相变化(phase change):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月有阴晴圆缺”中的“圆缺”。 1.2研究月相变化规律与成因的意义 因为夜晚天空中照明主要是靠月亮,所以,月相是人们夜间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在边远荒芜的地区,研究月相势在必行。 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如中国传统的夏历及伊斯兰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历法都是以朔望月为月的单位。农历的日期是根据月相变化规律来确定的,如果我们熟悉了各种月相,那么只要看见天空中某种形状的月相,就可以知道对应的农历日期了。此外从朔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下弦、下弦到朔,这种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七日的现象,也是一种天然的计时单位,星期就由此演变而来。

月相变化观察记录簿

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学号:班级: 月相农历目视月出 时间 实际月出 时间 与太阳出没比较与太阳位置比较月出位置 夜晚目视 呈现时段 目视效果图实际观测图时间(年月日) 新月初一清晨几乎同升同落接近重合彻夜不见 不可见 蛾眉月初二三日落后太阳升起 后的一个 多小时 跟在太阳后,迟 升后落 日在西月在东西方 太阳落山后 的一两个小 时西边亮 上弦月初七八日落后正午前后迟升后落日在西月在东南偏西近 正南 上半夜西天 西边亮一半 凸月十一二日落后午后两时 左右 迟升后落日在西月在东东南 日落至凌晨 两时左右 西边亮 满月十五六日落黄昏日落黄昏此起彼落地球居中彻夜可见 全亮 残月(凸月) 十八九 夜晚九时 前后 夜晚九时 前后 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 升起后至日 出前可见 东边大半亮 下弦月二二三午夜之后午夜之后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午夜之后至 日出前可见东边亮一半 蛾眉月二六七凌晨三四 点 凌晨三四 点 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 凌晨三四点 至日出前可 见东边亮 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月球亮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月相变化由缺到圆;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午夜至清晨可见),月球亮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月相变化由圆到缺。

关于月相变化对学生的粗浅解释 如果不考虑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单纯计算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那只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这是由于在月亮绕地球转动过程中,途径28组恒星星座,作为月亮运行位置的记录,每组恒星各有名目,通称28宿(宫)。月亮每天运行一宿,近28天正好实际绕行地球一周)那么,为什么一朔望月时间会是29天多呢?现在,以月的合朔日为起点加以说明:我们知道,月亮的合朔是太阳、月亮、地球三者正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居于太阳和地球中间,背向地球,人们丝毫看不见月亮的时候。这时假设地球停止绕日公转,那么,月亮绕地球一周后再回到相对地球的这一位置时,就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这一长度叫做“恒星月”。但是,在月亮围绕地球转动时,地球也在围绕太阳转动,当月亮行走27天多,又回到上月合朔时相对地球的那一位置时,月亮已不再居于太阳与地球的直线之间了,因地球的向前运动已使原来相对月亮、太阳的位置向前移动,脱离开太阳与地球的连线,形成了一段距离。月亮只能继续向前运动,走过这段距离,再达到太阳与地球新的连线的时候,才能再形成新的合朔,这段距离需要1~2日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一、二隐日。因而,月亮有28显日,其后,还有1~2日的隐日。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半明半暗)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一个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月球亮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月相变化由缺到圆;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午夜至清晨可见),月球亮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月相变化由圆到缺。

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天文现象之一。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月相认识到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认识到月相的这种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小学生对月相变化的根本原因,太阳、月球、地球三者转动产生的位置关系变化,有一定难度,其实这在初、高中学习时也是最突出的难点。 对于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在课堂上的认识显然不足以深刻全面的。因此课前课后观察月相的活动就显的很重要了,事实上通过实际观察,往往能验证所学,加深理解,形成较稳固的认识。本课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却提高了对观察的要求。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天气不好,可能还完成不了,需要更长时间),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在天空的位置等。这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是有利的。 二、学情简析 月相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流传于世,孩子们从小就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向往和神秘感,这就奠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月相的变化是学生从生活中就可以感知的但又是不太会深入关注其规律的熟悉事物。本课教学的目标不着重于认识月相的成因,而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月相,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知道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就是月相。并能根据观察,通过逻辑推理,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而产生持续观察月相变化的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要通过模拟实验来模拟月相变化规律,对学生来说天体运动比较抽象,而且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因此模拟月相变化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课的课外探究活动任务艰巨,虽然六年级学生对于科学观察已经有一定的方法技巧,会规划安排和执行观察任务,能表达观察成果。但是一个长达一个多月的观察任务,况且中途还会因为天气等原因被中断,将是对他们观察探究能力的一次大的考验。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它的变化是有周期性的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观察记录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做出假设。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模拟实验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课后能持续保持观察月相变化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四、重点难点重点:月相变化规律的认识难点:模拟月相变化实验 五、教学准备月相观察记录单、月相图片、月球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注:本课在教学时间适合放在农历十五左右,课前需要经过农历上半个月的月相观察。观察记录单见附件一。 (一)、研究上半月的月相变化 1.经过半个月的观察,这样的月亮你看到过吗? (直接出示上半个月的月相图片,贴在黑板上) (科学上:月球圆缺变化的形状,叫月相)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单元概述及本课的位置】 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明亮的部分的各种形象叫做月相。月相知识的教学在初中和高中都有涉及,而本课《月相变化》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第二课。本单元《宇宙》是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 《月相变化》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不一定都能在课堂上形成认识,因此这节课我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发现月相变化的原因及规律,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认识。课后要求学生持续观察回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在探究中培养动手和思维能里,得到乐趣,获取新的知识,这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是有利的。 【学情分析】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课本、互联网、电视等不同渠道知道了许多有关地球、太阳、月亮、星球的知识,有的还知道黑洞、超新星爆炸、类星体等科学词汇。但仅仅停留在已有的认知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要对这些词汇进行理解,要通过观察、推理与发现来了解和体验,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用多种方法探究活动加以解决。因此,学习本单元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对月相的认识。 【教学难点】月相的圆缺变化原因、规律及方向。 【教学材料准备】圆片纸、笔、剪刀、多媒体课件、一张画好的太阳图、一个被涂亮的篮球等。 【教学过程】

月相变化报告

海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学生实验(实习)报告 课程: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实验名称:月球公转和月面结构指导教师:余中元班级:地理科学学号:姓名:日期: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月球运行规律,月相形成规律。形成关注和观测天文的习惯,培养对天文学的兴趣。训练观测天文的方法和观测能力。 实验用具: 天球仪、星图、手电筒、月球运行图、月相变化图 实验内容: 月球公转、月相变化、月面结构 实验过程: 先利用天球仪和月球运行仪对月球运行规律和月相变化规律进行了解,对月相图图进行熟悉。然后在一月内分8次室外在晚上同一时间用天文望远镜和肉眼对月相和月面结构进行观测,对做好记录。 *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上半月,月亮的西半面亮。下半月,月亮的东半面亮。上半月出现上弦月,在西面的天空,下半月出现下弦月,在东面的天空。 月相变化在历法制定和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和重要意义。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月相变化及变化规律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的形成;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之以恒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自己、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观察持续时间长,在观察过程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要详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月相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示意图、电灯、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引用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让学生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 [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展示学生作品,观察分析这些月相与实际生活中能见到月相的异同,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出现的时间。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将画的月相并剪下来。 2、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并按时间排序。 3、寻找月相变化规律。 4、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找月相的变化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5、模拟实验;电灯-太阳;乒乓球-月亮;自己人头-地球。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或者;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三、观察白天的月相 1、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2、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下半月,则应在清晨观察。[从农历十六—二十七八月亮升起得越来越晚,因此在清晨观察比较合适。] 4、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5、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 6、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 四、课外拓展; 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说明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一、单元容概述及本课在单元教学中的位置 《月相变化》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单元的第二课。 《宇宙》这一单元属于《科学(3—6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的畴。《宇宙》单元在结构安排上是非常严密的,这一单元从认识月球开始,以学生的感知为基础,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使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的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同时令他们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深入的科学道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月球的规律性的圆缺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它无论转到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因而,在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同,看到的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也就不同。《月相变化》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这对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该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在了解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研究的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发现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并配以课件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整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来,最后要求学生持续观察回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在探究中培养动手和思维能里,得到乐趣,获取新的科学概念。 二、学情分析 月亮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充满着神秘和幻想,学生非常想了解有关月亮的秘密。月相更是学生每天都会见到的现象,但这些现象对于他们仅仅是看到而已,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准确的描述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我创设一个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力求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本课通过模拟活动,使学生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能尝试解释貌相变化的原因。 月相变化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先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月球以及月球的运动又有哪些知识储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到过月亮是有圆缺变化的,能够知道农历十五是满月。在上一节课学习中也了解了月球是自身不会发光的,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月球在绕着地球逆时针运行等。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小学六年级科学 月相变化名师教案

……………………………………………………………最新资料推 荐………………………………………………… 2、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1 ……………………………………………………………最新资料推 荐…………………………………………………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月相变化的规律 》优质课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4.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材简析】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第4课。月有阴晴圆缺,学生在二年级时就知道月亮会变化,但是很难将月亮变化与日期进行对应,本课通过围绕月相卡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得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不要求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原理,只需要学生认识到在一月之中,月相有一个不断变化的,从缺到圆,再到缺的过程。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知道“月相会变化,月初是弧形的,月中是圆形的,然后又变成弧形的”,上半月亮面朝西(右边),下半月亮面朝东(左边)。拓展板块,通过观察月球的运动,鼓励学生去观察,激发学生更加关注天空、喜欢上天文、喜欢上科学观察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从小就有观察月亮的经历,例如中秋节与家人赏月等。虽然他们已经注意到月相会变化,有时候圆,有时候是像小船一样的弧形,他们在二年级科学课中对于月相还有过长时间观察和记录,但是他们很难将月相变化与时间对应起来,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一天,或者某个时间的月相,而对月相在一个月之中的连续变化,知之甚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2.知道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图片排序,制作月相图片手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概括月相变化规律。 2.在教师引导下,掌握处理图片信息的方式。

3.能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月相变化规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月相的兴趣。 2.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自然现象规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们探索太空更多的秘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月相图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学生对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难点:根据一个月里月相变化的顺序给月相图片排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月相变化图片,燕尾夹。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一)出示两张月相图片(初三、十五) 这两张图片大家认识吗?回顾月相概念:月球发光部分的形状,就是月相(预设:认识,这是月相) 提问:我们在二年级就专门观察过月相,说说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预设:有时是弯的,有时是圆的;每天不一样)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预设:弯,圆) 排序:这两张月相的顺序谁在前谁在后?(预设:十五的在前,初三的在后)小结:我们要用排序的方法来观察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二)出示课题: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探索

小学科学六年级《月相变化》公开课教学设计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 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b5E2RGbCAP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 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p1EanqFDPw 三、准备材料: 月相演示仪、圆纸片、剪刀、磁铁、记号笔、月相变化记录纸 四、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苏轼词《水调歌头》,说一说词中描述了一副怎样的场景。 (一)、月相 1、苏轼这首《水调歌头》中写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同学们看 到过月亮的阴晴圆缺么?DXDiTa9E3d 2、请 3-4 名同学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3、出示月相的概念: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板书课题) 4、教师介绍画月相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5、请每个同学把自己看到过的月相剪下来,贴在黑板上。(组内同学不要重复) (二)给月相排序 1、学生剪月相,贴月相。 2、确定十五和初一的月相。 3、仔细观察初一到十五的月相,你有什么发现?

3.4《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

《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4课。在第2课和第3课中,通过对影子变化的研究,探索了太阳的特征以及对地球的影响,并明确了月球和太阳一个很大不同点就是月球有月相变化,而太阳没有。 月相是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围绕地球转一周需要一个朔望月,在一个月之中,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在本课,学生将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本课围绕月相卡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得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不要求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准确规律,只需要学生认识到在一个月之中,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即可。聚焦环节,先向学生明确月相是月球和太阳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探索环节,围绕月相图片展开,先让学生观察月相图片,认识更多的月相,再让学生尝试给这些月相图片进行排序。学生排序后,可以用燕尾夹将月相图片夹在一起,快速翻动,这样便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月相的变化了。研讨问题“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学生只要能够得出“弯—圆—弯”这样的简单规律就可以了。拓展环节,鼓励学生在课外尝试去寻找“亮星”,观察月球和它周围的“亮星”的位置有何不同。 在本课中,只需让学生了解简单规律,而不需要涉及专业的月相名词,如望月、上弦月、朔月等。 【学生分析】 学生从小就有观察月亮的经历,例如中秋节与家人赏月等。虽然他们已经注意到月相会变化,如有时候呈圆形,有时候像小船一样呈弧形,但是他们很难将月相变化与时间对应起来,更多关注的是一天,或者某个时间的月相,而对月相在一个月之中的连续变化,知之甚少。他们甚至会表达“一月是扁的,八月是圆的”,将月相变化规律放在一年中去界定,原因是他们没有在一个月的周期里持续观察月相。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理解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月相变化》教案

《月相变化》教案 菜园二小陈波芬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是月球在一个月的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1.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月相判断其出现的时间,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月相变化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 根据月相的不同分析其出现的时刻 【教具准备】 白色纸片,剪刀,双面胶,14个信封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月球的一些知识,谁来说说对月球有哪些了解。 2.师:那么,你们看到过月球的阴晴圆缺么? 师:你都见过哪些形状?是在农历的什么时候看到的? 3.请3-4名同学把自己看到的月球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师:很好,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善于观察,这些都是咱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月球的不同形状。PPT出示(图片和文字):科学家把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板书课题)

二、画月相,给月相排序 (一)画月相 1.指导画月相:刚才老师发现还有同学想画对吧,那么接下来每个同学都来画一副自己见过的月相吧。刚才这几个同学画的月相不怎么规范,那应该怎么画呢。 2.师引导画法(1)我们已经知道月球是一个怎样的球体?(2)出示黑白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球体。(3)PPT出示画法。 3.接下来我们每个小朋友来画月相,出示要求: PPT出示温馨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画一幅你见过的月相,但是小组内不要重复 2.画好以后互相讨论你画的月相是发生在每个月的什么时间并张贴到黑板上。 (二)给月相排序 1.小组上台汇报,并张贴在黑板上。 2.同学们,我们平时见到的月相变化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 板书:上半月:由缺到圆 3.师:黑板上张贴的月相有规律吗? 4.推测下半月的月相可能会怎样变化? 板书:下半月:由圆到缺 (三)探索月相变化的成因 1.月相变化在一个月中到底是怎样变化的,我们通过模拟实验一起来探究。 2.出示实验方法:A黑板看做太阳,皮球当做月球,亮面始终朝向太阳。B全班分成两大组,每一组站在圆圈上的8个位置,每个位置上站两个同学,面朝外站C拿皮球的同学绕大圆转一圈,每转到一个位置就停留一会,观测者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月相。D观察结束,画下你观察到的月相,并和之前的月相做比较,小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 5.老师带领学生做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演示月相形成的过程。 6.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并讨论。 7.学生汇报修正之前不合理的月相。 (1)请站在1-5位置上的学生把月相图贴在黑板上,提问,当月球转到1-5位置上时,月相变化有规律吗?(由缺到圆,亮面朝右) (2)分析1-5位置上的同学看到的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并重新贴在初一到十五的地方。(师先引导初一和十五的月相,再确定其他几天的月相) (3)补充上半月其他时间的月相(教师把其他月相贴在黑板一边,让学生选贴)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 一、填空题。 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时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__________之处。(填“相同”或“不同”)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__________的部分。 3.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__________。“十五”称为__________。 4.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下半月再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 5.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__________——圆月——__________——残月的过程。 6.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__,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__,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填“大”或“小”) 7.月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月球绕地球运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__________。 8.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__________的光。 9.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__________上看到的月球被__________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因此看到的月相亮面的大小、方向也不同。 二、判断题。 1.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2.月相变化的规律性与月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 3.月相的周期变化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到了。我国的农历日期变化是基本符合月相变化的。() 4.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5.我们只有在晚上能看到月亮,在白天是看不到月亮的。() 6.观察月相变化的时间应该按照农历日期进行。() 7.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三、选择题。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99289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月球》第一课时 《月相变化》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过程与方法 1、根据已有的想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2、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 探究月相变化的成因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组探究实验材料、新型月相变化探究仪(演示用)、记录单、大泡沫黑白球、支架 一、魔术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个会变魔术的木头球(拿出来看!),想看它表演吗? 2、先回答我一个问题:这个球是什么形状的? 3、看好了!打开AMCAP软件。 (学生看到的木球样子) 4、想知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吗? 5、好!今天这节课里,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听得最认真,课后,老师就把魔术箱借给他们研究研究!好不好? 【效果及反思】 魔术引入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进入学习状态。而且魔术也为小组活动后的自制教具《新型月相形成演示仪》的演示埋下伏笔。 二、认识月相 (一)提出问题 1、视频中看到的木球,很像夜晚天空中的……?

(学生看到的木球样子) 2、你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 3、【PPT显示】月亮就是这样不断变化模样,有时候像圆盘、有时有像镰刀,这就叫月相变化。(板书:月相变化) 4、关于月相变化,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生边说,师边板书:1、月相怎样变化?2、月相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5、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我们先来看月相怎样变化这个问题。 【效果及反思】 这个环节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提出见过的月亮的样子,非常自然的引出月相的概念,让后让学生自己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研究自己想研究的问题”的特点。学生非常踊跃回答,由于是研究自己的问题,所以下面的活动开展的很顺利。 (二)画月相 1、农历的第一天叫……?圆圆的月亮出现在农历……? 生:十五。 2、初一到十五,我们叫做上半月。你认为,上半月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呢?把它画出来好吗?如果你这样画,会画得又快又好。(PPT演示) 3、看懂了吗?组长拿出记录表一,小组共同讨论完成。 记录表一:我们认为上半月的月相这样变化的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讲课讲稿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概述及本课在单元教学中的位置 《月相变化》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单元的第二课。 《宇宙》这一单元属于《科学(3—6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的范畴。《宇宙》单元在结构安排上是非常严密的,这一单元从认识月球开始,以学生的感知为基础,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使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的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同时令他们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深入的科学道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月球的规律性的圆缺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它无论转到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因而,在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同,看到的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也就不同。《月相变化》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这对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该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在了解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研究的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发现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并配以课件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整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来,最后要求学生持续观察回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在探究中培养动手和思维能里,得到乐趣,获取新的科学概念。 二、学情分析 月亮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充满着神秘和幻想,学生非常想了解有关月亮的秘密。月相更是学生每天都会见到的现象,但这些现象对于他们仅仅是看到而已,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准确的描述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我创设一个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力求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本课通过模拟活动,使学生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能尝试解释貌相变化的原因。 月相变化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先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月球以及月球的运动又有哪些知识储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到过月亮是有圆缺变化的,能够知道农历十五是满月。在上一节课学习中也了解了月球是自身不会发光的,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在绕着地球逆时针运行等。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月相变化教案

月相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实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实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实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2、师指出: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让学生画月相图片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 4、观察黑板上的挂图上贴出的很多月相,小组讨论并交流: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5、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三、模拟月相变化 1、师: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学生回答)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可参照课本第49页实行模拟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6、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相关,跟太阳照射相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相关。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准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四、课外拓展: 1、动脑筋:出一个和月相知识相关的破案的题。 2、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实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 板书设计: 月相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