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解析

《教学勇气》解析
《教学勇气》解析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第一章教师的心灵

——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教学方法和技巧之背后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好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

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好的老师具有联合能力。

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教学与真我

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是一个处于复杂的、不断需求的、终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中的敏感领域。自身认同在于构成我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自身完整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使我的自身完整协调,生机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气沉沉。

当教师失去心灵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是出于心灵的原因,再加上热衷于某个学科、乐于帮助人们学习等愿望的激励而成为教师的。但年复一年,随着教学生涯的延续,我们中的很多人失去了这种心灵的力量。我们灰心、泄气,部分原因在于,教学是每天都进行的、随时让人挑毛病的工作。

教师们常常遭受解体的痛苦。表面上,这种痛苦是因为那些加入学术群体的人发现自己与同事和学生处于疏远、竞争和冷漠的关系。在更深层次,这种痛苦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而不是社会学层面的:这种痛苦来源于切断了与我们自身真实的联系,切断了与我们投身于教学的热情的联系,也切断了与心灵的联系,而心灵才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

启发、引领我们的心灵的导师

心灵引导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不仅仅学生要遇上合适的导师,导师也要遇到合适

的学生。在这种心灵相遇的过程中,不仅显示出导师的素质,引发出来的学生素质也同样发人深省。

铸造我们的学科

仅仅环顾四周,我们不能看到“外部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观察世界的每一件事物都依赖于我们观察世界所通过的透镜。如果选用了新的透镜,我们就会看到先前看不到的东西。

人们并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样自由地行走,他们其实是被附加在其思想和心灵上的无形的操纵者控制着。

教师的内心

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使我尊重真实的自我。

对一项非我倾心的工作,无论从外部代表的抽象标准看多有价值,它都会侵犯自我——准确地说,为了符合一些抽象的原则而侵犯我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如果一项工作是我内心真正想做的,尽管连日辛劳,困难重重,我仍乐此不倦。甚至这些艰难的日子最终也会使我的生活充实快乐,因为这是我真正倾心的工作,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好帮助我成长。

教师的内心不是良心的呼唤,而是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呐喊。

教师的内心有一个警卫,守护着自己的个性,把有损我们自身完整的任何东西拒之门外,把有益于我们自身完整的一切东西拥入怀中。

教育采用的方式不是靠外部规范,而是靠理智的反思的自明自断。教师的内心是使我们的生命鲜活的核心,而使生命鲜活又是无愧于教育这个词的真正教育所强调和召唤的。

教学中两种最难对付的真相:

第一个真相,除非教师把教学与学生生命内部的鲜活内核联系起来,与学生内心世界的导师联系起来,否则永远不会发生教学。如果我们忽视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导师,就根本不会改变人的优秀教学。

第二个真相,只有我们教师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才有资格说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

教师怎样才能注意到来自内心的声音呢?独处静思,沉思默读,野外散步,坚

持读报刊,找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同时还要学会与自己内心进行对话。学会与自己对话的人们很快就会惊喜地发现,教师的内心是他们所遇到的最通达清醒的对话伙伴。

我们关照教师的内心,使其不会僵化,对深层的自我待之如友,培养一种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意识,使我们无论在哪里都感到回归了灵魂家园。

在以教学技术为中心的文化中,我们常把威信与权力混淆。但两者并不等同。权力是外部赋予的,而威信是发自内心的。

外部强制力量的工具偶尔可以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但是并不能取代威信。权威、威信是来自教师的内在生命。

第三章潜藏的整体

——教与学的悖论

全面认识世界

为了更正我们对教学技术的过分重视,我们强调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为了纠正我们对于客观知识的痴迷,我们强调主观契合;为了纠正我们对智力过多关注,我们重视情感对于禁锢或解放思维的重要性。

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科技领域赋予我们力量,但也给我们一个支离破碎的现实观,摧毁生活的完整和奇妙。

博尔(诺贝尔获得者、物理学家)提出的一个基本原理: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是与一个深刻真理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

博尔以极为恰当的话语,界定了对整体地思考世界很重要的悖论概念:在一定的情况下,发现真理不是靠非此即彼地割裂世界,而是靠即此即彼地拥抱世界;在一定的情况下,真理是表面对立事物的似非而是的联系。如果我们想认识那一真理,我们必须学会把对立事物作为整体来接受。

如果我们想了解什么是本质的,我们就必须放弃那种割裂地、片面地思考问题的方式,重新开始全面地思考问题。

1. 每一节新课开始,我都觉得自己还是个新手。

2. 内在的、隐形的自身认同感,也只有在外部可见的“他者”相遇,从而证明

其自身时,才被人知晓,甚至被我自己所认识。

3. 好的教学来自自身认同而不是教学技术。

4. 教学总是发生在个人与公众交汇的地方,而且如果我想要做好教学,我必须

学会站在对立事物的交汇点。(视野才能宽敞)

5. 智力工作伴随着感情同时存在。(开启学生的思想,就必须同时开启他们的

情感)

当事物陷于分离

我们对孤独和集体的需求是一样的,这两种需求彼此对立,构成了一对很大的矛盾,一旦拆开分离,原本都赋予生命活力的两种存在状态就蜕变为它们自身的亡魂。

教育世界充满了被分离的悖论:

1. 我们把头脑和心灵分开,其结果是:头脑不知道如何去感知,而心灵不知道如何去思考。

2. 把事实与感觉分离,其结果是:如今使世界冷漠和疏远的冷酷事实和把事实降低成跟着感觉走的盲目情感。

3. 把理论与实践分离,其结果是:理论跟生活无关,而实践也未得益于理论。

4. 把教与学分离,其结果是:老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

辩证式的思考需要我们接受与对立面相联系的世界观,以便我们能够清晰完整地看待世界。这一观点既不带有冷眼旁观的现实主义特征,也不带有天真的浪漫主义特征,而是两者创造性的综合。

当我们整体地思考世界,我们在世界中开拓了生命力,也在我们的学生和我们自己身上开拓了生命力。

自我的局限和潜能

悖论原理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认识方式。它是一面透镜,透过它,我们可以对促成优良教学的个性与人格有更多的认识。

悖论与教学设计

悖论原理如何有助于教与学的设计:

1. 这个空间应该既有界限又是开放的。

没有界限的空间不是空间,只是一种无序的空旷,在这种空旷里就不容易出现真正的学习。界限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旅程有个目的地,那么开放则是提醒我们会有很多条路可以让我们到达终点。再深入一点,学习空间的开放提醒我们,将要到达

的终点可能不是我们在行程之初计划要到达的终点,因此,对于共同行进过程中呈现的真正目的地的线索,我们必须保持敏感。

界限的本质:就是路标,就是方向,就是告诉不要走错或偏离行进的方向。

有界限意味着有人导引,有安全感,没有迷失方向之虑。

开放是方法或思路的开放。

2. 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

只有当人们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教育才有机会产生。

3. 既尊重学生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

4. 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的支撑。

学习需要独处——这不仅是在学生们需要时间单独思考和吸收学习内容的意义上提出的,而且在应该尊重和不干扰他们内心自我真实完整的更深层意义上提出来的,如果我们希望学生们学习,就要提供学生独处的空间。

学习需要集体交流——在对话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我们的想法可以受到检验,我们的偏见也会受到挑战,同时我们的知识面也会被拓展,通过交流我们就不再只是独自思考着自己的想法。

5. 这个空间应该既是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

开放的空间是一种解放,但同时又增加了在未知方向中迷失的恐惧(恐惧就可以造成紧张)。所以学习空间一定要令人愉快——既开放又吸引人,既自由又安全、可信赖。

6. 这个空间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

沉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反思我们所说过的话和听到的信息,而且沉默自身也是一种表达,是从我们自己、从其他人、从这个世界的最深处呈现出来的表达。

在真正的教育中,沉默是作为一种学生需要内心世界工作时值得信赖的母体,是适合更深层次学习的一种媒介。

悖论原理能够有助于任何教师领悟自己的自我和构建所有教与学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悖论

把握对立的张力

伪装是分离的别称,是一种妨碍我们培养优秀教学所依赖的联系能力的状态。当我们伪装的时候,我们就放弃了共同体与我们自己、与我们的学生、与我们周围的

世界的联系,放弃了与作为教学根基与成果的共同中心的交流。但是当我们理解了那一句“关键在于体验一切”,我们就会重新赢得失去的一切。

一些违背理解的规律视我们处于矛盾的境地无从选择,在那里,我们并不喜欢我们的所爱,好和坏像不可分离的伙伴不能被截然分开,在那里,我们心灵的破碎与狂喜——这种冲突只有盲目地把它带入到我们的心灵才能够解决。(斯科特-马克斯韦尔)

读这本书,我就好像进入了情境,一切都像是自己置身在那个课堂里。

“那堂课有30名学生,可能有29位是想学的吧,但我无从得知。在最后一排的远远的角落里,有一位‘来自地狱的学生’没精打采地坐着,像个幽灵。”(摘自书中)这位“来自地狱的学生”的一举一动完全打乱了帕克的教学思路,帕克的心思与教学注意几乎都投向了这个年轻人,竭尽全力地想把他从僵化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但所有的努力,好像都没有效果,甚至帕克越努力他越后退。在作者的表述中是如此诉说他的感受的:“那天我知道什么是黑洞——黑洞就是物质的密度太大以至于光线都消失了的地方。”

这无疑是最能让我产生共鸣的地方。在我的教学中,我不也是这样时常关注着那极个别走神的同学,竭力地想让他回到课堂教学中心吗?事实上,这样的学生是常常被忽视的社会边缘的人。也许课堂上我所面对的“沉默”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经常采用的一种沉默——“这些人恐惧那些有权力的人,懂得不说话较安全”。帕克的话无疑是醍醐灌顶。原来,学生面对我的竟也是一种恐惧!“面对学生的,我还想教好书的话,我需要毫不含糊地看清他们的心中的恐惧”。

由此得出,我们只有认清自己的恐惧才能够洞察到学生的恐惧。“当我们否认自己状态时候,我们就会抵制在别人身上看见的任何东西,这些东西能让我们知道我们真正是什么样的和我们到底怎么样了”。我可以有恐惧而不必置身心于恐惧中——我的言行可以以真诚对待存在的恐惧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恐惧本身为出发点。

教学恐惧直接导致了我对自我教学成败的无尽的反思。一堂课,抑或是一项作业都会让我反反复复地去思考无数。在这本书中,帕克同样提到了教育使命的两个核心问题的回答:我们以何种方式获得知识?我们根据什么说我们的知识是真实的?面对学生渴求的双眼,我苦苦寻求能解释得清的答案。我总以为自己胜他们一筹,不断告诫自己不用去担忧自我的“权威”性质的动摇。而在客观主义者看来,主观本身就是

最令人恐惧的敌人。所以帕克说客观主义是这样描绘真理的:真理是只有通过把我们自己、把我们身心与我们要认识的事物相分离才能获得的东西。面对帕克的箴言,我又一次地剖开自我,我发现内心“茧”住的东西——恐惧。如果我能走出我的恐惧,把认识作为一种爱的形式,也许我就能放弃我控制的幻想,而与学生以及世间万物形成良好的协作。

“恐惧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中、存在于我们的制度中、存在于我们的学生中、存在于我们自身,它把我们与一切阻隔开”。

1、何谓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自身认同”又称自我同一性。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这样来解释自我同一性,他说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人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的重要方面前后一致及较完善的意识,也即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这个概念应用于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2、自身完整包含哪些方面?

教师的自身完整性至少包含以下几方面:

1.教师与学生不分离。

教师与学生不分离,意味着一种润泽的、无障碍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是靠外在权威来控制学生,而是与学生形成对话关系,彼此尊重,坦诚以待。一旦教师试图掩饰自己,师生就隔开了。

2.教师与知识不分离。

教师必须热爱自己学科的知识,成为本学科的传教士。而传教士不仅仅意味着广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意味着热爱知识成为一种信念。当教师的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体会到知识的伟大魅力并与学生分享。当教师不能意识到所教学科的魅力,只是将冷冰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那么他与知识之间便缺乏内在统一性,知识没有穿越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就与知识割裂了,这也是痛苦之源。

因此,帕尔默说:

第一个真相是,除非教师把教学与学生生命内部的鲜活内核联系起来,与学生内心世界的导师联系起来,否则永远不会“发生”教学。

我们能够、也确实正在使教育成为纯外部的事业,强迫学生记忆和重复一些知识,

却从来不诉求于学生内在的真谛——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们一旦离开学校,就再也不想读发人深省的书,再也不提出有独创性的见解。如果我们忽视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导师,就根本不会有改变人的优秀教学。

3.教师与自我不分离。

帕尔默说:

第二个真相更让人恐惧:只有我们教师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才有资格说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

……

3、如何形成自身完整?

因此,教师保证自身完整性需要的是开放的姿态、真诚的态度、不懈的努力以及永不停息的对知识的追求。

六对有助于教学的悖论:

1、课堂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又是开放的。

2、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

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

4、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即个人自由与集体约束之间的对立统一。)

5、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的支撑。(说明:这里最不容易做到的是对学生个人独处的支持,总是容易把它和分神联系起来。)

6、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感受:我有多少耐心等待学生的沉默,思考着的沉默?因为害怕沉默,课堂上很少给学生留下真正思考的空间。)

把握对立的张力

当我们忍受不了通往更高境界的磨难时,我们就不能在最深的层次教导我们的学生。(如何把握考试成绩与享受课堂之间的张力?)

每一个好教师、每一对好父母都在某种程度上学习在自由和纪律的悖论中协调平衡。经历矛盾、在生活中体验到悖论,紧张就会消失。否则,有可能在这种张力中被撕裂。

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

通过前三章充分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之后才能与另人和睦相处,形成共同体。

共同体掠影

帕尔默说教学就是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

曾经出现过的共同体模式有:治疗型共同体、公民模式、市场模式。

现实是群体共享的

真正的共同体的特征体现于这一主张中:现实是共同联系的关系网(现实的本质),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如何认识现实的假设)。

真正的共同体是这样一个认知形象:既拥抱所有事物所依赖的生存巨网,又拥抱身陷网中那些恰好对我们认识事物有益无害的事实。

可见共同体首先是一张有相互联系的网,这张网里既有亲密性、公民性,又有责任性,还有我们与非人类的存在形式(现实)的隐性联系。我们和我们所要认识的现实(真理、伟大事物等)结成这张网,谁都不可缺。

重温真理

我们的教育方式经常是这样的:知识客体高高地存在于人类之上,只有经专家(教师经常扮演这一角色)的传播,未受教育的外行(比如学生)只管完全信赖专家为他们提供有疑问的原始客体的客观而纯洁的知识(即前面高高在上的知识客体)。

而探索真理的真正过程则是这样的:求知者聚集在一个共同的主体(要认知的伟大事物或真理)周围,并会遵守让它们以同样的方式去接近这个主体的共同规则和解释。于是,求知者和主体形成真正的共同体。

比较一下上面把知识作为客体和主体的区别:主体可以用来发展关系(联结所有的求知者,没有专家和权威);客体则不能(它高高在上,被一层层偏见织成的障碍波隔断与人的联系)。

真正共同体透过论争而不是竞争来推进我们认知的。竞争是个人为了牟取私利而秘密进行的、得失所系的比赛;而论争是公开的,有时是喧闹的,但永远是群体共享的。在这个公开的、群体的论争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成为胜者。竞争则跟共同体相对立,腐蚀瓦解关系结构。论争是我们公开挑战彼此想法的动力,是彼此考验、更好地认识世界的群体努力。

要真正进入共同休,我们必须遵守它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这些标准和程序随着我们对主体认识的演进而演进。

由此得出: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

想起人类思想史上观点的演变。这个世界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永恒的对真理的探索。课堂上理想的认识状态也是这种永恒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寻求一个标准的答案。伟大事物的魅力

真正的共同体不只是借着我们个人思想和感觉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亦因“伟大事物的魅力”而结合在一起。

这里的伟大事物,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主体——不是研究这些主体的学科,也不是关于它们的课本或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这些视为主体的事物本身。(如课文中的文字本身、文字所塑造的原形等)

教育共同体最佳、最优的状态是:多元化(前面论述过教师对多元化的恐惧)、多重含意的解释(不是因为我们很困惑或不能作出决定,而是因为我们清楚我们的概念不足,不能包含浩瀚的伟大事物。读至此,想到那些曾扬言“没有说不清的事物,只有认识不清的事物”的人的狂妄。)、创见性的论争(便于纠正我们对于伟大事物本质的偏见)、诚实、谦卑、自由(只有被伟大事物的魅力所吸引才能战胜任何形式的暴君,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我们已经背离它太远了)。

想认识上面所陈述的伟大事物的魅力,必须先认识到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伟大事物。这里和第一章所论及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意思相近。

认知与神圣

在一个充满不敬的文化中,教育遭受的命运最可悲——教育变得平庸了。结果是我们失去了惊喜的能力。于是,当一个突出其来的刺激向我们走来时,目光就会变窄,或打或逃的综合症就会接踵而至。

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

第三事物

任何情景的真正共同体都需要一种超验的第三事物,令你、我对超越我们自己的事物问责。这样有利于避免当学生和教师是惟一活跃体时,共同体很容易出现的不是教师成为绝对权威就是学生永远不会犯错的自我陶醉中。而这两种情况都曾经或正在教学中存在着。以第三事物为教学主体,等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度量的标尺。既不偏左,也不倾右。

以第三事物为主体的课堂有这样有特征:第三事物真实地存在,且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以至于它能令教师和学生都要为他们所说和所做的一切负责。教师和学生彼

此都可以伟大事物的名义向对方发表其见解。

的确,当把所有的精力专注到要探讨(学习)的第三事物上时,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活动都会变得高效起来。由此看来,每堂课确定好能打开学生视野、吸引学生心灵的第三事物(我理解为教学内容)举足轻重。至于如何来推进这个以第三事物为主体的共同体不断向着接近真理的方向进展,应该是帕尔默没有谈及的技术问题。

不管怎样,师生围在由第三事物联系的共同体圆圈周围,总是一幅让人向往的图画。

从微观世界教学

“空间”与“内容”是一对悖论。传统的做法是让内容占领空间。但帕尔默却这样说:“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逻辑,这种逻辑如此精深,以至于每一块关键组件都包含重组整体所需要的信息——如果用激光照射,一组有高度组织结构的光就会把所有的一切都重组起来。这组激光就是教学行为。”

关于激光的美好愿景,我总想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呈现它,但总不成。

开放空间与技术手段

如果让我们改变占领空间的习惯,必然要经历一个过渡阶段,而这一阶段总让我们做得不是很好,此时,是继续坚持开放空间还是回到从前?此种煎熬,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也是所有新事物出现之初的共同特征。支撑自己渡过这一困难时期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开放学习空间时我做一听理念;另一样是认识维持一个开放的空间所需要的技术手段。

当许多人追随着新理念进行课堂改革的尝试时,如果相应的技术手段不到位的话,只有理念肯定开创不出新景观。

共同体:变化与障碍

营造共同体的方法因人而异,但一切皆基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读到这节时,我才约略明白本书中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意思。于是,更加清楚地表明,我们虽然讨厌过分离的生活,但分离似乎已经成了生活的理所当然。

教学生活中也永远存在地位和权力分歧,但不要幻想等这些差异消失之后再建设共同体。那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这些差异促进共同体持续进行。(是啊,怎么利用呢?)

而由这些差异所激励的师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缺乏也是形成真正共同体的障碍。

教师总会觉得课堂上只有学生依附于自己,而很少认识到自己也依附于学生。没有了学生,

教师一个人不可能在主体之外围成圆圈,共同体也不复存在。

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中

不只课堂需要真正的共同体,教师群体也应该形成真正的共同体,以提高教学本领而形成的共同体。

彼此观察课堂,建立各种可以互相切磋、帮助的小型组织等都是学习提高的好办法。本章引用的诗句同样代表着我的心声:

“伤心最大的益处”,梅林回答说------“是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这是绝对灵验的。你可能衰老到全身在颤抖,

你可能看到你周围的世界被邪恶的疯子蹂躏得面目全非,

也可能得知你的荣耀被更卑劣污浊的小人践踏在阴沟里。

只有一样东西可对付它——学。

学习为何人世如此沧桑,学习什么令它变迁。

只有学习能令你的思维永不枯竭,

永不孤立,永不受折磨,永不恐惧或怀疑,

也永不会起后悔的念头。

学习这东西最适合你。”

《教学勇气》读后

把最后一页书合上时,才恍惚明白“教学勇气”指的是什么。

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教师所过的教育生活并非是完整的,而这种不完整却并没有为大家所认识,当然,不排除有人意识到,比如帕尔默,比如新教育。如果想过一种完整的不分离的生活,需要的就是教学勇气。

我们都在哪些地方把生活分离了?首先在课堂上,把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师、学生三者分离。无论是之前的教师主体说还是为了纠正它的学生主体说,都没能将构成课堂的三个重要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于是,帕尔默提出以主体(第三事物)为中心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主体的周围,由主体联系,构成一种没有竞争但有争论、冲破局限发展潜能的认知关系。

读到这些章节时,总是不自然地想到自己的课堂。有时教师激情澎湃,有时学生热火朝天,却很少反思教师和学生为什么而热情。在对目标的意识渐渐增强后,又总是会由帕尔默的“主体”联系到课堂教学目标(也许我不该这样僵化地去理解作品中

的伟大思想,但总脱不了其中的干系)。多少次,因为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表现而忽略表现是为了什么。

既然教师在课堂的主要任务是营造认知的共同体,就不用再拘泥于诸多的评价方式,不用为了营合某些趣味或是其它原因而把自己同课堂的共同体分离。当你用讲解可以把学生引向认知的途中,就不一定非得小组合作;当你用问题吸引了学生对知识主体的关注,就不一定非得读多少遍书了;当你把教学空间开放后提高了学生更多的兴趣和实效,就不一定要被“用知识占领空间”的理论所左右了------ 其次,在和同事共有的教育生活中,我们也把各自分离了。于是,教室的门关闭着,心也关闭上。各自为营只会带来停滞不前,带来更多的分离。

如果我们有勇气认识到生活是一个整体,就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个整体中的许多悖论。当课堂乱糟糟的时候,一些新奇的看法可能就在其中诞生了;当教室里安静异常保证所谓的纪律时,教师却又要接受沉默的考验;那些书写时的不安分分子可能就是实验时的领导------是耶非耶,取决于你的认识和对其应用的能力。

勇气从哪里来?首先来自于对自身的认同。这里的自身认同,不是出于任何道德或良心的要求,而是发自心底的真实声音,有你的长处,有你的不足。如果你有基于自己认同的关于教学的见解,不要屈从于那些流行的观点。

可是,我有勇气去直面自己的心灵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教学吗?

★ 2008.7.12重阅《教学勇气》

真正优秀的教师:是对教学工作有热情与激情;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导师。

真正优秀的教学:不是教学技术,是源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身完整;是对学生的亲切款待;与学生的心灵相通。

教学困惑的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对教授的学科的知识残缺不全;

二是不能清晰、完整的认识我们所面对的学生;

三是对自我的认识。

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与学科同等重要。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是谁,当我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不能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P3页

描述内部景观的三种重要通道:智能、情感、精神。

凭智能,是指思考教与学的方法;凭情感,是指和学生的感觉方式;凭精神,是指对生命热爱,对工作的渴望。这三者是完美的交织在一体的。无一可以忽略,如果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如果把教学缩减为情感的,就成了自我陶醉;如果把教学缩减为精神的,就丧失现实世界之根基。

没有什么比对某件事的渴望再具有动力的了。

教师渴望工作,一定能干好这项工作;学生渴望为学习,学习成绩一定会好。

在幼儿及儿童面前,你的热情与激情远比你的学历、学问、学识更重要!

只有对事业怀有虔诚之心,才会以诚惶诚恐之心,对待工作,才会时刻关注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否则我们会忽略或掩饰许多缺点与问题,而又自我感觉良好。

快乐能分享吗?

1、什么是快乐?

渴望得到满足时,才是真正的快乐!

只有当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时,才会是快乐的。

做自己想做、又有能力做、空间允许你做的事,才是最幸福的境界。

2、快乐能分享吗?

甲的快乐能被乙分享,那唯一的前提,就是甲乙有特殊的关系。

★2008.7.13 P14-35

1、教学的勇气在于保持心灵的开放,心灵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教师只注重教学技巧,不关注学生的心灵,没有心灵的导引,没有灵魂的首肯,内心处于肢解、分裂的状态,是不会有优秀的教学出现的。不仅如此,更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

2、心灵是思想的内核,是行为的指挥所,是外显行为的操纵者。没有心灵的宁静,就不会有宽容与耐心,就不会有和颜悦色;没有心灵的宁静,就不会有教师的专心治学,就不会有幸福与快乐。

没有后台CPU的忙碌,哪有前台显示器的荣光?

3、评判优秀教师的标准:不是讲与不讲,讲多与讲少,是看他对教学有没有热情与激情,看他对工作有没有痴迷。

4、人的视力是有限的,或者说我们的视野是有范围的。但我们可以借助透镜看

到先前看不到的东西。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微观世界的粒子;借助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遥远星空的星体。同样借助科学理论,可以延伸我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

5、制度只是压制了某些人的想法,并不能消除人的想法。任何制度与规范都是想让人把事情做好。如果某项工作是我渴望的,我又有能力做好,我一定会做好。这时的制度与规范,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2008.7.14 P37-62 恐惧文化

1、恐惧是一种和同事、学生、学科及我们自身相分离的东西。如:学校中师生等级关系的分离,知识分门别类的分离,提防同事相互竞争的分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分离。

恐惧无处不在: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中,存在于我们的制度中,存在于学生中,也存在于教师中。从小学一开始,教育就成了令人恐惧的事。作为教师,走进教室,恐惧就在那里:提出问题,而学生像石头一样保持沉默;被难题难住或不得要领把学生搞糊涂……作为学生,更有恐惧:害怕失败,害怕不懂,害怕被拖进他们想回避的问题中,害怕暴露他们的无知,害怕在同学面前显得自己的愚蠢……

2、恐惧是一种心理失衡,会产生不安,会产生离心力,会使你远离自己的心灵。恐惧并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恐惧某个话题,就会引起注意或说明你在这个话题方面人不足有缺陷,提示你在这方面有改变,这是健康的恐惧,是恐惧的积极意义所在。

3、当我们问,教学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听到的多数意见是――学生!我的学生沉默寡言,没有社交会话能力,注意力不集中……总之,学生质量太差。在更大的范围上:社会弊病、双亲缺失、公共教育不到位、电视大众文化的平庸……

从不在自身上找原因,把所有问题与责任都推向学生,怪罪学生,这是规避风险、自我防卫惯用的手段。更是掩饰自己无能的表现。

由此我联想到:医生以治疗疑难病人来证明医术的高明,教师确以“教好学生”而自豪。天大的反差观念。

医生遇到疑难病人,一个人解决不了,请专家,请同行会诊。集中大家的智慧与能力来解决问题。这说明医生的工作是合作的;教师碰到疑难问题时,难教的学生时想过与同行请教商讨过吗?没有从来没有!自视高傲的教师不会低下头这么做的,虽然集体备课活动也在开展,那与真正的研讨相去甚远。

2008-7-15 P63

一、全面认识世界:既用逻辑思维又用非逻辑思维来思考,改变“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模式。

二元思维模式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把它的应用范围扩大了。科学、知识领域是二元的,情感领域用二元思维就说不通了。

二、悖论与教学设计

1. 这个空间应该既有界限又是开放的。

没有界限的空间不是空间,只是一种无序的空旷,在这种空旷里就不容易出现真正的学习。界限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旅程有个目的地,那么开放则是提醒我们会有很多条路可以让我们到达终点。再深入一点,学习空间的开放提醒我们,将要到达的终点可能不是我们在行程之初计划要到达的终点,因此,对于共同行进过程中呈现的真正目的地的线索,我们必须保持敏感。

界限的本质:就是路标,就是方向,就是告诉不要走错或偏离行进的方向。因此有界限意味着有人导引,有安全感,没有迷失方向之虑,意味着有一定的保障。

开放是方法或思路的开放。我们教师习惯于在有界限的范围中工作。

2. 这个空间应该既是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

开放的空间是一种解放,但同时又增加了在未知方向中迷失的恐惧(恐惧就可以造成紧张)。所以学习空间一定要令人愉快——既开放又吸引人,既自由又安全、可信赖。我们渴望更多的自由空间,但真正开放空间后,我们又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为没有界限,也就没有路标,一切要完全靠自己去探索。

3. 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只有当人们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教育才有机会产生。

4. 既尊重学生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

5. 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的支撑。

学习需要独处——这不仅是在学生们需要时间单独思考和吸收学习内容的意义上提出的,而且在应该尊重和不干扰他们内心自我真实完整的更深层意义上提出来的,如果我们希望学生们学习,就要提供学生独处的空间。

学习需要集体交流——在对话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我们的想法可以受到检验,我们的偏见也会受到挑战,同时我们的知识面也会被拓展,

通过交流我们就不再只是独自思考着自己的想法。

6. 这个空间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

沉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反思我们所说过的话和听到的信息,而且沉默自身也是一种表达,是从我们自己、从其他人、从这个世界的最深处呈现出来的表达。

在真正的教育中,沉默是作为一种学生需要内心世界工作时值得信赖的母体,是适合更深层次学习的一种媒介。

沉默也是学习,有时是更有效更真实的学习,梳理自己思绪时就需要沉默。

可很多人都将沉默视为出现错误的征兆。

悖论原理能够有助于任何教师领悟自己的自我和构建所有教与学的空间。

★我们从来没有对课本怀疑过,其实,思考怀疑课文缺陷的本身就是对课文的深层思考。

★学生不会从一篇完美无缺、只提出正确问题、并且都给了正确答案的课文中真正学习。真正的完美是残缺的完美,就像断臂的维纳斯像。

★我们从来不思考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总是理直气壮的认为,这是应该的。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更好更快的理解自己的讲解,却从不试图去理解他们。

★2008.7.15 P123页

全息摄影图的每个部分都含有整体所拥有的全部信息。

能从一粒沙中看到整个世界,何必要把满满一车沙子倒给我们的学生呢?

从一粒沙中看到世界,显然需要想象,需要方法,需要智慧,需要规则,

人的大脑在面对孤立的、支离破碎的资料信息时并不能充分发挥功能,它善于处理有意义地连接在一起的信息形式。

建立学习共同体,并真正发挥共同体的教育力量。学生在一起学习,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从别人眼睛看待事实的机会,而不是强迫他们透过他们自己有限的视野去审视每一件事物。他们能检查并纠正从各种不同的观点所看到的一切,因而有机会得出更趋于正确的结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案例一:医学院里的微观教学P125

医学院的学生,当初就读时大都深深地关心病人和他们的健康,可四年毕业以后,他们却到了“把病人看作物体,能修好就修理,不能修好就扔掉的可悲后果”。

案例二:社会研究的微观教学P129

★2008.7.16 P134

1、课堂提问我一直认为很容易,可真正运用时会发现有许多技巧:

选择恰当的话题(问题的关键点)

用既不恐吓也不贬低身分的方法去发问(语言技术)

能把师生的一问一答变成在学生中间到处反弹的话题

2、心灵的挑战一定要学会相信学生具备所需要的智慧去处理手边的议题。

这很困难,是很强烈的挑战,因为权威心理总是在鼓动你去显示自己的正确,尤其是当学生说的完全错误时,恐怕你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想急切的站起来,用“权威之剑”去击破学生的谬误。

此时,如果你想让学习共同体真正活跃起来,你要忍住煎熬,抑制自己权威的冲动,问自己一个简单但高要求的问题:我能等待30秒或1分钟吗?

3、我们总是喜欢用严密的逻辑规则线性的去判定学生的发言是否合理,不会全面深刻的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复杂性与情绪化因素。

4、耐心去倾听,给学生一个完整表达意见的机会。因为学生的思维有时不是那么清晰,他关注的东西比教师心虽预设的知识更复杂、更微妙、更富有情绪,所以外显性的语言也许是语无伦次,词不达意,

5、学会与无形的历史和思想共同体对话和聆听,这可以无止境地扩大一个人的世界,同时也永远地改变他的生命。

★2008.7.17 P142 关上门教学

教师的专业特征决定教师的教学,是最具个人化行为的工作,就像独奏一样,永远在同的眼光之外。

走进教室,就把同事关在门外,我的教室就是我的城堡,其他封地的君王一概不受欢迎,所以,绝大多数教师从内心深处是不欢迎其他教师听课的。离开教室以后,很少去谈论在教室里所发生过什么,虽然集体备课活动也在开展,可我们依然不习惯讨论共同的经验。

更深层的文化原因是同事间所建立起的壁垒。

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或教师教学水平的评选,就是去听他一节课。仅仅听一

节课,就对他人的教学作出评判,显然是以点代面,更有可能以偏概全。要知道“睹瓶中之冰知天下之寒”是需要智慧的,要通晓四季变化的规律的。

把教师职责的比喻为牧羊犬,的确是形象恰当的比喻。牧羊犬有四项功能:一是维持一个能放牧和自己吃草的空间;二是把羊群聚集在那个空间中,不停地氢走失的羊群找回来;三是保护空间的边界并把危险的掠夺者阻拦在外;四是当放牧的草原上的草被吃光了,它和羊一起转移到另外一个可以得到食物的地方。

读《教学勇气》读后感

读《教学勇气》有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说实话,手捧此书,很多时候心又游离于书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才疏学浅,我觉得此书所讲的内容不易理解,感觉很深奥,需要专心、投入的边读边想,边想边读。关于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问题,而在这里,帕克·帕尔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尽管如此,我也不能完全理解,更不能说出自己的多少感悟,只是对书中一些重要的观点有比较深的 印象而已。 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帕尔默提倡需要发展教师职业的深层愉悦,这种深层愉悦的根基在于将教学工作融入自我完整之中,如果一项工作是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即使辛劳也乐此不疲,工作让生活充实快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自身成长的机会。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我们经常故意漠视心灵发出的声音,结果心灵变得缄口,对待心灵有如待友之道,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问询,而是平和、快乐地聆听。

只有教师能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有可能将心灵呈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前,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总之作为教师要保持心灵的完整,让教学成为自己生活乐趣的一部分,这是读此书后我最大的收获。 本书的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和一个最简单的前提: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这让我对教学的实质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读了《教学勇气》,我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渐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拨开迷雾,认清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在寒风中摇曳的一点烛光,也坚信自己的光芒,自己的温暖那是给予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我相信自己有勇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 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我们热爱教育,同时为教育痛苦。我们不辞辛苦,我们乐意学习,我们希望自己的教学生涯充满成功。但现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有时我们甚至想放弃,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为什么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呢?是学科知识的浅薄?是教育方法、技巧的缺乏,还是对学生的研究不够?反思中,我发现唯独缺少了对自己内心的关注。然而,帕尔默告诉我,核心问题是“认识自我”,是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他说:“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帕尔默说,要寻找一种与自己本性契

《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仅仅源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 爱教学生涯。在这本书中,作者用通达的语言让我认识到,我们 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当坚定地立足于 一种真实的自我意识中时,我们才能获得虽然困难但有意义的工 作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和力量。 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 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 情消退甚至无心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 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教学勇气漫步于教师的心灵》的作者帕尔默带领教师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 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全书共有八个篇 章组成:导言,源自心灵的教学;第一章,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 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第二章,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第三章,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为 伟大事物魅力所凝聚;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

教育;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第七章,不再分离心 怀希望教学。 在众多和教育相关的话题中,教师的心灵是鲜有人关注和讨 论的。人们热衷于讨论教什么?怎么教这些能够能对教育现状产 生立竿见影的话题。当然,这个话题往往会让人觉得遥远而空泛,然而,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的班级,面对一张张新的面孔,我们内 心深处还是会有难以抑制的恐惧冒出来,甚至当我们面对每一堂 新课、每一个突发事件、每一次未知的挑战时,恐惧都会不时来 突袭我们的心灵。我们恐惧,恐惧未知的糟糕结果,恐惧一切不 顺利,而与此同时,学生也深陷恐惧,他们害怕失败,害怕不懂,害怕被拖进他们想回避的问题中,害怕暴露了他们的无知或者他 们的偏见受到挑战,害怕在同学面前显得自己愚蠢。当学生的恐 惧和我的恐惧混合在一起时,恐惧就以几何级数递增――这样教 育就瘫痪了。 为了保护自己,教师选择了和学生相隔离,用权力、身份、 学识等等筑起高墙,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让教师或激动、或伤 心越热爱教学的教师,或许伤心也越多,而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 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遇到了重重困难仍然能够坚持,保持 自己身心的完整,感受到教育生活真实的苦与乐。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对教学来自与教 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一起在阅读当中寻找教学的勇气吧!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1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1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读《教学勇气》我很感动,这是一部唤醒教师心灵的书,我从中了解到了自己内心的弱点,自己心灵的需要甚至有时候,它帮我治疗了心灵伤痛,提升了人生观念,让我的心对过往不再耿耿于怀,有点儿像毕淑敏所说“心轻上天堂”的感觉。 从中,我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根本问题——“自我认同”,尤其是职业的认同。我觉得,这个认同在这个浮躁时代太不容易了,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还“处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期”很多时候老师们渴望的不是“内心领域的关注”,而是“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我也处在这个时期。 书中还说“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所谓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敏锐地感受自我,感受自我内心的教学体验,是否快乐、是否紧张、是否慌乱、是否享受?如果不快乐,那么这堂课其实是一种折磨。洞悉内心本质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同”,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项是职业认同,是否认同自己职业,是职业幸福的关键,也是课堂灵气的关键。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的家长身上。我上周开了一次家长会,从中分享了“自我认同”的理念,我说,我们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源,也出在“自我认同”上,自我认同的缺乏,导致了各种家庭教育问题

的产生,是否认同自我,是否认同自己的生活,是否认同自己的职业,都会在于孩子发生冲突是,以家庭教育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家庭教育的低效或者伤害。在做进一步沟通中,很多家长陷入了沉思。这让我反思我平时的家长会,我发现,我所说的,大部分是学科要求、管理要求,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会拿“升学问题”来增加家长的压力,即便是谈教育观念,也更多是为提升家庭管理效率效率服务,却很少涉及家长的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学生的内心感受,我发现,我的教学心肠是硬的,缺少书中所说的“教师心肠软”。 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心灵和技术,到底哪一个应该更优先?昨晚我去做一个家访,我没有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我只是辅导学生,我们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采用互动互动模式,把英语学科的一周知识复习、思考了一遍,并做了一部分习题,这个班里倒数的女生表现非常好,我们一起提问、讨论,她表现出思维敏捷、学习认真、主动提问等优秀的学习特点,效果非常好。家长当时一直坐在旁边,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大为舒心,因为她很少看到孩子有这种表现。 我在思考,达到这个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心灵的作用,还是技术的作用,到底哪一个起了关键作用?如果我一晚上跟家长谈教育、谈内心,会有这样的效果吗?我们的内心唤醒,到底是怎样发生作用的? 书中讲到“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和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是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的对话中”。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遵守的教师职业规则,是否也有和作

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0篇

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0 篇 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1 还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很难得的一次机会,我们学校请来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为我们讲解图画书。记忆深刻的是,他在这场讲座里多次提到了一本书《活了100 万次的猫》。当时一直很想看,可翻遍了整个图书馆都没有找到这本书。今天终于有机会见一见这一只传说中的猫了。 这只让人望而生畏的猫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有一只猫,它的过去,也就是它的前半生,是一个不死身,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尽管生命在一次次轮回——先是国王的一只猫,然后又分别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婆和小女孩的一只猫,但它却活得浑浑噩噩,活到最后,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了。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当心爱的白猫死去了,这只100 万年没有哭过没有死的猫,放声大哭,然后安然死去。 这是一本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蕴涵了自我与爱情,生与死的伟大哲理。什么才是真爱?没有自我会有真爱吗?如果我们活得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整天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怕别人说这样说那样。那么我们有说爱的资格吗?那样的爱也同样是虚伪的吧。有多少人一生找不到“我” 而找不到爱,找不到灵魂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他” ,变成另一个 “你” 。而是 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确定自我,发展自我 我个人认为《小熊的栅栏》这一本读本很值得阅读,它是接近

生活的一个读本。读了这个读本就会感觉到是农村的生活一样,它体 现的是农村现实生活的常遇到的事情。小熊种萝卜,为防止小兔头吃萝卜而做栅栏,做好栅栏后萝卜还是不见了;小熊想办法,做栅栏要量尺寸,量高度,量宽度,量高度不让小兔跳过去,量宽度不让小兔挤进去;量好尺寸做好记号,做好栅栏萝卜还是不见,引发小熊想办法的一个过程,最后小熊大胆的想象出小兔会打洞,结束了读本内容。给孩子留了一个悬念。故事的每一页都具有连贯性,从小熊的栅栏引到生活中遇到事情自己必须想办法解决,一步一步的深层下,作者能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现出来,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2 成长经历中反复比较,得出若干切合实际的规律性认识,并提出了“太好了” “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三句话,这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教育方法,这些是都是极其可贵的。她又能理解年轻妈妈的心情,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她们点明孩子成长中的“秘密” 。这时的她不仅是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也是妈妈们的知心姐姐。 人的素质实际上将决定我们民族的命运,每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从家庭中获得生命,在家庭的环境中得到最初的也是他的生命打上烙印的教养。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以及 生活习惯的形成,莫不与家庭有 最密切的关系 家庭教育,这是整个民族的事业,是千家万户的事业,同时又是一家一户的事业。每一个做父亲、母亲的,都只能分散地,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意愿,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和影响他们的子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 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是帕克.帕尔默的作品,这本书立足于教师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探索外部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鼓励明察内心领域,并提出了这样的核心问题:教师自身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教师的自我是什么样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共同体这个概念:共同体是个体内部不可见的魅力的外部可见标志,是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与世界联系的交融。全书共分为七章,前三章探讨了培养造就共同体的内在沃土,教师的内心生活,后文则是关于共同体如何从内心世界融入课堂以及更大的世界。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共同体的模式:治疗模式、公民模式、市场模式,并指出真正的共同体是这样一个认知形象:既拥抱所有事物所依赖的生存巨网,又拥抱身陷网中那些恰好对我们认知事物有益无害的事实。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作者对于教学空间设计所提出的六个悖论:1.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又是开放的。2.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

张的气氛。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4.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5.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的支撑。6.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 对于第一条,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又是开放的,在界限内,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他们的发言总是被老师以及相关的资料引向主题。这有些像法律中所说的“自由”。法律中个人享有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而这种对于个人有限的自由,是为了保证他人也享有的有限自由,从而最终保证自己所享有的自由。教与学的空间有界限就是为了保证空间是空间,而不是无序的空旷,没有界限的空间会造成漫无目的,游离主题。而空间的开放则鼓励探索、创新。 空间有愉快的气氛则能消除恐惧,吸引人积极参与,而适当紧张的气氛则能促进有意义的竞争、思考和探索,也能让人积极参与其中。 这本书每一章节,都由一首摘录的诗作为开头,整本书弥漫着浓浓的哲学气息。对于书名—教学勇气,正如书中所说,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勇气读后感1 有幸读了帕克·帕尔默著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简单,过于肤浅。《教学勇气》使我对教学,优秀教学和优秀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帕克·帕尔默谈到教学中的困惑源自三个方面:学科,学生,还有自己对自我的认识。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而更为复杂的是教导自己认识自己。如果仅仅从学科和学生两个方面去认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作为一个教师只要精通学科知识,学习足够的教学技巧,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复制这个世界。当我们对学科以及对学生的认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自于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们不了解自我的时候,我们就不了解我们的学生是谁,也就不能懂得我们所教的学科。然而在我工作的时候,我和同事经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教起来怎么越来越难了,越来越多“来自地狱的学生”;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从这些抱怨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理解教学,我们也是在这个角度上来进行着我们的教学,很少从认识自我这个角度来理解教学,去理解我所教的学科,去认识我所教的学生。在帕尔默看来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去简单的复制这个世界,而不是在改造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想让我们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去复制这个世界。作为教师就不能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去理解教学,教师应该去理解自我的知识,认识自我,把自我和学生、学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去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有精深的学科知识,好的教学方法,正如帕尔默所说的真正的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每

中学生读书心得体会10篇

中学生读书心得体会10篇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些书,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成语故事》、《唐诗300首》等等。其中《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第1篇“小精灵”令我印象深刻。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调皮粗野的小男孩。他趁父母做礼拜的时候,拔家禽的毛,并在母亲的衣柜里调戏一个小精灵,被它变成了小人儿,随着大雁去旅行。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不能伤害和调戏动物。如果我们伤害野生动物,你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翻开薄薄的论语,我发觉如今的我们已离儒家文化甚远了,也许以今人的眼光,论语中的孝道已很难让人接受。但我想说:请大家捧起《论语》,让我们重视孝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其实父母就是我们最完美的榜样,我们观其志,而等到我们成为父母眼中的成人,多的更是任性的小王子、小公主,而少了对父母的崇敬之情,孝字难寻呀!我曾听说父亲血换来的是儿子无止境的花销;我曾看见一个绝望母亲的泪水,却换不来浪子的回头。我不禁想问:孝从何寻?早在春秋之时,夫子便有子寻父志之思想,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以崇敬的心来奉养父母,这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如今我也见年过半百的父母仍为孩子操前忙后,真不知作为儿女的他们是否对父母之年有夫子般的见解。而有感于父母之年这正是现在儿女应尽的孝道。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看完这句,我不禁想起报纸电视上一个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和那流满泪水的父母的脸。夫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孩子应该在父母身边,若有时要远行必告知父母。若那些离家的小孩能捧起《论语》,若明了此句的深刻含义,便知父母之用心良苦,便会少一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和焦虑万分的父母。如果今后我们远游了,我们更应当珍惜与父母团聚的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父母以最大的关心来弥补远游之缺。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就是孝。而对于现在的小王子、小公主,和颜悦色大概只是父母对他们吧!若以夫子之言,我们应当以遵从的心来面对父母,以此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而要在小王子、小公主辈重拾对父母的敬佩服从之心,重捧《论语》,势在必行。 读《论语》,才明白了孝字当头必从小事行起,才懂得对父母的爱应当更加的珍惜,而对父母的爱应当更加真切、切实。重读《论语》,受益匪浅,我坚信这部哲学原典的光辉必能照耀普世孩子的心。重读《论语》,对我们意义深远。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这段时间研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感悟颇深,《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作者是美国知名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国珍、余巍等学者翻译,是“大夏书系·教师教育精品译丛”之一。 曾有人这样评论过《教学勇气》:他的作品罕见地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准确、智慧与人性。他的书是给所有热爱教与学的人们的一份厚礼,特别是那些挣扎于痛苦中的教与学的热爱者。 书中提出的问题是普遍的,但又是个别的,从教师对于自身完整的探索到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计划,都有所涉

猎。这些问题是再迫切不过的了:我们怎样增强教与学的能力?我们怎样保持对教学的乐趣与热爱?作为教师,作为人,我们怎样成长?我们怎样满足对加强彼此间联系的渴望,我们怎样发展能够支持教与学的共同体形式?导言部分,源自教学心灵的教学指出,教师应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弗洛伊德说:“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当一个老师如此真实的了解自我是谁时,才会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些编织者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讲授法、苏格拉底似的

对话、实验室实验、协作解决问题、有创造性的小发明。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在整个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教学勇气》通过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即智力、情感和精神来处理这些问题。 教书的工作会让我们承受许多的恐惧:我们的工作不受赏识,没有足够的报酬,在一个不错的早上突然发现我们选择了错误的职业,把我们的生命都耗费在琐事上,到最后感觉自己像骗子。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自己极少识别的恐惧:我们对来自年轻人评判的恐惧。那些对学生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1、教导自已认识自我 “然而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远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想不到名人也有这种情况出现,我还以为就是我们这些平庸人才会出现毫无生气的教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知遇到多少次是这样的情况,多么沉闷的课堂而又那么无耐,以致我们有时会厌卷教学,怕给学生上课。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望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那是肯定的。不“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根本不会想认真读这种书,不会去想改变自我,这样的书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这里帕尔默讲了引起教师困惑的三个主要原因:认识学科、认识学生、认识自我。“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完全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第三个原因:“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而就优秀教师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的重要的”。同时阐述三者的关系,强调了认识自我的生要性。“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次、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生科。” 2.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 “教师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为他们是如此普通且无反击之力的群体。”的确如此,教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没有金钱,更没有权势。特别是当今的中国,教师的地位和权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所如些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依靠增加拨款、重组学校结构、重

中学生读书心得体会10篇

中学生读书心得体会10篇 中学生读书心得体会1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些书,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成语故事》、《唐诗300首》等等。其中《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第1篇“小精灵”令我印象深刻。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调皮粗野的小男孩。他趁父母做礼拜的时候,拔家禽的毛,并在母亲的衣柜里调戏一个小精灵,被它变成了小人儿,随着大雁去旅行。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不能伤害和调戏动物。如果我们伤害野生动物,你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中学生读书心得体会2 翻开薄薄的论语,我发觉如今的我们已离儒家文化甚远了,也许以今人的眼光,论语中的孝道已很难让人接受。但我想说:请大家捧起《论语》,让我们重视孝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其实父母就是我们最完美的榜样,我们观其志,而等到我们成为父母眼中的成人,多的更是任性的小王子、小公主,而少了对父母的崇敬之情,孝字难寻呀!我曾听说父亲血换来的是儿子无止境的花销;我曾看见一个绝望母亲的泪水,却换不来浪子的回头。我不禁想问:孝从何寻?早在春秋之时,夫子便有子寻父志之思想,父母

给了我们生命,以崇敬的心来奉养父母,这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如今我也见年过半百的父母仍为孩子操前忙后,真不知作为儿女的他们是否对父母之年有夫子般的见解。而有感于父母之年这正是现在儿女应尽的孝道。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看完这句,我不禁想起报纸电视上一个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和那流满泪水的父母的脸。夫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孩子应该在父母身边,若有时要远行必告知父母。若那些离家的小孩能捧起《论语》,若明了此句的深刻含义,便知父母之用心良苦,便会少一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和焦虑万分的父母。如果今后我们远游了,我们更应当珍惜与父母团聚的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父母以最大的关心来弥补远游之缺。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就是孝。而对于现在的小王子、小公主,和颜悦色大概只是父母对他们吧!若以夫子之言,我们应当以遵从的心来面对父母,以此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而要在小王子、小公主辈重拾对父母的敬佩服从之心,重捧《论语》,势在必行。 读《论语》,才明白了孝字当头必从小事行起,才懂得对父母的爱应当更加的珍惜,而对父母的爱应当更加真切、切实。重读《论语》,受益匪浅,我坚信这部哲学原典的光辉必能照耀普世孩子的心。重读

老师读书心得 《教学勇气》读后感

老师读书心得《教学勇气》读后感 当我拿到《教学勇气》这本书的时候,题目深深地吸引了我。什么是教学勇气?作者经历了什么,才会使用这个题目?我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开启了本书的阅读之旅。 什么是教学勇气呢?或许大家有不同的解读。在这本书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这种行为就是教学勇气。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心灵足够开放吗?当工作要求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了吗?我们具备这种品质吗?为什么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还依然在坚持?那一定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这是一本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书。刚翻开这本书,读了短短的一段文字,我便有很强的代入感。作者说自己是用心的老师,有时在教室里自己就忍不住满心欢喜起来。当他和学生发现可探索的的未知领域,当面前展现出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自己和学生的体验为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作者感到在那个时刻教学是最滋养心灵、是自己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然而,不是每个教学过程都有美好相伴,作者也有很郁闷的时候。有时候,教室毫无生气,一开始上课学生就像修道士一样静默无声,任凭他使出浑身解数,学生依旧没有反应。这些学生前一刻在门厅走廊上还生龙活虎、谈天说地,而一到课堂上就即刻变得麻木不仁。于是,作者陷入了恐惧之中,并猜想自己的课一定很沉闷!读到这些内容,我觉得这些场景是多么的熟悉!这些难道不是我的经历吗?我相信不止我一个,应该还有很多教师也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场景。 这是一本关注教师心灵的书。本书第一章中提到,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好的教师使用的教学技巧各不相同,有的老师滔滔不绝,有的老师惜字如金,有的老师紧循材料,有的老师天马行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质:有一种把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一起看看书中的一个故事吧,我认为它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位教师艾伦和埃里克。他们都出生在工匠家庭,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大学毕业后都成为了教师。不同的是,艾伦成了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而埃里克却在工作中表现得很痛苦。是什么原因让两个人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是自身认同。埃里克就读大学后,心灵上经历了强烈的文化冲击,他没有了安全感,变得不自信,感觉自己不能融入集体,渐渐地,与周围环境越来越多的冲突困扰着他,导致他做了教师后,也一直不顺利。恰恰相反,艾伦任何时候都没有产生过与周围环境的冲突,而且把自己从父辈那里学到的手工技艺迁移到工作中去,他的这种完整、不分裂的自身认同,非常利于他的专业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潜心钻研各种教学技能,寻求各种教学方法,读过《教学勇气》这本书后,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教育初心是什么?在教学工作中,满脑子充斥着各种教学技巧,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吗?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吗?我们倾听过自己的内心吗?如果不是,如果没有,那么,也让自己拿出教学勇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遵从自己的内心吧!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_心得体会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感谢您的阅读! 教学勇气读后感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读《教学勇气》我很感动,这是一部唤醒教师心灵的书,我从中了解到了自己内心的弱点,自己心灵的需要 甚至有时候,它帮我治疗了心灵伤痛,提升了人生观念,让我的心对过往不再耿耿于怀,有点儿像毕淑敏所说“心轻上天堂”的感觉。 从中,我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根本问题---“自我认同”,尤其是职业的认同。我觉得,这个认同在这个浮躁时代太不容易了,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还“处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期”很多时候老师们渴望的不是“内心领域的关注”,而是“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我也处在这个时期。 书中还说“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所谓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敏锐地感受自我,感受自我内心的教学体验,是否快乐、是否紧张、是否慌乱、是否享受?如果不快乐,那么这堂课其实是一种折磨。洞悉内心本质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同”,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项是职业认同,是否认同自己职业,是职业幸福的关键,也是课堂灵气的关键。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的家长身上。我上周开了一次家长会,从中分享了“自我认同”的理念,我说,我们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源,也出在“自我认同”上,自我认同的缺乏,导致了各种家庭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否认同自我,是否认同自己的生活,是否认同自己的职业,都会在于孩子发生冲突是,以家庭教育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家庭教育的低效或者伤害。在做进一步沟通中,很多家长陷入了沉思。这让我反思我平时的家长会,我发现,我所说的,大部分是学科要求、管理要求,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会拿“升学问题”来增加家长的压力,即便是谈教育观念,也更多是为提升家庭管理效率效率服务,却很少涉及家长的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学生的内心感受,我发现,我的教学心肠是硬的,缺少书中所说的“教师心肠软”。 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心灵和技术,到底哪一个应该更优先?昨晚我去做一个家访,我没有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我只是辅导学生,我们用了2

心得体会 关于读书心得日记模板锦集十篇

关于读书心得日记模板锦集十篇 关于读书心得日记模板锦集十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心得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心得日记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心得日记篇1 一天学生们上室内体育课,我说这节课老师们跟大家一起阅读吧,让我们走进知识的海洋,享受书籍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就顺手拿了书架上的鲁滨逊漂流记,之前听过这个人物,但是说真的不清楚书中到底写的什么。出于好奇吧,我就认真的阅读了一下。 刚翻开书,我就被故事的内容所吸引住了:鲁宾逊是一个喜欢冒险的年轻人,他喜欢航海,喜欢一切和冒险有关的事物。他有智慧,他勇敢,他坚强,他乐观向上,百折不回! 智慧是他的财富。鲁宾逊用他的智慧驯服一个野人,做自己最忠诚的仆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学会了做面包、造木船…… 勇敢是他的动力。鲁宾逊色用他的勇敢战胜了海盗。他用自己的勇敢也战胜了野人…… 坚强是他的力量。鲁宾逊用他的坚强,在一座荒岛上生存了28年。他用自己的坚强让一座荒岛变成了世外桃园…… 乐观向上、百折不回是他生存的希望。鲁宾逊用他的乐观向上、

百折不回的精神,知道了生活的艰难,知道了生活的乐趣…… 看完之后,我就在联系自己。想象假如我是他,我能不能像他这样有智慧,有勇气,够坚强,够乐观。真的是让人不可思议!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向鲁滨逊学习,积极向上,乐观面对一切事情,真诚对待每一个人,让生活丰富多彩,让人生不再单调乏味。 读书心得日记篇2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猫,这是一个不平凡的猫,它会笑,它还有一个妻子,叫虎皮猫,就在这个冬天中,虎皮猫生了四只可爱的小猫,胖头胖脸,爱吃爱睡的老大——胖头;漂亮优雅,温柔的老二——二丫;唯一会笑,最淘气,也最可爱的老三——三宝;还有一只难产生了的,而且受弱多病的老四——小可怜(在故事的末尾中她去世了)。 还有一只老鼠,人称老老鼠,是笑猫的朋友,由于,他太喜欢三宝了,而且还救过三宝的命,但三宝却不会和老鼠做朋友,于是,老老鼠却便变成了熊猫的模样,说是笑猫的远房亲戚,是笑猫的表哥。 我的感想是:我认为老鼠和猫做朋友是可能的,只要老鼠不偷吃粮食就好了,可再一想,不对,那鱼又不偷吃东西,可能是因为这是一个永远也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比如说,猫不吃老鼠等食物,猫灭绝了,老鼠和鱼太多了,食物不够,又灭绝了,故事中说笑猫不吃老鼠只是个童话,也可以说明笑猫善良,老老鼠是只好老鼠。 希望大家可以看《笑猫日记》,因为这可以让大家知道、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哦!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我受益匪浅在这本书里,作者帕克?帕尔默写出了他对教育独到的见解。无论对于课堂教师和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代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范畴。 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 丿0、;Q J、o

《教学勇气》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教学勇气》这本书就像陈年酿酒,是越读越香醇。这也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书,能带领教育者们,对教学生涯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读《教学勇气》有感

重拾教学勇气 ——读《教学勇气》有感 曾经,为着心灵的自由,带着美好的愿望,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堂,但是外部的“教学要求”常常使得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退,以致失去了教学的勇气。拜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时>,刚开始觉得枯燥乏味,但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才读出其中味道,耐人寻味,让人受益匪浅。 帕克?帕尔墨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他说“当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惟一能供我立即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我的自我的个性,还有为人师的我的意识。”这本书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前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只有当我们清楚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的行动从此变得有了方向,我们可以凌驾于我们的行动之上来审视自己的行动。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确实,身为老师,热爱教育工作、为学生奉献心力,却不免会遇到挫折。有时候,学生像是不知名星球的外星人,顽皮吵闹的可以,这时就开始令人怀疑自己的权威性和领导能力﹔认真准备教材、用心教学,学生却直说不了解,又令人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失去信心。这些恐惧会把心中的我逐渐瓦解,原本能上的有声有色的课也因此变的有气无力,很难让学生喜欢学习。所以老师们在遇到教学上的问题时,先别急着否定自己,或是根深蒂固的认为你和学生间年龄差距的代沟无法可解,而造成了「我就是教不好、学生就是不会听」的恐惧。其实,试着用同理心和缓地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中的恐惧根源和深植于教师心中的担忧,就能用更清明的眼光看待教学上遇到的挫折,许多问题也就随着你新的视觉角度发掘出更合适的改

帕尔默《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帕尔默《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读者将自己在阅读时获得的资料或者心得记录下来的一种文体。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读书笔记栏目的小编精心为您准备的帕尔默《教学勇气》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每当拿到一本书,随手翻两页,总能看清楚书中所写内容,而《教学勇气》却让我遇到难题了。 因为无论我翻开到书的哪一页,我似乎都看不清楚,他究竟想告诉我什么。 有人告诉我,这本书很好,值得一读;也有人劝戒我,这本书是翻译来的,不好读。 别人的经历永远无法替代我的思考,因此,我决定好好读一读他,希望会与书中的作者有直面心灵交流的机会。 “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下了晚自习,《教学勇气》也正好读完,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心灵忽然清晰、明亮了很多。我知道,在帕尔默的带领下,我进入自己的心灵进行了一次短途旅行,并且这次旅行将给我带来终身难忘的印象。 我是谁?

想起古希腊神庙“我是谁” 的刻字,太阳神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导言部分,源自教学心灵的教学,指出,教师应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弗洛伊德说:“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当一个老师如此真实的了解自我是谁时,才会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些编织者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讲授法、苏格拉底是的对话、实验室实验、协作解决问题、有创造性的小发明。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在整个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30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探索,举了 这样一个例子说明,他教过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过很多教学研讨会,观摩过其他老师的教学,阅读了不少教学著作,反思了自己的经验,也积累了一大堆实实在在的方法,但是每逢走进一个新的班级,好像一切又都重新开始。这些问题常常是他惊慌,而他对这些问题的反应,尽管随着岁月的磨炼,表面上圆滑老练了,

名著读书心得体会10篇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证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能够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好处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盼,她期盼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盼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盼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盼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齐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状况并非如此。 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务必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务必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推荐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理解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但是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 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教学勇气读后感大全

教学勇气读后感大全 曾几何时,我们满怀梦想和希望,投入到教育者行列中,随着时光的流逝,曾经意气风发的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退,以致失去了教学的勇气。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教学勇气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勇气读后感1 老实坦白到今天为止还没全部读完这本书,应该怪我最近一段时间心浮气燥沉不下心来读书写字。也并不是这本书特别难读,其实它带给我许多的感触和共鸣,也能让我不断地回到自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我18岁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教学中最让我恐惧的就是被人听课。无论来的是谁,哪怕只有一个人坐在班级后面,无论这节课备得怎样充分,都能让我心惊胆颤手忙脚乱。当我调入二小后更是如此,作为新老师,领导经常听课,恐惧过后是更加的努力付出更多的劳动。当我慢慢地适应了有人听课的状态,正得意随便谁什么时候什么人来听推门课随堂课都不再害怕时。新的恐惧又来了赛课……我想当我能勇敢地面对不再恐惧的时候,我才算真正成长起来了。

我喜爱帕克帕尔默对于恐惧的阐述:“对于正面交锋的恐惧,实际上是一系列始于对多元性的恐惧......假如我们接受多元性我们又将到达下一层恐惧的门阶:当不同的真相相遇时,对冲突的恐惧将随之而来......如果剥掉对直接冲突的恐惧,我们会发现第三层恐惧,既恐惧不断地失去自身认同......我们所冒的是失去自我意识的危险。”再来看看克里希那穆提是怎样来谈恐惧的:“成为的渴望引起恐惧;要成为,要达成因而要依赖,依赖造成了恐惧。不恐惧的状态不是否定恐惧,不是恐惧的对立面,也不是勇气,而是在了解恐惧的原因的过程中,恐惧就停止了,并不是要变得有勇气,因为,在一切的“成为”中,都存在着恐惧的种子......自我就是一切恐惧的根。”所以接着想说的是要想消除恐惧,自我的认同与完整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工作的时候,,一直以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源于精深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巧。源于对怎样做一个优秀教师的认识,很有自信自己能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自己认真的钻研学科的专业知识,经常坐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认真学习他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在自己的课堂上简单的模仿。读了帕克·帕尔默著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简单,过于肤浅。《教学勇气》使我对教学,优秀教学和优秀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