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1.1 气体

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State Equation of Ideal Gas) 1.理想气体 (Ideal Gas)

气体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分子之间也没有相互作用力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2.表达式

其中,p :气体的压力,Pa V :气体的体积,m3 n :气体的物质的量,mol T :热力学温度,K R :摩尔气体常数 3.R 的数值

标准状况(S.T.P ): p = 101.325kPa

T = 273.15K V m=22.414×10-3 m3

= 8.314 Pa·m3·mol -1· K -1 = 8.314 N ·m·mol -1·K -1

nRT

pV =nT

pV

R =

333

101.32510Pa 22.41410m

1mol 273.15K

-???=

?

= 8.314 J·mol -1·K -1 = 8.314 kPa·L·mol -1·K -1

4. 应用

a. 已知任意三个变量求另一个量

b. 确定气体的摩尔质量

c. 确定的气体密度

例:一学生在实验室中于73.3kPa 和25℃条件下收集250ml 气体,分析天平上称得净质量为0.118g ,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1.1.2 道尔顿分压定律 1. 分压

当几种不同的气体在同一容器中混合时,如果它们之间不发生反应,按照理想气体模型,它们将互不干扰,每一种气体组分都能均匀

nRT pV =RT M

m pV =

pV

mRT M =

RT RT V

m pM ρ==

3

m

kg -?的单位为ρnRT pV =pV

mRT M =

0.250L

73.3kPa 298K K mol L 8.314kPa 0.118g -1

-1

??????=

1

0.16-?=mol

g

地充满整个容器,那么每一组分气体产生的压力叫分压。 2. 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力之和;而某组分气体的分压是指该组分在同一温度下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所产生的压力。

——道尔顿分压定律 (Partial Pressure of Dalton)

a. 表示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不仅适应于单一组分气体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也适应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还适应于气体混合物

由式(2)和式(3)得

RT

n V p B B =nRT

RT n

V p pV ==

=

∑∑

B

B

B

B (3)

nRT

pV =n

n P p B

B =

p x p n

n p B B

B ==(4)

(2)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乘以该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

b .物质的量分数

该组分的物质的量占总物质的量的分数。

某混合物由A ,B 两组分组成,物质的量分别是n A 、n B ,那么物质的量分数为: 1.2分散系 1.2.1定义

为了便于研究,化学上常把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部分物质或空间称为体系(system)。例如,锌粒和稀硫酸在试管中反应时,这支试管中的锌粒和稀硫酸就是一个体系。体系中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显界面的均匀部分称为相。只含一个相的体系称为单相体系(或均相体系)。例如,溶液属于单相体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的体系称为多相体系。例如金属和酸溶液反应时所组成的体系属于多相体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细小的颗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dispersed system)。其中,被分散的物质叫做分散相 (dispersed phase)或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叫做分散介质或分散剂(dispersed medium)。例如,在生理盐水、泥浆水中,食盐、泥沙为分散相,水为分散介质。根据分散相颗粒大小的不同,把分散系分为以下三类: 1.粗分散系

B

A A A n n n x +=B

A B B n n n x +=

1

B A =+x x

分散相颗粒的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粗分散系(coarse dispersed system)。粗分散系包括悬浊液和乳浊液(或乳状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粗分散系叫悬浊液,例如,泥浆水。小液滴分散在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粗分散系叫乳浊液,例如,油和水充分混合后所形成的分散系。这类分散系的分散相颗粒是大量分子的聚集体,不能通过滤纸和半透膜。粗分散系属于非均相体系,不均匀,不透明,稳定性差,放置一段时间后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会发生分离。

2.胶体分散系

分散相颗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分散系,简称为胶体。常见的是固体分散相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称为胶体溶液,简称溶胶。其中,最重要的是固体分散相分散在水中的溶胶。分散相粒子称为胶粒,胶粒是由小分子、原子或离子聚集而成的。溶胶属于非均相体系,有一定的透明性和稳定性,能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是以单个高分子为分散相分散在分散介质中的胶体分散系,是一种均匀、透明、稳定的均相体系。高分子化合物能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有关胶体分散系的知识在之后重点讨论。

3.分子或离子分散系

分散相粒子的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做分子或离子分散系。这类分散系中的分散相粒子是单个的分子或离子,分子或离子分散系通

常叫做真溶液,简称溶液。溶液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均相体系,均匀、透明、稳定,能通过滤纸和半透膜。溶液可分为液态溶液、气态溶液和固态溶液。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是指液态溶液。

在溶液中,分散相称为溶质,分散介质称为溶剂。水是常用的溶剂,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为水溶液。例如,临床上用的氯化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都是水溶液。 1.2.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质量摩尔浓度(mol·kg -1)

2.物质的量浓度(mol·dm -3 )

3.质量分数

4.摩尔分数

5.体积分数

1.3稀溶液的通性

稀溶液的通性: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性质与浓度(或者是与溶液中的“粒子数”的多少)有关而与溶质的性质无关. Ostwald 称其为“依数性” 。

这些性质包括: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及渗透压等1.3.1溶液蒸汽压的下降

饱和蒸气压(p*)

: 纯液体和它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时,蒸气

具有的压力叫做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例如: 2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9Pa ;

100℃时,饱和蒸气

压为101.325kPa 。

拉乌尔定律(1887年,法国物理学家):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乘以溶剂的摩尔分数

p : 溶液的蒸气压;

: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 XA :溶剂的摩尔分数

设溶质的摩尔分数为xB ,

则: Δp : 纯溶剂蒸气压

与稀溶液蒸气压之差

55.52

B B

A

A B

A n n P P P Kb n ?===。

1.3.2溶液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

1.沸点: 是指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 沸点上升原因: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气压。

设Tb* 为纯溶剂的沸点, Tb 为溶液的沸点,△Tb 为沸点上升值,则

Kb :溶剂沸点上升常数,决定于溶剂的本性。

与溶剂的摩尔质量、沸点、汽化热有关。

Kb :溶液的浓度m = 1 mol · kg -1时的溶液沸点升高值。 bB :质量摩尔浓度(mol/kg)

A

A

p p X =?0

1(1)A B A B A A B

x x p p x p p p x +==--=?0

A B p p x ?=?b b b b B

T T T K b *

?=-=?

2.凝固点:在标准状况下,纯液体蒸气压和它的固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

凝固点下降原因:溶液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设Tf* 为纯溶剂的沸点, Tf 为溶液的沸点, △Tf 为凝固点下降值,则

Kf :溶剂凝固点下降常数,决定于溶剂的本性。

与溶剂的摩尔质量、沸点、汽化热有关。

Kf :溶液的浓度m = 1 mol · kg -1时的溶液凝固点下降值。 bB :质量摩尔浓度(mol/kg)

同理,蒸气压下降的结果导致溶液凝固点下降

水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示意图

1.3.3 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只允许溶剂的分子通过,不能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叫做半透

T T T

K b

*

?=-=?

膜。用半透膜将浓度不等的溶液隔开,

浓度较低一边的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浓度高的溶液一边,使其液面升高的现象叫做渗透现象。

渗透是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单方向扩散过程。要使溶液的液面不上升,必须在溶液面上施加一定压力。当施加的压力达到某一值时,能实现膜的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渗透压定义:为阻止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而维持两边液面等高必须在溶液一边需要施加的额外压力。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浓度(mol ﹒dm-3)及绝对温度成正比。

π

:渗透压(Pa )

c :浓度(mol.m-3)

T :热力学温度(K) n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m3)

1.4胶体溶液 1.溶胶

固体分散在液体中的一种胶态体系。

胶体分散体系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普遍存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在石油、冶金、造纸、橡胶、塑料、纤维、肥皂等工业部门,以及其他学科如生物学、土壤学、医学、气象、气象学中都广泛地接触到与胶体分散系有关的问题。

a.溶胶的光学性质 丁达尔效应

现象:将一束光线照射到透明的溶胶上,在与光线垂直方向上能观察到一条发亮的光柱。

原因:光通过溶胶时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

b.溶胶的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现象:在超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溶胶中的发光点并非是静止不动,而是在做无休止、无规则的运动。

原因:分散质粒子不断受到分散剂粒子从各个方向的碰撞。由于粒子热运动的方向和大小无法预测,导致溶胶粒子的运动是无

规则的。

c.溶胶的电学性质

(1)电泳现象:在电场作用下,溶胶体系的溶胶粒子在分散剂中能

发生定向迁移的现象。

(2)电渗现象:在电场作用下,固相不动,分散剂定向移动的现象。溶胶的电泳和电渗现象统称电动现象。

2.溶胶离子的带电的原因

a.吸附作用

溶胶中的固体离子选择吸附与其组成相似的离子,导致溶胶离子带电。 b.电离作用

溶胶表面层的分子电离,导致溶胶离子带电。 3.胶团结构

(溶胶具有扩散双电层结构) a.AgI 溶胶的结构示意图

如果在稍过量的稀KI 溶液中,慢慢地加入不过量的AgNO3 溶液,制得AgI 胶体的胶团结构为:

如果反过来,在稍过量的AgNO3 溶液中,慢慢加入不过量的KI 溶液,制得AgI 胶体的胶团结构为:

[()()]

x m AgI nI n x K xK

-+-

+

??-?33

[()()]x m AgI nAg n x N O xN O +-+-??-?

b.氢氧化铁溶胶的结构示意图

在吸附层和扩散层形成的双电层间存在着电势差,称为电势ζ,因该电势与电动现象有关,又叫电动电势。它是决定溶胶稳定性大小的主要因素。 3.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a.溶胶的稳定性

动力学稳定性:分散质粒子在重力作用下,不会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聚结稳定性:溶胶在放置过程中,不会发生分散质粒子的相互聚结而产生沉淀。

溶胶虽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但由于双电层结构的存在使胶粒带电,一方面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另一方面胶粒的溶剂化膜的保护作用,阻止了胶粒间的直接接触,保护了溶胶的稳定性。双电层越厚,胶团越稳定。 b.溶胶的聚沉

(1)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的影响

少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稳定作用;过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破坏作用(聚沉)。

电解质中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进入吸附层,会减少胶粒的带电量 (即降低ζ电位),使扩散层变薄。

使一定量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最小电解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称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反离子对溶胶的聚沉起主要作

{}3[()]()()()()

x

m Fe OH nFeO aq n x Cl aq xCl aq +

+

-

-??-?

用,聚沉值与反离子价数有关:聚沉值与反离子价数的6次方成反比。这叫舒尔采-哈迪规则。

(2)相互聚沉现象

将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溶胶按适当比例相互混合,溶胶会发生相互聚结而产生沉淀。

溶胶的互聚原则:等电量原则。

(3)适当加热

适当加热也会减弱离子的吸附作用和水化程度,促使溶胶凝聚。1.5 大分子溶液及凝胶

1.5.1高分子溶液

1. 高分子溶液的特性

(1)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是指其摩尔质量M B>1~104kg·mol-1的分子,有天然的(如蛋白质、淀粉、核酸、纤维素等)和合成的(如高聚物分子)。

(2)高分子溶液属于胶体分散系,表现出某些溶胶的性质:不能透过半透膜、扩散速率慢等。

(3)高分子溶液是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在适当溶剂中可形成溶液,具有一定溶解度。

(4)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很大的粘度。

2. 高分子溶液的盐析和保护作用

(1)高分子溶液的盐析

定义:通过加入大量电解质使高分子化合物聚沉的作用称为盐析。

作用:可分离高分子化合物和其他物质。

(2)高分子溶液的保护作用

定义:在溶胶中加入适量的高分子化合物,能提高溶胶对电解质的稳定性,即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1.5.2凝胶

1.胶凝作用:高分子溶液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失去流动性,整个体系变为弹性半固体状态。这是因为体系中大量的高分子好像许多弯曲的细线,互相联结形成立体网状结构,网架间充满的溶剂不能自由流动,而构成网架的高分子仍具有一定柔顺性,所以表现出弹性半固体状态。这种体系叫做凝胶;液体含量较多的凝胶也叫做胶冻,如琼脂、血块、肉冻等含水量有时可达99%以上,高分子溶液(或溶胶)形成凝胶的过程叫胶凝作用;

2.凝胶的膨胀作用:弹性凝胶由线型高分子构成,因分子链有柔性,故吸附或释出液体时很容易改变自身的体积,这种现象就称膨胀作用;

3.凝胶的胶水收缩作用:凝胶在老化过程中会发生特殊的分层现象,称为脱水收缩作用或离浆作用。析出的一层仍为凝胶,只是浓度比原来的大;另一层不是纯溶剂,而是稀溶胶或大分子溶液;

4.凝胶中的扩散:凝胶和液体一样可作为一种介质,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可在其中进行。物理过程主要是电导和扩散作用,当凝胶浓度低时,电导值与扩散速度和纯溶剂几乎没有区别,随着凝胶浓度的增加而两者的值都降低。凝胶骨架有许多空隙,它类似于分子筛,

可以分离大小不同的分子。近年来很快发展起来的凝胶电泳和凝胶色谱法,就是利用凝胶的这种性质。凝胶色谱是采用凝胶颗粒填充色谱柱,被分离样品中,尺寸小的分子容易进入凝胶孔,尺寸大的就较困难。当用溶剂淋洗时,大分子首先被淋去,小分子则最后出来。据此可以达到按分子大小而分离的目的,也可以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曲线;

5.触变现象:有些凝胶(如低浓度的明胶、生物细胞中的原形质及可塑性粘土等)的网状结构不稳定,可困机械力(如摇动或振动等)变成有较大流动性(稀化)的溶液状态,外力解除静置后又恢复成凝胶状态(重新稠化),这种现象叫做触变。触变现象的发生是因为振动时,网状结构受到破坏。线状粒子互相离散,体系出现流动性,静置时线状粒子又重新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普通化学第1章气体习题

第1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一、单项选择题 1.1 27℃、3039.75 kPa时一桶氧气480 g 若此桶加热至100℃,维持此温度开 启活门一直到气体压力降至101.325 kPa为止。共放出氧气质量是()。 A.934.2 g B.98.42 g C.467.1 g D.4.671 g 1.2在40℃和97.33 kPa时SO2(M=64.1)气体密度(g·dm-3)为()。 A.2.86 B.2.40 C.2.74 D.0.024 1.3 由NH4NO3(s)分解制氮气,23℃、95549.5 Pa条件下用排水法收集到57.5mL 氮气,计算于燥后氮气的体积为()。 (已知23℃饱和水蒸气压为2813.l Pa)。 A.55.8 mL B.27.9mL C.46.5mL D.18.6 mL 1.4 测得人体血液冰点降低值为0.56℃,则在体温37℃时渗透压为()。 (已知K f=1.86℃?kg?mol-1) A.1775.97 kPa B.387.98 kPa C.775.97 kPa D.193.99 kPa 1.5 下列水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 A.0.10 mol?L-1HAc B.0.10 mol?L-1CaCl2 C.0.10 mol?L-1C12H22O11D.0.10 mol?L-1NaCl 1.6 将0.0010 mol?L-1的KI溶液与0.010 mol?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制 成AgI溶胶,下列电解质中使此溶胶聚沉,聚沉能力最大的是()。 A.MgSO4B.MgCl2C.K3[Fe(CN)6] D.NaCl 1.7 下列方法,哪个最适合于摩尔质量的测定()。 A.沸点升高B.凝固点降低C.凝固点升高D.蒸气压下降1.8 下列方法,哪个最适合于摩尔质量的测定()。 A.沸点升高B.凝固点降低C.凝固点升高D.蒸气压下降1.9 Sb2S3溶胶粒子电泳时向正极方向移动,使Sb2S3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 A.K2SO4B.AlCl3C.CaCl2D.NaCl 1.10 3%的NaCl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A.3%的蔗糖溶液B.6%的葡萄糖溶液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5. 正常人血浆中Ca 2+和HCO 3-的浓度分别是2.5 mmol·L -1和27 mmol·L -1,化验测得某病人血浆中Ca 2+和HCO 3-的质量浓度分别是300 mg·L -1和1.0 mg·L -1。试通过计算判断该病人血浆中这两种离子的浓度是否正常。 解:该病人血浆中Ca 2+ 和HCO 3-的浓度分别为 1 1-1 222L mmol 5.7mmol mg 40L mg 003 )(Ca ) (Ca )(Ca --+++?=??==M c ρ 121-1-3-3- 3L mmol 106.1mmol mg 61L mg .01 ) (HCO )(HCO )(HCO ---??=??==M c ρ 该病人血浆中Ca 2+和HCO 3-的浓度均不正常。 7. 某患者需补充0.050 mol Na +,应补充多少克NaCl 晶体? 如果采用生理盐水(质量浓度为9 g·L -1) 进行补Na +,需要多少毫升生理盐水? 解:应补NaCl 晶体的质量为 m (NaCl) = n (NaCl) · M (NaCl) = n (Na +) · M (NaCl) = 0.050 mol ×58.5 g·mol -1 = 2.93 g 所需生理盐水的体积为 mL 325L 325.0L g 9mol g 58.5mol 0.050)NaCl (11 -==???==-盐水盐水ρm V 16.从某种植物中分离出一种结构未知的有抗白血球增多症的生物碱, 为了测定其摩尔质量,将19.0 g 该物质溶入100 g 水中,测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0.220 K 。计算该生物碱的摩尔质量。 解:该生物碱的摩尔质量为 f A B f B T m m k M ???= 1331mol g 106.1K 0.220kg 10100g 0.19mol kg K 86.1---??=?????= 19. 蛙肌细胞内液的渗透浓度为240 mmol·L -1, 若把蛙肌细胞分别置于质量浓度分别为10 g·L -1,7 g·L -1和3 g·L -1 NaCl 溶液中,将各呈什么形态? 解:10 g·L -1,7 g·L -1和 3 g·L -1 NaCl 溶液的渗透浓度分别为 1 111 os1L mmol 342L mol 0.342mol g 58.5L g 102(NaCl)----?=?=???=c 1 111 os2L mmol 402 L mol 0.240mol g 58.5L g 72(NaCl)----?=?=???=c

化学第一章

化学-第一章

————————————————————————————————作者:————————————————————————————————日期: ?

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第一节分散系 一、分散系的基本概念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领几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 分散相:被分散的物质,又称分散质 分散介质:起分散作用的物质,又称分散剂 二、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相分散介质实例 气体液体泡沫(如灭火泡沫) 液体液体乳状液(如豆浆、牛奶、石油) 固体液体悬浊液、溶胶(如泥浆) 气体固体浮石、泡沫塑料 液体固体珍珠、某些宝石 固体固体某些合金、有色玻璃 气体气体空气 液体气体雾 固体气体烟、尘 ※当分散介质为液体时,按分散相粒子直径分类 分散相粒子直径分散系类型分散相粒子的性质实例 <1nm分子分散系均相,热力学稳定系 统,分散相粒子的速 率快,能通过滤纸也 能通过半透膜 生理盐水、葡萄糖溶 液 1—100nm 胶体分 散系 溶胶 多相,热力学不稳定 系统,分散相李艾的 扩散速率极慢,能通 过滤纸,但不能通过 半透膜,在超显微镜 下可以观察到 氢氧化铁溶胶、硫溶 胶、核酸溶液 高分子化 合物 均相,热力学稳定系 统,分散相粒子的扩 散速率极慢,能通过 滤纸,但不能通过半 透膜,在超显微镜下 可以观察到 你谁、豆浆、牛奶 >100nm粗分散 系多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分散相 粒子不发生扩散,不能通过半透 膜,也不能通过滤纸,在普通显微 镜下可观察到,目测显浑浊 泥水、豆浆、牛奶 ※溶液可以是液相或者固相,如金属合金是固态溶液 ※粗分散系可以分为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和乳浊液(液体小液滴)第二节、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混合物常用的组成方法

大学无机第1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第1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一、 教学要求 1.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分压定律; 2.了解有关溶液的基本知识,并能进行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3.掌握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及其应用; 4.了解胶体溶液的基本性质,了解吸附的基本规律。掌握胶团的组成和结构,理解溶胶的双电层结构和溶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掌握胶体的保护及破坏,熟练写出胶团结构式; 5.了解表面活性物质和乳状液的基本概念。 【重点】: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分压定律的应用和相关计算; 2.溶液浓度的表示法,各浓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3.稀溶液依数性的含义,各公式的适用范围及进行有关的计算; 4.胶团结构和影响溶胶稳定性和聚沉的因素。 【难点】: 1.稀溶液依数性的原因; 2. 胶团结构和影响溶胶稳定性和聚沉的因素。 二、重点内容概要 在物质的各种存在状态中,人们对气体了解得最为清楚。关于气体宏观性质的规律,主要是理想气体方程,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所谓理想气体,是人为假设的气体模型,指假设气体分子当作质点,体积为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忽略不计的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 nRT ① RT M m pV = ② RT M p ρ= 此二式可用于计算气体的各个物理量p 、V 、T 、n ,还可以计算气体的摩尔质量M 和密度ρ。 原则上理想气体方程只适用于高温和低压下的气体。实际上在常温常压下大多数气体近似的遵守此方程。理想气体方程可以描写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的整体行为,它不能用于同固、液共存时的蒸气。 2.分压定律 混合理想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力之和。分压是指在与混合气体相同的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具有的压力。 ∑i 321p p p p p = +++= 还可以表述为: i i px p =

第一章 溶液与胶体习题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习题 1.是非判断题 1-1状态相同的体系不一定是单相体系。 1-2根据相的概念可知,由液态物质组成的系统中仅存在一个相。 1-3所有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均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 1-4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而且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1-5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汽压实际上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 1-6有一稀溶液浓度为C,沸点升高值为ΔT b,凝固点下降值为ΔT f,则ΔT f必大于ΔT b 。 1-7溶液在达到凝固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均以固态析出,形成冰。 1-8纯净的晶体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而含杂质物质的熔点一定比纯化合物的熔点低,且杂质越多,熔点越低。 1-9体系的水溶液随着温度不断降低,冰不断析出,因此溶液的浓度会不断上升。 1-10纯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力叫渗透压。 1-11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单方向扩散的现象称作渗透现象。 1-12 将10% 葡萄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为使渗透压达到平衡,必须在某侧溶液液面上加一压强,此压强就是该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 1-13将浓溶液和稀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欲阻止稀溶液的溶剂分子进入浓溶液,需要加到浓溶液液面上的压力,称为浓溶液的渗透压。 1-14 0.3mol·kg-1的蔗糖溶液和0.3mol·kg-1的甘油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1-15 在相同温度时,凝固点为-0.52℃的泪水与0.81% NaCl水溶液具有相同的渗透压,互为等渗溶液。 1-16人血浆在37℃的渗透压为780Kpa,因此血红细胞在1.2% NaCl溶液中皱缩而沉降。 1-17用渗透压法测定胰岛素的摩尔质量,将101mg胰岛素溶于10.0mL水中,测得25℃渗透压为4.34Kpa,则胰岛素的摩尔质量为5760g·mol-1。 1-18反渗透是外加在溶液上的压力超过了渗透压时,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方向流动的过程。 1-19渗透压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一定较大。 1-20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故在相同温度下,乙醇的蒸汽压大于水的蒸汽压。 1-21对于难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依数性(ΔT b = K b×b) 中b指溶液中溶质质点的质量摩尔浓度的总和。 1-22两种或几种互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后的溶液仍是等渗溶液。 1-23溶胶是指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100nm分散体系。 1-24核胶带电表面与均匀液相之间的电势差称ζ电势。

气体、溶液和胶体-答案

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一、选择题 1.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更接近的条件是() A. 高温高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低压 D. 低温低压2.22℃和100.0 kPa下,在水面上收集H2O.100g,在此温度下水的蒸气压为2.7 kPa,则H2的体积应为() A. 1.26 mL B. 2.45 mL C. 12.6 mL D. 24.5 mL 3.下列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0.01mol kg-1 K2SO4 B. 0.02mol kg-1 NaCl C. 0.03mol kg-1 蔗糖 D. 0.01mol kg-1 HAc 4.常温下,下列物质中蒸气压最大的是() A. 液氨 B. 水 C. 四氯化碳 D. 碘 5.在工业上常用减压蒸馏,以增大蒸馏速度并避免物质分解。减压蒸馏所依据的原理是() A. 液相的沸点降低 B. 液相的蒸气压增大 C. 液相的温度升高 D. 气相的温度降低 6.将5.6 g非挥发性溶质溶解于100 g水中(K b=0.51℃?kg?mol-1),该溶液在100 kPa下沸点为100.5℃,则此溶液中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A. 14 g mol-1 B. 28 g mol-1 C. 57.12 g mol-1 D. 112 g mol-1 7.欲使溶胶的稳定性提高,可采用的方法是() A. 通电 B. 加明胶溶液 C. 加热 D. 加Na2SO4溶液8.土壤中养分的保持和释放是属于( )。 A. 分子吸附 B. 离子选择吸附 C. 离子交换吸附 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某蛋白质的饱和水溶液5.18g·L-1,在293K时的渗透压为0.413kPa,此蛋白质的摩尔质量为30553g/mol。 2.在下列溶液中:①0.1mol·L-1 NaCl;②0.1mol·L-1 C6H12O6;③0.1mol·L-1 HAc;④0.1mol·L-1 CaCl2; 凝固点最低的是⑴,凝固点最高的是⑹,沸点最高的是⑴,沸点最低的是⑹。 3.写出用过量的KI和AgNO3制备AgI胶体的胶团结构式为: [( AgI)m?nI-—(n-x)K+]x-·xK+,胶粒所带电荷为:正。写出用过量的AgNO3和KI制备AgI胶体的胶团结构式为[( AgI)m·nAg+—·(n-x)NO3-]x+-·x NO3-,胶粒所带电荷为:负。 4.溶胶分子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高分子溶液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溶剂化作用。 5.溶胶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是由于溶胶中的分散质粒子对光的散射的结果;电泳和电渗证明溶胶具有电学性质。 6、浓度为98%,密度等于1.83g/mL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1。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一、填空题 1,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在不断沸腾时,它的沸点______;而在冷却时,它的凝固点______。 2,用半透膜将渗透浓度不同的两种溶液隔开,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______。 3,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__;将红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__。 4,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和NaCl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最先结冰的是______,最后结冰的是______。 5,产生渗透现象的两个必要条件是______和______。 6,液体的蒸发是一种______过程,所以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当温度升高到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此温度称为该液体的______。 7,将两根胡萝卜分别放在甲、乙两个量筒中,在甲中倒入浓盐水,在乙中倒入纯水。由于渗透作用,量筒甲中的胡萝卜将______,而量筒乙中的胡萝卜将______。 二、是非题 1,液体的蒸气压与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的体积越大,其蒸气压就越大。 2,通常所说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等于101.325 kPa时的温度。 3,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它对溶胶的聚沉能力越大。 4,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水溶液在沸腾时,溶液的沸点逐渐升高。 5,当渗透达到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渗透浓度一定相等。 6,两种溶液相比较,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7,由于血浆中小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低于大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所以血浆中晶体渗透压力也低于胶体渗透压力。 8,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因此在室温下,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 9,0.1 mol·L-1葡萄糖溶液与0.1 mol·L-1甘油溶液的凝固点和沸点均相等。 10,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解在100 g水中,所得两种溶液的蒸气压相等。 三、问答题 1,什么叫渗透现象?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2,什么叫分散系、分散相和分散介质? 3,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可把分散系分为哪几类? 4,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在不断的沸腾过程中,它的沸点是否恒定? 四、计算题 1,将3.42 g蔗糖(C12H22O11,M = 342 g·mol-1 )溶于100 g水中,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 f = 1.86 K· kg·mol-1,试计算此蔗糖溶液的凝固点。 2,将4.60 g甘油(C3H8O3,M= 92.0 g·mol-1 )溶于100 g水中,已知水的沸点升高系数k b = 0.512 K· kg·mol-1,试计算此甘油溶液的沸点。 3,将3.20 g硫溶于40.0 g苯中,所得溶液的沸点比纯苯升高了0.800 K。已知苯的沸点升高系数k b = 2.56 K· kg·mol-1,M (S)= 32.0 g·mol-1,问在此苯溶液中硫分子是由几个硫原子组成的? 4,在2000 g水中溶解多少克甘油(C3H8O3)才能与100 g水中溶解3.42 g蔗糖(C12H22O11)得到的溶液具有相同凝固点?已知M (C3H8O3) = 92.0 g·mol-1,M (C12H22O11) = 342 g·mol-1。 五、单选题 1,室温下,在一密闭器放有a、b两个烧杯,a杯盛有半杯纯水,b杯盛有半杯蔗糖水溶

甘肃农业大学普通化学习题册答案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D 5A 6D 7D 8B 9D 10B 二、填空题 1、在一定温度下,气液两相达平衡时气体的压力;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 2、24.4。 3、氢气;二氧化碳气体。 4、分子、离子分散系;胶体分散系;粗分散系。 5、II (C 6H 12O 6)< II(HAc) < II(KCl) < II(K 2SO 4); t f (K 2SO 4)< t f (KCI) < t f (HAc) < t f (C 6H 12O 6)。 6、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7、33.5g 8、2.02×10-5 9、[(AgI)m ·nI - ·(n-x)k +]x-·xk + ; 正。 10、电荷; 弱 三、判断题 1.√因为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能量升高,表面分子进入气相的速度加快,所以,当达到气—液平衡时蒸气压就升高。 2.×液体的沸点是指其蒸气压和外压相等时的温度。 3.×NaCl 和KCl 的摩尔质量不同,虽然质量相同,但物质的量不同,所以溶于相同质量的水中时,摩尔分数也就不同。 4.×若溶剂不同,凝固点就不相同。 5.√这种现象是于由局部渗透压过高造成的。 6.√反离子带电荷越多,对胶粒双电层的破坏能力越强,所以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就越大。 7.×因为水分子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方渗透。 8.×因为溶剂不同,沸点就不同。 9.×当加入大量高分子时,有保护作用外,而加入少量分子时,有敏化作用。 10.×乳浊液中分散质是以液滴形式与分散剂相互分散,并不是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所以是多相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乳化剂在起作用。 四、计算题 1.解:△T f =k f b B =1.86× 220.0100 1000 19=??M M=1.61×103g·mol -1 答:该生物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103g·mol -1; 2. 解:由于两种溶液的沸点相同,故其沸点升高值相同,则它们的质量摩尔浓度相同。

第一章 气体 溶液 胶体

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一、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m/M·RT p=101.03kpa (高温低压)R=8.314J/mol·k摩尔气体常量 Pa·m3/mol?k或kPa?L/mol?k 题目上有温度和压强,就常用此方程。 应用1.求容器中气体的质量。2.求容器的体积。 理想气体分压定律:Pi=ni/v·RT=PXi 求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干燥后的体积? 解:已知温度、总压强、水蒸气压强、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由P总压=P气体+P水蒸气得P气体,在代入PV=nRT,n由题可以求出,最后得出v。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①质量分数W B=m B/m总 ②质量浓度ρ=m/V 单位g/L ③物质的量浓度C B=n B/v=ρw B/M B=1000ρw B/M B ④质量摩尔浓度b B=n B/m A 单位mol/kg ⑤物质的量分数x B=n B/n总 溶液的依数性:①蒸气压下降:△P=K P·b B ②凝固点下降(最适合摩尔质量测定):△T f=K f·b B 应用:测定除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外的溶质的摩尔质量。 ③沸点升高:△T b=K b·b B ④渗透压升高:π=c B RT≈b B RT(对于稀溶液)应用:测生物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3%的Nacl溶液渗透压接近1.0mol/kg葡萄糖溶液。 求溶液蒸气压(下降)? 解:△P=K P·b B=Kp·n B/m A,再加上原来蒸气压。 已知蒸气压、凝固点、沸点的变化值,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由变化值就可求出b B,由b B=n B/m剂,得m B=n B·M B=b B·m剂·M B(m剂已知,或默认1kg),W=mB/(mB+m剂)·100% 知凝固点求沸点? 解:对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水溶液,由于纯水溶液的凝固点是0度,又已知溶液的凝固点,故可得凝固点下降值△T f,由△T f=K f b B可求b B,再代入沸点升高△Tb=K b b B可求△T b,因为水的沸点为100度,加上△T b即为溶液的沸点。(K f、K b分别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摩尔沸点升高常数。一般是已知的) 由凝固点降低值求渗透压? 解:先由凝固点下降公式△T f=K f·b B求出b B,再代入溶液的渗透压公式π=c B RT ≈b B RT(对于稀溶液)即得渗透压的升高值,再加上原来的渗透压即可。

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1.1 气体 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State Equation of Ideal Gas) 1.理想气体 (Ideal Gas) 气体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分子之间也没有相互作用力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2.表达式 其中,p :气体的压力,Pa V :气体的体积,m3 n :气体的物质的量,mol T :热力学温度,K R :摩尔气体常数 3.R 的数值 标准状况(S.T.P ): p = 101.325kPa T = 273.15K V m=22.414×10-3 m3 = 8.314 Pa·m3·mol -1· K -1 = 8.314 N ·m·mol -1·K -1 nRT pV =nT pV R = 333 101.32510Pa 22.41410m 1mol 273.15K -???= ?

= 8.314 J·mol -1·K -1 = 8.314 kPa·L·mol -1·K -1 4. 应用 a. 已知任意三个变量求另一个量 b. 确定气体的摩尔质量 c. 确定的气体密度 例:一学生在实验室中于73.3kPa 和25℃条件下收集250ml 气体,分析天平上称得净质量为0.118g ,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1.1.2 道尔顿分压定律 1. 分压 当几种不同的气体在同一容器中混合时,如果它们之间不发生反应,按照理想气体模型,它们将互不干扰,每一种气体组分都能均匀 nRT pV =RT M m pV = pV mRT M = RT RT V m pM ρ== 3 m kg -?的单位为ρnRT pV =pV mRT M = 0.250L 73.3kPa 298K K mol L 8.314kPa 0.118g -1 -1 ??????= 1 0.16-?=mol g

气体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1.1 气体 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基本特征:无限膨胀性和无限掺混性。 2理想气体:将气体的分子假设为一个几何点,只有位置而无体积,并且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注:低压、高温条件下的实际气体的性质非常接近于理想气体性质。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高温低压下气体的p、V、T之间的关系。 即:pV = nRT (1-1) 4物理意义: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和压力的乘积与温度的比值。指定273.15 K和101.3 kPa 为气体的标准状态,简写成STP。 5适用范围:对于低压和远离沸点的高温时的多数气体可以用这个方程来描写,可以描写单纯一种气体或混合气体的整体行为。 6作用:在已知三个变量的条件下可以求算第四个物理量,还可以求得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密度。 【例1.1】某气体在293 K和99.7 kPa时,占有体积0.19 dm3,质量为0.132 g,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量,并指出它可能是何种气体。 【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得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表明该气体可能是NH3。 【例1.2】NH3(g)在67℃,106.64kPa下密度为多少? 【解】:密度ρ= m(g)/V(dm3)= n×M/V 由(1.1)式得:n/V = p/RT ρ= pM/RT 已知NH3 M=17.0gmol-1则 ρ= pM/RT = = 0.641gdm-3 1.1.2 道尔顿(Dalton)分压定律 1分压:在一定温度下,各组分气体单独占据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呈现的压力叫做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2分压定律:1801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Dalton)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温度下气体混合物的总压力等于其中各组分气体分压力之和。 用数学式表示为: 根据状态方程式有 pV=nRT piV=niRT 两式相除得, 推论1:某一组分气体的分压和该气体组分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1-2) 推论2:理想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摩尔数与体积成正比,因而各组分的摩尔分数等于它的体积分数。 3应用:

第1章 气体和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第1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用来描述气体状态的四个物理量分别是(用符号表示)() A. n,V,p,T B. n,R,p,V C. n,V,R,T D. n,R,T,p 2.现有两溶液:A为0.1 mol·kg-1氯化钠溶液;B为0.1 mol·kg-1氯化镁溶液() A. A比B沸点高 B. B比A凝固点高 C. A比B沸点低 D. A和B沸点和凝固点相等 3.稀溶液在蒸发过程中() A.沸点保持不变 B.沸点不断升高直至溶液达到饱和 C.凝固点保持不变 D.凝固点不断升高直至溶液达到饱和 4.与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有关的是() A. 容器大小 B. 温度高低 C. 液体多少 D. 不确定 5.质量摩尔浓度是指在() A.1kg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B. 1kg溶剂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C. 0.1kg溶剂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D.1L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6.在质量摩尔浓度为1.00mol·kg-1的水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为() A.1.00 B. 0.055 C. 0.0177 D. 0.180 7.下列有关稀溶液依数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是指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 B. 稀溶液定律只适用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C. 稀溶液依数性与溶液中溶质的颗粒数目有关 D. 稀溶液依数性与溶质的本性有关 8.质量摩尔浓度均为0.050 mol·kg-1的NaCl溶液,H2SO4溶液,HAc溶液,C6H1206(葡萄糖)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 A. NaCl溶液 B. H2SO4溶液 C. HAc溶液 D. C6 H1206溶液9.糖水的凝固点() A.等于0℃ B. 低于0℃ C. 高于0℃ D.无法判断 10.在总压力100kPa的混合气体中,H2、He、N2、CO2的质量都是1.0g,其中分压最小的是()

第一章 溶液与胶体.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 习题 【选择题】 1. 在26.6克氯仿中溶有0.402克萘(C10H8)的溶液,其沸点比纯氯仿高0.455K,则氯仿的沸点上升常数为。 A.2.96 B.3.86 C.4.42 D.5.02 2. 相同摩尔浓度的蔗糖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其蒸气压。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同 C.后者大于前者 D.无法判定相对大小 3. 用10cm30.1mol/dm3KI溶液与20cm30.01 mol/dm3AgNO3溶液制备的AgI胶体,其胶粒所带电荷为。 A.正电荷 B.负电荷 C.电中性 D.无法确定 4. 在稀溶液凝固点下降公式△t f=K f m中,m表示的是溶液的浓度。 A.摩尔分数 B.质量摩尔 C.物质的量 D.重量百分 5. 在25℃时,0.01mol/kg糖水的渗透压为π1,0.01mol/kg食盐水的渗透压为π2,则 两着的渗透压。 A.无法比较 B.π1>π2 C.π1=π2 D.π1<π2 6. 5.8%(重量百分浓度)的NaCl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的渗透压。 A.5.8%蔗糖溶液 B. 5.8%葡萄糖溶液 C.2.0 mol/dm3蔗糖溶液 D.1.0 mol/dm3葡萄糖溶液 7. 胶体溶液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胶粒表面带有电荷。 A.异种 B.同种 C.正 D.负 8. 溶质溶于溶剂之后将会引起。 A.沸点降低 B.凝固点升高 C.蒸气压下降 D.蒸气压、沸点、凝固点都不变 9. 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是中含有溶质的摩尔数。 A.1 dm3溶液 B.1kg溶液 C.1kg溶剂 D.1 dm3溶剂 10. 相同浓度的下列四种溶液,溶液的沸点最高。 A. Al2(SO4)3 B.CaCl2 C.MgSO4 D.HAc 11. 在稀溶液沸点上升公式△t b = K b m中,m表示溶质的浓度。 A.物质的量 B.物质的量分数 C.质量摩尔 D.质量百分 12. 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 A.葡萄糖B.HAC C.NaCl D.CaCl2 13. 相同摩尔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其蒸气压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同 C.后者大于前者 D.无法判定相对大小 14 用20cm3l0.1mol/dm3KBr溶液与10 cm30.01 mol/dm3AgNO3溶液制备的AgBr胶体,其胶

第一章 溶液与胶体习题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习题 1、就是非判断题 1-1状态相同的体系不一定就是单相体系。 1-2根据相的概念可知,由液态物质组成的系统中仅存在一个相。 1-3所有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均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 1-4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而且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1-5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汽压实际上就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 1-6有一稀溶液浓度为C,沸点升高值为ΔT b,凝固点下降值为ΔT f,则ΔT f必大于ΔT b 。 1-7溶液在达到凝固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均以固态析出,形成冰。 1-8纯净的晶体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而含杂质物质的熔点一定比纯化合物的熔点低,且杂质越多,熔点越低。 1-9体系的水溶液随着温度不断降低,冰不断析出,因此溶液的浓度会不断上升。 1-10纯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力叫渗透压。 1-11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单方向扩散的现象称作渗透现象。 1-12 将10% 葡萄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为使渗透压达到平衡,必须在某侧溶液液面上加一压强,此压强就就是该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 1-13将浓溶液与稀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欲阻止稀溶液的溶剂分子进入浓溶液,需要加到浓溶液液面上的压力,称为浓溶液的渗透压。 1-14 0、3mol·kg-1的蔗糖溶液与0、3mol·kg-1的甘油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1-15 在相同温度时,凝固点为-0、52℃的泪水与0、81% NaCl水溶液具有相同的渗透压,互为等渗溶液。 1-16人血浆在37℃的渗透压为780Kpa,因此血红细胞在1、2% NaCl溶液中皱缩而沉降。 1-17用渗透压法测定胰岛素的摩尔质量,将101mg胰岛素溶于10、0mL水中,测得25℃渗透压为4、34Kpa,则胰岛素的摩尔质量为5760g·mol-1。 1-18反渗透就是外加在溶液上的压力超过了渗透压时,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方向流动的过程。 1-19渗透压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一定较大。 1-20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故在相同温度下,乙醇的蒸汽压大于水的蒸汽压。 1-21对于难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依数性(ΔT b = K b×b) 中b指溶液中溶质质点的质量摩尔浓度的总与。 1-22两种或几种互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后的溶液仍就是等渗溶液。 1-23溶胶就是指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100nm分散体系。 1-24核胶带电表面与均匀液相之间的电势差称ζ电势。 1-25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可用沉聚值来衡量,聚沉值越大,聚沉能力强。

习题第1章溶液和胶体习题

1.是非判断题 1-1状态相同的体系不一定是单相体系。 1-2根据相的概念可知,由液态物质组成的系统中仅存在一个相。 1-3所有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均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 1-4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而且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1-5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汽压实际上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 1-6有一稀溶液浓度为C,沸点升高值为ΔT b,凝固点下降值为ΔT f,则ΔT f必大于ΔT b 。 1-7溶液在达到凝固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均以固态析出,形成冰。 1-8纯净的晶体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而含杂质物质的熔点一定比纯化合物的熔点低,且杂质越多,熔点越低。 1-9体系的水溶液随着温度不断降低,冰不断析出,因此溶液的浓度会不断上升。 1-10纯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力叫渗透压。 2. 选择题 2-1哪种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较相近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 2-2 20?C时乙醇p?=5.877KPa,乙醚的P?=58.77KPa,将它们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溶液,在该温度时混合溶液液面上的总压力为 A.64.65KPa B. 32.32KPa C. 52.89KPa D.不确定 2-3影响纯液氨的饱和蒸气压的因素有 A.容器的形状 B.液氨的量 C.温度 D.气相中其它组分 2-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液体与其蒸气处于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该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B.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等于各纯组分的蒸气压之和 C.稀溶液中某一液体组分的蒸气分压等于它在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与其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之积 D.蒸气压大小与容器直径大小有关 2-5一封闭钟罩中放一小杯纯水A和一小杯糖水B,静止足够长时间后发现 A. A杯中水减少,B杯中水满后不再变化 B. A杯变成空杯,B杯中水满后溢出 C. B杯中水减少,A杯中水满后不再变化 D. B杯中水减少至空杯,A杯水满后溢出 2-6浓度均为0.1mol?kg-1的蔗糖、HAc、NaCl和Na2SO4水溶液,其中蒸气压最大的是 A.蔗糖 B.HAc C. NaCl D. Na2SO4 2-7 100?C时纯A和纯B液体的蒸气压分别为50.7和151KPa,A和B的某混合溶液为理想溶液且在100?C和101KPa沸腾,则A在平衡蒸气中的摩尔分数为

化学 第一章

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第一节分散系 一、分散系的基本概念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领几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 分散相:被分散的物质,又称分散质 分散介质:起分散作用的物质,又称分散剂 二、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相分散介质实例 气体液体泡沫(如灭火泡沫) 液体液体乳状液(如豆浆、牛奶、石油) 固体液体悬浊液、溶胶(如泥浆) 气体固体浮石、泡沫塑料 液体固体珍珠、某些宝石 固体固体某些合金、有色玻璃 气体气体空气 液体气体雾 固体气体烟、尘 ※当分散介质为液体时,按分散相粒子直径分类 分散相粒子直径分散系类型分散相粒子的性质实例 <1nm分子分散系均相,热力学稳定系 统,分散相粒子的速 率快,能通过滤纸也 能通过半透膜 生理盐水、葡萄糖溶 液 1—100nm 胶体分 散系 溶胶 多相,热力学不稳定 系统,分散相李艾的 扩散速率极慢,能通 过滤纸,但不能通过 半透膜,在超显微镜 下可以观察到 氢氧化铁溶胶、硫溶 胶、核酸溶液 高分子化 合物 均相,热力学稳定系 统,分散相粒子的扩 散速率极慢,能通过 滤纸,但不能通过半 透膜,在超显微镜下 可以观察到 你谁、豆浆、牛奶 >100nm粗分散 系多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分散 相粒子不发生扩散,不能通过半 透膜,也不能通过滤纸,在普通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目测显浑浊 泥水、豆浆、牛奶 ※溶液可以是液相或者固相,如金属合金是固态溶液 ※粗分散系可以分为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和乳浊液(液体小液滴)第二节、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混合物常用的组成方法

(一)B的质量分数(二)B的体积分数 (三)B的质量浓度(四)B的分子浓度 (五)B的浓度(六)B的摩尔分数 二、溶液的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代表溶剂A的质量) (二)溶质B的摩尔比(代表溶剂A的物质的量) 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pV=nRT 道尔顿的分压定律p 第四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溶液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性质与溶质的本性以及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有关,如溶液的颜色、导电性、密度、粘度与体积等。第二类性质之决定于溶质的数目,而于溶质的性质几乎无关,如难挥发电解质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难挥发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和稀溶液的渗透压力等。 一、液体的蒸气压 当水的蒸发速率与水蒸气的凝聚速率相等时,水蒸气与水达到平衡状态,水面上方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和液态水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此时,水面上方的水蒸气成为饱和水蒸气,饱和水蒸气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受本性、温度的影响) 二、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气压下降 法国化学家拉乌尔定律表达式(代表纯溶剂的蒸气压,代表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代表稀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分数)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成正比) 三、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 纯溶剂的沸点是恒定的,但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是变化的。当溶液沸腾时,溶剂不断汽化,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蒸气压逐渐下降,溶液的沸点就逐渐升高。 (k为常数)(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四、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水溶液的凝固点是指水溶液与冰平衡共存时的温度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习题参考答案 5. 质量分数为3%的某Na 2CO 3溶液,密度为1.05g ·ml -1 ,试求溶液的c (Na 2CO 3)、x (Na 2CO 3)和b (Na 2CO 3)。 解 M (Na 2CO 3) = 106g ·mol -1 c (Na 2CO 3) = 10603.0100005.1??= 0.297 (mol ·L -1) x (Na 2CO 3) =) 18/97()106/3(106/3+= 0.005 b (Na 2CO 3) = 1000/97106/3= 0.292 (mol ·kg –1) 8. 有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时结冰,已知其中一种溶液为1.5g 尿素[CO(NH 2)2]溶于200g 水中,另一种溶液为42.8g 某未知物溶于1000g 水中,求该未知物的摩尔质量(尿素的摩尔质量为60 g ·mol -1)。 解 由于两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则△T f (尿素)= △T f (未知物) K f ×1000/20060/5.1= K f ×1000 /1000/8.42M M (未知物)= 342.4 (g ·mol -1) 即该未知物的摩尔质量为342.4 g ·mol -1。 11. 生理盐水、50g ·L -1的葡萄糖(C 6H 12O 6)溶液、12.5g ·L -1的碳酸氢钠(NaHCO 3)溶液和18.7g ·L -1的乳酸钠(NaC 3H 5O 3)溶液均为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现取其体积,按下列配方配成三种混合液: (1) 21(50g ·L -1C 6H 12O 6) +2 1(生理盐水) (2) 31(18.7g ·L -1NaC 3H 5O 3) +3 2(生理盐水) (3) 31(12.5g ·L -1NaHCO 3) +32(生理盐水) 试通过计算回答上述三种混合液是等渗、低渗还是高渗溶液? 解:(1) 21(50g ·L -1C 6H 12O 6) +2 1(生理盐水)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c os =21×18050+21×2×5 .580.9 = 0.293 (mol ·L -1 ) = 293 (mmol ·L -1) 所以该混合溶液为等渗溶液。 (2) 31(18.7g ·L -1NaC 3H 5O 3) +3 2(生理盐水)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c os =31×2×1127.18+32×2×5 .580.9 = 0.316 (mol ·L -1) = 316 (mmol ·L -1)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Solution and Colloid ) §1.1 分 散 系 1. 分散系、分散质(相)和分散剂(介质)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细小的粒子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称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分散质(或称分散相),把分散质分散开来的物质称分散剂(或称分散介质)。 2. 分散系的分类 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分子分散系(粒子平均直径d <1 nm),胶体分散系(d 约为1~100 nm)和粗分散系(d >100 nm)。 3. 体系和相(注意相和态的区别与联系) 常常把研究要对象称为体系或系统(以后还要讨论)。 体系中具有相同的组成,相同物理性质和相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超过此相界面,一定有某些宏观性质(如密度、折射率、组成等)要发生突变。 只有一个相的体系叫做单相体系(或均相体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的体系叫做多相体系(或叫非均相体系)。分子分散系为单相体系,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为多相体系。 相与物态(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物态一般分为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对相来说,通常任何气体均能无限混合,所以系统内不论有多少种气体都只有一个气相。液体则按其互溶程度可以是一相、两相或三相共存。例如,液态乙醇与水可以完全互溶,其混合液为单相系统;甲苯与水不互溶而分层,是相界面很清楚的两相系统。对于固体,如果系统中不同种固体达到了分子程度的均匀混合,就形成了“固溶体”,一种固溶体就是一个相;否则,不论这些固体研磨得多么细,其分散度亦远远达不到分子、离子级,系统中含有多少种固体物质,就有多少个固相。 §1.2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物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在不可能混淆时,可简称为浓度。用符号c B 表示,即 V n c B B = 式中n B 为物质B 的物质的量,SI 单位为mol ;V 为混合物的体积,SI 单位为m 3。体积常用的非SI 单位为L ,故浓度的常用单位为mol·L -1。 根据SI 规定,使用物质的量单位mol 时,要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而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是由基本单位mol 推导得到的,所以在使用物质的量浓度时也必须注明物质的基本单元。 例如c (KMnO 4)=0.10 mol·L -1与c (1/5KMnO 4)=0.10 mol·L -1的两种溶液,它们浓度数值虽然 相同,但是它们所表示1 L 溶液中所含KMnO 4的质量是不同的,分别为15.8g 与3.16g 。 2. 质量摩尔浓度 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称为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其数学表达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