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9876412.html,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作者:熊永坤王东阳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7年第07期

摘要:通过对当前雷达所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下抗干扰现状及其对抗技术的研究,指出

了未来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新特点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雷达;抗干扰技术;电磁环境;生存能力

中图分类号:TN9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https://www.360docs.net/doc/ac9876412.html,ki.kjycx.2017.07.057

在当前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条件下,战场电磁环境变得相当复杂,这就对雷达的工作性能与生存能力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复杂电磁环境作战条件下的雷达能否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以确保其作战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已成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1 雷达抗干扰现状

目前,雷达抗干扰技术水平已滞后于干扰技术的发展,雷达抗干扰能力已受到严峻的挑战。比如,抗欺骗性干扰能力差,但欺骗性干扰对雷达的威胁已经超过压制性干扰,成为最常用的干扰之一,因此,需要尽快提出有效的抗欺骗性干扰方法;雷达只能应对单一干扰方式,对干扰的性质无法分辨,但抗干扰的方法只针对单一干扰环境进行研究,如果干扰方式未知或多种干扰方式并存,这些抗干扰方法就很难适用,且对同时包含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的复合干扰,雷达抗干扰的效果很不理想。

2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抗干扰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任何雷达系统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就不能保证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必须研究各种抗干扰方法,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使之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保持良好的探测性能。以下从4个方面研究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2.1 设计理想的抗干扰雷达信号

雷达信号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雷达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尤其在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下,更要提高雷达的抗干扰性能。而具有大时宽、大频宽和复杂内部结构的雷达信号比较理想。

2.2 空间对抗

空间对抗是利用干扰源和目标空间位置的差异来选择目标回波信号的抗干扰方法。它要求雷达窄波束、窄脉冲工作,减少雷达的空间分辨单元体积,从而降低从目标临近方位进入雷达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用于在桌面环境下,采用射频注入的方式模拟各种真实复杂电磁环境,使被测设备在该可控环境下进行指标和功能测试,以检验被测设备在实际电磁环境下的性能,从而在研发阶段就解决被测设备在实际电磁环境下可能遇到的问题。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可根据配置动态生成用户所需的多路具有复杂信号特征和复杂逻辑关系的电磁信号,包括通用信号、雷达发射信号和目标回波信号、运动目标和多目标信号、卫星通信和导航信号、测控及遥感信号、电子战信号等,并具备信号捕获、记录和动态回放的功能。 ● 具备复杂特征电磁信号产生功能,支持多音、连续波、各种脉冲调制、脉内调制、模拟调频调幅调相、数字调频调幅调相、噪声调制、频率捷变等 ● 具备多种用途信号特征模拟能力,信号特征库覆盖各种体制雷达、常规通信、电子战、侦察、遥感、测控、卫星通信、引导、导航定位、数据链等各种应用场景 ● 具备多通道相参、非相参信号产生功能 ● 具有基带、中频、射频多种信号形式输出能力 ● 具备运动目标信号特征模拟和动态场景模拟功能 ● 具备多目标信号模拟功能 ● 具备延时、多普勒、多径衰落等信道特征模拟能力 ● 具备多通道射频信号合成分配功能 ● 具备信号采集和动态无缝回放的功能 ● 具备远程控制能力 ● 具有良好的可扩展能力 概述 功能及特点

● 工作频段范围:DC~40GHz ● 最大模拟带宽:20GHz (f ≤20GHz ),2GHz (f>20GHz ) ● 输出功率范围:-80dBm~-10dBm (仪器端口) ● 输出信号典型相位噪声(1GHz):≤-79dBc/Hz@10Hz ,≤-124dBc/Hz@10kHz ● 频率转换时间:最短可达100ns ● 模拟器相位变化时间:10ms ● 一次试验单台模拟器的脉内信号形式:≥50种 ● 模拟信号脉冲脉宽范围:20ns~20ms ● 模拟信号脉冲PRI 范围:100ns~100ms ● 模拟信号达到时间精度:优于0.1ns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分为软件平台、硬件平台以及信号检测系统三大部分。 软件平台由战场频谱管理软件、通用和专用信号库、电磁信号产生系统平台软件三部分组成。其中战场频谱管理软件用于设置模拟场景,定义一个复杂电磁环境及其作战序列、信号激励的逻辑关系;通用/专用信号库涵盖了通用信号库以及雷达目标和雷达信号模拟软件、卫星通信和导航信号模拟软件、 主要指标 系统组成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和记录.pdf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记录、分析回放系统

目录 1. 用途和必要性 (3) 2. 系统构成和框图 (3) 3. 信号实时采集单元 (4) 4. 信号长时间海量存贮单元 (5) 5. 信号离线软件回放和分析单元 (8) 6. 硬件信号回放单元 (10) 7. 总结 (11) 更多资料下载: http://www.ofweek.c om/topic/company/te k/

1. 用途和必要性 在雷达、频谱监测、卫星通信等领域常需要对复杂电 磁环境的背景和其中的信号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这 需要对现实中的各种信号进行采集存贮、分析和回放, 根据应用的不同,有的时候还需要对复杂电磁环境信 号进行长时间的记录,信号的采集时间从微秒到毫秒 到秒甚至是到小时级别,过去工程师常常因为无法定 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干扰信号和记录通信信号的整个 过程而烦恼,同时即使能够记录小时级别的信号,对 巨大数据块的流畅分析也是工程师所急需的。 泰克的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存储、分析回放系统具有很 强的实时信号采集功能和信号分析功能,可以直接采 集回放 IQ 信号,新的实时 DPX 存贮功能可以实时的 不遗漏的存贮频谱的 trace 和回放,按照不同的时间分 辨率,最长时间可以达到年级别的 Trace 存贮。对于 只关心频谱 trace 的应用来说,直接通过实时信号分析 仪就可以实现长时间的频谱曲线存贮。 有些时候,工程师需要将复杂电磁环境的 IQ 信号长时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记录、回放分析系统 间的采集下来,并将采集下来的信号进行时域观测、 频谱分析、调制识别、解调分析、脉冲分析、脉冲分 选等工作。那就要求该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 实时 IQ 的海量存贮,可以实现对复杂电磁环境的的信 号长时间记录,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 分析处理回放。 泰克公司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复杂电磁环境长时间 采集存贮、分析回放系统,该系统充分发挥了泰克实 时信号分析仪的对信号的捕获分析能力,并配合固态 存贮设备仪器信号离线回放分析软件,实现了对复杂 电磁环境的监测、记录和分析的功能。 2. 系统构成和框图 泰克宽带信号长时间采集、存贮、回放系统包括信号 采集单元 ( 泰克实时信号分析仪 )、信号海量存贮单元 (TIQS 固态存贮 ),硬件回放单元 ( 泰克任意波形发生 器 ),系统分析软件组成。另外示波器也可以作为宽带 信号分析仪器。系统框图如下: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存贮、分析回放系统 TIQS I Q 输出 数据分析软件 TIQS 固态存贮离线信号 固 态 存 分析软件 固态存贮 长 时 间 存 贮 的 信 号 回 放 超带宽信号验证 RSA6120B 采集的信号进行回放 AWG70001A RSA6120B (复杂电磁环境仿真、回放)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 图 1.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存贮、回放、分析系统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砥砺精兵劲旅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砥砺精兵劲旅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为人类揭开了电磁频谱空间的“神秘面纱”。150年来,人类在电磁频谱空间内不断进行探索,各种科技成果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便利人类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战争的形态。现代作战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如何提高驾驭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一直是强国军队必须谨慎面对和高度重视的现实课题。深入学习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不仅能够认识复杂电磁环境的特性和规律,而且能够寻求有效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对策,让作战训练更加贴近实战、瞄准实战、融入实战。 克服认识误区,端正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指导 认识不到位,误区不克服,观念不转变,就很难适应复杂电磁环境对部队作战训练提出的新要求。要扎实推进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正视复杂电磁环境影响,克服无所谓思想,树立“将来必用”意识。复杂电磁环境是我军未来作战必然面对的客观现实,必将深刻影响参战部队的作战行动。必须正视复杂电磁环境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和诸多不利因素,加强对策研究与适应性训练,决不能感觉复杂电磁环境离我们很遥远而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仍然一味地靠老经验,走老套路;决不能觉得复杂电磁环境仅是一个新名词而等闲视之,我行我素。在作战、训练中,不能只考虑兵力、装备的多少,应同步考虑电磁威胁的

强弱;不能只考虑部队的机动速度、火力强度,应考虑部队的反侦察、抗干扰能力。指挥员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训,部队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练,真正使复杂电磁环境下用兵成为各级指挥员的一种自觉行为,体现到作战的各个阶段,渗透到训练的各个环节。 认清复杂电磁环境特性,克服畏难思想,树立“真正敢用”意识。眼下,有种误区,就是觉得复杂电磁环境看不见、摸不着,神秘莫测,把握不住,怕出问题而回避复杂电磁环境,为考虑安全而不敢用电子干扰。在以往部队演习训练中,电磁蓝军常常因为可能影响预计的演习效果而被要求有限干扰甚至是暂停干扰,无形中降低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程度。其实,复杂电磁环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和可怕,它具有动态性、对抗性、可控性、相对性等特性。一旦我们跨越了这个误区,充分认清了这些特性,不但可以很好地适应和驾驭,而且还能为我所用,从而从根本上避免重表面、搞摆练、套名词等形式主义,就能勇于迎难而上,敢于在复杂、逼真的电磁环境中真正拉开架势搞对抗,实现在“真抗实扰”中检验装备、摔打部队的目的。 挖掘复杂电磁环境利弊,克服惰性思想,树立“主动作为”意识。面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不应该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复杂电磁环境的利弊因素,积极主动作为。唯有这样,才能做到趋利避害,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比如,复杂电磁环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种信号密集拥挤、相互重叠,不可避免地会对侦察设备分选信号和电磁协同带来困难,但同时可以使我方有用信号隐匿在背景信号中,避免被敌方发现、连续跟踪或锁定,也可通过

雷达干扰智能决策资源分配的一种快速算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雷达干扰智能决策资源分配的一种快速算法 作者:黄贤锋, 张万军, 谭营 作者单位: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合肥,230037 刊名: 航天电子对抗 英文刊名:AEROSPACE ELECTRONIC WARFARE 年,卷(期):2002(6) 被引用次数:11次 参考文献(3条) 1.谭营智能雷达干扰决策支持系统中资源分配技术 1999 2.王杰贵雷达干扰决策分析 1997(04) 3.王杰贵一种雷达干扰资源动态优化分配技术 1999(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杰贵.罗景青几种雷达干扰资源分配技术[期刊论文]-航天电子对抗2001(3) 2.谈江海.陈天麒.TAN Jiang-hai.CHEN Tian-qi一种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算法[期刊论文]-电子对抗技术 2005,20(5) 3.贺静波.彭复员.胡生亮.HE Jing-bo.PENG Fu-yuan.HU Sheng-liang基于作战任务的雷达干扰决策模型[期刊论文]-现代雷达2007,29(1) 4.郭小一多策略雷达干扰资源分配方法研究[学位论文]2006 5.王杰贵.罗景青.毛云祥IDSSRJ中的雷达干扰资源分配技术[期刊论文]-舰船电子对抗2001(3) 6.高晓光.胡明.郑景嵩.GAO Xiao-guang.HU Ming.ZHENG Jing-song突防任务中的单机对多目标干扰决策[期刊论文]-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32(6) 7.张渊无线资源管理技术中干扰协调与资源调度研究[学位论文]2011 8.郭小一.袁卫卫.黄金才.GUO Xiao-yi.YUAN Wei-wei.HUANG Jin-cai雷达干扰资源一对多分配方法[期刊论文]-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33(12) 9.姜宁.胡维礼.王基组.郭建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的模糊多属性动态规划模型[期刊论文]-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3) 10.田德民.TIAN De-min现代雷达有源对抗系统中干扰资源管理分析[期刊论文]-舰船电子对抗2006,29(4) 引证文献(11条) 1.易成煜.孙闽红.唐斌基于TOPSIS法的雷达抗干扰措施优化选取[期刊论文]-现代雷达 2009(10) 2.郭小一.袁卫卫.黄金才雷达干扰资源一对多分配方法[期刊论文]-火力与指挥控制 2008(12) 3.贺静波.彭复员.胡生亮基于作战任务的雷达干扰决策模型[期刊论文]-现代雷达 2007(1) 4.谈江海.陈天麒一种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算法[期刊论文]-电子对抗技术 2005(5) 5.唐蒙娜.熊伟丽.徐保国改进的TOPSIS法在雷达干扰资源分配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2(1) 6.肖海泉.文友斌雷达干扰资源的粒子群分配技术研究[期刊论文]-舰船电子对抗 2011(2) 7.基于1-1原则的雷达抗干扰措施优化选取[期刊论文]-数据采集与处理 2009(z1) 8.刘以安.倪天权.张秀辉.李游模拟退火算法在雷达干扰资源优化分配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8) 9.涂拥军.李静.厉春生.王国恩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雷达网干扰资源分配技术研究[期刊论文]-现代防御技术 2009(6)

浅谈雷达干扰与反干扰技术

浅谈雷达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对抗技术的不断进步,干扰与抗干扰之间的斗争亦日趋激烈。面对日益复杂的电子干扰环境,雷达必须提高其抗干扰能力,才能在现代战争中生存,然后才能发挥其正常效能,为战局带来积极影响。 一、雷达干扰技术 1、对雷达实施干扰的目的和方法 雷达干扰的目的是使敌方雷达无法获得探测、跟踪、定位及识别目标的信息,或使有用的信息淹没在许多假目标中,以致无法提取真正的信息。 根据雷达工作原理,雷达是通过辐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至目标,由目标散射回波被雷达接收实现探测目标。因此对雷达实施干扰可以从传播空间和目标这两处着手。具体来说就是辐射干扰信号,反射雷达信号,吸收雷达信号三个方面。 为了实现对雷达实现有效的干扰,一般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空间上,干扰方向必须对准雷达,使得雷达能够接收到干扰信号。频域上,干扰频率必须覆盖雷达工作频率或者和雷达工作频点相同。能量上,干扰的能量必须足够大,使得雷达接收机接收的能量大于其最小可接收功率(灵敏度)。极化方式上,干扰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应当和雷达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尽量接近,使得极化损失最小。信号形式上,干扰的信号形式应当能够对雷达接收机实施有效干扰,增加其信号处理的难度。 2、雷达干扰分类 雷达面临的复杂电子干扰可分为有意干扰和无意干扰两大类,这两者又分别包括有源和无源干扰,具体如下图所示。

有意干扰无意干扰有源干扰无源干扰有源干扰 无源干扰遮盖性干扰欺骗性干扰自然界的人为的欺骗性干扰遮盖性干扰自然界的人为的噪声调频干扰复合调频干扰噪声调相干扰随机脉冲干扰距离欺骗干扰角度欺骗干扰速度欺骗干扰等箔条走廊干扰箔条区域干扰反雷达伪装雷达诱饵宇宙干扰雷电干扰等工业干扰友邻干扰等鸟群干扰等 人工建筑干扰 地物、气象干扰 {友邻物体干扰{{{{{{{{{{{{{{ 雷达干扰 二、雷达抗干扰技术 雷达抗干扰的主要目标是在与敌方电子干扰对抗中保证己方雷达任务的顺利完成。雷达抗干扰措施可分为两大类:(1)技术抗干扰措施;(2)战术抗干扰措施。技术抗干扰措施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使干扰不进入或少进入雷达接收机中;另一类是当干扰进入接收机后,利用目标回波和干扰的各自特性,从干扰背景中提取目标信息。这些技术措施都用于雷达的主要分系统如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中。 1、与天线有关的抗干扰技术 雷达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目标信号,但同时可能接收到干扰信号,可以通过在天线上采取某些措施尽量减少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如提高天线增益,可提高雷达接收信号的信干比;控制天线波束的覆盖与扫描区域可以减少雷达照射干扰机;采用窄波束天线不仅可以获得高的天线增益,还能增大雷达的自卫距离、提高能量密度,还可以减少地面反射的影响,减小多径的误差,提高跟踪精度;采用低旁瓣天线可以将干扰限制在主瓣区间,还可以测定干扰机的角度信息,并能利用多站交叉定位技术,测得干扰机的距

军工复杂电磁环境及防护

军工复杂电磁环境及防护 1.复杂电磁环境提出的背景 复杂电磁环境可以综合定义为: 在某一空间内由时域、频域、空域和能量域分布复杂的多种电磁信号叠加,它对电子装备、火工品、燃油和人员等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复杂电磁环境是综合性名词,主要用于顶层策划和宏观分析。实质上电磁环境都是复杂的、动态的,在技术设计层面都应进行分解和分类,成为可描述的技术参数。 1.1按电磁能量的来源划分有: (1)自然电磁现象和人为电磁现象 (2)我方电子装备辐射和敌方电子装备辐射 (3)无意电磁辐射(电磁兼容范畴)和有意电磁辐射(电子对抗范畴) 1.2按电磁场信号特性划分有: (1)随机或无规则波形 (2)无调制波形(脉冲,连续正弦波) (3)调制波形(脉冲调制,模拟量调制) (1)电磁环境集成的不确定性在电子装备使用过程中,使用方常常应用“复杂”这个词来形容装备附近的电磁环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电子装备在不同空间电磁信号的叠加是不确定的,电磁信号的组合受多种因素限制。 (2)电磁环境测量的不确定性

电磁环境测量数据受时间,方向及频谱等因素影响。测试结果具有统计特性,另外,在特定条件下,电磁干扰信号电平是很低的,例如雷达接收机极限灵敏度-110dBm,天线增益40dB。 其干扰信号用一般干扰测量仪或频谱仪是测不到的。 (3)未来战场上广泛使用电子对抗技术和强电磁脉冲技术,这些技术参数是不可预知的,并且攻防双方都应用可变参数。 为了进行电磁防护,提高电子装备的电磁生存能力,电子装备设计时需要对可能造成电磁干扰的电磁环境进行分类分析。 2.复杂电磁环境的分析 2.1电子对抗(电子战)和电磁环境效应内容的区别 电磁环境效应是在能量域研究电磁能量对电子装备、军械等的影响。主要涉及电子装备(含接收器通道外)对电磁能量敏感程度,并且要求对接收器通道内器件不损坏、不烧毁。 电子对抗是在信息域研究接收器通道内的电子对抗。主要通过信号处理剔除干扰,当然也应用了信道捷变频,天线旁瓣对消等措施。 电磁环境效应包含了一些电子对抗的内容,但电子对抗有其独特的技术内容,两者有较大区别。 2.2有关外部射频电磁环境 GJB1389A《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所提供的外部射频电磁环境包含人为和无意的电磁辐射,主要是由雷达和通信系统通过发射天线向特定空间或在近区所形成的电磁场,这些电磁场的统计特征值用峰值和平均值表示,平均值是模拟量调制的通信设备所产生的,而峰值主要是雷达设备产生的脉冲调制波,从标准中多个表格所提供的数值明显看出300 MHz以下频段电磁场的平均值与峰值相等,这是通信使用电磁波的特征,而在300 MHz以上频段电磁波平均值与峰值不相等。它们的比值就是占空比(占空比小于1)。标准中外部射频电磁场典型平均值为200V/m,峰值为2~3kv/m。

雷达抗干扰性能的评估模型

雷达抗干扰性能的评估模型研究 胡中泽1,曹菲1,乔术旗1,那熙宇2 (1.第二炮兵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25;2.二炮装备研究院北京100161) 摘要:雷达的抗干扰(ECCM )性能成为现代雷达的重要参数,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估雷达性能,是装备研制和使用均关注的问题,分析了雷达干扰环境,构建了雷达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抗干扰评估模型,得到了评估结果,最后对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雷达;抗干扰;评估模型;研究中图分类号:TN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2)24-0134-03 Radar ECCM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odel HU Zhong -ze 1,CAO Fei 1,QIAO Shu -qi 1,NA Xi -yu 2 (1.The Second Artiller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 ’an 710025,China ; 2.The Second Artillery Academy of Armament ,Beijing 100161,China ) Abstract:The performance of radar anti -jamming (ECCM )t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modern radar ,how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radar equipment development and use are of concer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adar -jamming environment ,build a radar evaluation index systemestablished anti -interference assessment models ,the results of the assessment ,and finally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sults.Key words:radar ;ECCM ;evaluation model ;research 收稿日期:2012-09-03 稿件编号:201209010 作者简介:胡中泽(1984—),男,湖南怀化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兵器科学与技术。 电子对抗是现代战争的三大支柱之一,随着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ECM )的日趋激烈,干扰技术和雷达抗干扰技术不断得到发展,雷达的抗干扰(ECCM )性能成为现代雷达的重要参数,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估雷达性能,是装备研制和使用均关注的问题,因此,对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介绍了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 对雷达实施的干扰和雷达抗干扰的措施 1.1 对雷达实施的干扰 电子干扰按干扰源区分,可分为有源干扰与无源干扰; 按其目的可分为有意和无意干扰;按其作用可分为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雷达干扰的分类方法很多,图1给出了一种典型的分类结果。 1.2雷达的抗干扰措施 目前,雷达抗干扰措施较多,每一种抗干扰措施的使用 都有其目的。雷达采取了一种抗干扰措施以后,其某些方面的抗干扰性能将会得到改善,通过分析哪些性能得到改善,以及寻找相应的评估指标来体现这些性能的改善,就可以建立雷达抗干扰措施评估指标集。以下是对几种常用抗干扰措施的分析: 1)副瓣对消(SLC ):目的是抑制通过雷达副瓣进入的具有 高占空比和类似噪声的干扰,从而提高雷达接收机的信干比。 2)频率捷变和频率分集:目的是强迫干扰机将其能量在 雷达带宽上扩展以减小其干扰效果,这相当于减小干扰机的功率密度从而提高雷达接收机的信干比。同时,频率捷变和频率分集将信息载体信号在频率、空间、时间上展开以减小被 ESM ,ARM 探测到的概率,从而提高雷达抗欺骗式干扰概率。 3)降低雷达发射天线副瓣:目的是降低被侦查的概率, 从而增大雷达抗欺骗式干扰概率。 电子设计工程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第20卷Vol.20第24期No.242012年12月Dec.2012 图1 雷达干扰分类图 Fig.1Radar jamming classificat

复杂电磁环境基础知识

复杂电磁环境基础知识 一、概念 复杂电磁环境,是在有限的时空里,一定的频段上,多种电磁信号密集、交叠,妨碍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对武器装备运用和作战行动产生显著影响的战场电磁环境。 二、复杂电磁环境的形成 (一)电磁应用活动是电磁环境形成的基础 电磁应用活动是以电磁波辐射、传播、接收为基础的各类使用电磁波的军用、民用活动,以及科学实验与研究行为。在电磁应用领域,将电磁波按频率或波长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电磁频谱。无线电波和光波,包括X射线等都是电磁波,只是频率或波长有很大不同。 无线电波主要用于通信,是人类电磁应用活动最早涉足的领域。1904年日俄战争双方都使用了无线电。 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电子技术设备。1935年英国设计了世界上第一部实用雷达。 70年代以来,光波通信和激光制导、测距等广泛应用于战场,拓展了战场电磁环境的范畴,尤其是大功率激光的运用,使战场电磁环境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电子对抗活动促使战场电磁环境向复杂演变 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是电子对抗最基本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三个专业。通信对抗是采用干扰信号或干扰噪音减弱敌方的通信能力,或施放假信号欺骗迷惑敌人的通信联络。它的原理如同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在不太嘈杂的场合和你说话时,你就能听得见;但是当若个人同时和你说话或者环境噪声很大时,你就很难听清。雷达对抗主要有以下方式:有源干扰、无源干扰、目标隐身、反辐射摧毁。光电对抗主要方法有激光干扰、激光毁坏,施放烟幕、水幕,进行光电隐身和施放红外诱饵等等。 战争时期,由于电子对抗手段的大量应用,电磁环境呈复杂多变的状态,各种电子对抗行动,都要通过电磁环境为媒介来实施和达成,必然促使电磁环境更加复杂。 (三)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剧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化 由于信息化在根本上是建立在电磁活动之上的,电磁空间是信息活动的主体空间,电磁活动是信息活动的主体表现形式,当今社会和军队的信息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化。 一方面,电子信息设备大量嵌入武器平台及弹药中,使战场电磁信号出现“爆炸性”的增长。在无线电用于战场的初期阶段,电台就是电台,雷达就是雷达,都属于单一的作战保障装备。

雷达抗干扰

雷达抗干扰 雷达抗干扰,属于军事领域,是一种在军事对抗中对抵御敌对方干扰的方法 雷达抗干扰- 正文 无论战时或战前,军用雷达都处于电子对抗环境中。对方通过电子侦察测定雷达辐射的有关参数,以便战时有针对性地对雷达实施电子干扰或用反辐射导弹等加以摧毁,防止或减少雷达取得己方目标的有用信息(见雷达对抗)。军用雷达则应具备电子防护手段,以保证战时能有效地获取目标信息(发现目标与测定目标参数)。抗干扰就是电子防护的重要内容。 发展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地面防空、海战、空战中广泛使用雷达(如用于警戒、炮火控制、探照灯控制等),促进了雷达干扰技术的发展。战争后期,普遍使用噪声调幅干扰机、铝箔条和二者的混合干扰,从而又促进了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除雷达频段向微波波段扩展以增强抗干扰能力外,还出现了许多其他抗干扰技术。这些抗干扰技术包括:雷达工作频率的跳变;有风速补偿的动目标显示;视频信号积累器;脉冲宽度、幅度鉴别电路;采用各种自动增益控制技术或对数放大器,以防止接收机过载和减少虚警;天线旁瓣匿影器;脉冲压缩等。50年代初期,军用雷达已普遍采用变频速度为秒级的机械变频技术和动目标显示技术。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单脉冲、脉冲压缩、频率分集、旁瓣匿影和抑制调频干扰的一些技术已在雷达中应用。70年代以来,以行波管、行波速调管、前向波放大器、微波功率晶体三极管等作发射机末级放大器的雷达,变频范围达到6%~14%。在发射周期间捷变频、寻找干扰频段空隙瞬时躲避干扰的自适应捷变频技术已普遍采用。对于难以用变频躲避的快速宽带扫频干扰,许多雷达采用宽带限幅后再匹配接收的非线性处理方法。有些雷达已采用相干旁瓣对消技术,对干扰机的方位、仰角实现定向的无源技术。复杂的编码发射波形如线性调频、相位编码等也得到普遍应用。相控阵体制使雷达频率、脉宽、重复频率、波束指向和扫描速率更有随机性。雷达采取几个重复周期变频一次,或采取程序化的重复周期间变频并利用大容量存储器,把几个周期的回波存储起来,选择同发射频率的回波进行动目标显示滤波处理,已可解决雷达捷变频与动目标显示的兼容问题。 干扰威胁雷达与一般无线电设备相比更易受到干扰,因为目标散射的能量微弱,不大的干扰能量就能超过它。对于搜索雷达,对方主要是用杂乱信号或假目标扰乱雷达操纵员的观测,造成雷达测距、测角、测速的误差;或使操纵员无法观测和使自动化目标检测的计算机过载,从而破坏雷达对目标的检测。对于跟踪雷达,则使其跟踪假目标,从而丢失对真正目标的跟踪。干扰按性质分为消极干扰和积极干扰两种。①消极干扰:又称无源干扰,靠反射或吸收雷达的辐射能量使雷达观测目标困难(见雷达无源干扰技术)。反射的办法如投放长度为雷达半波长左右的小束金属箔条、敷金属膜的介质和其他反射体等。当少量投放时,投放的瞬间其回波类似飞机回波,借以欺骗执行炮火控制任务的跟踪雷达;当大批投放时,可形成杂波走廊,对目标起掩护作用。②积极干扰:又称有源干扰,用干扰发射机产生干扰能量,可分为压制性和欺骗性干扰两类(见雷达有源干扰样式)。压制性干扰的主要目的是妨碍雷达对目标的检测,包括瞄准式噪声干扰、阻塞式噪声干扰、扫频干扰、脉冲干扰、连续波干扰等。欺骗性干扰的目的是使雷达对假目标进行检测或跟踪,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雷达的干扰环境空袭中对雷达施放的干扰有自卫式、护航式、远方掩护式等方式,各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自卫式干扰是由攻击飞机自身携带的干扰器材和设备所施放的干扰,旨在保护本身不被雷达发现或不被武器控制雷达所跟踪。飞机的主要任务是攻击,因此所带的干扰机和消极干扰器材只占飞机载荷的较小部分,一般只能携带对飞机威胁最大的雷达频段的干扰设备。由于自卫式干扰能力有限,在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的编队中往往配备一定数量专门携带干扰设备的飞机以掩护其他飞机,或彼此携带不同频段干扰设备以互相掩护。只有当掩护者与被掩护者间的距离保持在雷达的同一角度分辨单元内,护航式干扰才能奏效。远方掩护式干扰是为了补救自卫式和护航式干扰之不足,由一些专门装载干扰设备的飞机,在远离敌方的安全地区进行干扰,其干扰频段较宽、强度较大。但是,因掩护者与被掩护者不在同一地区,常是从雷达天线旁瓣对雷达进行干扰。 抗干扰方法对付高斯噪声干扰的最佳接收方法是采用匹配滤波器(见检测理论)。强干扰时,处理后的信号干扰比约为2E/N0。式中E为收到的雷达信号能量;N0为噪声干扰频谱密度。增大发射信号能量、使用高增益发射天线、采用宽频带工作,都能提高抗干扰性能。单部雷达的抗干扰能力有限;若以多种不同频段雷达组成雷达网,则易对付机载干扰设备的干扰。最佳策略是把雷达频率分布于尽可能宽的频带,以躲避干扰。如无法躲避,则可迫使干扰机功率分散于雷达频段内,从而降低每赫兹的噪声干扰功率强度。网中雷达采用的扩展频谱信号、频率分集、频率捷变,都是为达到此目的而采取的有效措施。采用分辨力高的方位、仰角接收波束,可使护航式干扰难以互相掩护。低旁瓣天线可以减少受干扰的角域,对任何干扰均有效。采用天线增益大于雷达主天线旁瓣增益的宽波束辅助天线,能使信号与主天线信号进行比较,如旁瓣匿影器,可进一步抑制旁瓣来的脉冲干扰。有自适应功能的相干旁瓣对消器,能进一步抑制包括噪声干扰在内的高占空比干扰。抗干扰效果取决于干扰机的数目、空间分布和对消器的环数。对付用M型返波管产生的宽带快速扫频干扰,采用宽带接收和限幅后匹配滤波的技术,是有效的抑制措施。对于以倍频程工作的行波管产生欺骗雷达的回答干扰,雷达不能靠变频来回避,但采用随机变化的参数(如脉宽、重复周期、波束扫描速率等)、复杂而宽带的发射波形(如线性调频、二相码、四相码等)的方法

复杂电磁环境的认识

一.复杂电磁环境的概念 1、几种典型的电磁环境的概念 1)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电磁环境定义为:一个设备、分系统或者 系统在完成其规定任务时可能遇到的辐射或者传到电磁发射电平在不同频段内功率与时间的分布,即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 2)美国国防部认为,电磁环境(EME)是存在于防护区内的一个或若干个射频场 战场,在2009年指出战场电磁环境是军队、系统或平台在指定的作战环境中执行作战任务时,可能遇到的在不同频段辐射或传导的电磁发射体的功率与时间分布的作用结果。 3)前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指出,电磁环境是影响无线电装置或其部件工作的电 磁辐射环境。 4)电磁环境的定义为:在特定行为环境里军队、系统或者平台执行其规定的任 务时可能遇到的,在各种频率范围内由辐射发射或者传导的电磁发射(水平)功率和时间分布的结果。它是电磁骚扰,电磁脉冲,电磁辐射对人员、军械和挥发性材料危害,以及雷电和沉积静电等自然现象的总和。[文献:刘尚和,孙国至。复杂电磁环境内涵及效应分析,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8.] 5)我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战场电磁环境,就是指在一定的战场空间内, 由空域、时域、频域、能量上分布的数量繁多、样式复杂、密集重叠、动态交迭的电磁信号构成的战场电磁环境。 6)复杂电磁环境是指在一定的战场空间内,由空域、时域、频域和能量上分布 密集、数量繁多、样式复杂、动态交替的多种电磁信号交迭而成、严重妨碍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显著影响武器装备的作战运用和效能发挥的战场电磁环境 7)简而言之复杂电磁环境,是指在有限的时空里,一定的频段上,多种电磁信 号密集、交叠,妨碍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对武器装备运用和作战行动产生显著影响的战场电磁环境。电磁环境几乎涵盖了所有电磁现象。比如电磁兼容、电磁干扰、电磁脉冲、电磁防护等。 2.电磁环境的认知 电磁波最开始发现并首先应用于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场在越来

雷达抗干扰决策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9876412.html, 雷达抗干扰决策技术 作者:王佳 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24期 摘要:目前,在雷达抗干扰决策研究方面,国内外公开的研究并不多,借助这有限的雷达抗干 扰决策资料,本文对雷达干扰决策算法中的一种算法——基于0-1规划的雷达干扰决策算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 中图分类号:TN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8(c)-0006-01 1 雷达干扰决策技术的决策原则 雷达干扰决策技术的决策原则有两种,一种是一对一原则,这种原则是指在整个过程中,对每一步雷达只分配一部干扰机。在干扰资源较紧张的情况下,干扰任务分配根据一对一原则来进行,可以尽可能多的干扰敌方雷达,这种原则也具有不足之处,其它对每一部雷达的干扰不能保证其有效性。另一种是多对一原则,这种原则是指在整个过程中,每一部雷达可分配多部干扰机。干扰任务分配采用这种原则,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抓住主要矛盾,从而重点干扰敌方威胁程度大的雷达,这种原则也具有不足之处,即当我方干扰机数量不够时,或者敌方雷达数量很多时,漏干扰很容易造成。 2 雷达干扰决策算法 雷达干扰决策算法主要有基于0-1规划的雷达干扰决策算法、基于多级优化动态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基于布尔操作法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无论是从运算复杂度还是从算法有效性来看,第一种算法更适用于雷达抗干扰的决策算法。因此,本文主要对基于0-1规划的雷达干扰决策算法进行分析。 2.1 0-1规划模型分析 这种规划的决策变量仅取值0或1。雷达干扰决策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最优指派问题,任务分配变量定义为:

搜索雷达抗干扰能力对策

搜索雷达抗干扰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一、概述 近几年,随着美国将最新型EA-18G干扰战机部署到日本等我国周边地区,对我国防空武器系统的威胁更加严重,因此如何提高防空武器系统中远程对空监视雷达装备的抗干扰能力成为重要课题被广泛关注。 下面主要就对空监视雷达抗干扰技术进行了汇总及简单介绍,文章最后就对空监视雷达抗干扰技术发展提出了个人看法。 二、搜索雷达抗干扰技术介绍 干扰技术与雷达抗干扰技术本就是矛与盾的关系,近几十年来,彼此的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而雷达抗干扰技术作为防御措施,它的技术发展更加困难。 下面从空域、频域、时域、功率域和调制域等几个方面对对空监视雷达的抗干扰技术进行了归纳介绍,并以表格形式对抗干扰方法、针对干扰类型做了简单介绍,同时说明了干扰吊舱等干扰设备的反抗干扰手段。 a)空域抗干扰措施; 表1 空域抗干扰措施

b)频域抗干扰措施 表2 频域抗干扰措施 c)时域抗干扰措施 表3 时域抗干扰措施 d)功率域抗干扰措施 表4 功率域抗干扰措施

e) 调制域抗干扰措施 表5 调制域抗干扰措施 f) 其他抗干扰措施 表6 其他抗干扰措施 三、 搜索雷达抗干扰能力提升建议 雷达抗干扰技术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熟有效的办法,但是由于干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搜索雷达面临的电子环境也是越来越复杂,有种防不胜防的感觉。同时从单体雷达装备的角度考虑,其所能采用技术手段有

效,没有一部雷达能够抵御所有干扰手段,因此,对我军对空监视雷达抗干扰能力提升提出以下建议。 对于中远程搜索雷达,两维相扫超宽带多功能雷达是以后发展方向,因为其是许多抗干扰新技术应用的基础;超低副瓣、副瓣对消、天线扫描捷变、信号参数捷变等成为新型搜索雷达的必备抗干扰手段;但是相对于最新的干扰技术,仍显不足,因此必须从雷达体制上、武器系统层面上开始考虑抗干扰手段,如诱饵技术、双多基地雷达体制等。 从雷达装备自身考虑,作者认为雷达收/发端分置将成为解决抗干扰的有效途径,接收端远离发射源,使敌方干扰机不能发现接收端,因此不论采取任何干扰手段,都只能干扰到发射端方向,接收端不受影响;而发射端只要保证不被电子破坏,能够正常工作就可以;诱饵技术可以解决发射端的反反辐射导弹问题,多个发射站即可以彼此成为备份,同时使用时也可以提高接收端的检测精度。如果再从武器系统级别考虑中距离地空导弹拦截、近距高炮拦截、烟雾或锡箔条干扰等措施,保证雷达装备的安全概率应该较高。同时要对敌方电子战机的反打击能力进行研究,必须具有由守专攻的能力,这样的话,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复杂电磁环境中雷达目标识别

复杂电磁环境中雷达目标识别 1.1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以及与信息化条件的关系信息化作战背景主要是指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的作战环境,即所谓的复杂电磁环境。对复杂电磁环境的严格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但各种非学术性的刊物上出现了不少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所谓复杂电磁环境,概括的说,就是在一定的作战时期内人为电磁发射和多种电磁现象的总和。构成复杂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敌、我双方的电子对抗,各种武器装备所释放的高密度、高强度、多频谱的电磁波,民用电磁设备的辐射和自然界产生的电磁波等。具体地说,所谓的复杂电磁环境是指信息化战场上在交战双方激烈对抗条件下所产生的多类型、全频谱、高密度的电磁辐射信号,以及己方大量使用电子设备引起的相互影响和干扰,从而造成在时域上突发多变、空域上纵横交错、频域上拥挤重叠,严重影响武器装备效能、作战指挥和部队作战行动的无形战场环境。复杂电磁环境主要包括军用装备电磁辐射及侦搜环境、民用电子设备电磁辐射环境、自然电磁辐射环境。 1.2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 电磁环境的复杂化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技术在武器装备的不断运用而随之产生的。复杂化主要体现在军用、民用的电磁使用活动增多;交战双方对电磁频谱的依赖使得双方为争夺制电磁权而使用的干扰和反干扰的装备和技术手段增多;电磁频谱波段增多,几乎涵盖了整个电磁频谱波段等等。除了这些人为的电磁活动以外,还存在自然电磁活动,主要有太阳系和星际电磁辐射,地球和大气层电磁场,雷电及其电磁脉冲等。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其中人为的有意干扰造成的电磁环境是主要部分,也是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影响最大的部分。其主要特征是: (1)广泛性 交战双方为削弱对方电子战能力、降低或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同时保障己方设备效能的正常发挥,将会采取各种措施,在陆地、海上、空中乃至太空等多维空间展开争夺电磁频谱主导权的斗争,对象涉及无线电通信、雷达、制导、导航、声纳和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电子设备,范围遍及整个电磁频谱空间。

复杂电磁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 电磁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电磁能的广泛应用,使工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磁能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危害。无线通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高速发展及运用,导致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复杂电磁环境泛指由密集、重叠、无序的电磁波构成的电磁环境。 一、概述 1、狭义的复杂电磁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一词,在军事领域用于特指作战时空内,人为电磁发射和多种电磁现象的总合,是信息化战争的舞台,是信息化战场的基本特征。 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实施后,多国部队的多种电子战飞机首先升空,与其他电子对抗设备一起对伊军的电台、雷达和通信设备进行压制性干扰,使伊军的通信联络中断、电子设备失去作用,雷达显示器上一片杂波,从而为之后的获胜奠定了基础。 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传统的夺取制空权,取决于夺取制信息权;夺取制信息权,基础是夺取制电磁权。复杂电磁环境,是信息化战争的舞台,是信息化战场的基本特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的作战向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转变,必须深入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问题。信息化战争多是从电磁场拉开序幕,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演变的速度越来越快,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正是战争形态演变的产物,并将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而发展。 2、广义的复杂电磁环境 电磁波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广泛存在于整个宇宙中。电磁环境是指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是由各种电磁波构成的环境,具有空间、时间和频谱三个要素。它由人为电磁环境和自然电磁环境组成。 电磁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电磁能的广泛应用,使工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磁能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危害。无线通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高速发展及运用,导致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复杂电磁环境泛指由密集、重叠、无序的电磁波构成的电磁环境。 二、电磁兼容 与复杂电磁环境密切相关的,频繁使用的一个词就是“电磁兼容”。

全面推进复杂电磁环境下军事训练

全面推进复杂电磁环境下军事训练 战争规律表明:战争形态的变化,盖源于作战主导因素的变化。战争在经历了线性作战、纵深防御和立体突击之后,战场空间的主体开始了从三维到多维、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导致这些变化的重要根源,是电磁物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五维空间作为信息化战争的主体,不仅单独构成独特的电磁对抗空间,而且关联和影响其他作战区域和空间,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导因素。 我军全力推进的军事训练转变,必须把复杂电磁环境作为重要切入点,唯此方能使今天的训练与明天的战场接轨。 训练中的电磁环境设置不能简单化 军事训练中的电磁环境设置,是战场的实际需求,问题是由于我们对电磁环境生疏,很容易把它当成摆设。那么,它的复杂性在哪里呢? 电磁活动的方式。随着电子信息装备数量庞大、运用复杂、种类繁多,战场空间的电磁信号密集跌宕、纵横交错、变幻莫测。在空域上,电磁信号遍布地面、海上、空中和太空,辐射源的作用距离从几十米到数万千米。在时域上,电磁波快速流动,时隐时现,时密时疏,在特定时域内呈现高度密集状态。在频域上,电磁信号在一定频谱内跳跃不定,各种电磁辐射源所产生的电磁信号所占频谱越来越宽,几乎覆盖了全部电磁信号频段。在能域上,电磁辐射源的功率或强或弱,跌宕起伏,影响各异。在构成上,电磁环境由雷达、通信、光电、敌我识别与对抗等民用电磁环境和自然电磁环境等构成,每一类型电磁环境又由不同类型的电磁辐射源生成,并对不同的武器装备产生不同影响……电磁活动方式的复杂性可见一斑。 电磁活动的影响方式。电磁波是战场信息的主要载体,雷达、通信、导航、卫星、制导等电子设备产生出大量电磁辐射,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出现自然电磁辐射,其影响方式可分为:己方正常运行辐射影响,己方干扰敌方辐射影响,友军正常运行辐射影响,友军干扰敌方辐射影响,敌方正常运行辐射影响,敌方干扰己方辐射影响,民方正常运行辐射影响,以及静电、雷电、宇宙天体剧烈活动所释放的高强度电磁脉冲所产生的辐射影响。这些方面的相互影响,使本来就难以把握的电磁环境更加复杂。 电磁对抗方式。一是武器装备的对抗。雷达探测、光电探测和电子侦察是战场感知的主要手段,一旦遭遇强力干扰,轻则陷入混乱,重则遭受反辐射攻击。许多高技术武器配备大量传感器,在电磁辐射干扰下,很容易因传感器迷茫而导致武器系统攻击失效。此外,信息化武器装备通过辐射和接收电磁信号获取信息,活动期间也为干扰信号的进入打开了通道,利用这个通道,敌方可实施电子压制和欺骗,或直接用反辐射、定向能武器进行攻击。二是作战体系的对抗。敌对双方各种电磁活动都是影响电磁环境的辐射源。一方面作战体系本身密集的信息交互拥挤在狭窄的电磁空间,难免出现的传输中断、误码差错、协同不利等情况;另一方面,交战双方将针对对方作战体系展开持续不间断的电磁干扰与反干扰。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复杂电磁环境对未来作战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必须认清传统训练模式面临的严峻挑战,把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作为推进军事训练转变中的重要切入点,尽最大可能逼真设置电磁环境,努力探索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的制胜规律。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方法亟待创新 搞清电磁活动的基本规律,摸索复杂电磁环境训练的机理、特征和内在要求,科学确定训练内容。训练内容的宏观设计,应统筹设计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实装训练和模拟训练、专业分队对抗训练和合同战役综合演习三个板块。训练内容的微观设计,应按不同人员、装备和作战职能确立相关训练内容,突出现有通信手段和信息武器平台抗干扰、防自扰、抗毁伤等难点训练内容,既有扰中察、扰中通、扰中打的章法,也有对敌实施主动电子欺骗、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